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579-05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居济一得卷五
           礼部尚书张伯行撰
  治水
治水者使水有所归而已孟子曰禹疏九河瀹济漯而
注之海即今山东之河是也数年以来迭被水患皆因
入海之路淤塞不通故泛溢平野而民田悉受其害也
查东昌府旧有减水闸九座皆泄运河有馀之水以入
卷五 第 1b 页 WYG0579-0546b.png
海者也今则闸座废坏河底垫高水不能出故常盈溢
甚则冲决此必至之势也
  土桥闸
土桥至梁家乡止十二里至戴家湾乃三十五里故十
二里之水每不足三十五里之用必须土桥放两闸戴
家湾始可放一闸则上下之水俱足而无浅阻之虞矣
若照常例一塘灌一塘则土桥以上必致浅阻而难行
若土桥放两次戴家湾水势仍小即再放一塘是土桥
卷五 第 2a 页 WYG0579-0547a.png
放三塘而戴家湾始放一塘合三塘之水以为一塘之
水合三塘之船以为一塘之船而水又焉有不足者乎
而船又焉有浅阻者乎
  又
此闸离梁家乡闸十里离戴家湾闸三十里以十里之
水放入三十里塘内故每有浅阻之虞此放船之所以
甚难也法宜戴家湾闸上常存船数十只或百馀只则
此塘之水可以接济土桥之水土桥放船自无浅阻之
卷五 第 2b 页 WYG0579-0547b.png
患土桥放完然后戴家湾闸启板将前数十只或百馀
只尽行放出却将土桥新放下之船存在塘内使土桥
再放一漕然后启板将此船放出又将再放之船存入
塘内以接济后船如此节节放去浅阻之患庶可免矣
此土桥放船之的着也
  戴家湾放船法
戴家湾闸上离土桥三十里下离砖板闸四十里乃运
河一大关键也此处最宜斟酌得宜蓄积有方必先计
卷五 第 3a 页 WYG0579-0547c.png
算船数之多寡水势之大小或土桥放两塘此闸放一
塘或土桥放一塘此闸放一塘或土桥放一塘半此闸
放一塘则土桥三塘可分为此闸二塘要使水势足用
运行无阻乃为尽善然此处放船必酌量砖板闸之水
使不大不小盖水大则恐漫溢水小则恐其浅阻必审
夺至当使之得宜则既无浅阻之虞亦无漫溢之患矣
此闸宜多备板块若水势太大则此闸可蓄积倘一放
至砖板闸势不能留矣然此闸放船尤宜多无论砖板
卷五 第 3b 页 WYG0579-0547d.png
闸能出不能出皆宜多放盖外河水小则船难出口而
砖板闸以上不可不多存船只者则以船蓄既多外河
水一长即可俱出矣若不先存船数百只恐外河水一
涨即欲放而无船故戴家湾闸放船宜多也
  又
戴家湾闸离砖板闸四十里离土桥闸三十里此闸最
关𦂳要启闭一不如法则七十馀里之塘河未有不致
浅阻者故必蓄水既多则放闸之时上下自无浅阻之
卷五 第 4a 页 WYG0579-0548a.png
患若一塘灌一塘蓄水必不能多须土桥放船两次此
闸始可放船一次则蓄水既多而上下皆有馀裕矣或
谓土桥放两闸恐船太多此闸不能放完不知土桥放
两闸其船不过二百馀只即使三百四百无不可放前
者一塘曾经放过民船六百馀只并无浅阻又何虑乎
  砖闸放船法
砖闸灌塘必先于板闸多下板块使水不下泄则无论
船之多少皆可灌放而无难若下闸下板太少灌塘之
卷五 第 4b 页 WYG0579-0548b.png
时板闸水已下泄则船必不能多放而上源恐致浅搁
惟于砖闸灌塘时板闸多下板块板闸放船时砖闸多
下板块则水不妄泄而船皆可出口矣或板闸不能放
完塘内浅阻或砖闸亮板一块以接济之或板闸下板
砖闸启板再灌入数十只一时开放惟在临时相机酌
夺审时度势以一心权衡之而已
  又
闸上之水若可以过一百五十只船者止过一百只即
卷五 第 5a 页 WYG0579-0548c.png
送会牌俟戴家湾再放一塘有水接济然后再放若放
船太多水之消耗已尽则戴家湾闸船恐难放矣此处
之水常使有馀无使不足盖一经水小则接济甚难也
  又
昨见报一塘五十七只船做三次放一次放船三十只
二次放船二十只三次放船七只切思七只之船而放
一漕之水岂不可惜此后如一塘可放完者极好若一
塘不能放完做二次放亦可或二次仍不能放完或馀
卷五 第 5b 页 WYG0579-0548d.png
几只可将板闸下板砖闸再启板灌塘另做一漕放如
此塘放一次二次不能放完仍有馀剩者即再将板闸
下板砖闸再启板灌塘灌完再放务使水皆有用不致
空泄为妙
  又
此闸上水有十四五捺时即送会牌令戴家湾闸放船
接济若至十三捺则不可放船矣须候至戴家湾放下
船来板闸方可放船予前闻砖板放船每日止三二十
卷五 第 6a 页 WYG0579-0549a.png
只或十数只心窃疑之故亲来监放每日放至一百二
三十只甚至一百八十五只乃悟从前之放船极少者
以放水之时不放船放船之日已无水也何以言之戴
家湾放船之时砖板闸水大之时也砖板闸既不放船
而候会牌又不多加板块使水直从板上空过至戴家
湾放完船而水亦尽矣会牌始至砖闸启板放船已无
水矣况外河水小板闸一启板水去而船留故放船无
多也予力为改之使放水之时即放船放船之日始放
卷五 第 6b 页 WYG0579-0549b.png
水故一日过船至一百八十五只惟于闸上酌量水势
水将大则亮板以放船水将小则加板以蓄水不过启
闭得宜蓄泄有方而已
  板闸放船法
灌塘之时必使粮船在先民船在后盖民船吃水甚小
而粮船吃水甚大若先放民船及至水小粮船不能行
矣四月间曾目睹放船每板止放粮船三四只皆因先
放民船甚多也必先放粮船俟粮船浅阻不能出口之
卷五 第 7a 页 WYG0579-0549c.png
时然后放民船盖民船甚轻至粮船不能行而民船犹
自易行也如此放去则粮船所放必多矣盖外河之水
甚小则闸河之水当如惜金岂可以有用之物而置之
无用之地乎外河水小板闸一启板水泄而船浅搁矣
故放船最难也予心窃忧之复设一法于板闸启板之
时将砖闸之板多下滴水不致空泄俟板闸启完板放
船出口视船将浅搁之时即将砖闸之板酌亮一块或
二块或三块使足送船出口而止又视粮船可以尽出
卷五 第 7b 页 WYG0579-0549d.png
口闸不致浅搁之时即将砖闸之板依旧严下毋使泄
水如此则水不空泄而船多得出矣故从前每日止放
船三二十只自予行此法每日出船一百二三十只甚
至一百七八十只附志于此以备后人之采择焉
  又
山东四十馀闸放船皆易惟板闸放船独难盖板闸之
下即系外河更无闸以蓄水也而独外河水小之时放
船为尤难盖以板闸一启板则塘内之水一泄无馀粮
卷五 第 8a 页 WYG0579-0550a.png
船每致浅搁须于砖闸灌塘之时板闸放船之时砖闸
多下板块无使水势下泄直至塘内浅阻不能出口然
后亮砖闸板一块或二块以接济之然又不可待其既
浅而后亮板也既浅而后亮板则粮船一时恐难行动
须于将浅之时即行亮板如放二十只后始浅则放至
十五只时即行亮板则水足接济到底不浅矣然必砖
闸板闸多下板块上源蓄水盛满然后可行不然上源
无水恐板亦难亮矣
卷五 第 8b 页 WYG0579-0550b.png
  板闸
板闸底坏漏水所以从前东昌一带粮运浅阻予于甲
申乙酉桃河时将闸底修好至今再不浅阻如再浅阻
必闸官闸夫启板误漕不可以不察也
  闸官
砖板二闸一官荆门上下一官天井在城二闸亦止可
用一官上新中新二闸既废其夫亦可不设
  竹薄坝板闸放船之法
卷五 第 9a 页 WYG0579-0550c.png
用核桃粗竹竿照依秫秸薄样用单线好麻绳织成薄
根朝下者削尖比他竹竿长五寸每三尺远用木杉篙
一根两头刮一般粗下亦削尖于西桥上里许河浅处
所两岸筑土坝坝土用竹薄拦河展开竹竿杉篙俱钉
入河底杉篙项上用绳留住于竹坝未做之先先将西
浮桥对𦂳上锁桥上用土布袋数十压船下水上止留
一二捺浮水上则此桥已足堵水又于桥上存重载民
船百馀只令各摆开则此船又足堵水再于船南竹薄
卷五 第 9b 页 WYG0579-0550d.png
坝堵水上面如再有重载船亦令摆开堵水则水不能
下而板闸之内外自不至于浅阻矣
  治河之法
治河之法有宜酌复古制者焉有宜随时变通者焉何
言乎古制之当复也运河两岸之进水闸减水闸是也
古人既开会通河以济运矣又虑其水之有时而涸也
于是多设进水闸以助之或湖水或坡水或河水务使
皆得入运以济河水之不足所以虽逢天旱之年而河
卷五 第 10a 页 WYG0579-0551a.png
水不苦于涸竭者恃有此也
  筑漳河坝引漳水济运
外河水大则板闸之船易于出口若外河水小板闸之
船出口甚难须于魏河漳河筑坝使水由支河经元城
馆陶而入卫河则外河之水自然有馀而无浅阻之患
矣但魏县元城系大名府辖非山东之官所可专行须
预先详明河院使行文大名道则事无不济矣但漳河
之水小时固足为运河之利而一经涨发又恐为元城
卷五 第 10b 页 WYG0579-0551b.png
馆陶之害须于重运到临清时将漳河筑坝引水入卫
济运至重运过完仍将漳河坝开通将入卫支河堵塞
则元城馆陶俱不受害矣
  引漳入卫
卫河之水发源于河南辉县之百门泉源远而流长及
至临清其流渐细以故北河一带每遇天道亢旱粮船
不无浅阻查清河县东北漳河去卫河仅十馀里有旧
河一道名曰蔡河康熙四十二年大水时曾由此入卫
卷五 第 11a 页 WYG0579-0551c.png
河后被武城堵塞若疏通成河使漳河之水由武城县
西关北头引入卫河则北河一带可永无浅阻之患若
虑伏秋之时二水交发其势太大查恩县四女祠北减
水闸下原有引河一道今宜疏通宽深使水由古黄河
下海则运道民生均受其利矣
  又
漳河发源虽有清漳浊漳之分然东支西𣲖总合流于
河南彰德府之合彰村由合彰而下注于东省之邱县
卷五 第 11b 页 WYG0579-0551d.png
城濠分为二股其一自城北分流经广宗钜鹿诸邑向
西北至宁晋之大陆泽会滹沱釜阳诸水由天津入海
其势浩大即不长水亦可舟楫通行今勿论也其一自
城东分流经威县南宫清河武城各村庄向东北亦由
天津入海名清阳江又名黄路河对清河之沙土村有
蔡河一道接黄路河之水可以入卫济运惟是蔡河虽
有河形现今无水地势高于黄路河五六尺不等自张
宽村俱系民间承粮之地延袤二十馀里至武城之北
卷五 第 12a 页 WYG0579-0552a.png
三官庙方可引入运河若将蔡河挖掘深通引之济运
无论坏民田无数万难开挖即使开挖成河则黄路河
现今水小之时尚宽至二三丈五六丈之处不等一经
水发汹涌浩瀚其势莫当恐一线之运河不能承受反
有冲决之患且止可济武城以北之浅而武城以南之
浅处尚多亦必不能使水逆流而上以济之也查直𨽻
之成安县柏寺营有通漳河之新河一道直至山东馆
陶之沙河即古之所名马颊河者绵长一百二十馀里
卷五 第 12b 页 WYG0579-0552b.png
宽自一丈七八尺至二丈四五尺不等深自一丈七八
尺至二尺四五寸不等独至沙河因其淤成一片沙坡
故接新河之水止有涓涓一滴入卫惟无河身不能束
水所以不畅若将沙河挑挖使有河身束水则漳河之
水混混而畅流入卫矣漳水入卫既畅则卫水盛卫水
盛则外河之水面自高闸河之水亦不致建瓴而下而
临清迤北各州县古浅之处不事疏浚而自无阻滞之
虑矣且漳水既分入卫则直属成安广平诸邑沿河村
卷五 第 13a 页 WYG0579-0552c.png
庄裨益正复不浅运道民生均为有益
  卫河
卫河旧名御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东北会洪漳诸
水过临漳分流为二其一北出经大名至武邑以入滹
沱其一东流经大名东北出临清合会通河至直沽会
白河入海愚按临清以北运河每有浅阻此河既至临
漳分流为二若遇临清迤北水小之时将临漳分流处
其北出入滹沱者堵闭则东流出临清合会通河者水
卷五 第 13b 页 WYG0579-0552d.png
自大矣再将武城蔡河开通又何水小之足患乎
  四女寺进水闸
四女寺进水闸所以泄民田之水入运河者也今已废
坏无存闸内引河亦皆淤垫故民田之水不能泄出百
姓每受淹没之患查此闸原系恩县知县孙居相修建
今日山东河工不动钱粮此等工费势无所出若为民
父母者肯为民除害则用本县之民力救本县之百姓
当亦人情所欣然者亦何惮而不为哉
卷五 第 14a 页 WYG0579-0553a.png
  四女寺减水闸
四女寺北旧有减水闸一座原所以泄运河有馀之水
者也运河有馀之水从此泄出则上不致为害于山东
下亦不致为害于北直此古制之最善者也乃数百年
来闸座废坏不修引河淤塞已平运河之水无处宣泄
泛溢于南则山东受其害泛滥于北则北直之吴桥东
光等处悉受其害此固不可以不复者也然闸座之复
犹易而引河之复甚难盖引河久已淤平百姓悉皆佃
卷五 第 14b 页 WYG0579-0553b.png
穜今欲仍挑为河此人情所甚难者故必照原旧河身
挑挖则人亦无辞但工程浩大费无所出此工一成并
有益于北直若北直之吴桥东光及天津一带州县肯
相帮助则亦何难之有哉
  急修闸座
东省河道设有四十四闸节宣水利以济粮运原系上
下完固水不渗漏方克有济但查勘沿河闸座有创建
数百年亦有重修数十年者闸墙闸底处处过水并闸
卷五 第 15a 页 WYG0579-0553c.png
底之万年枋损坏者甚多虽有闸座之名并无蓄水之
实应饬各州县乘闭坝挑河得以见底各将管下闸座
上下筑坝掣水查勘闸底有缺石者添补石块万年枋
损坏者作速添换修理完固其有隙缝以及闸墙隙缝
过水者须用木板实塞其小隙缝用油灰麻穰照依艌
船之法修艌坚实其缝上下吻合庶水不致走泄得以
蓄积则于粮运大有攸赖矣
  东省湖闸情形
卷五 第 15b 页 WYG0579-0553d.png
余效力河工有年蒙
恩补授济宁道任事以来冰兢自矢留心体察期报
主恩而答知遇今阅台臣樊 一疏为请陈东省湖闸
情形等事余不能无辨焉㨿疏称查运河脩工始于戴
村坝引汶水一支由东平而南递汶邑西以抵南旺即
分水龙王庙等语查永乐九年宋尚书用白英计分水
南旺筑坝戴村横遏汶水南流会通河始得济运每水
潦则掘坎河口以杀之不足则开滚水坝又不足则开
卷五 第 16a 页 WYG0579-0554a.png
减水诸闸或顺之入海以披其势或蓄之入湖以纳其
流水微则尽塞使馀波悉归于漕此戴村坝所由来也
既筑坝戴村遏汶水入海者注之南旺水无旁泄留坎
河口不坝以备分泄入海每重运过时用刮沙板作一
沙坝于坎河口涓滴尽趋南旺若水长则连沙冲出坎
河后河身渐移近坎河口全河之水直灌坎口故土坝
岁筑岁决每岁劳费不赀且全流漫衍而入盐河南旺
每至胶舟万历初侍郎万恭叠石为滩十七年总河潘
卷五 第 16b 页 WYG0579-0554b.png
季驯筑石坝四十丈高三尺水高于坝漫而西出漕无
溢也水卑于坝顺流而南漕无涸也二十一年水大发
尚书舒应龙又于河口之下开渠泄水故于两旁各筑
石堰以防冲刷当石坝未筑之先主事佘毅中议建石
闸略云欲为经久之计莫若连建数闸以时蓄泄如冈
城闸之制盖冈城可闸则坎河亦可闸也其后主事张
文奇又议仍筑土坝略曰坎河既决一俟霜降后即当
仍旧岁筑土坝计每岁之费大约不踰百金且水直冲
卷五 第 17a 页 WYG0579-0554c.png
坎河则上源之势既杀而下源之势稍微王堂诸口不
致尽决汶邑民田得免淹没以利害计虽岁有数十金
之费利倍于害矣夫以佘毅中言之则当建石闸此一
劳永逸之计也以张文奇言之则宜仍岁筑土坝此补
偏救弊之说也建石闸则工大而费繁筑土坝则力省
而较易然近日东平汶上之所以被水者以石滩石坝
仅百丈耳夫以汶水全河之势而恃此百丈之坝以泄
之且过三尺而始泄之石坝既窄土坝又高所以蓄水
卷五 第 17b 页 WYG0579-0554d.png
既高则汶上被淹及其冲决坎河则骤水所经而东平
亦被淹所谓川壅而溃所伤必多也为今之计建石闸
则酌夺启闭固属万全即岁筑土坝亦无不可独是筑
土坝宜准石坝之制而稍高尺许使水小之时则全蓄
以济运水大之时则任其冲决一俟水落或霜降后即
为修筑庶汶上东平两不受害矣或曰为汶上计则得
矣东平以百丈之坝而犹不免于淹没今曰土坝准石
坝之制水大则任其冲决东平之受害不更甚乎予曰
卷五 第 18a 页 WYG0579-0555a.png
不然东平之所以受害者以土坝既高蓄水日盛一经
冲决则骤水所经而民田乃被其害也若曰土坝卑则
东平被淹然当日未分水南旺之时全汶之水尽由盐
河下海亦未闻东平之受害若何也今南旺既分一半
而东平又虑其淹无是理也此戴村坝坎河口之大较
也㨿疏称又恐汶水一支不足济运爰𨗳诸泉使之同
归于运河然孟冬挑浅汶无所注仲春重运河无所资
终未尽善再查运河之东有二湖北曰马踏南曰蜀山
卷五 第 18b 页 WYG0579-0555b.png
皆在汶邑境内所以停蓄诸水漕艘备至则次第开放
以济运道之不足土人名曰水匮运河之西有湖一区
名曰南旺亦在汶邑境内挑浅则由斗门撒水以入于
湖或河水涌溢则开斗门泄水亦归于湖此固其大槩
等语但既曰孟冬挑浅汶无所注而又曰有马踏蜀山
二湖所以停蓄诸水非汶之所注乎既曰仲春重运河
无所资而又曰漕艘备至则次第开放以济运道之不
足非即河之所资乎㨿疏称从来雨泽水势常不足于
卷五 第 19a 页 WYG0579-0555c.png
冬春而盛于秋夏故于秋夏之交汶水迅发势如黄淮
兼之泉流合聚诸泉汹涌携汶势而并注于湖湖不能
容因而洋溢民田罹灾等语查南旺之北原有何家滚
水石坝又有王堂口水大则从此泄入石头口等处入
运河是既有以济北运而南亦不至于泛滥也盖南旺
以南如马场湖府河泗河砚瓦沟磨䥥沟蜀山湖南阳
湖昭阳湖微山湖彭口大泛口其馀诸泉不可胜数济
运之水不患其少也南旺以北旧止有安山一湖而今
卷五 第 19b 页 WYG0579-0555d.png
尽成民田张秋以南沙河一道枣林河一道亦系济运
而今尽行淤塞是南旺以北无涓滴之水以济运也有
馀之水宜泄于北而不宜泄于南者也为今之计何家
石坝当为修整王堂口宜建石闸一座伏秋遇汶水盛
大则开放以泄之春夏之交遇运河水小则开放以济
北运盖重运一过南旺则柳林闸严行封闭使南旺蜀
山马踏三湖之水由龙王庙往北而汶河之水由王堂
口往北入运则南旺以北之运河自无胶舟之患矣㨿
卷五 第 20a 页 WYG0579-0556a.png
疏称昔人计出万全于蜀山湖之南置滚水坝于南旺
湖之西南建忙生闸遇水势泛涨越滚水坝以达济宁
之西湖由西湖以入于河自河以入于南旺湖湖满水
溢则开忙生闸入牛头河历南阳等处下抵海口其时
流顺澜安运通而民田无恙等语夫曰越滚水坝以达
济宁之西湖由西湖以入于河其说是矣又曰由河以
入于南旺湖夫西湖之十里闸安居闸皆入运河者也
其去南旺尚有五六十里不知何以能逆流而上以入
卷五 第 20b 页 WYG0579-0556b.png
于南旺湖也此余之所不解者也㨿疏称后世不师古
人怀私自利高筑滚水坝蜀山之水无出路堵塞忙生
闸南旺之水无所泄等语查滚水坝虽高筑而利运闸
已建蜀山湖之水未尝无出路也忙生闸虽经堵塞而
十字河已经开通南旺湖之水未尝无所泄也但堵何
家石坝王堂诸口使水涓滴不向北流而又建利运闸
以放蜀山湖水开十字河以放南旺湖水使水尽往南
行此则运河厅任同知之怀私自利也盖南旺以南为
卷五 第 21a 页 WYG0579-0556c.png
运河厅之境而南旺以北则渐至捕河厅境止顾一已
不顾他人止顾一境不虑全河运河同知任玑诚有不
能辞其责者矣㨿疏称湖水猛溢蜀山之北如平原颜
氏次邱及汶城东北一带村落南旺之西北如宋家洼
大屯小屯一带屯庄尽行淹没虽数日之内水顺河下
不致久停然近湖之地如宋家等洼民田数千百顷至
今二十馀年汪洋浩瀚无一可施犁锄等语查平原次
邱俱在汶邑之西南而其所以被淹者以何家石坝堵
卷五 第 21b 页 WYG0579-0556d.png
塞王堂诸口不能泄水水不北行自必向南矣水尽南
行此其所以被淹也而颜氏一村又与宋家洼等屯俱
在汶邑之西南宋家洼等处之所以被淹者以南旺湖
堤二十馀年不经脩补故也余自到任后每日读治河
书以考古人之成法又朝夕奔走河干以验今日之形
势知宋家洼之所以被淹者皆由于南旺湖堤之不修
夫南旺湖堤旧系民修今岁见百姓灾荒故令运河厅
苏稷督汶上县主簿刘声浩率浅夫于今春已经脩补
卷五 第 22a 页 WYG0579-0557a.png
完竣宋家洼一带之绅衿士民于今夏又经加高加宽
而南旺湖之水已不得过宋家洼二十馀年不施犁锄
之地已渐耕种殆尽矣使早修湖堤又何至淹没二十
馀年乎湖堤一修不惟宋家洼不受湖水之淹即使开
忙生闸亦不能泄宋家洼之水矣数年以来宋家洼之
水所以大者又有故查南旺湖原有关家大闸口在十
里闸下又有五里铺滚水石坝在关家大闸之下皆泄
南旺湖之水以济北运者也数十年关家大闸已废坏
卷五 第 22b 页 WYG0579-0557b.png
无存矣五里铺滚水坝又经堵塞矣此二处不能泄水
而乃开十字河使南旺以北每逢天旱之年处处胶舟
而南旺以南无论旱潦处处淹没二十馀年不得耕种
如宋家洼济宁南乡鱼台沛县滕县各处又何止数千
顷哉自今岁闭利运闸堵十字河严下柳林闸板尽启
十里闸板开新河头使水尽向北行所以宋家洼济宁
南乡鱼台滕县沛县各处俱经耕种而南旺以北重运
亦得遄行并无浅阻之患矣且又令疏关家大闸引河
卷五 第 23a 页 WYG0579-0557c.png
并令疏五里铺滚水石坝引河将来仍开关家大闸滚
水石坝使南旺湖水仍向北行出兼济闸济运而忙生
闸无容议开矣且宋家洼之水又自有出路查宋家洼
以北原有引河一道由开河闸下兼济闸入河既得以
济北河之运又以泄民田之水今俱经淤塞已饬令运
河厅及汶上县主簿劝谕一带乡民照旧开通是宋家
洼之水古人原有定制特后人未之遵行耳㨿疏称曩
经具详指画区处同济宁嘉祥会勘无如行而复止饰
卷五 第 23b 页 WYG0579-0557d.png
为时移势易陵谷变迁之说谓事可行于古而不可行
于今夫自古迄今水性有不就下者乎况忙生闸乃牛
头河之北口自前运河厅任玑堵闸令浅夫多收埽草
遂将忙生闸堵塞水道不行渐至壅阻等语夫济宁嘉
祥之受水犹之汶邑也汶邑之水南下济宁嘉祥先受
其害在汶邑顾汶上之百姓而济宁有不顾济宁之百
姓嘉祥有不顾嘉祥之百姓者乎其为爱养百姓而欲
救之无以异也且忙生之建置遍查诸书无可复考想
卷五 第 24a 页 WYG0579-0558a.png
任玑之意岂不以运河关系重大在昔日由牛头河行
运开忙生闸所以济运今牛头河既不行运故将忙生
闸堵闭开十字河放湖水入河以济今运此亦为运道
计而非必有他意也但不知南旺湖之水宜开关家大
闸五里铺滚水坝以济北运而不当开十字河以济南
运使南旺以南一带之民田受淹也何也南运原未尝
缺水也㨿疏称疏浚牛头一河疏浚之事亦不过令沿
河有田之民高者平之水草芟之湖水一泄随河而南
卷五 第 24b 页 WYG0579-0558b.png
则湖河不致倒溢民田不致淹没等语查前会题疏内
原令地方官各县修筑各县堤岸疏浚各县河道牛头
河并未尝令其不行疏浚也今宜再行严饬地方官令
沿河有田之民速为疏浚无致再淹民田如有抗玩指
名揭报恭处庶各州县亦勇于任事而无敢推诿者矣
㨿疏称山东抚臣汇题两闸一开济宁之水一泄无馀
抑何其言之不经也且闸所以司启闭备蓄泄也水少
则蓄而闭之水多则宣而泄之蓄泄因时启闭由人何
卷五 第 25a 页 WYG0579-0558c.png
至一泄无馀等语查宋尚书挑河之始原深三尺数百
年来河底渐淤加以堤土淋漓运河之底高于牛头河
底一泄无馀又何足怪乎若曰闸所以司启闭备蓄泄
也水少则蓄水多则泄是矣但司启闭者亦必有官备
蓄泄者亦必有人信如是也则闸官闸夫又当添设不
多此一费乎且南旺湖往北既有关家大闸又有五里
铺滚水坝济北运往南又有十字河放水济南运今必
欲开忙生闸将闭十字河而不济南运乎况一开一闭
卷五 第 25b 页 WYG0579-0558d.png
不又多此一番改更之劳乎无论其不必更改也即使
开忙生闸泄尽南旺湖之水既有妨于漕运果何益于
百姓且失百姓鱼藕菱蒲之利矣况南旺为四大水匮
之一原系蓄水之所今不用以蓄水而使之出忙生闸
入牛头河则以有用之水置之无用之地且骤水所经
牛头两岸如嘉祥济宁鱼台之民田受害将无穷也即
曰牛头河之水原有南阳湖昭阳湖入微山湖下抵海
口独不思徐州以西九十里无堤岸伏秋水涨漫入微
卷五 第 26a 页 WYG0579-0559a.png
山湖且将逆流而上逼微山湖水使往北行而牛头河
之水又安能独向南行乎是开忙生闸徒见其有害而
未知利之何从也㨿疏称如督抚所题使两闸永塞诸
邑永困非所以安民生而利运道也伏祈
敕谕抚臣河臣再为秉公细查思当日所以设闸之意
并访后来闭闸之害如其按形查情则必复滚水坝开
忙生闸浚牛头河以利运道者利民生等语查泉河史
云忙生闸系泄湖水入永通闸牛头河由鱼沛运河而
卷五 第 26b 页 WYG0579-0559b.png
下者近年鱼沛水盛南泄不多常苦汇积济宁东南之
境是在当日已淹济宁矣且开忙生闸亦止可以泄南
旺湖水而不能泄宋家洼水盖湖堤间隔宋家洼水固
不能入南旺湖又何由而出忙生闸乎若夫冯家滚水
坝前此之所以开后此之所以闭皆非无故也查马场
湖原受蜀山湖之水故开冯家坝引水东流又于马场
湖东五里营建湖堤一道以禦之又于五里营西建闸
一座十里铺建闸一座安居建闸一座放水济运是马
卷五 第 27a 页 WYG0579-0559c.png
场湖原受蜀山湖之水而不受泗河之水矣泗河之水
原由杨家坝至莲亭门前入河济运杨家坝在济宁州
城东泗河之水贯兖州西流合洸水同经此口南入运
道原未尝设坝正德间因刘宠之乱筑坝引水西绕以
为济城外护始有坝基自明季崇祯十七年流寇猖獗
东省震动于是复筑此坝障水护城至今未改泗洸之
水为此坝所遏由夏家桥入马场湖济运后又将冯家
滚水坝堵筑使蜀山湖之水不至马场湖自此以后马
卷五 第 27b 页 WYG0579-0559d.png
场湖止受泗河之水而不受蜀山湖之水矣数十年来
府河淤塞泗河之水亦不能至马场湖湖地尽皆涸出
奸民俱经盗种矣故在今日宜将冯家滚水坝西另建
蜀山湖堤一道以禦蜀山湖之水再将府河大加疏通
使依旧宽深两岸筑堤束水引水至马场湖又将马场
湖西至冯家坝之旧河大加开通引水至冯家坝又将
冯家坝改闸一座外挑引河一道放水至大长沟西头
入河济运再将获麟古渡建闸一座盖获麟古渡即今
卷五 第 28a 页 WYG0579-0560a.png
之大长沟摆渡口是也盖昔日马场湖受蜀山湖之水
水从西来故宜由安居闸十里铺闸五里营闸放水济
运今马场湖不受蜀山湖之水而受泗河之水故不宜
由五里营闸十里闸安居闸放水济运而宜由冯家滚
水坝至大长沟西头入河济运如此则泗河之水始得
以济运而不至置之无用之地矣泗河之水既出以济
运则南运不患水少而汶河之水口又不宜在南旺而
宜改于五里铺水口既改使汶河之水由湖入河运河
卷五 第 28b 页 WYG0579-0560b.png
不至淤垫可以不必挑挖即使挑挖两岸平坦施功甚
易亦不至如南旺两岸如山工夫百倍也如此则用泗
河之水以济南运用汶河之水以济北运济宁以南既
可免淹没之患而东昌一带亦不至有浅阻之虞此诚
万全之策也冯家坝所以障蜀山湖水是滚水坝所以
泄蜀山湖有馀之水者也若任玑所建之利运闸则并
蜀山湖底之水而亦泄之是知用利运闸则泄水太多
而有妨于运开滚水坝则蓄泄得宜而有裨于运故宜
卷五 第 29a 页 WYG0579-0560c.png
将利运闸永行堵塞重修滚水坝使水由大长沟西头
入运以备蓄泄此古制之不可以不酌复者也㨿疏称
南旺湖泄运河之涌盛非蓄水以备用湖心高于何身
湖水即泄何涉于河又何至有妨于济运之水等语查
宋尚书经理运河既成而又恐泉水不足设四水匮以
济之在汶上曰南旺湖在济宁曰马场湖在东平曰安
山湖在沛县曰昭阳湖此四大水匮也即以南旺湖言
之十里闸下有关家大闸所以放水济北运者也再下
卷五 第 29b 页 WYG0579-0560d.png
有五里铺滚水坝亦所以放水济北运者也南有济运
闸所以放水济南运者也载在河防一览河图中及全
河备考河图中昭昭可㨿谓无涉于河可乎谓无妨于
济运之水可乎今但开河家滚水坝王堂口使水往北
行而南且不淹矣且开马踏湖之新河头弘仁桥以泄
马踏湖之水而蜀山湖之水亦可由马踏湖而泄总之
为民生计而忙生闸不当开为运道计而忙生闸愈不
当开若曰汶上被淹独不思雨潦之年济宁鱼台皆不
卷五 第 30a 页 WYG0579-0561a.png
免淹没之患何独汶上乎然而南旺以南每苦于民田
之淹没南旺以北每苦于胶舟之难行者则又有故查
宋尚书分水原系往南三分今则往南七分矣而又开
利运闸以放蜀山湖之水又开十字河以放南旺湖之
水南旺以南焉得而不淹乎原系往北七分而今则往
北三分矣又将关家大闸五里铺滚水坝堵筑南旺之
水不能济北运也又将弘仁桥新河头闭塞马踏湖之
水不能济北运也南旺以北又安得而不浅阻乎今新
卷五 第 30b 页 WYG0579-0561b.png
河头已开弘仁桥已疏通关家大闸引河现在疏通矣
五里铺滚水坝亦将开放矣如此则南自不至淹没北
自不苦于胶舟诸邑又何至于永困乎然而诸邑之所
以连年被水者又自有故查尚书宋礼听用白英之计
改河南旺嗣后以微过蒙督责方以儒巾治事未几奉
命取材川蜀间其一二未竟之绪至平江伯陈瑄始续
成之是则宋尚书之改河原未竟也查旧运河引汶水
一支出冈城闸由洸河入济宁始得济运而于冈城闸
卷五 第 31a 页 WYG0579-0561c.png
下建冈城坝一道中留七空如闸制然亦系下板遇冬
春之际汶河之水俱系清流闭冈城坝开冈城闸引清
水济运一遇夏秋之交山水泛涨沙随水行则闭冈城
闸开冈城坝使浊水向盐河下海洸河不至淤垫而济
宁塘河未闻岁岁挑挖也此古人之制度尽善尽美无
复遗憾者使宋尚书得终其事改河既完自必仿冈城
坝之制以建戴村坝仿冈城闸之制以建戴村闸南旺
运河分水口上流亦如洸河之制止纳清流而不纳浊
卷五 第 31b 页 WYG0579-0561d.png
流则南旺塘河沙不得淤亦可免岁岁大小挑之费矣
无奈改河未成随以微过蒙督责以儒巾治事未几随
去而平江伯陈瑄又不求其尽善遂贻后世无穷之害
虽万恭垒石为滩潘季驯筑石为坝总不出马之贞之
所逆料至今日马之贞之言不幸而中焉者也为今之
计惟有坎河口石坝之下将戴村坝北头仿冈城坝之
制亦留七空如闸制然现今汶河俱是流沙不能建闸
可于东岸择土性坚实之处仿冈城闸之制建闸三座
卷五 第 32a 页 WYG0579-0562a.png
即于南北各开引河一道使水由闸而行然后将往南
旺之汶河筑土坝以堵之遇冬春水小之际闭坝开闸
纳清以济运如伏秋山水大发之时则闭闸开坝放浊
流以入海则南旺之塘河止纳清流而不纳浊水自不
至于淤垫矣即曰分水口以上现今河淤势必归塘河
一时不能免于挑挖然而用工亦少矣是万世之利也
或曰今两河分流而东平仍岁受水患若将戴村建闸
遇河水大发将闸严闭使水尽由盐河下海东平州不
卷五 第 32b 页 WYG0579-0562b.png
更虞淹没乎独不思古时未有冈城闸未有洸河之先
汶水尽由盐河下海东平州何以不淹也未有分水南
旺之前汶水尽由盐河下海东平州又何以不淹乎然
而东平之所以被水者亦有故河底沙淤日高而盐河
两涯又无堤岸此其所以被淹也今惟添筑盐河两岸
堤工而又加帮汶河两岸堤工则水有所束诸邑俱可
以不淹矣此又一劳永逸之法也
 居济一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