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588-03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城名迹卷三
             新建陈宏绪撰
  證今(一/)
洪都 明初壬寅岁高皇帝定洪都命都督官朱文正
 增拓旧城周二千七十丈有奇高二丈九尺有奇建
 七门东曰永和又名澹台以门内有澹台墓旧名坛
 头门为仙人黄紫庭台坛址东南曰顺化旧名琉璃
卷三 第 1b 页 WYG0588-0335b.png
 以门内延庆寺有晋建武时琉璃佛像在焉南曰进
 贤旧名抚州俱以道路相通得名又曰望仙以汉梅
 尉故廨在门外又南曰惠民挽输至惠民仓其路由
 此旧名寺步以近隆兴寺也西南曰广润旧名柴步
 又名桥步西曰章江以在江滨故名旧曰昌门孙策
 遣虞翻与郡守华歆交语于此北曰德胜旧望云门
 李纲移筑于此又名新城 明初御制周颠仙碑云
 朕于南昌东华门道左见男子一人拜于道傍朕谓
卷三 第 2a 页 WYG0588-0336a.png
 左右曰此何人也左右皆曰颠人按吾郡城门未闻
 有东华之名岂此时永和门亦称东华门与
章江 在郡西章江门外水经所谓赣水出豫章是也
 控引众流总成一川后汉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雷
 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此流最
 远故独受名焉十川者赣庐章淦旴蜀馀鄱僚循为
 十川也绪按豫章自以树得名次宗之言未为覈实
  蜀江在新建西南六十里一名筠河自瑞州高安
卷三 第 2b 页 WYG0588-0336b.png
 入境合象牙潭水入章江亦名锦江述异纪云漆澄
 钓于蜀水水中忽得金锁引之不绝俄顷盈舟既而
 有物出水上黑色不见首尾舟人惊惶惟澄略不变
 色澄豫章人也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径南昌县
 西南注赣水
东湖 在城内亦名太湖水经注云东太湖十里二百
 二十二步北与城齐南缘回折至南塘水通大江增减
 与江水同湖至清深鱼甚肥美沿堤旧皆植柳名万
卷三 第 3a 页 WYG0588-0336c.png
 柳堤亦曰万金堤唐李绅诗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
 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
 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浦口值春偏怅望
 数株临水是寒梅 启祯间承平既久吾郡又为藩
 封盛地诸王子公侯暨士大夫流连光景纵意游观
 忽有开浚东湖之举一时画舫兰桡珠帘翠幕几与
 西湖争胜予有东湖词云万古空烟月今朝锦缆丛
 柳翻苏圃浪鸟弄杏花风新调吴吹满长桥夜火通
卷三 第 3b 页 WYG0588-0336d.png
 滕王歌舞后乐事圣朝工(又/)绣幕流苏绕谁家翠袖
 过衣香勾舞蝶低笑出深荷载酒轻桡缓听箫寂坐
 多尚饶草玄客鸥外独编摩(又/)竞架临湖屋朱栏侈
 此时两斋誇秀倩三笠较幽奇洗研频冲雨论文每
 傍祠无人清赏处晓露独离离(又/)不怕鱼盐棹沿洄
 尽胜流西江新韵士宁邸旧诸侯挟瑟蒹葭岸垂鞭
 凫雁洲为欢苦未足醉卧数更筹(又/)孺子祠前水斜
 过吏隐亭昔垂高士钓今伴酒人星灯满盂兰社鱼
卷三 第 4a 页 WYG0588-0337a.png
 依桥瓮萍几翻看竞渡虹影挂香軿(又/)粉垣长带月
 遥映石栏烟一派琼瑶荡四时风露妍楼悬东壁迥
 树傍斗珠连此地鲸吞快尊空觅酿泉 辛稼轩送
 元济之归豫章词名江神子有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涂
 柳嫩野梅香之句南渡以后东湖风景彷佛在目前
 又不特近代游观之盛为可誇也今但荒草萋迷求
 一艇一桡不可复得矣 明宛平余奕正字司直著
 天下金石志有唐崔璹书洪州东湖记盖东湖亭记
卷三 第 4b 页 WYG0588-0337b.png
 也遗漏一字遂致失实崔璹又有洪州刺史王守真
 石碑今俱不知消沉何处
三湖九津 在府城内旧东湖金分为三曰北湖曰东
 湖曰西湖城内之水汇焉湖水出城下水关桥置内
 外闸湖强则直放而西达于江江湖俱强则闭外闸
 使章水不得侵入乃开内闸引湖水达濠绕广润章
 江德胜永和四门而过之东归蚬子湖艾溪湖出牛
 尾闸趋杨家滩入鄱阳湖城内别有九津以杀三湖
卷三 第 5a 页 WYG0588-0337c.png
 之势广润门东曰五行津东南曰五事津(即水/关桥)惠民
 门下曰八政津进贤门西曰五纪津顺化门北曰归
 极津永和门北曰三德津德胜门下曰稽疑津章江
 门北曰庶徵津南曰五福津水各由津以归濠焉
 旧传东湖尾闾龙精守之中有坎谚云海眼深不可
 测江涨难于堤捍韦公未遇时适龙精化为白鼋为
 渔者所得韦见而买置江中后韦官此土龙精见梦
 曰予东湖之龙曩者鱼服蒙公恩救无由仰报公将
卷三 第 5b 页 WYG0588-0337d.png
 筑东湖之尻予且徙居象牙潭以成公绩然恐有他
 龙复据必置城隍庙内四金人用四死囚同填其中
 乃永无败韦公异日如其言即今之五事津也韦公
 疑是韦丹
豫章郡城 雄跨一省山之镇曰西山屏障西北望曰
 罗山(属丰/城)屹时东南其大川西曰章江东曰抚河汇
 为巨浸鄱阳湖大脉三支中为南昌分丰城东河之
 东为进贤西河之西为新建奉靖宁武此其大概也
卷三 第 6a 页 WYG0588-0338a.png
章江堤 在府城西章江门上下成化间巡视大理卿
 夏时正因江水啮迫于城濠捐官银伐石修砌未
 竟成化十二年知府祝瀚继成其绩北起龙兴观南
 至南浦桥
周公堤 在府城北德胜门外嘉靖四十二年巡抚都
 御史周相因江水冲没民居括所属锾金伐石砌
 民德之立亭于北关上名曰周公亭
南塘堤 在郡城西南斗门外汉太守张躬筑堤捍江
卷三 第 6b 页 WYG0588-0338b.png
 唐刺史韦丹重修亦名韦公堤 唐陆龟蒙南塘曲
 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閒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
南昌府学 自晋至唐皆建于郡西宋治平二年知洪
 州施元长迁于洗马池东明堂路西即今之儒学也
 旧志止载元虞集兴学颂而遗前宋余靖之记与南
 宋杨万里之记予巳采入于艺文志又元贞元年吴
 文正公澄游豫章西山宪幕长郝文仲明迎先生入
 城请学易清河元文敏公明善时屈在行省掾见先
卷三 第 7a 页 WYG0588-0338c.png
 生问春秋大义数十条愿为弟子受业终其身城中
 居官之人请先生至郡学为说修己以敬一章反复
 万馀言听者千百人多所感发按此乃吾郡学官佳
 话今人但知陆子静白鹿洞故事而巳 孔子既没
 鲁哀公诔为尼父汉平帝元始元年谥褒成宣尼父
 后魏文帝大和中改谥文宣尼父后周宣帝大象二
 年追封邹国公隋文帝赠先师尼父唐高宗乾封元
 年赠太师武后封隆道公玄宗谥文宣王宋真宗加
卷三 第 7b 页 WYG0588-0338d.png
 谥至圣文宣王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元加封大成至
 圣文宣王加齐国公为启圣王明嘉靖十年改称至
 圣先师孔子改启圣王为启圣公自十哲而下及门
 弟子旧有封号者俱改称先贤某子馀配享者称先
 儒某子 洪武癸酉崇仁学训导罗恢上疏言孔子
 庙廷从祀者当以道学论当时有若优于宰予论语
 记有若言行者四皆有裨于世教记宰予者亦四皆
 见责于圣人宜以有若居十哲而宰予居两庑疏上
卷三 第 8a 页 WYG0588-0339a.png
 不报时皆服其议论之当附载于此 宋北山程至
 道云尝观浮屠氏自释迦佛传心法与夫讲解之宗
 至于今将二千年而源派谱牒一一可数下至医巫
 祝卜百工之技莫不有所师惟吾儒师承之道乃今
 蔑焉无闻所谓学宫师弟子如适相遇于涂尔盖可
 叹也 赐书楼在明伦堂北都御史韩雍建高三丈
 许藏书其上学士钱习礼有记 郡庠司教铎而称
 名臣者丰城朱善鄞县黄润玉南昌钟甬也朱善字
卷三 第 8b 页 WYG0588-0339b.png
 备万以荐辟历文渊阁大学士有送翰林典籍罗原
 奎序云洪武十年春善与江西教官同赴召者十有
 二人而居翰林者惟善与罗氏原奎刘氏仲质三人
 焉时学士宋公新以承旨致仕归里于是善以修撰
 典诰命原奎与仲质以典籍掌书册先是内府群书
 秘书监实典之九年冬始命移置翰林内直之署实
 在奉天门之左凡为书数万卷云
南昌县儒学 在东湖之北即故东湖书院也宋嘉定
卷三 第 9a 页 WYG0588-0339c.png
 四年通判丰有俊得李寅涵虚阁故址遂请于权府
 计使胡槻创书院以馆四方游学之士后计使滕强
 恕兼府事稍徙东二百馀步元元统中县尹程大度
 更于抚州门外创县学明洪武初知县黄德铭迁建
 于此景泰四年巡抚都御史韩雍重修并于明伦堂
 后创魁星楼正德末焚燬随复建万历间知县林应
 训鬻民居并严氏没产增拓东隅三十五年知府卢
 廷选知县周起元浚学前湖址四围砌石成堤以壮
卷三 第 9b 页 WYG0588-0339d.png
 学宫形胜近燬于兵巡抚兵部尚书兼都御史张公
 朝璘督学杨公兆鲁捐俸重建 明胡俨记略云豫
 章之学宗双峰饶氏双峰得之李弘斋弘斋则溯紫
 阳朱子以续夫濂洛之传者也初勉斋黄公为新建
 丞与弘斋讲学于兹极论道德性命之旨当是时双
 峰实从弘斋而与有闻焉双峰之学传之徽庵程氏
 徽庵之学传之吴文正公其所以开来学者实肇于
 此诸君子之接踵从游者可不知所重哉 洪武已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88-0340a.png
 卯南昌县儒学掘泮池得二石狮子无鼻学傍儿戏
 以朱涂之是年刘瑞王高同举并坐方孝孺事劓鼻
 而终
新建县儒学 在东湖之北即故宗濂书院也初望云
 门外(即今德/胜门)龙沙冈有宗濂精舍宋淳祐二年知隆
 兴府江万里建祀濂溪周子元元统初县尹薛方即
 其地建县学后别创宗濂书院于东湖上明洪武五
 年改书院为儒学景泰四年巡抚都御史韩雍檄修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88-0340b.png
 并创宗濂书楼万历间知府范涞知县余梦鲤戴士
 衡增葺三十五年知府卢廷选知县吴嘉谟浚学前
 湖址四周砌石成堤以壮学宫形胜又创梅子真亭
 于湖之西偏以固水口天启五年知县龙文光再新
 之弘绪为记岁戊子燬于兵乱提学佥事武进杨公
 兆鲁请于巡抚侍郎某公廷佐各捐俸金赎锾并檄郡
 丞高公培重建杨有修学碑记 胡颐庵先生俨学记
 云宣德七年巡抚吏部侍郎赵公合藩臬及郡邑长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88-0340c.png
 吏慨然以教育人才为事聿新学宫自礼殿达于门
 庑自讲堂及于斋舍暨藏修之室靡不轮奂增美杰
 出于湖光天影之间按所谓赵公者乃杭州赵公新
 也由太学生历官至吏部侍郎江右以少宰巡抚者
 仅公一人初莅吾省尚循朱文正故事称镇守后乃
 改为巡抚至成化间原杰金绅亦以侍郎至则并称
 巡视云 江丞相祠旧在新建县学东庑下祀宋丞
 相江万里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88-0340d.png
城隍庙 在府东南直深三十八丈横阔二十六丈旧
 庙在郡子城东洪武三年知府赵文奎移建于此正
 德间知府胡本惠重修张房杰记景泰间知府苏仕
 宣修韩杨记万历间知府范涞复修两庑涞自记文
 多俱不录 府城隍相传为汉灌婴考通志西汉初
 婴尝定豫章始筑郡城故祀以为神即今灌城乡实
 始于此汉高帝六年封颍阴侯南唐时封辅德王宋
 淳祐八年封忠惠王洪武三年令天下城隍庙止称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88-0341a.png
 某府州县城隍之神悉革封号塑像凡祭风云雷雨
 山川则神配享祭厉坛则神主之载在祀典 南昌
 诸生刘端世称古冈先生为诸生时肄业邑校偶夜
 半过城隍庙庙内神语曰过门者乃忠臣也令举火
 送之直扺学宫而退次日司庙门者往邑校询知为
 端拜而贺之端以为诞后果验 江西左辖黄公卿
 清白自持卒于官市人有梦鼓吹迎新城隍者谛观
 之乃方伯黄公也公卒适符所梦之期果尔则城隍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88-0341b.png
 非复灌将军矣
社稷坛 在德胜门外俗称北坛洪武间知府赵文奎
 自城西北迁建岁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进贤门外俗称南坛洪武间知
 府赵文奎改建岁春秋二仲月上已日致祭
郡厉坛 在德胜门外洪武三年始颁降礼制每岁春
 清明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致祭
旗纛庙 每岁霜降都司致祭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88-0341c.png
永宁寺 一名上蓝寺在崇梵坊初郡故子城西有蛟
 井在梁豫章王师葛鲟宅东南天监中龙斗井中豫
 章王萧综造大佛镇之鲟复于太清初舍宅名大佛
 寺唐开元间改为开元寺有唐明皇铜像号真容殿
 大历间马祖建道场于此大中间燬后南平王钟传
 奏复建为上蓝院以居上蓝山僧令超宋真宗时改
 承天寺政和间改能仁寺明初以寺址创南昌县治
 迁寺于元故帝师殿(即钟传/之故居)景泰间更今名为祝釐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88-0341d.png
 习礼之所有藏经阁万历间建 江西道一禅师汉
 州什邡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形容奇异牛
 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依资州唐和
 尚落发受真于渝州圆律师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
 岳山中遇让和尚同参六人惟师密受心印始自建
 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昌龚公山大历中𨽻名
 于钟陵开元寺时连帅路公嗣恭亲授宗旨由是四
 方学者云集座下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88-0342a.png
 方宗主转化无穷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
 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
 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言讫而回既而小疾院主问和
 尚近日尊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沐
 浴跏趺入寂元和中谥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 百
 丈山怀海禅师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
 三士为角立焉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大寂
 问如何是佛寂曰即心即佛师即大悟遂之四明梅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88-0342b.png
 子真隐处缚茅燕处马祖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
 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师曰大师向我道即
 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师
 曰如何僧曰又道非心非佛师曰这老汉惑乱人任
 他非心非佛我祗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告马祖祖
 曰梅子熟也 伊閟伏牛山自在禅师参祖求发明
 心地后居伏牛山上堂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药句
 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僧问如何是脱洒底句应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88-0342c.png
 曰伏牛山下古今传 亮座主蜀人也颇读经论因
 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
 祖曰将甚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技儿意如
 和伎者怎讲解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空讲得
 否祖曰却是虚空讲得师不肯服便出将下阶祖召
 曰座主师回首祖曰是甚么师豁然大悟便礼拜祖
 曰这钝根阿师礼拜作么师曰某常所讲经论将谓
 无人及得今日被大师一问平生功业一时冰释礼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88-0342d.png
 谢而退乃隐于洪州西山更无消息 陆放翁言其
 从子慧绰为浮屠传豫章西山香城寺之傍有野人
 身被绿毛每雨霁多坐石上暴日见人辄避去追之
 不可及有识者曰此马祖弟子亮座主也 襄州居
 士庞蕴者衡州衡阳县人字道玄从石头来参马祖
 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
 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悟玄旨乃留驻参
 承二载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88-0343a.png
 说无生话自尔机辨迅捷诸方向之(已上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
 (法/嗣)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本习儒业将入长安应举方
 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梦之祥也遇禅
 者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
 曰选佛当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
 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祖以手拓扑
 头额祖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遽抵石头
 剃发又为说戒再往江西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88-0343b.png
 骑圣僧头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祖祖躬入堂视
 之曰吾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名因名
 天然 令超禅师唐末住高安上蓝寺及钟传为南
 平王迎至洪州住开元寺仍以上蓝名焉僧问如何
 是上蓝本分事师曰不从千圣借岂向万机求曰祗
 如不借不求时何如师曰不可拈放汝手里问善财
 见文殊后为甚么却住南方师曰学凭入室知乃通
 方曰弥勒为甚么却遣见文殊师曰道广无涯逄人
卷三 第 17a 页 WYG0588-0343c.png
 不尽至唐大顺正月初告众曰吾本约住此十年今
 化事既毕当即行矣斋毕声钟端坐长往谥元贞禅
 师 禾山无殷禅师从雪峰出家依之后具谒九峰
 许以入室南唐李主昪召见特蒙礼遇嗣主璟赐号
 澄源命居洪州翠岩时上蓝亦虚其室仍命师来往
 阐化建隆元年示寂有甘露被树皓鹤盘空之异
 上蓝院光寂禅师青原下称心明之法嗣也上堂横
 按柱杖召大众曰还识上蓝老汉么眼似朩突口如
卷三 第 17b 页 WYG0588-0343d.png
 扁担无问精粗不知咸淡与么住持千百过犯诸禅
 德还有为山僧忏悔底么良久曰气急杀人卓柱杖
 下堂 法灯禅师住南昌上蓝云居齐禅师往依之
 法灯便知庄司灯偶见齐呼曰每见祖师西来意话
 庄司如何商略齐曰不东不西灯曰若与么会了无
 交涉曰未审尊意如何灯良久曰西来有甚意便去
 齐于是顿悟其旨 上蓝寺石阁贮大藏经一部万
 历初古心禅师道安所建也阁有接引佛像范金为
卷三 第 18a 页 WYG0588-0344a.png
 之崇十有六尺庄严甲于诸刹 阁后有老君殿或
 谓无生法侣而祀柱下史殊为不伦予考仙传吕岩
 始在襁褓马祖见之曰此儿骨性不凡自是风尘表
 物他时遇庐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游于庐山
 始遇大龙真人传天剑遁法因号纯阳子咸通中举
 进士时年六十四偶游长安酒肆遇羽士状猊奇古
 乃钟离权也遂授以灵丹并灵宝异法至今在世行
 化度人是则纯阳亦马祖授记而登仙此地固不独
卷三 第 18b 页 WYG0588-0344b.png
 为选佛之场也老子之祀其或以纯阳之故欤 五
 灯会元载纯阳为青原下八世黄龙机法嗣尝以偈
 呈黄龙云弃却瓢囊碎却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
 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其解悟超脱如此惜
 遇马祖时方在襁褓之中悠悠百馀年尚不免飞剑
 一错 洪州太守许式参洞山得正法眼一日与泐
 潭澄上蓝溥坐次澄问闻郎中道夜坐连云石春栽
 带雨松当时答洞山甚么话公曰今日放衙早澄曰
卷三 第 19a 页 WYG0588-0344c.png
 问答泗州大圣在扬州出现底是否公曰别点茶来
 澄曰名不虚传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澄曰今日被上
 蓝觑破溥便喝澄曰须是你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
 破戽斗 明太祖入南昌城微行至能仁上蓝禅寺
 周游细玩傍若无人僧叩其姓名不答固叩之乃题
 殿壁曰杀尽江西数万兵腰间宝剑血留腥野僧不
 识山河主只管叨叨问姓名题毕掷笔竟出一云游
 僧见而磨去更题曰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惟恐鬼
卷三 第 19b 页 WYG0588-0344d.png
 神愁好将法水频频洗犹有毫光射斗牛翌日上欲
 加罪此寺见所题诗曰寺固有人遂赦僧众 唐时
 寺僧栖隐少而端丽神解天然出尘后服勤于学深
 入毗尼壸奥又兼擅风雅每于花朝月夕晚照高秋
 鍊句成联合篇为集往往遒健浏亮散在人口居常
 与贯休处默修睦为诗道之友处士沈颜曹松张凝
 陈昌符皆其倡酬之友也诗集百馀首曰桂峰集近
 代等可禅师行溥吾邑西山农家生子梦老僧持菊
卷三 第 20a 页 WYG0588-0345a.png
 至室中曰我贯休也遂名休儿五六岁出家于此其
 师富资财等公独好笔墨作小诗自喜遂恶之蜀僧
 过永宁寺等公夺其扇题曰老师问我西来意般若
 波罗上大人蜀僧大奇之已遍游名胜著北游草五
 百馀首舟过泖湖遇盗并其诗盗去等公曰吾生平
 悔作诗偷儿爱我后友人刘文学不息梓其仅存之
 稿百十五首等公自署曰枣堂剩语吾宗伯机选刻
 诗慰集中 东山寺唐慧禅道场宋大中祥符中禅
卷三 第 20b 页 WYG0588-0345b.png
 僧修演建寺寺有卧如来像今并入永宁寺
大安寺 在城北初名东寺有铁香炉高六尺许识云
 赤乌元年造晋时西域僧安世高来止于此遂名大
 安寺(一云晋隆安二年镇西/将军谢尚施宅为之)唐武德间改名宣明寺
 大中间又改名普济寺明初重建复今额 安清字
 世高安息国王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又加志业聪敏
 刻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
 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行见群燕忽谓伴曰燕云应有
卷三 第 21a 页 WYG0588-0345c.png
 送食者顷之果有至焉众咸奇之㒞异之声早被西
 域让国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既而游
 方遍历诸国以汉桓初年到中夏通习华言宣译诸
 经多有神迹自称先身己经出家有一同学多嗔值
 施主稍不称意辄怼恨之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
 此二十馀年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毕宿世之
 负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终当受恶形
 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适广州值寇乱道逄一少
卷三 第 21b 页 WYG0588-0345d.png
 年唾手挟刃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远来
 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乃延颈受刃容无
 惧色少年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后神机还
 原为安息王太子游化中国值灵帝末关洛扰乱乃
 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习同学行达䢼亭湖庙
 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能分风送船上下各无留
 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
 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高同旅三十馀船奉牲请福
卷三 第 22a 页 WYG0588-0346a.png
 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
 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
 而性多嗔怒今为䢼亭庙神周回千里并无所治以
 布施故珍玩甚丰以嗔怒故堕此补报今见同学悲
 欣交集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
 湖当度西山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疋
 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高曰远来相
 度何不出形神曰形极丑异众人必惧高曰但出众
卷三 第 22b 页 WYG0588-0346b.png
 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
 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叹数次蟒悲泪如雨须
 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飏帆蟒复出身
 登山而望众人举首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
 即以庙物为造东寺高向暮渡江此时忽有一少年
 上船长跪高前受其咒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兹
 之少年即䢼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无复灵
 验后人于西山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
卷三 第 23a 页 WYG0588-0346c.png
 蛇村是也
普贤寺 在惠民门内晋故禅居寺隆安四年武昌太
 守熊鸣鹄(一作/鸣鹤)舍宅建至唐神龙元年改为隆兴院
 亦称隆兴寺于是惠民门亦曰寺步门以其与寺相
 近也会昌间观察使裴休迎黄蘖山希运禅师居此
 南唐保大二年袁州刺史边镐以铁二十万斤铸普
 贤乘白象寺遂以普贤名明永乐中重建 黄蘖希
 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洪州黄蘖山出家额间隆起如
卷三 第 23b 页 WYG0588-0346d.png
 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
 丈一日丈问师甚么去处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丈
 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
 丈一掴丈冷冷而笑便归上堂曰大雄山下有一大
 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裴
 相国镇钟陵建大禅院请师说法以师酷爱旧山还
 以黄蘖名之公一日拓一尊佛于师前跪曰请师安
 名师名曰裴休公应诺师曰与汝安名竟公礼拜一
卷三 第 24a 页 WYG0588-0347a.png
 日请师至郡以所解一编示师师接置于座略不披
 阅良久曰会么裴曰未测师曰若便恁心会得犹为
 较胜若便形于纸墨何有吾宗裴乃赠诗一章曰自
 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章滨一干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
 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师亦无喜色
 自尔黄蘖门风胜于江表矣大中四年师寂赐谥断
 际禅师 唐钟陵隆兴寺僧清彻不知何许人也周
卷三 第 24b 页 WYG0588-0347b.png
 游津肆密护根门初新吴开元寺北院道恒律师深
 谈理致宪宗元和八年癸巳约志著记二十卷亦鸠
 聚诸家要当之说解南山钞号集义焉豫章武昌晋
 陵讲士多得此义
延庆寺 在顺化门内晋元帝时得琉璃佛像诏建寺
 以处之名琉璃寺唐咸通二年观察使严撰表请重
 建因延庆节奏上改名延庆顺治二年燬于兵僧净
 镀复新之 南唐徐铉有延庆寺碑其略云晋元帝
卷三 第 25a 页 WYG0588-0347c.png
 即位之岁郡人有耕于东湖之艮隅者获琉璃像焉
 其高三尺其状殊异守臣上启诏立寺以处之至唐
 太和三年文宗以梦寐交感特诏修崇有僧普愿者
 率励众力创造飞阁极高明之制尽临观之美瞻仰
 之徒胜赏仍在会昌沙汰旋复殄夷时有寺住僧神
 确躬奉端容瘗于堂下大中改制将复修完像遂湮
 没求不可得而灵迹所在群心未忘咸通二年连帅
 严撰表请重建因纪诞圣之节署为延庆之寺广明
卷三 第 25b 页 WYG0588-0347d.png
 中巢寇乱遂群贼蜂起三灾所及寺复焚燬光启二
 年廉使王师甫即其故址又加营缮自是厥后百载
 于兹市朝屡更兴废不一及国家奄有寰区恢弘教
 法北蓝寺监守寺僧智清推成以化人节用以成务
 峻其卑庳葺其倾颓改作正殿及廊庑共七间疏楹
 广厦雕甍藻棁锁窗洞户珠网金铺蹇产鸿纷涂泥
 焕烂阙政备矣能事毕矣 弘绪过延庆寺晤成中
 上人诗十年不过城东寺重构香台历几秋乱后禅
卷三 第 26a 页 WYG0588-0348a.png
 灯依约在老来筇杖委蛇游榴花作雨胭脂冷竹影
 连云翡翠浮话到无生诸累尽只难消遣邵平愁
浴室寺 在永宁寺东相传马祖创建盖沐浴之所也
 戊已变后子入郭首过其处见荒葛满涂不胜纷浊
 之感作江城怀古六十首遂以兹寺为冠予友黎左
 严学使既成和章复作募疏重新之僧逄祖凿小池
 种花环绕额曰醉花池一时名流俱有题咏或谓醉
 花非僧所宜吕道州不云乎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
卷三 第 26b 页 WYG0588-0348b.png
 不受花枝影上人之醉固即如来之微笑矣
绳金塔寺 在进贤门外旧名千佛院唐天祐间建有
 绳金宝塔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剑三金瓶舍利
 三百俗名塔下寺旧有赵松雪碑郡人推为墨宝
 绳金塔初建时尚在城中旧记称此塔能厌火灾豫
 章民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圯豫章残盖谓潮王洲旧
 有阁与滕阁并峙后忽倾倒于是进贤门外古城如
 葫芦形者遂截出在外改作今城矣顷岁戊已之变
卷三 第 27a 页 WYG0588-0348c.png
 相轮渐偏不可不加意预防也 潘兴嗣记塔寺罗
 汉云西山云堂院有禅月大师贯休画十六罗汉像
 岁旱民奔走山谷间请祷辄应此本天下奇偶数而
 传之者未有彷佛予捐俸钱使遍模绳金塔院壁间
 辄冀民之祈祷者得以便焉 市林寺晋泰始六年
 建今并入塔下寺 明吴国伦诗古塔崚嶒万象蟠
 西山如鹫捧危栏扶筇渐与弥天近引筏新知觉路
 宽双树影回平野暮百铃声彻大江寒毫光夜夜凌
卷三 第 27b 页 WYG0588-0348d.png
 无极并作南州斗气看
章江寺 在章江西岸沙井渡口旧名章江禅院
 宋潘慎修记
 明洪阳张位记
泰定寺 在德胜门外刘上宝斯玮重建结放生社临
 川陈际泰序
下泰定寺 在龙光寺右
石亭寺 在章江门外唐时僧灵彻建仰山慧寂禅师
卷三 第 28a 页 WYG0588-0349a.png
 于此演教初名大悲寺又名观音院唐时韦公丹观
 察西江与寺僧灵彻为忘形交常寄彻诗云王事纷
 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
 峰前必共论彻答云年老身閒无一事麻衣学坐只
 容身相逄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后立韦
 丹遗爱碑于寺左覆以石亭至大中十五年丹子宙
 复观察西江奏以为石亭院裴休题额宋政和间废
 为观明初复为寺亦称石亭观音院明嘉靖年间巡
卷三 第 28b 页 WYG0588-0349b.png
 抚都御史汪玄锡再加修葺有残碑尚存寺左
国朝顺治十五年巡抚都御史张公朝璘清拓旧基捐
 赀重创寺后左右甃砌围墙前砌石后建观音大
 殿前建钧天阁与滕王阁并峙左建张公祠右建僧
 房以延宾客丹艧焕然游观接踵并捐置赡田八十
 馀亩以供香火 按僧灵彻生于会稽本姓汤氏字
 澄源与吴兴诗僧皎然游皎然荐之包佶李纾以是
 上人名由二公而飏而韦公倡和之句尤为世所争
卷三 第 29a 页 WYG0588-0349c.png
 传 韦在洪都又有怀西林慧永禅师诗云空山泉
 落松窗静閒地草生春日迟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
 长在永禅师武阳拔俗之致往往形于篇什匪特寄
 灵彻之句也 仰山慧寂通智禅师韶州怀化叶氏
 子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通智师出家十四岁父
 母取归欲与婚娶师不从遂断手二指跪至父母前
 誓求正法以答父母劬劳父母乃许再诣通智而得
 披剃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为山遂升堂奥一日
卷三 第 29b 页 WYG0588-0349d.png
 有梵师从空而至师曰近离甚处曰西天师曰几时
 离曰今早师曰何太迟曰游山玩水师曰神通游戏
 则不无阇黎佛法须老僧始得曰特来东土礼文殊
 却遇小释迦遂出梵书贝多叶与师作礼乘空而去
 自此人号师小释迦师往观音院(即石/亭寺)时出榜云看
 经次不得问事有师来问询见师看经旁立而待师
 卷却经问会么曰某甲不看经怎得会师曰汝已后
 会去在其僧到岩头头问甚处来曰江西观音来头
卷三 第 30a 页 WYG0588-0350a.png
 曰和尚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头曰这个老师我将谓
 彼故纸埋却原来犹在再迁东平将顺寂说偈曰年
 满七十七无常在今日日轮正当午两手攀屈膝言
 讫以两手抱膝而终洪州观音院从显禅师泉州人
 僧问如何是观音家风师曰眼前可取曰忽遇作者
 来作么生见侍曰贫家祇如此未必便言归问久负
 没弦琴请师弹一曲师曰作么生听其僧侧耳师曰
 赚杀人太平兴国中无疾坐化建塔西山 明王守
卷三 第 30b 页 WYG0588-0350b.png
 仁夜舟泊石亭诗廿年不到石亭寺惟有西山只旧
 青白拂挂墙僧己去红栏照水客重经沙村远树凝
 春望江雨孤蓬入夜听何处故人还笑语东风啼鸟
 梦初醒
总持寺 在进贤门内唐开元中建旧名总持院有碑
 刻乾符二年牒中和五年牒各一通寺内有雷公堂
 又有龙井祈雨屡验 周益公必大记云乾道庚寅
 四月泛舟过总持院本唐僧子畋所造畋精太乙术
卷三 第 31a 页 WYG0588-0350c.png
 能祈雨乞晴今有井祷求不废雷堂之后有澹台灭
 明墓洪驹父云史记虽云灭明居楚又有渡江斩蛟
 之事然豫章非真楚尚可疑也平江亦有澹台墓院
 中老僧年七十及从徐师川游能写字鼓琴自总持
 过讲武亭登舟按子畋乃唐僧而卢志云元大德间
 僧不知益公录中己有子畋其人矣院中老僧能解
 写字鼓琴又与徐师川游应非寻常衲子今其姓名
 无传尤为惋惜 吾兄孝廉维谦字仲容读书寺中
卷三 第 31b 页 WYG0588-0350d.png
 时萟高古人如其文尝作文志曰负总持山右远府
 治川分东湖嘉树环之弱苇竹箭蔓草俯仰蒙缀水
 清以旋日月之光时入而波不波而平王孙甲第云
 连笙歌时落西望峻者厌原如锯苏公祠漫坁中折
 岸而阳汉高士亭东行数武澹台古墓弟子已葬衣
 冠湖上曲径深峭行幽峭地立高美楼以祠见罗李
 先生是萟也则高美楼与诸兄弟岁月所得者也移
 自龙沙故曰龙沙然则予虽面空主持世道之契立
卷三 第 32a 页 WYG0588-0351a.png
 矣余虽执萟仁义名节之警心也久矣丁已仲冬陈
 维谦书 仲容与其弟仲来名维恭俱为艾溪工文
 章敦气谊之士曩予数过总持见仲容所辑成弘以
 来时萟叠置乌皮连屋蔽牖艾千子文定文待诸选
 所未及也咸阳一炬灰飞烟灭三百年作者心血遂
 尽于此为之于邑
百福寺 在绳金塔之东宋建 明熊大司马明遇诗
 仙梵曾闻共一堂青牛白象俨西方郊原抱郭开初
卷三 第 32b 页 WYG0588-0351b.png
 地钟鼓翻经供法王花朩禅房春寂寂旃檀宝阁晓
 苍苍门题百福嘉王旧泛作慈云荫豫章
天宁寺 在德胜门外旧名孝光寺元萨都拉过孝光
 寺诗云秋日留题翠壁层出山聊听在山僧肩舆又
 上沙头渡隔水人家两岸灯萨字天锡元统中迁闽
 廉访司知事诗应作于此时胡元瑞曰天锡诵法青
 莲如海嶂连云起江潮入市流故庐南雪下短褐北
 风前夜卧千峰月朝餐五色霞朔风吹夜草寒日下
卷三 第 33a 页 WYG0588-0351c.png
 边城句法宏整在大历元和间殊不多得 闽友林
 祖鼎尝遇兹寺适有艳妇至寺僧某以目挑之俄携
 手入室林见大加诋诃某僧遂出不逊语予过寺题
 二绝于壁间有禅房寂寂啼乌静红雨香风动绮罗
 之句某僧负愧向祖鼎谢过托为洗去后果悔忏前
 愆精持戒律忆黄鲁直袈裟颂云丈夫出家当被坏
 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尼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
 撩蜂引蝶惟欠远山眉不意真有远山眉也吾辈遇
卷三 第 33b 页 WYG0588-0351d.png
 此固当金刚弩目以护之
菩提寺 在城东每岁迎春于此
太定寺 在德胜门外刘尚宝斯玮重建结放生社于
 此每月一举临川陈大士有放生会序大士不观释
 典独以儒者爱物之理谆切言之亦足与鲁公碑竞
 美也 云栖禅师放生之法不拘时日见即买放于
 某月下书某日放生若干巨生以个数计细生以觔
 数计岁终总算存以自考此法最善可免奸人预捕
卷三 第 34a 页 WYG0588-0352a.png
 急售附记于此
龙光寺 在城北龙沙冈三面积沙蜿蜒拥抱南有莲
 花池池水澄莹不受沙侵一郡好为奇胜布政使陆
 长庚丁继嗣建公馆于左郡文学结社课艺右为禅
 堂张公寿朋题曰沙佛居大通禅师说法其中禅师
 名无来南城人为诸生才名藉甚俄削发出家持戒
 精严专提楞严甚深微妙之旨慧辨无碍建安岂轩
 王频枉驾访之侍郎徐公作御史李公曰辅皆居士
卷三 第 34b 页 WYG0588-0352b.png
 中之高足也著有大通禅师语录 明刘冢宰崧赋
 龙沙赠友人别云朝出城北门遥见城下沙簌簌鸣
 北风萧萧入人家波陀皓如雪漫漫不可越水落黄
 金澄天晴紫烟灭别君沙下亭逝此歌扬舲春来倘
 相忆芳草是中青 谭元春诗谁使龙沙立周遭缭
 作墙古蛟声嘿嘿野鹤倚荒荒徙去终依寺吹来不
 碍塘我同遥集士疑信到斜阳 龙沙谶相传许真
 君上升所留其言曰吾仙去后千二百四十年当出
卷三 第 35a 页 WYG0588-0352c.png
 弟子八百师在豫章宋潘兴嗣诗云五陵无限日密
 视龙沙记龙沙虽未合气象已灵异昔时蛟龙湫半
 作桑麻地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陵谷岂可常渊
 窦在何岁微生久慕道恬淡辄忘味愧无及物功碌
 碌恒匏系生蒙尘土厚未受神仙秘何时与孤鹤冉冉
 从此逝
应天寺 在进贤门内唐启光元年建一名掬林寺相
 传有掬林禅师祷雨大著灵验因改名应天宋文丞
卷三 第 35b 页 WYG0588-0352d.png
 相天祥重新之
兴福寺 在城南宋悟宽禅师讲经于此有白蛇来听
圆觉寺 在蓼洲晋泰始七年建内有大观楼张元祯
 题扁今不存 蓼洲即古軥𦪇洲北堂书钞云豫章
 城西南有軥𦪇洲去度支步可二里是吕蒙作句鹿
 大艑处水经注赣水径谷鹿洲旧作大艑处按谷鹿
 即軥𦪇之讹广雅云船也音钩鹿 大观楼旧有诗
 集姑苏杜庠为之序庠诗云南浦北边圆觉寺西山
卷三 第 36a 页 WYG0588-0353a.png
 东面大观楼乾坤上下不知极今古去来无尽头斗
 酒江湖馀老兴鸣銮歌舞一浮沤史官楣扁题方了
 喜见先登二岳侯时周王二方伯过访故结语及之
慈云庵 在永和门内豫章城中无田惟慈云庵傍平
 畴数亩殊有郊野之致兵后废为荒陇 弘绪诗城
 东华厦多朱门丹艧炫烂摇晨暾臂弓腰箭旃裘满
 烈火荡尽云霞村蓬蒿影里鸱吻出古屋还遮斑驳
 佛琉璃灯光半欲无黠鼠白书围僧膝病樵辍斧聊
卷三 第 36b 页 WYG0588-0353b.png
 一到恍记当年醉残照清水三山几变更老人謦咳
 如鸦声
生生庵 在洪恩桥内有湖上亭崇祯间李少文司理
 嗣京建自为记华亭陈徵君继儒为之跋板荡迄于
 梵天此亦招提之鲁灵光矣 有蜀僧住持颇久戊
 已江城之变目击围城中事每日午阴风黯淡健儿
 持钩倚楼檐以伺见道上行人或数辈连臂而过辄
 舍去或孤行无侣则钩取屠割人皆饥甚气仅如丝
卷三 第 37a 页 WYG0588-0353c.png
 屠割时不能号呼呀然一声则肢体狼藉几上矣今
 孑遗落落晨星皆钩取之馀肉也司牧者其幸多方
 而生全之
西方庵 在里洲黎学使元宽重建
沙塘庵 在进贤门外大司马熊公明遇建有记
妙济万寿宫 在广润门左故子城之南晋时建祀旌
 阳令许真君逊宫左有井与江水相消长中有铁柱
 许旌阳所铸(西山双岭前/亦有铁柱一)以镇蛟螭之患唐咸通中
卷三 第 37b 页 WYG0588-0353d.png
 额曰铁柱观宋大中祥符间赐名景德观政和八年
 改延真观嘉定中御书额铁柱延真之宫明壬寅初
 春高帝至龙兴过铁柱观嘉靖中赐今名万历二十
 八年燬复建前有敕书亭后有玉皇阁 仙传云真
 君讳逊字敬之南昌人生而颖悟博极群书从吴猛
 得神仙秘法卜居西山下有售铁灯檠者知为金而
 还之里人化焉太康元年任蜀旌阳令后以晋室将
 乱弃官而归送而从之者如营垒今许家营是也
卷三 第 38a 页 WYG0588-0354a.png
 南昌县长亭乡许仙村乃真君故居吴赤乌二年已
 未母夫人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中玩而吞之因而有
 娠正月二十八日辰时生真君勾曲山远游君迈护
 军长史穆皆真君再从兄弟也至晋孝武帝宁康二
 年甲戍八月朔旦有云仗忽自天而下二仙乘辇降
 庭宣玉皇诏曰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卿在多劫之前
 积修至道勤苦备悉经纬愈深万法千门罔不涉历
 救灾拔难除害荡妖功济生灵名高玉籍众真推仰
卷三 第 38b 页 WYG0588-0354b.png
 宜有甄升可特授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赐紫衫
 羽袍琼旌宝节玉膏金册各一合诏至奉行真君再
 拜登阶受诏一仙曰余乃玉真上公崔子文一仙曰
 余乃元真上卿段丘仲告真君以冲举之期遂乘云
 车而去是月望日大营齐会少长毕至日中遥闻音
 乐之声祥云四布羽盖龙车从官兵卫仙童䌽女前
 后导从二诏使复至又宣玉皇之诏乃揖真君升龙
 驾命陈勋时荷持策前导周广曾亨骖御黄仁览与
卷三 第 39a 页 WYG0588-0354c.png
 其父族侍从旴烈与其母部从仙者四十二口同时
 升举鸡犬亦随飞腾留下修行钟并一石函曰世变
 时迁即为陈迹聊以为记 宋徽宗政和中降玉册
 上尊号曰神功妙济真君改观为宫仍加万寿二字
  真君虑后世奸雄妄作乃因铁柱以为谶记有铁
 柱镇洪州万年永不休八索钩地脉一泓通江流天
 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薄收地胜人心善
 应不出奸谋若有奸谋者终须不到头之句 又预
卷三 第 39b 页 WYG0588-0354d.png
 谶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
 之内当有地仙八百人出其师出于豫章大扬吾教
 郡江心忽生沙洲掩过沙井者是其时也 真君尝
 言此地水陆冲要人物繁夥岂无分合得仙之人试
 以丹药数粒杂他药货之令其信缘而取既而买者
 虽多竟无一人得遇真君吁叹以世间仙才之难得
 也 宋临川王安石有重建许旌阳祠记 明宋濂
 镇蛟灵柱颂(有/序)豫章郡铁柱二旌阳令南昌许逊敬
卷三 第 40a 页 WYG0588-0355a.png
 之铸以镇蛟者也郡地滨于江水虫骋妖故民多江
 祸旌阳与西安吴猛世云用正一斩邪三五飞步之
 术追歼其妖于长沙复惧遗孽荐兴使工冶铁柱压
 其窟穴一在西山双岭南湮没己久一在牙城南井
 迄今犹存柱出井外仅尺下施八索谓能钩锁地脉
 云唐咸通六年节度使严撰来为郡将发视之未及
 咫尺烈风雷雨江水暴溢撰恐而止其见于道家书
 者如此濂窃闻之周有壶涿氏(秋/官)掌取水虫若欲杀
卷三 第 40b 页 WYG0588-0355b.png
 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
 神谓龙冈象之属是也古盖有其术矣矧单阳则飞
 制以重阴乃伏而不动铁阴而蛟阳者也斯柱之建
 其亦沉橭象之遗意欤于戏豫章之民与蛟不两立
 微旌阳西安民其鱼矣濂不敏谨徇郡守叶君琛之
 请勒文柱下以颂神功于亿万载颂曰吴楚合城翼
 轸分经南昌钜都蛟孽所庭咮攓波潏脽运涛萦夫
 诸兽验胜遇禽徵沈灶蛙产𩞾阜泓成灵伯应历鬼
卷三 第 41a 页 WYG0588-0355c.png
 宪宣刑岳箓三辰斗剑七星挥斥电战刏割霆升河
 眚黑廓川液红星轨妖设镇冶金建楹祝融主𦦨阏
 伯司型八神锡羡五官储精上旋圆枢下键方扄溟
 妃捧鉴渊后持衡飙笙鹤濑月吹凫汀仙旌回紫童
 节流青玄勋潜汤素牒晶荧龟山铁絙龙鼎文铭翊
 扶鸿宰干运清宁泰山可砺灵柱弗倾 明胡俨云
 豫章铁柱历代名贤多有题咏熊朋来诗曰九州失
 贡金司空不行水蛟龙弄波涛魑魅入城市吁嗟清
卷三 第 41b 页 WYG0588-0355d.png
 谈晋万事漫不理遂令千载人稽首旌阳子正言反
 应词简意高虞学士诗曰老龙无意弄新波化作凫
 翁倚柱歌点石神方宁复得沉沙遗戟不堪磨汾阴
 鼎鼐千年出海底珊瑚百尺过谁在蓬莱期劫外下
 骑黄鹄一摩娑此诗初出人皆未喻其旨公曰此柱
 未敢必为旌阳之物故诗皆设疑词以问之铁柱诗
 虽多独熊虞二公之诗超于众作 陆文裕公深云
 铁柱宫之东南隅方丈甃池作石栏槛铁柱在焉相
卷三 第 42a 页 WYG0588-0356a.png
 传为许旌阳治蛟之物甲午冬初余与同僚偶往俯
 观焉微露其端乃石耳非铁也亦不作柱形岂厌胜
 所为与 宋临川谢逸铁柱诗豫章城南老子宫阶
 前一柱立积铁云是旌阳役万鬼夜半舁来老蛟穴
 插定三江不沸腾切勿摇撼坤轴裂苍苔包里鳞皴
 皮我欲摩娑肘屡掣旌阳挈家上天去只留千尺应
 门户西山高处风露寒兹事恍惚从谁语安得猛士
 若朱亥袖往横山惊北部 庐陵刘辰翁诗海市蜃
卷三 第 42b 页 WYG0588-0356b.png
 楼十万家支祁从此罢腾拿偶留封植一柱观慎勿
 飞扬博浪沙壮士钊身翻水赤都城弩手射潮邪要
 知此老神功妙大地千年一系槎 胡应麟曰许旌
 阳得道赠远祖由王虚仆射曾祖琰太微兵卫大夫
 先祖玉太极把业箓籍典者父肃中岳仙官赐所居
 宅曰仙曹左府右官皆天帝所令今人但知旌阳拔
 宅事不知许仲武逃尧后复有此赠未审天上玉虚
 仆射较地下九州长何似耳 真君与郭璞访名山
卷三 第 43a 页 WYG0588-0356c.png
 求善地为栖身之所得西山之阳逍遥山金氏宅遂
 徙居之今逍遥福地玉隆万寿宫是也 宋徽宗政
 和中感真君入梦授药愈疮诏洪州改修玉隆万寿
 宫建炎中金人寇江右欲火宫庭俄而水自楹桷间
 出火不爇酋长大惊为记其事而去时天会八年正
 月初二日也 传颠名得一乃铁柱宫道士往来临
 江之新淦踪迹莫测夜坐风雪中鼻息如雷人咸以
 颠目之淳熙元年召对德寿殿赐号灵宝大师光尧
卷三 第 43b 页 WYG0588-0356d.png
 赠以诗云有客东来欲试茶倦投松石坐欹斜暗香
 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江文忠公万里有御
 制诗跋大略言太上文奎宝箑贲于方外之臣矞云
 绚采圆月腾辉则此诗盖光尧亲书扇以赐之者一
 时宰臣史皓大参范成大儒臣朱熹皆有赠得之诗
 朱绝句云到处逢人说傅颠相看知是几生前直把
 北斗倾银汉去作龙宫第二仙史丞相诗不足观遂
 不录 左克明豫章道士也寓铁柱宫所辑古乐府
卷三 第 44a 页 WYG0588-0357a.png
 自三代至陈隋溯流穷源妙契作者之旨太和刘冢
 宰崧有寄铁柱宫左鍊师诗紫霞楼上左仙翁不在
 南塘在玉隆虚阁飞凫云影外乱山骑虎月明中铜
 驼荆棘秋风落铁柱波涛海气通别后玉箫浑少听
 令人长忆万年宫 宫中旧有铁柱延真语录汇编
 道士熊常静所辑前后诗集大学士朱善为序常静
 师事左克明汇编盖左克明未竟之书而常静成之
紫极宫 在惠民门外晋建唐天宝书额内有吴䌽鸾
卷三 第 44b 页 WYG0588-0357b.png
 写韵轩 真仙通鉴曰吴䌽鸾不知何许人或曰吴
 猛之女也唐太和末书生文箫客钟陵西山其俗以
 中秋为许旌阳上升日士女群集游帷观箫亦往观
 焉见一姝歌曰若能同步陟仙坛应许文箫嫁䌽鸾
 自有绣繻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生大惊异因伺
 之夜分姝与三四辈告别独秉烛穿大松去径尽陟
 山扪石冒险而升焉生以潜蹑其后烛将尽有仙童
 辈持松炬迎之生因失声姝回首曰非文箫耶曰然
卷三 第 45a 页 WYG0588-0357c.png
 姝笑曰吾与子数未合何太速生随至山项有几案
 帷幄金炉异香侍卫甚严与生坐定有二仙娥各持
 簿书而前指江湖覆溺事生因徵其事姝不对生请
 益坚不得己乃告之曰此天机不合泄于子吾当为
 子得罪矣仙娥即去忽天地晦冥风霆震击帷幄几
 案一时倾覆姝仓皇著衣秉简叩齿肃容俯地待罪
 俄而风云顿息星宿灿然有仙童自天而降持天判
 宣曰吴䌽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遂与
卷三 第 45b 页 WYG0588-0357d.png
 生夜携下山归钟陵旧处生贫不能自赡姝曰君具
 纸笔我为写孙愐唐韵运笔如飞日得一部鬻之获
 钱五缗尽又为之将十载人稍有知之者姝与文箫
 潜奔新吴县药王山侧邹举村中一日题诗壁间别
 邹举云一班复一班隐入药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
 得再还箫声凝露滴鹤翅接云閒一粒主人药服之
 能驻颜夫妇各跨一虎入药王山而留仙丹一粒遗
 举服之亦得却老今洪都城南紫极宫写韵处为写
卷三 第 46a 页 WYG0588-0358a.png
 韵轩是也 元虞伯生集写韵轩记略云隆兴紫极
 宫写韵轩高据城表面西山之胜俯瞰长江间乎民
 居官舍之中特为夐绝秋高气清望见上游诸郡山
 若临江之玉笋抚州之太华寸碧天际森列户牖他
 处之所莫及也世传吴□鸾写韵于此轩以之得名
 余昔在图书之府及好事之家往往见其所写唐韵
 凡三四本皆硬黄书之纸素方洁界画精整结字遒
 丽神气清明要皆人间之奇玩登斯轩而想其丰采
卷三 第 46b 页 WYG0588-0358b.png
 亦足以寄遐思也乎 虞集诗仙人本自好楼居偶
 下重帘写韵书最爱夜寒天阙近碧窗留得玉蟾蜍
  宋洪朋诗紫极宫下春江横紫极宫中百尺亭水
 入芳洲界玉局云映连山罗翠屏小楷四声馀翰墨
 主人一粒尽仙灵文箫䌽鸾不复返至今神宇夜冥
 冥 刘会孟记略云写韵轩虽江山明丽而栋宇雕
 残加以俗书满壁类无不愧文吴二才子者后十六
 年余自庐山还过之则殿角如飞高出廊右前栏俯
卷三 第 47a 页 WYG0588-0358c.png
 月澄景内涵中分为三官之祀谓吴氏故司江湖水
 官附焉于是祀三官犹二仙云 会孟又云凡吴氏
 唐韵皆反覆作叶子书朱墨分部精楷婉丽开玩如
 新近年犹有数本尚存世人不能效也 绪按陆务
 观云永康军导江县有迎祥寺藏唐女贞吴䌽鸾书
 佛本行经计六十卷吾郡知有唐韵而不知有佛本
 行经虽博闻强识如伯生亦未曾及此 清隐堂在
 紫极宫内元时道士余永和建永和数传至玄谷道
卷三 第 47b 页 WYG0588-0358d.png
 人余天熙创太古楼幽雅冠于郡城吴文正公澄过
 豫章辄造其地与聚谈信宿不厌是时道士共七𣲖
 惟玄谷一𣲖最胜故其徒多有闻于士大夫间馀六
 𣲖则尽泯泯矣 唐玄宗有亲书紫极宫额载天下
 金石志宋徐铉有紫极宫石钟铭皆此地之佳话也
文昌宫 旧在城内明钟翰王仲序诗云国祀元皇礼
 有馀紫云古殿近清虚文光上接三台位星象中分
 六府居喜有神仙司桂籍谅无名字洒琼书今来亦
卷三 第 48a 页 WYG0588-0359a.png
 欲从君去白鹭沙洲共钓鱼宫已久废仅此诗存耳
 万历间中贵潘相重建宫于磨子巷丹楹雕题颇称
 秀丽
玉清观 在进贤门外水次仓口宋庆元二年九江道
 士黄自然来此有道术善疗疾疫京丞相镗舍园为
 立观祀玄帝
建德观 在易俗坊晋咸和间建相传南岳紫虚元君
 魏华存修真处观后塘内有魏夫人丹井井上有亭
卷三 第 48b 页 WYG0588-0359b.png
 亭旧藏玉皇天尊各像皆金铜物僧道义复建月涛
 庵于侧文士每盘桓而偃息僧亦延款不倦也
妙济观 在蓼洲元至正二年建观右有许真君咒剑
 丹井
观音阁 在进贤门外 弘绪诗琉璃灯影在人世几
 沧桑草树天无际江山鸟独忙僧閒龙隐钵寺古鸽
 栖梁记得停船日风吹茉莉香
玉虚观 在德胜门外祀玄天上帝元至正壬辰年兵
卷三 第 49a 页 WYG0588-0359c.png
 燬道士载真空重创永乐中学士曾棨有记
纯阳观 在进贤门外陈仲举祠左宋建崇祯间重修
  明熊公明遇诗东皋朝日近迤北白云天犬吠仙
 源里莺啼道院边石坛苔色古松坞月华鲜闻道纯
 阳子曾经此探玄
新关圣帝君庙 在大成坊右最称雄伟后为阁以奉
 观音大士庙外左右坊额曰仁至义尽弘绪有特建
 碑记 汉前将军假节钺督荆州事汉寿亭侯姓关
卷三 第 49b 页 WYG0588-0359d.png
 氏讳(某/)字云长小字长寿河东解梁人 汉灵帝中
 平元年帝君奔涿郡依先主率校尉邹靖讨黄巾贼
 献帝初平元年随先主讨董卓建安元年随先主拒
 袁术五年封汉寿亭侯十二年先主奔江南帝君统
 舟师屯于樊口先主与孙权将周瑜共拒曹操于赤
 壁破之帝君随先主追操至南郡十四年先主领荆
 州牧以帝君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十六年先主入
 益州帝君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镇荆州十九年先
卷三 第 50a 页 WYG0588-0360a.png
 主以帝君督荆州事召诸葛亮等引军会成都是时
 先主领益州牧二十年帝君在荆州与孙权将鲁肃
 相拒二十四年七月先主称汉中王以帝君为前将
 军假节钺八月出师围曹操将曹仁于樊又遣别将
 围吕常于襄阳十月曹操使其将徐晃救樊孙权使
 其将吕蒙袭江陵十一月引兵南还保麦城十二月
 被害卒于汉乡 汉后主景耀二年追谥忠义侯宋
 徽宗崇宁元年追封忠惠公四年加封崇宁真君大
卷三 第 50b 页 WYG0588-0360b.png
 观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五年加封义勇武安王高
 宗建炎二年加封忠义义勇王淳熙十四年加封英
 济王明成化十七年封崇宁义勇武安王万历十年
 封协天大帝四十三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
 镇天尊关圣帝君 帝君常云日在天之上普照万
 方心在人之中以表丹诚又云愿天帝生好人愿人
 常行好事大哉言乎当与六经相表里矣
月城关圣庙 在北门月城内承平时郡人皆于此中
卷三 第 51a 页 WYG0588-0360c.png
 祈祷岁无虚日 弘绪谒关圣庙诗中天悬赤日亘
 古照丹心汉鼎因增重明封孰敢侵铁衣三界望汗
 马百魔钦蘋藻寻常供公前倍觉馨 不负长髯曳
 千秋孔与君华夷名遍震义勇鼎三分鱼鼓传耆老
 鲸钟响夕曛遥知禅悟处刀影冷层云 琐屑吴仇
 事高怀芥蒂空偏安虚壮略护国凛英风妇孺魂频
 慑牲醪久愈崇肃然瞻拜处仙佛仗神功
城西北关圣庙 在抚院公署傍巡抚兵部侍郎兼都
卷三 第 51b 页 WYG0588-0360d.png
 御史蔡公士英建学使黎元宽有碑记文甚奇崛刻
 庙中
蓼洲关圣庙 按吾郡祀帝君于郭外新城门外滨江
 庙为最古蓼洲则鹾商所建广润门外则居民所建
 然以地狭俱不免湫隘未若郭内之巍峨也 帝君
 签有东坡解碧仙注而占验仅存一二条殊为缺漏
 鄙意以郭外诸庙为舟车丛集之地庙各置簿题曰
 占验增补令往来人各以其所见所闻之灵异者备
卷三 第 52a 页 WYG0588-0361a.png
 书之每数岁延文士润色附入占验之下亦阐扬之
 快举也他处俱可以此推行之
马王庙 在顺化门内前祀马王之神后祀关圣考周
 礼马祖为房星其所祭先牧则始养马者俱未尝以
 王称此称为王者或曰马鸣王或曰释迦之马鸣大
 士或曰道家之马师皇俱不可考始仍其旧称以告
 虔焉可也弘绪有重修募疏
江东庙 在广润门内神姓石名固秦世赣人汉灌婴
卷三 第 52b 页 WYG0588-0361b.png
 击南越神降绝顶峰告以克捷之期已而功成因祠
 祀之宋隆祐太后驻跸于赣金人深入至皂口彷佛
 见神拥阴兵护卫前后灵应甚众备载赣州江东庙
 宋濂记吴杨溥时封神为昭灵王宋封至崇惠显庆
 昭烈忠祐王元三易封为护国普仁崇惠灵应昭烈
 忠祐王绍兴志云江东庙在城东北三里神姓石名
 固秦世赣人庙食于赣江之东汉陈婴讨南越神以
 捷闻此庙起之始按此则击南越者乃陈婴非灌婴
卷三 第 53a 页 WYG0588-0361c.png
 也大梁赵与时宾退录亦云江西郡县城隍人多指
 为灌婴其实不然友人萧大年考功臣侯表始知为
 陈婴盖婴自定东阳为楚将项羽死属汉定豫章浙
 江封棠邑侯都浙流俗所传不为全无所据但误其
 姓耳与时之言与绍兴志吻合存之以备参考
文孝庙 在章江门外祀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既薨
 长子欢应嗣位武帝舍嫡孙而立其第三子晋安王
 纲是为简文帝止封欢豫章郡王后薨于江州谥曰
卷三 第 53b 页 WYG0588-0361d.png
 安及简文见废侯景矫诏奉欢子栋即帝位栋方与
 妃张氏锄葵而法驾奄至惊不知所为泣而升辇未
 几改号天正加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安王为安皇
 帝或曰后梁岳阳王察称帝江陵时所上尊号察盖
 昭明帝三子也臣于魏魏屯兵江陵守之傅岿琮二
 主至陈后主祯明元年为隋所灭卢志不知天正改
 元己有追尊昭明之事辄谓察归魏自立始尊统为
 皇帝岂未读南北史耶江右南康与金陵俱有庙祀
卷三 第 54a 页 WYG0588-0362a.png
 昭明其题额曰文孝 昭明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
 之长子也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
 经悉通讽诵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帝知之每
 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三日五日乃还宫其母
 丁贵嫔有疾昭明朝夕侍左右衣不解带及薨步从
 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痛绝武帝敕中书
 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身圣人之制痛不胜丧比
 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粥昭明
卷三 第 54b 页 WYG0588-0362b.png
 虽奉诏劝偪终丧日止一㿻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
 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无不下
 泣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
 卷五言诗之善者为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按后梁称帝江陵中宗察享国七年世宗岿二十三
 年莒公琮一年臲卼于周齐分据陈隋扰攘之秋竟
 能保有蕞尔至三十馀年不可谓非昭明之德泽也
 王仲淹帝魏颇为缝掖所讥若以察继湘东至开皇
卷三 第 55a 页 WYG0588-0362c.png
 七年梁亡始大书隋高祖年号而以统属之于南或
 亦笔削之一义与栋为武帝嫡孙其嗣位甚正但属
 侯景推戴遂不克令终然进帝昭明实出自于栋耳
黄司空庙 祀陈司空黄法氍万历间太守范涞重修
 府同知黄在裘记 法氍字仲昭新建人少劲健有
 胆力步行日三百里距跃三丈梁侯景之乱于乡里
 合徒众太守贺翊下江州法氍监知郡事陈武帝讨
 侯景令周文育屯于西昌法氍遣兵助文育屯新淦
卷三 第 55b 页 WYG0588-0362d.png
 县侯景党于安庆分兵来袭新淦与战却之进克笙
 屯俘获甚众敬帝即位封新建县侯割江西四郡置
 高州以法氍为高州刺史镇巴山广州刺史萧勃遣欧
 阳頠来攻法氍拒战頠败走及武帝践阼入陈以破
 王琳擒余孝顷功授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与
 周迪共平熊昙朗功最大天嘉中周迪反率兵会都
 督吴明彻讨迪于上塘诛之明彻拜都督江吴二州诸
 军事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废帝时大举北伐以法
卷三 第 56a 页 WYG0588-0363a.png
 氍为都督出历阳齐遣将来援禦于大岘破齐军尽
 获人马器械遂克历阳进攻合肥降之加侍中改封
 义阳郡公累迁都督以功大故祀之
孚应庙(额佳山/福地)在修仁坊相传唐隐士崔姓自汾宁游
 至此值城中患疫隐士以丹掷井折柳示人汲饮病
 者即愈井在今清平坊之上街所著有入药镜一篇
 载道书敕封佳山孚应侯庙久废万历间迭建额曰
 佳山福地或云神晋人崔姓子玉其名唐宪宗得奇
卷三 第 56b 页 WYG0588-0363b.png
 疾诸医不效忽有道人卖药于市一粒而愈问其姓
 名曰臣豫章人崔姓俄不知所往遣使觅之乃于此
 地得崔公祠诏封英烈侯与前所载不同并存之
 黄谷琐谈云永青山有大王庙庙额云西齐护国王
 人不知何神也考东岳忏曰岱岳显圣威灵护国西齐
 王崔府君则固岳神位下第一护法也府君名子玉
 隋大业三年六月六日生唐贞观时为鼓城令据此
 则神乃贞观时人与典午氏无涉吾土或亦以东岳
卷三 第 57a 页 WYG0588-0363c.png
 辅佐之故而祀之耳 庙内旧有古槐载范涞志
药王庙 在文昌宫右
火神庙 在磨子巷祀荧惑星君万历间建
白马庙 在府学左祀际真护法白马忠懿侯王神产
 分宁兄弟三人从许旌阳斩蛟二兄己被害忠懿奋
 勇而往卒击杀蛟豫章为立庙祀之
三圣庙 在广润门外祀白马神兄弟顷乙未岁四月
 初三日夜半烈风雷雨庙祝见怪自江中来目光如
卷三 第 57b 页 WYG0588-0363d.png
 炬水涌起丈馀渐近石堤祝急鸣钟吁神庙中隐隐
 作叱咤声怪遂奔回扬子洲石堤赖以无损
陈司徒庙 在进贤门外徐孺子墓傍去祠滨江之南
 二十里有高风庙亦祀司徒 陈蕃字仲举先为青
 州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也前后太守召俱
 莫肯至惟仲举能致之字而不名特设一榻去则悬
 之后左迁豫章复以此施之南州高士徐稚仲举所
 虚心折节惟此两人至大将军梁冀威震人主遗书
卷三 第 58a 页 WYG0588-0364a.png
 诣蕃有所请托辄不得通使者诈求谒遂笞杀之其
 加礼韦布而不畏彊禦如此称为天下义府岂徒然
 哉 范史载周璆事于仲举传而豫章设榻则载于
 徐孺子传中读者往往失于参考遂专以属之孺子
 耳
温忠武公庙 在进贤门外居江之滨祀晋江州刺史
 温峤南昌胡俨有记俗误以为祀司马温公遂称司
 马庙至今未正其讹
卷三 第 58b 页 WYG0588-0364b.png
唐忠烈祠 在章江门外祀颜常山鲁公兄弟俗称大
 王庙相传鲁公为监察御史辨冤狱于五原遂致甘
 霖故建祠以祷水旱兼尝历饶州刺史吉州司马此
 亦其过化之地也祀常山当以袁履谦配祀鲁公当
 以李萼配海内祀三颜者须以吾言告之 鲁公贬
 吉州司马时日与诗人文士倡酬为乐世传有庐陵
 集十卷
章江庙 一名沛泽庙在新城门外祀郡人汉章文以
卷三 第 59a 页 WYG0588-0364c.png
 其献地筑城佐灌将军而有功于吾土也宋大观中
 祈祷甚灵赐额沛泽庙庙傍隙地数武僧幻修建准
 提阁万时华为作募疏
澹台祠 在府学前大成坊万历中巡抚都御史四明
 王公佐特建以祀澹台先生郡大夫士讲学肄业其
 间每有地方公务亦于此祠商酌月有讲会有文会
 公议移豫章馆诸乡绅所贮金买田以济会费因置
 伍谏乡安丰庄田五百二十四亩每岁管祠郡大夫
卷三 第 59b 页 WYG0588-0364d.png
 士轮掌无与在位事天启末逆阉魏忠贤斥卖郡国
 书院助水衡钱此祠亦在卖中业已有售之者至曳
 澹台先生像投于江滨崇祯初烈皇登极首殛大珰
 特旨复诸祠太守彭期生奉澹台主以归诸废悉皆
 振举甲申后讲席忽化为厩舍巡抚兵部侍郎兼都
 御史蔡公士英见而嗟呀尽驱后垣之鸠居者遂倾
 囊金召匠作葺旧祠而新之同藩臬诸公延请郡大
 夫黎元宽暨陈弘绪课士其中复设处百金买田一
卷三 第 60a 页 WYG0588-0365a.png
 百亩以佐膏火巡抚兵部尚书张公朝璘复捐囊重
 修悬示以止使车假寓甚力岁戊戌黎与弘绪恳辞
 祠务至再至三遂以田尽归南昌府儒学详具黎澹
 台祠纪略中 大司马熊明遇少宰熊文举并有祠
 记督学杨兆鲁有澹台祠款约 祠旧有塑像塑工
 以意为之按李龙眠画七十二子像灭明猛毅甚于
 子路夫子所谓失之子羽者谓其猊武而行儒耳
同仁祠 在洪恩桥祀明都御史孙燧副使胡世宁许
卷三 第 60b 页 WYG0588-0365b.png
 逵都御史王守仁知府伍文定御史唐龙凡六人皆
 正德已卯宸濠之变前后殉难及戡乱之诸臣也万
 历间知府范涞重葺知府卢廷选再修之新建丁此
 吕撰祠记
褒德祠 在南浦驿南香巷祀巡抚江西都御史夏公
 良心万历二十九年建有特赐祭田
陆公祠 在德胜门外水晶坊祀巡抚江西都御史陆
 公万垓万历间建祭田二十六亩七分馀大学士张
卷三 第 61a 页 WYG0588-0365c.png
 公位撰祠记
 
 
 
 
 
 
 
卷三 第 61b 页 WYG0588-0365d.png
 
 
 
 
 
 
 
 江城名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