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577-03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吴水考卷十
           明张内蕴周大韶撰
 奏疏考(小序/)
  夫水利下奠民生上关国计水利兴则民安而国
  计盈水利不兴则民病而国计绌斯劳臣志士之
  所为日夕经营而不已者也岩穴之贤私议于田
  野搢绅之士公言于朝宁私议者罔成功公言者
卷十 第 1b 页 WYG0577-0350b.png
  有显效诚使章朝入而命夕下即方寸之牍可以
  活亿万之生灵而垂千百年之长策是经世者之
  所大快然非老成卓识平生得于父老之所讲求
  而耳目之所睹记即策水政之成败利害如烛照
  而数计恶可形之章奏闻之庙堂不然空谈臆度
  郢书燕说岂可以民生国计尝试而漫言之哉书
  载禹贡郦道元注水经司马迁作河渠书班固作
  沟洫志今其形势经制班班可考而用之三吴或
卷十 第 2a 页 WYG0577-0351a.png
  不尽合故知古知今识时务者为俊杰慎无轻疏
  水哉

   转运使刘晏练湖蓄水状
其略曰按图经练湖周回四十里比被丹阳百姓筑堤
 横截一十四里开渎口泄水取湖作田其湖未被隔
 断已前每春夏雨水涨满侧近百姓引溉田苗官河
 水乾浅又得湖水灌注租庸转运及商旅往来免用
卷十 第 2b 页 WYG0577-0351b.png
 牛牵若霖雨泛溢即开渎泄水入江自被堤筑以来
 湖中地窄无处贮水横堤壅碍不得北流秋夏雨多
 即向南奔注丹阳延陵金坛等县良田八九千顷常
 被渰没稍遇亢阳近湖田苗无水灌溉所利一百一
 十五顷田损三县百姓之地今已依旧涨水为湖官
 河又得通流邑人免忧旱潦奏闻中书门下牒浙西
 观察使韦损勿使更令修筑致有妨夺
南唐
卷十 第 3a 页 WYG0577-0351c.png
   知丹阳县事吕延贞浚治练湖状
其略曰当县有练湖源出润州高丽长山下注官河一
 百二十里臣考之碑志访诸乡老当为湖日湖水放
 一寸河水涨一尺旱可引灌溉潦不致奔冲其利田
 几逾万顷昔环湖而居衣食于渔者凡百数家有㪷
 门四所繇前唐末兵乱之后民残湖废近湖人户耕
 湖为田后农家失恃渔樵失业民思复湖以禦灾而
 无所置力臣频承条制修葺陂塘切度其湖为利甚
卷十 第 3b 页 WYG0577-0351d.png
 博遂聚材役工于㪷门基上以土堰偃捺及填补破
 缺处初谤议震动谓臣不良图且废湖丰已者不十
 馀家有湖无灾者四县之地臣明知利害独如弗闻
 自今秋后不雨河道乾枯累放湖水灌注使商旅舟
 船往来免役牛牵当县及邻县人户请水救田臣并
 掘破湖岸给水如将久远须置㪷门方得通济其㪷
 门木植须用楠木乞给省场板木起建下所司处分

卷十 第 4a 页 WYG0577-0352a.png
   范仲淹天章阁奏对一条
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七月
 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江南诸
 路岁籴米二百万石其所籴之价与辇运之费每岁
 共用钱三百馀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樵伐
 桑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
 库日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
 举一二言之且如五代群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
卷十 第 4b 页 WYG0577-0352b.png
 告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致丰足江南应有圩田
 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
 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
 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
 海惟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湮之虽有堤塘可以禦
 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检点簿书一州
 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
 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馀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
卷十 第 5a 页 WYG0577-0352c.png
 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
 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部共七八千人专为田
 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
 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
 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
 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南之米石不下
 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者比于当时其贵十倍而民
 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又京东西路有卑湿积潦
卷十 第 5b 页 WYG0577-0352d.png
 之地旱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患大减今罢役数
 年渐已湮塞复将为患臣请每岁之秋降敕下诸路
 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利
 可去之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塘陂堰之类并委本
 州军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
 仍具功绩开奏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
 饥馑上无贵籴则东南岁籴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
 劝课之法宜选官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
卷十 第 6a 页 WYG0577-0353a.png
 赐诸路转运使及面赐一本付新受知州知县县令
 等此养民之政富国之本也
   提举浙西常平罗点乞开淀山湖围田状
其略曰浙西围田湮塞水势所在皆有独淀山湖一处
 为害最大因被奸民包裹围田筑断堰岸致水势无
 由发泄此湖上通苏湖秀三州之水全藉斜路等港
 通泄湖水下彻大小石浦出吴淞江入海遂委吴县
 主簿刘允济同昆山县尉躬亲看视采问利害据申
卷十 第 6b 页 WYG0577-0353b.png
 到淀山湖东西三十六里南北一十八里旁通太湖
 汇苏湖秀三州之水上承下泄不容少有壅遏华亭
 在湖之南昆山在湖之北湖水自西南趋东北所赖
 泄水去处其大者东有大盈赵屯大石三浦西有千
 墩陆虞道褐三浦中间南取淀山湖北取吴淞江凡
 三十六里并湖以北中为一澳系吞吐湖水之地今
 名山门溜东西约五六里南北约七八里正当湖流
 之冲非众浦比贯山门溜之中又有斜路港上达湖
卷十 第 7a 页 WYG0577-0353c.png
 口当斜路之半又西过为小石浦上达山门溜下入
 大石浦凡斜路港大小石浦分为三道杀泄湖水并
 从上而下通彻吴淞江江湖二水晓夕往来疏灌不
 息以此浦港通利无有沙泥壅塞可以宣导水源近
 来顽民辄于山门溜之南东取大石浦西取道褐浦
 并缘淀山湖北筑成大岸延跨数里遏截湖水不使
 北流尽将山门溜中围占成田所谓斜路及大小石
 浦泄放湖水去处并皆筑塞父老常言围岸初筑时
卷十 第 7b 页 WYG0577-0353d.png
 湖水平白涨起丈馀尽壅入西南华亭县界大小石
 浦并斜路港口既被围断其浦脚一日二潮则泥沙
 随潮而上湖水又不下流无缘荡涤通利即今淤塞
 反高于田遇水则无处泄泻遇旱则无从取水大抵
 水性趋下下流既壅其势必溃裂四出散入民田理
 无可疑者事闻有旨命罗点躬亲相视开掘农民闻
 命欢跃不待告谕已自裹粮合夫万馀先行掘凿并
 湖巨浸复得为田百姓感恩人人以手加额刻置碑
卷十 第 8a 页 WYG0577-0354a.png
 石傍坐所降圣旨不得再有围筑以为无穷之利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谏议大夫史才言浙西民田最广
 而平时无甚害太湖之利也近年濒湖之地多为兵
 卒侵据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旱则据之以
 溉而民田不沾其利潦则远近泛滥而民田尽没欲
 乞尽复太湖旧迹使军民各安田畴均利
二十九年知平江府陈正同言相视到常熟诸浦旧来
 虽有潮沙之患每得上流迅湍可以推涤不致淤塞
卷十 第 8b 页 WYG0577-0354b.png
 后来被人户围裹湖瀼为田认为永业乞加禁止户
 部奏在法潴水之田众共溉田者不许人请佃承买
 并请佃承买人各以违制论乞下平江府明立界至
 约束人户毋得占射围裹有旨从之

   尚书夏原吉治水奏
臣奉职不称重贻宵旴之忧夙夜惊惕惟勤咨访钦承
 圣谕愧感交集臣与共事官属及谙晓水利者参考
卷十 第 9a 页 WYG0577-0354c.png
 舆论得其梗槩盖浙西诸郡苏松最居下流环以太
 湖绵亘五百馀里纳杭湖宣歙诸州溪涧之水散注
 淀山等湖以入淞江顷为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
 苗稼拯治之法要在浚治吴淞诸浦港泄其壅遏以
 入于海按吴淞江旧袤二百五十馀里广百五十馀
 丈西接太湖东通大海前代屡疏导之然当潮汐之
 冲沙泥淀积屡浚屡塞不能经久自吴江长桥至夏
 驾浦约百二十馀里虽云流通多有浅狭之处自夏
卷十 第 9b 页 WYG0577-0354d.png
 驾抵上海县南跄浦口可百三十馀里潮沙壅障茭
 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且滟沙淤泥
 浮汎动荡难以施工臣等相视得嘉定之刘家港即
 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之白茆港径入大江皆系大
 川水流迅急宜浚吴淞江南北两岸安亭等浦引太
 湖诸水入白茆刘家二港使直注江海又吴淞大黄
 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壅塞难疏旁有范家浜至
 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
卷十 第 10a 页 WYG0577-0355a.png
 湖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俟既开通相度
 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之时修筑圩岸
 以禦暴流如此则事功可成于民为便
   苏州府通判应能水利奏
其略曰姑苏一郡之水西南散流太湖湖东浚入淞江
 以至于海但遇久雨连绵湖溢江壅诸邑低下之田
 悉皆浸没虽北压大江东抵巨浸河渠固多而年久
 湮塞势莫能分尝观古人疏导必使诸水往东南者
卷十 第 10b 页 WYG0577-0355b.png
 入于松江又东北者入于大江则各郡之水可至于
 海为今之计莫先于禁旷职择耆老则官得人以专
 职而无旷耆得人以领工而无废矣合用人工必择
 农隙就于有田之家每百亩修岸三丈淘沙亦然无
 田之处亦于正二三月该赈饥之时每日验口给米
 三升三合亦照丈数分拨挑筑及水利词讼衙门问
 犯徒杖罪名俱照后开丈数勒限押发修筑不容收
 赎食既有粮而工又有力若粮塘一年以上该里仍
卷十 第 11a 页 WYG0577-0355c.png
 有岸坏沙积者罚修水岸一十丈革役做工二年疏
 放县官一年以上功不及三处者罚俸三月三年无
 功者须知之年注以罢软州官一年以上功不及五
 处者罚俸五月三年无功者须知之年注与县同府
 职一年以上功绩不及七处者罚俸七月三年无功
 须知之年注与州同中间若果有功绩显著超异众
 职乞敕抚巡并水利宪臣等官量才旌擢以励其馀
 若有豪强占吝不服清理者乞敕工部转行抚巡宪
卷十 第 11b 页 WYG0577-0355d.png
 臣与臣等同心纠察以警将来如此则旱涝可防秋
 成可望东南财赋供馈皆足以充其用矣
   吏科给事中叶绅乞治水吴中奏
臣窃惟直𨽻之苏松常浙江之杭嘉湖约其土地虽无
 一省之多计其赋税实当天下之半况他郡所输犹
 多杂赋六郡所出纯是稻粳郊庙之粢盛在此内府
 之珍膳在此百官之俸给六军之粮饷亦在此至于
 京师士庶以亿万计亦皆待饱于给饷之馀是六郡
卷十 第 12a 页 WYG0577-0356a.png
 之赋税诚国家之基本生民之命脉不可一日而不
 经理也若水道不通为六郡农田之害所系亦不轻
 也司国计而任民牧者岂可不加之意乎盖天目诸
 山之水潴为太湖而六郡环乎其外太湖之水又由
 江湖以入于海闻昔人于溧阳则为堰坝以遏其冲
 于常州则穿港渎以分其势于苏松则开江河以导
 其流惟是入海之处潮汐往来易于湮塞故前代或
 置开江之卒或设撩浅之夫以时浚治仅免水患历
卷十 第 12b 页 WYG0577-0356b.png
 岁既久其法废弛遂致诸湖巨浸壅遏于中江河故
 道淤涨于外土民利其膏腴或堰而为田或筑而为
 圃上源之来者不衰而下流之去者日滞是以川泽
 浸淫终冬不涸围田沮洳终岁不乾加以夏秋淫雨
 浃旬山水横发渰没田畴漂沦庐舍固其所也方弘
 治四年一潦如人初病犹之可也迨五年复潦如病
 再发已难支持幸而六年颇收稍得苏息而今岁大
 水视昔尤甚六郡人民困苦流离不可胜言如病发
卷十 第 13a 页 WYG0577-0356c.png
 于羸惫之馀若不多方救药则灾害何自而弭财赋
 何自而出民何以为民国何以为国乎即今抚按等
 官相继论奏伏望圣明以天地为心以民命为急思
 粮储为国家之大用水患为东南之大害于廷臣之
 中选差有才力通晓水利者一二员授以节钺重其
 委任即日前去会同抚按官讲求民瘼设法赈恤军
 需之可停者停之逋负之可蠲者蠲之俟民心稍定
 民困稍苏然后指定地方分投相视询访故老寻求
卷十 第 13b 页 WYG0577-0356d.png
 遗迹何地为山水入湖之冲何港为太湖入海之道
 自源徂流一一按究然后相与度其经费量其事期
 大加浚治务使下流得以宣泄而上源不致泛滥可
 也然当此饥歉之际欲兴大役若非任事者处之得
 其道则民力不堪不能不重困也臣生长其地目击
 其患又叨居言职不敢隐默用是敷布心腹陈其利
 害如此至若水道之曲折工费之多寡事期之久近
 则不敢以遥度也伏惟陛下俯垂睿览即赐施行幸
卷十 第 14a 页 WYG0577-0357a.png
 甚
   主事姚文灏治水奏
其略曰臣闻自古圣帝明王功莫有大于禹者以其遭
 洪水而致平成也四五年来黄河决于北三江溢于
 南患亦甚矣陛下仰稽天心祗续民命分遣大臣奔
 走治理臣幸得备使令今在三江之间谨讲求得六
 事以闻伏乞圣明裁择
一曰宜设导河之夫臣惟苏松常镇沿江近海泄水港
卷十 第 14b 页 WYG0577-0357b.png
 浦潮沙之积有常而疏导之功不继所以患多而利
 少也前代或设撩浅之夫或置开江之卒专一浚治
 不限时月近岁役夫皆临期取于里甲而无经制小
 民劳扰而吏缘为奸富者有累年而不役贫者无一
 岁而不差查得今江北运河撩浅等夫及嘉兴府海
 塘沓石等夫俱是均徭𣲖拨事体有常而公私不扰
 缓急有备而功绪以成臣欲乞朝廷下令各府将导
 河夫役悉照运河及海塘夫役每年于均徭内定拨
卷十 第 15a 页 WYG0577-0357c.png
 专一疏导循环不已庶几无患
二曰宜发济农之粟宣德初巡抚侍郎周忱建议曰苏
 松等处田地虽饶农民甚苦其修筑圩岸开浚河渠
 类皆乏食宣宗皇帝嘉其议遂于各府设济农仓积
 贮馀米每年百姓修浚沟圩支给赈助谓之济农者
 以其专为农事设也历岁既久名存实废有司知足
 用而不知济农以致水旱之备日弛公私之积渐微
 臣欲乞朝廷下令申明济农旧例每年修圩治渠之
卷十 第 15b 页 WYG0577-0357d.png
 日量给农民一月之食以补其不足而作其怠也
三曰宜给修闸之钱臣历考浙江水功自古及今未有
 不赖官钱而成者故前代提督之使任内往往费缗
 钱数十万查得今江北运河及各洪闸每年额收桩
 草等钱以备急用故以筑则塞以疏则通独臣衙门
 无一钱之畀况各处闸坝颓废颇多修理工价动以
 千计非得官钱决不可为欲乞朝廷许臣凡遇应修
 闸座及一切急用料价得于府县贮库无碍银钱内
卷十 第 16a 页 WYG0577-0358a.png
 量自支用庶无废事
四曰宜开议水之局夫浙西水利国之大事宋儒胡瑗
 教授苏湖尚且置斋教学者讲此范仲淹知苏州亦
 尝令所司每年秋冬讲求利害春二月用工修浚诚
 以他州之官来治此州之水目未尝睹三江五湖之
 源委耳未尝闻横塘直浦之精微不资讲求何以施
 为臣欲乞朝廷听臣于苏州府开一局访求境内数
 有水学者四五人每岁初冬至局行移各府治农判
卷十 第 16b 页 WYG0577-0358b.png
 官皆来会集备议利害及修治方略率一月而罢事
 似微而效则大也
五曰宜重农官之选臣又观范仲淹水利议曰苏湖常
 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数郡之守宜择精心尽力之
 吏不可寻常资格而授况今治农之职专理农田水
 利尤宜慎选臣欲乞朝廷将各府治农官以后俱于
 进士内选用各县治农官俱于科目内选用在任果
 有成绩应内补者照例行取外转者比众超迁如此
卷十 第 17a 页 WYG0577-0358c.png
 则任用得人而水利自广矣
六曰宜专农官之任夫浙西水事与三时务农之功相
 表里非其他土木之役必待农隙而为故各府治农
 官虽终岁勤动尚不能举其职奈何近年以来例以
 閒官目之谓可以无所不兼故或点圩未毕而勘事
 又差或治水方殷而捕盗又委号令各出从违两端
 职既不专事难为效臣欲乞朝廷下令今后治农官
 俱照推官例不许别项差遣令其专一治水兴农庶
卷十 第 17b 页 WYG0577-0358d.png
 责任有归而偷惰无所容矣凡此六者臣询诸故老
 验诸地宜又稽之往代似不可缓故冒昧陈列乞下
 廷议断而行之刍荛之言圣人择焉臣不胜惓惓
   监察御史谢琛水利奏
其略曰臣惟朝廷以贡赋为重百姓以耕稼为本照得
 苏松常镇四府地方先因正德四年七月被水为灾
 淹没禾稼已该巡按管粮御史节次奏蒙准免正耗
 粮米数百万石臣切为朝廷忧之饥民至食草根树
卷十 第 18a 页 WYG0577-0359a.png
 皮伤损成疫死亡无数臣又为百姓苦之今年三四
 月间前项积水不见尽消近湖边江之田尚为巨浸
 至五月初旬又遭大雨十日十夜不少停止新旧之
 水并力为凶渰没在田秧麦漂坏官民房舍不可胜
 言除已具题外近因巡历各该地方获览地形高下
 之势参对前人水利之论而略知一二臣谨俯伏为
 陛下陈之浙西为区势本卑下天目诸山西来之水
 众多深长然皆归之太湖即古之所谓震泽也震泽
卷十 第 18b 页 WYG0577-0359b.png
 之水再流而入于阳城昆承淀山三泖等湖其性本
 皆欲东也三代以前土广人稀专以治水为急故神
 禹相地分流疏其东北入海者为娄江东南流者为
 东江并淞江为三江以分泄之自是不闻有水患之
 说矣后世人稠地少海塘一筑其近江淤肥之地悉
 成膏腴之田而东江之故道塞矣由是欲使东江之
 水迤逦北旋会入淞江而趋下之性迟矣故后人于
 常熟县之北开二十四浦疏而导之杨子江又于昆
卷十 第 19a 页 WYG0577-0359c.png
 山县之东开一十二浦分而纳之海所以补东江不
 通之力也又虑潮沙易于淤塞各于浦口置立板闸
 潮来则扄之以禦其泥沙岁旱亦扄之以备其灌溉
 又于闸外或设开江之卒或设撩浅之夫皆所以决
 壅塞而防泛溢也宋元以来累累差官督治动经费
 用钱粮数百馀万盖凡有兴作必有利害大抵智谋
 经画之士就其彼重于此者而举行之国朝永乐年
 间尚书夏原吉奉命专理其事区画经度如开刘家
卷十 第 19b 页 WYG0577-0359d.png
 白茆二港甚合古人之法自后七八十年朝廷之贡
 赋不亏百姓赖以安堵者先朝任用夏原言之力也
 弘治七年工部侍即徐贯亦奉命继理其事比有通
 判姚文灏以辅之一时疏浚之法亦有次第惜乎小
 就自画而不能为转身之计旧制板闸夫卒之设围
 岸之筑皆未全备是以迄今十二三年而诸浦之壅
 塞如故识者恨之近年虽有𢃄管佥事官既不专名
 亦虚设以至一二年来水利日废水患岁甚若不及
卷十 第 20a 页 WYG0577-0360a.png
 时整理将见诸浦之壅塞日坚而后日之工程愈大
 朝廷之贡赋岁亏而各府地方将为鱼游鳖处之地
 矣近者朝廷因见各府钱粮不完盗贼渐起而于管
 粮捕盗之官特设专理臣愚以为水利一兴则稼穑
 岁登稼穑岁登则贡赋自完而百姓将有含哺鼓腹
 之乐岂有故冒督徵之刑与夫追捕之法耶伏望皇
 上垂念各府财赋所贡上而为郊庙内府之供下而
 为百僚六军之给乞命廷臣计议或敕见差佥都御
卷十 第 20b 页 WYG0577-0360b.png
 史魏蒹整前事或选命该部大臣一员前来专理趁
 今秋收之后访前代疏浚之规为来年水患之备或
 悯被灾贫民之勤劳也令其召收为役因施赈济之
 惠或计各府钱粮之空乏也容其借取浒墅北新等
 关课钞支用开诸浦以泄诸湖之水复板闸以严启
 闭之规立夫卒以常其疏浚之功筑围岸以防其横
 流之势钱粮工力虽曰费用浩大然量此之出计彼
 之入或相倍蓰或相千万姑即去年被灾免徵之数
卷十 第 21a 页 WYG0577-0360c.png
 以较之其所得所费之孰为多寡从可知矣
   都御史俞谏水利奏
其略曰国家财赋所出多仰给于直𨽻之苏松常镇及
 浙江之杭嘉湖七府近年以来屡被水灾围田渰没
 庐舍漂溺民既无以聊生财赋何自而出命臣前去
 会同巡抚都御史张凤亲诣其地逐一踏勘以次兴
 修臣奉敕陛辞逾江而南即遍历苏松常镇杭嘉湖
 七府所属地方相形度势寻源溯委而有以知东南
卷十 第 21b 页 WYG0577-0360d.png
 水利之大略矣盖太湖受广德溧阳宣歙常镇杭湖
 诸州之水汇为巨浸广袤三万六千馀顷东溢为淀
 山昆承阳城巴城诸湖由三江入海而湖之衍溢则
 流注于松苏列郡之间昔人以环湖地卑筑围防以
 禦水名曰圩田沿海地高开泾浜以通灌名曰坦田
 围防通灌之利兴而田称沃壤富甲天下矣自吴江
 长桥挽路筑而湖之咽喉失其利自海塘南障三江
 北折而湖之尾闾失其势失其利失其势能无壅溢
卷十 第 22a 页 WYG0577-0361a.png
 之患乎昔人开龙溪七十二溇荆溪百渎以疏上流
 开松江十八港常州十四渎昆山常熟三十六浦并
 福山白茆港以泄下流又有塘以行水有渠以均水
 有堤以捍水有溇以储水大小纵横联络通贯皆所
 以利围防资灌溉决太湖淫潦而达之江海也然为
 之者人耳不能无废塞之弊亦不能不赖于修浚之
 功故当时都水有监营田有使开江有卒撩浅有夫
 随时浚治一方赖焉近年以来水患相仍水利无官
卷十 第 22b 页 WYG0577-0361b.png
 经理围防湮没泾浜壅滞上流如诸溇百渎下流如
 三江诸浦率多淤浅以至昆承阳城诸湖为太湖之
 水潴蓄者又被居民围填侵占日就湮塞遂使水无
 止宿潦则难泄旱则难灌一方之民坐受其弊公私
 困乏莫甚于此是宜有以来该部修复之议廑九重
 宵旰之忧也然其间有壅塞之甚力役之殷者如昆
 山县吴淞江至和塘常熟县金泾渎福山港太仓州
 杨林塘湖川塘杨家浜浪港大半泾张浦塘薛泾塘
卷十 第 23a 页 WYG0577-0361c.png
 北海岸嘉定县练祈河吴江县长桥挽路内外河华
 亭县官路港运盐河陈村港王家港都台浦马家浜
 上海县马路塘刘家河武进县桃花港澡子港古塘
 泾洞子河利大河江阴县石头港利港新沟河宜兴
 县百渎乌程县大钱口小梅口等处俱工费浩繁合
 用夫力各以数千万计而费之最大者无如白茆港
 查得白茆港开自伪吴张士诚横广三十馀丈长亘
 九十馀里藉以宣泄湖瀼通引潮汐备旱潦为一方
卷十 第 23b 页 WYG0577-0361d.png
 之利迨入国朝尚书夏原吉侍即周忱相继浚治弘
 治七年复因水患钦承孝宗皇帝特命工部侍即徐
 贯大加开浚廑得一通寻复淤塞嗣是弗葺隐然成
 堤矣臣往来海滨裴裒港所深求力探廉得所以塞
 之之故盖是港势趋东北吞逆海潮其入处为横沙
 所梗承纳处为新田所碍中流又为盐铁横沥诸河
 分流减势居三之二而潮汐泥沙一日再至港之命
 脉迂曲微缓不足以冲涤之遂致停积凝滞日就淤
卷十 第 24a 页 WYG0577-0362a.png
 塞亦其势有不能不然者今不避横沙疏障碍均别
 𣲖弃迂从直则随浚随塞蹈前日之覆辙矣臣会同
 巡抚都御史张凤看得是港离海约十五里许旁有
 姚家浜者旧开通灌支河也东通小湖漕六尺沟至
 陶泾入海其地形颇下其势趋东南颇顺其水道视
 旧港颇径直其去横沙亦远若因而广之深阔与白
 茆称复疏通障碍分决中流会趋驶疾计必可以涤
 潮沙而垂久远此议一出老农渔父皆以为然随督
卷十 第 24b 页 WYG0577-0362b.png
 同委官苏州府同知张元春等逐一勘量得是港自
 常熟县东仓至姚家浜深浅不等共长一万三千五
 百八十丈面阔三十五丈每丈用夫七名计用夫九
 万五千六十名自姚家浜至淘泾口长二千六百五
 十丈开阔三十丈深一丈五尺每丈用夫一十五名
 计用夫三万九千七百五十名通计夫一十三万四
 千八百一十名约四十日而成每夫每日工食银二
 分共该银一十万七千八百四十八两筑坝置闸该
卷十 第 25a 页 WYG0577-0362c.png
 木石灰铁料银一千馀两及量得姚家浜至淘泾两
 旁共该开坏民田二十馀顷查有新涨沙田堪以拨
 补并迁改民居坟墓百十馀所官为给助民亦愿从
 欲便起工开浚但查苏松等府仓库多虚见在堪动
 官银不过四千馀两况地方人民连遭灾疫逃亡数
 多凋瘵之馀疮痍未复今岁虽得稍收中间尚有包
 赔荒弃之累加以数年逋负追并一时若又重加前
 役𣲖取前费不无逼民失所致生他患臣等酌量缓
卷十 第 25b 页 WYG0577-0362d.png
 急备行各属委官人等先将高乡淤塞泾渎浜溇低
 乡坍没圩岸堤防逐一查勘照田多寡分𣲖丈尺督
 令得利之人趁时浚筑及将前项诸溇百渎江塘河
 港以次开浚随宜修举其白茆港等处欲候下年农
 隙兴工缘前项工费无从措办查得苏州府库见有
 户部委官收寄听解浒墅钞关正德六年分春夏秋
 三季船料银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九两九钱三分冬
 季并正德七年四季船料银一万三千馀两及两浙
卷十 第 26a 页 WYG0577-0363a.png
 两淮运司俱有存积卖过馀盐等银伏望陛下念东
 南财赋之重悯斯民垫溺之难特敕该部从长议处
 合无将前项二年钞关己未经收料银照数存留仍
 于淮浙运司查给官银六七万两以充前项工食之
 需数内不敷并其馀工费听臣于苏松等府徵收正
 德六年分免剩馀米数内量支补助工完之日通行
 造册奏缴如此则水患可除水利可兴民情乐趋国
 赋有赖实一方生灵之大幸也
卷十 第 26b 页 WYG0577-0363b.png
   都御史许廷光水利奏
其略曰切照苏杭等府本三吴泽国厥田下下赖自昔
 兴修水利所出财赋甲于天下国家供亿仰给于此
 近年以来水利官员裁复不一兴修事宜因革靡定
 遂使有司视为不急之务豪强大肆侵占之奸震泽
 不流三江失道白茆累议而无功海塘随修而旋废
 每遇小水辄成大灾国赋亏赔官民困弊未有甚于
 此时者也今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虽设有管理水
卷十 第 27a 页 WYG0577-0363c.png
 利郎中缘地远权轻官民积玩伏望皇上怜念东南
 郡县实国家万年供亿地方乞敕该部从长计议合
 无将苏松等七府水利果应郎中照旧管理则宜量
 加举刺之权以便行事不然或效昔年运河故事特
 设通政一员专管则事体尤便所费亦不加多而国
 民利益当不可数计矣
   工科都给事中吴岩水利奏
其略云国家财赋多出东南东南财赋皆资水利盖水
卷十 第 27b 页 WYG0577-0363d.png
 利不修则田畴不治五榖不登而国用不足其所关
 系诚非细故近年东南地方夏秋淫雨山水横发田
 畴渰没诸郡之民流离困苦不可胜言揆厥所由盖
 以下流淤塞围岸倾颓疏导不得其法董治不得其
 人之所致耳臣备员该科谨将东南水利之切要者
 四事曰疏浚下流曰修筑圩岸曰经度财力曰隆重
 职任开坐上陈伏望皇上轸念东南为财赋所出民
 遭垫溺敕下该部议处施行东南幸甚天下幸甚
卷十 第 28a 页 WYG0577-0364a.png
一曰疏浚下流浙西诸郡苏松最下太湖绵亘数百馀
 里纳诸山溪涧之水散注瀼荡间由三江以入于海
 是太湖者诸郡之水所潴而三江又太湖之所由泄
 也若下流淤湮汇水泛溢渰没禾稼为害匪轻为今
 之计要在相其利害为之区处如白茆港七浦塘刘
 家河皆苏州东北泄水之大川如吴淞江大黄浦皆
 苏松南北交境泄水之大川而吴淞南北与白茆诸
 港浦之两旁又各有支渠引上流诸湖瀼之水以归
卷十 第 28b 页 WYG0577-0364b.png
 于其中而并入于海就其中论之苏之七浦塘刘家
 河松之黄浦并皆深阔通利惟白茆自弘治七年疏
 浚之后今入海之处潮沙壅积势若丘阜而吴淞之
 旁渠港亦多湮塞加以淫雨能不泛溢今诚能浚白
 茆一港使之通利如七浦刘家河则苏州东北之水
 有所归而不积矣浚吴淞一江使之通利如大黄浦
 则苏松南北两界之水有所归而不积矣苏松之水
 既各有归则引吸上源太湖之水不至壅溢而向来
卷十 第 29a 页 WYG0577-0364c.png
 瀼荡沮洳渰没之土皆出而可耕矣
二曰修筑围岸浙西之田各有成围宋儒范仲淹尝曰
 江南围田中有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
 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是知围
 田全仗乎岸塍岸塍常利于修筑水涨则专增其里
 水涸则仍筑其外务令坚固高阔可通往来随其旱
 涝而车戽出入如此则先事有备而田皆成熟矣
三曰经度财力财力必取之民间凡遇工程一槩科敛
卷十 第 29b 页 WYG0577-0364d.png
 则未免府县𣲖之里甲骚动乡村鲜有不怨臣以为
 水利为田而兴财力亦必计田而出凡有田之家不
 拘官民每田一亩科钱一文每田一顷科钱百文不
 但积少成多抑且众擎易举实为经久之计于每岁
 秋成之时折白银徵解各府官库数目造报水利官
 处动支不许别官借贷
四曰隆重职任臣闻永乐初年东南尝大水命户部尚
 书夏原吉治之著有成绩至弘治间东南又屡有水
卷十 第 30a 页 WYG0577-0365a.png
 患工部侍郎徐贯总理其事有司迎合惟图目前曾
 未几时而白茆等处皆已湮塞连年灾荒未必不由
 于此自是以后水利官员裁复不一然位小权轻官
 民玩愒职业不举无怪其然近该巡视浙江都察院
 右佥都御史许廷光奏乞欲仿运河故事特设通政
 一员专管水利诚为有见伏望皇上敕下该部推举
 素有才望谙晓水利大臣一员兼以宪职专一督理
 水利大加挑浚图惟永久其中利所当兴弊所当革
卷十 第 30b 页 WYG0577-0365b.png
 悉听便宜处治不许各官阻挠行事又必务见成效
 方许不次超迁以旌其功如此则官有特设而人不
 玩责有所归而功易成矣
   工部尚书李充嗣治水奏
其略云臣受命以来夙夜兢惕深虑前项事情重大非
 独力所能成乞添差官共图供职吏部以工部署郎
 中林文沛颜如环督同掌苏州府事河南左参政徐
 瓒亲诣白茆港吴淞江等处相度会议以白茆工役
卷十 第 31a 页 WYG0577-0365c.png
 繁重苏州当任其二常州松江分任其一嘉兴湖州
 则协任其一而常熟附近独当其半以吴淞江利归
 苏松二府其工役之费则分𣲖二府所属州县与之
 协济杭嘉湖苏松常镇各府地方应该开浚河道河
 泊港㲼及应修筑圩岸堰坝等项分委署郎中林文
 沛颜如环督率各该水利等官次第举行白茆港自
 海口至双庙河形略在缘海滩涨沙填壅难以用工
 随议改就东南方平陆开挑共起到该府所属一州
卷十 第 31b 页 WYG0577-0365d.png
 七县并崇明沙千户所军民人夫三万七千七百二
 十二名委官管督开过故道六千一百七十七丈自
 官庄汇西至常熟县东仓河形虽在亦极浅塞又起
 该县附近人夫二万二千九百八十二名委官管督
 开过旧河二千六百五十八丈通计长一万七千三
 百九十二丈深始八尺加至一丈五尺阔始二十八
 丈加至三十三丈俱于正德十六年十月兴工至嘉
 靖元年四月工完议照本河旧有备倭军营及巡检
卷十 第 32a 页 WYG0577-0366a.png
 司应该迁改新开河口防禦又新添设水利衙门仓
 房龙王庙共计屋一百二十三间亦支官钱修盖及
 照海口潮沙易壅应置石闸一座以备旱涝伺秋尽
 水落方可兴工又勘得白茆上流尚湖昆承阳城各
 湖泾溇系本港咽喉督府县官以常熟昆山长洲三
 县得利人夫开过昆承湖口时泾塘新开洪草鞋洪
 苏家浜南北上州洪中浜周家洪东西钱港尚湖口
 朱泾河界港阳城湖口双漕浜姚曹港新开洪稍庙
卷十 第 32b 页 WYG0577-0366b.png
 泾东横泾西横泾张庄溇武城泾共一十九处缘阳
 城湖水经斜堰枝分七浦塘则白茆流势因之少杀
 又委官以常熟昆山二县人夫筑斜堰坝仍备银一
 千两发苏州府贮库修坝造闸支用其宜兴县百渎
 受荆溪之水会太湖亦入白苑港续又委常州府调
 宜兴人夫分浚乌泾等渎共六十三处以武进无锡
 江阴三县人夫开过桃花港龙荡港九曲龙河戚墅
 河申港利港横河市河共八处其源委独管苏州府
卷十 第 33a 页 WYG0577-0366c.png
 及常熟等县并分管太仓州及昆山吴江二县浚过
 支河共五百六十三处共长三十七万七百三十四
 丈筑过官塘圩岸共三千五百八十三段共长一百
 九十一万八千七百一十五丈造过堰坝九十六处
 共长六百六十丈并桥一座通用人夫三十一万四
 千四百二十八名于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兴工至嘉
 靖元年五月完工及据署郎中颜如环呈称督同左
 参政徐瓒知府孔辅等覆相度吴淞江上流自吴江
卷十 第 33b 页 WYG0577-0366d.png
 县止昆山县夏驾浦下流自嘉定县旧江口止上海
 县黄浦口俱通利无碍惟夏驾浦至龙王庙止旧江
 口俱淤塞几如平陆应该开浚共量长六千三百三
 十六丈议开一十八丈深一丈二尺以苏松二府人
 夫共四万三千七十八名委官分役管督于嘉靖元
 年正月兴工至本年二月工完其夏驾新洋江二河
 与吴淞江交会之处横引江水斜趋娄江以致吴淞
 水势微弱故不能冲激潮泥抑且二河通引浑潮倒
卷十 第 34a 页 WYG0577-0367a.png
 流入江与江下流自相抵撞易成淤塞合于二河交
 会之处创造石闸节制江流使不斜趋阻遏浑潮使
 不倒流庶几此江永无复塞之患及看得三吴之水
 西北自宜兴荆溪百渎入西南自湖州苕霅二溪分
 流七十二溇港以入其下流则自吴江长桥等处入
 淀山昆承阳城等湖以入三江而淀山湖则分入赵
 屯大盈道褐大石等浦以入吴淞江并泄于海顷因
 水政不修前项溇港湖泊浦渎俱久湮塞以致湖水
卷十 第 34b 页 WYG0577-0367b.png
 泛溢不由故道又经督率湖州府官开浚过大钱小
 梅等河并七十二溇港苏州府官开浚过长桥等处
 湖河昆山上海开浚过赵屯大盈道褐大石等浦及
 据杭嘉湖苏松等府并所属太仓等州归安等县各
 申呈开挑过各该管地方东七千西八十及疏浚过
 各支河港浦泾浜河道共长七十万六千七百九十
 丈并修筑过田圩江湖塘岸共三千八百四十二段
 通长二百七十六万四千四百九十三丈闸座坝堰
卷十 第 35a 页 WYG0577-0367c.png
 五十处共长七千七百二十丈共用过人夫三十二
 万六千五百五十五名俱于本年正月兴工至三月
 终完工再行探索穷究水利源委通塞利害以至古
 今修理因革事宜举措方略分别纲领条目纂集成
 书以彰陛下嘉惠东南维新之盛治俱另行外臣惟
 三吴水利兴废不常设或再行举措不无乏财之虑
 臣欲行令苏松常镇所属州县每年量𣲖导河夫银
 掌印官同治农官徵收贮库备水利修理支用再仿
卷十 第 35b 页 WYG0577-0367d.png
 古制备行该府造小船三十只每年于均徭内查编
 撩浅水夫四十名置铁扫帚浚川杷各二十副专委
 水利官监督不时爬洗庶潮沙不致壅积每遇农隙
 各治农官督工修浚仍通行约束不许别项差占及
 营求管事其水利郎中循行提督七府地方凡有益
 于水利事宜及关系运河重事以时修浚悉听巡抚
 官节制仍乞敕巡按御史年终亲临阅视一次稽考
 勤惰据实奏报以为黜陟庶人知警畏法立能守二
卷十 第 36a 页 WYG0577-0368a.png
 河之利民将永赖于无穷矣
   大理寺丞周凤鸣水利奏
其略曰臣惟今日之计固惟西北为急其患实在于东
 南东南之患固惟赋税为难其病实在于水利夫所
 谓水利者除水之患以通沟洫之利也是故蓄泄以
 时旱潦有备赋税不亏国用充足今天下赋税大半
 出于东南苏松常嘉湖诸府而苏州一府岁输税粮
 二百八十万九千馀石以实京师比之诸府又居十
卷十 第 36b 页 WYG0577-0368b.png
 之七八其在水利亦比之诸府为尤急臣请陈之苏
 州所属地方承受震泽下流田最下下一遇水潦受
 患尤深迩年以来灾伤频仍流亡相继赋税弗登实
 维水利不修之故臣谨条陈六事仰裨圣化万一
一曰复专官以图责成臣惟苏松等府州县原俱设有
 治农官管理水利近令浙江佥事带管但本省地方
 广阔苏松窎远势难兼理每岁经由一次不过取治
 农官执结况系隔省直𨽻知府等官亦不甘心奉行
卷十 第 37a 页 WYG0577-0368c.png
 以是日见废弛以臣计之府州县正官职守繁重治
 农佐贰事权既轻必须专官督理合无查复弘治年
 间事例或照姚文灏主事一员或照傅潮郎中一员
 或照谢琛副使一员专一督理仍乞特敕巡抚应天
 等府都御史加意提督惟复查照都御史俞谏事例
 乞简命素有才望大臣一员前去督理假以事权宽
 其期限务令著实兴修果有成效方许回京复命
二曰疏海口以导下流臣惟治水之法必下流通利为
卷十 第 37b 页 WYG0577-0368d.png
 先近岁尚书李充嗣浚吴淞江达夏驾浦以入海又
 浚白茆港以入海而白茆之水尤为驶急实惟吴中
 之利但白茆新浚之时工程甫毕海潮骤至原留海
 口堰坝一时开浚不及数年以来浑潮日淀积有淤
 沙横障海口以致上流势缓日渐阻窒夫三江惟娄
 江吴淞江通利东江久湮所谓白茆港者足补三江
 之一乃者海口渐淤关系甚重失今不疏窃恐将来
 愈难为力必须设法疏浚仍查拨导河等项夫役修
卷十 第 38a 页 WYG0577-0369a.png
 复随潮扫涤撩浅之法务使海口常通则吴中水患
 自少
三曰浚支河以修圩岸臣惟吴中之田近湖沿江地皆
 卑下平时积水已多一遇久雨众水必集常有水患
 近山沿海地皆高阜不能引江湖之水以资灌溉常
 有旱灾然以大较论之畏潦者十之七畏旱者十之
 三高田少而治易低田多而治难昔人治高田之法
 有塘有溇有潭凡潴水以灌田者皆是也其治低田
卷十 第 38b 页 WYG0577-0369b.png
 之法则绕田四围筑防谓之圩圩者围也内以围田
 外以围水盖低乡支河之水容受众流比田反高而
 田反在支河水面之下若非圩岸以围之而支河不
 通则荡然巨浸遂不可田是故低田赖圩岸支河甚
 于都邑之赖城池也吴中赋税岁多逋负固由灾伤
 不可尽诿之天时亦由人力未尽正谓浚支河修圩
 岸是也近岁既浚吴淞白茆以泄震泽之水为今之
 计必须开浚支河积淤之土因以修筑旧坍之圩岸
卷十 第 39a 页 WYG0577-0369c.png
 务令坚实高厚足禦湍急之流工程简易则随田出
 夫十分浩大则通融处置在当事之大臣任之实今
 日水利第一切务也
四曰处长桥以决壅滞臣惟吴江有长桥其长数里横
 跨震泽东南之滨旧本木柱驾桥以通陆行疏彻湖
 水冲激三江之潮淤以入于海元季易为石桥为洞
 门一百五处洞门既狭水势复分门狭故上流阻遏
 势分故下流散缓以是吴中常有水患迄今二百馀
卷十 第 39b 页 WYG0577-0369d.png
 年石桥渐淤止有三四洞门可通舟楫其馀茭芦丛
 生涨为平田遂致水势转于东北以入海上流愈狭
 则水势逾遏下流逾远则水势逾缓窃谓吴中大患
 必须从长勘处或易为木桥或重加疏浚务使一劳
 永逸之计此实决壅滞之一策也
五曰均夫役以便贫民臣惟吴中水利固惟浚支河修
 圩岸为急究其本原则支河淤塞由圩岸坍塌圩岸
 坍塌由人力怠惰而怠惰之弊其故有三小民一遭
卷十 第 40a 页 WYG0577-0370a.png
 水潦困于工力难继大户田连阡陌病于顾理不周
 间有小民佃种大户之田则在小民原非己业在大
 户止图收租彼此耽误更不葺理今欲兴修水利必
 先饬惰劝农若使夫役不均益滋民害合无一应筑
 圩夫役但系工程简易者就令本圩有田得利人户
 不分官民一体计亩起拨若工程浩大必须通融处
 置者官为雇募小民应役亦不得尅减工价以致负
 累其势豪之家假借开河名色索讨夫役以便私图
卷十 第 40b 页 WYG0577-0370b.png
 或因而卖放营利及与在官人等包揽作弊者听督
 理官指实参究应提问者径自问发
六曰禁侵占以饬豪右臣惟濒江濒湖去处风浪险恶
 因种护堤茭芦以防坍塌本为障水迩来豪右假以
 护堤为名不分河港宽狭辄种茭蒲芦苇占为茭荡
 莲荡或勾接商人堆贮竹木箄筏或希图鱼利张打
 拦江网簖停积泥沙阻坏水利甚者霸占滩涂筑成
 塍围因而垦为良田止将十之一二报官起科每亩
卷十 第 41a 页 WYG0577-0370c.png
 亦止三升五升徵之官者不多而水道日隘水势日
 缓为下流数十州县之害其又甚者则将傍田河港
 私筑堰坝阻截行舟祗知利己自便致使邻圩之田
 蓄泄无所莫敢谁何比之水患其害尤深若不严加
 禁治清查改正恐害不除则利不兴臣生长东南目
 睹东南积习之弊久矣整顿洗涤非大臣不能责成
 也
   监察御史吕光洵水利奏
卷十 第 41b 页 WYG0577-0370d.png
其略曰据苏松常镇等四府经历司各呈称该府所属
 各州县水利湮塞旱潦无备以致连年荒歉民生困
 悴常赋亏损呈乞转达及时修理等因到臣除将工
 费轻小处所行令各府州县掌印治农等官责令塘
 长及食利人户渐次修浚外查得苏州府所属太仓
 州有七浦塘杨林塘吴川塘小塘子吴江县有八斥
 镇平望镇三江桥长桥常熟县有白茆塘许浦塘福
 山塘昆山县有瓦浦鸡鸣塘嘉定县有吴淞江顾浦
卷十 第 42a 页 WYG0577-0371a.png
 凡十有五所松江府所属华亭县有蒲汇塘运盐河
 上海县有横港都台浦陈村塘马家浜青浦县有通
 波塘艾祁浦横泖凡九所常州府所属武进县有澡
 港河江阴县有桃花港凡二所镇江府所属金坛县
 有臧村港荷花港新渎港大浦港凡四所俱各工费
 浩繁民间不能自治必计处钱粮募集夫役然后可
 以成功臣会同巡抚应天等府都御史丁汝夔议照
 方今天下大计在东南莫重于财赋而苏松等府地
卷十 第 42b 页 WYG0577-0371b.png
 方不过数百里岁计其财赋所入乃略当天下三分
 之一由其地阻江湖民得擅水之利而修耕稼之业
 也近岁水利渐湮民间不能自出其力随宜修治遂
 至于大坏而潴泄之法皆失其常自嘉靖十八年以
 来频遭水患而去岁尤剧今年又值旱灾其始高阜
 先枯至七八月间河浦绝流虽素称沃壤之田皆荒
 落不实而耕稼之民困苦流离无以为命万一来岁
 雨𤾉少愆其候民复告饥又将何以继之此臣之所
卷十 第 43a 页 WYG0577-0371c.png
 以私忧而过计也臣闻救患者必探其原水利之兴
 废乃吴民利病之原也臣尝巡历各该地方相视高
 下询问父老颇得其原辄敢条为五事
一曰广疏浚以备潴泄盖三吴之地古称泽国其西南
 翕受太湖诸泽之水形势尤卑而东北际海冈陇之
 地视西南特高大抵高者其田常苦旱卑者其田常
 苦潦昔人治之高下曲尽其制既于下流之地疏为
 塘浦导诸湖之水由北以入于江由东以入于海而
卷十 第 43b 页 WYG0577-0371d.png
 又畎引江潮流行于冈陇之外是以潴泄有法而水
 旱皆不为患近年以来纵浦横塘多湮塞不治惟二
 江颇通一曰黄浦一曰刘家河然太湖诸水源多而
 势盛二江不足以泄之而冈陇支河又多壅绝无以
 资灌溉于是高下俱病而岁常告灾臣据各府所报
 河浦湮塞之处在下流者以百计而其大者六七所
 在上流者亦以百计而其大者十馀所治之之法当
 自要害始宜先治淀山湖等处一𢃄茭芦之地导引
卷十 第 44a 页 WYG0577-0372a.png
 太湖之水散入阳城昆承三泖等湖又开吴淞江并
 大石赵屯等浦泄淀山湖之水以达于海浚白茆港
 并鲇鱼口等处泄昆承之水以注于江开七浦盐铁
 等塘泄阳城之水以达于江又导田间之水悉入于
 小浦小浦之水悉入于大浦使流者皆有所归而潴
 者皆有所泄则下流之地治而潦无所忧矣于是乃
 浚艾祁通波以溉青浦浚顾浦吴塘以溉嘉定浚大
 瓦等浦以溉昆山之东浚许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
卷十 第 44b 页 WYG0577-0372b.png
 浚臧村等港以溉金坛浚澡子等河以溉武进凡冈
 陇支河湮塞不治者皆浚之深广使复其旧则上流
 之地亦治而旱无所忧矣此三吴水利之经也
二曰修圩岸以固横流盖四府最居东南下流而苏松
 又居常镇下流其水易潴而难泄盖导河浚浦引注
 于江海而每遇秋霖泛涨风涛相薄则河之水逆行
 田间冲齧为患宋转运使王纯臣尝令苏湖作田塍
 禦水民甚便之而司农丞郏亶亦云治河以治田为
卷十 第 45a 页 WYG0577-0372c.png
 本其说多可采行臣尝询问故老以为二三十年以
 前民间足食无事岁时得因其馀力营治圩岸而田
 益完美近年空乏勤苦救死不赡不暇修缮故田圩
 渐坏而岁多水灾盖吴下之田以圩岸为存亡也失
 今不治则坍没日甚而农业日蹙矣宜令民间如往
 年故事每岁农隙各出其力以治圩岸圩岸高则田
 自固虽有霖潦不能为害且足以制诸湖之水不得
 漫行而咸归于河浦则河浦之水自高于江江之水
卷十 第 45b 页 WYG0577-0372d.png
 自高于海不待决泄自然湍流而冈陇之地亦因江
 水稍高又得畎引以资灌溉盖不但利于低田而已
三曰复板闸以防淤淀昔人权其便宜去江海十馀里
 或七八里夹流而为闸平时随潮启闭以禦淤沙岁
 旱则闭而不启以蓄其流岁潦则启而不闭以宣其
 溢志称置闸有三利盖谓此也以是推之凡河浦入
 海之地皆宜置闸然后可以久而不壅盖不独数处
 为然也
卷十 第 46a 页 WYG0577-0373a.png
四曰量缓急以处工费夫经略得宜则事易集施为有
 渐则民不烦为今之计宜令有司检勘水之利害大
 小缓急其最大而急者即今岁修之次者明年修之
 又次者又明年修之则兴作有序民不知劳而其工
 费之资亦可以先时而集矣但今岁额不可加敛于
 民而内帑又不敢望乞将见查节年未完钱粮系粮
 解大户侵欺者督令有司设法清追自嘉靖二十一
 年以前者量及千馀两存留在官略仿宋臣范仲淹
卷十 第 46b 页 WYG0577-0373b.png
 以官粮募饥民修水利之法行令有司查审应赈人
 数籍其老病无力者为一等日给米一升听其自便
 壮健有力者为一等日给米三升就令开浚造册查
 考则官不徒费民不徒劳所谓一举而两利者也以
 后年分每于冬月募民兴作次年二月而罢其费用
 皆取于侵欺不足继之以赃赎大约三年而止通计
 所费不过二三十万而水利大治矣夫计利害者必
 权其轻重四府所入岁不下数百万而一年灾伤放
卷十 第 47a 页 WYG0577-0373c.png
 免者即三四十万他日流亡逋负者又不知几十万
 以疏浚之费准之其孰多孰寡皆不待较而知矣
五曰重委任以责成功夫论事非难而建事为难建事
 非难而成事为难臣尝仰稽先朝大臣奉命经理吴
 中者凡数十馀人其有功于水者惟正统间巡抚侍
 郎周忱最著吴民至今思之夫忱之才固过人亦委
 任专而历年久故得尽行其志近遣大臣疏治不暇
 为国远虑所谓成事之难也臣愿申明周忱事例特
卷十 第 47b 页 WYG0577-0373d.png
 敕抚臣务为长久之计一应钱粮夫役疏治经略之
 宜听其便宜从事而责成功焉其府州县官员凡遇
 升迁行取给由者皆必考其水利有效方许离任其
 迁延而乖方费财而偾事者仍听纠治以惩不恪如
 是则事有定规人有定志而成功可期矣此五者治
 水之要也然臣有三虑焉臣闻群志难集浮言易兴
 是以事每阻于旁挠功多毁于垂成臣窃见上流咽
 喉之地淤淀丰衍多为民间所据一旦欲取而疏之
卷十 第 48a 页 WYG0577-0374a.png
 是必游扬其说以为兴作不便此臣之所虑者一也
 工役之费出于侵欺而善侵者类多豪猾凭藉根连
 坚不可破臣尝廉治二十馀人而有司者皆畏其口
 语莫敢穷究今欲悉治其类而清之亦必游扬其说
 以为兴作不便此臣之所虑者二也郡县有司咸受
 约束而责以成功其志在生民者固欣然乐从其随
 俗俯仰以觊速化者亦必游扬其说以为兴作不便
 此臣之所虑三也臣愚以为必屏此三者而后五事
卷十 第 48b 页 WYG0577-0374b.png
 之功可成也
   监察御史吕光洵再乞专委任以兴水利奏
其略云节该工部题奉钦依咨劄到臣依奉曾委松江
 等府同知通判知县分指原议应浚河港应造闸堰
 等处逐一查勘得太仓州等县七鸦浦等河港凡三
 十二所盐铁等浦塘闸凡一十五所工费浩大俱应
 官为开造其新港等河凡三百九十七所大小双塘
 等堰坝凡三十八所工费差小俱应民自开造石浦
卷十 第 49a 页 WYG0577-0374c.png
 等河凡八十七所工费大小不等俱应官民协力开
 浚臣照得内开江阴等县桃花等港湮塞工费易集
 随各委官开浚见底功成外其馀各县相应疏治之
 处虽一时未能集事而各官查勘已明凡地形高下
 之宜源流分合之势古今通塞之由延袤深浅之度
 与夫土方之多寡工费之轻重咸著图册较然可考
 矣其累岁积逋如原𣲖导河夫银及存留拨剩银米
 抚按等各衙门赃赎与夫应解钱粮堪以那借久为
卷十 第 49b 页 WYG0577-0374d.png
 豪猾所侵者不啻数千馀万已经委官清查造册各
 有可稽之数若使诸臣同公体国按籍而行之则底
 绩之期可以指日而待也而议者或以旱潦相仍公
 私俱匮不宜兴作夫旱潦相仍正由水利湮废若复
 因循不治则旱潦之灾将日甚一日而东南之民终
 无安饱之期矣即如今岁灾祲民穷则量发在官银
 米募民不能自食者开浚支河因寓赈施之法若二
 三干河则稍候年丰追理逋赋大集财力然后治之
卷十 第 50a 页 WYG0577-0375a.png
 随事择便而不并役于一旦此无不可为之时也其
 所役之人各因其水之所利利在一乡即役一乡之
 民利在一县即役一县之民利及傍县傍府则傍府
 傍县助之召募工役之费皆官为会计条画而无追
 呼拘迫之烦此无不可役之人也若夫疏浚之法又
 皆因其自然求其故道浅者深之狭者广之缩者延
 之使各复其前日之旧而已初非凿山堙谷坏田园
 毁庐墓创为决裂难行之事以拂民之所欲此无不
卷十 第 50b 页 WYG0577-0375b.png
 可成之功也夫以无不可为之时用无不可役之人
 图无不可成之功是宜朝议而夕报也而事固有不
 然者何哉盖委任责成之道未至也臣尝稽之故籍
 唐宋以来置治水治田之官甚具至我国家永乐初
 水溢为灾特令尚书夏原吉治之正统时则侍郎周
 忱治之景泰天顺时则侍郎李敏都御史崔恭治之
 成化弘治时则都御史毕亨侍郎徐贯都御史何鉴
 治之正德时则巡抚李充嗣治之有功皆委任责成
卷十 第 51a 页 WYG0577-0375c.png
 之效也顷年以来故道渐湮先后诸臣建议水利蒙
 下部议其可者下之抚臣抚臣下之府县其议论甚
 悉行移甚备而府县有司类多视为常谈漫不加省
 即有省者亦不过举一二易行者略加疏治以塞责
 应令销缴勘劄而已言者虽勤亦何益哉伏望皇上
 俯念财赋重地特赐玺书一道专责令巡抚都御史
 查照节题事理无夺于浮议无急于近功期以三年
 毕事如果勋劳懋著乞照先臣周忱等故事量兼部
卷十 第 51b 页 WYG0577-0375d.png
 堂职衔仍留在任督理仍责巡按御史每岁亲历工
 所勘验工程及查在工官员分别勤惰通行奏报则
 事有责成人有定志虚玩之弊可祛久大之功可致
 矣
   都御史翁大立水利奏
其略曰臣前为督粮参政每见苏松之民倭奴在前耘
 莳在后宁罹锋镝不肯罢其生理今来为巡抚曾几
 何时乃今周行海上但见弥望荒原庐井尽废此皆
卷十 第 52a 页 WYG0577-0376a.png
 东南沃土国储二百万石所自出前罹倭患犹如彼
 今去倭患却如此其故何哉臣考东吴之地古称泽
 国以其外环江海内注湖陂渠道纵横海潮上下故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在禹贡时已言水利矣国初遣
 尚书夏原吉疏水道周忱定田租东吴之民世享其
 利考其遗事皆自震泽浚源以注江三江导流以入
 海而又姑苏为三十六浦松江为八汇毗陵为十四
 渎旱则引水溉田潦则循汇赴壑是以垦田之入倍
卷十 第 52b 页 WYG0577-0376b.png
 于四方转漕所输甲于天下岁月既久旋复湮塞天
 顺年间都御史崔恭尝开吴淞江正德年间尚书李
 充嗣尝开白茆港嘉靖丙午年间都御史欧阳必进
 尝开七浦塘此皆水利最大者今复湮塞民甚病之
 然犹转缘南亩未忍弃去者以黄浦娄江涌潮而入
 支河细渠犹得引注其中资灌溉也但倭寇初来虑
 其夺舟以济凡于港㲼之交钉栅筑堤截其冲突大
 凡水之为性急则迅流而去滓缓则停潴而成淤年
卷十 第 53a 页 WYG0577-0376c.png
 复一年淤滓日积渠道之间仰高成阜矣虽有腴田
 无救于旱此水利不兴其故一也具区湖泖并水而
 居者杂莳茭芦积泥成荡遂自起圩岸量报升科上
 流既微水势日杀而又迩年以来黄浦娄江之口为
 舟师所居下流亦淤涤潮无力此水利不兴其故二
 也府县原有治农官岁编导河夫银而军兴以后官
 或裁革银亦借支民间贫难岂能自浚是以灌溉无
 自积荒日多此水利不兴其故三也今府藏空虚闾
卷十 第 53b 页 WYG0577-0376d.png
 阎困悴臣乃以治水为言时诎举赢若为迂远但臣
 闻功不百者不久安劳不倍者不永逸苏松常镇杭
 嘉湖七府皆臣总理粮储此国家之左藏也田日捐
 瘠民日逃亡赋税安所从出臣甚惧焉水利既兴旱
 潦有备即不能为万年之计而数十年之间民可免
 饥况今年大旱遍于江南冬春之交恐其盗起水利
 既兴则更得佣赁为活消其邪心故不独裕国储亦
 荒政所先也如蒙乞敕下工部选差风力老练郎中
卷十 第 54a 页 WYG0577-0377a.png
 一员前来驻劄适中处所将七府地方会同臣与巡
 按御史周爰相度通融处置如吴淞江白茆港七浦
 塘等处大者仿绍兴府陡门之制造成石闸启闭以
 时而又于镇江常州运河一带挑浚深广使输挽无
 碍可岁省过江米一十万馀石实为万世之利然非
 户部深惟至计大破常格量留七府折白银数万两
 以赡匮乏则区区导河夫银未见其能济也
   参政凌云翼水利奏
卷十 第 54b 页 WYG0577-0377b.png
东南水利积废恳乞圣明专设督理宪臣以拯民生以
 裕国赋事窃惟我国家财赋取给东南而苏松等府
 地方古称泽国必须水利兴修旱潦有备斯岁事得
 以常稔而赋税有所自出也先朝如尚书夏原吉侍
 郎周忱等皆久任地方日夕讲求累岁经画伊时百
 姓乐业库藏充盈诚有所自迨日久因循渐成湮塞
 至于今则废坏极矣臣因居忧四年目击民患兹获
 瞻拜阙庭敢以肤见敬为我皇上陈之盖苏松地方
卷十 第 55a 页 WYG0577-0377c.png
 延袤不过千里计其财赋所入乃略当天下三分之
 一良由滨大海外内阻江湖其大河之环列于郡县者
 不啻数十所以吐纳江海之流者也其支河之错综
 于原野者不啻千数所以分析大河之𣲖者也故虽
 穷乡僻壤灌溉无遗无寸土之不熟无一夫之不耕
 是水利一节诚东南财赋之源本也迩年以来淤塞
 日甚江海之水不达于大河其甚者不异于沟渠矣
 大河之水不达于支河其甚者悉履为平地矣故当
卷十 第 55b 页 WYG0577-0377d.png
 春耕之时百姓皇皇无所适从遇旱则一望枯槁遇
 水则立成巨浸由地利不修而惟听命于天时则雨
 旸之期岂能适当而无愆乎故十年之间水旱之灾
 尝居五六此田地之所以日荒芜也今东南州县所
 在荒田动连阡陌渐如西北景象科额既重出办不
 支此小民之所以日逃移也田地日荒逃移日众故
 虽有力之家一充粮运辄因赔貱荒粮倾家荡产富
 者日贫贫者不逃移不止逋负之所以日多而有司
卷十 第 56a 页 WYG0577-0378a.png
 之所以日苦不给也臣尝反覆思维以为东南之水
 利犹人身之血脉也东南之财赋犹人身之脂膏也
 善养生者必使血脉流通百节不滞而后支体丰腴
 今东南之民困于征求而水利置之不讲亦犹养生
 者不先治其血脉而日望其脂膏将立以待毙而已
 矣臣之愚见以为今日东南水利必须专设御史一
 员督理则事乃有济耳臣亦知今之时势多一事不
 如省一事添一官不如少一官然在水利则有万不
卷十 第 56b 页 WYG0577-0378b.png
 可已者臣窃思南京监察御史如巡江巡仓如屯田
 虽各因事设差然以水利较之尤为切于时务如将
 前项三差择其可并者并之而以一员专督水利则
 地方既无添官之扰而水利遂有兴修之望此诚简
 易可行者耳或以水利事宜尝责之巡抚都御史矣
 不知承平之世积贮有馀海洋无警力或可及自倭
 患以来兵革之务加𣲖之征日不暇给臣谓以水利
 责之巡抚不可也亦尝兼之兵备副使矣然上有抚
卷十 第 57a 页 WYG0577-0378c.png
 按之掣肘下有军民之繁剧奔走支持恒恐不逮臣
 谓以水利兼之兵备尤不可也臣惟谓设御史有五
 便何以言之东南水利废而不修已非朝夕之故矣
 矧今南北多虞司计告匮如欲疏请官钱命官开浚
 则当事者必以为阔于时务故相率讳言之耳如以
 御史专理则责有所归必将留心考求某河当先某
 河当缓孰当大开或俟积贮钱粮孰当小开或就设
 法措处量力而动以次经理积以日月渐获实效其
卷十 第 57b 页 WYG0577-0378d.png
 便一也有田之家荐罹水旱利害切身捐资挑浚亦
 所乐从顾以统率无人异同惑众臣每见春耕之时
 抚按留心民事亦尝行文郡县矣然掌印官员漫不
 经心不过转行州县佐贰职既卑微才复谫劣其不
 才者坐索塘长之常例鞭挞闾阎之穷民上下相欺
 搪塞了事非徒无益而更有害故民间相率避忌莫
 敢以休戚闻于抚按有司遂益致废坏如有御史往
 来巡察则掌印官员不敢视为虚文加以区画得宜
卷十 第 58a 页 WYG0577-0379a.png
 鼓舞有法俾得业人户富者出财贫者出力疏通一
 年即有三年之利官银不费而民利可兴其便二也
 兴治水利未免动众费财惟御史行事抚按有司皆
 无阻挠或动支衙门之赃罚或查取无碍之官钱或
 量罚有罪之豪右或激劝尚义之巨室应奏请者奏
 请施行应便宜者便宜行事即如导河夫役银两额
 徵在官原备每年挑浅之用今皆那移支销致失初
 意如有御史查理专备河工不无少裨中间设法处
卷十 第 58b 页 WYG0577-0379b.png
 分尚多良策顾其人何如耳其便三也东南水利以
 江湖为巨区其有坍涨不一要在随宜修治今官豪
 富室每遇涨滩辄图承佃甚者割江湖之界限兴筑
 堤岸垦成丘亩名曰荡田报官给帖遂为己产报者
 什一漏者什五升科甚微获利甚厚妨坏水利恒必
 由之如有御史釐刷则人情之所畏忌可以杜绝将
 来其佃成熟田果于水利或无大碍亦当酌其年之
 远近利之厚薄量纳官价以充开河之费诚为一举
卷十 第 59a 页 WYG0577-0379c.png
 两得其便四也东南自倭患以来加𣲖兵饷每府动
 踰万计臣窃计海上之警将来或未可知目前数年
 保无大患水陆官兵坐糜廪食当事者惩鉴往辙讳
 言汰兵以有用之财悉置之无用之地独不可通融
 一处乎臣每思农隙之时正非风汛之候也如将官
 兵月粮裁省三四月移为河工项下支用于海防未
 为有妨且今所募兵夫率多市井无赖如以解散不
 便即用以充开河夫役亦无不可古人寓兵于农原
卷十 第 59b 页 WYG0577-0379d.png
 非二事矧行师之际挑堑掘濠亦兵夫责也乘其閒
 而用之不愈于偷安游食而坐销壮气乎此在巡抚
 所不敢言而惟御史得以酌议题请其便五也夫国
 家北有劲敌南有岛夷添设官员加𣲖兵食无少吝
 惜以倭寇有荼毒之惨也今东南水利积废田地抛
 荒徵科之急追呼逮击小民流离失所其害甚于倭
 寇然无荼毒之形故当事者姑置之耳此犹人身未
 见流毒之患而元气日索扁鹊仓公将望而惊走矣
卷十 第 60a 页 WYG0577-0380a.png
 臣又以今日漕河之事言之黄河之害原非一日亦
 以积废因循致成溃决今特遣重臣不惜浩费以事
 关运道乃南北命脉上廑皇上之忧故也今东南之
 患不啻漕河顾民间隐忧无由上达皇上未之及知
 耳臣伏睹大明律内一款凡民间利病许诸人直言
 矧臣食禄公朝尸素已久小民所不能言者臣知而
 不言为罪大矣故宁言而不用不敢避而不言所以
 恳恳焉陈于君父之前也如蒙皇上以臣言或有可
卷十 第 60b 页 WYG0577-0380b.png
 采敕下工部会同都察院议将东南水利专设御史
 一员或虑添官之扰就于南京监察御史内将巡江
 巡仓屯田三差议并其一而以一员专督水利掌院
 都御史抡选资望深重才识练达者疏请敕书印信
 稍重其权令其往来苏松常镇四府专一提督水利
 如遇无事之时仍照各差御史事体暂回南京不必
 专驻苏松地方以滋烦费其差必以三年为期果有
 劳绩懋著不次升擢京堂以激励人心将见数年之
卷十 第 61a 页 WYG0577-0380c.png
 后水利日兴旱潦无患荒田日就开垦小民日以乐
 业穑事丰而百姓殷富赋税充而逋欠自清矣
   巡按郭思极题浚练湖孟渎疏
江南亢旱日久运道艰阻可虞乞敕当事臣工清复蓄
 水湖额疏通达江间道以垂永利事臣惟苏松四郡
 关系国计民瘼之大者莫急于水利近年以来节该
 部科诸臣先后题覆仰荷皇上洞悉民隐专敕宪臣
 董理其事将见泽国奠安四郡之民熙熙然有更生
卷十 第 61b 页 WYG0577-0380d.png
 之望矣臣复何言顾利民之政有似微而实著者议
 多寝于拘挛病民之端有似缓而实急者势恒阻于
 因循臣待罪地方目击今岁天时旱䁧漕河艰阻而
 有以得其利病之源是亦三吴水利之不可不讲者
 臣请言之臣自旧年之秋巡历苏松属县日见雨旸
 时若禾黍就登一时远近臣民罔不歌咏太平而诵
 我皇上圣德格天之效矣继而自秋徂冬以迄今春
 不雨者凡八阅月河港皆枯田畴龟裂民间车戽无
卷十 第 62a 页 WYG0577-0381a.png
 策菜麦未布当是时臣方以东作未兴为虑犹未虞
 漕河浅阻之病民也及臣近历常州丹阳以至镇江
 则见漕河浅涸大异往时运舟鳞集停阁不前盖由
 天时久旱外无江潮可入内无支流可济虽竭尽挑
 浚之劳亦末如之何也于时督漕宪臣以及司道有
 司络绎道涂星行露宿经营相度多方计处乃导流
 转灌远戽港㲼之水注之漕河又广募民舟以剥运
 多拨民夫以挽拽知虑悉殚水陆力毕工费无算仅
卷十 第 62b 页 WYG0577-0381b.png
 能引舟出江虽于漕期尚可无误而二郡骚然民几
 不堪命矣臣触目疚心不遑宁处顾无策以济民艰
 臣窃愧焉乃考按图经咨诹士庶求为一劳永逸之
 计则固有陈迹可复地利可修者得贰说焉一曰清
 复练湖以永资蓄泄盖江南漕河绵亘四百馀里其
 势北高而南下在苏州以至常州则地形最下水得
 流通虽遇岁旱不至甚涸固无论已自常州以至京
 口地形高亢河流易涸虽奔牛吕城建有石闸二座
卷十 第 63a 页 WYG0577-0381c.png
 以时启闭蓄水以待运船然而仰藉蓄水以济运者
 实有丹阳之练湖为之源也练湖北去丹阳城百步
 而近漕河萦绕其侧旧额广周四十馀里仰受长山
 高骊之水汇为巨浸唐宋以来筑有中埂㪷门石闸
 制度详备国朝天顺成化之间屡常疏浚增修是以
 水得停潴汪洋不竭夏秋则戽水以溉田冬春则放
 水以济运故有湖水放一寸河水涨一尺之谚其有
 资于漕运者甚大也夫何往时守令狃近利而忽远
卷十 第 63b 页 WYG0577-0381d.png
 图纵令势家豪户周围告佃成田日侵月削寖失旧
 额且佃田之家辄私放其水冀免渰没而便于耕作
 也傍湖之民又私开涵洞张网其间而利于取鱼也
 彼皆相仍其业视为己有虽尝有建议清复之者而
 怵于谤讟因循中止年涸一年至于今且扬尘矣一
 遇亢旱束手无策是天造地设之利而人弃之安得
 尽诿之天时哉臣愚以为佃湖租税之入为利甚微
 漕河蓄泄无赖为害甚大理当清复无疑矣但向之
卷十 第 64a 页 WYG0577-0382a.png
 清复未能者势家豪户阻挠于其间而任劳任怨之
 难其人也今既敕有宪臣专管水利奸顽之徒自当
 詟服宪臣主持于其上有司奉行于其下披图按籍
 一清复之则冬春虽旱而夏秋之间水已蓄矣河流
 虽涸而取诸湖中固不竭矣何至于今岁之劳费哉
 傥以贫民失业为虑臣又访得该县有万顷洋等处
 皆可垦为膏腴之区使佃湖之民转佃于彼则失于
 东者偿于西公私可两便矣故清复练湖以永资蓄
卷十 第 64b 页 WYG0577-0382b.png
 泄诚经久不易之定论也一曰议修孟渎以傍通舟
 楫夫奔牛吕城之二闸例应冬闭春启蓄水以待运
 船然秋冬之交运船空回者必取道于此而官船之
 往来者亦必取道于此上下交驰情夺而势阻欲其
 恪守闸规不可得已求诸先年有不由二闸而可以
 间道达江者则又有武进之孟渎河在也孟渎在武
 进之北延袤六十馀里而长外通长江内资灌溉商
 民舟楫罔不便之向使此河不至淤阻则空回之粮
卷十 第 65a 页 WYG0577-0382c.png
 船与往来之官船率由此以抵于江俾奔牛吕城得
 闭闸以蓄水专通运艘则势不至于浅涸之甚矣缘
 自嘉靖年间遭值倭乱筑堡中流设兵禦守于是河
 流渐微日就阻塞虽尝有建议开浚之者计度工费
 约该五万馀金而当事之臣经理欠周区画未尽乃
 欲以武进一县之民力当之譬之一国之事而责办
 于一家以十人之负而责荷于一人势有所不能矣
 尝采诸士民之议有曰为商贾不得累及槩县为漕
卷十 第 65b 页 WYG0577-0382d.png
 运不得止累一县此虽自为之词实确论也以故旋
 议旋寝至于今将为平陆矣安望其能通舟以达江
 哉臣愚以为此河之开不独有资于灌溉而实有资
 于漕运不独有便于武进一县而实有便于常镇二
 郡向之疏浚未能者以独累一邑之民经理未得其
 策也今惟责之水利宪臣详为酌议莫以孟渎视孟
 渎而以运道视孟渎莫以一邑之利视孟渎而以一
 方之利视孟渎民力取诸常镇二郡钱粮取诸漕运
卷十 第 66a 页 WYG0577-0383a.png
 衙门盖以五万金而办之一邑则甚多以五万金而
 取之漕河钱粮则甚少以六十里之河而责之一邑
 则甚难以六十里之河而责诸两府民力则甚易要
 不必加𣲖以病民而计工授直则无不济矣孟渎一
 开则既有间道以通舟楫而运闸得启闭之宜又引
 江潮以达奔牛而运河资接济之力纵遇亢旱不至
 坐以待困如今日矣故议浚孟渎以傍通舟楫亦缓
 急可赖之一策也然合二说而并观则孟渎视练湖
卷十 第 66b 页 WYG0577-0383b.png
 虽为少缓若兼二策而并举则既得于此而不遗于
 彼亦可谓万全之算也此在当事之臣破拘挛之见
 惩因循之弊量其缓急酌其先后以次修复务底于
 成所以遗江南之永利者非浅鲜也此外若预查勘
 时挑浚等事漕规具存臣无事琐琐矣伏乞敕下该
 部再加查议如果臣言可采上请定夺施行庶于国
 计民瘼咸有所裨矣
   溧阳民陈嵩九奏筑东坝疏
卷十 第 67a 页 WYG0577-0383c.png
其略曰臣嵩九窃念苏松等处乃朝廷股肱之郡赋税
 所出左江南而右荆淮者也地居卑下上通西江下
 达南海每遇春秋水溢则泛滥无所堤障稼穑多致
 伤残不惟生灵苦乏而国税多亏公私俱困者十居
 五六臣目击时难上敷忠悃欲于上江要害之地筑
 堤壅水以防民患疏上命下抚按议有称地势高下
 悬绝江水汹涌难以成功嵩九抗疏再上曰以天下
 舆图之广视江南赋税所入特梯米耳诚不足计也
卷十 第 67b 页 WYG0577-0383d.png
 固不必远劳圣虑窃思陛下建皇陵于钟山欲引江
 水以朝宗故开天生桥以通其脉此天机也使不障
 其江口流泄之处则水势趋下河道虽通于钟山江
 流必溃于东下又孰能挽之以上趋乎臣实不欲泄
 漏天机故以赋税之粗迹言之耳抚按不谅天心以
 达时宜素餐推沮乞命臣兼同抚按不限臣以年月
 不计臣以工力容臣相度地势于宣州溧水交界之
 境两山对峙之区固城湖口之下濑九阳江心之上
卷十 第 68a 页 WYG0577-0384a.png
 建筑堤防名曰东坝不惟苏松无溺没之患而钟山
 获朝宗之胜傥果如抚按所论徒费工力不能成功
 臣愿寸斩以谢欺君之罪家众俱愿罚广西南丹卫
 充军臣不胜悚惧待罪之至命下抚按官与嵩九共
 董其事悉心谋画六月成功朝廷赐之爵固辞不受
 且曰臣他无所望惟愿立碑坝左俾臣微名获刺其
 尾庶几陛下山河与天地同悠久则臣名亦得与山
 河同悠久矣圣祖不违其志命立碑以录其名云
卷十 第 68b 页 WYG0577-0384b.png
 
 
 
 
 
 
 
 三吴水考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