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252-05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三十四   明 程敏政 撰
  序
   旌功录序
皇明有社稷之臣曰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于肃悯公
当正统己巳之秋光辅中兴坐摧强虏以身佩安危于
天下天下颂之而不幸为权奸所构死死未几权奸以
次败戮我宪宗皇帝奉英庙之志复官赐葬加禄其子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252-0579b.png
冕今上皇帝又广先帝之德意赠官易名立祠墓下予
额曰旌功俾有司岁时祀焉而公之忠勋益暴白于天
下矣冕以应天尹致政家居感列圣之大恩而悼先烈
之不泯也手集褒典及状碑奠诔之作为五卷题曰旌
功录刻梓传焉而以序为属敏政待罪史官盖尝得公
之首末因卒业而叹曰当景帝之不豫也公与廷臣上
疏请复宪庙于东宫期必得请乃已疏再上至阙门而
石亨等以是夕奉迎英庙于南宫复位改元用大学士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252-0580a.png
徐有贞策即诬公等以大逆下之狱给事中王镇等为
之廷劾至言臣等与于某誓不同朝左都御史萧维祯
等为之廷鞫则谓于某等意欲迎立外藩以危宗社奏
上英庙持之而有贞进曰非此则今日之事为无名由
是议决盖国史所书炳如日星而天下之所共闻者也
呜呼自昔权奸将有所不利于忠勋之臣则必内置腹
心外张羽翼蛇盘鬼附相与无间而后得以逞焉若汉
太尉李固之死梁冀宋丞相赵汝愚之死韩侂胄与肃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252-0580b.png
悯公之死石亨一也夫以胡广京镗执政而马融为之
草奏李沐为之疏诋司刑之臣又相与文致之而后衣
冠之祸成故窃以为肃悯公之死虽出于亨而主于柄
臣之心和于言官之口裁于法吏之手不诬也首祸之
罪则通于天矣春秋讨贼必先党与亦乌可末减而自
异于孔氏之家法哉噫广镗融沐之流其始特出于阿
党或钟于忌嫉或幸于迎合以乘时徼利而已讵知一
念之酷至于蔽主聪变国是而空善类如烈火之燎原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252-0580c.png
洚水之滔天不可拯救也哉然敏政历考载籍凡权奸
阿党忌嫉迎合之徒败戮相踵纵或偷生一时亦愧死
不暇得失相乘不见其利也而忠勋之报每有天定焉
冀诛而求固之后侂毙而雪汝愚之冤亨族而旌肃悯
公之功善恶之应凛然而流芳遗臭所以击万世臣子
之劝惩者可鉴也敏政不佞辄论次其大者于首简为
观者先焉然则是编也岂直一家之私书而已公讳谦
字廷益钱塘人勋德之详具载状碑冕字景瞻辞学政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252-0580d.png
典不愧世胄而乏嗣近择同宗子允忠为继以奉肃悯
公之祀君子以为得礼意云
   庆方伯魏公寿七十序
唐乐天居士以词翰妙一时而忠言嘉谟不以穷达易
其操亦有如苏长公所称者然卒以是为世忌坐谪江
州司马起领州麾历五朝始得谢筑居香山结名胜为
九老会谈者谓如冥鸿之不可篡而彼一时柄用饕餮
媢嫉若牛李之党训注之变往往为世僇笑则乐天固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252-0581a.png
一世之豪也求之近时若姚江魏公孔渊亦其人焉公
少负俊才举进士为御史事英宗敢言无所避常持宪
节东抵三韩南走八闽远而至于六诏咨诹决擿举刺
绥抚直欲与古人相下上同时流辈鲜俪之者宪宗初
遂用林庄敏公荐合廷议举公以都宪出抚延绥命未
下为忌者所挤谪判四川崇庆州以去去几三十年中
间稍用荐起守嘉定晋守雷州参政闽中司右辖于江
西再为忌者所摈得旨复留以弘治丙辰获致仕所历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252-0581b.png
三郡两省皆有惠政视筑堤浚井之利尤多至其暇日
览观山川怀古命笔其得意处视元和长庆之作亦无
所让乃若归故乡放情丘壑辟亭馆以自适又与龙门
石楼之胜相似而年亦七十矣寿岂期颐自今伊始高
风美誉比迹乐天者人虽欲忌而挠之得乎予以成化
丙戌举进士公监试于廷目予策草曰君言过直恐无
敢达于上者而予终以迂左无所遇于世老大苍颜追
惟畴昔三十二寒暑矣南北暌违不能赋一诗为公寿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252-0581c.png
而建德诸生王素敬等适来告曰公诞辰在岁七月十
有八日请所以寿公者盖公之仲子端朝典教建德致
推爱之义也予以是书之不辞而并申鄙意于末简云
   程孺人七十寿序
成化壬寅岁予家居倡诸族编刻统宗谱山斗之程预
焉山斗与予同出忠壮公十四世孙都使公沄其族有
世忠行祠子孙不下数千指有名植者年少而预事诹
其家之详则起对曰植两岁而孤母刘氏年二十七家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252-0581d.png
窘势单志不贰适谢膏沭亲纺绩上奉祖母终其身下
抚教植为之娶获抱孙焉我先人一脉之绪赖弗坠者
实母氏之力也顾植不能自立以白其慈节于世恒寘
憾尔予感其言为字之曰尚立且言于县令欧阳君畀
之斗升之禄以为养于是孺人年五十馀矣欧阳君慎
许可独爱植勤谨有才谞为更名智每进与语两程夫
子新祠成复遣智请祀典于朝时予方服阕北上智侍
行焉间日请曰母氏之慈节愿藉重一言诺之未暇也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252-0582a.png
弘治戊申予南归辟义塾孺人之所抱孙曰抟亦来就
学予尝一出过山斗宿世忠祠问其族之老者几人孰
寿孰贤山斗人率称孺人之慈节年六十益健将请文
寿之而予又坐病莫能应也于是更十易寒暑矣智之
族弟曰天相言孺人以今年寿七十四月十日设帨之
辰而搏适以是日娶家庆迭臻孺人甚悦宗长能复靳
一言为一族之光乎盖智之欲得予文甚久予职史氏
于异时他姓之贤者尚欲访录追书之而况出于同姓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252-0582b.png
之亲接于耳目之近者哉是诚不可靳矣惟天之报施
善人必使之有寿以厚其享必使之有子以引其泽夫
然后为善者不惧而民兴于行矣若程孺人之持家抚
孤以节自励有烈丈夫所不堪者脱陂而平历否而亨
膺耄耋之寿乐子孙之成天之所以厚其享引其泽者
殆示其渐也智入官可期而有司举旌门之典以讽俗
亦事之不可终己者然则孺人心益恬寿益增一乡仪
之一郡称之岂直有光于一族而已哉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252-0582c.png
   张母吴太孺人七十寿庆序
监察御史祁门张君志学历两台上其三载之绩得受
敕命赠父处士翰文林郎如其官母吴氏封太孺人配
周氏封孺人归报之日适太孺人寿开七帙之期天章
下临命服在躬恩与寿符亲以子显诚已极一时之荣
矣会志学奉命出按八闽有过里之便而太孺人诞辰
在九月望后五日志学以是朝设燕于堂刲牲击鲜考
鼓张乐偕其室人豸衣翟冠恭奉一觞为太孺人千百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252-0582d.png
岁寿维时其族之疏戚与乡之老稚远迩毕集填塞里
巷起居慈闱瞻望宪节山川草木赫然生辉罔不嘉羡
以为数百年来未有也盛矣哉前此其同寅王君一言
辈绘图致书请言为庆予于志学同郡于太孺人同邑
知其详不获辞也太孺人生流口硕宗长归石溪张氏
事其姑节妇汪氏甚孝相处士甚恭友其娣姒甚睦御
僮仆佃佣有恩画家务奉时祀礼宾客待族姻有绪而
不舛育子五人其长为志学其次曰侃暕朏光太孺人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252-0583a.png
皆择师训之而志学遂登进士出宰巨邑入官六察有
及民之政有督奸之绩有匡国之疏律已奉公贤称烨
然太孺人之教居多盖慈孝之足以相成有若此者王
君绘图请言之举固出于尚齿好德之诚不能自已者
乎古诗人之颂其人于寿必拟之冈陵于爵禄必期之
远大厚之道也继始自今志学之名位益升太孺人之
享其荣养益备心益休体益康由七帙上跻于百龄由
初封驯致于极品上之人所以褒显与士大夫所以祝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252-0583b.png
颂将愈久而益盛可知也汪孺人之族侄进士循于志
学有中表之义雅善予亦为之申请因书之而文字萎
薾不足以揄扬慈寿之美为可愧云
   望萱楼诗序
望萱楼诗一卷诸士夫凡以为徽郡同守彭公希明而
作彭公世居长沙浏阳厥考持衡君仕为江都簿中岁
捐馆母夫人黎氏以贤明称于族姻生公一人教之孔
笃坐视其读书至夜分不寐公以是学成举乡进士考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252-0583c.png
铨部首选擢同守徽郡受大夫之禄而夫人不及见矣
初公葬夫人于邑之贺家渡有别墅焉爰作一楼日居
之瞻候茔域榜曰望萱既仕而不能忘也尝以行部至
休宁过予出其卷请序予观檀弓以为既葬皇皇如有
望而弗至颜丁之反殡也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夫子
善之著于礼盖望者思之深而觊其复见之意也礼妇
洗在北堂而谖植堂背见于诗不敢斥言母而言萱者
示敬也若彭公可谓知孝而达于礼意者与想公之登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252-0583d.png
斯楼也岂无丹山碧水之佳丽名花异卉之芳妍一无
所寓目乃独以望萱名之则凡在佳丽者见之适以增
其感曰吾亲之遗体藏其间可复作乎其芳妍者玩之
适以溅其泪曰安得起吾亲于九京奉之以对青阳而
为乐乎推公之心殆不易此秉彝好德人所同然宜诸
君子有发德之什至于盈视倾听而未艾也然则公之
一楼虽小卷之众作虽体裁不一其所以系风化而兴
礼孝者亦何巨细短长之有顾予于是有感焉公之治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2-0584a.png
徽郡也以公勤见称力于惠政民爱戴之岁以屡丰君
子之学由亲亲而仁民而爱物推效考成不可诬者如
此他日被擢异之典名位益升仁民爱物之泽益广将
受纶命褒嘉其有母而夫人慈教益炳然四方其所以
为斯楼之重者宁有既乎
   李忠文公家乘序
故国子祭酒赠礼部左侍郎安成李忠文公家乘十卷
其第一为诰命敕谕赐祭文其第二至第五为倡咏及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2-0584b.png
赠送文若诗其第六为行状墓表传其第七为请谥诸
奏及祠记其第八为像赞祭文哀挽其第九为附录录
其后之所致也其第十为世谱谱其先之所从出也盖
公之孙攸县教谕昂司训祈门时所编集尝奉以见示
求订因为之汇次如左而序之曰公贤人也道德有于
身而正学昌言足以利人之家国非中古以来功名材
艺之士可得而差次者也昔在文皇初拔公等于进士
中俾绩学翰林亲督教之所以为燕翼之计甚至而公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2-0584c.png
亦上感知遇自刑曹改侍读即慨然疏论天下事被系
两岁不死洪熙初复抗言极諌被廷扑不死改交阯道
御史又三上章下诏狱不死宣庙初稍进侍读学士盖
有意向用之不果正统中自翰长为祭酒又忤权贵人
被首木不死于是年七十有四矣累请得谢去去两岁
而有己巳之变犹手疏选将练兵奖忠节正名分三事
盖天下之人无贤不肖皆知公名想见风裁思执鞭而
不可得非道德有于身如古之人孰与于斯乎公没之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2-0584d.png
六年巡抚都宪韩公为请谥于朝诏特谥文毅成化中
始复有赠官录后之命改谥忠文久之又用守臣奏并
享忠节祠盖公之大凡如此噫贤人之生在造物者未
始无意然往往困阨危辱其身俾才弗究用而生民不
获被其泽自昔然已岂独后世哉公与泰和王文端公
临川王文安公吉水钱文肃公三五君子在馆阁四十
年所职不踰简册词翰间垂老始出而典吏事教生徒
而公之名尤盛呜呼公名之盛岂公之幸哉万年之举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2-0585a.png
窦董之荐虽贤者犹不免此而又奚责乎抑通塞否泰
天实为之而人力固不至此也考公议之建请诵制语
之褒嘉与一时元老之赠贻赞颂非不知公者而公之
完名全节寿考令终亦不可谓之不遇独有志之士畏
天命而悲人穷者追论其世有遗憾焉公则何歉于是
哉走生晚承乏史官及闻之前辈窃尝评公直道而行
如汉汲黯立朝屡被谴不屈如唐颜真卿为师儒检身
率下如宋石介自以为百世之下有贤者论兴或不易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2-0585b.png
此遂僣书之编首公自号古廉学者称古廉先生诗文
另行若干卷两朝奏议则当时已焚其稿不可复得矣
   程彦纲夫妇同寿序
槐塘在歙之西我程氏世居之其地接其屋鳞次街
巷相通坊表相望隐然可当一小邑盖自宋丞相吉国
文清公盛时分四大房曰正府文清公居之曰上府公
之弟侍郎山匆公居之曰旧府曰下府亦皆公之群从
兄弟所居居数百年每房子孙不下数十百指遇庆事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2-0585c.png
则族人毕集搥鼓张宴数日不绝而于称寿特盛至于
夫妇同寿若彦纲君者尤不易得焉彦纲君为侍郎七
世孙生辰在弘治丙辰九月廿四日其配朱方徐氏生
辰在十月十八日相去半月同寿六十无恙在堂而有
子孙以供滫瀡之养甚乐庶几古之所谓偕老者其族
弟曰道之曰式之以书来请一言且曰彦纲性淳朴无
幅年十二失其父哀慕不置奉其母左右就养必得
其欢母年将八十乃终人称其孝彦纲以孤子竭力起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2-0585d.png
家务以亢宗为志由是田丰业隆不替于昔人称其贤
彦纲虽有馀积以自殖为耻恤贫周匮事尤惓惓人称
其惠且得徐氏相之有勤约之行有馈祀之礼有娣姒
之义盖庶几古之所谓联德者惟不吝一言为寿筵之
光幸哉予往岁尝至槐塘槐塘族人迓予甚恭予观其
山川之秀明门户之殷盛人物之瑰伟处者有道仕者
有声庠校之为士者有学而闺闼之间女德妇道举有
可书者盖丞相侍郎之盛德遗烈家规阃范有启于前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2-0586a.png
有承于后百世如新也况彦纲君夫妇在云礽中表表
若是焉可无庆哉由六十而七十八十以底于期颐使
槐塘之上称之曰是为夫妇者其少也有冀缺耕饷之
敬其壮也有庞公伉俨之贤其老也将有木公金母之
寿而为一宗之美谈焉固致庆者之意哉
   地理囊金注序
吾郡谢子期氏以成化庚子岁为先尚书襄毅公卜葬
休宁之南山尝以所注雪心赋请予为序焉盖葬之数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2-0586b.png
年家多盭事予亦去国由是议者率咎子期谓地当有
水患非吉而予序之不审也然是地实予与子期论定
考之郭氏书皆叶独不叶于世之所谓罗经星卦者心
鄙其说弗听又数年家事靖顺予复入朝既葬先大人
而所虚之圹极燥有气蓬勃上腾距先公之葬十七年
矣由是议者惭沮谓子期之学不可及而予序之甚善
噫何其说之不伦也大抵学无主见则易惑以变无足
怪者子期又尝注蔡氏发微刘氏囊金皆㩀理命词有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2-0586c.png
益学者而囊金未有序复以见属顾予说己见之赋序
矣又奚赘乎独念地理之书纯駮不一而为其术者恒
閟浅者执所得以自是陋者诵祸福以讽人皆规利而
已子期则不然以郭氏为经三家名贤为传初不牵于
他书沈潜反覆究极旨趣合所得者为之注以传欲使
人晓然知先正不用某山某水之义而罗经星卦之异
说歼焉庶以副人予慎终之孝而归于儒者穷理之一
端何其用心亦公且厚哉予以是序之使读者知子期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2-0586d.png
之非空言皆有所试而为之者也
   知止吴君夫妇偕寿七十序
隆阜在休宁邑西南据率水之上流其地独庞垕爽垲
故以隆阜名而食其土以生者多丰瘦寿考若吴君九
云其一焉予往岁过吴君君出其曾大父韫中先生遗
稿及苏太史所为韫玉山房记相示知韫中先生当高
庙初举贤良应制赋凤凰台望大江诗称旨授官浙之
平阳簿以终盖一时名流云久之君一访予至南山语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2-0587a.png
次复请予为知止之诗则君所自号也因赋一诗君以
为知已后不相闻者数年君婿戴世暶氏忽以书抵京
师谓将有以寿君夫妇者知君生辰在明年六月二十
七日君配金孺人生辰在十月三日同阅七十甲子矣
世暶求善绘者为图诸搢绅大夫为诗而属予序焉君
长身玉立美髭髯家殷硕而性简嘿自幼至老不入城
市金孺人复以贤淑相高乐子孙之养而心恬力健论
者谓有鹿门之遗风焉夫仁者乐山故好静而能寿静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2-0587b.png
其德寿其验也鹿门之遗安平阳之韫玉与君之知止
虽所就之风猷德业小大不一乃若恬退而以履险为
虞廉靖而以躁进为耻守分而以出位为妄则皆有得
寿之道矣君夫妇之偕老岂无由然哉吾方承乏词林
汨汨仕途不得一举觞为君寿然追思故乡山水之间
与老成人相晤言则未始一日不往来于怀也尚俟得
请归南山放舟清溪访君隆阜订晚岁之盟君年益高
德益劭执笔以颂君夫妇之寿由七十而踰八望九以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2-0587c.png
进百龄有日矣
   三叔祖母汪孺人八十寿诗序
人生至六十始可以寿言至七十则谓之古稀矣而况
八十哉况偕老而乐有子孙之养哉我三叔祖母太孺
人寿跻八十无恙在堂明年冬十月二十有三日始生
之辰也于是坐阅甲子五百一十有馀矣敏政官京师
不克奉一觞拜寿膝下乃取长生之物可备养者为题
十四分寄旧所从游诸子姓俾各赋诗一章至日为庆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2-0587d.png
且序其事曰礼称百年为期颐颐者养也言饮食起居
无不待于养也赋诗致庆之言如此太孺人汪氏西门
硕宗归我三叔祖处士公达事曾叔祖尤溪府君及玉
夫人以孝闻处娣姒友爱与处士公伉俨白首无间言
生丈夫子二人曰彦英君彦华君并以才俊起家既硕
而丰太孺人不以老焉怠富焉侈也有孙三人择其长
而才者俾游学宫而纺绩之勤服食之素施诸身诲其
家者尤力敏政以成化戊戌奉诏归省始获拜于家庭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2-0588a.png
太孺人年六十矣弘治己酉被放南还又获拜焉太孺
人年七十矣盖每见益老而身益强德益尊则手额私
庆曰懿哉眉寿之徵乎矧兹岿然八十伊始家筵肆启
亲党毕集命童子歌一诗侑一觞致期颐之祝太孺人
固将鉴其诚而为怡颜哉或曰此十四咏者皆难致之
物也虽取备养之意也而徒以言语相矜可乎敏政曰
不然古之养者或以燕或以飨燕主爱飨主敬也爱则
以旨甘供口体而已敬则酒盈而不饮肉乾而不食几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2-0588b.png
设而不倚达尊之年示不敢亵也使民见之者以为至
恭莫不加肃焉岂谓虚文哉取备养之物而咏歌之以
为寿亦致吾敬而已
   平盈文会录序
文之用也大可以华国次可以饰吏又次可以贲身而
扬先烈要之为不可阙者然孔子谓文莫犹人而叹躬
行之难得则又必有本之足贵乎吾观于方氏之平盈
文会录有感焉平盈距婺源西二舍许方氏聚居之世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2-0588c.png
有文人且所与多文士卷帙相传自宋而上率散失由
元以来尚有存者儒学生世良裒其诗若干卷为内集
名人硕夫之赠贻赋咏若干卷为外集竭奉以求序五
年矣未有以复也既予以服阙将入朝世良力申其请
乃克阅之终日曰富矣哉考其小序知方之先鉴泉逸
老者在元不仕所题三闾庙有耻随三姓拜秦宫之句
和人九日有黄菊未开孤令节之句志尚如此其后若
士毅以身教而有节妇之旌文粲孝其亲而有百感之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2-0588d.png
集文皖睦其宗而有积善世谱之续月同之善言春秋
性显之垂意雅乐他所论著亦恒出于怀古感时惜阴
悯雨而于箴规友爱耕桑渔钓之作尤多盖其出处之
严家庭之懿诗礼之承节义之守有足称者然后致此
岂必词之妙意之工而后为得哉呜呼三曹诸谢诗则
美矣君子不能无议焉若石建之忧谴于书马王休徵
不在能言之流而笃行纯孝亘古鲜俪文之为用诚有
不可相无者矧方氏之贤萃一门出一时其富若彼而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2-0589a.png
加之有本若此将必有赏识之者亦何患于无传哉后
之人因斯集而益求之以进于古作者之域贲其身而
扬先烈小之以饰吏大之以华国使人称之曰是不独
平盈一乡之文而已此非世良之志乎
   贻范集诗序
予当成化中编刻程氏贻范集三十卷大抵皆文也诸
宗家请附刻诗为续集且各以所有者相付编次未竟
而入朝之期迫不果因有遗憾焉迩岁诸宗家复言及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2-0589b.png
之遂成此编凡十卷鸠金嗣刻如左或疑吾党近作与
先正时贤并列恶能免鱼目混珠蒹葭倚玉之诮是诚
然矣顾此之所载或述祖德或志先业庆有颂哀有辞
饯有言行有纪或赠贻或倡和感时而兴进修寓物以
示箴警多以存考实备省循俾后之人仰先正之高古
以为法因予辈之浅陋而加勉乃为一族计尔非敢公
其传于四方也或怃然曰良是书以识之
   黄山图并诗为罗君夫妇偕寿序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1252-0589c.png
黄山为东南巨镇跨数郡之境而在新安者特雄秀每
阅图经得其槩而心饫之不及往游也弘治丁巳冬十
一月六日决策一游自汤口以入涉益深境益胜三十
六峰上插天表而飞桥亘两岸怪石参耸巉岩壁削有
珠砂之泉丹霞之溪白龙之湫轩辕浮丘采芝炼药之
遗迹往往而在阴晴顷刻变幻万状游者率相顾愕眙
不类人境真天下之奇观也因留诗寺中而出出之数
日客有汪充者携黄山图及分题之诗来谒云将以寿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1252-0589d.png
罗君夫妇请予一言辞不获启而视之则其山水历历
皆予目之所近观也诵其诗则又予口之所欲言而不
逮焉者也因进而询罗君夫妇之为人充言罗君名与
义文献之后也以资雄里中徙实京师至君尤好善秉
义喜施予以最乐名其所居之堂乡人服其公感其惠
盖其质近仁而慕静得乐山之说故充之有是举也君
之配吴孺人世家溪南性慈俭佐君子综家政人称其
贤有子二人曰元孙良孙皆孝谨能拓其世业而充其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1252-0590a.png
旧家也予观古人有所颂祷多见于诗曰如冈如陵也
又曰如南山之不骞也其致隆如此然则斯图也斯诗
也固得古诗人颂祷之意乎孺人之寿在是月之二十
八日罗君之寿在明年三月之十三日皆六十矣寿筵
既张亲朋毕集俾童子歌诸君子之诗以侑觞罗君夫
妇乐而有之心益休体益健自六十而驯致于耄耋期
颐之境可期也虽然予考之郡乘罗氏居歙之呈坎其
先世有仙人焉居狮潭得道跨白狼超潭东巨石轻举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1252-0590b.png
而去是固有得于轩辕久视之说而与浮丘翁往来兹
山不可知也然则罗君固所谓寿种而足以副诸君子
之所祝颂者与惜予之不足以知之也姑序之云尔
   岩镇谢氏家谱序
谢氏在周以王舅申伯受封得姓世居陈留盖中原之
望也至晋永嘉末子孙从元帝东渡遂望江左爵禄勋
猷德业文学与六朝相终始而莫盛于太保文靖公公
长弟西中郎万传六世曰谖仕梁为东阳内史又六世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1252-0590c.png
曰杰仕隋为歙州教授因宦而家歙之中鹄乡似续蕃
衍姓其地曰谢村盖歙有谢之祖也杰十三世孙彦章
两子并仕唐季曰门下侍郎端金吾将军诠诠别居祁
门端之后分处休歙传再世曰泌宋太平兴国五年进
士历諌议大夫史有传上距中郎二十七世矣而史以
为太保者本其族槩言之也泌长子衍为太常举礼郎
传三世曰玘迁邑之曹溪玘传再世曰仁智又迁邑之
梓木坦仁智传五世曰伯润当宋南渡出赘邑岩镇左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1252-0590d.png
史吕公家遂留居焉盖岩镇有谢之祖也伯润子一人
曰胜祖胜祖传四世其可见者一人曰天佑天佑子一
人曰善祥始有子四人有孙十一人曾孙二十五人其
胤之来者未艾也善祥之季子曰文达季孙曰廷懋请
为族谱以合其先倡其后未竟而谢世廷懋之弟曰廷
春廷彝廷实思续其父兄之志而谱克成焉乃奉以谒
序廷馨子昭近被选为儒学训导廷彝之婿程应实祖
宋丞相槐塘文清公予族孙也还往既稔乃不敢辞而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1252-0591a.png
告之曰凡有姓于斯世者孰非古帝王及公侯卿大夫
之苗裔特其世远而莫知其所从出尔盛衰显晦之靡
常有国者不免而况奉失爵之后𨽻编氓之馀相望于
百世之下哉惟积善以基之好文以辅之庶乎坠绪可
寻而先德可徵也谢始于申伯盛于太保中兴于諌议
其后散处而盛且显者计尚有之若岩镇之族特其一
焉尔基之以积善辅之以好文子孙相承自今伊始安
知不有亢宗之士出其间使爵禄勋猷德业文学炳炳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1252-0591b.png
斯世与向之诸谢相高而为斯谱之重者乎古之人于
其乡之名宦硕儒非其姓者苟有所慕亦且致高山之
仰维桑之敬而况同所自出之赫然者哉礼曰君子反
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谢氏后
人可不勉诸
   休宁流塘詹氏家谱序
流塘詹贵存中奉其所修家谱一帙以告予曰詹之先
出周宣王次子文侯之裔世望河间西晋末有讳隗者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1252-0591c.png
避地南阳隗孙三曰康邦成邦敬邦随元帝东渡散处
江南而康邦子良义官至侍卫将军居建安良义子洗
为福州候官令生宣宣之后有讳敬者由建安徙歙又
传而至黄公者再徙婺源之闾坑族最盛黄公传四世
曰小八公复自闾坑徙庆原又十二世曰百一公始迁
休宁百一生初仕宋为太学录定居流塘迨贵十五世
矣子孙不下千指而谱未续也贵为是惧爰辑旧闻以
成斯帙敢请序之以示我后人予善存中诺而语之故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1252-0591d.png
曰族之有谱非徒以录名讳备考实而已一家之礼乐
实击焉世降俗漓而知其为重者鲜矣孔子曰乐乐其
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谱之作其缘于斯乎又曰乐
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故曰礼乐之说
管乎人情矣夫谱成而族之位奠秩然彪分可谓异矣
异而后有敬曰此诸父也此诸兄也不敢忽也谱行而
族之情睦熙然春洽可谓同矣同而后有亲曰此当爱
也此当恤也不敢盭也一家之礼乐既兴推之一乡可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1252-0592a.png
知也进而推之邦国可知也夫是以尚谱谓其有益世
教也詹氏之所积远矣所居流塘有佳山水风气厚完
生其间者耕而勤生不必泉布之侈也读而躬行不必
衣缨之华也胤系蕃昌而为之谱以统其宗联其支非
求以自附于三代之民已乎今圣天子御极循大卞以
燮和宇内而一邑之间一廛之下有若詹氏可谓贤矣
虽然窃有告焉记曰仁近乐义近礼又曰礼乐不可斯
须去身然则求以无愧斯谱者必自其身始身脩而后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1252-0592b.png
一家之仁义可崇仁义崇则礼乐几矣不然所谓录名
讳而备考实者在在有之谱之实何如哉存中喜问学
善为诗诗者礼之媲乐之章也其知之矣
   五箴解序
圣门之教莫先求仁而求仁之要又非远人以为道也
禁止其视听言动之非礼而敬以主之则日用之间表
里交正而德可全矣顾其为说莫详于颜冉氏之所闻
又莫切于程朱氏之所箴者惜乎后学不能体而行之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1252-0592c.png
则其群居之间徒有讲习诵说而已江浦教谕开化吴
景端氏尝取四箴及敬斋箴为之笺释号五箴解以示
学者其学者双溪李谟间从予游因奉以请序曰景端
之志也呜呼洙泗远矣心学晦而功利之说澜倒于后
世伊洛勃兴考亭继之由是坠绪可寻而谓夫子之所
以告颜子者乾道也告冉子者坤道也夫乾言诚坤言
敬圣贤之学于是焉分而敬实后学之法守也一不敬
则私意万端起而害仁不可胜道诚何自而致乎敬而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1252-0592d.png
安焉则无已可克而仁矣仁则一于天理而诚矣此希
圣之功也五箴之所由作也景端生百世之下而知所
用力又思以及人非能笃于为己之学有是哉圣训在
目遗矩凛然孤陋无闻岂胜寤叹辄述所见以付谟俾
致之景端以求益焉
   太傅兼太子太傅平江伯陈公寿诗序
弘治戊午春三月哉生明皇储初授经于文华殿前期
加恩文武大臣若干人惟时太保兼太子太傅平江伯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1252-0593a.png
陈公加太傅仍兼傅青宫又五月而受诰赠其曾祖平
江恭襄侯至其父黟国庄敏公三世皆保傅涣号崇阶
前所未有又两月而为公初度之辰逆其甲子之所经
三百有六十矣驸马都尉樊公于公为亲家重其上寿
伊始而宠数之迭臻也合诸勋戚播之咏歌若干篇将
以季秋廿有八日举一觞庆焉属予为之引惟天眷皇
明畀之世臣以光辅熙运比于隆古盛矣哉而予窃有
说焉宠荣寿考世岂无之而君子所重者名与实副之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1252-0593b.png
为难尔不然虽历遐算沭殊宠人将指议之不暇奚贵
焉公生而沉雄负志略事英宗宪考暨今天子出入中
外三十年凡军国重务及大典礼必参预计行礼成上
倚为重而其大者镇二广则宣国威灵冒险阻剿贼数
千还所掠万馀口扶畸拯惫岭表载宁其功甚伟总漕
十二年善抚士而究心于国用前后所陈百馀疏兴革
之际其利甚博河决张秋绩屡坏公相度事宜溯原窒
罅为安流人免于垫溺其惠甚久此三者寿之基也然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1252-0593c.png
不能不沮于见忌而忠恪自将不易其守肆公议归之
而圣眷加焉以殿岩之尊兼台辅之责视古旧勋宿德
之臣殆无与让非名实相副之为难哉恭襄公当文皇
徙都北京首总漕府裕国足兵号良将其漕规踵行至
今庄敏公尝将偏师靖闽寇一时大将多赂败者独庄
敏得进侯封赐嘉奖盖其先所以培其家脉甚远公嗣
其遗烈而光大之若是岂偶尔倖得者之可比哉崧高
之章壮犹之什对扬王休之作见于三百篇尚矣虽近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1252-0593d.png
代声律不可以差次而本于贵齿好德感上戴恩之诚
一也然则诸公所为致庆者岂直游从之好姻娅之私
哉祝公之寿上佐天子整六师詟四夷保丕平之绪以
昭上天纯佑有明之心如汉营平如唐汾阳如吴之延
州莱季子则公所重于天下后世者又不啻今日而已
公自号云谷通经史妙词翰辱与不佞交良厚非一日
雅且在宫僚谊不可辞也遂僣书于简首为观者先焉
   奉送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1252-0594a.png
    士徐公谢政南归序
三代而下号平世君臣之相与者多出于体猊而或全
或否系其逄焉其出于心相孚而进退两得者其盛也
若今大学士宜兴先生徐公之归固昔人之所愿而不
可得者欤公以进士及第事英宗宪考今上皇帝四十
有五年位三孤总百揆赞密命辅青宫官阶之峻付托
之专宠命之优渥前是未有也计公之体国图报殚力
不足岂肯求暇逸于一日之为快哉然寿逾七十自今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1252-0594b.png
岁来疾疢日侵视履孔艰诚有不可出者遂三上章求
去得请乃已此古大臣之心审已保节非面腾巽牍而
阴复觊留者也上以公四朝元老勋茂望隆睿学之所
资储德之所养民生之所奠皆藉公弼成有不可一日
释者故于其在告也遣国医赐尚食存问周悉冀其速
愈而公疾未可瘳乃体其去志之决至三请而后从之
赐敕加赆遣廷臣一人乘传卫行命有司供月廪给仆
从仍官其一子于朝此古圣王之心尊贤贵老非姑以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1252-0594c.png
备礼文塞故实岂非进退两得哉命下之日盖有怅然
谓一时良辅而不获终其太平之功为朝廷惜者亦有
驩然谓一代盛事而以得谢为公荣者于是太子太保
刑部尚书武进白公合同郡之仕者饯公于郊授简不
佞请所以为赠辞不获则为之言曰公之行所系大矣
天子之玺书士夫之公议褒锡而嘉予之备矣亦何俟
不腆之词而为是哓哓哉惟公以青年歌鹿鸣而上京
师致通显发种种矣功成名遂还政而归焉乡人子弟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1252-0594d.png
迟公之来瞻丰采而听绪论曰吾邦之先达若是圣朝
之耆旧若是名臣之进退以道若是企慕兴起以力于
学是公之出处虽系重轻于天下而一乡之观感先焉
宜不可无述也虽然昔人之爵禄荣名与公相似者不
少也或弗谨于官常而以事去或中露其所不韪为上
所厌斁而后去求全夫体猊且不可得况心之相孚恩
礼始终无纤芥之隙如公者哉盛矣不佞在词林从公
后三十馀年荷教益为厚今元良出阁复被荐与宫僚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1252-0595a.png
之选抵京师五月而公去之故于白公之请有慨于中
不可已爰述公之所以事上与上之所以待公者复之
而因以为天下后世道焉
   送于千户序
新安卫千户于侯文远年六十即请于朝以官授其子
应应时年尚幼驯谨自牧无声色之习观者策其后之
将弗替乎既而当比试来京师其年长矣性淑而不凿
处已接人礼缛而不舛视昔为胜于是兵部请于上而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1252-0595b.png
试之阅武场获中选焉其将归也乡人在京师者丐予
赠之言予与于氏交再世矣应之祖武略君和易淳笃
其居官约已奉公不朘削其下人以自殖其治产节浮
费勤课艺田庐之盛甲一州然未始以豪侈自矜周穷
赈乏无间疏戚凡有所焚劵皆恻然不出于要誉德之
足以起家者也文远㒞爽通达尝充儒学生习经史好
词翰于先业督视惟谨不妄费惟庠校图籍祠宇津梁
诸利人垂后之举虽捐至数百金不惜其莅职最久戎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1252-0595c.png
务修明于事可否必毅然以义为前却才之足以保家
者也然则应之居官理家亦惟于是乎取法足矣奚俟
他求哉虽然身者居官理家之本也能谨其身使无慝
于其心志无疢于其肤体则德可进才可成宦迹可升
而世业可托也孰禦忆成化中予访武略于郡城时年
八十而文远初得男抱孙饮客乐甚予为之赋诗有老
境看孙梦亦安之句盖指应也今二十年矣迩者家居
应数省于南山见刻新安文献志及胡子知言诸书请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1252-0595d.png
其父助费甚力予与文远游黄山应骑马侍行风雪中
左右益恭人不知其富家子也其向好且知重若此其
后所成安知其不有契于祖父哉先尚书襄毅公孙女
四人应长弟恩为少婿方以儒学生需次秋闱第三弟
允忠择继少保肃悯公为嗣孙以特恩授杭州前卫千
户世主祠事盖其先之流庆未艾也而应发轫仕途为
乡人所期爱若此可不勖诸
   送潘君玉汝同知金华府序
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WYG1252-0596a.png
玉汝举成化甲辰进士第授知湖广之蕲水县事凡入
觐及初考者三被行台奖劳者再旌异者一其处己之
公莅事之勤听讼之明审恤荒济涉百度之修举周悉
求不负所学上副圣天子为民择令之盛心亦可谓良
有司矣弘治戊午夏进同知金华府事廷谢日吾乡之
人有言者曰玉汝性伉直不能逄迎上官于事可否以
义争虽临之利害不恤也故恒惧其为人所阴中今获
升大夫佐上郡宜贺又有言者曰近著令有司之九载
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1252-0596b.png
考绩者进二阶得旌异者乃以次召入备台察之选子
部之擢焉今玉汝旌异在考绩之后虽以推择进四阶
而不获备官守于阙下宜惜是二端者皆非也夫士君
子之仕在行其所学而已岂崇卑中外便已与不便已
之足计哉利不以喜钝不以戚古之人所以自律而考
人以为定本者也潘氏世居婺源至玉汝尤好修谨礼
以尚书举于乡而策于天子之廷其不为便私计也可
知矣婺源予朱子之阙里流风渐被既久且深而尚书
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WYG1252-0596c.png
者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在焉推所得者而见之行其何
有于郡邑然则其施也益博其成也益远且大又可知
矣夫金华之为郡也与新安接壤文献之盛甲东南若
东莱吕公实与予朱子相望而起倡斯道以觉后进流
风渐被亦尚有见于今日者乎玉汝勉之不以人之所
惜与所贺者为重轻使学道爱人之政出于先贤过化
之邦斯乡人所望于君子者馀不足道也玉汝尝从予
讲习故赠言者以是见委然予固将有言以致爱助之
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1252-0596d.png
意者故书之不辞
   送郑君万里知南城县序
弘治戊午冬十月七日吏部奏取选人注官而万里之
铨期未当也以特选与焉廷注江西之南城知县今少
宗伯张公县人也待漏之际以问予曰郑君何如予曰
郑君治春秋其学以古人为师其志勇其识正其才核
使治南城甚善张公闻予言为之辴然曰吾邑之幸邪
大宗伯金溪徐公曰吾向在南监六馆之间若郑生者
卷三十四 第 36a 页 WYG1252-0597a.png
甚少诚科目遗才也又明日退直文华殿大学士长沙
李公曰昨除南城尹郑某是歙郑某邪予曰公何自知
之李公曰吾向考南畿秋试御史上饶娄君方提学南
畿以期小试十三府首士姓名相畀曰请验之既而揭
晓其所失者三人郑某在焉以是知之不知其迹之滞
此也相与嘅叹且以为人生出处其迟速利钝固自有
定数邪万里将辞朝而南置酒为别酒半起曰乡先生
独无一言以惠鹏也予曰予何如人俟鄙言以为加损
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WYG1252-0597b.png
哉予往来家山或出或处子未尝不相我以道义而游
从觞咏之乐又不足言也其大者若倡立考亭祠于郡
学上书巡抚大臣请罢徽郡代输粮八万石事关教养
议者不能夺予甚壮之其馀举措系一乡之利害重轻
者又不可缕数也虽然此岂所以取足万里哉郑为歙
巨宗其先若令君之能活民庙食至今若贞白先生之
廉吏被旌其异若师山先生之道学忠义名著史册一
乡之人孰不仰之况其子孙若万里者哉所读者师山
卷三十四 第 37a 页 WYG1252-0597c.png
之书也所居者令君贞白之官也推其世学以见于百
里使无忝于先烈庶几于朝家作养收录之恩与诸老
先生平日期待之意无负矣矧屈之久者其伸必远且
大他日由一邑之政而驯致焉其又孰得而禦之哉
   寿封翰林编修吴君七十诗序
南夫以翰林编修上其三载之绩得赐敕命封其父可
晚君文林郎如其官命下而君之年正届七十南夫过
予言曰一鹏不佞官词林实庭闱所及而汪濊之宠寿
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WYG1252-0597d.png
岂之适兼得之一旦不胜其为私庆也爰以吴郡名迹
分题求赋咏之寓归为寿而诗不可无序敢布以请南
夫举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予被命教之闻可晚君不
及识也戊午春服阕过吴门识焉是岁夏君来视南夫
于京师复邂逅寓邸其为人朴厚谨愿老而贤者也君
子惟南夫一人教之孔力南夫亦奉训惟谨遂克以文
行显于时贤而有子者也其有兹涣命与寿相高福履
所臻不可企也致庆之际声诗不扬其何以昭宣国恩
卷三十四 第 38a 页 WYG1252-0598a.png
骏发世祥宜诸君子之作沨沨洋洋而不能自已者乎
夫古之论寿者以乐山乐水而诗人祝寿亦比兴于川
于南山尚矣吴中山水甲天下今掇其名胜而播之咏
歌为君寿其亦有得于风人善颂之义者欤君诞辰在
岁之八月廿有六日寿筵肆启风日清妍郡官偕来亲
䣊毕集命童子歌诸君子之诗而侑觞观者以兴闻者
以慕曰吴中山水如此钟而为人有寿若可晚有文行
若南夫固一时之盛哉虽然吴之名迹固莫有如泰伯
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WYG1252-0598b.png
之为显矣其子孙遍东南而延州季子独年百馀岁人
传以为仙吾固疑其胤系之多寿种也安知君之不仰
希遗躅而为盛世之逸老哉矧季子以知诗名春秋袭
其遗声而为君寿若南夫又非出于继美养志者之所
为哉南夫清才妙器词林翘楚其学益邃其名位益升
而君之心益休体益康享其子之荣封益进而未艾诸
君子之诗所以为寿异时者不昉于此乎辄以是致隆
于可晚君父子书之以俟
卷三十四 第 39a 页 WYG1252-0598c.png
   东海遗爱录序
南安人以其故守张公之有遗爱也其去则相与留像
于城北金莲山之高明所最其德政而为文勒之石其
殁则以瞻奉非便徙祀于郡治又集其祠记奠文民谣
士咏之类为遗爱录以传其言曰公治南安六年养有
资教有慕死者有所愬而生饿者有所恃而饱居无困
役行无病涉而士不惑于异教凡尚贤兴学劭农泽物
之政盖不可缕数公以词翰名一时郡佳山水及古迹
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WYG1252-0598d.png
必约寓公临观啸咏竟日道郡下者往往欲得其草书
与字而去罢诛求焉此录之所繇作而序不可阙也敢
因所善以请噫予与公同年进士知其人方其出守南
安士多惜之以为用枉其才者孰知其政之若此哉夫
文与政在孔门亦不可得兼也故历代史循吏文苑别
立传其所书文人而有治行惟谢宣城李北海尤著当
时思之后世颂之以姓配郡弗敢忘而谢公之亭名宦
之祠至今名实所在不可诬也张公守南安遗爱若此
卷三十四 第 40a 页 WYG1252-0599a.png
而词翰之妙亦莫能掩高情逸韵固将与二公者相望
于百代之上乎公六子皆贤曰弘宜举进士为监察御
史曰弘至举进士为兵科给事中词翰并有父风可拟
诸谢是固遗爱及民而裕其后之一验欤诺而序之匪
独以答郡人之思亦将以慰吾亡友于地下公讳弼字
汝弼世居松之华亭东海其别号云
   荪溪程氏族谱序
所贵乎世家有贤后者谓其能补前人之阙略订遗文
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WYG1252-0599b.png
之失坠使其名黯以光其世衍以昌不贵而荣不富而
丰斯可矣而世之能力于是者恒寡若荪溪之族续谱
之事其殆庶乎始成化壬寅岁予作统宗世谱二十卷
会者四十四房而山斗之程与焉程之先盖得姓于周
大司马程伯休父望安定自晋忠诚君婴至汉历简侯
黑更望广平下逮吴荡寇将军都亭侯普始渡江居建
康都亭四世孙东晋新安太守元谭始居郡篁墩太守
十二世孙陈将军忠壮公灵洗庙食于乡子孙始盛盖
卷三十四 第 41a 页 WYG1252-0599c.png
新安诸房所共祖也忠壮十四世孙唐歙州都知兵马
使检校御史中丞沄又别居休宁汊口生三子曰歙州
牙将检校户部尚书仲繁居祁门善和曰歙州兵马先
锋仲节居歙古城曰左领军大将军南节居休宁陪郭
兵马三世孙迪仕为休宁县簿卒葬小东门子照又别
居下宅林则山斗之祖也又谱云迪生二子其长曰大
公讳硕其次曰察公讳照同迁山斗硕生行仁行仁生
诸四又迁荪田当会谱时察公子孙自谱其所出而大
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WYG1252-0599d.png
公之后以事不克会遂失书之盖于今十年矣诸四五
世孙璨玠两房号最盛子孙不下数千指顾谱未有续
者于是璨十二世孙泰亨等始议续之且深惧夫世愈
远名愈湮以予之尝主斯会也乃奉其所续者请序其
故于篇端予阅之一过则𢥠然曰于戏葺其阙文而加
详引其坠绪而不失微显阐幽而前乎其有源补罅苴
漏而后乎其有据是诚知先务之为急而异夫世之力
他途以为其先人之荣侈者哉或疑统宗之成谱也久
卷三十四 第 42a 页 WYG1252-0600a.png
此本之不可以追入也奈何予曰不然世之所可按而
为者诚而已矣事出于诚则正之实足以服人苟出于
诬则遂之不足以行远昔者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所
在久之问于鄹曼氏之母始得合葬于防亦独以其言
之足谅事之当为有不可已焉者尔然则决诸理而勇
于义庶乎所谓世家贤后若泰亨者非其人邪嗣是以
往子孙孙子将与山斗之族相峙永存孝敬益广而崇
昭穆益修而明要其同合其离正足以辅统宗之不及
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WYG1252-0600b.png
而可憾其补订之为难哉庸略之以明告我同姓者
   庆孙君士宽六十寿序
郡学二程生道休宁以请曰孙氏居岩镇者仕宽君盖
履善乐分之士也今兹寿届六十其始生之辰在岁之
九月廿九日不佞与其二子忠显忠弼有同匆之好有
丽泽之益辄绘寿意图托诸君子咏歌之而虚其上敢
乞序一言且道其详曰君性甚孝友谨身尚礼事其父
文斌及其母病衣不解带汤药必尝以进昆弟七人君
卷三十四 第 43a 页 WYG1252-0600c.png
行四处之一于和由是众议胥叶产益拓业益振然君
虽富而不自骄益敦朴尤拳拳以斗勇侈靡戒其家好
义乐施遇弱不能存贫不能葬者量力给之每恨其不
出闾里间而所及不广会有诏劝分即大发粟赈民得
赐冠带荣其身然荣亦非君意君少嗜学于家务乃
命其二子为儒学生二子者甚俊颖学业甚充每行台
下郡邑课士忠显率居首选盖有决科之望而忠弼亦
奋志思亢其宗者予闻而嘉之曰是固宜寿哉洪范诸
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WYG1252-0600d.png
福寿居首富次之康宁好德又次之盖非寿无以享诸
福而非富无以养非康宁无以乐非好德无以为寿之
基顾世之获是者恒鲜焉获之有偏全厚薄大小不一
而均之不可无庆也若仕宽君力孝友之行于一身而
施之一家者固已效矣进而表于乡则有救荒之劳又
进而廪于公则有业儒之子岁律一周而体益健心益
休阶此以踰耄耋而底于期颐之域可知焉岂非一念
孝友之所致哉宜诸君子图之以彰其乐声之以宣其
卷三十四 第 44a 页 WYG1252-0601a.png
美而致夫尚齿贵德之心有不能已邪古语云年弥高
德弥邵非徒以企夫世之达尊者而已德固人之所同
有也随其分之所及而取足以为善焉独不可乎吾知
仕宽君所蓄益厚则所施益博所以裕其后之人者益
盛且久庆之者益将有不一之书孰能禦之哉二程生
曰缙与材皆一时之秀而文者其言可徵也故序之不

   五城黄氏会通谱序
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WYG1252-0601b.png
自宗法不明于后世凡通都大邑之间号巨室能仅谱
其家者盖不多得矣若进而能谱其族则加鲜焉况又
能推而谱其所同原异流者哉是非其心之仁志之远
力之健固不能有此而或一二见于吾乡则亦以其居
之僻俗之厚用能保其典籍丘垄于兵革之馀乃克尔
邪若五城黄氏其一焉黄之先本嬴姓出自陆终受封
于黄世奉黄帝之祀逮周而见录于春秋曰黄人与其
有尊攘之功后为楚所并子孙因以国氏而春申君实
卷三十四 第 45a 页 WYG1252-0601c.png
显于楚曰东明者春申之族从番君起灭秦居江夏子
孙始盛由是江夏之黄遂望于天下其显于汉者若魏
郡太守香香之子太尉邧乡侯琼琼之孙司𨽻校尉阳
泉侯琬世以忠孝闻琬之后曰积仕晋为新安太守卒
葬郡姚家墩子寻因家焉殆今新安之黄所共祖也寻
十七世曰仪仕唐为祁门尉因居祁门左田生二子逊
谦谦别居休宁西涌生一子思聪逊生二子思诚思道
思道仕为盱眙尉又因家焉三世曰元之为钧州判官
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WYG1252-0601d.png
尝修盱贻黄氏谱而序之思诚再世曰瑰生三子叔宏
叔仲叔季叔仲徙婺源横槎叔季徙浮梁勒功思聪五
世曰文汉自西涌别居五城镇生一子晟晟生四子举
温抃季昌举生四子宗义宗禹宗明宗和则今五城诸
黄所共祖也季昌三世曰侃尝修五城黄氏谱而序之
宗义自五城徙溪口三世曰何以乾道进士历大府寺
丞爵休宁县男赠通议大夫为时闻人盖商山安抚吴
文肃公其舅汊口端明少师程公其甥而会里程文简
卷三十四 第 46a 页 WYG1252-0602a.png
公其师也宗禹宗明四世诸孙最盛其显者曰拱曰焕
曰映曰应龙曰发曰卓曰珏焕生司户雷复中陈文龙
榜进士发生雷益雷丰天钖及提干雷奋中方逢辰榜
进士卓生制干雷利中文天祥榜进士槐塘丞相程文
清公亟称之珏生若皋若皋生行叟入元授紫阳书院
斋长为时宿儒始续旧谱而著其异同之故雷益生常
甫号草窗陈定宇先生实师之而定宇亦尝书其谱之
续者拱三世曰元圭娶吴氏有妇节子清夫以孝闻元
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WYG1252-0602b.png
天历中旌其门曰节孝见青城虞文靖公之铭雷丰三
世曰仲瑾娶吴氏复以节闻国初旌其门曰贞节见浯
村春坊贞一汪公之传应龙六世曰昂当洪武乙亥再
续其谱而乡先生曹东白序之至天顺壬午映九世曰
云苏续作一览图逮弘治辛亥同其族弟曰禄曰濩大
会诸黄为通谱自江夏而新安而盱眙自新安而歙之
石岭祁之左田休宁之五城婺源之横槎黟之古城横
冈浮梁之勒功石斛又自横槎而德兴茗园乐平监溪
卷三十四 第 47a 页 WYG1252-0602c.png
鄱阳垆山自五城而溪口星洲岭南龙湾商山汊口潜
川陈村闵口绩溪翚岭严城诸𣲖自天顺以至今兹几
三十年所谓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健若云苏者殆非其
人欤然求之四方他姓岂无其心及其志与力而处孔
道之下经蹂躏之交典籍荡于烟烬丘垄陷于芜没顾
欲联其族而合其同原异流者于一旦岂非事之甚难
者哉于是取以锓梓踰年而告成奉以请序其首简予
阅之累日得其大端而书之曰惟黄氏之先实以忠孝
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WYG1252-0602d.png
有开厥家故为其后人者或学古励行以淑其身或联
科世禄以延其泽或高闳接畛以拓其产中世以来男
以孝妇以节旌其门著于史者又足以上昭祖德下启
孙仍而况诸谱既同则宗盟益笃宗法可寻所谓新安
之黄者将由一郡而显于四方且与江夏之望相高于
数百载之上而无替焉者亦将兆于斯乎诗云无念尔
祖聿修厥德又云虽有他人不如我同姓黄氏子孙其
尚勖之若夫谨昭穆之稽徵文献之守详真赝之别则
卷三十四 第 48a 页 WYG1252-0603a.png
前人之序已备兹不待赘云
 
 
 
 
 
 
 
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WYG1252-0603b.png
 
 
 
 
 
 
 
 篁墩文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