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52-00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四     明 程敏政 撰
  青宫直讲
   尚书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王是武王孟是长孟侯是说诸侯之长封是康叔的
 名谓之小子者亲爱之词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卷四 第 1b 页 WYG1252-0057b.png
 明德是务要尊崇德性慎罚是务要不用刑罚武王
 命康叔说惟尔大显考文王著实能明其德把五常
 之理尊崇明备无一毫人欲之私使民自然观感归
 于德化又著实能慎其罚把五等之刑审察得精明
 允当使民自然畏惧不敢轻犯不消更用刑罚文王
 造成周家基业只是能明德慎罚这两件事
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
 鳏寡是穷民庸是用祗是敬威是刑武王又说穷民
卷四 第 2a 页 WYG1252-0057c.png
 是人所易忽的文王则不敢易侮那穷民发政施仁
 必先要使他得所百姓中有才能当用的人或弃而
 不用文王则能用其所当用有道德当敬的人或轻
 视他文王则能敬其所当敬有奸恶当刑的人或不
 能制文王则能刑其所当刑文王既有仁民之政而
 又用能敬贤讨罪都出于至公无一毫喜怒之私所
 以盛德光辉发越显著于下民不可掩故曰显民
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
卷四 第 2b 页 WYG1252-0057d.png
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
厥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一二邦是说邻国怙是怙恃冒是覆冒殪是灭戎是
 大武王又告康叔说文王盛德既已光辉发越显著
 于下民以此始能创造我区夏三分天下有其二及
 我邻国也以渐修治起来如虞芮之君便来质成汝
 坟之境都能遵化至于属西伯所管的地方都怙恃
 文王如父覆冒文王如天明德昭升闻于昊天上帝
卷四 第 3a 页 WYG1252-0058a.png
 昊天上帝深用嘉美乃大命文王灭了大殷大受天
 命使万邦万民各得其理莫不时叙无一人失所尔
 寡德之兄亦勉力不怠以此方才成得王业王业既
 成故尔小子封得享爵为东方诸侯胜殷诛纣乃武
 王之事此称文王者武王谦词不敢自以为功也
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
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宅心是处心知训是知所以训民天是理之所从出
卷四 第 3b 页 WYG1252-0058b.png
 者即人之心德武王又告康叔说尔当大思远念商
 家伊尹傅说那一辈老成的人处心只在义理上知
 道所以训成下民的道理又当别去访求闻知古先
 尧舜大禹圣哲帝王所行用以安保生民尔若多识
 前言往行到那真积力久处便能恢廓弘大此心中
 本然之天理若是则心广体胖动无违礼足以光裕
 尔之一身见之政事则无施不可自然不废坠了在
 上的君命此以下是告康叔明德之事
卷四 第 4a 页 WYG1252-0058c.png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
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
 恫是痛瘝是病武王叹息呼康叔的名告他说为人
 上者当与民同休戚若民有不安便如疾痛在尔身
 上一般尔于临民岂可不敬且天命不常治则兴乱
 则亡虽甚可畏惧然其所辅佑必是诚实的好人下
 民之情好恶不一虽大槩可见然小民之心抚恤他
 的便相爱戴暴虐他的便如寇雠尤为难保汝今往
卷四 第 4b 页 WYG1252-0058d.png
 之国所以治民者亦无他术惟竭尽尔心力不肯自
 安于富贵每日忧勤惕励不敢喜好诸般暇逸豫乐
 之事以妨废了政务便是尔治民处
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惠是顺懋是勉武王又告康叔说我尝听得古人说
 下民嗟怨不在大也不在小惟看上人之所行道理
 上顺与不顺德行上勉与不勉耳若所行能顺于道
 理能勉于德行则下民爱戴不暇岂有嗟怨之心此
卷四 第 5a 页 WYG1252-0059a.png
 古人格言宜乎武王举以告康叔凡为人上者所宜
 深念也
人有小罪非𤯝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
可不杀
 𤯝是无意误犯终是有意故犯式是用武王告康叔
 说如人有小罪不是无意误犯乃是有意故犯要做
 出这乱常不法的事来其用意如此这等人所犯的
 罪虽小却是奸恶可怒尔不可不杀他以示惩戒此
卷四 第 5b 页 WYG1252-0059b.png
 则帝舜刑故无小的意思
乃有大罪非终乃惟𤯝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

 灾是不幸适是偶如人有大罪不是有意故犯乃是
 无意误犯出于不幸偶尔如此既当官自家声说尽
 输其情不敢隐匿这等人所犯的罪虽大却是愚昧
 可怜尔不可杀他当从宽以示矜恤此则帝舜宥故
 无大的意思武王这两段是设为死罪之大小以明
卷四 第 6a 页 WYG1252-0059c.png
 其情之轻重谓之有小罪有大罪是说众罪中间有
 这等不同的不是说凡怙终小罪皆可杀凡𤯝灾大
 罪皆可赦也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
 有叙是刑罚有次序明是明其罚服是服其民敕是
 戒敕武王叹息呼康叔的名告他说刑罚之轻重大
 小都有个一定的次序次序紊乱则民心不服尔于
 是当大明刑罚的次序使无一毫私蔽畏服下民的
卷四 第 6b 页 WYG1252-0059d.png
 心志使无一人冤枉将见下民皆相戒敕而勉于和
 顺不敢乖戾以犯有司之法矣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咎是恶乂是治民既交相戒敕而勉于和顺则当因
 之以去其恶如要医去自身的疾痛一般若能以去
 疾之心去民之恶将见下民洗心涤虑都弃去了平
 日的咎恶而不为矣又当因之以保其善如要保护
 自家的赤子一般若能以保赤子之心保民之善将
卷四 第 7a 页 WYG1252-0060a.png
 见下民享德乐利都相安于治化之中而无一人之
 不善矣武王不以明刑为贵而以斯民向善弃恶为
 心卒致刑措之美于此可见
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
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蔽是断则是法武王又叹息呼康叔的名告他说为
 国之道不可不敬尔不要做致怨于民之事不要用
 非善之谋乱常之法只断以此心之诚而无所矫伪
卷四 第 7b 页 WYG1252-0060b.png
 大取法于古人之汲汲于修德者用以安定尔之心
 不至于厌常喜异省顾尔之德不至于忽近忘远弘
 远尔之谋不至于贪目前之利忘后日之患宽裕不
 迫行其所无事以待民之自安这等则尔德既纯我
 必不以汝为有瑕疵而弃绝之乃得长保其国矣武
 王欲康叔不用罚而用德故告戒之言又如此
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
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卷四 第 8a 页 WYG1252-0060c.png
 肆字未详尔雅书里解作今字命是天命服命是服
 受于王的诰命武王叹息呼康叔说今尔小子封立
 为诸侯享此卫国惟天命不于常最是难保若所行
 的善便得天命所行的不善便失了天命尔当以此
 念念在心莫使我所封尔的爵土自家殄绝而不能
 享明尔今日所受于王的诰命不可忽忘尊尔今日
 所闻于我的言语不可卑忽用以安治尔一国的百
 姓
卷四 第 8b 页 WYG1252-0060d.png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替是废典是常法武王于篇终又呼康叔的名说尔
 往之国不可废了所敬之常法听受我所命尔的言
 语而服行之方能常有此殷民而世世享其国矣按
 康诰这一篇武王命康叔拳拳于文王明德慎刑之
 家法始终以敬哉敬典为言诚以敬者修身化民之
 本盖非独诸侯当然为人君者尤不可不致意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
卷四 第 9a 页 WYG1252-0061a.png
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
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
 殷先哲王是成汤迪畏是畏之而见于行也天显是
 天之明命成王是成其君德畏相是敬畏辅相棐是
 辅崇是尚武王呼康叔的名告他说我闻古人之言
 惟说在昔殷先哲王成汤能迪畏上天之明命与小
 民之难保不徒心里畏惧至于行事亦无不畏惧惟
 其畏天命畏小民所以见于处己则常其德而不变
卷四 第 9b 页 WYG1252-0061b.png
 见于用人则秉其智而不惑成汤之垂统如此故传
 世自太甲而至帝乙中间贤圣之君六七作虽时代
 不同然皆能成就君德敬畏辅相未闻有一纵酒败
 德简贤弃礼之君当时御事之臣亦皆尽忠辅翼而
 有责难之恭未尝敢有一人自暇自逸者暇逸且不
 敢况说道他敢崇尚饮酒惟其君臣皆不崇尚饮酒
 此商之所以兴也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52-0061c.png
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
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祇辟
 外服指王畿之外侯甸男卫是四等诸侯邦伯是诸
 侯之长内服指王畿之内百僚是御事之僚属庶尹
 是众官之正亚是次大夫服是奔走服事之人宗工
 是尊官百姓是国中之民里居是在乡之民武王说
 有商盛王之时不止那御事之臣不敢崇尚饮酒及
 王畿之外侯甸男卫四等诸侯与其长伯及王畿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52-0061d.png
 内御事之僚属公卿大夫众官正与次大夫与奔走
 服事之人百官之尊者以及国中之民与在乡之民
 都不敢沈湎于酒不惟畏惧法度不敢放纵去饮酒
 他有职事的勉于职事无职事的勉于德业也无閒
 暇功夫去饮酒所以然者惟欲上以辅助成就君德
 使之昭著而不至昏昧下以助百官诸侯之长使敬
 其君而不至懈怠当时君臣上下内外无一人不在
 敬畏之中如此故武王举以告康叔使法商之所以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52-0062a.png
 兴也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祇保越
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䀌
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
 这以下是武王告康叔以商纣酗酒亡国的事后嗣
 王是指商纣易是改易燕是安䀌是痛伤武王说我
 又闻得人说在商家当时后嗣纣王无道每日以酒
 沈酣其身昏迷于国政凡命令都不能明于下民其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52-0062b.png
 所祗敬保护的都是结怨于民之事又执继不肯改
 易又大肆淫泆作奇技淫巧非常的事用安逸而丧
 失其威仪如作酒池肉林使男女祼而相逐全不成
 礼体所以百姓每无一人不痛伤于心悼其国之将
 亡而纣方且荒怠越亲厚于酒并不思量停止了他
 力行无度至于如此可谓无道之极矣
王曰封予不惟若兹多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
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52-0062c.png
 监是监视武王呼康叔的名说我不是要如此多言
 所以言汤之兴纣之亡这等详备为何盖为古人有
 两句说话大凡人莫以水为监当以人为监若监视
 于水水不过照见人的面貌美恶而已若监视于人
 则人之所行得失瞭然可知如今殷人酗酒自速其
 罪坠失了天命我岂可不以殷人之失为大监戒以
 抚安斯时乎武王圣人犹以纣为监戒盖甚言酒之
 不可不谨也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52-0062d.png
梓材
 这一篇也是武王告康叔之书因篇中有梓材二字
 故取以名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
 达是通大家是巨室即卿大夫及都家也武王呼康
 叔的名告他说诸侯国中必有巨室大家为一国人
 所信服的然大家势强其情最不易通若能施仁政
 以抚安一国之臣民却因其庶民及其群臣之情以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52-0063a.png
 通达于大家则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而天下之情
 无不通矣至于王者位尊其情尤不易通若为诸侯
 的因其一国臣民之情以通达于王则王之心悦怿
 而上之情无不通矣诸侯上有天子下有大家能通
 上下之情而使之无间则诸侯之责尽矣故曰惟邦
 君王言臣而不言民者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
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若作室家
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52-0063b.png

 稽是治敷菑是广去草棘疆是畔畎是通水的渠涂
 塈是泥饰茨是盖梓材是良木可为器用者艧是采
 色之名武王告康叔说为国之道便如治田造屋制
 器一般都有个成始成终的道理且如治田的先已
 勤力广去了草棘不要妨了苗稼还须陈列修治那
 田之疆畔与通水的渠使足以备旱涝则田可成矣
 又如起造房屋的先以勤力筑起四围高下垣墙使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52-0063c.png
 有个基址还须用泥去墁饰用草去苫盖使足以蔽
 风雨则屋可成矣又如把良木去制器用先以勤力
 做一个粗朴又加些巧斲的工夫了还须装饰采色
 使文质相称则器可成矣敷菑是喻除恶垣墉是喻
 立国朴斲是喻制度皆武王已为之事疆畎暨茨丹
 雘是望康叔以成其终不可变成规而堕前功也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
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52-0063d.png
 先儒蔡氏说这一段以后是臣下进戒于君之词疑
 简脱误于此先王是文王武王夹是近兄弟是友爱
 的意思方来是方方而来既是尽后是后王式是用
 典是旧典集是和辑这一段意思说道今嗣王当说
 先文王武王尽勤用明德怀来天下诸侯为夹辅以
 自近由是庶邦诸侯感戴兴起而敬享其上极其友
 爱之诚如兄弟一般朝觐会同方方而来无一处敢
 怠慢不来的也都仿效著文王武王尽用明德无一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52-0064a.png
 人敢弃德不用的如今后王亦何必他求只是要用
 文王武王勤用明德之旧典以和辑天下诸侯而已
 果能如此则天下诸侯大享其上无一人敢不敬应
 者不特庶邦享而已故曰丕享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
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
 币是币帛诸侯以洛邑成来会于洛而献币帛以致
 庆也旅是陈御事本说成王不敢指言但谓之御事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52-0064b.png
 如后世称为职事的意思洛邑既成周公将归镐京
 太保召公乃率列国诸侯自公所出外去取诸侯致
 庆的币帛又复入到公所付与周公且言其拜手稽
 首所以陈王及公之意欲周公联诸侯的币帛及召
 公的说话并达于王说洛邑已定要诰谕殷民其根
 本乃自尔御事盖宅洛之急务在化殷民化殷民之
 大本在于王身此召公纳忠之大者若币帛则不过
 寓敬君之意耳非若后世专以货利为事而忘献忠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52-0064c.png
 也
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
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
 这以下都是召公告成王的说话元子是长子无疆
 犹言无穷休是美恤是忧召公叹息说君为天之长
 子不可改国之大者不易亡商纣为皇天上帝之长
 子而无道于是上帝震怒改革了他所受这大国殷
 之天命使他亡灭了今王继受殷之天命固有无穷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52-0064d.png
 之美然天命不可恃却也有无穷之忧故又叹息说
 今王曷其奈何不敬乎盖深言不可不敬也此篇专
 主敬言敬则与天同德可以常保天命故召公始末
 嗟叹以警悟上心盖元老大臣拳拳忠爱不能自已
 之至情也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从子保是从其子而保佑之谓禹传之子也面是向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52-0065a.png
 即对越的意思稽是考若是顺格保是格正夏命而
 保佑之召公说相视古先民有夏若大禹圣人上天
 固尝启迪他能敬德又从其子启而保佑之使传继
 国祚大禹圣人对越以考天心敬顺无违宜若可为
 后世子孙倚赖保得无虞然到今时桀为无道已自
 坠失了天命而亡其国矣如今相视有殷若成汤圣
 人上天也尝启迪他又令其格正夏命而保佑之使
 他有天下成汤圣人亦对越以考天心敬顺无违宜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52-0065b.png
 若可为后世子孙倚赖保得无虞今时纣为无道已
 自坠失了天命而亡其国矣可见天命诚不可恃以
 为安惟当兢兢业业从事于敬则王业可保也
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
能稽谋自天
 冲子犹言童子寿耇是老成之臣凡幼冲之主于老
 成之臣尤易疏远故召公告成王说今王以童子嗣
 位不可遗弃了老成之臣盖老成之臣闻见深远能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52-0065c.png
 稽考古人之德业是故不可遗弃他况言其德盛智
 明能稽考天意以定谋虑是尤不可遗弃他稽古则
 于事有所證稽天则于理无所遗不遗弃老成之人
 乃人君之要务故召公特首言之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
后用顾畏于民碞
 其是期之之词諴是和后是迟缓的意思碞是险召
 公叹息说王虽是幼小乃皇天上帝之长子其责任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52-0065d.png
 则甚大王尚当勉力大能諴和于小民使他都得其
 所而无怨上之心庶为今日之休美乎小人虽至微
 然抚我则后虐我则雠其心最碞险可畏王当不敢
 迟缓于敬德当回顾却虑以警畏那小民之碞险才
 好不可以其至微而忽之也
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
 比是亲近介是副贰迈是进进不已的意思召公说
 殷之臣化纣之恶非若我用之臣习于教令王要先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52-0066a.png
 去化那殷家御事之臣须教他亲近副贰于我周家
 御事之臣使其渐染陶成相观为善以节制他往时
 骄淫之性日进于善而不已矣这一节是说治人当
 先服乎臣也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所是处所召公又说要化服殷之臣必谨乎君之身
 王当以敬为处所动静语默出入起居无往而不居
 于敬何也盖为君者不可不敬其德敬是一身之主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52-0066b.png
 宰能以敬作所则此心收敛于天理之中而德成不
 能以敬作所则此心放纵于人欲之伪而德堕矣敬
 之一字实君道之至要也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监是视召公又告成王说我不可不监视于有夏以
 为劝戒亦不可不监视于有殷以为劝戒
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乃初服
 二国是指夏商召公告成王说今王嗣位而受天命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52-0066c.png
 我谓亦惟此夏商二国受命之君他中间有能敬德
 历年长久的有不能敬德历年短促的王当勉力继
 嗣那能敬德历年长的可也况王乃新邑初政服行
 教化之始岂可不谨其所视效乎
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
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
 哲命是说人心所有之明哲乃是天命赋与的召公
 又叹息说王初政譬如人家生子一般无不在那初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52-0066d.png
 生的时节若初生时习于善则其长大时必归于善
 矣这便是自贻其明哲之命人君于初政时若能谨
 其所视效则其日后必能敬其德正与此相类但今
 上天其命王以明哲乎命王以吉凶乎命王以历年
 之久乎皆不可知所可知的只看我之初政服行如
 何尔若初服而能敬德便是自贻哲命无往不吉享
 有历年之久矣
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52-0067a.png
 宅新邑即上文所谓初服召公告成王说如今居此
 新定都邑乃是中天下定四海之一初王当乘此机
 会疾速勉于敬德岂可迟缓悠悠不力况天命未定
 王当用此德以祈请上天享国永久之命盖天命至
 公惟德可以动之若后世用淫祀祈祷而不修德则
 天反怒矣岂能致享国永久之命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
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52-0067b.png
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拜手稽首是致敬之意雠民指殷之顽民与三监谋
 叛者百君子是殷之御事庶士诸臣友民是周家友
 顺之民保是保而不失受是受而不拒威命明德是
 德威德明末是终也召公于篇终又拜手稽首致敬
 说予小臣敢以洛邑所迁殷之顽民及诸臣与我周
 家友顺之民保受王之德威德明不敢有所违拒王
 终能享用上天之成命以光显于后世此人臣匡辅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52-0067c.png
 之责我不敢以此为勤劳我但知恭敬以奉助祭的
 币帛用供王能祈请上天享国永久之命而已盖奉
 币之礼臣职所当恭而祈天之实则在王之所自尽
 也先儒谓召公这一段说话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深
 得告君之体成王亦能听而行之享国久长后臣宜
 以为法
洛诰
 洛邑既定周公遣使告卜于成王史官录之又并记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52-0067d.png
 君臣问答及成王命周公留治洛之事故谓之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这以下是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词拜手稽首是史官记
 周公遣使之礼复是复命明辟是明君之谓史官记
 周公遣使告卜于王拜手稽首致敬说王命我去卜
 都于洛如今定了敢复命于子明辟子明辟是指成
 王盖周公于成王以亲则为兄之子以尊则为君也
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52-0068a.png
民明辟
 及犹言与基命是说承天命以作新邑乃成始的意
 思定命是说洛邑既成久安长治乃成终的意思胤
 是继保是太保指召公而言洛邑在镐京东故谓之
 东土周公说定都大事王当亲往今王乃以幼冲退
 托若不敢与知上天成始之基命与成终之定命于
 是我乃继太保召公而往大行相度于东土定了都
 邑其庶几为王于此地与天下百姓做起初一个明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52-0068b.png
 君周公于成王亲之至故期之深也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

 这以下是成王授使者复周公之词拜手稽首是成
 王尊异周公而重其礼也匹是配史官记成王遣使
 复周公时拜手稽首致敬说公以懿亲大臣不敢不
 敬上天之休命来到洛邑相视以定宅都之所为我
 周家匹休之地盖言卜洛既定则足以配周家休命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52-0068c.png
 于无穷也
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
 这视字与告示的示字同二人是成王说自家与周
 公贞犹当也成王又说公既经营定了宅都之所遣
 使者来镐京且来示我以卜兆之休美常吉非我所
 能致我与公两人宜共当之
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十万曰亿成王又说公既宅洛规模宏远以我万亿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52-0068d.png
 年敬天之休命故又拜手稽首以谢公告卜所教诲
 的言语盖成王于周公以亲则为叔父以尊则为师
 故始终拜手稽首而重其礼者如此
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
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若是顺彝是常周是宗周指镐京而言周公又告成
 王说今王适洛都其顺行常道及抚临国事当常如
 我为政之时不要妄作所任使之人只用那见在宗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52-0069a.png
 周之官皆我所整齐戒饬者不要参用私人去新都
 洛邑使君子小人相杂坏了新政这等庶几使百官
 知道上面人意向所在各就其官僚明白振作以图
 事功之成惇厚博大以成宽裕之俗如此则王之休
 闻亦永有辞于后世矣
公曰己汝惟冲子惟终
 周公又告成王说已矣乎周之王业文武为之始汝
 惟冲幼之子不可不勉力以图其终也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52-0069b.png
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
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
 这以下是说统御诸侯之道百辟是诸侯享是朝享
 指朝觐贡献而言多是重的意思仪是礼物是币帛
 役是用周公告成王说诸侯朝享于人君他心里有
 诚实的有不诚实的人君要知他诚实不诚实不在
 任智术只在此心常存敬谨无爱憎之私便能晓得
 那诸侯诚实享上的也晓得那不诚实享上的盖享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52-0069c.png
 上重在礼不重在币帛若礼不足而币有馀这便谓
 之不能享上惟不能用志于享上则凡国人皆化之
 都说道上面人可以币交不用礼享也若举国无享
 上之诚则政事必至于差爽僣侮隳坏王之法度而
 为叛乱之事矣盖小人以贿赂悦人必简于礼人君
 若好贿赂而不责人以礼则忠佞不分赏罚不当天
 下必有轻视之心故周公戒成王如此欲其以敬存
 心辨之于早而察之于微也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52-0069d.png
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戾是至周公又告成王说汝往洛邑当临镇新都之
 始其敬之哉自此以后我将退休田野惟讲明农事
 以遂归老之志汝若于彼洛邑能推恩施惠以和裕
 其民则四方之人皆感仰爱戴将无远而不至矣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
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
 这以下是史官记成王答周公及留公的说话称是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52-0070a.png
 举居师是宅其众也史官记成王答周公之意说公
 以懿亲元老显明保佑我幼冲之子又朝夕纳诲举
 大明德使我小子发扬文王武王之功烈奉答上天
 之明命抚恤四海之人民使皆和而不乖恒而可久
 以宅此众庶于洛邑也盖成王将留周公治洛故先
 叙述其功德以为自己赖之上不沗于祖仰不愧于
 天俯不怍于人有如此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52-0070b.png
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旁是无方所指上下四方而言作是振起的意思穆
 穆是和敬迓是迎衡是平成王又说惟周公盛德昭
 明光著于天地其勤劳施布于四海然公之心犹不
 敢少有怠忽说道天下已治了方且无往而不振起
 那穆穆然和敬之德以迎迓太平之治不迷失了文
 王武王所勤之教于天下公之德教既大加于当世
 又无愧于前人这等了我幼冲子更何所作为只是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52-0070c.png
 早晚间谨毖以主祭祀而已盖成王知周公有退休
 之志故委重于公以示其所以留之之意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
田以万民惟正之供
 则是法则其字指文王说淫是过周公又叹息说自
 如今以后继世之君当取法于文王不可过于侈丽
 之观不可过于安逸之乐不可过于游幸不可过于
 田猎以万方之民惟正赋之供正赋之外别无科扰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52-0070d.png
 方能尽无逸之实盖观逸游田这四件事乃致乱之
 渐能法文王则财用有节君德修而进于治不能法
 文王则横敛无度君德不修而入于乱周公垂戒后
 王可谓切矣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
民无或胥诪张为幻
 胥是相惠是顺诪张是诳诞幻是变名易实以眩观
 者周公又叹息告成王说我闻得古时人君德业已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52-0071a.png
 盛为人臣的犹且不敢自满遇人君有些未善处则
 相与陈谟纳谏以训诫告谕他有些善处则相与调
 护从臾以保养将顺他如此而犹有未善则相与教
 正规诲以辅成造就他所以人君视听思虑皆无所
 蔽塞好恶取予之情自然公明不违悖了理法当时
 之民见人君这等亲近正人听受忠言无一人敢相
 与诳诞倡为邪说变名昜实做那幻妄的事以眩惑
 人主之心故曰民无或胥诪张为幻周公言此以见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52-0071b.png
 古人德业虽盛犹赖臣下匡救况成王以幼冲之年
 德业未盛岂可不亲正人听忠言而所其无逸哉
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
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此是指上文而言训是法刑也是法否是不然的意
 思请神加殃谓之诅以言告神谓之祝周公又告成
 王说王若于上文所言古人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
 的事不肯听信则人皆以人君为法也不肯听信由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52-0071c.png
 是君臣上下相师非度变乱先王的正法无小无大
 都取而纷更之盖先王正法最便于民最不便于纵
 侈之君如省刑罚以重民命最便于民人君好杀的
 却以为不便务要变乱以行残酷之政薄赋敛以厚
 民生最便于民人君好货的却以为不便务要变乱
 以遂贪侈之志人君这等变乱先王正法百姓每定
 是不然其心里必有违悖怨恨之意若再不然其口
 里必诅祝于神明百姓每心口交怨其国未有不危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52-0071d.png
 殆者此乃治乱存亡之机故周公告成王恳切如此
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
 愆是过周公上文既告成王勉其闻人怨骂当要敬
 德反求诸身故此又说殷王中宗高宗祖甲及我文
 王本未有过失若闻得小人诬毁他也只以其所诬
 毁的过失安而受之说这本是我之过他心里诚实
 是如此非是隐忍不敢藏怒盖殷三宗及文王之心
 诚知小人之依故不暇责小人之过且因以察自己
卷四 第 31a 页 WYG1252-0072a.png
 身上有未到处故凡怨骂诬毁之言皆所乐闻岂止
 于隐忍含怒不发而已
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
 周公又说成王于上文殷三宗及文王迪哲的事若
 不肯听信便是不能敬德心里不明人君不明则小
 人得以诳诞变置虚实在人君面前说小人都心里
 怨恨尔毁骂尔人君既不明必然听信这等幻妄之
 言岂不坏事故下文极言之
卷四 第 31b 页 WYG1252-0072b.png
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
有同是丛于厥身
 绰是大丛是聚周公又告成王说王若如上文所言
 听信小人诳诞无实的言语果然如是便不能永念
 为君的道理不能宽大其心反用那诳诞无实的言
 语罗织疑似乱罚那无罪的杀戮那无辜的天下之
 人虽受祸不同而怨愤之心则一般都丛聚在人君
 一身上可不戒哉
卷四 第 32a 页 WYG1252-0072c.png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嗣王是指成王兹是指上文周公于篇终又叹息说
 嗣王不可不监视我所陈无逸这一篇书按无逸一
 篇始言稼穑艰难其中拳拳于弃忠直惑谗佞坏法
 度治诽谤盖惟无逸然后能去是病故周公于每章
 之首皆以呜呼发之致咨嗟咏叹之意欲成王以商
 三君及文王为法以商纣为戒至是嗟叹之外更无
 他语惟以嗣王其监于兹结之所谓言有尽而意无
卷四 第 32b 页 WYG1252-0072d.png
 穷其后成王果能深警于此为周贤君然则无逸这
 一篇书真万世人主之龟鉴伏惟殿下留意
   文华大训
春秋左传敬者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敬是主一无适之谓此心收敛不敢放肆便是敬左
 传载臼季之言说敬便诸般德行都做得成不敬便
 诸般德行都做不成故曰敬者德之聚也人若能敬
 以事君必忠能敬以事亲必孝能敬以事兄长必顺
卷四 第 33a 页 WYG1252-0073a.png
 能敬以交朋友必信能敬以应事接物必然百行都
 好故曰能敬必有德
礼记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
 身是人的身体礼记引孔子说君子人于天下事无
 一件不当敬就轻重论之只有敬自己的身体为大
 自己的身体乃父母所生祖宗所传岂可轻忽必须
 明心术之要慎威仪之则衣服有制饮食有节谨言
 慎行常恐亏体辱亲才是能敬故君子以敬身为大
卷四 第 33b 页 WYG1252-0073b.png
论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子路一日问孔子说如何是君子人的道理孔子答
 他说修己以敬盖人能修己使存于中无一毫放肆
 见于外无一事矫伪表里纯于一敬这便是君子然
 敬非止可以修一身推而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都本于一敬
程子曰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诚然后能
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能诚主一谓之敬一者谓之
卷四 第 34a 页 WYG1252-0073c.png
诚主则有意在
 诚是真实无妄之谓乃天理之自然如仁则真实是
 仁义则真实是义更无一毫虚假故曰诚者天之道
 敬是主一无适之谓人要修为以复天理之自然必
 须用敬如仁未能到真实无妄处必须从敬上做仁
 义未能到真实无妄处必须从敬上做义不敬则此
 心放肆不谨无根本了如何做得去若敬的工夫久
 久成熟也可到真实无妄地位故曰敬者人事之本
卷四 第 34b 页 WYG1252-0073d.png
 敬则诚这一条前一段即中庸诚则明的意思后一
 段即中庸明则诚的意思诚然后能敬未及诚时却
 须敬而后能诚人若真实无妄必自然能敬更不消
 说若未到真实无妄时节必须尽持敬的工夫然后
 可以至于诚这一条只与前一条意思一般主一谓
 之敬一者谓之诚主则有意在一是纯一不杂乃天
 理之本体即是诚人未到纯一不杂处却须尽主一
 的工夫谓之主者须常常用一片戒谨的意思若一
卷四 第 35a 页 WYG1252-0074a.png
 时不用意便走作不纯了故曰主一谓之敬一者谓
 之诚主则有意在这一条也只与前一条意思一般
 盖诚乃圣人之事敬乃贤人希圣之事故二程子再
 三言之学者欲尽希圣的工夫不可不先于敬
朱子曰敬者一心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圣学所以成
始而成终者
 朱子说人以一心而应万事不可无个主宰根夲敬
 便是主宰根本人若能收敛此心主一无适使中有
卷四 第 35b 页 WYG1252-0074b.png
 一定之守则视听言动都不敢放肆这敬岂不是一
 身的主宰外无非僻之干则动静云为都合于礼法
 这敬岂不是万事的根本人要学而至于圣人是第
 一难事其始初成就得入圣人的门户不出此敬到
 终了成就得造圣人的田地也不出此敬
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源而谨夫洒扫应
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数
 此是指敬而言本原是人的心性洒扫是洒水扫地
卷四 第 36a 页 WYG1252-0074c.png
 乃古者子弟服事长上的常礼应对是答宾客的言
 语进退是见人的礼节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朱子又说人年幼时入到小学中学小子之学若不
 从事于敬必不能收他放心涵蓄保养他本然的德
 性凡服事长上答应宾客与夫见人的礼节必不能
 致谨于日用常行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必不能
 听受师长的教诲所以小学不可不先于敬
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
卷四 第 36b 页 WYG1252-0074d.png
夫明德新民之功也
 这此字也指敬而言德是德性明德是明在己的德
 性新民是使天下人都明其德性朱子又说人年长
 时入到大学中学大人之学若不从事于敬其气必
 昏瞆不能启发自家的聪明资质以穷理致知其志
 必懈怠不能进益其德行修治其学业以成已成物
 这等明德新民的功效如何可致所以大学亦不可
 不先于敬小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便是圣学之始
卷四 第 37a 页 WYG1252-0075a.png
 大学明明德于天下便是圣学之终
太宗文皇帝尝因学士解缙等进呈大学正心章讲义
览之至再谕缙等曰人心诚不可有所好乐一有好乐
泥而不返则欲必胜理若心能静虚事来则应事去如
明镜止水自然纯是天理
 乐是喜好太宗文皇帝一日因学士解缙等进呈大
 学书里面正心一章的讲义御览过两遍谕解缙等
 说人之一心著实不可偏有所喜好假如喜好贷财
卷四 第 37b 页 WYG1252-0075b.png
 喜好声色喜好游幸一有所偏泥在上头乐而忘反
 便人欲之私胜了天理之公心如何得正若人之一
 心不为外物所扰使本体真静湛然虚明凡遇喜怒
 忧惧的事务到面前便随感而应当喜的喜当怒
 的怒当忧的忧当惧的惧事过之后只似那至明
 之镜至静之水但遇人好的照见好丑的照见丑初
 何尝容心岂不是自然一团的天理这等心岂有不
 正
卷四 第 38a 页 WYG1252-0075c.png
乂尝语侍读学士胡广等曰为学不可不知易易道妙
在变通不失其正古人随时从道之说最得要领亦在
虚心玩之耳
 易是周易古人是指伊川程子要领是衣裳总会
 处太宗文皇帝又尝一日与侍读学士胡广等说
 人之为学不可不晓得周易周易的道理专为君
 子谋不为小人谋所以至妙处虽变通无常都不
 失了正道伊川程子作周易传序第一句便说随
卷四 第 38b 页 WYG1252-0075d.png
 时变易以从道这一句盖人所遇之时虽变易不
 同都不可违了这所以然之理最得周易之总会
 如裳之有要衣之有领一般凡一卦一爻中皆不
 过此意惟在人虚心涵泳玩索而后知之祖宗成
 宪前面都是说太祖太宗留心于圣经贤传亲近
 儒臣乃万世成法
书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书是书经仲虺之诰篇王是说得天下亡是说失天
卷四 第 39a 页 WYG1252-0076a.png
 下仲虺因成汤放桀而有惭德作诰以释之又引这
 一段古语说人君能不自满假自家主意要人为师
 从他讲学委心听顺这等虚己求益则德日崇业日
 广自有个得天下之理人君若好高自大说天下人
 都不如已这等骄矜侮慢则善日消恶日长自有个
 失天下之理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若凡事喜欢下问于人则天下之善都归于已绰然
卷四 第 39b 页 WYG1252-0076b.png
 有馀不可胜用故曰好问则裕若止知有己不知有
 人则所知有限如何济得大事故曰自用则小按汤
 之于伊尹先学而后臣即是好问能自得师所以得
 了天下桀尝自称如天之有日日亡乃亡即是自用
 谓人莫已若所以失了天下
礼记凡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
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礼记是礼经文王世子篇世子是天子之元子诵是
卷四 第 40a 页 WYG1252-0076c.png
 口诵弦是有弦之乐大师是掌乐之官执礼者是掌
 礼之官典书者是掌书之官诏是教也瞽宗是殷学
 名上庠是虞学名周有天下兼立三代之学古者教
 天子之元子当春之时口诵乐章即诗经里面雅颂
 之节这都是掌乐之官教他于瞽宗之中所以养其
 中和性情当秋之时学先王之礼则有掌礼之官教
 他当冬之时读先圣先师之书则有掌书之官教他
 学礼也在瞽宗之中读书却在上庠之中
卷四 第 40b 页 WYG1252-0076d.png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
 凡祀天神祭地祗享宗庙都谓之祭古者人君简第
 一等年高有德的人号为三老五更斋戒致敬亲自
 上与饮食以教天下之孝弟这是养老之礼因行养
 老之礼就问这老人家求善言之可行者虚已听教
 这是乞言之礼凡祭及养老与凡大射等礼当礼毕
 燕饮之时皆得聚在一处讲论先王之法会合义理
 互相告语这是合语之礼这几样礼其间各有威仪
卷四 第 41a 页 WYG1252-0077a.png
 容节为天子之元子皆所当知于是小乐正教他于
 东序之中小乐正也是掌乐之官东序是大学古者
 天子之元子春夏秋冬四时进学不肯间断了工夫
 礼乐书史之臣不离了左右所以君德成而天下治
 也
易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这是周易兑卦大象之辞丽是依附川水壅塞处为
 泽孔子于周易兑卦说兑之为训是喜悦的意思然
卷四 第 41b 页 WYG1252-0077b.png
 其卦画以一阴进于二阳之上喜见于外其象如泽
 水能润万物万物喜悦他以重卦论之两个兑卦便
 象两处泽水依附在一处交相浸润互有滋益的模
 样君子人观这丽泽兑之象当与同门之朋合志之
 友交相讲习若彼此之间论难讲明于前体验习熟
 于后使心与理相契身与事相安则天下可悦孰大
 于此正如两泽之水自相依附互有滋益的一般
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
卷四 第 42a 页 WYG1252-0077c.png
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
之听之终和且平
 这是诗经小雅伐木篇乃燕朋友故旧之乐伐木是
 斫伐树木丁丁是伐木声嘤嘤是鸟声之和幽谷是
 幽深的山谷乔木是高树相是观看伊是彼也诗人
 说山中人斫伐树木其声丁丁然相应遂起兴说禽
 鸟和鸣其声嘤嘤然从幽深的山谷里出来飞在高
 树上其和鸣相呼乃是寻求其同类的声音观彼禽
卷四 第 42b 页 WYG1252-0077d.png
 鸟无知也晓得寻求其同类有此和平之声况彼人
 之有知岂可不交求朋友人若能笃于朋友之好德
 业相劝过失相规久而不渝可质之神明则德成于
 已动静云为神明必听之相之而终获乎和顺平康
 之福盖朋友是五伦之一若无朋友便是废了大伦
 所存所行乖戾偏党无人救正必获罪于天何福之
 有
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
卷四 第 43a 页 WYG1252-0078a.png
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与
之化矣
 芝兰是香草鲍鱼是腐坏的鱼肆是如今买卖铺孔
 子家语书里说若与为善之人相处便如进那芝兰
 的房里初闻见香久了不闻见非是不闻见习熟惯
 了与之相忘就化于香中不觉了盖与善人相处初
 问听他说的都是好话看他行的都是好事便晓得
 是个善人恰似不可及若只管相亲久将来薰陶渐
卷四 第 43b 页 WYG1252-0078b.png
 染于善不觉也化做善人与他一般了若与不善之
 人相处便如进那鲍鱼的铺里初闻见臭久了不闻
 见非是不闻见习熟惯了与之相忘就化于臭中不
 觉了盖与不善之人相处初间听他说的都无好话
 看他行的都无好事也晓得个不善之人不宜学他
 若不能疏远久将来薰陶渐染于不善不觉就化做
 不善之人与他一般了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
卷四 第 44a 页 WYG1252-0078c.png
处者焉
 善与不善都各以类相从正如银朱所收藏的去处
 必带些红油漆所收藏的去处必带些黑所以君子
 人必谨慎其所与同处之人如常人便须是亲近益
 友不可亲近损友人君便须是亲近正人不可亲近
 小人恐被他污染了
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享舜迭为宾主是天
子而友匹夫也
卷四 第 44b 页 WYG1252-0078d.png
 帝是帝尧馆是馆舍古礼妻之父谓之外舅故女之
 夫亦谓之甥帝尧以女配舜故谓舜为甥贰室是副
 贰之宫室孟子因门人万章问朋友之道告他说古
 者舜上而朝见于帝尧帝尧馆舜于副贰之宫中亦
 就而享舜之食互相做宾主相待可见尧以天子下
 友舜而不为屈己舜以匹夫上友尧而不为僣分故
 曰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卷四 第 45a 页 WYG1252-0079a.png
 用解做以字这上一个贵字是贵重的意思下一个
 贵字是指有位之人孟子又说以在下之人敬事在
 上之人这是贵重贵人礼当如此
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尊是尊礼贤是有德之人孟子又说以在上之人敬
 事在下之人这是尊礼贤人礼亦当如此
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贵重贵人与尊礼贤人都是理上当得处但时人止
卷四 第 45b 页 WYG1252-0079b.png
 知贵人可贵不知贤人可尊故孟子说这二者其义
 一般不可以有位而轻有德也
 
 
 
 
 
 篁墩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