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583-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海塘录卷二十一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艺文四
 考
  三江考          (宋/)潜说友
诸儒释三江者自汉孔氏而下言人人殊至坡公为说
始晓然不畔于经其说曰自豫章江入彭蠡而东至海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583-0694b.png
为南江自岷山至彭蠡江入海为中江自嶓冢至大别
入江会彭蠡江入海为北江考古之士往往是之或者
乃据韦昭所言以钱塘松江浦阳为三而不知浦阳乃
今富阳即钱塘江也一江而二之是尚足据乎钱塘江
自古曰浙河见于庄子其为东南巨浸昭昭也或又以
为支流小水故禹贡不载殆亦未然当禹舍杭登陆之
时固尝经行非遗之也盖浙江地势洼下距海犹近既
无事浚治故不复书程泰之侍讲谓尝经疏导则有甚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583-0695a.png
小而见录漆沮瀍涧是也无所致力则虽甚大而不书
浙江洞庭是也其论当矣故今不敢强同韦氏而著其
说俟览者择焉
  三江考         (明/)张元汴
嘉泰志曰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韦昭云三江者松
江钱塘江浦阳江盖江之名尚矣越绝云浦阳越王勾
践兵败众懑于此故曰浦阳去山阴五十里今土人以
钱清为古浦阳也郦道元水经注浦阳江导源乌伤县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583-0695b.png
东径诸暨与泄溪合东回北转径剡溪县县开东门向
江江广一百馀步又云柯水东北径永兴与浙江合谓
之浦阳江汉书潘江即浦阳江别名自外无水以应之
又云浦阳江东北经始宁县嶀山其北即嶀浦又云东
径上虞县南至王莽之会稽地名虞宾又云馀暨之南
馀姚西北浙江与浦阳江同归海又引阚骃十三州志
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自临浦南通浦阳江其水不一
自相抵捂谢惠连西陵遇风诗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583-0695c.png
湄韵谱云水之相入为汭又云水北口汭自浦阳江北
流入浙江二水参错其名曰汭宜矣始宁今上虞县嶀
浦嶀山皆属嵊县虞宾属上虞又接馀姚临江平湖在
浙江以西其源殊别馀暨即诸暨距馀姚二百馀里谓
馀姚西北浙江入海非也盖此江东北流自山阴会稽
溯曹娥江始至上虞馀姚嵊县谓东回北转入上虞嵊
县斯可矣道元未尝身履浙东故其误如此后人遂认
此江为上虞江其失寖邈以地理考之自浦阳江至曹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583-0695d.png
娥百馀里岂当时曹娥之名未著亦名浦阳耶或陵谷
迁变旧流不循其故道耶十道志浦阳江有琵琶沂岸
有曹娥碑信此则曹娥江即浦阳尔文选注浦阳汭经
上虞谢康乐山居赋浦阳江自嶀山东北径太康湖其
说皆误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然则浦阳
江与柯水一源由萧山达于浙江古今不易也今按上
虞县志曹娥江始实名浦阳其源自东小江亦由浦江
来十道志婺州浦江江之导源出此是知浦江一源而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583-0696a.png
分二𣲖一则由诸暨直下至山阴萧山间为钱清江郦
所谓径诸暨与泄溪合馀暨之南与浙江同归海至会
稽与浙江合自临浦南通者皆是也一则纡而东至嵊
县出始宁门乃折而北至上虞会稽间为曹娥江郦所谓
东回北转径剡县始宁虞宾馀姚西北者皆是也谢康
乐山居目击为赋叉自为注不应有误惠连谓昨发今
宿若钱清似不须隔宿馀暨乃萧山旧名非诸暨曹娥
之前江固当有名且今曹娥庙当运河渡口故其名特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583-0696b.png
著若稍南稍北又自不以曹娥名谓当时曹娥名未著
亦名浦江似与郦说亦未甚抵捂但身则实未至浙东
祗据籍檃括不免稍有淆错耳
  捍江塘考         (明/)陈 善
杭地枕江负海茫茫水国而龛赭两山夹峙于江海之
交潮水自兹而入由广入隘奔腾冲激雷击霆碎有吞
江沃日之势昼夜再至山摧地坼塘易崩溃乃筑石堤
以障洪流沿江𨽻钱塘濒海则仁和海宁之地海宁县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583-0696c.png
治去海甚近前者海失故道冲决堤岸为患滋广甚则
百馀里少亦不下数十里兴役修筑工费浩穰延引岁
时始克就绪间值飓风陡作洪涛西激旋复没于巨浸
甚为浙西民患一劳永逸上下数千年间不闻有长策
焉即东南之患未已也按前史江挟海潮为杭人患其
来巳久唐大历八年秋七月大风海水翻潮溺民居五
千家船千艘白乐天刺杭日江塘坏尝为文祷于江神
然板锸未兴无裨民患至梁开平四年八月钱武肃始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583-0696d.png
筑捍海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
就因命强弩数千以射潮头又致祷于胥山祠仍为诗
一章函钥置海门山既而潮水避钱塘击西陵遂造竹
络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凡
今之平陆皆当时江也此吴越旧史所传予闻钱塘名
县自有取义由汉迄今皆仍其旧或以为州人华信以
私钱筑塘捍海故名钱塘初以为妄顷阅杜氏通典引
钱塘记云防海大塘在县一里郡功曹华信议立此塘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583-0697a.png
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土石一斛予钱一千人贪厚
值皆担土而至来者云集比至江上诡云巳不复用皆
弃土石江滨而去塘以之遂成杜君卿素称博雅且自
唐距汉时未甚远虽说近荒僻当有所传信而笔之于
书也今临安志乃谓自武肃始且引强弩射潮之说以
为信而神其事岂旧尝有塘至钱氏时乃大坏而更筑
之耶唐书地理志曰盐官海塘长一百二十里开元时
重筑则前此有塘可知按海宁四境东至嘉兴府海盐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583-0697b.png
县金牛山界八十三里西至仁和县上舍泾界四十七
里不应钱塘江塘独无矧钱塘江潮漰湃汹涌震撼冲
突比之盐官势犹危峻又都会重地防护更切苟无塘
岸以为堤防浸淫所至杭城悉为洪流兹岂武肃时所
筑哉又按钱塘倾决不常在宋时特为吾杭之患钱氏
所筑之塘至大中祥符间遂决五年转运使陈尧佐筑
之七年诏江淮发运使李溥复依钱氏制专其事九年
郡守马亮祷于子胥祠下筑之明日潮为之却景祐四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583-0697c.png
年转运使张夏筑堤十二里因置捍江兵士杭人德之
作庙堤上庆历初再决郡守杨偕筑之丁宝成为记政
和六年前守杭州张阁奏言钱塘若失捍禦恐他日数
十里膏腴平陆皆溃于江诏命刘既济更筑之淳熙元
年四月间大决一岁再决嘉熙戊戍之变命知临安赵
与欢修治乃就近江处所先筑土塘然后于内更筑石
塘越三月毕工水复其故嘉定十年江潮大溢不闻有
筑者岂塘岸固无恙乎抑旧志所遗也入国朝来洪武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583-0697d.png
十年江水大溢特命大臣来杭修筑自后永乐元年一
修五年九年再修至十八年大修塘始有成及成化七
年沿江堤岸倾圮特甚乃命工部侍郎李颙来杭祭告
江神修筑堤岸迄今百有馀年不闻有修治之者夫江
涛之患虽亚于海然钱塘之潮直当海门者湍激漰湃
山摧地摇兹幸江塘之外尚有浅沙数百丈可以捍截
江流故兹塘稍不为患一旦沙徙而直薄塘下滨江桑
田庐舍岂不岌岌乎危哉今按六和塔之南潮势稍缓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583-0698a.png
塘可无虞惟望江楼以北数十里直当潮冲此宜急事
修筑而当事者幸其无患苟安目前失今不治后将有
百倍工力而无济者矣夫今筑塘之患有二曰估价太
廉也责成太急也往者万历乙亥塘决六和塔之下数
百丈命人修筑予尝一至其地询诸工匠每石一块止
银八分每人一工止银二分夫官以廉直而觅工人以
刻期而供役故事图苟完不为久计所筑之塘惟用烂
石草草叠成不实以土潮水一至寻筑寻圯其何以善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583-0698b.png
厥后哉必也于近地浅沙之上立为浪木桩数百千以
捍之而其叠砌之法不恤工力务为远图多委廉捍之
吏分役察视或编立字号各任其责所任已完更番代
换毋令其久役思归怠于将事至于桩木必须易杉以
松庶可永久而又仿宋人捍江兵士之意每岁编置巡
江夫数十名令其往来察视江塘少有倾颓即加修治
庶乎修理及时而工力可省显患既弭而隐忧可消百
世可久之策也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583-0698c.png
  捍海塘考         (明/)陈 善
海宁县治南濒海海之上即塘塘之距城百武而近东
抵海盐西抵浙江相距延袤百里塘南数十里有赭山
其南有龛山相对峙夹为海门潮自海趋江从兹入焉
始由广延进入隘口横流至此束不得肆辄怒而东返
东五十里有山名石礅与赭相望而峙若两拳然潮东
返为此山所障复鼓怒而西东西荡击数十里间日再
往来狂澜驾风若万马驰骤即金石为塘不能保其终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583-0698d.png
古不敝矧木石芦灰安所恃以能久耶旧志塘外有沙
场二十馀里沙场内有陆地草荡桑柘枣园一百六十
七顷有奇夫塘外有护则海潮不至冲齧石堤内固可
以经久今沙场草荡悉沦入海直以数尺之塘力拒巨
浸之弥天脱更内蚀宁无危哉宋元以前海塘废兴辽
莫能纪逮洪武以至万历海凡五变塘五修永乐九年
海决民流移田湮没朝廷遣保定侯孟瑛等尽役苏湖
九郡之夫赀累巨万积十三年堤成其患始息嗣后成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583-0699a.png
化甲午宏治壬子嘉靖戊子迄今万历乙亥海或溢或
决塘随筑随圯虽劳费不至如永乐之甚然公私困于
兹役亦屡矣夫海决海昌患在一邑耳往时顾役及外
郡者何哉亦以地脉相因其利害之所关大也盖宁邑
于吴为陲于越为首地形最高故塘内麻泾洛塘长水
塘诸水皆北流一从东北由淞泖趋沪渎入海一从正
北过吴江趋白茅入江俗因指吴江塔巅与长安坝址
相并则海宁之地高于他郡邑明甚故海宁之海决注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583-0699b.png
彼诸处如建瓴然然则障海昌者亦所以障列郡也塘
之修废其有关于东南利害甚切而当事者往往失于
后时及工役既兴则又计工惜财苟且完事是以此塘
未成而彼堤又决万历五年春巡抚徐公拭顾瞻海塘
倾圯废决大骇曰失今不修他日尽坏将听民之为鱼
乎因与巡视水利陈公诏翕谋修筑而以其役委县尹
薛胡五阅月而塘成波涛汨没之区今已起昏垫登衽
席矣顾余观海宁之塘与海盐异盐塘有大患亦有大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583-0699c.png
利宁塘似无显患而实有隐忧盖盐塘陂池相属有内
河可开故潮势至此既为分杀而引其流更能使草荡
悉为膏腴是大患弭而大利兴也若宁塘逼近城郭无
内河可开幸潮水缓于盐耳设一旦海啸直荡邑治其
为隐忧可胜道乎闻宁邑额设捍海塘夫二百名每岁
编𣲖役银四百两为令长者诚能加意海防每遇潮汐
之月遣官就塘察视一有倾圯审取良民佐以能吏即
日领银修治毋令后时此亦未雨彻桑之计也万一天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583-0699d.png
佑宁民塘十年无患则银之积益富即兴大役亦不必
𣲖及平民矣至于筑塘之法余窃有取于海盐乙亥之
决海盐为甚其修筑也虑湍激为患有荡浪木桩以砥
之虑直荡堤岸有斜阶以顺之其累石下则五纵五横
上则一纵二横石齿钧连若絙贯然即百计撼之不摇
也修宁塘者诚一准海盐新塘之式则是一劳永逸之
计耳安得实心任事之人而与之计海塘哉
 国朝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583-0700a.png
  海宁县筑塘考       陈之暹
  凡海之临大洋者潮汐皆以渐长鲜为民害惟海
  宁之海南有上虞馀姚逼处于前东有大尖凤凰
  诸山角张于左海身既溢海口复窄乃潮由海盐
  大洋腾涌而入无异于带水而纳弥天之浸此怒
  涛横奔高逾数十丈所由来也乃西去不五十里
  又有鳖子门为钱塘江流入海之口广仅七八里
  夫数百里之海面复纳于七八里之口中而江流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583-0700b.png
  又逆遏于上则受阻之回溜其湍激更雄于潮矣
  故阳侯稍不戒洪潮即薄塘下塘之土石朝夕供
  其荡漱未有不倾覆相继者爰考唐宋元明海患
  相循不已其鸠庀之费动盈万亿计其筹画堵塞
  之方皆当事为之傍徨而筹度载在史策班班可
  考也请得而胪陈之一曰海塘溃决之烈宋史嘉
  定十一年海失故道潮冲平野二十馀里侵入卤
  地盐课不登芦洲港渎荡为巨壑十二年遂侵县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583-0700c.png
  治上下管黄湾冈等盐场皆圯蜀山沦入海中聚
  落田畴失其半而禾稼之坏者凡四郡焉十五年
  县南四十馀里尽沦于海其捍海古塘东西累石
  并就沦毁海水侵入县之两旁各三四里止存中
  面古塘十馀里当时议者以为水势冲激不已不
  惟本县不可复存而向北地势卑下且虑咸流入
  苏秀湖三州田亩不可复种又县西有二十五里
  塘上彻临平若海水入塘两岸田亩必致决坏并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583-0700d.png
  里河堤岸亦有横裂之忧矣十七年海潮复坏县
  地数十里计六年而始平元史大德三年塘岸溃
  决虚沙复涨不可修筑延祐六年七年海汛失度
  屡坏居邑陷地三十馀里泰定元年二月海水大
  溢坏堤堑侵城郭三年八月大风海溢捍海堤决
  广三十馀里袤二十里至徙居民千二百五十家
  以避之四年正月潮水大溢捍海塘决二千馀步
  二月风潮复大作冲捍海小塘坏郭外地四里四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583-0701a.png
  月捍海塘复决十九里又县志载县西南旧有咸
  塘元泰定间海坍不存先是尝筑备塘以防冲激
  塘之外有沙场二十馀里塘内陆地草荡及桑枣
  园一百六十馀顷至泰定四年悉溃于是建天妃
  大庙命僧用秘法铸深沙铁神以厌胜之致和元
  年三月海堤复决元主遣使祷祀更命西僧造浮
  图二百一十有六实以七宝珠玉半置海畔半置
  水中以镇海灾终不能止又志载寓公贡师泰诗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583-0701b.png
  序称当时潮决南岸州治将尽入于海城隍漫无
  存者迨至正十九年而始克筑城则知元时吾邑
  之海患更酷于宋矣故明洪武初海潮冲毁赭山
  巡司及宋置漏泽园至二十三年冲毁石墩巡司
  永乐九年海潮复决有司不时治民流移者六千
  七百馀户沦田一千九百馀顷毁许村盐场成化
  十年海决至城下十三年二月潮水横滥冲圮堤
  塘逼荡城邑转盼曳趾一决数仞祠庙庐舍沦陷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583-0701c.png
  略尽复治新堤至弘治五年新堤渐坍嘉靖七年
  新堤大坍复至城下九年海复决逼城自是以来
  屡有海患崇正元年七月其祸更甚天下濒海之
  地晏然安堵者不乏未有如吾宁之独当险阨者
  五代以前无所考据故断自宋以来海塘溃决之
  烈如此一曰历代工费之繁唐书开元元年重筑
  捍海塘一百二十四里夫曰重筑则修筑有前乎
  此者矣其后先工役虽逸而不传但延袤如许则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583-0701d.png
  勤民畚锸浩费当不下数十万当时司国计者亦
  孔瘁矣考之于宋潮水横决终宋世凡四罹其灾
  不特县治遍地伤残至并四郡之田并遭淹毁而
  山沦于海抑更异矣当时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
  之策亦逸而不传悬计拮据钜费何可量哉元河
  渠志泰定四年风潮为患都水庸田司奏请速差
  丁夫当水冲堵闭其不敷工役差倩于附近州县
  当时朝议拟比浙江立石塘为久远计兴役者数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583-0702a.png
  月发丁夫二万馀人用钞七十九万四千馀锭粮
  四万六千三百馀石致和元年省臣奏修筑海塘
  合用军夫除戍守州县关津外酌量差拨从便添
  支口粮又志载贡师泰所为序云潮决南岸民吏
  惊惧捍以数郡之力而决犹不止观此则元季之
  频举大役其费更不訾矣明礼垣张宁著障海塘
  记云永乐中海决供力役者苏湖等九郡赀累钜
  万积十有三载始弭其患成化中以旧塘冲圮分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583-0702b.png
  巡钱公修筑障海塘其役徒以三府万二千人七
  越月而告成又载嘉靖中邑令严宽撰水利图志
  序云考石塘之筑自唐宋以来皆举数郡财力始
  克有济盖以地据苏常之上流为嘉湖之锁钥各
  与有责故均任其劳若驱一方之民以治之则东
  兴西废精竭力疲矣其自嘉靖以后修筑频仍工
  费无算兹以邑乘阙如未敢传疑而前此之九郡
  力役三府工徒十三载之奏功七阅月之报竣其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583-0702c.png
  所糜公帑并彰彰可据也合唐宋元明而计之金
  钱等河沙矣历代工费之繁如此一曰命官经理
  之重宋嘉定十二年臣僚言盐官潮势深入万一
  春水骤涨海风佐之则百里之民俱葬鱼腹遂下
  浙西诸司条具捍堤坚壮之策十五年都省以海
  塘冲决上闻命浙西提举刘垕专任其事垕言县
  治境连平江嘉兴湖州大为利害议修县东六十
  里咸塘县西淡塘及袁花塘以防大潮盘越流注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583-0702d.png
  北向之患从之元大德三年塘岸决都省委礼部
  郎中游中顺泊本省官相视焉泰定四年二月风
  潮大作冲塘坏郭外地杭州路言与都水庸田司
  议于北境筑塘莫若先修盐塘江浙省准下本路
  修治工部议海岸冲决重事也宜移文江浙行省
  督催庸田使司盐运司及有司发丁夫治之五月
  平章图们岱尔等奏江浙省四月内潮水冲破盐
  官州海岸令庸田司徵夫修堵遂命都水少监张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583-0703a.png
  仲仁往治其役本省左丞相托欢等议置石囤以
  抵禦之致和元年三月省臣奏江浙省并庸田司
  官修筑海塘倘得坚久之策移文具报臣等集议
  本年差户部尚书李嘉努工部尚书李嘉宾枢密
  院属卫指挥青山副使洪灏宣政佥院纳木喀巴勒与
  行省左丞相托欢及行台行宣政院庸田使司诸
  臣会议修治之方合行事务提调官移文禀奏施
  行县志故明永乐九年海决事闻遣保定侯孟瑛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583-0703b.png
  往治十六年十一月明主亲制祭文遣礼部侍郎
  易英同保定侯孟瑛致祭海神力役十三载始告
  成事成化十年大潮冲决堤岸用崇德(即今/石门)县沈
  丞(惜逸/其名)筑法堤始成十三年十二月潮势益横县
  上其事于府府守陈让上其事于巡按御史随檄
  布政使杜谦按察使杨瑄参政李嗣副使端宏参
  议卢雍佥事梁昉咸集宁邑周视协谋区画会计
  悉以托分巡佥事钱山耑董其役乃命杭嘉湖三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583-0703c.png
  府官转挽木石物用舟楫蔽河而至分命指挥李
  昭通判何某兼总其工自是以后每遇兴筑必上
  勤府宪下萃群司祗以载籍无闻未容臆赘而自
  南宋迄于明初炳著汗册者或以牧伯莅事或以
  公辅宣猷或聚藩臬而佥谋或简通侯而厎绩慰
  其咨而安昏垫即下吏在所必甄凡以重民命也
  命官经理之重如此一曰采办修筑之宜宋志嘉
  定十五年浙西提举刘垕专任修筑海塘首以咸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583-0703d.png
  潮泛溢有盘越流注之患建议袁花塘及淡塘基
  趾近里未至与潮为敌施功较易宜先就二塘修
  筑以禦县东咸潮其县东近南六十里咸塘亦应
  取次修筑万一又为海潮冲损则当用桩木修筑
  袁花塘以捍之其县南去海一里馀幸存古塘县
  治民居尽在其中未可弃之度外合将见管桩石
  就古塘加工叠砌里许为防护县治之计报曰可
  元志盐官州去海岸三十里旧有捍海塘二后又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583-0704a.png
  添筑咸塘仁宗延祐间潮坏民居陷地三十里其
  时省宪官共议宜于州后北门添筑土塘然后筑
  石塘东西长四十三里后以沙涨而止泰定元年
  二月海水大溢有司以石囤木匮捍之不止四年
  二月风潮冲捍海小塘坏州郭四里杭州路言与
  都水庸田司议欲于北地筑塘四十馀里而工费
  浩大莫若先修咸塘增其高阔填塞沟港浚深近
  北备塘濠堑用桩密钉庶可护禦至八月水势愈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583-0704b.png
  大本省左丞相托欢等议安置石囤四千九百
  六十抵禦锼齧以救其急于是简用都水少监张
  仲仁总理工役于沿海三十馀里复下石囤四十
  四万三千三百有奇木匮四百七十馀致和元年
  三月省臣奏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
  籧篨内实以石鳞次累叠以禦潮势沦陷入海四
  月奏委户部尚书李嘉努等洎行省台院及庸田
  司等官议大德延祐间欲建石塘未就泰定四年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583-0704c.png
  春潮水异常增筑土塘不能抵禦议置板塘以水
  涌难以施工遂作竹籧篨木匮间有漂沉欲踵前
  议置石塘以图久远为地脉虚浮比定海浙江海
  盐地形水势不同由是造石囤于其坏处叠之以
  救目前之急所置石囤二十九里馀不曾坍陷略
  见成效庸田司与各路官同议东西更垒石囤十
  里其六十里塘下旧河就之取土筑塘凿东山之
  石以备溃损至明年为文宗天历元年水势渐平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583-0704d.png
  二年海患息于是改盐官州为海宁州县志故明
  成化十二年二月佥事钱山重筑障海塘公策骑
  行邑敛不及民量材度宜因时立法采石于临平
  安吉诸山备物用于浙西三府舟楫输挽衔尾相
  属乃断为大匮编竹为长络引而下之中实以石
  此小石为大石法也汎滥稍定时盛暑公念邑民
  荡析未宁农稼方急饥劳野聚必有疾疫由是作
  治虽严间辄拊循劳来失次者徙寓空舍惠以薪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583-0705a.png
  米大集医药以疗病者复作副堤十里以防泄卤
  之害至八月塘成此后修筑都无所考得于父老
  传闻及睹坍出桩匮宛然石囤旧制古良法不可
  更矣抑区画犹有未尽也至宋元治塘虽有效有
  不效而其法屡变亦既殚厥心而弭厥患矣采办
  修筑之宜如此
  三江考           毛奇龄
  三江之为名久矣其在经传则杂见之禹贡周礼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583-0705b.png
  职方氏尔雅国语水经注史记吴都赋吴越春秋
  诸书而特其所为注言人人殊卒莫得而指定之
  夫读书通大义自昔已然况古今山川陵谷迁变
  耳目踪迹未必悉合泥古者无所于通而揣摩臆
  度之见又未可为据然而大概可睹也考禹贡有
  曰三江既入而孔氏为传则曰自彭蠡江分为三
  江而入震泽夫彭蠡未尝分为三也且彭蠡未尝
  入震泽也周礼有曰其川三江而贾公彦为疏则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583-0705c.png
  曰大江至寻阳而合为一至扬州入彭蠡而复分
  为三而后入于海夫公彦虽不以三江之入为入
  震泽然而彭蠡在寻阳之南几见江汉之分至寻
  阳始合而大江之合至彭蠡又分且闻彭蠡入江
  矣未闻彭蠡能入海也至若禹贡导水则复有东
  为中江东为北江之文而汉地理志附会其说遂
  以吴县南一水东入海者为南江芜湖西一水东
  至阳羡入海者为中江毗陵北一水东入海者为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583-0705d.png
  北江夫毗陵北一水即大江也夫仍以大江为三
  江之一既已不伦而又其所谓南江者则经无明
  文徒以北江中江而推𩔖言之且经之所谓中江
  北江无非大江今但以北江为大江而中江不然
  则又何也乃若郭璞注尔雅则以岷江浙江松江
  当之夫浙江松江固矣岷江即大江按周礼职方
  氏其在荆州则曰其川江汉而于扬州则曰其川
  三江夫犹之岷江江汉一江而既以表荆复以之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583-0706a.png
  表扬不其紊乎乃若吴都赋注则以为松江娄江
  东江而宋儒注禹贡因之夫松江似矣而东江则
  自昔迄今必无其地且史记正义但云娄江入海
  已耳又未闻入海之江有三也不善读书者泥于
  禹贡之文曰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则必震泽之定
  有藉于三江之入而后可夫文无定形或对举而
  分标或连称而转见彼我参合亦各有义如必以
  既入为泥则禹贡兖州有曰雷夏既泽灉沮会同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583-0706b.png
  青州有曰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将必雷夏泽而后
  灉沮同嵎夷略而后潍淄道乎抑非乎夫事不证
  今仍当考古夫三江之说于今已不合矣请即以古
  较之夫扬州之域其地甚广其为州为浸为泽为
  薮亦甚不少如必拘既入之文而限于一地则职
  方氏云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假使
  具区为五湖之始而三江即五湖之终则犹之五
  湖也五湖太湖也扬州何地职方氏何掌周礼何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583-0706c.png
  书而问其泽曰太湖也问其薮曰太湖也问其川
  曰太湖也问其浸曰太湖也不几小扬州而笑职
  方陋哉然则如何曰韦昭曰松江浙江浦阳江也
  夫扬州之水亦有大江其言彭蠡则已该大江之
  胜矣而于是南及松江则震泽之下流也而于是
  又南及浙江浙江即钱塘也即水经注所为渐江
  者也而于是又东及浙东之水曰浦阳江浦阳江
  者与钱塘异源而殊流者也其后虽同流然其殊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583-0706d.png
  者自在也盖浙之入海力大身雄其为水长亘千
  馀里汤汤下渫归于尾闾此易晓也松之入海则
  吴淞支流分而为娄虽其入海处踪迹未明渺不
  及浙江之万之一然犹易晓也惟浦阳入海则郦
  元水经注南国颇略遂讹为入江不知浦阳者发
  源于乌伤而东径诸暨又东径山阴然后返永兴
  之东而北入于海其在入海之上流即今之钱清
  江也其接钱清之下流即今之三江口也故明世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583-0707a.png
  绍兴知府戴君汤君导郡水利则上遏浦阳之入
  山阴者而使之注江下浚浦阳之入海者而使之
  注海其在钱清相接之口名三江口其在海口之
  城名三江城置卫名三江卫建闸于其上以司启
  闭名三江闸其尚名三江则自古相仍几微不断
  饩羊名存夫亦可以为据矣至若水经注记临平
  湖则又曰湖水上通浦阳江下注浙江名曰东江
  则疑庾仲初作吴都赋注所称松江娄江东江者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583-0707b.png
  未必不即指松娄与浦阳而后人误释之而求之
  吴松之左右毋怪乎求之千馀年而终不得其地
  也要之浦阳本独入海而径诸暨而山阴而萧山
  其中经流虽多沿革而入海之道依然如故此可
  验耳若非浦阳则岷江松江娄江皆吴地也国语
  曰夫吴之与越仇雠战伐之国也三江环之夫松
  娄则焉能环越哉且国语又曰与我争三江之利
  者非吴耶若非浦阳则尽属吴地而反曰吴将与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583-0707c.png
  我争吴地之利是妄语也且不闻范蠡之去越乎
  吴越春秋曰范蠡去越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
  夫惟浦阳三江之口则蠡之去越将必出浦阳而
  入海由海而入松由松而入湖国语所谓遂乘轻
  舟而入五湖者是也如以为松江娄江则松娄者
  五湖之下流也岂有出松娄而反入湖者古文具
  在而学者贸贸究至坚持其说必欲执三吴水利
  以注古经夫水利焉能注古经矣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583-0707d.png
 文
  祷江神文         (唐/)白居易
滔滔夫江南国之纪安波则为利洚流则为害故我上
帝命神司之今屡潮涛失道奔激西北水无知也如有
凭焉浸淫郊廛坏败庐舍人坠垫溺吁天无辜居易祗
奉玺书兴利除害守土守水职与神同是用备物致诚
躬事虔祷庶俾水反归壑谷迁为陵土不骞摧人无荡
析敢以醴币羊豕沉奠于江惟神裁之无忝祀典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583-0708a.png
  戒弄潮文        (宋/)蔡 襄
斗牛之分吴越之中惟江涛为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
其俗习于此观游厥有善泅之徒竞作弄潮之献以父
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誇时或沈
溺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
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
穷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
潮必行科罚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583-0708b.png
  祭东海神文       (元/)阙 名
两仪判位幽明有秩各执厥司以效天职潮失故道逼
于盐官有司(缺/)防民力既(缺/)神职或(缺/)孽邪为害浙郡
多水恐就沦败民实何辜不德在予相臣亦言交修用
(缺/)敕中外悉智展力相尔有神聿厎宁一我土既同
民生奠安六府修治报祀万年
  遣孟瑛祭东海神文(永乐十/六年)  (明/)成 祖
皇帝遣保定侯孟瑛礼部侍郎易英谕祭于东海之神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583-0708c.png
曰比者浙江屡奏潮水㳽漫冲突堤岸决裂土田荡毁
庐舍彼民父母妻子惶惶无栖仰止岁筑堤防辛勤劳
瘁不获休息朕轸念民艰夙夜匪宁维神受上帝命职
司东海浙之民皆上帝所育上帝好生而恶死福善而
祸淫神宜体上帝好生之心阴垂休庇俾水患消弭民
得以安生乐业岁获丰稔永享太平之福斯朕不负上
帝所托而神亦不失彼民父母妻子之望惟神其勉之
 国朝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583-0708d.png
  祀海文           许三礼
  东南之区有大海焉厥名归墟实维神灵奠安是
  职而百川于焉效顺万灶藉以宁居有杭之郡邑
  著海宁义取鳌极永恬鲸波不兴也而捍患禦灾
  历世有人或则先劳以为崇障或则呼号以竭精
  诚某躬不敏忝宰是邑当兹夏应林钟洪涛入潬
  沙冲土坼皇皇四境卧不贴席咨尔阳侯民亦劳
  止曷震怒之是息耶岂尔民之辜民则何知抑司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583-0709a.png
  牧者之责耶静言思之曷胜踧踖或曰潮大逼塘
  文运之亨然而得时则驾以惠我人伊文澜之呈
  祥曷既和而且平爰洁牲醪敢告尊神捍沙无颓
  司潮不惊俾我民兮爰居爰处惠无疆兮乃安乃
  贞
  告潮神文          章藻功
  惟神一则志存覆楚一则术在谋吴幸尔成功同
  焉赐死有若忠诚所激视以如归宜其雠怨相哀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583-0709b.png
  持之而去前麾浪涌后逐潮奔怒号则山岳俱摧
  声震则风云立变抒两间之积忿泄万古之沈冤
  谁云千里惊涛我见一腔热血独是天河之所激
  涌地机之所翕张至卯酉之月而阴阳交过朔望
  之日而阴阳变往来自有定期出入可无至信今
  则春秋冬夏不辨四时满损盛衰不分一月而车
  还是素涛却如银矗海水于半空倒江波于三折
  倾颓塘岸居民廑鱼鳖之忧漂落田庐农父乞蜉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583-0709c.png
  蝣之命问铁幢之已废讶木石之难堪仰惟神所
  凭依岂必天之降罚也或者谓百川之血脉使然
  非二公之精灵是主何以曹娥扬子曾无屹立千
  寻而浙水钱塘偏是横飞十丈或者谓左龛右赭
  夹以成潮非前伍后文怒而作势何以两山具在
  平时之出没有常而一载以来此处之沸腾不歇
  呜呼威灵丕振即教地仄天回愤恨难平漫说水
  乾海老偶而呼吸俨若怀襄但长不消自朝又夕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583-0709d.png
  人以神兮攸赖神于人也何尤伊昔钱镠挽强有
  力比来宝达密咒多慈如藻功者请申四六之文
  辞不比寻常之祈祷衡云开处端为韩公海市见
  时厥由苏子恃高深之陵谷水可能飞得光燄之
  文章川何难障伏惟明察少靖馀威知世机原等
  于逝波而民事相安于乐土俾由公而遂及爰有
  我私假使天之可贪敢为已力非然者后潮重水
  实自传闻怒雪狂雷何关主宰则聪明正直既经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583-0710a.png
  享祀千秋水旱灾荒那不痌瘝百姓或达之于天
  事或䜣之于海神呜呼谅不至犯大王以逆心听
  䛕臣而抉眼者也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583-0710b.png
 
 
 
 
 
 
 
 海塘录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