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29-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始丰稿卷四
           明 徐一夔 撰
  杂述
   正统问
友人周元亮其先尝仕宋相见辄言宋事间从余涉西
湖上万松岭访宋氏故都藉草而坐因及于正统之说
余曰言正统者以天下为一则以正统归之眉山苏氏
卷四 第 1b 页 WYG1229-0181b.png
有云正统云者犹曰有天下云尔元亮曰宋之太祖既
受周禅平江南平湖南平岭南平荆平蜀至于吴越恐
悚待命所未臣者独河东一弹丸地可以谓之有天下
矣比见四明陈氏著续通鉴纲目其书太祖崩曰宋主
赵某殂至太平兴国四年始揭正统归之岂非以河东
未臣而以敌国例之欤余曰非也太祖之北征也尝因
河东谍者语刘承钧曰君家与周世雠宜其不屈今我
与尔无间何为重困此一方之民承钧复命曰河东土
卷四 第 2a 页 WYG1229-0181c.png
地甲兵不足以当中国之十一然承钧家世非叛者区
区守此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遂不致伐
以此观之则河东之不足为正统累也明矣彼陈氏之
书夫岂至当之论哉又曰或曰其说本于朱子余曰朱
子之荅陈安卿也曰如以正统则秦初未可当必平一
六国而后在秦晋初未可当必灭吴而后在晋隋初未
可当必灭陈而后在隋因言如本朝亦必并河东而后
在本朝朱子诚有是说矣窃尝观其荅问之意以谓由
卷四 第 2b 页 WYG1229-0181d.png
唐而下正统在梁梁之统在后唐唐之统在晋晋之统
在汉周氏篡汉废湘阴公赟其父崇自立于河东则汉
之统犹在河东故也据朱子之说而以当时大势度之
于秦于晋于隋是矣于宋则有可议者何以言之六国
之众可以敌秦初之秦吴陈帝有江南可以敌晋初之
晋隋初之隋区区河东而欲敌宋初之宋以一敌九小
大不敌昭然可见此必朱子一时荅问云然非其终身
不易之定论也而况太祖之生符明宗宫中之祝至其
卷四 第 3a 页 WYG1229-0182a.png
受禅因陈桥六军之变天命人心之所属实开三百一
十六年有道之基不以正统归之可乎陈氏之书盖用
其大父所取伏羲以来至祥兴事类为四言叶以声韵名
曰历代纪统与其父泌仿纲目例尊纪统为经而疏其
始末为传以行者如曰本于朱子则是持其未定之说
而以为是非忠于朱子者如出臆见则未敢以为至当
元亮良以予言为是爰著于篇
   欧史十国年谱备證
卷四 第 3b 页 WYG1229-0182b.png
五季时十国称帝改元者七荆楚吴越常行中国年号
欧阳公五代史著十国世家年谱于吴越云闻之故老
亦尝称帝改元而求其事迹不可得独得其封落星石
为宝石山制书称宝正六年辛卯始信其改元欧史所
据者以此所以不他见者疑其年号止行于国中而不
行于外国后并讳之至正中余避乱海宁州之东有姓
许者尝辟巨室得古墓一内有志砖盖钱氏将许俊墓
也俊年十八从军以骁勇有战功累官至节度使都押
卷四 第 4a 页 WYG1229-0182c.png
牙兼御史中丞宝正三年卒葬于此所载年月甚明此
又钱氏改元之一證也惜乎欧公未之见尔镠殄巢杀
宏诛昌以有两浙之地又贡献中朝不绝若无称帝改
元事当唐明宗即位之初安重诲用事镠致书重诲涉
慢重诲大怒会使臣乌昭遇韩玫使镠还朝玫诬昭遇
称臣舞蹈重诲遂奏削镠王爵镠盖有激而然而镠卒
之岁实为明宗改元长兴之壬辰则宝正六年之明年
也重诲被杀当长兴二年夏而元瓘自陈复镠王爵则
卷四 第 4b 页 WYG1229-0182d.png
在重诲既死之后故元瓘袭位不复改元其事可见己
以余观之镠自梁末帝贞明二年加天下兵马都元帅
开府置官属唐庄宗入洛以厚献故得赐玉册金印自
称吴越国王更名所居曰宫殿官属皆称臣遣使封拜
海中诸国君长至如俊者以分言之一陪臣尔亦授前
项职名俨然行帝者事矣奚待重诲见绝而然欧公去
五代未远故老所云盖可信也当时十国皆非中国有
镠之称帝改元与否亦不足较第录所见以备欧史之
卷四 第 5a 页 WYG1229-0183a.png
一證云尔
   苏颍滨论冯道甚恕
冯道更事四姓九君欧阳公讥其反面事雠亏大臣节
独颍滨论其事而悲之其言曰道虽为相而权不自己
出当其废兴之际或在内或在外祸乱之作非其过也
其相明宗能以恭俭劝之十年之内中国稍安耶律德
光灭晋大肆杀戮道顾强悍不可晓以庄语设俳晓之
德光为罢杀戮周太祖举兵覆汉势张甚道待之如平
卷四 第 5b 页 WYG1229-0183b.png
日太祖意沮乃阳使道迎湘阴公道未返而太祖篡汉
颍滨且曰方之于古可视管仲晏子又曰管仲召忽同
事子纠桓公杀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之以道
比管仲则功不及耳崔杼与晏婴同事庄公崔杼弑庄
公立景公或谓晏子死晏子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
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
之卒事景公其后为齐名卿若以道比晏子庶几无甚
愧也其说如此而谓议者黜之曾不少恕盖指欧公也
卷四 第 6a 页 WYG1229-0183c.png
余初疑之及读诗至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反覆玩味其
辞见周公之作是诗盖甚伤之而无讥切之意则知颍
滨之论亦诗人忠厚之遗意非立异也呜呼道更事四
姓九君论者且犹恕之至比管仲晏子君子不幸视道
犹有可议而好为过情之论者且又甚之何哉
   述谈
余过吴见大夫君子谈属邑何氏妻之烈未尝不悚然
以敬也其岁己酉何以上户充里长役当集里所出粮
卷四 第 6b 页 WYG1229-0183d.png
万石有奇以输官府国家于粮事设三限以期民之入
比入末限而何所集粮亏数甚夥督粮官惧其累已械
系何且日加鞭箠终不能集仍追其妻来以加于何者
加之其妻然不能当也有督粮吏见其姿美丽且困
甚欲私之窃致殷勤曰粮事在我即从我我能逭汝其
妻面发赤不荅吏以为颔己使监者移置别室稍纵之
是夕二鼓往私焉稍推户入其妻奋曰必此吏来大呼
有强暴至左右邻佯弗觉吏强迫之且詈且挝其面声
卷四 第 7a 页 WYG1229-0184a.png
势俱厉邻颇骇稍稍持灯烛至至则吏己遁去手血犹
淋漓也当是时何氏妻奋柔为刚以摧无礼推其心虽
有刀锯不见其利也虽有鼎镬不见其炽也虽有虎兕
不见其猛也彼所见者独其眇然之躯金玉不足以喻
其贵冰雪不足以喻其洁也不其烈哉余观世所称贞
妇以奇节懿行自见者多在平居无事时今何氏妻离去闺
闼被系械受鞭箠而必欲集其夫所不能集之事此其
所遭为何如也于此而其所守犹确然不拔吾宁不为
卷四 第 7b 页 WYG1229-0184b.png
之悚然以敬也哉召南之诗曰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
行多露序者以谓强暴之男不敢侵陵贞女而作呜呼
彼督粮吏独何人也谈者请述其事余故述之以为乘
约肆淫者戒焉何本元室右族其妻某氏出也盖有家
范云
  解
   腊月牡丹解
按牡丹生巴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其名仅列于药品人
卷四 第 8a 页 WYG1229-0184c.png
不之贵也唐开元天宝以来人始知贵之自宫禁邸第
以及豪门巨族莫不竞植且致名品以相誇其品有姚
黄魏紫之类凡七十馀其花有天然富贵姿态第花品
者以王目之贵可知已大凡植物皆乘阳而发但所乘
之气有丰有啬其葩萼差不同耳他植如桃李诸卉非
乏可观之色由其所乘之气稍啬故随其所赋各献妍
耳牡丹发当春暮其时阳和毕达所乘之气太丰故其
发也秾芳丽艳姿态之富贵有非他植所可比并此其
卷四 第 8b 页 WYG1229-0184d.png
凡也然未见有固阴冱寒之时扬芳发艳如春月者也
赣上吕氏世以诗书名家至仲善有材而文既被徵手
植白牡丹一株于其园馆而行久之仲善官太常坐弗
慎牺牲事谪耕淮水之南既而有旨凡官而谪耕者与
之为期悉使归视其家仲善之归则洪武六年冬十月
也仲善既抵家两阅月所植白牡丹扬芳吐艳于冰雪
中状若玉盘盂照映风日人皆异之九年春仲善起自
谪所来为杭郡幕官间以语余余谓之曰夫植物无知
卷四 第 9a 页 WYG1229-0185a.png
者也以君家牡丹言之谓之无知固不可谓之有知亦
不可何也使诚以为有知耶则是花也扬芳吐艳于春
月以衒其秾丽此常理也乃今于冬月见之谓之有知
不可也使诚以为无知耶则是花也自君植之其扬芳
吐艳不避冰雪而适在君归之日若有所待而然谓之
无知亦不可也昔唐叔之禾异亩同颖司空之木殊本
连理物固有因人而自见者矣然则君家之牡丹其亦
若是乎吾尝以物而徵诸人凡人处亨豫则志得而气
卷四 第 9b 页 WYG1229-0185b.png
满处忧患则志摧而气沮夫人而然意者处亨豫之时
犹春月之牡丹处忧患之日能不摧于困而思自强不
病于馁而思自充则犹冬月之牡丹不为冰雪所挫而
以秾艳自衒耳则是花也发于冬月岂偶然哉是则同
颖之禾仁之孚也连理之木德之畅也冬月之牡丹处
困而亨之徵也抑又何疑试以改官之日推而数之距
牡丹发荣之月仅二阅岁其徵不亦昭昭己乎今而后
吾见君扬镳郡国之间鸣玉庙朝之上光荣烜赫如牡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29-0185c.png
丹之盛可计日而待矣非佞也庸敢志之以俟
  说
   春江图说
有为长生久视之学者更其字曰春江其侣有善绘事
者图春江贻之余按而观江流汪洋浩溔桃花烂熳在
江之浒轻波细澜乍贴乍起若吐若纳其出无穷而落
英飘堕中流与波澜相逐红明绿净若濯锦然有以见
状物者得春江之妙其人请曰吾道人也聊以自见愿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29-0185d.png
子为之说余观天地间动者植者流者峙者莫非一气
之所为而水之为物生于天一成于地六气之所由始
维此春江非若夏潦之淫而其流也暴非若秋潦之收
而其流也缩得天地冲和之气焉吾闻神仙者流务完
固神气以为长生久视之本是以谷海之内纳之而盈
使不至于暴吐之而虚使不至于缩养其冲和之至故
能后天不老与造物游此其似乎空同道士尝言所谓
神仙亦气之聚耳汉言安期生唐言钟离权吕洞宾是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29-0186a.png
皆气之聚者其说是也因观春江而得养气之术述以
畀之
  赞
   瑞光井赞(有序/)
华亭县治之西三里有寺曰超果附寺西偏有井其深
若干尺周六尺有奇泉绀寒有味寺之众仰以食而邦
人之有疾疫者亦取以苏焉洪武初余游松江寺主僧
常为余言井旧有神物潜泳其间状若虺而其色黄邑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29-0186b.png
人谓之金鳗号金鳗井宋太平兴国中有僧庆伊者得
观音大士像乃钱武肃王宫中所奉以祈忏者未有妥
灵之地一夕大士梦伊曰吾与若俱之云间遂奉以来
今寺所奉大士像是也初像未至县十里而近光发宝
髻上且引而南时兹井亦发光与之贯若相迓然故又
号瑞光井吾菩萨大士虽示现无方所而兹海隅化为
佛地以饶益诸众生者实兹井发祥之力松江志载伊
奉像事而略兹井数更兵燹碑刻已燬独井栏所刻井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29-0186c.png
名仅存愿有述以示来者赞曰
地际南陲其势厖洪孰凿兹井风气攸通黄祗孔灵秘
奇蕴异如给孤园待佛而施巍巍大士其来自西具种
种相罔测端倪视此下土于以示现珠鬘缤纷有光孔
炫是时海俗欢趋向风亦有异光发兹井中其熛绵绵
若迓而至大士戾止作此佛地其积也久其发也时去
垢即净道场光辉众谓兹井具足功德于我众生悉蒙
饶益汔更小劫邑改井存寔殊胜地宜永传闻爰述世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29-0186d.png
谛赞其彷佛有引繘者作礼罔忽
   雪庭赞
龙华院康上人慈慎有行业号雪庭灵山竺隐师既为
之陈义复持卷请赞赞曰
我观诸相靡物弗污彼至洁者其惟雪乎霣也自天随
地而积如以物喻惟玉其匹玉犹有瑕雪则无之欲加
之涅其何所施上人佛者夙修白业宴坐中庭有见于
雪惟此雪者洞澈中襟见不以目而见以心大道之根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29-0187a.png
本无所染譬之明镜为物所掩袪其昏翳以返灵明所
證非雪所依非庭顾我俗士执文滞相愿示悟门以破
诸妄
   陈节妇叙赞
蜀人王宗常隐居东海之滨以著文为事一日贻书钱
唐谓予曰所贵于古文者以能发挥忠臣孝子义夫节
妇之事暴白于天地之间使天下后世有所感激而奋
起也盐邑人陈思恭之妻庄氏守义能为众女妇之所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29-0187b.png
不能为吾尝传其事用致于执事者请试观之幸赐之
言焉予发书阅己徐取其传按而读之叹曰王君固善
为文向非庄之奇节懿行有以发之亦安能如是之伟
哉盖庄泉南人也思恭以商至泉南遂赘焉踰年而得
子思恭遂去商海上三年不返人以思恭为死矣邻媪
或讽之嫁庄曰汝以吾夫为死耶见之者谁峻斥之又
二年而其夫果生还居亡几何思恭复去商海上既出
海乃遽溺死庄仰天大恸曰吾夫卒死于海吾非精卫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29-0187c.png
惟有死守以报之尔既而有复以言餂之者曰今则可
以嫁矣庄泣语之曰吾未亡人耳妇人之义一与之齐
终身不改胡为而出此言也且指其遗孤叹曰吾夫虽
死吾夫之所以遗我者固在此也遂不复有劝之嫁者
庄寡居时年二十有五今五十有八矣教育其孤至于
成人其孤宝生名彦廉字者是也赞曰
陈节妇之守义盖其初已有确然不可易之见固不待
夫之生与死而后决也何也其初不信其夫之死即其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29-0187d.png
后日不死其夫之心也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
匪席不可卷也节妇之谓矣秉彝好德人莫不有而灼
见者鲜庄以一妇人能之呜呼贤哉
  辞
   望云辞
常君德新醇悫有至行其家在平阳翼城县之剪桐里
盖唐叔所封地也异时常君尝仕为汳省捡挍官有善
誉及归国朝调浙上鹾官而其母夫人留翼城以道里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29-0188a.png
辽远弗克迎养请于上官归省上官以常君职治盐筴
在出纳之司又难之常君思其亲不置用狄怀英故事
大书望云二字于壁以系其思徵言于余乃为赋望云
之辞以纾其情辞曰
睇彼云兮天一方我有母兮远隔太行吾胡此縻兮弗
遑以将曾不如彼云兮其飞悠扬目力苦短兮心绪苦
长安得乘云兮返吾故乡奉吾母兮乐以康
  颂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29-0188b.png
   蓉峰处士宋公哀颂
今上初天下既定会材兴治以建丕图首起今内翰宋
公濂于金华山中既不得辞乃戒装来觐上置诸帷幄
以备访问已而职教东朝旋载笔后省日见向用公之
立朝雄辞钜笔足以名世而不自以为高博物洽闻足
以服众而不自以为足故自上以及在廷之臣莫不加
敬不欲一日去左右而公之先府君蓉峰处士年则八
帙矣自念身备朝著而亲年日高远违晨昏之奉人谓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29-0188c.png
斯何恒不自安乃力恳于上上怜之予告归养于是公
之去其亲于兹三年矣既抵家日奉觞为寿父子欢然
居无几何处士竟以微疾弃荣义殆若有待者则公之
急于乞养亦岂偶然哉是其至诚恻怛之心有以感致
如此不然使不得奉汤药于其亲垂殁之时而其终天
之憾为何如也一夔未尝获拜处士而亲炙其德容辞
气及考潜德之一二与其所以垂祥而委祉者辄自诵
曰金华宋氏与眉山苏氏相类苏氏自赠职方君序以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29-0188d.png
高行弗用于世至其子秘书洵遂以文章擅名天下今
处士无愧职方君以公视秘书亦莫能或之先后其有
不同者彼当宋室全盛之时而此属更化之初稍有差
耳呜呼处士之死可谓有不死者矣公哀不自己既自
为阡表以述先德复请大夫君子为文辞以相其哀辱
不鄙余而亦有请敢摭其槩而为之颂焉处士讳文昭
字文霆蓉峰处士前集贤院所锡号也颂曰
猗嗟处士葆贞毓醇气冲以肃貌和以仁孝以事亲诚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29-0189a.png
以接物暴以义摧邻以恩恤维孝则纯维诚则壹恩匪
勉强义匪矫激猗嗟处士美集于躬宜耀于时而啬其
逢其蓄既厚其发斯丰是生令子蔚为儒宗猗嗟处士
人孰不死相其攸终与草木比惟处士之死令闻不已
令闻不己惟曰有子宝婺之墟有巍蓉峰仰止令德与
峰俱崇于惟小子曷克形容于以播之用慰孝衷
   贤母颂
贤母者金华葛秉仁之母也秉仁之母年几三十而寡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29-0189b.png
誓全妇道今老矣不愧于初誓秉仁既长大成人念其
母之有贤行请于大夫君子为文辞以表之亦孝事也
为之颂曰
靖惟妇德惟淑与贞兼斯二者则有贤名其贤为谁曰
有葛母自读女箴动弗敢苟言归于葛妇道以全夫何
芳岁竟失所天既失其天誓靡他适确然自持匪席伊
石既有儿女亦有舅姑以养则老以育则孤其节如荼
乃遂所愿九京可作不腼于面中古以还风教陵夷柏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29-0189c.png
舟之录孔子伤之矧兹凉薄罕知自守或视其躬见金
不有其克守者呜呼几希爰有葛母实妇之师文山之
阳葛母是宅里人贤之或过则式我见其子益知母贤
是用作颂以播于篇
  铭
   真率斋铭(有序/)
杭之耆彦有颜其斋居曰真率者是为杨懋臣先生先
生为人平实简易杭在东南异时湖山之美邑屋之丽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29-0189d.png
陆海之饶甲于天下先生方少壮家饶于财视酒如浆
视肉如藿宴游嬉戏殆无不足于意者晚乃敛华就实
凡所以处己接人者略去边幅作止语默一皆出于自
然无纤毫矜持意有晋人夷旷之风焉或诮之曰斯人
也被服周孔之教而学为嵇阮之流揆之名谊无乃非
所宜乎余解之曰俗之弊也久矣伪言伪行相先为智
相高为贤比比而是吾方以真而率之为贵而子胡谓
不然夫礼始于饮食至德之世上如标枝其民野鹿洼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29-0190a.png
樽而抔饮其礼盖亦率矣然而皆本于真也夫真与伪
对出乎真则入乎伪真则率伪则百计萌生无所不至
矣是故孔子言礼其称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先生以真
率自见古之道也何足怪乎乃为之铭铭曰
君子之履惟适之安弊精神于思虑之外劳筋骨于俯
仰之间此可以媚于世而非所以安吾天夫惟大羹不
和大圭不琢体本自然反浇为淳斯德之全守之以恬
其永无愆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29-0190b.png
  碑
   黄龙祠碑(有序/)
黄龙祠在西湖北山之阴自其趾斗折而上有岩窦谽
谺不合如蛎水泉绀寒深不可测旱不缩而潦不盈有
龙居焉故老相传曩夏雨初霁时尝有神物蜿蜒卧于
松上其气茀茀然而黄盖黄龙也故世号黄龙洞祠在
洞侧以栖龙神宋淳祐间无(阙/) 禅师有道行尝说法
龙兴之黄龙山而归卓锡兹山之麓见洞中尝有光怪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29-0190c.png
祷雨辄应或谓龙随师至时孟少保珙从师咨决心要
遂捐财为之建寺而师因请龙神为之护法于是始有
祠时天旱理宗延师入内祈雨师请退而默祷未几帝
遣内侍问之师对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已而大雨自
是无雨辄祷祷辄应当是时尝封龙为灵济侯锡祠额
曰护国龙祠矣至正末兵燹大作湖上之山俱赭龙蛰
不见祠因就燬岁亦多歉寺之僧有名祖吉者屏居南
山石屋一日归视得度之地尽为瓦砾慨然欲振无门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29-0190d.png
之风乃洒扫林径诣洞祝曰祖道弗坠也龙其来归乎
遂募缘兴造而皈向者日至肇作奉佛之堂馀屋规以
次就而林壑亦勃然有生气洪武七年六月天久不雨
民皆忧惶杭卫都指挥使徐公某浙省参政徐公某李
公某郡守王公某相率致祷甚虔与神约不出三日当
雨且曰即三日而雨当新神祠使享有血食神无我违
吉亦用其法如其祖之默祷以副其意如期果雨时雨
犹未足越三日致祷如初又得雨乃命有司具木石而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29-0191a.png
属通判王佐董其事以十有一月甲子即其故处审择
面势作为祠屋栋宇翚飞丹垩炳焕林壑改色用以揭
虔妥灵题曰黄龙祠从世所称也夫人依神而行者也
是故古之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国家深恤民
隐故方面官臣遑遑焉以救菑为务匪神之贶其何以
慰安之哉庙祀以报之礼也乃作铭曰
新庙翼翼在彼山北伊谁作之实维方伯有嘉方伯所
重民命旱既大甚下民告病有嘉方伯维神是依刻日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29-0191b.png
请雨神不我违灵贶具来报事敢稽吹箫击鼓北山之
下虽无琼醴亦有酒酤虽无玉餐亦有束脯灵风飒然
林色为暝神之格思匪物伊诚自今伊始报事弗怠年
榖顺成物无疵疠永卫佛天庙食世世
  记
   旧时月色轩记
天水赵公范清茂嗜学其先宋室支也别居盐邑之东
有年矣顷岁兵燹甫息作新轩于其故居之左题曰旧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29-0191c.png
时月色屡请余记余谓公范吾不靳子记也独念月色
新旧一也夫岂以新而加以旧而损哉今子言月必曰
旧时月色吾不知所以记公范曰此特自吾所见而言
月耳非谓众人皆我同也幸勿以众人之见而狭我吾
尝徙倚轩楹海雨初霁月行太虚中光彩注射地上莹
若霁雪徘徊顾盼中夜不怡者久之其故何也吾家盛
时廪有馀粟籯有馀帛夷庭广厦凉堂燠馆岩邃靓奥
起居出入如列仙所居天下无事上令下供有程不徵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29-0191d.png
而集胥𨽻迹不及门户司吾平者虽欲鹰击毛鸷为治
了无所施宁有谴诃之及吾父兄伯叔雍容閒暇讨论
坟典之馀第谋为乐良夜方永月色在户庭薄具清宴
酝有内法肴有珍羞庐儿按筝家姬度曲至夜分不寐
自更多故一触心一举目皆非向日独见月色宛宛如
旧时诚不能释然于怀也先生其谓斯何幸有以解我
余叹曰嘻处忧患者不忘亨豫之时在荒阒者恒思宴
乐之地此人情之大较也独予也耶吾试与子论月夫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29-0192a.png
月由死魄而至于盈苟弗继之以亏则太盈矣太盈非
天道也由生魄而至于亏苟弗继之以盈则太亏矣太
亏非天道也盈而亏亏而盈恒相因于无穷此月理也
子宁以境而二其观哉古之至人一死生齐得丧而不
物于物者有见乎此也虽然吾非其至者然亦有所授
尔子不谓然秋中之夜子幸开轩待我我将为子邀彼
明明者酬而问之
   冯氏义塾记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29-0192b.png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盖尝考夫家
塾之制曰家有塾云者非家置塾也合二十五家为闾
闾左右有塾择士之仕而休者为之师以教其子弟较
其规模视彼庠序虽若稍狭而其教条之施牖导辅掖
之具盖亦初不异也自夫学设于州县而二十五家之
塾缺而不修遐墟僻聚非乏俊秀去远城邑莫知所向
徒负愿学之志君子病焉海盐治之东十有八里地曰
沙腰实斥卤之处冯氏世居焉天历中有号梅轩处士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29-0192c.png
者讳某字某病其乡闾无有讲学之地创为闾塾殿堂
斋庑略如学校而以田一百亩入于塾择勤敏者掌之
而以其所入延士之有学行者为塾师使冯氏与其邻
里之子弟入学于塾且给午饷使竟日不替于学后至
元初知州事赵侯孟贯义之署为冯氏义塾俟有成效
将请于朝如书院未遑也至正初塾燬于兵其子讳某
者更作之而礼殿未备会官府计田以赋而塾有田不
能独贷其长孙椿集其诸弟议曰塾之设吾祖义事也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29-0192d.png
使以塾田而充赋则塾无所入而己成之规隳矣吾其
以家田所入当塾田之所输则塾可存于是诸弟韪之
而塾有教养如初椿且将与弟完塾之所未备以毕其
祖之志遂以记请余叹曰嗟乎古者教人之法盖甚备
矣夫以二十五家为塾则家无不学之人矣家无不学
之人材恶乎而不成俗恶乎而不美矧夫党庠遂序之
教又益详哉后世不知本此其不古若也固宜讵意今
兹乃有仿古学制以淑其人如冯处士者乎余见多赀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29-0193a.png
之家不藉以纵其豪猾则用以庄严二氏之室庐以觊
非望之福而已遑及此哉若处士者其亦可以谓之知
义者已处士既创之于前而其孙又克承之于后使不
至于废坠继自今濒海之上俗有慈让之风人有士君
子之行有以见义塾之化底于成矣
   赤山隐居记
同邑胡宗衡氏读书赤山之下榜其居曰赤山隐居洪
武元年秋余归自江表徵余记之余尝观于吾邑之山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29-0193b.png
其高且大者峰连岫接磅礴宇宙如重城厚郭联络县
境之外而其光气上属层青积翠与霁霄竞爽至于厖
洪内蓄或聚或散聚者龙骧散者蛇行望之肤理皆赤
去县四五里孤嶂特峙状若版筑梯级千仞赤埴坟起
所谓龙骧者也是为赤城晋孙兴公尝赋之矣由赤城
西行三十里乍断乍续前冈后阜蜿蜿蜒蜒或起或伏
所谓蛇行者也肤理明润岩岫绮错是为赤山视赤城
尤佳绝宗衡之居在焉宗衡之先居此久矣其尊人叔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29-0193c.png
辉甫犹以奇槩未集别作穹堂峻宇以萃其胜宗衡有
志于学将择幽雅之地以务进修爰洁兹室每晴霞灿
烂衣被林木与山争丽光彩绚耀户牖烂如起居出入
不知视居锦官城何若兹隐居之所以名也或讶之曰
怀材负德之士有轻当世之志长往不返故以隐称宗
衡之尊人明经制行蹈君子之轨辙当方氏即家开府
擅爵禄人屡迫之使仕而能执志不污犹不以隐自处
今其子年方强盛有志于学固将为世用也奚取兹义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29-0193d.png
也耶余曰不然隐有二义彼长往而不返者固谓之隐
矣而潜藏以自修者亦有取焉何也媚学之士血气方
刚德性未定不能不夺于声色货利必也耳有所不闻
目有所不见意虑有所不及然后气冲而志壹以达三
才之情以会万物之理以极往古来今之故德庶乎其
崇业庶乎其广语不云乎隐居以求其志是也宗衡之
尊人尝受易于老师宿儒其自洁于污世非固也盖尝
推其所学以正一乡一乡之人蒙惠观其出处必有得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29-0194a.png
于解之上六相时而动之义宗衡方学以济厥美宁不
取于此而彼之慕乎余世居山侧与宗衡东西家耳目
高曾时托姻邻之好少时尊人刻厉为学不以余之黯
昧见辄以学事相勉丽泽之益多矣奈何余阨于贫虽
欲如宗衡之隐居势不可得未免持空疏之学出游四
方初谓广其闻见可以有成乃竟迫于糊口岁事奔走
卒无成效今也虽亦藉儒之力脱于流离颠沛之地犹
故吾也归视兹山面为发赤宗衡志笃而性敏资实胜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29-0194b.png
余家有馀赀不必似余之逐逐于衣食而况上有贤父
以为模范其患无成乎宋石守道先生奉符人也读书
徂徕山中学成行尊后为胄监直讲学者不斥其姓名
以山配称之人不敢有所损益无他地以人重也余窃
有志顾岁月己迈而志气昏惰无能为役它日兹山光
彩焕发若濡而深若培而厚在吾宗衡矣吾将观其成

   风树亭记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29-0194c.png
槜李潘德全氏天性纯笃往余尝见之宣城贡尚书座
上时德全之先君子甫殁羸形垢服泣而请铭尚书曰
孝人也余谨识之今年秋余见之澉上其貌与气视旧
加充语及乞铭时事辄悲不自胜曰铭尝刻诸先墓矣
顾不肖孤之不能终养也每闻风树而悲之因作小亭
风树之间庶几孝思之所存云观其言甚戚若欲得余
之记者余揆德全乞铭时以至于今盖十阅寒暑矣而
犹若初丧然噫甚矣其戚也盖德全之先君子有才行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29-0194d.png
尝有志于用世而仅仅为郡县学校官又不得上寿以
殁兹德全风树之感所以不释于怀也欤呜呼昔者仲
由氏盖尝负米以养矣其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累茵
而坐列鼎而食而亲不在是以叹曰子欲养而亲不逮
树欲静而风不停凡为人子而不克终养者诵而悲之
不独德全也余闻德全逮养时其亲位虽不高方食代
耕之禄可以自赡不资负米以给朝夕也及亲既殁家
居授徒取所入以自给虽三方割据足迹又未尝出境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29-0195a.png
以干时取宠而有从车之盛累茵列鼎之富以自奉也
而犹若此使有是奉吾知其食将不下咽胁将不至席
矣若德全者诚罕见哉吾家既贫而吾亲恩逾于义每
自处以薄不使有负米之劳及壮而游四方固不敢求
所谓从车之盛累茵列鼎之富以侈吾亲计不过谋升
斗之禄以易菽水而己而命与时违亲寿己高逐禄不
及竟负终天之憾当风鸣树动之时迨不欲以生为乃
今见德全名亭之故宁不重为之感乎善乎扬子云之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29-0195b.png
言曰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味斯言也
与其养而有待不若随地而致其力幸而富贵可以尽
其心不幸而终身贫贱亦可以释憾此区区之心亦凡
人子所当知也因著潘氏亭记而并发之
   蜀山草堂记
太湖之阴川回而野迥有清旷之适是曰阳羡异时东
坡先生始领第锡宴琼林与蒋魏公接席魏公极言其
地之胜先生遂有买田筑室之意崇宁初先生归自海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29-0195c.png
南因告老于朝而居阳羡酬前志也去阳羡而近有山
隆然拔地而起盘亘数百亩旁无联附号曰独山先生
爱之尝筑书堂其坳且曰吾本蜀人而兹山不宜姓独
宜去犬留蜀更姓山曰蜀云陵迁谷变其址入于金陵
保宁之官寺久矣遂为寺之别墅今敏机师以纯行粹
学来主保宁之席间至兹山绀壤疏润碧泉流动上缘
丹崖白云勃勃起自履下望见太湖粘天无壁而铜官
诸山联翩而来如列大屏以障巨浸盖亦奇矣师因叹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29-0195d.png
曰先生之所以盘桓于此而不忍去者以此也夫仍作
草堂其处而师亦以先本蜀人自宋季之乱往家吴兴
每有所自出之想故亦姓山曰蜀而不复其旧云嗟乎
师之心即先生之心也人亦有言适异域者见似人而
喜以其类也蜀在数千里外兹山虽小苟其心有所属
安知其不若岷峨太白之高大哉是宜师与先生同有
此心也或曰先生家本蜀也自葬其父文安府君后出
立朝以至崎岖岭海而归未始一日还蜀夫宁不有乡
卷四 第 31a 页 WYG1229-0196a.png
土之思师之先虽亦蜀人生长东南之日久且桑门是
托殆将尽空色相今而惓惓于所自出之地夫亦有所
执著也耶余谓不然凡出家者以求道也而身也者道
之所寄也安有求道而不念其身之所自出哉君子谓
师为知本矣如曰师雅嗜吟兹堂也潇洒夐尘可纵吟
事夫岂知师者哉是为记
   管氏祠堂记
古者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皆得立庙而祔祧之制具故
卷四 第 31b 页 WYG1229-0196b.png
能展其尊祖敬宗之诚而无违德降及后世将相大臣
得立家庙而因陋就简之日久类多得为而不为至于
士庶人之贱势有不得为者则又弗暇议也先正文公
先生有惕于此创为祠堂之制使上下贵贱一皆行之
而无碍其意嘉矣今其书虽存而知遵其制者亦鲜淞
上管氏新作祠堂奉其祖祢神主至于祭器之属亦莫
不备岁时率子妇而下盥荐亦既成礼矣复来请曰走
也邑东之鄙人也先世家吴兴四世祖实以业商至兹
卷四 第 32a 页 WYG1229-0196c.png
邑傅至于我五世矣不幸少孤刻苦自树立经纪衣食
上以事大母与母下以字弱妻与子其于追崇本始之
事未之能行恒自叹曰人本乎祖于此而不用其情其
得为人乎乃稍本据家礼作兹不腆之室以为祠堂而
吾祖之行与讳与其生卒月日亦以少孤而失谂之先
生长者累年而后得始如法作主用妥于厥位此区区
之心也而犹惧夫后之人弗克我承愿假宠于执事者
畀之以文勒置祠堂之壁诏我后之人嗟乎君子开业
卷四 第 32b 页 WYG1229-0196d.png
承世而欲传序之远延祚之绵亦惟迪之以礼而已祠
堂之设使后人知水木之有本原礼之大端也异时淞
上豪家巨室林立争筑穹堂丽馆以誇奇角胜曾未有
及此者今管氏既有以迪之于前而其二子长者方以
勤谨持门户次者且将以文学起家则管氏之泽亦未
艾也夫焉有弗克承者哉而犹惓惓假余言以诏之者
盖忧之深思之远不敢以皆贤必后之人也虽然彼为
穹堂丽馆以誇奇角胜者且有能言之士为之张之则
卷四 第 33a 页 WYG1229-0197a.png
余之记亦何嫌哉
 
 
 
 
 
 
 
卷四 第 33b 页 WYG1229-0197b.png
 
 
 
 
 
 
 
 始丰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