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588-00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武林梵志卷四
           明 吴之鲸 撰
  北山分脉(由湖墅至/皋亭山)
香积寺在江涨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柯氏舍宅为寺
 旧名兴福大中祥符间赐额香积门临官河帆樯往
 来者日千百计秉烛犹喧一径蛇行茂林荫密隐然
 城市异薮也
卷四 第 1b 页 WYG0588-0062b.png
妙行寺在夹城巷宋徽宗时有僧思净者姓喻工画佛
 人称喻弥陀遂弃家学佛舍宅为寺以接待云水二
 十年间往来者三百万众故俗称接待寺方腊之乱
 思净语贼乞以一身代一城之命贼为少戢元季燬
 宣德二年重建寺南为望佛桥寺内有布袋和尚像
 亲笔题赞书法遒古 张九成喻弥陀塔铭钱塘喻
 氏子生不茹荤少好画学吴道子臻其能后专画阿
 弥陀佛无为子杨次公喜之呼为喻弥陀世因以称
卷四 第 2a 页 WYG0588-0063a.png
 焉年三十五岁弃家学佛名思净初礼开化定公为
 师次依灵芝照公祝发二公皆有戒行而师所志甚
 远不自以为足也即北城之外僦舍饭僧期以百万
 日持钵乞食不避寒暑心念精一人天归焉不为经
 藏为毗卢大阁百镜四垂互相摄入庄严雄饰俨若
 天宫庖湢井厕莫不备具郡移妙行院额以旌其勤
 属方腊陈通之乱煨烬之馀妙行岿然独存盖虽贼
 不敢犯也至金人入寇始焚之腊之来也师径造贼
卷四 第 2b 页 WYG0588-0063b.png
 垒愿以一身代一城之命诚心感动贼悚然为之少
 戢每贼退师辄收聚遗骸大作佛事香花熏沐冢而
 藏之其志坚确表里如一积久纯熟不见间断至于
 随机响答自然殊胜有部使者问师能画弥陀何不
 参问师即答曰平生只解画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
 幸有五湖风月在太平何用动干戈师为儿时游西
 湖多宝山辄作念曰异时当镌此为佛其后遂为弥
 勒之像欲及百尺使水陆往来得以瞻仰门下侍郎
卷四 第 3a 页 WYG0588-0063c.png
 薛公问弥勒见在天宫为诸天说法公于此镌顽石
 将奚以为师曰咄哉顽石头全凭巧匠修只今弥勒
 佛莫待下生求其他发扬应接往往如是尝以般若
 心经句为一颂其所自得盖不可以常法论也绍兴
 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趺坐而逝年七十其徒葬于
 院之法堂之右前此僧有梦窣堵坡坠于地者有梦白
 龙升天者有梦众神礼辞者噫此岂常人也哉度弟
 子二百八十一人师常以院宇未复为念既而弟子
卷四 第 3b 页 WYG0588-0063d.png
 行超以判府丞相吕公之命甲乙相继主院事行蹈
 建大藏水陆堂行速建僧堂二十间行全建法堂方
 丈巍峨蔽亏观者动心其盛矣哉余钱塘人也知师
 为详窃尝悲学佛者比比而务实者何其寡也学律
 者以变古为长学教者以好胜为务学禅者以破戒
 为通其失佛意甚矣而师惟实是务不事虚饰搏空
 手斋三百万僧架空地为大刹宇凿空山为佛誓以
 有成不自有其善不自矜其能故人无不信者兹可
卷四 第 4a 页 WYG0588-0064a.png
 尚也已行全来请铭铭曰大道不明谁辨西东卑者
 眩俗高者谭空课其实效系影捕风伟哉法师唯实
 是务饭无量僧建大刹宇捐躯赎命指石为佛厥志
 未已厥身己没誓千百生终底其成粤有法子克肖
 其父殿堂楼阁庖湢廊庑后先出没为一佛土咨尔
 子孙勿坠其绪 张浚赞喻弥陀掩遗骸诗刀兵劫
 海苦漫漫原野遗骸葬若干尽大地人须荐取眼睛
 突出髑髅寒 赵鼎赞喻弥陀诗骸骨鳞鳞旷野昏
卷四 第 4b 页 WYG0588-0064b.png
 天阴雨湿向谁论纵然有乐踰南面争似无为实相
 门 清了赞喻弥陀诗城市乡村随处走落花流水
 几番春扬眉一笑凭谁荐四百万僧斋主人 苏试
 水杓颂喻弥陀用以化缘其徒宝之杓柄长多少西
 湖水浅深本来无一物非古亦非今 张商英赞喻
 弥陀画丈六佛诗丈六金身毫端三昧精妙入神充
 满法界善知众艺得大自在游戏神通一切无碍恒
 河沙劫金刚不坏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
卷四 第 5a 页 WYG0588-0064c.png
 外 史浩喻弥陀偈搅翻十里西湖水化作四方八
 德池净洗众生烦恼垢人人见自性阿弥
法云寺在武林门北七里许归锦桥西馀杭塘之南草
 营巷五代晋天福五年吴越王建请馀杭安乐寺治
 禅师开山赐额法因寺宋英宗治平二年圆通秀禅
 师重建改赐今额寺内有宋驸马都尉武胜军节度
 观察留后张敦礼舍钟万斛苏东坡作铭内殿崇班
 马惟宽舍拜石东坡作记元至正兵燬洪武九年善
卷四 第 5b 页 WYG0588-0064d.png
 人沈胜请双林寺铁庵愚蒙极禅师重建正统间燬
 寺僧文珩圭璋白和尚重新殿宇嘉靖间倭夷入寇
 兵燬万历二十二年僧明庆智昂重建寺右有愚蒙
 极塔 苏轼法云寺钟铭并叙元丰七年十月有诏
 大长老圆通禅师法秀住法云寺寺成而未有钟大
 檀越驸马都尉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张敦礼与冀
 国大长公主唱之从而和者若干人元祐元年四月
 钟成万斛东坡居士苏轼为之铭曰有钟谁为撞有
卷四 第 6a 页 WYG0588-0065a.png
 撞谁撞之三合而后鸣闻所闻为五阙一不可得汝
 则安能闻汝闻竟安在耳视目所听当知所闻者鸣
 寂寂时鸣大圜空中师独处高广座卧士无所著人
 引非引人二俱无所说而说无说法说法虽无尽问
 则应曰三汝应如是闻不应如是听 苏轼法云寺
 礼拜石记夫供养之具最为佛事先其法不一他山
 之石平不容垢横展如席愿为一止具之用晨夕礼
 佛以此皈依当敬礼无所观时运心广传无所不在
卷四 第 6b 页 WYG0588-0065b.png
 天上人间以至地下悉触智光闻我佛修道时刍泥
 巢顶沾佛气分后皆受报则礼佛也其心实重有德
 至是礼也愿一拜一起无过父母乘此愿力不堕三
 涂佛力不可尽石不可尽愿力不可尽三者既不可
 尽二亲获福生生世世亦不可尽今对佛宣白惟佛
 实临之元祐八年七月中旬内殿崇班马惟宽舍
定光寺初名福庆庵创自大梁贞明二年丙子杭州都
 督府钱塘县节度讨击副使方铢同众共造石幢一
卷四 第 7a 页 WYG0588-0065c.png
 具镌大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于上其文略曰布金设
 象宝刹交辉土净昙生宛如佛国现存后唐天成二
 年大为增创复昌于晋天福四年盖吴越王因长耳
 和尚来居于此显定光古佛化身遂改为定光禅寺
 在武林门外清湖中闸上关门巷内洪武五年天台
 僧惠珙重建至正统景泰间僧佛海昌升等复建翰
 林侍讲蒋廷晖书其额万历间水旱相仍竟为荒墟
 三十三年乙巳七月间黄汝亨倡缘重新之前后大
卷四 第 7b 页 WYG0588-0065d.png
 殿钟楼两庑禅堂方丈铸钟设像汝亨有碑记殿前
 存古罗汉松柏各二株古井名梦泉石栏存偈天王
 后殿并东废塔院古柏七株大槐树一株冬青树一
 株皆七百馀年物 黄汝亨重建定光寺募缘疏定
 光寺去予家百武而近自梁唐历晋宋代兴称吾里
 最胜觉地昔予垂髫读书其中殿宇敞朗古松修竹
 掩映僧舍佛降生日士女香供礼拜纷集如雨今予
 折腰官下回忆读书时仅三十年而雄殿惟馀荒台
卷四 第 8a 页 WYG0588-0066a.png
 丛林践为丰草残僧数众败屋几椽古佛道场倏焉
 寂寞称佛子者不无黍离之叹追惟我等均此覆载
 而或高楼广厦拟于仙居或风雨飘摇草栖露宿是
 谁所种而受报尔殊俗人不思其故遇可修为尚生
 悭吝可悲已夫长耳和尚为定光古佛化身天成间
 自天台来卓锡钱塘后居南山法相寺常募人作福
 或问和尚作福有何形段答曰能遮百丑由此言之
 丑于何作贪悭即是福于何生能遮即是减丑增美
卷四 第 8b 页 WYG0588-0066b.png
 造自一念耳即以长耳和尚片言作定光导师可也
 我等贤愚贵贱信受斯语顶踵可捐何况钱币是古
 佛寺不日成之于是寺僧方理舍念投体稽首行乞
 属予重宣而作偈言稽首古定光普同十方众是佛
 无古今还现于本人是福无形段遮丑即名福丑亦
 不自形悭贪即为丑愿以无量光照破悭贪种一切
 诸佛相喜舍心所成如以长耳相庄严定光佛古佛
 所现处梁晋宋无二我愿十方众自信等信佛顶踵
卷四 第 9a 页 WYG0588-0066c.png
 而可捐何况金银粟宝山空手回百丑于何灭奉持
 斯语者亲见古定光
永慈寺亦名万寿庵在乌盆桥路口僧宗宴庆秀募开
 义井建茶亭佛宇以济往来寒暑不辍杭严道费公
 尧年题额晏秀往京师以慈忍坚苦闻于上召对赐
 渗金毗卢遮那十佛宝莲座金像一尊并千佛幡紫
 衣袈裟五佛冠敕赐护国永慈寺额以归建大殿供
 渗金佛八角亭供大士像并天王殿山门禅室庆秀
卷四 第 9b 页 WYG0588-0066d.png
 复拓基为永远之计云
化度寺在江涨桥梁天监间朱异舍宅为寺名众安隋
 改众善唐改重云再改承云宋治平二年改今名旁
 有崇善王庙元至元间燬至正间僧若金复建
宝觉丰乐寺名丰乐院在西马塍内宋乾德六年僧雪
 岩建治平间改为宝觉丰乐禅寺嘉靖间兵燬万历
 三十年僧寂学重建前有金沙桥左右有八角琉璃
 井后有银沙桥阿婆荡小土山茂竹
卷四 第 10a 页 WYG0588-0067a.png
显教寺在武林门外东去里许宋显仁太皇后韦氏绍
 兴十二年自北归至是辛未二十二年十月于杭州
 皋亭山建新寺成额曰崇先显孝寺明年复于北关
 门外清湖闸东傍大河建庵曰华严以为别院乾道
 五年仍奉敇改今额后徙在城金刚岭嘉熙间燬宝
 祐年间徙今所元末燬洪武初重建未几又燬至弘
 治已酉僧智福复建万历庚子又燬后十年僧广询
 慨然有兴复之志仪部黄汝亨为倡募诛茅拓地经
卷四 第 10b 页 WYG0588-0067b.png
 营木石不辍寒暑者三载至壬子落成寺幽僻深邃
 若谷南北湖山隐映林樾清流四面小桥古路宛有
 东林虎溪之胜于北郊诸兰若中独称幽绝殿之外
 去百馀步黄汝亨建亭书华严经又以妙严二字题
 其居宋应昌题深省二字赠之后有池一泓澄注上
 有修竹古藤郁翠如画汝亨构三楹其下题曰得听
 居询朴真严于戒律善讲所至法席充牣尤于妙法
 华经得三昧四方学人咸称明法华云所注有观所
卷四 第 11a 页 WYG0588-0067c.png
 缘缘论释义九喻诗诸游览诗并偈颂若干首并行
 于世 黄汝亨建殿募疏武林门外清湖闸中旧是
 华严之庵今名显教之寺阁横山色何殊龙井之云
 径列松阴不减虎溪之渡自宋绍兴而递远迨我洪
 武而重新诸佛之所照临妙华于焉错落万历庚子
 冉罹劫灰十载星霜竟湮兰若诸天佛像淋漓风雨
 之场四壁僧伽残破荆榛之地寺之不存教于何显
 嗟古路之入幽谷岂当世而无善根兹幸询禅师卓
卷四 第 11b 页 WYG0588-0067d.png
 锡此间义阐华严之藏挥麈其上音传宝树之枝开
 晦以明居今作古发鼎新之至愿为众信所皈依弘
 道则覆十方布金仅需五百敢告聿来檀施成兹最
 胜觉场一文一合萃众宝于香林出力出财累微尘
 而山岳俾夫大方广佛从一切愿海而交通莲座香
 台与亿贝心珠而并耀见在勤修之德分明作福之
 形各破悭心咸归净业谨疏 刘曰宁送询禅师归
 武林显教寺诗去去东林社还从天目游佛灯萤火
卷四 第 12a 页 WYG0588-0068a.png
 夜别语树间秋野葛诸方论飘蓬半世愁中原谁法
 眼驹谶本南州 虞淳熙赠询禅师诗梵林绿雪驻
 双轮似有神光隔玉尘门拂桐花迎白凤坞飞桃叶
 驾青鳞少陵竞采千金实望帝遥思万树春更莫经
 台摇麈落横山明月正留宾 曹学佺宿显教寺诗桥
 头山渺渺栅口水渐渐月没来时尽霜浓坐后添教
 原分显密径自入华严今日游仍处能于胜地兼
 释广询得听居歌询也平生怒浮俗拄锡如镵鬼神
卷四 第 12b 页 WYG0588-0068b.png
 哭曾把凄清风雨竹种成个个临池玉黄郎自是灵
 山嘱为护空门就林宿月明半在山之麓醉歌竹枝
 露如沐歌罢支颐仍瞪目责予不缚林边屋询也日
 中食不足那有馀藏趁馀欲黄郎知我同骨肉为结
 幽居对深绿凉风不使羲皇独天花粉散琳琅馥静
 听心与虚空触虚空发声晤高躅
福寿寺在西马塍望佛桥西南俗呼为东隐齐梁朝有
 神僧宝掌禅师飞锡过汴游浙见林深地僻景胜形
卷四 第 13a 页 WYG0588-0068c.png
 奇即插竹为精蓝之始唐贞观七年少卿夏公恢宏
 梵宇题曰东林五季末殿宇寥落宋嘉定间复为鼎
 新元复燬皇明镇江南峰义禅师杖钵游此重建成
 祖文皇帝有赞其略曰缁门总卒乐以优优至成化
 丁酉岁姑苏半塘寺僧大章舍资建天王殿嘉靖乙
 酉山西老衲鼎建西方宝殿 陈秋阁新秋宿东林
 诗閒来栖野寺凉思快高情露冷絺绡薄天秋枕簟
 清蒲挥逾玉麈莲饮胜金茎翠竹摇诗榻孤眠忆友
卷四 第 13b 页 WYG0588-0068d.png
 生 陈寄南过东林诗生平耽寂乐曳杖入东林寺
 外青山绕阶前黄叶深浮云知世态澄水见禅心坐
 觉尘纷远唯闻钟梵音
大觉禅院去武林门北可十里在北关德生巷唐宪宗
 元和二年弘辨法师建额曰大觉禅寺檀越蒋安王
 谅舍地计一十六亩五代周显德间燬元武宗至大
 三年诏举乌石山僧世愚重建正殿天王殿法堂等
 后柳塘和尚拓以禅窟方丈僧寮修观演义养老涅
卷四 第 14a 页 WYG0588-0069a.png
 槃诸堂春秋开讲冬夏坐禅四方宗之靡不风向元
 季燬于兵燹洪武十一年用环璩法师欲崇奉大圆
 镜光普门像复作大阁雄丽壮峙工与像称都人作
 礼因敬生悟俗称大觉院亦名观音院成化间僧无
 心道鉴重葺嘉靖间岛夷入寇废僧德明寻又恢复
 迄万历三十三年岁癸卯僧圆神重建户部主事晋
 江蒋光彦助缘落成撰文树碑寺旧有东坡鼎赵松
 雪手书十可山房参寥子手书觉路元僧柳塘手种
卷四 第 14b 页 WYG0588-0069b.png
 长松百八株并废于嘉靖间惟大佛三尊诸天等像
 皆吕侃屠玉瓒名迹及大圆镜光观音镂像虽屡经
 劫烧而岿然独存 唐宪宗御制赞朕闻天之为大
 也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纵广之数可推则知
 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沈沦于沙劫救焚灼于尘区
 毒龙惧其威光强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于宇宙其
 小则隐于毫芒七十二圜先有陶钧之内万八千载
 即为俄顷之间汉日载其通辉周星彰其降诞鹫头
卷四 第 15a 页 WYG0588-0069c.png
 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前舒玉毫之瑞相干戈
 不用梵志摧锋甲胄无施波旬溃弤辟圆明之净域
 启方便之禅门慧晷耀于昏衢慈云清于圬室无得
 而称其惟大觉乎 中峰大圆镜像赞心镜光明皎
 如月圣人智体无生灭一念才兴即现前古今凡圣
 相融摄 唐宣宗皇帝问弘辨法师机缘帝曰禅宗
 何有南北之名对曰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东山开
 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
卷四 第 15b 页 WYG0588-0069d.png
 名神秀在北扬州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
 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宗本有南北之号也帝
 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
 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
 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帝曰何为方便对曰隐实
 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设
 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斯亦方便之谭乃
 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语亦无出方便之迹帝曰何为
卷四 第 16a 页 WYG0588-0070a.png
 佛心对曰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心者佛之别名无
 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
 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
 之性如陛下日应万几即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传
 不会别有所得也帝曰祖佛既契会心印金刚经云
 无所得法如何对曰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但示
 众人各各自性同一法藏帝曰何为顿见何为渐修
 对曰顿见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
卷四 第 16b 页 WYG0588-0070b.png
 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是日辨师
 对七刻赐紫方袍号圆智禅师仍敕修天下祖塔各
 令守护 钱德弘怀大觉上人诗借得僧房一榻眠冻
 云晴日照寒毡己知有像俱成幻悟得无生始是禅
 碧眼比丘能佞佛白头居士且谭玄怀人只隔西湖
 水沙上凫鹥自洒然 李日华题觉海上人宴坐处诗
 一沤复一沤起灭何时休风静孤月现空寒万国秋
  邹迪光十可山房题壁纵横不如李子宛转颇似
卷四 第 17a 页 WYG0588-0070c.png
 模棱今日一椽为盖他年五岳担簦
智果院在武林门外东关六里旧为宋东山万寿寺寺
 敞可容数百僧四面环水莲花盛时香闻里许有亭
 临其上曰白莲亭外有涵虚镜水二阁中有白莲桥
 米芾题且吃茶匾元末兵燬其地尽入民居洪武三
 年智果僧文□于旧基得观音像一座三焚而不燬
 者未辨为几百年所遗因建殿为供匾曰智果下院
 俗为观音庵万历七年僧明绣拓基以广其制创大
卷四 第 17b 页 WYG0588-0070d.png
 法堂万历戊申僧海成照心复捐资辟地浚池种莲
 作亭以追旧迹路建大山门曰万寿遗踪 王稚登
 过访诗礼佛归来道路赊海云犹自湿袈裟鳌身驾海
 千寻雪蜃气成楼五色霞月满吴门聊驻锡秋深作
 伴好还家门人若问南游事曾见支那小白华
永宁庵去武林门十里芳林乡沙河关万历间雪浪法
 师建接待十方云水檀越陆云舍地中贵刘成为护
 法里人沈文助建翰林吴应宾题曰慧海津梁
卷四 第 18a 页 WYG0588-0071a.png
西方庵在艮山门外五里馀云栖寺僧广明卓锡于此
 饭僧十万复舍已地以扩充之本师手书其额昼夜
 持佛号不辍口四方衲子藉为依焉
广教寺在北新桥东晋天福六年有肇法师始创吴越
 王建旧名倾心宋大中祥符间改今额庆元六年密
 印法师重修有雨花堂说法台元季燬洪武四年僧
 智海重建基址宽敞前后印堂田八十馀亩寺径松
 林六十四丈后有土山三层上苦条树大可五十围
卷四 第 18b 页 WYG0588-0071b.png
 出武林门先见此树景泰间僧觉徵潜心文墨博通
 经史注纂百忍箴行于世其板今存府库以钵资筑
 江涨桥华光桥塘栖跨塘桥朱镛书碑嘉靖年被倭
 患日渐侵废万历间查理废寺产额保里举僧正祈
 承业惟跬地破椽而己祈赎置基地二亩建佛殿三
 楹万历丁未孙通曙重建千叶宝莲大佛周围小佛
 千尊仅延香火云 陈璇徵法师像赞貌古而神清
 胆雄而志宏其存已也活活落落其行事也烈烈轰
卷四 第 19a 页 WYG0588-0071c.png
 轰其学博也则因百忍箴而见其功显也则造五道
 桥而称律法条章讲论而明圣贤义理遵守而行在
 当仁而不让但有为而必成禅讲丛林之寺院倚之
 而纪纲益振衡台宗门之教法得之而箕裘克承是
 不忝从佛国出古庭而受经抑不愧为大报恩重开
 山一代唯庵之上足续传世之真灯也 陈璇诗三
 生石上长青苔春日谁登般若台痛杀汤休从此逝
 不知惠远几时来风清浙水空杯渡云敛英山宝地
卷四 第 19b 页 WYG0588-0071d.png
 开绿竹青松犹满眼可怜消息断蓬莱 毗陵胡濙
 源诗岁暮因过水际村维舟重过旧游门点头顽石
 依然在说法高僧已不存夜榻自来明月影春庭空
 见绿苔㾗我来多少伤怀事留像挑灯与重论 苕
 溪徐祚诗雨花楼阁化烟霞甘露泉头即是家檐卜
 结成霜后未枇杷开到雪中华也知寂灭才为乐始
 信浮生自有涯写得旧时行道影不教尘土涴袈裟
昭化寺去城北七里潮王桥东南唐长庆三年建旧名
卷四 第 20a 页 WYG0588-0072a.png
 龙龛吴越王复建于后周显德二年宋大中祥符间
 改赐今额旧在芳林乡河北中界绍兴二十三年官
 以其地建仓屋迁寺于兹地傍有潮王庙元至正十
 九年兵燬洪武四年重建二十四年立为丛林永乐
 九年复燬十年重建松江府推官段天祐撰碑记成
 化十二年少保于公给事张晟捐资重建隆庆二年
 张中复张一阳重修金台王玘书昭化二字万历二
 十八年本寺僧圆会重修殿后存唐朝松柏三株
卷四 第 20b 页 WYG0588-0072b.png
 镏英诗风轩话久觉清凉白藕花开近石塘老去诗
 名惭沈宋古来佛法重齐梁坐临流水心方净吟爱
 青山梦不忘休得沈酣便归去欲将小品问支郎
 沈宣诗六月野风村路凉小桥行过又陂塘人怀淇
 澳居栽竹僧污袈裟燕渡梁共说五湖閒更好岂知
 一醉虑俱忘俞君写得坡仙句只恐当筵笑郭郎
 倪宗正诗万竹青青隔石桥薜萝恍若护芭蕉眼前
 春色俱消歇定里禅心忘寂寥云意依微生画壁月
卷四 第 21a 页 WYG0588-0072c.png
 光溶漾破烟霄一联清影今分我几度风霜不受凋
  萧鸣凤诗万缕千条湖上堤苏公去后歇芳菲独
 馀宝地春阴在抱膝相看一鸟啼
崇兴寺去城北一十五里芳林乡北新关后元至元间
 普慧和尚建至正末兵燬洪武初僧照心禅师重建
 二十四年立为丛林正统四年本境居士盛本忠施
 财修建大雄宝殿大藏经阁普慧法堂钟鼓楼并假
 山一座在寺殿后灰烬于隆庆五年七月十八日本
卷四 第 21b 页 WYG0588-0072d.png
 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佛广建立小屋三间供奉万岁
 龙牌万历十三年六月十三日真宣重建佛殿山门
 栽种千头奇柏一株壬子黄汝亨倡缘真宣海云复
 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并普慧法堂
崇先显孝华严教寺在皋亭山之阳宋绍兴十九年建
 二十八年赐崇先显孝禅寺额宁宗改禅为教御书
 皋亭山三字及崇先显孝华严教寺八字以赐元末
 燬洪武十二年重建二十四年归并崇兴寺有无尽
卷四 第 22a 页 WYG0588-0073a.png
 堂万工池东翰堂桃花坞即韦后坟攒所毗卢阁龙
 游洞云锦亭圆音堂
普润寺在武林门外西下扇一啚宋淳熙元年成太师
 舍地为寺赐今额元末燬于兵万历戊申圆泉禅师
 募化重新详虞淳熙记中 按钱塘志故有普润寺
 去会城之西不二里许前临桃花港后接东隐寺开
 山于宋淳熙间国太师成公舍地为寺延师居焉寺
 名普润者时方盛行天台之教除净慈昭庆禀禅师
卷四 第 22b 页 WYG0588-0073b.png
 之外若天竺三山及普福而下若院若庵咸遵其化
 普润盖以性具之教命名也或者曰论不云乎名无
 得物之功功无当名之实普润之名为之奈何曰夫
 天台智者大师以灵山亲承大苏妙悟独点法华一
 经为诸经王开本迹之双妙会权实之一致色香中
 道世间相尚后贤一踵其芳猷乌得以附通之名圆
 顿之名哉曰如居士所指名必得实敢不仰信于心
 然实必符名抑何者为普而为润耶曰若未闻法华
卷四 第 23a 页 WYG0588-0073c.png
 一云一雨三草之无私泽乎盖喻众心地为烦恼所
 亢道芽之莫生也故如来以大法音倡戒善滋三涂
 而济之于人天倡谛缘滋二乘而济之于菩萨以圆
 满菩提滋菩萨而济之于如来䆒其指归如经云如
 来说法一相一味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当知下而众
 生上至菩萨无所不该者非普也欤始自贪嗔痴以
 至尘沙住地莫不受滋者又非润之谓欤或者唯唯
 又曰不慧尝原是寺自宋以还其间兴废固不可考
卷四 第 23b 页 WYG0588-0073d.png
 然成公之后寥寥若无一僧之可称述孑然至今杲
 公乃能远举先迹宁抑有说乎曰古今人物之著否
 有幸不幸何独一寺然也若知寺名普润在于利泽
 僧名圆杲在于朗照观如来名大云亦名丽日者又
 寺之待僧岂无宿因哉或又言寺微古迹曷以名刹
 曰子独取夫古乎有人于此欲舍今日之今第求古
 日之古不知今既不处古云何有念念代谢交臂非
 故若将以方伯公诸长者为见在护法耶在即无所
卷四 第 24a 页 WYG0588-0074a.png
 去脱渐去那得复称见在在耶总藏去于去则寺之
 与人称今可也称古亦可也或者唯唯遂以为寺记
 颂曰会城之西爰有招提成公舍宅普润是题火宅
 燄熄法云荫低圣凡虽异为滋且夷宋迨胜国故址
 欲迷有僧圆杲以拓以栖方伯吴公给劄护持考其
 功德成公肩齐谁能證此请自牟尼
普化庵近香积寺系香积下院僧无为重建
治平寺在城北永和里唐天成间建宋治平改今额元
卷四 第 24b 页 WYG0588-0074b.png
 至正间重建元末燬而复建洪武二十四年并香积
 寺
宝严寺在肇原乡义溪村名宝胜院宋乾德六年郡人
 钱仁晖舍地建治平中改今额建炎四年金兵犯境
 院燬而大士殿独存金众骇异奉泥金法幢佛牙舍
 利谢罪遁去而院旁十里民得无恙绍兴间建元至
 正十九年燬洪武初复建二十四年并香积寺
兴化庵在城西北谢溪村西宋咸淳间建元末燬洪武
卷四 第 25a 页 WYG0588-0074c.png
 十九年重建二十四年并香积寺
真如寺在江涨桥东宋韩蕲王舍宅为寺构重阁安奉
 金书大品般若经智度论于其上元至正二年燬洪
 武十五年重建
觉圆寺在武林门外五里皇庆元年僧慈济建元末燬
 洪武十年重建今并昭化寺
铁佛普明寺去西湖可四里许在西马塍宋绍熙元年
 建庵曰普明冶铁为佛嘉定十三年请额得古废寺
卷四 第 25b 页 WYG0588-0074d.png
 普明之额偶与庵同遂移赐之改庵为院元末张士
 诚据为敌垒毁佛为军器院废正统四年僧宗浩重
 建天顺二年请赐旧额甬东徐恕记俗犹称铁佛寺
 万历辛巳火祠部黄汝亨劝募僧朗重修
永庆寺旧名清心在西马塍清泰二年吴越王建名涌
 泉院宋治平二年改额泉从石罅流出折入黄山桥
 泉味极清美高宗爱之常取以瀹茗
永兴寺在灵竺山后唐贞观建今重修 武林黄汝亨
卷四 第 26a 页 WYG0588-0075a.png
 为寺碑记曰西溪有名刹曰永兴寺当灵竺之后山
 唐贞观间悟明尊者开山宋铁牛印禅师重建济颠
 复垒石为安乐桥不数武而当水啮处嵚埼欲堕乃
 夏涨秋灌势甚冲决而岿然独存真圣迹也村民将
 食螺蛳己断其尾颠乞放之池中遂活至今螺无尾
 寺中废嘉靖间复兴失其东偏为万氏祠而祠又属
 赵氏冯祭酒开之倡缘以七十缗赎还于是永兴东
 境始复僧真麟居禅堂旧址焚修不懈禅房三间在
卷四 第 26b 页 WYG0588-0075b.png
 池左高榆修竹间碧琅绿雪翛然可人池右种梅百
 本霏霏晴雪芳馥林表冯公因属麟上人并佛宇一
 新之冯公数往来此寺尝叹曰此寺非惟地居幽绝
 僧朴真无绮妄非诸山等即十八里梅花春时山家
 焙茶香闻十馀里亦清胜冠诸丛林矣因题曰二雪
 堂永兴有缘不减苏学士三过矣寺后有方丈名安
 乐松轩是不佞所书厨下井名圣泉云间陆尚书树
 声有净界庄严题中江莫如忠所书俱名笔足与寺
卷四 第 27a 页 WYG0588-0075c.png
 千载宜记
佛慧寺在履泰一啚晋天福七年普觉明一禅师开山
 有碧沙泉今在山门左为法华祖师道场因名法华
 山永乐间比丘本源文达禅师重建正德间燬都督
 万鹿园为外护圆杲祗园法师阐扬宗教皈依云集
 请龙藏水镇梵刹建阁修葺焕然一新月溪圆朗相
 继薰修下院名圆通庵在六宝村别院名白业堂
 文徵明诗法身曾趁木杯浮又驾慈航月下游出世
卷四 第 27b 页 WYG0588-0075d.png
 不求千岁药汎溪长载一轮秋桂香飘处清禅梦兔
 影低时歇棹讴物色由来总虚幻何须重看海中沤
  王世贞诗吾师福慧悟来深万字从胸众所钦趺
 坐俄成水月观翻经忽动海潮音塔因听法名多宝
 田为酬恩字布金功德总高何所冀翛然一钵下丛
 林 皇甫汸诗开教逢鸠什谈经得马鸣坐中窥有
 相言下了无生法雨和香气天花落梵声归时多宝
 就列石为垂名 王问诗台殿参差映海霞黄金高
卷四 第 28a 页 WYG0588-0076a.png
 座礼袈裟一灯散作千灯影到处人传讲法华 文
 彭诗贝叶西来今几年何人解悟得真诠老僧说得
 天花坠宝塔腾光法镜圆 张凤翼诗支公说法处
 宝塔夜光悬兰若干峰雨香台一缕烟慈航超苦海
 莲火照迷川我欲闻鸣磬来修静者缘 薛应旂诗
 人天无住著䆒竟有真诠面壁应难悟翻经孰可传
 遍寻何处遇普渡亦须缘忆在吴门别重逢不记年
  陆树声迎月溪法师升座讲四十八愿偈尽十方
卷四 第 28b 页 WYG0588-0076b.png
 世是弥陀愿尽众生心是法界海众生念念入佛复
 念念不属众生是弥陀愿满入法界海竟 王世贞
 白业堂记白业堂者故讲师朗公所立也朗公之同
 母兄曰祗园俱少而离俗负大智慧三藏经论总持
 若橐复相与参五台伏牛诸耆宿为秀法师上足寻
 驻锡于杭之碧峰山当是时祗园振法席而朗公佐
 之埙篪倡和不为异宗方之世亲之始殆有间矣祗
 园示寂法席愈盛诸衬施云集朗公不以充衣食供
卷四 第 29a 页 WYG0588-0076c.png
 而买地碧峰之址大约亩三十而微剪棘夷块中为
 堂五楹左右净翼之后为斋厨浴湢四周高墉旷洁
 靓深竹树匝列阴森蔽亏结夏解夏无非安地时郡
 守新都吴君请公室而乐之颜其楣曰白业志净土
 也夫业不过二端净秽而已诸净行种种深浅不一
 而皆归之净诸秽行种种深浅不一而皆归之秽净
 而至于白所谓纯洁无疵净之至者也然犹得以白
 而拟之以业而證之即令不思善不思恶了悟妙明
卷四 第 29b 页 WYG0588-0076d.png
 本性无法可修无佛可作何白可拟何业可證哉朗
 公未五十而示病现化其门徒真相如莲性印奉遗
 体瘗于堂之前而塔焉因介王徵士百谷来请记余
 旧尝识公颀晰而长面若满月每升座说法巍巍金
 山海潮之音听者惊悚密意殷勤惟余是属余今安
 敢辞第朗公之业余不能深窥其趣而为之弟子者
 羯磨精进勿替朗公之志以无业为白业可也夫堂
 则一幻地而己矣
卷四 第 30a 页 WYG0588-0077a.png
报先寺在西溪履泰一啚又名明觉院吴越王建岁久
 倾隤万历间重建殿佛并像有恒如禅师习天台教
 三十年不出山诵法华六千部
真觉院在钱塘履泰三啚地名桃源岭山向盘旋地临
 邃寂古迹桃源居嘉靖三十八年间僧真龙号伴云
 捐资建孙净源性良性纯海月重修俗称伴云庵亦
 称桃源居改名真觉院
丰禾庵在仁和县二十三都一啚董公庄西梁贞明间
卷四 第 30b 页 WYG0588-0077b.png
 柳明王舍宅为庵保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名
 丰禾庵柳明王即为本庵护法一境土谷遗像巍然
 在焉万历十五年风雨倾圮本境士民请僧行洹建
 造佛殿并华严楼金中丞冯司成俱题额
慈严寺在安吉三啚云泉山下晋太平年建
慈泉寺在长寿一啚
广福寺在长寿二啚
寂福寺在长寿四啚
卷四 第 31a 页 WYG0588-0077c.png
定安寺在定北二啚
定明寺在定北三啚
金莲寺在定北一啚
栖真寺在定北四啚
无诤寺在女南一啚元时建
禅智寺在女南四啚宋时建
法性寺在崇化八都下九啚吴越王建
真寂寺在八都下九啚宋宝庆间建万历甲寅僧广印
卷四 第 31b 页 WYG0588-0077d.png
 移建瓶窑接众印字闻谷参悟坚猛真禅那也
大云寺在奉口唐贞观间建
重兴寺在灵芝三都宋徽宗建
荀山寺在灵芝三都八啚元至顺中建
广化寺在万松山相传寺侧有沈约墓 聂心汤重兴
 万松山广化禅寺碑云万松山志载凤泉山在宋为
 圆通大觉琏禅师驻锡处有锡田碑敕至元间妙明
 广济普福大师淳绍由正续院来住兹山构大伽蓝
卷四 第 32a 页 WYG0588-0078a.png
 闻于朝赐今额敕碑四袭其二剥蚀不可读其二与
 寺记塔铭皆可考寺所繇来者远而其所部辖尤夥
 不独一正续也馀杭武康长洲昆山比比咸有独正
 续介在步虽没民间基址具存去山不二里又有金
 龙山净安院宋白云觉禅师道场僧广随居焉随云
 栖弟子宗教无不圆畅远近称仰里人谢君锡等请
 随住持徒众丛集以旧居湫隘不可容樵苏不给宋
 司马冯司成及其师莲池各助金为倡赎山田若干
卷四 第 32b 页 WYG0588-0078b.png
 亩给帖蠲其役次创法堂禅堂斋堂方丈庖湢稍稍
 建置浸假而增益其所未备焉夫以宋元旧刹向之
 销歇沈沦于民间者不知经几年岁今幸一旦巍焕
 聿新台殿碑幢复还旧观废兴岂不由人是为记
净安院在金龙山宋宣和觉禅师始创白云庵毁嘉定
 四年僧智雅建绍定五年请今额又毁万历已卯僧
 广随重建钱塘令姜召有碑记
正续寺在常熟乡宋无准范和尚开山联溪绍禅师重
卷四 第 33a 页 WYG0588-0078c.png
 兴光宗御书额曰万年正续元黄溍撰联溪塔铭
宝慧庵在龙凤山金龙山之阴宋绍兴建景定重建赐
 额有碑记礼部出给公据又临安府帖碑
圆觉庵在游漾坞凤泉山北宋朝赐额有碑记
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
长庆寺在女北唐光化初建
宝林寺在崇化七都四啚吴越王建
东莲寺在崇化七都五啚宋时建万历三十五年重建
卷四 第 33b 页 WYG0588-0078d.png
  聂心汤碑云太璞山之南有萧刹焉其始创者南
 宋时僧智深也僧本郡人受法于常州华藏元禅师
 后归觐结庵兹山沙门云集遂拓为寺日与谈宗旨
 见为独利上根弗普弗遍非西圣接引意也复建弥
 陀殿约诸善信同修净土效晋远公东林莲社故号
 东莲云由宋入国朝晨钟夕鼓香云弗绝迨值繇役
 繁重缁衣染公府之尘丛林苦吏胥之扰产荡僧散
 猿啼狖啸风雨之所漂摇仅见落叶荒苔数椽朽屋
卷四 第 34a 页 WYG0588-0079a.png
 而已里中朱广文等恻然动一笠之想图恢复计闻
 皋亭悟空塔院僧淮者有戒行雅负干才礼请卓锡
 而望残烬复然可不谓盛举乎淮惧缘难骤结闭关
 以待然而众乐为助布金施粟不胫而至因命衲子
 性弘德等庀材鸠工鼎建佛殿前为山门左斋堂右
 禅室厨库湢浴鳞次一新进惟东莲络绎奔赴历世坠
 绪不三稔而还旧观何其易若承蜩也予思政虎赋
 蛇脧脂剜肉即名阀钜姓箕裘渐见霣零矧琳宫梵
卷四 第 34b 页 WYG0588-0079b.png
 宇聚散抟沙者邪有人焉为之轸念倡义捐资协谋
 起废则向之鞠为茂草者焕然金碧辉煌矣递废之
 故纵曰劫数讵非人事哉噫产丛具在去珠复还愿
 后之人有增无损不至剪焉荆棘不亦慈悲宏愿功
 德无量也乎用纪颠末以昭劝戒
妙智寺在八都上四啚俗呼杜甫庙宋大观建
智胜寺在下扇三啚寺左有白兔泉味清冽异常内泛
 白星观者相汲不绝 黄汝亨赠伴云诗衣带南流
卷四 第 35a 页 WYG0588-0079c.png
 水风波去棹迟云光沈梵阁山色澹江湄寺有高僧
 偈诗惭学士题漫云无可坐空际白云期 吴之鲸
 兔泉浮白诗短篙拨烟汀沙曲惊凫鹥茂树跨丹虹
 步屧支青藜甘泉出乳窦玉友勤提携豆香犹带露
 笋滑初穿泥采真贵忘欢齐物悟幽栖吾生尽如此
 浮湛胡足稽
广福寺在北隅一啚东晋建
观音寺在馀杭塘北旧名观音妙智院宋开宝间张彦
卷四 第 35b 页 WYG0588-0079d.png
 舍宅建
正等寺在调露二啚唐天宝间建
仁寿寺宋建
报福寺俱在调露乡
佛日寺在皋亭山北为明教嵩禅师道场近桐叩寺前
 有渥洼池径下有大松二株皆唐宋旧物寺废土人
 斫伐时见幞头红袍者惶怖走避至今存万历间重
 建亦名佛日坞溪流屈曲丛朩交映水底怪窦如玛
卷四 第 36a 页 WYG0588-0080a.png
 瑙色细蒲翠滴至此竟日忘返坞尽处有大洞如屋
 亦仙境也
天王寺在仁和县东一百里宋高宗绍兴年间建名永
 宁庵理宗淳祐四年法雨讲主请敕赐额天王院元
 末兵燬洪武初复建更名曰寺
保江寺宋乾道年间建元至元间燬洪武二十年重建
西隐寺离城八十里宋乾德元年建元末兵燬洪武十
 四年重建
卷四 第 36b 页 WYG0588-0080b.png
慧日寺晋开运元年建名光照寺在孤山南宋祥符八
 年移至博陆改今额元末兵燬洪武十四年重建
纯一院宋嘉定年间敕建元至正兵燬洪武二十四年
 立为丛林有下院曰慧林庵
万寿庵在博陆村万寿桥侧 慧日天王保江西隐诸
 刹跂峙博陆皆创于宋燬于元复兴于明惟慧日则
 建自开运然从孤山下迁易今名亦自宋始也资庆
 由长寿村移博陆不知何时载复载圮已没于蓁芜
卷四 第 37a 页 WYG0588-0080c.png
 瓦砾矣而僧如圆改筑西水俨如双林废兴非独人
 事亦有缘感矣武林襟带之水至博陆而与槜李代
 回环盘礴郁秀之气若聚固宜诸刹鳞起也胡胤嘉
 题
资庆院宋建炎间创元末兵燬景泰三年重建嘉靖四
 十五年复燬万历三十一年间上院僧守廉请禅僧
 如圆移筑塘栖 胡胤嘉募造大雄殿疏云资庆院
 之废土人几不能举其名至圆公始复之佛无庄严
卷四 第 37b 页 WYG0588-0080d.png
 之殿僧无老疾之堂与余谋之三年未饬材也辛亥
 仲春来谒余疏余曰何迟迟也曰凡吾所谓缘实难
 鸣铃击柝以号众借缙绅先生之荐牍甘言以市人
 不可知之人余勿能也余为其信者而已余叹曰非
 独子有不能佛亦有不能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
 尽众生界能知群有性而不能化导无缘以佛之不
 能加子之不能毋怪其难也虽然子为其信矣信者
 超死生之根本也何论缘事阿含经曰补理故寺二
卷四 第 38a 页 WYG0588-0081a.png
 梵之福此曲诱下机之语真具上根信者断臂刺血
 亦无所爱岂福利之足言即余今为子作疏如不具
 信力而言其所疑纵舌绣笔花不免于六十四种中
 软语绮语之业况以导人之信哉子既为其信矣子
 可无疑于缘矣有普同塔放生池
清流禅院在塘西里仁桥北元至正年建清流亭奉议
 大夫兼翰林院侍书蒋晖为天竺传天台教观住持
 閒中叟无相立正德年僧大一募赠方伯沈存济地
卷四 第 38b 页 WYG0588-0081b.png
 建祈堂观音阁藏经函阁中万历间经轶阁圮僧海
 潮立募三年辟为丛林饭僧无数易今名太史董其
 昌额其堂曰梵网珠又题曰有禅净土祈堂旧宇则
 僧同涵居也
普济院俗呼观音娘娘殿居栖水之西市世愚误称泰
 山娘娘非也嘉靖间有倭警火及于殿见白衣大士
 合堂演咒出梵音以是垣堵无恙其灵现从来久矣华
 亭袁福徵记
卷四 第 39a 页 WYG0588-0081c.png
德云庵初不知所自始天顺间僧志详庄严遗像于座
 下得书一缄云宋末元初戎事始定西天目山中峰
 祖师举棹江湖船居十载南抵钱塘北游苏秀乘此
 光风霁月鉴水平波优游涵泳而乐道也因泊船唐
 栖镇下乡耆李诚从师慕道乃于陇右平区修筑幽
 居以为祖师祁寒盛暑燕息之所子昂赵公相与往
 还论道匾曰德云庵有诗云舟停芦月渚僧憩德云
 庵之句又云伽蓝基址佛殿僧堂乃是圣朝土脉古
卷四 第 39b 页 WYG0588-0081d.png
 德嘉猷昭于千载之久福裕斯民者也后嗣宜遵先
 训绵福祉于不朽庶几不昧其肇矣乎按书是居士
 李诚为中峰祖师创以供游息者也书不知何人笔
 亦元时住持此庵遗训后来者今僧如晓熏修其中
 在塘西南介河去市五里
永清禅院在塘西北三分村宋绍兴间延法师创元末
 兵燬洪武初复建玉音实录见存
大圆庵去塘西十里许在龟马山之间 古林讲师塔
卷四 第 40a 页 WYG0588-0082a.png
 铭略云师讳昙茂字古林于西石岗开治平圹建观
 音殿周以房屋竹朩云翳昔之殿宇门庑焕然一新
 今春秋八十宛若少壮度徒一十人预营师归藏石
 塔于庵后师曰达摩老子强要东来使我如何又要
 西去去则去且留此骨权作话头后有幻人道古林
 禅师在此予爱其言而铭之铭曰生八十年作千万
 善心心菩提种种方便释迦老子只此一念持此一
 念四海周遍虽曰周遍又不可见有可见者藏骨之
卷四 第 40b 页 WYG0588-0082b.png
 塔示未来者尚其有觉成化巳亥秋九月进士张天
 锡撰
化城庵古井尚存井栏刻淳祐元年四月上旬惠塔主
 置门榜化城深处赵孟頫题
泗水庵 西水胡胤嘉撰重修泗水庵缘疏云余家西
 水不堪近市之嚣杂每棹小桨携茶灶泛葭苇荇藻
 间终憩泗水焉若超陟之颠迤逦入皋亭寻黄鹤则
 又以泗水为推轮矣其水为泉规之若井其下穹然
卷四 第 41a 页 WYG0588-0082c.png
 不知其方广也履其上穹然者如鸣筝拨阮铿锵而
 应汲瓶落手荡激以去非绠繘可缭而得水味不敌
 锡之慧金之中泠澄之以清和有韵不败茗色背负
 小阜连冈突石可眺可游接阜以往中断为峡林朩
 阴蔚纡杳而入恍异人境若夫鸠鸣夜月雪霁冬松
 花浓叶赤人寂径清即谢有东山之胜陶爱匡阜之
 幽亦足埒矣然余于是更有感焉字水以泗其山为
 龟为马峙于左右东鲁河洛之遗事也此必有人焉
卷四 第 41b 页 WYG0588-0082d.png
 慕其风而锡以嘉名以为隐学栖槃之处碑沈志逸
 不复可致此一感也水为名泉邵康僖诸老煮茶赋
 诗以板其上先哲胜风慨焉可追又一感也中之佛
 宫高敞朴质自往代禅诵薰习能发人志意又一感
 也余往时与卓去病兄弟捐资葺其圯楼后为恶僧
 醉饱所败废置踰时戊申之秋始延鉴如上人来主
 其庵鉴如文弱有行力收遗椽而整之则荤秽之场
 可还旧贯向所云硕儒企东鲁之踪韵士理鸿渐之
卷四 第 42a 页 WYG0588-0083a.png
 诀法侣开莲花之社皆于是庵趋往焉非止一福田
 利益之事而己余故手书疏语以告四方同调之士
 共发诚愿并告鉴如至心劝成勿生疑怠 邵锐诗
 栖溪老人鬓欲华杖藜方外谒袈裟云端度岭青天
 近松下乘风白帻斜峭壁坐禅飞锡杖空堂演法雨
 天花明年此兴迟今日重到南山看采茶 丁养浩
 诗绝顶清新远物华一尘飞不到袈裟松高百丈穿
 云出竹压禅关带月斜野鹤有时閒教子老梅无语
卷四 第 42b 页 WYG0588-0083b.png
 自开花相逢莫问人间事纱帽笼头且吃茶
广济庵在唐栖长桥弘治间太皇太后周及武宗皇帝
 钦赐御宝无量寿佛并帑金四百五十两建尚书屠
 滽修撰钱福有碑记万历癸未重修殿傍建普同塔
 先后僧方毓显林募成
崇胜寺在奉口峨嵋山南宋淳熙建元至元初燬至正
 十二年重建元末又燬洪武十年复建二十四年立
 成丛林
卷四 第 43a 页 WYG0588-0083c.png
宝华寺在芳林乡会安村宋乾道间马宗浩舍宅为庵
 名为寂庆寺嘉泰间重建淳祐七年移请今额元末
 燬洪武十六年复建
普济寺在大云乡独山西宋治平二年建元末燬洪武
 初重建
崇觉寺在城西北泰溪村元至正初建十三年燬洪武
 三十四年重建
兴福庵在城西北仲溪镇北元至正初建十六年燬洪
卷四 第 43b 页 WYG0588-0083d.png
 武元年重建二十四年俱并崇圣寺
普宁寺宋朝敕建天顺二年于忠肃公闻于朝敕赐万
 岁龙牌清鼎供器一副金字大普宁禅寺匾后寺颓
 僧绝万历戊子吉祥寺僧真实重建讲师苇杭说法
 其中二十馀年师金陵人朴真和朗为远近所宗冯
 梦祯为像赞黄汝亨为铭记塔在奉口广化寺
普济院乃普宁下院普宁饭僧渡河寒暑济舟为难僧
 海珵于南岸修造鸭栏桥于桥下建庵饭僧往来便
卷四 第 44a 页 WYG0588-0084a.png
 之
升平庙在横里保系虎林玉泉寺下院分僧焚修其中
圆通庵在鼎湖之南宋朝创元时燬嘉靖二十二年重
 建复圯万历丁酉僧大潮募修
泰清庵在皋亭山南丘家桥万历戊戌云栖僧大柔建
定心庵在黄鹤山南海塘万历甲辰越僧性海募建
资福庵在黄鹤山南张巷村万历癸已僧广智募建
普门庵在黄鹤山南马家埠万历甲辰岁僧如山募建
卷四 第 44b 页 WYG0588-0084b.png
膝泉庵在皋亭木坞左僧海澄实真构室于此钱王镠
 以膝跪地泉即涌出故名
黄龙庵在黄鹤山大宋黄龙禅师开山元时兵燬隆庆
 年圆澄禅师构茅屋以居四世下僧如谧号超然参
 悟其中题其阁为惺惺阁尝与高攀龙吴志远辈坐
 玉如潭七日而悟拈题即能诗诗多不具载募造佛
 殿方成而没没一期而其徒无净毁卖于民家古松
 翠竹一时俱尽 僧如谧秋日山居诗日日生涯谷
卷四 第 45a 页 WYG0588-0084c.png
 口柴村童负米去还来种园野外留花朩接水空飞
 下石台崖上翻红枫叶老江中吹白荻花开平生独
 有沧浪兴欲作狂歌愧短才 秋日怀胡休复诗君去
 寂寥在秋来黄叶深溪清寒客思境淡养人心古树
 依山瘦飞霞落水阴断桥一片石孤影独相临
龙珠庵去郡城东北三十里在龙珠山之阳唐宋古刹
 倾废难考惟故址犹存左有古松右有龙珠泉云栖
 僧成意于万历庚子重建
卷四 第 45b 页 WYG0588-0084d.png
大觉庵在黄鹤山之阴青草坞僧大贤于万历戊申岁
 卓庵以居
巧山庵去城北三十里系古刹宋高宗七夕驾幸其山
 因命名曰巧山
林雅庵在黄鹤山之阳僧义蘖于万历丁未岁建
圆通庵在黄鹤山之阴青草坞僧应堂于万历丙午岁
 建
永庆禅寺去城东四十里在黄鹤山之阳今称龙居湾
卷四 第 46a 页 WYG0588-0085a.png
 唐清泰间建元初年燬万历间安隐寺僧如良等十
 人买故址构禅堂殿宇前有沼后有泉计百五十亩
 方伯吴公赐永庆禅林额朱国祯诗有序 自天目
 而东最尊者无若皋亭之黄鹤峰直黄鹤稍曲而庵
 者曰龙居面海临溪舟骑络绎云游荷担者尤多庵
 燬于倭兹再建居士偶寻山过之风雨停一饭作三
 诗其一曰名山游已遍此日到皋亭鹤下栖云白风
 高望海青僧归老祗树客远旧禅灯莫问朝来雨还
卷四 第 46b 页 WYG0588-0085b.png
 堪夜摘星其二曰谁是归依地青山合有缘风声调
 石磬云气落松烟不语僧持咒从空佛结莲今年老
 居士投足近诸天其三曰冒雨来投此蒲团正可依
 山深非寂历灯影自光辉雪岭看河近天花对雨飞
 一声黄鹤下夜半有僧归僧知其宰官也持册求文
 凡五月未有以应兹来索不得再辞又作一诗归之
 此亦方便法我辈老年应法只宜尔尔皋亭峰势倚
 层霄台殿阴阴路转遥山色烟笼禅喜窟海波时漾
卷四 第 47a 页 WYG0588-0085c.png
 虎溪桥秋风远水来新客明月长廊隐旧寮自有象
 龙圆法相不愁檀越骤难招 李流芳冬日过皋亭
 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
 二首归装出西湖间道向黄鹤屡愆桐坞期偶遂龙
 居诺轻舟凌晨风遥山满晴郭丹林尚可数寒条纷
 无托披松指微径听水扪暗壑新构争远势平台揽
 摇落霜后山容浅天清海气薄暂歇尘劳心始知寂
 灭乐每多方外游见僧即如故灯明一龛下夜长惬
卷四 第 47b 页 WYG0588-0085d.png
 深晤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出门寻旧溪爱踏松
 影路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去寺不数武回瞩惊
 莽互幽泉洗我心微钟杳然度
大悲妙心庵去城东三十里在安仁乡僧如慧于嘉靖
 戊申募建
蔷薇庵在黄鹤山之阴蔷薇坞僧明通建
慧觉院去郡城东北四十里在黄鹤山之阴建自嘉泰四
 年元末废古朩石桥故址俱存嘉靖间僧明證儒家
卷四 第 48a 页 WYG0588-0086a.png
 子缉草结庵其内设关枯坐故俗称曰草庵隆庆二
 年县宰嘉其精诚捐资立额其孙如信精勤干理感
 动诸檀越协助构殿扩山地以复今院右建證师塔
 院即设关处院前有滴乳泉半月池左有观音洞洞
 上有海音二字
慈孝庵在慧觉院侧万历间李如德建奉母清修
龙峰庵去城四十里在黄鹤山之巅有白玉泉峰高千
 丈泉飞百尺岭峻而人迹罕到故俗呼为云梯岭万
卷四 第 48b 页 WYG0588-0086b.png
 历庚戌岁越僧真茂重建
大云庵去郡城东四十里在黄鹤山苦竹坞蜀僧性彬
 性澄于万历丁未重建彬字文若通楞严圆觉大义
梅石庵去城五十里在黄鹤山之阴晋天福七年佛日
 禅师净业堂旧址向为卫允让久踞万历辛亥岁郡
 城佛惠寺僧如诚徒普氤偿价复故地左有洗钵池
 右有仙姑洞深莫可测洞口多怪石石上有老梅郡
 人虞淳熙因题曰梅石庵并碑铭勒石
卷四 第 49a 页 WYG0588-0086c.png
聚石庵莲花坞有故址安隐寺僧海文先年以乱石为
 窝万历戊申山中父老咸仰其德各捐金构庵故称
 聚石庵
㑚伽庵在龙洞口万历丁未僧性月建庵有石台梧桐
 数株前溪环带
功德院在黄鹤山之阳系唐宋旧名国朝改名西胜安寺
 成化间火基方十亩四围古朩俱存万历戊申僧如
 海捐资筑基新设数椽焚修郡人张一阳仍额功德
卷四 第 49b 页 WYG0588-0086d.png
 禅院旧名苕溪平涵朱公作功德院记
圆教禅寺去城东五十里在丘山之阳年久倾废止存
 殿基二十八亩方泉放生池安隐寺僧性美慧渊于
 万历庚辰重建
普慈庵在黄鹤山之阳有故址湮没年久万历已酉僧
 性玉重建有石崖龙潭之胜
灵花庵去城三十里在黄鹤山之阴花桐坞有古灵花
 庵基存焉有灵瑞泉吴郡僧大韦于万历丁未岁重
卷四 第 50a 页 WYG0588-0087a.png
 建
卧龙庵在黄鹤山之阴佛日坞僧慧镜万历辛亥建庵
 多怪石石下古有龙床故曰卧龙庵
白莲庵去郡城三十里在黄鹤山之阴桃花坞僧如莲
 焚修
定慧庵去城三十里在桃花坞万历丁未僧容亮建
法华庵在竹坞万历甲辰僧悟真建
烟石居在桃花坞山之巅万历壬寅僧本祥卓庵于石
卷四 第 50b 页 WYG0588-0087b.png
 崖下
翠微庵在桃花坞三塔之上万历戊寅僧真海性通建
 前有石坪石池水清味甘不竭
秀水庵在花桥北入古志万历甲戍俞居士复舍基构
 庵僧广德焚修
吉祥庵在黄鹤山褚坞万历戊申僧如林重建
观音大悲庵在桐扣南王陵山顶万历戊子岁僧广量
 重建
卷四 第 51a 页 WYG0588-0087c.png
西向庵在仁和县廿三都江姓舍地创建延僧大澄于
 此十方云水时依栖焉李流芳名其额
华藏庵去城五十里在黄鹤山右万历戊子岁僧云川建
 右有乳泉古松柏列于道傍
永福庵在黄鹤山西首鲍家湾
般若庵在黄鹤山北面楮阳坞山上
遍福寺在城东北三十五里赤岸旧名众善晋天福七
 年始祖慈航建佛殿赐子观音殿天王殿宋治平二
卷四 第 51b 页 WYG0588-0087d.png
 年燬天顺七年从真法师请赐名遍福而殿址俱废
 前有润玉亭丁兰井众善桥放生池至今存万历辛
 亥里人俞思冲丁周倡建赐子观音殿方伯吴公书
 螽斯广应额
茶汤寺古觉仁院去城东三十里汤镇塘有古楂树一
 株地名楂塘湾唐天宝二年住持洪深始建大雄宝
 殿二座千佛阁藏经宋治平二年重额觉仁院乾道
 三年燬宝庆三年重建洪武二十四年立为丛林永
卷四 第 52a 页 WYG0588-0088a.png
 乐十四年江潮冲没移建皋亭山嘉靖十一年僧怀
 悰鼎建俗称茶汤亭
长寿寺即留茨庵在城西北三峰山大云乡元大德年
 间建永乐间里人夏诚移请长寿寺额永乐五年十
 月十五日有敕一道御赐轿一乘 敕谕天下赴会
 僧众朕惟佛氏之道清净慈仁宏深广大包含万有
 贯彻妙微利益幽明功德无量比者仁孝皇后崩逝
 举荐扬之科起无遮之会广集僧伽讽演经典百日
卷四 第 52b 页 WYG0588-0088b.png
 之间嘉祯翕集慧灯降于金刹法云覆于绀园绣绚
 五纹辉灿诸品毫光累现众彩毕呈天花雨空满祗
 林之宝树缟鹤飞舞绕碧落之幡幢佛之舍利或流
 辉于梵宫或腾耀于宝塔开照空之萏菡烂涌地之
 摩尼动若骊珠炳焕午夜晃如虹彩烛影丹霄宝殿
 之前圆结金梅之果长干之境秀产琼芝之祥若斯
 显灵难以悉举皆由尔众毗尼克谨梵行清修澜翻
 八藏之文悟解三乘之旨秉至诚以奉朕命摅精意
卷四 第 53a 页 WYG0588-0088c.png
 以叩佛慈其中亦有至人道化高妙飞行变化隐显
 莫测感朕诚心来临法会證明善功朕德薄有未能
 知藉兹众善遂致感通睹瑞应之蕃臻想神灵之济
 度超游极乐信有明徵朕实欢愉特加褒奖夫观百
 川之流者必至海乃止亏一篑之功者则为山不成
 尔等益勤精进庶永谢于尘缘究竟真空期早登于
 觉地利生助化翼我皇家钦哉故谕
上塔伏虎禅院伏虎禅师原居江干五云山每到城必
卷四 第 53b 页 WYG0588-0088d.png
 骑虎出入回山化钱买猪首饲虎忽一日回山迟偶
 伤一人禅师倚杖责之虎悲哀悔伏师往皋亭结庵
 于兴教寺后圆寂今上塔即伏虎禅师塔院
中塔悟空禅院即真歇清了塔宋绍兴敕赐悟空禅师塔
 名静照天重觉禅师为之铭淳熙僧德辅重立石绍
 熙改元太师王蔺留诗并序 予前年自江西召还
 以十二月六日抵修门雨后微雪宿接待院今得罪
 去国复以是日雪中来明日过皋亭见福公长老言
卷四 第 54a 页 WYG0588-0089a.png
 及相与叹息因留三绝重到招提却两年北窗风雪
 接衾眠客来休说邯郸梦世事端知不偶然富贵危
 机岂独今且从麋鹿逐山林只惭莫报君恩重敢废
 惓惓畎亩心皋亭回首软红尘晴日僧房暖似春禅
 老耽眈如卧虎相逢一笑问来因 院有古松数十
 株列道金钩银杏树四株覆屋中有石池石为石蟹
 所蚀玲珑如雕
下塔月明庵即清杲禅师塔院宋绍兴间建国朝燬于
卷四 第 54b 页 WYG0588-0089b.png
 兵燹僧雪峰诛茅重建其徒如月习苦积功启大雄
 殿山门铸巨钟浚放生池居士王宇春黄汝亨沈守
 正为倡缘经年落成仁和令乔时敏有月明禅院额
  朗士吴之鲸有碑皋亭山在武林东北隅烟岚晴
 霭供明圣湖远眺孤秀可挹古德耆宿往往托迹于
 此而上中下三塔最著上塔伏虎禅师真藏中下二
 塔则真歇清了月明清杲二师灭度处也二师俱左
 绵人同嗣法于丹霞淳公宋绍兴二十三年丁卯朔
卷四 第 55a 页 WYG0588-0089c.png
 日了呼首座曰吾行矣跏趺俄顷而逝杲时方作务
 闻之亦呵呵伏树而寂两公生同俗长同师不殊天
 亲无著而去住无碍又似庞居士父子奇哉事闻于
 朝命使臣建塔于桃花坞即今处籓以禅室焚诵不
 废入国朝厄于兵燹成化间复建独下塔在山址樵
 苏蹂践榛莽迷离几与丘垤让卑矣禅师雪峰与徒
 冰轮俱杭人天性朴诚戒律精肃初游五台参名岳
 归访杲公遗迹慨然有兴复志诛茅编屋不垩而坚
卷四 第 55b 页 WYG0588-0089d.png
 入其门新洁庄严能敛人志而发皈依瞻仰之愿依
 山以居者远迩趣役累黍可积骎骎拓大而雪峰己
 化去冰轮愈厉苦拮据矢成未竟之业一以朴诚动
 人遂复构殿三楹前后庑宇鳞次绣错香灯梵花法
 幢建鼓钟磬之声晨夕达数里而百年来荒墟遂成
 珠宫琳宇矣往岁辛卯余不佞与俞似宗读书兴教
 寺钦雪峰高行时过参访师一日指侍者曰此初忏
 皈诚者也昨日夜叉头今朝菩萨面夜叉与菩萨只
卷四 第 56a 页 WYG0588-0090a.png
 隔一条线声音朗彻余聆之恍然心境清沁若有所
 会是岁似宗预计偕即成进士因与皋亭结久要而
 余南北分驰遂虚旧游顾夙企冰轮之能成师志而
 构兹胜果也非特法门龙象抑亦古刹栋梁欤顷左
 方伯桐城吴公廉其实与铭不朽而仁和邑侯海上
 乔公嘉与更新题曰月明禅院以标其额俨然月明
 杲禅师与山灵并曜法席之盛当世世传灯未艾矣
 不佞因为述其详而系之以铭铭曰曹溪肇源清原
卷四 第 56b 页 WYG0588-0090b.png
 分派提心为宗何等无在慧筏渡迷金鎞拨碍杲师
 受衣空明洞解现示游戏大千同界遗蜕奚存真性
 不坏雪峰上首璞中圭外如月绍林坚忍于迈猊座
 扬辉绀宫映带杲师何心成毁嗔爱以觉有情功隆
 埏载名山护持竹香松籁
法华庵为月明下院近万缘桥僧性广建
柳翠庵在下塔侧有柳翠塔
兴教寺晋天福四年钱氏舍名兴善寺伏虎归禅师为
卷四 第 57a 页 WYG0588-0090c.png
 开山之祖元末兵火煨烬勖法师重建名为兴教
华严庵在皋亭桃花坞兴教松隐静室也俞思冲题额
 僧清学焚修
金佛寺宋嘉泰元年璋法师创业师湖州武康人父姓
 金母梦僧持花入室而生师自幼辞亲出家参访知
 识勤修净业士庶皈礼开禧三年宁宗召问佛法赐
 金佛寺额元至正六年燬洪武初僧正福重建至
 二十八年正福善能二师鼎建佛殿寝室雕装三佛
卷四 第 57b 页 WYG0588-0090d.png
 二菩萨诸天有灵芝花二盘古窑青瓶一对贯云石
 书净业匾元时银杏树左右一株二合俱存永乐间
 福精修戒行昼夜礼弥陀净土期忏忽闻异香满室
 告众云四十八年住世犹如婴儿游戏世间万事皆
 空明月清风归去书偈而逝
无垢院在城北大云乡宋淳熙元年建元至正燬洪武
 初复建万历乙亥重建宪副林梓题额两劫真修其
 序略云志载宋淳熙间坦禅师奉敕建造至三代孙
卷四 第 58a 页 WYG0588-0091a.png
 祖心者一修葺焉迄今尽圮仅存殿宇而已地方耆
 善访玛瑙寺有行僧亦号祖心谓为前祖心之后身
 也请住守焚修余自挂冠归隐湖庄日与方外交游
 而惟祖心师诚实可嘉是以为赠
善昙寺去城东五十里在鼎湖西葡萄畈原葡萄寺废
 经数百年其故址宛在万历戊戍僧如显募众县宰
 豫章刘公嘉其德捐俸以助邑人胡心得沈朝焕沈
 朝熚丁周助建长河环带古朩围荫有石桥钵盂泉
卷四 第 58b 页 WYG0588-0091b.png
鼎湖寺去城东六十里在鼎湖中亦名东湖废久无考
 湖大三千馀亩万历庚戌司道清复里人虞淳熙为
 倡构室以居僧海渊等将兴崇殿以复其旧湖跨仁
 和海昌二邑于南西湖若鼎峙焉
安隐寺去城六十里在临平山南唐清泰元年吴越王
 建名安平有安平泉宋治平二年改今额元至正末
 燬永乐初重建其后即临平山地生曲竹相传丘隐
 士羽化弃杖于此其竹皆曲寺有宝幢归并于此
卷四 第 59a 页 WYG0588-0091c.png
 曰报慈曰圆满院曰寂照庵 苏轼题安平泉诗闻
 说山根别有源拨云寻径兴飘然凿开海眼知何代
 种出菱花不计年烹茗僧持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
 仙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胜安寺在皋亭山北 胡胤嘉记云皋亭山清澹渫杉
 松插翠潭壑泻注味韵清美予栖游久之晋宋以来
 悟證者若而人黄龙伏虎月明诸古德影堂瘗塔保
 而禅诵其间者迄今不衰其馀岐峰邃涧或缀一瓢
卷四 第 59b 页 WYG0588-0091d.png
 或卓一锡皆有拔俗绝尘之想胜安介在诸刹中创
 自后周显德敕名宝胜宋之乾德郡人钱仁辉葺而
 广之法侣道崇夜见白衣人来谒始立大士圆通道
 场建炎四年燬于兵手其殿竟无恙众大骇异奉泥
 金法幢佛牙舍利供之绍兴二年始易今名己不知
 其所由废矣僧宝有麦秀之叹谋之两世再起再罢
 其孙性乾少年精警跣足行募不踰期而岧峣熣灿
 几与层峦争势矣
卷四 第 60a 页 WYG0588-0092a.png
广严寺在临平镇西前挹鼎湖后踞丘山水朩清茂烟
 云晻霭杂与氓廛贾区相接而諠嚣不闻按图志旧
 名华严院晋义熙十二年法师通所建以奉华严者
 隋大业末燬于兵唐高祖时玄览法师始即其地而
 恢拓之铸金铜像三百五十躯书金字涅槃经二千
 馀卷尊奉度置咸极庄严法师俗姓褚氏左散骑常
 侍舒国公无量之弟舒公少常读书湖上有龙起之
 异既显以太夫人年高归觐其乡时从冠盖出游山
卷四 第 60b 页 WYG0588-0092b.png
 中叙昆季之好人以为荣法师因请湖为放生池刺
 史袁仁敬禁民六里不得入网罟司马杨敏言复禁
 十里鱼鸟涵泳士民向风遂为一方之盛开元二十
 二年法师化去学士徐安贞为之碑会昌中寺燬碑
 亦堙没大中十二年寓士陆同芳浚井得石函华严
 经六十一卷遂名华严井舍宅为寺建塔以藏焉宋
 治平年中赐今额建炎罹兵燹其地没为民居邑人
 姚成率好事者复之乾道五年僧行杲始营佛阁钟
卷四 第 61a 页 WYG0588-0092c.png
 楼元大德七年僧如岳增建前殿而门庑稍存其制
 元贞乙未平山林禅师弃家于兹受具戒遍参诸宿
 历主名山藏杨宗乘为东南之倡由是寺之名益著
 元末兵乱寻废正统十年节庵贞公与其徒日初升
 合谋协力鸠工简材撤而新之弘治丁已日初徒本
 浩复葺其圯坏云
净惠寺晋天福七年吴越王建号佛日院宋大中祥符
 元年改今额 范成大诗云帆掠枫桥意欲飞西山
卷四 第 61b 页 WYG0588-0092d.png
 云物远依依回思客路岂非梦乍听乡音真是归旧
 事懒从年少问故人稍觉座中稀不须更说桑榆晚
 粳稻鲈鱼也自肥
莲华窟在佛日坞莲华峰之左胁僧大慧累石为基编
 茅为室因峰得名故名莲华窟有石翼然如飞云之
 状名片云岩有泉莹净洁白从石底细窦涌出味如
 醴蜜名天乳泉有池形如泮名半月池
明觉院即明教嵩古道场也元末燬其基没于民间僧
卷四 第 62a 页 WYG0588-0093a.png
 性澄于万历间清理六亩山形狻猊名狮子山有石
 龙在溪左右头口相对而出泉从口流昼夜如吼名
 石龙又名双龙泉有石窝其中可容二人趺坐名石
 龛有石在涧底牵如被幅长五六丈名交崖石
龙兴寺宣和七年因东湖水涛汹涌建寺名妙华庵立
 普同塔镇压水势绍兴六载高宗建都杭州太后驾
 幸本寺赐额龙兴元末兵火额石俱焚
大安寺在临平山北小林镇梁贞明二年吴越王建定
卷四 第 62b 页 WYG0588-0093b.png
 慧禅师为开山祖元末燬洪武重建二十四年归并
 广严寺改额为大慈院
蓦直庵在仁和念三都十啚僧大仙童真入道众信归
 仰丁姓舍地募建礼请焚修给事洪瞻祖颜其额
弥陀庵在履泰乡五啚嘉靖四十年里人李阳割地创
 建延僧如性卓锡其中严净毗尼精诚念佛以豆为
 记满四十八石临终天乐迎空弥陀接引人遂以弥
 陀名其庵万历间孙海云立禅三载刺血书经李应
卷四 第 63a 页 WYG0588-0093c.png
 科捐赀重建司马陈学易有记
龙华庵在履泰乡五啚万历十八年陶晓施地建延僧
 性晓焚修不涉文字惟勤礼佛司马陈学易颜其额
 
 
 
 
 
卷四 第 63b 页 WYG0588-0093d.png
 
 
 
 
 
 
 
 武林梵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