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赞¶
赞¶ 第 699c 页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三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 赞

** 然灯古佛赞(有引)

然灯古佛。释迦之师也。往昔有缘。无心而遇。因布
发掩泥。持青莲花而作供养。得蒙授记。遂證菩提。
今睹光像。钦渴翘仰。焚香作礼。以偈赞曰。

稽首然灯。吾师之师。妙用无极。故我归依。白日丽天。
万象斯鉴。满月寒空。众星齐现。明所不明。照其不照。
惟此智灯。光明朗耀。秉法王令。佩实相印。磐石晏安。
十方镇静。其心如空。靡所不容。有扣之者。响若洪钟。
其容湛寂。恬然凝谧。瞻之仰之。诸障顿息。缘会而遇。
无心而得。绀发满头。青莲一叶。布发掩泥。志诚归命。
持花作供。贵乎清净。无上菩提。当蒙授记。罔象玄珠。
不容思议。心心相印。光光互融。慧命无量。功德无穷。

** 贝叶佛母赞(有引)

粤东为法道源流。达摩航海而来。六祖应谶而出。
钵喇剌臂而裹海眼。跋陀忘形而挟楞伽。皆首出
仙城。初开法运。自尔以来。寥寥千载。岂出彼没此。
古人独负。而今人绝分耶。固在导之者何如耳。故
曰不是无禅。只是无师。斯言有味哉。余蒙 恩窜
岭海。观察海门周公。以视鹾至。公当代搢绅中具。
赞¶ 第 700a 页 X73-0700.png
正法眼人也。与余以法相亲。每谈必以第一义示
人为事。仲十之三日。同查汝定过朱氏草堂。刘
万诸子毕集。大为发扬此事。诸子各发无上道心。
季子乃曰。向不知佛。今也知心。既心即是佛。吾当
以佛为事。仲子请越之高士蒋不任。写此像。余欢
喜稽首为赞曰。

佛体如空。无处不容。墙壁瓦砾。达之者通。秋水澄澄。
朝霞灿灿。景落波心。光浮素练。识之不见。见之不识。
瞖目空华。太虚鸟迹。贝叶无文。法身非有。万壑松声。
作狮子吼。碧眼胡腮。维摩病骨。漏逗形骸。分明眉目。
咦。百花深处鹧鸪啼。一声叫破山绿。

** 西方三圣赞

稽首寂光主。无量寿大师。能以寂灭心。现形十方界。
遍入有情身。而作生死宰。辟如日月光。无心而成照。
蒙光照烛者。无不遂其生。又如慈乳母。能达婴儿心。
饥饱各适时。不以乳为病。我观世閒人。病痛必呼母。
以母为自心。不呼不自解。是故三有中。凡在有情者。
苦乐不自释。适然念我师。以师慈力光。先入众生心。
故能一照閒。必出生死苦。况复有大势。而复得大悲。
相比而化物。物无不化者。刀山并剑树。忽变作宝林。
镬汤及炉炭。偶成八德水。皆以自心为。转变一念中。
如酵入乳酪。醍醐不外求。何况荆棘林。不为清净土。
是故念我师。必若子忆母。子母相忆时。无不相见者。
念极诸想灭。身心顿脱空。寂光忽现前。照用一时发。
赞¶ 第 700b 页 X73-0700.png
即此苦秽躯。便成极乐国。始知日月中。无不极乐者。

** 化佛赞

似人非人。日面月面。从何处来。者里出现。见时不识。
识时不见。病眼空华。太虚闪电。逢人个个叹奇哉。看
行一味行方便。

** 雪山苦行佛赞

肝胆冰霜。形骸土木。生来俊俏。天然奇骨。不是不舍
皇宫。祇因不爱吃肉。走入万叠寒岩。受尽凄凉寂寞。
一朝饿得眼睛华。错把明珠换鱼目。浑身惹得是非
深。直至而今抱冤屈。几度逢人话本怀。才欲开言双
泪濮。双泪濮。不知那个是知音。但得相逢心愿足。

又。

不恋王宫。不住兜率。脱却珍御衣。埋身千丈雪。瘦骨
如柴。刚肠似铁。六年冻饿口难开。几度思量心未瞥。
一朝蓦地睹明星。从前妄想都休歇。便欲挨身入闹
蓝。满目风尘徒蹩躠。返惹时人话短长。谁知弄巧翻
成拙。直至而今怨未申。通身是口难分说。休分说。费
周折。肝肠沥尽空饶舌。无限光百鸟啼。杜鹃叫彻
空山血。

又。

身堕雪涛。心寒秋水。内外洞然。又何彼此。思之不及。
类之难比。梦想不到。谁能议拟。若欲求之。是非锋起。
但莫思量。自然法尔。

又。
赞¶ 第 700c 页 X73-0700.png

骨如柴。心似雪。念如冰。面似铁。不是刚肠疾恶人。怎
肯抛家轻失业。幸赖明星换出头。免教笑折傍人舌。

又。

世念巳枯。诸缘尽撇。千尺寒嵓。万年冰雪。一片身心
放下时。从前妄想都休歇。都休歇。但看几点疏星。一
轮明月。

又。

骨瘦心寒。冰枯雪老。不是者翻。毕竟不好。六年冻饿
实难当。可幸明星上得早。当初错爱者些些。使得儿
孙卧荒草。

又。

抛掷金轮王。如弃舍残涕。埋身雪山中。绝无一毫事。
端坐苦思惟。不知竟为谁。只待明星上。当头下一椎。
何似当初未醒时。皎皎月挂珊瑚枝。

** 舍那如来法身赞(有引)

余寓旅泊庵中。为诸白衣谈楞严。适门人王安舜。
持舍那如来画像一幅。高三尺许。遍身衣纹。并顶
上圆光。通书华严经一部。字如针锋芥孔。而点画
分明。行如游丝。飘如散发。其身当胸。阔一尺二寸。
则计字二百二十行有奇。其圆光边约二寸围。则
字几百行。其微密细致。又过于身。真有不可得而
思议者焉。以色古而不可读。侍者谛视。于左臂辨
出。一一尘中一切佛。则知其经为杂华无疑矣。余
见之。欢喜踊跃而叹曰。此非蒙如来甚微细智而
赞¶ 第 701a 页 X73-0701.png
加被者。决不能至此。然岂粗浮想像而可得耶。因
焚香稽首。以偈赞曰。

我闻诸佛微细智。以此證得妙法身。遍在众生心想
中。而能造作难思业。今见众生微细智。遍入如来法
身内。于一微细毛孔中。庄严难思法性海。一毛一尘
本性如。具含无尽功德藏。犹如清净璃琉瓶。内盛微
细多芥子。炳然显现无障碍。无坏无杂各安立。假离
娄眼极最明。穷尽目力不能辨。始观法身本无相。今
见佛以法为身。法身本不离众生。故从微细想中现。
是众生心与如来。无二无别互相入。如是微妙净功
德。久堕沉昏诸暗冥。譬如微尘含大经。苟非智眼不
能见。善哉佛子智力雄。一见即生真实信。剖破微尘
出此经。令我顿入华藏海。佛心既即众生心。我入即
同众生入。我身与佛及众生。互相摄入如珠网。如此
圆满大法界。全凭佛子信力持。以此信力作佛事。展
转摄化广无边。见闻随喜礼念閒。弹指即能成正觉。
是故我赞佛子德。广大如空不可量。我愿法界诸众
生。普入佛子信心住。

** 思惟佛赞

稽首吾师。何为独步。三七思惟。如何可度。不用思惟。
但行平等。傥遇知音。自然猛省。

** 思议佛赞

默然思惟。所思为谁。思之之地。人孰知之。十方一念。
众生一心。但有知者。即是知音。明月在天。影现众水。
赞¶ 第 701b 页 X73-0701.png
不出不入。无彼无此。如云浮空。无心而遍。于一毫端。
十方齐现。一切圆成。万缘具足。但不思惟。即如如佛。

** 无量寿佛赞(有引)

余昔诵十六观经。以佛观为第一。故修净业者。靡
不从事。至若工绘家。各有所本。而于佛像尤难之。
盖以垢浊心镜。现妙相影。岂易致哉。越人蒋生太
清。英年而独精此技。岂夙观行所致耶。余入粤之
二年。戊戌。蒋生亦至。所绘佛菩萨不满十幅。独
遗莲阜居士陈元誉。三圣像。精妙绝伦。盖居士长
斋绣佛有年。亦精神感通而致耶。呜呼。蒋生寻与
物化。睹此遂成千古矣。居士焚香稽首请赞。余邈
焉兴怀。赞曰。

稽首无量光。彻照十方际。湛然不思议。永破痴暗冥。
我观寂灭境。清净绝纤尘。大地及山河。竟从何处起。
刀山及剑林。是谁之所造。良以自心迷。坚固妄想结。
譬如水成冰。业风鼓扇力。于受想梦中。属此烧炙苦。
我师冷眼看。自心不耐细。现此比丘身。急挝涂毒鼓。
令诸耳之者。一触生死绝。犹如妙莲华。扶疏出秋水。
又以大悲势。左提而右挈。直使恐畏途。翻成极乐土。
妄想歇灭处。正觉即现前。犹如汤消冰。伹由转变力。
奇哉善男子。夙习般若深。能以一毫端。现此希有事。
俨若大愿时。翘勤共悲仰。皎如净满月。游于毕竟空。
心水垢浊澄。光影一时现。热恼即清凉。诸想顿寂灭。
真常妙乐地。本不假外求。即此幻化身。便登安养国。
赞¶ 第 701c 页 X73-0701.png
具此难思力。是故我归依。愿此尽未来。永作大依怙。

** 又

稽首无量寿。端居常寂光。普照法界空。摄受有情者。
众生迷本有。逐诸生灭转。轮回六趣中。如亡子背母。
慈母忆其子。未尝一念舍。子若暂回光。无有不见者。
以我出苦愿。入佛摄受心。犹如空合空。似以水投水。
众生无明暗。即是常寂光。妄想一念歇。常光当下现。
生灭无去来。法性本不动。见此法性身。无量寿常乐。

** 接引佛赞

稽首慈尊。大光明聚。净法界身。不可思议。诸苦众生。
入大悲眼。眼净无尘。圆明赴感。入众生心。如月堕水。
心水澄清。故无彼此。不接而来。无生而至。是故我师。
常住在世。

又。

冷地不禁。入尘垂手。分明示人。人不知有。但肯一念
暂回光。莲华顿现非良久。

又。

稽首寂光主。清净妙法身。如月现星中。湛然即众水。
以悯众生故。不受法性乐。示现微尘刹。屈垂方便手。
俯提弱器者。同归极乐土。以众生即心。土亦非心外。
惟以心印心。如以水入水。是故见闻者。一念即归依。
但即自心观。本无心外佛。色相如空华。犹是瞖眼见。
惟以清净空。寂然了无相。以此见自心。即见如如者。

又。
赞¶ 第 702a 页 X73-0702.png

踞常寂光。坐清净土。垂手入廛。为众生故。以本法身。
现众生心。故十方界。悉知其名。凭悲愿力。普皆摄受。
故称念者。必得成就。九品莲台。为众生母。不借他缘。
作宾中主。

又。

稽首无量光。遍满法界身。普接诸众生。同归寂灭海。
土本无净秽。净秽从心变。心垢若消除。净境应念现。
佛在众生心。以垢蔽不现。垢除佛现前。不用他接引。
自佛自度生。原无彼此相。若能平等观。即是寂光土。

** 卧佛赞

无事打眠。快活欲死。十方界中。谁能如此。

** 阿弥陀佛赞

心似寒空。面如满月。坐宝莲华。出广长舌。水流风动。
炽然常说。六道四生。无机不摄。但有称名。即得解脱。
只为当初愿力深。十方尽是无生国。

又。

稽首大师。光明无量。具足二严。号尊中上。以慈摄心。
心包沙界。众生即心。本来无外。是故称名。即求自已。
愿见我师。如是而巳。

** 长斋绣佛图赞

神存理观。妙契法身。想澄净土。即俗而真。不住于相。
解脱诸尘。应如是住。降伏其心。是则名为。无事道人。

** 释迦佛赞

稽首本师。面如满月。清净法身。湛然常寂。是身若空。
赞¶ 第 702b 页 X73-0702.png
其心若水。空水连天。月光如洗。月不离天。水不离地。
以空合空。上下无际。云起长空。风行水上。弥满波澜。
广长舌相。不信但听海潮音。翻出龙宫秘密藏。

又。

唯我世尊。妙功德聚。如空中华。随缘应世。法音若雷。
听者心碎。不是王宫割舍来。谁作利益人天事。

又。

从兜率来。不是无因。为一大事。特现此身。才出母胎。
大惊小怪。走向雪山。翻成纳败。幸有明星。一声唤醒。
若不回头。几堕陷阱。复到人间。漏逗不少。本大利微。
空怀懊恼。末后掀翻。和盘托出。得遇知音。方才雪屈。
舌上莲花。目前生事。肝胆相投。虚空粉碎。是故智者。
深知苦心。故拌身命。常转此经。

又。

法身之光。如日之影。照破世閒。令人梦醒。明暗一空。
圣凡一觉。不透顶𩕳。是为法缚。

** 剌绣释迦佛赞

稽首大能仁。救护众生者。现身浊恶世。如莲花出水。
妙相三十二。功德悉庄严。是故见者悦。如观慈父母。
良与众生心。平等无差别。故从巧思惟。俨随指端现。
众生妄想丝。织成恶道形。佛在妄想中。化出微妙相。
手引妄想丝。针剌光绫素。针针见法身。念念成正觉。
于此和合缘。顿见不思议。是知法界空。佛种从缘起。
我愿诸众生。从妄想针线。念念见法身。无不成佛者。
赞¶ 第 702c 页 X73-0702.png

** 毗卢佛赞

于一毫端。现微妙相。如空中花。似镜中像。欲隐弥彰。
才收便放。是知我师。光明无量。

** 观佛赞

稽首净法身。无量光明聚。最胜莲花王。故号圣中圣。
湛然寂灭海。应现微妙相。端居极乐国。摄化诸众生。
以一心普印。一切众生心。是故众生心。即是如如佛。
心佛与众生。三本无差别。见心即见佛。念佛即念心。
一睹殊胜容。便悟真实性。故从一毫端。现此希有事。
礼念暂归依。顿获常住果。

** 经行如来赞

惟我大师。胡为现身。为众生故。作主中宾。广长舌相。
如风行空。雷音长夜。唤醒群蒙。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要见我师。如是如是。

** 又有二弟子随之

如来宴坐。何为经行。瞥然念起。为度众生。尊者随之。
捕风捉影。众生度尽。热梦未醒。

** 栴檀毗卢佛赞(有引)

曲阿长者孙云翼。字图南。宦游南海。适遇栴檀香
一枝。径可尺馀。长八尺许。世为希有。喜而购之。意
效优阗故事。持归。施置邑之广福道场。比丘通溙
荷担。遂成毗卢妙相。建阁以奉。复请大藏经一部。
共成庄严。余时休老南岳。溙持书乞赞。余虽未面
长者。喜其功德难思。乃略述其事以赞之曰。
赞¶ 第 703a 页 X73-0703.png

海岸栴檀。其价无外。一铢之微。值大千界。何处移来。
至震旦国。但有闻熏。无不欣悦。爰有长者。无心而遇。
欲效优阗。作妙相具。倾心易之。愿即成佛。择地而施。
遂获广福。时有比丘。具大信力。发荷担心。众妙严饬。
三十二相。手出一人。如从兜率。示现威神。圆满毗卢。
大功德聚。无量光明。遍一切处。如剖微尘。以善方便。
一时涌出。大千经卷。佛本无相。随心而成。法本无住。
应缘即形。以长者心。乘比丘愿。世閒三宝。于是出现。
法界蒙熏。触者离垢。凡有归依。顿空诸有。法身常住。
国土丰乐。鳞甲羽毛。俱蒙解脱。草芥微尘。同归华藏。
故我如来。现尊中上。

** 炽盛光如来赞

稽首炽盛光明王。普照十方尘刹中。所有日月四天
下。一切众生皆蒙益。有情无情共一体。同入如来光
网中。身心毛孔及微尘。一切洞然无不彻。众生梦想
颠倒心。尽是如来光明藏。是故七曜及四馀。二十八
宿各分布。共作众生有相身。生死去来皆寂灭。众生
之苦即佛心。佛即众生烦恼海。以斯二者无分别。是
故苦乐随念转。善哉佛子契佛心。能持如来秘密印。
念念常放大光明。能破无始烦恼暗。一切妙用悉现
前。流入如来大愿海。普使见闻及称扬。尽塌涅槃常
乐地。

** 睡起弥勒赞

终日沿街走。两脚不休歇。困来树下眠。肚里黑如墨。
赞¶ 第 703b 页 X73-0703.png
被谁唤醒来。梦语尚未彻。通身疲倦骨头酸。左右欠
伸消不得。者等村僧懒断筋。如何唤他作弥勒。

** 行脚弥勒赞

横担拄杖。挑个皮袋。一包破碎络索。当作奇货买卖。
逢人就乞一文钱。不知都是来生债。指著龙华树下
庄。折合将来还欠在。

** 坦腹弥勒赞

为甚开口。大笑不歇。坦腹赤肚。想是怕热。

** 布袋和尚赞

谛观胸中不有。看来手中不无。生成如此褦襶。翻却
笑人糊涂。肩头横担拄杖。脚根自在无拘。若不被小
儿搬弄。则可称雄猛丈夫。

** 辟支佛赞

磐陀之上。长松之下。端悟无生。水流花谢。

** 三大士赞

惟三大士。随类现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如月处空。
影落众水。水有清浊。月无彼此。智度为母。故多其子。
慈能与乐。如如意旨。大愿无尽。真经非字。大士之心。
如虚空是。

** 文殊大士赞

金色界里月。五台山上雪。云端狮子儿。空中霹雳舌。
谁识饮牛翁。原是甘露灭。宴坐金刚窟。似踞猛虎穴。
玻瓈一盏茶。聊清烦恼热。借问窟中多少人。前后三
三非浪说。
赞¶ 第 703c 页 X73-0703.png

又。

居寂灭地。建大法幢。击涂毒鼓。闻者心降。七佛之师。
众生之父。如狮子王。大方阔步。

** 普贤大士赞

莲华半卷经。峨嵋一轮月。世界灿如银。头颅白似雪。
万壑吼松风。尽是广长舌。法界任掀翻。空花从起灭。
佛刹入毫端。十方置眉睫。香象奔腾跨步行。蹴蹋盲
驴与跛鳖。

又。

稽首普贤。法界为身。尘毛国土。坐卧经行。于法性空。
大云弥布。以普遍故。了无去住。故微妙相。曾无隐显。
若有见者。须是普眼。乘大象王。其体纯白。以本无染。
是真净洁。一切圣凡。不离毛孔。通身遍身。如海潮涌。
大士观我。我观大士。以空合空。本来无二。故我敬礼。
大法界空。愿一切时。处处相逢。

又。

称法界身。万行之宗。毛孔刹土。何所不容。象王游行。
十方无碍。稽首如空。广大自在。

** 普贤洗象图赞

法界为身。何所不往。乖此象王。番成鞅掌。象体纯白。
本来无染。无故洗之。更增尘点。水不洗水。白不染白。
二者求之。了无分别。何劳奴儿。枉费其功。有不到处。
转见不通。以我观之。现成最好。人象两忘。圣凡齐扫。

又。
赞¶ 第 704a 页 X73-0704.png

象体洁白。何处染尘。眼中著屑。其污通身。以水洗之。
返增其污。不洗自净。莫知其故。水不增洁。洁不用水。
两不相到。本来若此。大士三昧。圆融法界。何于此尘。
而生障碍。存之非染。去之非净。此幻法门。是名无诤。

** 普贤乘象赞

大行阔步。十方踏遍。毛孔微尘。何处不现。独行独坐。
何等轻快。要假他力。便成狼狈。脚下莲华。鼻孔缭绕。
不是者些。被他累倒。身命相依。往来巳熟。虽是累他。
却閒我足。

** 普贤大士加持象赞

惟我大士。法界为身。有持经者。即现其形。不是神通。
亦非好逞。要使众生。当下猛省。

**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伹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
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
倒人。众生若是不颠倒。何劳大士强说法。嗟哉人无
智慧光。犹如白日酣酒卧。种种梦想恐畏途。怕怖慞
惶不能脱。驱驰逃遁不可得。又如渴鹿奔阳𦦨。愈奔
愈渴心力疲。犹不自知在梦想。惺眼观者悲悯生。极
力叱之苦不觉。不但不觉苦生瞋。又复梦见追逐者。
畏前怖后尽力呼。一呼忽然攘臂起。从此一觉视梦
中。始信自心生颠倒。如是大士能救苦。大都亦似惺
眼人。纵能恒顺诸众生。疑者反更生惊怖。当人若肯
暂回光。犹胜大士千手眼。善哉佛子何颠倒。若不自
赞¶ 第 704b 页 X73-0704.png
求向他觅。若从觅处见自心。我亦名为观自在。

又。

至人无名。名之在人。耳中见色。眼里闻声。六用唯一。
一亦不立。遍界遍空。无处不入。皓月在天。光印百川。
如草头露。颗颗皆圆。于一毫端。现微妙身。坐微尘里。
转大法轮。火聚刀山。铁床铜柱。绝叫一声。忽成净土。
不择净秽。何分男女。若欲求之。在我而巳。

又。

我闻大士。化身万亿。眼见耳闻。不知谁是。有苦便叫。
叫即不受。不见去来。不知谁救。我今思惟。大士无我。
六根门头。触者如火。火不烧火。尘不染尘。无彼此故。
名观世音。

又。

惟大士身。在众生心。参而不杂。离而不分。故我有求。
随声而应。匪大士来。实我自證。我不知苦。何以能求。
即知苦处。是为返流。我流既返。大士即我。以我求我。
于何不可。

又。

我观大士身。本离一切相。以本离相故。故能现众身。
譬如摩尼珠。随缘明众色。是故佛菩萨。及六道众生。
乃至异类形。一切无不入。如何男女身。而作分别见。
若见大士身。平等无二相。了知法性空。光明如满月。
能令烦恼暗。一切当下除。故我依大士。顿出生死苦。

** 水月观音赞
赞¶ 第 704c 页 X73-0704.png

身若浮云。心如水月。不动而应。无言而说。呼之有声。
觅之不得。凡有苦求。皆得解脱。

又。

水月之姿。空花之表。谷响之声。摩尼之宝。到处相逢
即现形。往来六道无昏晓。一片身心只为人。若个阿
师何处讨。

又。

镜像水月。太虚闪电。触而动之。瞥然影现。

又。

一尘不染。十方露布。通身手眼。不须回互。

又。

心本无事。为谁苦思。有来问者。自亦不知。

又。

大士无心。如响应声。凡有求者。随叫随应。

又。

以无相身。应有求心。无处不现。名观世音。

又。

水流在海。月不离天。不思而应。为自在禅。

又。

无相之相。相不在我。随应而现。如薪遇火。三十二应。
犹是琐琐。百千万亿。有何不可。

又。

大士身心。众生即是。所以愿求。随感而至。

又。
赞¶ 第 705a 页 X73-0705.png

至人无形。真悲无声。感应道交。沙白水清。

又。

以慧为命。以物为心。寻声救苦。名观世音。

又。

身心洞彻。犹如琉璃。表里得净。如月临池。不感而应。
不求而至。是故我师。名不思议。

又。

无声而说。有求而应。如答谷响。似临宝镜。是则称名
观世音。所修三昧名真净。

又。

以寂灭心。现微妙相。满月寒空。光明无量。我以精心。
如澄浊水。水清月现。不须议拟。月不离水。水不离月。
以无去来。两皆寂灭。我心既寂。大士即我。故我所求。
应念而果。

又。

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视之似有。取之不得。以海潮音。
出广长舌。此我大士。说法之则。

又。

法身如云。充满十方。从空中生。如水月光。以身无外。
故心无碍。所以应物。得大自在。三十二应。人谓是实。
在我大士。如海一滴。众生烦恼。如火之狂。甘露见洒。
应念清凉。

又。

我观大士。如水中月。杨柳一枝。称甘露灭。十方世界
赞¶ 第 705b 页 X73-0705.png
普沾濡。能解众生三毒热。

又。

无虑而应。不思而遍。到花开。水清月现。手捉足奔。
眼闻耳见。远而愈亲。淡而不厌。丈夫若下苦心肠。相
逢即遂平生愿。

又。

大士之身。本来无相。随心应现。不状之状。电影空花。
镜像水月。作如是观。忽然超越。

又。

毕竟空中。县清凉月。影沉众水。不容分别。故大士身。
与物无二。随所见闻。无处不是。

又。

大士本无身。身随众生现。如月映众水。不分垢净故。
昏明在清浊。非月有拣择。是故现大士。应以净心观。
观者心既净。众苦悉皆空。若知救苦心。应即是观者。

又。

大士无思。其思以慈。为众生故。兀兀如痴。痴与众生。
胶漆附离。两者相合。俱不可知。故能救苦。影响同时。
是故大士。悲深愿重。众生界空。其痴无用。

又。

我观大士。如月在空。凡有水处。皆现其中。不择净秽。
原无彼此。以水性空。故无尘滓。众生心水。亦复如是。
故有求者。应念即至。以有众水。如月普照。以有众生。
见大士妙。
赞¶ 第 705c 页 X73-0705.png

** 观音大士化比丘像赞

有为而然。无方而应。何故舍他。现此真净。以佛非法。
非法谁传。若无传者。聋瞽皆眠。是故比丘。即法即佛。
以心如空。似响出谷。以空无形。盲者能视。其响无声。
聋者得意。视听不住。声色两忘。以三昧力。醒彼痴狂。
尘中作主。火里生莲。称名礼敬。应念现前。我师方名。
得自在禅。

** 莲叶观音赞

苦海无涯。谁为彼岸。一叶红莲。随流汎汎。以此舟航。
无处不遍。万类有求。随感应念。是故称名。普门示现。

又。

苦海无涯。欲流不竭。至人所凭。青莲一叶。彼岸非遥。
途程不涉。身若云空。心如水月。能如是观。何法可说。

** 慈圣圣母刻瑞莲观音赞

闻彼昙华。千年一现。有圣人出。以为瑞验。惟皇圣母。
阙产此华。以此徵德。又何以加。

** 莲华观音赞

至人应物。如优昙华。见之者稀。故以为誇。青莲出水。
根从淤泥。见之者众。不以为奇。是故我说。法身周遍。
十方皆称。普门示现。如此周匝。人何不识。只在目前。
建大法帜。苟非真净。无以致此。故大士身。聊复尔尔。

又。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至人处之。如清凉国。五欲淤泥。
犹如粪壤。莲华挺生。枝叶自长。摩尼宝珠。体净圆洁。
赞¶ 第 706a 页 X73-0706.png
堕溷迹中。光明不缺。佛性在缠。染而不污。泥中之莲。
厕中之珠。日用行藏。昭昭不昧。火里莲花。故称为瑞。

** 禅定观音赞

以思惟心。入众生想。打水成痕。敲空作响。参而不杂。
离而不两。雪里鹭鸶。珠中象罔。以如是观。名尊中上。

又。

以如幻观。无作妙力。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又。

大士无心。何有寂乱。众生无情。了无干绊。应缘而度。
原非有心。诸苦无住。如空谷音。是故大士。其悲最广。
如空合空。似响答响。本无去来。亦无起灭。大士神通。
故不可说。

** 白衣观音赞

衣白心赤。已无他有。使一切人。念不下口。

又。

本来无染。今亦无垢。能如是观。十方通透。

又。

无形之形。随感而现。只在一毫。光明普遍。

又。

折竹之枝。当吉祥草。坐断十方。海枯山倒。

又。

海竭莲枯。尘消觉證。全凭杨枝。洒扫清净。

又。

我观大士心。欲洁众生染。故自白其衣。遮护众生短。
赞¶ 第 706b 页 X73-0706.png
如水伹洗尘。水不自洗水。大士与众生。其实无彼此。
若见自已心。便识大士面。擘破一微尘。大士光明现。

又。

大士中赤而外白。与众生心全不隔。声叫声应即现
前。犹如浊水涵明月。众生心垢不易除。大士以身为
洗洁。日用如观大士容。色相求之即不得。只在声前
一句明。耳见眼闻不可说。

又。

大士洁白。以本不染。故入众生。其心不浅。如水清珠。
投之浊水。珠不留影。水清见底。明月在空。水清即现。
不邀而至。不应而遍。故众生苦。为大士身。凡有所求。
即大士心。身心无外。彼此不二。应念现前。名不思议。

又。

湛湛寒空。澄澄秋水。大士法身。实同于此。月不离空。
空不离水。似有两般。实无彼此。心本无染。衣非爱白。
以不白者。瞻之即洁。大士无心。众生有想。相从想生。
如月在掌。是故有求。随念即应。原无去来。自心现證。

又。

惟我众生苦。即是大士悲。由苦与悲合。故我愿无违。
假使百千亿。随求一时应。何况智慧男。于我而独吝。
如水银堕地。颗颗思皆圆。我所求一事。事事亦复然。
我观大士身。如空谷觅响。大士观我心。事如视诸掌。

** 鱼篮观音赞

篮儿在手。脚不住走。十字街头。要人知有。
赞¶ 第 706c 页 X73-0706.png

又。

手中一物。常放不下。赤心片片。为人不假。是故我说。
真慈悲者。

又。

手提鱼儿街上卖。眼里寻人只图快。中心不爱半文
钱。多因要了慈悲债。

** 紫竹观音赞

紫竹林。七宝地。普陀岩。金刚际。十方坐断镇常閒。有
求之者随声至。不是吾师观世音。谁能个个皆如意。

又。

紫竹无林。大士非身。今所见者。皆出自心。

** 南海观音大士赞

碧海苍崖。黄花翠竹。鱼鳖蛟龙。夜叉鬼窟。随类现形。
沿流出没。如空在地。无处不足。此是观音自在身。不
枉称为过去佛。

又。

踞磐陀石。观寂灭心。即彼群动。出微妙音。法离诸相。
真经无文。惟我大士。现身如云。有求必应。无类不往。
以大悲心。全同妄想。

** 岩龛大士赞

苍岩片石。苔封云护。大士法身。于中显露。触目分明。
略无回互。而人别求。此何以故。

又。

片石孤峰。清池白月。自在法身。原无起灭。形不自形。
赞¶ 第 707a 页 X73-0707.png
本来如幻。瞖目空花。晴虚闪电。非关大士。有心要为。
实由幻者。妄想思算。欲见大士。真本来面。但莫思量。
全体自现。

** 岩树观音大士赞

瞻彼苍崖。巍巍不动。实我大士。法身孤迥。盼彼崖树。
枝叶扶疏。维我大士。慈荫开敷。晏坐其中。无说无求。
示三十二。妙应普周。群蒙惊起。不出大定。拔尽诸苦。
悉令清净。我观大士。了诸无相。于幻化身。号尊中上。
出广长舌。山高水深。日夜常说。名观世音。

** 观音大士应变相赞

大士之身。如摩尼宝。五色互现。随缘即了。在天而天。
在人而人。既称随求。何不现形。若有求男。便应男子。
福德智慧。庄严无比。只在求者。一心显现。是故名为。
不思议变。

** 自在观音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自在身。镜像水中月。而作难思事。
微细法界尘。一尘一切刹。刹刹如尘众。无处不现形。
众生一念閒。一时平等应。如圆通所说。犹是分量数。
惟我心自知。大士全不觉。

又。

月影钟声。妙音色相。耳视心闻。功德无量。

** 御刻观音大士赞

惟我大士。法身普应。从耳根门。圆通妙證。十方击鼓。
十方齐闻。于法界空。现形如云。天上天下。无类不入。
赞¶ 第 707b 页 X73-0707.png
是故求者。随心自足。惟我圣慈。宿秉悲愿。如大士心。
广行方便。以此妙相。普施群生。令有所愿。如响应声。

** 普陀观音大士赞

我闻大士。不思而遍。应微尘国。广行方便。众生即心。
心即众生。故有求者。声叫声应。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苦剧悲深。应接不暇。踞补陀岩。住生死海。虚空纵销。
此心不改。

又。

踞补陀岩。观寂灭海。普震潮音。名观自在。出广长舌。
十方周遍。故有求者。应念即现。众生具足。何劳往救。
水澄月现。不前不后。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