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583-04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海塘录卷八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名胜二
  赭山 咸淳临安志旧图志云在仁和旧治东北
  六十五里滨海产盐有盐场成化杭州府志去海
  宁西南四十五里高七十五丈周三里二百步西
  南界仁和与绍兴龛山南北对峙是为海门海宁
卷八 第 1b 页 WYG0583-0477b.png
  县志海潮至此与江流相值东不得溢益激怒作
  势曹汉炎赭山诗江流曲似阳冰篆山色丹如葛
  令砂是也康熙十一年时有牧马之役奉宪令绍
  兴寺暨戎府阅视形便知府稽宗孟曰赭山濒海
  外洼内湫其民操牢盆者输盐租治桑麻者任土
  贡非有水草地以张周阹牧马未便力持之议遂
  寝杭志三诘浙江当尾闾盘冱东注入海之际乃
  又忽作一回折其在钱塘西岸则有折山后名赭
卷八 第 2a 页 WYG0583-0477c.png
  山赭折字音之误虞喜志林注钱塘江口折山正
  居江中潮水投山下折而曲一至江口有反涛水
  势所归故云浙江
   诗
   钱肇修和张中丞赭山望海四首 赋海雄才
   并子虚英髦执简侍䄡舆风生瀛岛环
宸极气作胥涛卫比闾南服鲸鲵从此静北门锁钥自
   端居文章功业谁能匹赭岸重镌越绝书 微
卷八 第 2b 页 WYG0583-0477d.png
   茫颢气涵清虚輶轩俯览穷
皇舆天纲西被星宿海地轴北注医巫闾一线才通岛
   夷贡千寻已奠支神居请磨苍崖纪新咏他日
   价重𡵺嵝书 一泓水鉴本来虚薄海安澜庆
   得舆潮信未曾过富渚谷王亦似式商闾春风
   百货连云集夜月千艘比屋居明信如公真不
   忝试看域外尽同书 百谷风生众窍虚海门
   添设堑神舆饥乌废垒栖勾践玉虎金函镇阖
卷八 第 3a 页 WYG0583-0478a.png
   闾橐钥阳波萦胜地回旋斗曜拱
宸居稽山古自陈王会愿上
南巡封禅书
   王锡奉和大中丞张运青先生赭山望海 雄
   才作赋驾元虚政暇凭高望岱舆吴越苍茫迷
   国邑赭龛突兀辟门闾潮生蚌蛤皆山立日出
   鲸鲵尽穴居应见测波重译至东西南朔一车
   书 一望沧溟混紫虚东南淑气萃扶舆门开
卷八 第 3b 页 WYG0583-0478b.png
   鳖子通潮汐市杂鲛人集比闾绝岛风清渐
圣泽洪波日静奠民居怀襄幸睹安澜庆玉字何妨探
   禹书 谩道沧桑变态虚偶因豋眺一停舆横
   空怪石标罗刹捲地洪涛泄尾闾行睹南交来
   白雉久嗤东鲁祀爰居巨川欲济凭舟楫遥忆
   当年说命书 秦汉求仙属子虚汪洋万顷载
   方舆浪翻西浙掀浮屿潮薄东瓯撼大闾到眼
   乾坤都是水回头民物尽安居始知
卷八 第 4a 页 WYG0583-0478c.png
圣主龙飞日清晏千秋炳史书
   嵇宗孟阅地即次 江城一夜雨款马晓冲泥
   蚕女缲晴雪庞农立夏畦山横云岭断野旷夕
   阳低最喜鲸鲵靖海天望不迷 秦皇驱不尽
   虎踞大江滨万树桃花雨半竿渔父津方壶看
   月出勾漏与天邻寄语杖藜者䑯航
圣泽新 公辈从龙彦予惭求牧人风尘虚画戟阡陌
   有劳臣
卷八 第 4b 页 WYG0583-0478d.png
圣泽销兵久良农买犊新车书吴越盛未许赋云屯
    臣谨案赭山直北其遥峙者曰皋亭山上有
    游龙潭唐白居易祷雨处其下桃花坞沿坞
    数里桃花最盛曰黄鹤山上有渥洼池以苏
    轼赋诗得名山半为黄鹤仙洞二山在南宋
    时皆称极盛其平衍者曰桐扣山即晋张华
    刻桐木为鱼扣石鼓处曰临平山唐邱丹隐
    居处凡此诸山虽去海稍远而掩映塘北蜿
卷八 第 5a 页 WYG0583-0479a.png
    蜒相望今谨附录梗概于此
  文堂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西南四十五
  里高三丈一尺周半里海宁县志明永乐初以沿
  海扼要徙赭山巡检司于上在赭山东半里
  禅机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西南四十五
  里高五丈周五里一百步海宁县志巅有禅师井
  赭山西一里
  雷山 成化杭州府志高七丈周围一里奔潮荡
卷八 第 5b 页 WYG0583-0479b.png
  激渐徙入海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三里
  葛岙山 成化杭州府志高六丈周三里去海宁
  县四十三里海宁县志山有獐獾雉雀之属杭州
  府志南八里为赭山
  盘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西南四十三里
  高七丈周八里海宁县志去葛岙东一里
  河庄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海宁县西南四十里
  高七丈周八里杭州府志岩门山西一里则河庄
卷八 第 6a 页 WYG0583-0479c.png
  山河庄东不一里为胡家山
  岩门山 成化杭州府志高九十九丈周五里上
  有塔去海宁县西南四十里两浙盐法志巍峨峭
  拔岩岫蟠回号为主山宋时设盐场于此谈钥催
  煎厅题名记蜀山西南十馀里有岩门山亭爨相
  接总曰岩门蜀山盐场海宁县志山无佳植兽有
  獐獾狐兔鸟则文雉鸦雀
  越山 成化杭州府志胡家山旧名黄山又称越
卷八 第 6b 页 WYG0583-0479d.png
  山在海宁县西南四十里高十丈周六里二百步
  海宁县志图经云黄山本名越城山其土色黄下
  有百尺浦
   诗
   范骧越城山 江蓠半绿越王浦夜月初生伍
   员潮借得邻翁半亩地学驱黄犊种春苗
  蜀山 咸淳临安志去盐官西南二十七里成化
  杭州府志高五丈周围二里隋书地理志馀杭郡
卷八 第 7a 页 WYG0583-0480a.png
  盐官县有蜀山宋史河渠志嘉定十二年盐官海
  失故道潮冲平野二十馀里蜀山沦入海中神州
  古史考以蜀国之桐材扣临平之石鼓此山得名
  上有蜀山洞潮决沦入海
  石墩山 成化杭州府志高一十丈周二里在海
  宁县东南五十里(邑志作去县/东十四里)临安志作石堆山
  杭志在西南今改正海宁县志海上要地立巡检
  司土城周四十丈营舍俱备旧戍百人今止巡卒
卷八 第 7b 页 WYG0583-0480b.png
  五人虚而不守万历杭州府志石墩司城在石墩
  洪武二年设巡检在硖石镇十二年徙石墩二十
  年信国公汤和提督沿海巡司筑城周百四十丈
  为门二环城有池
  小尖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海宁县东南六十二
  里高五十五丈周十里海宁县志在石墩东一里
  望之若恤阜然上有烽堠
  大尖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东南六十二
卷八 第 8a 页 WYG0583-0480c.png
  里(邑志去县东/六十四里)濒海高九十九丈周一十里海宁
  县志北距智河岭山有白鹇文雉山萃嵂崛起亚
  如金牛南临大海上有高峰周一里最为险要建
  烽堠墩台于上嘉靖总制胡宗宪阅兵龛赭徐文
  长渭从之共阅龛山战地遂赋观潮诗西湖志纂
  乾隆二十七年春
皇上阅视海塘
御制登尖山观海作七言律诗一首(恭纪/首卷)
卷八 第 8b 页 WYG0583-0480d.png
   诗
   徐渭登尖山 万松滴千山妙翠不可染割取
   武陵源固是天所遣秦人迹无有云中叫鸡犬
   夜泊鱼舟来下山寻不见
  塔山 海塘通志尖山之西有一小山俗名塔山
  与尖山镇锁海口相去二百馀丈从前山胍联接
  后因水势冲开海潮江溜出入其中附近一带海
  塘当冲受险乾隆三年九月兴工堵筑石坝至五
卷八 第 9a 页 WYG0583-0481a.png
  年闰六月工竣铸铁牛四座分置福宁宫前一座
  大塔山一座新筑石坝中二座以镇之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
圣驾亲临阅视塘工
御制视塔山志事诗一首(恭纪/首卷)
  黄湾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东南六十二
  里旧名盈山高八十九丈周九里海宁县志在青
  阳西一里形势峭拔林木蓊翳山上立寨下有黄
卷八 第 9b 页 WYG0583-0481b.png
  湾浦
  庙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海宁县东南六十八里
  高九十七丈周九里海宁县志在金牛山北东扺
  海盐县界西为凤凰山下有烽堠上有苏皋将军
  庙宋敕赐曰宁祐
  望夫山成化杭州府志去海宁县东南六十二里
  高七十五丈东扺海盐海界周四里其山即庙山
  脚在海门海宁县志在崧山东一里山形峭拔立
卷八 第 10a 页 WYG0583-0481c.png
  烽堠其上山岭有石盘盘侧立石常棠澉水志昔
  日海商失期不返其妻登盘望夫泣陨化而为石
  因名
   诗
   胡奎望夫山 山头日日望郎来山下长江万
   里开郎去不如潮有信朝朝暮暮两番回
  设家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海宁县东南七十里
  高二十丈周围三里海宁县志五代谭峭炼药得
卷八 第 10b 页 WYG0583-0481d.png
  道处所著有化书传澉水志在永安湖西紫云山
  之南有高岭入海宁县界乃南塘仙人谭峭得道
  处观仙鉴所载诗亦奇迹海峤之證峭字景升有
  海上诗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
  元是无多路只在谈生拄杖前
   诗
   徐元粲经谭仙岭 策杖蹑危磴木落天气清
   云过少人迹虚闻松柏声东眺涧水落了了重
卷八 第 11a 页 WYG0583-0482a.png
   湖明憩足荒祠下衣冷心魂惊我欲招仙子一
   豁腷中情仙子去巳久樵牧徒然名回视所来
   径纷纷紫翠横
  海门 咸淳临安志去仁和县东北六十里有山
  曰赭山与龛山对峙潮水由是门入于浙江郭璞
  地记所谓海门一点巽山小又曰海门笔架峰峦
  起皆指此海塘通志江海之门户有三省城东南
  龛赭两山之间名曰南大亹禅机河庄之间名曰中
卷八 第 11b 页 WYG0583-0482b.png
  小亹河庄之北海塘之南名曰北大亹此三门形
  势横江截海实为浙省之观澜也盐官图经钱塘
  江有海门潮所起处望之有三山隐隐可见神州
  古史考赭山与龛山相对是为海门俗称鳖子门
  二山者江形以折水而三回山势列海门而对峙
  差非鲲穴海水砰訇而上朝亦似龙门浙河奔腾
  而下注木生张融之思出入是门者欤
   诗
卷八 第 12a 页 WYG0583-0482c.png
    王炎题童寿卿潮出海门图 潮来溅雪欲浮
    天潮去奔雷又寂然海上两山元不动更添此
    意画图传
    陈造题潮出海门图二首 绝岛平冈捲欲空
    两崖相对屹穹崇即今画手兼诗笔更与江山
    角长雄 卷里波涛快一披苍山拥起雪山驰
    浮天沃日无穷意到我春匆病酒时
    朱纯登龛山 长江限吴越形胜一何雄岛屿
卷八 第 12b 页 WYG0583-0482d.png
    苍茫外乾坤浩荡中江连埋日雾汀暗走沙风
    忽起乘桴叹沧洲不可穷
   观潮楼 在江干亦称大观楼西湖志康熙四十
   二年恭逢
圣祖仁皇帝巡幸江浙
御制钱塘江潮诗一首(恭纪/首卷)四十六年
圣驾再巡至浙由江上幸云栖舟中
御制诗一首(恭纪/首卷)皆恭勒穹碑建亭于临江高岸复搆层
卷八 第 13a 页 WYG0583-0483a.png
   楼奉悬
御题恬波利济四字扁额西湖志纂其地正对海门当潮
   汐往来之冲为浙右之大观乾隆十六年春
 翠华临幸登楼观潮
 御制钱塘观潮歌(恭纪/首卷)乾隆二十二年
 皇上再举省方之典
 阅视海塘复登斯楼是日春潮暗长波涛不惊
 御制观江潮作歌诗一首(恭纪/首卷)三月二十八日礼部奉
卷八 第 13b 页 WYG0583-0483b.png
 上谕(恭纪/首卷)以迩年以来海波不扬塘工巩固濒海诸邑
   得庆安澜利及生民实资神祐
 敕建海神庙于省城之观潮楼(详祠/祀门)
   六和塔 杭州图经在龙山月轮峰开宝三年智
   果禅师始建塔因即其地造寺咸淳临安志即旧
   寿宁院智觉禅师延寿于钱氏南果园开山建塔
   以镇江潮塔高九级长五十馀丈内藏舍利或时
   光明焕发大江中舟人瞻见之后废巳而江潮汹
卷八 第 14a 页 WYG0583-0483c.png
  涌石岸沉坏至绍兴十二年奉旨重造二十六年
  僧智昙因故基成之七层而止自后潮为之却人
  利赖焉武林梵志梁开平五年吴越王于仁王废
  院掘地得大钱以为瑞应因建大钱寺设宝幢二
  座于寺门入宋寺废智觉乃即南果园建塔七修
  类藁旧高九级阔数十围后为方腊焚毁绍兴时
  重造七层高大虽减于前亦两浙之塔无出其右
  者至元复遭兵火故今光砖巍然四围损取中木
卷八 第 14b 页 WYG0583-0483d.png
  燋痕尚存惟内可盘旋而上也然在下望者精神
  亦为之恍惚塔内四壁俱凿佛像有石刻吴道子
  观音佑圣之像金刚经三十二分乃北宋富弼贾
  昌朝等各书一分四十二章经乃南宋汤思退虞
  允文等各书一章宋名卿笔迹可半矣亦奇物也
  西湖志佛说四十二章经在六和塔第一段沈该
  正书第二段汤思退正书第三段陈诚之正书第
  四段陈康伯正书第五段王纶正书第六段贺允
卷八 第 15a 页 WYG0583-0484a.png
  中正书第七段叶义问正书第八段杨椿正书第
  九段周麟之正书第十段洪遵正书第十一段杨
  契正书第十二段沈介正书第十三段赵令詪正
  书第十四段孙道夫行书第十五段王希亮正书
  第十六段黄祖舜正书第十七段张孝祥正书第
  十八段宋棐正书第十九段金安节正书第二十
  段李洪正书第二十一段董苹正书第二十二段
  钱端礼行书第二十三段张宗元正书第二十四
卷八 第 15b 页 WYG0583-0484b.png
  段张运行书第二十五段杨朴行书第二十六段
  莫濛正书第二十七段路彬行书第二十八段张
  廷实正书第二十九段周操行书第三十段叶谦
  亨行书第三十一段胡汸行书第三十二段陈俊
  卿正书第三十三段鲍彪正书第三十四段陈棠
  正书第三十五段杨邦弼正书第三十六段张洙
  正书第三十七段黄子淳行书第三十八段杨倓
  正书第三十九段沈枢正书第四十段韩彦直行
卷八 第 16a 页 WYG0583-0484c.png
   书第四十一段虞允文正书第四十二段洪迈正
   书末题云圣宋绍兴乙卯冬十一月西蜀布衣武
   翊跋都劝缘住持传慈恩教僧智昙立石右大小
   诸经拓俱极一时书人之选且字画完好可玩也
   万历杭州府志明嘉靖十二年开化寺与塔俱毁
   万历间僧祩宏重修西湖志纂
  国朝雍正十三年奉
敕鼎建乾隆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卷八 第 16b 页 WYG0583-0484d.png
 圣驾巡幸
 御制开化寺诗(恭纪/首卷)
 御题寺额曰净宇江天
 御书联句云潮声自演大乘法塔影常悬无住身三月
   十二日
 圣驾又幸
 御制开化寺再作诗(恭纪/首卷)
 御制登开化寺六和塔记(恭纪/首卷)复于塔上
卷八 第 17a 页 WYG0583-0485a.png
钦赐
御书扁额第一层曰初地坚固第二层曰二谛俱融第
  三层曰三明净域第四层曰四天宝网第五层曰
  五云扶盖第六层曰六鳌负戴第七层曰七宝庄
  严
御制登六和塔作歌诗(恭纪/首卷)二十二年
御制开化寺五律一首(恭纪/首卷)登六和塔五古一首(恭纪/首卷)
  二十七年
卷八 第 17b 页 WYG0583-0485b.png
御制暮春瞻礼六和塔诗(恭纪/首卷)
御题开化寺诗(恭纪/首卷)
   文
   曹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记 尝谓
   天下之事利害相若惟能因利以除害则利斯
   得而害乃去钱塘昔号都会既天子建翠凤之
   旗为驻跸之地可谓据东南天设之险而浙江
   介于吴越一昼一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掠堤
卷八 第 18a 页 WYG0583-0485c.png
   突岸摧陷莫测甚至捲民庐舍冲坏田亩为临
   安之患久矣虽智者远谋巧者述之莫能禦也
   钱氏时有僧智觉禅师延寿同僧统赞宁创建
   斯塔用以为镇相传自尔潮习故道边江石岸
   无冲垫之失缘堤居民无惊溺之虞闻者德之
   迨宣和三祀塔与寺为寇盗所爇潮复为患巨
   浸怒沫顷刻间捣堤坏屋侵附江之陆数十百
   丈民虽寔苦其害然迄无以措手绍兴岁在壬
卷八 第 18b 页 WYG0583-0485d.png
   申天子忧之思所以制其害者在廷之臣首以
   复兴斯塔为请诏赐可下有司计度意将官给
   金币庀工治材而都下守臣择可主持斯事得
   僧智昙戒行精洁道业坚固可任以干缘乃缕
   陈砖石土朩方隅广袤所以复塔之意昙口诺
   心然愿以身任其劳仍不以丝毫出于官请得
   募民众毕兹胜事都守即日命往住持是院昙
   自被命和义郡王杨存中率先众力出俸资助
卷八 第 19a 页 WYG0583-0486a.png
   居士董仲永以家之器用衣物舍以供费先造
   僧寮库司水陆堂藏殿安存新众俾来者有归
   以致中堂莲社闻风乐施云臻雾集虽远在他
   路亦荷担而来自癸酉仲春鸠工至癸未之春
   五层告成是年晚岁则七级就绪巍然揭立成
   数十寻跨陆俯川阑楯层橑面面开敞宝网鸣
   铎光动山海撑空突兀已立于风烟之上外则
   规制壮丽气象雄杰日以万众观喜瞻仰得未
卷八 第 19b 页 WYG0583-0486b.png
   曾有内则磴道以登环壁刋金刚经列于上下
   及塑五十三善知识备尽庄严至于佛菩萨众
   各以次位置凡所以镇静山川护持法界者莫
   不阂而存焉塔兴之初土石未及百篑而潮势
   虽仍汹涌已不复向来之害以故衣冠缁黄耆
   艾士民德昙甚深拱手赞叹是塔也不特镇伏
   潮不为害又航于海者寅夕昏晦星月沉象舟
   人未知攸济则必向塔之方视塔中之灯光以
卷八 第 20a 页 WYG0583-0486c.png
   为指南则海航无迷津之忧矣致富商大舶尤
   所归向而喜舍无难色此又塔之利也塔将圆
   满寺众以事之始末求予文以记其实昙东人
   也体识深敏早受律仪持教临坛已踰三纪信
   心之士往往联芳咀妙割缚导迷作大方便护
   于群生顾予知昙之戮力乃申利害之所出陈
   上圣之忧劳纪廷臣之建言道昙之率众与夫
   工徒用度之数皆摭其实庶知不假声势成兹
卷八 第 20b 页 WYG0583-0486d.png
   利益备诸难事而尽未来际千百载下僧俗当
   共谨护以为此邦植福岂不美哉约用工费百
   万缗钱二十万云
   诗
   孔平仲游六和寺 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
   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见此俗虑减入门心
   更清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天晴脩竹外飒
   有风雨声僧云金鱼池近日秋雨足馀波落清
卷八 第 21a 页 WYG0583-0487a.png
   壁散作雪色瀑徐兴视其流登高穿屈曲忽逢
   白练飞碎点溅珠玉清冷振毛发潇洒荡心腹
   金鱼在何处演漾戏平渌鳞鬣老愈黄点漆作
   双目忆为儿童时尝剧此池旁闻人说金鱼已
   谓百岁强今踰二十年僧死草朩荒此鱼尚无
   著纤质不改常谓鱼非灵物安得擅久长四海
   波浪高三江网罗密长鲸失明珠幽暗每向日
   我疑龙变化就此溪中逸纷纶乾坤争浩荡风
卷八 第 21b 页 WYG0583-0487b.png
   霆出何如守一泓无得亦无失
   赵抃次韵赵少师题六和寺壁 上方楼殿已
   幽深更向诸峰胜处寻金摆池鱼惊俗眼琴调
   山溜写清音红芝九本初无种翠柏千株自有
   心众羡宫师康且寿始知功德积来阴
   苏轼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欲放清溪
   自在流忍教冰雪落砂洲出山定被江潮涴能
   为山僧更少留
卷八 第 22a 页 WYG0583-0487c.png
   苏轼六和寺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 羡君超
   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空使吴儿怨不留
   青山漫漫七闽路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青池
   碧玉环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朱继芳六和塔 三百有馀年潮头不敢颠孤
   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
   船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
   尹廷高登六和塔绝顶 江分吴越绿漫漫閒
卷八 第 22b 页 WYG0583-0487d.png
   向浮图绝顶看目览钱塘殊觉小身游玉宇不
   知寒海连芳草春潮急山拥颓峰古朩蟠游子
   举头应怪问何人天半拍阑干
   张翥登六和塔 江上浮屠快一登望中烟岸
   是西兴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潮
   落远沙群下雁树欹高壁独巢鹰百年等是豪
   华尽怕听兴亡懒问僧
   钱惟善六和观月 招提高占月轮峰楼阁清
卷八 第 23a 页 WYG0583-0488a.png
   虚十二重秋意天香飘古桂冷凝岩雪落长松
   池光照夜明金鲫塔影横江卧玉龙闻道广寒
   从此往竹房开处约飞筇
  镇海塔 杭州府志旧名占鳌明海宁县知县郭
  一轮经始筑基知县陈扬明继之万历四十年壬
  子正月鸠工告成于九月高百五十丈广周九十
  有六尺回廊翼栏达七级顶董斯役者典史王时
  朝也海宁县志塔在邑治巽隅郭一轮以宁邑面
卷八 第 23b 页 WYG0583-0488b.png
  大海故起巽峰镇之筑基一级有奇去任陈扬明
  续莅兹土议竟旧令之绪会鹾直指张惟任司理
  孙谷廉得施金所赢畀扬明襄成厥事崇正时邑
  绅陈之遴之暹重修后复倾圮康熙十五年八月
  县令许三礼又修易名曰镇海都御史陈敱永撰
  记
   文
   陈扬明登占鳌塔记略 载登浩劫实创熙时
卷八 第 24a 页 WYG0583-0488c.png
   耸玉柱以擎天奠金鳌而驾海延望北极呼吸
   可达层霄俯眺南溟扶摇直乘万里挹西山之
   爽气迓东泛之曙晖云近蓬莱郁郁霞蒸龙变
   春深岗阜蔼蔼梧栖凤鸣故宜海若效灵地脉
   永奠卜金瓯于皇图观玉烛之圣化云时同眺
   者广文常君来王季君培姜君尚宾也爰勒贞
   珉以纪盛事
   陈敱永重建镇海塔记 宁邑居浙江之表朝
卷八 第 24b 页 WYG0583-0488d.png
   潮夕汐由大洋而来南有上虞馀姚逼处于前
   东有大尖凤凰诸山角张于左而江流又逆遏
   于上其回溜湍激弥甚阳侯不戒往往有沦胥
   之惧自昔形象家言惟建塔镇锁则狂澜可障
   地脉可固不宁惟是抑文教所由蔚兴民生所
   由殷阜明万历中邑侯郭公采用形家之法遂
   于壬子岁肇建是塔于海堧实为邑治及学宫
   之巽峰次年工未讫伯祖昆吾公获简庶常嗣
卷八 第 25a 页 WYG0583-0489a.png
   此而蕊榜群登杏园偕宴者未易更仆数戊辰
   秋飓风大作毁塔相轮是岁簪绅之士迁谪云
   亡者十有八人癸酉祝融肆灾塔上下栏楣俱
   燬秋闱遂无一人得售者至丙子家君请于邑
   侯谢公复捐赀拮据躬率匠石以修葺之明年
   丁丑先伯素庵公幸抡鼎甲而家君亦于丙子
   秋获售焉顾自丙子迄今时逾三纪中更兵燹
   塔摧颓殆尽贤侯许公无日不为兹土兴利而
卷八 第 25b 页 WYG0583-0489b.png
   深知形家之说非虚也谓民之生聚士之教育
   皆为地灵所钟繄惟兹塔是赖且以甲辰之秋
   洪涛泛滥郭外之廛如泛宅也民至今惴惴焉
   为之遐稽史籍尝见元大定以后频有海患致
   和元年遣使祷祀且造浮图二百一十有六实
   以七宝珠玉半置海畔半置水中以镇海灾而
   今更以巍巍贝塔镇焉其功不更钜乎因与邑
   之缙绅庶士协力鸠工以兴复之而名之曰镇
卷八 第 26a 页 WYG0583-0489c.png
   海将贻海甸永利也工初竣岁大稔四野三农
   有满篝满车之庆髦士横经讲学亦兆连茹汇
   征之象是文教之昌隆实由民生之康乐也谁
   曰非德举哉余承乏兰台遥计梓乡事宜谓莫
   尚于此讵意公有同心不费公帑而捐清俸以
   经治不数月而落成今涂谣巷讴传公嘉德达
   于
  京辇余乃琢乐石勒之以识勿谖且以昭示来𥜥
卷八 第 26b 页 WYG0583-0489d.png
   云
   诗
   祝以豳登占鳌塔 亭亭玉搆接崔嵬蹑级凭
   虚亦快哉天柱近从杯底出沧溟遥向镜中开
   百年召杜留恩泽一代文章叶上台员峤方壶
   应咫尺何人先掣巨鳌来
   葛徵磻春日登占鳌塔 百尺鳌峰矗上游凭
   虚野眺午烟收放穷两目潮初退拭净千山翠
卷八 第 27a 页 WYG0583-0490a.png
    欲浮响出云中闻画角霞开朩末起朱楼閒心
    便逐轻鸥去几度遥呼一叶舟
    李因九日登塔和许邑侯原韵 约伴登高游
    骑停海天云净数峰青十寻古塔驱罗刹几劫
    沧桑伏地灵白社相邀多后起词坛有主继先
    型胥涛日夜蛟龙吼缥缈蜃楼出北溟
   安澜园 在海宁县拱辰门内前 予告大学士
   陈元龙之别业也初名隅园明太常与郊建地远
卷八 第 27b 页 WYG0583-0490b.png
   阛阓池周二十馀亩旧有竹堂流香亭月阁紫芝
   楼金波桥诸胜迨元龙易名遂初园
世宗宪皇帝赐陈元龙林泉耆硕四字恭奉园中赐安堂
   楼乾隆二十七年上已
 皇上阅视海塘
  驻跸于此
 赐名安澜园
 题安澜园水竹延清二额并对联一副
卷八 第 28a 页 WYG0583-0490c.png
御制驻陈氏安澜园即事杂咏五言律诗六首(恭纪/首卷)
   文
   王稚登紫芝楼记 赠諌议陈公风山之祀于
   乡贤也盖其长子太常君归田之日久矣初太
   常与弟宪副君相继成进士起家博士弟子乡
   人父老以赠公祀乡贤请太常兄弟谢不敢逮
   太常兄弟仕于朝又请又谢不敢迄今去之几
   三十年太常君中吏议免而请如前当道报可
卷八 第 28b 页 WYG0583-0490d.png
   始从祀矣明日而芝生于祠之左楹又明日又
   生三日又生其数七至九其广六七寸至三四
   寸其色紫其状若牡丹其香絪缊若都梁鸡舌
   然邑人观者无不叹为奇瑞当之者不在太常
   君兄弟必在其后人太常君兄弟复谢不敢曰
   微先谏议之德不迨此乃署其楼曰紫芝以永
   孝思授余记其实余习于太常君而悉赠公为
   贤豪长者也赠公以文雄于诸生间五试有司
卷八 第 29a 页 WYG0583-0491a.png
   不售遂罢去虽老于青衿乎而负意气重然诺
   家贫屡空任侠自喜其予人若弃人予之若污
   韩太史应龙未第日尝贷百金既第未及偿而
   卒韩夫人偿之以带曰太史遗命也公拒不受
   里人斗而蔑其处子处子将雉经公愤然白于
   惠文使者而两家之狱解争持牛酒为寿公笑
   曰吾哀髽者而居间岂望报耶属岁旱出粟三
   百斛赈饥者帅一乡之人祷雨雨亦独遍一乡
卷八 第 29b 页 WYG0583-0491b.png
   乡人语曰天道不偶视陈叟其为德类若此没
   而祀于乡盖出乡人父老意博士弟子意非以
   太常兄弟不者太常君归第里罗雀其门矣谁
   为私之而复请之卒令俎豆蒸尝庙食世之非
   舆人之公论畴克致然昔称芝草非一若九茎
   三秀皆王者之瑞其次则家室子孙正祥故谢
   太傅以芝兰玉树比佳子弟而虞翻又云芝草
   无根芝或产于土产于石产于涧谷产于阶庭
卷八 第 30a 页 WYG0583-0491c.png
   产于阶庭者奇矣乃若产祠宇产栋楹者奇甚
   产而连三日其数九其大几尺其色殷然其气
   芬芬然奇又甚赠公当之德之休明黍稷维馨
   啬于其身启佑后人太常君兄弟当之伯兮叔
   兮凤凰于飞其翼差池王之羽仪陈氏后人当
   之佩玉冠裳济济锵锵勿替引之奕世其昌乎
   陈之先代自太邱而元方而长文位愈显而德
   愈微不若赠公之后公无惭乡乡无惭长也芝
卷八 第 30b 页 WYG0583-0491d.png
   之为瑞岂偶然哉遂歌曰紫芝英英产于庙楹
   匪芝也者英维德之馨紫芝丛丛产于庙宫匪
   芝也者丛维德之隆芝絪缊也子孙振振靡勿
   有闻也而驷而车大而门也记成请书于楼之
   壁歌而祀之以代祝史
   陈元龙遂初园诗序 宁邑城西北隅多陂池
   昔从曾祖明太常公因池为园名隅园岁久荒
   废余就故址为补植竹木重葺馆舍翼退休归
卷八 第 31a 页 WYG0583-0492a.png
   老焉而出入中外任钜责重虽年逾大耋不敢
   自有其身林壑之思徒托诸梦寐间耳癸丑春
   衰病且笃疏请致政蒙
圣主俯俞重以
恩礼赐赉稠叠
御书堂额以光里第曰林泉耆硕则家中所有一池之
   水千竿之竹不异鉴湖之赐窃幸初心之获遂
   也因名之曰遂初园令家僮扫径策杖而游园
卷八 第 31b 页 WYG0583-0492b.png
   本近市经曲巷忽见茂林脩竹即园门也入门
   屋三楹曰城隅花墅有长廊曰引胜旁倚脩陂
   皆种梅花循廊而西有一大池望见堂宇在水
   中央平桥横亘曰小石梁过桥有古藤水榭临
   水回廊绕之中峙一堂曰环碧堂广庭面沼水
   色林峦回环左右堂之右曰清映轩阶前文石
   有流觞曲水之致东曰溪槎跨水如舟临岸多
   蔷薇屏葡萄架西曰澄澜馆西池宽广水光澄
卷八 第 32a 页 WYG0583-0492c.png
   澈池中有一亭曰烟波风月之亭凌空凭眺晴
   雨皆宜中间有楼五间曰逍遥楼前俯平冈种
   牡丹数十本北槛倚清流对面梅花满山麓间
   楼之西偏渡小桥穿山径别有院曰静明书屋
   南荣北牖轩爽可悦心目自此而西池流益广
   景象空明有堂翼然八窗洞达斯堂也实为一
   园之主敬奉
天章以垂不朽而名斯堂曰赐安堂安老于斯永永不
卷八 第 32b 页 WYG0583-0492d.png
   忘
君赐也堂之右矗以崇冈环以幽麓循级登其巅有亭
   曰翠微亭以供凭眺下有埼石矶可坐而垂纶
   冈之南有环桥东西二池交会于此桥之南有
   山皆种桃杏花开时髣髴武陵溪畔桃山之南
   桂树数百株高下茂密中有亭曰天香坞极小
   山丛桂之胜旁有小阁曰群芳阁登阁则梅杏
   桃李桂花皆在目前从山根折而东曲桥宛转
卷八 第 33a 页 WYG0583-0493a.png
   如长虹可通于环碧堂再折而南有曲涧夹岸
   石壁松柏交荫由环碧堂以通于南池中隔高
   阜林木郁葱俨如峻岭南池之西有轩曰瀁月
   轩初月澄潭天水一色池南脩竹之中有亭曰
   南涧亭北望林烟山翠如列屏幛迤东有楼四
   面曲折曰十二楼与城隅花墅相接园之西尚
   有隙地为鱼池为菜圃可供朝夕之需此遂初
   园之大槩也园无雕缋无粉饰无名花奇石而
卷八 第 33b 页 WYG0583-0493b.png
   池水竹木幽雅古朴悠然尘外老人随意所之
   游览既毕良晨佳夕可以觞咏可以寤歌因各
   系以诗焉
   卢轩北园修禊诗序 康熙三十一年三月三
   日东海侍御君修禊北园集者二十一人峨冠
   长铗并同临水之嬉艾发垂髫齐赴采兰之会
   玉峰当户石指凤凰金谷开尊杯传鹦鹉分曹
   角戏隔窗闻落子之声却坐偷閒凭槛试垂纶
卷八 第 34a 页 WYG0583-0493c.png
   之手或蹒跚于篱落或俯仰于桥梁礼数无拘
   兴居尽适于时薄云露日暖霭烘春绣弱草之
   如茵花霏红雨映澄潭之似镜柳结翠烟宛宛
   流莺歌同秦女翾翾舞蝶梦返庄生惟人事之
   多欢觉物华之耐赏侍御君乃酒酣耳热四望
   超然心旷神怡片言莞尔出苔笺以细擘拂玳
   管以徐传工部丽人行分为韵脚右军兰亭序
   即是诗题群公既叉手而前此客遂撚须于后
卷八 第 34b 页 WYG0583-0493d.png
   吟成古体句缀五言难希鸾啸之清若为藏拙
   欲避猬毛之罚聊用解嘲
   诗
   王稚登隅园 小圃临湍结薜萝主人日涉趣
   如何幽花时灌寒犹好小鸟春来雨亦歌雅称
   琴尊清昼赏不妨樵牧夕阳过政成京国归閒
   乐只让温公五亩多
   葛徵奇赴陶社晚眺隅园 三月晴不足雨暗
卷八 第 35a 页 WYG0583-0494a.png
   花濛濛大涧小涧鸣百道相回通潭鱼跃新水
   竹罅飞流红林景閟深翳丛树密生风禽鸟忽
   变声乃知天气融登高一何极澄览众虑空日
   夕园宇静历历山巃嵷眷怀幽人贞欣赏与世
   同我行违性命异患干其躬旷莽天地间局促
   如微虫元理群所贵耳目悦且充道上坐垂钓
   悠然沧浪中
   卢轩北园修禊 上巳古令节肇置洛邑卜一
卷八 第 35b 页 WYG0583-0494b.png
   从山阴会良宴难更仆大都诗酒并一洗尘垢
   宿比来渐寂寥此意谁能复寒食到清明倾城
   事徵逐棕鞋踏岸草罗裙拂山麓怪来三月三
   足音绝空谷归休绣衣郎洒落决边幅家有陈
   遵井体空周顗腹城隅得佳地茂林荫脩竹紫
   莼出千里名酒置百斛折简召宾友膝席迎伯
   叔笑指平阶下方池清可掬何妨同䘠除临流
   解春服今年春事早冷节过百六绿战并红酣
卷八 第 36a 页 WYG0583-0494c.png
   烂熳罄花木便恐柳绵催韶光肯留目所幸天
   意美两日分寒燠风来和以畅气至清且淑及
   此不寻芳悔杀唐杜牧把盏尽日饮醉茵眠渐
   熟听报山坳月半规照墙屋
   卢轩赋五绝用远字二首 暮春快觞咏胜事
   闻近远虽复后永和不叹予生晚 莺啼选树
   深花落随流远安得系日绳一留春晼晚
   仲宏道秋日同杜其芳文学游陈氏隅园 画
卷八 第 36b 页 WYG0583-0494d.png
   阁凌波出幽亭望竹开启帘鸳自稳阖户蝶还
   来秋老云弥净林高风欲摧登临双屐倦笑语
   席莓苔
   陈元龙城隅花墅 莫嫌近市少清娱林朩依
   然有一隅种树十年阴已茂为山万仞意成图
   还家敢拟乡名郑归卧真堪谷号愚童子候门
   迎我笑田园犹喜未全芜
   陈元龙小石梁 隔尘便是白云乡笑指溪桥
卷八 第 37a 页 WYG0583-0495a.png
   拟石梁行过东西殊缥缈水分南北自汪洋高
   梧影直閒垂钓双柳阴浓坐纳凉最爱月明风
   静处渊鱼极乐鸟回翔
   陈元龙古藤水榭 池回岸斗见泱泱水榭空
   明绕曲廊兰薄当阶清影动古藤垂架绿阴凉
   风来岭畔飘林翠月到波心射屋梁帘幕不施
   贪骋目画图一幅似潇湘
   陈元龙环碧堂 疏帘曲槛水中央风月烟霞
卷八 第 37b 页 WYG0583-0495b.png
   萃一堂日暖波光摇素壁晚晴山翠入回廊画
   图凝绿多生趣几砚浮云自有香隔断红尘依
   碧落萧閒无事对沧浪
   陈元龙清映轩 碧槛回廊抱此轩高低文石
   水沄沄激湍时向阶前涌过雨微闻涧底喧林
   树风多清影动烟波晴漾白云屯置身画里消
   长昼又见山头月一㾗
   陈元龙澄澜馆 塍埒盘纡又一池步櫩曲屋
卷八 第 38a 页 WYG0583-0495c.png
   俯涟漪幽篁风度鸣千管高柳晴空织万丝山
   爱斜阳回照处水留新月未沉时西来颢气秋
   先至一望空明有所思
   陈元龙溪槎 买得吴舲倚岸东高柯深处百
   花丛芙渠槛畔迎初日杨柳矶头漾晚风天上
   坐时疑缥缈洞房小处更玲珑人间自有仙源
   好漫道银河路可通
   陈元龙逍遥楼 梅杏重重绕一洲背山临水
卷八 第 38b 页 WYG0583-0495d.png
   有高楼花香缥缈穿云近树色参差入幕收夜
   静潮声来枕上风清月影满床头海天空旷閒
   凭眺便拟逍遥物外游
   陈元龙烟波风月之亭 最爱虚明景象殊凌
   空小榭俨冰壶天边风月为吾有江上烟波得
   似无横笛飞声千树动高吟寡和一亭孤此身
   已在尘氛外宁必扁舟下五湖
   陈元龙静明书屋 林幽境杳似深山静掩书
卷八 第 39a 页 WYG0583-0496a.png
   堂水一湾北牖南荣风日好花香鸟语性情閒
   堆床卷帙空摩眼满地莓苔欲闭关只有樵青
   来竹外茶烟一缕听潺湲
   陈元龙赐安堂 主恩安老赐林泉近水堂开
   别有天竹树阴浓飞湿翠山峦环拥漾晴烟八
   窗风月疑尘外四面芬芳列眼前谁信此中安
   一叟太平无事独翛然
   陈元龙翠微亭 山头亭子白云间脩竹苍松
卷八 第 39b 页 WYG0583-0496b.png
   列翠环野鹤飞从岩下过天香近向月中攀路
   穿石磴藏三径桥锁清池剩半环策杖登临朝
   复暮散人今拟号高閒
   陈元龙埼石矶 山阿水澨正凉初坐爱矶头
   望太虚便欲遨游穷碧落可知俯仰在方诸波
   光摇荡曾何定云影浮沉任所如回首乍看新
   月上手中垂钓巳忘鱼
   陈元龙天香坞 四照亭虚倚曲阑山阿丛桂
卷八 第 40a 页 WYG0583-0496c.png
   出林端玲珑碧玉千枝绕灿烂黄金万蕊攒馥
   郁不随风乍散氤氲如与露俱漙秋光留取天
   香久月皎霜清仔细看
   陈元龙群芳阁 山头小阁挹芳华一望山头
   总是花千树寒梅香似雪百层红杏气蒸霞平
   铺不觉溪流隔俯视无愁月影遮更爱秋香金
   粟满西风飒飒见霜葩
   陈元龙瀁月轩 晚来閒步恣幽探待月东轩
卷八 第 40b 页 WYG0583-0496d.png
   倚碧潭明镜未曾天上挂冰轮先向水中涵摇
   光直欲通银汉散彩浑疑浣蔚蓝坐赏空明人
   不寐城头乍听鼓声三
   陈元龙南涧亭 北沼南池一涧通两崖翠壁
   亦巃嵷半篙清浅藤萝里小艇夷犹水石中山
   径云遮迷牧竖溪头雨歇卧渔翁寻幽欲到林
   深处堤断桥回未可穷
   陈元龙十二楼 池边结屋爱清幽窈窕湘帘
卷八 第 41a 页 WYG0583-0497a.png
   最上头曲院莺花人欲醉层轩风月座中收笑
   无红袖凭雕槛剩有霜颠倚画楼浪得嘉名誇
   十二任他游客慕风流
  安国寺 盐官图经在县西北六百五十步寺中
  有悟空塔塔前有古桧存焉咸淳临安志唐开元
  元年建名镇国海昌院五年废大中四年复置名
  齐礼祥符元年改今额熙宁七年僧居则建大悲
  阁□文忠公题梁明年为之记藏殿后有唐会昌
卷八 第 41b 页 WYG0583-0497b.png
  石经幢二寺门东有咸通石经幢一又在殿下者
  二无岁月字画𩔖唐人有古桧宣和中朱勔移以
  去成化杭州府志元至正二年重建明洪武二十
  四年立成丛林有放生池在寺前安国寺志唐咸
  亨间寺基陆地生莲有异僧至此因海患招徒众
  法昌法昕等祈祷海不扬波始创庵居后因赐额
  为寺寺外有桥曰大来曰安化曰泊堍说者谓三
  桥两寺半千僧秀夺南湖万顷阴皆实景也明朱
卷八 第 42a 页 WYG0583-0497c.png
  澹庵苏雪溪尝为安国寺八咏曰高阁晴云长廊
  夕照桧林月色轮藏金声方广灵迹悟空遗迹华
  鲸夜吼莲沼秋红海宁县志永乐三年建三解脱
  门后甃石为九莲池为藏经阁凡雨𤾉祈祷祝圣
  有仪皆在于此称海上名山之冠西湖志纂乾隆
  二十七年三月
圣驾临幸
御题佛殿之额曰法海安禅
卷八 第 42b 页 WYG0583-0497d.png
赐题佛殿柱联云香水护须弥功德常澄一镜妙华现
  优钵庄严合證三轮
   文
   释元昭法界相记略 馀杭郡盐官邑安国寺
   有唐开元首岁创建元和末历齐安禅师阐化
   于此一时盛集备见前记属会昌梗塞例为焚
   除大中祥符初复易今额历年兹多独结界之
   法未闻于前逮天圣中慧云法师讳子伦者以
卷八 第 43a 页 WYG0583-0498a.png
   德业内充力扶遗教首谋缔搆未遂而终于今
   一阙之众犹居自然宿往高流常所叹息乃相
   与筹谋并力经营命毗尼师主法行事凡百轨
   度率循旧章实元礼三年十二月二十四夜秉
   烛告就即勒略相垂诸不朽
   苏轼大悲阁记 羊豕以为羞五味以和之秫
   稻以为酒曲蘖以作之天下之所同也其材同
   其水火之齐均其寒暑燥湿之候一也而二人
卷八 第 43b 页 WYG0583-0498b.png
   为之则美恶不齐岂其所以美者不可以数取
   欤然古之为方者未尝遗数也能者即数以得
   其妙不能者循数以得其略其出一也有能有
   不能而精粗见焉人见其二也则求其精于数
   外而弃迹以逐妙曰我知酒食之所美也而略
   其分剂舍其度数以为不在是也而一以意造
   则其不为人之所呕弃寡矣今吾学者之病亦
   然天文地理音乐律历宫庙服器冠婚丧纪之
卷八 第 44a 页 WYG0583-0498c.png
   法春秋之所去取礼之所可刑之所禁历代所
   之所废兴在其人之贤不肖此学者之所宜尽
   力也曰是皆不足学学其不可传于书而载于
   口者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
   好学也巳古之学者其所亡与其所能皆可以
   一二数而日月见也如今世之学者所亡者果
   何物而所能者果何事耶孔子曰吾尝终日不
   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由是观之废
卷八 第 44b 页 WYG0583-0498d.png
   学而徒思者孔子之所禁而今世之所尚也岂
   惟吾学者至于为佛者亦然斋戒持律讲诵其
   书而崇饰塔庙此佛之所以日夜教人者也而
   其徒或者以为斋戒持律不如无心讲诵其书
   不如无言崇饰塔庙不如无为其中无心其口
   无言其身无为则饱食游嬉而已矣是为大言
   以欺佛者也杭州盐官安国寺僧居则自九岁
   出家十年而得恶疾垂死自誓于佛愿持律终
卷八 第 45a 页 WYG0583-0499a.png
   身且造千手眼观世音像而诵其名千万声病
   巳而力不给则缩衣节口三十馀年铢积寸累
   以迄于成其高九仞为大屋四重以居之而求
   文以为记余尝以斯语告东南之士矣盖仅有
   从者独喜则之勤苦从事于有为笃志守节老
   而不衰异夫为大言以欺佛者故为之记且以
   风吾党之士云
   诗
卷八 第 45b 页 WYG0583-0499b.png
   苏轼盐官北寺悟空塔 巳将世界等微尘空
   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
   天人
   苏轼塔前古桧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
   老更恭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释赞宁悟空塔 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
   罔象中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毫
   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此地化缘才
卷八 第 46a 页 WYG0583-0499c.png
   始尽更于何处动魔宫
   释智润登安国寺南楼 半生云水恣遨游览
   胜重登百尺楼叠嶂远排晴汉出寒潮犹带夕
   阳流钟声隐约闻吴越帘影依稀拂斗牛唤起
   悲秋怀古恨断鸿嘹呖满沧洲
   张昱安国问牛轩为讷无言赋 犀牛不逐扇
   俱破奈有人来问此轩资福无端添注脚石霜
   何事未忘言大千无迹身俱化一点通明角尚
卷八 第 46b 页 WYG0583-0499d.png
   存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
   胡奎大悲阁 宝阁凌空十丈高倚栏东望际
   鲸涛天花散处皆金地海月生时见白毫夜气
   澄清龙在窟秋声萧爽鹤鸣皋丹梯咫尺诸天
   近香雾霏霏湿苧袍
   尹士良大悲阁 巍巍高阁壮华彝妙智名存
   八尺碑金刹龙飞沧海近碧梧凤宿彩云垂苏
   家文字传三代释氏圆明了二仪万法一归何
卷八 第 47a 页 WYG0583-0500a.png
   处是本来面目未生时
   朱禋桧林月色 双桧亭亭立化城夜深相对
   不胜清半窗偃蹇疑龙化满地槎牙乱月明凉
   沁金波分黛色瞑和风铎振秋声一从艮岳移
   根去野鹤山猿梦亦惊
   苏平莲沼秋红 一镜方塘玉井通露华无数
   倚秋风日临沧海云霞烂月落寒潭色相空乱
   影欲迷匡阜路清香疑在若耶中风流不减陶
卷八 第 47b 页 WYG0583-0500b.png
   元亮结社于今有远公
 
 
 
 
 
 
 海塘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