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269-01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谷集卷十五
            明 郑善夫 撰
 杂著
  毖斋
昔单靖公袭卿佐于周三十年宫室不崇器无彤镂身
耸而除洁外内齐给凡有宴享罔有踰其上宾有礼事
动即咨如是而爵不上中大夫秩不庇宗晋羊舌肸过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269-0189b.png
焉靖公享之不殽寅而无私送不越郊宾礼饯赠视其
上而从之肸告人曰观单子之况我也其有兴乎昔尹
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今
单子皆有焉而重之以无私加之以不殽能辟怨矣居
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辟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单
若不兴后必昌其后靖公之世大蕃胤于周郑子曰单
靖公古之良也羊舌肸古之名能知人也敬俭让咨毖
之道也古语有之曰毖于政者昌于人毖于履者昌于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269-0189c.png
躬昌于躬者类昌于人者壸善乎见素子之言曰毖慎
也侈对则约怠对则敬满对则谦疏对则密夫约则能
俭不怠则能敬谦则能让密则能咨吾观古人之裕于
用毖也而信见素子之善绎也吾观见素子之言之也
得毖斋
  嫂叔丧服辩
记曰嫂叔无服别嫌也又曰嫂叔之无服也推而远之
也传曰礼本人情又曰礼以义起如亲死子幼嫂有母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269-0189d.png
之道情何嫌也有母之道而推而远之义不可通也孔
子曰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嫂叔之服也古礼或
有之而在周公所损乎周公以前载籍不可考也或者
秦燔之后汉儒增损谬失其真故记礼者非圣人之本
书乎昔者子思之哭嫂也为位而服不绖见子思于嫂
无母之道者服不服可通也而为位也情顾有所原而
不可已与自子思而为位则前此之不为位可知也是
故先王之制礼也其固无常与韩退之祭郑夫人云昔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269-0190a.png
在韶州之行受命于元兄曰汝幼鞠于嫂丧服必以期
退之之为嫂服期也以有母之道者也则前此之无服
也后世之不服也又可知也按朱子家礼兄弟之妻小
功报服同是固原情制义因周公之礼而损益之者与
虽然论其常而未适于变也世有如退之者嫂有母之
道而服亦以小功乎小功亦不税乎小功不税义之正
也服而至于不税则即疏矣嫂有母之道而可即疏乎
夫情不可以即疏也义又不可以税小功也然则期正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269-0190b.png
乎期为祖父母为父兄弟为众子为冢妇为嫡孙为侄
皆联属至亲自三年通丧之下至重焉者退之之为嫂
服期也无乃过情与夫礼义之经也非经天降非从地
出人情而已矣嫂叔之变也其惟大功与大功降于兄
弟且得税也余二弟幼亦鞠于嫂乃命之服大功窃为
论说以俟后之君子
  教学篇
泰豆氏善御其揽六辔也内正心而外滑消然后以应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269-0190c.png
马志和其吻唇辑其衔勒是以回旋若一措轮蹄于容
址之地忘其险也造父弃家而学焉三年不语术而示
之趣又三年而后授之巧造父归为周穆王御八骏西
游遵昆崙以抵瑶池断山骤壑若履平地焉世传造父
善御而不知其自也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一振而
连双鸧用心专也动手均也詹何仿之以学钓处于汉
沔之交剖粒为饵引鱼盈舟楚令尹敖过而神之曰是
有道者也进之问术焉师其意以治楚国平心易政三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269-0190d.png
年而楚国大治郑子曰余尝读子至泰豆氏奇其趣也
噫妙矣哉其通于圣人之教乎至詹何诸人盖亦叹其
善学也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此类非耶射御固君
子所器也古之君子会一以通万是故模其迹而弗解
其真名曰学梗容声而振蒙名曰训苴匪但是之然也
纪渻子之养斗鸡也痀瘘丈人之承蜩也贱工曲技而
上合乎至道之精而况其大哉作教学篇
  宗誓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269-0191a.png
古人有言曰法胜则治恩胜则贰家长恩者也故难睦
族又家之甚者也故尤难睦凡人之心有七情六欲
情欲汰则偏内而轻外见人而不见已心口益繁则
情欲益汰承之以不肖之心大贰之会也大族则尤
其甚者特行适疏尽言尅恩捐其欲则訾极其忠则尤
襮其咎则乱穷其欢则意衰人心之彀中也昔张公艺
九世同居或问之不荅惟书忍字百馀夫忍以养恩恩
以辑情情同则通通则睦睦则久矣而又溯源以亲之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269-0191b.png
严分以安之学问以渐之柔孙以开之贫则赈之丧则
赙之吉有庆善有劝小过则隐大过则让不听则止仁
以和其情义以杀其欲所以正忍也鄙语曰大忍小忍
和睦安稳郑门祠堂之作以修睦也凡我族人敦此矢

  郁亮之三书题后
郁亮之为裕州值中原盗起城陷死之朝廷以为光禄
卿旌其忠也孔子曰士见危授命又曰察其所安亮之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269-0191c.png
之授命以死也能安欤昔者山东之乱城破者十八九
其间迎降窜伏者何限也虽然死难之徒或慷慨于一
时或者偷生无路颠踣于锋镝之辱者其迹似矣其心
之所安如何哉近观亮之三书乃其平生所与处元忠
者其义分通明心辞昭旷亦骎骎乎知道欤吾闻知道
者决死生而不眩视义之可举而安之故所恶有甚于
死者不为苟得也于乎三书之存于亮之可无赖哉元
忠史氏也他日汗简之定要须以此推其心矣正德十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269-0191d.png
二年闰月晋安郑某东游历会稽吊其庐而书之
  赠陈惟浚
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又曰不易乎世不
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子思子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
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患难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
矣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269-0192a.png
立命也郑子曰余尝诵斯语窃见圣贤学问无时无处
不洗濯此志故明晦夷险荣辱生死疑似之际斩然而
不为之变圣贤作用深矣哉昔明道好猎自见茂叔之
后云已无此好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
一日萌动复如初矣洗濯此志难矣哉惟浚从事圣贤
者也兹得罪南归归将田于临川盖处乎贫贱患难之
间也于其行也书此以相其志他日相逢于烟霞之表
幸相与證其所得焉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269-0192b.png
  赠伯固二首
易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圣人之志在于天下国
家也语曰学而优则仕仕以行其所学也又曰隐居以
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求者求所达之道也达者达所
求之志也惟其志在于天下国家也故虽事变婴于身
而未尝一日恶于志也古之所谓道德之士类如此故
孟子曰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不用则怒悻
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后世谏臣率以诋讦而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269-0192c.png
去为贤信如是则是为已尚有私意要其极岂真在于
天下国家者耶伯固之学无所不究精思力践志欲见
可之行也尝闻之素翁曰伯固殆如精金美玉要之非
如世所谓功名之士者兹以所学有靖于君获戾而去
国咸奇其节而壮之此岂足以窥伯固之志哉使伯固
有为名之念则平生所学皆是虚文其去悻悻丈夫也
馀几哉然公私人已之际相去丝缕之间矣是故忧患
蹇剥何处非致力之地稍有一息悔吝即为私意即为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269-0192d.png
为我即非学问即非志节其为功名亦即非功名矣自
今以还尚相与勉之
伯固平生苦志劬书博涉甚至成癖为文字亦莫不求
拓其所极夫典籍文章实人间一大玩物然一向为之
未免有寻流逐末之弊于身心上毕竟无益至于癖焉
顾不反有害哉昔朱晦翁答潘叔昌云中年以后气血
精神能有几何不如且学上天然后旋学识字也又云
恨不早目盲者则夫典籍文章不真使人汨溺而弗能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269-0193a.png
起耶伯固气力强毅非复善夫脆弱者之匹然皆中年
以后人矣倘更失此他日对渊寻筌尚何及哉
  赠马子莘
余向过建州读陶园诗于辞气间得子莘之为人要之
必不止以文章鸣世者惕然存之到京论友于守中氏
守中首举子莘以为阳明之门立志最为精猛者翼日
复为余曰子莘至矣遂与共昕夕上下议论谭及幽玄
见其卓谭及利害见其守察其神色见其所安于是乎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269-0193b.png
益信吾守中之不吾诬也余尝以文章究人底里今复
自庆其得之子莘矣然人生百年犹石火之炯然易灭
也中间惟二三十年与竟大业前此者智不及之后此
者力不及之二三十年能有几何然一念依违遂至没
世岂不为大可哀哉故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今
之豪杰之士不为少矣其能谈圣人之道亦不为少矣
及观其隐微利害之际往往变其所守者何哉志不坚
也志不坚者心不诚也心不诚者名不称也子莘才力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269-0193c.png
向往宁复有为名之病然诚之一字其实难识稍有一
息汨没一毫矜持皆谓之伪矣故佛书有云求禅定即
非禅定求解脱即非解脱余无似早衰无以与乎道德
之言然一曲之明实犹乎维摩大士之于释也故为子
莘尽之幸毋以笑
  交论
交之为道古也交不可易易则无卒君子之交也难难
则恊恊则卒其交也上亡谄下亡渎犹之措胶之漆中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269-0193d.png
虽有巧者莫可解也是故晏婴之于友也世申其祗不
迁于始固也向秀氏有友七人而善后居山阳亡有七
人者每听邻笛辄泣下伯桃羊角哀之楚也穷雪于途
袍廪不兼势不可两有桃曰吾不逮哀哀存逾吾有也
于是乎以身存哀桃死空树哀乃徇之数子者友也卒
世而匪懈堕命而甘心者也故曰无率尔初有永其终
交难矣古之人有终其身而蔑有交者宁蔑也蔑以易
也匪易则匪汎匪汎则纯纯则固固则有相由之相成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269-0194a.png
于善义成则卒汎则支支则解夫其分有所支也则意
有所忽忽生疑疑生隙隙生嫉嫉生畔畔生仇仇生于
易也夫物莫不畔于易莫不亡畔于难交至于畔而且
仇焉宁蔑也余悲夫古之道不可返矣悲夫世之交者
如云之殊矣以利交也以势交也交也者利差则散势
丑则嫌如以利以势而或卒乎否哉吾见脆柳东枝恊
风至则枝靡以西不但叶也亦不但枝也如以利以势
则亦不但犹脆柳也作交论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269-0194b.png
  与黄后峰杂论
土生物山岳岂得为死物但山岳小人心如天地元气
较大耳
赤子之心但可云纯一无伪若水火盗贼在前则必惊
怖安得不动心圣人则不动耳
天之理气犹人之性情日月星辰之运江河之流山岳
之峙犹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人心只可对天
天之神不专栖于日人之神亦不专栖于目也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269-0194c.png
做官要行道不但位正也正便可行于三代圣贤之君
之时三代而下便做不去故孔孟不偶程朱不容是已
夫言者心之声也文者言之精也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淳言质仁亢言凌厉崇而饰者穷奇谑谑謞謞者蒐慝
斤斤者察诐者蔽淫者謟不迹而康饕餮固也然有知
诈似知好闭似廉渐毒颉滑坚白解垢之说诸言何以
称哉
  观舟文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269-0194d.png
少谷子将之燕观舟于河见御风而疾济见御力者见
覆者见舍楫而返者少谷子瞿然若失客有揖而前曰
先生面人而潜神役物而动志将有所思乎曰有齐其
物而差其等犹是舟也因其顺良其御而至之之谓至
微其美而力其用而迟其所极之谓强反其至而戾其
力之谓懦倒其施而弗悛其所往亡之谓暴暴则亡懦
则弃可不畏哉亚中之资要于强强则成成则无虑无
至也客曰大哉君子之观物也吾知其所以树身之操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269-0195a.png
者矣再拜而退
  婚礼不用乐辨
程子以婚礼为幽阴则是以不用乐为幽阴则非白虎
通云婚礼以阳下阴用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幽阴之义
恐据此礼曰不举乐思嗣亲也白虎通谓亲年衰老代
至也若视死更可举乐乎按先王作乐以饰喜也若昏
礼思嗣亲则杀喜耳故不同乐
  佛老辨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269-0195b.png
风俗县于气运春秋时丧乱相乘列国皆有贤人且孔
子道胜故邪说不为害列国之君虽相侵伐犹惧大义
故邪说不得入至战国时其君互相谋噬不惧大义国
亦无贤人谋士兴谋士邪说也孟子贤不及孔子道不
能胜邪虽攻奚益然时无佛老之名也老子立论未尝
无用处但过正道一头使其亲行之天下必有可观孔
子终无一言诋之但学者用之过当故害事佛氏上乘
亦合吾道但其作用殊耳是故佛老之祸非佛老之罪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269-0195c.png
也佛老之学虽贤知君子往往有好而习之者惟程朱
不然岂非世道之有邪有正犹天道之有阳必有阴乎
就二教较之佛害犹大轮回之说虽万世不能解众生
之惑耳
  书法答
古人作真书如端人正士修容中立柔外刚内从容于
礼法之场至于行草则似孔子之燕居申申夭夭而于
礼法实未尝离也张颠怀素如坐空山无人之境蔑礼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269-0195d.png
法去形骸而仙者米元章黄鲁直则战国纵横之流耳
近世学此四家其弊愈甚卫辰盖有志于书而未有于
适者也因以相告然此就卫辰言耳故略
  延陵李太守禦寇事原
或曰延陵太守城延陵江阴而寇至何其虑之神也守
江阴而靖江无恐江南忘危盖有馀威者耳或曰先事
而周之谓知临患而能折其冲之谓武能销人之患之
谓仁郑善夫曰董子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269-0196a.png
其功城延陵城江阴道之经也守江阴义之感也且城
且守而活江南数十郡之民民罔见德焉宣道义以成
其仁者也故曰道知之符也义武之原也武仁之用也
  武帝不冠不见黯论
昔人有言曰霍氏之祸自骖乘始愚则曰汲黯淮阳之
遣自不冠不见始何则武帝待黯礼至而情不至也天
下有厚之而薄者薄之而厚者觞酒豆肉必先诸乡人
而后诸子弟岂待子弟不若乡人哉盖乡人与我疏者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269-0196b.png
也礼至而情不至也子弟与我亲者也情至而礼不至
也故乡人之敬不终日而子弟之爱可以终其身黯于
武帝徒得其乡人之敬而不获其子弟之爱其敬乌得
而不替哉夫礼固臣之所望于君者也有时而不爱其
礼者不容于伪为也礼而伪为能无穷乎世之爱者有
曰不冠者亵也必冠者礼也帝之于黯不冠不见若在
所礼矣况帝之待大将军则踞厕待丞相则不冠槩之
于此又殊礼也帝何负于黯邪噫非唯不知帝抑不知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269-0196c.png
黯也夫人情有所忌而畏生焉有所畏而敬生焉敬生
于畏且忌而使君不吾疑者未之有且黯何忌于帝邪
忌之初生也黯之戆也夫帝之多欲其腹心之疾所自
讳也黯不之讳而故暴之其不近帝之情一也且爱一
公孙子既欲斥之爱一刀笔吏又欲斥之黯与二子之
心暌而帝又与黯之心暌矣不得于君之心而惟礼之
拘安知其非貌焉已邪故不冠不见非敬黯也阴怀猜
忌而阳浮与之修饰边幅之小廉而非握手抚背之真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269-0196d.png
情也设立防畛之曲谨而非慷慨歌呼之雅意也不然
淮阳之遣胡为乎来哉又否则大将军黯为之矣何必
青也丞相黯为之矣何必弘也向使移待青者以待黯
虽踞厕可也淮阳必不遣移待弘者以待黯虽不冠可
也淮阳亦不遣吾不独怪夫素所亵慢之臣如此而将
如此而相而素所敬畏之臣所尊非所用所用非所宠
至是而帝之心见矣然则臣之于君果愿其冠而敬邪
抑愿其不冠而简邪简不如敬固也与其敬焉而无实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269-0197a.png
母宁简焉而情真无实则不可以为继而情之真者爱
之真也臣亦何利于君之为貌而自取其薄乎故曰淮
阳之遣自不冠不见始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269-0197b.png
 
 
 
 
 
 
 
 少谷集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