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5b 页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十六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记
** 庐山大悲忏堂记
唯佛法身无际。全体而为众生。众生妄想无际。全体
而为生死之妄业。妄业不消。故众生苦海亦无际。而
终莫知出。自非大悲愿力。无由以竭苦海。消妄业而
出生死。證本际也。是故观音大士。称法界心。行大悲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5c 页 X73-0645.png
行。潜入一切众生妄想海中。而为之济度。设陀罗尼。
令其持诵薰修。欲令众生出苦海。见本法身。登涅槃
岸。此大悲忏法所由立也。其咒本出灌顶部。乃中道
法身所流。是为毗卢心印。始于四明尊者。准大悲经
之所创立。其来尚矣。良以众生藏识幽关。非秘密心
印。不足以破之。是为脱苦之良药也。直指满公。受教
于云栖。藏修南岳志。以忏法为佛事。信奉者众。既而
之庐岳。结隐单栖。愿广此法。以度四众。故建忏堂。以
示薰修之仪。堂既成。乞记于老人。乃谓之曰。一切众
生。皆本法身。既迷而为生死业海。令以法身心印。而
薰变业性。是以水投水。似空合空。但有信者。于生死
苦。不期出而出矣。公以大悲心。为苦海舟航之慈楫。
以人人本有之法。而指示之。如以甘露洒焦枯。而清
凉心地。不待告而自知矣。法性无尽。众生界不可尽。
此法亦无尽。又何以永永为计哉。
** 庐山云中寺十方常住碑记
庐山禅林綦布。山之绝顶。九奇峰下。最为幽胜。俗呼
仰天坪。以其高而无上也。昔为虎狼之巢。有云中寺。
乃敬堂忠公所创建也。师讳法忠。本歙人。年十九。礼
杭之灵隐达机和尚为弟子。执爨三年。思大事未了。
遂依讲肆。听了义诸经。犹以文字为障碍。渡江之少
林。依大千和尚。参达摩西来之旨。居十载。寻之京师。
复礼遍融诸大知识。印决心要。因之五台。会予与妙
师。心知为法门之杰。予去东海。妙师归芦芽。因拉师
令其持诵薰修。欲令众生出苦海。见本法身。登涅槃
岸。此大悲忏法所由立也。其咒本出灌顶部。乃中道
法身所流。是为毗卢心印。始于四明尊者。准大悲经
之所创立。其来尚矣。良以众生藏识幽关。非秘密心
印。不足以破之。是为脱苦之良药也。直指满公。受教
于云栖。藏修南岳志。以忏法为佛事。信奉者众。既而
之庐岳。结隐单栖。愿广此法。以度四众。故建忏堂。以
示薰修之仪。堂既成。乞记于老人。乃谓之曰。一切众
生。皆本法身。既迷而为生死业海。令以法身心印。而
薰变业性。是以水投水。似空合空。但有信者。于生死
苦。不期出而出矣。公以大悲心。为苦海舟航之慈楫。
以人人本有之法。而指示之。如以甘露洒焦枯。而清
凉心地。不待告而自知矣。法性无尽。众生界不可尽。
此法亦无尽。又何以永永为计哉。
** 庐山云中寺十方常住碑记
庐山禅林綦布。山之绝顶。九奇峰下。最为幽胜。俗呼
仰天坪。以其高而无上也。昔为虎狼之巢。有云中寺。
乃敬堂忠公所创建也。师讳法忠。本歙人。年十九。礼
杭之灵隐达机和尚为弟子。执爨三年。思大事未了。
遂依讲肆。听了义诸经。犹以文字为障碍。渡江之少
林。依大千和尚。参达摩西来之旨。居十载。寻之京师。
复礼遍融诸大知识。印决心要。因之五台。会予与妙
师。心知为法门之杰。予去东海。妙师归芦芽。因拉师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6a 页 X73-0646.png
同往。居三年。诸所建立多咨之。顷又弃去。入牛山。未
几而转匡山。初结庵讲经台。居三年。以往来为烦。仍
迁五老峰。又四年。至云中。爱其高绝。乃诛茅缚椽以
居之。草衣木食。十方英灵衲子多集。师脱形骸。无尔
我。以道相忘。不设规绳。无约束。人人自律。不以世俗
标榜。四事任缘。阙则亲行乞以供之。虽寸丝粒米。咸
以众为怀。精练三业。禀明一心。居二十二年。遂成丛
林。后为团瓢。以供宴息。山门榜曰。云中。志最高也。师
好栽松。计十馀万章。冀化龙以纪年也。予自南岳来
游兹山。师与予夜话。因谓予曰。某老矣。幻化人世。任
缘住此山三十年矣。今浮光不久。即此道场。虽幻缘
所成。本意为十方龙象设。非为区区一已。乞师一言
以为志。予喜而叹曰。大哉师之心乎。经云。以大圆觉。
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是佛以十方为怀也。
西江有言。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
空及第归。是祖以十方为心也。惟师生平志在无我。
故随所建立皆无我。今一旦而委之十方。是究竟无
我。其有能克绍其业。赤身担荷者。能以师心为心。苟
志于道。岂无豪杰之士。心空及第者乎。是则山色湖
光。水流风动。皆演无我之法音。师广长舌相。常住而
不泯也。其常住相代。别有劵。非予所笔。略记师生平
始末。以告来者。
** 庐山万寿寺庄严佛像记
庐山之南。刹竿相望。其谷之大者。曰栖贤。岩壑嵚岑。
几而转匡山。初结庵讲经台。居三年。以往来为烦。仍
迁五老峰。又四年。至云中。爱其高绝。乃诛茅缚椽以
居之。草衣木食。十方英灵衲子多集。师脱形骸。无尔
我。以道相忘。不设规绳。无约束。人人自律。不以世俗
标榜。四事任缘。阙则亲行乞以供之。虽寸丝粒米。咸
以众为怀。精练三业。禀明一心。居二十二年。遂成丛
林。后为团瓢。以供宴息。山门榜曰。云中。志最高也。师
好栽松。计十馀万章。冀化龙以纪年也。予自南岳来
游兹山。师与予夜话。因谓予曰。某老矣。幻化人世。任
缘住此山三十年矣。今浮光不久。即此道场。虽幻缘
所成。本意为十方龙象设。非为区区一已。乞师一言
以为志。予喜而叹曰。大哉师之心乎。经云。以大圆觉。
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是佛以十方为怀也。
西江有言。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
空及第归。是祖以十方为心也。惟师生平志在无我。
故随所建立皆无我。今一旦而委之十方。是究竟无
我。其有能克绍其业。赤身担荷者。能以师心为心。苟
志于道。岂无豪杰之士。心空及第者乎。是则山色湖
光。水流风动。皆演无我之法音。师广长舌相。常住而
不泯也。其常住相代。别有劵。非予所笔。略记师生平
始末。以告来者。
** 庐山万寿寺庄严佛像记
庐山之南。刹竿相望。其谷之大者。曰栖贤。岩壑嵚岑。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6b 页 X73-0646.png
林木蓊郁。太乙汉阳桃林诸峰。丛列云中。众水会于
巨涧。中有寺曰。万寿。盖唐僧德英所建。为禅堀也。岁
久而毁。我 明正统閒。僧明安重修。今亦𡉏矣。禅人
慧楞。缉而居之。古殿数楹。不蔽风雨。佛像金容尘坌
薄蚀。凄然苍藓古瓦閒也。楞因发愿重新。乞予为疏。
遣其徒本圣。走故乡新城行乞焉。孝廉涂君世延。以
前身为僧。因字曰。误来。志不忘本也。见疏兴心。遂先
倡于众。施金若干。圣持归以庄严金像。殿宇焕然一
新。山光掩映。若睹毫彩于灵鹫。为人天说法时也。仍
乞予记之曰。夫佛者。觉也。为生灵之大本。即众生知
觉之自性也。人有此心。则人皆有此觉。觉则众生即
佛。不觉则佛即众生。故曰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今之庄严此像。匪直饬金木之幻形。实所以开自心
之佛性也。若涂君者。宿生为僧。是欲望跻觉路者也。
今转为此身。是欲觉而复昧。如人酣睡。将醒而复困。
特傍无一呼振起者耳。传灯诸祖。大开炉鞴。陶冶群
迷。或一棒一喝之閒。使人顿尽凡情。立登觉地。即所
谓一呼而醒大梦者。由是观之。则予之一疏。不减临
济德山之棒喝。涂君一触而悟本来。即能现八相于
目前。圆三祗于当下。可谓捷疾利根者也。斯则同施
善男女等。即灵山四众之俦。共结佛种之缘。将来世
世生生。于梦宅中。递相呼斥。必皆至大觉而后巳。是
所谓一大事因缘也。又岂值施不悭之财。饬幻化之
像而巳哉。此佛性之缘。经说如人食少金刚。终竟透
巨涧。中有寺曰。万寿。盖唐僧德英所建。为禅堀也。岁
久而毁。我 明正统閒。僧明安重修。今亦𡉏矣。禅人
慧楞。缉而居之。古殿数楹。不蔽风雨。佛像金容尘坌
薄蚀。凄然苍藓古瓦閒也。楞因发愿重新。乞予为疏。
遣其徒本圣。走故乡新城行乞焉。孝廉涂君世延。以
前身为僧。因字曰。误来。志不忘本也。见疏兴心。遂先
倡于众。施金若干。圣持归以庄严金像。殿宇焕然一
新。山光掩映。若睹毫彩于灵鹫。为人天说法时也。仍
乞予记之曰。夫佛者。觉也。为生灵之大本。即众生知
觉之自性也。人有此心。则人皆有此觉。觉则众生即
佛。不觉则佛即众生。故曰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今之庄严此像。匪直饬金木之幻形。实所以开自心
之佛性也。若涂君者。宿生为僧。是欲望跻觉路者也。
今转为此身。是欲觉而复昧。如人酣睡。将醒而复困。
特傍无一呼振起者耳。传灯诸祖。大开炉鞴。陶冶群
迷。或一棒一喝之閒。使人顿尽凡情。立登觉地。即所
谓一呼而醒大梦者。由是观之。则予之一疏。不减临
济德山之棒喝。涂君一触而悟本来。即能现八相于
目前。圆三祗于当下。可谓捷疾利根者也。斯则同施
善男女等。即灵山四众之俦。共结佛种之缘。将来世
世生生。于梦宅中。递相呼斥。必皆至大觉而后巳。是
所谓一大事因缘也。又岂值施不悭之财。饬幻化之
像而巳哉。此佛性之缘。经说如人食少金刚。终竟透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6c 页 X73-0646.png
皮而出。甚言性真之不昧也。请记之。以为他日法门
券。
** 嘉兴平湖县紫清寺斋僧田记
平湖紫清道场。乃见全慧公所修。置斋僧田七十亩。
以永供三宝。是为常住。丁巳岁。慧公入寂。遗嘱弟子
智达。无替乃业。达来匡山受戒。且请老人为记之曰。
凡世之称田者。以种子有所托而不朽者。生生无穷
也。故孝顺父母为敬田。拔济贫苦为悲田。供养三宝
为福田。世人舍此。而修性命之福者。无地矣。慧公所
遗之田。三者具。而世出世命。实所系焉。后之守此三
田。而不力耕。有所荒秽者。失敬则逆。失悲则盗。无福
则佛之慧命。斯断绝矣。其有不及念及此者。不为非
人。亦非佛弟子矣。然而食此田者。亦当知推此心。则
智种灵苗。日夜秀发。而菩提之果可冀。否则堕为焦
芽败种矣。
** 全椒县三汊河建昌化庵记
钦惟我 圣祖。龙飞淮甸。肇迹滁阳。山川之灵。固巳
久矣。全椒当郡之西。虽弹丸黑子。僻在一隅。为滁之
奥。犹寸玉也。藏辉敛润。向含而未畅。若阳春之发育。
盖有时焉。我 明二百馀年。嘉隆之际。文运始开。时
犹朱明之会也。今则洋洋佛国之风矣。不惟附郭之
閒。钟鼓相闻。即穷乡下里。奉佛齐心者。盖连比也。岂
非天地大化之运。乘时而昌者耶。邑城之水。自西而
南。二十里与黄山水会。三汊为邑之水泄。当河之左。
券。
** 嘉兴平湖县紫清寺斋僧田记
平湖紫清道场。乃见全慧公所修。置斋僧田七十亩。
以永供三宝。是为常住。丁巳岁。慧公入寂。遗嘱弟子
智达。无替乃业。达来匡山受戒。且请老人为记之曰。
凡世之称田者。以种子有所托而不朽者。生生无穷
也。故孝顺父母为敬田。拔济贫苦为悲田。供养三宝
为福田。世人舍此。而修性命之福者。无地矣。慧公所
遗之田。三者具。而世出世命。实所系焉。后之守此三
田。而不力耕。有所荒秽者。失敬则逆。失悲则盗。无福
则佛之慧命。斯断绝矣。其有不及念及此者。不为非
人。亦非佛弟子矣。然而食此田者。亦当知推此心。则
智种灵苗。日夜秀发。而菩提之果可冀。否则堕为焦
芽败种矣。
** 全椒县三汊河建昌化庵记
钦惟我 圣祖。龙飞淮甸。肇迹滁阳。山川之灵。固巳
久矣。全椒当郡之西。虽弹丸黑子。僻在一隅。为滁之
奥。犹寸玉也。藏辉敛润。向含而未畅。若阳春之发育。
盖有时焉。我 明二百馀年。嘉隆之际。文运始开。时
犹朱明之会也。今则洋洋佛国之风矣。不惟附郭之
閒。钟鼓相闻。即穷乡下里。奉佛齐心者。盖连比也。岂
非天地大化之运。乘时而昌者耶。邑城之水。自西而
南。二十里与黄山水会。三汊为邑之水泄。当河之左。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7a 页 X73-0647.png
有山蹲峙若捍门。而右堤平衍。则水泄无制。气散而
中虚。若天有阙也。里人夏让。性笃善而喜奉佛。发心
建佛刹于河北之浒。正殿山门。斋堂厨库。居然一胜
道场。其形势则与山相雄峙。而制其波流。使滀不倾。
而施有馀也。庵既成。走庐山。言其事。且问额于予。予
桑梓也。稔知其故。乃题之曰。昌化。意谓法化之运。由
此而昌。即以此而祝 圣寿。保斯民。亦大昌于王化。
同跻仁寿。而登极乐之乡也。故略记其事。且为铭曰。
圣祖龙飞。于滁之阳。维兹椒丘。当西之冈。外碛中腴。
蕴灵抱奇。如石之玉。含润藏辉。天道默运。如春在花。
三阳交泰。发英吐葩。文运一转。法化同流。天机人心。
如水载舟。三水会合。捍门为峙。独有一拳。如阙右臂。
爰有斯人。天光忽发。于河之浒。建兹梵刹。殿宇巍峨。
斯民保障。钟鼓鞫锽。法音嘹喨。见者归依。闻者欣悦。
顿置斯民。于极乐国。道化既流。文运实昌。奠兹遐福。
山高水长。
** 金沙重兴东禅寺缘起碑记
十方世界尽常寂光。无一处而非道场。诸尘劳门为
普贤行。无一法而非佛事。要在缘会方兴。得人乃见。
此五浊世中。建立法幢之不易。予观金沙之东禅。概
可见矣。按邑乘治东三里许。有古刹。旧名新兴禅院。
肇建于唐光启閒。及宋建炎中。因张忠穆公。改笃忠
显庆院。后名东禅。废于元末。 国朝重兴。久亦堕于
荒榛茂草。万历庚寅冬。达观禅师。书经于于王二氏
中虚。若天有阙也。里人夏让。性笃善而喜奉佛。发心
建佛刹于河北之浒。正殿山门。斋堂厨库。居然一胜
道场。其形势则与山相雄峙。而制其波流。使滀不倾。
而施有馀也。庵既成。走庐山。言其事。且问额于予。予
桑梓也。稔知其故。乃题之曰。昌化。意谓法化之运。由
此而昌。即以此而祝 圣寿。保斯民。亦大昌于王化。
同跻仁寿。而登极乐之乡也。故略记其事。且为铭曰。
圣祖龙飞。于滁之阳。维兹椒丘。当西之冈。外碛中腴。
蕴灵抱奇。如石之玉。含润藏辉。天道默运。如春在花。
三阳交泰。发英吐葩。文运一转。法化同流。天机人心。
如水载舟。三水会合。捍门为峙。独有一拳。如阙右臂。
爰有斯人。天光忽发。于河之浒。建兹梵刹。殿宇巍峨。
斯民保障。钟鼓鞫锽。法音嘹喨。见者归依。闻者欣悦。
顿置斯民。于极乐国。道化既流。文运实昌。奠兹遐福。
山高水长。
** 金沙重兴东禅寺缘起碑记
十方世界尽常寂光。无一处而非道场。诸尘劳门为
普贤行。无一法而非佛事。要在缘会方兴。得人乃见。
此五浊世中。建立法幢之不易。予观金沙之东禅。概
可见矣。按邑乘治东三里许。有古刹。旧名新兴禅院。
肇建于唐光启閒。及宋建炎中。因张忠穆公。改笃忠
显庆院。后名东禅。废于元末。 国朝重兴。久亦堕于
荒榛茂草。万历庚寅冬。达观禅师。书经于于王二氏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7b 页 X73-0647.png
园。偕太史损庵王公辈。过而慨焉。草莽中得断碑。凑
而读之。乃知为大观閒。贡士路亦临。所撰钟楼记也。
达师补其文而存之。于是遂发兴复之愿。达师去。弟
子坚音修慈。古潭如清。愿肩为十方院。时麦浪中败
屋三楹。为黄冠耕艺所也。清公即就处水斋。以发众
信。顷之远近果集。居士孙云翼。云仍。造禅堂三楹。卜
万历辛卯八月二十八日上梁。云翼登乡荐报至。遂
捐坊资充修造。壬辰云仍特选应贡。及癸卯。太史从
子懋锟捷。壬子懋铻捷。坊资各如例。于是建禅堂五
楹。伽蓝祖师堂各三楹。先因达师弟子密藏开公。募
供禅侣。遂成道场。清公力守之。环寺经行。持咒种松。
冀成丛林。未几清公去。继者或去或化。乃请蜀高原
法师。原又去。遂以遍弟子浪崖海耀为住持。耀则有
志。尽命竖立焉。会修兹至。遂与法侣海印道成辈。议
建法社。遵佛三学。宗经律论。经则法华。律则梵网。论
则起信。先以读诵受持为业。熟则如说修行。然定主
止观妙宗。专于净土。社名青莲。耀公主之。此末法一
最胜法缘也。约既就。太史从子镜。承父宇望遗命。捐
百金以助创始。庚戌閒。太史乏嗣。欲舍宅为寺。乃卖
别业千馀金。悉舍为修建资。凡造正殿三楹。西方殿
三楹。新禅堂五楹。其制则四合一局。规模轩豁。一目
洞见。居然一大道场也。殿成。其像则耀公监制。仿唐
贯休画本。漆布为质。脱沙为之精妙绝伦。为世一代
申品。初以旧堂为主坐北。遂以正殿坐东。其山门利
而读之。乃知为大观閒。贡士路亦临。所撰钟楼记也。
达师补其文而存之。于是遂发兴复之愿。达师去。弟
子坚音修慈。古潭如清。愿肩为十方院。时麦浪中败
屋三楹。为黄冠耕艺所也。清公即就处水斋。以发众
信。顷之远近果集。居士孙云翼。云仍。造禅堂三楹。卜
万历辛卯八月二十八日上梁。云翼登乡荐报至。遂
捐坊资充修造。壬辰云仍特选应贡。及癸卯。太史从
子懋锟捷。壬子懋铻捷。坊资各如例。于是建禅堂五
楹。伽蓝祖师堂各三楹。先因达师弟子密藏开公。募
供禅侣。遂成道场。清公力守之。环寺经行。持咒种松。
冀成丛林。未几清公去。继者或去或化。乃请蜀高原
法师。原又去。遂以遍弟子浪崖海耀为住持。耀则有
志。尽命竖立焉。会修兹至。遂与法侣海印道成辈。议
建法社。遵佛三学。宗经律论。经则法华。律则梵网。论
则起信。先以读诵受持为业。熟则如说修行。然定主
止观妙宗。专于净土。社名青莲。耀公主之。此末法一
最胜法缘也。约既就。太史从子镜。承父宇望遗命。捐
百金以助创始。庚戌閒。太史乏嗣。欲舍宅为寺。乃卖
别业千馀金。悉舍为修建资。凡造正殿三楹。西方殿
三楹。新禅堂五楹。其制则四合一局。规模轩豁。一目
洞见。居然一大道场也。殿成。其像则耀公监制。仿唐
贯休画本。漆布为质。脱沙为之精妙绝伦。为世一代
申品。初以旧堂为主坐北。遂以正殿坐东。其山门利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7c 页 X73-0647.png
在北。以太史精于形家故也。癸丑秋。太史不幸捐馆。
遗命以已像供于寺。愿为伽蓝。如南宫之于鹤林也。
丙辰春。耀公集诸檀越。致书请予主其社。以休老焉。
予以吊达大师未了缘。喜而应之。以是年冬十月至。
居无何。即之双径。明年丁巳春。予志投老归匡山。耀
公涕泣攀留。竟不可。会耀公以他缘欲去。予在匡山。
闻之亟遗书。留本怀印公守之。未几坚音慈公。自皖
城至。众信喜为本发心人。固留居之。居士云仍。为开
山檀越。备述始末因缘。乞予为记。且请为定规绳。立
法约。永为十方常住。予为怃然而叹曰。自古建立成
功之不易也。岂独天下国家为然。而丛林亦以之。且
夫法王御世。以安乐行为家范。以梵网戒为条约。赏
罚森严。何昭著也。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册者。其人
存政举。固在得人何如耳。沙门释子。苟知吾佛。历无
数劫。舍身命而求菩提。即今出世。犹受雪山六年冻
饿。博得人天供养。以赡后世儿孙。即如兹刹建立艰
难。纤尘滴水。皆信心之膏血。一思及此。身毛皆竖。虽
粒米茎菜。皆金刚屑。何忍不惧泥犁。妄造黑业乎。后
之居此者。但求明信因果。不昧初心。精持三学。守奉
经律。念念以生死大事为怀。又何庸别求佛法哉。是
为记。
** 新安仰山宝志公画像感应记
新安四塞山。奇秀甲东南。而仰山特幽胜。乃梁开山。
为宝志公道场。显名于唐寂禅师。久废无闻焉。里俗
遗命以已像供于寺。愿为伽蓝。如南宫之于鹤林也。
丙辰春。耀公集诸檀越。致书请予主其社。以休老焉。
予以吊达大师未了缘。喜而应之。以是年冬十月至。
居无何。即之双径。明年丁巳春。予志投老归匡山。耀
公涕泣攀留。竟不可。会耀公以他缘欲去。予在匡山。
闻之亟遗书。留本怀印公守之。未几坚音慈公。自皖
城至。众信喜为本发心人。固留居之。居士云仍。为开
山檀越。备述始末因缘。乞予为记。且请为定规绳。立
法约。永为十方常住。予为怃然而叹曰。自古建立成
功之不易也。岂独天下国家为然。而丛林亦以之。且
夫法王御世。以安乐行为家范。以梵网戒为条约。赏
罚森严。何昭著也。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册者。其人
存政举。固在得人何如耳。沙门释子。苟知吾佛。历无
数劫。舍身命而求菩提。即今出世。犹受雪山六年冻
饿。博得人天供养。以赡后世儿孙。即如兹刹建立艰
难。纤尘滴水。皆信心之膏血。一思及此。身毛皆竖。虽
粒米茎菜。皆金刚屑。何忍不惧泥犁。妄造黑业乎。后
之居此者。但求明信因果。不昧初心。精持三学。守奉
经律。念念以生死大事为怀。又何庸别求佛法哉。是
为记。
** 新安仰山宝志公画像感应记
新安四塞山。奇秀甲东南。而仰山特幽胜。乃梁开山。
为宝志公道场。显名于唐寂禅师。久废无闻焉。里俗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8a 页 X73-0648.png
素不知佛。特奉志公甚严。凡祷雨祈嗣。灾祥求之立
应。故崇祀不绝。隆庆初。守静暄公。习头陀行。精苦异
常。远近皆化。源中巨姓。聚族而谋。请公兴复仰山。公
从之。及入山。则见故址堕草莽荆榛中。而区内山场。
皆归有力者。公乃先募众姓山下田。以易其地。率弟
子性玉。性觉。栖风沐雨。披草莱。剪荆棘。而为之。不十
馀年。撤旧鼎新。遂成一大道场。如天降地涌。四境之
内。人人知有三宝矣。寺既成。父老相传。有志公画像
三幅。流落民閒。不知其所。万历辛丑。金陵报恩。修舍
利塔。匠氏得于金顶宝瓶中。乃梁张僧繇手笔。卷而
怀归。其人乃新安绩溪李氏也。有三子各分其一。未
几李卒。仲季二子日就贫。知志公道场在仰山。遂献
之。玉觉二公。得之以为神物。久之伯子家火。速戒家
人弃像而抢券。及捡之。像存而券燬。如是者三。遂怪
以为鬼物。越数年。伯子远行归途失道。误至山下庵
所。时僧俱赴斋。而静光禅人独留。顷之。一客揖而问
路。光指之。客感而问其名。报曰静光。客愕然。光不知
其故。迟数日众赴斋。光又后。顷之前客至。光与之坐。
客曰。先人为石工。修报恩塔。得志公大士画像三幅。
分兄弟三人。前两弟者巳归上刹矣。小子所藏者。家
三被火弃之而不燬。以是知非我所宜有也。今送师
将与前二合并耳。光受而展之。则见额载武帝。敕赐
大士弟子静光供养者。因知其人前所愕者。怪其名
同也。泰昌改元。嘉平月。静光来匡山授戒。具悉其因
应。故崇祀不绝。隆庆初。守静暄公。习头陀行。精苦异
常。远近皆化。源中巨姓。聚族而谋。请公兴复仰山。公
从之。及入山。则见故址堕草莽荆榛中。而区内山场。
皆归有力者。公乃先募众姓山下田。以易其地。率弟
子性玉。性觉。栖风沐雨。披草莱。剪荆棘。而为之。不十
馀年。撤旧鼎新。遂成一大道场。如天降地涌。四境之
内。人人知有三宝矣。寺既成。父老相传。有志公画像
三幅。流落民閒。不知其所。万历辛丑。金陵报恩。修舍
利塔。匠氏得于金顶宝瓶中。乃梁张僧繇手笔。卷而
怀归。其人乃新安绩溪李氏也。有三子各分其一。未
几李卒。仲季二子日就贫。知志公道场在仰山。遂献
之。玉觉二公。得之以为神物。久之伯子家火。速戒家
人弃像而抢券。及捡之。像存而券燬。如是者三。遂怪
以为鬼物。越数年。伯子远行归途失道。误至山下庵
所。时僧俱赴斋。而静光禅人独留。顷之。一客揖而问
路。光指之。客感而问其名。报曰静光。客愕然。光不知
其故。迟数日众赴斋。光又后。顷之前客至。光与之坐。
客曰。先人为石工。修报恩塔。得志公大士画像三幅。
分兄弟三人。前两弟者巳归上刹矣。小子所藏者。家
三被火弃之而不燬。以是知非我所宜有也。今送师
将与前二合并耳。光受而展之。则见额载武帝。敕赐
大士弟子静光供养者。因知其人前所愕者。怪其名
同也。泰昌改元。嘉平月。静光来匡山授戒。具悉其因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8b 页 X73-0648.png
缘。予闻而甚异之。惟大士应身无量。然皆一过而化。
独现志公此丘身。久而益著。初武帝命张僧繇写大
士真。屡易不肖。大士以指劙破面皮。现观音大士相。
乃知其为化身也。传载。存日多往来于潜山太湖之
閒。然未闻在仰山也。大士入灭。武帝以二瓦缸为龛。
葬于钟山之阳。我 圣祖定鼎建康。亲卜寿宫于山
中 上自定之。启土得瓦龛。开视见肉身如生。叉发
长满。手托一板。题曰。梁宝志公 圣祖大异之。乃移
葬于山东之灵谷。建塔寺以奉之。立像于城中鸡鸣
寺。设春秋祭祀。以面为牺牲。太常典礼。至今如一日。
不谓于仰山荒榛荆棘中。放光现瑞。足见至人应化
无方。神妙而不测也。予循览三像因缘。前二像。其一
乃生前封号敕。其一乃身后武帝赞。必僧繇手笔。其
后一额。有金字敕。载大士灭后。武帝思之。乃赐银十
万八千两。命工部侍郎吴世良。同圣师弟子静光造
历安奉。乃命刻殿式。及武帝御临上香。并大士为诸
臣说戒三图。合一板成。止许印二幅。其一留宫中供
养。一赐大士之弟子静光禅师。复赐田若干。未载其
地。是则三像。原非一处也。然梁至 国初。巳千馀年。
所存不一。而仰山父老。何从闻而知之耶。此其可怪
一也。况千百年閒。更朝换代。兵火离乱。不知其几。公
府民业。递散不常。何三像竟归天府。毫无亏损。此二
也。报恩塔建于永乐宣德閒。内藏岂无他宝。而以三
像置于空中。且像既归塔顶。仰山父老。何从而知之。
独现志公此丘身。久而益著。初武帝命张僧繇写大
士真。屡易不肖。大士以指劙破面皮。现观音大士相。
乃知其为化身也。传载。存日多往来于潜山太湖之
閒。然未闻在仰山也。大士入灭。武帝以二瓦缸为龛。
葬于钟山之阳。我 圣祖定鼎建康。亲卜寿宫于山
中 上自定之。启土得瓦龛。开视见肉身如生。叉发
长满。手托一板。题曰。梁宝志公 圣祖大异之。乃移
葬于山东之灵谷。建塔寺以奉之。立像于城中鸡鸣
寺。设春秋祭祀。以面为牺牲。太常典礼。至今如一日。
不谓于仰山荒榛荆棘中。放光现瑞。足见至人应化
无方。神妙而不测也。予循览三像因缘。前二像。其一
乃生前封号敕。其一乃身后武帝赞。必僧繇手笔。其
后一额。有金字敕。载大士灭后。武帝思之。乃赐银十
万八千两。命工部侍郎吴世良。同圣师弟子静光造
历安奉。乃命刻殿式。及武帝御临上香。并大士为诸
臣说戒三图。合一板成。止许印二幅。其一留宫中供
养。一赐大士之弟子静光禅师。复赐田若干。未载其
地。是则三像。原非一处也。然梁至 国初。巳千馀年。
所存不一。而仰山父老。何从闻而知之耶。此其可怪
一也。况千百年閒。更朝换代。兵火离乱。不知其几。公
府民业。递散不常。何三像竟归天府。毫无亏损。此二
也。报恩塔建于永乐宣德閒。内藏岂无他宝。而以三
像置于空中。且像既归塔顶。仰山父老。何从而知之。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8c 页 X73-0648.png
乃传言于今日耶。此其三也。然像安塔顶。无复再见
人閒之理。何仰山重兴之时。适当修塔之日。此其四
也。纵像从塔出。藉使一落他人之手。则仰山何望焉。
岂期石工为郡人。此其五也。虽像集新安。二子纵归
山中。而伯氏不遭三灾。亦竟无合并之日矣。此其六
也。且像始于大士生前。身后而归亦如次。道场成而
图乃现。藉使静光之名不同。亦无以发伯氏之信心。
此其七也。故予闻而甚异之。感叹无巳。以见至人潜
形益物。法身湛然。遍十方而不分。经三灾而不坏。历
千古而不泯。常住于苍崖石壁。以发蔑戾之善根。新
安佛刹。特兴于仰山。僧宝始现暄公。而志公画像完
归。则在玉觉二公。及静光诸孙。梵刹重新之日。孰非
我大士法身常住。慈悲威神摄受之力也哉。予故委
记之。以示永久。使观者因三像因缘。知大士感应之
妙。庶有以发信心。而续慧命也。
** 广东光孝禅寺重兴六祖戒坛碑铭(并序)
佛法入中国。教自白马西来。从陆而至雒阳。禅泛重
溟。由水而至五羊。岂以性海一脉。潜流于大地耶。自
晋耶舍尊者。乘番舶。抵仙城。建梵刹。种诃子成林。故
号诃林。宋求那跋陀。𢹂楞伽四卷至。止诃林。立戒坛
于林中。谶曰。后有肉身大士。于此授戒。梁普通閒。梵
师智药三藏。𢹂菩提树植于坛侧。记曰。百七十年。有
大智人于此出家。及我六祖大师。出黄梅衣钵。剃发
菩提树下。实应其谶。遂从智光律师。登跋陀坛。受满
人閒之理。何仰山重兴之时。适当修塔之日。此其四
也。纵像从塔出。藉使一落他人之手。则仰山何望焉。
岂期石工为郡人。此其五也。虽像集新安。二子纵归
山中。而伯氏不遭三灾。亦竟无合并之日矣。此其六
也。且像始于大士生前。身后而归亦如次。道场成而
图乃现。藉使静光之名不同。亦无以发伯氏之信心。
此其七也。故予闻而甚异之。感叹无巳。以见至人潜
形益物。法身湛然。遍十方而不分。经三灾而不坏。历
千古而不泯。常住于苍崖石壁。以发蔑戾之善根。新
安佛刹。特兴于仰山。僧宝始现暄公。而志公画像完
归。则在玉觉二公。及静光诸孙。梵刹重新之日。孰非
我大士法身常住。慈悲威神摄受之力也哉。予故委
记之。以示永久。使观者因三像因缘。知大士感应之
妙。庶有以发信心。而续慧命也。
** 广东光孝禅寺重兴六祖戒坛碑铭(并序)
佛法入中国。教自白马西来。从陆而至雒阳。禅泛重
溟。由水而至五羊。岂以性海一脉。潜流于大地耶。自
晋耶舍尊者。乘番舶。抵仙城。建梵刹。种诃子成林。故
号诃林。宋求那跋陀。𢹂楞伽四卷至。止诃林。立戒坛
于林中。谶曰。后有肉身大士。于此授戒。梁普通閒。梵
师智药三藏。𢹂菩提树植于坛侧。记曰。百七十年。有
大智人于此出家。及我六祖大师。出黄梅衣钵。剃发
菩提树下。实应其谶。遂从智光律师。登跋陀坛。受满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9a 页 X73-0649.png
分戒。乃归曹溪。禅宗实自此发源也。戒为成佛之本。
大师开化于曹溪。则以戒坛为根本地。弟子往来于
其中。故今寺僧。皆从衣钵中出。千百年来。香灯供奉
如生。造化密移。世道不古。久之僧不知有戒。人不知
有坛。清净觉地。化为狐堀。岁月更历。几易其主矣。万
历丙申春。予蒙 恩。徙海外。开法于垒壁閒。树下弟
子通炯。超逸数十辈。皆从授教。博士弟子亦多归焉。
越七年壬寅。诸弟子相聚而叹曰。戒坛乃吾祖师根
本地。奈何湮没芜秽。忍坐视乎。炯逸募资鸠材。居士
王安舜等。相率而谋。赎坛基一隅。不期年而落成。予
去五羊。越八年。逸老匡山。炯逸从游未离。犹然依栖
树下时也。一日二子作礼请曰。戒坛因缘。赖师始终
之。师老矣。愿惠一言以记之。予为之言曰。法性海中。
本无出没。常寂光土。安有去来。人世变迁任运。佛国
净秽随心。所谓道在人弘。法因机感。此千载一时。起
废光前。自有不期而会者矣。安知今之兴者。讵非在
昔之人。后之来者。宁无今日之众耶。此佛种从缘。尘
劫不昧。灯灯相续而无尽者也。乃为铭曰。
大海潜流。四天下地。禅宗一脉。自南而至。爰有至人。
诃林肇开。戒坛创立。待圣人来。菩提无树。根栽于戒。
佛种从缘。枝叶是赖。百七十年。符谶不虚。从猎队出。
培此根株。袈裟出现。须发自落。堂堂应真。光明透脱。
法雷一震。法雨霶𩃱。流润大千。重长枝柯。覆荫既繁。
集者益盛。圣凡不分。龙蛇乃混。枝柯既枇。根本不固。
大师开化于曹溪。则以戒坛为根本地。弟子往来于
其中。故今寺僧。皆从衣钵中出。千百年来。香灯供奉
如生。造化密移。世道不古。久之僧不知有戒。人不知
有坛。清净觉地。化为狐堀。岁月更历。几易其主矣。万
历丙申春。予蒙 恩。徙海外。开法于垒壁閒。树下弟
子通炯。超逸数十辈。皆从授教。博士弟子亦多归焉。
越七年壬寅。诸弟子相聚而叹曰。戒坛乃吾祖师根
本地。奈何湮没芜秽。忍坐视乎。炯逸募资鸠材。居士
王安舜等。相率而谋。赎坛基一隅。不期年而落成。予
去五羊。越八年。逸老匡山。炯逸从游未离。犹然依栖
树下时也。一日二子作礼请曰。戒坛因缘。赖师始终
之。师老矣。愿惠一言以记之。予为之言曰。法性海中。
本无出没。常寂光土。安有去来。人世变迁任运。佛国
净秽随心。所谓道在人弘。法因机感。此千载一时。起
废光前。自有不期而会者矣。安知今之兴者。讵非在
昔之人。后之来者。宁无今日之众耶。此佛种从缘。尘
劫不昧。灯灯相续而无尽者也。乃为铭曰。
大海潜流。四天下地。禅宗一脉。自南而至。爰有至人。
诃林肇开。戒坛创立。待圣人来。菩提无树。根栽于戒。
佛种从缘。枝叶是赖。百七十年。符谶不虚。从猎队出。
培此根株。袈裟出现。须发自落。堂堂应真。光明透脱。
法雷一震。法雨霶𩃱。流润大千。重长枝柯。覆荫既繁。
集者益盛。圣凡不分。龙蛇乃混。枝柯既枇。根本不固。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9b 页 X73-0649.png
故金刚地。栖此狐兔。大运循环。无往不复。昔人适来。
还我故物。宝掌一开。取如探囊。法幢重建。斯道用光。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实我祖师。将心自剖。此坛既复。
如出矿金。尽未来际。将传此心。虚空可殒。心光不昧。
惟此道场。如是如是。
** 武昌府双峰接待寺大光月公道行碑记
楚为汉南一大都会。当天下之冲。方外瓶锡。往来四
大名山之所必由。向无息景之地。则长途困顿。风雨
饥寒。孰得而问焉。非月公以身命布施。则曷能为此
传舍哉。公讳真月。晋之汾阳人也。姓燕氏。父维时。母
宋氏。感异兆而娠。年三十。顿弃妻子。出游方外。先至
武当。参不二和尚。开示念佛法门。遂薙发。诏名真月。
执侍未久。即入终南百草坪。岩居菜羹饮水。面壁九
年。未有所悟入。寻出山行脚。遍历诸方。参请知识者
二十二年。复之伏牛炼魔场。打长七三月。至是心有
发明。乃乞印證诸方。万历乙未。至襄阳潭溪。遇无闻
和尚。心相契可。以大光字之。时归依焉。公自以为行
不践实。仍打饿七者三。不米食者期年。巳而随师礼
普陀。岁丁酉。至武昌。因见十方衲子。往来无所栖泊。
遂志建接待处。乃持钵行乞。至东郭双峰之下。有古
刹尽废。唯白衣大士像。壅泥土中。公悲痛良久。即称
名祈祷。愿兴复焉。于是坐荒榛中。不食者二七日。绝
而复稣。复水斋百日。人见其精诚。无不警动。公律巳
甚严。自甘淡薄。粒米茎菜。与众同之。接纳无倦。出入
还我故物。宝掌一开。取如探囊。法幢重建。斯道用光。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实我祖师。将心自剖。此坛既复。
如出矿金。尽未来际。将传此心。虚空可殒。心光不昧。
惟此道场。如是如是。
** 武昌府双峰接待寺大光月公道行碑记
楚为汉南一大都会。当天下之冲。方外瓶锡。往来四
大名山之所必由。向无息景之地。则长途困顿。风雨
饥寒。孰得而问焉。非月公以身命布施。则曷能为此
传舍哉。公讳真月。晋之汾阳人也。姓燕氏。父维时。母
宋氏。感异兆而娠。年三十。顿弃妻子。出游方外。先至
武当。参不二和尚。开示念佛法门。遂薙发。诏名真月。
执侍未久。即入终南百草坪。岩居菜羹饮水。面壁九
年。未有所悟入。寻出山行脚。遍历诸方。参请知识者
二十二年。复之伏牛炼魔场。打长七三月。至是心有
发明。乃乞印證诸方。万历乙未。至襄阳潭溪。遇无闻
和尚。心相契可。以大光字之。时归依焉。公自以为行
不践实。仍打饿七者三。不米食者期年。巳而随师礼
普陀。岁丁酉。至武昌。因见十方衲子。往来无所栖泊。
遂志建接待处。乃持钵行乞。至东郭双峰之下。有古
刹尽废。唯白衣大士像。壅泥土中。公悲痛良久。即称
名祈祷。愿兴复焉。于是坐荒榛中。不食者二七日。绝
而复稣。复水斋百日。人见其精诚。无不警动。公律巳
甚严。自甘淡薄。粒米茎菜。与众同之。接纳无倦。出入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49c 页 X73-0649.png
施利。因果皎然。毫发无爽。一方檀越。日益信重。不十
年閒。遂成丛林。予丙辰夏。自南岳之双径。舟次江上。
见其为人。端严诚悫。信其为四众依归也。予尝阅华
严。知菩萨利生。行非一种。率以广大深心。视物同已。
以身为大地。荷负众生。以身为桥梁。济渡众生。乃至
头目髓脑而无吝惜。虽百千劫而无疲厌。始而惊异。
终则信其为真实行也。原夫众生所以常寝生死者。
以其有我而为障也。菩萨度生。须先度我。我度而众
生自度矣。我人既空。则众生界尽。众生界尽。则烦恼
业果。何从而寄耶。成就妙行。无踰此也。一切圣凡因
果。依心建立。随愿所成。心空愿固。则应念现前。净土
庄严。本非分外故。如公者始以如丝一命。以愿系之。
而竟成如许广大佛事。岂非从空建立。由是观之。则
此有作幻化因缘。又何足以尽法界之量耶。虽然尝
一滴以知大海。睹一隙以见太虚。由是有以知公矣。
因感公之行。遂记之。以勒贞石。为法门将来者劝。
** 都昌县重兴佛殿山长庆寺记
都昌治东七十里许。有山名佛殿。奇绝处也。有寺名
长庆。创始于唐。长庆楞禅师过化于此。遂为名刹。相
沿至胡元。燬于兵。久废为民业。我明万历己酉。有僧
名性念者。游方至此。睹其山境清绝。发心重兴。比有
塘西刘氏。舍其基园。洎棠山刘氏。施材鸠工。始创兰
若。为藏修所。越四年壬子。念请达观禅师之法孙古
愚拙公。遂礼为师。公竭志重建。即率其徒性听等。苦
年閒。遂成丛林。予丙辰夏。自南岳之双径。舟次江上。
见其为人。端严诚悫。信其为四众依归也。予尝阅华
严。知菩萨利生。行非一种。率以广大深心。视物同已。
以身为大地。荷负众生。以身为桥梁。济渡众生。乃至
头目髓脑而无吝惜。虽百千劫而无疲厌。始而惊异。
终则信其为真实行也。原夫众生所以常寝生死者。
以其有我而为障也。菩萨度生。须先度我。我度而众
生自度矣。我人既空。则众生界尽。众生界尽。则烦恼
业果。何从而寄耶。成就妙行。无踰此也。一切圣凡因
果。依心建立。随愿所成。心空愿固。则应念现前。净土
庄严。本非分外故。如公者始以如丝一命。以愿系之。
而竟成如许广大佛事。岂非从空建立。由是观之。则
此有作幻化因缘。又何足以尽法界之量耶。虽然尝
一滴以知大海。睹一隙以见太虚。由是有以知公矣。
因感公之行。遂记之。以勒贞石。为法门将来者劝。
** 都昌县重兴佛殿山长庆寺记
都昌治东七十里许。有山名佛殿。奇绝处也。有寺名
长庆。创始于唐。长庆楞禅师过化于此。遂为名刹。相
沿至胡元。燬于兵。久废为民业。我明万历己酉。有僧
名性念者。游方至此。睹其山境清绝。发心重兴。比有
塘西刘氏。舍其基园。洎棠山刘氏。施材鸠工。始创兰
若。为藏修所。越四年壬子。念请达观禅师之法孙古
愚拙公。遂礼为师。公竭志重建。即率其徒性听等。苦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0a 页 X73-0650.png
心戮力。募化资佐。顷之。拙公之父。与其弟。素业儒。一
旦发出世心。尽舍其家资数百金。以助庄严。遂成道
场。佛殿禅堂。斋厨山门。无不毕备。既而公之父弟俱
剃发披缁。父名本能。字学南。弟名大哲。字安行。相与
精修白业。而归依拙公者。日亦至。若性悯。悠。感。忠。懋。
忞。想等。皆其徒也。咸有力焉。寺成。予至匡山。拙公来
参问法要。仍乐单栖。诛茅结庐于五老峰下。狮子严。
望五乳眉目閒也。以不时得扣谒焉。一日拈香作礼。
具述因缘。乞予为记。予喟然叹曰。法界皆从缘起也。
故曰。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未
生无有。则生本无也。世出世法莫不皆然。是知大地
山河。皆一真法界。处处无非道场。唯在缘之会不会
耳。兹山当长庆未至时。奇峰绝壑。唯草木蒙茸。猿鹤
啸唳。蛇虎纵横而巳。及长庆一过。遂即建法幢。使见
闻瞻礼。顿发无上菩提之心。向之山林草木。一切音
声。皆为广长舌相。演说无生无二佛法矣。及缘散而
灭。犹然长庆未至时也。今此道场之兴。创始由于性
念。缘会由于拙公。克成则实资于学南父子。一家际
会。岂小缘哉。经云。想澄成国土。今之兴者。施者。助者。
居閒而效力者。苟非同一金刚心地。安能顿成不朽
之胜事。使山林草木同放光明。超越前修而若是耶。
后之居者。守者。能知建立之心。一草一叶。尽为金刚
种子。则此山此地。松声泉响皆演法音。永为菩提道
场。晨钟夕梵。永祝 圣寿无疆矣。如是建立。又岂可
旦发出世心。尽舍其家资数百金。以助庄严。遂成道
场。佛殿禅堂。斋厨山门。无不毕备。既而公之父弟俱
剃发披缁。父名本能。字学南。弟名大哲。字安行。相与
精修白业。而归依拙公者。日亦至。若性悯。悠。感。忠。懋。
忞。想等。皆其徒也。咸有力焉。寺成。予至匡山。拙公来
参问法要。仍乐单栖。诛茅结庐于五老峰下。狮子严。
望五乳眉目閒也。以不时得扣谒焉。一日拈香作礼。
具述因缘。乞予为记。予喟然叹曰。法界皆从缘起也。
故曰。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未
生无有。则生本无也。世出世法莫不皆然。是知大地
山河。皆一真法界。处处无非道场。唯在缘之会不会
耳。兹山当长庆未至时。奇峰绝壑。唯草木蒙茸。猿鹤
啸唳。蛇虎纵横而巳。及长庆一过。遂即建法幢。使见
闻瞻礼。顿发无上菩提之心。向之山林草木。一切音
声。皆为广长舌相。演说无生无二佛法矣。及缘散而
灭。犹然长庆未至时也。今此道场之兴。创始由于性
念。缘会由于拙公。克成则实资于学南父子。一家际
会。岂小缘哉。经云。想澄成国土。今之兴者。施者。助者。
居閒而效力者。苟非同一金刚心地。安能顿成不朽
之胜事。使山林草木同放光明。超越前修而若是耶。
后之居者。守者。能知建立之心。一草一叶。尽为金刚
种子。则此山此地。松声泉响皆演法音。永为菩提道
场。晨钟夕梵。永祝 圣寿无疆矣。如是建立。又岂可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0b 页 X73-0650.png
人天有漏而拟议耶。因述其始末因缘。以昭来者。
** 吴江接待寺十方常住记
杂花云。毗卢遮那。遍法界身。以智悲行。而为庄严。我
震旦五台。峨嵋。补陀三山。为三大士摄化地。举国男
女之有知者。靡不归心为宝所。其南海又近而易至
者。是以十方僧徒。往来绳绳。不绝如缕。而中途疲乏。
非化城暂息。无以济其饥渴劳苦。此接待之设。尤为
第一最胜行也。吴江为南北孔道津口。接待寺适当
其冲。寺建于宋绍熙閒。僧寂照开山。额承天万寿。元
至正閒。僧正寿增修。改名接待。万历初。僧了空重开
接待院。尚书五台陆公。中丞太素沈公。善士吴氏等。
损资建禅堂。立永远十方常住。了空后得无边海公
继之。至庚戌海迁化。邑缙绅居士。延念云勤公居之。
勤乃达观禅师之法孙。密藏开公之上首也。以禅师
久过化于此。法缘最熟。勤公立行端确。不忝其嗣。一
方雅重之。丛林日益振。念法门之老者。无所归。乃设
养老。延寿二堂。建普同塔。此为最胜悲行也。诸护法
者。为久远议。设长生田。岁计三百六十亩。于是寺有
恒产。以供来者。缘既具。劝公走书乞予以记之曰。自
古丛林。非建立之难。而守业之为难也。以佛教菩萨。
专以利他为任。故百丈立清规。凡在伽蓝众僧之物。
秋毫皆为十方常住设非若世俗子孙之业比。其戒
亦何森严也。乃曰。十方僧物。几如鸩毒。才沾著则通
身溃烂。极言其不可轻易染指也。粒米茎菜。尚不敢
** 吴江接待寺十方常住记
杂花云。毗卢遮那。遍法界身。以智悲行。而为庄严。我
震旦五台。峨嵋。补陀三山。为三大士摄化地。举国男
女之有知者。靡不归心为宝所。其南海又近而易至
者。是以十方僧徒。往来绳绳。不绝如缕。而中途疲乏。
非化城暂息。无以济其饥渴劳苦。此接待之设。尤为
第一最胜行也。吴江为南北孔道津口。接待寺适当
其冲。寺建于宋绍熙閒。僧寂照开山。额承天万寿。元
至正閒。僧正寿增修。改名接待。万历初。僧了空重开
接待院。尚书五台陆公。中丞太素沈公。善士吴氏等。
损资建禅堂。立永远十方常住。了空后得无边海公
继之。至庚戌海迁化。邑缙绅居士。延念云勤公居之。
勤乃达观禅师之法孙。密藏开公之上首也。以禅师
久过化于此。法缘最熟。勤公立行端确。不忝其嗣。一
方雅重之。丛林日益振。念法门之老者。无所归。乃设
养老。延寿二堂。建普同塔。此为最胜悲行也。诸护法
者。为久远议。设长生田。岁计三百六十亩。于是寺有
恒产。以供来者。缘既具。劝公走书乞予以记之曰。自
古丛林。非建立之难。而守业之为难也。以佛教菩萨。
专以利他为任。故百丈立清规。凡在伽蓝众僧之物。
秋毫皆为十方常住设非若世俗子孙之业比。其戒
亦何森严也。乃曰。十方僧物。几如鸩毒。才沾著则通
身溃烂。极言其不可轻易染指也。粒米茎菜。尚不敢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0c 页 X73-0650.png
私。况其多乎。以乞者初心。元为众僧。而施者发心。本
为福田种子。佛说食者。苟非良田。则不免复身酬偿
之苦。况以养贪毒。滋泥犁之业乎。此因果皎然之不
爽者。可不为之寒心乎。惟此道场之建立也。苟勤公
之心不普。必不能成此业。后之守者。非若勤公之心。
必不能继其绪。若果洁已尽力。以奉佛戒。则使往来
云水。饥者食。劳者息。病者安。老者佚。死者归。岂不为
永永福田。为苦海之津梁乎。若明察秋毫。不昧因果。
则为文殊之大智守。之勿失。行之无倦。则为普贤之
大行。利济无穷。悲田益广。则为观音之大悲。三者具
足为因。圆满毗卢法身之果。是则成佛妙行。无越于
是矣。又何庸登山涉水。广参知识。别求玄妙佛法乎。
予昔东游吊达师。信宿其地。且知勤公之操心立行。
叹此功德最胜。故详为之记。
** 普度庵记
番禺之东。南沙湾。宋丞相李忠简公之故里也。居族
最钜。烟火万馀家。居士李宜桢。字彦周。幼业儒。怀材
不售。每念人生虚幻。徒碌碌耳。思所以求出苦之方。
发心向道。归依三宝。见龙舒净土文。叹曰。此迷方指
南也。随得云栖弥陀疏。披阅再三。益谛信不疑。即发
愿长斋绣佛。屏绝家缘。专修净业。三年于兹矣。因思
法门广大。以普度为心。建精蓝一所。奉观音大士像。
颜曰普度。愿同里长幼。各各发随喜心。同结出苦之
缘。非漫尔也。予初至曹溪。居士远来参礼。请为之记。
为福田种子。佛说食者。苟非良田。则不免复身酬偿
之苦。况以养贪毒。滋泥犁之业乎。此因果皎然之不
爽者。可不为之寒心乎。惟此道场之建立也。苟勤公
之心不普。必不能成此业。后之守者。非若勤公之心。
必不能继其绪。若果洁已尽力。以奉佛戒。则使往来
云水。饥者食。劳者息。病者安。老者佚。死者归。岂不为
永永福田。为苦海之津梁乎。若明察秋毫。不昧因果。
则为文殊之大智守。之勿失。行之无倦。则为普贤之
大行。利济无穷。悲田益广。则为观音之大悲。三者具
足为因。圆满毗卢法身之果。是则成佛妙行。无越于
是矣。又何庸登山涉水。广参知识。别求玄妙佛法乎。
予昔东游吊达师。信宿其地。且知勤公之操心立行。
叹此功德最胜。故详为之记。
** 普度庵记
番禺之东。南沙湾。宋丞相李忠简公之故里也。居族
最钜。烟火万馀家。居士李宜桢。字彦周。幼业儒。怀材
不售。每念人生虚幻。徒碌碌耳。思所以求出苦之方。
发心向道。归依三宝。见龙舒净土文。叹曰。此迷方指
南也。随得云栖弥陀疏。披阅再三。益谛信不疑。即发
愿长斋绣佛。屏绝家缘。专修净业。三年于兹矣。因思
法门广大。以普度为心。建精蓝一所。奉观音大士像。
颜曰普度。愿同里长幼。各各发随喜心。同结出苦之
缘。非漫尔也。予初至曹溪。居士远来参礼。请为之记。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1a 页 X73-0651.png
予闻而赞曰。善哉。广大之心也。惟此佛性。圣凡同禀。
蠢动含灵皆共有之。第迷之不觉。日用而不知。将此
佛性。变为妄想。造贪眼痴。盗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自
取三途恶道之剧苦。百千万劫。无由出离。且如杀他
生命。取其血肉。以资口腹。即一食之閒。一器之内。伤
百千命。若计酬偿。因果不爽。其一日之业。巳招百千
万生之苦矣。何况一生所作耶。杀业一种。巳无涯矣。
况多业乎。积业既深且广。是为苦海。苟无舟航济度。
何由而至彼岸耶。诚可哀矣。是以诸佛菩萨。悲悯愚
迷。出于世閒。现种种身而为度脱。我观音大土。三十
二应。随类现身。应以何身度。即现其身而为说法。令
其出苦。由是观之。居士之心。即大士之心。以慈悲而
度众生。即大士之应身也。此方居人不下十馀万。傥
因此庵而得度脱。即佛法化一里。由此扩而充之。连
乡比邑。至于通都。将周一国。以及天下。若使人人改
恶迁善。皆为极乐国土矣。则此普度之设。如阳春一
叶耳。人同此心。凡见闻随喜者。岂不跃然从之耶。此
亦一大事因缘也。是为记。
** 宁都金莲庵记
章贡之宁邑。当三省都会。山水奥区。去邑之西四十
里。有山最高者。曰莲花峰。逶迤而下。突起一峦。曰宝
峰。林木蓊郁。清泉绕带。千峰环翠。居然最胜处也。其
地高厂。先是父老传闻。忽生金莲数朵。知可为道场。
万历丁未。了此晓公。爱其幽寂。因建兰若于上。额曰
蠢动含灵皆共有之。第迷之不觉。日用而不知。将此
佛性。变为妄想。造贪眼痴。盗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自
取三途恶道之剧苦。百千万劫。无由出离。且如杀他
生命。取其血肉。以资口腹。即一食之閒。一器之内。伤
百千命。若计酬偿。因果不爽。其一日之业。巳招百千
万生之苦矣。何况一生所作耶。杀业一种。巳无涯矣。
况多业乎。积业既深且广。是为苦海。苟无舟航济度。
何由而至彼岸耶。诚可哀矣。是以诸佛菩萨。悲悯愚
迷。出于世閒。现种种身而为度脱。我观音大土。三十
二应。随类现身。应以何身度。即现其身而为说法。令
其出苦。由是观之。居士之心。即大士之心。以慈悲而
度众生。即大士之应身也。此方居人不下十馀万。傥
因此庵而得度脱。即佛法化一里。由此扩而充之。连
乡比邑。至于通都。将周一国。以及天下。若使人人改
恶迁善。皆为极乐国土矣。则此普度之设。如阳春一
叶耳。人同此心。凡见闻随喜者。岂不跃然从之耶。此
亦一大事因缘也。是为记。
** 宁都金莲庵记
章贡之宁邑。当三省都会。山水奥区。去邑之西四十
里。有山最高者。曰莲花峰。逶迤而下。突起一峦。曰宝
峰。林木蓊郁。清泉绕带。千峰环翠。居然最胜处也。其
地高厂。先是父老传闻。忽生金莲数朵。知可为道场。
万历丁未。了此晓公。爱其幽寂。因建兰若于上。额曰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1b 页 X73-0651.png
金莲。公一日感病。恍然如梦。忽见地狱种种变相。顷
即化为西方净土境。觉而叹曰。天宫地狱。善恶随心
感变耳。因而发大誓愿。切志修持。专心持诵华严大
经。日夜精勤无倦。由是一方感化。予居匡庐之四年
庚申冬。公同难名道公来谒。乞一言以纪其事。予谓
之曰。山河大地触目道场。净土娑婆随心转变。故古
人拈一茎即建梵刹。况修崇殿宇僧坊。种种具足者
乎。此实从金刚心之所建立也。然既能以一心变荆
棘而成宝坊。亦可以变道场而为业海。若后之守者。
能体作者之心。于中精勤三业。专净一心。则是其地
坚固金刚所成。永永常住。不动不坏。若以安居如意。
四事现成。纵放身心。夤缘俗业。以致外侮见侵。损坏
常住者。是以袈裟换毛角。以宝地易泥犁。可不惧哉。
了此。俗姓廖氏。为邑之望族。十八出家。法名如晓。其
弟子某等。并记之。
** 扬州府兴教寺放生社建接引佛阁
维扬东南一大都会也。法门之创。自晋谢安舍宅为
寺。延觉贤尊者。译华严经。故名小兴严。比尊者翻译
时。感二童子日送水。问之曰。龙孙也。由是道场始开。
相沿时代。改名兴教。嘉隆閒。我先师无极和尚。弘法
于江南。四方学者多往来。首座宝堂璋公。挂锡于此。
璋法孙灵裔灯公。往受业于先法兄雪浪之门。精修
白业。一时乡荐绅先生雅重之。由是引摄于慈悲之
行。结念佛放生社。以月八日为期。建接引佛阁。以示
即化为西方净土境。觉而叹曰。天宫地狱。善恶随心
感变耳。因而发大誓愿。切志修持。专心持诵华严大
经。日夜精勤无倦。由是一方感化。予居匡庐之四年
庚申冬。公同难名道公来谒。乞一言以纪其事。予谓
之曰。山河大地触目道场。净土娑婆随心转变。故古
人拈一茎即建梵刹。况修崇殿宇僧坊。种种具足者
乎。此实从金刚心之所建立也。然既能以一心变荆
棘而成宝坊。亦可以变道场而为业海。若后之守者。
能体作者之心。于中精勤三业。专净一心。则是其地
坚固金刚所成。永永常住。不动不坏。若以安居如意。
四事现成。纵放身心。夤缘俗业。以致外侮见侵。损坏
常住者。是以袈裟换毛角。以宝地易泥犁。可不惧哉。
了此。俗姓廖氏。为邑之望族。十八出家。法名如晓。其
弟子某等。并记之。
** 扬州府兴教寺放生社建接引佛阁
维扬东南一大都会也。法门之创。自晋谢安舍宅为
寺。延觉贤尊者。译华严经。故名小兴严。比尊者翻译
时。感二童子日送水。问之曰。龙孙也。由是道场始开。
相沿时代。改名兴教。嘉隆閒。我先师无极和尚。弘法
于江南。四方学者多往来。首座宝堂璋公。挂锡于此。
璋法孙灵裔灯公。往受业于先法兄雪浪之门。精修
白业。一时乡荐绅先生雅重之。由是引摄于慈悲之
行。结念佛放生社。以月八日为期。建接引佛阁。以示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1c 页 X73-0651.png
归心有地。冀且垂化于永久也。乞予为记。予闻而赞
叹曰。此吾佛所设。自利利他。最胜之行也。闻之佛者。
觉也。即吾人本有知觉之性。上与诸佛。下及众生。均
赋而同禀者。裴休曰。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
同体。所谓真净妙明。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此
性不迷而为佛。迷之而为人。颠倒而为物。惟吾佛證
此。悯物迷之。特现世閒。普为开示。使令悟入。方便多
门。唯念佛最为简捷。然念佛非他。乃呼自性天真之
佛也。一念觉而一念佛。念念觉则念念佛。若常觉不
昧。则为常住佛矣。自利之功。无越此者。然而自既觉
矣。悯物更迷。若夫飞潜蠢蠕。何能使其自觉耶。故推
我同体之悲以拔之。仗佛真慈以摄之。故念多佛以
故多生。然放一生。即成一佛。是则顿使胎卵湿化。无
量无数无边众生。皆悉入于无馀涅槃。实无有一众
生得灭度者。如此岂不为最胜二利之行耶。是则以
我之愿。仰凭佛力。故设接引之像。建阁以奉之。令见
闻随喜者。一瞻一礼。兴起普济之心。则同体之悲益
广。而成佛之真种益深。如是功德。岂可得而思议耶。
是为记。
** 高邮州北海台庵接待十方常住记
惟三大士现身十方。普度众生。无处不遍。在我震旦
国中。以三大名山。为法身常住道场。而峨嵋僻处西
蜀。远在一隅。唯五台普陀。对峙南北。为十方众僧之
所归宿。往来道路。不绝如缕。当淮扬之冲。高邮之閒。
叹曰。此吾佛所设。自利利他。最胜之行也。闻之佛者。
觉也。即吾人本有知觉之性。上与诸佛。下及众生。均
赋而同禀者。裴休曰。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
同体。所谓真净妙明。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此
性不迷而为佛。迷之而为人。颠倒而为物。惟吾佛證
此。悯物迷之。特现世閒。普为开示。使令悟入。方便多
门。唯念佛最为简捷。然念佛非他。乃呼自性天真之
佛也。一念觉而一念佛。念念觉则念念佛。若常觉不
昧。则为常住佛矣。自利之功。无越此者。然而自既觉
矣。悯物更迷。若夫飞潜蠢蠕。何能使其自觉耶。故推
我同体之悲以拔之。仗佛真慈以摄之。故念多佛以
故多生。然放一生。即成一佛。是则顿使胎卵湿化。无
量无数无边众生。皆悉入于无馀涅槃。实无有一众
生得灭度者。如此岂不为最胜二利之行耶。是则以
我之愿。仰凭佛力。故设接引之像。建阁以奉之。令见
闻随喜者。一瞻一礼。兴起普济之心。则同体之悲益
广。而成佛之真种益深。如是功德。岂可得而思议耶。
是为记。
** 高邮州北海台庵接待十方常住记
惟三大士现身十方。普度众生。无处不遍。在我震旦
国中。以三大名山。为法身常住道场。而峨嵋僻处西
蜀。远在一隅。唯五台普陀。对峙南北。为十方众僧之
所归宿。往来道路。不绝如缕。当淮扬之冲。高邮之閒。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2a 页 X73-0652.png
运河之畔。县绝中途。云水所过。足无停景。路长人倦。
日莫途穷。风晨雨夕。蹑雪履冰。有漏之躯。饥渴所逼。
形骸所苦者。不可胜纪。行脚之无告者。非一人一日
也。有居士陆黉者。发心建接待庵一座。为暂息之所。
虑供瞻无恒。募众置田百八十亩。取所穫以充钵盂。
于是来往缁流。劳者得息。饥者得食。渴者得饮。故至
者如归家想。此人閒世。第一殊胜福田也。予逸老匡
山。居士来归。乞为之记。予欣然为之言曰。一切众生
皆执我相。唯以利已为心。虽草芥缕叶。视如九鼎。靡
不为子孙计。孰能存一念利济之心乎。惟吾佛说菩
萨大心。纯以利他为任。所行六度。以布施为第一。其
所施。有内外。竭尽。三等之别。外则资财。内则身命。竭
尽则无遗馀。此非无我之至。孰能为之。方今末法。众
生薄福。悭贪日重。此行为难。有能一念推及于此者。
则为大心菩萨矣。予谓三等之施。皆一心也。以众生
视财为命。故舍财即舍命。苟贪心不竭。则一毛难拔。
舍心才发。则为竭尽无遗矣。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
差别。故一念舍心。则尽法界之量。而为成佛之体。能
令受者。一念欢喜之心。亦入法界。是则此心与佛。及
众生界皆平等矣。所以施为成佛之本也。苟能以此
舍心利物。念念不断。则念念中。与一切众生。皆成佛
之时。大经云。我今于一切众生心中。成等正觉。谓是
故也。故菩萨万行。摄于六度。又以施为总持。以其心
大而难能。故德广而益大。所以文殊之智。普贤之行。
日莫途穷。风晨雨夕。蹑雪履冰。有漏之躯。饥渴所逼。
形骸所苦者。不可胜纪。行脚之无告者。非一人一日
也。有居士陆黉者。发心建接待庵一座。为暂息之所。
虑供瞻无恒。募众置田百八十亩。取所穫以充钵盂。
于是来往缁流。劳者得息。饥者得食。渴者得饮。故至
者如归家想。此人閒世。第一殊胜福田也。予逸老匡
山。居士来归。乞为之记。予欣然为之言曰。一切众生
皆执我相。唯以利已为心。虽草芥缕叶。视如九鼎。靡
不为子孙计。孰能存一念利济之心乎。惟吾佛说菩
萨大心。纯以利他为任。所行六度。以布施为第一。其
所施。有内外。竭尽。三等之别。外则资财。内则身命。竭
尽则无遗馀。此非无我之至。孰能为之。方今末法。众
生薄福。悭贪日重。此行为难。有能一念推及于此者。
则为大心菩萨矣。予谓三等之施。皆一心也。以众生
视财为命。故舍财即舍命。苟贪心不竭。则一毛难拔。
舍心才发。则为竭尽无遗矣。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
差别。故一念舍心。则尽法界之量。而为成佛之体。能
令受者。一念欢喜之心。亦入法界。是则此心与佛。及
众生界皆平等矣。所以施为成佛之本也。苟能以此
舍心利物。念念不断。则念念中。与一切众生。皆成佛
之时。大经云。我今于一切众生心中。成等正觉。谓是
故也。故菩萨万行。摄于六度。又以施为总持。以其心
大而难能。故德广而益大。所以文殊之智。普贤之行。
庐山大悲忏堂记¶ 第 652b 页 X73-0652.png
观音之悲。皆与法界等者。盖推无我之心之极致也。
是则此庵虽小。足含法界。即三大士常住此中。而福
田利益。岂可得而思议哉。故予诏居士之名福田。志
其行也。是为记。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十六
是则此庵虽小。足含法界。即三大士常住此中。而福
田利益。岂可得而思议哉。故予诏居士之名福田。志
其行也。是为记。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