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居易堂集卷之四

  诫子书(并题语孟然原名煴丁酉岁)
易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礼曰昏礼万世之始也书
美釐降诗首关雎春秋重亲迎五经同归于斯攸重
诚以男女居室人之大伦配合之义参乎天地而嗣
续之道系乎宗祊也彼三代之兴皆本后德及其亡
也率繇女戎夫以帝王之尊四海之富九庙之重亿
兆之众而一妃匹之贤足以兴之一妃匹之恶足以
灭之况士庶乎所以匹耦者人生之大命也凡宗祀
之继绝家道之盛衰德业之消长声名之成败莫不
卷四 第 1b 页
繇之矣而可以忽乎哉求之古人盖可鉴矣僖负羁
以盘餐而免俘僇晏子御脱舆隶而跻华仕乐羊子
感断机而成学业王伯氏徇一言而终隐节梁伯鸾
以举案而著贤声陶彭泽以偕隐而成高蹈以至孟
子昶得装服而佐义旗苟金龙缘内助而全城社皆
淑媛勤辅相之节斯夫子著徽美之风也如其不然
则以冯敬通之才气无双而终身坎坷刘孝标之孤
高绝俗而声名不立无他怨耦为祸家道沦胥也魏
文侯曰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贤相人之择配不綦重
哉然欲求贤匹固自有道矣夫求贤匹必繇乎择嘉
姻择嘉姻必繇乎审家范审家范必繇乎察内行以
卷四 第 2a 页
是求之斯过半矣而近世之论婚姻者皆失焉卑者
但趋势利高者徒取声名二者惟求已意之所欲得
而绝无为子择妇为女择婿之心故大家世族往往
参商始于婚媾而嫌衅萌于闺闼也岂不哀哉夫趋
势利者或贫富相耀或贵贱相殊妻或奴隶其夫女
或颐气其婿以致夫婿终身委靡纲常扫地所不必
言矣而但取名声者其害略同未见其优于彼也夫
其家虽时推望族自负名高而或负虚声而无实德
或盛外貌而薄内行习为高亢酿成虚憍不近人情
不知物理刚愎好忤任气凌人难事易悦非理求备
彼且自负泰山岩岩不难俯视一世况儿女子乎故
卷四 第 2b 页
其所责望于儿女之间也至无厌也至无礼也外为
礼数之责内实金车之求意之所欲一不能应则怨
怒丛集摧毁万端甚且骄纵其女以凌轹夫婿离析
家业助其乖违傅之嫌隙嗟乎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矣夫人而习为高亢酿成虚憍则家人必不勤职业
不修内美矣不近人情不知物理则家人必喜怒乖
张举动刺谬矣刚愎好忤任气凌人则家人必专事
口舌忠言不入矣难事易悦非礼求备则家人必动
辄责人不知自反矣以若人之女为妇而欲其勤女
工主中馈尽妇道兴家业岂可得哉岂可得哉嗟乎
嗟乎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煴乎吾之为汝求婚也
卷四 第 3a 页
勤矣而择配也慎矣当尔祖文靖公时门祚鼎盛议
姻者接踵而至我概不敢许也即世变以后同人谬
以我为能不辱先人而乐与之缔姻好者甚多我亦
尽婉辞之所以然者非敢有所拣择也以实非心之
所灼信也如是者十七年于兹矣汝年过成童而姻
聘未定戚友都以为言我谢之曰吾之缔姻非但求
已意之所欲得也实欲为子择妇也但大家世族言
不出阃不相知名纵有贤淑讵能知之吾惟求孝友
姻睦忠信笃敬之人则必有令女矣何也夫人既能
孝友则必能慈爱能慈爱则必能教训其义方之率
必真摰而勤恳矣姻睦则不乖戾善气氤氲和能致
卷四 第 3b 页
祥一家之内必多内美而无口语尚省约而无纷争
矣忠信则无虚憍之习笃敬则无高亢之风无虚憍
之习则其女必能习劳职勤也无高亢之风则其女
必能卑弱下人也习劳职勤卑弱下人是班姬女训
所谓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也夫忠信笃敬蛮貊
可行况闺庭之际父子之间乎我故曰孝友姻睦忠
信笃敬之人必有令女也吾持是心以求之数年而
当世实鲜其人焉惟汝妇翁郑青山先生则无愧此
二语矣然吾前者犹未敢自谓真能知汝妇翁也故
向汝妇翁亦曾议及姻事而我犹未敢遽许也直至
于今回环审观者又三年矣而汝妇翁之内行益醇
卷四 第 4a 页
令德益彰而吾之观之益审信之益确故遂决意缔
姻焉小子煴汝生也晚尚未详知汝妇翁之笃行也
汝妇翁年踰强仕须发班白矣而事亲有婴儿之色
至爱蒸蒸和气婉容不忍顷刻违左右每冬月则以
为尊人年高非人不煖乃捧足而卧春夏则另安一
榻于尊人卧榻之旁昼夜侍侧不入内室尊人以独
子恐不宜嗣续之道严谕之令入内亦月不得一二
也每不得已而入必旋绕亲前省视幮枕拥护襆衾
惟谨尊人苟不熟眠必卓立以伺即尊人三四敕之
令去辄复潜伺閤外必闻尊人鼾声而后移步焉尊
人有两子长子早世妇寡居两房共修供养汝妇翁
卷四 第 4b 页
叹曰吾为人子而不能独养其亲乃以累煢煢之寡
嫂耶遂辞长房之膳而独任之居恒极甘旨之奉视
无形听无声惟亲心之所欲得也每旦必调常服汤
药以进于尊人虽盛暑必手执七箸身侍垆炭以煎
调焉尊人有小疾病药必口尝中裙厕牏亲自浣濯
后尊人笃竺乾之教不茹荤血汝妇翁曲为开说求
一进甘脆而尊人不允汝妇翁意若有所失求之而
不得也又若至痛之在身而思脱也早夜皇皇不知
所出旁倩亲友日为缓颊既知雅意不回乃亦遂茹
素不御酒肉嗟乎其至性诚可通神明而贯金石矣
其待宗族兄弟也解衣推食绝甘分少融融怡怡无
卷四 第 5a 页
间同气而事寡嫂寡姊如事母中外甥侄无所依者
一禀乎尊人适馆授粲终世无倦焉其言呐呐不出
口而与人期约则一言之微风雨无愆居常主敬不
欺暗室虽盛暑不袒露虽独处不箕踞与人言如恐
伤之其遇僮仆亦然虽药裹履屐之微亦必两手捧
而授之嗟乎所谓孝友姻睦忠信笃敬者非耶而汝
内母之贤孝亦渐著于中外夫父秉纯粹之德母有
圣善之仪而生女有非令淑者乎况又重之以太翁
之好善乐道积德不倦乎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则其后人必有兴者此又理之可信者也我故为汝
决意缔姻焉今汝以豚犬而为之馆甥非人生之大
卷四 第 5b 页
幸乎我故曰吾之为汝求婚也勤矣而择配也慎矣
不意汝妇翁一旦物故泰山其颓汝将安仰虽然其
流风馀蕴芳轨懿范犹在也且上有太翁在汝但患
顽鲁不克称玉润耳不患无所宗依也今太翁且将
迎汝就婚渠宅我惟恐汝之不闲教训不率礼仪幼
志未除一旦失坠辱我堂构玷其门楣则不特汝终
身之耻亦复贻羞所生我故日夕京京不皇起处思
有以启迪于汝也煴乎夫我之所以甘心畎亩之中
憔悴草莱之侧长往而不返者小子亦知其故乎此
非昔人抗志烟云怡情岩壑侈语嘉遁自托高隐比
也实以抱恨终天死有馀痛而志操寡薄不能捐生
卷四 第 6a 页
故不得已而出此耳今屏迹绝世杜门守死已十三
年矣夫此十三年中刻刻以苟活为惭辱亲是惧所
以有不相知之亲友为不入耳之劝谕欲我稍通交
际略宽取与而我宁饿死不为也何也昔我先君文
靖公若何而死乎年当强盛而束身以殒家有正寝
而惨死于路此终身之恨百身莫赎者也为之子者
一跬步一瞬息能忘之乎苟通时人而取世资是忘
吾亲也不特忘吾亲是辱吾亲也吾闻之史迁曰行
莫丑于辱先悲莫痛于伤心夫忘伤心之痛负辱先
之丑以取资于世人其谓我何斯狗彘不食其馀矣
语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而况
卷四 第 6b 页
于此乎吾故甘心饥饿十三年如一日也昔我先君
清白之风家无馀财析产之时授田六顷世之变也
我意守此污莱上足以供祭祀下足以给饔餐迨汝
曹之长成各授百亩以为衣食之资则父子相依终
隐田间此吾心也不意遁迹湖滨连遭寇劫继而外
侮频仍豪强侵夺继而鼠雀耗蠹恶奴盗卖我既不
事生产而室无健妇以主家政遂致日销月削十亡
其九故十三年来穷愁困顿日甚一日数年之前俯
仰粗给仅无馀资以供杂事两三年来则左支右吾
仅得三餐至于去冬以及今夏则日食一饭一糜而
已或并糜而无之则长日如年枵腹以过而汝及弟
卷四 第 7a 页
妹皆履穿不苴寒衾无絮矣嗟乎生计日薄家累转
多而产入之外不染豪釐固宜其及此也夫志士不
忘在沟壑此无足叹独是俯育不周不得不令汝寄
食外家栖托城市未免违我初心为耿耿耳虽然隐
不在地实在此心故梁伯鸾赁舂金阊而隐节弥高
梅子真托迹市门而允称遁世况今汝之去也亲名
师之训迪依硕德之楷模所见者一家孝友姻睦之
风所闻者千古忠臣孝子之事其胜于面墙一室孤
陋寡闻万倍矣第恐汝齿稚学浅志操不坚趋向不
定美衣甘食则忘在家之苦节依时附俗则忘为父
之雅志我故不难舌敝不辞颖秃告诫谆复以提撕
卷四 第 7b 页
警觉于汝也昔宗少文高尚不仕其孙测能绳祖武
戴安道避世称贤其子颙克修父业故垂誉无穷徽
美独著无他以其无沗所生不隤家声也刘向竭诚
宗国而其子歆佐命新莽郤愔乃心晋室而其子超
私附桓温故遗秽无穷诟辱独甚无他以其沗所生
隤家声也为人子者可不慎哉书曰若考作室厥子
乃弗肯堂传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此皆为不
类之子言之也夫为子而克类则乡邦荣之亲党羡
之以至史册颂之千古美之此宗测戴颙之流也为
子而不肖则乡邦贱之亲党绝之以至史册僇之千
古辱之此刘歆郗超之流也煴乎煴乎若何居乎然
卷四 第 8a 页
为宗测戴颙者固可以隐可以无隐而在小子煴则
断不可以不终隐者也何也彼身处中华时当明盛
国无革除之惨家无死丧之祸则其出处岂不绰绰
然有馀裕哉若我与尔则不然呜呼国恤家冤萃于
一门祖死父辱集尔小子尔小子其可忘此大痛而
不终隐也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在彼古人可以无隐而犹守祖父之遗风继绝俗之
雅操而况尔小子之不可以不隐者乎嗟乎世笃忠
贞诸葛所以称贤也父子异心赵括所以见僇也煴
乎汝固当知所处矣汝今将依栖外氏不得朝夕在
我膝前我亦不得朝夕耳提面命于汝我故书之于
卷四 第 8b 页
简以授汝凡十事汝其悉心以听焉如果能纤悉必
遵尺寸无踰斯真克类者矣不然则非吾子也行矣
小子勉旃勉旃
一曰母荒学业夫学犹殖也不殖则落故夫子曰温
故而知新又曰学而时习之言为学之不可间断也
今汝自四书五经之外所诵读者亦既多矣我每过
学舍必闻汝书声琅琅无间昏昼吾心窃喜今将就
学外家吾又恐汝饥寒而苦志温饱而忘怀也我故
首以此为策厉焉汝必朝夕孜孜日进其新母忘其
旧斯可矣然学非徒以寻章句采辞华也所以学为
正人君子学为孝子悌弟也熟玩经史古人与稽然
卷四 第 9a 页
后反身而求尅其嗜欲傅之理道则自然德业日进
言动可法恂恂儒雅温其如玉人见而爱之敬之矣
不学则顽悖日增暴慢斯至语言无绪面目可憎人
见而恶之贱之矣人其可不学哉昔尔祖文靖公居
恒手不释卷故生则极稽古之荣死则系纲常之重
此真善学者矣我即盛年忧废而不敢自弃笃志向
学矻矻穷年此又汝之所目见者也传曰良弓之子
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诗曰母念尔祖聿修
厥德汝其逊志时敏以无让前人焉
一曰母习时蓺今之登仕路者无不以制艺起家故
欲拾朱紫陟显荣舍此无为阶梯矣若冥栖遁世则
卷四 第 9b 页
无预焉所以昔者尔先祖之课我也十二岁而学文
十三岁而会课十四岁而应试十五岁而观场焉而
汝今已十八岁矣而为父者尚不以此课汝何也隐
显殊涂出处异用而所期者在彼不在此也而复有
言时艺之必不可以不学者谓不习此入门则辞意
不通文理不顺吾向亦惑之以质之一前辈前辈曰
汉之董贾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其文何尝不通辞意
不顺文理哉而未知其所习以入门者何时艺也余
慡然自失然犹未敢遽以为信而回环者三年矣近
见汝所作穆姜论梅花诗亦略有意义辞理颇通于
此而益信前辈之言为不可诬也且时艺者科举之
卷四 第 10a 页
利器也吾闻操刀必割万一汝有其器而妄试之则
所以玷辱先人者为何如哉苟翩翩文雅而玷辱先
人则不如椎鲁无文而克继风素矣况人之能文与
否又确然不系于此乎我所以绝意不复令汝学之

一曰母预考试夫考试以时艺为主今汝不学时艺
即欲试不能是已杜其源而防患于未然矣我固可
以无言而必京京及之者吾犹恐汝一时热中不明
大义忘严父之训而流俗人之言也孟子曰事孰为
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
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
卷四 第 10b 页
也小子煴为尔祖之孙为尔父之子若腼颜预试是
失身也失身则辱亲矣不孝莫大焉昔诸葛诞为晋
文所害其子靓终身不向朝廷而坐王仪死事于军
其子裒亦终身不复西向而坐古人不幸而遘家门
之祸抱终天之痛即一行动之微而尚不忘其亲若
此况事之大于此者乎煴乎尔先祖若何而死乎尔
父今日若何以自处乎尔可以干进应试乎诗曰教
诲尔子式榖似之此言子之不可以不类其父也夫
飞鸟之雏小而振羽游鱼之子微亦淩波乃为天性
之正苟鸟雏而游泳于深渊鱼子而窜躅于林木是
怪物也是不祥也人必以为妖以为祟而杀之矣夫
卷四 第 11a 页
以吾子而预试亦犹是也煴乎可不慎乎万一而有
此也则真非我子矣生无以见汝父死无以见汝祖
矣吾亦终身无以汝为见
一曰母服时装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夫违祖父之家
范而炫奇邪之时服可谓不衷矣识者见而心非旁
人为之指谪以至唾骂丑诋丛集厥身皆此服为之
也灾孰甚焉况今之所谓时服者乃仆鉴之结独力
之衣汝祖以不服此而殒身汝父以不服此而废弃
而汝独可以污其身乎吾之所以谆谆言之者恐汝
习见习闻忽为常事而轻以自污也身一辱不可赎
体一污不可洗诗曰彼已之子不称其服书曰不矜
卷四 第 11b 页
细行终累大德不可不深思也昔华宝年八岁父远
戍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后父没于戍所
宝年七十不婚冠夫男女大欲也居室大伦也元服
大礼也而徒以厥父之一言遂终身废而不举况以
服饰之细巾领之微而为父者反覆再四以告诫乎
此而不遵则非人矣我即不知尔先祖在天之灵亦
必阴殛汝也
一曰母言世事言者身之枢机也言而善则善应之
言而不善则不善应之荣辱攸分祸福所系可不慎
哉口铭曰祸从口出淮南子曰妄言则乱杨雄氏曰
言轻则招忧大易著括囊之辞金人垂三缄之诫率
卷四 第 12a 页
此志也凡人且然况违时避世之人乎阮籍遗忽形
骸志气弘放而沉冥不交世事口不臧否人物吾心
慕之卢藏用隐居终南山中而有意当世好言时事
吾心非之故我十三年来绝口不道世事其有入吾
室对吾饮者论文艺考古今谈风月则娓娓往复或
夜以继日或坐以待旦而不倦也若言及时事我辄
默不应或再言之则谢曰不知如是者三而其人之
喙已塞矣此汝曹之所目见者也嗟乎我尚不言而
况于汝乎我每见近人律身不峻操履不严而徒以
讥评世局为名高以道听涂说为气节彼方诩诩论
议而不知识者已齿冷矣此吾之所深恶而痛绝者
卷四 第 12b 页
也至人家子弟口尚乳臭目不识丁而出位妄言哓
哓不已则必取憎长者而贻羞父兄噫汝其戒之汝
其戒之
一曰母游市肆孟夫子以亚圣之德然幼志未定邻
屠酤则习屠酤之事邻学宫乃为俎豆之容而况于
中下之童蒙乎故其所见闻者不可不慎也若处一
室之中所读者圣贤之书所闻者师友之训既渐摹
于前言往行复亲炙于直谅多闻虽欲不善不可得
也苟出没闾巷驰逐市井所闻者街言市语鄙俚秽
恶之谈所见者蝇营狗苟扰攘纷纭之态则虽欲进
德迁善其道无繇且人之所以宵旦不遑逐逐于路
卷四 第 13a 页
者皆有所营也汝既俯仰别无他累衣食不须经营
则亦无事于此矣夫安居读书何其逸逸而善名随
之奔走出入何其劳劳而恶声著焉夫劳而得善犹
且为之况于逸耶逸而为恶犹且戒之况于劳耶我
今与汝约除入山省我之外岁不过二三出即至亲
尊长岁不过一二过无徘徊于街巷无来往于市肆
键户一室如在深山经年累月足不窥户乃我子也
如违我言必杖汝胫
一曰母预宴会昔马廷鸾家贫为里中童子师念母
藜藿不给虽有酒食未尝下咽彼每饭不忘其亲所
以令名垂于史册也今我家中朝不谋夕饘粥不继
卷四 第 13b 页
汝虽在外家亦宜不预宴乐断除膏粱蔬食菜羹屏
居一室斯为有至性者矣苟罔念其亲而惟酒食是
从乃饮食之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不特此也
我自遭世变决志终隐世间礼数都已废绝故汝年
十八而登降揖让周旋折旋之礼蒙然不知也设大
会宾朋称觞为寿他家子弟进退可观而汝独形容
木僵举止生疏不独见笑宾朋亦且取嘲僮仆在我
实以为王霸之子蓬发历齿犹贤于令狐子之车服
雍容也而世人岂知其意哉故不如概谢宴会既无
罔念其亲之讥又免不闲礼则之诮不亦愈乎即汝
内祖有召汝亦必以父命辞之则其他可知矣
卷四 第 14a 页
一曰母御鲜华刘赞始就学其父玭巳登显仕而衣
赞以青布衫襦此最可法夫儿童幼稚而即习为绮
靡既隳其志复损其福非所以爱之也在仕宦者且
然况隐者耶我数年以来穷愁日甚冬夏常服止一
苧衣接见宾客私居燕处无非此矣此汝之所目见
者也汝及弟妹则冬衣不完捉襟露肘以为常矣此
又汝之所身历者也设家中则冬月苧衣捉襟露肘
而汝独于外家鲜衣美服罗绮扬扬于心安乎外家
以儿女之爱解衣惠汝汝受其布素辞其绮罗服其
闇淡辞其绚烂斯可矣嗟乎服不称容礼经所以告
诫也蜉蝣之羽风人所以流连也煴乎汝母忽前人
卷四 第 14b 页
之言而为识者所刺
一曰母通交际记曰礼上往来交际之礼所从来久
矣然此为世人言之也若隐居避世则不然阮籍曰
礼岂为我辈设故自史册以来并无庆吊纷纭之处
士周旋揖让之野人也汝今虽寄迹城市然终当继
父之志从父之隐若冒昩入世非我子也且今人之
所以役役于此者亦不得巳也一以全人情一以避
责备我自世变以来断绝交际者十三年矣我既不
行在汝无人情之当尽汝又名未挂于通人齿未及
于弱冠则亦必不为责备之所及然则又何为而必
强任之乎自尔先祖之门生故吏及我之同年执友
卷四 第 15a 页
遍满天下然出者多而处者少岐路者多而同调者
少故我十三年以来片𥿄不通于人间一缕不入于
吾室若一通交际则必有赠遗受之则违父之志隳
父之节辱莫大焉不受则世人又以却之为不恭也
不亦难乎惟不通交际则所全实多矣今汝自至亲
尊长数人之外勿见一贵客勿接一世人即尔祖之
门生故吏尔父之同年执友亦俱不得见其庶几乎
近有一名士以庆吊失伦为时论所羞嗟乎交际亦
难言哉
一曰母渎亲长汉光武问第五伦曰闻卿不过从兄
饭宁有之耶伦对曰臣少遭饥乱实不妄过人食嗟
卷四 第 15b 页
乎古人立节厉行其细如此其严如此所以可贵也
今人不知其故以为一过从之末一饮食之微不足
为意而不知其所伤实多也然人处顺境居富贵则
行止或可稍宽若当穷愁落魄之时则律身必宜益
峻何也富贵之人亲戚交游以望见颜色为光宠以
过从饮食为荣施即有醉饱之过人必略之或反以
为富贵之人宜如是也一至穷愁落魄之人则人心
反是矣嗟乎世道沦胥人心恶薄以我所见大率其
然可不慎哉夫以穷愁而失色于人此终身之耻也
此第五伦之言所以尤可思也况汝不闲礼仪不知
世故若频数过人必致开罪长者其厚道者或悯汝
卷四 第 16a 页
之无知匿而不言其刻薄者必且举为口实资其笑
柄矣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汝今即处城市犹在山中
即至亲尊长一岁率不过一二过过亦不得托宿不
可违此戒也即或至亲尊长呼召汝汝必以父命辞
之母忽
以上十事乃大纲也其居常日用之间行已宜恭事
长有礼居室相庄禦下以恩则惟仿汝父之往行以
为法可也吾言尽于此矣小子识之
(或曰此书如黄河一曲自然千里第反覆将万言吾恐读者之倦而/欲寐也曰子弟而不才即受教床下亦必头触屏风子弟而贤则乐)
(闻父兄之训惟恐其言之尽也何患乎万言/或曰此书训诫之语多在下篇前者意可节乎曰矢之利用者分寸)
(之镞而必任之以三尺之干笔之利用者分寸之毫而必任之以七/寸之管子欲用笔而去其管用矢而去其干耶)
卷四 第 16b 页
(或曰吾见昔贤之训诫子弟者多矣如马援陶潜之书皆言简意尽/未闻汪洋自肆反覆万言也或稍为精金之汰可乎曰子固习见鸡)
(足之庳而欲截鹤胫也且圣贤千言万语皆所以教后生子亦见其/多耶)
(或曰此书训诫之外多叙述意者言有枝叶乎吾恐为负苓之所病/也曰否其意深其辞微其引事婉而痛其寓言切而隐一字一句厥)
(有故矣语曰太行之险陟者衔之荼之苦也维舌喻之心之精微口/不能言外人那得知外人那得知)
 尺牍
  答业师郑士敬先生
生平义命自矢洒然不为无益之忧虑而山中告者
之过爱我亲友一日数惊且以其事细微非我死所
进退维谷未免萦怀一接手谕慡然自失不啻薰风
之解薄冰也从此眠食俱适孰非吾师之所赐哉
  答友人
卷四 第 17a 页
大约人心惶扰则风鹤皆兵总之生此之时自无高
枕之理然亦不必以有限之心神为无穷之愁虑也
居易俟命正在此时得力耳高明以为何如
  与袁公白先生
拙文实自得意妄谓不愧古人然实恃先生之知爱
故尔发此狂言语云目能见物而不能自见其睫苦
不自知其纰缪处惟先生痛绳之谆切谆切即前沈
公志中究以先生之言去一句换二字矣亦可见不
肖求教之诚也谆切谆切
  与葛瑞五
焦先卧雪人以其不死为异朝来大雨如注炊则无
卷四 第 17b 页
米㸑则无薪遂竟闭门高卧手讯来始惊寝而起此
亦何减孝然耶千古而下又当作卧雨图矣知即欲
往邓尉尚可少留乎烧猪之约何时而践笑笑
  致灵岩老和尚
臣朔饥欲死豳风叹无衣今日既已兼之而硁迂鄙
性断不欲以饥寒语人日来独处一椽而床床屋漏
几废坐卧此又是饥寒之外另一况味然既是人间
世所有自不可不一尝也附闻一笑
  与友人
乙酉以后不吊丧者今遂至无处不吊匍匐恐后老
兄幸为我寄语问之曾与荀文若借面否
卷四 第 18a 页
  与古民上人
大士像画上昔顾恺之斗胜瓦官寺故画维摩李龙
眠过听法秀为画马洗过乃写大士今吾画此奉赠
既无胜心亦无悔念真我胸空洞容渠数百辈古今
人不知谁为不相及也乞古老下一转语
  答瑞五
手教云木强而非机变诚然诚然第涂面丧心而更
行之以木强又可堪耶所以市虎幻艺不待三人乐
羊谤书宁止一箧怪怪奇奇可为失笑也
  又
承问弟栖止之所天池已不可复居今暂栖东渚依
卷四 第 18b 页
家表伯张德仲先生德翁年七十矣其抗节尝呼结
袜而出奇不愧居鄛诚古人也即以弟今日孤踪孰
肯相延而先生慨然假馆故虽赁伯通之庑直是分
郈成之宅矣
  答周玉凫仪部
画社得藉主盟便觉增重多多许一觞一咏既足以
畅我幽怀亦便觉易人观听事以人重乃至尔乎来
月会期得即下榻草堂尤荷扁舟夜分远归虽古人
高谊不以为疲然使人悚息不可任如何如何
  与古老
画社周仪部为之始盟固是山中雅集今法门诸大
卷四 第 19a 页
老遂欲把臂入林义不容辞竟是此世界中一盛事
矣客谓或须另集不当入居士会中吾谓昔者陶谢
宗雷可入远公之社则胡为今日法门诸大老不可
入逸民之社乎届期早过弗俟再速
  答吴子佩远
饥寒不可云植节不过是能植节中一端耳人果能
藜藿不糁捉襟肘见而绝不动心则其定力自无不
可诣故自可尚然孟夫子云贫贱不能移必自有不
移者存非贫贱即是大丈夫也孟少孤云亿兆之人
无官者十居其九岂皆高士哉此语最妙若云能饥
能寒便是高节则彼乞丐者皆忠臣义士乎当今惟
卷四 第 19b 页
弟可以言此惟兄能知此言为不谬也
  又
今吾家之饥与寒亦巳极矣然吾之为吾固自有在
岂徒云尔乎人不可以徒贫贱夫人且然况吾侪也

  答老和尚
天下有饥犹已饥之古圣之心也一切众生病是故
我病古佛之心也今于法体违豫之时而必损大药
以起采薪之忧山头绝粮之际而必捐钵粒以充采
薇之腹是殆兼二心而有之乎当之愧惧不知所任
遥望山头稽首稽首
卷四 第 20a 页
  柬瑞五
令长豚孟然代吊先师母之丧遂一登龙门惟吾兄
敦古人之谊教以隅坐随行之礼勿作世法则感荷
无量弟童时惟娄东二张先生皋里杨先生能以此
相待弟至今佩之今古道沦亡惟赖吾一二人挽之
于既亡耳珍重珍重
  致华山和尚檗翁
西华葛帔时轸至心东涧草庐亦资法惠每自拊分
何福臻兹感与愧并愧浮于感至于弘期过奖则又
没齿佩之而勉思自策以副尊慈耳主臣主臣
  与支山和尚
卷四 第 20b 页
吾师今日法门之神羊也严气正性凛凛冰霜令见
者敬畏今者法门波靡道风扫地忽得支公一人振
而起之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信然信
然周颙目隆公若霜下之松竹昔闻其语今见其人
  与筇在
得閒亭颇幽胜瓢笠栖止甚为得宜公寀云第嫌其
窄耳彼维摩丈室容八万四千狮子座岂言窄乎静
以环堵为大在筇老自充然有馀地也
  答筇老
弟向栖东渚止屋二间半时家口视今为多而房闼
厨灶以及读书之所接见宾客无不于此而居之充
卷四 第 21a 页
然有馀今居涧上草堂其为屋二十馀间而家口反
减于昔而居之悠然甚适亦不觉其阒寂可见吾辈
自有我在殊不以境遇为广狭也彼境广而广境狭
而狭实贩夫贾竖耳又足道乎
  又
人惟自有我在不为物转故能素位而行自然不淫
不移不屈触处皆是不然茫茫滚滚毫无把柄岂不
为境遇所动哉
  又
圣与佛皆言无我而仆独言有我者即圣人之所云
素位而行释门之所谓不为物转也居易俟命素位
卷四 第 21b 页
而行苟不有我则何以居何以素哉惟筇老證之
  与王双白
不肖弟非不深铭老和尚至心一者正当法门阨杌
之时一者复值山头困乏之际使老和尚时绌举赢
既已非宜俾不肖取之伤廉亦岂无愧故再四踌躇
在弟分固不敢当义亦不敢居也幸切致老和尚收
回成命竟已其事不然即交易既成弟断断不敢领
也此白
  致老和尚
双白居士来述老和尚至心欲为枋曲成一枝之栖
是犹饿者而与之食裸者而被之衣也宁不感切独
卷四 第 22a 页
是山头淡泊百端交迫之时不肖岂敢当此即老和
尚相念极切不难剜肉相济而枋拊分循襟万不敢
承故宁蹈不恭敢尔奉辞种种悉苍眉居士口中统
惟慈炤
  柬归玄恭
坡老云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耳而文以美
名谓之俭素此段语最妙想见其胸中浩落之致但
不知何以一转念而遽自文曰吾侪为之便不类俗
人乎弟年来颇悉个中况味第恨无一可悭则奈何
尝笑语所知曰吾若得如东坡但当学其悭悍然为
之断不学其自文谓不类俗人也寄此以资一抚掌
卷四 第 22b 页
  与惠而行
尊师书序足下诗序已成矣精微痛快处几于笔歌
墨舞致足乐也仆极爱足下之才而极欲有所裨益
于足下故序中云云即不敢谓之古人之文不可谓
非古人之道俟足下来面订之可也
  与悯茎上人
沽酒以迟陶令既甚非谓而必使陶令攒眉亦甚非
情莫如惠之以秫俾其苦饥则以煮糜耽醉则以酿
酒宁不甚善只此则悯公之过于远公多矣吾尝谓
渊明为晋徵士翛然绝尘固自千古吾独怪其饮王
弘之酒若徐子沧桑二十八年未尝沾世味一滴是
卷四 第 23a 页
不特悯公之过于远公即徐子亦过于渊明也昨承
惠秫书此为谢并博一笑
  与雪公
向见梁武帝与华阳隐居论书法其评骘古人过覈
疑其言之过近于鼎帖中见梁武书其神妙不让右
军始叹古人未有能言而不能行者雪公閒中幸一
展阅不特取其书法亦以见古人之所存也
  答玄恭
索画扇而咏及待雪因待雪而语及回天玄老真放
言矣乎第不肖弟其何以当之回春寒谷而飞霜暑
路精诚能变天地于俄顷而子卿啮雪十九年伟元
卷四 第 23b 页
庐墓不西向者毕世而天又漠然若无闻吾于今者
几三十年天将回徐子乎抑毕竟徐子回天也惟玄
老为能断之
(巳酉冬天气甚暖玄恭忽来云待雪灵岩且出扇索画雪景因赠绝/句为望同云住半途连朝晴旭丽高衢知君素有回天志急扫吴山)
(飞雪/图)
  与葛瑞五
弟托庇粗安惟以饥驱食力碌碌良苦然所最幸者
匝岁绝炊强半而岁时鱼菽必供室中镇日长饥而
塾席苜蓿必饱当一笑而颔之也
  与二弟贯时(时移居苕上)
昔人云宁可一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先公尝
卷四 第 24a 页
云宁可几日不读书不可架上一刻无书皆千古名
语也犹吾两人宁居一处而不会面岂容一刻有异
林之感乎即会面较数自不能释吾心之惄如也
  与杨明远
昨见长君答札文笔楚楚殊可喜然老夫有一言进
之必从此而扩充之勿局促于此便成文章矣总之
文章犹龙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繁可简可雅可俗
始得寄语长君努力自爱
  与葛瑞五
拙文奖诩过当是真语耶承于周氏全孝传中摘出
过房二字下问益见老兄精心极矣虚怀极矣此二
卷四 第 24b 页
字出元史九十七卷食货志钞法中弟于三十年前
读廿一史颇复记忆故用之耳
  答杨明远
作文非比卖画苟非灼然信之于心而出之则其辞
必不达其文必不传况若死忠死孝何等大节何等
关系而敢冒昧命笔乎此非寻常谀墓之比也不肖
弟自恨土室四十年闻见寡陋平时不能搜讨逸事
以致猝然不能应兄之命也愿少安之俟吾灼然有
信于心自然奋腕操觚大书特书耳如何如何来银
册子俱璧上幸鉴入刻下正当奇阨朝饔莫办五口
嗷嗷然吾道固尔知兄弗怪也不尽
卷四 第 25a 页
  与周敉宁
血疏题语耑册属书具仞郑重至意所以迟迟报命
者生平一言片语不欲草草塞责何况于此兹者竭
我所知以缀数行自谓可附忠介公之汗简芸斋之
血书以不朽而无愧者语云士伸于知已故于乔梓
前发此狂言也
居易堂集卷之四终
卷四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