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赠无尽上人授僧录觉义住持平阳净土禅¶ (自动笺注)
憨山老人夢遊卷第二十一
侍者福善日錄
門人通炯編輯
嶺南弟子劉起相重
**贈無盡上人僧錄覺義住持平陽淨土
院序(圜中作)
天子在宥之二十三年。
四方饑饉
東西多故
告匱
命大開恩例。
令草野之民。
凡有懷材抱藝。
願效一割之用者。
循例輸粟
授職有差
無論
內外
二氏之徒亦預焉。
無盡上人
平陽楊氏
子。
蚤歲
祝髮於郡之淨土院
志向上。
擔簦百城
參知識。
調練牛峰。
發明少室
遯迹終南
接納五頂
法社五十三人
窮教海一十二部。
究徹一心
備歷
萬行
因過故里
其鄉宰官長者居士四眾人等
願請
說法
乃各捐金
遵明例輸。
僧錄覺義
淨土院
住持
上賴國家名器
護法地。
將以廣布津梁
開覺路。
都城名藍知識
若淨葊潔上人輩。
咸為一方
法道賀。
不慧為文
以贈之曰。
大雄氏之御世也。
迹現迦維
道被三界
設教也。
清淨出世
廣大
圓融
無不含攝。
不擇類而應身
在隨方而利物
交映
如水澄月現。
不涉思惟
若觀音之普門
善財
徧禮
由是觀之。
出世之法。
離世哉。
故不壞假
名而說實相者。
妙在圓悟一心
頓融萬法
即世諦而
真如
眾行而躋極果
不以端居無為
沈酣
滅者為得。
爰自法派東流
由漢迄今二千餘載。
無論
象教遐敷。
依法修持
權實並運。
彰明道者
非一也。
故歷代君天下者。
崇其教。
重其人。
其制不一
惟我聖祖神宗
剏業垂統
法度品詳。
該羅纖悉
其徒繁衍
立官綱領之。
兩京僧錄
以統諸郡
邑。
郡邑各設僧綱
正會
以領諸寺
其品有差
道行
俱優者。
次第授職
各有攸司。
所以然者。
葢藉世法
護持佛法
正要即世諦。
而證真諦
尸其任者。
大都
弘法利生能事
即古以道扇一方者為之。
殆非以
名位為榮也。
無盡上人
抗志塵表
迹超方外
其所
發明向上第一義諦者。
在所祕。
即其四眾歸望
之誠。
如器中鍠。
聲出於外。
豈無實而然哉。
是必有過
人之行。
詎可以執假名而昧實相者比耶。
經云。
若以
音聲色相求法者。
見法也。
余故曰。
今此四眾
若以
聲色菩提
有負上人
上人若執假名說法
有負
四眾
聞之負師者墮。
負眾者慢。
有一於此
何以明。
佛日
朝廷護法之恩乎。
上人行矣。
道經金色
世界
其以毗耶病叟之言。
質諸曼室。
將以普告大眾
各各假名而證實相
藉此津梁
頓超彼岸也。
比丘
聞此語巳。
作禮而去。
**送建上人八桂
上人出家有年
因參老人無上菩提之心。
比與
同業
延歐伯羽氏。
共結曇花社於菩提樹
庇蔭
日就清涼之樂。
月半旬。
請老人坐樹下
菩提座。
揮麈眾說修習趣進。
無上菩提法行
自春徂夏。
巳四越月矣。
上人作禮
言將往八桂
故人青山
白雲之閒。
且因行脚隨方
遇緣而度。
令聞者。
見者。
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出世津梁初步也。
老人
喜而語之曰。
善哉佛子
應知諸佛菩薩
凡有所作。
一事者。
以此菩提心。
教化眾生
故為大事也。
出生入死
因此緣此。
除此一事
更無餘事。
雖身經
險道。
備歷三途
但有能使一人菩提心者。
即嬰眾
苦。
亦所甘心
聖人所行不虗
其事皆實。
以世出世
閒。
無有一法
過此菩提心。
行此菩提行。
作此菩提
者也。
所言菩提者。
梵語也。
此云覺也。
覺者。
一切
眾生本有之佛性
靈知寂照。
故曰真覺。
了然自悟。
名獨覺
朗然大徹。
照破重昏
故稱大覺
日用不知
故云不覺
不覺則為凡民
凡民眾生也。
眾生
各具此靈覺之性。
日用不知
嗟乎
具有而不自
知。
可不哀與。
不知不能用。
不能用。
則如持珠作丐。
懷寶迷方
枉受辛苦
驅馳生死
甘墮苦海
可不哀與
是故聖人不哀其所不哀。
特哀其可哀
所以出現
閒。
種種方便
開導之。
所謂自覺而能覺他
先覺
後覺也。
自覺者。
則於物不迷。
覺他者。
則於物不
棄。
不迷則會物歸已。
不棄則捨已從人。
由歸則不
見有物。
從人則不見有已。
不有物。
萬物皆妙。
不有
已。
一已非真。
知已非真。
則已即物。
知物皆妙。
則物
即真
即物即真
則物非物。
而已已矣
物我皆非。
無相
萬緣冥寂
一道虗閒。
大覺氏之心宗
諸菩
薩之妙行也。
如此則二覺具。
二利足。
所謂寂滅
行。
現諸威儀
隨事利他
而為菩提行者也。
否則
馳險道。
䟦涉山川
筋骨
形體
增熱惱。
善根
苦趣
非所成就菩提
教化眾生事業也。
上人
行矣。
遡流而上者。
蒼蒼雲山
滿目真境
猿嗁鶴唳
滿耳皆真經
獞猺猩猩
所遇皆真佛
水流風動
皆廣
長舌
天青月白
清淨身
如是而覺。
處處菩提場。
步步極樂國
念念真修
事事真行
又何計其世
出世閒之分。
自利利他之別哉。
上人能信能受老人
之言乎。
儻有所疑。
路經湘山
請以質之無量壽佛
**壽僧綱一山敬上人序
余被放嶺海之四年。
己亥。
秋七月望
法性寺住山
僧綱
一山敬上人。
六十有一歲也。
爾時城中宰官
士。
及諸比丘四眾人等
各持香花而作供養
以祝上
人。
時屬休夏自恣
上人亦建盂蘭法會十方僧。
目連故事
以此為報親恩。
罔極也。
時為眾講楞
伽新經罷。
以此佛事
上人如是心。
歡喜
歎。
而作是言曰。
世人之壽。
不出我人眾生
所謂
者相也。
吾佛不取
而僧亦不住
然佛所取者慧命
住者法臘
故古之高僧
世壽
又曰法臘
不拘
年。
而以初入受持戒品
三月安居
戒體無虧一臘
由以不以年。
故有年高而臘少者。
童年耆壽
者。
凡重臘。
是以戒為本也。
以戒為本。
即佛之慧命
係矣。
是故戒根淨。
慧命朗。
戒本固。
慧命長。
經云。
若人佛戒
即入諸佛數。
佛壽無量
而曰。
登戒
品。
即頓獲之。
豈不自性清淨而為佛。
自性清淨
而為僧耶。
所謂續佛慧命
以是故耳。
惟吾佛說法四
十九年。
末後拈花
正法眼藏
大迦葉
二十八傳。
菩提達摩
達摩航海而來
初至五羊
先是宋求那
䟦陀
𢹂楞伽四卷至。
即建剏戒壇於其地。
達摩來必
依止之。
及傳二祖
且指楞伽心印
及智藥攜菩提
樹來。
栽於壇側
且曰。
百六十年。
肉身大士於此
下出家。
最上乘
六祖發迹於斯
若合符節
今宗分五派
道被寰中
以此寺為初地
達摩
道法不泯
六祖真身猶存
豈非以戒根堅固
慧命
延長
由古及今
以至永永無窮耶。
故經云。
佛子住此
地。
即是受用
今上人住此地
統此僧。
六祖如生
豈小緣哉。
余初入
至其寺。
叩其門。
至再呼而不應
者。
今予居此不三年
諸僧濟濟
一時翕然
無論
幼。
皆發菩提心。
煥然一新耳目
是豈諸人佛性
昔無
而今適有耶。
佛性人人本具。
無知開導耳。
導之功。
又在主之者力行
四眾歡感
時雨降。
榮茂
不自知其然矣。
今上人年六十一。
一旦
如是心。
如是行。
佛事而報親恩。
淨戒為壽
本。
又能親近知識
隨順修行
後之弟子
苟觀上人心。
上人行。
從少至老。
由子及孫。
如此化化無窮
不竭
萬一有六祖者出。
翻然如昔之盛時
則此法
中興之機。
又在今日
上人功德無量
上人慧命
無窮矣。
又豈以區區世壽為匹哉。
乃命弟子通岸
士歐起鴻輩。
各持香花
重宣此義。
上人壽。
**送蘊素穩禪人金山
公元1569年
余少負遠遊之志。
以病未能。
隆慶己巳
買舟金山
余愛萬里江流
拳石撑空。
孤標獨立
真若丈夫
頂天立地氣象
山主同公旻公[款-士+止]余。
二載
諸弟
子從遊者眾。
飯食之餘。
與一二高士
振衣濯足
高空明月之下。
秋水長天
空洞一色
真若履玻瓈
臨縣鏡。
自爾一別
四十餘年。
恍忽思之。
端若夢事
瘴海
十有二年。
蠻煙而飡毒霧
火宅而坐炎
蒸。
一興懷。
肌膚
毛骨清凉
時特以此片石
長流
枕潄於蘧廬壘壁之閒。
為消塵解煩之利劑也。
惜乎遠隔萬里
親舊凋疎
音問寥闊
嘗念妙高峰頂。
善財石上
月色潮聲
可似當年風味否。
然亦無從問
公元1607年
訊也。
丁未莫。
蒙恩在宥
端州制府
奉檄
雷陽
以了前件
五羊
臬司
以聽從事
維舟珠江
之滸。
適有上人
豫章大參丁公書來謁。
開圅亟
讀。
知為金山虗舟鋐公之孫也。
感舊興懷
所謂
喜心倒劇。
嗚咽霑巾者也。
嗟乎
人生一世
歲月遷譌
回首人閒
居然夢幻耳。
余事還山
公相曹溪
今且言歸
余因敘往事
記別後之懷。
以謝諸故人
問訊山靈海若
余將返棹楊子江頭。
重訪三山
故事
幸為風伯清江流。
浮雲而放明月
延我
妙高臺上。
楞伽室。
以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蘇公張方平未了公案
穩公持此。
其無乾沒於飯
瓦鉢閒也。
有問者。
為我報道
今巳鬚髮皤然
復似當年粥飯氣矣。
**送吳將軍還越序
將軍少從父行入
志在疆場
經涉山海
平寇盜。
無役不有
無戰不克
視險如夷
復淵如陵。
諸島酋。
情形備殫。
東倭發難
談者望重溟若登九天
視其𦦨
入火聚。
兩粤節制司馬公。
日與群僚計畫
束手
無䇿
時薦將軍往偵之。
具得底裏
東事遂以平。
還報
業巳失故主
將軍功竟無以自鳴
步趨行伍
無復
敢言天下事矣。
然皆上下舉知將軍能。
不能以振
將軍也。
每遇盜賊盤錯
當事者
莫不言將軍
軍。
恨不以將軍坐隗上。
事既則曰。
非我不能也。
時若
言將軍者。
則亦皆曰。
將軍將軍哉。
將軍竟以名
生忌
以能致禍。
不免數矣
時則向之稱將軍將
軍者。
則又皆以繩墨自多
且恐將軍不深也。
嗚呼
世故如此
豈復敢言丈夫事哉。
南夷犯順
肉食者
色皆墨。
將軍時在囹圄中。
予思有以疆場肩負
者。
將軍不再屈。
力請將軍
多方調護
置之
前鋒
將軍犯重濤。
陟峻嶺。
連戰及花封
攻巢破穴。
大將軍將軍
故不蔽其能。
斬馘俘擄之功。
最於
行閒。
將軍竟以忘身一剏
心膂俱竭。
事竣
一病而死
者幾矣。
由是而知將軍數亦奇矣。
將軍至是。
深知
不偶也。
乃負妻戴子而歸。
將為五湖之遊矣。
將軍
塵埃中人也。
余非以意氣許可將軍者。
蟷蠰怒臂
以當車轍
不知其力不足哉。
然而一怒以當之。
在力也。
以是將軍
九方相馬
豈可牝牡
驪黃以盡其質哉。
以是感慨世之皮相者。
規規
毛色之閒。
非余所以將軍也。
行過曹溪
別余
遇於江上
留連信宿
乃為詩以言別。
非以將軍能高
舉也。
不及意。
不在言。
**周子悟一篇
周子希顏
字如愚
泰和人
三世孤貧篤孝
苦心堪輿
海內名公大人
莫不折節傾心
信若谷響
以其言有
公元1579年
徵。
而事不爽
故聽若聲音
奇驗非一
己卯秋杪
因韶
太守使君曹溪
曹溪六祖大師法身住處
剏開於梁初。
神僧智藥大師
謂與西天寶林無異
不世道場也。
余以凋弊竊疑之。
質諸周子。
周子曰。
不經故也。
以其左來而右去
故始大而終小。
即此
一言
疑滯頓釋。
由是而知周子之形家
非直形也。
及出悟一諸篇。
益見周子之得於自性之真。
特藉形
以發其奧耳。
嘗讀王維詩云。
山河天眼裏。
世界法身
中。
且眼不能纖塵
而曰容山河。
法身不可以色相
而曰包世界
繇是觀之。
又奚可形色言之哉。
此理之
微。
不可言傳。
而在妙悟
周子之山川
必本諸
真氣
真氣聚而成形
譬若人身
有周身之血脉
融會而為穴。
凡人之生也。
病苟砭得其穴。
則足
以啟死生
之死也。
葬若阡得其穴。
足以化凶吉。
固其理也。
語曰。
天地同根
萬物一體
是則大地一形
也。
陰陽一氣也。
死生一致也。
一氣而視大地
則目
無全牛
一穴而視死生
則脉無遺髮。
從一葉以
陽春
化工不易一縷矣。
由是而知周子之視形。
在形也。
在使其形者也。
原夫四大各徧。
五行互融。
皆本於性情
由性昧而為空。
太極也。
空暗而結色。
五形
於是乎變。
形之本也。
性變而成形
天地而位
矣。
傳曰。
中和
天地位。
萬物育。
此理之至也。
內外
行。
原出於一。
情與無情
一體也。
人之生也。
動而有
知。
得天地之中者。
則於一身聰明利達
故其死也。
靜而有靈。
山川之和者。
則於子孫福壽康寧
人合德。
理至
所云葬乘生氣者。
其是之謂乎。
以是知世惑於堪輿
妄為禍福之論者。
不識
之故也。
周子之悟一。
特為形家言。
而其術亦非為
求形者說。
葢本諸身而求乎性也。
故其名曰。
悟一。
哉。
是則有形之論。
前無周子。
不能古人之祕。
後無
周子。
不能陰陽之實。
余謂其書可傳。
三復深飫
致意焉。
特序以發之。
**贈太和老人
老人不知何許人
掀髯瓌瑋
肩橫一杖
足徧諸方
佛事
到處指迷
見形歸心
聆音解縛者。
不知
無量億眾矣。
雲行鳥飛
飄然度嶺來遊於粵。
余睹
短髮蕭騷
雙瞳炯炯
燁若明星
聲音如鐘。
聽其議
風生
機鋒電捲。
其所應。
而為現身說法
察其根
性。
應以何法而得度脫。
其所應而度脫之。
於儒則
盡性之旨。
於老則啟玄妙之樞。
於釋則無非佛事
乃至邪魔外道
腹水潦。
靡不迎刃摧鋒
望旌息鼓。
故其道不虗授
不虗發
養由之射。
師文之琴。
應弦
理徽出水
若此者。
不計其幾百千眾矣。
胸次豁然
了無滯礙
其來不將
其去不留
如古所
得無解脫者。
非歟。
余與老人
遊戲漭瀁之墟。
逍遙曠蕩之野。
不知此身之在天地
外物之在此
身也。
神怡心醉
如兀如癡
老人方將曳杖而遊於寥
廓。
蘧然驚覺
追之水𨽗。
乃歌以送之。
歌曰。
雲之旌
前征
雷之鼓兮無聲
風飄飄兮吹衣。
渺渺兮含
情。
君之心兮不生。
我所思兮神征。
不及天際
歸來兮夢驚。
**壽曹溪住持東湖賢公八十一序
公元1587年
曹溪住持東湖賢公。
生於前丁亥歲
今歷四百八
十甲子矣。
七月二十三日
出胎時也。
山中大弟
子。
獨稱公為最上耆年
公德教。
素孚眾心
各各
歡喜
燒香散花
而作供養
一時作禮
請予作具壽因
緣以壽公。
欣然為眾而作是言曰。
壽者相
出於
我人眾生也。
故吾世尊
斥而不許
且云童壽
又云
無量壽
是又以獨稱何耶。
童壽者。
童年而有耆
德也。
是以德。
不以年。
無量壽者。
是以不以形也。
以其此心。
先天地而不為老。
後天地而不為終。
超四
時而不遷
十方無量
故古之真人
悟此心者。
不磨
千秋若在。
是以吾佛。
自謂我處靈鷲山
常在
不滅
若吾師六祖
道骨凝然
法身常住
斯豈以形
骸之可拘拘
色相之可擬議者哉。
是故吾徒佛祖
兒孫者。
端在悟明此心。
不以世數為久近也。
歷觀
燈所載千七百人
盡出曹溪一脉
是皆悟明此心者。
故以心印心。
續長夜之燈。
以證不生不滅之果。
實由生以入無生
因滅而至不滅
不滅法性常生
無生真常寂滅
斯則寂滅而生。
無生不生。
即生
而滅則滅而不滅
此實千聖真傳
一心要旨也。
由是觀之。
人同此心
心同此壽。
無疑矣。
惟公生於
曹溪
長於法門
老於佛事
由先以已身為眾身。
得以眾壽為已壽。
且茲山之眾千人
人各有心。
各其壽。
誠以眾壽壽公。
則復以公壽壽眾。
如是展轉
以歷無窮
如以一燈傳千燈
燈燈相續無窮無盡
此則眾心之壽固無窮。
而公之壽亦無量矣。
以是
知八十之年。
馬體一毛
太倉一粟也。
今也集
眾心以祝公。
期公以此心而為壽
以公之歲。
歲歲如
今。
壽公之人。
人人不減
回睹世尊拈花日非遙。
揮麈之時不遠
斯較童年耆德者。
猶以蟁睫
滄溟也。
大眾聞說
歡喜作禮
此以壽。
**贈良醫杏山梁先生
予放嶺海十有八年。
驅馳炎荒
飽飲瘴煙
有漏
公元1613年
骸。
自非金石
日見衰朽
諸病交作
癸丑夏六月
偶患
背疽若覆盂
楚痛難堪
醫者束手
談者皆推梁先生
先生天性好飲
凡以病告。
不計利。
終不伐功。
居鄉
里。
循循謙讓
有古人風
病篤時。
市人告予僕曰。
尊者恙。
梁先生即愈矣。
言未訖。
先生到。
神靈
所邀。
即請先生視之
曰此蜂窠疽也。
形如蜂竇。
竇。
生三子。
日久層疊侵骨。
不可治矣。
幸早發藥
無慮
先生治之之術多方
痛痛止。
言腫腫消。
言腐
腐潰。
隨病應手
無不立效
藥無金石
咸用眾草
予視
先生治病痬。
洞見肺腑
技若弄丸
尅期收功
若有
神焉
先生治數日。
或舉他醫。
先生欣然讓之。
無難
色。
既而醫治不可
先生來無異辭。
是知藝高而
心虗
時從醫未決請禱再三
許先生
天假也。
先生之治予病。
因思古語
丈夫處世
達則為良相
達則為良醫
方今天下之病。
百孔千瘡
不啻予之一
身也。
醫治誰耶
即有盧扁之手。
舉之未必信。
信之
未必用。
諱疾忌醫
欲求完復太和元氣
收回
生之功難矣。
先生活人若有神。
回生之功非一
責報
積為陰德
先生之子若孫。
先生之術以
治天下國家。
應手而捷。
先生澤流無窮
不止
今日之活我。
若人也。
先生向未生子
醫予之次月二
日。
一男
咸謂冥德之報也。
故喜為先生賀。
而贈之
以言。
**別陳生明瞻
萬曆初
乞食長安市
會夷山陳先生
眾中一見
識予為畸人
遂與莫逆
予時先知嶺南歐楨伯
先生同客燕市
自爾余謝人閒世。
先生遊宦途無
公元1596年
聞焉。
丙申歲
奉詔嶺南
二月五羊
先生
則成千古
時晤明瞻
為愛弟也。
夷山先生
豪舉超卓
翩翩有出塵之思。
明瞻精敏沈潛
循循雅飭
溶溶
漠漠
澹然了無世俗態。
器重之。
每見默無一語
於予言無不悅。
乃兄勛卿菜峰公挂冠歸。
西園
龍津
與浮丘光祿惟吾王公密邇
時時招余齋食
兩園之閒。
一飯必以明瞻先。
明瞻二老無外遊。
二老節義
一代人倫冠。
不獨嶺南
明瞻生於重。
長於重。
且習於重。
不獨知所重。
固有所重也。
八歲舉子業
十歲能誦古文辭。
其父見背
菜峰
公以子視之
及長。
而菜公且投閒。
與明瞻討論古
今上下人物。
咸指其所重者𢌿之。
以融其性習
此又
明瞻養得其重矣。
無惑乎明瞻不屑屑以輕於浮俗
也。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是知君子之學。
固以重為本也。
嘗試論之。
人生之性也。
本直質而無
偽。
以前識導情。
浮華誘志。
本喪而質渝。
明消而
暗長。
是則不惟托根失地
抑為所附匪親
日流
窪下
渟滀污濁
致使不磷之體漸磨
不淄之質暗
垢。
顛瞑不寤
火馳不返者。
眾矣。
聖人所以
親仁
釋老所以重離欲也。
目睹明瞻於此
十年
一日
始終如一念。
毀譽如一心。
不以離合異情
不以
去就貳志
即其攻苦茹淡。
孝弟篤誠
此固天性良然
而實以親習有本。
傳曰。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聖人
之學。
得其重而輕則隨之。
專其靜而噪則化之。
此仲
尼輕不義富貴如浮雲
老薄萬鍾敝屣也。
苟能
得其重。
窮達一致
死生同條。
古今一貫
以此足徵
方外之學非妄談。
西來之宗非迂怪也。
與明瞻遊
一紀
未嘗一言及於禪。
明瞻早以重自珍
又何禪
之有。
今言別。
亦不外此
明瞻志之。
**方子振奕微後序
余少知方子振
童年以奕鳴而未見
及余乞食長安
市。
所遇靡不亟稱之。
殊無議其短長者。
私識其人。
公元1606年
李本寧太史所言。
非特奕也。
及余被放嶺海
丙午
秋杪
子振蕭觀察來粵。
過訪曹溪
一見居然心鏡
中人
異哉。
迺出近與黃石甫所布奕微。
余固不測識
及觀與蕭公對局
知子振之為奕。
以道而進乎技
也。
嘗試論之。
道在天地
凡得其精而神其化者。
謂之
聖。
道德無論巳。
若夫藝者。
左馬文聖
鍾王書聖
素以草聖
何獨藝。
而技亦然
若市僚之丸。
養由
射。
之奕。
諸皆有述焉。
奕。
爭道也。
凡爭者。
名相
軋。
則氣勝而實德尟。
子振不然
循循雅飭
不以
自多
臨局若無意。
遇敵若不知。
敵虗而必告以實。
處勝而若不爭。
意氣閒閒
笑傲自適
胸次翛然
局若
澄波
心如皓月
機先預定
神動而天隨
客往而不
追。
敵來而順應
因是而知其微乎微矣。
說者以奕喻
兵。
余則謂奕可類禪。
葢處乎不動。
而運乎動者也。
固謂子振之奕。
以道而進乎技也。
余觀子振
非獨技。
而其人亦然
老氏有言
夫惟不爭
天下莫能與之
爭。
斯其品異。
而技亦神矣。
矜矜操刀而割者。
又何
以稱哉。
予雖不知奕。
今見子振蕭公局。
不若
山之對歐陽公。
因棋而說法也。
**送堅音慈公住金沙東禪寺
金沙東禪
古剎也。
達觀大師重興。
弟子孫氏伯仲
剏其始。
太史王公成其終。
先得浪崖耀公住持
莊嚴
畢備
乃聯諸同志
青蓮社。
背誦法華經
戒定
三學
以為梵行
不數年而能誦者。
三十餘人
往耀
公元1616年
公與諸檀越
特建佛種堂。
迎予休老
丙辰冬
東遊
而來
睹其規矩雅肅。
安居精潔
四事豐美
人境俱佳。
末法一最道場也。
讚歎久之
予了達大師末後
因緣
投老匡山
耀公涕泣留之。
未能也。
及予入山
二年
耀公以障緣去。
一時檀越
皆望予令人以主
之。
無何
堅音慈公至。
一眾歡喜懇請
公初以歸宗
家山未妥
還安置。
今應命往。
過別五乳
予喜而
謂之曰。
大哉法界
緣起為宗也。
一切諸法。
皆緣
一心之所建立
佛土淨穢
隨心感變
成壞亦以之。
是以吾佛於菩提場初成正覺
地堅固。
金剛所成。
謂以金剛心之所感結
菩薩修行
以此心而為
行本
言金剛心者。
即梵綱所說金剛寶戒
名為諸
佛心地法門。
故命千百億釋迦流傳此法。
所謂為一
大事因緣出現世閒。
葢特傳此金剛戒耳。
惟此一戒
成佛之緣。
故曰。
佛種緣起
吾徒佛子者。
苟不
遵此戒。
則凡所建立
出世法
皆不成就
以無根本
故耳。
即此社規。
三學之制。
三藏之中。
宗法華。
宗梵網。
論宗起信
是則此三皆最上一乘。
發明一心
之旨。
成佛之要。
無出此者
目前現成公案也。
公今
往矣。
若秉佛心而為住持
即其地為金剛所成。
身心
寂然
是為入如來室。
若以法華佛種子。
則一瞻一
禮。
舉手低頭
皆為妙行。
一切因緣
無非佛事
了無
疲厭
若以智照一心
了達無明
煩惱不生。
諸障自
息。
日用頭頭真解脫。
公素持行普門二品
淨業
苟以大悲為心。
則普視同體
冤親等觀。
了無
人我之相。
若以普賢為行
捐捨身命
以供大眾
水普沾。
何有一已之私。
若以大圓為我伽藍
十方
聚會
箇箇無為
何有子孫之業。
公以如是住。
是持。
如是安居
當下轉穢成淨。
三學圓於一心
行成一念
所謂佛子此地
即是受用
在於
其中
經行坐臥
如此則不檀那
不負自已
世一大因緣也。
以此語揭之佛種堂。
未必不為
長舌相。
**送無言道公住持少林
世尊出印土。
靈山
優鉢羅華。
菩提種子
既達
摩以震旦少林
菩提初地
方無盡法流
源源
此而出。
其如派多而源混。
故我雪庭大師
眾流
歸之。
其心大矣
功懋哉。
自是當家種草
代代而生。
以不生者世其業。
無言道公。
承二十五世幻休潤
師法流。
令人推擁
住持其家。
諸大比丘
剎利
居士
眾皆歡喜讚歎
來自東方那羅延堀。
亦隨
合掌而言曰。
佛未出世
祖未西來
現成家業
人人
具足
由其具足不知
黃面碧眼
忍俊不禁
特地
出身
為人說破
靈山百萬眾。
傳燈千七百。
都皆一喚
回頭
知本有。
此則知之一字
眾妙之門矣。
噫。
佛祖
無實與人
豈期人人病眼空花
且又邀花結果
佛祖之心然哉。
此則知之一字
眾禍之門也。
吾人
不重金篦
何以世其家業
嗟乎難矣。
佛祖以法
界為家。
大地為業。
虗空為量。
若不一塵
則不能現
身。
若立一塵
則不能度生。
今公以赤身而全其業。
百川而歸源。
豈易易哉。
公且行矣。
諦聽諦聽
善思
念之。
若不一塵
則負佛祖
若立一塵
則非佛祖
望公者。
公其勉諸。
**送仰崖講主畫諸祖道影序
世尊忉利三月
優闐王思之不巳。
命工者持
旃檀香。
往刻其像。
鶖子眾工凡品
無足盡其妙好
遂以神力
三十二人
各注一相
相成請歸王城
者與生佛等。
世尊從天宮來。
乃拜之曰。
吾滅後。
爾度生無量
其像亦垂手而答之。
故凡雕刻彩畫
莊嚴
十方界者。
皆自旃檀始。
噫。
夫豈佛然哉。
意諸祖。
同一身一智慧
無畏亦然
故曰。
心如工
畫師
畫出形像
形像可畫。
神通妙用
及度生
事業
安得而畫之哉。
居常闕然
及讀達師述丁生
畫諸祖道影序。
并送慶公求畫
是知神通妙用度生
事業
不離一毫三昧耳。
嗟乎
鶖子極盡神力
多人而方成一像
今丁生以無作妙力
從一手而現
多身。
慶公一念頃。
圓成生事業。
達師一彈指
閒。
使法身彌布。
如雲寒空
影羅秋水
如斯妙用
乃法爾神通如是耶。
因緣會合而然耶。
觀者儻能
覿面不疑
始信各各當人自性
本來具足如此也。
行矣。
無倦繁興
藉使一身復現多身。
逼塞虗空
光流大地
不離生一毫端
公其持此。
為我告之。
**賀僧錄左善世超如應公住持慈壽寺
天子臨御之初。
年正沖。
太上母憂鞠育
 祖宗社稷天下重器所寄。
無以上醻厚德
下福蒼
生。
乃薄供養
損膳羞。
出其資。
建大慈壽寺
將賴三寶
弘護。
陰庇窮壤
寺成。
古風湻和尚住持
三年
謝世
上命其孫本在。
僧錄左善世
繼其寺事。
在師
任事十二年。
上祝萬壽
下接四來
無厭朝莫。
即慈
法雨
徧滿寰區
無不從此流出。
而師舒忠效力。
盡瘁
以事煩務劇。
致形勞神枯。
四大交病。
臞然
骨立
不忍棄事
達觀禪師隨緣過慈壽。
見而驚曰。
公何至此哉。
吾人固重以忘身為法
其如生死
事何。
潛然泣數行下。
曰在非戀戀浮名
第念聖
恩隆重。
香火無託。
苟延耳。
禪師因問孰堪荷寺事
者。
師即舉其弟子監寺圓應禪師
請見大喜曰。
豈乘願力而來者耶。
解衣盤礴
九方相馬
云此
當千里矣。
幸有此兒。
顧復何慮。
師聞巳。
判然自決
明日即以其事。
聖母
可之。
旨下大宗伯
檄應仍
僧錄左善世
第三住持
名山大知識。
各各
聞而歡喜
不佞讚歎之曰。
惟吾佛世尊
法界
家。
戒定慧為業。
弘法利生為務。
慈悲喜捨
範。
教理行果綱維
三學具。
四心圓。
四維張。
教乃
昌。
此家者。
無心而住。
無我而持。
因緣進退
順機宜為調伏
至人能事
常人可及哉。
故正
法之代。
四維張而法道昌
諦觀諸祖。
無論童耄。
一言
之下。
克紹其業。
像法之世。
教流東土
歷漢至唐。
代有
其人。
葉相鮮。
花果茂實
且曰無果。
至於末法
則秀
實希者。
教理存而行果闕。
網巳半弛。
何以綱維
家業
撈漉人天哉。
今躋末法
六百餘祀矣。
當世尊將
涅槃時。
有六萬億菩薩
願於末法影響流通
且又將
佛法付囑王大臣
故歷代相承。
我國家。
崇其教。
重其人。
上下一體
至我聖母
弘通三寶
超越前代
琳宮紺宇
棋布星分
獨此寺為天下大觀
無盡法藏
從此而出。
一切功德
從此而入。
為法門之樞紐
知識
之蘧蘆。
當其任者。
大教綱維
四海觀望
非細事。
應公年甫二十。
即掌監寺職。
山門眾務
一切
以身任之
不私已。
憚勞
不辭怨。
不識身之有世。
知心有身
不識不知
泛應無機
所謂年童而德耆。
外實中虗
忘機無心
汎應類無我
不計利害
任緣。
此真。
住持能事
觀禪師所稱乘願力來者
非歟。
余嘗私謂在師為舟。
應公為水。
水之積也不厚。
則負大舟無力
應公業巳能負師十年有徵
豈不
自負哉。
應公勉矣。
願造其真。
其實
為佛真子
持其家。
將此身心。
祝我聖君慈壽。
如天如地。
普覆
無窮
如是
則香幢影動。
鐘鼓聲飛
塔殿橫空
鈴音
鐸響。
晝夜無閒。
廣長舌法輪時也。
公其勉之
**贈大輪端上人住持廣濟寺
王舍城北。
有大精舍
廣濟
大知寶藏和尚
法之處。
和尚初隱終南
發明心印
後𢹂其弟子雙松
平公輩。
於此
大法幢。
人天眾集。
和尚師子座
平公即領住持事。
接納四方
名傾海內
三十餘年。
尚臘高八十。
道風與日俱大振
平公幻緣去。
以其徒端公山門事。
都城耆年
龍華瑞菴上人輩。
咸皆歡喜
一言讚歎之。
聞之佛住迦毗羅國
精舍
其弟子千二百眾。
各推所尚。
爾乃長老
空生
空生問佛所住。
世尊乃告以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
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且曰。
如是住。
如是
伏其心。
果何住耶。
雖然
豈以無住為住哉。
抑聞佛住
光明藏
與十二大士
密說圓滿修多羅門。
乃曰。
大圓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所謂住寂
滅場。
無作行。
又豈以有所住而住哉。
雖然上人
授法於寶藏和尚
和尚得法大川禪師
臨濟正令
揚眉瞬目
一棒一喝之閒。
五教齊收。
千門頓會。
人境
俱奪。
理事雙忘。
此又豈可王城精舍
圓覺伽藍
擬議精粗優劣耶。
上人以此法住持。
是將可以
續佛慧命
上報國恩
所謂佛子住持
善超諸有
也。
耆年聞說
皆大歡喜
即持此一葉
問訊上人
人其無謂毗耶病夫
非奪鉢之手也。
是為序。
**送方山川法師幻遊序
幻人往遊都市
方山子大幻場中
相與莫逆
心。
巳而幻人幻緣去。
方山子即入如幻大解脫門。
寂滅場。
現諸幻事。
大藏龍宮
天人妙供
幻人避影東海
長空大谷
煙霞麋鹿爭雄
山子聞而喜之。
杖䇿而來
搜我於窮髮
幻人相與
把臂而遊。
金剛之峰。
入那羅之窟。
堅固之筏。
海印之光。
捫摸虗無
指揮萬象
倦則鋪瑤草而臥長
林。
饑則飲醍醐而飡栗棘
時或鼓腹搘頤
捬髀雀躍
鯨波而吞滄海
大塊而噫長風
直使萬竅齊鳴
流競驟。
曾不知爾我之在乾坤
朝昏之為日月也。
又何浮光幻影
野馬塵埃
而點太清之量哉。
方山子
喜而忘歸
不覺兩更四序一瞬矣。
時則方山子蹶起
而謂幻人曰。
聞之不死之鄉。
蜉蝣所擬
廣漠
野。
蟭螟所知
信乎。
願當與子死此耳。
幻緣未盡
姑捨子去。
終當𢹂手同歸焉。
幻人于徐而進之曰。
譆。
有是哉。
子作去來之想耶。
嘗試觀夫片雲起。
太虗
彌布。
纖塵舉。
大地全收
不分而徧。
霈澤霶施。
散而周。
山岳競秀
由是觀之。
則諸法未嘗離於起
立處耳。
子當勉矣。
無作去來之想也。
雖然空花結實
瞖目之所愚。
水泡穿珠。
癡兒之所惑。
子其行矣。
試為
彈而刮之。
若珠破瞖除。
其無忘我交臂之盟。
誓當與
子死於那羅延堀。
憨山老人夢遊卷第二十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