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0579-04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河清汇卷七
益都薛凤祚撰
黄河
河议辨惑
河神
或有问于愚曰河有神乎愚应之曰有问者曰化不可
测之谓神河决而东神舍西矣河决而南神舍北矣
两河清汇卷七
益都薛凤祚撰
黄河
河议辨惑
河神
或有问于愚曰河有神乎愚应之曰有问者曰化不可
测之谓神河决而东神舍西矣河决而南神舍北矣
卷七 第 1b 页 WYG0579-0439b.png
神之所舍孰能治之愚曰神非他即水之性也水性
无分于东西而有分于上下西上而东下则神不欲
决而西北上而南下则神不欲决而北间有决者必
其流缓而沙垫是过颡在山之𩔖也挽上而归下挽
其所不欲而归于其所欲乃所以奉神非治神也孟
子曰禹之治水水之道也道即神也聪明正直之谓
神岂有神而不道者乎故语决为神者愚夫俗子之
言慵臣慢吏推委之词也问者曰彼言天者非与愚
无分于东西而有分于上下西上而东下则神不欲
决而西北上而南下则神不欲决而北间有决者必
其流缓而沙垫是过颡在山之𩔖也挽上而归下挽
其所不欲而归于其所欲乃所以奉神非治神也孟
子曰禹之治水水之道也道即神也聪明正直之谓
神岂有神而不道者乎故语决为神者愚夫俗子之
言慵臣慢吏推委之词也问者曰彼言天者非与愚
卷七 第 2a 页 WYG0579-0439c.png
曰治乱之机天实司之而天人未尝不相须也尧之
时泛滥于中国天未厌乱故人力未至而水逆行也
使禹治之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人力至而天心顺
之也如必以决委之天数既治则曰玄符效灵一切
任天之便而人力无所施焉是尧可以无忧禹可以
不治也归天归神误事最大故愚不敢不首白之也
故道
或有问于愚曰宋欧阳文忠公云黄河已弃之故道自
时泛滥于中国天未厌乱故人力未至而水逆行也
使禹治之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人力至而天心顺
之也如必以决委之天数既治则曰玄符效灵一切
任天之便而人力无所施焉是尧可以无忧禹可以
不治也归天归神误事最大故愚不敢不首白之也
故道
或有问于愚曰宋欧阳文忠公云黄河已弃之故道自
卷七 第 2b 页 WYG0579-0439d.png
古难复而公之见舍复故道之外无有也无乃不可
乎愚应之曰修之言未试之言也且但云难复非不
可复也愚尝考之史曰汉元光中河决瓠子注钜野
后二十馀年武帝自临决河沉璧投马群臣负薪塞
之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无水灾矣夫禹旧迹非故
道乎堙淤二十馀载而一塞决即复通之何云故道
不可复乎且即以神禹治水言之九河曰疏济漯曰
瀹汝汉曰决淮泗曰排傅者曰疏通也瀹亦疏通之
乎愚应之曰修之言未试之言也且但云难复非不
可复也愚尝考之史曰汉元光中河决瓠子注钜野
后二十馀年武帝自临决河沉璧投马群臣负薪塞
之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无水灾矣夫禹旧迹非故
道乎堙淤二十馀载而一塞决即复通之何云故道
不可复乎且即以神禹治水言之九河曰疏济漯曰
瀹汝汉曰决淮泗曰排傅者曰疏通也瀹亦疏通之
卷七 第 3a 页 WYG0579-0440a.png
意排决皆去其壅塞也故未尝有开凿之说故孟子
谓之行所无事而他日告公都子者有曰禹掘地而
注之海傅者恐人以掘为疑即解之曰决地以去壅
塞也盖天地开辟之初即有百川四渎原自朝宗于
海高卑上下脉络贯通原不假于人力岁久湮淤至
尧时泛滥之极禹不过审其高卑上下之势去其壅
塞湮淤之处以复天地之故道耳故未尝创掘一河
也吾人知识不逮神禹远甚乃欲舍故道而另凿一
谓之行所无事而他日告公都子者有曰禹掘地而
注之海傅者恐人以掘为疑即解之曰决地以去壅
塞也盖天地开辟之初即有百川四渎原自朝宗于
海高卑上下脉络贯通原不假于人力岁久湮淤至
尧时泛滥之极禹不过审其高卑上下之势去其壅
塞湮淤之处以复天地之故道耳故未尝创掘一河
也吾人知识不逮神禹远甚乃欲舍故道而另凿一
卷七 第 3b 页 WYG0579-0440b.png
河可乎禹无踰矣即如贾鲁治河亦以复故道为主
傅记可考也且近来徐邳之间屡塞屡通如以故道
为不可复则徐邳久为陆矣藉令欲弃故道而凿新
河无论其无所也即使得便宜之地而凿之人力能
使阔百丈以至三百丈深三四丈以及五六丈如故
河乎即使能之将置黄河于何地乎如不可置黄河
何择于新故故则淤新则不淤吾不得而知也尽信
书不如无书修言不足信也
傅记可考也且近来徐邳之间屡塞屡通如以故道
为不可复则徐邳久为陆矣藉令欲弃故道而凿新
河无论其无所也即使得便宜之地而凿之人力能
使阔百丈以至三百丈深三四丈以及五六丈如故
河乎即使能之将置黄河于何地乎如不可置黄河
何择于新故故则淤新则不淤吾不得而知也尽信
书不如无书修言不足信也
卷七 第 4a 页 WYG0579-0440c.png
沙垫
或有问于愚曰沙垫底高之说何如愚应之曰河底甚
深沙垫则高理所有也然以之论于旁决之时则可
非所论于河水归漕之后也盖旁决则水去沙停其
底自高归漕则沙随水刷自难垫底但沙最易停亦
易刷即一河之中溜头趋处则深平缓处则浅此浅
彼深总不出我范围此挽水归漕之策必不可缓而
欲挽水者非塞决筑堤不可也宋苏文忠吕梁诗云
或有问于愚曰沙垫底高之说何如愚应之曰河底甚
深沙垫则高理所有也然以之论于旁决之时则可
非所论于河水归漕之后也盖旁决则水去沙停其
底自高归漕则沙随水刷自难垫底但沙最易停亦
易刷即一河之中溜头趋处则深平缓处则浅此浅
彼深总不出我范围此挽水归漕之策必不可缓而
欲挽水者非塞决筑堤不可也宋苏文忠吕梁诗云
卷七 第 4b 页 WYG0579-0440d.png
坐观入市巷闾井吏民走尽馀王尊岁寒霜重水归
壑但见屋瓦留沙痕则此时黄河之水固尝入市而
河流之沙高于屋矣自宋迄今垫而疏疏而垫者不
知其几岂可以此而遂欲弃故河哉故沙垫底高者
乃故道难复之根而故道难复者乃别寻他道之根
此说最为膏肓之疾治河者宜审之
挑浚海口
或有问于愚曰河以海为壑自海啸之后沙塞其口以
壑但见屋瓦留沙痕则此时黄河之水固尝入市而
河流之沙高于屋矣自宋迄今垫而疏疏而垫者不
知其几岂可以此而遂欲弃故河哉故沙垫底高者
乃故道难复之根而故道难复者乃别寻他道之根
此说最为膏肓之疾治河者宜审之
挑浚海口
或有问于愚曰河以海为壑自海啸之后沙塞其口以
卷七 第 5a 页 WYG0579-0441a.png
致上流迟滞必须疏浚或别寻一路另凿海口之为
得也愚应之曰海啸之说未之前闻但纵有沙塞使
两河之水顺轨东下水行沙刷海能逆之不通乎盖
上决而后下壅非下壅而后上决也愚尝亲往海口
阅视宽者十四五里最窄者五六百丈茫茫万顷此
身若浮蚤暮两潮疏浚者何处驻足若欲另凿一口
不知何等人力遂能使之深广如旧假令凿之易矣
又安保其海之不复啸啸之不复塞乎旧则塞新凿
得也愚应之曰海啸之说未之前闻但纵有沙塞使
两河之水顺轨东下水行沙刷海能逆之不通乎盖
上决而后下壅非下壅而后上决也愚尝亲往海口
阅视宽者十四五里最窄者五六百丈茫茫万顷此
身若浮蚤暮两潮疏浚者何处驻足若欲另凿一口
不知何等人力遂能使之深广如旧假令凿之易矣
又安保其海之不复啸啸之不复塞乎旧则塞新凿
卷七 第 5b 页 WYG0579-0441b.png
者则不塞非愚之所详也
草湾河
或有问于愚曰河由草湾入海何如愚应之曰河由淮
城北西桥地方入海此故也嘉靖三十年间河忽冲
开草湾而西桥正河遂塞连都御史塞之不得未几
自塞河复归故道今于万历十六年河水仍归草湾
而故河复淤淮城之民恃以安枕矣查得草湾六十
里至赤晏庙复归正河似亦无碍但正河之面三百
草湾河
或有问于愚曰河由草湾入海何如愚应之曰河由淮
城北西桥地方入海此故也嘉靖三十年间河忽冲
开草湾而西桥正河遂塞连都御史塞之不得未几
自塞河复归故道今于万历十六年河水仍归草湾
而故河复淤淮城之民恃以安枕矣查得草湾六十
里至赤晏庙复归正河似亦无碍但正河之面三百
卷七 第 6a 页 WYG0579-0441c.png
馀丈草湾阔仅三分之一譬之咽喉狭小吞咽不及
则徐邳之水消泄未免迟滞此则可虑耳今欲挽归
正河人力亦可施者而清江浦一带居民方恃正河
之塞为安人情难于重拂而以水势度之二三年间
恐当复归正河姑俟之可也
防河非障河
或有问于愚曰贾让有云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治
土而防其川犹之儿啼而塞其口故禹之治水以导
则徐邳之水消泄未免迟滞此则可虑耳今欲挽归
正河人力亦可施者而清江浦一带居民方恃正河
之塞为安人情难于重拂而以水势度之二三年间
恐当复归正河姑俟之可也
防河非障河
或有问于愚曰贾让有云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治
土而防其川犹之儿啼而塞其口故禹之治水以导
卷七 第 6b 页 WYG0579-0441d.png
而今治水以障何也无乃止儿啼而塞其口乎愚应
之曰昔白圭逆水之性以邻国为壑是谓之障若顺
水之性堤以防溢则谓之防防之者乃所以导之也
河水盛涨之时无堤则必旁溢旁溢则必泛滥而不
循轨岂能以海为壑耶故堤之者欲其不溢而循轨
以入于海也譬之婴儿之口旁溃一痈久之成漏汤
液旁出不能下咽声气旁泄不能成音久之不治身
且稿矣何有于口故河以海为口障旁决而使之归
之曰昔白圭逆水之性以邻国为壑是谓之障若顺
水之性堤以防溢则谓之防防之者乃所以导之也
河水盛涨之时无堤则必旁溢旁溢则必泛滥而不
循轨岂能以海为壑耶故堤之者欲其不溢而循轨
以入于海也譬之婴儿之口旁溃一痈久之成漏汤
液旁出不能下咽声气旁泄不能成音久之不治身
且稿矣何有于口故河以海为口障旁决而使之归
卷七 第 7a 页 WYG0579-0442a.png
于海者正所以宣其口也再考之禹贡云九泽既陂
四海会同傅曰九州之泽已有陂障而无决溃四海
之水无不会同而各有所归则禹之导水何尝不以
堤哉不知考耳问者曰堤以防水似矣水高堤高不
将隆堤于天乎愚曰若谓堤之外即水耶堤外为岸
岸下为河平时水不及岸堤若赘疣伏秋异常之水
始出岸而及堤然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或旬日即
复落归于漕愚堤成之后逾十年矣未尝有分寸之
四海会同傅曰九州之泽已有陂障而无决溃四海
之水无不会同而各有所归则禹之导水何尝不以
堤哉不知考耳问者曰堤以防水似矣水高堤高不
将隆堤于天乎愚曰若谓堤之外即水耶堤外为岸
岸下为河平时水不及岸堤若赘疣伏秋异常之水
始出岸而及堤然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或旬日即
复落归于漕愚堤成之后逾十年矣未尝有分寸之
卷七 第 7b 页 WYG0579-0442b.png
加何须隆之于天也
贾让策河
或有问于愚曰贾让有云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
冲者治堤岁费且万万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
之民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尺寸之地哉
此策可施于今否愚应之曰民可徙岁运
国储四百万石将安适乎问者曰决可行也愚曰崔镇
故事可考也此决最大越三四年而深丈馀者仅去
贾让策河
或有问于愚曰贾让有云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
冲者治堤岁费且万万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
之民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尺寸之地哉
此策可施于今否愚应之曰民可徙岁运
国储四百万石将安适乎问者曰决可行也愚曰崔镇
故事可考也此决最大越三四年而深丈馀者仅去
卷七 第 8a 页 WYG0579-0442c.png
口一二十丈间稍入坡内止深一二尺矣盖住址陆
地非若沙淤可刷散漫无归之水源无漕渠可容且
树桩基磉在在有之运艘侥倖由此者往往触败岂
可恃为运道且运艘经行之处虽里河亦欲筑堤以
便索挽乃可令之由决乎然则贾让中策所谓据坚
地作石堤开水门旱则开东方下门溉冀州水则开
西方高门分河流何如愚曰河流不常与水门每不
相值或并水门而淤漫之且所溉之地亦一再岁而
地非若沙淤可刷散漫无归之水源无漕渠可容且
树桩基磉在在有之运艘侥倖由此者往往触败岂
可恃为运道且运艘经行之处虽里河亦欲筑堤以
便索挽乃可令之由决乎然则贾让中策所谓据坚
地作石堤开水门旱则开东方下门溉冀州水则开
西方高门分河流何如愚曰河流不常与水门每不
相值或并水门而淤漫之且所溉之地亦一再岁而
卷七 第 8b 页 WYG0579-0442d.png
高矣后将何如哉矧旱则河水已浅难于分溉潦固
可泄而西方地高水安可往丘文庄谓古今无出此
策夫乃身未经历耳刘中丞问水集中言之甚详盖
名言也惟宋任伯雨曰河流混浊与沙相半流行既
久迤逦淤淀久而决者势也为今之策止宜宽立堤
防约拦水势使不大段涌流耳此即愚近筑遥堤之
意也故治河者必无一劳永逸之功惟有救偏补弊
之策不可有喜新炫奇之智惟当收安常处顺之休
可泄而西方地高水安可往丘文庄谓古今无出此
策夫乃身未经历耳刘中丞问水集中言之甚详盖
名言也惟宋任伯雨曰河流混浊与沙相半流行既
久迤逦淤淀久而决者势也为今之策止宜宽立堤
防约拦水势使不大段涌流耳此即愚近筑遥堤之
意也故治河者必无一劳永逸之功惟有救偏补弊
之策不可有喜新炫奇之智惟当收安常处顺之休
卷七 第 9a 页 WYG0579-0443a.png
毋持求全之心苛责于最难之事毋以束湿之见强
制乎叵测之流毋厌已试之规遂惑于道听之说循
两河之故道守先哲之成规便是行所无事舍此他
图即孟子所谓恶其凿矣
开支河
或有问于愚曰黄淮原为二渎今合而为一矣而自昆
崙千溪万𣲖如泾渭沁汴诸河与山东诸泉复合之
又何怪其溢也为今之计莫若多穿支河以杀其势
制乎叵测之流毋厌已试之规遂惑于道听之说循
两河之故道守先哲之成规便是行所无事舍此他
图即孟子所谓恶其凿矣
开支河
或有问于愚曰黄淮原为二渎今合而为一矣而自昆
崙千溪万𣲖如泾渭沁汴诸河与山东诸泉复合之
又何怪其溢也为今之计莫若多穿支河以杀其势
卷七 第 9b 页 WYG0579-0443b.png
何如愚应之曰黄河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
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升之沙非极
汛流必致停滞若水分则势缓而沙停沙停则河塞
河不两行自古记之支河一开正河必夺故草湾开
而西桥故道遂淤崔镇决而桃清以下遂塞崔家口
决而秦沟遂为平陆近事固可鉴也问者曰禹疏九
河何如愚曰九河非禹所凿特疏之耳盖九河乃黄
河必经之地势不能避故仍疏之而禹仍合之同为
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升之沙非极
汛流必致停滞若水分则势缓而沙停沙停则河塞
河不两行自古记之支河一开正河必夺故草湾开
而西桥故道遂淤崔镇决而桃清以下遂塞崔家口
决而秦沟遂为平陆近事固可鉴也问者曰禹疏九
河何如愚曰九河非禹所凿特疏之耳盖九河乃黄
河必经之地势不能避故仍疏之而禹仍合之同为
卷七 第 10a 页 WYG0579-0443c.png
逆河入于海其意盖可想也然则如贾让所云多穿
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可乎愚曰此法行于
上源河清之处或可若兰州以下水少沙多一灌田
中禾为沙压尚可食乎然则淮清其可分矣愚曰引
淮而西其势必与黄会引淮而东则与决高堰而病
淮扬无异也盖河水经行之处未有不病民者向有
欲自盱眙凿通天长六合出瓜埠入江者无论中亘
山麓必不可开而天长六合之民非我赤子哉且所
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可乎愚曰此法行于
上源河清之处或可若兰州以下水少沙多一灌田
中禾为沙压尚可食乎然则淮清其可分矣愚曰引
淮而西其势必与黄会引淮而东则与决高堰而病
淮扬无异也盖河水经行之处未有不病民者向有
欲自盱眙凿通天长六合出瓜埠入江者无论中亘
山麓必不可开而天长六合之民非我赤子哉且所
卷七 第 10b 页 WYG0579-0443d.png
籍以敌黄而刷清口者全淮也淮水中溃清口必塞
运艘将从何处经行弗之思耳
疏筑浚三法
或有问于愚曰治河之法凡三疏筑浚是也浚者挑去
其沙之谓也疏之不可奚不以浚而惟以筑乎愚应
之曰河底深者六七丈浅者三四丈阔者一二里隘
者一百七八十丈沙饱其中不知其几千万斛即以
十里计之不知用夫若干万名为工若干月日所挑
运艘将从何处经行弗之思耳
疏筑浚三法
或有问于愚曰治河之法凡三疏筑浚是也浚者挑去
其沙之谓也疏之不可奚不以浚而惟以筑乎愚应
之曰河底深者六七丈浅者三四丈阔者一二里隘
者一百七八十丈沙饱其中不知其几千万斛即以
十里计之不知用夫若干万名为工若干月日所挑
卷七 第 11a 页 WYG0579-0444a.png
之沙不知安顿何处纵使其能挑而尽也堤之不筑
水复旁溢则沙复停塞可胜挑乎以水刷沙如汤沃
雪刷之云难挑之云易何其愚何其拘也问者曰昔
人方舟之法不可行乎愚曰湍溜之中舟难维系而
如饴之流遇坎复盈何穷已耶此但可施于闸河而
非所论于黄河也
黄淮分合
或有问于愚曰淮不敌黄故决高堰避而东也今子复
水复旁溢则沙复停塞可胜挑乎以水刷沙如汤沃
雪刷之云难挑之云易何其愚何其拘也问者曰昔
人方舟之法不可行乎愚曰湍溜之中舟难维系而
如饴之流遇坎复盈何穷已耶此但可施于闸河而
非所论于黄河也
黄淮分合
或有问于愚曰淮不敌黄故决高堰避而东也今子复
卷七 第 11b 页 WYG0579-0444b.png
合之无乃非策乎愚应之曰禹贡云导淮自桐柏东
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按泗沂即山东汶河诸水也历
徐邳至清口而与淮会自宋神宗十年七月黄河大
决于澶州北流断绝河遂南徙合泗沂而与淮会矣
自神宗迄今六百馀年淮黄合流无恙乃今遂有避
黄之说耶夫淮避黄而东矣而黄亦寻决崔镇亦岂
避淮而北乎盖高堰决而后淮水东崔镇决而后黄
水北堤决而水分非水合而堤决也问者曰兹固然
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按泗沂即山东汶河诸水也历
徐邳至清口而与淮会自宋神宗十年七月黄河大
决于澶州北流断绝河遂南徙合泗沂而与淮会矣
自神宗迄今六百馀年淮黄合流无恙乃今遂有避
黄之说耶夫淮避黄而东矣而黄亦寻决崔镇亦岂
避淮而北乎盖高堰决而后淮水东崔镇决而后黄
水北堤决而水分非水合而堤决也问者曰兹固然
卷七 第 12a 页 WYG0579-0444c.png
矣数年以来两河分流小潦即溢今复合之溢将奈
何愚曰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
之水皆由沙而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
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
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滥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
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虑河再决
或有问于愚曰河既堤矣可保不复决乎复决可无患
何愚曰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
之水皆由沙而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
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
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滥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
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虑河再决
或有问于愚曰河既堤矣可保不复决乎复决可无患
卷七 第 12b 页 WYG0579-0444d.png
乎愚应之曰纵决亦何害哉盖河之夺也非以一决
即能夺之决而不治正河之流日缓则沙日高沙日
高则决日多河始夺耳今之治者偶见一决凿者便
欲弃故觅新懦者辄自委之天数议论纷起年复一
年几何而不至夺河哉今有遥堤以障其狂有减水
坝以杀其怒必不至如往时多决纵使偶有一决水
退复塞还漕循轨可以日计何患哉往事无论矣即
如万历十五年河南刘兽医等堤共决十馀处淮安
即能夺之决而不治正河之流日缓则沙日高沙日
高则决日多河始夺耳今之治者偶见一决凿者便
欲弃故觅新懦者辄自委之天数议论纷起年复一
年几何而不至夺河哉今有遥堤以障其狂有减水
坝以杀其怒必不至如往时多决纵使偶有一决水
退复塞还漕循轨可以日计何患哉往事无论矣即
如万历十五年河南刘兽医等堤共决十馀处淮安
卷七 第 13a 页 WYG0579-0445a.png
河决范家口天妃坝二处上廑夫宵旰特遣科臣督
筑筑后即成安流此其明徵矣故治河者惟以定议
论辟纷更为主河决未足深虑也
缕堤遥堤
或有问于愚曰堤以遥言何也愚应之曰缕堤即近河
滨束水太急怒涛湍溜必至伤堤遥堤离河颇远或
一里馀或二三里伏秋暴涨之时难保水不至堤然
出岸之水必浅既远且浅其势必缓缓则堤自易保
筑筑后即成安流此其明徵矣故治河者惟以定议
论辟纷更为主河决未足深虑也
缕堤遥堤
或有问于愚曰堤以遥言何也愚应之曰缕堤即近河
滨束水太急怒涛湍溜必至伤堤遥堤离河颇远或
一里馀或二三里伏秋暴涨之时难保水不至堤然
出岸之水必浅既远且浅其势必缓缓则堤自易保
卷七 第 13b 页 WYG0579-0445b.png
也或曰然则缕可弃乎愚曰诚不能为有无也宿迁
而下原无缕堤未尝为遥病也假令尽削缕堤伏秋
黄水出岸淤留岸高积之数年水虽涨不能出岸矣
第已成之业不忍言弃而如双沟辛安等处缕堤之
内颇有居民安土重迁姑行司道官谕民五月移住
遥堤九月仍归故址从否固难强之然至危急之时
彼亦不得不以遥堤为家也问者曰缕不去则两堤
相夹中间积潦之水或缕堤决入黄河何处宣泄愚
而下原无缕堤未尝为遥病也假令尽削缕堤伏秋
黄水出岸淤留岸高积之数年水虽涨不能出岸矣
第已成之业不忍言弃而如双沟辛安等处缕堤之
内颇有居民安土重迁姑行司道官谕民五月移住
遥堤九月仍归故址从否固难强之然至危急之时
彼亦不得不以遥堤为家也问者曰缕不去则两堤
相夹中间积潦之水或缕堤决入黄河何处宣泄愚
卷七 第 14a 页 WYG0579-0445c.png
曰水归漕无难也纵有积潦秋冬之间特开一缺放
之旋即填补亦易易耳若有格堤处所积水顺堤直
下仍归大河犹不足虑矣
筑遥堤不同
或有问于愚曰遥堤之筑是矣而直河至古城一带何
以不筑愚应之曰此地俱𨽻宿迁内有落马侍丘等
湖湖外高冈缳绕乃天然遥堤也黄水暴涨则灌入
诸湖黄水消落则诸湖之水随之而出已经题覆如
之旋即填补亦易易耳若有格堤处所积水顺堤直
下仍归大河犹不足虑矣
筑遥堤不同
或有问于愚曰遥堤之筑是矣而直河至古城一带何
以不筑愚应之曰此地俱𨽻宿迁内有落马侍丘等
湖湖外高冈缳绕乃天然遥堤也黄水暴涨则灌入
诸湖黄水消落则诸湖之水随之而出已经题覆如
卷七 第 14b 页 WYG0579-0445d.png
后不敢赘也问者曰桃清二县之北亦有诸湖联络
何以筑之愚曰湖与宿同而湖外皆系洼地水从五
港灌口出海故崔镇一决而桃清遂涸此则与宿异
耳问者曰止筑北岸而南岸自马厂坡而下何以不
筑愚曰此处岸外即系淮河势能敌黄黄水泛滥未
免灌入黄落仍归故渠不能夺河故不筑也
减水坝
或有问于愚曰两堤并峙重门禦暴又何需于减水坝
何以筑之愚曰湖与宿同而湖外皆系洼地水从五
港灌口出海故崔镇一决而桃清遂涸此则与宿异
耳问者曰止筑北岸而南岸自马厂坡而下何以不
筑愚曰此处岸外即系淮河势能敌黄黄水泛滥未
免灌入黄落仍归故渠不能夺河故不筑也
减水坝
或有问于愚曰两堤并峙重门禦暴又何需于减水坝
卷七 第 15a 页 WYG0579-0446a.png
也与其多费以筑减水之坝宁若留决之为愈乎且
与支河何异也愚应之曰防之不可不周虑之不可
不深异常暴涨之水则任其宣泄少杀河伯之怒则
堤可保也决口虚沙水冲则深故掣全河之水以夺
河坝面有石水不能汕故止减盈溢之水水落则河
身如故也俱建于北岸者欲其从灌口入海也问者
曰今四坝何以不泄水也无怪乎议者之欲毁也愚
曰初创之时伏秋水泄喧声若雷日久河深深则可
与支河何异也愚应之曰防之不可不周虑之不可
不深异常暴涨之水则任其宣泄少杀河伯之怒则
堤可保也决口虚沙水冲则深故掣全河之水以夺
河坝面有石水不能汕故止减盈溢之水水落则河
身如故也俱建于北岸者欲其从灌口入海也问者
曰今四坝何以不泄水也无怪乎议者之欲毁也愚
曰初创之时伏秋水泄喧声若雷日久河深深则可
卷七 第 15b 页 WYG0579-0446b.png
容异常之水何尝不泄特不常也且所谓减水坝者
减其盈溢之水也不溢则已何必减为留之以待异
常之水可也虑缕堤束水大急恐有奔溃也远创遥
堤以广容纳又虑遥堤涓滴不泄恐有啮刷也创建
滚水坝以便宣泄崔镇徐升李太等坝皆因地势卑
下使水易趋原以防异常之涨非以减平漕之水也
数年以来束水归漕河身渐深水不盈坝堤不被冲
此正河道之利矣议者欲将三坝折落用心良苦识
减其盈溢之水也不溢则已何必减为留之以待异
常之水可也虑缕堤束水大急恐有奔溃也远创遥
堤以广容纳又虑遥堤涓滴不泄恐有啮刷也创建
滚水坝以便宣泄崔镇徐升李太等坝皆因地势卑
下使水易趋原以防异常之涨非以减平漕之水也
数年以来束水归漕河身渐深水不盈坝堤不被冲
此正河道之利矣议者欲将三坝折落用心良苦识
卷七 第 16a 页 WYG0579-0447a.png
量未得崔镇坝石顶去地仅二尺八寸视遥堤低七
尺徐升坝石顶去地仅二尺五寸视遥堤低七尺三
寸季太坝石顶去地仅二尺视遥堤低八尺三坝临
水河岸离水而各八九尺一丈不等较之三坝各高
三四尺不等是河岸甚高石坝原低每遇伏秋水高
于岸即从各坝滚出其不得出坝者乃不得出岸者
也欲分水势坝可折矣一带河岸可尽削耶据乡民
毕九皋冯吉赵伦等䜣称坝外水乡渐成膏腴逃徙
尺徐升坝石顶去地仅二尺五寸视遥堤低七尺三
寸季太坝石顶去地仅二尺视遥堤低八尺三坝临
水河岸离水而各八九尺一丈不等较之三坝各高
三四尺不等是河岸甚高石坝原低每遇伏秋水高
于岸即从各坝滚出其不得出坝者乃不得出岸者
也欲分水势坝可折矣一带河岸可尽削耶据乡民
毕九皋冯吉赵伦等䜣称坝外水乡渐成膏腴逃徙
卷七 第 16b 页 WYG0579-0447b.png
之民近方归业若欲将坝改折二层是为无坝先年
河从此决又可虞矣酌之势仍旧为便
筑高家堰
或有问于愚曰高家堰之筑淮扬甚以为便而泗州人
苦其停蓄淮水何也愚应之曰此非知水者之言也
夫高堰居淮安之西南隅去郡城四十里而近堰东
为山阳县之西北乡地称膏腴堰西为阜陵泥墩范
家诸湖西南为洪泽湖淮水自凤泗来合诸湖之水
河从此决又可虞矣酌之势仍旧为便
筑高家堰
或有问于愚曰高家堰之筑淮扬甚以为便而泗州人
苦其停蓄淮水何也愚应之曰此非知水者之言也
夫高堰居淮安之西南隅去郡城四十里而近堰东
为山阳县之西北乡地称膏腴堰西为阜陵泥墩范
家诸湖西南为洪泽湖淮水自凤泗来合诸湖之水
卷七 第 17a 页 WYG0579-0448a.png
出清口会黄河经安东县出云梯关以达于海此自
禹迄今故道然也堰距湖尚存陆地里许而淮水盛
发辄及堰秦周以前无考矣史称汉陈登筑堰禦淮
至平江伯陈瑄复大葺之淮扬恃以为安者二百馀
年岁久剥蚀而私贩者利其直达以免关津盘讦往
往盗决之至隆庆四年大溃淮湖之水洚洞东注合
白马汜光诸湖决黄浦八浅而出扬高宝兴盐诸邑
汇为巨浸每岁四五月间淮阴畚土塞城门穴窦出
禹迄今故道然也堰距湖尚存陆地里许而淮水盛
发辄及堰秦周以前无考矣史称汉陈登筑堰禦淮
至平江伯陈瑄复大葺之淮扬恃以为安者二百馀
年岁久剥蚀而私贩者利其直达以免关津盘讦往
往盗决之至隆庆四年大溃淮湖之水洚洞东注合
白马汜光诸湖决黄浦八浅而出扬高宝兴盐诸邑
汇为巨浸每岁四五月间淮阴畚土塞城门穴窦出
卷七 第 17b 页 WYG0579-0448b.png
入而城中街衢尚可舟也淮既东黄水亦蹑其后浊
流西溯清口遂堙而决水行地宣泄不及清口之半
不免停注上源而凤阳寿泗间亦成巨浸矣故此堰
为两河关键不止为淮河堤防也愚戊寅之夏询之
泗人曰凤泗之水畜于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
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畜也清口塞于高堰未决之
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塞也愚曰堰
决而塞筑则必通堰决而畜筑则必陆堰成而清口
流西溯清口遂堙而决水行地宣泄不及清口之半
不免停注上源而凤阳寿泗间亦成巨浸矣故此堰
为两河关键不止为淮河堤防也愚戊寅之夏询之
泗人曰凤泗之水畜于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
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畜也清口塞于高堰未决之
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塞也愚曰堰
决而塞筑则必通堰决而畜筑则必陆堰成而清口
卷七 第 18a 页 WYG0579-0448c.png
自利清口利而凤泗水下愚何疑乎遂锐意董诸臣
筑之二月决工告竣而清口遂辟七月堤工告成而
清深阔如故八月河水大退高堰外水及堤址者仅
一百五十丈馀皆乾地再询泗州之水尽已归漕膏
腴可耕而泗州人士始谓高堰之当筑矣问者曰然
则每岁伏秋泗水何复涨也愚曰淮水发源于河南
之桐柏山挟汝氾控颍肥濠等处七十二溪之水至
泗州下流龟山横截河中故至泗则涌譬之咽喉之
筑之二月决工告竣而清口遂辟七月堤工告成而
清深阔如故八月河水大退高堰外水及堤址者仅
一百五十丈馀皆乾地再询泗州之水尽已归漕膏
腴可耕而泗州人士始谓高堰之当筑矣问者曰然
则每岁伏秋泗水何复涨也愚曰淮水发源于河南
之桐柏山挟汝氾控颍肥濠等处七十二溪之水至
泗州下流龟山横截河中故至泗则涌譬之咽喉之
卷七 第 18b 页 WYG0579-0448d.png
间汤饮骤下吞吐不及一时扼塞其势然者且淮涨
于泗即黄涨于河南徐邳也每岁伏秋皆然自古及
今无异泗州水困黄遏淮矣河南徐邳水困又谁遏
之乎盖两水发有先后各有消长泗人见牛未见羊
耳再查万历六年以前黄决崔镇而北淮决高堰而
东两河风马牛不相及矣而泗州之告水灾者无岁
无之即其时也亦岂有黄遏之乎
越城周家坝
于泗即黄涨于河南徐邳也每岁伏秋皆然自古及
今无异泗州水困黄遏淮矣河南徐邳水困又谁遏
之乎盖两水发有先后各有消长泗人见牛未见羊
耳再查万历六年以前黄决崔镇而北淮决高堰而
东两河风马牛不相及矣而泗州之告水灾者无岁
无之即其时也亦岂有黄遏之乎
越城周家坝
卷七 第 19a 页 WYG0579-0449a.png
或有问于愚曰高堰之筑是矣而南有越城并周家桥
淮水暴涨从此溢入白马湖宝应县湖水遂溢此于
高堰之决何异愚应之曰愚与司道勘议已确筹之
熟矣其不同者有三而其必不可筑者一夫高堰地
形甚卑至越城稍亢越城迤南则又亢故高堰决则
全淮之水内灌冬春不止若越城周家桥则大涨乃
溢水消仍为陆地每岁涨不过两次每溢不满再旬
其不同一也高堰逼近淮城淮水东注不免溢盈漕
淮水暴涨从此溢入白马湖宝应县湖水遂溢此于
高堰之决何异愚应之曰愚与司道勘议已确筹之
熟矣其不同者有三而其必不可筑者一夫高堰地
形甚卑至越城稍亢越城迤南则又亢故高堰决则
全淮之水内灌冬春不止若越城周家桥则大涨乃
溢水消仍为陆地每岁涨不过两次每溢不满再旬
其不同一也高堰逼近淮城淮水东注不免溢盈漕
卷七 第 19b 页 WYG0579-0449b.png
渠围绕城廓若周家桥之水即入白马诸湖容受有
地而淮城晏然其不同二也淮水从高堰出则黄河
浊流必溯流而上而清口遂淤今周家桥止通漫溢
之水而淮流之出清口者如故其不同三也当淮河
暴涨之时正欲藉此以杀其势即黄河之减水坝也
若并筑之则非惟高堰之水增溢难守即凤泗亦不
免加涨矣然则即于周家桥疏凿成河以杀淮河之
𫝑何如愚曰漫溢之水不多为时不久故诸湖尚可
地而淮城晏然其不同二也淮水从高堰出则黄河
浊流必溯流而上而清口遂淤今周家桥止通漫溢
之水而淮流之出清口者如故其不同三也当淮河
暴涨之时正欲藉此以杀其势即黄河之减水坝也
若并筑之则非惟高堰之水增溢难守即凤泗亦不
免加涨矣然则即于周家桥疏凿成河以杀淮河之
𫝑何如愚曰漫溢之水不多为时不久故诸湖尚可
卷七 第 20a 页 WYG0579-0449c.png
容受若疏凿成河则必能夺淮河之大势而淤塞清
口泛溢淮扬之患又不免矣况私盐商舶由此直达
宁不坏鹾政而亏清江板闸之税耶
罪河
或有问于愚曰向来河堤之决人皆归罪于河之猖獗
堤不能障有之乎愚应之曰河势自无不猖獗者譬
之狂酋狡贼环城而攻惟在守城者加之意耳往事
无论矣即如近岁范家口之堤汕刷者十八管河官
口泛溢淮扬之患又不免矣况私盐商舶由此直达
宁不坏鹾政而亏清江板闸之税耶
罪河
或有问于愚曰向来河堤之决人皆归罪于河之猖獗
堤不能障有之乎愚应之曰河势自无不猖獗者譬
之狂酋狡贼环城而攻惟在守城者加之意耳往事
无论矣即如近岁范家口之堤汕刷者十八管河官
卷七 第 20b 页 WYG0579-0449d.png
置之若弃人以告者辄重笞之能无决乎决后官夫
避罪辄委之于河而河之罪不可解矣是岂河之罪
哉
二洪怪石
或有问于愚曰昔年徐吕二洪怪石嶙峋上浮水面湍
激之声如雷舟触之必败今皆无声得非沙掩其上
而然乎愚应之曰二洪本体甚高沙能掩之是无徐
州矣徐洪于嘉靖二十年为主事陈穆所凿吕梁洪
避罪辄委之于河而河之罪不可解矣是岂河之罪
哉
二洪怪石
或有问于愚曰昔年徐吕二洪怪石嶙峋上浮水面湍
激之声如雷舟触之必败今皆无声得非沙掩其上
而然乎愚应之曰二洪本体甚高沙能掩之是无徐
州矣徐洪于嘉靖二十年为主事陈穆所凿吕梁洪
卷七 第 21a 页 WYG0579-0450a.png
于嘉靖二十三年为主事陈洪范所凿巉岩突屹之
石一切削而平之铲而卑之今河中之回澜亭即洪
基也又安望其有声耶皆有碑志可考不必辨也
徐城低下
或有问于愚曰徐州城当伏秋水发之时河高于地以
至城中雨水难泄人甚苦之奈何愚应之曰此不特
徐州为然也滨河州县皆有之如凤阳之泗州河南
之虞城等县皆然至如河南省城则河面高于地面
石一切削而平之铲而卑之今河中之回澜亭即洪
基也又安望其有声耶皆有碑志可考不必辨也
徐城低下
或有问于愚曰徐州城当伏秋水发之时河高于地以
至城中雨水难泄人甚苦之奈何愚应之曰此不特
徐州为然也滨河州县皆有之如凤阳之泗州河南
之虞城等县皆然至如河南省城则河面高于地面
卷七 第 21b 页 WYG0579-0450b.png
丈馀矣一城之命悬于护城一堤谨谨修守而已城
中积水惟有车戽之法而土人颇不惯此垫土增高
亦是良策而填筑工费不赀官街衙舍尚可努力为
之小民未必能办若欲为长久之计则惟有比照宿
迁城事例而士民安土重迁未必乐从查得徐南地
势颇洼开浚一渠纵之由符离集出小河口亦一策
也或曰黄河旧由新集经萧县蓟门出小浮桥河水
尚未至此今由石城出浊河皆系民间稑地原非河
中积水惟有车戽之法而土人颇不惯此垫土增高
亦是良策而填筑工费不赀官街衙舍尚可努力为
之小民未必能办若欲为长久之计则惟有比照宿
迁城事例而士民安土重迁未必乐从查得徐南地
势颇洼开浚一渠纵之由符离集出小河口亦一策
也或曰黄河旧由新集经萧县蓟门出小浮桥河水
尚未至此今由石城出浊河皆系民间稑地原非河
卷七 第 22a 页 WYG0579-0450c.png
身来源既高故下流河底亦高耳曰否否自宋熙宁
十年黄河南徙会淮水即高于地矣故苏轼守徐时
有入市巷闾井屋瓦留沙痕之说且河南来源未之
有改而河流之高于省地者又何故哉此其河势地
形高卑原自如此亦难强图讶徐州者若知河南省
城形势或自息啄矣(今从开渠之/议积水尽泄)
崇祯末年闯逆决此口閤城全没安土重迁宁不深
可悲哉
十年黄河南徙会淮水即高于地矣故苏轼守徐时
有入市巷闾井屋瓦留沙痕之说且河南来源未之
有改而河流之高于省地者又何故哉此其河势地
形高卑原自如此亦难强图讶徐州者若知河南省
城形势或自息啄矣(今从开渠之/议积水尽泄)
崇祯末年闯逆决此口閤城全没安土重迁宁不深
可悲哉
卷七 第 22b 页 WYG0579-0450d.png
清江堤岸
或有问于愚曰清江浦一线之堤广者不过三四十丈
窄者仅二十馀丈两河扫汕能无虑乎愚应之曰陈
平江开凿清江浦一带通河济运所留堤址原只如
此问者曰何以徵之愚曰不观车盘伍坝乎伍坝去河
仅二十馀丈进船水沟每为浊流所淤常事捞浚如
更广也何以能车盘乎河由草湾清江浦淤沙稍远
船遂不能进矣此正陈平江之妙用也又不观之惠
或有问于愚曰清江浦一线之堤广者不过三四十丈
窄者仅二十馀丈两河扫汕能无虑乎愚应之曰陈
平江开凿清江浦一带通河济运所留堤址原只如
此问者曰何以徵之愚曰不观车盘伍坝乎伍坝去河
仅二十馀丈进船水沟每为浊流所淤常事捞浚如
更广也何以能车盘乎河由草湾清江浦淤沙稍远
船遂不能进矣此正陈平江之妙用也又不观之惠
卷七 第 23a 页 WYG0579-0451a.png
济祠前之石堤乎乃宣德年间之所筑也其广亦不
满二十丈此古迹也岂亦剥削而然哉且各处遥缕
堤面广不过二丈馀尚欲恃以为固矧于二十丈者
乃云不能守乎若每岁埽护之工及矶嘴坝之筑则
不可少耳
贾鲁旧河
或有问于愚曰开复新集旧河之议何如愚应之曰此
全河之利也查得黄河故道自虞城以下萧县以上
满二十丈此古迹也岂亦剥削而然哉且各处遥缕
堤面广不过二丈馀尚欲恃以为固矧于二十丈者
乃云不能守乎若每岁埽护之工及矶嘴坝之筑则
不可少耳
贾鲁旧河
或有问于愚曰开复新集旧河之议何如愚应之曰此
全河之利也查得黄河故道自虞城以下萧县以上
卷七 第 23b 页 WYG0579-0451b.png
夏邑以北砀山以南由新集历丁家道口马牧集韩
家道口司家道口牛黄堌赵家圈至萧县蓟门出小
浮桥此贾鲁所复故道诚永赖之策也后因河南水
患颇急另开一道出小河口意欲分杀水势而不知
河不两行本河渐涩至嘉靖三十七年河遂北徙忽
东忽西靡有定向行水之处即系民间住址稑地水
不能刷冲不成漕虽一望茫然而深不及丈梁楼沟
北陈等处不及二尺今大势尽趋浊河小浮桥不过
家道口司家道口牛黄堌赵家圈至萧县蓟门出小
浮桥此贾鲁所复故道诚永赖之策也后因河南水
患颇急另开一道出小河口意欲分杀水势而不知
河不两行本河渐涩至嘉靖三十七年河遂北徙忽
东忽西靡有定向行水之处即系民间住址稑地水
不能刷冲不成漕虽一望茫然而深不及丈梁楼沟
北陈等处不及二尺今大势尽趋浊河小浮桥不过
卷七 第 24a 页 WYG0579-0451c.png
十之一二矣夫黄河并合万馀里间千溪万𣲖之水
漰湃[泳-永+旱]激势若奔马陡然遇浅形如槛限其性必怒
奔溃决裂之祸愚恐不在徐邳而在河南山东耳水
从上源决出则运道必至浅阻嘉靖二十年间河决
亳州而二洪乾涸往事固可鉴也且浊河漫溢坡水
皆由地面徐州以下之渠不能着底冲刷以致河水
易盈堤防甚为艰苦尤可虑也愚于万历六年具疏
请复而河南山东当事之臣颇畏劳费会疏请止夫
漰湃[泳-永+旱]激势若奔马陡然遇浅形如槛限其性必怒
奔溃决裂之祸愚恐不在徐邳而在河南山东耳水
从上源决出则运道必至浅阻嘉靖二十年间河决
亳州而二洪乾涸往事固可鉴也且浊河漫溢坡水
皆由地面徐州以下之渠不能着底冲刷以致河水
易盈堤防甚为艰苦尤可虑也愚于万历六年具疏
请复而河南山东当事之臣颇畏劳费会疏请止夫
卷七 第 24b 页 WYG0579-0451d.png
欲复此河非百万金不可委非细故然与其葺篱于
亡羊之后似不若彻土于未雨之前也姑志之以为
后日左劵
故道
或有问于愚曰故道当循是矣然禹时河由大伾钜鹿
入北海今入南海矣岂故道乎愚应之曰河自宋神
宗十年大决于澶州合南清河而入于淮南清河者
即泗沂之故道黄河经行五百馀年矣谓之非禹故
亡羊之后似不若彻土于未雨之前也姑志之以为
后日左劵
故道
或有问于愚曰故道当循是矣然禹时河由大伾钜鹿
入北海今入南海矣岂故道乎愚应之曰河自宋神
宗十年大决于澶州合南清河而入于淮南清河者
即泗沂之故道黄河经行五百馀年矣谓之非禹故
卷七 第 25a 页 WYG0579-0452a.png
道则可谓之非黄河之故道则不可如必欲复禹故
道则岁漕四百万石将安适乎胶柱而鼓瑟矣
睢河
或有问于愚曰浚睢河以为通运旁行一道且不杀河
流也其说何如愚应之曰考之括地志云睢水首受
浚仪县浪荡渠水东经取虑县入泗过沛浚仪取虑
二县皆𨽻河南漕河图志云宿迁县小河在本县东
南十里源自开封府黄河来流经归德州虹县宿州
道则岁漕四百万石将安适乎胶柱而鼓瑟矣
睢河
或有问于愚曰浚睢河以为通运旁行一道且不杀河
流也其说何如愚应之曰考之括地志云睢水首受
浚仪县浪荡渠水东经取虑县入泗过沛浚仪取虑
二县皆𨽻河南漕河图志云宿迁县小河在本县东
南十里源自开封府黄河来流经归德州虹县宿州
卷七 第 25b 页 WYG0579-0452b.png
至睢宁县东南流六十馀里至小河口以入漕河盖
括地志所载乃黄河入北海之时故止云睢水而不
及黄河漕河图志所载乃黄河南徙之后故直指黄
河来流也淮安志云小河在宿迁东南十里以其浅
狭故名查得弘治六年侍郎白昂曾导水自归德小
坝地方经睢宁至宿迁小河口入漕河此因河决河
南之金龙口冲张秋势甚危急故浚此河以杀水势
耳然不久遂淤盖河不两行徐邳之河与小河必无
括地志所载乃黄河入北海之时故止云睢水而不
及黄河漕河图志所载乃黄河南徙之后故直指黄
河来流也淮安志云小河在宿迁东南十里以其浅
狭故名查得弘治六年侍郎白昂曾导水自归德小
坝地方经睢宁至宿迁小河口入漕河此因河决河
南之金龙口冲张秋势甚危急故浚此河以杀水势
耳然不久遂淤盖河不两行徐邳之河与小河必无
卷七 第 26a 页 WYG0579-0452c.png
并行者今自徐溪口迤北直至永城县一带俱成平
陆复之亦颇不难但恐此河一开则徐邳必塞若徐
邳不塞则此河必复为平陆且均一浊流也在徐邳
大河则淤在新复之小河则不淤恐无是理也况小
河口而南至清河县尚有二百三十馀里假如近岁
河决崔镇桃清为塞不知南来运艘将从何路达睢
河也问者曰止浚双沟永堌湖一带使艘从九里沟
出小浮桥倘徐邳正河淤塞此不通而彼通可无阻
陆复之亦颇不难但恐此河一开则徐邳必塞若徐
邳不塞则此河必复为平陆且均一浊流也在徐邳
大河则淤在新复之小河则不淤恐无是理也况小
河口而南至清河县尚有二百三十馀里假如近岁
河决崔镇桃清为塞不知南来运艘将从何路达睢
河也问者曰止浚双沟永堌湖一带使艘从九里沟
出小浮桥倘徐邳正河淤塞此不通而彼通可无阻
卷七 第 26b 页 WYG0579-0452d.png
也愚曰此河源甚浅狭且湖水常盈浚工难施若正
河淤塞黄水尽从此河则泛溢无归非特牵挽无路
而经行于树桩基磉之间必至触败与由决河何异
也若正河不塞而此河仅分支流则经由正河可也
何必去安就险为哉
沁河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改沁入卫以杀黄河之势何如愚应之
曰黄可杀也卫不可益也移此与彼不可也卫漳暴
河淤塞黄水尽从此河则泛溢无归非特牵挽无路
而经行于树桩基磉之间必至触败与由决河何异
也若正河不塞而此河仅分支流则经由正河可也
何必去安就险为哉
沁河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改沁入卫以杀黄河之势何如愚应之
曰黄可杀也卫不可益也移此与彼不可也卫漳暴
卷七 第 27a 页 WYG0579-0453a.png
涨元魏二县田地每被渰没民已不堪况可益以沁
乎且卫水固浊而沁水尤甚以浊益浊临德一带必
至湮塞不可也又问水集有引沁至长垣界经张秋
出永通闸入运济旱语亦未知沁之浊也一沟之渠
宁能当此浊流乎沁可引黄亦可引矣
五塘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五塘蓄水济运先年设有堤岸今皆圯
矣不可复举乎愚应之曰予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
乎且卫水固浊而沁水尤甚以浊益浊临德一带必
至湮塞不可也又问水集有引沁至长垣界经张秋
出永通闸入运济旱语亦未知沁之浊也一沟之渠
宁能当此浊流乎沁可引黄亦可引矣
五塘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五塘蓄水济运先年设有堤岸今皆圯
矣不可复举乎愚应之曰予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
卷七 第 27b 页 WYG0579-0453b.png
复反复行勘查得小新塘与雷公上下二塘相接西
去扬州郡城十馀里水由淮子河入漕河句城塘西
去扬郡几三十里水径奔仪真由响水闸出江四塘
皆𨽻江都县唐长史李袭誉所筑也陈公塘𨽻仪真
县其水亦奔响水闸出江汉广陵太守陈公所筑也
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
上下雷公二塘受观音阁后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
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水无多故汉唐二臣筑
去扬州郡城十馀里水由淮子河入漕河句城塘西
去扬郡几三十里水径奔仪真由响水闸出江四塘
皆𨽻江都县唐长史李袭誉所筑也陈公塘𨽻仪真
县其水亦奔响水闸出江汉广陵太守陈公所筑也
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
上下雷公二塘受观音阁后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
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水无多故汉唐二臣筑
卷七 第 28a 页 WYG0579-0453c.png
塘积水以为溉田之计非以资运也今若虑漕渠浅
涸借此水以济之则应任其直下不宜筑塘以障其
流且冬春运河水浅彼先涸矣若虑湖水涨漫借此
塘以障之则诸水皆从扬仪径奔出江与诸湖了不
干涉也
堤坝之工
或有问于愚曰禹以治河称神而自夏及商为年不甚久
远而盘庚遂有播迁之患至周定王五年以后则或
涸借此水以济之则应任其直下不宜筑塘以障其
流且冬春运河水浅彼先涸矣若虑湖水涨漫借此
塘以障之则诸水皆从扬仪径奔出江与诸湖了不
干涉也
堤坝之工
或有问于愚曰禹以治河称神而自夏及商为年不甚久
远而盘庚遂有播迁之患至周定王五年以后则或
卷七 第 28b 页 WYG0579-0453d.png
南或北迁徙不常而尔欲以区区堤坝之工遂为长
久之策乎且自河南而上秦晋之间何尝有堤哉任
之而已愚应之曰成功不难守成为难使禹之成业
世世守之盘庚不必迁也周定王以后河必不南徙
也人亡岁久王迹熄而文献无徵故业毁而意见杂
出又何怪乎河之无常也至于秦晋之间则更有说
山多土坚水难啮也地亢而旷运不资也河南为城
郭所拘徐邳为运道所藉堤而束之势不得已也世
久之策乎且自河南而上秦晋之间何尝有堤哉任
之而已愚应之曰成功不难守成为难使禹之成业
世世守之盘庚不必迁也周定王以后河必不南徙
也人亡岁久王迹熄而文献无徵故业毁而意见杂
出又何怪乎河之无常也至于秦晋之间则更有说
山多土坚水难啮也地亢而旷运不资也河南为城
郭所拘徐邳为运道所藉堤而束之势不得已也世
卷七 第 29a 页 WYG0579-0454a.png
世守之世世此河也岁久人亡道谋滋起愚不得而
知也
或问凡九条
或问引河之说未之前闻今行之而屡效可谓发前人
所未发矣亦有行之而不效者乎应之曰有之凡引
河必相其势之转湾急流之处始放河头又必河势
迅激不变殆可以冲刷淤沙引归新河若势迁徙不
定或自西而忽东或自南而忽北忽自西北而东北
知也
或问凡九条
或问引河之说未之前闻今行之而屡效可谓发前人
所未发矣亦有行之而不效者乎应之曰有之凡引
河必相其势之转湾急流之处始放河头又必河势
迅激不变殆可以冲刷淤沙引归新河若势迁徙不
定或自西而忽东或自南而忽北忽自西北而东北
卷七 第 29b 页 WYG0579-0454b.png
忽自西北而东南倘挑浚之时骤值其变迁则河流
既缓而沙停河饱故引河亦有成有不成相机应变
此又权不可以预设者也
或曰中州一带遇有所患下埽护堤埽个多蛰徐淮一
带遇有河患下埽护堤而埽个无蛰与中州不同何
也应之曰河在中州其迅溜最急急则水势下趋淘
刷泥沙逾刷逾深而埽个不固自随水淌矣河在徐
淮其汛溜较平平则水势上行水不下淘泥沙下埽
既缓而沙停河饱故引河亦有成有不成相机应变
此又权不可以预设者也
或曰中州一带遇有所患下埽护堤埽个多蛰徐淮一
带遇有河患下埽护堤而埽个无蛰与中州不同何
也应之曰河在中州其迅溜最急急则水势下趋淘
刷泥沙逾刷逾深而埽个不固自随水淌矣河在徐
淮其汛溜较平平则水势上行水不下淘泥沙下埽
卷七 第 30a 页 WYG0579-0454c.png
护堤则埽个有所凭丽自无蛰患矣此徐淮河势与
中州不同而埽个之势故与中州异也
或曰顶冲河患既有内堤重障而必于外堤下埽何也
应之曰河汛直射堤根坍刷莫禦此预冲之势也倘
徒恃内限重障而不急防外堤一时外堤坍尽则水
入堤内而堤夹束而水势难容怒涛撞激更难汛挡
内堤亦必溃决滔滔之势必至于大溃而不可收拾
矣惟外堤护埽以迎其溜水汛不得冲刷堤根则外
中州不同而埽个之势故与中州异也
或曰顶冲河患既有内堤重障而必于外堤下埽何也
应之曰河汛直射堤根坍刷莫禦此预冲之势也倘
徒恃内限重障而不急防外堤一时外堤坍尽则水
入堤内而堤夹束而水势难容怒涛撞激更难汛挡
内堤亦必溃决滔滔之势必至于大溃而不可收拾
矣惟外堤护埽以迎其溜水汛不得冲刷堤根则外
卷七 第 30b 页 WYG0579-0454d.png
堤既免坍刷而内堤始得保固无虞耳
或曰扫湾河势不下埽护堤者何也应之曰扫湾之河
汛自外行正溜去堤根尚远即或水势涨发溢于堤
内盈至三四尺迨一时水消堤岸如故纵有溃决正
河不得遽夺则一月之馀可塞迟亦不过两月三月
可塞倘不审河势下埽护堤则埽不迎溜必随水淌
泻徒费无益也
或曰引河之工宜于中州然每见引河已成后竟报淤
或曰扫湾河势不下埽护堤者何也应之曰扫湾之河
汛自外行正溜去堤根尚远即或水势涨发溢于堤
内盈至三四尺迨一时水消堤岸如故纵有溃决正
河不得遽夺则一月之馀可塞迟亦不过两月三月
可塞倘不审河势下埽护堤则埽不迎溜必随水淌
泻徒费无益也
或曰引河之工宜于中州然每见引河已成后竟报淤
卷七 第 31a 页 WYG0579-0455a.png
何也应之曰挑引之工后有被淤者以善后之计未得
也即如河势自西南而来则引河下唇直当东北其
冲汹涌之势渐分但恐下唇塌刷无约拦水势之力
河流走大河易走引河难走大河溜走引河缓流缓
沙停不免淤垫矣若使护埽下唇足以约拦河势则
河之入引也迅迅则刷深而沙不停日渐深广可以
成河故曰引河不易成成河宜善后也
或曰徐州以下不宜分流然则中州引河往往得成何
也即如河势自西南而来则引河下唇直当东北其
冲汹涌之势渐分但恐下唇塌刷无约拦水势之力
河流走大河易走引河难走大河溜走引河缓流缓
沙停不免淤垫矣若使护埽下唇足以约拦河势则
河之入引也迅迅则刷深而沙不停日渐深广可以
成河故曰引河不易成成河宜善后也
或曰徐州以下不宜分流然则中州引河往往得成何
卷七 第 31b 页 WYG0579-0455b.png
也应之曰中州土松直从上源倒湾处挑引建瓴之
势日刷日深日冲日阔新河既已分流大河既已淤
浅力筑截河大坝护埽禦冲新河合流以分之者合
之也
或曰黄河在河南水急故决至邳宿以下则水缓而亦
屡报决何也应之曰黄河湍悍之性建瓴而下其在
邳宿桃清与中州无异且合睢水白洋诸湖水全会
于淮其流焉得缓但河在中州其势下趋故急在下
势日刷日深日冲日阔新河既已分流大河既已淤
浅力筑截河大坝护埽禦冲新河合流以分之者合
之也
或曰黄河在河南水急故决至邳宿以下则水缓而亦
屡报决何也应之曰黄河湍悍之性建瓴而下其在
邳宿桃清与中州无异且合睢水白洋诸湖水全会
于淮其流焉得缓但河在中州其势下趋故急在下
卷七 第 32a 页 WYG0579-0455c.png
水至邳宿其势平行故急在上急在下所以蛰埽而
埽费者多急在上所以冲堤而堤易至于溃此河势
在邳宿与河南但有下趋平行之分而无缓急之异
也
或曰明季河臣潘季驯河防所记翟坝一带不宜高筑
听其河涨溢流分杀水势以保高堰何如应之曰西
南原坝高亢不宜增筑此当年之地势如是数年以
来淮水旁泄旧坝冲刷计阔二十五里浅深一二丈
埽费者多急在上所以冲堤而堤易至于溃此河势
在邳宿与河南但有下趋平行之分而无缓急之异
也
或曰明季河臣潘季驯河防所记翟坝一带不宜高筑
听其河涨溢流分杀水势以保高堰何如应之曰西
南原坝高亢不宜增筑此当年之地势如是数年以
来淮水旁泄旧坝冲刷计阔二十五里浅深一二丈
卷七 第 32b 页 WYG0579-0455d.png
不等自古沟由谷家桥夏家桥黄家坝一路多有冲
决或为沟渠或成河路既深且广非复旧日地势若
复因循不塞则高宝一带必至田产人民尽付巨波
而且清口无全淮之势砥柱黄流运道俱成平陆矣
然则修筑增高何如曰翟坝一带系天然减水坝今
日之成河虽不可不筑也而当年之原坝仍不可不
复若照高堰一带平高则束水过𦂳恐高堰壅溃滔
滔东下势必淤清口而阻漕艘此坝之修砖石灰砌
决或为沟渠或成河路既深且广非复旧日地势若
复因循不塞则高宝一带必至田产人民尽付巨波
而且清口无全淮之势砥柱黄流运道俱成平陆矣
然则修筑增高何如曰翟坝一带系天然减水坝今
日之成河虽不可不筑也而当年之原坝仍不可不
复若照高堰一带平高则束水过𦂳恐高堰壅溃滔
滔东下势必淤清口而阻漕艘此坝之修砖石灰砌
卷七 第 33a 页 WYG0579-0456a.png
照高堰之堤量低一尺有馀使涨水有所溢以还天
然之坝基而可矣
或曰云梯关为入海之路其上流几处当治曰上流无
处不当治稍有一处旁溢则水从中泄沙必淤淀河
不顺轨不能冲刷入海矣清口以上桃宿诸决口修
筑自不必言其在安东境内则邢家口二铺口皆云
梯关要道所当急为修筑以束河流而疏海口者也
桃源机宜
然之坝基而可矣
或曰云梯关为入海之路其上流几处当治曰上流无
处不当治稍有一处旁溢则水从中泄沙必淤淀河
不顺轨不能冲刷入海矣清口以上桃宿诸决口修
筑自不必言其在安东境内则邢家口二铺口皆云
梯关要道所当急为修筑以束河流而疏海口者也
桃源机宜
卷七 第 33b 页 WYG0579-0456b.png
桃源七里沟大工关系漕运民生事机重大(雅/)康熙十
一年十二月奉总河委勘于工次先上疏塞事宜八
款后又两上𦂳要事宜至再至三总为
国储民命深切杞忧幸荷总河虚怀信任邀有成绩今
并录于后
初上疏塞事宜
一曰广备物料决口剧工需料殷繁宜多方积储庶免
临渴掘井之患查决口尚阔四十馀丈除桩𥣻芟缆
一年十二月奉总河委勘于工次先上疏塞事宜八
款后又两上𦂳要事宜至再至三总为
国储民命深切杞忧幸荷总河虚怀信任邀有成绩今
并录于后
初上疏塞事宜
一曰广备物料决口剧工需料殷繁宜多方积储庶免
临渴掘井之患查决口尚阔四十馀丈除桩𥣻芟缆
卷七 第 34a 页 WYG0579-0456c.png
等项计工另备外柳束须五十万芦苇须三十万草
须六七十万始克有济倘所备不如其数工至合尖
之时捲埽套压停工待料前工徒费时去莫追矣急
宜广备以收万全之功
一曰酌用物料办运柳束千万艰难若不设法撙节无
论工程缓急一槩铺用将来合口𦂳工之处需柳反
缺误工匪轻目今决口尚宽除底埽用柳外其馀套
埽尽可柳七苇三如埽牛填垫埽眼还可均用苇草
须六七十万始克有济倘所备不如其数工至合尖
之时捲埽套压停工待料前工徒费时去莫追矣急
宜广备以收万全之功
一曰酌用物料办运柳束千万艰难若不设法撙节无
论工程缓急一槩铺用将来合口𦂳工之处需柳反
缺误工匪轻目今决口尚宽除底埽用柳外其馀套
埽尽可柳七苇三如埽牛填垫埽眼还可均用苇草
卷七 第 34b 页 WYG0579-0456d.png
待进工至口门仅宽二十馀丈之时不但㡳埽用柳
套埽亦必需柳然后将此所省之柳用之于此庶闭
口之工捍禦有赖矣
一曰坚固堤埽查新筑埽工在外边埽仅止一层力量
单薄不堪捍禦须备埽工里面创筑戗堤一道底阔
八丈高先做八尺即外河水势不免浸透而内戗堤
保障堤坚埽固较之外加边埽功必倍之矣
一曰善挑浚之宜所挑引河规模狭浅水势难于建瓴
套埽亦必需柳然后将此所省之柳用之于此庶闭
口之工捍禦有赖矣
一曰坚固堤埽查新筑埽工在外边埽仅止一层力量
单薄不堪捍禦须备埽工里面创筑戗堤一道底阔
八丈高先做八尺即外河水势不免浸透而内戗堤
保障堤坚埽固较之外加边埽功必倍之矣
一曰善挑浚之宜所挑引河规模狭浅水势难于建瓴
卷七 第 35a 页 WYG0579-0457a.png
流缓沙停断断不免河流不分势必全河仍冲决工
无论合尖甚难即侥倖闭合转瞬涨发冲激特甚岂
得无虞殊切杞忧急将引河之身挑阔一十五丈二
尺庶乎河流可以分行而筑功乃得保固矣
一曰筹河头之势河头系河流进口之处必口门倍加
宽阔方能引纳河流阔须二十丈长十五丈深一丈
二尺始为得势狭则拒河于口外矣再查河从西北
向东南注射须于河头南岸下截河埽三四个使河
无论合尖甚难即侥倖闭合转瞬涨发冲激特甚岂
得无虞殊切杞忧急将引河之身挑阔一十五丈二
尺庶乎河流可以分行而筑功乃得保固矣
一曰筹河头之势河头系河流进口之处必口门倍加
宽阔方能引纳河流阔须二十丈长十五丈深一丈
二尺始为得势狭则拒河于口外矣再查河从西北
向东南注射须于河头南岸下截河埽三四个使河
卷七 第 35b 页 WYG0579-0457b.png
流不至旁溢而势得约束入于新河河势入漕冲刷
有力决口之势自弱矣
一曰挑坑沟以引冲刷河渠既宽深似可通流矣但恐
河流平衍冲刷不迅难免沙停水缓之虞必须于渠
身内另挑大坑五个阔三丈长三丈深五尺又挑横
沟五道并阔十丈长三丈深五尺一沟一坑相间施
工有此层层坑沟则河水入渠自然趺荡冲激河渠
滔滔日深两岸开刷日阔新河既成则决口必然淤
有力决口之势自弱矣
一曰挑坑沟以引冲刷河渠既宽深似可通流矣但恐
河流平衍冲刷不迅难免沙停水缓之虞必须于渠
身内另挑大坑五个阔三丈长三丈深五尺又挑横
沟五道并阔十丈长三丈深五尺一沟一坑相间施
工有此层层坑沟则河水入渠自然趺荡冲激河渠
滔滔日深两岸开刷日阔新河既成则决口必然淤
卷七 第 36a 页 WYG0579-0457c.png
浅得免蛰陷复溃之患矣但坑沟内泥水难挑须分
筑上埂用戽淘运便于挑掘查挑过渠身宽十二丈
深五六尺矣此时增阔三丈以足十五丈之数再挑
深六尺以足一丈二尺之数约长不过一百丈此一
百丈之工而有全渠之用必照议力行无惜小费断
断成河决口闭合可保无虞矣
一曰慎开导以乘时候引河之开导有时不宜早亦不
宜迟必候决口将闭河水陡涨新坝受敌岌岌难保
筑上埂用戽淘运便于挑掘查挑过渠身宽十二丈
深五六尺矣此时增阔三丈以足十五丈之数再挑
深六尺以足一丈二尺之数约长不过一百丈此一
百丈之工而有全渠之用必照议力行无惜小费断
断成河决口闭合可保无虞矣
一曰慎开导以乘时候引河之开导有时不宜早亦不
宜迟必候决口将闭河水陡涨新坝受敌岌岌难保
卷七 第 36b 页 WYG0579-0457d.png
之际即将新河头立时开放则河势正在盛溢其就
下建瓴自然滔滔莫禦新河可一日而成则筑功可
一劳永固此乘时施工因势利导间不容发者也
一曰杜旁泻以归正流南坝正当迎溜查埽坝迤南有
旧沟一道龙门将闭之时壅水淜涨则河势直射临
坝旧渠崩溃可虞此处须严加巩固宜加护边埽厚
筑堤坝以遏冲激旁溃庶河势得以全力注于新河
堤坝坚牢得免意外之患矣
下建瓴自然滔滔莫禦新河可一日而成则筑功可
一劳永固此乘时施工因势利导间不容发者也
一曰杜旁泻以归正流南坝正当迎溜查埽坝迤南有
旧沟一道龙门将闭之时壅水淜涨则河势直射临
坝旧渠崩溃可虞此处须严加巩固宜加护边埽厚
筑堤坝以遏冲激旁溃庶河势得以全力注于新河
堤坝坚牢得免意外之患矣
卷七 第 37a 页 WYG0579-0458a.png
再上𦂳要事宜
昨议引河河头开阔二十丈河身阔十五丈深一丈
二尺于一丈二尺完工外仍掘沟坑数道矣但计此
河其长不过百丈耳查东南一带河身淤成平陆者
约长数十馀里今仅以百丈之河头引约全河节短
势蹙犹虑河头开放所淤之旧河冲刷不动如之奈
何乃或谓旧河淤平尚属新淤土嫩可以冲刷似矣
所虞河头开放太早则全河之势仍走决口其势极
昨议引河河头开阔二十丈河身阔十五丈深一丈
二尺于一丈二尺完工外仍掘沟坑数道矣但计此
河其长不过百丈耳查东南一带河身淤成平陆者
约长数十馀里今仅以百丈之河头引约全河节短
势蹙犹虑河头开放所淤之旧河冲刷不动如之奈
何乃或谓旧河淤平尚属新淤土嫩可以冲刷似矣
所虞河头开放太早则全河之势仍走决口其势极
卷七 第 37b 页 WYG0579-0458b.png
顺何以言之盖决口河身深二三四丈不等而新挑
引河其深不敌决口一半水性就下岂有弃深而就
浅者将引河一开而数十里之平淤端然如故势所
必有倘一淤浅前工尽费而决口新坝之冲激何以
抵挡其前车不可鉴乎(雅/)前条议中于开放事宜极
言万不宜早又复切切面陈宪台业已瞭然全为万
全之计除一百丈急请照(雅/)所议刻日完工外再于
百丈外东南一带接挑二百丈宽三丈深六七尺其
引河其深不敌决口一半水性就下岂有弃深而就
浅者将引河一开而数十里之平淤端然如故势所
必有倘一淤浅前工尽费而决口新坝之冲激何以
抵挡其前车不可鉴乎(雅/)前条议中于开放事宜极
言万不宜早又复切切面陈宪台业已瞭然全为万
全之计除一百丈急请照(雅/)所议刻日完工外再于
百丈外东南一带接挑二百丈宽三丈深六七尺其
卷七 第 38a 页 WYG0579-0458c.png
二百丈内如前法再掘沟坑十四五个以补接河身
冲刷之势使之长往莫禦及其开放时候仍必采(雅/)
所议俟决口不过四五丈河流涨溢之时然后开放
引河庶免淤浅之虞若决口未到四五丈万不可先
开反引淤淀也至将开口之际必须先下截河埽三
四个约拦水势亦属最为𦂳要皆宜预备
又杜旁泻一款关系甚重若不及时照议绸缪则决
口渐窄全河仍冲南坝万一所虑旁泻之旧沟突然
冲刷之势使之长往莫禦及其开放时候仍必采(雅/)
所议俟决口不过四五丈河流涨溢之时然后开放
引河庶免淤浅之虞若决口未到四五丈万不可先
开反引淤淀也至将开口之际必须先下截河埽三
四个约拦水势亦属最为𦂳要皆宜预备
又杜旁泻一款关系甚重若不及时照议绸缪则决
口渐窄全河仍冲南坝万一所虑旁泻之旧沟突然
卷七 第 38b 页 WYG0579-0458d.png
冲动不但南坝冲激可虑并取土地方亦成河身矣
春月南坝之覆辙昭昭可鉴也此坝宜筑高一丈二
尺宽十丈外下边埽随蛰随套庶可免于旁泻之患
耳
查北坝之西地势颇低计长不过十有馀丈宜筑一
堤底阔七丈高八尺顶阔二丈五尺以补低洼以防
叵测
前议大坝之内筑戗堤一道目今宜耑在北坝施工
春月南坝之覆辙昭昭可鉴也此坝宜筑高一丈二
尺宽十丈外下边埽随蛰随套庶可免于旁泻之患
耳
查北坝之西地势颇低计长不过十有馀丈宜筑一
堤底阔七丈高八尺顶阔二丈五尺以补低洼以防
叵测
前议大坝之内筑戗堤一道目今宜耑在北坝施工
卷七 第 39a 页 WYG0579-0459a.png
盖以北坝之内河水不深易于建工若南坝之内回
流水深戗堤不宜骤举也又查南坝边埽不过一层
力量单薄急宜再加一层以防冲激此皆万不可缓
者也
以上数款十二月二十日途次再呈
三上𦂳要事宜
前详勘两坝北坝外护边埽内筑戗堤前已陈悉但
所筑之埽坝急须加高六七尺坝之北头耑用土筑
流水深戗堤不宜骤举也又查南坝边埽不过一层
力量单薄急宜再加一层以防冲激此皆万不可缓
者也
以上数款十二月二十日途次再呈
三上𦂳要事宜
前详勘两坝北坝外护边埽内筑戗堤前已陈悉但
所筑之埽坝急须加高六七尺坝之北头耑用土筑
卷七 第 39b 页 WYG0579-0459b.png
而北坝之近龙门者尤宜加埽但所铺之埽止宜用
苇草捲下其柳梢不宜滥用耳若使目前埽坝未蛰
漫不加工及工至合尖之时河势荡激埽坝必至蛰
陷一时抢筑无及则预先绸缪施工不容刻缓
再思南坝所筑较之北坝渐高目前可恃惟是河势
冲射南坝较之北坝尤甚绸缪捍禦倍宜周详坝之
南半宜加土筑而近龙门合口之处宜加套埽亦如
北坝总用苇草捲护上面再加土筑可也至于外加
苇草捲下其柳梢不宜滥用耳若使目前埽坝未蛰
漫不加工及工至合尖之时河势荡激埽坝必至蛰
陷一时抢筑无及则预先绸缪施工不容刻缓
再思南坝所筑较之北坝渐高目前可恃惟是河势
冲射南坝较之北坝尤甚绸缪捍禦倍宜周详坝之
南半宜加土筑而近龙门合口之处宜加套埽亦如
北坝总用苇草捲护上面再加土筑可也至于外加
卷七 第 40a 页 WYG0579-0459c.png
沿边大埽须并峙两层庶几坝身巩固所费物料虽
奢然全河迎溜要害𦂳关不可不万分加意
前议引河头挑阔二十丈而河身阔深一切事宜业
已备陈矣但河头开放之机宜尚有未尽者切以临
时开掘河头口门宜在西北上头开掘十五丈而临
截河埽四五丈不必开掘何以言之从二十丈之上
头开放则河流入口有倒泻之势湍悍冲刷自阔自
深可以成河倘从河头截河埽处轻率错开则全河
奢然全河迎溜要害𦂳关不可不万分加意
前议引河头挑阔二十丈而河身阔深一切事宜业
已备陈矣但河头开放之机宜尚有未尽者切以临
时开掘河头口门宜在西北上头开掘十五丈而临
截河埽四五丈不必开掘何以言之从二十丈之上
头开放则河流入口有倒泻之势湍悍冲刷自阔自
深可以成河倘从河头截河埽处轻率错开则全河
卷七 第 40b 页 WYG0579-0459d.png
直冲截河埽坝所虑旁泻之旧沟难免冲透将挑成
之沟渠反不得全河直泻之势矣是开放之机宜不
可不审度慎重者也
前议河头东南下截河埽三四个以约拦水势矣然
下埽之法尚未详悉也今思将开引河数日之前先
须掘槽长十四五丈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四尺铺埽
高一丈二尺先将此埽推入槽内打桩六七株又铺
第二埽高一丈长与底埽同铺完推入槽内正压底
之沟渠反不得全河直泻之势矣是开放之机宜不
可不审度慎重者也
前议河头东南下截河埽三四个以约拦水势矣然
下埽之法尚未详悉也今思将开引河数日之前先
须掘槽长十四五丈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四尺铺埽
高一丈二尺先将此埽推入槽内打桩六七株又铺
第二埽高一丈长与底埽同铺完推入槽内正压底
卷七 第 41a 页 WYG0579-0460a.png
埽打桩五六株若截河埽下或河势冲刷埽个蛰陷
再急急铺埽套压
又思截河埽个临河头宜向西北不宜向东北何以
言之盖埽头向西北者迎着河势使全河入于引河
之内冲荡有力倘埽头反向东北如人之下唇反垂
不得收约拦水势之功此中机宜万不可错也
又思两坝进埽昼夜无停则正月二十间决口不过
宽十馀丈耳决口渐窄则河势必渐射引河河头并
再急急铺埽套压
又思截河埽个临河头宜向西北不宜向东北何以
言之盖埽头向西北者迎着河势使全河入于引河
之内冲荡有力倘埽头反向东北如人之下唇反垂
不得收约拦水势之功此中机宜万不可错也
又思两坝进埽昼夜无停则正月二十间决口不过
宽十馀丈耳决口渐窄则河势必渐射引河河头并
卷七 第 41b 页 WYG0579-0460b.png
南坝所虑杜旁泻旧沟河头两处河头河势皆在冲
激则引河头之截河埽与杜旁泻之护边埽俱宜于
正月二十前掘槽下埽万不可迟恐迟则河势冲射
坍塌不止仓猝难以施工致误大事不可不鳃缌过
计预先拮据者也
以先前后刍议(雅/)亲勘真确切实敷陈非同泛泛
揣摹条议者比也但从来有治人无治法所虑在
仕员役意见不同阅历生熟有别或议论互异在
激则引河头之截河埽与杜旁泻之护边埽俱宜于
正月二十前掘槽下埽万不可迟恐迟则河势冲射
坍塌不止仓猝难以施工致误大事不可不鳃缌过
计预先拮据者也
以先前后刍议(雅/)亲勘真确切实敷陈非同泛泛
揣摹条议者比也但从来有治人无治法所虑在
仕员役意见不同阅历生熟有别或议论互异在
卷七 第 42a 页 WYG0579-0460c.png
宪台当自有特鉴不为浮说所摇则河工幸甚运
道民生幸甚矣
康熙十二年正月初八日三上事宜
新河
寝开宿迁县北新河以固堤防
天下创始之事必权其利害而计其始终若有利而
无害或利多而害少不妨舍其旧而新是图若利少
而害多或有害而无利则不如仍旧贯之为愈也
道民生幸甚矣
康熙十二年正月初八日三上事宜
新河
寝开宿迁县北新河以固堤防
天下创始之事必权其利害而计其始终若有利而
无害或利多而害少不妨舍其旧而新是图若利少
而害多或有害而无利则不如仍旧贯之为愈也
卷七 第 42b 页 WYG0579-0460d.png
国家数百万漕粮资黄河济运由清口至宿迁董家口
曲折二百里许是以修筑两堤不惮劳费以固堤防
其来久矣但年来河势变迁无常河患频仍不已幸
总河经年劳瘁悉心博访议于宿迁白马陵山以东
即系骆马县东峙丘等湖接连不断近湖之处旧有
河形若于此处开挑新河修筑纤道由清河县涉黄
入海不惟漕艘可免风波之险而运道亦无冲决浅
阻之虞所以为
曲折二百里许是以修筑两堤不惮劳费以固堤防
其来久矣但年来河势变迁无常河患频仍不已幸
总河经年劳瘁悉心博访议于宿迁白马陵山以东
即系骆马县东峙丘等湖接连不断近湖之处旧有
河形若于此处开挑新河修筑纤道由清河县涉黄
入海不惟漕艘可免风波之险而运道亦无冲决浅
阻之虞所以为
卷七 第 43a 页 WYG0579-0461a.png
国计民生虑者至周且至也雅奉委会勘自宿迁县骆
马湖姜儿庄砂礓嘴马陵山县东峙丘等湖至七里
沟九里岗仓基湖三义镇等处以上宿桃清三县地
方通共长二万三千一百四十馀丈挑河筑堤约估
计银六十馀万两但此挑河筑堤之处南系黄流北
临湖水诚恐变徙无常工程难以预料(雅/)上下荒度
反覆筹画有数端难以轻举者工大费烦竣事无期
目前漕运急需河路难言挑筑者一也开河迤带逼
马湖姜儿庄砂礓嘴马陵山县东峙丘等湖至七里
沟九里岗仓基湖三义镇等处以上宿桃清三县地
方通共长二万三千一百四十馀丈挑河筑堤约估
计银六十馀万两但此挑河筑堤之处南系黄流北
临湖水诚恐变徙无常工程难以预料(雅/)上下荒度
反覆筹画有数端难以轻举者工大费烦竣事无期
目前漕运急需河路难言挑筑者一也开河迤带逼
卷七 第 43b 页 WYG0579-0461b.png
近黄河外堤溃决势必横冲运堤漕艘必阻难言挑
筑者二也山水暴发湖水盈溢北堤被侵狂风巨浪
汕刷不免难言挑筑者三也相勘地势南昂北低一
有疏防建瓴莫禦新堤莫保运道必伤难言挑筑者
四也黄河济运治黄为急则力有所分势难并举难
言挑筑者五也似此创新河恐有难成之悔工大而
费繁何如仍旧河力施帮筑之工事半而功倍耶窃
见桃清上下迤带如新庄七里沟徐升坝九里冈诸
筑者二也山水暴发湖水盈溢北堤被侵狂风巨浪
汕刷不免难言挑筑者三也相勘地势南昂北低一
有疏防建瓴莫禦新堤莫保运道必伤难言挑筑者
四也黄河济运治黄为急则力有所分势难并举难
言挑筑者五也似此创新河恐有难成之悔工大而
费繁何如仍旧河力施帮筑之工事半而功倍耶窃
见桃清上下迤带如新庄七里沟徐升坝九里冈诸
卷七 第 44a 页 WYG0579-0461c.png
险要有决口虽塞尚宜防护者有旧堤单薄急宜帮
筑大抵岸低则水涨易溢堤近则水势易浸堤身卑
矮单薄又复浮沙不坚则孤堤易伤年来河患全在
于此为今之计惟宜加封固堤保运盖禦黄全凭堤
岸其筑之之法堤身欲高以厚堤基欲离河远而夯
杵欲坚用土宜取直于堤身高厚始足以拦湍悍之
流堤基让远始足以容浩瀚之势而且直土不浮夯
杵既实则坚固足资挡禦潘季驯谓治河舍筑堤无
筑大抵岸低则水涨易溢堤近则水势易浸堤身卑
矮单薄又复浮沙不坚则孤堤易伤年来河患全在
于此为今之计惟宜加封固堤保运盖禦黄全凭堤
岸其筑之之法堤身欲高以厚堤基欲离河远而夯
杵欲坚用土宜取直于堤身高厚始足以拦湍悍之
流堤基让远始足以容浩瀚之势而且直土不浮夯
杵既实则坚固足资挡禦潘季驯谓治河舍筑堤无
卷七 第 44b 页 WYG0579-0461d.png
以者此也故开新河不若固堤防之为愈也此康熙
十三年冬月勘明议停之详
两河清汇卷七
十三年冬月勘明议停之详
两河清汇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