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269-02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谷集卷十七
            明 郑善夫 撰
 书一
  答殷近夫
袁青田人来拜手书方履知吾兄日不忘情于区区也
累书教我诚意核切非寻常学问工夫诚以爱我至不
觉其望之过也走何人哉年来汨没愈益荒芜书已不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269-0204b.png
能读处荒村尚觉忙扰身已不能静且敝乡无大好尚
所见者举业所足者科第孤立一身兼以下人天分复
疏且懒恐毕竟作流俗中人耳远拜知己之辱北往何
日思道服阕亦在此时仲默在京邸三人聚首所得可
言幸毋忘惠爱之及不尽所欲言
  与郑汝华方伯论氏族
承示宗谱归而再三校雠窃疑东汉以前恐非夹漈所
订者且如去疾乃穆公之子子产乃成公少子而谱皆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269-0205a.png
遗之郑庄历官俱在汉武之世终汝南太守以死而谱
云建元二年封太尉何据也玄和之系尤为谬妄按汉
书郑弘汉元时御史大夫郑玄汉献时大司农前汉仆
射崇八世孙冲之孙与郑太同时弘玄相去二百馀年
而系玄为弘之父此岂鱼鲁之误或者名偶相同而浅
儒修谱不考年代差异乃谬以康成行履实之以华其
先不自觉其讹舛至此与走意以崇玄自为世若与郑
庄同𣲖庄固名流而汉书所载何不云庄几世孙而独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269-0205b.png
举崇与冲且崇祖以訾父宾弟立俱不见谱冲虽见谱
世次复不类又按郑太对董卓云东州郑玄学该古今
庄太河南开封人崇玄北海高密人太与玄实同时其
云东州则其自为世也甚明矣庄弘亦各自为世弘太
山刚人代韦玄成为御史大夫传记不云为庄之后且
地亦不同而谱以为庄曾孙何哉郑庄之后郑兴之前
史传皆无可考庄卒武帝世兴光武时大中大夫相去
二百馀年遂有二十三世之从似此类岂能强而通邪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269-0205c.png
兴生众众生安世按汉书安世子亮顺帝时除为郎又
云太大司农众之曾孙而谱系太乃为五世孙又按夹
漈谱序后汉计掾熙生二子长太次浑居西河见谱者
十五世以世次计之则熙当为安世之别子今谱不系
亮而系琳辅熙为三世必有以兄弟为父子祖孙者矣
夫庄弘玄兴众太皆著汗青者夹漈平生最长于考较
岂有后先舛错至此哉夹漈所订莫始于渡江乎否永
嘉以还亦有舛错如平与弟昭随父过江至义熙元年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269-0205d.png
已百馀年而云是年迁东阳年九十三卒于官亦已驳
矣陟顾庄露淑三公八世祖也三公既为天宝时人则
陟安得登天宝进士而陟子广安得为开元将军太和
后天宝将百年而淑弟潜安得登太和进士此类岂足
为传疑意者夹漈之订无此爵号或乃后人附会反以
乱其真者当断以大义削之岂可更因其旧以惑后人
邪伏读传疑辩甚辩甚然以三公断为梁陈时人恐未
必然按旧谱三公并居侯官天宝二载因李承昭叛避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269-0206a.png
难徙永太再徙莆南湖而家焉后两舍地为寺移祖坟
十二丘于寺后西峰此非夹漈所订乎夹漈复云吾祖
实出荣阳过江入闽皆有源流者非是谱上之世次乎
今据俊民所述自三公而下四世遂至五季其支分𣲖
别爵位林墓了然明晓耒老重修亦皆依夹漈所订者
夹漈读书极多是谱信其所订则三公为玄宗时人无
疑也而黄滔所述陈永定二年之说不知何据窃以年
世计之自庠至三公已一十八世自永嘉至永定方二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269-0206b.png
百五十馀年不应世代如是之速也自三公至良士只
四世自永定至唐景福已三百四十馀年不应年考如
是之长也若曰玄宗时人则世纪年数上下俱相蒙矣
且旧谱数家合一不差必皆夹漈所定者其有差者直
好事者欲华其衣冠之盛不据理势之有无妄添科第
官爵而已以致真赝混淆莫能卒辨反悉以为伪耳又
按耒老所称仁儒谱云远祖任闽刺史道由莆境见南
湖耸峙盘拱葬祖坟一十二丘于山之阳寔永定二年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269-0206c.png
也曰远祖为刺史似为昭也曰永定二年似为三公也
而吴源述露公事迹乃云昭以永嘉入莆爱其南山迁
祖坟葬焉梁陈间露与弟庄淑庐护墓侧因而卜居永
定中以梦舍地为寺迁祖坟一十二丘于西峰之下则
仁儒所载刺史所迁墓十二丘似为昭也昭过江第二
世而曰十二丘必河南迁来者河南之孙子有无姑且
勿论然则怀悯之间窜身不暇岂遑迁墓于此之多之
远乎且昭未曾家莆游宦其地遂迁墓以从于人情似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269-0206d.png
大有不通者而吴源所述复持两端焉既曰昭以永嘉
入莆迁祖坟葬焉又曰三公迁墓十二丘庐护墓侧细
究前后纪载俱是以讹传讹捕风捉影无有真知灼见
破千载之惑者且旧谱舍地事迹只云昔时或曰得之
传闻实无永定之说也而曰三公梁陈时人不过因广
化寺碑堙没释子重立撰出无稽年号引以久远其事
使其后世子孙不得恃此为扰矣三公岂真梁陈间人
哉且谬以戊寅为庚申其情可识也旧谱夹漈所订既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269-0207a.png
不尽信乃援广化一碑遂哓然而从之三公以上世数
既不能信三公以下世数历历可证计之何如也执事
以天宝之际为近而易知而广化之碑诚足徵邪以郡
乘亦载其为梁陈时人邪就耒老上溯皋筠皋筠五代
人也历世不过八九而所舍田地尚堙没不可知而碑
牌祠堂尽为释子毁拆则广化寺之创安知其非天宝
时邪闽自开元以前儒学衣冠阒然无闻三公自天宝
之世为儒学开先而后林藻欧阳詹诸人始闻见于世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269-0207b.png
此世所共明者而郡乘梁陈之说安知其不缘广化之
碑之谬乎管窥如此所谓校雠惟其是耳其有乖诞处
尚幸闻之
  答近夫
靖江人至拜手教已悉别后动履将有他出不及面询
所欲闻为恨走到京数日只闻青田之调青田在他人
号难理在君则随所之而无其难者但责处贤者伤明
耳维益自努力毋损平生志向毋以彼我之贤否位之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269-0207c.png
上与下权于心古人有安之勉之有终不能遣于怀者
性资学问限之也君何如人哉自爱自爱李自石已调
泉州绝无芥蒂于心且甚乐亦尝观其所忽非素有养
者未或如是吾辈不能也走行止尚未能决日抱苦心
家人皆以归必受饥馁为劝毕竟吾人不官而即贫死
邪以此进止实自皇赧室人病血辄不育儿女事不可
力致奈何豫寇在开化久久不得思道家消息方母榇
在庭故为其负戚耳衢处风力易相闻幸以相闻馀惟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269-0207d.png
加飧毋废药物不一一
  与近夫
五月得邸报兄在首录再阅七月报兄以黄门南行慰
甚慰甚当国得人贤而隐于下位者以次录用兄固其
先也重可为天下贺自逆瑾首祸谗幸盈廷其法毛政
网虽稍革去而饰奸文佞者固未尽除也不去恐终乱
政昔司马公再相识者谓其不去元丰之恶人遂有后
来之纷纷也今日之事兄睹之也兄望重言信且司言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269-0208a.png
职吾君相方汲汲求言补罅塞漏之时也以身任天下
之事非吾辈其谁万万为天下自重走行藏尚未能自
决今虽杜门不能尽弃人事为虚名所累逐日酬应转
见劳苦世情尚同势复不敢自异而逸也兄以我无朝
参簿书之役为得受用欤年来索居愈益落莫意欲图
一出暂避旦夕饥馁顾癖性终不可改口复不能容恶
在散地虽每怫人或亦无大祸若随群逐队能免于意
料不及耶今时虽未太平然朝有贤人亦非有大不可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269-0208b.png
者必若毕志渔樵则有处分矣顾今名在宦籍兄弟妻
子所仰给而存者实未终忘意进取也今不可出迟暮
岁年乃欲弹冠夜行识者不为也如何如何明年春作
意游衡山顺流当到留都图一相见领所以教草疏之
暇能不忘教我如昔时是为大幸人去疾草草布此新
寒手缩所为诗文未及录寄
  与三房论祠堂事
祠堂祖宗大事善夫力薄而图难识浅而谋大日夜营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269-0208c.png
思不胜惊怖猝闻三房子孙欲代而为之祖宗大幸善
夫亦大幸祖宗馀泽钟于三房独厚三房子孙能自顾
其田宅之盛财帛之赡皆曰祖宗之泽也思念祖宗久
无有栖止自为之固宜矣第不知堂成之后亦许各房
子孙入门而拜乎冬至之日各房子孙亦得陪祭于始
生之祖乎如此则祖宗地下必喜曰吾三房子孙富而
能义义而能公他族闻之固㰴吾大家之和之美也若
但支分汝我任气而行之祖宗恐亦不享乎范文正云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269-0208d.png
宗族虽疏远自其初视之皆我祖宗之子孙也况吾族
泽尚未斩乎必欲任气而私之恐复为祖宗偾事之子
孙矣昔年闻有此举闻亦垂成矣中间偾事者谁乎三
房欲自立之固其素也然使祖宗神无所依今又许年
矣善夫力甚薄识甚浅固知不克负荷上念祖宗馀泽
滥及于不肖使有今日而祖宗反无所倚焉内诚不自
安也以事关宗族之公裒赀于众善夫不过供役其间
上代族长之劳耳非敢有所私也亦非敢有要以为功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269-0209a.png
也而三房子孙乃不鉴其情而顾梗之亦何视之不广
也谚曰财多气粗某某实主其谋乎不然吾未见仗义
之易也万惟高明勿为后生辈所移善夫固无私善夫
实无要惟日夜悚惧之至
  答戴仲鹖
一自废归杜门削迹不知当世乃尔纷纷霄汉故人亦
彼此不相闻别执事已三年矣执事以言废名在朝野
而入于善夫之耳顾未久也丁原德再至始得其真伏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269-0209b.png
读手书远拜君子之辱大丈夫既出而不为禄仕要着
实地正如执事之所也蛮夷瘴海困顿鞠穷随其所之
而安之然亦毋曰此固仕宦之捷径也前代以直言得
谴者他日公论一定每起为美官而天下人士亦以此
多而侈之近世士大夫亦每效之以矫美名于一时及
其贬窜迁则皆慰之曰是何伤哉固仕宦之第一筹也
是岂臣子者之所以事君与士君子之所以立心哉执
事俊颖百倍凡辈必能体此不惑毫发之差奚啻千里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269-0209c.png
之谬也勉之勉之增城之僻陋执事之穷阨固甚不堪
者闻湛元明兄在家朝夕晤语亦可慰志君子固有穷
时也眠食惟善自爱
  上周公仪方伯
易时不奉教言詹赏风味未敢暂息使至拜五月二日
手书备审别后湖南动履并示所未闻顿增戴恋善夫
何似被蒙知待如此窃计之当代钜公于后进之士未
有并者深愧墨呆少不勤行长不竞时不能少答所期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269-0209d.png
待比来百忧恂志愈益濩落室人与幼子相继奄弃虽
稍自裁抑然终不能忘情也复得肺腑疾不时举发不
能久视视久则即晕眩移时经传笔砚不得不屏去今
已久矣承喻以百尺竿头莫惜进步诚犾我手之鹑者
今者荧魂既枯乃欲擿埴以索涂而善夫岂其人哉远
拜大君子之辱出处一事未敢轻拟功名古人所热中
者方今后生辈各执其巧其或出位亢言身遭贬窜则
曰读书之能事毕矣不死则希越常格不幸而死亦收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269-0210a.png
忠义之名学勇退者则揭日月而行以取捷径沉冥数
载反如烈火之攻中恶在其养之高也古之人立身事
君而顾如是哉善夫最伤不能自检剬不能事人病日
加益复不能事事乃自废以归深恐坐此讥诮故一切
不敢通故人书兀兀至今日处荒村对樵夫俚子语古
士耻之今虽穷阨然心实无所要也必不得已则当以
仕易耕大君子以为如何近来陇西吕仲木最为真正
而何粹夫魏子才王元凯辈次之然亦未知其心之所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269-0210b.png
安也因爱中不觉缕缕饶舌荆湖大方政务计倍他省
公暇望毋替药物为国自爱心事千里悠悠善夫谨状
  与殷黄门
善夫启石川都谏契兄走闻之扬雄君子在治若凤在
乱若凤鹪明遴集食其洁者矣李善感之谏也人称之
曰凤鸣不知凤之于治乱也以鸣乎以显晦其文乎圣
人之言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不知食其洁者有道谷
乎非欤又曰邦无道危行言孙不知言之孙也将朝隐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269-0210c.png
以保其身欤抑并其迹而冥之山林之间欤惟圣人为
能举权自贤人以下苟为禄仕则固有成训也夫苟不
为禄仕则入山惟恐其不深入林惟恐其不密耳窃惟
吾石川之贤天下实知之其官曰谏官而天下实望之
方今菉薋盈庭豺狼在邑走闻黄门之为职也为天子
之耳目别不以簿书杂而烦之使专其视听朝夕论列
以匡王不逮不听则以身从之如知其不可则有去而
已实非如仗马之职于不鸣也今石川之职是官也亦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269-0210d.png
已再易时欤而顾默默然者将朝隐以保其身乎而黄
门顾非孙言之官也将显晦其文不必拘于治乱之时
乎食其洁乎抑欲冥其迹而势不由己乎大若实必宏
若声顾将有所待而大鸣国家之盛乎而但为禄仕乎
反覆思惟不能得吾石川之所也石川抱不世之才希
奇之珍其出其处所关甚重万非琐琐者可以苟焉者
也君子所为或定有出于恒情之见而在走思识之外
者惟不吝相闻是为慰走年来重罹忧患春夏之交妻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269-0211a.png
子相继沦没哀感浸疾未便能出门相从会叙无由临
风忉忉所命录三子诗具别楮善夫再拜
  上邵二泉先生
善夫闻之韩退之曰士之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
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
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又
曰下之人多负其能不肯謟其上上之人多负其位不
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尝窃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269-0211b.png
卑之曰退之不过为名之士也夫名者实之客造物者
所忌知者避之者也而可以故故取耶阁下负希世之
材轶代之文洁身于缁尘勇退于急流以忠孝为天下
先而立于独虽三尺童子皆知诵邵二泉之名也非退
之所谓垂休光照后世者其人欤然而赫赫之光岂赖
于后进负天下之望者为其后耶躬吐握以收豪杰之
士于门下岂有意于赞盛德取名誉于豪杰之口耶而
豪杰之士赏望光仪惟恐不出于大贤门下岂有所希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269-0211c.png
冀自沦于謟谀之归以取怜其戚戚之穷耶善夫无似
蒙不以众人相视非不知抟牛之䖟得附鸾尾则一翥
千里顾身虽穷戚实不肯效謟求荐以伤大君子之明
也窃尝论之退之亦古之所谓豪杰者其上宰相书至
曰蹈于穷饿之水火大声疾呼而望其怜之而不以为
謟焉退之岂但为为名之士哉君子之仕行其义也非
以谋食也而曰仲尼皇皇然则陈蔡之间讵至于大声
疾呼而望人之怜之耶遂令后世之进取者莫不曰退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269-0211d.png
之豪杰者也犹上书求荐以取其名附托物势以成其
便风天下以为准焉由是荐举为市矣昔人有求荐章
于韩持国者程正叔曰大贤居位却不求人乃使人求
已是甚道理窃以朝廷设官因其才而授之任使下之
人皆不求则庶寮百执事之位终岁而虚乎上之人视
朝廷之官为公器不使恩自已出必求能者贤者充之
则一材一艺之士岂皆遗而不用乎愚意以奔竞之风
实始于吾辈而贪饕欺负之徒顾有所藉口而为之者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269-0212a.png
也平居长执此论以过韩退之不敢以语人恐遭失言
之责敬三熏三沐而陈之大高明之前万一不以为狂
妄惟俯垂教焉不胜幸甚
  答姚元肖吏部
辱书教以不逮谆谆然所谓启其聋而豁其聪浚其源
而导其所归者也走童子时即好为文辞每读大人上
林诸赋爱其穷高极𦕈铿金戛玉奋然希剽其馀声晚
过王伯安于毗陵相语数日始计之心曰雕虫篆刻壮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269-0212b.png
夫不为也乃始改念捆摭群书而求其键于今三年矣
苍蝇红紫未之有别者也深愧知已之辱深愧知已之
辱然曰林居有俯仰之累谓走必须一来固也走家素
贫入仕十馀年而不家食者才一年比来八口愈不自
支岂故欲为希僻不情之行孑孑然慕巢许之高哉顾
以病骨不可一日留阙庭得归甚快初不计其来之时
与势也方今事例凡起废者必亲致词于州县省司上
下凡三衙门四邻里正与医学凡三覆结而后得达于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269-0212c.png
铨曹复待命几月而始得一职也久卧者思起而乃艰
其来者非所谓门有噬狗乎今天下好进之士不为少
矣其多才善能之集于京师而矫首拲足者亦不为不
多矣大臣之随材任役分布内外四方亦岂乏一荒远
旷莽之墟处麋鹿断声息沉溺枯槁之士而皇皇然如
恐遗之者哉沉溺枯槁之士不可谓尽不欲仕也仕亦
不可以为全为禄也置之百执事之列亦不可谓无毗
庶政而但蝗梁黍也走之进退界在两难之间耳昔者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269-0212d.png
韩退之三上宰相书汲汲求进尝窃鄙之而三不报至
有周公之说迹其事又不能无悲其心也如其不为禄
而有忧天下之心虽孔孟亦尝皇皇焉耳走实匪材而
贫乃甚之狂又甚之以退之之贤至于三上书而不报
焉不待慧者知时宰之未必贤如周公也今上有周公
而走独守株其拙又甚之虽有忧天下之心无怪其顿
于万里之外也因閒论径情及此似乎有所要而言之
也皇悚皇悚北地早霜惟眠食为道加爱不宣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269-0213a.png
  答曾东石正郎
辱书承念及枯槁教以习忘使神完气壮意思甚佳走
鄙性最困钝劬书成癖每至于族必怵然搆思必得而
后满志然实无着地工夫随得随忘非所谓习于忘也
思苦则神昏神昏则有阴阳之患比归三年病不加少
自计勋名事业当低头于豪杰之士而岂在我辈疲薾
之夫哉伏诵教言诚切膏肓敢不祗服情厚近来文字
已不多作非故为是荒懒也力实有不逮者谬蒙比名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269-0213b.png
于仲之列皇恐皇恐楚人得山鸡其鸣近凤也其文
采近凤也而语人曰凤凰鬻于市得千金焉山鸡之被
厚名而贾重价也能不愧于心乎真凤过之能不抚掌
而笑乎谓白近缃缃近黄黄近朱朱近紫紫近绀绀近
黑而曰白类黑非伦矣拟人当必于其伦实不副则訾
咎深走岂敢当是哉迩来深自晦藏去之万里之外三
年之久平生故人漫不复相闻窃喜已渐不为人所识
而执事遽为是言是固爱我偏不觉其言之过与相失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269-0213c.png
时久每赏光泽无时少替时事如何心事如何风中惟
不妨相告以慰念慕不备
  与德绪
易节不奉教音知郎署多事犹乎在山者之未静也而
彼此系恋或有时而废乎遐荒幽僻之乡穷独栖迟寂
寥而生感顾不间时而忘情于执事也比来作意出山
相从兼以谋食不图天谴不德室人与次子相继弃捐
辛酸崩迫不自禁当命之蹇剥乃一至于此也且闻起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269-0213d.png
废事例甚与志意相违读书仗气节处今世之道稍不
至于冻馁切身有甘心自绝与猿狖同侣而弗悔者顾
无田无桑十口所仰赖以衣与哺恤恤然必须一出而
其途乃如此且柰何哉泉山先辈累累以先人未受封
相让窃以此事顾有数存焉非心之所能必者欤道宗
此行甚非其得已令弟已分门其母皤然于北堂之上
士处此有难用情者矣隔越时久劳心忉忉眠食惟致
和宣滞为道自爱不一一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1269-0214a.png
  与陈职方德英
芋原奉别转眼裘葛屏迹海上不能无万里合散之感
也续闻动止佳胜且有职方之复大臣用才必欲当其
任如是哉深慰卑望窃计吾乡同年八九人十馀年间
荣辱进退存亡之迹历历在目中如吾职方信不多得
也小弟最为沉滞然每以死者自况中甚安之近筑一
亩草房于小华之阴杜门自屏惟与贫贱时一二知已
者还往粝饭藜羹甚觉适便伏睹起废数事已绝北辕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1269-0214b.png
之想耳近来亲故稍以早出为劝未敢便论达观譬如
尚是一不第秀才亦安往以辞贫贱哉其况愈下则其
心愈安也秋事方殷百惟为道自爱
  复周方伯公仪
使至拜手书教所未闻且示近夫事迹前此数日张道
宗书来云闻近夫厌世骇怖悲辛不能为怀者信宿然
又以常理推之此必无是事近夫为人稍执不肯近细
人或者有忌者肆为无损益之谤以疑人之传讹也善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1269-0214c.png
夫平生亦曾两遭此故不以为信尔及读尊谕辄潸然
涕零肆近夫之文行乃止一黄门给事以死其平生历
履莫非险艰登籍以来即遭祸变杜门者五年一出即
外补非深山即远海然而皆敝邑坎坷蹭蹬者又五年
稍进一足即以天死近夫平生匿德藏光多闻内植有
铜鞮伯华之美而不居或曰文人多穷岂其然哉夫所
谓先器识而后文艺者又未可深据而论也方今朝廷
方切论列而近夫有言之责不及为朝廷一吐其平生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1269-0214d.png
虽济济多士固不乏一近夫然正人君子日以沦谢无
亦关系于世道此又不可止论近夫之身之穷也善夫
平日取友如近夫者不能数人比废归辄见凋丧落魄
可言师弟子恩义相通敢缕缕饶舌左辖之转慰甚拟
作衡山高为赠数日以近夫之故怀抱作恶不能发奇
句就当寄上近诗凡三十六首附呈倘赐览观亦见其
志之所存不宣
  上林见素中丞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1269-0215a.png
向得挹道容詹跂益深馆遇之隆诗文之赐感愧万倍
小子何幸得借声于先达之与增重万倍执事大仁人
大君子也尝与同辈论当世人物至执事则佥曰第一
流使居相位其勋业所止岂处韩范富欧下哉善夫不
佞窃以四公行业在汗青可数也执事平生自许于四
公何如时命际会且勿论其大节视四公何如韩富无
文章欧差优于范其体格意气槩不能达唐人上一等
执事所为文自视于二公何如窃尝求执事之平生所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1269-0215b.png
至毁淫祀佛像汲引善类陶淬后进皆是古人绝好处
继晓之攻姚州之遣时中外翕然即以唐介拟之每读
执事之疏虽与日月争光可邪介足以尽执事邪比者
巴蜀之役命下即起赴国忧如归首黜公孙以戮贼于
千载之上祀诸葛以自表其素而后誓师卒靖蓝曹其
行事磊磊落落如此不知韩范陜西延庆之绩有是否
也及甫毕事即复引去去即杜门著书绝不叙西鄙勋
伐无少疑滞焉不知四公于出处关窍上果尽如执事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1269-0215c.png
信道不惑否也魏公欧阳公濮王之议不免微瑕之玷
富彦国居洛朝廷待以裴晋公之礼三命而三不起一
僧开堂片纸招之即赴焉此类尤可以比方执事之大
者但可与智者道未可与俗人言耳凡人贵耳贱目彼
见四公之重系当时后来宋名相无及者而执事落落
三十年不一日立于朝今遽曰配四公而齐之孰不愕
然而眩者且执事自谓能如四公之得君邪使如四公
之得君不能为其事业邪四公事业顾别有大于史传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1269-0215d.png
所载者隐而不见邪就今日而论执事事业不足以表
天下照后世邪此执事独明之而善夫独信之也然此
岂一时之言哉世之人率执一代不如一代之说槩曰
古今人不相及然则后世果无圣人出邪贤人尽春秋
之世邪六朝文气大坏之后何以有濂洛关闽诸大儒
平居有此一种妄议不欲逐众人常谈执事以为何如
也幸进而教之林釴秀才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就敝地
后进实无出其右者志古疮疾尽去体否念念族谱叙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1269-0216a.png
向曾面请惟终惠以慰卑望侍门末由百惟若时为吾
道自重
  复林见素公
小仆遣二日而大制且至捧诵再四有甚连城之获善
夫何幸得附以不亡于后也此素心也道里遥远复即
有行役力不克躬输悃门下柰何地震阴为阳行春秋
主权倖侵君将动有所变且主兵事吾闽阉竖执制小
人犯君子连岁干戈不旋踵此其徵也春秋地震必日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1269-0216b.png
之日者一日也今此以月月以时恐更有隐忧者矣天
变决不虚作必不止此诗选序敢轻率为哉须得途间
摆脱去杂虑静思半月方敢应所命顾恐佛头上累粪
矣孟太府事状已附上山林立言道体最宜以时加爱
不宣
  答城中诸友
数日里方作书寄时勉是一好便也元旦高宗哲至得
书宗吕复遭此内艰辛苦中何堪崩裂璚州之行回期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1269-0216c.png
在何时冒此万里长途凌厉风波恐庄公寒毡能如范
希文之济寒士乎太山孙明复时之未通其何堪其何
堪厓老之不利于文也中无释然乎走自别来坐孤闷
无一日好怀到杭幸遇周用宾孙太初作天目赤城之
游日料理山水事颇觉心源澄彻复与黄宗贤应元忠
参究圣学又是一大痛快回思二十年所下工夫皆是
一场罔两自今以往视世间一切真如密䖟与空花也
近来复体验得洪范九数较分晓看来天地间一理既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1269-0216d.png
通百理皆彻既识得个主人翁面目其馀不足辨也诸
君子才器十倍曹丕幸当于此大事上一寻究定须有
大了悟处如何时勉去甚促作书草草亮之亮之
  与孙太初
雁山归即欲遣问得之人言皆云元宵左右即复返西
湖嗣是或传在湖州或传在苏州或云尚在嘉兴莫得
山人踪迹坐是契阔近得手教甚感指示迷途行藏事
走有三不可姑且逐风尘以去未敢论也先见不真后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1269-0217a.png
虑不远不能学箕山颖水柰何周用宾吴惟可闻即来
就至今未见到近得口报用宾是月初离江山惟可此
数日离开化早晚当聚首湖上山人一春强半在湖州
登高眺遐有过于西湖烟景乎其与游者有如吾侪者
乎携杖屣来同海内故人聚散甚可惜留念留念诗叙
久已脱稿情辞殊不能尽然才力止此矣不敢为山人
惜也
  与城中诸友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1269-0217b.png
别来八阅月彼此书问虽未尝废然视往时欢好邈若
山河矣客途念身事时事绝无好怀抱虽以大道理自
遣然渊明至咏荆轲自不觉其露出本色矣逢南弟复
得生相见天涯骨肉团圞始一大开怀道路乖艰顾自
安矣朝廷边事似无大故但内外合八家用事圣驾轻
出无时腹心之病不知往后竟作何结绝矣隐忧隐忧
沧湾平厓安稳如何百竹往墓所习静果能降伏其心
否世亨公衡沛夫得廪否木虚文辉文旭时复相聚否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1269-0217c.png
此皆所欲闻也闻作古文会固是美事第作意为此亦
害心且不能不招物议耳会晤末由心绪缕缕惟端居
守晦以观时变不一
  寄林见素中丞
会志道伯固备审动履康胜时善夫初到京而志道已
在行间不敢草草奉状不接光范久矣去岁重九前即
别乡土有是行实一念功名降伏不下留杭甚久细思
身事顾未有的然必往者因乘间入天台与委羽黄绾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1269-0217d.png
居小有洞中数月于时意向即欲终其身作山谷逸民
矣比归占范数且云年命甚促乃熟计前进效世俗所
谓显亲者了事即归耳倘未即死当木兰侍几杖闻所
以委心立命处是所深愿近来时事益不可言圣驾此
度北征京师人心十倍皇悚盗贼伪称行幸者充斥州
县城隍守禦废弛无馀倘一旦难作为将柰何杨石翁
坚卧不起缙绅诸公虽有谋国美意此时权不在手大
家挨时日以俟运于天矣近闻江淮之间往往龙斗杀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1269-0218a.png
人渔阳各处六七月冰雹杀菽云中大将军乱鸣此是
何等灾变阴盛之极势必至于阳争者矣可畏可畏慈
圣太后祔庙之夜驾出而雹册封传制之夜驾出而雨
满朝衣冠两在流漓之中天垂象见吉凶古之达人当
此时尚食禄喣喣为哉今天下之忧大率在边防且如
吾闽之变才缺数月之食而已今计边储动乏数年而
宫车在边赀费百万加以诛求无度上下离心外患且
至恐有不忍言者矣闽中近事固是天意参之人事当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1269-0218b.png
路诸公亦不能辞其责且延平首祸其原实自万同知
万君为人立意偏陂全不识大体平日作事动结军士
怨讟及其告乏复不肯少借声色一以威诈临之既结
以怨复绝以威人心最易动者也是谁激之使变哉及
既鼓噪为乱却又仓皇给钱谷守姑息随其胁满其欲
而竟不能申国法诛首恶以弭乱阶此风既长更复何
所畏忌哉继是建宁邵武福州诸卫如相授受然树将
坛夺锁钥厉戈鋋掠财物迫长吏向曾与同志逆论已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1269-0218c.png
料其必至此也今日论奏复欲守小信而不处首恶者
以闻是犹以草菅伏火欲求顷刻未然恐燎原之势又
当不止今日也吾闽自古避兵之地看来元元赤子讵
安敢为变耶今之论事者苦于徇目前而不揣其本而
救时者大率顾近利而不虑其后安得而不至此哉明
公望重道尊言出而人必信服似此类正当明示当路
者议而行之安息一方固吾辈仁民爱物的本意使以
利害计之其阴德亦甚溥也万毋以身处江湖自阻如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1269-0218d.png
何如何方松厓郑山斋年力精锐而早就閒散读书求
道当必有自得处起居幸毋惜为闻抠衣末由惟若时
葆和为道自爱不宣
 
 
 
 
 少谷集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