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牧斋有学集卷四十四
 杂文
  首棱二十五圆通拣法解
通曰楞严会上文殊亲奉佛敕选择圆通法门进退
拣收迄至未有定义良以寔无优劣如来之慈旨圆
融承佛威神文殊之选择谛审单言拣即优劣之相
历肰单言收则选择之文何据孤山圆师横分利钝
尅定胜劣吴兴岳师非之谓诸圣所得圆通本根非
此土当根乃为所拣山家竹庵观师扶其义曰寔无
优劣会同诸圣彰通义也谁当其根从土顺机彰别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义也既云入道皆通则根土一切融通复云何别若
云顺土各别则人法一向违背复云何通今置通义
且明顺土谓观音独顺此土之根而诸圣咸不顺者
此义何居诸圣所居之土在娑婆耶不在娑婆耶如
不顺此方之土则此方诸圣有言娑婆世界草木金
石者有言于此界中有佛出世者此委属何方之土
诸圣所顺之根在此土耶抑在他土耶如不顺此方
之根则他方世界有以佛光明树作佛事者乃至有
以香饭等作佛事者将别顺何方之根此观自在乃
他方来游之菩萨不应此方诸圣偏违教体如诸圣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所承事威音王日月灯诸佛是往娑婆之教主不应
多生脩习重舍宿因是则顺土一解牒而责之有无
穷过也诵文之师依语生解颟预笼统义居两楹此
拣彼收那有文明即拣即收都无诚證斯所谓张网
贮风织空为缕者矣窃谓选择正义不出拣收二法
直须对决分明肰后遮表无惑偈文自初心入三昧
乃至云何获圆通解等此全拣也自我今白世尊巳
下偈文有六句此全收也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二句此正拣正收也何言乎全拣也归元性无二方
便有多门故拣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故拣乃至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众生迷本明循声故流转故拣何言乎全收也圣性
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故收即事舍尘劳非是长生学
浅湥同说法故收观音因独顺此方之根诸圣亦未
尝不顺此方之土以言乎一门圆照即十八界齐收
以言乎迷本循声则耳门亦拣今谓此之所拣即彼
之所收一法界中谁拣谁收作此差别也何言乎拣
正收也偈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一以一娑婆世界是释迦一佛国土住此说法度生
欲以此世界众生乐小法刚彊难化又耳根偏利佛
用软善刚强杂说三语以清净音闻而调伏故故曰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声闻独宣明所谓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也偈
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娑婆国土释迦为法
王观音为净圣二十四圣为眷属同居忍土并领金
言无一门不宣声论无一法不归教体此二句文势
紧蹑上十八界云何获圆通而来故曰正拣尅而论
之正在观音傍参馀圣凡取三摩提未有不以闻中
入者故曰正收也以从尘入言之陈如千佛音声悟
明四谛此以音声为教体也从初得解声彻梵天空
神传唱此其證也若优波尼沙陀若香严童子若药
王药上皆言如来教我亦言如来印我此亦闻中入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也跋陀罗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摩诃迦叶于日月
灯佛闻法脩学此亦闻中入也以从根入言之阿那
律陀闻诃失明佛示照明三昧得半头天眼非关眼
观也周利槃持半偈遗忘诵帚开悟豁肰漏尽非关
鼻观也憍梵钵提牛呞异舌如来示一味心地法门
灭心入定非关舌观也毕陵迦婆蹉纯觉遗身因于
数闻如来说苦空法门非但由观身也须菩提入宝
明空海因于如来发性觉真空非但由观意也此六
人者亦皆由闻中入也以从识入言之舍利弗闻迦
叶波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口生非闻中人而何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普贤菩萨用心闻分别众生知见我说本因心闻发
明非闻中入而何孙陀罗难陀心常散乱世尊教我
观鼻端白非闻中入而何富楼那辩才无碍宣说
空实相以音声轮助佛转轮非闻中入而何优波离
闻佛教戒广说戒法结习律藏非闻中入而何大目
连亦闻三迦叶宣说因缘心得通达神通第一非闻
中入而何以从大性入言之持地菩萨初毗舍如来
摩顶谓我当平心地今闻诸如来宣妙莲华我先證
明此于闻中證地性圆通也月光童子闻水天佛教
脩习水观得无生忍此于闻中入水观三昧也火头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金刚承事空王说多淫猛火教以遍观诸佛呼召名
为火头此于闻中入火光三昧也琉璃光菩萨遇无
量声佛开示本觉妙明大千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
蚋啾啾乱鸣此于闻中證性空真风也虚空藏菩萨
于定光如来得无边身纯现虚空相以音声答闻说
法此于闻中證性觉真空也弥勒菩萨以日月灯明
佛教脩习唯心识定单传十方唯识之宗娑婆国之
声论莫深于此大势至菩萨以无量光佛教念佛三
昧广摄此土念佛之人娑婆国之教体莫弘于此如
上诸圣与观世音菩萨同发间慧齐證圆通一行三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昧无二无别肰而不能无拣者诸圣自以多根入道
而观音正以耳根入道诸圣各以多根分證耳门而
观音独以一根圆證耳门浅深迟速由此旁分偏圆
秘现因而侧出所以示有一多各成方便也今此会
上经文殊一番选择于观音则叹大褒圆于诸圣则
开权显实一色一香总归三昧尘尘法法圆照一门
以一根接诸根也亦以诸根接一根也以一机抽诸
机也亦以诸机抽一机也以一圣褒诸圣也亦以诸
圣表一圣也十八界各启一门而观音为一总门总
门一开则门门洞达不以一门开多门也十八界各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悬一镜而观音为大圆镜圆镜一照则镜镜交光不
以一镜遮多镜也净名中诸菩萨广说不二法门苏
子瞻颂之曰忽见默然无语处三十二说皆光燄蒙
所谓全拣全收者亦若是而巳矣昔师以圆通拣法
说楞严三关若拣根顺土之解妨难盘互此关之揵
闭终不可得而破也不有曲说孰资哢引山家诸师
实惟良导后之君子勿以破厥罪焉
  海印憨山大师科经总义或问
问曰楞严经文从初至二卷中无推破五蕴之明文
憨山大师通议判七处徵心为破色受二蕴下文以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次破想行识三蕴古人未有议及者何也答曰如来
出世俱为救度系缚五蕴沈溺生死之众生楞严一
经乃对治五蕴之方药也经初佛告阿难一切众生
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所谓用诸妄想者即
五阴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诸妄想也第三卷反
覆推徵五阴六入等皆如来藏妙真如性第七卷详
辨阴魔正明五阴五浊超越次第经末结明五阴本
因同是妄想一经始末脩因正果全归五蕴宁有徵
心辨见破妄显真重重开示不以推破五蕴为宗致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者邪大师科判乃如来说法切要之关键虽古人所
未发实今人所未了无怪乎诸方卷舌而不谈也肰
大师议解出之悟后信笔发挥其中分支落节容有
贴释未尽处今以管窥之见疏通證明期不孤大师
之智灯耳问曰经文辨魔先销色阴次尽受阴今约
徵心乃云兼破色受二蕴者何也答曰起信云推求
五阴色之与心色者五蕴之首也心者四蕴之总也
如来徵心先徵心目目即色蕴心即受蕴也以八识
其相见二分最初见分搏取四大少分为我根身迷
此色身取为内我色受二蕴正是执受所依之处今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推穷七处攀缘使心目之妄皆无所依即破色蕴而
受蕴兼破此炙穴倒根之法也天亲曰色法者识之
所依所缘夫言所依所缘非受蕴领纳而何论又曰
从本始来色心不二傅大士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
境心迷则兼迷破亦兼破故经云生因识有灭从色
除曰从色除则破色蕴时不但破色蕴明矣问曰想
行识三蕴大师逐节推破科判历肰其义云何答曰
大师云心即妄想为六识想蕴见乃八识见分为七
识行蕴八识见精为根为识蕴故心目二妄谈尽五
蕴八识以起信纲要印定经文此大科经之关键也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今循览大师科判参详经文窃谓应以七徵了毕阿
难白佛世尊放光乃至如是见性是心非眼为第三
破想蕴之文(大师判从上至二卷如来说为可/怜悯者为辨妄心破想蕴之文)应以
世尊开五轮指海敕阿难乃至心性各有所还云何
为主为第四破行蕴之文(大师判从二卷阿难承佛/悲救深悔乃至于一毛端)
(遍受一方国土为辨/妄见破行蕴之文)应以阿难言妙明真心云何无
还乃云开示二种妄见为第五破识蕴之文(大师判/若此见)
(精必我妙性乃至无得疲怠妙/菩提路为非见精破识蕴之文)问曰初破想蕴云何
答曰经文先示真妄二种根本言诸众生用攀缘心
为自性者以前七转识名攀缘心故言识精元明能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生诸缘缘所遗者以第八阿赖耶为识藏生无明住
地与七识俱故论云名句文身熏习为缘种种名言
皆由于想故知攀缘能生皆想蕴功能也佛咄阿难
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乃至皆由
执此生死妄想设为真实此破想蕴之明文也阿难
重请三昧谓由二障所缠以分别俱生二见根识相
依总属妄想故佛以眼见灯观种种诘辨以是眼非
灯是心非眼正明见灯见眼皆前尘虚妄相想所谓
想念摇动妄想结成乃想蕴行相也上文心目二妄
至是委破色受二蕴亦重结于此问曰次破行蕴云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何答曰行以迁流为义念念不停初徵客义住名主
人不住名客不住非行而何次徵尘义尘质摇动虚
空寂肰摇动非行而何佛言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乃
至匿王自伤发白面皱殆将不久变化密移我诚不
觉寒暑迁移渐至于此后经云化理不住运运密移
甲生发长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此皆行蕴
之明文也色难妄想想相为身聚摇内播趣外奔逸
乃行蕴行相也复次又以寄宿旅亭喻迁流不住以
掌亭不去显妙明不还是故破行蕴之文齐此问曰
次破识蕴云何答曰此中见精明元即二根本中识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精元明八识之精元本自圆明者明暗通塞诸相正
显此识精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如来指定见量指示
见源从日月宫至七金山种种物像皆是八识现量
清净见精所烛将阿难于中推择领取见性于是辨
舒缩定方图发明二种精见色空见见非见良以见
精乃八识自体亦即是根本元明此所谓蕴识也以
二种分别妄见證之山河国土即梨耶识能见相分
见病目眚正属元明能了根本元明见眚无咎则五
蕴实法不存八识全体洞照因缘自肰和合不和合
了无觉后馀疑而五蕴皆为如来藏矣如是乃为破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识蕴如是而后为破五蕴也问曰大师以五蕴八识
为所破之妄于色受二蕴破五识于想蕴破六识于
行蕴破七识于识蕴破第八识今但明五蕴不言分
破五识等何也答曰五蕴色心开合不同开则色法
惟一心法有四合之则唯一识蕴也教家取五识等
分配四蕴亦约略之谈耳若指五属受五由六而方
生生起处同是一识五不定五也若指六属想意识
缘外境时必依末那为染污根六不定六也若指七
属行第七缘六带八七无本位七不定七也若专指
第八属识蕴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识蕴不但第八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也永明言前五识及第八俱缘现量即现前不生灭
性六七二识落在比非二量即念念常生灭故曰识
在根笼犹鸟处罗识之与根乍出乍入啄一舍一不
可执常境为识境识为境识如来说法当体相应如
何执有一蕴能破一识分疆画界尅定破立之法邪
仁王般若云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于中生不可
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根本色名色盖心名识盖
想盖受盖行盖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以此文證
举识蕴则该五蕴矣除破识蕴别无破五蕴之法则
此经除破五蕴亦别无破八识之文矣大师方便点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示为行人指迷愚者执为实法斯认指为月者也问
曰大师立破识蕴灭第八识此义云何答曰论云所
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唯识云由斯永失阿赖
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颂曰大圆镜智
同时发其可灭乎大师意在破第八识见精显如来
藏一真法界即起信唯心相灭之灭亦即唯识永失
名舍之义非可与近德破识用根之曲说同条而共
贯也佛明言五阴六入等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永明
云首楞严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
耶识依圣言量楞严一经终始皆归五蕴也于大师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之判奚疑
  景教考
万历间长安民锄地得唐建中二年景教碑士大夫
习西学者相矜谓有唐之世其教巳流行中国问何
以为景教而不知也按宋敏求长安志义宁坊街东
之北波斯胡寺贞观十二年太宗为大秦国胡僧阿
罗斯立又云醴泉坊之东旧波斯寺仪凤二年波斯
三卑路斯请建波斯寺神龙中宗楚客占为宅移寺
于布政坊西南隅妖祠之西册府元龟天宝四载九
月诏曰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初建寺因以为名将以示人必循其本其两京波斯
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州郡亦宜准此大秦寺建
立之缘起也碑云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贞观九
祀至于长安十二年秋七月于京师义宁坊建大秦
寺阿罗本即阿罗斯也寺初名波斯仪凤中尚仍旧
名天宝四载方改名大秦碑言贞观中诏赐名大秦
寺彝僧之誇词也舒元舆重岩寺碑曰鸿胪待西宾
一支特异于三方亦容杂彝而来者有摩尼焉大秦
焉有妖神焉合天下三彝寺不足当吾释寺一小邑
之数也释寺唯一彝寺有三摩尼即末尼也大秦即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景教也祅神即波斯也今据元舆记而详考之长安
志曰布政司西南隅胡祅寺祠武德四年立西域胡
天神也祠有萨宝府官主祠祅神亦以胡祝称其职
东京记引西彝朝贡图云康国有神名祅毕国有火
祅祠疑因是建庙王溥唐会要云波斯国西与吐蕃
康居接西北拒佛菻(即大/秦也)其俗事天地日月水火诸
神西域诸胡事火妖者皆诣波斯受法故曰波斯教
即火妖也宋人姚宽曰火祅字从夭胡神也经所谓
摩醯首罗本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真
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化行于中国肰妖神专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主事火而宽以为摩醯首罗者以波斯之教事天地
水火之总故诸胡皆诣受教不专一法也大秦之教
本不出于波斯及阿罗诃者出则自别于诸胡碑言
三百六十五种之中或空有以沦二或祷祀以邀福
彼不欲过而问焉初假波斯之名以入长安后乃改
名以立异地志称默德那为回回祖国其教以事天
为本经有三十藏凡三十六百馀卷西洋诸国皆宗
之今碑云三百六十五种肩随结辙岂非回回祖国
之三十藏与若末尼则志磐统纪序之独详开元二
十年敕云末尼本是邪见妄称佛法既为西湖师法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其徒自行不须科罚大历六年回纥请荆杨等州置
摩尼寺其徒白衣白冠会昌三年秋敕京城女末尼
凡七十二人皆死梁贞明六年陈州末尼反立母乙
为天子发兵禽斩之其徒不茹荤酒夜聚淫秽画魔
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上大乘我乃上上乘盖末尼
为白云白莲之流于三种中为最劣矣以元舆三彝
寺之例覈而断之三彝寺皆外道也皆邪教也所谓
景教流行者则彝僧之黠者稍通文字膏唇拭舌妄
为之词而非果有异于摩尼祅神也作景教考俾士
大夫之溺于彝学者知其从来如此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叹誉赠俞次寅
往余读明州周茂山诗叹其如独鸟呼春九钟鸣霜
近代才子无出其右巳而群公叹茂山者皆以余言
为肰今年偶游钱城有人告我曰杭越之间群毁茂
山以为其人可杀而诗可放也众怒汹淘将及子子
其戒之或又曰吾子不自重采列朝诗结弹斯世之
所谓宗主者杂肰欲杀而以茂山为顿刃茂山惧殆
将迸子以自免也钱唐俞次寅者茂山之友也次寅
诗召独噪于杭越间相与敛于推服无异词夫次寅
茂山皆余之所叹也今也毁一而叹一譬诸焚芝而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树蕙铩鸾而巢凤斯人之耳目巳贸易不能自主矣
而又何以方人所谓两口而自齧者也不见次寅久
诗益奇其得意处有抉舌锥沙崩厓倒峡之势由次
寅观之茂山所就当益奇此二子皆腰下有骨岂怵
干群飞刺天迸人以祈自免者耶苏子瞻有言士如
良金美玉自有定价岂可以爱憎口舌贵贱之余自
放于空门老而无徒肰不能无空谷似人之喜今得
见次寅犹见茂山也于其别也作叹誉一篇以诒之
并以诒其徒王备五冯道济者共为叹息也
  原讳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韩退之为李贺作讳辨辨二名嫌名不讳之义详矣
而未覈讳之所自始曲礼曰卒哭乃讳郑玄曰敬鬼
神之名也生者不相辟名卫侯名恶大夫有名恶君
臣同名春秋不非檀弓曰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
始也既卒哭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
卢植曰丧朝夕奠尚生事之虞而立尸卒哭讳新是
以为生道事之毕矣复以鬼道始事之也玄曰谓不
复馈食于下室而鬼神之也故谓高祖之父当迁者
也王肃曰故谓五庙讳者左传曰周人以讳事神名
终将讳之著之于经质之于传古人之制讳也生事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耶死事耶吉礼耶凶礼耶故曰之死而致生之不智
而不可为也之生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今之
议辟讳者懵于生事鬼事舍故讳新之典而杂肰曰
辟讳故讳之不知而辟新讳斯不仁不智之尤也孔
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
今人不读书不考古不悉忌讳典故但以献䛕教谄
为能事之生致死陷于大不敬之律而不自知斯孔
子之所哀殆于用人者也昆山归子庄字玄恭吴越
间传知其姓字唐人所谓不以名而知其人也士友
笔札忽改称为元恭归子错愕不置答谓余习于礼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者而问焉广昌黎之辩作原讳以告之
  愚楼对
愚山子治临江之公廨撤故亭为愚楼山阴徐伯调
记其事于石余读而美其文传示坐客客有啐于旁
者曰子之营绛云也可谓夸矣乌目再成雀离交加
真檐翠微斗杗丹霞丛屋架栋四部五车如鳸窃脂
如雀啄花剖苇负版殚瘁厥家祝融作难焚如突如
绿字焦烂丹书掀除珠尘玉膏狼籍路衢主人耄矣
诛茅烬馀踅鼻枳足骄虫之庐过者窃笑咸欲削绛
云之扁而谥之以愚临江之楼上应星斗叠嶂盘郁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清江蚴蟉下容旌旗将吏奔走江山风月胪列尊卣
过而目之为愚是犹卫侯命子以恶而黄公题女以
丑也崇渊庳陵浊渭清泾甚哉其不相蒙也胡不反
其实而正其名乎言巳梦寐呓语有夫绛衣大冠执
而数之曰余绛云之守神也用誓告汝昔者金镜委
光珠囊不收经典漫漶俗学嘲啁主人奋肰钩河雒
披坟丘穿地藏罗天球整齐经史津涉姒周宝书玉
牒旁摭曲蒐神工百王圣德千秋浴堂沈沈宣室悠
悠插牙签其如织执丹书以告修枝柱乎星纪之虚
岿肰此楼也云汉黯霮墨穴晦冥有光激射上直帝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廷上帝曰咨宿戒六丁霞车日毂载而上征良常新
宫袛桓旧经灵飞之印编以金绳帝之用火政也盖
所以摆磨乾坤捞笼汗青标摄提之二眉持日月于
两珰既而帝车回钟琯吹勾萌甲坼将重理人文之
事于是临江之楼架构经始虹蜺回带星河奔会凭
阑南望光景愕𣅿重江洑流萦纡紫翠呜呼噫嘻此
文字之祥而非干将莫铘之馀气也东南天柱号曰
宛委金简玉书华彝所閟虞山阁皂离立斗牛之次
夫固皆赤帝之下都玉笥之别治也帝敦文命永贲
南戒守神司扄敢告职司且夫愚嘉名也操蛇之神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以此相北叟愚溪之神以此居南吏嗟尔諓諓名寔
贸置噱西家以謷愚祈河曲而贳智东涧老人与客
同梦蹶肰而起灯明风肃神告在耳幸斯文之未丧
知皇览之不可以忽遗也命笔书愚楼对以复于愚
山子
  重建乡先贤商相巫公祠堂碑
吾邑乡贤祠首商相巫公咸及子贤按越绝书虞山
巫咸所出张守节史记正义巫咸及子贤冢皆在苏
州常熟县西海虞山上盖二子本吴人也世传宋嘉
定间土人掘山西青龙冈得古碑八分书商相巫咸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冢五字令王爚修墓立庙孙应时为记应时以庆元
二年作令至端平元年阅十一令始及爚记乃称前
令王公嘉定中掘地事在十三年后安得悬记其不
足据如此嘉靖戊子巡抚陈公行县谓巫咸父子瞽
宗之祀不应祔子游庑下议立专祠秋报门外久之
刑官踞为公署乡先生故僭拟配祠者遂迁主于私
室侮先哲黩明祀矫侮不经莫此为甚邑之英俊王
君梦鼎邵君灯考邑乘企风烈喟肰叹曰呜呼是不
可以不正卜地梁昭明读书台之左建祠堂三楹春
秋飨祀得如甲令从事请刻丽生之碑以示永久余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惟三代之君受命中兴者三巫公相太戊庙称中宗
与夏少康周宣王媲烈于国为宗功贤继相祖乙保
乂六臣伊巫居四于家为世美书称巫咸乂王家作
咸乂作大戊文章烂肰昭垂训命后千馀年子游被
其馀泽北学于孔氏于南方文学为大宗世祀绵邈
流风蔑如祠屋彝于鸠居木主漂为土梗表章修举
非后贤之责而谁责与世俗凌夷井邑迁改洞天福
地罗归池馆佛宫神刹斥护家祠卜筑则白石揽悲
设版而青山雪涕二君之作斯庙也兴感寂莫假灵
盻蚃千年之香火一新百世之眉目如在其所以耸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流俗树风声者用意良远盖不独观乎九京聿脩厥
德为末世之盛事也余少读周书君奭仰止先烈辄
流连不忍置又观朱子楚辞注所谓古之神巫者知
为上古司天属神之遗法今老矣旧学荒落既略书
其事复仿楚人之歌作迎享送神诗俾邦人歌以祀
焉而并刻之其词曰灵之生兮岳降神左陟右扈兮
又有殷灵之归兮登九天地绝天通兮日月后先神
巫在天兮尘劫指掌帝筮下土兮顾视悒怏乾端坤
倪兮禹迹茫茫风毛雨血兮孰辨故乡抚彗星兮拥
云旗灵不降兮我心伤悲山城宫兮书台址丹青刻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桷兮映望委丽灵慰我兮夕降祥飙晻霭兮天门詄
荡历商周其犹漏晷兮灵朝出游兮暮至止此邦之
人兮灵之孙子吴羹楚沥兮荐以蘋蘩灵冯我兮汎
兰峨峨殷哻兮俨其法冠风舆兮云马驱厉鬼兮朔
之野桂浆兮椒糈要灵气兮憺延伫灵少留兮勿遽
归报事商实兮终古不违
  吉水李氏旌门颂铭(并序)
崇祯元年十二月兵部尚书臣邦华言天启六年五
月臣削夺家居长男士开赴县课试次男士国负笈
从行泊舟城西士国失足堕水江水暴涨环视莫敢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手援士开哀号整巾自投怒流中日方亭午舟船鳞
集千夫失声嘲轰万馀俄见巾浮水上而没诸生父
老惊恸白状所司议上请臣忤奄惧祸乞哀得寝恭
遇皇上御极如天如神沈阴积蔀皆见日月臣何忍
塞哀茹痛使臣男孝友奇节反为臣抑没不获表著
圣朝是用敢衔刀负土泣血以请制曰李邦华男士
开救弟投躯事关风纪著建坊旌表下有司表其门
曰孝友诸生复请祀学宫祔隋孝子庙士开死时年
三十有二副室宋氏年二十有二断发自誓纺织事
姑育两岁儿长世羁贯就学垂十年病瘁以死巡按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御史察其状遇乱不上行在礼部奉旨覆奏制曰李
长世母宋氏准建坊旌表铭曰邦家末造孽牙运枵
国有大命制于寺貂山崩川沸不令不宁阳侯天吴
相其鞠凶英英俊民粲粲门子瑞鸟共命嘉木连理
仲也不吊失足洄渊招手漩澓再沈再褰伯氏奋身
赴江求号夺我弱弟斗彼怒涛湍流划开鲸波中分
神鱼水犀捧戴角巾方忧腰领敢画眉目沈沈龙宫
茫茫鱼腹帝曰忠父懿厥后昆服尔彝训昭我德门
亦有贞姬尅面𠢐耳百死一生以育孤子黄头失经
乌头莫逮孝子重趼奔告行在御书天语先后庚庚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谁云高高而不是听煌煌忠父在帝左右清庙庸鼓
以祝以侑景星霱云萃于一家垂芒千古扶卫帝车
惟忠惟孝邦家之庆旧史颂矣尔受命长
  就亭铭(并序)
愚山子分司临江亭于听事之侧以登高骋望名曰
就亭而自为之记东涧遗老读而叹曰愚山子名亭
之指我则知之今夫公廨隙地缭步寻丈辇粪焚椔
地少天多閤山屏列潇江分流自下而上宛在壶中
此亭之就于地也结竹四周柱楣撑桷疏帘𥿄帷不
施丹垩弹琴围棋鏦琤相应此亭之就于物也人吏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浃和兵气远屏瓦骼凹凸蒸为土膏风恬夜静微闻
讴歌此亭之就于人也岂惟是哉清江碧嶂横𥪡铺
舒古庙废峰参差夕照卷帘酬酒如在木杪我就江
山江山亦就我也暖日发春萧辰报秋好风自来月
驾先驻良辰美景攒簇晷刻我就风月风月亦就我
也散帙命觞明灯染翰长吟而孤桐引浩歌而清角
发德音愔愔良士瞿瞿我就宾朋宾朋亦就我也嗟
夫人世之不相就者多矣天不下应地不上升天地
不相就也东海扬尘桑田横流桑海不相就也人生
其间役无涯之智逐有涯之生茫茫劫劫与日竞走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将安就乎愚山子澄观遗照恬智交养就谷以养神
就母以养气庶几古之端虚而宁一者韩子之记燕
喜所谓智谋仁居将去是而羽仪天朝者凭栏一笑
砉肰如孤云奔星他又何足道哉愚山子曰有是哉
请为吾铭铭曰临阁皂之仙山笑班白之俗吏衣裳
剑佩背负云气我怀斯人室是远而神马尻舆逝将
从君饮就亭之酒而歌就亭之诗就亭之画云木萦
纡鹿衣鹖冠貌一老于其中使老鹤典客其尚亦知
为予乎
牧斋有学集卷四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