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751-01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一百二十四  明 周王朱橚撰
  伤寒门
   歌
定数歌括
  甲一乙二丙三当丁四戌五己六乡庚七辛八壬
  属九癸十论流坎地行
伤寒平气歌 己酉辛猪乙卯春坤元己未丑中因火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751-0192d.png
  运癸巳加临定六气不及平气生戊戌辰午庚子
  对庚寅反得配庚申六阳太过还平气相反阴阳
  子细寻
伤寒五运所属歌括 戊亥午申皆是火己寅属木未
  酉金子辰水位丑卯土万两黄金学也轻
伤寒天符例 司天与运同 是名天符星
  假令戊子日戌为火运子为火气只是天符此日
  病者因半也 伤寒岁会例 运与支同是也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751-0193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751-0193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751-0193d.png
论伤寒南政司天脉歌
  南政司天北在泉厥阴右寸不虚言太阴左寸休
  言应少阴两手寸不显
论伤寒北政司天脉歌
  北政司天南政同厥阴左尺不离宗太阴右寸休
  言应少阴两手寸无踪
论伤寒南北二政逐年六气脉不应总歌诀
  南太丑未北辰戌左寸不应不须疑南厥己亥北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751-0194a.png
  寅中右寸不应脉来迟北司丑未南魁罡右尺不
  知何处藏北厥乾巽南坤艮左尺不应莫休忙子
  午南少北卯酉双手可口多不就坎离北少南门
  户两手尺脉俱无有
伤寒南北二政司天括法
  南政司天甲子己丑年顺迁
  北政司天乙丑金木水火土逆迁
  岁神之气是司天左进三辰为在泉天背南面言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751-0194b.png
  左右北地左右面南言司天便为三气客地为终
  气必应然地左间居中之气欲知地气自排连
  司天主一年之天气为前三气管一年
  司地主一年之地气管后三气
  诀法一年移一位以至六居而环会矣然上下相
  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
  病主胜客则病逆也客胜主则病顺也主客之胜
  而无复也所为三阴三阳自有盛衰之理也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751-0194c.png
  假令少阴在中则厥阴居右太阴居右此不可易
  也少阴则主寸尺不应厥阴司天在泉当在右故
  右不应太阳司天在泉当在左故左不应也
  假令辛亥年此政六气补泻即是客气退司天地
  二位是厥阴风木馀郊此
  一阳明土下厥阴风木  二太阳水下少阴君火
  三厥阴木下少阳相火  四少阴火下太阴土
  五太阴土下阳明燥金  六少阳木下太寒水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751-0194d.png
  丙戌庚壬子午年两尺不应乙辛丁亥癸丑未年
  两尺不应已后都应但逢申巳年南政以下皆此
  政
论伤寒南政阴阳脉交死歌
  甲寅甲申厥阴位右是太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
  交死厥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己丑己未交地左右是少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751-0195a.png
  交死太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己亥己巳交天右右是少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
  交死太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甲子甲午交地左右是太阴左厥阴南政阴阳脉
  交死少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751-0195b.png
论伤寒南政三阴司天脉歌
  甲子甲午少阴位右是太阴左厥阴两寸不应司
  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巳己亥厥阴位右是少阴左太阳两寸不应司
  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丑己未太阴位右是少阳左少阴两寸不应司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751-0195c.png
  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论伤寒南政三阴在泉脉歌
  甲寅甲申厥阴位右是太阳左少阴两尺不应在
  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卯己酉少阴位左是太阴右厥阴丙尺不应在
  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751-0195d.png
  甲辰甲戌太阴位右是少阳左少阳两尺不应在
  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论伤寒北政阴阳交死脉歌
  乙辛丁癸己亥年右是少阴左太阳北政阴阳脉
  交死厥阴主位交天左
    又曰
  丙戌寅壬辰戌年右是厥阴左阳明北政阴阳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751-0196a.png
  交死太阳主位交天左
    又曰
  己辛丁癸卯酉年右是厥阴左太阴北政阴阳脉
  交死少阴主位交地左
    又曰
  丙戊庚壬辰戌年左是厥阴左少阳北政阴阳脉
  交死太阳主位交地
论伤寒北政三阴司天脉歌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751-0196b.png
  丙戊庚壬子午年右是太阴左厥阴两尺不应司
  天脉不取三辰行金运
    又曰
  乙辛丁癸己亥年右是少阴左太阳两尺不应司
  天脉不取三辰行木运
    又曰
  乙辛丁癸丑未年右是少阴左少阳两尺不应司
  天脉不取三辰行水运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751-0196c.png
论伤寒北政三阴在泉脉歌
  丙戊庚壬寅申年右是太阳左太阴两寸不应在
  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乙辛丁癸卯酉年右是厥阴左太阴两寸不应在
  泉脉前取三辰行火运
    又曰
  丙戊庚壬辰戌年右是少阴左少阳两寸不应在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751-0196d.png
  泉脉前取三辰行火运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751-0197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751-0197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751-0198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751-0198c.png
图解伤寒运气说
经曰夫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證诊脉法曰天地
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岁运更移顺交作变而生病
者亦阴阳之常理也谓岁当阳在左而反于右谓岁当
阴在右而反于左左交者卜死若左右独然非交是谓
不应惟庚申己亥辰戍丑未八年有应也谓寸尺反者
死谓岁当阴在寸而反见于尺谓岁当阳在尺而反见
于寸若寸尺反者死若寸尺独然非反见是谓不应唯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751-0198d.png
卯酉四年应之故运有南北政令脉有寸尺交反又如
此政两寸当沉细不应而反浮大移于两尺脉沉细不
应是谓交如此者死谓如南政而寸当沉细不应而反
浮大移于两尺沉细不应是谓反如此者死若寸独然
或尺独然不应者非交非反也上病而已举此为例馀
岁同法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粗工不知呼为寒
热攻寒令脉不变而热疾已生制热令寒脉如故而寒
疾又起欲求其适安可得乎夭狂之由卒于此也盖六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751-0199a.png
脉与运气胜复临遇正当行令正当运化之时而脉动
不相同似诸论政之则大同小异若交气交连时日及
期而见无相先后不及太甚方谓之平若差之者当其
病脉也当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言死
生也凡三阴司天在泉上下南北二政或左或右两手
寸尺不相应皆为脉沉下者仰手而沉覆手则沉为浮
细为大者也若不明此法如过渊海问津岂不遇乎区
区白手不能晓明也若能参䆒气运脉法详考图局尺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751-0199b.png
寸相应不相应明其补泻而施治可谓备矣其运图者
诸本不载其文令依素问五运论至其要论启玄子注
解仲景图局具列于后使我同志意晓其意又何不达
于圣意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751-0199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751-0200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751-0200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751-0201a.png
  文甲芍甘附子尊茯苓四逆乙相吞丙内调胃君
  须记五苓丁戊更兼庚茯苓甘草须寻己栀子䜴
  内壬癸辛
  廉字号十證
  廉甲栀厚乙栀姜丙是真武丁禹粮戊内四逆己
  调胃桂枝庚后小柴强
  武字号十證
  武甲小柴乙建中丙内大柴神有功丁柴加芒戊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751-0201b.png
  调胃承气桃核己中攻庚柴龙骨牡砺妙辛壬两
  字刺期门癸中用药知何是救逆汤加品味行
  砂字号六證
  桂枝加桂破甲吉桂甘龙牡乙排连丁戊抵当丙
  调胃轮流破己扺当元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751-0201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751-0201d.png
阳明四十四證
  木字号十證
  调胃木甲是阳明乙丙戊己小承分丁庚壬丙大
  承气癸中白虎自来辛
  土字号十證
  土桂甲己乙厢真丙是䓢蔯抵当丁戊庚辛属大
  承气壬圭茱莄癸五苓
  金字号十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751-0202a.png
  金甲麻元最喜新乙丙调胃便来亲丁曰小承堪
  作伴从戌至癸大承尊
  火字号十證
  火豉栀子甲戊君猪苓丁丙乙虎分癸中蜜导猪
  胆汗麻壬小柴庚己辛
  水字号四證
  阳明水甲抵当汤乙使茵蔯偏好强栀子蘖皮寻
  丙队麻黄小豆水丁方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751-0202c.png
少阴二十三證
  天字号十證
  天甲麻黄细辛高麻附甘草乙相包黄连阿胶丙内用
  丁戌附子己庚桃辛内茱萸壬猪肤癸中甘结有功劳
  人地二号共十三證
  人甲苦酒丙白通半夏散中乙家逢丁丙白通猪
  胆汁戊中真武有神功通脉四逆须寻己辛用猪
  苓四逆庚壬癸大承兼地用甲承四逆乙丙同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751-0203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751-0203b.png
  假如末二支上数到寅申二字只为少阳證
少阳一證
  假如母字号下三證丑寅二字三合巳酉丑为号
太阴三證
  少阳太阴合四證
  纪母二字号共四證
  少阳一證小柴胡太阴第二桂枝除第三證中四
  逆辈桂加大黄丙相如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751-0203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751-0203d.png
厥阴十九證  乾字号十證
  乾甲鸟梅乙虎差当归四逆丙中猜当四加吴姜
  丁妙戍巳四逆庚瓜蒂茯甘于辛升麻丸姜连苓
  参癸内棑
  坤字号九證
  坤甲四逆通脉分乙丁白头丙桂尊戊内小承庚
  四逆己中栀子豉为君辛吴茱萸谒记取壬小柴
  胡常在心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751-0204a.png
痓湿暍等證
  痓五證
  甲乙戊丁治痓寻桂枝续命问活人葛根承气须
  详用丙是括姜桂剂循
  湿六證
  湿申穷源用五苓乙宜栀子蘖皮平猪苓丙内为
  佳剂丁位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751-0204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751-0204d.png
上太阳一十六證
  日字号十證
  上太甲乙丁桂枝丙加葛根加桂时戌内寻證随
  方治桂加厚朴己相随庚加附子辛芍药去芍壬
  中加附知桂枝麻黄各半癸后人学者记心机
  月字号六證
  先刺池府甲桂强乙中桂枝二麻黄白虎加参寻丙内
  丁桂二越婢一汤桂去桂加术茯戊芍药甘草己寻常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751-0205a.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751-0205b.png
中太阳六十六證
  贪字号十證
  贪中甲乙葛根汤丙加半夏入前方根黄连苓丁
  丙戊己庚中是麻黄辛壬大青龙最妙癸小青龙
  是本乡
  巨字号十證
  中阳巨甲小青龙贵加杏丙刑踪桂枝乙丁戊壬
  癸麻黄汤中己辛庚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751-0205c.png
  禄字号十證
  麻黄甲禄最为良桂枝乙丙妙神方姜附子桂戌
  芍药麻杏甘膏己丙相桂枝甘草庚堪用辛茯桂
  甘大枣汤厚甘半参壬丙癸茯桂术甘癸是常
  文字号十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751-0206a.png
下太阳三十九證
  震字号十證
  太陷胸元震甲方乙丙戊内大胸汤丁大柴胡己
  小陷庚中小陷白散强辛壬期门堪可刺小柴胡
  在癸中藏
  离字号十證
  小柴胡汤离申丁柴胡加桂乙相侵丙柴桂姜己
  十枣五苓散妙出于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751-0206b.png
  兑字号十證
  兑甲甘草泻心汤乙赤石脂禹馀粮旋覆代赭于
  丙麻杏甘膏丁丙藏戊癸参庚大柴妙己大黄速
   心汤辛中瓜蒂壬无药白虎加参癸是方
  坎字号九證
  坎中甲乙虎加参丁黄苓加半夏生丙内无药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751-0206c.png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751-0207a.png
五运六气主病图说
  夫主五运六气阴阳虚实无越此图经曰上天也
  下地也谓天周也五行之位天垂六气地布五行
  天顺地左回地羕天东转木运之后天气常馀气
  不加君火却退一步加相火之上故五岁退一位
  右迁故曰左右周天馀而复会会遇也言天地之
  道常五岁晔馀气迁加复与五行座再会而为岁
  法也周天谓天周地位非天六气也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751-0207c.png
识伤寒铃法归号总例歌括
  上阳日月辰与巳中阳午上起贪星下阳子震兑
  离坎阳明卯木顺相生逢申便是劳复證寅上须
  安霍乱名寅申少阳纪一證太阴丑母用心精少
  阴子起天人地痉亥暍卯湿未乘若问厥阴归号
  处乾坤巳亥亦分明调理伤寒真妙诀万两黄金
  价也轻
伤寒铃法看病字号歌括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751-0207d.png
  日月俱为上太阳日十月六各分张贪巨禄文廉
  武破六十六法属中阳震离坎兑三十九此诀名
  为下太阳阳明木火土金水四十四證五行藏纪
  属少阳只一證太阴三法母身傍少阴子起天人
  地二十三种是寻常乾坤厥阴一十九霍劳各六
  莫轻忘痉五暍三湿亦六就中仔细为消详阳證
  一百六十六阴證四十五条章仲景元来为此数
  总于前證尽包藏后学若还通此法强如端坐检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751-0208a.png
  名方
痉湿暍脉病證治法
  痉五證
   痉甲
发热无汗反恶寒刚痉应从表实看郁热感寒筋强直
葛根汤下便能安
   痉乙
发热汗出不恶寒此名柔痉亦难安表虚感湿太阳病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751-0208b.png
葛根剂或桂枝煎
   痉丙
太阳发热为表病其脉还当大且浮今反细沉名曰痉
瓜蒌桂枝汤可投
   痉丁
太阳之病发汗多致令阳微筋不和不必尽因寒湿得
小续命汤用之瘥
   痉戊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751-0208c.png
身热足寒头项强面赤目赤證非常有时头热还摇动
有时口噤背反张其脉沉迟并弦细治法还宜承气汤
  湿六證
   湿甲
太阳关节痛而烦脉细沉时作湿看小便不通大便快
但当利水五苓煎
   湿乙
湿家体色似薰黄身热而疼岂可当此是湿家脾色现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751-0208d.png
便宜栀子柏皮汤
   湿丙
背强头汗欲得衣膈间满哕小便稀渴而不饮口中燥
亦须选用五苓医
   湿丁
下之额上汗微微小便利而喘者危下利不止亦死證
麻黄加术颇相宜
   湿戊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751-0209a.png
发热身疼面色黄喘而头痛脉犹强病在头中寒湿重
瓜蒂如神搐鼻良
   湿己
一身尽痛不能移发热日晡所剧时此名风湿脉沉细
麻黄薏杏甘草医
  暍三證
   暍甲
太阳身热恶寒时汗出还教渴不支此因中热名为暍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751-0209b.png
人参白虎用之宜
   暍乙
太阳发热脉微弱身痛而重最难当此由夏月伤泠水
五苓瓜蒂并称良
   暍丙
发热恶寒身重痛脉来迟芤细而弦洒然毛耸小便后
手足逆泠自生寒小有劳时身即热口开而喘齿痕乾
汗下温针俱不可清暑益气法东垣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751-0209c.png
上太阳脉病證治法  十六證
   日甲
阳浮阴弱卫中强身热还教汗不藏啬啬恶寒翕翕热
鼻鸣乾呕桂枝汤
   日乙
太阳头痛热烘烘汗出之时又恶风荣卫调和邪亦解
桂枝汤里有奇功
   日丙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751-0209d.png
太阳为病项背强汗出之时又恶风桂枝葛根汤可主
祛风和表亦为功
   日丁
太阳之病本属表误下还令气上冲可与桂枝汤解外
里虚须更变而通
   日戊
太阳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不解相将成坏證
桂枝不中再寻思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751-0210a.png
   日己
桂枝本为解肌药酒客不喜桂枝汤喘家却须加朴杏
吐者服之脓血伤
   日庚
发汗之馀漏不乾小便涩闭屈伸难桂枝附子汤煎燎
敛液回阳病即安
   日辛
下之脉促胸间满煎与桂枝去芍餐此是阳虚表渐入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751-0210b.png
散邪通气始能安
   日壬
太阳脉促客邪干下后阳虚更恶寒桂枝汤中除芍药
却加附子一枚煎
   日癸
发热恶寒脉更微此时吐下汗皆非有热无汗身应痒
桂枝麻黄各半宜
   月甲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751-0210c.png
先服桂枝烦不解风池风府刺之安大阳经病风邪泄
再与桂枝愈弗难
   月乙
桂枝服后形如疟大汗之馀脉更洪桂枝二与麻黄一
解散寒邪荣卫通
   月丙
桂枝汗后更烦渴脉大而洪亦可危散热生津和表里
人参白虎疗之宜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751-0210d.png
   月丁
发热恶寒太阳病热多寒少脉尤微此證无阳何可汗
桂枝越婢按方施
   月戊
头项强痛身发热虽经汗下邪犹结心下满痛兼停饮
桂枝去桂加苓术
   月己
脉浮自汗小便数筋急心烦虚證多反与桂枝攻其表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751-0211a.png
得之便厥可如何烦躁咽乾并呕逆乾姜甘草剂调和
厥愈足温当益血芍药甘草治其疴胃气不和或讝语
调胃承气用之瘥若更烧针重发汗四逆汤煎慎勿讹
中太阳脉病證治法  六十六證
   贪甲
太阳中风项背强无汗恶风几几摇解表葛根汤可治
微汗之时病即消
   贪乙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751-0211b.png
太阳阳明合病攻里虚寒甚客胸中阴性下行必自利
亦与葛根主治同
   贪丙
太阳合病与阳明有时但呕不下利邪气相干气不和
葛根汤加半夏治
   贪丁
太阳病本桂枝證医反下之利不止喘而汗出兼脉促
葛根芩连汤主此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751-0211c.png
   贪戊
无汗而喘复恶风痛连骨节及腰中寒则伤荣宜发汗
速用麻黄大剂攻
   贪己
太阳合病与阳明喘而胸满气难平此非表实不可下
麻黄解表效偏灵
   贪庚
十日以外脉浮细嗜卧之时病渐降胸满胁痛柴胡服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751-0211d.png
但浮不细与麻黄
   贪辛
发热恶寒脉浮𦂳身疼不汗躁而烦大青龙汤饵之愈
一服汗者止后煎
   贪壬
脉浮而缓身不痛体重乍轻兼中风更无发厥吐利證
妙者青龙大剂攻
   贪癸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751-0212a.png
表未解时水气停呕而发热𠻳声声水寒相搏因伤肺
小青龙剂疗之平
   巨甲
利减麻黄休发汗芫花逐水善调停如渴而烦除半夏
却入瓜蒌津液生噎者去麻加附子小便不利用茯苓
喘肿麻黄亦不用杏子仁添补肺经此是小青加减法
随时消息要分明
   巨乙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751-0212b.png
卫强荣弱證如何脉弱而浮表未和纵日久时须汗解
桂枝汤剂疗其疴
   巨丙
太阳未解下之早微喘应知气不舒可与桂枝汤解表
更加朴杏逆方除
   巨丁
表邪未解汗偏宜误下须知是逆施欲解肌时微发汗
妙剂还当用桂枝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751-0212c.png
   巨戊
发汗不解复下之脉浮反下亦非宜初来本是柴胡證
今与桂枝且解肌
   巨己
发热身疼汗又无脉浮而𦂳表未除服药微除还见衄
宜与麻黄汤剂扶
   巨庚
脉浮而数法当汗发热身疼属太阳洒洒恶寒邪在表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751-0212d.png
麻黄汤剂用之良
   巨辛
脉浮伤卫数伤荣荣卫之邪表病明速饵麻黄汤发汗
莫教深入别传经
   巨壬
自汗之时荣气和风邪客卫汗尤多桂枝与服风邪散
荣卫和谐病得瘥
   巨癸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751-0213a.png
中风脏亦无他證时时发热汗尤多里和表病汗之愈
宜与桂枝汤剂和
   禄甲
伤寒在表脉𦂳浮不发汗时致衄流邪拥于经因迫血
麻黄汤剂疗之瘳
   禄乙
伤寒不便六七日有热头疼可下之小便清时还发汗
头疼而衄桂枝宜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0751-0213b.png
   禄丙
发汗身凉为已解却才半日又增烦脉浮而数邪犹在
更用桂枝汤则安
   禄丁
已经汗下犹坚燥夜静昼烦表里虚脉更沉微无大热
乾姜附子最相须
   禄戊
发汗之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荣血伤可与桂枝汤作主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0751-0213c.png
新加参芍与生姜
   禄己
汗后不可用桂枝汗出而喘表邪为麻黄杏草石膏剂
以散其邪正合宜
   禄庚
发汗过多心下悸其人叉手自冒心此是阳虚气不足
桂枝甘草剂宜斟
   禄辛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0751-0213d.png
汗后其人脐下悸阴邪上逆作奔豚茯甘桂枣汤煎疗
降肾滋脾效莫伦
   禄壬
发汗之馀腹胀满内无津液客邪侵降气和脾通壅滞
厚朴姜甘半夏参
   禄癸
吐下表虚作头眩心中逆满气冲胸更教误汗身摇振
术甘苓桂奏奇功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0751-0214a.png
   文甲
发汗不解反恶寒得之应作表虚看芍药甘草与附子
荣卫调和病即安
   文乙
汗下交攻试问贤其邪犹在燥烦傅茯苓四逆汤能治
诊更精微證下愆
   文丙
发汗恶寒是表虚但热还因里未除调胃承气汤宜服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0751-0214b.png
泄实和中病可袪
   文丁
汗馀烦渴胃中乾胃气和时病即痊若更脉浮与有热
服下五苓津液还
   文戊
脉浮而数表邪干汗后重教渴且烦和表五苓兼润燥
调其荣卫治何难
   文己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0751-0214c.png
汗出而渴用五苓汗而不渴费调停茯苓甘草汤宜用
表解卫和津液生
   文庚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表里兼渴饮水浆还欲吐
是名水逆五苓谙
   文辛
伤寒发汗吐下后反覆虚烦不得眠剧者心神颠倒甚
速将栀子豉汤煎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0751-0214d.png
   文壬
汗下之馀邪不散胸中窒塞热而烦可用栀子豉汤吐
邪散热除病必安
   文癸
伤寒误下五六日心中结痛客邪为身热不去虚烦甚
栀子䜴汤急吐宜
   廉甲
下之腹满又心烦卧起都教不得安泄满吐烦君记取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6a 页 WYG0751-0215a.png
山栀厚朴剂宜煎
   廉乙
丸药下之热不去正气损兮邪气留热在胸中烦不解
乾姜栀子剂宜投
   廉丙
汗而不解热难除汗出过多阳气虚心悸头眩身振振
须凭真武妙汤扶
   廉丁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6b 页 WYG0751-0215b.png
汗家不可重发汗心虚恍惚乱而烦小便巳时阴内痛
补心通水禹馀丸
   廉戊
下之身痛利清榖阴盛阳微邪又牵救里先须投四逆
攻邪然后桂枝煎
   廉己
发热头痛脉反沉不差遍体痛难禁此为里症虚寒甚
救里宜煎四逆斟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7a 页 WYG0751-0215c.png
   廉庚
汗出少气时发热此是荣虚并卫强好与桂枝汤解散
调和荣卫即安康
   廉辛
伤寒中风五六日寒热往来胸不舒嘿嘿不欲思饮食
心烦而呕费踌躇邪初入里无定处或为之證更难拘
随时加减宜详慎和中解表小柴胡
   廉壬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7b 页 WYG0751-0215d.png
邪正分争结胁下寒热因之自往来有时默默仍加呕
愈病良方用小柴
   廉癸
身热恶风头项强胁满口渴手足温此名半表半里證
小柴胡剂莫因循
   武甲
阳涩阴弦内有寒腹中急痛建中餐不差亦是柴胡證
去苓加芍治之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8a 页 WYG0751-0216a.png
   武乙
伤寒得病二三日欲传未传气血虚心悸而烦先建里
小建中汤主治须
   武丙
误下曾经十馀日郁郁微烦呕不安心下急时因胃热
大柴胡剂愈何难
   武丁
伤寒不解十三日呕而胁满本柴胡医施丸药非其治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8b 页 WYG0751-0216b.png
潮热重教发日晡热已更加微下利此是邪乘肠胃虚
先与小柴汤解表后入芒硝胃热除
   武戊
伤寒不解又过经讝语方知有热蒸自利脉和为内实
胃间客热用调承
   武己
其人热结在膀胱下血宜先解表凉外已解时少腹急
更用桃仁承气汤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9a 页 WYG0751-0216c.png
   武庚
下之不解胸满烦惊而讝语小便艰一身尽重难转侧
龙骨柴胡牡蛎安
   武辛
伤寒腹满讝语时寸𦂳而浮肝乘脾木行乘土名纵脉
当刺期门慎勿迟
   武壬
发热恶寒自汗出大渴腹满小便通肝来乘肺名横脉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9b 页 WYG0751-0216d.png
亦刺期门便见功
   武癸
脉浮火迫必惊狂起卧不安耗损阳去芍桂枝加蜀漆
蛎龙骨救逆汤
   破甲
针处被寒因起核必发奔豚气上冲炙其核上各一壮
桂枝加桂便能通
   破乙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0a 页 WYG0751-0217a.png
火逆复下及烧针烦躁之时不可禁桂草龙骨牡蛎剂
火邪解散敛真阴
   破丙
太阳过经十馀日心下温温欲吐之腹满便溏烦郁痛
此證柴胡汤亦宜若经吐下伤胃气但欲呕时便可知
当与调胃承气剂下其胃热复何疑
   破丁
太阳中风病不解热结膀胱欲发狂小便自利少腹鞕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0b 页 WYG0751-0217b.png
畜血须知用抵当
   破戊
脉沉而结病身黄小便不利茵陈汤便利如狂血證谛
抵当汤用泻之良
   破己
伤寒有热少腹满小便不利今反利有血当为畜积时
抵当丸子为主治
 普济方卷一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