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十一
卷四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761-00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四百十一  明 周王朱橚 撰
  针灸门
   九针式
镵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

 
圆针其身圆锋如卬形长一寸六分分肉气满宜此
卷四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761-0049b.png
 
鍉针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眇宜此
 
锋针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䤵针一名破针末如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破痈肿出
脓血
卷四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761-0050a.png
圆利针尖如毫且圆且利中身小末大长一寸六分调
阴阳去暴痹
 
毫针法象毫尖如蚊䖟喙长一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长针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
 
燔针一名淬针长四寸风虚舍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卷四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761-0050b.png
 
   煮针法
危氏方云用乌头一两去尖巴豆一两硫黄麻黄各半
两木鳖子十个乌梅十个同入瓷石器内水煮一日洗
泽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
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
瓦屑打磨净端直松子油涂常近人气为妙
   折量取腧穴法
卷四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761-0050c.png
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病人男左女右取手中指
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为一寸以薄竹片点量分寸
使用或有人手长身短或身长手短或人长胸腹短或
人短胸腹长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离分肉之间动脉
之中是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其经脉粗细状
如细线但令当经而刺之依法补泻即能愈疾矣明堂
定尺寸法云以八寸为一尺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
短肥瘦不同取穴不准秦时扁鹊明堂经云取男左女
卷四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761-0050d.png
右手中指第一节为一寸缘人有身长手短有身短手
长取穴不准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取患人男左女右
大拇指节横文为一寸以意消详巧拙在人亦有一差
误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节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
为一寸自依此寸法与人看灸疗病已来其病多得获
愈此法有准今以为定
   点穴法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毋令拳缩坐点毋令俛
卷四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761-0051a.png
仰立点毋令倾侧坐点则坐针灸卧点则卧针灸立点
则立针灸反此则不得其穴耳 又云灸时若孔穴不
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虚忍痛楚之苦若有病先灸于
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孔穴相去法
甲乙经云自大椎下至尾骶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
取腧穴或云第一顀上更有大顀在宛宛陷中非有骨
也有骨虚即是第一顀若以大顀至尾骶二十一顀长
卷四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761-0051b.png
三尺法校之则上节云顀每顀一寸四分惟第七顀下
至于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节共九寸八分分之七下
节十四顀每顀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以下七节共二
寸一分分之三亦是一说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节之
数大椎虽无骨实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二十一椎岂
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说于是不通矣 自蔽骨下
至脐八寸而中管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气穴论注云中管居
心蔽骨与脐之中是也按明堂下经云鸠尾在臆前蔽
卷四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761-0051c.png
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寸则是欲定中
管之中又当详有蔽骨无蔽骨也(当准人长短/肥瘠量之)自脐下
寸半为气海三寸为丹田至屈骨凡五寸千金云屈骨
在下五寸明堂下经亦云屈骨在横上中极下一寸当
准人长短肥瘠量之 铜人经云幽门夹巨阙旁各五
分盲腧夹脐各五分(明堂云在巨阙旁各通谷/夹上管旁相去寸半三寸)不容在
幽门旁各寸半天枢去盲腧寸半夹脐期门在不容旁
寸半大横直脐旁(不容天枢期门既各寸半/则幽门盲腧各五分误矣) 又云肾
卷四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761-0051d.png
俞在十四椎下两旁各寸半与脐平肓门在十三椎相
去各三寸与鸠尾相直肾俞既与脐平肓门乃与鸠尾
相直亦可疑也 甲乙经云人有长七尺五寸者发以
下至颐一尺结喉(鸠尾/也)一尺三寸骭至天枢八
寸天枢至横骨六寸半横骨至内辅上廉至下廉三寸
半内辅下廉至内踝一尺三寸内踝至地三寸又膝腘
至跗属一尺六寸跗属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
肘至腕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至末四寸半
卷四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761-0052a.png
   点灸法
千金方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
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
手按之病决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许
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长或手短而身长或胸腹短或胸
腹长或瘠或肥又不可以一槩论也又云凡灸当先阳
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从

卷四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761-0052b.png
   穴名同异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
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伏部
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
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
井足有昆崙又有所谓下昆崙大渊大泉之名或殊天
鼎天顶之字有异丹田初非石门和窌(明堂上经/误作和字)亦非
和髎阳蹻实为申脉本非跗阳阴蹻实为照海本非
卷四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761-0052c.png
交信肩腢之名扁骨见于外台悬钟之名绝骨童子髎
之名前关见于千金注如此者众可不审处而针灸耶
苟不审处则差之毫厘有寻丈之谬矣爰举其略以示
世医俾之谨于求穴云
   制熟艾法
陈久好艾不以多少择取叶入臼内用木杵轻捣令熟
以细筛隔去青滓再捣再筛如此三次别以马尾罗子
隔之更再捣罗候柔细黄熟为度
卷四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761-0052d.png
   艾炷大小法
千金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
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已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
欲艾炷若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火气不能远达病
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尔至明堂
上经乃云艾炷依竹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线但令
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
痃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
卷四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761-0053a.png
肢则但去风邪而已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
过四七炷秪依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
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
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
细令人短寿(凡承/浆穴)此论甚当故备著之
   点艾火法
明堂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楺榆枣桑竹八木切
宜避之有大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有此火镜曜日亦
卷四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761-0053b.png
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蕃部落用镔铁系䃈石得火
出以艾引之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青麻油点灯
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蜡
烛更佳 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铁钝刀系石)
(先以氐灰为火凡/在下承之亦得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
则以槐木取火
   下火法
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亦煇广三分若不二分孔
卷四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761-0053c.png
穴不中不合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
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也
   定灸多少法
凡灸头与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
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
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注
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主数
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卷四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761-0053d.png
   用火法
古来用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
瘥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
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柘木火大
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定发际法
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正齐依明堂所说易取其
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性本额项无
卷四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761-0054a.png
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
取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 明堂上经云如
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直至骨头亦有无项脚者
毛齐至天牖穴即无毛根如何取穴荅曰其毛不可辄
定大约如此若的的定风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各二
寸此为定穴
   论壮数多少法
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
卷四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761-0054b.png
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
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小品诸方
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馀论故
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
壮积至七七壮止同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皆
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
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明上而千
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二三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
卷四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761-0054c.png
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
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明堂亦许
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 又云凡官游吴独体上常
须三两处灸之切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
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
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
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用针呼吸法
卷四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761-0054d.png
呼不过三吸不过五呼外撚针回经气吸内撚针行经

   针灸须药
千金方云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
而灸之然灸之大法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针或湿
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其脚气一病最宜针若针而不
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药
但恨下里间知针者鲜尔所以学者须解用针燔针白
卷四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761-0055a.png
针皆须妙解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此言针灸与药之相
须也今人或但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
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而世所谓医者则但知有
药而已针灸则未尝过而问焉人或诘之则曰是外科
也业贵精不贵杂也否则曰富贵之家未必肯针灸也
皆自文其过尔吾故详著千金之说以示人云
   审方书
经云爪甲与爪甲角间与外间内侧与外侧与夫陷者
卷四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761-0055b.png
宛宛中要精审其某穴去某处几寸与某穴去处同者
自各有经络
   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火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
蜺暂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
饥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忧愁恼怒呼骂吁嗟
叹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千金云日正午以后乃可
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痃
卷四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761-0055c.png
不可针灸卒急者不用此例
   用针略例
夫用针刺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
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夫为针者不离乎心口如㘅索
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
针入二分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气针入三分知四
时五行五脏六腑逆顺之气针皮毛腠理者勿伤肌肉
针肌肉者勿伤筋脉针筋脉者勿伤骨髓针骨髓者勿
卷四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761-0055d.png
伤诸络东方甲乙木主人肝胆筋膜魂南方丙丁火主
人心小肠血脉神西方庚辛金主人肺大肠皮毛魄北
方壬癸水主人肾膀胱骨髓精志中央戊巳土主人脾
胃肌肉意智针伤筋膜者令人忤视失魂伤血脉者令
人烦乱失神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伤骨髓者令人
呻吟失志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此为五乱因
针所生若更失度者有死之忧也所谓针能杀生人不
能起死人谓愚人妄针必死不能起生人也又须审候
卷四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761-0056a.png
与死同状者不可为医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为谋虽圣
智神人不能活死人存亡国也故曰危邦不入乱邦不
居凡愚人贪利不晓于治乱存亡危身灭族彼此俱丧
亡国破家亦医之道也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呼吸
应江汉补泻较升斗经纬有法则阴阳不相干震为阳
气始(火生/于寅)兑为阴气终(戊为/上墓)坎为太玄华(冬至之日夜/半一阳复生)
离为太阳精(为中女/之象)欲补从卬阳(补不至巽足/地户为地虚)欲泻从
西北(天门/在乾)针入因日明(向寅/至午)针出从月光(从申为日月/向午之光位)
卷四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761-0056b.png
此思五行气以调荣行卫以将息之是曰随身(宝/丸)用锋
针针者除疾速也先补五呼刺人五分留十呼刺人一
寸留二十呼随师而将息之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
缓者浅内而疾发针刺大者微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
浅而内则久留之刺涩者必得其脉随其逆顺久留之
疾出之压其穴勿出其血诸小弱者勿用大针然气不
足宜调以百药馀三针者正中破痈坚瘤结息肉也亦
治人疾也火针亦用锋针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
卷四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761-0056c.png
即于人有损也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大出为佳
巨阙太仓上下管此一行却有六穴忌火针也大症块
当停针转动更为佳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
勿乱下针也一宿发热恶寒此为中病勿轻之
   灸例
凡孔穴其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通流表里往来各有
所主临时救难必当审详人有老小体有长短肤有肥
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析之无得一槩致有差失其尺
卷四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761-0056d.png
寸之法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
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
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
肢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
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内
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
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
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凡点灸法皆须平
卷四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761-0057a.png
直四体无使其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
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
反此则不得其穴矣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
笃者可倍多于其数其人老少微弱者可复减半依扁
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多
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馀论曹氏灸法有百壮者有
五十壮者小品诸方亦皆有此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
不可胶柱守株凡新生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
卷四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761-0057b.png
壮炷如雀屎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
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已后乃可下
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冷
癫眩不可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
灸之生熟法腰已上为上部腰已下为下部外为阳部
荣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是故丈夫四十
已上气在腰老妪四十以上气在乳以丈夫先衰于下
妇人先衰于上灸之生熟亦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迁
卷四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761-0057c.png
变大法外气务生内气务熟其馀随宜耳头者身之元
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
头者为阳之会也故头病必宜审之灸其穴不得乱灸
过多伤神或使阳精圆熟令阴魄再足是以灸头不得
满百脊背者是体之横梁五脏之所系着太阳之会合
阴阳动发冷热成疾灸太阳熟大害人也脚臂手足者
人之枝干其神系于五脏六腑随血脉出能远近采物
临深履薄养于诸经其地狭浅故灸宜少灸过多即内
卷四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761-0057d.png
神不得入精神闭塞否滞不仁即臂不举故四肢之灸
不宜太熟也若腹脏之内为性贪于五味无厌成疾风
寒痼结水榖不消宜当熟之然大杼脊中肾腧膀胱八
窌可至二百壮心主手足太阴可至六七十壮三里太
溪太冲阴阳二陵泉上下二廉可至百壮腹上下管中
管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治诸阴阳风者热脉大者以锋
针刺之间日以报之若治诸邪风鬼注痛处少气以毫
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表针内药随时用之消息将之
卷四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761-0058a.png
与天同心百年永安终无横病此要略说之非贤勿传
秘之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伤血脉焦筋骨凡汗已后
勿灸此为大逆浮脉热甚勿灸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
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少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
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
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其温病随所着而灸之
可百壮馀少至九十壮大抒胃管可五十壮手心主手
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百壮皆可三报之乃
卷四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761-0058b.png
可以愈耳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气为疾者不过五
十壮亦宜三报之若攻脏腑或心腹疼者亦宜百壮若
卒报百病鬼魅所著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以少
其多不过五十壮少不减三五七九壮凡阴阳濡风口
喎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
九报此风气濡微细入故宜缓火温气推排渐抽以除
耳若卒报摧迫则流行细入成痼疾不可愈也故宜缓
火凡诸虚疾水谷沉结流离者当灸腹背宜多而不可
卷四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761-0058c.png
过百壮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
急灸疗慎勿忍之停滞也若王相者可得无他不尔渐
久后皆难愈深宜知此一条
   补泻法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
荣腧之处弹而怒之抓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
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
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
卷四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761-0058d.png
内之左手闭针空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迎经脉动而
伸之左手开针空疾出针而徐按之随济之是谓补迎
而夺之是谓泻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
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一十二经之
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
卷四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761-0059a.png
薄灸之不欲过多须依经数也过谓馀病则宜依之若
脚气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依此经数则卒难
愈疾小品论灸有八木火明堂论灸之补泻法若能依
之应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则难愈柏木火
则疮多汁橘木火则伤皮桑木火则肉枯枣木火则体
消竹木火则伤筋多壮则筋纵枳木火则陷脉溃榆木
火则伤骨多壮则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火用
阳燧之火其次用䃈石之火天阴则用槐木之火阳燧
卷四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761-0059b.png
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于下承之便得火也䃈石似玉
坚以此石系镔铁即火出仍以极烂榆木承之即得亦
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胡人犹尔灸有补泻者甲
乙经云用灸补者无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灸泻者疾吹
其火付其艾须其火灭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灭即
是泻也不吹听其自灭者即补也小品又云黄帝曰灸
不过三分是谓从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阔三分也
若减此则不覆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不能愈病也
卷四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761-0059c.png
若江南岭南寒气既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
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凡灸疮得脓增坏其病乃出疮不
坏则病不除也甲乙经云灸不发者灸故履底熨之三
日即发也甚宜解此又近有苏恭善医此疾驰名于上
京显誉于下邑撰脚气方卷论则信为指南叙灸亦未
成胶柱乃云毒气如贼出何必要在大门腹背手足皆
须灸也愚谓灸痛风毒所攻腹则引贼入室如何令贼
出门特宜知之不可轻脱若手指疾闷灸无妨也
卷四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761-0059d.png
若病人患热者若觉针气至病所即退针三二分令病
人口吸气鼻出气依经生成数足觉针下阴气隆至依
前法出针若病人患寒病者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
二三分令病人鼻吸口呼依本经生成数足觉针下阳
气隆至依前法出针
假令补法先令病人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病人吹
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
良久复退针一豆许乃撚针问病人觉热否然后针至
卷四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0761-0060a.png
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人吸气内针撚针使气下
行至病所却外撚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
吸而外撚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 夫病后热者
治之以寒也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后得气推
内至阴之分复令病人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
息数足其病人自觉清凉矣夫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也
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后得气徐引针至阳之
分复令病人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
卷四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0761-0060b.png
其病人自觉知暖矣
   迎随补泻法
经云东方实而西方虚补北方而泻南方何谓也此实
母泻子之法非只刺一经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实泻心
火之子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其平矣五脏皆仿此
   真言补泻手法
   补法
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人咳嗽一声针入透
卷四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0761-0060c.png
于腠理令病人吹气一口随吹针至分寸待针头沈拿
时转针头百病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
头沉紧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出针及闭其穴(谓一手/急撚孔)
(是/也)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
   泻法
左手搯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人咳嗽一声针入腠
理复令病人吸气一口随吸气入针至分寸觉针沉紧
转针头向病所觉气至病若觉病退便转针头下以手
卷四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0761-0060d.png
循扪觉针沉闷令病人吹气一口随吹气一口而徐出
其针则不闭其穴命之曰泻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
   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
夫泻必用方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
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及复候其方吸而转及复
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 夫补必用员员者行也
行者移也谓行不宜之气移未复之脉故刺必中其荣
及复候吸而推针至血故员与方非针也余不知圣人
卷四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0761-0061a.png
之意请后之明达之士详究焉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内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
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
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
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
刺之各致一阳秋冬为阴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
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
卷四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0761-0061b.png
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
针浅则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针出是
以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生成数法
冷补之时使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
吸气口中出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热矣 当热泻
之时使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出气
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卷四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0761-0061c.png
   手指补泻法
经云凡补泻非必呼吸出内而在乎手指何谓也故动
摇进退搓盘弹撚循扪摄按爪切是也略备于后
动 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
退 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
  留针方可出之此为退也
搓 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
  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
卷四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0761-0061d.png
进 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
  退之理此之为进也
盘 盘者为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为盘之也
摇 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是也
弹 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
  泻不可用也
撚 撚者以手撚针也务要识手左右也左为外右为
  内慎记之
卷四百十一 第 26a 页 WYG0761-0062a.png
循 循者凡下针于为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
  使气血注来而已是也经云推之则行引之则止
扪 扪者凡补时用手扪闭其穴是也
摄 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
  其气血自得通行也
按 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
爪 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置有准也
切 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
卷四百十一 第 26b 页 WYG0761-0062b.png
  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故也
   呼吸补泻法
补泻者言呼吸出内以为其法补之时从卫取气也取
者言其有也素问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
之弹而挐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
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
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是取其气而不
卷四百十一 第 27a 页 WYG0761-0062c.png
令气大出也当泻之时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故素问
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
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泻者是置其气而不用也若阳气不足而阴血有馀者
当先补阳而后泻阴阴血不足而阳气有馀者当先补
阴而后泻阳以此阴阳调和荣卫通行此为针之要也
   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
卷四百十一 第 27b 页 WYG0761-0062d.png
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血气也阴日血先气后阳
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故阴日虽遇阳
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
而行此为妇有气夫往从之者故阴干是也故阳日虽
遇阴时刺阳干者何也盖阳日气先行引血后随气流
注在脉外而行此为夫有气妇往从之者故阳干是也
如斯之论此之谓也
   经络取原法
卷四百十一 第 28a 页 WYG0761-0063a.png
本经原穴者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
作来应手而纳针吸则得气无令出针停而久留气尽
乃出此拔原之法也
   王海藏拔原法
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亦针一针如补肝经来亦
于本经原穴亦补一针如泻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泻
一针如馀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手太阴之原出于太渊 手少阴之原出于神门
卷四百十一 第 28b 页 WYG0761-0063b.png
 手厥阴之原出于太陵 手太阳之原出于腕骨
 手阳明之原出于合谷 手少阳之原出于阳池
 足太阴之原出于太白 足少阴之原出于太溪
 足厥阴之原出于太冲 足太阳之原出于京骨
 足阳明之原出于冲阳 足少阳之原出于丘墟
凡此十二原穴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
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
  井主心下满  荣主身热  俞主体重节痛
卷四百十一 第 29a 页 WYG0761-0063c.png
  经主喘欬寒热 合主逆气而泄
   经络腧穴配合法
五脏六腑各有井荣腧经合腑为阳脏为阴阳主表阴
主里故为阴阳荣卫相合其中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阴
荣丁火阳荣壬水阴腧己土阳腧甲木阴经辛金阳经
丙火阴合癸水阳合戊土故阴阳腧荣而各不同有配合
之法名曰对刺手之三阴始于癸而终于乙手之三阳
始于庚而终于戊足之三阳始于戊而终于庚足之三
卷四百十一 第 29b 页 WYG0761-0063d.png
阴始于乙而终于癸手之阴阳阴逆阳顺足之阴阳阳
逆阴顺此阴阳逆顺不可不知也
   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
手太阴肺之经
 是动病(气/)肺胀满膨膨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则交两
  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
 所生病(血/)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
  掌中热气盛有馀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
卷四百十一 第 30a 页 WYG0761-0064a.png
  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
  遗失无度
手太阳小肠经
 是动病 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臑似折主液
 所生病 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手阳明大肠经
 是动病 齿痛䪼肿主津
 所生病 目黄口乾鼽衄喉痹痛肩前臑痛
卷四百十一 第 30b 页 WYG0761-0064b.png
足厥阴肝之经
 是动病 腰痛不可俛仰丈夫㿉疝妇人少腹痛
 所生病 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
足少阳胆之经
 是动病 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
  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谓阳厥主骨
 所生病 头痛角颔肿痛目锐眦痛缺盆中痛腋卒
  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
卷四百十一 第 31a 页 WYG0761-0064c.png
  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阴肾之经
 是动病 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欬唾则有血喉鸣
  而喘坐而欲起目𥆨𥆨无所见心悬若饥状气不
  足则善恐心惕惕若人将捕之是谓骨厥主肾
 所生病 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嗌乾及痛烦心心痛
  黄疸肠癖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手少阴心之经
卷四百十一 第 31b 页 WYG0761-0064d.png
 是动病 嗌乾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主心
 所生病 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手厥阴心包络经
 是动病 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
  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主脉
 所生病 烦心心痛掌中热
足太阳膀胱经
 是动病 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
卷四百十一 第 32a 页 WYG0761-0065a.png
  以曲腘似结腨似裂是谓踝厥主筋
 所生病 痔疟狂癫疾头脑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
  背腰尻腘腨脚背痛小指不用
足阳明胃之经
 是动病 悽悽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
  与火闻木音则愓然而惊心欲闭户牖而处甚则
  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谓骭厥主血
 所生病 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颈项肿喉
卷四百十一 第 32b 页 WYG0761-0065b.png
  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街股伏兔骭外廉
  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已前皆热其有
  馀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已前皆
  寒慄胃中寒则胀满
手少阳三焦经
 是动病 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主气
 所生病 汗出目锐眦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
  指次指不用
卷四百十一 第 33a 页 WYG0761-0065c.png
足太阴脾之经
 是动病 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
  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痹
 所生病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
  痛寒疟溏泄水闭黄疸不能安卧强立股膝内肿
  厥足大指不用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能知迎随可令调气调气之方必别阴阳阴阳者知荣
卷四百十一 第 33b 页 WYG0761-0065d.png
卫之流行逆顺经脉往来终始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
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
取之安得无实此谓迎随补泻之法
   古法流注
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
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
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还注于手太阴如
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流行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
卷四百十一 第 34a 页 WYG0761-0066a.png
生之经络于一经中井荣腧经合迎而补泻之亦用东
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是也
   四季人神不宜灸
春在左胁  秋在右胁 夏在脐 冬在腰
   逐日人神歌诀
一足大指鼻小指 二踝发际外踝中  三股牙齿肝及足
四腰胃脘手阳明 五口遍身还在手  六手胸间又在胸
七踝气冲并在膝 八脘股内及阴中  九尻在足并膝经
卷四百十一 第 34b 页 WYG0761-0066b.png
十腰在背足趺中
   十二支人神所在诸法
子日(在目孙氏/云在肩口) 丑日(在耳/及腰)     寅日(在胸又/云在口)
卯日(在脾孙氏/云在鼻) 辰日(在/腰)      巳日(在头口孙氏/云一在手)
午日(在心/腹)   未日(在两足心/孙云在足)   申日(在肩及颊/又云头腰)
酉日(在胫孙氏/云在背) 戌日(在咽喉孙氏云/在头一作项) 亥日(在背颈又在两/膝孙氏云在项)
   又法
甲乙日(忌寅时/不灸头)      丙丁日(忌辰时/不灸耳)
卷四百十一 第 35a 页 WYG0761-0066c.png
戊巳日(忌午时不灸发须/一云不灸膝膑) 壬癸日(忌酉时/不灸足)
   又法
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
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五辰五酉五未八节日前后
各一日若遇以上日并凶不宜灸之
   又法
正月丑 二月戌 三月未 四月辰 五月丑
六月戌 七月未 八月辰 九月丑 十月戌
卷四百十一 第 35b 页 WYG0761-0066d.png
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又法
男忌 壬辰 甲辰 己巳 丙午 丁未
女忌 甲寅 乙卯 乙酉 乙巳 丁巳
   又法
男忌戌(又云忌/阴日)   女忌(孙氏云忌巳人/法云忌破日)
   又法
丙子日天子会 壬子日百王会 甲子日太子会
卷四百十一 第 36a 页 WYG0761-0067a.png
丁丑日三公会  丙辰日诸侯会  辛卯日大夫会
癸卯日人臣会  乙亥日以上都会
   又法
木命人行年在木 不宜针及服青药 火命人行年在火
不宜针及服赤药 土命人行年在土 不宜吐及服黄药
金命人行年在金 不宜灸及服白药 水命人行年在水
不宜下利及服黑药
  凡不知此法下药若过命厄会深者下手即死
卷四百十一 第 36b 页 WYG0761-0067b.png
   又法
立春春分脾  立夏夏至肺 立秋秋分肝
立冬冬至心 四季十八日肾
   每用血支
正月丑  二月寅 三月卯 四月辰 五月巳
六月午  七月未 八月申 九月酉 十月戌
十一月亥 十二月子
   避人神等法
卷四百十一 第 37a 页 WYG0761-0067c.png
千金云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
忌相应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男忌戌女忌己酉日神
忌有每月忌有十二时忌有四季人神有十二部人神
有九部旁通人神有杂忌旁通又有所谓血支血忌之
类凡医者可不知此避乎
   傍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图
      肺 心 肝 脾 肾 心包络
春刺井(水/)  少商少冲大敦隐白涌泉中冲
卷四百十一 第 37b 页 WYG0761-0067d.png
夏刺荣(火/)  鱼际少府行间大敦然谷劳宫
季夏刺腧(土/) 大渊神门大冲太白太溪太陵
秋刺经(金/)  经渠灵道中封商丘复溜间使
秋刺经(金/)  尺泽少海曲泉阴陵泉阴谷曲泽
      大肠小肠胆 胃 膀胱三焦
所出为井(金/) 商阳少泽窍阴厉兑至阴关冲
所流为荣(水/) 二间前谷侠溪内庭通谷液门
所注为腧(木/) 三间后溪临泣陷谷束骨中渚
卷四百十一 第 38a 页 WYG0761-0068a.png
所过为原  合骨腕骨丘墟冲阳京骨阳池
所行为经(火/) 阳溪阳谷阳辅解溪昆崙支沟
所入为合(土/) 曲池小海阳陵泉三里委中天井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一日在足大指 二日在外踝  三日在股内
四日在腰间  五日在口舌  六日在两手
七日在内踝  八日在足腕  九日在尻
十日在腰背  十一日在鼻柱 十二日在发际
卷四百十一 第 38b 页 WYG0761-0068b.png
十三日在牙齿 十四日在胃管 十五日在遍身
十六日在胃  十七日在气冲 十八日在股内
十九日在足  二十日在踝  二十一日在小指
二十二日在内踝二十三日肝及足二十四日手阳明
二十五日足阳明 二十六日在胸二十七日在膝
二十八日在阴 二十九日膝胫 三十日在足趺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
卷四百十一 第 39a 页 WYG0761-0068c.png
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禁人半执日在手禁鸡鸣
破日在口禁平旦危日在鼻禁日出成日在唇禁食时
收日在头禁愚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趺
   十二时忌不宜灸
子时在踝 丑时在头 寅时在耳 卯时在面
午时在胸 未时在腹 申时在心 酉时在背
辰时在项 巳时在乳 戌时在腰 亥时在股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卷四百十一 第 39b 页 WYG0761-0068d.png
正月丑日 二月未日 三月寅日  四月申日
五月卯日 六月酉日 七日辰日  八月戌日
九月巳日 十月亥日 十一月午日 十二月子日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一岁 十三 二十五 三十七 四十九 六十一
七十三 八十五 人神在心(一云/在头)
二岁 十四 二十六 三十八 五十  六十二
七十四 八十六 人神在喉
卷四百十一 第 40a 页 WYG0761-0069a.png
三岁  十五 二十七 三十九 五十一 六十三
七十五 八十七 人神在头
四岁  十六 二十八 四十  五十二 六十四
七十六 八十八 人神在肩
五岁  十七 二十九 四十一 五十三 六十五
七十七 八十九 人神在背
六岁  十八 三十  四十二 五十四 六十六
七十八 九十  人神在腰
卷四百十一 第 40b 页 WYG0761-0069b.png
七岁 十九 三十一 四十三 五十五  六十七
七十九 九十一  人神在腹
八岁  二十 三十二 四十四 五十六 六十八
八十  九十二  人神在项(一云/在手)
九岁 二十一 三十三 四十五 五十七 六十九
八十一 九十三  人神在足
十岁  二十二 三十四 四十六 五十八 七十
八十二 九十四  人神在膝
卷四百十一 第 41a 页 WYG0761-0069c.png
十一岁二十三 三十五 四十七 五十九 七十一
八十三 九十五 人神在阴
十二岁二十四 三十六 四十八 六十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六 人神在股
   九部傍通人神不宜灸
卷四百十一 第 42a 页 WYG0761-0070a.png
九一
   新忌傍通不宜灸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月厌戌 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亥
月忌戌 戌戌丑丑丑辰辰辰未未未
月杀丑 戌未辰丑戌未辰丑戌未辰
月刑巳 子辰申午丑寅酉未亥卯戌
月害巳 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
卷四百十一 第 42b 页 WYG0761-0070b.png
血忌丑 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午子
忌若逢病人厄会男女气怯下手至困通人达士岂拘
此哉若遇急卒暴患不拘此法许希夷云若人患卒暴
宜急疗亦不拘此故后人医者亦云卒暴之疾须速灸
疗一日之间止忌一时是也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素问云大寒无/刺大温无疑)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空无治 新内无刺 已刺无内 大怒无刺
卷四百十一 第 43a 页 WYG0761-0070c.png
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 已刺无劳 大醉无刺
已刺无醉 大饱无刺 已刺无饱 大饥无刺
已刺无饥 大渴无刺 已刺无渴
乘车来者卧以休息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以休
息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刺
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刺中
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动为吞刺中
肾三日死其动为嚏(刺中五脏死日变动出素问刺篇/又诊要经篇云中心者环死中脾)
卷四百十一 第 43b 页 WYG0761-0070d.png
(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又四时刺逆/从篇云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肺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肝三日死其动为欬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王冰注云此三论皆岐伯之言而不同)
(者传之/误也)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中膈为伤中不
过一岁必死刺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流脉
不幸为肓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头中脑
户入脑立死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
不止为瘖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下布胳中脉
血不出为肿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郤
卷四百十一 第 44a 页 WYG0761-0071a.png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膺中陷中脉为肺为喘逆仰息
刺气冲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
不屈伸刺脊间中髓为伛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
溺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欬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嗽逆刺小腹中膀胱溺出
令人小腹满刺手鱼腹内陷为肿刺腨阳内陷为肿刺
目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肓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神庭禁不可刺上关刺不可深缺盆刺不可深颅自刺
卷四百十一 第 44b 页 WYG0761-0071b.png
不可多出血脐中禁不可刺左角刺不可久留云门刺
不可深(经云云门刺不可深今则/都忌不刺学者宜详悉之)五里禁不可刺伏兔
禁不可刺(按甲乙足阳明经伏/兔刺入五分下当禁)三阳络禁不可刺复留
刺无多见血承筋禁不刺然骨刺无多见血乳中禁不
可刺鸠不可刺
   针忌
千金方云夫用针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勿失其理
针皮毛腠理勿伤肌肉针肌肉勿伤筋脉针筋脉勿伤
卷四百十一 第 45a 页 WYG0761-0071c.png
骨髓针骨髓勿伤诸络伤筋脉者愕视失魂伤血脉者
烦乱失神伤皮毛者上气失魄伤骨髓者呻吟失志伤
肌肉者四肢不收失智此为五乱因针所生若更失度
有死之忧也
   灸禁忌法
头维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脑户禁不可灸风府禁
不可灸瘖门禁不可灸阴市禁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
适低无灸耳门耳中有脓及适低无灸人迎禁不可灸
卷四百十一 第 45b 页 WYG0761-0071d.png
丝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肓承泣禁不可灸者中
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瘈脉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
不可灸白环腧禁不可灸气冲灸之不幸不得息泉腋
灸之不幸生脓蚀天府禁不可灸经渠禁不可灸伏兔
禁不可灸地五会禁不可灸鸠尾禁不可灸
   甲乙经灸禁穴
头维 下关 承光 脑户 气冲 脊中 伏兔
地五会风府 泉腋 瘖门 天府 经渠 白环腧
卷四百十一 第 46a 页 WYG0761-0072a.png
鸠尾 迎香 石门(女/子)丝竹空 承泣 耳门 人迎
瘈脉 少商 尺泽 阴市 阳关 少海 小海
晴明 乳中 关冲
   又法
黄帝问曰凡灸大风大雨大阴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
何损益岐伯荅曰大风灸者阴阳大错大雨灸者经络
脉不行大阴灸者令人气逆大寒灸者血脉蓄滞此等
日乃更动其病令人短寿大风者所谓复时不可加火
卷四百十一 第 46b 页 WYG0761-0072b.png
艾大寒者所谓盛冬凌晨也大雨者但雨日即下得虽
然有卒得又逢大雨此止可灸之大阴者谓诸云雾总
合凡人初患卒得终是难下人经云当其盛也慎勿衰
伤即是初得重病之状候
   杂忌法
杂忌法有数端经云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于至巧气
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大寒大热大风
大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皆不可刺然大寒无刺令病
卷四百十一 第 47a 页 WYG0761-0072c.png
人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人无畏寒
气候气血调匀然后可刺如此治之疾无不愈馀皆仿
此而行之经云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混混之脉无刺熇
熇之热此之谓也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 二月寅日 三月丑日 四月子日
五月亥日 六月戌日 七月酉日 八月申日
九月未日 十月午日 十一月巳日 十二月辰日
卷四百十一 第 47b 页 WYG0761-0072d.png
   针灸吉日
丁卯 庚午 甲戌 丙子 壬午 甲申 丁亥
辛卯 壬辰 丙申 戊戌 己亥 己未 庚子
辛丑 甲辰 乙巳 丙午 戊申 壬子 癸丑
乙卯 丙辰 壬戌 丙戌
  以上并吉又宜用除日开日天医要安并吉
   十干日不治病
甲不治头  乙不治喉 丙不治肩 丁不治心
卷四百十一 第 48a 页 WYG0761-0073a.png
戊不治腹  庚不治腰 辛不治膝 壬不治胫
癸不治足
   十干日不针灸
甲日头   乙日耳  丙日肩  丁日背
戌巳日腹脾 庚日肺腰 辛日膝  壬日肾经
癸日手足
千金方云痈疽丁肿喉痹客忤尤为紧急凡作汤药不
可避凶日觉病须臾即死不治又曰凡卒暴得风或中
卷四百十一 第 48b 页 WYG0761-0073b.png
时气凡百所苦须急救疗后皆难愈此论甚当夫急难
之际命在须臾必待吉日后治巳沦于鬼录矣此所以
不可拘避忌也惟平居治病于未形还天德月德等日
服药及针灸可也
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
为不能愈疾甚者或致患人伤生丧命为害非轻若逢
病人年会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士若遇
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若是禁穴诸般
卷四百十一 第 49a 页 WYG0761-0073c.png
医疗不瘥明堂中亦许灸一壮二壮更宜以意详之
   推行年医法
年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医
  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
   求岁天医法
常以传送加太岁太乙下为医
卷四百十一 第 49b 页 WYG0761-0073d.png
   求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
下为天医
   推避病法
以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于此避病
   推治病法
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人年治之瘥
   唤师法
卷四百十一 第 50a 页 WYG0761-0074a.png
未 卯 巳 亥 酉(鬼所在/唤师凶)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
井荣逐日建时功 十日循还是一宫 血气相迎行脏腑
通流十干本元宗 阳日从卫先行气 阴日从荣血可通
阳日气先脉出外 阴日脉内血先从 气先血后还行府
行藏荣先气后攻 阳干五行补五府 阴干行藏五行宫
井荣流注俞经合 用建通流日下穷 连转五遭成五十
遍行脏腑五行终
卷四百十一 第 50b 页 WYG0761-0074b.png
   释流注逐日时开穴法
甲穷阴 乙大敦  丙少泽 丁少冲 戊厉兑
已隐白 庚商阳  辛少商 壬至阴 癸涌泉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
手太阴肺经穴
 少商鱼际与大渊   经渠尺泽肺相连(肺之经辛/)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二三间合谷(四/穴)  阳溪曲池大肠原(大肠经庚/)
卷四百十一 第 51a 页 WYG0761-0074c.png
手少阴真心经穴
 少冲少府属于心  神门灵道少海寻(心之经丁/)
手太阳小肠经穴
 少前前谷后溪腕  阳谷小海小肠经(小肠经丙/)
足厥阴肝经穴
 大敦行间大冲齐  中封曲泉属于肝(肝之经乙/)
足少阳胆经穴
 窍阴侠溪临泣胆  丘墟阳甫阳陵泉(胆之经甲/)
卷四百十一 第 51b 页 WYG0761-0074d.png
足太阴脾经穴
 隐白大都太白脾  商丘阴陵切要知(脾之经已/)
足少阴肾经穴
 涌泉然谷太溪穴  复溜阴谷肾之经(肾之经癸/)
足阳明胃经穴
 厉兑内庭陷骨胃  冲阳解溪三里随(胃之经戊/)
足太阳膀胱经穴
 至阴通谷束京骨(二/穴) 昆崙委中是膀胱(膀胱经壬/)
卷四百十一 第 52a 页 WYG0761-0075a.png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
 中冲劳宫心包络   太陵间使曲泽传(心包络经乙/)
手少阳三焦经穴
 关冲液门并中渚
   释流注十二经动脉原穴所在法
甲出丘墟一大冲 丙归腕骨是源中 丁出太陵原内过
戊胃冲阳气可通 已出太白庚合谷 辛缘本出大渊同
壬归京骨期中过 癸出之时太溪空
卷四百十一 第 52b 页 WYG0761-0075b.png
   十二经配十二支
寅属肺  卯属大肠  辰属胃  巳属脾
午属心  未属小肠  申属膀胱 酉属肾
戌属心主 亥属三焦  子属胆  丑属肝
   十二经配合
膀胱配肾 胆配肝   脾配胃  肺配大肠
心包络配三焦 心配小肠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
卷四百十一 第 53a 页 WYG0761-0075c.png
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四时阴阳
 一天 二地 三人 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
身形以应
 一皮二肉三脉四筋五声骨六阴阳七睛齿八风九窍
    手三阴三阳穴流注法
凡孔穴所出为井所流为荣所注为腧所过为原所行
为经所入为合  灸刺大法春取井夏取荣季夏取腧
秋取经冬取合  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
卷四百十一 第 53b 页 WYG0761-0075d.png
际为荣注于大泉为腧过于列缺为源行于经渠为经
入于尺泽为合心主于中冲为井心包络脉也流于劳
宫为荣注于大陵为腧过于内关为源行于间使为经
入于曲泽为合心出于少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少
府为荣注于神门为腧过于三里为源行于灵道为经
入于少海为合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
二间为荣注于三间为腧过于合谷为源行于阳溪为
经入于曲池为合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
卷四百十一 第 54a 页 WYG0761-0076a.png
于液门为荣注于中渚为腧过于阳池为源行于支沟
为经入于天井为合小肠出于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
流于前谷为荣注于后溪为腧过于腕骨为源行于阳
谷为经入于小海为合
   足三阳三阴穴流注法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荣注于陷
骨为腧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
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荣注于临
卷四百十一 第 54b 页 WYG0761-0076b.png
泣为腧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甫为经入于阳陵泉为
合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荣注
于束骨为腧过于京骨为源行于昆崙为经入于委中
为合脾出于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荣注
于太白为腧过于公孙为源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
泉为合肝出于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荣
注于太冲为腧过于中封为源行于中郤为经入于曲
泉为合肾出于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荣注
卷四百十一 第 55a 页 WYG0761-0076c.png
于太溪为腧过于水泉为源行于复留为经入于阴谷
为合
 五脏六腑变化流注出入傍通(宜每脏傍看从肾脏至天井三/焦出入正胃脏腑也皆仿此)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具知
今纂节相付以为傍通令学者少留意推寻则造次可
见矣假令肝心脾肺肾为脏则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
腑足少阴为肾经足太阳为膀胱经下至五脏五果五
菜皆称触类长之他仿此
卷四百十一 第 55b 页 WYG0761-0076d.png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三焦有/经无脏)
五脏经  足厥阴  手少阴 足太阴 手太阴 足少阴
六腑经  足少阳  手太阳 足阳明 手阳明 足太阳
     手少阳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以上各/主一脏)
五行数 三(八/) 二(七/)  五(十/)  四(九/) 一(六以上五行数/ 以配五脏)
卷四百十一 第 56a 页 WYG0761-0077a.png
五行色  青   赤    黄    白   黑(以上五行色/五脏所象)
五行相生 水   木    火    土   金(以上五/脏相生)
五行相尅 金   木    土    水    火
五脏胎月 八月  十一月  正月   二月  五月(不宜针/吐利)
五脏相月 冬三月(木/相)春三月(火/相) 夏三月(土/相)季夏(六月/金相)秋三月(水相并不/宜补养)
五脏王月 春三月 夏三月  季夏六月秋三月 冬三月(有疾可/宣泄)
五脏废月 夏三月(木/废)季夏(六月/大废) 秋三月(土/废)冬三月(金/废)春三月(水废宜补/不宜泄)
五脏囚月 季夏(六月/木囚)秋三月(火/囚) 冬三月(土/囚)春三月(金/囚)夏二月(水囚宜补/不宜泄)
卷四百十一 第 56b 页 WYG0761-0077b.png
五脏死月 秋三月(木/死)冬三月(火/死)春三月(土/死)夏三月(金/死)季夏(六月水/死宜补)
五脏王日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以上五脏王日/不灸不服药)
五脏王时 寅至辰 巳至未 辰未戌丑申至戌 亥至丑(王时/不灸)
五脏困日 戊巳(土/也) 庚辛(金/也) 壬癸(水/也) 甲乙(木/也) 丙丁(火也宜补/养安神)
五脏困时 食时(日昧/土也)晡时(日入/金也)人定(夜半/水也)平旦(日出/木也)禺中(日中火也/宜补养)
五脏忌日 庚辛  壬癸  甲乙  丙丁  戊己(并忌此日/得疾病)
五脏忌时 申至酉 亥至子 寅至卯 巳至午 辰戌丑未(并忌此/时得病)
五时   春   夏   季夏  秋   冬
卷四百十一 第 57a 页 WYG0761-0077c.png
五音  角(六十/四系)(五十/四系) 宫(八十/一系) 商(七十/一系) 羽(十八系以上象/五行应五脏)
五星  岁(东/方) 荧惑(南/方)(中/央)   太白(西/方) 辰(北方以上五星/各象一脏)
五常  仁肃 礼哲  信圣  义乂  智谋(各从五/脏出)
五乐  琴  管   鼓   磬   瑟(外象五行/内应五脏)
五兵  矛  剑   楯   戟   弩(各应/其脏)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以上各随/五脏所宜)
五宜  苦  甘   辛   咸   酸(子来/扶母)
五不宜 辛  咸   酸   苦   甘(此五味/须忌之)
卷四百十一 第 57b 页 WYG0761-0077d.png
五事  貌(恭/) 视(明/)  思(睿/)  言(从/)  听(聪随脏/ 所感)
五咎  狂  豫   蒙   僭   急
六情  好喜 怵虑(一作/喜好)乐   威怒(一作/感怒)恶衰(出五脏/之情)
     (恶衰二字文不类无完/本可校今阙疑他仿此)
八性  慈(惠悲/)爱   公私(恕/) 气正  欲忌(各柔/之性)
生   革  肉   髓   骨   脑(各随初/生长)
形   直  锐   方   圆   曲(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脏之象)
五养  筋  血   肉   皮毛(气/) 骨精脏(各从五/养所养)
卷四百十一 第 58a 页 WYG0761-0078a.png
五液  泣(一云/泪) 汗  涎  涕  唾(各随脏/所生)
七神  鬼  神  意  魄  精(志以立脾胃各/二神故七神)
五窍  目(左目甲/右目己) 舌(荣于耳外为血内主/五音左耳丙右耳丁)  唇(口为戊/舌为己)(左孔庚/右孔辛)
五声  呼  言  哭  歌  嘻
五音  讽咏 肆  唱  歌  吟
五气  呵  吹呼 唏嘘 呬(有疾各随其脏消/息其法在调气论)
五恶  风  热  湿  寒  燥
五味  辛  咸  酸  苦  甘(味之/恶)
卷四百十一 第 58b 页 WYG0761-0078b.png
五臭(又云/各有) 腐  焦  膻(臊/) 腥  香
五有馀病怒  笑(不/止) 胀满(噫/)喘咳(上/气)胀泄久(实则此/疾见)
五不足病悲  忧  少气 息痢 厥(虚则此/疾见)
五积  肥气 伏梁 痞气 息贲 奔豚
五疾  奔气 忧恐 食饮 风寒 强力(将息失度/乃生此疾)
五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心)久坐(伤/肉) 久卧(伤/皮) 久立(伤骨人欲/劳无极)
五方神 青龙 朱雀 黄蛇 白虎 真武(五方神/象五脏)
五畜  虎兔(千金/云鸡)蛇马(千金/云羊)龙牛(羊/犬)猴鸡 鼠猪(各主本命/脏所宜)
卷四百十一 第 59a 页 WYG0761-0078c.png
 
 
 
 
 
 
 
 
卷四百十一 第 59b 页 WYG0761-0078d.png
 
 
 
 
 
 
五脏募 期门 巨阙 章门 中府 京门
六腑募 日月 关元 太仓 天枢 中极
卷四百十一 第 60a 页 WYG0761-0079a.png
     石门(三焦/)
五脏脉  弦(长/)  洪盛  缓(大/)  浮短 沈濡
五脏流注傍通
 出井(木/) 大敦  中冲(此心包脉/馀脏无) 隐白 少商 涌泉
 流荣火 行间  劳宫  大都  鱼际 然谷
 注腧土 太冲  太陵  太白  太渊 太溪
 行经(金/) 中封  间使  商丘  经渠 复溜
 入合(水/) 曲泉  曲泽  阴陵泉 尺泽 阴谷(以上/五脏)
卷四百十一 第 60b 页 WYG0761-0079b.png
 谨按铜人针经甲乙经九墟并无五脏所过为原穴唯千金台
 秘再集有之今列穴名于左
 中郤  内关  公孙  列缺  水泉
心之脏主出入
 出井  少冲
 流荣(火/) 少府
 注腧  神门
 过原  通里
卷四百十一 第 61a 页 WYG0761-0079c.png
 行经(金/) 灵道
 入合(水/) 少海
六腑流注傍通
 出井(金/) 窍阴 少泽 厉兑 商阳  至阴
 流荣(水/) 侠溪 前谷 内庭 间谷(一名/二间)通谷
 注腧(木/) 临泣 后溪 陷谷 三门  束骨
 过原  丘墟 腕骨 冲阳 合谷  京骨
 行经(火/) 阳辅 阳谷 解溪 阳溪  昆崙
卷四百十一 第 61b 页 WYG0761-0079d.png
 入合(土/) 阳陵泉小海 三里 曲池 委中(以上六/腑出入)
三焦流注傍通
 出井(金/) 关冲
 流荣(水/) 液门
 注腧(木/) 中渚
 过原  阳池
 行经(火/) 支沟
 入合(土/) 天井(以上三/焦出入)
卷四百十一 第 62a 页 WYG0761-0080a.png
五脏脉
 出   涌泉 中冲(心经出/少冲)大敦 少商 隐白
 流(甲乙经/作流)然谷 劳宫(心经流/少府)行间 鱼际 大都
 注   太溪 太陵(心经注/神门)太冲 太泉 太白
 过   水泉 内关(心经过/灵道)中封 尺泽 公孙
 行   复溜 间使(心经行/通里)中郤 经渠 商丘
     阴谷 曲泽(心经入/少海)曲泉 列缺 阴陵泉
六腑脉
卷四百十一 第 62b 页 WYG0761-0080b.png
 出   至阴 少泽 窍阴 商阳 厉兑
     关冲(此三/焦经)
 流   通谷 前谷 侠溪 二门 内庭
     液门
 注   束骨 后溪 临泣 三间 陷谷
     中渚
 过   京骨 腕骨 丘墟 合谷 冲阳
     阳池
卷四百十一 第 63a 页 WYG0761-0080c.png
 行  昆崙 阳谷 阳辅 阳溪 解溪
    支沟
 入  委中 小海 阳陵泉 曲池 三里
    天井(以上六腑/三十六穴)
   误伤禁穴救针法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二穴
可二分风府一穴在哑门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针只可
下一寸以下过度即令人哑一针人中扶突穴救之两
卷四百十一 第 63b 页 WYG0761-0080d.png
腋外文头尖处上曲池穴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臂不举
宜针大鹤柏夹脑骨缝四穴深半寸脸池上下四穴针
只可深一米许过深令人血灌黑暗视物不见不可治
也眼小眦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枯不可
治也两目大眦二穴只可背睛斜飞不可直针直即伤
睛致瞎不可治也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
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承泣二穴只可针
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正营不可伤伤即令人
卷四百十一 第 64a 页 WYG0761-0081a.png
神魂失次宜针大顀两边相去三寸后心一穴可入五
分承筋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脚挛缩凡针筋皮须重手
按开而取正穴如伤即治手虎口及手腕上下胆池不
可伤伤即令人目暗(即乳下/二穴是)宜治肝俞肺腧不可伤伤
即令人身心颤掉宜针后心囟门穴救之肺募不可伤
伤即令人鼻塞不闻香臭白汗透流宜治囟门及心下
一寸深可一寸半地户涌泉不可伤伤即令人百神俱
散宜治人中百会三里太白穴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
卷四百十一 第 64b 页 WYG0761-0081b.png
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可五分又治神庭穴大腋不
可伤伤即令人心气促宜治肺腧穴阴后神田不可伤
伤即令人精神散乱屎尿不禁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
令人口颊喎斜宜治人中承浆二穴水曹不可伤伤即
令人尿血不止宜治脐上一寸及百会章门不可伤伤
即令人气绝宜治后心囟会癖户不可伤伤即令人命
绝宜治后心囟会神庭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百
会至骨胸前诸穴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宜治人中命
卷四百十一 第 65a 页 WYG0761-0081c.png
室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人中百会承浆颐下不
可伤伤即令人舌根不转宜治耳后宛宛处五分过之
亦伤也委中不可伤伤即令人脚挛行履不遂宜治三
里分白穴胆户不可伤伤即令人筋搐行履不得宜治
气海分白穴外踝上一寸不可伤伤即令人闷绝宜治
分白穴命泉不可伤伤即令人行不得宜治三里乳首
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不可治也白气不可伤伤即令
人失音宜治无突
卷四百十一 第 65b 页 WYG0761-0081d.png
   骨空穴法
人之周身总有三百六十五骨节以一百六十五字都
关次之首自铃骨之上为头左右前后至辕骨以四十
九字共关七十二骨巅中为都颅骨者一(有势微有/髓及有液)次颅
为髅骨者一(有势微/有髓)髅前为顶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则无此骨)髅后
为脑骨者一(有势/微液)脑左为枕骨者一(有势/无液)脑右为就骨者一(有/势)
(无/液)枕就之中附下为天盖骨者一(下为肺/系之本)盖骨之后为天
柱骨者一(下属脊/窳有髓)盖前为言骨者一(言上复合于髅/骨有势无髓)言下为
卷四百十一 第 66a 页 WYG0761-0082a.png
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无髓)髅前为囟骨者一(无势/无液)囟下为
服委骨者一(俚人讹为伏犀/骨是也无髓势)服委之下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字之)
(分也无/髓势)眉上左为天贤骨者一(无势/无髓)眉上之右为天贵骨
者一(眉上直/目睛也)左睛之上为知宫骨者一(无髓/无势)右睛之上为命
门骨者一(无髓势两睛之/下中则为鼻)鼻之前为梁骨者一(无髓/无势)梁之左
为颧骨者一(有势/有髓)梁之右为糺骨者一(有势/无髓)梁之端为嵩柱
骨者一(无髓势其颧糺之/后即耳之分也)左耳为司正骨者一(无髓/无势)右耳为
纳邪骨者一(无髓/无势)正邪之后为完骨者左右共二(无势/无液)
卷四百十一 第 66b 页 WYG0761-0082b.png
邪之上附为嚏骨者一(无势/少液)嚏后之上为通骨者左右前
后共四(有势/少液)嚏上为腭内骨者一(无势/多液)其腭后连属为颔
也为乘骨者一(有势/多液)右颔车骨者一(无势/多液)乘车上下出齿牙
三十六事(无势髓痛下/则不满其数)乘车之后为辕骨者左右共二
(有液/有势)复次钤骨之下为膻中左右前后至蓧以四十字
关九十七骨辕骨之下左右为钤骨者二(多/液)钤骨为会
之骨者一(无髓/势)钤中之下为咽骨者中及右共三(无/髓)咽下
为喉左中及右共三(无/髓)喉下为咙骨者环次共十事(无/髓)
卷四百十一 第 67a 页 WYG0761-0082c.png
咙下之内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无势/髓)肺系之后
为谷骨者一(无/髓)谷下为鬲道骨者左右共二(无/髓)咙外次
下为顺骨者共八(少/液)顺骨之端为顺隐骨者共八(少/液)
下之左为洞骨者一(女人/无此)顺下之右为棚骨者二(女人/无此)
(二/骨)洞棚之下中央为骭骨者一(无髓里人/呼为鸠尾)骭直下
为天枢骨者一(无髓/钤)下之左右为缺盆骨者二(有势/多液)
缺盆前之下为下厌骨者二(无/髓)右缺盆前之下为分膳
骨者一(无/髓)厌膳之后附下为仓骨者一(无/髓)仓之下左右
卷四百十一 第 67b 页 WYG0761-0082d.png
为髎骨者共八(无液/无势)髎下之左为脑骨者一(男此骨子/好涌大勇)
髎下之右为荡骨者一(女人此骨/大者多夫)脑之下为鸟骨者一
(男女此鬓骨/满者早发勇)荡之下为臆骨者一(此骨高则使/人多妄说)钤中之
后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次下为大动骨
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顀)大动之端为归下骨者一(道家谓/之尾闾)
下之后为纂骨者一(此骨能/陷精液)归下之前为蓧骨者一(此/骨)
(多处薄/者贫下)复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衬以二十五字关六十
(此下至分两手众骨/臂至十指之端也)支其缺盆之其后为伛甲骨者
卷四百十一 第 68a 页 WYG0761-0083a.png
左右共二(有势/多液)伛甲之端为甲隐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长则)
(至/贤)前支缺盆为飞动骨者左右共二(此骨消则/病痱缓)次飞动
之左为龙臑骨者一(有势/多髓)次飞动之右为虎冲骨者一
(有势多/髓液)龙臑之下为龙本骨者一(有势/多髓)虎冲之下为虎
端骨者一(有势/多髓)本端之下为脘也龙本上内为进贤骨
者一(男子此骨隆/则为名臣)虎端之上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则为命)
(妇/)腕前左右为上力骨者共八(有势/多液)次上力为驻骨者
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驻骨为搦骨者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搦
卷四百十一 第 68b 页 WYG0761-0083b.png
为助势骨左右共十(左肋外为爪/右肋外为甲)爪甲之下各有衬骨
者左右共十(无势/有液)复次骭之下左右前后至初步五
十一中关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自两乳下分左右至两
足心众骨所会剧也骭之心为心蔽骨者一(无/髓)
之左为胁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肠/之分也)左胁之端各有胁
隐骨者分次一十二(无/髓)胁骨之下为季胁骨者共二(多/液)
季胁之端为季隐骨者二(无/髓)骭之右为肋骨者上下
共二十(处大肠/之分也)肋骨之下为䏚䏚骨者共二(各无隐骨/唯兽有之)
卷四百十一 第 69a 页 WYG0761-0083c.png
右肋之端为肋隐骨者共十二(无/髓)蓧骨之前为大横者
(有势/少髓)横骨之前为白环骨者共二(有势/有液)白环之前为
白甫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内甫之后为骸关骨者左右
共二(有势/多液)骸关之下为揵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揵骨之
下为髀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髀枢下端为膝盖骨者左
右共二(无势/多液)膝盖左右各有侠升骨者共二(有势/多液)髀枢
之下为䯒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髓)䯒骨之外辅骨者左右
共二(有势/有液)䯒骨之下为立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有液)立骨左
卷四百十一 第 69b 页 WYG0761-0083d.png
右各有内外踝骨者共四(有势/少液)踝骨之前左右各有下
力骨者共十(有势/多液)踝骨之前左右各有下力骨者共十
(有势/多液)踝骨之后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下力之前
各有释欹骨者左右共十(有势/有液)释欹之前各有起仆骨
者左右共十(有/势)起仆之前各有平肋骨者左右共十(冇/势)
有肋之前各有衬甲骨者左右共十(无势/少液)释欹两傍各
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起仆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
右共二(有势无髓有液/女人无此骨)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
卷四百十一 第 70a 页 WYG0761-0084a.png
乘惟人至灵其女人则无顶威左洞右棚及初步并五
骨止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衬或
无髓势馀二百五十六骨并有髓液以藏诸筋以会诸
脉溪相需而成身形谓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昔黄
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对
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帝曰愿
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
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
卷四百十一 第 70b 页 WYG0761-0084b.png
围四尺二寸发所覆颅至项一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
一尺君子参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
骭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骭以下至天
枢长八尺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
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
骨上廉以下至内甫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甫之上廉
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甫下廉至下内踝长一尺三
寸内踝以下地长三寸脉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卷四百十一 第 71a 页 WYG0761-0084c.png
跗属以下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角以
下至柱骨长一尺行夜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
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
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
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当完骨
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
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
尺二寸广四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
卷四百十一 第 71b 页 WYG0761-0084d.png
长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脐长三寸四分四分分之一奇
分在下故上七节下至于齐骨九寸八分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
络之在身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
多气也 凡欲用针须明骨空所在及机关之节机关
者内经曰甫骨上横骨下为揵狭髋为机膝解为骸关
狭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甫甫上为腘腘为关头横骨
为枕是也骨空者内经曰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
卷四百十一 第 72a 页 WYG0761-0085a.png
骨之下(风府/穴也)一在断基下(下颐/是也)一在项后中复骨下(瘖/门)
(穴/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脑户/穴也)脊骨下空在尻骨下
(长强/穴也)数髓空在面侠鼻(颧髎/穴也)或空骨在口下当两肩
(大迎/穴也)两膊骨空在膊骨之阳(近肩髀传/失其名)臂骨空在臂阳
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通关/穴也)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
四寸(承揵/穴也)䯒骨空在甫骨之上端(犊鼻/穴也)股际骨空在毛
中动下(经阙/穴名)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八胶/穴也)扁骨
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是也凡病属巨阴少阳之
卷四百十一 第 72b 页 WYG0761-0085b.png
经与冲脉任脉督脉之分者病本于骨各随其要而灸
刺之故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恶寒汗出身重头痛或颈
项痛者治在风府从风憎风刺眉头(攒竹/穴也)失枕在肩上
横骨间(缺盆/穴也)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阳关/穴也)䏚给季胁
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大风汗出则灸之腰痛不可转
摇急引阴卬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鼠瘘寒
热还刺寒府寒府在跗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
取足心者使之跪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
卷四百十一 第 73a 页 WYG0761-0085c.png
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三脉
生病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
不孕癃痔遗溺嗌乾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也)
甚者在脐下营者治其渐渐者上狭颐也(大迎/穴也)蹇膝伸
不得屈治其揵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骸关膝
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委中/穴也)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顀/也)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
(三甲/穴也)若别治巨阳少阴荣(通谷及/然谷也)淫泺胫酸不能久
卷四百十一 第 73b 页 WYG0761-0085d.png
立治少阳之络在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也)
   洁古刺诸痛法
内经曰留瘦不移节而刺之十二经无遏绝假令如见
十二经中是何经络不通行当针不通以凝滞俱令气
过节次无问其病以平如期如诸经俱虚补之诸经俱
实泻之补当随而济之泻当迎而夺之又补母亦名随
而济之泻子亦名迎而夺之又随呼吸出纳亦名迎随

卷四百十一 第 74a 页 WYG0761-0086a.png
 两胁痛少阳丘墟
 腰痛昆崙及委中出血
 呕哕无度手厥阴太陵
 头痛手足太阳原穴
 心痛少阴太溪涌泉足厥阴原穴
 热无度不可止陷谷出血
 喘满疾实口中如胶足少阴太溪
 百节疼痛实无所知三棱刺绝骨出血
卷四百十一 第 74b 页 WYG0761-0086b.png
 血衄不止大小便血妇人血不止刺足太阴井
 喉闭手足少阳井并少商手足太阴井穴
 大烦热不止昼夜无度刺十指间出血谓八关大刺
 阴头中痛不可忍卒疝痛妇人阴中痛皆刺足厥阴井
 骨热不可治前板齿乾燥当灸骨会大椎山
 小肠疝痛足厥阴大冲
 眼发睛欲出者大刺八关
 眼大眦痛刺手太阳井
卷四百十一 第 75a 页 WYG0761-0086c.png
 眼小眦痛太阳井
 心痛 脉沉肾原穴 脉弦肝原穴 脉涩肺原穴
    脉浮心原穴 脉缓脾原穴
 腰痛 身之前足阳明原穴 身之后足太阳原穴
    身之侧足少阳原穴
此针之撮要也
   针灸避忌之法
黄帝内经灵枢甲乙经云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二十八
卷四百十一 第 75b 页 WYG0761-0086d.png
宿为制度太阴亏盈为法则并太一血忌纂成一图有
所治疗悉皆避忌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
闲邪瞆叟云经曰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于叶蛰
之宫数其从宫所在日徙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
是无已周而复始此乃太一日游之法也其旨甚明别
无所隐柰行针之士无有知者秘而不传致使圣人之
法罕行于世良可叹也仆虽非医流平昔常留心于医
卷四百十一 第 76a 页 WYG0761-0087a.png
言之闻之备之其详之而不迷岂非仁乎辄以短见遂
将逐节太一所直之日编次成图其图始自八节得宫
之日从其宫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日徙一宫至九日
复反于一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每宫各得五日
九之则一节之日悉备令一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
之内使观者临图即见逐节太一所直之日在何宫内
乃生人之身体所忌之处庶行针之士知而避之俾人
无忤犯太一之凶此仆之本意也仆诚非沽名者以年
卷四百十一 第 76b 页 WYG0761-0087b.png
齿衰朽恐身殁之后圣人之法湮没于世故编此图发
明厥旨命工镌石传其不朽贵得其法与时偕行焉览
者勿以目衒见诮
卷四百十一 第 77a 页 WYG0761-0087c.png

卷四百十一 第 78a 页 WYG0761-0088a.png

卷四百十一 第 79a 页 WYG0761-0088c.png

卷四百十一 第 80a 页 WYG0761-0089a.png

卷四百十一 第 81a 页 WYG0761-0089c.png
 
 
 
 
 
 
 
 
卷四百十一 第 81b 页 WYG0761-0089d.png
    经曰身形之应九野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
    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
    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
    未右手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
    亥腰尾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五脏应中
    州其大概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巳凡此九者善
    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疾病疮肿
    欲治无以其所直之日刺之是谓大忌
卷四百十一 第 82a 页 WYG0761-0090a.png
    冬至叶蛰宫说
冬至叶蛰宫图按周身之法取九宫方位离为上部中五为中部
坎为下部巽坤为二肩臂震兑为左右胁乾艮为左右二足太一
游至处禁忌针灸(若起叶蛰宫取冬至/一日为首他皆仿此)
卷四百十一 第 83a 页 WYG0761-0090c.png
           一岁十岁起二宫顺行逐日
           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
           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巡行
           九宫值此尻神所在不可针
           灸犯者必至丧命生痈疽尚
           忧至命宜急速医治明堂经
           云以八分为一寸孙思邈云
           人有长短肥瘦宜取患人中
卷四百十一 第 83b 页 WYG0761-0090d.png
           指第二节两横文故相去为
           则
   尻神起例诀
乾宫背面耳须知 坎脚尻神肘肚皮 艮项腰间忌针灸
震为牙舌不须疑 巽头胸乳连口鼻 膝肋难宫忌要文
坤踝不当须见血  兑为手后膊难医
卷四百十一 第 84a 页 WYG0761-0091a.png
   治灸疮不发法
凡著灸疗病历春夏秋冬不效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
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
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
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塘灰中煨
热拍破热熨灸疮十馀遍其疮三日自发立坏脓出疾
愈资生经王氏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
而发亦有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
卷四百十一 第 84b 页 WYG0761-0091b.png
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血气故也盖
不可一概论也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
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两足亦
在人以智取之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
当尽也
 卫生宝鉴云国信副使覃郎中年四十九岁病脐腹
 冷痛完榖不化足胻寒而逆皮肤不仁精神困弱诊
 其脉沉细而微遂投其甘辛大热之剂又灸气海穴
卷四百十一 第 85a 页 WYG0761-0091c.png
 百壮灸三百穴各三七壮又灸阳辅穴各二七壮三
 日复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又十日后疮亦
 不作脓疮口皆乾初癸丑岁学针于窦子声因循穴
 腧曰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本
 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尔更加不慎邪气加
 之病必不起异日因语针灸科总教授亦以为然戊
 辰春副使除益都府判到任未几时风疾半身麻木
 自汗恶风忘喜笑多妄言语微涩医以续命汤复发
卷四百十一 第 85b 页 WYG0761-0091d.png
 其汗津液重竭其證愈甚因求医还家日久神气昏
 愦体羸瘦饮食无味便溺遗失扶而后起屡易医药
 皆不能效因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
 养则折寿而不彰今因此病而知子声之言矣或曰
 副使肥甘足于口轻煖足于体使令足于前所为无
 不如意君言失其所养何也对曰汝言所养养口体
 者也予论所养养性命者也且覃氏壮年得志不知
 所养之正务快其心精神耗散气血空虚因此致疾
卷四百十一 第 86a 页 WYG0761-0092a.png
 予因思灵枢云人年十岁五脏始定血气以通其气
 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
 十五脏大定肌肉坚血脉盛满故好起四十岁五脏
 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
 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
 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
 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
 气衰魄魂离故言善卧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
卷四百十一 第 86b 页 WYG0761-0092b.png
 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盖精
 神有限嗜欲无穷轻丧其命一失难复其覃氏之谓
 欤
   淋洗灸疮法
凡著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温
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内
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
退火痂后用桃树东南枝梢青嫩柳皮二味等分煎汤
卷四百十一 第 87a 页 WYG0761-0092c.png
温温淋洗灸疮此二味偏能散灸疮中诸风若疮内黑
烂溃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自然生
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不效者加黄连四味
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效
   贴灸疮法
凡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上
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细资生经云今人多以膏药贴
之两三日易全不疼但以膏药贴则易乾尔若要脓出
卷四百十一 第 87b 页 WYG0761-0092d.png
多而疾除不贴膏药尤佳 又法凡灸疮不瘥者日别
灸六七壮自瘥
   忌食物法
既灸忌猪鱼热面生动风冷物鸡肉最毒房劳尤当忌

   又忌法
凡虎兔龙蛇牛马猪羊鸡犬猴鼠已上十二相属肉物
皆不得食及以为药牛黄龙齿龙骨不可废 又云经
卷四百十一 第 88a 页 WYG0761-0093a.png
里下人灸后亦忌饮水浆濯手足
 前项诸法并散在诸部不可寻究故集之造次删成
 所以省披讨也
 
 
 
 
 
卷四百十一 第 88b 页 WYG0761-0093b.png
 
 
 
 
 
 
 
 普济方卷四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