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a 页 WYG0751-00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一百十八  明 周王朱橚 撰
  寒暑湿门
   中热(论/)
夫湿者天之阴雨宿雾地之山泽蒸气人或中之必溢
于血脉而流于关节也其或久处卑湿常住水泾或冒
雨露而行劳伤汗出衣里冷湿皆能为病经云湿为停
着左传曰淫腹疾是以受湿之人一身痛重百节酸痛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b 页 WYG0751-0038b.png
四肢肿满筋脉弛长发热恶寒小便秘涩大便飧泄也
若气不和平湿中稍重亦令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涎
潮昏塞有类风證治之之法宜利小便治湿不利其小
便非其治也宜于渗汤方下求之忌不得以火却发汗
并妄转泻湿家误汗必作痓令人角弓反张如中风状
下之则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
死 寒热风湿皆能并合为病故有风湿寒湿温證各
不同为治亦别不可不明辨也风湿者风气与湿气相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a 页 WYG0751-0039a.png
搏也其證肢体烦重不可转侧筋脉掣痛不得屈伸额
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欲发其汗但漐漐身润则
风湿俱去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去而湿气相并也其證
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缓而细宜与麻黄白术
汤以发散其表除湿去寒也 中暑者脉沈而细微缓
以湿溢肌肉肌肉浮则脉沈细夫湿者在天为雨在地为
土在人为脏为脾故湿喜归脾脾虚喜中湿故曰湿流
关节之中多使人䐜胀四肢关节疼痛而烦久则浮肿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b 页 WYG0751-0039b.png
喘满昏不知人著肾者腰痛身重如坐水中著脾者四
肢浮肿不能屈伸挟风则眩晕呕哕兼寒则拳拳痛或
泄泻发黄身热鼻塞直视郑声虚汗脚气腹中胀脐下
坚次之 夫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风者
八方之虚风湿者水湿之蒸气若地下湿复少霜雪其
山水气蒸兼值暖燠迎人腠理开便受风湿其状令人
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四肢缓纵不随入脏则瘖
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为脚气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a 页 WYG0751-0039c.png
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频更易栉器用之 夫湿温者
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或汗未乾即浴温热相搏则
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又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恶寒
反热关节尽疼手足倦怠不自胜持其脉阳濡而弱阴
小而急治在太阴宜与茯苓白术汤不可发汗汗出必
不能言耳聋不知所在身清而色变名曰重暍如此者
医杀之耳 凡男子妇人小儿手足麻痹肌肉不仁者
风寒湿三气相杂至合为痹先用黄芩芍药汤吐之吐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b 页 WYG0751-0039d.png
讫次用通解丸通经而泻之讫更用辛甘之剂汗之汗
泻之后可用当归清凉饮子兼乌荆丸除湿丹和血行
经之药则愈矣 凡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
豆蔻乌梅姜附酸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
削于外三焦闭溢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面黄
腹大小便赤色两足按之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
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寒凉宜于燠室不
透风处用火一盆藉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量病人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a 页 WYG0751-0040a.png
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
三法行毕脏腑空虚先宜以淡浆粥养肠胃三两日次
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灯心汤调下亦可如大势未尽更
服神功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水道既平之后宜
大将息慎忌油盐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则不复作矣
   方
金砂流湿丸治男子妇人杂證及风湿酒湿
  木通(一两/去皮)泽泻(一两/半)木香(一/两)白茯苓(去/皮)大黄(去皮/各一)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b 页 WYG0751-0040b.png
  (两/半)滑石(五/两)海金砂(五/钱)牵牛头末(五/两)郁李仁(一/两)
 右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八十丸生
 姜汤下忌湿面 如小便不通灯草汤下 如伤酒
 生姜汤下 酒疸食黄萝卜汤下 痢疾高良姜汤
 下 妇人血气不调当归汤下 肢节疼痛温酒下
  心痛者韭根汤下 膈气枳实汤下 中风槐角
 汤下
除湿丹(出宣/明论)治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5a 页 WYG0751-0040c.png
  槟榔 甘遂 赤芍药 葳灵仙 葶苈(各二/两)
  乳香(一两/研)没药(一两/别研)牵牛(半/两)大戟(炒三/两)陈皮(四两/去白)
  泽泻(二/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五十丸加至八十
 丸食前温水送下得更衣止后服前后忌酒二日药
 后忌湿面甘草三两日食温淡粥补胃一方无泽泻
桂苓白术丸(出御药/院方)治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满壅塞开
 坚结痛闷增进饮食调和脏腑无问寒湿湿热吐泻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5b 页 WYG0751-0040d.png
 利皆能开发以令遍身流湿润燥气液宣平而愈解
 酒毒疗肺痿劳嗽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服之利
 止为度随證调之
  官桂 茯苓(去/皮)半夏(已上各/一两)乾生姜(一/分)白术 橘
  红皮(去/白)泽泻(各半/两)黄连(半/两)黄柏(二/两)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丸生姜汤下
 食后服
桂苓白术散(刘先生/直格方)治伤寒中风冒暑饮食内外一切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6a 页 WYG0751-0041a.png
 所伤传受温热内甚或头痛口乾或吐泻损渴或小
 便赤涩大便急痛或泻痢间作并一切湿热霍乱吐
 泻转筋急痛腹满或中外诸邪所伤而兼吐泻者湿
 热尤用之(一名桂苓甘露饮/方见本方门暑类)
舟车丸治积聚潮热有时胃气不和遍身肿满或水湿
 蛊气足肿腹胀气凑不舒腹肠间结聚大便不通并
 皆治之
  甘遂(煨/)陈皮 青皮(各一/两)木香(半/两)芫花(醋/炒)大戟(浆/水)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6b 页 WYG0751-0041b.png
  (浸一宿/各一两)大黄(二/两)牵牛(头末/四两)取蛊加芜荑(半/两)
 右为细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量虚实加减食
 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苍术复煎散治寒湿相合脑痛恶寒项筋脊骨脾眼痛
 膝膑痛脉沈洪无力行步身沈重
  苍术(四两水二碗煎至二大/盏去滓入下项药味)羌活(一/钱)升麻 泽泻
  柴胡 藁本 白术(各半/钱)黄柏(三/钱)红花(少/许)
 右煎去滓稍热服之空心取微汗为效忌酒湿面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7a 页 WYG0751-0041c.png
渗湿汤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
 淋大便溏泄皆因坐卧湿处或因雨露所袭或因汗
 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下重疼两脚酸痛腿膝或
 肿或不肿小便癃闭肿疼悉能主之
  苍术 白术 甘草(各三/钱)乾姜 茯苓(各二/两)
  橘红 丁香(各一/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三枚去滓
 食前温服煎至六分此药治脾不和呕逆恶心大便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7b 页 WYG0751-0041d.png
 时时溏泄尤得其宜一方减橘红丁香名肾著汤腰
 重而冷痛者大宜服之或不因湿气所伤乃是风寒
 相搏以致腰疼宜服生料五积散仍加桃仁数个煎
 服若肾虚致痛当服补药
栝楼根汤治风湿加渴甚者
  石膏(二/两)栝楼根(三/分)人参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葛根
  (一两半生用/乾者只三钱)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8a 页 WYG0751-0042a.png
 滓服
寻痛丸治走注流湿已后宜用袭经络除疼痛
  棕闾皮(烧存性/一两半)皂荚子仁(二两/炒)当归(去芦/头炒)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各/一两)川山甲(酥炙/一两)木香(半/两)麝香(二钱/别研)
 右同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
 丸不拘时候温酒下或木瓜汤送下
渗湿汤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重
 疼发热恶寒或多汗恶风或小便不利大腑溏泄项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8b 页 WYG0751-0042b.png
 背强急手足时厥周身麻痹肢体微肿
  白术(二/两)人参(半/两)乾姜(炮/)白芍药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桂枝(不见/火)甘草(炙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三枚煎
 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三花神祐丸治中满腹胀喘嗽淋闭一切水湿肿满湿
 热肠垢沈积变生疾病久病不已黄瘦困倦气血壅
 滞不得宣通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9a 页 WYG0751-0042c.png
 涎嗽头目眩运疟疾不已症瘕积聚坚满痞闷酒积
 一切痰饮呕逆及妇人经病不快带下淋沥无问赤
 白并男子妇人伤寒湿热腹满实痛新久瘦弱俗不
 能别辨或泥常法用转动之药兼治久新腰痛并一
 切下痢及小儿惊疳积热乳癖肿满并宜服之
  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温炒/各半两)牵牛(二/两)大黄(一两/已上)
  (为/末)轻粉(一钱一方/无轻粉)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9b 页 WYG0751-0042d.png
 丸温水下每日三服加至快利利后常保养宣通气
 血稍进酒食病痞闷极甚者使多服则顿攻不开转
 加痛闷则初服两丸每加两丸至快利为度以意消
 息小儿丸如麻子大随强弱增损三四岁者三五丸
 依前法一方崔宣武神祐加黄柏
人参紫苑散治湿热流注足胫肿痰咳等
  人参 川芎 木香 防己 白术(各一/两)紫苑(去/皮)
  苦葶苈(炒紫色/各二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0a 页 WYG0751-0043a.png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四片乌梅一个
 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日进三服慎湿面温酒等
 物
接骨丹逐湿气定疼痛肿疾并皆治之
  骨碎补(去毛/一斤)败姜 生地黄(去土净洗/各一两)蒲黄(半/斤)
  白面(二/斤)
 右为细末一处拌匀用隔年好米醋熬滚热调药放
 温于痛处如药冷再用热醋调敷如此七次用绵包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0b 页 WYG0751-0043b.png
 之大有神效一料分作七处七日用之
除湿汤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
 便涩利
  平胃散加半夏面(炒/)霍香 白茯苓 白术
 右各等分用水二盏姜枣煎服一方去白术用赤茯
 苓
黄耆建中汤治伤湿鼻塞身痛
  黄耆(微/炙)辣桂(各二/两)甘草(炙二/两)白芍药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1a 页 WYG0751-0043c.png
 右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四片枣三枚煎至八
 分去滓食前服一方入饧糖少许再煎令溶稍热服
赤茯苓丸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
 小便赤涩
  葶苈(四/两)防己(二/两)赤茯苓(一/两)木香(半/两)
 右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
 白皮汤下食前服
牛黄白术丸治腰脚湿气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1b 页 WYG0751-0043d.png
  黑牵牛(头末/二两)大黄(二/两)白术
 右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
 汤下如要快利加至百丸
五加酒方
  五加根茎(细剉/五斗)六月六日曲末(三/斗)黍米(一石糯/米亦得)
 右三味以水五斗共五加同下于大釜中以木度深
 浅与水平尅之即更添水一石五斗并前计两石即
 下火煎旋旋急火取药汁减下至水尅处卧得以大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2a 页 WYG0751-0044a.png
 盆安净筐篚中安净布单兼滓漉著筐中其汁在盆
 中唯有五斗且别盛密封盖之又重取所漉者五加
 滓以水煮之如别有五加添和同煮更佳取此汁用洮
 米拌饭炊之如常炊法用前五加浓汁渍曲且炊米
 五斗酿之馀五斗分为两酘如常造酒法酒熟压漉
 密封头每服一盏煖食之渐加勿令醉又远志十两
 末之下酿中益炒玄参及蛇皮肉亦得其糟与已下
 食之尤佳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2b 页 WYG0751-0044b.png
补骨脂丸治伤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乳石补益之
 药百端不应唐郑相公为海南节度七十有五越地
 卑湿服诸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般主李摩诃
 献此方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验十
 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
  破故纸(十两拣/净为末)胡桃肉(去皮二十/两研如泥)
 右胡桃肉泥入破故纸末更以好炼蜜和匀如饴盛
 磁器中旦日以温酒化药一匙服之不饮酒者以温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3a 页 WYG0751-0044c.png
 熟水化下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但
 禁食芸台羊肉
牵牛汤治腹中湿气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小
 便不利
  黑牵牛(头末/一两)厚朴(姜制/半两)
 右研末每服二钱煎姜汤调下或临时水丸梧桐子
 大姜枣汤下十丸亦得
茯苓白术汤治冒雨滋著于肌肤或因汗出浸渍或因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3b 页 WYG0751-0044d.png
 燥恣得病觉腰重脚弱身体烦痛头眩等證其脉细
 弱
  白术(一两/炒)附子(一两生熟/临时消息)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去粗皮/半两)
  甘草(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服
加味术附汤治中湿脉沈而微缓湿气归脾流于关节
 之中多使人腹䐜胀倦怠四肢关节痛疼而烦或一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4a 页 WYG0751-0045a.png
 身重著久则浮肿喘满昏不知人挟风眩晕呕哕兼
 寒则挛拳掣痛治之不得猛发汗灼艾通泄惟利小
 便为佳此方主之及治大小便皆自利
  白术(去/芦)甘草(炒一/两)附子(炮一/两半)赤茯苓(一/两)
 右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三枚煎七分
 日三服才见身痹又三服当如状勿怪盖术附并
 行皮中逐水气故尔法合加桂一两大便坚小便利
 则勿加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4b 页 WYG0751-0045b.png
术附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
 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
 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白术(二/两)甘草(炒一/两)附子(熟七/钱半)
 右剉细每服三钱姜七片水一盏半煎一盏食后温
 服
白术汤治中湿口噤不知人
 用白术半两去芦以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5a 页 WYG0751-0045c.png
 以水代日三服夜一服鲍氏方云湿气中脾则䐜胀
 四肢痛久则肿喘挟风则眩晕挟寒则挛拳不可大
 发汗不可灼艾泄泻当利小便大汗或大下皆死
无敌丸
  赤土(四两/醋碎)川山甲 苍术 自然铜(火煅/七次)赤小豆
  (生/用)赤芍药 山栀子 橘皮 木鳖子 香白芷
  木瓜 苏木 生地黄 熟地黄 荆芥 地龙
  (蛤粉炒已/上各四两)骨碎补(二/两)晚蚕沙(二/斤)当归(一/两) 紫金皮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5b 页 WYG0751-0045d.png
  (半/斤)乳香(一/两)没药(一/两)大乌头(一/个)
 右为细末用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酒
 送下或茶清亦可好醋为丸妙
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大便
 滑泄亦治咳嗽不能卧不敢食(一名白术/木香散)
  橘皮(一两/去白)木香(一/分)滑石(六/两)槟榔(三/钱)茯苓(一两/去皮)
  木猪苓(去/皮)泽泻 白木 官桂(各半/两)甘草(二/钱)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6a 页 WYG0751-0046a.png
 温服大小便秘先服十枣汤二三日后再服此药一
 方不用甘草
生附汤治受湿腰痛
  附子(生二/钱半)苍术(炒/)杜仲(姜炒各/半两)牛膝(酒浸/焙)厚朴(制/)
  乾姜(生/)白术 茯苓 甘草(炙各二/钱半)
 右㕮咀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三枚水一盏半煎至八
 分去滓食前服
防己黄耆汤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6b 页 WYG0751-0046b.png
 力关节烦疼自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风水客搏腿
 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防己(四/两)黄耆(五/两)甘草(三两/炙)白术(三/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三枚同煎
 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盖覆温卧汗出差明
 医深造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喘者加麻黄胃中
 不和加芍药气上冲加桂下有陈寒加细辛服药后
 当如虫行皮中腰以下如水服后以下令微汗出瘥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7a 页 WYG0751-0046c.png
天门冬汤疗气湿体疼恶风微肿
  天门冬(三两/去心)葛根(四/两)生姜(三/两)桂心(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两人)甘草(二两/炙)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汁忌海藻菘菜
 生葱鲤鱼
人参附子汤治风湿身体疼痛欲折肌肉如刀所刺
  人参(去芦/头)黑附子(炮去/皮脐)乾姜(炮/裂)芍药 茯苓(去/皮)
  甘草(炙/)桂心(各一/钱半)白术(二/钱)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7b 页 WYG0751-0046d.png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
 服不拘时候一方去桂用乾地黄二两
七物独活汤疗脚弱及中风湿缓纵不随
  独活(五/两)葛根(四/两)乾姜(三/两)桂心(四/两)半夏(四两/洗)
  甘草(炙二/两)防风(三/两)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得少微
 汗出好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七圣散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8a 页 WYG0751-0047a.png
 痛不能步履
  续断 独活 防风 杜仲 蓖薢 牛膝(酒浸/一宿)
  甘草
 右各修事净焙乾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活血应痛丸治风湿客于肾经血脉凝滞腰脚重疼不
 能转侧皮肤不仁遍身麻木上攻头面虚肿耳内常
 鸣下注脚膝重痛少力行履艰难亦治项背拘挛不
 得舒畅常服活血脉壮筋骨使气脉宣流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8b 页 WYG0751-0047b.png
  狗脊(去毛/四斤)苍术(米疳浸一宿/去皮六斤)香附子(去毛炒/七斤半)陈皮
  (洗去蒂/五斤半)没药(别研一/十二两)葳灵仙(洗二/斤)草乌头(炮一/斤半)
 右为细末用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
 粒至二十粒用温酒或熟水任下不拘时候久服忌
 桃李雀鸽诸血物
疗风湿身体疼痛恶风微肿方
  桂心(四/两)麻黄(二两/去节)芍药(二/两)天门冬(二两/去心)生姜(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两人)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9a 页 WYG0751-0047c.png
 右㕮咀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忌鲤鱼生
 葱海藻菘菜
治风湿脉浮身汗出恶风
  甘草(二/两)黄耆(五/两)汉防己(四/两)生姜 白术(各三/两)大枣
  (十二/枚)
 右㕮咀水六升煮取汁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
 解如蛊行皮中卧取汗
麻黄汤疗头风湿面如针刺之状身体有肿恶风汗出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19b 页 WYG0751-0047d.png
 短气不能饮食
  麻黄(四/两)芎藭(一/两)莽草(一/两)当归(一/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两人)
 右剉以水五升煮取汁二升去滓分作三服日三糜
 粥将息佳
薏苡麻黄汤疗风湿身烦疼日晡发热剧者(一名麻黄/杏仁薏苡)
 (仁/汤)
  薏苡仁(半斤一方/用二两)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杏仁(二两去/皮尖两)
  (人/碎)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0a 页 WYG0751-0048a.png
 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湿家
 烦疼可以甘草麻黄汤发汗不瘥更合饮加白术四
 两名白术麻黄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等物
疗风湿百节疼痛不可屈伸汗出
  芍药(四/两)甘草(炙三/两)芎藭(四/两)附子(三两炮/四破)
 右㕮咀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十里顷忌猪
 肉海藻菘菜等物
甜瓜子丸治风湿相搏腰脚疼痛大有神效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0b 页 WYG0751-0048b.png
  甜瓜子(三两净/炒黄色)乾木瓜(一两半/去皮穰)葳灵仙(一/两)川乌(半/两)
  (炮去/皮脐)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
 送下避风处少息汗出为度服药后当日忌食热物
 及相反药材畏半夏瓜姜贝母白芨之类凡病在上
 食后在下食前服之
木瓜丸治风湿客抟手足腰膝不能举动
  木瓜(一斤去/皮挖孔)吴茱萸(一两/择净)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1a 页 WYG0751-0048c.png
 右以茱萸入木瓜内用线系定蒸烂入青盐半两研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茶酒任送下牛膝
 酒服之尤佳
治风湿手足腰腿疼痛等證
 用猪牙皂角不蛀者一斤剉碎为细末用多年米醋
 熬成膏子夹纸摊贴大效
苍术散治风湿常服壮筋骨健步
  苍术(一斤用粟米泔水浸过用竹刀刮去筋皮半/斤以童子小便浸半斤无灰好酒浸之良)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1b 页 WYG0751-0048d.png
 用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取出苍术于净地
 上撅一坑以炭火煅红去炭将浸苍术酒小便倾于
 坑内却放苍术于坑内用瓦器盖覆用泥封固经一
 宿取出苍术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盐汤或酒调服
 常服除湿壮筋骨明目
乳香没药丸治远年近日风寒湿气攻注脚膝或肿或
 痛筋挛不能屈伸脚不能踏地及一切疼痛往来不
 已并宜服之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2a 页 WYG0751-0049a.png
  乳香(别/研)没药(别/研)骨碎补(去/毛)葳灵仙(去/土)宿砂仁
  白附子 甜瓜子 牛膝(酒浸/一宿)当归(去/芦)乾木瓜
  地龙(去/土)木鳖子(各一/两)白牵牛(三两/微炒)
 右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
 木瓜汤下温酒亦可不拘时候服
上马丸治寒湿臂痛腿脚疼筋骨诸疾
  川乌(炮/)木香(半两不/见火)虎骨(酥/炙)牛膝 杜仲
  木瓜 当归(酒/浸)败龟板 自然铜(醋/淬)黄耆(蜜/炙)白术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2b 页 WYG0751-0049b.png
  (各一/两)
 右为细末用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
 酒送下
麒麟竭散治寒湿传于经络疼痛不可忍
  血竭 南乳香 没药 白芍药 当归(各六/两)
  水蛭(杆碎炒/令烟尽)麝香(各一/钱)虎脑骨(酥炙黄五钱/一作虎胫骨)
 右为末和匀每服三钱温酒调下食前服痛立止甚
 者不过二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3a 页 WYG0751-0049c.png
应痛丸治寒风损手脚疼痛及诸湿
  生苍术(一/斤)舶上茴香(十二两/微炒)破故纸(一斤半/炒半生)
  骨碎补(又名胡丝姜一片樟桂石/上生亦可旋取上去毛用)川山甲(六两去/膜桑灰)
  (炒胀为度榆/灰亦可用)生草乌(一斤碎剉/如麦子大)
 右除草乌一斤用生葱一斤连皮生老姜一斤擂烂
 将草乌一处淹两宿焙乾连前药作一处日乾或焙
 乾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日一服每
 服止五十丸酒或汤下病在上食后停片时服病在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3b 页 WYG0751-0049d.png
 下空心服讫忌一时热物
熨烙当归散治寒湿流注腰腿疼痛经脉逆滞不得宣
 通
  防风(去芦/头)当归(去芦/头)藁本(去/土)独活(剉去/土)荆芥穗
  顽荆叶(已上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用药一两半盐四两熳炒令热用绢
 袋盛去痛处熨烙
生附除湿汤(出仁斋/直指方)治寒湿交攻身体冷痛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4a 页 WYG0751-0050a.png
  生附子(二/两)苍术(二两/制)白术 厚朴(制各/一两)木瓜(二/钱)
  粉草(炙三/钱)
 右为末每服六钱重水四盏姜十五片煎取两盏分
 作二服又名除湿汤
附子麻黄汤(出三/因方)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
 口喎语声混浊心腹䐜胀气上喘不能动转
  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荡)白术(去/芦)乾姜 甘草(炙/)人参
  (各等/分)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4b 页 WYG0751-0050b.png
 右为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
 服
麻黄白术汤(出三/因方)治寒湿身体疼痛烦无汗恶寒发热
 脉浮缓细
  麻黄(去节/三两)桂心(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二十个/去皮炒)白术(四/两)
 右为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
 服
芎术除眩汤(出医方/大成)治感寒湿头目眩晕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5a 页 WYG0751-0050c.png
  官桂 甘草(炙二/钱半)川芎 附子 白术(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三钱姜七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
 食前服
续断丸(出衔药/院方)治血通关节经络引滞气散寒湿治筋
 挛骨痛
  续断 蓖薢(各二两/剉碎)牛膝(酒浸/焙乾)杜仲(去粗皮剉碎/炒令丝尽好)
  乾木瓜(各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送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5b 页 WYG0751-0050d.png
 下食前服
应痛丸治寒湿气骨头到处疼痛不止
  甜瓜子 乾木瓜 川乌头 五灵脂(各二/两)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
 丸热酒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补骨脂散治寒湿气滞腰膝脚疼肿满行步艰难
  破故纸(一两/炒)黑牵牛(二/两)
 右为细末用陈皮煎汤下一方用核桃酒下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6a 页 WYG0751-0051a.png
黄连丸(出宣/明论)治湿热流运气血不通壅滞不散清爽头
 目
 用黄连好酒不拘多少为末酒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每服二十丸温水下不计时候日三服
白术茯苓乾姜汤(出三/因方)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
 疼痛躁闷口乾面垢洒洒恶寒淅淅畏风微汗饥不
 能食
  白术 乾姜(炮/)茯苓(去/皮)细辛 桂心 乾葛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6b 页 WYG0751-0051b.png
  甘草(炙/)陈皮 乌梅(去/核)豆豉
 右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不拘时候
茯苓白术汤(出三/因方)治冒暑毒加以著湿或汗未乾即浴
 皆成暑湿宜服此
  茯苓(去/皮)乾姜(炮/)甘草(炙/)白术 桂心(各一/两)
 右为剉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一方
 加苍术炒
增损续断丸(出本/事方)治荣卫涩滞少色寒湿从之痹滞关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7a 页 WYG0751-0051c.png
 节不利而痛
  川续断 薏苡仁 牡丹皮 桂心 山芋
  白茯苓 黄芪 山茱萸 石解 麦门冬(各一/两)
  乾地黄(三/两)人参 防风 白术 鹿角胶(各七/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
 酒下空心食后
小金丹
  草乌(六两姜葱各/半斤捣烂)苍术(四两米/泔浸)地龙 川山甲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7b 页 WYG0751-0051d.png
  败龟壳 白芷 晚蚕沙 骨碎补 虎骨(炙/)
  自然铜 破故纸 何首乌 川蓖薢 乳香
  没药(已上各/半两)
 右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
 丸茶酒任下忌热物
小金丹真方
  苍术(四两去芦米/泔浸一宿)草乌(五两不去尖去/皮米泔浸一宿)葱白(四/两)
  老姜(四/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8a 页 WYG0751-0052a.png
 已上共四味一处捣为饼焙乾后加
  川乌(半/两)何首乌(半/两)自然铜(半两醋/淬七次)地龙(半/两)二蚕沙
  (半/两)破故纸(酒浸/半两)穿山甲(半两火/炮带性)白芷(半/两)
 右为细末用好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
 十五丸茶汤或酒任下忌热物猪羊血豆粉
续断丸(出本/事方)治风湿四肢浮肿肌肉麻痹甚则手足无
 力筋脉缓急宜用
  川续断 蓖薢 当归(微/炒)附子 防风 天麻(各/一)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8b 页 WYG0751-0052b.png
  (两/)乳香 没药(各半/两)川乌(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或饮
 汤下空心食前服
桂枝附子汤(出仁斋/直指方)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掣痛不可
 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脉
 浮弦细涩者
  桂枝(去皮/四两)白术 附子(炮去皮脐/各三两)甘草(二/两)
 右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个煎至七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9a 页 WYG0751-0052c.png
 分去滓空心温服或大便秘则去桂枝小便不利悸
 气加茯苓三两痹则加防己四两腹痛加芍药四两
 身肿汗出加防风一方无白术
抚芎汤(出济/生方)治湿流关节臂疼手重不仁俛仰或自汗头
 眩痰逆恶心
  抚芎 白术 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温
 服不拘时候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29b 页 WYG0751-0052d.png
羌附汤(出济/生方)治风湿相搏身疼掣烦痛不可屈伸或身
 微肿不仁
  羌活(去/芦)附子(炮去/皮脐)白术 甘草(炙/)
 右各等分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
 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脚膝缓弱行履不得
  葳灵仙 木瓜 昊白芷 甘草
 右等分用酒煎食前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0a 页 WYG0751-0053a.png
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粥法(出本/事方)
 右川乌生为末用香熟白米作粥半碗药末四钱同
 米用慢火熬熟稀薄不要调下姜汁一茶脚许蜜三
 大匙搅匀空心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
 末二钱增米作一中碗服 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
 随痛不能举者有此證预服防之左氏云风淫末疾
 谓四肢为四末也脾主四肢若风邪客于肝则淫脾
 脾为肝尅故疾在四末榖气引风湿之药径入脾经故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0b 页 WYG0751-0053b.png
 四肢得安此汤剂极有力予尝制此方以治人服皆
 验
治脚转筋 急伸脚将脚𦂳钩向前痛即止
薏苡仁散(出本/事方)治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气遂成风
 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髀肌肉疼痛渐入左指
 中
  薏苡仁(一/两)当归 小川芎 乾姜 甘草
  官桂 川乌 防风 茵芋 人参 羌活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1a 页 WYG0751-0053c.png
  白术 麻黄 独活(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酒调下日三服
加剂除湿汤(出仁斋/直指方)治风虚伤湿身重腰疼四肢微冷
 或呕逆或溏泄皆治之
  苍术(炮/)白术 甘草(炙各/一两)乾姜(炮/)茯苓(各二/两)
  橘皮 辣桂 厚朴(制各/半两)
 右剉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当归拈痛汤(出济生/拔萃)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疼肩背沈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1b 页 WYG0751-0053d.png
 胸膈不利兼遍身疼痛不住手足胫肿痛不可忍
  羌活(半/两)甘草(炙半/两)酒黄芩(半/两)茵蔯叶(酒炒/半两)人参
  苦参(酒/洗)升麻 葛根 苍术(各二/两)当归身 知母
  (酒浸各/三钱)防风(二/钱)泽泻 猪苓(各三/钱)白术(一钱/半)
 右㕮咀每服一两水二大盏半浸药少时煎至一大
 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临卧一
 服不须饭压一方无当归用黄芩二钱炒黄色 右
 本草十剂云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内经云湿淫所胜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2a 页 WYG0751-0054a.png
 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节胜温防风甘辛温散经
 络中流湿故以为主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
 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味甘
 温和中除湿苍术体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间腠理
 湿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为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
 使血气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
 药不能伤脾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疼苦参黄
 芩知母茵蔯寒乃苦以泄之者也凡酒制炒以为因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2b 页 WYG0751-0054b.png
 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甘草平泽泻咸平
 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全上下
 分消其湿使壅滞之气得宣通也
苓术汤(出澹/寮方)治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
 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喎斜手足
 亸曳皆湿热类也
  附子(炮去/皮脐)茯苓 白术 乾姜(炮/)泽泻 桂心(各/等)
  (分/)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3a 页 WYG0751-0054c.png
 右为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
 服
葶苈木香散(出宣/明论)治湿热内外馀热水肿腹胀小便赤
 涩大便滑泄膝胫肿满
  葶苈 茯苓(去/皮)猪苓(去/皮)白术(各一/分)木香(半/钱)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拣桂(一/分)滑石(三/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此药下水湿消肿
 胀止泄泻利小便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转泄者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3b 页 WYG0751-0054d.png
 乃湿热痞闭极深而攻之不开是能反为注泄此正
 气已衰而多难救也慎不可攻之而无益耳勉以救
 之则少少与服之则稍稍导散微似得所渐以加之
 以意消息一方无白术
不换金正气散(出仁斋/直指方)治伤湿四肢重著骨节疼痛洒
 淅咳嗽
  厚朴(去皮姜/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 半夏(煮/)苍术(米泔/浸)
  陈皮(去/白)加木瓜(每药一两/只用五分)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4a 页 WYG0751-0055a.png
 右各等分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
 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热忌生冷油腻一方治
 伤湿咳嗽加赤茯苓乾生姜煎服一方无苍术
白术散(出三/因方)治五脏伤湿咳嗽痰涎增寒发热上气喘
 急
  白术(二/两)五味子 茯苓(各一/两)甘草(一/钱)半夏(四个洗/去滑皮)
  (破作十/六片)
 右剉散分作十六服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红枣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4b 页 WYG0751-0055b.png
 三枚煎至七分空心服之
左经丸(出德/生堂)治筋骨诸疾手足不能行步运动
  草乌(肉白者生/用去皮脐)木鳖子(去壳/研)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
  (两/半)当归 班猫(一百个去翅/足醋煮熟)
 右为细末用黑豆去皮生粉一斤醋煮糊为丸鸡头
 大每服一丸温酒磨下此药能通荣卫导经络专治
 心肾肝三经服得小便少淋涩大有奇验但不曾针
 灸伤筋脉者四五丸必效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5a 页 WYG0751-0055c.png
牵牛丸(出宣/明论)治一切湿热肿满等疾
  黑牵牛 黄芩 大黄 大椒 滑石(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
 丸生姜汤下食后量虚实加减服之
五苓散(出医方/大成)治伤湿有热小便赤少(方见中/暑类)
独活散(出活人/书方)治伤风湿
  羌活 独活(并去/芦头)枳壳(去穰麸/炒通黄)防风 黄芩(细者/)
  麻黄(沸汤泡三/沸焙乾秤)人参 细辛(华阴/者)甘草(细剉/炒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5b 页 WYG0751-0055d.png
  白茯苓 蔓荆子 甘菊花(各一/两)石膏(水飞过/二两)
 右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薄荷四五
 叶同煎至八分去滓微热呷如年高者以川芎代黄
 芩
知母乾葛汤(出活/人书)治风湿身体灼热甚者
  知母(三/钱)乾葛(八/钱)石膏(六/钱)萎蕤(五/钱)甘草(炙/)黄芩
  木香 升麻 人参 防风 杏仁(炒/)天南星(生/)
  羌活 川芎(各二/两)麻黄(去节四钱/汤炮焙乾)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6a 页 WYG0751-0056a.png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服未效再服之
五痹汤(出如/宜方)治风寒湿气客流肌体四肢顽麻不仁
  羌活 防己 白术 片子姜黄 海桐皮
  当归 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
 右㕮咀姜十片水二盏煎八分病在上食后服病在
 下食前服
除湿汤(出一百/选方)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6b 页 WYG0751-0056b.png
 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
 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小便不利
 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葛丞相云甚有效验
  白术 白茯苓 苍术(米泔/浸)藿香叶(去/土)甘草
  橘红 厚朴 半夏(各一/两)附子(六钱/炮)生姜(二/两)
 右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乾同众药为粗
 末每服三钱水二盏姜皮十片煎至一盏不拘时服
轻脚丸(余居士/选奇方)逐风去湿消肿行血止痛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7a 页 WYG0751-0056c.png
  地肤子(一/两)白术(半/两)赤茯苓(半/两)木猪苓(半两去/皮秤)
  舶上茴香(炮/)泽泻 赤芍药 紫苏叶 葫芦芭
  槟榔(俱半/两)枳实(半两麸/炒去穰)桃仁(一两去皮尖及/双入麸炒秤)
 右除桃仁外一处拌和令匀捣罗为末入桃仁炼蜜
 为丸捣三五百杵作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
 心紫苏汤下加至百丸旧有寒湿之疾每发时痛不
 可忍呻吟之声彻于外几濒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
 才服半料间或发作顿觉减前时服尽全料厥疾遂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7b 页 WYG0751-0056d.png
 瘳信而服之其验如神
姜术汤(出衔药/院方)温和中气外退寒湿治阳虚里寒外挟
 风冷头痛恶风战慄多汗风湿相抟捣身体疼痛腰
 背强直转侧不能又疗食寒饮冷内伤脾胃呕逆吐
 痰不思饮食
  川姜 白术(炒/)茯苓(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8a 页 WYG0751-0057a.png
七味除湿汤(出澹/寮方)治寒湿所伤身重体痛腠理开汗出
 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腰脚酸疼腿膝浮肿及胃
 寒呕逆悉主之
  半夏面(炒/)厚朴(姜/制)苍术(米泔制/各二两)藿香叶(去/土)陈橘皮
  (去/白)赤茯苓(去皮各/一两)甘草(炙七/钱)
 右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二枚同煎至
 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十八味流气饮(出朱氏/集验方)治一身受风寒湿热诸邪毒周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8b 页 WYG0751-0057b.png
 遍气脉上下不和
  羌活 独活 人参 枳壳 陈皮 白术
  木香 防风 川芎 当归 桂皮 白芍药
  甘草 白芷 黄芪 天台乌药 白茯苓
 右等分为细末用枣汤调下
省风散(出朱氏/集验方)治气不和为风寒邪湿之气著于手足
 麻痹头重偏疼起居旋运四肢倦怠足胫缓弱掣痛
 无时每遇阴晦神气不清痰气相逆并宜预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9a 页 WYG0751-0057c.png
  羌活 防风 甘草 白茯苓(各半/两)木香(一/分)
  人参 陈皮(各三/钱)天台乌药(三/钱)白术(一两/麸炒)南星(半/两)
  (重者一只炮去/皮切如豆大)附子(九钱炮去/皮脐切)
 右㕮咀每服四钱姜十片大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
 候服
黄耆六一汤(出朱氏/集验方)治风湿相搏肌肉瞤动先服渗湿
 汤次用是药
  黄耆 当归 甘草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39b 页 WYG0751-0057d.png
 右等分㕮咀水一盏姜枣煎空心服
骗马丹(出朱氏/集验方)治风湿相抟手足疼痛及诸伤百损
  骨碎补(去/毛)自然铜(醋/煅)虎胫骨(酒/炙)败龟(酒炙各/一两)川乌
  (炮/)草乌(炒去尖/各四两)半两钱(五文/醋煅)牛膝 地龙(去/土)
  五灵脂 当归 乳香 没药 川芎 羌活
  蓖薢(炙/)藁本 天麻 防风 葳灵仙(去苗各/半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
 酒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遍身疼痛不拘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0a 页 WYG0751-0058a.png
 时服
除湿丸(家藏经/验方)
  黑牵牛(一斤炮/带性)破故纸(四/两)赤芍药(四/两)钱子地龙(四/两)
  (去土已/上作末)白胶香(四两/另研)
 右用不蚛皂角三十鋋挪取浆入沙钵内慢火熬成
 膏子和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汤下
 才利便止老人虚人不宜服 临安南山招庆院文
 僧正者窠山为文室设塌其中久之为湿气所逼半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0b 页 WYG0751-0058b.png
 年足不能举因得此药乃能行遂求其方余在淳安
 忽左足沈重恐是湿气依方制服洞下即愈
茵蔯汤(出如/宜方)治受湿瘀热发黄小便赤涩引饮
  茵蔯(一两/半)山栀子(十/个)大黄(半/两)
 右㕮咀水煎如受湿轻宜增味导赤散
藿香正气散(出如/宜方)治寒湿所伤身重腰脚酸疼或浮肿
  厚朴(制/)陈皮(制/)白术 桔梗(各三/两)甘草(二/两)半夏曲
  (二/两)大腹皮 白芷 茯苓 紫苏 藿香(各三/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1a 页 WYG0751-0058c.png
 右㕮咀姜水煎服
独活散(出朱氏/集验方)治行履费力因卧湿地而得之胡伯才
 感此疾得唐接骨传此方一服而愈
  独活(五/两)川椒(三/两)草乌(半/斤)麻黄(三/两)防风(二/两)杉木节(一/两)
  荆芥(一小/把)(一/握)
 右煎汤熏蒸通得手用葱蘸汤洗以久为度更先服
 小续命汤
姜附汤(出十便/良方)治风湿体身周重肌自汗出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1b 页 WYG0751-0058d.png
  大附子(一两/生用)乾姜(三/两)甘草(半/两)
 右为饮子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一大盏不计时
 煎服
附子酒(出十便/良方)治风除湿温络散寒邪
  附子一个(半两已上者慢火炮/去皮脐切作片子)
 右用无灰酒五升浸附子春五夏三秋冬各浸七日
 每温服一盏常令酒气不断食后一方水煎入盐空
 心食前如疑更入生姜五片同煎亦得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2a 页 WYG0751-0059a.png
二生汤(出十便/良方)治体虚有风外受寒湿身如在空中
  生附子 生天南星(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慢火煎至
 八分去滓服戊午年予在新安有此疾张医博子发
 授此方用三服愈
微御汤(出指/南方)治脾中湿热
  微御(一两/一分)泽泻(二两/半)白术(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 米饮调下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2b 页 WYG0751-0059b.png
秘传循经丸(出朱氏/集验方)治男子妇人儿童室女诸经络风
 邪寒湿气血留滞流注作痛筋脉挛拳并皆治之常
 服亦可
  南星(三两/炮)地龙(三两/去土)川当归(三两/酒浸)川乌(三两炮/去皮脐)
  豆饼(二两用黑豆不拘多少去皮好酒煮/烂候酒乾擂碎捻作饼子晒乾用)乳香
  没药(各一/两)
 右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
 温酒送下不拘时候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3a 页 WYG0751-0059c.png
循络丸(出朱氏/集验方)治风湿流袭足膝筋骨肌肉疼痛外祖
 母久苦此疾不得痊服此药而愈
  五灵脂(二/两)北防风(去/芦)川蓖薢(炮去/皮脐)狗脊(去/毛)大苍术
  (米泔/浸)虎骨(打碎/酒煮)川乌(生用各/一两)草乌(一两炮/去皮脐)没药(一/两)
  (去/砂)乳香(半两研/去砂)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
 至五十丸温酒食前送不饮者木瓜汤下此药可以
 常服如痛大作则以小续命汤加槟榔羌活青皮煎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3b 页 WYG0751-0059d.png
 汤痛止则勿服盖老人恐气虚体弱则易耗气尔
渗湿汤(出十便/良方)治风虚湿冷头项拘急肢体疼倦或半
 身不遂手足麻痹或内积阴寒腹胁胀满饮食不进
 便利无度或风湿相抟自汗短气筋脉抽掣并皆治
 之
  苍术 陈皮(去/白)官桂 缩砂仁 厚朴 附子
  乾姜(各四/两)甘草(二/两)
 右为饮子不计时以生姜五片枣一个煎十铢服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4a 页 WYG0751-0060a.png
又方(出十便/良方)
  苍术(二两/半)附子 乾姜 厚朴 肉豆蔻 陈皮
  细辛 桂 缩砂仁(各一/两)甘草 丁香(各半/两)
 右为饮子每服三钱生姜五片京枣一枚同煎
薏苡仁煎(出十便/良方)治寒湿抟袭经络筋脉挛急腿膝重
 痛行履艰难宜服之
  薏苡仁 虎骨(各八/两)天麻 防风 附子
  羌活 桂心(各四/两)乳香(二/两)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4b 页 WYG0751-0060b.png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煎防风汤下不拘时候
茖葱丸(出卫生/宝鉴)治寒湿筋骨冷痛不能举动
  川乌头(去皮尖生/用三钱)盐豉(三/钱)黑牵牛(头末/三钱)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别研)
 右为细末用肥葱一握洗去土用淡醋一升不犯铜
 铁文武火煮葱醋一斤漉去滓慢火再熬成膏滴水
 中不散为度将前次末和成剂如桐子大每服一十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5a 页 WYG0751-0060c.png
 丸或加至二十丸温酒送下大便微利则愈
术附汤(出指/南方)治寒湿之證
  白术(四/两)芍药(一/两)附子(一两半炮/去皮脐)甘草(二两/炙)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
 去滓温服
真定府张大年二十九素嗜酒至元辛未五月间病手
指节肿痛屈伸不利膝膑亦然身体沈重心下痞不欲
食食则欲吐面色痿黄精神短少至六月诊其脉沈而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5b 页 WYG0751-0060d.png
缓者脾也难经云腧主体重节痛腧者脾土所主四肢
属脾盖以素饮酒加之时助湿气大胜流于四肢故为
肿痛内经云诸湿肿痛皆属脾土仲景曰湿流关节肢
体烦疼此之谓也以大羌活汤治之
大羌活汤(出卫生/宝鉴)
  羌活(一/钱)升麻(一/钱)苍术(半/钱)独活(七/分)防风(五/分)茯苓(五/分)
  泽泻(五/分)葳灵仙(五/分)当归(五/分)白术(半/钱)
 内经以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以苦发之以淡渗之又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6a 页 WYG0751-0061a.png
 云风能胜湿羌活独活苦温透关节胜湿故以为君
 升麻苦平葳灵仙苍术防风苦辛温发之者也故为
 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辛温以散之甘草甘温益
 气缓中泽泻咸平茯苓甘平又能利小便导其湿以
 淡渗之者也使风味相合上下分散其湿也
 右㕮咀都作一处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一服食后一服忌酒湿面及生冷硬物不数日良愈
肾著汤(出如/宜方)治中湿小便自利 经云治湿不利小便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6b 页 WYG0751-0061b.png
 非其治矣又云中湿者脉多沈缓而微关节一身尽
 痛
  人参 乾姜 白术 甘草 茯苓(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煎服
除风湿羌活汤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
 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心烦冤
 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便如常及湿热之令
 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7a 页 WYG0751-0061c.png
 苓黄檗知母苍术白术之药只依本病中證候加减
 常服药亦须用酒黄檗二分或三分如更时令清燥
 之气大行却加辛温泻之若湿气胜风證不退眩晕
 麻木不已(方见本门中寒类/)
治当风卧湿遇冷所中等病
 用黄粱米作饭食之
羌活汤治风湿久不解攻注经络走注疼痛不可忍
  川芎 羌活 防风 肉桂 赤芍药 牡丹皮
普济方 卷一百十八 第 47b 页 WYG0751-0061d.png
  当归 续断 白芷(各一/两)
 用姜枣水煎温服食前
 
 
 
 
 
 普济方卷一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