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1269-01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谷集卷九
            明 郑善夫 撰
 序文
  修江先贤录序
史以考信古者有国有史古史莫信于春秋春秋鲁史
也圣人之文约而苞其义大而公自秦人黜封建则史
氏用独独则遗于是乎有纪录之书或以时或以地胥
卷九 第 1b 页 WYG1269-0142d.png
如志也自秦而下凡百馀家大率有四病不避则溢不
滥则漏名荡乎实之谓溢有所怯之谓避信轻之谓滥
识疏而闻寡之谓漏四者于其人焉不鉴于春秋之义
也虽然顾补史氏之遗耳余序修江先贤录知周子之
善用春秋也贤宁产也宁春秋艾子之国也录贤而系
之修江者其汉修江录山川之能也始于汉者封建既
黜之后也建置沿革乃始于三代之先者假一邑之文
统元也统有五号曰正曰闰曰伪曰贼曰篡弑或正名
卷九 第 2a 页 WYG1269-0143a.png
以统实或去实以全名用宋庠之意而折其衷也贤有
六科曰忠孝曰事业曰文章曰特行曰贞节曰仙释集
有五义曰正曰续曰附曰别曰外正者上也续者嗣也
嗣似也附者依人以传也犹附庸之依于大国也别者
别也别闺阃之范也外者以道其道而外之也曰公曰
先生者乡先生有尊之之文也录而必按其履者不枉
其是非之实也凡是者皆用乎春秋者也录实则不溢
号明则不避科分则不滥义该则不漏是录也但补史
卷九 第 2b 页 WYG1269-0143b.png
氏之遗耶称信史矣
  医林集要序
余尝读内经不尽通晓然颇会其意自古成毁相因阴
阳散伏民鲜戬谷于是乎有草木金石之英以卫之而
宪之于经是故犀羚蚕蠍贯众茵陈狶苓狗脊酸辣苦
咸神奇臭腐龃口龉齿蜇吻裂鼻而各有投人之经而
裨其生焉者及其传之既久人不解究竟任疑用独而
经乃樊乱至仲景李杲始肆为论说发其疑义而经复
卷九 第 3a 页 WYG1269-0143c.png
一明然方土异宜古今殊运兼以庸医固滞顾懵然莫
适其所从耳成化间有王氏玺者乃复苞并百氏之异
同沿时遹士称长置短约为大常而不畔于经于是子
阴阳相胜之机气运旋斡之变胗切攻熨之法宣补和
平之方木石溲液之分轻重沉浮之数翕然遂大定名
曰医林集要凡若干卷鄱阳胡公购而梓之以公于人
人其惠博矣始予病肺群其医而药之至弥岁月弗疗
岂真方之不足以愈病耶是书之行有仁之惠也人有
卷九 第 3b 页 WYG1269-0143d.png
言曰不为名相即为名医其作用巨小功惠舒疾虽若
弗伦而仁之流一也人亦有言曰弗善为医莫善为相
有所操者有所纵也公名韶时为闽大方伯云
  草木子序
草木子叶子奇氏栝人博物洽闻达于古今生元季诡
时匿德于龙泉之槎溪立言以昭厥志人亡识者所著
有范通玄理太玄本旨各二卷诗十有六卷文二十卷
本草医书节要各十卷齐东野语三卷草木子二卷草
卷九 第 4a 页 WYG1269-0144a.png
木子成于洪武戊午狴犴中稽上下之仪星躔之轨阴
阳五行生尅之运海岳浸渎异域希乏之物神鬼伸屈
之理草之变鱼虫之尤律历推步易衍之大宗释老礼
制之书而之于六籍之绪大归同焉野语记时事失得
荒兵灾异而文弗避而义则则乎春秋古称虞卿非穷
愁不能著书草木子其善穷哉草木子云者草计时木
计岁以况其生而伤乎其言之立也或曰草木子刘基
宋濂时人详观诚意集未之及者而濂叙太玄本旨似
卷九 第 4b 页 WYG1269-0144b.png
不心赞其能夫二子者亦蔽贤乎哉凡人贱近而贵远
知者相世机则掩其识昔扬雄撰太玄法言与州箴以
比迹圣人当时虽刘歆辈号称知已亦拙其书顾乃盛
传于后世好奇者以为奥于孟轲然玄实失之滞法言
州箴亦多迂谬今观草木子其义至精论甚正使遇贤
知者阐而张之走扬子矣其与法言太玄并传复何嫌
耶而或者又以惟鲨胎生无无华之实胎卵湿化贵贱
之类病之是恶足以累其成哉旧本凡二十八篇今纂
卷九 第 5a 页 WYG1269-0144c.png
为四野语凡三卷今为二其七代宗子溥杀青而行之
并曰草木子古语云传先之美仁也刻成晋安郑善夫
为序正德丙子夏日
  重修南湖郑氏族谱序
旧谱依欧阳法系图以五世一提窃以人身各具五世
五世一提则高玄捍格昆弟失伦且子前父名孙前祖
名义不可为训今酌苏法以父子为世父上称行明昆
弟也称爵称公称号若谥子下称名明父子也帙必实
卷九 第 5b 页 WYG1269-0144d.png
录示信也传赞铭志备本支详所亲也于贤者虽疏亦
备贤贤也为僧道不系女出而失节不系绝之也出妇
与失节不系既绝于其夫也系于子之下明天下无无
母之子也女而贞与妇而烈传志附其父妇节与贤附
其夫劝也帙附祠堂仪节附祭田附家法家约礼之备
也郑出唐别驾莆南湖淑公𣲖闽中丞元弼公后传八
世至源深公徙三山今其墩亦曰南湖不忘厥自也祠
始源深公重始迁也以四世祖天祐公配以功德推而
卷九 第 6a 页 WYG1269-0145a.png
立之也有附祠以无胤者祔食恤无胤也善夫比到莆
得通元弼公以上谱到仙邑得八虎以下𣲖因拜祠墓
合族人今增而详之居三山南湖十世孙善夫谨志
  佥事顾箬溪平寇序
古称蛮夷悍轻易怨以变控御失所则负岩峒相啸呼
如蜂屯蚁杂不可爬而梳之风气之以也瓯闽古百粤
地也潮漳之隩枕海其阴多大山山连亘深阻小口中
漫上广下锐蜿蟺数十里茑道莽如行不可骈肩世惟
卷九 第 6b 页 WYG1269-0145b.png
蛮夷所据而犷狯亡命之徒往往窜而附焉为孽梗州
郡兵至则凭要害下矢石狐伺鼠伏以逸敝我之骚骚
急则移山蹈海视嵚崎滉瀁若平地然数年历文武图
议攻抚并用然力用顿而患且益滋盖攻而无法则我
去而彼来抚而无信则朝听而夕叛朝廷大有忧焉乃命
三省之师悉草薙而禽狝之由是而佥事顾君以简行
十月之吉视师于潮君至潮号令惟严韔靺惟明裨贰
惟良甲卒惟驭阅惟时动惟机正月誓师进次于饶平
卷九 第 7a 页 WYG1269-0145c.png
由是而掇箭灌蹙大浐捣木窖𧿥泥园而夷之歼渠魁
二十俘其䣊尽自潮之南盖先漳赣之声而褫之气者
昔之善师者果而勿矜果而不得已行无行攘无臂仍
无敌执无兵以制胜也君浙西书生也一旦仗钺即戎
以当悍轻巨寇即能决全胜于几之先以关介胄之口
语曰章缝之流不可语金革岂尽然哉君知足以集事
果足以有功恤足以辑民文足以经世此一事也举其
全不有却走马以粪乎潮郡丞林侯序君之绩欲吾党
卷九 第 7b 页 WYG1269-0145d.png
张之次年为正德丁丑秋七月日晋安郑善夫为之序
  太白山人漫藁序
太白山人漫藁者吾友孙一元太初所为诗也夫曰漫
者触而成声无谓有谓之云也太初关西豪杰也束发
入太白山为山人继入终南汎观恒岱遵龟蒙慕宣圣
遗韵止于邹鲁之郊久之踰江淮下吴越鹖冠布袍独
立于万象之表志孑如也夫高踪远影者顾以世为不
足为乎及读其诗皆悲壮奇崛感激奋发而卒泽以冲
卷九 第 8a 页 WYG1269-0146a.png
和如神龙在渊变化不测得时而兴乘雷云以雨天下
噫是岂忘情遁性为犁舆来祀者伦乎或曰太初离亲
戚去坟墓远游于方之外与名教或不相蒙者是何言
哉孔子曰丘也东西南北人也复欲居九夷庄子陵去
齐适越管幼安徙于辽东孙明复隐居于太山之阳邵
康节去家入洛四十而后娶古之贤达流寓于外要必
有所为而安焉者独太初尔耶或曰吴越之人右文人
易致名誉太初操觚饰智揭揭然为高意有终南之捷
卷九 第 8b 页 WYG1269-0146b.png
者夫以太初之才稍自抑以应今之世何往弗达顾甘
心寂寥卒其世以餂无端功名耶吾尝与太初乘月汎
洞庭浩歌渔父傲睨一世似无少芥蒂于其怀又尝与
卧西湖之上见其息深深时乎天壤时乎地文要固有
道者吾闻无欲而后可应世今之应世者可胜议哉漫
藁凡若干余为之序以传藁而曰漫则固传也太初不
与也
  子通序
卷九 第 9a 页 WYG1269-0146c.png
子通一书余卧罪长安时口授林璧者每讲一通命璧
录一通居两月璧去讲录止述而篇嗣是无从讲者遂
不嗣录是书出一时应接殊有语病嘘辞安能尽余意
耶虽然实余独得之心而应之口者也虽然今之事举
子者用不行也故璧亦叛去于戏此学晦久矣旧习之
胶人也固矣余安望世之余知也虽然不作沟中之断
千载之下会有知者余俟乎千载之下嘉靖元年春三
月念四日求志斋夜坐偶阅而志之曰子者四子也曰
卷九 第 9b 页 WYG1269-0146d.png
通者通理也
  送王子北征序
双林王子将北征十月初吉觞王子于新亭之上王子
曰诸君子其亡命余耶郑子晋曰子今可以踉足而前
矣日余梦群羊而角子其先者梦而诊其梦曰羊祥也
羊而角解之文也子将先群祥而起与又兑为羊兑正
秋也子之起也其于秋与今余梦而信也前是癸酉之
岁余梦其伯子余梦而信也亦无异于王子何王氏子
卷九 第 10a 页 WYG1269-0147a.png
数数余梦寐间邪昔商宗梦说按梦而得说得一说遂
嘉靖乎殷邦方今天子秩德商宗盖梦寐似说者将物
色而宾之以嘉靖其天下王氏伯仲其人与王子工若
天而俍若人吾见其注焉漻焉积之謵矣闻之越矣时
日及矣余春曹宾人之旧也今虽矇𥉡向曾与于丽绮
之观矣无将兆魄于余行且感于天子之媾者乎子今
涂游于四樊吴越淮徐其历也梁楚在西燕赵在北目
将荧之耳将倾之当武皇之世天疆其毒百昌悁悁凡
卷九 第 10b 页 WYG1269-0147b.png
辛酸苦卤靡不有也调之鼎俎以奉于天子在此行乎
王子兴曰嘻未牧而牂在奥未弋而鹑在宎吾且疾鹑
牂之狃吾遽说之能当余曰古语有之游心上行人定
其亨伏志无极天赞其吉且也二三子之与子友也相
券以内也相助以消也下是曷以命子二三子扬觯而
前曰君不见吹剑首乎下是则一吷而已矣郑子之梦
子也非信也其命子也信也于是王子载余言焉遂北征
  前丘生行已外篇序
卷九 第 11a 页 WYG1269-0147c.png
前丘生余友傅子也行已外篇岁为卷岁之乙亥与余
交余赞之录其所为诗篇始乙亥始交余也前丘生诗
渊致潇散多发之性情其道江湖林壑神仙隐逸直臻
其要妙盖本风尘表人也平生志不专词章然其为诗
实上下魏晋抗声于武德天宝之间大历而还不论也
余诚爱之慕之其不能使余忘情者是篇耶前丘生日
所切磋者悉见之外篇自余外皆豪杰士也豪杰之士
无文王犹兴讵分以辞章自坎乎诗三百曰思无邪吾
卷九 第 11b 页 WYG1269-0147d.png
夫子之言也前丘生进于是矣其发之性情故曰行已
其见之文字故曰外篇云
  送夏方伯赴浙江序
明有天下置十三省省统以左右布政使即古之方伯
也有地数千里省之僚采与郡州县之长凡所谋议伯
主之天子之政令教化伯宣之天下之财赋与百供具
出之民者伯处之伯之任实重且专也非望弗迁非能
弗釐非德弗镇非若他官之徒以釐以镇者吾又以见
卷九 第 12a 页 WYG1269-0148a.png
伯之难也夏公某为吾闽廉吏风裁肃清未几天子使
之伯于浙非以其德且能乎哉夫浙隶府十一壤地三
千里其僚采官属财赋当天下三之一天子政令之行
必以先之又非若他省比公何以为之吾闻公向以御
史巡斯土庄严练达于今为烈所以理吾闽者是道也
况既理之地有不易于理者乎天下论诸藩垣以浙为
首吾见他日论诸藩守臣必首公矣
  萧司训还永丰序
卷九 第 12b 页 WYG1269-0148b.png
萧子佩校闽邑三年不乐于心一旦集诸子言曰吾宁
役而形而复纷而志吾不当时命者也吾其归诸子长
揖而进曰先生业明而行成末世而遗行位乎得于校
也夫何梏于修萧子曰子欲我为牺牛与欲我为龟曳
尾于涂中与吾智不子遇也母吾已秋且薄乃嗒嗒而
歌曰阳之山兮巃巃景风济兮山丰撷芳华兮盈掬聊
容与兮山中又歌曰恩之水兮溅溅鸿之飏兮远天原
有桂兮隰有莼人率滑涽兮吾恶乐为彼园念不移与
卷九 第 13a 页 WYG1269-0148c.png
议不及庭去之日琴一剑一图书数数无长也郑子善
夫曰道不兴世世不兴道则至人之德隐时也深根宁
极不得不闻此之谓滑疑之耀故曰物不丧已俗不失
性故不贼命得不殉名萧子也符吾素矣
  送魏员外序
正德八年春二月大中丞彭公理蜀寇请饷于朝大司
徒孙公议转楚粟应蜀请疏以员外魏君行彭公以蜀
寇故请孙公以楚粟故特魏君大若事也魏君之楚重
卷九 第 13b 页 WYG1269-0148d.png
若负也或曰制士在内三年得封其父母父母没得享
于墓魏君楚产也朝卒其事夕得致天子之命于其先
行而忻于情劳而惬于私或曰大夫出不贰事公不窥
家诗不云乎王事靡盬不遑将父闽郑善夫执二议而
觞之曰圣王敬义而厚情志士敏公而缓私君请权于
斯二者虽然君子有必用之情有必恤之私比者刑臣
煽孽九洛盗起齐梁楚蜀之墟歼于兵者十三丛于盗
者十九朝廷募兵拣将括金需粮三年而中外为虚寇
卷九 第 14a 页 WYG1269-0149a.png
不加少其故何哉有志者能无私于用情乎不也他日
到军门以告彭公归以告孙公以复于天子必有成算
者矣此则愚之所以皇皇致私情于魏君也已
  送张巽所先生赴大宁序
甲戌之秋巽所先生行为大宁博其徒郑善夫议于泉
山夫子曰巽所先生学博而通行介而不群笃于文文
尊六籍孔曾思孟之书敦颐颐颢熹载之格言至于耳
周不害非佼鬼谷雄说洁寇安施齐丘百家之嗷嘈七
卷九 第 14b 页 WYG1269-0149b.png
十二子之著作一切屏而不序则其文也理然而三宾
于礼部一伏于青田青田地鄙而风漓漓则无介鄙则
弗广人习细故骇人之作新是犹张咸池于洞庭之野
始于惧中于怠其卒也惑而愚矣今者大臣知之言之
天子天子知之迁之大宁夫大宁武地也巽所儒官也
行复何以处之夫子曰噫其信然与吾闻大宁左揖太
行右控大都黄金之台郁乎嶷嶷即燕昭王所礼郭隗
致乐毅者下有易水其流汤汤即燕子丹缟素壮荆卿
卷九 第 15a 页 WYG1269-0149c.png
之地至今其气激烈而悲切其俗劲义而易感我国家
化成其人已相忘于文采非犹向之所谓鄙且漓者材
成损益顾巽所何如耳迩者恶少哨聚杀人成丘高梁
淮蔡播宕为墟然则今日之教武未可略也他日或有
毅轲辈出其门而分祸变之忧乎抑有韩范辈出其门而
鼓顺平之盛乎是在巽所善夫以告巽所命书之以自益
  寿图序
介寿以图非古也图以物昭其祝也古之为寿也以言
卷九 第 15b 页 WYG1269-0149d.png
今之为寿也申之以图是故有图兰桂图沧海图龟鹤
松柏冈陵固也惟人子于寿其亲也意荡乎言言荡乎
物有恩胜者矣余表李录甫寿其父菊坡先生作椿萱
图而于芝兰松桂山海龟鹤蝙蝠麋鹿之类无不举图
成率子若弟拜堂下而祝之如其图者三凡远迩戚属
毕至各觞酒为寿如前祝酒讫命予以言尚其事余于
菊坡与孺人有外戚之好有内子姓之分也言讵可少
哉言之则情真情真则多而不溢不溢则可书也于是
卷九 第 16a 页 WYG1269-0150a.png
乎书
  绣岭草堂六咏序
少司徒二泉邵公以身养请于天子得归锡读书于惠
山绣岭之间编草而堂时即物而歌人见其适也君子
于其归见锡类之性焉于其歌而适见惕艰之情焉夫
既禄而身不违性之至者也既逸而心不遗情之至者
也至性者道之会至情者义之枢夫然后知纯臣与纯
子也凡今之有君有亲者可以兴矣善夫为公小吏缪
卷九 第 16b 页 WYG1269-0150b.png
受公知故既序草堂又赋六诗而使孺子歌之尚意也
  刘氏祠堂八咏序
刘氏之昌于潮也自刘允始允之昌其氏也贤大得潮
人官程乡循化大得程乡循化人世歆潮祀实祖刘氏
祠始允之三世孙中允少集配以允二子龙图学士昉
光禄景礼也祠在城东湖韩山之后湖山丽而(阙/)革宋
元明祠完圮因之弘治间十世孙继善用诸父琯文理
命乃恊昉景二宗胤新之治而墠堂设而宗祊序而远
卷九 第 17a 页 WYG1269-0150c.png
迩釐执秩量典物百笾用光牺象昭明于时乃事于房
烝择柔嘉敬祓除水陆之菹之醢阴阳之物匪不时至
于始祠为侈焉犹曰不足以训则揄美也于是乎有显
闻人八咏诗以襮其懿光教不忘也郑善夫闻之曰君
子之德远矣吾于兹祠得人道焉复始也能备知美也
能传复始者义之章也备物者礼之周也知美者知之
饰也能传者爱之原也章义能祭周礼能敬饰智能建
原爱能亲此四善者天之所贻也吾闻之天道艾善必
卷九 第 17b 页 WYG1269-0150d.png
丰刘氏食艾也有丰矣夫
  悠然亭序
尝观之世人遁世泉石者则有废弃不平之况穷年宦
海者则有舟楫失堕之恐二者穷达累之累则无适也
闽义溪泉石僻野正遁世者所不遗陈堪氏作亭其际
名曰悠然是将无废弃不平之况者欤诚有堪者昔陶
元亮不欲为五斗折腰怜故园松菊飘然长往彼盖不
以穷达累其真而得其生者故采菊而见南山适也堪
卷九 第 18a 页 WYG1269-0151a.png
无穷达之累者乎无累则无物无物则无我无我则无
弗适矣是故万色与目会万声与耳会万气与神会万
变与形会而心适也虽然人心不固久则移堪乎母厌
山栖而思以舟楫驾长风则不免有失堕之恐为我慎之
  林下增恩序
林下增恩何以名纪荣也留馀陈公归十年矣新天子
推恩及高致之臣例进阶为朝列大夫尚故秩若曰有
金紫之贵有上下大夫之别有不烦以官职之守有乡
卷九 第 18b 页 WYG1269-0151b.png
邦之光荣也则不也吾于公为乡小子颇识公初公之
归义溪也乡人骇之而啧啧相语曰是何归之早也及
朝廷以恬退风天下吾党例公者不能二三乡之人复
啧啧相语曰某也与某也不与夫夜行不休者鲜有不
辱其身也是则公所独荣而人亦以荣公也迹公之故
可以风矣可风可赋可赋可传也是诗倡自公朝野大
夫士咸倚而和焉艳其荣也吾别有以发之且自励云
  寿蔡母诗序
卷九 第 19a 页 WYG1269-0151c.png
蔡母生二十九年生浩四年而主亡苦心立浩垂二十
年而浩达达十年克承母欢母心始无苦欢且无苦是
之谓餐天之和寿所因也君子曰达浩以艾母也天之
与耳善夫末眷于浩详母德于其六十也赋南山之篇
凡十有六句云
  叶古厓集序
古厓集为文若干首今古诗若干卷其狂傀雕锼卤矜
燥湿错然弗伦而悉和之以清扬蔼如也余尝辨其音
卷九 第 19b 页 WYG1269-0151d.png
节多放手唐宋之间惟五言近体于杜为似盖亦菀菀
然充其性焉耳杜诗浑涵渊澄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
之他人不足彼乃有馀又善陈时事精深至千言不少
衰世之学者劬情毕生往往只得其一肢半体杜亦难
哉山谷最近而较少恩后山散文过山谷远而气力弗
逮简斋蠲而少舂融宋诗人学杜无过三子者乃尔其
他可论耶吾闽诗病在萎腇多陈言陈言犯声萎腇犯
气其去杜也犹臣地里至京师声息最远故学之比中
卷九 第 20a 页 WYG1269-0152a.png
国为最难焉若非豪杰之士鲜不为风气所袭者况遂
至杜哉国初如林鸿王称王恭高廷礼辈逖然离群出
党去杜且顾远与古厓闽产也余读古厓诗盖所谓豪
杰者窃尝评其诗如春空游絮随温风飞飏冲条附叶
虽乏秾绮然自有一段丰神犹至京师者越浙度淮骎
骎乎北轨矣尚论风气哉或曰如国初数子何如昔人
云诗道如花论高品则色不如香论逼真则香不如色
古厓叶姓名元玉清流人守潮为古良吏其行履之详
卷九 第 20b 页 WYG1269-0152b.png
见于长汀李贞夫氏岁彊圉赤奋若相月哉明撰
 
 
 
 
 
 
 少谷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