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576-06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北河纪卷四

  明 谢肇浙 撰

  河防纪

  河之源其最微者莫若会通黄水冲之则随而他奔而
漕不行故坝以障其入源微而支分则其流益少而漕
亦不行故坝以障其出流驶而不积则涸故闭闸以须
其盈盈而启之以次而进漕乃可通潦溢而不泄必溃
卷四 第 1b 页 WYG0576-0621b.png
于是有减水闸溢而减河以入湖涸而放湖以入河于
是有水匮匮者蓄也湖之别名也而壅水为埭谓之堰
沙澥之处谓之浅浅有铺铺有夫以时挑浚此则卫河
亦有之矣

  由沛县入鱼台境为闸者二曰利建即宋家口嘉靖四
十五年建月河长七十五丈迤北十八里曰南阳元至
顺二年建月河长三十五丈宣德七年重脩减水闸十
四俱隆庆二年建以泄新河水入南阳湖者也坝一曰
卷四 第 2a 页 WYG0576-0622a.png
南阳隆庆元年建浅铺二十一湖一曰独山即南阳湖
隆庆元年北岸筑石堤三十馀里

  旧运河在昭阳湖西为闸者三曰孟阳泊在县治东元
大德八年建月河长十二丈迤北八里曰八里湾宣德
八年建月河长二十七丈又北八里曰榖亭元至顺二
年建月河长五十八丈积水闸二坝一今皆废浅二十


  由鱼台而北达于济宁其东岸邹县境也为小闸一成
卷四 第 2b 页 WYG0576-0622b.png
化十年建浅一曰埢里

  由邹而北入济宁境自州以西则济宁卫分地也为闸
十四曰枣林距南阳十二里元延祐五年建月河长八
十丈正德二年重脩迤北六里曰鲁桥永乐十三年建
正德二年重脩月河长一千一百六十五丈在河西岸
隆庆四年改为正河又北五里曰师家庄元大德二年
建月河长四十丈又北十五里曰仲家浅宣德五年建
月河长五十一丈万历十二年重脩又北五里曰新闸
卷四 第 3a 页 WYG0576-0622c.png
元至正元年建月河长五十一丈又北八里曰新店元
大德元年建月河长五十一丈嘉靖十四年重脩又北
十八里曰石佛元延祐六年建掘土中得石佛像十二
故名月河长七十九丈弘治六年重脩又北八里曰赵
村元至正七年建月河长九十八丈弘治十二年重脩
又西北三里曰在城元大德七年建弘治十二年重脩
又西北一里曰天井元至治元年建一云唐尉迟敬德
所创也其西南曰分水元大德五年建月河闸三上下
卷四 第 3b 页 WYG0576-0622d.png
二闸俱天顺三年改建曰下新即在城月河曰中新至
上新一里成化十一年建曰上新即天井月河减水闸
六新店新闸仲家浅各一属州五里营十里铺安居镇
各一属卫万历十七年建坝一曰赵村月河石坝弘治
初建浅十七曰砚瓦沟曰枣林曰鲁桥曰师家庄下曰
师家庄上曰仲家浅曰新闸曰新店曰花家曰石佛曰
杨湾曰赵村曰五里曰十里曰安居曰永通曰曹井桥
湖一曰马场一名任湖在五里东周围四十里上受独
卷四 第 4a 页 WYG0576-0623a.png
山湖之水

  起鱼台至济宁有旧运道焉有闸四曰广运上弘治四
年建曰广运曰永通下成化十一年建曰永通洪武四
年建今俱废浅二十

  由济宁而北其左为钜野有闸一曰通济距天井三十
五里万历十六年建月河长七十二丈坝一曰蓬子山
一名彭祖上坝成化四年筑浅五曰火头湾曰梁家口
曰白嘴儿曰小长沟曰黄沙

卷四 第 4b 页 WYG0576-0623b.png
  由钜野而北其左为嘉祥有减水闸六坝一浅四曰大
长沟曰十字河曰寺前曰孙村

  由嘉祥而北为汶上境有闸五曰寺前距通济三十五
里正德元年建迤北十五里曰南旺上一名柳林闸又
北九里曰南旺下俱成化六年建又北十五里曰开河
元至正间建永乐九年重脩月河长一百二十六丈又
北十二里曰袁家口正德元年建月河长九十九丈月
河闸二在南旺上下成化间建减水闸九曰焦栾曰盛
卷四 第 5a 页 WYG0576-0623c.png
进曰张全曰刘玄曰孙强曰彭室曰常名曰关家大曰
兼济坝一曰五里铺滚水石坝在河西岸万历十七年
建浅十四曰南界首曰石口曰柳堤曰南旺曰鹅河口
曰田家口曰阚城曰开河曰刘家口曰袁家口曰关家
口曰张八老口曰步家口曰北界首湖一曰南旺在漕
河两涯周围百八十里中为二长堤漕渠贯其中嘉靖
二十二年重脩其中画为三在漕渠之西者曰西湖萦
回九十三里成化四年始砌石堤嘉靖二十二年重脩
卷四 第 5b 页 WYG0576-0623d.png
万历十七年加筑旧堤一万二千馀丈添筑东面子堤
一千二百馀丈其东曰蜀山湖周回六十五里嘉靖二
十年创筑东堤万历二十五年重脩曰马踏湖周回三
十四里万历十七年筑堤三千二百丈

  由汶上而北入东平境有闸三曰靳家口距袁家口十
八里正德十二年建月河长一百八十四丈迤北三十
里曰安山成化十八年建又北三十里曰戴家庙嘉靖
十六年建泄水闸一曰金线在戴家庙北景泰五年建
卷四 第 6a 页 WYG0576-0624a.png
湖口闸二北曰似蛇沟南曰八里湾万历二十二年建
坝二曰戴家坝至州六十里永乐九年建曰坎河口石
坝万历十七年建浅十七曰沙堆曰邢家庄曰苏家庄
曰谭家庄曰安山上曰安山下曰积水湖曰冯家庄曰
刘家庄曰李家庄曰王仲口曰果家庄曰靳家口曰戴
家庙曰韩家口曰张长口曰刘家口

  由东平而北入寿张县境有积水闸二曰沙湾闸成化
七年建曰高口闸堰一曰野猪脑萦回三十馀里浅五
卷四 第 6b 页 WYG0576-0624b.png
曰戴家庙下曰刘家口曰戴洋口曰沙湾曰张家庄
由寿张而北入东阿县境有闸一曰通源在张秋城南
运河西岸即广济渠也景泰四年徐有贞治沙湾决河
先为疏水之渠起张秋金堤通寿张之沙河西南至于
竹口又西南至大渚潭乃踰范暨濮而上又西北接河
沁之水命曰广济渠渠口为通源闸有石堤二道自大
感应庙起至沙湾长一百六十丈天顺八年脩创自沙
湾起至荆门驿长一千九百三丈有五空桥在张秋城
卷四 第 7a 页 WYG0576-0624c.png
南与沙湾相对即减水石坝广袤各十五丈又于上甃
石为五窦以漕渠馀水入之小盐河弘治四年建浅八
曰挂剑曰新添曰沙湾曰北湾曰安家口曰仲渡口曰
南浮桥曰北浮桥

  由东阿而北入阳榖县境有闸六在张秋北十里曰荆
门上又北三里曰荆门下又北十里曰阿城上又北三
里曰阿城下又北十二里曰七级上又北三里曰七级
下皆元时建永乐间脩浅十曰何家口东岸曰何家口
卷四 第 7b 页 WYG0576-0624d.png
西岸曰馆驿湾东岸曰馆驿湾西岸曰张家口曰秦家
口曰刘家口曰义河口曰官窑口曰渡口

  由聊城县东岸北至博平县境西岸北至堂邑县境有
闸四曰周家店距七级十二里元大德四年建迤北十
二里曰李海务元元贞二年建又北二十里曰通济桥
又北二十五里曰永通俱永乐十六年建减水闸四浅
铺二十三曰北坝口曰徐家口曰柳行口曰房家口曰
吕家湾曰龙湾曰宋家口曰破闸口曰林家口曰于家
卷四 第 8a 页 WYG0576-0625a.png
口曰周家店曰北坝口曰稍张闸曰柳行口曰白庙曰
双堤曰裴家口曰方家口曰李家口曰米家口曰耿家
口曰蔡家口曰官窑口

  聊城西岸南自龙湾铺北至西北坝铺平山东昌二卫
分地也有浅二曰中浅曰小浅

  由博平县北至清平县境有减水闸一浅铺六曰朱家
湾曰老堤头曰南减水闸曰袁家湾曰朱家屯曰梭堤
由堂邑县北至清平县境有闸二曰梁家乡距通济三
卷四 第 8b 页 WYG0576-0625b.png
十里宣德四年建迤北十五里曰土桥成化七年建减
水闸三曰函谷洞曰土桥曰梁家乡浅七曰函谷洞曰
土桥曰中闸口曰马家湾曰北梁家乡曰新开口曰南
梁家乡

  由清平县北至临清州境有闸一曰戴家湾距土桥四
十八里成化元年建减水闸二曰魏家湾曰李家口东
岸浅铺八曰朱家曰张家曰十里井曰赵官屯曰戴家
曰陈官屯曰赵家曰潘家桥西岸浅铺六曰张家曰李
卷四 第 9a 页 WYG0576-0625c.png
家曰李官屯曰王官屯曰丁家屯曰魏家湾

  河自卫辉来者历馆陶县至临清与会通河合流而北
其浅铺十二曰滩尚曰窝儿头曰迁堤曰秤勾湾曰小
马头曰南馆陶曰安靖曰黄花台曰李家曰马头曰马
拦厂曰尖冢

  由临清州东岸北至夏津县境有闸二曰新开上距戴
家湾三十里迤北五里曰南板俱永乐十五年建浅铺
五曰吊马桥曰房村厂曰上口曰丁家马头曰下杖柳
卷四 第 9b 页 WYG0576-0625d.png
西岸北至清河县境有浅铺八曰尖冢曰白庙曰罗家
曰孟家曰赵家曰郭家曰陈家曰王家南岸西至板闸
口有浅铺六曰潘家屯曰七里墩曰潘家桥曰新庄曰
沙湾曰闸口

  由清河县西岸北至夏津县境有浅铺八曰二哥营曰
严家曰吴家曰孙家曰葡萄曰草庙曰黄家曰贾家
由夏津县北至武城县境有浅铺六曰新开口曰草庙
曰郝家曰小口子曰大口子曰横河

卷四 第 10a 页 WYG0576-0626a.png
  由武城县东岸北至恩县境有浅铺十三曰商家曰白
龙曰白家曰大龙曰湾头曰柳林曰大还曰高家曰陈
家曰何家曰半边店曰陈家曰方迁西岸北至故城县
境有浅铺十二曰刘家曰侯家曰周家曰南调嘴曰北
调嘴曰绝河曰西关曰小流曰孟家曰王家曰张家曰
果子

  由恩县东岸北至德州境有浅铺七曰白马庙曰高师
姑曰滕家口曰回龙庙曰八里堂曰新开口曰曹家口
卷四 第 10b 页 WYG0576-0626b.png
而回龙庙之北有丁官屯一铺德州卫地也有减水闸
一在四女树

  由故城县西岸北至德州卫境有浅铺四曰郑家口曰
范家圈曰焦姑寺曰孟家湾

  由德州东岸北至德州左卫境有浅铺三曰新窑口曰
饮牛口曰耿家湾

  由德州卫西岸北至德州境有浅铺一曰南阳务

  由德州西岸北至德州左卫境有浅铺三曰上八里曰
卷四 第 11a 页 WYG0576-0626c.png
蔡张成曰刘皮口

  由德州左卫东西岸俱北至德州境有浅铺四曰小西
门曰郑家口曰四里屯曰下八里屯

  由德州卫东岸北至吴桥县境西岸北至景州境有浅
铺九曰张家湾曰圆窝口曰五里庄曰降民口曰丁官
屯曰刘官屯曰四里屯曰八里屯曰高官厂

  由景州西岸北至吴桥县境有浅铺四曰罗家口曰薄
皮口曰坡唐口曰狠家口

卷四 第 11b 页 WYG0576-0626d.png
  由吴桥县东西岸俱北至东光县境有浅铺七曰降民
屯曰铁河圈曰朱官屯曰小马营曰郭家圈曰三里曰
王家

  由东光县东岸北至南皮县境有浅铺四曰下口曰李
家曰任家曰狼拾西岸北至交河县境有浅铺五曰古
堤曰大龙曰桑园曰油房曰白家而二县之界有沈阳
卫地焉

  由南皮县东岸北至天津右卫境有浅铺五曰北下口
卷四 第 12a 页 WYG0576-0627a.png
曰白家堰曰双堂曰三角堤曰冯家口

  由交河县西岸北至青县境有浅铺五曰李道湾曰丁
家口曰大流口曰菱角窝曰白洋桥而其中三十八里
属河间卫

  由天津右卫东岸北至沧州境有浅铺四曰小白洋桥
曰大白洋桥曰南杨家口曰北杨家口

  由沧州东岸北至天津左卫境有浅铺七曰砖河南口
曰王家圈曰寇家圈曰回回湾曰红孩儿口曰华严口
卷四 第 12b 页 WYG0576-0627b.png
曰朱家坟口

  由天津左卫东岸北至兴济县境有浅铺九曰张家口
曰大扫湾曰高家马头曰安都寨曰索家马头曰北横
堤曰南横堤曰许家浅曰南绝堤

  由兴济县东岸北至天津卫境有浅铺七曰安都寨口
曰王家曰流洪曰安家曰柳巷口曰李家曰八里堂

  由青县西岸北至静海县境有浅铺六曰砖河曰运坊
曰李家曰留小曰流河曰新庄口而砖河之北运坊之
卷四 第 13a 页 WYG0576-0627c.png
南天津左卫境也有浅铺五曰流佛寺曰北绝堤曰管
庄口曰莲花曰石堂

  由天津卫东岸北至静海县境有浅铺九曰泊涨曰新
庄曰寨里曰东漫撒曰马济曰王家曰李家曰吕家曰
蔡家而新庄之北三里霸州分地也有浅曰苏家

  由静海县东岸北至天津右卫境西岸北至武清县境
有浅铺八曰钓台曰双堂曰在城曰独流曰沙窝曰辛
口曰杨柳青曰稍直口

卷四 第 13b 页 WYG0576-0627d.png
  创建鱼台孟阳薄石闸记略(闸即闸)

  元赵文昌

  圣元以神武定天下遐迩率职来享来庭而江淮漕运
商旅之转贩仕宦之往来非舟楫无以济不通此会通
河之所以作也河功告成于今几二十年岁月滋久霖
潦浸淫岸移谷迁不无堙塞都水监上下巡视求其利
病以沛县之金沟沽头鱼台之孟阳薄沙深水浅地形
峻急皆不能舟遇有官物往来必驱率濒河之民推之
卷四 第 14a 页 WYG0576-0628a.png
挽之者不下千馀妨农动众民恒苦之遂条陈其事都
省委右司都事王潜都水太监马之贞等临视与所说
合议曰夫水积之不厚不足以负大舟蓄之不广不足
以供下泄今莫若立堰以积水立闸以通舟堰贵长闸
贵坚涨水时至使漫流于其上如斯而已矣于是视地
之高下程广狭量浅深绘图计工以报都省议修之从
孟阳薄始今值岁晚先办物料兴工以春首为期用夫
匠一千二百三十二名监夫不足于近邑差雇五百七
卷四 第 14b 页 WYG0576-0628b.png
十一名就给工价米粮一切物料官为和买给中统钞
五万五千缗不敷于济宁路官钱内支选差覆实司提
举仇锐来董是役预办所需金石材木诸物指分工役
其堰横长一十二丈中为闸门外石内甓高一丈四尺
基纵广八丈闸下广五丈杀之如坛级以及于上五分
广之三起于大德八年正月讫于五月凡用工十七万
六千九百九十中统钞十万三千三百五十缗粮一千
二百四十七石落成之日鼓声四起闸门启钥篙师
卷四 第 15a 页 WYG0576-0628c.png
序次以进前旗一指通数十百艘于饮食谈笑之顷乃
命谢里高立不远千里而来请文至再予不揆因记脩
闸之岁月如此

  兖州重脩金口闸记   刘德智

  皇元膺天命抚方夏极天地之覆载皆臣服唯谨东南
去京师万里粟米丝枲纤缟贝锦象犀羽毛金珠琨簜
之贡视四方尤繁重车挽陆运民甚苦之至元中穿会
通河引泗汶会漳以达于幽由是天下利于转输泗之
卷四 第 15b 页 WYG0576-0628d.png
源会雩于兖之东门其东多大山水潦暴至漫为民患
职水者访其利病堤土以防其溢束石以泄其流其一
洞岁久石摧不足以吞吐今近北改作二洞以闸启闭
中书省以闻天子可其议命下之日当延祐四年都水
太监阔开分治山东宽勤恪恭敏于事会曹掾王元从
理薄书壕寨官李克温董工役役长张聚李林路详宋
赟秦泽分任其事夫匠一千九十石二千五百砖三万
灰五万木六千四百铁锭铁钩铁环不敷取诸官钱以
卷四 第 16a 页 WYG0576-0629a.png
买兖州知州寻敬提调州吏鹿果经始于四年闰正月
成于三月工告讫大祠玄冥酾酒割牲燔燎瘗埋吹击
笙鼓风日清明役徒讴歌人神欢悦乃相与请辞镵诸
石以纪其始终遂以命德智洪惟皇元起漠北以深仁
厚德奄有天下公家世鼎鼐参赞化肓今诚能实于已
而勤于官忠于上而信于下言不妄发事不轻改故民
易信而功易成虽然又岂水曹为然推此诚实以理天
下则被泽溥矣辞不获命因书所闻以为记

卷四 第 16b 页 WYG0576-0629b.png
  重脩济州任城东闸记  俞时中

  至元二十年朝廷初以江淮水运不通乃命前兵部尚
书李奥鲁赤等调丁夫给庸粮自济州任城委曲开穿
河渠导洸汶泗水由安民山至东阿三百馀里以通转
漕然地势有高下水流有缓急故不能无阻艰之患二
十一年有司创为石闸者八各置守卒春秋观水之涨
落以时启闭虽岁或亢旸而利足以济舟楫惟是任城
闸东距师家庄袤六十里土壤疏恶霖潦灌注承乏
卷四 第 17a 页 WYG0576-0629c.png
岁月至是始坏时都水少监分都水监事石抹奉议适
膺其任闻之中书省易而新之陶土为甓采石于山其
材用所须不费于官不取于民率指授役夫为之不数
月厥功告成仍即其地之西偏脩饰厅事以为使者往
来休憩之所公退因录其同事者职役姓氏俾刻诸石
以告后之来者

  重脩济宁州会源闸记  揭徯斯(丰城人侍读学士)

  皇帝元年夏六月都水丞张侯改作济州会源闸成明
卷四 第 17b 页 WYG0576-0629d.png
年春二月具功状遣其属孟思敬至京师请文勒石惟
我元受命定鼎幽蓟经国体民绥和四海辨方物以定
贡赋穿河渠以逸漕度乃改任城县为济州以临齐鲁
之交据燕吴之冲导汶泗以会其源置闸以分其流西
北至安民山入于新河逮于临清地降九十尺为闸十
六以达于漳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为闸十又南
入于河北至奉符为闸一以节汶水东北至兖州为闸
一以节泗水而会源之闸制于其中岁益久政日弛弊
卷四 第 18a 页 WYG0576-0630a.png
日滋漕度用弗时先皇帝以为忧延祐六年冬诏以侯
分治东阿始脩复旧政诞布新令严暴横之禁杜奸利
之门南疏北导靡所宁处明年冬以及期请代弗许行
视济闸峻怒狠悍岁数坏舟楫土崩石泐岌不可持乃
伐石区里之山转木淮海之滨度工即功大改作焉明
年皇帝建元至治三月甲戌朔侯朝至于河上率徒相
宜导水东行堨其上下而竭其中以储众材撤故闸夷
坳泓徙其南二十尺降七尺以为基其下植巨栗如列
卷四 第 18b 页 WYG0576-0630b.png
星贯以长松实以白石槩视其地无有所鏬漏衡五十
尺纵百六十尺八分其纵四为门纵孙其南之三北之
一以敌水之奔突震荡五分其衡二为门容折其三以
为两墉四分其容去其一以为门崇廉其中而翼其外
以附于防三分门纵门于北之二以为门中夹柎石凿
以纳悬板五分门崇去其一以为凿崇翼之外更为石
防以禦水之洄洑衡薄纵皆二百三十尺爰琢爰甃犬
牙相入苴以白麻固以石胶磨砻铲磢关以劲铁厓削
卷四 第 19a 页 WYG0576-0630c.png
砥平混如天成冠以飞梁偃如卧虹越六月十有三日
乙卯讫功大会群属宴于河上以落之工徒咸在旄倪
四集酒举乐作挥锸决堨舣棹启钥水平舟行伐鼓欢
呼进退閒暇其称侯之功颂侯之德者雷动云合且拜
曰惟圣天子继志述事不易任以成厥功惟亿万年享
天之休是役也以工计石百六十人木十人金五人土
五人徒千四百二十人以材计木万一百四十有一石
五千一百二十有八其广厚皆倍于旧甓二亿一千一
卷四 第 19b 页 WYG0576-0630d.png
百有五十以斤计铁二万五千五百麻二千三百石之
灰三亿三万三百三十有四以石计粟千二百有五十
视他闸三之视故闸倍之其出于县官者铁若麻木十
之七石五之一粟五之三馀一以便宜调度不以烦民
此其大较也初侯至之明年凡河之隘者辟之壅者涤
之决者塞之拔其藻荇使舟无所碍禁其刍牧使防有
所固隆其防而广其址脩其石之岩陀穿漏者筑其坏
之疏恶者延袤赢七百里防之外增为长堤以阏暴涨
卷四 第 20a 页 WYG0576-0631a.png
而河以安流潜为石窦以纳积潦而濒河三郡之田民
皆得耕种又募民采马蔺之实种之新河两涯以锢其
溃沙北自临清南至彭城东至于陪尾绝者通之郁者
澌之为杠九十有八为梁五十有八而挽舟之道无不
夷矣乃建分司及会源石佛师庄三闸之署以严官守
树河伯龙君祠八故都水少监马之贞兵部尚书李奥
鲁赤中书断事官忙速祠三以迎休报劳凡河之所经
岁藏水以待渴者种树以待休者遇流殍则男女异瘗
卷四 第 20b 页 WYG0576-0631b.png
之饿者为粥以食之死而藏饥而活者岁数千人是以
上知其忠下信其令用克果于兹役也侯亦勤且能矣
侯名仲彬河南人铭曰昔在至元惟忠武王自南还归
请开河渠自鲁涉齐以达京师河渠既成四海率从万
世是资朝帆夕樯垂四十年孰漫而隳翼翼张侯受命
仁宗号令风驰徵工发徒既涤既疏济闸攸基先鸡而
兴既星而休触冒炎曦疾者药之死者槥之奚有渴饥
拊循劳徕信赏必罚勿亟勿迟十旬之间遹绩于成智
卷四 第 21a 页 WYG0576-0631c.png
罔或遗洋洋河流中有行舟若遵大逵舳舻相衔罔敢
后先亦罔敢稽贤王才侯自北自南顾盼嗟咨曰惟京
师为天下本本隆则固惟帝世祖既有南土河渠是务
四方之共于千万里如出跬步圣继明承命官选材惟
侯之遇昔者舟行日不数里今以百数昔者舟行岁不
数万今以亿虑惟公乃明惟勇乃成惟廉则恕汶泗之
会有截其闸有菀其树功在国家名在天下永世是度

  都水监创建榖亭石闸记 周汝霖

卷四 第 21b 页 WYG0576-0631d.png
  至顺二年岁在辛未季夏之月会通河榖亭石闸成凡
用工九十日金石土木之工百有八十人徒八百二十
人石以块计者二千七百三十木以株计者一万二百
七十甓以口计者二十五万三千灰以斤计者三十三
万五千铁亦以斤计者三万一千四百其馀麻枲瓴甋
斧错琐细覼缕各若干除金木粮储出于有司他皆监
司采炼陶冶仍资佣工钱二万五千缗闸身纵二丈又
七尺衡二丈又二尺高如之雁翅四各亘五十尺址袤
卷四 第 22a 页 WYG0576-0632a.png
八十尺广百又二十尺奉直大夫都水监丞阿里公命
汝霖作文以纪之词曰钦惟圣元混一区夏定鼎幽蓟
九州内外罔不臣顺航四海泛九江浮于淮入于河职
贡粮运商旅懋迁以供给京师然自东阿抵临清二百
馀里舍舟从陆车挽以进御河每值夏秋霖雨泥淖马
瘠车偾公私病之至元二十六年朝廷用令史边君同
知马公言开会通漕河自安民山引汶泗洸等水属之
御河度其地势穹下前后建石闸三十馀座以制蓄泄
卷四 第 22b 页 WYG0576-0632b.png
于是川途无壅舟楫憧憧方诸陆运利相十百以故国
用充而民不匮四十年于兹矣惟枣林至孟阳薄七十
馀里湍激迅澓沙土瀢□闸再启钥舟方一荐嘉议大
夫都水卢公因壕寨杨温等议宜于榖亭北邮传西创
建石闸汇黄良艾河等泉以厚水势则免龃龉之患询
谋佥同乃上之省堂允请令下之日奉议大夫少监德
安帅寮属董其事未几会监丞阿里驰驿分治山东下
车之初首以斯闸为已任指画夫匠亲临监督靡惮晨
卷四 第 23a 页 WYG0576-0632c.png
久分任其事公威严谨恪宽以济猛人皆献力惟恐弗
逮故能克底厥功经始于是岁之二月讫功于六月中
树巨闼傍罗扣砌龙鳞错落雁翼翚飞冠以虹梁县以
金钩周致缜密混若天成于是割牲酾酒祠河伯会群
属于河上以落之举酒作乐伐鼓启钥水平舟行帆樯
翳空舳舻相接进退閒暇莫不欢喜歌咏噫是役也始
则卢公建言之力中则德安公经营之勤终则阿里公
踵成之功于国于民永赖以济于斯见圣朝人才之盛
卷四 第 23b 页 WYG0576-0632d.png
守职者不苟禄而勤于效忠矣因摭其所闻而为之记

  改作东大闸记略    李惟明

  泗别于滋阳兖道之汶支于奉符之冈城洸引之西南
会于任城会通河受之昔汶不通洸国初岁丁巳奉符
毕辅国请于严东平始于汶水之阴冈城之左作一斗
门堨汶水入洸至任城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且
以溉济兖间田汶由是有南入泗淮之派至元二十年
朝议以转漕弗便乃自任城开河分汶水西北流至须
卷四 第 24a 页 WYG0576-0633a.png
城之安民山以入清济故渎通江淮漕至东阿由东阿
陆转仅二百里抵临清下漳御输京师二十六年又自
安民山穿渠北至临清引攸绝济直属漳御由是江淮
之漕浮汶泗径达临清而商旅懋迁游宦往来暨闽粤
交广邛僰川蜀航海诸番凡贡篚之入莫不由是而达
因锡河名曰会通于是汶之利被南北矣始辅国直冈
城西北隅作石斗门一后都水少监马之贞又于其东
作双虹悬门闸虹相连属分受汶水既又以虹石水易
卷四 第 24b 页 WYG0576-0633b.png
圮乃改其西虹为今闸制通谓之东闸谓国辅所作斗
门为西闸西闸后改作址高水不能入独东闸受水汶
水盈缩不常岁常以秋分役丁夫采薪积沙于二闸左
绝汶作堰约汶水三之二入洸至春全堨馀波以入霖
潦时至虑其冲突则坚闭二闸不听其入水至径坏堰
而西循故道入海故汶之堰岁脩延祐五年改作石堰
五月堰成六月为水所坏水退乱石龃龉壅沙河底增
高自是水岁溢为害至元四年秋七月大水溃东闸突
卷四 第 25a 页 WYG0576-0633c.png
入洸河两河罹其害而洸亦为沙所塞非复旧河矣初
之贞为沙堰也有言作石堰可岁省劳民之贞曰汉曹
参作兴原山河石堋常为涨水所坏时复脩之汶鲁之
大川底沙深阔若脩石堰须高水平五尺方可行水沙
涨淤平与无堰同河底填高必溢为害况河上广石材
不胜用纵竭力作成涨涛悬注倾败可待晋杜预作沙
堰于宛阳竭白水溉田阙则补之虽屡劳民终无水害
固知川之不可塞也且曰后人勿听浮议妄兴石堰终
卷四 第 25b 页 WYG0576-0633d.png
困其民壅遏涨水大为民害重脩冈城闸因自作记勒
其言于石至是果如其言若合符契闸坏岸崩碑沉于
水为土石所压是年九月都水监马兀公来治会通河
行视至冈城谓众曰冈城洸汶之交会通之喉襟闸坏
河塞上源要害役有先于此者乎于是用前监丞沈温
公辟为一大闸之议命壕寨官梁仲祥李让计徒庸度
材用量事期以状上中书即从其请明年二月命工入
山取石煅灰市物于有司经营揆度画图指示以旧址
卷四 第 26a 页 WYG0576-0634a.png
弊于屡作改卜地于其东掘地及泉降汶河底四尺顺
水性也袤其南北为尺百广其东西为尺八十下于平
地为尺二十有二土木之工又入其下八尺上为石基
以承闸闸之崇于地平自基以上缩掘地之深一尺两
壁直南北为身皆长五十尺其南张两翼为雁翅皆长
四十五尺其北矩折以东西各附于其旁亦长四十五
尺不为两翼敛其前隘涨水也前尽基肩岸受水欲其
前也后逊基八之一叠石为岸承之出基之高五尺长
卷四 第 26b 页 WYG0576-0634b.png
为尺二十有五五分基之广阔其中之一为明入明三
分深之一为金口广尺深咫板十有三方盈金口之广
长亘明入金口两端各尽其深上下以启闭者十二其
一不动为阈其大石为两臬夹制其前却石相叠比则
以铁沙磨其际必吻合无间后已凡用石大小以段计
二千六十有奇自方以尺计三万三千六百五十甓以
万计一十有六石灰以斤计四十六万三千瓦砾以担
计二万四千木大小以株计一万三百一十铁刚柔以
卷四 第 27a 页 WYG0576-0634c.png
斤计三万九百一十五麻炭诸物称是糜钱一万七千
馀缗役徒千人木石之工二百八十人始事于五月七
日毕役于九月十日闸既成众合辞请公愿识其事于
是属笔于予予复之曰汶古名川昔毕公马公用之则
为转漕之益为溉灌之利后人用之则有横溃之忧有
垫溺之患水性非异今昔盖用之善不善也马公既善
用之又碑其言以示来者其虑后也深矣不有兹役曷
验马公之言碑仆于水岂天恶马公𤼵其机耶将使后人
卷四 第 27b 页 WYG0576-0634d.png
独受其害而不蒙利耶惟是役也雨旸时若漕运无愆
天其或者悔恶于人俾忆马公之言乎既不获辞遂为
叙导汶始末会通源委以见冈城闸水利喉襟且表出
马公之言以为鉴又因以识兴造年月脩闸之制度用
物之会计附焉公字仲彬唐古氏

  会通河黄栋林新闸记  楚惟善

  会通河导汶泗北绝济合漳南复泗水故道入于河自
漳抵河袤千里分流地峻散涣不能负舟前后置闸若
卷四 第 28a 页 WYG0576-0635a.png
沙河若榖亭者十三新店至师氏庄犹浅涩有难处每
漕船至此上下毕力终日叫号进寸退尺必资车于陆
而运始达议立闸久不决都水监丞也先不华分治东
平之明年思缉熙前功以纾民力慨然以兴作为己任
乃躬相地宜黄栋林适居二闸间遂即其地庀徒蒇事
经始于至正改元春二月己丑讫工于夏五月辛酉闸
基深常有四尺广三其深有六尺长视广又寻有七尺
闸身长三分基之一崇弱五寸不及身之半又于东岸
卷四 第 28b 页 WYG0576-0635b.png
创河神祠西岸创公署为屋以间计者十有五署南为
台构亭其上凡用石方尺长丈为块计三千有奇木大
小以株计四千六百五十八垩以斤计二十五万铁以
斤计一万六千有奇甓一十五万二千五百麻炭等物
称是工匠繇卒千八十有五人用粮千七百五十斛楮
币四万缗制度纤悉备极精致落成之日舟无留行役
者忘劳居者聚观往来者欢忭称庆僚佐耆宿众相与
谋谓不伐石以识无以彰公之勤且惧来者之功不继
卷四 第 29a 页 WYG0576-0635c.png
而前功遂隳也先是民役于河凡大兴作率有既廪为
常制是役将兴时适荐饥公因预期遣官赴都禀命冀
得请俾贫窭者得窜其身藉以有养及久未获命不忍
坐视斯民饿且殍遂出公帑人贷钱二千缗约来春入
役还官无何粮亦至民争趋令其轸民瘼如此又初开
月河于河东岸辟地及咫礓砾错出举锸无所施迨营
闸基近西数举武黄壤及泉讫无留碍虽国家洪福所
致抑公精诚感格天地鬼神亦阴有以相之也公哈剌
卷四 第 29b 页 WYG0576-0635d.png
乞台氏明敏果断操守绝人读书一过目辄不忘律学
医方靡不精究始由近侍三转官受今除是役也董工
于其所者令史李中壕寨官薛源政奏差韩也先不华
工师徒长不能备载具列碑阴

  新建耐牢坡石闸记    刘大昕(济宁府同知)

  大明受命皇帝即位之元年诏遣大将军定山东平幽
冀兵不血刃而梁晋关陜大小郡邑悉皆附顺分兵戍
以守阨塞浚河梁以逸漕度舳舻千里鱼贯□联贡赋
卷四 第 30a 页 WYG0576-0636a.png
供需有程无阻后以黄河变易济宁之南阳西暨周村
涯淤窒壅数坏舟楫乃遵师庄石佛诸闸北溯汶济以
达燕冀西循曹郓以抵梁晋济宁州城西二十里许耐
牢坡口者实西北分路之会坡有堤绵数十里以防河
决于是时遂开通焉倘失启闭水势散泄漕度愆期深
为职守忧洪武二年申请于山东行省注官分任其事
南疏北导靡所宁处冬十一月省檄下委大昕相宜置
闸以为岁久计十二月朔同寅知府余芳通判胡处谦
卷四 第 30b 页 WYG0576-0636b.png
集议率任城簿周允暨提领郭祥至于河上视其旧口
则土崩流悍不可即功行视口之北几一里许平衍水
汇可立基焉乃伐石转木度工改作时冰冻暂止三年
二月二日集众材合役丁夷土堤平水降八尺以为基
树以枣栗密如星布实以瓦甓迥若砥平然后铺张木
枋敷嵌石板爰琢爰甃犬牙相入复固以灰胶关以铁
锭磨砻铲削混然天成闸门东西广十六尺有五寸崇
十尺一寸西北比东西广加二尺焉闸之北东向有墉
卷四 第 31a 页 WYG0576-0636c.png
纵二十三尺西向墉纵一十五尺有奇闸之南称是翼
如也所以捍水之洄洑冲薄也两门之中凿渠五寸下
贯万年枋以立悬板复于闸之南北决去壅土以杀悍
湍且济舟以转折入闸自兹启闭有常舟行如素三月
二十日告成讫功计兴工至休役凡五十日以工计石
工二十九人木工四人金工二人徒二百五十人以株
计木一千三百有三枋五十甓大小七百八十有四铁
锭一百每锭重六斤四两铁斤重二百五十五木炭斤
卷四 第 31b 页 WYG0576-0636d.png
重一千五百四十二石灰斤重六千三百四十四工之
食粟八石零七升若铁粟则取给于官馀悉因沂兖二
州任城滕郓诸县土地所有规措给用虽少劳于民而
民乐于趋事不费于官而官亦易于成功此大较也大
昕虽董是役而主簿周允晨夕陈力勤敏不怠其功其
劳不可盖也遂具载本末于石以垂永久焉

  重脩济宁月河闸记略  廖 庄(吉水人大理寺卿)

  天顺改元丁丑秋贵池孙公仁拜冬官主事奉命治水
卷四 第 32a 页 WYG0576-0637a.png
于济宁济宁天井在城二闸旧有月河距州治南三里
许上口东密迩天井闸北对会通河二水纵横若十字
然逮天雨潦溢潺湲相持什七南注其势犹倾舟由闸
河而西者或至沈覆溯月河而上者艰于逆挽下口去
在城闸尤迩有闸濒于西岸启而舟下又有冲激之虞
虽善计者末如之何先是冬官主事永丰陈公律蕲阳
陈公溱继莅其地议以下口旧闸移入百馀尺改上口
于迤西馀七百武弃会通河不对置两口而梁于其上
卷四 第 32b 页 WYG0576-0637b.png
置闸于两口之下时水盈缩而闭纵之庶免前患议定
以闻诏许之工未举孙公来代时巡抚都御史牟公富
尚以民贫财乏为难孙公乃计在官之料储库之积物
因其旧力省于人郡邑所供者第石灰炭而已复以闻
上可其奏而镇守平江侯陈公豫巡河御史苏公燮王
公祥山东布政司参政李公赞按察司佥事刘公进协
谋并智赞相为多相其事者则兖州府知府郭君鉴董
其事者则推官范君雯始事于己卯之冬讫工于庚辰
卷四 第 33a 页 WYG0576-0637c.png
之春学正陶君鼎辈咸愿刻石纪成而因都督赵公辅
属笔于予夫以天井在城二闸前人为之备矣月河上
下二口则未备焉自前迄今皆知其不便而末如之何
今二陈启之于前孙公成之于后经营有方措置有道
官不为扰民不为劳可谓克脩前人之未备便今人之
未便者矣欧阳子有云作者未始不欲长存而继者常
至于怠废使其继者恒如作者之心则天下后世岂有
遗利哉故为之记使来者尚有考而用其心也

卷四 第 33b 页 WYG0576-0637d.png
  兖州金口堰记略    刘 珝(寿光人大学士)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顾无可为之人此伊昔金口堰之
废必抵于今而始成也堰距兖州东五里许以其障沂
泗二水入金口闸西达济宁会通河因号今名考之后
魏及隋元以来皆尝脩筑以通漕运都之建不一堰之
兴废亦不一暨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无事乎堰太
宗文皇帝驻跸北京复通漕运而堰多事矣前此堰筑
以土每夏秋之交波涛汹涌即圯无馀万夫之役不赀
卷四 第 34a 页 WYG0576-0638a.png
之费为之荡然自永乐以迄于成化朝廷虽数命官脩
固卒莫能底定岁庚寅都水主事宜兴张盛克谦祗承
是任肆以兴复为己任乃曰与其屡费以病民孰若一
劳而永逸适冬官亚卿乔公志弘催督漕运首以白之
遂疏其实以闻上下公卿议率以为可行已而秋官亚
卿王公宗贯继志复注意提督奖劝又得山东少参尹
公朴之佥宪王公廷言相与维持其事事骎骎乎向成
矣克谦结一草庐于堰侧晨夕坐卧其中始终不懈财
卷四 第 34b 页 WYG0576-0638b.png
不取于民唯以堰夫岁办桩草折纳米粟懋易一切物
料躬率夫匠采石于山伐木于林煅灰于野凡百所需
悉区画有方复檄兖州同知徐福辈分司其事涓卜鸠
工官使毕集兴于成化七年九月讫于次年六月计堰
东西长五十丈下阔三丈六尺上阔二丈八尺自地平
石计五层高七尺湫口三处视水之消长时其启闭横
巨石为桥以便往来堰北复作分水二雁翅二以杀水
势堰南北趺水石直五尺横四十丈以固堰基是役也
卷四 第 35a 页 WYG0576-0638c.png
石以片计馀三万桩木以根计馀八万灰以斤计馀百
万以至黄糯米铁锭镮木石灰合用诸料俱不下千万
夫匠二千五百有奇在公之人赏劳钱数万缗食米千
石皆克谦自所措置一毫不取于有司堰既成坚完具
美规制宏壮不惟积水可以西接漕运且俾一方行者
无病涉之虞于时众方叹克谦之不可及也后数月宗
贯复巡行堰上忻羡不已爰命孔庙奎文阁典籍许节
之持致仕参议刘廷振孙廷昭所所为事纪徵言夫许
卷四 第 35b 页 WYG0576-0638d.png
景山脩萧何故堰而成大利赵思宽脩信臣故渠而致
沃壤广莫如海范文正筑之以灌通泰深莫如洛严熊
穿之以溉重泉以及考亭朱子疏脩南康召陂一举多
得皆期于必成而行者也故卒无不成此克谦所以排
众议而不顾断断乎期于必成而后已遂勒斯言于石

  冈城坝记略      商 辂(淳安人大学士)

  汶泗二水齐鲁名川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浮于汶者
自兖北而止浮于泗者自兖南而止元时南方贡赋之
卷四 第 36a 页 WYG0576-0639a.png
来至济宁舍舟陆行数百里由卫水入都至元二十年
始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济宁陆行二百里抵
临清入卫二十六年复自安民山开渠至临清乃于兖
东筑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兖北筑冈城堰障汶水南
流而二水悉归漕渠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因名曰会通
河我文皇帝迁都于北爰命大臣相视旧规筑堰疏渠
漕运复通第堰皆土筑每遇淋潦冲决水尽泄漕渠尽
涸随筑随决民甚苦之成化庚寅工部尚书郎张君克
卷四 第 36b 页 WYG0576-0639b.png
谦奉命治河历观旧迹叹曰以石易土可一劳永逸何
乃因循弗为经久计乎于是督夫采石首脩金口堰不
数月告成凡应用之需以一岁桩木等折纳沛然有馀
曰斯堰既脩冈城堰亦不可已方度材举事遽以言者
召还已而巡抚牟公观其成绩腾章奏保用毕前功至
则以冈城旧址河阔沙深艰于用力乃相西南八里许
其地两岸屹立根连河中坚石萦络比旧址隘三之一
于此置堰事半功倍遂择癸巳九月望日兴事储财聚
卷四 第 37a 页 WYG0576-0639c.png
料百需咸备明年春三月命工淘沙凿底石掌平底之
上甃石七级每级上缩八寸高十有一尺中置巨细石
煮秫米为糜加灰以固之底广二十五尺面用石板甃
二层广一十七尺尺袤一千二百尺开湫口七各广十
尺高十一尺置木板启闭遇水涨启板听从故道西流
水退闭板障水南流以灌运河两端逆水雁翅二各长
四十二尺顺水雁翅二各长二十五尺为分水各广二
十三尺袤一百三十尺两石际连以铁锭石上下护以
卷四 第 37b 页 WYG0576-0639d.png
铁拴湫口横巨石三四长十馀尺河旧无梁民病涉堰
成遂通车舆有元旧闸引沙入洸洸淤汶水不能入兹
堰东置闸为二洞皆广九尺高十一尺中为分水一旁
为雁翅二亦用板启闭以候水消涨涨则闭板以障黄
潦消则启板以注清流洞上覆以石石之两旁仍甃石
高一十有八尺中实以土与地平俾水患不致南侵洸
河免于沙淤闸之南新开河九里引汶通洸河口逼崖
自颠至麓皆坚凿堰两阅月始通肇工于九年九月讫
卷四 第 38a 页 WYG0576-0640a.png
工于十年十一月是役所费较之金口不啻数倍而民
不扰者以前折纳外所增无几盖处置得宜区画有方
所以开漕运无穷之利者实在于此都宪嘉其功之成
命兖郡守钱源徵予以记往岁克谦还自东鲁语及修
堰之役予心善之克谦再行予实从臾乃今绩用有成
可靳于言耶昔白公穿渠民得其利歌曰衣食京师亿
万口若克谦斯堰之筑漕河允赖公利兼济视白渠之
利不尤大乎予故备书其事为记克谦名盛常之宜兴
卷四 第 38b 页 WYG0576-0640b.png
人天顺庚辰进士都水员外郎

  安平镇减水石坝记   李东阳(长沙人大学士)

  弘治初河徙汴北分为二支其一东下张秋镇入漕河
与汶水合而北行六年霖雨大溢决其东岸截流径趋
夺汶以入于海而漕河中竭南北道阻上既命都御史
臣刘大夏治厥事复特命内官监臣李兴平江伯臣陈
锐总督山东兵民夫往共治之佥议胥协疏塞并举乃
于上流西岸疏为月河三里许塞决口九十馀丈而漕
卷四 第 39a 页 WYG0576-0640c.png
始复通又上议疏贾鲁河孙家渡塞荆隆口黄陵冈筑
两长堤蹙水南下由徐淮故道又议以为两堤绵亘甚
远河或失守必复至张秋为漕河忧乃相地于旧决之
南一里用近世减水坝之制植木为杙中实砖石上为
衡木著以厚板又上墁以巨石屈铁以键之液糯以埴
之坝成广袤皆十五丈又其上甃石为窦五梁而涂之
梁可引绳窦可通水俾水溢则稍杀冲齧水涸则漕河
获存庶几役不重费而功可保工既告毕上更命镇名
卷四 第 39b 页 WYG0576-0640d.png
为安平命工部伐石敕内阁臣各纪功绩臣东阳当记
窃考之治水之法疏与塞而已矣塞之说不见于经中
古以降堤堰议起往往亦以为利利与害相值必较多
寡以为重轻若驱土石当水之怒费多而利寡此古人
深戒惟水势未迫后患尚未形周思豫制以为之备则
障之利亦不可诬况兹坝者势若为障而实疏之故其
疏不至漏障不至激去水之害以成其利暂劳而永逸
费虽不能无而用则博矣揆之善沟者水漱善防者水
卷四 第 40a 页 WYG0576-0641a.png
淫之云者不亦兼而有之乎易象财成书陈脩和君出
其令臣宣其力虽小大劳逸不同同是道也呜乎天下
之事莫患乎可为而不为彼宦成之怠交承之诿遗智
馀力未有不贻后日之悔者独水也哉人无于水监当
于民监斯言也可以喻大矣唐韦丹筑捍江堤窦以疏
涨诏刻碑纪功著在国史臣不文谨书此为明命复

  安平镇石堤记     谢 迁(馀姚人少傅大学士)

  国家定鼎燕京凡上供之需百官六军之馈饷大率仰
卷四 第 40b 页 WYG0576-0641b.png
给东南舟楫转输以免陆地飞挽之劳与海运风涛之
险实维漕渠是赖兖之东阿张秋镇适居漕河之路往
岁河决黄陵冈奔注张秋而渠之东堤溃决水由盐河
以入于海越岁淋潦助虐势益悍急决口之广至九十
馀丈尽夺漕渠东注而南北舟楫几至不通天子以为
忧亟命治之遣内外重臣往总其役合山东兵民夫殚
力毕作五阅月而功告成赐镇名曰安平以示永赖于
是内外重臣皆召还而山东布政司参政晋阳张公缙
卷四 第 41a 页 WYG0576-0641c.png
尝与董治之任效劳为多天子知其能超擢通政使司
右通政俾专理河防公益感激思奋乃谂于众曰兖当
河下流之冲自昔被患已剧今虽底宁而将来不测之
虞亦未可知堤必甃之以石庶可以障湍激之悍沙湾
石堤无恙此明验也既而询谋佥同鸠工集事先实土
以厚其址然后布𣏾叠石石必为廉隅灰液其缝每数
十丈内为阶级以便登降堤外附土丈馀高突数尺以
防侵刷起自荆门驿之前逦迤而南至新建石坝以与
卷四 第 41b 页 WYG0576-0641d.png
旧石堤接长以步计者二千二百八十有二高以层计
者十有四深下要害处则加石或七八层或二三层所
用木石刍灰皆出河夫岁办工匠饩廪皆出自官不别
取办于民经始于弘治丙辰之春迄庚辰春三月而毕
东阿知县秦昂尝与从事兹役具以告予谨记之以诏
其后

  建堂邑县土桥闸记略  邱 浚(琼山人大学士)

  皇明因胜国会通河故道而深广之通江淮漕以实京
卷四 第 42a 页 WYG0576-0642a.png
师馀六十年于兹矣然地势之变天时不常尽人事者
必随时因势一节宣之然后尽其用而利济于无穷焉
自河决阳武溃出张秋之后朝廷既命大臣筑塞之以
复其旧矣然其间犹有所壅滞之处一时任事诸臣随
所在而为其防备非一所也河流经东昌府之堂邑县
境地名曰土桥其上流之闸曰梁家乡沿而至是十有
三里下流之闸曰戴家湾溯而至是二十有八里又四
十里抵临清之上闸漕舟至此出会通而下漳御仅七
卷四 第 42b 页 WYG0576-0642b.png
八十里尔辄胶淤浅而不能行日集而群聚于土桥上
下十数里间舟人叫嚣推挽力殚声嘶望而不可至主
漕计者病焉时山东按察佥事陈善专理其境之运道
议于此建闸以积水之舟屡言于工而弗见报都宪翁
世资巡抚山东所至询民疾苦善乃以状上公具闻诸
朝天子可之下其议于工部仍命吏部设官如常制公
得请躬涖其处区画事宜俾君专其事君计徒庸致才
用授其属东昌府通判马聪等督工即功于所谓土桥
卷四 第 43a 页 WYG0576-0642c.png
者建石为新闸凡其规制之广狭长短与夫疏水之渠
祠神之宇涖事之署悉如常度经始于成化癸巳冬十
有一月之朔至明年甲午春二月告成

  脩临清州南板闸记   刘梦阳(临清人主事)

  汶水发源于泰山诸泉至汶上县南旺湖口南北分流
为漕河南至徐沛合河沁以入淮北至临清会卫河以
达海泉微流涩故建闸蓄缩而节用之临清闸北流之
裔尤要焉过是则卫河承之无留行矣闸分两河北曰
卷四 第 43b 页 WYG0576-0642d.png
会通曰临清则前元所建志所谓地势陡峻数坏舟楫
者也南曰南板曰新开则本朝所建志所谓地势颇平
往来船行者也南二闸相距甫三百弓旧闸草创一以
砖堰之名曰砖闸一以板障之名曰板闸继后改为石
闸易以今名日远阏泐舟楫告艰弘治年间司徒白昂
改脩会通闸导流而北闸底过卑便谢于前仍南闸以
行今皇帝临御之七载冥顽弄兵水陆途绝廷议都宪
刘公总师靖丑清道通漕公抒勤脩职筑亭障立保伍
卷四 第 44a 页 WYG0576-0643a.png
士锐器精警虞削迹时京储垂啬运舟逄达公于癸酉
岁春欲新南闸为利涉焉或称截流僦功公曰讵可尔
功非数月不成何以副急饷之忧乃开北闸借便焉或
又难之公曰第为之耳以规画授工徒疏塞浚隘下旧
河之身若干阔旧河之身若干复于会通闸底沉杉九
板峻泻既杀胶涸亦除淡为安流大往小来穷昼继夜
南板则撤其旧而创为之新开则仍其旧而易其闸之
金口与闸之底焉抡工而工良选材而材坚趋事有严
卷四 第 44b 页 WYG0576-0643b.png
布力无怠历时告成巩如镕冶整如截肪以是岁六月
六日工完放舟上者无号挽之劳下者无激射之险群
吁众异相目以嘻曰是何就绩之易策算之神也盖自
前元以至今日闸更几作率以不能利涉为憾至是始
克免焉收效于废变易于难识洞于隐才周于事至智
也速输贡之程广货殖之用加惠兆人惠泽来裔至仁
也在昔开一渠脩一堰民兴谣史载事度德量力于公
其大小久近何啻倍蓰可无纪乎用是砻石荐词俾后
卷四 第 45a 页 WYG0576-0643c.png
贤有考焉公名恺保定新安人

  脩临清会通闸记    徐 溥

  昔在太宗文皇帝肇建北京以粮运仰给东南而海运
危险非长策也始改造运舟由里河而行岁漕四百万
石以为定制历岁既久国用给足积其嬴馀不可胜计
然河道自临清以南至于徐州凡千馀里地形高下不
啻数丈自前元以来置闸蓄水而舟始通在临清境上
则有会通东西二闸盖当时开会通河引汶水由安山
卷四 第 45b 页 WYG0576-0643d.png
历东昌至此以入卫河故亦以会通名之永乐间初行
漕法以东闸既坏尝加脩治更六十馀年卫河益深闸
益高水势冲激益险甚为行舟之患故废其闸者三十
年于此乃弘治庚戌黄河决封邱之金龙口其流泛溢
将出运河都御史钱公巡抚山东具疏言于朝下大臣
议佥谓宜择人治之毋缓命刑部于左侍郎白昂以往
既至督治有法而河得无事他日行视河道于齐鲁间
至临清问知东闸之废与钱公谋曰是州为汶卫交流
卷四 第 46a 页 WYG0576-0644a.png
之地而运舟之所皆经者也闸虽重建其可以役大而
免乃协谋于巡按宪臣暨藩臬诸司檄东昌知府赵琮
临清知州张增出公钱为材用人力之费而委推官戴
澄专其事若工部郎中吴珍主事陈玉按察司副使阎
仲宇皆分司其地实总督之经始于庚戍三月至六月
而工毕闸成去旧址馀百丈崇广长阔悉如规制其深
则与河等于是水势既平舟行上下如乘安流公私便
之夫五行皆生于天地以资人之用者也人苟不尽裁
卷四 第 46b 页 WYG0576-0644b.png
成辅相之道则天地虽生之而亦不适于用若夫水之
润物以行舟其用尤大者然其性本下适与土之高者
相值亦惟倾而去之而反有害于人矣故后世始置为
闸以节宣之乃能尽水之用而有利于天下国家也今
白公当治水之际其劳已甚以其馀力复为此举易害
为利转危为安其才真可任而不负朝廷之所托者乎
凡公治水成绩别有纪载此特书建闸一事故不假及云

卷四 第 47a 页 WYG0576-0644c.png
  坎河口记略      万 恭(南昌人总河都御史)

  济水伏流至泰山溢为诸泉汇为汶北入盐河道青州
东注于海初尚书宋公坝戴村浚源穿渠百里南注之
达于南旺以其七北会漳卫而捷于天津以其三南流
会河淮而逆诸安东皆入海青州道绝是以汶之全力
济滕兖东临八百里故陆地运舟而不胶然非汶之性
也其势曷尝一日不欲东注哉弘治中汶大溢势不能
决戴村则溃裂而假道于坎河口坎河者入海之捷径
卷四 第 47b 页 WYG0576-0644d.png
也若建瓴而下南流遂微治水者议堤坎河口岁堤岁
败莫如之何则议捐南旺两涯膏腴数千顷为蜀山马
踏南旺湖命曰水匮以待运而坎河东注者日澌月流
注南旺者几绝隆庆壬申余治水至济上患之乃与主
事张君克文徘徊泗汶之集周览坎河之口向张君叹
曰独奈何不以有源者为水囊而以无源者为水匮乎
北有龙山焉乱石如鱼鳞君取彼石滩坎河口则万世
计也乃役丁夫七千有奇运石湮河始于壬申之仲冬
卷四 第 48a 页 WYG0576-0645a.png
成于癸酉之孟春滩博一里袤一里而强压河根而上
崇丈馀秋水时至则令滩踰而泻之复青州之故道春
夏运行则令滩止而注之入安东者趋而左入天津者
趋而右滩若天成汶失故吾盖不能自制其命矣于是
秋不雨至于春二月闸水㳽㳽运艘绳绳张君抚膺高
蹈为余言宜有记令后来者世守之余曰夫拂其性而
激之逆其流而役之使汶水鼎足以裂不得全其天然
吾过也吾过也然汶上济阴汤汤淫淫孰与三分者以
卷四 第 48b 页 WYG0576-0645b.png
济社稷之急而纾百姓之烦疴则汶虽失全性而有全
名不显汶神其将知我乎其将罪我乎张君乃刻石

  守坝论略       张 纯

  漕河之有戴村譬人身之咽喉也咽喉病则元气走泄
四肢莫得而运矣昔在创建之功岁增土以培之植柳
以护之多设夫以守之其防卫盖甚密也后土日增柳
日固则夫议停役矣所以宽民力也然物久则坏防弛
则废即今单薄日甚原植护柳十无一二存矣况兖地
卷四 第 49a 页 WYG0576-0645c.png
土疏汶性湍急万一水失其性得无虑与然则为之奈
何乘泉夫之馀力岁加脩筑增铺舍植新柳令见役之
夫力加守护则盘错根深坝将自固坝固将无所事节
乎曰不可也彼其淜湃浩荡之势非有以顺之则拂非
有蓄之则溢拂与溢等害耳故每遇水潦须决坎河口
以杀之杀之不足则开滚水坝又不足则开减水诸闸
或顺之入海以披其势或蓄之入湖以纳其流微则尽
塞令馀波悉归于漕是节之者固所以守之也此营卫
卷四 第 49b 页 WYG0576-0645d.png
吐纳之说也不然三汶争趋源大流长夏秋水潦怒激
奔逸岂一坝之所能支与

  东平坎河口坝记    于慎行(东阿人大学士)

  考之水经汶水出泰山莱芜历奉高嬴博之境而西过
刚县南刚县者今之冈城又西南过章章者今之鄣城
坎河之泉注之又西南过无盐无盐谓之须昌今为东
平又西南径寿张故城之北至安民亭入于济则今运
河西济故渎也盖济之见与伏不常而汶之西流而合
卷四 第 50a 页 WYG0576-0646a.png
于济则所从来久矣国家永乐中尚书宋公开会通河
始筑土于坎河之西谓之戴村坝以遏其西流之道而
南出之汶上以入于运其稍逸而西出者环东平而北
承济故渎之支流号为大小清河以入于海则所谓盐
渠云会通河成东兖之泉皆汇放汶泗转注漕渠一盂
一勺民间不得有焉即稍逸而西出海王之国窃借以
行盐筴皆漕馀沥也而济之名赖以存焉尔岂能与漕
争哉历岁滋久坝或圯坠时以全流漫衍而西夏秋伏
卷四 第 50b 页 WYG0576-0646b.png
发南旺以北舟胶不行则漕渠病东原之田或苦羡溢
膏壤亩钟化为沮洳则民亦病是左涸漕渠右荡平陆
而以利盐筴也海王之国岁所佐水衡少府几何而苦
东原之民以与漕争若此乎然又有异焉障而不泄漕
亦苦溢故斟酌挹损制河渠之盈虚在汶之上流耳隆
庆中少司马万公谓汶至戴村势如建瓴不可复收且
以土为坝疏而善溃乃上就坎河口坝以积石石如累
丸沙流其下久之亦溃而坎河之功始于此万历丁亥
卷四 第 51a 页 WYG0576-0646c.png
河决病漕诏简从官行视今太仆卿常公为工科都给
事中奉玺书从事与抚台李公北河济汶之间脉漕所
由通乃奏书言臣居敬与都御史臣戴行汶上流令兖
郡丞东平长吏杂视画便宜状皆言坎河口宜为坝其
法用丈计大石夹砌如墉实细石其中涂以垩附上锐
而下丰状如鱼背水高于坝漫而西出漕无溢也水卑
于坝顺流而南漕无涸也且居民亦不害焉臣等谨与
郎中臣吴之龙主事臣萧雍臣王元命按察使臣曹子
卷四 第 51b 页 WYG0576-0646d.png
朝参政臣郝维乔佥事臣和震等议皆称便大司空覆
奏制曰可会御史大夫潘公复至率诸司道往阅乃檄
郡邑吏营焉计筑石坝长四十丈高三尺上博丈五尺
下益尺六之一两翼之长视坝减五之二厥高倍之左
右为土堤丈之二百三十东岸为石堤厚一丈经始于
万历戊子闰六月明年三月告成费凡八千金有奇诸
公不自有也曰兹匪神休其克有济乃为龙宫于上伐
石纪绩用示永久东平守谓行郡人请勒辞焉不佞在
卷四 第 52a 页 WYG0576-0647a.png
里中时尝游章城父老指示坎河及宋公庙猊览眺叹
息低回不去谓先臣之于国家功若此其艰也自嘉靖
乙丑以来数治河堤潘公一与大司空朱公同开夏镇
新渠而沂泗之间通再浚黄河筑高堰以达海而河淮
之间通漕渠所患独南旺以上时或少涸则其故在坎
河世争言漕挽利病置此毋谈何也一旦上用常公言
下诏兴筑潘公受而成之费不盈万役不踰时而漕与
民兼利焉是宋公所创造疏引以制河渠之盈虚者至
卷四 第 52b 页 WYG0576-0647b.png
是有永赖也国家岁运东南粟四百万给中都官从泰
山下阯借一线泉水为转输计不得以入济为解即令
岱亩之民剪莳蓬藿之田以为水伯假道何辞之与敢
况兼利哉夫天下事无大小操其本则易脩其末则难
今世言漕渠便宜大者引河中者潴水小者疏浅不知
其本在上源源之不浚而制其末流非善算也譬漏水
之在壶一以为盈而挹之一以为涸而注之昼夜不舍
无当于漏调渴乌之吻正玉虬之咽则冲渠之水可锱
卷四 第 53a 页 WYG0576-0647c.png
铢而称矣何者得其本也故吾于坎河之筑嘉诸公之
功而幸宋公之渠有永赖焉是岁也行盐使者亦于大
小清河之间建五闸蓄水其议曰汶逸而西受之可也
汶遮而南让之可也不与漕争汶故漕与居民既利而
海王之筴亦得以其全力佐少府水衡如故矣国家万
万年之功谟画并出一时岂不盛哉是役也董正考成
则兖州府同知陈君昌言建画经费则东平州知州徐
君铭庀材鸠工则东平判官蔡忠沂州吏目何一鹏曲
卷四 第 53b 页 WYG0576-0647d.png
阜丞邵宾滕县丞包扬泗水典史蔡茂鱼台典史王琮
坝成使判官汪凤翔主之法皆得书







  北河纪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