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576-057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北河纪卷一

  明 谢肇浙 撰

  总叙

  国家定鼎燕山一切军国之储取诸七大藩舳舻衔尾
而入五千里不绝而江南十七焉江南之漕广陵当其
咽喉上江来者至自仪真下江来者至自瓜洲镇由广
陵而达淮安为南河由黄河而达丰沛为中河由山东
卷一 第 1b 页 WYG0576-0579d.png
而达天津为北河由天津而达张家湾为通惠河之四
河者天子使部院大臣总其政而分部以四尚书郎赐
之玺书令得便宜行事惟是不腆之治南至鱼台北至
天津统辖千有馀里任綦重治綦艰治而不知其政当
尸官知其非所治者当侵官作北河纪禹画既界都邑
错壤衣带盈盈蜿蜒朝宗各有赐履无相轶也纪河程
第一昆崙建瓴四渎㡳定汶泗如线旁及蹄涔聚毛为
裘蕲于济耳纪河源第二阳侯旱魃相递为灾畚锸岁
卷一 第 2a 页 WYG0576-0580a.png
兴民不堪命非常之原众所惧焉纪河工第三乘天之
符相地之行无实实无虚虚因而操之乃听节制纪河
防第四命吏棋置臂指相帅省试之以时黜陟之以岁
岁事不脩繇官邪也纪河臣第五官常既胪庶绩乃熙
上行令下行意期无反汗而后即安纪河政第六跣者
鹿而舄者肉聚讼棼如古人所叹择其可见诸行者纪
河议第七百神受职允犹翕河笾豆之事有司存矣故
纪河灵第八终焉谢肇浙曰吾今而后知河之难也善
卷一 第 2b 页 WYG0576-0580b.png
人谋者未必具地利有地利矣未必得天时三者既备
有其举之而物力绌焉任使之弗臧无论吏操三尺以
从即旋举旋踬空糜金钱国家亦何利赖之有鲧以圮
族殛而禹以行无事成知鲧禹成败之故者知河事矣

  河程纪

  元世祖既定江南漕转之路自浙西入江淮由黄河逆
流至于中滦登陆以至淇门复由御河登舟以达燕京
至元二十年以江淮水运不通乃命兵部尚书李奥鲁
卷一 第 3a 页 WYG0576-0580c.png
赤等自今济宁州开河达于今东平州之安民山凡百
五十里北自奉符为一闸以导汶水入洸东北自兖州
为一闸以遏泗沂二水亦会于洸以出济宁之会源闸
分流南北其西北流者至安民山以入清济故渎经东
阿县至利津河入于海其后海口沙壅又从东阿陆转
二百里抵临清州以下御河二十六年以寿张县尹韩
仲晖言复自安民山之西南开河由寿张西北至临清
径达于御漳凡二百五十里是名会通河会源以南为
卷一 第 3b 页 WYG0576-0580d.png
逆以北为顺南接丰沛北迄天津凡一千五百馀里而
推挽之劳不事焉今列其程于左

  沛县泗亭驿北九十里至鱼台县之河桥驿(原有沙河鲁桥二驿
后并为一)

  九十里至济宁州之南城驿(在城南)

  一百里至汶上县之开河驿(在县西南三十里)

  七十里至东平州之安山驿(在州西南十五里)

  七十里至阳谷县之荆门驿(在县东四十里安平镇之西岸)

卷一 第 4a 页 WYG0576-0581a.png
  九十里至东昌府聊城县之崇武驿(在城东)

  七十里至清平县之清阳驿(在县西南三十里)

  六十里至临清州之清源驿(在新城内西北隅)

  七十里至临清州之渡口驿

  七十里至武城县之甲马营驿(在县北三十里)

  一百一十五里至德州之梁家庄驿(在州南七十里)

  七十里至德州之安德驿(在城西北)

  七十里至德州之良店驿

卷一 第 4b 页 WYG0576-0581b.png
  七十里至吴桥县之连窝驿(在县东五十里)

  七十里至交河县之新桥驿(在县东五十里俗名泊头驿)

  七十里至沧州之砖河驿(在城西南)

  七十里至兴济县之乾宁驿(在城西)

  七十里至清县之流河驿(在县北四十里)

  七十里至静海县之奉新驿(在城西)

  一百里至武清县之杨青驿是为天津入于海自此而
北复为逆河矣
卷一 第 5a 页 WYG0576-0581c.png








卷一 第 5b 页 WYG0576-0581d.png








  北河纪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