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583-00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道提纲卷六
         原任礼部侍郎齐召南撰
  入河巨川
洮河源出洮州卫西南边外之西倾山东麓(在卫西南/三百五十)
 (里当黄河自东折向北之东岸山绵亘千馀里为诸山/冠垫江水出其南麓南入江又诸川小水出西北麓)
 (西入河番名罗察普喇山即古西倾一名西彊山又/名嵹台山洮源处当山之脊曰托礼岭其上平坦即)
 (古羊撒岭其北曰多克的山东/北曰绰农苏尔玛拉峰甚高大)泉涌地十馀汇为一
卷六 第 1b 页 WYG0583-0066d.png
 道(即柏/木沟)俗曰巴拉巴河东南流折而东其南北受小
 水十馀至洮州卫西南入边界旧洮州南有水西南
 自边外来会东流经卫南稍东卫城左右二水合而
 南注之又东经岷州卫西之野狐桥北有西湾水自
 北来注之又东经卫城北有叠藏河西南自边外东
 北入边合诸水绕卫城东而北注之(叠藏河自边外/废叠州南山西)
 (北流百数十里入边经白石山南马释仓北有一水/自南来会又东北有高麻沟水自南来会又东北有)
 (分水岭水自南来会又东北/经卫城东又东北入洮河)又北流折而西北又东
卷六 第 2a 页 WYG0583-0067a.png
 北流至临洮府南有小水二自西南合而来一自东
 南来俱会(东南水即牛心山水西北流经/十八盘山西麓又西北入洮河)又北经府
 城西而北有东结河南合鸟鼠分水岭之水自东南
 来会(东结河东南出七圣山西流有鸟鼠山东北分/水岭三源西北流合而北来会又西北流至府)
 (城东折西流经城北而西入洮/河此分水岭其东麓水入渭水)又北有三坌河西南
 自边外入边合而东北来会始折西北流经沙泥驿
 中堡南又西北有小水自东南来注之又西北流折
 而东北至兰州西境北入黄河曰洮口(源西十四度/六分极三十)
卷六 第 2b 页 WYG0583-0067b.png
 (四度七分入边西十三度二分极三十四度四分百/洮口西十三度一分极三十六度三分旧言行八)
 (馀/里)
湟水即洛都水今番名博罗克克河源出西宁府西北
 边外当青海之东曰噶尔藏岭(元人所谓祁连山即/明志所谓热水山也)
 三泉一名伊克乌拉古儿台一名图尔根乌拉古儿
 台一名察哈乌拉古尔台南流二十里汇为一水其
 东有布虎图岭二泉亦南流曰昆都崙河会茂海图
 河水来会又东南流至董郭儿庙南有图尔根察汉
卷六 第 3a 页 WYG0583-0067c.png
 河自西南来会水势始盛折东流入西宁边镇海营
 曰西宁河至府城西有北川河自北来有南川河自
 南经城西而北来并注水如十字经城北而东(北川/河即)
 (古破羌水源出边外阿勒坦山南流曰阿尔坦河有/布呼克河自西北合二小水来会又南流入西宁北)
 (川营边又南入西宁河南川河即古六谷水源出西/南边外西喇苦特山东北流曰西喇库特河入南川)
 (边曰南川河又东北经府城/西而北与西来之西宁河会)又东南有沙塘水自北
 来注之经碾伯老鸦二堡南折东北流经冰沟驿南
 又折东南流至西大通堡之东南山中与西北来之
卷六 第 3b 页 WYG0583-0067d.png
 大通河会又东南至兰州西境入黄河 大通河较
 湟水尤长源出青海之西北境阿朩你厄库山南有
 池水东南流曰乌兰穆伦河(西十八度一分极三十/八度径在肃州之西南)
 (五百里其山北水俱北入滔来/河西水会布喀河惟此水东向)东百五十里有哈尔
 珲河自北来注之又东北曲曲流南受一水又东北
 有满楚克河自西北来会东经甘州府南边外番大
 山(凡山南水俱/流入青海)东南流八百里北受小水六南受小
 水五至西大通堡入边经堡西又东南会湟水又东
卷六 第 4a 页 WYG0583-0068a.png
 南至苦水堡西南南入黄河即古浩亹水也(西十三度/一分极三)
 (十六度/三分)
汾水源出静乐县北管涔山(山最高大蜿蜒数百里为/山西诸山之祖其东北水)
 (皆北入桑乾其东水皆东入滹沱其西水皆入黄/河而汾水其南水也西四度三分极三十九度)
 流经宁化所西又东南流其左源二涧出管涔之东
 山者合而西南流来会(管涔自神池堡而南连峰不/断西为岢岚州古茅山荷叶)
 (山相接此则静乐东北境山在头马营之北其东北/衍为雁门广武诸山出城东北为浑源之北岳其东)
 (南为万华云中巾字诸山/曲折而南为霍州之霍山)南流经县东北折而西南
卷六 第 4b 页 WYG0583-0068b.png
 流经城西北又西南有碾河自东北来合两小水折
 西北流来注之(碾河出东北山西南流百里有小水/自东南来会折西北流又北合一水)
 (折西流经县城/南又西入汾)又西南有羊儿河自西北合二涧来
 注之又南稍西有社干河自西北来注之折南流经
 石峡山西有岚河西北自岚县合一水东流注之(岚/河)
 (出岚县北山曰葫芦泉东南流经县城东曰葫/芦河东南流有马路河自西来合又东流入汾)折东
 南流有石楼山水自西来合天成泉水东流注之(石/楼)
 (山东水东流至楼烦镇东南天成泉水自西南天成/村东北流来会又东北经雁门村北又东北入汾)
卷六 第 5a 页 WYG0583-0068c.png
 又东南至天门关西有小水自北来注之又东南至
 向阳店南有直谷水合石桥河自东来注之(直谷水/西北流)
 (有东北一水自东黄鼠村来会又西流经西黄鼠村/北有石桥河北自黄山寨西南来会又西南流至南)
 (阳店南/入汾水)又东南有小水二各自东北来注之(一自阳/曲湾来)
 (一西至府/城西北)南经太原府治阳曲县西稍南有韩村水
 自西合二涧来东注之折西南流经大原县城东又
 南有晋水自西来会(晋水出县西悬瓮山一名龙山/一名结绌山晋泉一泓在县西)
 (南晋祠镇之/南西流入汾)又南有榆次北水自东北来注之(水出/寿阳)
卷六 第 5b 页 WYG0583-0068d.png
 (西南山西南流至榆次县北有小水北自/阳曲县东境山来会又西南百馀里入汾)又西南流
 经清源县东南徐沟县北有洞涡水东北来合诸水
 来会(洞涡水出乐平县西之陡泉岭西北流有浮化/山水自东北合寿水来注之寿水出寿阳县西)
 (境山两涧合东南流至县城西南有一水北自城西/一水东自城南来会又西南流浮化山水东自平定)
 (州西界来会又西南会洞涡水又西流有大涂水自/东南南合小涂水西北流来会又西经榆次县城东)
 (南有小水自北来会又西南北合一水又西南有象/谷河自东南马陵关南黄花岭北北流折而西北有)
 (大塔山之金水河自东来会又西北至徐沟/县东北会洞涡水西流经县城北又西入汾)又西南
 经交城县南有祁县水自东南来注之(水出祁县东/南分水岭北)
卷六 第 6a 页 WYG0583-0069a.png
 (其南水入浊漳也西北流百/馀里经县城北又西北入汾)又西南有文水自西北
 来注之又西过文水县南(文水出县西北山东南流/百里曰文峪河经卦山西)
 (石峡山东有小水北自马鞍/山来会又东南百里入汾)又西经平遥县西北境
 汾州府治汾阳县东境有马跑泉水西北自白虎山
 来注之又东南流折而西经孝义县东有义河西自
 狐岐山东流经县城北而东注之又南稍西经介休
 县北有中都水东北自平遥合诸水来注之(中都水/出东南)
 (上殿山西北流有贺水自东来会又西北经平遥县/城北西南流有亭同水自东南来会于城西北又西)
卷六 第 6b 页 WYG0583-0069b.png
 (南至介休北有绵山/水南来会又西入汾)稍西有孝河西自孝义南境来
 注之又南经冷泉关西有景家沟自西北来注之又
 南至灵石县西南有涧河西北自乌鸡山来注之又
 西南有狐岐山南水自西北南合康城镇水东南流
 注之又西南有韩侯岭水自东来注之又西南经汾
 西县东折而东南流经霍州城西稍南有水东自碾
 台山西经城南来注之其西即汾西之轰涧自县城
 来东南注之又南东受一小水又南有罗云山水自
卷六 第 7a 页 WYG0583-0069c.png
 西北来会稍南有□水东北自霍山西南麓西流注
 之又南经赵城县城西南有霍水东北自霍山南麓
 西经洪洞县城北而西注之又南经洪洞西南有涧
 河东自岳阳北之渗水西南经洪洞城南而西注之
 又西南经平阳府治临汾县西北有滴水河合诸水
 自东南来注之(滴水河出浮山县南长堡北流至县/西北有黑水南合一水自东来会又)
 (西北流有杨村河自北来会又西北至乔李镇/又受南北二水又西流经府城北又西入汾)汾水
 于平阳西北分为二𣲖一南流稍西经襄陵县城东
卷六 第 7b 页 WYG0583-0069d.png
 一西南流支渠如织经城北及城西曲而东南复合
 经赵城镇西稍南又分为二南流十馀里复合又西
 南经太平县东南曲沃之北曰高县镇有小水自东
 来注之又西南经绛州城南有浍河东自翼城曲沃
 来注之(浍河源出翼城县东南山西流经中卫镇又/西稍北至城南有小水三源自南山合而来)
 (会又西北有城北来自东来会又西经曲沃县/南又西经候马镇南又西至绛州城南入汾)又西
 有马首山清浊水自北来注之又西经稷山县城南
 又西经河津县城南又西南流至葫芦滩南荣河县
卷六 第 8a 页 WYG0583-0070a.png
 北境入黄河在龙门之南五十里曰汾口(西五度九/分极三十)
 (五度/五分)
洛水即古漆沮源出庆阳府治安化县北境三百馀里
 之白于山(在边城宁塞堡南/靖边营之西南)两源一西南流一东南
 流合而东南经金塘东分为二𣲖有一水自东北来
 会二𣲖复合折而东流又东南经保安县西南境曰
 洛河有黑水河自西来注之又东南有周水河北自
 县城西南流注之(周水河出保安西北山在靖边营/之东南即白于山之东阜相去百)
卷六 第 8b 页 WYG0583-0070b.png
 (三十里东流折而东南至县城西有一水自西来/会又东南即折而南百五十里与洛会洛河始大)
 东南经安塞县西南境有摩云岭南水自北来注之
 (岭在安塞西保安东南岭东/水入延水其西南水入洛河)又东至甘泉县西北有
 一水自东北来注之(水出延安府/南山南入洛)又东南经城西南
 又东南有清水泉自东来注之又南经雕阴山东又
 南经鄜州城东有采铜川自东北来注之又南折而
 西南流经洛川县西境有街子河自东北来注之又
 南流至中部县东北有华池河自西北合清水河来
卷六 第 9a 页 WYG0583-0070c.png
 会(华池河俗亦名洛水其源出合水县东北之白于/山曰延鸠川在庆阳府城东北百二十里东南流)
 (有华池水自北来会华池三源曰豹子川南流曰平/戎川西南流合而南其西北有一水来会东南流曰)
 (华池河延鸠川自西来会又东南流经邵庄驿西又/南折而东二百二十里至随后岭东北有清水河自)
 (北来会清水河源在豹子川之东百馀里两源合东/南流有一水东北自马超洞山西南流来会又南至)
 (隆益驿北有一水自西来注之又东南流百馀里经/鄜州西南之长村驿东折而南流六十里与华池河)
 (会又屈曲东南流入洛河俗/名三川水即豹子川等名也)又东南有葫芦河东北
 自洛川来注之(河出洛川县西南境南/流折而西南入洛河)稍南有沮水
 自西来会(沮水即禹贡沮水出中部县西北境子午/山东流经骆驼冈北翟道山南俗曰沮河)
卷六 第 9b 页 WYG0583-0070d.png
 (有子午河自西来会又东有慈乌河西南自石龙岩/北来会东南流经县城南又东稍北三十馀里入洛)
 (河/)又南经宜君县东北境至武庄镇西折东南流经
 白水县东澄城县西有一水自东北来注之(水出麻林/山西麓南)
 (流百馀里入洛河在澄城西北麻/林之南即壶梯山又东即梁山也)又南甘泉自东北
 来注之(甘泉在澄城北山西南流至县西南有金沙/谷胡仓泉二池自城南西流合而来会又西)
 (南入/洛河)又有白水西北自大神山来注之(水出白水县/北境大神山)
 (之东曰秦山东南流经县城西南又/东南八十里至甘泉口之南入洛河)又南有大浴河
 自东北来注之(河出澄城东北山东南流八十/里折而西又八十馀里入洛河)又南
卷六 第 10a 页 WYG0583-0071a.png
 稍西经蒲城县东境同州府之西北境有一水西北
 自蒲城来注之(水出蒲城西北境东南流经县城南/汉底镇北又东南六十里入洛河)
 折而东南流经府城南又东南至朝邑县南太白池
 北(自同州南有白马池其东曰麻子/池又东曰太白池皆在洛南岸外)于赵渡镇南东
 入黄河(洛水雚于朝邑西之朝坂南经赵渡镇至华/阴县西北之葫芦滩合渭水东至渭口入黄)
 (河自明时改流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仓头村南之/渭口三十里此洛周时与渭泾为雍州三川即禹贡)
 (漆沮既从小雅瞻彼洛矣源处西八度五分极三/十七度四分洛口西六度四分极三十四度七分)
渭水源出渭源县西鸟鼠山一名青雀山南北两源北
卷六 第 10b 页 WYG0583-0071b.png
 源发北麓分水岭东南流(分水岭西北三水皆西北/至临洮府入洮若渭源则)
 (东南/水也)经县城北又东稍南南源水自城西南东北流
 会焉(南源出鸟鼠山南麓大树下东流折/而东北经县城南又东北与北源会)又东稍南
 有五竹山水曰清水河自南来注之又东南经巩昌
 府治陇西县城北又东有赤亭水自东北来注之又东
 南有小水自东北来注之(水出角山/东南麓)又东南经宁远
 县西北出桃花峡两岸皆山又南有漳河西南自漳
 县来注之(漳河出西南境崆峒山东北流曰遮阳水/有擦寸河西自西倾山剌能河西北自道)
卷六 第 11a 页 WYG0583-0071c.png
 (阳山东南流皆会焉东经县城南折而东北流有水/自南来会良恭水出岷峨山之北北流有闾井水自)
 (西南来会折东北流至新寺镇北有马淳河东南自/柏林山来会又北有笛沟水自西南来会又东北八)
 (十馀里入渭水即古广吴水也良恭闾井之/南即岷州卫岷峨山笋沟源即卫东大山也)又东南
 有山丹河自南来注之(水出宁远县西南之青阳/山北流折而东北入渭水)
 而东经县城北又东流稍折而东北有桃花山水自
 西北来注之(水出巩昌府东南通渭县西南桃花山/东之鲁班山南流折而东南经桦林山)
 (东麓又东南至宁/远东北境入渭水)又北折而东有瓜牛山水曰南峪
 河自西南来注之(瓜牛山在宁远东南其东南为老/君山又东为白崖山即古朱圉山)
卷六 第 11b 页 WYG0583-0071d.png
 (当伏羌/县西南)又东经伏羌县城北有华川水北自通渭县
 来注之(水两源出通渭县北百馀里安定堡之西北/山南流而合至县城之东又西南流有十八)
 (盘山水西自高山东南流经城西而南/来会又南曲折百二十馀里入渭水)又东北流折
 而东南经秦安县西南境秦州北境有罗玉河北自
 静宁州庄浪县合诸水南流注之(罗玉河上源北曰苦水/河东曰甜水河苦水)
 (河出固原州西境消河堡东北大山其东水入固原/清水河北至鸣沙堡入黄河者也其南水南经堡东)
 (又西南折而东有一水自东北来会又西南流七十/里有一水自西北来会又南有张仪堡水自东合一)
 (水来会又南曰苦水河又西南经静宁州城西北又/南有甜水河自东来会于城之西南甜水河出州东)
卷六 第 12a 页 WYG0583-0072a.png
 (隆德县东连山二源自东北来一源自东南来夹城/南北至城西北而合又西流折而西南至神林堡东)
 (折而西流又西折而南有水自来来会又西南经州/城南又西南会苦水河又南有一水西北自青家驿)
 (东南流经高家堡西而东南来会折东南流经庄浪/县西南境有一水东北自县城来一水西北自安定)
 (堡东山来并会又东南流有陇山水自东北来会又南/折西南流有一水东自华亭南山三乡关来会又西)
 (有阳兀川西北自永宁堡来会又西南至秦安县城大/西北又南经神仙岭东又南入渭水此水较诸水稍)
 又东南经秦州东境有秦州河合诸水自西来注之
 (藉水出州西南境嶓冢山东北流有温泉水即段谷/水自西来又一水自西北来会东流经州城南又东)
 (流南北合受一小/水又东入渭冰)又折东流有牛头河自东北来注
卷六 第 12b 页 WYG0583-0072b.png
 之(牛头河出清水县东北天井山东南阜西南流有/汤峪川合濛河自东南来会又西流有集翅河自)
 (北来会经县城北又西南有一水自北山来会又/西南至牛头山西折而南又折而东南入渭水)
 清水县南境又东有丁华岭水自北来注之又东折
 而南有黄交峪水自西南来注之又东流经陇州南
 境有一水自西北来注之又东稍南有长蛟川自北
 来注之又东经龙盘山麓至宝鸡县西有塔河自西
 南来注之又东经县城南有金陵河西北自吴山来
 注之(金陵河出陇州南境吴山南流合二小水东南/流依山西麓至秦岭重山之南折而南经宝鸡)
卷六 第 13a 页 WYG0583-0072c.png
 (县东又南入渭水大吴山即西镇吴岳禹贡/曰岍山者也陈仓 散关俱在宝鸡西南)其南即
 大散关路也又东经凤翔府南境有汧阳河自西北
 来注之(汧阳河即古汧水源出陇州西北之西镇吴/岳东南流有浊水川西南自竹头村咸宜关)
 (来会又东南流经州城南有汭水出州西北景福山/东流经寺厓镇南又东合北来之鱼龙川东南流会)
 (东北来一水南经城东而南入汧汧水又南而东南/流西受白龙泉水北受石鱼沟水又东南至汧阳县)
 (城西南北受晖河水又东南北受涧口河水又/东南有小水自东北来注之又东南入渭水)又东
 南有代鱼河自西南来注之又东经岐山县南境有
 石头河自西南来注之又东经扶风县西南境有清
卷六 第 13b 页 WYG0583-0072d.png
 水自南来注之又东过郿县城北又东有洪河南自
 太白山来经槐芽镇西北注之又东有清湫河南自
 秦岭北流经横渠镇西北注之又东经武功县南境
 青花镇东有漳渠自南来注之又东经盩屋县城北
 而东有黑水自西南来注之(黑水出秦岭二源一出/林关驿南山一出其西)
 (南山北流合而东北过三交驿北又东北过泥岭西/麓樱桃驿东又东北至金井西有小水自西来会又)
 (东北经盩厔县城/东南又北入渭水)其北即武功西受凤翔岐山扶风
 诸水北受麟游永寿乾州诸水口也(凤翔二水俱出/府北大山一东)
卷六 第 14a 页 WYG0583-0073a.png
 (南流经府城西南东流折而东南与东源之东南流/者会而东有岐水北出岐山南流经县城西而南来)
 (会经城南又东南流有湋水北自凤鸣山南流右合/一水又东流左合北来之周原水而南来会又东经)
 (扶风县城南曰湋河又东北流折而东经武功县城/南有石臼水西北出麟游县西北山东南流经县城)
 (南会城东自北来之澄水又东南百四十里至武功/县城东北与永寿县西北之武亭河南流经乾州西)
 (南合西北来之漆水而南者会于武功城之东/南又东南流入渭水水口之东即长宁镇也)稍东
 有赤水南自终南山北流注之(终南绵亘数百里西/自郿县而东至西安)
 (皆其支阜/随地异名)又东北经兴平县南境有一水自南来注
 之(亦出终/南山)有二水自西北来于马村镇东西分注之
卷六 第 14b 页 WYG0583-0073b.png
 (一即兴平县水东流/一出东北山东北流)又东经鄠县北境咸阳县城东
 南又东北有丰水自西来合诸水北流注之(礼水出/鄠县东)
 (南牛首山北流至县东北有涝水西南出五福山北/流经城西而东北来会又东北流有豹林谷水北流)
 (经子午镇西炭谷东昆明古池西而北又有滈水与/石鳖各水自东南来合而西北流曰潏水者俱会又)
 (东北至咸阳/县东入渭)又东北经西安府治长安县北境(府城/北三)
 (十/里)咸宁县北境高陵县南境泾水自西北来会曰泾
 口(泾水/见后)稍东有灞浐二水自南来合北流注之(灞水/上源)
 (即蓝水也出东南蓝田县蓝关之西南山秦岭其南/即丹水南入沔汉者蓝水二源北流而合又西北经)
卷六 第 15a 页 WYG0583-0073c.png
 (县城南又西北有水合三源自西南来会亦出秦岭/者也又西北流曰灞水经府境东而北有浐水西南)
 (自太乙山东南之西王峪岭及秦岭三源合而北流/经锡谷西拖柏东乃东北流至府东北境来会既合)
 (浐水又东北流至高陵/县南境入渭曰灞口)又东经临潼县北境折东北
 流有淳化清峪二河自西北来合漆沮二水南流注
 之(淳化河出淳化县北山东南流经城东又东南会/东北来之清峪河又东南经泾阳县北境三原县)
 (城北又东南经高陵县北境又东南至交口镇北漆/沮自东北来会沮水出耀州西北境之分水岭东南)
 (流经建庄西又东南百八十里经州城西南又东南/漆水自东北来会漆水出宜君县南大神山西南流)
 (曰同官川至同官县东北有一水自西北山来会南/至城东南折而西南流至耀州城之东南沮水自西)
卷六 第 15b 页 WYG0583-0073d.png
 (来会□会折东南流至富平县西北境有甲池水西/北来会又东经县城西南又南左受一小水又南经)
 (孝文陵西又南至高陵之交口镇北与淳化/河合入渭交口镇之东北岸即景渡镇也)又东有
 一水自南来注之又东稍北经渭南县城北有水自
 南来经城西而北注之又东有一水南自龙耳山崇
 宁镇来注之又东经华州西北有符嵎水南自少华
 山来注之又东北经同州府南境又东北经华阴县
 北有水南自太华山北流经城西而北注之又东北
 至仓头村南入黄河即古渭汭地曰渭口(源西十二/度三分极)
卷六 第 16a 页 WYG0583-0074a.png
 (三十五度二分入河西六/度四分极三十四度七分)
 泾水源出平凉府西北境笄头山(在瓦亭驿西北高/山其北麓水为清)
 (水河由固原州北至鸣沙堡入河其西南即隆德县/东北诸水为罗玉河南至秦安县入渭者也泾水出)
 (其东/南麓)两源并发东南流至瓦亭南折而东有小水四
 俱自两南美高山来注之又东至固安镇北折东南
 流至府城西北有横水自西南来会(横水出府西南/逞宿镇之西北)
 (山两源合东北流经武山北大统山/南又东北至府城西北与泾水会)又东经府城北
 又东南有二水俱西北自北山来会(一曰阙水/一曰卢河)经华
卷六 第 16b 页 WYG0583-0074b.png
 亭县东北境崇信县北境有潘云涧合二水自北来
 注之又东南至泾州城西北有汭水合诸水西自华
 亭崇信来北注之(汭水出华亭西陇山之东麓东南/流有一水自西南来会东北流经)
 (县城南又东北有北水自西北来注之又东北有策/底河西北自武山南麓来注之又东北经崇信县城)
 (北又东流/折北入泾)又东流稍北有镇原县水自西北来注之
 (水出县西北大方山东南流经县城西南又东南流/有一水自北来会一水自东北来会又东南百八十)
 (里入/河)折东南流至长武县东北有盘口河西自崇信
 泾州之南境来注之(盘口河出崇信县西南山东北/流经县南境循山麓东北经泾)
卷六 第 17a 页 WYG0583-0074c.png
 (州南境又东北至瓦云驿南/又东经长武县北境东入泾)稍南有马连河北自庆
 阳府合环县合水宁州真宁诸川来会水势始盛(马/连)
 (河源出庆阳府东北铁角城之北山东山其东隔冈/即洛水也二源分流至城西而合西南流屈折百九)
 (十里至怀安所北有一水北自山中南流经铁边城/西折西南流来注之又南至柔远城之东南有黑水)
 (河自西北来会又南有一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南经/府城东而南有环河西北自环县合诸水来会环河)
 (出环县东北兴隆山西南流有山城水自西北来会/折东南流有一水自西来会又东南经木钵镇南有)
 (各道川自西来会又东有一水自东北来会又东南/流折而南有佛堂沟自西来注之又南至阜城镇南)
 (有野狐沟自西来注之又东南至府城西南又东南/会马连河既会东南流有柴家河自东北来注之又)
卷六 第 17b 页 WYG0583-0074d.png
 (东南有建河东北自合水县城之东西南流注之又/南百馀里至宁州北有珊瑚川自西北来有小延川)
 (大延川东北自襄乐镇合西南流经宁州城北而西/来并会又南经州城西又东南有五龙河自东来注)
 (之又曲折而南至长武县东北境有真宁县水自东/合数小水经县城南而西受北来之马造沟西流注)
 (之又西南与泾水会此/水源多流巨与泾水埒)又南经长武东南至停口堡
 东有黑水河西南自灵台县来会(河出灵台县西南/境天台山其西即)
 (陇州南即汧阳县也水东北流经县南又东北流有/一水自南来会又东北经静山南麓至堡南东入泾)
 又东南经邠州北又东南有温凉河东北自三水县
 合汃水来会(温凉河出真宁县南境山两水南流而/合折东南流经三水县西境又南有汃)
卷六 第 18a 页 WYG0583-0075a.png
 (水自三水县东北石门山西南流/经城南而西南流来会又南入泾)其西岸有大谷镇
 水自西南来会(水出永寿北山东北流/经泾州东南境入泾)泾水至此曰
 九曲经永寿县东北境淳化县西境有姜源河自东
 北来注之又东南经醴泉县东北境依九梦山东麓
 至南屯镇之北有水自西北来注之(水出乾州北山/东南流至甘北)
 (镇南有五峰山水自北来会东南经醴泉北有入鱼/河自北来会又东有泥河西自县城来会又东北入)
 (泾其东岸即石桥镇及北屯镇也南屯镇/南数十里即文王武王二陵咸阳北境)又东南经
 泾阳县南又东南至高陵县西南之上马渡与渭水
卷六 第 18b 页 WYG0583-0075b.png
 会曰泾口(源西十度三分极三十五度八分/口西七度四分极三十四度五分)
洛水即豫州川源出陜西啇州雒南县西冢领山有三
 源(山在少华山之东南有水东南流俗曰皆谷河经/南坪东其西南有药子岭北二水合东北流至坪)
 (东南来会南坪之西北连冈相接俗曰龙耳山疑即/禹贡𨗳洛之熊耳东南流九十里经县北又东南流)
 (有一水西南来会俗曰东川又东南/有禹平河合二水北自芦灵关来会)合东南流经县
 北又东南南北各受小水一至灵峪口之南东入河
 南界百数十里经卢氏县城南又曲曲东北经熊耳
 山北(山为伊水源北皆冈阜洛水/相去尚八十里不相涉也)二百七十里至永
卷六 第 19a 页 WYG0583-0075c.png
 宁县城南又东北经宜阳县城北又东北出重山至
 河南府城洛阳县西南境有涧水合榖水西北自渑
 池新安来会又东经府城南而东有瀍水自北来会
 又东经孟津县南境至偃师县城南有伊水自西南
 来会(涧水出渑池县北境之白石山南流经县东稍/南折而东流经义昌驿南又东榖水西北自阙)
 (山来注之俗总名曰榖水又东稍南经新安县城南/又东稍北至府西境有王祥河自西来会东南入洛)
 (流瀍水出府城西北境朁亭山与榖城山相连东南/ 经府城东北又东南入洛 伊水出卢氏县东南)
 (百六十里之东峦山即熊耳山支阜亦曰闷顿岭与/杏花山相连东北流经嵩县城南又东北经伊阳县)
卷六 第 19b 页 WYG0583-0075d.png
 (北境白元镇东折而北流经宜阳县东境又折东北/流至洛阳南境有小水自东南来注之又东经翟镇)
 (南又东北至偃/师县城南入洛)洛水既会伊水又东北流经巩县西
 北而东北至汜水县之西北入河(源西六度七分极/三十四度 洛口)
 (西三度三分极三十/五度弱此新洛口也)
济渎源出怀庆府济源县西北与山西垣曲阳城二县
 接界之王屋山顶曰天坛有太乙池渟□不流即济
 源禹贡所谓沇水也(王屋山在垣曲县之东北界阳/城县之西南界其东南为盘亭)
 (山又东为析城山源西四度/四分极三十五度三分强)东数十里出地东流经
卷六 第 20a 页 WYG0583-0076a.png
 济源县城北又东分为二𣲖一经柏香镇之南东南
 流入河(南岸为巩县/西北境连山)一东流经镇北又东曰猪龙河
 经府城南境又东经温县北境又东南至武陟县南
 之涧沟村入河(南岸为汜水县东北及河阴县西北/境河阴之西南为荥泽东为荥阳自)
 (西汉末不复/南溢为荥矣)
沁水源出山西沁州沁源县北之绵山车家岭俗曰水
 谷河东南流其东源出琴谷者自东北来会经绵上
 镇南又南经阳城村西南官军镇东有二小水自东北
卷六 第 20b 页 WYG0583-0076b.png
 来会(一香果山水/一马圈沟水)西南流有五龙川合浩河自西北
 来会(五龙川出土岭西山东南流有浩河出仁雾山/东流经韩洪镇北郭道镇南与五龙川会东南)
 (流入/沁水)又南经县东而南有青龙河自东来会折西南
 有西川河自西北来会南流经围寨镇西有大南川
 自西北来会又南经屯留县西境岳阳县东境之高
 壁村东有和川自西来会又南经苏村东卫寨西有
 边寨镇水自东北来注之又西南至端氏镇南有邢
 堡水自西北来注之其南即三峡偃月山也又东流
卷六 第 21a 页 WYG0583-0076c.png
 一小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南经沁水县东境有海河
 合诸水自东北来会(海河出沁水县西之乌岭关东/流北合一水东南流经县城北)
 (又东南流有固镇水合一水自西南来会又东有碧/峰山水自北来会俗曰大峪沟又东有友泉村水自)
 (南来注之/东入沁水)又东流有海子河玉溪河自东北合来注
 之折而东南经泽州西北境至阳城县东有小水自
 东来芦水自西来并会又南有泽河自西来会(泽河/出阳)
 (城县西南境析城山西北之岳神山东北流合一小/水折东南流经濩泽故城南又东流有一水西北自)
 (西山来会又南流有桑村/河自西来会又东入沁)折而东受东北来之长河
卷六 第 21b 页 WYG0583-0076d.png
 水又南流入河南界经怀庆府西北济源县北之太
 行山东南流经窑头村南又东南至府西北有一水
 自西南来注之东经府城北而东有广济河支津自
 西南穿城而东北流来会其北受大丹河水水势益
 盛(大丹河出潞安府西南山南流至高平县东北有/浮云河西北来会南经县城东又南许河自西来)
 (注之有耳白水东北自陵川县东北之圣宫山西南/流合蒲水来会又南流东受白羊河水又南经泽州)
 (东南境有白河黄沙河西北自州城合而东南会天/井关北水东入丹河又折而东南入河南界经怀庆)
 (府北境之方山东又东南出山流分为二其东流者/曰小丹河东北经修武获嘉与卫河合者也其南流)
卷六 第 22a 页 WYG0583-0077a.png
 (曰大丹河至怀庆府/城之东北入沁水)又折而东经温县北境至武陟
 县城北折而东南流数十里入河曰沁口(在涧沟村/东二十馀)
 (里南岸即河/阴县北境也)
 
 
 
 
 
卷六 第 22b 页 WYG0583-0077b.png
 
 
 
 
 
 
 
 水道提纲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