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先天集序
甘泉子曰言语之道其诚之不可掩
乎诵其诗读其书而知其人者善
言也诵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
者非善言也诵其诗读其书知
其人也者出乎其心夲乎其性
情发乎其言言出而成攴焉是
卷首 第 1b 页
以由诗书而知其人亦若是而己
矣斯不亦善言矣乎若夫诵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也者言不由乎
中不出乎心不本乎性情而拟效
乎他人如优人之抵掌为离合悲
欢之态妆饰乎云烟月露之形如
巧鸟之声又乌足以知其人之面
卷首 第 2a 页
目若何哉是故善言者如老人出
老人之声闻其声可知其为老人
矣不善言者如小儿效老人之声
闻其声人莫知甚为老人矣故曰
言语之道诚之不可掩也余得南
宋山屋许先生之诗文曰先天集
者于其裔孙亮而观之叹曰嘻其
卷首 第 2b 页
所谓善言者乎其由中心出者乎其
发于性情者乎可以知其人矣故诵
其诗读其书其人逝矣远矣于其
沛然者可以见其自得焉于其慨
然者可以见其节义焉于其惓惓
肰者可以见其忠爱焉于其言屡
而见摈摈而复言国之危亡斩衰闭
卷首 第 3a 页
门至死不变者可以见其大节不可
夺之志焉然则先生之为人尽在心
目中矣先生名月卿字太空盖尝
受心学于魏鹤山先生而有所自得
故其言至今凛凛犹若 生气恍
乎若有㕥见先生之謦欬仪形然
亮也恳余序诸首简梓而传之其
卷首 第 3b 页
 亦孝思善继者欤
嘉靖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
前国子祭酒翰林侍读兼修国史
经筵讲官增城湛若水书
卷首 第 4a 页
先天集目录
 诗四言卷一
  月代
 古诗五言
  次韵春谷 箕山
  送碧梧入府 赠胡菊轩(并序)
 古诗七言
  除月二十三日夜梦 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
  次韵谢君直赠李(相/士)京城看水
  故人 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卷首 第 4b 页
  次韵
 长短句
  题明皇贵妃上马图 涉世
  山近 新安
 律诗五言(卷二)
  木犀 晓幄
  云边 明月
  甥馆五首 吊程贡元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三首/挽番阳戴如会贡士母/金氏)
  次韵汪敬子 挽汪士洪
卷首 第 5a 页
  同滕推游朱绯堂(二/首)挽外舅二首
  有感 住黛障
  梦中作 閒赋
  野人 次韵郑将仕
  霜日 得安道中
  挽胡制机康侯 寄郭衢州(因)
  重寄郭衢州 寄留梦炎
  重寄留梦炎 夜永
  客来 咸淳
  送张平湖山游 次胡伯凯韵
卷首 第 5b 页
(题项横父临清亭时/方生孙)捧砚姬空翠二首
 献岁 梅叟
  挽妹婿汪汻四首 灯火
  月色 帝学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送抚倅林评事归班
  天贶 饭了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 赠快霖
  神静 寄陈宰
  次韵李制干赠行 山川
 律诗七言(卷三)
卷首 第 6a 页
  天道 木犀
(次韵晋三侄招予及/同年饮)次韵云岩
  南堂 使华
(允杰侄以诗来卒章和予生孙次韵一百首今/存四)
  用韵简如晦 用韵自述
  八角 归涂
  次韵程愿二首 寄顾次岳五首
  鹿鸣用赵资相韵(入邑问炊中云招王希/圣起龙三首)
  遇黄先生 和赵资相
  追赋暮游 次韵叶司户
卷首 第 6b 页
(次韵黄玉如大章携/先集来访二首)再和题黄免耕吟藁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 寄题岩经楼
  次韵仲成叔贺双(桂/桥)满城风雨近重阳
  挽座主吴倅 登慈恩绝顶有感
  挽陈节使 挽李左藏
(挽清湘令董介轩梦/程先生)挽马枢密母段氏
  次韵朱塘三 与陈宰(开先)
(迎谒刘朔斋/行部/提举)
 律诗七言(卷四)
  赠黄藻二章 赠程惠子
卷首 第 7a 页
  辞贾徽州二首 三月
  题赵尉洞源泉 赠墨士程云翁
  春日闲赋 题江端翁庙
  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赋新花竹
  赠王竹窗 中秋谢施婺源爰
  和子思弟韵寿母 次韵黄玉如求记
  川原 次允杰五首
  六月雨十一首 临川家史君坤翁喜雨
  浴罢 次绩溪赵簿孟英见(投/韵)
  次胡伯凯韵 赠李企
卷首 第 7b 页
   寄东宫官 题俞时琰杏山堂医
   历日 香潭八首
  律诗七言(卷五)
   仲春初五日报谒 多谢
   早起 厌厌
   项似道眉子砚 忆胡同年
   赋廷玉菊存堂 赋吴廷圭筼西亭
   题德新堂 起来
   露 临川
   送孙山长谒皮参政 代弟二首
卷首 第 8a 页
   挽张丞泳 送周徽州赴建州
   次周尚书八首
  排律五言
   暮春联句九首
  诗杂体
   途中𢋫禁体雪韵 十二辰
   题清足堂 次韵晓行
   用名世弟韵 闷来
   次韵程说和
  绝句五言(卷六)
卷首 第 8b 页
  赠朱野拙
 绝句七言
  千年 黄菊
  次韵胡同年女 人间
  次韵马枢密二首 入邑道中三首
  有感二首 贺滕推入郡奉祀
  途问五 车中
  白雪 槐影
  吟蛩(朗湖道中因见二事信/笔二首)
(赠碧鉴相士蒲田林/行可)赠谈命韩东野
卷首 第 9a 页
   春日 与郑婺源
   贺杨司户庭玉 新安道中
   无山 望中
   首夏 用匀吴初邻
   题婺源斋庁 次匀胡梅泷
   月庵 赠写梅僧处能
   答云甫程文 赠竹溪
   赠张相士 赠梅隐术士张尉
   雪后 送高安辛圣祥谒后林
   送徐君何 箫鼓
卷首 第 9b 页
  云护 月明
(咸淳五年天下都散汉许月卿饮无算醉后吟/诗秉笔达旦)
  此行 乐天
  风起(观吴廷玉五云歌书其/后而归之)
  旅獒啚 次匀周学礼
  访渭阳(题刘后村所跋杨朴移/居啚)
(呈翁司理名方子擢/婺邑)跋东坡墨迹
  二芝兰 即事
  九江 寄张立道
  休休 茶蘼
卷首 第 10a 页
  默斋璧间竹鹤 星学
 记(卷七)
  天多许记 友仁先生圹记
 题跋
  书楚辞后 跋许氏世谱后
 书(卷八)
  上程丞相元凤书 答吴丞相潜书
  与邓宰书
 杂著
  志乐平朱氏荣绿堂
卷首 第 10b 页
  经义(卷九)
   圣王制御常道如何
  启
   与曹徽州 贺朱尚书
   贺蔡公杭 贺厉制直
   贺余子新娶
  碑
   婺源朱塘晦翁祠碑
  奏疏(卷十)
  进大行皇帝挽词(疏/略)劾余玠子如孙疏略
卷首 第 11a 页
 赞
  唐国公追封英烈汪王像赞
 行状
  李太安人行状
 铭
  校尉云屋许公墓铭 戴氏母墓铭
 附录上
  临汝书院讲义 宋履斋吴公帖
  宋矩堂董公帖 紫源汪公帖
  东涧汤先生书 须溪刘先生书二
卷首 第 11b 页
   秋崖方先生书 送许允杰序
  附录下
   宋运干山屋先生行状
  事录
   公牒三道
  事实
   郡志 邑志
   乡贤录 文献志
   南畿志
  请建山屋书院文移
卷首 第 1a 页
附录上
  临汝书院讲义(出林隐程复心章图四书)
山屋许先生月卿为江西仓干时临汝书院讲中庸
首章三句谓文公所谓阴阳五行之气健顺五常之
理本于汉时郑氏注曰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
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以为水火木金土气也仁义
礼智信理也而有神之一字贯乎其间理形而上者
气形而下者神形而上下之间理不外乎气气不外
乎理而有神以贯乎理气之间提挈康成而不悖圣
贤之学真能发先儒未发之蕴宜乎为萧大山诸公
卷首 第 1b 页
所敬叹也
  宋履斋吴公帖
(潜)伏披芳洒亟诵以感以愧墓铭之谕良仞不鄙但
(潜)今又蹈前辙方尔上归田之请倘得返吾初服恐
可践约决不敢孤孝子爱亲之心也见教诸作暇日
尚须大嚼隽永亟此具复斐帅并希加亮右谨具呈
八月日观文殿大学士光禄大夫沿海制置大使判
庆元府吴(潜)劄子
  宋矩堂董公帖
(槐)伏承帅干正字不我遐弃慇勤问劳并以前书旧
卷首 第 2a 页
作见示三年千里之别不足以间之也(槐)前此虽服
文名实未测其底蕴今观潜虚发微序引用薪火不
灭明有继也真武梦记引用艮万物之成终始乃知
于已分事不草草为之加敬他文超出翰墨蹊径无
待赘言抑区区爱助以为揭日月而行不如用晦而
明盖玩来字既云欲出仕而无随世就公明之才欲
杜门而无养高以自安逸之资是未能远离人间世
也幸试思之先太夫人挽章义不可辞第自避阴息
影以来未尝钻头入闹蓝勉而为诗则吾能毋乃以
不情诗者乎若段秀实之训则烱然在目其何能忘
卷首 第 2b 页
承许枉杀心亲千里如对访戴何足效耶(槐)年来玩
昜稍有冰解冻释处若有可警策者所愿闻命草率
皇恐切冀亮之十月旦日(槐)皇恐上状
  紫源汪公帖
立信荐勒华缄倅以俪制礼意渠渠既感而愧理学
之粹见于讲义襟度之清见于高吟谩为赘半语姑
以荅盛意耳一笑幸甚垂戒荐剡有贤如此而又皇
华贤部使恳恳言之何待申谕顷承意雅深愿那辍
备员所恨剡削之狭不容近舍而远取遂乖贪贤之
意惟有慊然答酬草草伏幸台亮 年 月 日朝
卷首 第 3a 页
散郎直敷文阁沿江 副知江州江西安抚提举屯
田汪立信劄子
  东涧汤先生书
汉逖迹英发之论忽忽十年虽尺书无可寄之便然
怀仰标度则烱烱如一日也去夏承受人忽递至翰
教琅琅累茧极佩眷记之厚时方为江右之行寻而
谢病以归杜门养痾念欲力谢不敏正以未之所托
便中荐领妙墨知未督过既以自幸而怠慢之咎则
无所容愧也尊年丈抱负甚奇徊翔滋久新除虽未足
多贺然仓幕事简可以优游韬望想不免推枕一起
卷首 第 3b 页
道山延阁从此皆分内事矣钦伫钦伫汉衰晚多病
积负恩华南昌之命尤为沗越幸假戍期亟亟祗拜
年侵才乏未知所以报称于他日也名章俊语荐勒
录教每用叹仰顾潦倒如此难以与于斯文耳前承
下喻尤见用情其时盖未知汉已力辞闽节虚辱盛
指至今有馀愧也偶便拜此以谢连壁之贶既已后
时且复简悦悚怍并深所几为器宝加重亟承迅擢
副此宿期年生朝奉大夫直华文阁新知隆兴府汤
汉劄子
  须溪刘先生书
卷首 第 4a 页
会孟前日急走一介追逐拂天之旆不及拜尺𥿄临
发尝亹亹谢不敏并以诗筒祝郑宰驰达想巳上污
清矑将次溪口去兵与盛价偕来伏被诲荅层番累
幅波起浪涌皆骇心动目之观崎岖风雨中不啻抵
掌纵谭之快慰 可知且审西庾上幕之命已从天
而下此何足为山屋贺然公朝向用之意于此可觇
来教锐欲牢辞此举固甚伟第区区陋见窃为执事
且当如柳下惠之不辞小官未可效涑水翁之不拜
枢密副使前脩出处要必称亭适中更惟高名深思
之史仓乃眉人会孟四十年至交名家典刑师事鹤
卷首 第 4b 页
山于书无所不读在蜀数持麾节虽兵火颠沛中未
尝一日废卷作郡时手抄九经中庸大学或问章句
只一小册其用功可类推鲁公敬之前年署为元僚
力荐于上召为吏部郎亦有昜说进彻一览兹又得
名流以望幕府是亦气类感召岂偶然哉昨终日行
九折畏途惫甚辄留来伻一日方能禀荅终未䆒所
欲言尚存嗣讯伏乞台照江青乃荷轿者故欲其速
回乃辱厚犒祇重愧惕耳右谨具申呈正月三日中
奉大夫直宝谟阁江东提举刘会孟劄子
  二
卷首 第 5a 页
会孟伏荷宠教高文大册何啻如获拱壁车中尽阅
莫非雄胆新奇之作所谓读之如清风从户外至令
人耳目聪明所以启发固陋多矣潜虚发微之贶略
窥一二虽未甚解而捡讨公之用力此书盖前辈所
未及者尚须它日求质疑于山屋庶方于扶衰起痼
真大饶益敢不重拜旅中愧未有少酬盛意也姑此
占谢伏乞台照自此更有近作可以下教者只从郑
宰处求便寄示乃佳会孟鄙作真可覆酱瓿小巫见
大巫其敢自呈丑拙耶会孟皇恐肃拜又申禀
     百官箴援引精博 词旨恳切
卷首 第 5b 页
 真足以动悟君心激昂臣节者韵一段尤前辈所
 未及孤陋感发多矣感甚感甚
  秋崖方先生书
岳与执事不面者几年不书者亦几年矣山坞荒寒
忽奉翰题真如拱壁大宝之坠吾前也一诗一记开
阖不能释手斯亦奇矣名其处曰天多许得不太伤
于奇乎盖执事平生所为文往往亦坐此岳故尝以
为昜奇而法昌黎之言也好奇自是文章一病山谷
之言也然则学者将何从秋崖曰奇可也好奇不可
也夫人而好奇也夫人而不能奇也长江大河滔滔
卷首 第 6a 页
沄沄此岂有意于奇哉而奇在是矣至其绝吕梁冲
砥柱则堰而风雷喷薄鱼龙悲啸又有不得而不奇
者若夫激沟渎之顽石而落之为奔放书之为命连
不可谓不奇而与夫长江大河之滔滔沄沄忽然而
绝吕梁冲砥柱之奇则有间矣
  送许允杰序(是篇实为先生天多许记而作故/附焉)
往时许太空见予竹西才洛阳贾生之年耳得其文
一通怪怪奇奇坐人尽惊亡何以其怪奇者取巍科
怪奇何负于文哉后二十年太空以书介其从子允
杰来见读其编则亦怪怪奇奇问其年则亦仅仅陆
卷首 第 6b 页
机入洛之岁是何许氏之多英妙而怪奇也予方老
退不得与于斯文见所谓怪怪奇奇则惊 耳固
尝问太空曰昌黎谓昜奇而法文奇可也山谷谓奇
是文章一病文奇可乎法而不奇程卫尉之治簿书
也纵无胜亦无败奇而不法李将军之不击刁斗也
不大胜则大败矣其曰文章一病非欤若归尽取六
经以来至于诸子百氏以及稗官小说骚人赋客之
所论著反覆熟之当自见左氏怪奇于春秋庄骚又
怪奇于左氏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者又怪奇于庄骚
愈降而下之则文人相高务为艰涩难字生语棘人
卷首 第 7a 页
喉吻而以不能句读为古则亦陋矣子其毋文胜而
理负毋言深而意浅毋论卑而气弱毋思殆而学罔
则怪怪奇奇将又无负于子矣
卷首 第 7b 页
卷首 第 8a 页
附录下
  宋运干山屋先生行状
公讳月卿字太空后字宋士时人称之曰山屋先生
小名千里驹字驹父其先姜姓炎帝神农之世也周
武王封伯夷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自容城
徙冀州高阳北新城遂以高阳为望秦未许猗隐居
不仕云孙毗为汉侍中生德汝南太守因官寓家德
生㩀典农校尉㩀生允魏镇北将军少子猛为幽州
刺史猛生式至平原太守式生贩晋司徒掾子询凡
十世至远守睢阳唐天宝之乱与张巡死节生二子
卷首 第 8b 页
玫婺州司马现袁州刺史其孙儒不义朱梁与
知柔入江南儒生稠仕南唐知柔检校吏部
承杰检校国子祭酒番阳明口许氏其后也迨江冲
府君赘歙之婺源遂为县人于公为远祖曾祖父讳
安国字献忠祖父琳字元美皆邑之善士考讳大宁
字宁之以学问见知于鹤山先生魏文靖公文靖以
友仁扁其堂是为友仁先生嘉定丙子三月庚辰先
是夕友仁先生梦使者介胄立厅事一羽衣拥婴儿
授使者使善护之诘旦而公生常言前身道士刘自
明盖有感也公幼而颖异七岁能属文友仁先生抚
卷首 第 9a 页
而训之曰段秀实笏击朱泚颜杲卿面折禄山惟尔
英烈追配古人此高宗皇帝追贲李若水辞也小子
识之年十五从介轩先生董公梦程游董公者子朱
子门人正思先生程公之高弟也明年以书学应科
举居次榜之首公慨然叹曰是吾学之未至归而登
邑之㠣崌山闭户读书益励志焉端平乙未县大夫
王埙行乡饮酒谓公天下奇男子也俾受学文靖公
子魏子公往卒业遂有志当世事功绝江适淮时赵
公葵开阃江北一见惊异罗致幕中既而以军功补
进武校尉赴江东漕是岁嘉熙庚子也诏罢鹖弁就
卷首 第 9b 页
举制遂以试流寓以昜学魁江东淳祐癸卯客左史
吕午家载试于漕复为举首明年试省别院主文中
书侍郎韩祥谓公策真天下措置大事者宜置首选
邑人太常博士吴遇龙疑其为公文也避嫌屈置第
二将廷对左史言王侠言时事必中请往候之王侠
者吴越之侠客也家无担石之储而百金可立致复
挥之如土先是馀杭失火比及左史氏左史未退朝
有为全其家既而归之者左史德之未知其人居久
之然后知其为王侠也公造侠侠笑曰子亦来见我
乎抑左史之饶舌乎吾视子之才足为天下先为子计
卷首 第 10a 页
者宁逆骊龙之鳞母拂豺狼之性豺狼盖指权相史
嵩之而言也公怫然而起曰吾宁殿多士专攻上身
吾所不为吾必言天下所不敢言者既而策题有始
忧勤终逸乐之问公对言臣闻文武有忧勤而无逸
乐进逸乐之说者赵高高拱深居之谋此秦之所繇
亡也逸乐无度则居人者失权若太阿之倒持而授
人以柄虽欲勿伤焉得而不伤书曰一日二日万机
文王日中昃不遑暇食岂逸乐之谓哉竟以触时相
见抑有旨升甲赐进士及第授濠州司户参军时徐
公元杰与刘汉弼等言权相冤死公率三学诸生伏
卷首 第 10b 页
阙讼之言至激切理宗目以狂士岁丁未及代兼领
本州教授摄知录参军吕文德以保康军承宣使沿
江制置副使知濠州辟公招抚司从事发运司亦聘
入幕至此有劳寻丁友仁先生忧归服阕迁临安府
府学教授升黜必当士论数上书言事丞相谢方叔
有不才子淆乱朝纲京师目之为小相尝使招公曰
吾幸读子之文服子之义久矣子来吾能使吾君相
以史馆拾遗之职居子若此者凡十告朔而公不往
时余玠子如孙帅蜀贪残废法而军民溃乱公因上
言谓玠无义方死有遗辜乞斩如孙函首谢蜀其所
卷首 第 11a 页
盗财以给军士如此则朝廷不失政刑与大臣之子
弟专权乱政者必耸然知惧矣书上小相怒讽台臣
击之因失职谋去丞相免董公槐为相言之理宗特
创员外阙留置京师从事以宠嘉之时丁大全居政
府公固辞不就盖公屡上书诋之也宝祐乙卯槐更
奏公入江西庾幕寻改干办本道提举常平公事待
次六年不就使者史绳祖屡书起之既至遇富贵黄
万石有狱赂使者左右枉其事公争之贿以不行于
是下不受屈势家讫无犯法者江右因号公为铁符
寻摄提举事政尚廉平多所平反属郡有狱载逾年
卷首 第 11b 页
不决者公令郡县以其狱上皆一旦遣之民以不冤
先是南州之俗上元竞灯岁郡县费不可计公谓作
无益害有益悉禁止之及古心先生江公之执政也
数荐之朝而憾已者当路竟循承直郎干办浙西安
抚司公事不就时贾似道平章军国重事权侔人主
至是屡书起之比至似道憾相见之晚以公试馆职
与黄镛偕召公言朝政失人心者三事并诵林实夫
所为饯公序实夫者南州之高士也隐居不仕见似
道之专政宋祚之将绝也故其序有曰孔子居上贵
宽宽非懈缓纵弛之谓也宰天下者其量要足以容
卷首 第 12a 页
天下而后可非得广心弥性之士日相与居必将环
视四顾动与物敌且以胥戕为能事矣推原其故则
亦求贤之诚不至反以自病也今相君汲汲焉求先
生如是则如前所虑断可无矣而区区犹愿一言近
世一种小夫以媢嫉为纳忠以隔绝为自献附耳而
启有同告密画界而立有似法坛尽绝一世公议于
钧陶之外独以左右便嬖为腹心耳目察之不审一
惑其言则吾之自处日狭志趣日陋常恐诸侯客子
之来盻盻然虑其轧已也是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且
无足观积中书二十有四考吾亦何乐于此哉相君
卷首 第 12b 页
心广体胖天下击壤鼓腹矣不然其细已甚民何以
堪有如此意皎然甚明发扬蹈厉历历为相君言之
非先生谁忠于知已孰大于是考亭夫子有言吾辈
有百万生灵尽在此破漏船上但唤得一副手稍公
不致失坠其益非小抑吾言多忤必先生然后能为
吾致之似道佯唯唯未几以陈宜中昜公召并浙西
职罢去公行且叹曰已矣彼人哉遂去之买田宅于
始苏既而悉散之曰吾闻河润九里渐汝百步是将
为解甲休兵之地矣乃步归故里杜门著书号泉田
子游从者屦满门外当时翕然师尊之始徐公元杰
卷首 第 13a 页
之遇害也朝廷以京秩官其子直谅仕至显官次直
方不受德祐乙亥起家亟廷至殿院首荐叠山先生
谢公为江东提刑再荐公与刘辰翁皆有将相才宜
膺重寄朝廷方议以公开阃东南未几官军下新安
明年下钱塘公深居一室但书范粲寝所乘车数字
于是不言五年矣又如是而卒盖至元二十二年乙
酉岁十一月也享年七十终正寝先一夕毕召家人
曰吾将逝矣必殓我以集英殿所赐𫀆笏庶几可见
先帝于地下又命其婿江恺曰死矣履善甫得其所
矣不可复作矣谢君直与予皆不苟合于世者矣是
卷首 第 13b 页
尝顾比于予(叠山先生尝书其门曰要看今/日谢枋得便是当年许月卿云)是深知
予者也吾死子盍于是而铭我焉翌日夙兴盥漱深
衣危坐笑语如平日薄暮俪然而化四方之士闻者
相吊来临其丧为诗文哭之者盖数郡县公疏髯玉
皃秀目丰颐举止闲雅望之似神仙中人每夕令家
僮候月出还报徘徊清啸竟夜不寐当时谓之再生
子瞻其所著述累十馀万言时时为人取去其仅存
者十二三先是常州教授李梦科刻之毗陵郡庠彭
福龙刻之庐陵皆公门人也其刋于家塾者如毗陵
本从孙汻复增益于散失之后今其本存焉公家藏
卷首 第 14a 页
古书亦千馀万卷一顾率终身不忘尝与友生游僧
舍方曝仸书使生观之曰法华经也公因记忆尝观
是经于径山既三十年矣因背诵之不遗一字其为
诗文未尝经思如长江大河出入霄汉不可测度也
初公深见知于理宗将不次任之为权臣所沮公于
是著百官箴凡万六千馀言比进会理宗弃群臣而
尼古心先生见之叹曰确乎有经世之实人主当置
一通于坐右履斋吴公亦言公在熙丰不党于熙丰
在元祐不党于元祐者也董公槐蔡公抗皆戒公以
和平勿过刚公曰大臣宰相以此取士特未之思耳
卷首 第 14b 页
夫和平以从我岂不和平以从人勿过刚以顺我亦
岂不能勿过刚以顺人靖康士大夫率由此道许某
只是一许某决不能枉道以事人也公始受学于董
公去事子魏子子魏子为世儒宗当时登其门者谓
之登天公受学有繇学道有得是以身益困而志益
坚志益坚而道益明大节卓乎其不渝也夫人安定
程氏生二男茂登仕郎薰进武校尉皆早世女五人
夫人先公没晚生二男翼飞女二人母方氏孙男四
人文相文晏文侍文任孙女六人曾孙三人以至元
二十四年丁亥岁十有一月 葬公于婺源西七
卷首 第 15a 页
十里之仁洪与程夫人墓相望五里先是恺受公遗
命乞铭为状未定而叠山先生北行不辱而死矣鸣
呼既葬矣日月逾迈事未昜成而恺亦垂老于是谨
更状公行将以求文于当世之立言君子名能文于
天下者延祐元年十月 日季子飞状
卷首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