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a 页 WYG0751-08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 明 周王朱橚 撰
  伤寒门
   伤寒杂治(附论/)
夫风寒暑湿饮食劳倦皆能为病是谓五邪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
伤于湿冬必欬𠻳是乃四时之气然五邪所中虽不同
本皆外邪大率同类惟冬时严寒其毒厉尤甚人或中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b 页 WYG0751-0846b.png
之病在冬时正名伤寒若邪毒藏于肌肤至春时乘盛
暑而发为暑病所谓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是也其病传之次先客于太阳其病令人头顶痛腰脊
强其脉尺寸皆浮太阳不已传于阳明其病体热目疼
鼻乾不得卧其脉尺寸皆长阳明不已传于少阳其病
胸胁痛而耳聋其脉尺寸皆弦少阳不已太阴受之其
病腹满体重其脉尺寸俱微太阴不已少阴受之其病
口燥舌乾而渴或背微恶寒其脉尺寸俱沉少阴不已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a 页 WYG0751-0847a.png
厥阴受之其病烦舌囊缩其脉尺寸俱缓病之所传不
过三阳三阴而已其未满三日者邪在阳经未入于里
其病在表宜汗之而愈若经四日者邪入阴经其病在
里宜下之而愈特其大略尔盖有一日而传至数经者
亦有数日而尚在太阳者阳病虽宜发汗阳明之病或
宜下之阴病虽宜下之少阴之病或宜温之由人之禀
受虚盛其传有迟速又不传经者当审其脉證凡此五
经受病五邪脉證各不同伤风者必恶风其脉浮缓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b 页 WYG0751-0847b.png
寒者必恶寒其脉浮𦂳以至伤暑脉虚伤湿脉缓于人
迎𦂳盛为伤寒气口急盛为伤食诊得五邪之症知其
本也诊得六经知其标也有病虽在表而不可汗者或
在里而不可下者或若汗之太多则津液燥竭遂至亡
阳下之太早则邪气动膈乃或成结胸清浊相干则变
为霍乱热毒内瘀则变为瘀血又或为发黄者湿热相
蒸也或为发班者阳毒太盛阳盛之人得之于热乃为
阳毒阴盛之人得之于寒乃为阴毒蛊动则为狐惑坏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a 页 WYG0751-0847c.png
病之甚则为百合若劳动复伤阴阳易之类虽瘥犹宜
节慎变态多端不可备举当以类推皆以适当为良唯
二感之病表里皆受邪难治其他或阴證似阳阳證似
阴或阴盛隔阳阳盛隔阴者在诊病者以意详之 夫
人生天地间以气血籍其真是故天无一岁不寒暑人
无一日不忧苦故有伤寒天行温疫之病盖冬令为杀
厉之气君子善摄生者当严寒之时行住坐卧护身周
密不受寒毒彼奔驰荷重房劳之人皆辛苦之徒耳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b 页 WYG0751-0847d.png
闭藏而反扰动之则郁结脏腑津液强耗为寒所搏则
腠理不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之时壮者气行则己
怯者则著而成病矣不即病者寒气藏于肌肤之间春
则病温夏则病热此皆一气使然也古之治法一日在
皮当摩膏而火灸之二日在颅依法针解而发散之汗出
愈三日在肌亦发汗愈四日在胸宜吐之五日在腹
六日在胃宜下此华陀之治法也若按三阴三阳之法
传变无出仲景之论盖治伤寒有伤寒之法治杂病有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a 页 WYG0751-0848a.png
杂病之方岂能异其传者同其治调理阴阳当按定法
也至初得病者头旋恶心振寒此即素问所谓时欲作
呕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者是也伤寒如仲景明六经受
病转变者及素问所谓热病也若病作无次第初得病
表里不明或先热而渴不恶寒此即江南谓之黄病北
方谓之汗病或长幼递相染著又是天行时气新伤寒
以轻剂散之如葱白散和解散皆可用如六经传变者
当如仲景法有表證者麻黄汤桂枝汤有寒證互见者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b 页 WYG0751-0848b.png
各半汤见里證者小承气汤十枣汤深者大承气汤半
表半里小柴胡汤见痞及结胸者小陷胸汤皆可用腹
满者理中丸此遇太阴者传少阴便见厥逆脉浮细即
当投四逆汤若见厥阴證用药不可造次大凡仲景法
皆可间用发表则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入腑三乙承
气汤大柴胡汤结胸痞满大陷胸汤寒入阴经附子四
逆汤半表半里和解多用凉膈益元散伤暑亦依仲景
用白虎汤桂苓甘露饮益元散备见真恪方子和法发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a 页 WYG0751-0848c.png
表胜黄汤青龙汤和解凉膈散当发表用通圣散逐去
水肿必须禹切散舟车丸如大水中满用之极验
   方
人参轻骨散 治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百节烦疼
 增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
 伤风头痛体热鼻寒声重欬𠻳伤山岚瘴气潮热往
 来及五劳七伤心腹痞满冷气奔冲攻注刺痛又妇
 人血伤撮痛经候不调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b 页 WYG0751-0848d.png
  贝母(去/心)白茯苓(焙/)半夏(煮各/一两)枳壳(去穰炒二/两五钱)苍术
  (泔浸一/宿六两)人参 白术(焙/)白芷(不见/火)陈皮(去/白)秦艽(去/芦)
  赤芍药(各二/两)川芎 当归(去芦/焙)肉桂(去粗/皮)乾姜
  柴胡(去/芦)麻黄(去根节/各三两)桔梗(去/芦)甘草(炙各/四两)厚朴(姜制/四两)
 右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同煎七分通口热
 服身体倦加乌梅一个咳𠻳加枣子二枚同煎不拘
 时服
葱白散 解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a 页 WYG0751-0849a.png
 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
 不思饮食及伤寒头痛体热鼻寒声重咳𠻳痰涎山
 岚瘴气时行疫疠并皆治之
  川芎 苍术(米泔/浸)白术(各二/两)甘草(炙/)石膏(煅/)甘葛
  (焙各/一两)麻黄(去根节/三两)
 右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七
 分热服不拘时侯要出汗并三服厚盖取汗
神仙百解散(一名神仙四季/加减百解散) 治伤寒无问阴阳二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b 页 WYG0751-0849b.png
 證其间所用药味各随经络治病如伤寒在表未传
 入经发热恶寒腰痛连进二服汗出而愈若已传经
 络胸满头痛肢体烦疼目睛微痛耳聋口燥咽乾或
 渴手足自温或肢厥自利或不自利小便反快服之
 则调中顺气袪逐寒邪如头面感寒风伤腠理头痛
 项强发热增寒鼻流清涕咳𠻳涎痰及治风湿相抟
 骨节烦疼肢体沉重洒淅恶风时自汗出此药大能
 调顺三焦解表攻里温润肺经正四时之气升降阴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a 页 WYG0751-0849c.png
 阳能进饮食不问伤风伤寒中暑中寒骨蒸头疼气
 逆胸满吐逆眩晕恶心及已经汗后不解下之不当
 吐之不中此药清而不凉温而不壅无问老年虚弱
 男妇人并皆服之如连进数服无不取效常服免瘟
 疫之疾不中暑寒之病秋服之即无疟痢冬服之不
 致伤寒毒真神仙卫生妙药也功效不可尽述
  山茵皮(一/两)柴胡(去/芦)前胡 人参 𦍑活 独活
  甘草 苍术(米泔浸/剉炒) 藿香(去/梗) 白术 半夏(姜/汁)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b 页 WYG0751-0849d.png
  (制各/一两) 乾葛 白芍药 升麻 防风(去/苗) 藁本
  (去/芦)
 立春以后不加减立夏以后一料加
  柴胡(一/分)赤茯苓 当归酪
 立秋以后酌减柴胡一分不用当归茯苓只加
  乾姜(炮/)肉桂(去粗皮/各一两)麻黄(去半/两)
 立冬以后并无加减一方无当归有黄茯苓去芦半
  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a 页 WYG0751-0850a.png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栆三枚煎至
 一盏热服不计时侯并进二服如要表散加葱白三
 寸淡豆䜴三粒同煎服以衣被厚盖出汗而愈一方
 无山茵蔯前胡
八解散(出和/济方) 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伤风多汗及疗
 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痛行步喘乏
 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𠻳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
 呕逆恶心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b 页 WYG0751-0850b.png
  人参(去/芦)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 藿香(去上/各一)
  (两/)厚朴(去粗皮剉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葱
 白三寸同煎七分温服不拘时侯
白术散(出危/氏方)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
 涕涶稠粘痰𠻳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
 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调理失宜饮食劳复
 病證如初又治五劳七伤气血虚损面色痿黄精神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9a 页 WYG0751-0850c.png
 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弱面色
 痿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
 吐逆心复绞痛久疟久痢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
 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妇人胎前
 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常服辟四
 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神效不可尽述
  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
  皮(去/白)香附子(各三/钱)白术(四/两)乾姜(炮三/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9b 页 WYG0751-0850d.png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木瓜乾
 一片紫苏叶三片煎七分食前服若吐泻入白梅煎
 喘入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再复入薄荷膈气入木通
 三寸麝香少许中暑呕逆入香薷产前产后气血不
 和入荆芥霍乱入藿香气厥入盐汤调下一方无陈
 皮𠻳入粟壳乌梅煎
藿香正气散(出德/生方)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𠻳
 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0751-0851a.png
 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后
 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服之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用/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
  (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三枚同煎至
 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如再汗不出加葱白根
 煎服冷𠻳喘满每服加人参一钱盐梅一个杏仁七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0751-0851b.png
 粒去皮尖北五味子十粒就吞青州白丸三十五粒效
 气促气壅加人参一钱沉香五钱心腹痛加木香半
 钱玄胡索七粒切焙呕恶甚加生姜三片木瓜二片
 痰呕加乌梅一个寒湿腰痛心腹膨满加生姜三片
 木瓜二片苍术功砂枳壳煨去穰各半钱槟榔半个
 切片 一方治忧郁血气流注遍体刺痛𦂳满加木
 香一钱缩砂五粒增减顺气木香丸
荆芥散(出和/剂方) 治伤寒头疼鼻寒流涕声重咽乾胸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1a 页 WYG0751-0851c.png
 满闷头疼如破
  天南星(汤浸生姜自然/汁炙轻切培乾)草乌头(炮去/皮)荆芥穗(各半/两)
  石膏(研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
 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赤散(出千/金方) 治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
  乾姜 防风 沙参 细辛 白术 人参 蜀
  椒 茯苓 麻黄 黄芩 代赭 桔梗 吴茱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1b 页 WYG0751-0851d.png
  萸(各一/两)附子(二/两)
 右制下筛先食酒服一钱
铁青汤(出千/金方) 治三阴三阳厥逆寒食胸胁支满不能
 言气满肩息四肢时寒时热喘悸烦乱吸吸少气言
 辄飞飏虚损
  黄铁(三十斤以流水/淘二三千遍)(五十斤烧铁令赤投冷水/中又以烧七遍如此澄清)
  (取汁二/斗煮药)半夏 麦门冬(各一/升)白薇 黄芩 甘草
  芍药(各四/两)人参(三/两)石膏(五/两)生姜(二/两)大枣(三十/枚)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2a 页 WYG0751-0852a.png
 右㕮咀内前冲中煮取六升服一升日三服两日令
 尽
百解散(出百/选方) 治伤寒头痛肢体沉重恶寒发热痰逆
 咳𠻳困倦少力及偏正头痛此药专解四时伤寒常
 服清神爽气瘟疫瘴疠不生
  防风(去芦三/两半)麻黄(三两半/去芦根)白芷 白芍药(各二/两)
  乌梅(五钱炮/去皮尖)甘草 荆芥穗 乾姜(各三/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葱茶或蜡茶点服不拘时候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2b 页 WYG0751-0852b.png
 服亦可
正气散(出和/剂方) 治伤寒阴證增寒恶风正气虚冷胸膈
 噎闷胁肋膨胀痞满吐利呕逆酸水欬逆怠惰嗜卧
 不思饮食
  甘草(皮七/钱)陈皮 藿香叶 白术(各一/两)厚朴 半
  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为饼子微炒)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
 分食前热服又治久患疟疾膈气心痛日三服常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3a 页 WYG0751-0852c.png
 宽中辟除瘟疫
辰砂五苓散(出和/剂方) 治伤寒表里未解头疼发热心胸
 郁闷唇口乾焦神思昏沉狂言讝语如见神鬼又治
 疟瘴烦闷未省等症
  辰砂(研/)白术(去/芦)木猪苓(去黑/皮)泽泻(先/剉)赤茯苓(去皮/各十)
  (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如中暑作渴
 小便赤涩新汲水调下小儿恶心烦热焦燥多哭咬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3b 页 WYG0751-0852d.png
 牙上撺欲为惊风状服半钱热水调
李子汤(出危/氏方) 治阳明伤风能食口苦咽乾腹满微喘
 发热恶风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潮热而哕其脉浮
 弦长而数悉主之
  杏仁(去皮/尖)半夏(汤去/滑)五味子(各二/钱半)芍药 桂心
  细辛 乾姜(炮/)大黄(蒸/)甘草(各二/钱炙)茯苓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白术散(出仙/明论) 治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4a 页 WYG0751-0853a.png
 气弱衰老保养又治酒积呕哕等證
  白术 茯苓(去/皮)人参(各半/两)甘草(一两/半炙)木香(一/分)藿香
  (半/两)葛根(一/两)
 右为细末白汤调下二钱烦渴者加滑石二两甚者
 加姜汁续饮
茯苓半夏汤(出宣/明论) 治伤寒杂病一切呕吐或喘咳疼
 痛痞满痛者
  茯苓(一分/去皮)半夏(一/钱)生姜(一分/取汁)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4b 页 WYG0751-0853b.png
 右剉如麻豆大水一盏煎至四分绞汁下生姜汁温
 服不计时侯一方加黄芩去腐甘草陈皮去穰各一
 分治风痰
解肌汤(出经验/良方) 治大人小儿伤寒病大人全服
  麻黄(去节半两各/用七钱半)人参 川芎 芍药 独活(各/半)
  (两/)前胡(二钱/半)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半盏生姜一片薄荷二叶煎至
 三分去滓三岁已下小儿一服分作三服口乾加乾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5a 页 WYG0751-0853c.png
 葛二钱半
川芎茶调散(出和/剂方) 治男妇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
 头疼鼻寒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疾肌肉蠕动膈热
 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但见是外感风气悉
 皆治之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八两/炒)
  风(去芦/一两)白芷 𦍑活 甘草(炙各/三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一方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5b 页 WYG0751-0853d.png
 无香附
增损四顺汤 治少阴病寒多表无热但若烦愦默然
 而寂不欲见光有时腹痛其脉沉细而喜渴经日不
 瘥旧用四顺汤除其热不可用也若阴病利而体犹
 有热者不可复与黄连龙骨汤若已十日馀而下利
 不止手足彻冷及无热候者可服
  甘草(三两/炙)人参(二/两)龙骨(二/两)黄连 乾姜(各一/两)附子
  (中形者一/枚炮黑皮)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6a 页 WYG0751-0854a.png
 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差复服甚良若
 下而腹痛加当归二两呕者加橘皮一两忌海藻菘
 菜猪肉冷水
陟釐丸(出浩/凉方) 治少阴病二十日后下不止
  陟厘(四两不/用者)当归(四/两)汗防己(三/两)黄连(三/两)紫石英(三/两)
  (煅研/细末)(三/升)厚朴(三两/炙)苦酒(五/升)
 右切以二升苦酒渍防己一宿出切炙燥复入苦酒
 中浸又以三升苦酒渍䜴一宿小蒸之研绞取汁捣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6b 页 WYG0751-0854b.png
 下筛诸药以酒豉和丸如梧桐子大冷浆水服二十
 丸忌猪肉冷水
通气丸 治少阴不足肾气微少忽为寒热太阳下陷
 入肾中肾气奔迫内动三焦或发热头疼咳𠻳痰促
 或右胁牵痛或传为疹子等證不一其脉左尺沉而
 弦按之则虚大而涩此方主之又治上气神验
  葫芦巴(一两/炒)补骨脂(七钱/半)玄参(五/钱)杜仲(一两炒/断丝)
  练子(一两半/酒浸)三棱(五/钱)羌活 茴香(各五/钱)麻黄(去节/二钱)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7a 页 WYG0751-0854c.png
  (春夏/三钱)
 右为细末面为丸空心姜汤下五七十丸盐酒下亦
 可
顺解散(出宣/遮方) 治伤寒凡初受疾未分阴阳表里皆可
 服之
  苍术(半/觔)藁本(水/浸)桔梗 甘草 防风 独活(各四/两)
  厚朴(姜汁/炒)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七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7b 页 WYG0751-0854d.png
 滓温服祭酒朴谦之说韶州医人刘公从周言盛夏热
 證有伤寒冒暑二證若热有进退则为暑若一热而
 不间断者则为伤寒但当以此别之
普救散(出经效济世方/一名不传散) 治解四时伤寒肌热恶寒头
 疼身痛汗与未汗但是阴阳二證皆可服
  苍术(半斤去/皮净炒)葛根(四/两)甘草(二两/炙)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或加葱白三寸一方苍术米泔浸炒甘草生用或只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8a 页 WYG0751-0855a.png
 入山茶葱汤调下亦可服药讫欲出汗者须衣被盖
 之酒调亦妙
万安散(出经验/良方) 治伤寒轻清发散
  紫苏叶 陈皮 香附(去/毛) 桔梗 白芷 半夏
  (汤炮/姜制)甘草 前胡(去/头)藁本(各一/两)乾姜(二/两)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枣一枚煎
 八分去滓食前服加乾姜少许𠻳加桑白皮少许欲
 出汗极热服无汗用麻黄去节加减法如热多口渴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8b 页 WYG0751-0855b.png
 心烦脏腑坚硬再加前胡脏腑单弱体虚不出汗加
 桂少许风赤眼目羞明不开再加前胡半两无热出
 汗太过加麻黄根少许
六君子汤(出德/生堂) 治伤寒汗下之后将见平复宜服此
 调理助脾进食辟邪大妙
  人参 白术 黄蓍 白茯苓 甘草 山药(各/等)
  (分/)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9a 页 WYG0751-0855c.png
 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此温轻之剂如渴加乾
 姜乌梅煎大便自利加陈皮厚朴砂仁肉豆蔻煎馀
 热加银州柴胡煎
对金饮子(出德/生堂) 治诸疾无不愈者然伤寒后病退调
 理大宜时常服固元阳益气血健脾进食和胃袪痰
 自然荣卫调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极有功
 效
  厚朴 甘草 苍术(各二/两)陈皮(四两一方/炒黄半觔)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9b 页 WYG0751-0855d.png
 一治四时瘟疫之气二毒伤寒头疼发热加淡豆豉
 三十多粒葱白三根同煎
 一治五劳七伤手足心热烦燥不安肢节疼痛加柴
 胡半两搥碎或猪骨亦可煎服
 一治痰𠻳疟疾寒热之證加草果槟榔乌梅半夏同
 煎
 一治小肠疝气疼痛发寒热者加盐炒小茴香同煎
 一治大便虚滑频见加肉豆䓻一两用面裹煨过白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0a 页 WYG0751-0856a.png
 术一钱同煎
 一治发热口渴加地骨皮银州柴胡乌梅同煎
 一治赤白痢赤痢加黄连白痢加吴茱萸煎
 一治服固阳益气健脾和气祛痰自然寒暑外邪不
 侵加人参白术黄耆同煎有虚汗加浮麦煎
 一治病后体虚加羊骨髓或猪骨髓其骨槌碎同煎
 服数剂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盖衣服
 取汗立愈如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带下加黄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0b 页 WYG0751-0856b.png
 耆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良姜四时泄泻加肉豆蔻
 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疾加牛膝其拘急及虚壅加
 地骨皮腿膝加兔丝子头风加藁本转筋霍乱加南
 木皮 以上助使止加一铢此药无论老少胎前产
 后五劳七伤耳鸣目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
 疼妇人宫脏久冷月水不调若能每日一服即美容
 颜丰肌体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心胸神效莫述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1a 页 WYG0751-0856c.png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其滓再煎日进二三
 服
双解散(出经验/良方) 治伤寒浑身壮热气粗烦渴多汗
  升麻 乾葛 甘草 荆芥 蔓荆子 薄荷
  天麻 僵蚕 知母 贝母(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二片葱白一寸煎
 至五分去滓温服小儿作三服
通关散(出活/剂方) 治中风伤寒发热恶心头疼目眩鼻寒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1b 页 WYG0751-0856d.png
 声重肩背拘急身体酸疼肌肉瞤动牙关𦂳急久新
 头风痼疾眼暗并宜服之
  抚芎(二/两)川芎(一/两)川乌(二/两)薄荷(一/两)白芷 甘草(各二/两)
  细辛(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清调下薄荷汤亦可不
 拘时候
破證夺命散(出百/选方) 治阴阳二證不明或投药错误以
 致患人困重垂危七日以后皆可服传者云千不失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2a 页 WYG0751-0857a.png
 一
 右用人参一两去芦薄切水一大升银石器内煎至
 一盏新水澄之取冷一服而进汗不自出只在鼻梁
 尖上涓如水是其应也妙慧苏韬光云侍郎方公曾
 救数十馀人申屠行父子之妇产后病时疫二十馀
 日已成坏證偶见问因劝其服一味人参遂安是时
 方知与此方偶然暗合耳一方有生姜
桂附汤(出危/氐方) 治足少阴肾经伤风胸满心烦咽痛自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2b 页 WYG0751-0857b.png
 汗腰连胻骨酸痛呕逆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附子(生去/皮剂)桂心 乾姜 芍药 甘草 茯苓
  桃仁(去皮尖麸/炒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或
 咽痛加桔梗半两
八物汤(出危/氏方) 治足厥阴肝经伤风恶风而倦自汗小
 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桂心 当归 川芎 前胡 防风(各二/两)芍药(一/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3a 页 WYG0751-0857c.png
  (半/)甘草(炙/)茯苓(各半/两)
 右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八分
 去滓空心温服
青膏方(出千/金方) 治伤寒头疼项强四肢烦疼者
  当归 芎藭 蜀椒 白芷 吴茱萸 附子
  乌头 甘草(各三/两)
 右㕮咀以醇苦酒渍之再宿以猪脂四觔煎令药色
 黄绞去滓以温酒服枣核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3b 页 WYG0751-0857d.png
 稍增加服
黄高方(出千/金方) 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者
  大黄 附子 细辛 乾姜 蜀椒 桂心(各半/两)
  巴豆(五十/枚)
 右㕮咀以醇苦酒渍一宿以腊月猪脂一觔煎之调
 适其火下药成赤色热酒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
 摩身数百遍兼治贼风游走肌肤患处更宜摩之神
 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4a 页 WYG0751-0858a.png
白膏(出千/金方) 治伤寒头痛向火摩身体酒服如杏核一
 枚温服取汗摩身当千遍药力及行并治恶疮小儿
 头疮牛领马鞍皆治之先以盐汤洗疮以布拭之傅
 膏痈肿火炙摩千下自消
  天雄 乌头 莽草 羊踯躅(各三/两)
 右㕮咀以苦酒三升渍一夕作东向露灶煎药令沸
 下著土聚上沸定复上如是数遍药成去滓伤寒咽
 喉痛含如枣核大一枚日三摩用时令勿近目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4b 页 WYG0751-0858b.png
葱豉汤(出肘/后方) 治伤寒有脉数肿痛人不能分别令取
 一药兼疗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服
 此方
  葱白(一/抬)(一升/绵裹)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汗不出更加乾
 葛根三两一方更加升麻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
 温再服徐徐服亦可必得汗即差若不得汗更加麻
 黄三两去节以葱白汤研米三合水五升煮之少时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5a 页 WYG0751-0858c.png
 下淡豆豉葱白四根令火煎取三升分服出汗为妙
又方(出肘/后方)
 用豉一升绵裹以童便三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汗
 出为效
五积散(出济生/拔萃方)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治脾胃宿冷
 腹胁胀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及妇人血气不顺心腹撮痛经候不调
  白芷 川芎 甘草 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5b 页 WYG0751-0858d.png
  芍药 半夏(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穰/炒)麻黄(去根/节各)
  (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厚朴(去粗皮/四两)人参(二两一方/无人参)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葱白连根三
 寸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热服寻常皮风湿气交互为
 病颈项强直或半身偏疼或肢体麻痹宜用此药加
 麝香少许煎服妇人经候不调寒湿腰疼每服加桃
 仁七枚去皮尖微炒碎同煎妇人经候不调心腹撮
 痛加白胶香太阴经伤寒手足逆冷或积聚腹痛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6a 页 WYG0751-0859a.png
 虚汗不止脉细面青呕吐加熟附子数片炒茴香一
 捻冷气煨姜三片盐少许煎脚气下疰焮然赤肿增
 寒壮热亦加大黄一钱利之久虚脾泻伤食腹痛冷
 泻不止加用炒陈米一撮乌梅一个煎名和气散心
 腹膨胀不食亦效乳痈初起加川牛膝生地黄各二
 根产后或寻常血气痛加木香玄胡索半钱醋炒陈
 艾叶七片乌药半钱妇人体虚脚疼加川乌去皮脐
 夏令热寒气折之秋发寒疫大效一治感冒四时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6b 页 WYG0751-0859b.png
 寒之病先服前方发散诸药不效者二三日后汗不
 出表里未解此乃汗證传经必先问其患者渴与不
 渴大便虚实热与不热身上有无红靥或有自利者
 有呕逆者有狂言谵语者变證不一须要详审是何
 病證以方对症服药宜以小柴胡汤服之如有后證
 加减依方用药如后方五积散性温败毒散性凉凡
 人偶小感冒对半析和煎服名交加散亦多验小小
 感冒因风寒冷所袭猝然剧之正气未耗邪气未深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7a 页 WYG0751-0859c.png
 用此前数方先以助其气使正旺则邪气自散若仓
 卒未能辨只以葱白须数茎淡豆豉一捻生姜数片
 水煎热啜连进三两盏亦能发散邪气已入经络及
 时行疫疠则须依经按法表里汗下不可差殊
喝起散
  苍术(泔/浸)麻黄(去/节)荆芥(各二/两)石膏(煅三/两)大黄(一两/半)
  蒌根 乾葛 芍药 白芷 甘草(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葱白三寸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7b 页 WYG0751-0859d.png
 煎至七分食前服
川芎汤(出神/效方) 解利一切伤寒
  川芎 藁本 苍术
 右件各等分为细末沸汤点三钱须臾觉呕逆便解
 如不解再服
不卧散(出神/效方)
  川芎(一两/半)石膏(七钱/半)藜芦(半两/去土)甘草(二两/半生)
 右为细末口噙水鼻内各嗅之少许吃白汤半碗汗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8a 页 WYG0751-0860a.png
 出解
白芷散(出百/选方) 治伤寒鼻寒出清涕不已
  香白芷(一/两)荆芥(一钱/)
 右为细末臈茶清调服如不用荆芥薄荷一钱亦佳
清膈汤 治发散四时不正之气又伤寒未分證候癍
 疹欲出而未出并宜服之又疗脾寒疟疾潮热往来
 状如骨蒸久而耳黯唇青面色黧黑舌苦咽乾四肢
 倦怠饮食无味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8b 页 WYG0751-0860b.png
  苦桔梗 荆芥穗 薄荷叶 紫苏叶 甘草节
  栝楼根 牛蒡子  乾葛(各等/分)
 右各无炮制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
 滓不拘时温服日进三五服
解肌汤(出千/金方) 治伤寒天行头痛壮热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黄芩 芍药 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
  (枚/)
 右㕮咀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9a 页 WYG0751-0860c.png
 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脉沉实者宜以駃豉丸下之
 延年秘录有桂心一两一方无麻黄
治中风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疼壮热脉盛始得用真丹涂身
  令遍向火令汗出不拘时万勿见风使汗出而又
  闭盖汗透而邪气出则愈矣
桂枝汤 治初得伤寒时气
  桂(去粗/皮)甘草(炙/剉)芍药(各半/两)杏仁(去皮尖炒黄/色四十枚)乾姜
  (炮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9b 页 WYG0751-0860d.png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并两
 服以衣被盖令汗透
凉膈散(出济生/拔萃方) 治伤寒表不解半入于里下證未全
 下后燥热怫结于内烦心懊憹不得卧脏腑积热烦
 渴头昏唇焦咽燥目赤烦渴口舌生疮欬唾稠粘谵
 语狂言肠胃燥涩便溺闷结风热壅滞疮癣发瘢惊
 风热极黑陷将死一名连翘饮子亦有加减法
  连翘(一/两)山栀 大黄 薄荷 甘草(一两/半)朴硝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0a 页 WYG0751-0861a.png
  黄芩(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谅虚实加之咽喉痛涎𠻳加桔梗一两荆芥穗
 半两咳而呕者加半夏半两每服加生姜三片同煎
 血衄呕血加当归芍药各半两生地黄一两淋者加
 滑石四两茯苓一两去皮风昡加川芎防风各半两
 石膏三两酒毒加葛根一两瘢疹加葛根一两荆芥
 穗赤芍药川芎防风桔梗各半两三岁小儿可服七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0b 页 WYG0751-0861b.png
 八分或热甚黑陷复满喘急小便赤涩而将死者更
 加大承气汤约以一钱下之得利者亦便效凡言加
 者皆自本方加也以意加减之退表里热加益元散
 一方用竹叶七片同煎钱氏去连翘加藿香石膏为
 泻黄散
双解散(出神/效方)
  巴豆(六个去/皮油)天麻(二两/半)胭脂(钱/许)
 右将巴豆天麻为末酒水丸如秝米大胭脂为衣一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1a 页 WYG0751-0861c.png
 日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已外不解先吃冷水一
 口后用热水下如人行十里以热汤投之
太和汤(百沸汤/是也) 治无药处初觉伤寒伤食伤酒风便
 服
 右避风处先饮半碗或以酸齑汁亦妙以手揉肚觉
 恍惚更服半碗又用手揉至恍惚更服以至厌心腹
 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
普救散(出百/选方) 治伤寒不问阴阳表里但三日以前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1b 页 WYG0751-0861d.png
 可服
  甘草(四/两)生姜(二觔/切片)苍术(一觔剉/)
 右三味淹拌罨一宿次日焙乾碾为粗末每服不拘
 时候如头痛加白芷腹痛加香附汗出即愈
桂枝石膏汤(出千/金方) 治伤寒三日外与药不差脉势仍
 数者阳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
  桂枝 黄芩 甘草(各二/两)升麻 葛根 生姜(各/三)
  (两/)芍药(六/两)石膏(八/两)栀子(二十/枚)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2a 页 WYG0751-0862a.png
 右㕮咀以水九升煮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
 若前两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一服得
 汗即止如不得汗者至明日于内去栀子却加麻黄
 足水二升再依前方煮服之得汗即止一方用白药
 子无芍药
还魂丸 治伤寒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
 不消目眩四肢疼痛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
 两胁里急痞石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2b 页 WYG0751-0862b.png
 足不仁口舌乾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
 恶水方
  巴豆(去心/皮熬)甘草(炙/)朱砂 芍药 麦门冬(二两/去心)
 右五味各捣下筛合以𢷬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二丸葱枣汤下小儿二岁以上服如麻子大二丸
 日二服忌海藻菘菜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神术煮散(出百/选方) 治感寒凡人寒则伤荣血为荣风则
 伤卫气为卫故治伤寒当用当归数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3a 页 WYG0751-0862c.png
  苍术(六/两)当归(姜汁/制)厚朴(姜制各/二两)人参(一/两)白芍药
  川芎 陈皮(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
 食前去滓热服一方无厚朴
不传散(出百/选方) 治伤寒感冒风邪
  苍术(七两以竹荩水中/洗净不须去皮)乾葛(三两/半)甘草(二两七/钱半)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服若细切葱头
 与茶同点见效尤速酒调亦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3b 页 WYG0751-0862d.png
治一切伤寒感冒不问阴阳證初觉即服甚效(出百/选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焙乾秤一两)大菖蒲(半两/剉)甘草(四钱/半炙)
 右㕮咀每服五钱葱白三寸水一盏半煎七分热服
 微汗乃效济生方名中和散用石菖蒲不用葱白煎
生姜橘皮饮子(出经验/良方) 治患有伤寒者不辨阴阳咳
 噎而大小便不通势极危殆及夹食伤寒诸證
  生姜(四两/切片)陈皮(四两/去白)
 右二味剉碎水三大碗煎取两碗去滓分三服吃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4a 页 WYG0751-0863a.png
 久上下气皆通遂出汗而愈
保真汤(出和/济方) 治四时伤寒疫气不问阴阳二證才觉
 疾作痛服此方立效
  藁本(去/芦)川芎(各四/两)甘草(二两/炒)苍术(十六两/洗剉炒)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
 滓热服不拘时候一方加枣一枚煎如久伤风不解
 加葱白三寸同煎寻常感冒只一二服立愈
消风百解散 治四时伤寒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4b 页 WYG0751-0863b.png
 烦疼四肢倦怠行步喘乏及塞壅咳𠻳鼻塞声重涕
 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并宜服之
  荆芥 白芷 陈皮(洗去/白)苍术 麻黄(去节各/四两)
  草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
 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或茶酒调下欲发散风邪入莲
 须葱白三寸同煎
截伤寒不问阴阳决有神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5a 页 WYG0751-0863c.png
  乾姜 乾葛 白芷 甘草
 右等分为末若药减少不效须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八分入生姜枣同煎不拘时候服了被盖睡少时汗
 出即愈
双解散 治风寒暑湿饥饱劳疫内外诸邪所伤无问
 自汗后杂病但觉不快便可通解愈小儿生疮疹使
 利出邪毒亦能宣通而愈
  益元散(七/两)防风通神散(七/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5b 页 WYG0751-0863d.png
 右二药一处相和名为双解散各七两搅匀每服三
 钱水一盏半葱白五寸盐豉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
 一盏温服
防己黄菧汤
  防己(一/两)黄菧(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两/炙)
 右剉每服五钱生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
 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
 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有陈寒者加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6a 页 WYG0751-0864a.png
 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米后坐被
 上又以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甘草麻黄汤 治四肢肿水气在皮肤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二升温
 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麻黄附子汤 治水病发汗已其脉沉小
  麻黄(三/两)甘草(三/两)附子(一枚/炮)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6b 页 WYG0751-0864b.png
 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取二升半温
 服八分日三服
华陀赤散 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风口噤
 疟妇人产后中风寒经闭腹大
  丹砂(十二/朱)蜀椒 蜀漆 乾姜 细辛 黄芩
  防己  桂心 茯苓 人参 沙参 桔梗
  女萎  乌头(各十/八铢)雄黄(一十/四铢)吴茱萸(三十/铢)
  黄 代赭(各三/两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7a 页 WYG0751-0864c.png
 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耐药者倍覆令汗出欲
 治疟不发一时并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细辛丹
 桂丹砂雄黄不熬馀者皆熬之
实表散 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先服此药则感冒自
 然解散
  附子(炮去/皮剂)苁蓉(酒浸一/宿焙乾)细辛(去/叶)五味子(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四味黄菧建中汤相对合和令停如本
 方煎服不过三四即安妙甚有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7b 页 WYG0751-0864d.png
治伤寒
  用梅实三十枚(去/核)豉一升苦酒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服
治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分别今复取一药兼治天
 行内热脉洪起至二日
  用葛根四两水三升内豆豉一升煮取半升服捣
  生葛根
主一切伤寒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8a 页 WYG0751-0865a.png
  用甘草如中指长炙剉取童便一升煎七合空心
  服日再服
治老少晚发伤寒三月至年末为晚发名栀子升麻汤
  生地黄(一觔/打碎)栀子(三十/枚擘)升麻(三/两)柴胡 石膏(各五/两)
 右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频频服若不
 解更若头面赤去石膏用乾葛四两无地黄用豉一
 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芜荑
雪煎 治伤寒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8b 页 WYG0751-0865b.png
  麻黄(十/觔)杏仁(三斗/四升)大黄(一觔十二两/如金色者)
 右三味㕮咀以雪水五斛四斗渍麻黄入东向灶釜
 中三宿内大黄搅匀调炊以桑薪煮得二斛汁去滓
 复内釜中捣杏仁内汁中复炊之可馀六七斗汁绞
 去滓置铜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搅令调得二
 斗四升药成可丸冷凝丸如弹子大病者以三服白
 汤五合研一丸入汤中适寒温服之立汗出若不愈
 者复服一丸密盛药勿令泄气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9a 页 WYG0751-0865c.png
神仙百解散(出卫生/家保方) 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八般痞
 气山岚瘴疟浑身壮热憎寒或中暑或风疾曲挛手
 足咽喉噎塞十种膈气不思饮食无论百病初觉意
 思不快便先进一二服无不效验妇人产前产后及小
 儿一岁有病皆可服之
  白术 茯苓(各二/两)藿香叶(去/土)橘皮(去/穰)甘草(炙/)半夏
  (擘破生/姜汁制)厚朴(姜汁蘸炙/各三两)
 右先将厚朴半夏为粗末用生姜四两烂研同厚朴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9b 页 WYG0751-0865d.png
 半夏一处拌匀净器中淹一宿次日焙乾却入前五
 味药拌和匀并捣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
 五片或七片煎七分去滓热服伤寒并吃二服常服
 宽中进食或冷物伤脾脏腑不调并皆神效
柴胡散(出十便/良方) 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
 利邪伤寒时疾中臈伏暑
  柴胡(四/两)甘草(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0a 页 WYG0751-0866a.png
 此药冬月可以润心肺止咳𠻳除壅热春夏可以禦
 伤寒时气解暑毒常不可阙兼不以长幼皆可服之
 仓卒可以便得
 一方治急伤寒
  急伤寒气不能言  斯病难医永无传
  半夏研末热酒饮  时间免得赴黄泉
 一方治伤寒
   伤寒不觉甚   半钱好茱萸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0b 页 WYG0751-0866b.png
   水煎空心服    所患即消除
 发汗散治伤寒
  一米二芎四草麻   诸般发汗不如他
  依方修合休交错   强如神仙圣手拿
神仙不卧散(出德/生堂) 解利四时伤寒并一切风疾
  细辛 甘草 人参 藜芦 川芎(等/分)石膏(半/两)
 为末词曰管甚伤寒壮热遍医夹脑头风若嗅一字
 在鼻中嗅下教贤无病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1a 页 WYG0751-0866c.png
五苓散(出医/方)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
 燥咽乾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
 解烦渴不止者宜服之亦治霍乱吐利伤暑门以五
 苓散加甘草一两炙夫疫虽以五种而成若天行时
 症多假六淫及错闷郁折而致之者既有温寒两疫
 风湿岂可不辨但證伤湿而脉色不同与夫一方相
 染长幼同病即当作疫治除辟法外治湿五苓散加
 炙甘草治风用桂枝汤加黄芩无不愈者其如淫邪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1b 页 WYG0751-0866d.png
 交结互织当以类推之
治主一切天行病
 右取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空腹服之便仰卧一
 饭顷时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内如车鸣㽱刺痛良
 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令煮浆水粥于
 井中悬著待令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
 吃即困人
治天时行热病亦堪发汗甚有功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2a 页 WYG0751-0867a.png
 右用浮萍草一两四月十五日者麻黄去节根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
 水二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去滓热
 服汗出及差又治恶疾遍身疮者取水中浮萍浓煮
 汁清浴半日多效此方甚可也
火㷔散(出永类/铃方) 治伤寒恶候
  舶上硫黄 附子(去皮/剉用)新腊茶(各一/钱)
 右为细末先将好酒一升调药入大新碗口中加火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2b 页 WYG0751-0867b.png
 摊荡令乾合于瓦上每一碗下烧热艾一拳大以瓦
 撑起无令火著直至烟尽冷即刮取细研入磁合盛
 每服二钱酒一盏共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讶伤寒阴
 毒者四肢冷脉沉细或吐泻恶心烦燥胸中结鞕或
 传作伏阳在内汤水不下先吃一服如吐却更进一
 服服后心中热其病已瘥如表未解浑身壮热脉气
 洪大宜用发表药或表解者更不发热便得眠卧浑
 身有汗若少有痞结脉实方可下之渐用调和脾胃补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3a 页 WYG0751-0867c.png
 治元气之药也
急提盆散(出千/金方) 杂病非阴候者主之
 右用草乌头不以多少生研极细为末葱一枝肥者
 削去须头圆上有葱汁湿蘸之从榖道中
治病后须乱不可理通
 右生麻油二升将发解开安净铜器中用油淹渍之
 细将钗子领发斯须并自通
一方(出肘/后方) 治伤寒手足疼痛欲死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3b 页 WYG0751-0867d.png
 右取羊屎煮汁以灌之差止亦疗时疾阴囊及茎热
 肿亦可煮黄檗洗之
无忧散(出危/氏方) 治伤寒调理失序毒气内结胸腹胀满
 坐卧不安日久不瘥狂言妄语大小便不通或复吐
 逆
  臈月黄牛胆(以天南星为末置胆内缚令/𦂳当风避日悬之侯乾取用)
 右为末以人参半两煎汤七分盏调末二钱乘热服
 迟顷更以热人参汤投之或唾便溺下黄黑恶物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4a 页 WYG0751-0868a.png
 效
治伤寒阮和南蒸法
 右以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可以水小洒取蚕砂
 若桃叶桑柏诸米糠及麦麸皆可趣用易得者牛马
 粪亦可用但臭耳桃叶欲落时可益收取乾之以此
 等物著火令厚二三寸布席卧上温复用此发汗汗
 皆出若过热当审细消息大热者可重席汗出周身
 辄使止当厚衣覆身勿令遇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4b 页 WYG0751-0868b.png
治暴伤寒
  用荆芥豉汗煎服之
治伤寒无论阴阳神验方
  用皂角一梃肥者烧令赤为末以水五合和顿服
  阴阳伤寒以酒和服
治太阳伤寒
  用栝楼根二两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小便
  利即差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5a 页 WYG0751-0868c.png
神丹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脉涩恶寒发热体痛
  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附子(一两半炮/裂去皮脐)赤茯苓(一/两)川乌头
  (一两半炮/裂去皮脐)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人参(一两去/芦头)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生姜汤下五
 丸良久吃热粥一盏投之得汗为度若不汗汗少不
 解复服如前法若得汗足应解而不解者当服桂枝
 汤此药多毒热者令饮水寒者温饮解之治疟初发
 服二丸要略用细辛不用人参别有射干枣一枚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5b 页 WYG0751-0868d.png
 赤丸治寒气厥逆
六味清散方(出圣/惠方)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桔梗(一两/去芦)白术(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
  (脐/)防风(一两/去芦)细辛(一/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以生姜汤调服服药后食顷不汗
 出者饮稀粥一盏以发之暖复汗出漐漐可也勿令
 流离汗出若汗大出不止者薄衣覆之如未得汗者
 当更服之以得汗为度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6a 页 WYG0751-0869a.png
橘皮汤(出圣/惠方) 治太阴病不解虽暴烦下利十馀行而
 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腐秽已去故也
  陈皮(一两汤浸/去白穰焙)生姜(一/两)
 右细剉和匀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桂枝芍药汤(出圣/惠方) 治太阴病下之后腹满时痛
  桂枝 赤芍药 人参(去芦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剉)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6b 页 WYG0751-0869b.png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一方无甘草
术附子汤(出脉类/钤方)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
 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三枚水一盏半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七物黄连汤 治夏月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其人善烦
 呕逆支满剧如遇祟寒热相抟故令善烦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7a 页 WYG0751-0869c.png
  黄连(十八/铢)茯苓(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芍药 葛根(各一/两)
  甘草(一两/六铢)小麦(三/合)
 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分三服不能一升者
 可以稍服之病势安乃卧药主解毒气服后胸中热
 及咽喉痛皆差其明日复煮剂如法服之此汤无毒
 但除热下气安病人小儿服者三分之一以水四升
 煮得二升稍稍服
柴胡饮子 解利大小人伤寒馀热不已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7b 页 WYG0751-0869d.png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升麻 地骨皮
  赤茯苓 赤芍药 龙胆草(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加薄荷沙糖同煎七分温
 服无时小儿分作三服
加减五苓散
  药中之宝五苓散   专治伤寒有大功
  阳證见时须去桂   阴加附子水煎澄
  狂言乱语辰砂末   头目疼痛入川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8a 页 WYG0751-0870a.png
  咳𠻳多加五味子   心气不定麦门冬
  胃中呕逆人参炒   痰多半夏喜相逢
  定喘马兜苓最好   苍术去湿腹中空
  小便闭涩加瞿麦   黄芩能使大便通
  腹中气块三棱末   青皮能退热如烘
  麻黄用根除盗汗   下部赤肿便椒红
  饮水烦渴加乾葛   鼻衄乌药却为功
  眼中黄色茵陈炒   劳复桔梗有神功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8b 页 WYG0751-0870b.png
  目赤令添赤芍药   茵陈退肿又相逢
  眼目肉赤石膏末   陈皮止泻又参同
  急医水气甜葶苈   伏暑灯心浸水中
  二十四證真如决   专心尽救效无穷
半夏橘皮汤 治伤寒病杂病呕哕风眩痰逆欬喘头
 痛并风热反胃吐食诸證
  半夏(炮如/法)陈皮(汤浸洗/去穰)甘草(炙/)人参 茯苓 黄
  芩(去腐心/各一分)葛根(半/两)厚朴(去皮/一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9a 页 WYG0751-0870c.png
 右剉如麻豆大用水三盏生姜一分煎至一盏半绞
 取汁分四服作日食后温服
真方金不换正气散 治四时伤寒五种膈气和脾胃
 止吐泻温中下痰饮止腹痛胀满吞酸噫痞噎塞乾
 呕恶心内受寒湿外感风邪身体沉重肢节酸疼头
 昏鼻塞未分阴阳之间尤宜服之则气自正而邪气
 退又能止汗解山岚瘴气八般疟疾遍身浮肿五劳
 七伤或风气所灌手足肿痛全不思饮食孕妇产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9b 页 WYG0751-0870d.png
 产前皆可服饵霍乱吐泻心腹疼痛又治脾气虚弱
 脏腑时鸣小儿脾胃不和时气诸疾及治四方不伏
 水土凡过岭南北药不可阙
  厚朴(二两去粗皮剉如韭叶阔长/半寸以生姜自然汁罨一宿)半夏(二两汤洗/七次以生)
  (姜四两取/汁浸旬日)橘红(二/两)甘草(二两剉/炒过用)藿香(二两洗/叶取水)苍术
  (二两去皮尖/米泔浸一宿)甘果子(二两取/叶水洗)
 右先用砂锅炒厚朴令香次入苍术炒令紫色又半
 夏炒香热又入甘草炒黄又入橘红炒破方始将藿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0a 页 WYG0751-0871a.png
 香叶二两斡开众药安藿香叶在中心用药遍盖罨
 定少时约藿香叶乾方可用取出同为粗末每服二
 大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
 心服食前亦可常服和一切气亦无瘟疫此乃不换
 金真方也煎时不得犯铜铁器
黄连龙骨汤 治少阴脉沉腹痛咽痛苦烦体犹有热
  黄连(一/两)黄芩 芍药(各一/分)龙骨(半/两)
 右分三服每服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0b 页 WYG0751-0871b.png
葛根汤
  葛根(一/两)麻黄(三分热汤炮/去黄汁焙乾)甘草(半两/炙)桂枝(去/皴)芍药
  (各半/两)
 右煎煮服饵如桂枝汤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半夏(汤/洗)芍药 细辛 乾姜 甘草(炙/)
  枝(去粗皮/各三分)五味子(二/钱)
 右剉如麻豆大每用八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煎至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1a 页 WYG0751-0871c.png
 七分绞汁温服
木香槟榔丸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穰)陈皮(去/白)商枳壳(麸炒/去穰)广茂
  (炮/温)黄连(各一/两)黄檗皮 香附子(拣/炒)大黄(剉炒各/三两)
  牵牛(半觔生取/头末四两)
 右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
 十丸至微利为度食后生姜汤送下
化铁丹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1b 页 WYG0751-0871d.png
  乌梅(八觔不/去皮)巴豆(十六粒不/去皮油)胡椒(四十/八粒)陈皮(去白/五钱)
 右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丸至七
 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枳壳丸
  京三棱(炮三两/二钱)蓬莪术(炮三两/二钱)白术(一两/半)青皮(去/白)
  (一两/五钱)陈皮(去白一/两五钱)木香(一/两)枳壳(麸炒去/白一两)白茯苓(去/皮)
  (一两/半)半夏(汤洗七/次一两)黑牵牛(炮二/两)
 右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2a 页 WYG0751-0872a.png
 生姜汤送下食后服之又方无牵牛(一名导饭丸/)
木香三棱丸(出集/书)
  木香(一/两)荆三棱(二/两)蓬莪术(三/两)大麦叶(微炒/六两)黑牵牛
  (微炒/六两)
 右为细末姜汁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食后姜汤送下
木附汤(出十便/良方) 若但寒头重则眩晕肌肉酸疼牵急
 不得转侧漐漐汗出恶寒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短气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2b 页 WYG0751-0872b.png
 眩晕足寒或时咽痛发热此由寒湿之邪客抟经络
 阳气不得发泄蕴于肌肉之间谓之寒湿之邪其脉
 迟而小弦
  苍术(四/两)芍药 茯苓(各三/钱)人参 甘草(各一/两)附子
  (一两/半)
 右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
通解散(出直/指方) 治四时伤寒内外一功所伤
  苍术(四两轻杵/去粗皮)甘草(二/两)滑石(六/两)黄芩(二/两)石膏(四/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3a 页 WYG0751-0872c.png
 右杵同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
 服日进四服如发汗用葱白盐豉同煎热服如和解
 用生姜五片枣五枚去核同煎去滓热服食前进三
 服
三一承气汤(出宣/明方) 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日数远近
 腹满咽乾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
 反快或湿热内攻而为滑泄热甚喘咳闷乱惊悸狂
 颠目痛口疮舌肿喉痹痈肿阳明胃热发瘢脉沉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3b 页 WYG0751-0872d.png
 下者小儿热极惊风搐捏喘塞并瘢疹黑陷小便不
 通腹满欲死或瘢疹后热不退久不作痂或作瘢痈
 疮癣久不已者怫热内成疹癖坚积黄瘦疳积新久
 卒暴心痛风痰酒膈积滞痰壅风热暴伤酒食烦心
 闷乱脉数沉实或肾水阴亏虚热独甚而僵仆卒中
 一切暴病不语(一名/失音)畜热甚阳厥极深脉反沉细欲
 绝或表乏冲和正气与邪热并之于里则热亢极似
 阴反为寒症或产妇死胎不下及两感表里热甚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4a 页 WYG0751-0873a.png
 下者
  大黄(半两/锦文)芒硝(半两/去皮)厚朴(半两/去皮)枳实(半/两)甘草(一/两)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
 内硝煎二服去滓服
黄连解毒汤(出宣/明论) 治伤寒烦燥热毒烦闷乾呕口燥
 吟呻喘满阳厥极深畜热内甚俗妄传为阴毒者及
 汗下吐后寒凉诸药不能退热势并两感證者
  黄连(去/须)黄檗 黄芩 大栀子(各半/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4b 页 WYG0751-0873b.png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秤半两水一茶盏煎至四分绞
 去滓温服后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半夏
 (三个生/合用)厚朴(二钱去/皮穰)茯苓(三钱去/皮剉)用水一盏半生姜
 三片煎至半盏绞汁温服名曰半夏黄连解毒汤
一笑散(出德生/堂方) 治伤寒感冒
  葱白七根浆水二碗煎一碗去葱先吃后用带拴
  𦂳腰再服酸浆水一碗即吐
𦍑活汤(出保命/集方) 通解利伤寒不问何经中受病皆能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5a 页 WYG0751-0873c.png
 释然解之即或于各经受病虽不尽解亦无坏證
  𦍑活(二/两)防风(一/两)川芎(一/两)黄芩(一/两)细辛(二钱/半)甘草(一/两)
  (炙/)黑地黄(一/两)白术(二两如用苍/术加一两)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无时温服清如
 觉发热引饮加黄芩甘草(各一/两)更随證加头痛恶风
 于白术汤一两内加羌活散(三/钱)都作一服
𦍑活散(出保命/集方)
  𦍑活(一两/半)川芎(七/钱)细辛根(一钱/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5b 页 WYG0751-0873d.png
 如身热依前加石膏汤四钱
石膏汤(出保命/集方)
  石膏(二/两)知母(半/两)白芷(七/钱)
 如腹中痛者加芍药散三钱
芍药散(出保命/集方)
  芍药(二/钱)桂枝(五/钱)
 如往来寒热而呕加柴胡散二钱半
柴胡散(出保命/集方)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6a 页 WYG0751-0874a.png
  柴胡根(一/两)半夏(五钱/洗)
 右加生姜煎如心下痞加枳实一钱如有里證加大
 黄初服一钱次二钱又三钱
论曰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然春夏汗孔
疏虽有汗不当用桂枝宜用黄耆汤和解秋冬汗孔闭
虽无汗不当用麻黄宜用川芎汤和解春夏有汗脉乃
微而弱恶风恶寒者太阳證冬之脉也亦宜黄耆汤无
汗亦宜川芎汤秋冬有汗脉盛而浮发寒身热者乃阳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6b 页 WYG0751-0874b.png
明證春夏之脉也亦宜黄耆汤无汗亦宜川芎汤大抵
有汗者皆可用黄耆汤无汗者亦可用川芎汤
黄耆汤(出保命/集方) 有汗则止也
  黄耆 白术 防风(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五钱至十馀钱或半两水煎温服清汗
 多恶风甚者加桂
川芎汤(出保命/集方) 无汗则发也
  川芎 白术 𦍑活(各等/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7a 页 WYG0751-0874c.png
 右㕮咀同黄耆汤稍热服恶寒甚则反脉大浮半加
 麻黄法云五脏之脉寸关尺也今止言尺寸阴阳也
 如阳缓而阴急表和而里病阴缓而阳急里和而表
 病
若伤寒食少发渴只可和胃止渴不可以太凉药止之
 恐凉药止之损着元气必不能食也
和胃白术汤(出保命/集方)
  白术 茯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7b 页 WYG0751-0874d.png
 起卧不能谓之湿身重是也小柴胡汤黄芩芍药汤
 起卧不安眠睡不稳谓之烦栀䜴汤竹叶石膏汤解
 利四时伤寒能解六经邪气
大白术汤(出保命/集方)
  白术(二/两)防风(一/两)羌活(一/两)川芎(一/两)黄芩(五/钱)细辛(三/钱)
  芷(一两/半)石膏(二/两)知母(七/钱)甘草(五钱或/二钱)枳实(五钱/去穰)
 右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大温服清
 未解更一服两服药滓又作一服春倍防风羌活夏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8a 页 WYG0751-0875a.png
 倍黄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术白芷秋加桂五钱冬
 桂八钱或一两立夏之后至立秋处暑之间伤寒者
 身多微凉有自汗四肢沉重谓之湿温又谓湿淫宜
苍术石膏汤(出保命/集方)
  苍术(细剉/半两)石膏末(三/钱)知母(剉一/钱半)甘草(剉一/钱)
 右同和匀都作一服水两盏煎至一盏温服清谓内
 有湿热也多不欲饮食如身热脉洪无汗多渴者是
 热在上焦积于胸中宜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8b 页 WYG0751-0875b.png
桔梗散(出保命/集方)
  薄荷(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一钱/炙)桔梗(半/两)连翘(二/钱)山栀子
  (二/钱)
 右剉每服五钱或七钱秤半两水煎加竹叶如大便
 秘结加大黄
太乙丹(出杨氏/家藏方) 治伤寒伤风肢节烦痛如破服之解
 寒清热或发热恶寒似瘴非瘴烦燥迷闷面色红赤
 头痛如破服之微汗出立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9a 页 WYG0751-0875c.png
  天南星(四两剉炒/赤匀令焦)石膏(四/两)甘草(取粉秤/三两半)前胡(二/两)
  芎(二两/一分)白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炮/)防风(去芦头/各一两)
 右件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每一两作
 十丸阴乾每服一丸细嚼用葱白薄荷茶清送下不
 拘时侯
祛毒散(出杨氏/家藏方) 解风邪截伤寒
  苍术(四两米泔/浸一宿)甘草(炙/)黄芩 赤芍药(各一/两)赤茯
  苓(半两/去皮)麻黄(去根节/半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9b 页 WYG0751-0875d.png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黑豆十五
 粒同煎至一盏热服不拘时侯
祛寒汤(出杨氏/家藏方) 祛逐寒邪解利伤寒时行瘟疫
  青橘皮(二两不/去白)陈橘皮(二两半/不去白)丁香皮 甘草(炙/)
  乾姜(炮各/一两)
 右为细末如觉身热头疼即抄药一钱沸汤点下不
 拘时侯
顺气散(出王氏/传济方) 调顺冷气解利伤寒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0a 页 WYG0751-0876a.png
  吴茱萸(洗令净春夏用一/两秋冬用半两)麻黄(一两/去节)人参(半/两)诃子
  (半两炒/去掖秤)大黄(三/分)官桂(一两/去皮)厚朴(一两去皮/姜汁炙)乾姜(炮/半)
  (两/)陈橘皮(一两/去白)甘草(二两/炙)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姜枣煎六分通口服如
 外伤邪即先服此三服次服发汗丸散效
益元散(出直/指方) 治身热呕吐泄泻肠澼下利赤白淋漓
 癃闭闷痛小腑不利胸中积聚寒热失宜大益精气
 通九窍六腑生津液去郁结消畜水止渴利中除烦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0b 页 WYG0751-0876b.png
 热心燥胸腹胀痛益五脏大养脾肾之气或肾水不
 足胃土衰弱风寒外感七情内伤阴痿阳衰安魂定
 魄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并皆治之
  滑石(六两腻/好者)甘草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
 无论时日三服或欲冷新水调下亦得解利发汗煎
 葱白豆豉汤下四钱每水一盏葱白五寸豆豉五十
 粒煮取汁七分调下并三服以效为度此药治寒凉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1a 页 WYG0751-0876c.png
 解散郁热设病甚不解多服无害但有益尔本世传
 名大白散俗恶性寒兼易得之贱物而又不明素问
 造化之理故不取本草神验之言而多不用焉若以
 随證验之乃凡人之仙药不可阙也夫伤寒当汗则
 不可下当下亦不当汗者若能急服此药则汗自不
 出而里热亦获小效即有里热便得宣通而愈者或
 半在表半在里可解和而不可吐下发汗者若服此
 药多愈或不愈再服加减凉膈散和解尤妙或必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1b 页 WYG0751-0876d.png
 汗解者更加苍术粗末三钱同煎葱豉汤调服尤良
 或孕妇不宜滑石麻黄桂枝单发汗即用甘草一两
 苍术二两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葱白五寸豉
 五十粒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并二三服取微汗是
 名逼毒散非孕妇皆可服或大白散加麻黄去节二
 两如前法煎服世云神白散更加滑石末与苍术末
 二味最为发汗之妙药乃此方唯正可汗者即用误
 服之则转加热也名曰大逼毒散或解利两感煎凉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2a 页 WYG0751-0877a.png
 膈散调下益元散四钱或下乳用猪肉面羹或酒之
 类调下四钱不拘时候日三服又宜食肉面羹粥催
 产温油浆调下五钱并二三服以产为度或死胎不
 下者三一承气汤一服调下五钱须臾更频用温油
 浆调服前药数服而胎出可活产母也难产或死胎
 不下皆由风燥涩热聚敛结而不能舒缓故产户不
 得自然开通也药力至则结热顿开而产矣后慎不
 可温补而反生燥热也俗未知产后已损血液疼痛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2b 页 WYG0751-0877b.png
 怖惧以致神狂气乱则阴气损虚邪热大甚而为诸
 热證由不明素问造化故不识阴阳反以谓产后诸
 虚百损便为虚冷而无热也误以热味药温补或烦
 渴者不令饮水本虽善心为害多矣岂知治病之道
 但以临时审其脏腑六气虚实名其标本如法治之
 而已矣此药泛常无奇然为效至大而俗以为小
 使忽之此所以反招侮也今以加黄丹桃红名曰经
 玉散加青黛令轻碧色名碧玉散加薄荷叶一分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3a 页 WYG0751-0877c.png
 罗同为末名曰鸡苏散治疗并同但以回避愚俗之
 妄侮尔
柴胡饮子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出金/匮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大腹槟榔(四板并/支子用)陈皮(五/分)
  生姜(五/分)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壳(三/分)减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3b 页 WYG0751-0877d.png
 右各㕮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
 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滞甘草少许
 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
 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诃梨勒丸长服(出金/匮方)
  诃梨散(煨/)陈皮 厚朴(各三/两)
 右末之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
 十丸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4a 页 WYG0751-0878a.png
五积散(出三/因方) 治太阴伤寒脾胃不和及有积聚腹痛
  苍术(泔浸一宿/二十两)桔梗(十/两)陈皮(六/两)白芷 甘草(炙/)
  归(二/两)川芎(一两/半)芍药 半夏(浸去滑/各一两)白茯苓 麻
  黄(去节春夏二/两秋冬三两)乾姜(春夏两半/秋冬二两)枳壳(浸炮去穰/剉炒四两)
  心(春夏三两/秋冬四两)厚朴(姜制炒/二两)
 右先将前十二味㕮咀微炒令香取出当风晾之入
 后枳壳桂朴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
 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温服伤寒手足逆冷自汗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4b 页 WYG0751-0878b.png
 止脉沉细面青呕逆加顺元散一钱同煎热服产妇
 难产经三两日不能生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
 产道乾涩加顺元散水七分酒三分煎并服气血和
 即瘥胎死者不过三服当下其顺元散多少量产母
 虚实加减伤寒发热挟内寒者加葱白二寸豉七粒
 同煎服以汗解
顺元散(出三/因方)
  乌头(炮去皮/尖二两)附子(炮去/皮脐)天南星(炮各/一两)木香(半/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5a 页 WYG0751-0878c.png
 右为末同前法煎此药治内外感寒脉沉伏迟细手
 足冷毛发恂慄伤寒阴證大啜一二盏气和汗出即
 愈
和气治中汤 治伤寒初受病服散吐后宜服
  藿香 人参(各半/两)白术 陈橘皮(各三/两)甘草 乾
  姜 白茯苓(各一/两)
 右件药𢷬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
 分煎至五分即去生姜和滓不计时候温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5b 页 WYG0751-0878d.png
小柴胡汤 治伤寒后肺萎劳(出如/宜方)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三/两)半夏(制二/两半)柴胡(八/两)
 右㕮咀姜五片枣一枚煎 如谵语潮热胃实大便
 利脉洪数宜服 亡阳谵语不可下宜加桂枝芍药
 汤 如自利挟热或垢赤烦渴寒热往来宜加茯苓
  如伤寒喜睡胁痛胸满有热脉数宜服不烦渴身
 冷脉迟宜四逆汤 如伤寒瘥后寒热往来似疟又
 治乾呕日晡发热宜服 如劳复宜服 如腹色青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6a 页 WYG0751-0879a.png
 难治死必吐舌 如呕逆烦躁作渴有寒热脉数喜
 冷加竹茹汤
灵寿县董监军癸丑年冬十二月间雪霁因事至真定
忽觉有风气暴至诊侯六脉俱弦甚按之洪实有力其
證手挛急大便秘涩不通面赤而热此风寒客加于身
也四肢者脾也以风寒之邪伤之作搐急而挛痹乃风
淫末疾而寒在外也内经云寒则筋挛正谓此也本人
素饮酒近日为觉风气不饮内有实热乘于肠胃之间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6b 页 WYG0751-0879b.png
故大便秘涩而面赤热手足阳明受邪外则足太阴脾
之经受风寒之邪用桂枝甘草炙以却其寒邪而缓其
急搐用黄檗之苦寒滑以泻实而润燥急救肾水用升
麻葛根以升阳气行手足阳明之经不令遏绝便以桂
枝性热入手阳明之经为引用润燥复以芍药甘草专
补脾气使不受风寒之邪而退本邪专益肺也加人参
以补元气为之辅佐当归身去里急而润燥和血名活
血通经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7a 页 WYG0751-0879c.png
  升麻 葛根(各一/钱)桂枝(二/钱)当归(二/钱)人参(一/钱)芍药(半/钱)
  甘草(一钱/炙)黄檗(二钱/酒制)
 右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一服而愈
木桂汤(东垣兰/室秘藏) 治寒温所客身体沉重胃脘痛面色
 痿黄
  麻黄(一/钱)桂枝(半/钱)杏仁(十/个)草䓻仁 半夏(各半/钱)炒曲
  (半/钱)苍术(二/钱)橘皮(一/钱)泽泻(一/钱)白茯苓(一/钱)猪苓(半/钱)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7b 页 WYG0751-0879d.png
  蓍(三/钱)甘草(二分/炙)
 右都作一服煎法如常
治伤寒热病服转药后病已效可脏腑仍两三日不出
 后吃食减少仍觉精神不快(出护/命方)
  柴胡(去/毛)桔梗(去/根)麻黄(去/根)杏仁 黄芩 荆芥穗
  大黄(炮/热)牡丹皮(去/心)𦍑活 沉香 木香 独活(各/一)
  (分/)升麻(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一沸急泻出食后和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8a 页 WYG0751-0880a.png
 滓热服
治伤寒热服伤脾浑身肌肉辟痛闻食即恶心思呕吐
 遍身发热两唇乾焦诊其脉即右手关上脾脉一指
 遍洪𦂳如众脉此即为病气在脾宜服此方(出护/命方)
  桔梗 羌活 杏仁 麻黄(去/根)麦门冬(去/心)大黄
  荆芥穗(各一/分)半夏(二/铢)牵牛(一/两)青橘皮(四/两)
 右先杵牵牛半夏二味为末所馀众药只作一处杵
 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葱三枝煎众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8b 页 WYG0751-0880b.png
 末三钱沸一两沸泻出取汁一盏用调下牵牛半夏
 等末二钱食后服
交加散(出如/宜方) 治憎寒壮热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
 风寒二證
  败毒散 五积散
 右等分姜枣煎如体虚宜养胃汤
三建汤(出危/氏方) 治脉微身体冷重自然汗呕吐加丁香
 胡椒各半两(方见积热痼/冷门痼冷类)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9a 页 WYG0751-0880c.png
不卧散截伤寒(出十便/良方)
  苍术 川芎 甘草 藁本(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同煎至八分
 去滓热服不以时
茯苓利膈汤(出保生/回车论)
  茯苓(一/两)牛蒡子(二两/炒)荆芥穗(一/两)桔梗(一两/微炒)甘草(半/两)
  (炙紫/色)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同煎六分去滓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9b 页 WYG0751-0880d.png
 温服日二三服不拘时侯
解肌汤(出保生/回车论)
  麻黄(一两去/根节)苍术(四两/去皮)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炙)荆芥穗
  (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续续二三服微汗出即解
千金不传散(出澹/寮方) 治伤寒兼主感风
  苍术(七两竹篮盛水/中搅洗不去皮)乾葛(三两/半)甘草(七钱/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0a 页 WYG0751-0881a.png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加葱煎茶调亦可
桂枝汤(出鲍/氏方) 治伤风头痛鼻鸣乾呕发热自汗恶风
 或寒热汗出则少解如疟状脉浮洪虚大
  桂枝(一/两)白芍药(一两/半)甘草(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煎八分食前服讫盖被取微汗
 或发滞漏不止小便难四肢拘急加炮附一分或项
 强漐漐反汗出恶风加乾葛一两半或汗后身痛脉
 沉迟加芍药生姜各半两人参一两半或呕逆更加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0b 页 WYG0751-0881b.png
 茯苓半夏人参陈皮冬末春初宜桂枝汤五积散盛
 夏时及淋家酒家衄家于桂枝汤加黄芩或夏日只
 用本方增芍药名建中汤治气痛等疾加乌药香附
 炒
加减香苏叶(出医方/大成)
  香附子(一/两)紫苏梗(二/两)陈皮(一/两)甘草(半/两)
 右为末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生姜三片
 连根葱白二茎同煎热服 头痛加川芎白芷 头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1a 页 WYG0751-0881c.png
 痛如斧劈加石膏连须葱头 偏正头风加细辛
 石膏薄荷 太阳穴痛加荆芥穗石膏 伤风自汗
 加桂枝 伤风无汗加麻黄(去/节)并乾姜 伤风恶寒
 苍术 伤风发热不退加柴胡黄芩 伤风咳𠻳不
 止加半夏杏仁(去皮/尖) 伤风胸膈痞塞加制枳壳
 伤风鼻声风重咽鬲不和加苦梗旋覆花 伤风痰
 涎壅盛加白附子天南星 伤寒鼻内出血加茅花
  伤寒气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 伤风鼻塞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1b 页 WYG0751-0881d.png
 通头昏加羌活荆芥 伤风不解咽喉肿痛加苦梗
  伤风中脘寒不思饮食加去白青皮枳壳 伤寒
 呕吐恶心不止加丁香半夏 伤寒后时作虚热不
 退加人参 伤风饮食不能消化加缩砂仁青皮
 伤风一向不解作潮热白日至日中不退日日如是
 加地骨皮柴胡人参庵䕡 初感风寒头疼作热鼻
 塞声重加羌活川芎 感风腰痛不能伸屈加官桂
 桃仁 感风浑身痛不止加赤芍药紫金皮 感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2a 页 WYG0751-0882a.png
 胫项强急不能转动加羌活官桂 腹肚疼痛加木
 香 腹肚疼刺不可忍加姜制吴茱萸七粒 小腹
 疼痛时刻不可忍加木香姜枣 妇人忽然大便疼
 痛不能下地加木香木瓜吴茱萸 妇人被性所苦
 胸膈痞疼胁肋痛小便急疼加木香枳壳 妇人被
 气疼所苦加木香缩砂仁 𦝩胃不和中脘不快加
 谷茅神曲 伤食吐呕泄泻腹痛加乾姜木香 心
 卒痛者加延胡索酒一盏 饮酒太过忽遍身发疸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2b 页 WYG0751-0882b.png
 或两目昏黄加山茵陈山栀子 中酒吐恶加乌梅
 丁香 妇人经水将行先期发热加苏木红花 妇
 人产后作虚热不退烦渴加人参地黄 产后发热
 不退加人参黄耆 产后腰疼不止加当归官桂冷
 𠻳不已加乾姜五味子杏仁 脾寒加良姜青皮草
 果 脚气加木香木瓜牛膝紫金皮茱萸川练子
 感风寒发热头疼加不换金正气散 感寒头痛壮
 热恶寒身痛不能转动加料五积散 饮食不进欲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3a 页 WYG0751-0882c.png
 吐不吐加丁香与萝卜子 感寒头痛发热身疼分
 阴阳加败毒石膏 妇人产后风脚手疼痛生料五
 积散人参败毒散加木瓜不换金正气散加地黄川
 芎同煎
术附汤(出保生/回车论)
  白术(二两剉/如麦豆)附子(一枚以半两为率炮裂/去皮脐剉如麦豆粒)
 右如法制一处于杵臼中良时治之勿令作末每四
 钱以水一盏半煎及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不拘时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3b 页 WYG0751-0882d.png
 后凡言日进三服者疾势稍重当促数服而未痊当
 作汤剂
半夏中和汤(出保生/回车论)
  半夏(二两汤浸七/次切片焙乾)厚朴(四两剉去/粗皮剉碎)苍术(四两刮去/粗皮剉令)
  (极/碎)独活(二两/剉碎)草豆蔻(十五个去壳剉碎以上四味/一处杵碎生姜屑一觔同杵)
  (摩烂又慢/炒紫色)甘草(三两炒/令紫色)
 右如法制一处杵为粗散每服炒四钱水一盏半生
 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日进三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4a 页 WYG0751-0883a.png
 服胃损人可常服岚瘴诸邪皆不能为害
茯苓茱萸丸(出保生/回车论)
  茯苓 吴茱萸(浸五次/焙乾)芍药(不问赤白/皆可用)黄连(去/须)
 右等分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
 二十丸温热水下如无蜜即用饭丸量大小加减不
 计时候
升麻葛根汤(出保生/回车论)
  麻黄(二两/剉)葛根(二两/细剉)芍药(四两/剉)甘草(一两炙/紫色剉)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4b 页 WYG0751-0883b.png
 右件筛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
 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服不拘时候
麻黄桂枝汤(出保生/回车论)
  麻黄(二两去/根节)桂枝(一/两)葛根(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一两炙/紫色)
 右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同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夜一服
三苓散(出保生/回车论)
  茯苓(一/两)(一/分)白术(二/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5a 页 WYG0751-0883c.png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粥饮调下日二三服不计时
 候
桂苓散(出保生/回车论)
  茯苓(二两/剉)(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日二三服不计时候
 每服药后饮沸汤或粥饮一盏或半盏为佳
猪苓散(出保生/回车论)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阿胶(先杵碎/炒为末)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5b 页 WYG0751-0883d.png
 右四味等分如法制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
 八分去滓入阿胶末二钱再上火沸温服日二三服
术桂汤(出保生/回车论)
  白术(三两/剉)(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日二三服不计时候
 以上三药服饵主疗并与五苓同
圣僧散(出卫/家宝) 治时行一切伤寒不论阴阳不拘轻重
 应老幼及孕妇皆可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6a 页 WYG0751-0884a.png
  香白芷(一觔/生剉)甘草(半两/生剉)
 右二味焙乾碾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枣二枚生
 姜三片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热服用衣被盖覆如
 人行五六里更进一服汗出即愈此药可卜病之好
 恶如煎得黑色或误打翻即难愈如煎得黄色无不
 愈者煎药之时要在志诚
加减正气散(出卫生/家宝) 治伤寒伤风不论表里但连进
 二服立效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6b 页 WYG0751-0884b.png
  藿香叶 半夏(研细用姜汁/搜和炙黄色)厚朴(去皮/姜炙)陈皮(去/白)
  草(研以上味乃/局方正气散)再加白茯苓草果仁
 右各等分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
 七分食前稍热服
和中益胃汤(出诚/效方) 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常泄若不
 泄却秘而难见在后传作湿毒下鲜红血腹中微痛
 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轻之可得按之空虚
  熟地黄(三/分)当归(酒制/四分)升麻(半/钱)苏木(一/分)藁本(二/分)炙甘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7a 页 WYG0751-0884c.png
  草(三/分)柴胡(半/钱)益智仁(二/分)
 右件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一
 服而愈
茯苓白术汤(出十便/良方) 治伤寒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
 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
 枝加此方
  芍药 生姜 白术 茯苓(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
  (个/)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7b 页 WYG0751-0884d.png
 右切每服半两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温服小便利
 则愈忌海藻菘菜酢桃李雀肉等
阴阳应象论曰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曰湿盛则
霖霪骤注盖以真气已亏胃中火盛汗出不休胃中真
气已竭若阴火亦衰无汗皮燥乃阴中之阳阳中之阴
俱衰四时无汗其形不久湿衰燥旺理之常也其形不
久者秋气主杀生气者胃之榖气也乃春少阳生化之
气也张耘夫因闰二月尽天阴雨阴寒湿相杂缘官事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8a 页 WYG0751-0885a.png
饮食失节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
寒重添厚衣心胸间时作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此
乃胃中阴火炽盛与外天雨之湿气峻热两气相合令
湿热大作汗出不休兼见风邪以助东方甲乙之风药
去其湿以甘寒药泻其热羌活胜湿汤主之
  炙甘草(三/分)黄耆(七/分)生甘草(五/分)生黄芩 酒黄芩(各/三)
  (分/)人参 羌活 防风 藁本 独活 细辛
  蔓荆子 川芎(各三/分)升麻 柴胡(各半/钱)薄荷(一/分)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8b 页 WYG0751-0885b.png
 右件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细辛以下入
 轻清四味再上火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之一服而止
 诸證悉去
胡洽大露宿丸(出本/草) 主寒冷百病方
  矾石(炼/)乾姜 桂心 皂荚 桔梗(各二/两)附子(三/两)
 右𢷬筛蜜丸服如梧桐子大五丸日三渐增以知为
 度
治伤寒方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9a 页 WYG0751-0885c.png
 右用半夏一升洗滑焙乾𢷬末小麦面一升合和以
 水溲令热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药成初吞
 四五枚日二稍增至五十枚旋合旋服觉病减欲更
 重合亦佳禁食饧与羊肉
治伤寒汗不出搐挛手脚(出本/草)
 右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川山甲二两为末酒糊和
 丸大一寸许捏扁置所患足心下劈葱白盖药以帛
 缠定于暖室中取热水浸脚至膝上久则水寒又添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9b 页 WYG0751-0885d.png
 热水候遍身汗出为度丸一二日一次浸脚以愈为
 度
治伤寒热壮在脏腑狂躁烦满大小便闭塞(出本/草)
 取苦枣肉蜜为丸服佳
治伤风寒热骨节碎痛出汗治中风面目浮肿咽喉不
 通安胎妇目除肝秽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杀百
 药(出本/草)
 以葱叶作羹粥煠作齑食之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0a 页 WYG0751-0886a.png
治伤寒大毒𠻳(出本/草)
 以饴糖于蔓箐薤汁中煮一服顿服之
治伤寒热毒(出本/草)
 以人屎水渍饮弥善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𦂳名曰伤寒若关前寸脉力小关
后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降气已盛先见乎
脉也宜投药和之表之也
  调脉汤 阳明少阳也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0b 页 WYG0751-0886b.png
  葛根(一/两)防风(半/两)前胡(七钱/半)炙甘草(半/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一块如枣大拍碎同
 煎如寸脉依前力小加枣三枚同煎服
葛根柴胡汤 阳明少阳也
  葛根(一/两)柴胡(一/两)芍药 桔梗 甘草(各五/钱)
 右为末每服五钱生姜一块葱白三寸同煎服
薄荷汤 阳明也
  薄荷(一/两)炙甘草 防风(各半/两)人参(七钱/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1a 页 WYG0751-0886c.png
 右为末水煎服
防风汤 阳明也
  防风(一/两)炙甘草(四/钱)旋覆花 桔梗(各半/两)制厚朴(七/钱)
  (半/)
 右为末生姜一块加荆芥穗五钱同煎
六物麻黄汤 太阳阳明也
  麻黄(去节/一两)葛根(七钱/半)人参(半/两)炙甘草(半/两)苍术(去皮/七钱)
  (半/)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1b 页 WYG0751-0886d.png
 右为末枣二枚同煎服后犹恶风加荆芥穗七钱丁
 香皮半两
七物柴胡汤 太阳少阳也
  柴胡(三/两)苍术 荆芥穗 麻黄(去节各/一两)炙甘草(七/钱)
  加当归(一/两)
 右为末生姜一块枣三枚葱白三寸同煎
太阳證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风自汗脉尺寸俱浮缓
者是劳也桂枝汤主之是阴经荣药也闲卫气使阴气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2a 页 WYG0751-0887a.png
不泄此药为卫虚而设也 若发汗过多发热头面摇
卒口噤反背张反背张者太阳兼阳明也去风养血防风
当归散主之
  防风 当归 川芎 地黄(各一/两)
 右剉每服一两水三盏煮至二盏去滓温服 如无
 汗者葛根汤主之 如有汗者桂枝加葛根
白术汤 治伤风寒上解三阳下安太阳神方
  白术(二/两) 如汗之改苍术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2b 页 WYG0751-0887b.png
 右㕮咀煎服若发热引饮加黄芩(生一/两)若头痛恶风
 加羌活散三钱半
太阳證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无汗脉尺寸俱浮而𦂳
是病发于阳阳者卫也麻黄汤主之是阳经卫药也开
腠理使阳气伸泄此药为卫实也
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二證大青龙汤主之老用桂
枝麻黄各半汤后改用九味羌活汤
黄蓍建中加当归汤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3a 页 WYG0751-0887c.png
  黄蓍 当归(各一/两半)白芍药(三/两)(一两/一分)甘草(一/两)
 右粗末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盏半煎至
 八分去滓取七分清汁日三夜二服尺脉尚迟再作
 一剂
发表汤 太阳也
  麻黄(去节一/两半)苍术 舶上丁香皮(各七/分)炙甘草(半/两)
  人参(半/两)当归(半/两)加桂枝(五/钱)细辛(半两如多减半/汗不止则多)
 右为末生姜一块枣三枚同煎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3b 页 WYG0751-0887d.png
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则其变
不可胜言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解表神方
  羌活(一两半治太阳支节痛君主之药也然非此/无主也却乱反正之主也故大无不通小无)
  (不入关节痛/非此不治)
  防风(一两半治一身尽痛卒伍卑下之职/一听君命将而行随所使所引而至)
  苍术(一两半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内传之于足太阴脾)
  细辛(五钱治足少/阴肾苦头痛) 川芎(一两治厥阴/头痛在脑)
  白芷(一两治阳明/头痛在额) 生地黄(一两治少阴/心热在内)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4a 页 WYG0751-0888a.png
  黄芩(一两治太阴/肺热在胸) 甘草(一两能缓里急调和/诸药故有国老之称)
 以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一不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
 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热
 服以羹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脉浮而不解者先急后缓 脉沉而不解者先缓后
 急
 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治杂病有神中风行经者加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4b 页 WYG0751-0888b.png
 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并三者合而成痹等
 證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地寒热温凉四时邪气加减
 补泻用之炼蜜作丸亦可加生地黄各半治两感伤
 寒如神用豆淋酒煎治破伤风
太阳经伤寒得里胸中有热胃有邪气传阳明本也腹
痛欲呕者热在内也宜黄连汤
  甘草 黄连 乾姜 人参(各七/钱半)大枣(三/枚)
 右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5a 页 WYG0751-0888c.png
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二證易老
原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后亦改用九味羌活汤无论有
汗无汗并宜服之
  易老利发九味羌活汤
治伤寒唇𦂳
 右用鳖甲及头烧灰作末傅之
治伤寒大热心闷
 右用槐子烧存性为末酒服方寸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5b 页 WYG0751-0888d.png
治汗不出拘挛腰脚并耳聋
 右用荆三棱茯苓米醋浸夏月浸四日冬月浸六日杵
 为末醋汤调下三钱
治汗后霍乱者
 右用败扇烧为末和粉粉身上
发汗法(出活/人书)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能濈濈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
 水淋漓服汤中病即已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服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6a 页 WYG0751-0889a.png
 须腰以上厚衣覆之令腰以上汗出淋漓而腰以下
 至足心觉微润病即可解若病證仍在者三日内可
 三汗之令腰脚周遍为度
一法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𦂳叩脑后风府穴向前
礼百馀拜汗出自解(出神/效方)
 
 
 
普济方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6b 页 WYG0751-0889b.png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