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747-01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五 明 周王朱橚 撰
方脉药性
总论(本草/用药) (用药偏胜/合和) (六经药性/服饵本草)
论曰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三者并明
然后可以与七方十剂之法也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
湿是十剂也大小缓急奇偶复是七方也是以制方之
体欲成七方十剂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成方焉
普济方卷五 明 周王朱橚 撰
方脉药性
总论(本草/用药) (用药偏胜/合和) (六经药性/服饵本草)
论曰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三者并明
然后可以与七方十剂之法也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
湿是十剂也大小缓急奇偶复是七方也是以制方之
体欲成七方十剂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成方焉
卷五 第 1b 页 WYG0747-0107b.png
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
乎地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中
气味兼有一药之内理性不符故有形者为之味无形
者为之气若有形以无形治之喘急昏昩乃生无形以
有形治之开肠洞泄乃起经所谓阴味出下窍者阳气
出上窍王注曰味有质故下流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
出呼吸之门故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
精归化精温气形温味王注曰气化则精生味化则形长
乎地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中
气味兼有一药之内理性不符故有形者为之味无形
者为之气若有形以无形治之喘急昏昩乃生无形以
有形治之开肠洞泄乃起经所谓阴味出下窍者阳气
出上窍王注曰味有质故下流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
出呼吸之门故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
精归化精温气形温味王注曰气化则精生味化则形长
卷五 第 2a 页 WYG0747-0108a.png
是以有生之人形精为本故地产养形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生产养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精交养充实不亏
虽有苛疾弗能为害故温之以气者是温之以肺补之
以味者是补之以肾是以惟人万物之灵被万物之养
欲和温德以化津液以淫注脉以行荣卫故经所谓阴
之所生本在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所以为
全生之术故五榖五畜五菜五果苦甘酸咸辛此为补
养之要也何则榖入于口而聚于胃胃为水榖之海喜
以气生产养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精交养充实不亏
虽有苛疾弗能为害故温之以气者是温之以肺补之
以味者是补之以肾是以惟人万物之灵被万物之养
欲和温德以化津液以淫注脉以行荣卫故经所谓阴
之所生本在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所以为
全生之术故五榖五畜五菜五果苦甘酸咸辛此为补
养之要也何则榖入于口而聚于胃胃为水榖之海喜
卷五 第 2b 页 WYG0747-0108b.png
榖而恶药药之所入不若榖气此又以之先达故制病
之法必以榖气为先是以圣人论真邪之气者谓汗生
于榖不归于药石辨死生之候者谓安榖在生其过不
惟数于五脏凡明胃为气本以此知五味能养形也虽
攻毒邪去榖之用兵盖出于不得已也是以圣人发表
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滞为阴故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随五脏之病證施药性之品
味然后及于奇偶大小缓急之制也故奇偶者四方四
之法必以榖气为先是以圣人论真邪之气者谓汗生
于榖不归于药石辨死生之候者谓安榖在生其过不
惟数于五脏凡明胃为气本以此知五味能养形也虽
攻毒邪去榖之用兵盖出于不得已也是以圣人发表
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滞为阴故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随五脏之病證施药性之品
味然后及于奇偶大小缓急之制也故奇偶者四方四
卷五 第 3a 页 WYG0747-0108c.png
制之法四制者小大缓急也经谓气有多少病有盛衰
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故大小者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
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
制也而又曰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偶方云君二
臣四君二臣六所以立方者四制之法奇偶四制何以
明之假令小承气调胃承气为奇之小方也大承气抵
当汤为奇之大方也所为因其攻下而用之者如此桂
枝麻黄为偶之小方葛根青龙为偶之大方所为因其
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故大小者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
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
制也而又曰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偶方云君二
臣四君二臣六所以立方者四制之法奇偶四制何以
明之假令小承气调胃承气为奇之小方也大承气抵
当汤为奇之大方也所为因其攻下而用之者如此桂
枝麻黄为偶之小方葛根青龙为偶之大方所为因其
卷五 第 3b 页 WYG0747-0108d.png
发而用之者如此经所谓近者奇之远者偶之身之表
者为远身之里者为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不以
者不用也故补上治以缓补下治以急急则气味厚缓
则气味薄故味厚者为阴薄是阴之阳为味不纯粹者
也故味所厚则泄之下以味所薄则通气者也王注曰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之阴故附
子乾姜味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
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纯粹者也故气所厚则发热
者为远身之里者为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不以
者不用也故补上治以缓补下治以急急则气味厚缓
则气味薄故味厚者为阴薄是阴之阳为味不纯粹者
也故味所厚则泄之下以味所薄则通气者也王注曰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之阴故附
子乾姜味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
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纯粹者也故气所厚则发热
卷五 第 4a 页 WYG0747-0109a.png
气所薄则发泄经曰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王注曰阴阳
润下故曰味薄则发发则阳气炎上故气厚则发热味
薄为阴少故通泄气薄为阴少故汗出是以论气味之
薄厚合奇偶之大小故肾肝在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
速达于下必大剂而数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
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小剂而数多取
其气丛易散可以补上也王注曰肺服九心服七脾服
五肝服三肾服二五脏乃生成之常数也若奇之不效则
润下故曰味薄则发发则阳气炎上故气厚则发热味
薄为阴少故通泄气薄为阴少故汗出是以论气味之
薄厚合奇偶之大小故肾肝在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
速达于下必大剂而数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
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小剂而数多取
其气丛易散可以补上也王注曰肺服九心服七脾服
五肝服三肾服二五脏乃生成之常数也若奇之不效则
卷五 第 4b 页 WYG0747-0109b.png
偶之是谓重方也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谓是寒热
温凉各从其病也王注曰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
令声气应合服冷寒热参合使其终异而能同润燥而
散坚刚强必折柔脆自消矣故逆者正治从者逆治从
少从多观其妙也张仲景曰少阴病下痢而脉微者与
白通汤痢不止厥逆无脉者乾呕返者白通加猪胆人
尿王注曰若调寒热之逆冷则必行热物冷服下滞之
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
温凉各从其病也王注曰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
令声气应合服冷寒热参合使其终异而能同润燥而
散坚刚强必折柔脆自消矣故逆者正治从者逆治从
少从多观其妙也张仲景曰少阴病下痢而脉微者与
白通汤痢不止厥逆无脉者乾呕返者白通加猪胆人
尿王注曰若调寒热之逆冷则必行热物冷服下滞之
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
卷五 第 5a 页 WYG0747-0109c.png
不违而治大逆此加人尿猪胆汗咸苦寒物于白通汤
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可去格拒之寒也经所谓热因寒
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服其所主先其所
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难通
人又写已此之谓也若病所远而中道胃气乏者食而
过之无越其制度王注曰假如病在肾而心之气味嗣
而冷是仍急过之不嗣以谓肾药凌之心心腹益衰与
上下远近例同是以圣人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和
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可去格拒之寒也经所谓热因寒
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服其所主先其所
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难通
人又写已此之谓也若病所远而中道胃气乏者食而
过之无越其制度王注曰假如病在肾而心之气味嗣
而冷是仍急过之不嗣以谓肾药凌之心心腹益衰与
上下远近例同是以圣人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和
卷五 第 5b 页 WYG0747-0109d.png
中上下俱无犯故经所谓诛罚无过命曰大惑此之谓
也有中外不相及其治其主病皆论标本不令要坎也
故从所来者为本其所受者为标是以内者内调外者
外治内者调之不言其治外者治之不言其调经所谓
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此之谓也若
从内之外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
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王注曰皆谓先除
其根底后削其枝条也是故病发有馀本而标之后治
也有中外不相及其治其主病皆论标本不令要坎也
故从所来者为本其所受者为标是以内者内调外者
外治内者调之不言其治外者治之不言其调经所谓
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此之谓也若
从内之外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
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王注曰皆谓先除
其根底后削其枝条也是故病发有馀本而标之后治
卷五 第 6a 页 WYG0747-0110a.png
其本故仲景伤寒医下之续得下痢清谷身疼痛者急
当救里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四逆汤救
表宜桂枝汤故里不足必先救之清便自调知里气已
调然后急与桂枝汤以救表是谓病发本而标之先治
本后治其标此以寒为本也故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
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此之谓也虽本草曰上药一百二
十种为君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应人下药一百
二十种为使应地若治病者特谓此三品之说未也经
当救里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四逆汤救
表宜桂枝汤故里不足必先救之清便自调知里气已
调然后急与桂枝汤以救表是谓病发本而标之先治
本后治其标此以寒为本也故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
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此之谓也虽本草曰上药一百二
十种为君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应人下药一百
二十种为使应地若治病者特谓此三品之说未也经
卷五 第 6b 页 WYG0747-0110b.png
所谓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其大小为制也故主病者
为之君佐君者为之臣应臣者为之使非上中下三品
之谓也王注曰但能破积愈疼解急脱死则为良方非
必要以先毒为是后毒乃非有毒为是无毒为非必量
病轻重大小之治也帝曰三品何为也岐伯曰所以明
善恶之殊贯也是以圣人有毒无毒服自有约故病有
新久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宜合常制大毒治病十去其
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为之君佐君者为之臣应臣者为之使非上中下三品
之谓也王注曰但能破积愈疼解急脱死则为良方非
必要以先毒为是后毒乃非有毒为是无毒为非必量
病轻重大小之治也帝曰三品何为也岐伯曰所以明
善恶之殊贯也是以圣人有毒无毒服自有约故病有
新久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宜合常制大毒治病十去其
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卷五 第 7a 页 WYG0747-0110c.png
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政也不
尽行复如法王注曰法谓前四约也馀病不尽然再行
之毒之小大如约而止必无太过是以上古圣人谓重
身之毒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止故药之性味本以药
治疾诚能处以中庸以疾适当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
于坎治哉此之谓也故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
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王注曰夫病生类其有四焉
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为积聚症瘕瘤气瘿起结
尽行复如法王注曰法谓前四约也馀病不尽然再行
之毒之小大如约而止必无太过是以上古圣人谓重
身之毒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止故药之性味本以药
治疾诚能处以中庸以疾适当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
于坎治哉此之谓也故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
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王注曰夫病生类其有四焉
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为积聚症瘕瘤气瘿起结
卷五 第 7b 页 WYG0747-0110d.png
核癫痫之类是也二者始因气动而外有所成谓痈肿
疮痬痂疥疽痔掉瘛浮肿目赤熛胗胕肿痛痒之类是
也三者不因气动而生病于内为留饮澼食饥饱劳损
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是也四者不因气
动而病生于外为瘴气贼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随
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捶扑之类是也如此四类者有独
治内而可愈大小承气陷胸抵当汤三化神祐藏用之
类是也有兼治内而愈者大小柴胡通圣洗心凉膈黄
疮痬痂疥疽痔掉瘛浮肿目赤熛胗胕肿痛痒之类是
也三者不因气动而生病于内为留饮澼食饥饱劳损
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是也四者不因气
动而病生于外为瘴气贼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随
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捶扑之类是也如此四类者有独
治内而可愈大小承气陷胸抵当汤三化神祐藏用之
类是也有兼治内而愈者大小柴胡通圣洗心凉膈黄
卷五 第 8a 页 WYG0747-0111a.png
连解毒之类是也有独治外而愈者盖应膏拔毒散点
眼药生肌之类是也有兼治外而愈者拨云散苦参散
千金内托散之类是也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熛疹
丹毒疮痬疹麸豆之类悉因三焦相火热甚于内必先
疏启其中清凉苦寒之剂荡涤脏腑或以砭射敷扫涂
抹于外者是也有先治其外后治其内而愈者伤寒刺
割破伤皆因风寒之邪从外之内先以发散其外发之
不已量其浅深峻泄之有齐毒而攻击者暴病大小便
眼药生肌之类是也有兼治外而愈者拨云散苦参散
千金内托散之类是也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熛疹
丹毒疮痬疹麸豆之类悉因三焦相火热甚于内必先
疏启其中清凉苦寒之剂荡涤脏腑或以砭射敷扫涂
抹于外者是也有先治其外后治其内而愈者伤寒刺
割破伤皆因风寒之邪从外之内先以发散其外发之
不已量其浅深峻泄之有齐毒而攻击者暴病大小便
卷五 第 8b 页 WYG0747-0111b.png
不利胎死坚积满胀之类是也复有无毒而调引者痰
滞气痞胃虚脾弱气不往来以通经利其气之药之类
是也凡此之类方法所施或胜或复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温者清之散者收之仰者折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刚者耎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客
者除之劳者温之温养也结者散之燥者濡之损者温
之温补也逸者行之劳者动之惊者平之平常也常见
常闻上之吐之下之泄之磨之火灸之浴薄之劫之燔
滞气痞胃虚脾弱气不往来以通经利其气之药之类
是也凡此之类方法所施或胜或复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温者清之散者收之仰者折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刚者耎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客
者除之劳者温之温养也结者散之燥者濡之损者温
之温补也逸者行之劳者动之惊者平之平常也常见
常闻上之吐之下之泄之磨之火灸之浴薄之劫之燔
卷五 第 9a 页 WYG0747-0111c.png
针劫刺其下开之发之适可为治各安其气必清必净
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是以圣人法无
定体体变布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故论言治寒以热
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在新病复起奈何
治诸寒而热者取之以阴热而寒者取之以阳所谓求
其属也王注曰谓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热寒而随生
寒热病之新者也谓其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
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是以圣人法无
定体体变布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故论言治寒以热
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在新病复起奈何
治诸寒而热者取之以阴热而寒者取之以阳所谓求
其属也王注曰谓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热寒而随生
寒热病之新者也谓其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
卷五 第 9b 页 WYG0747-0111d.png
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夫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
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若强肾之阴热
之犹可此论五味所归五脏寒热温凉之主也呜呼圣
人之道久塞而后之人独不能之也王注曰言少可以
贯多举浅可以料大何法之明也如此故非圣人之道
孰能至于是邪是以治病之本须明气味之厚薄七方
十剂之法也方有七剂有十故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
变剂不十不足以尽剂之用方不对病非方也剂不蠲
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若强肾之阴热
之犹可此论五味所归五脏寒热温凉之主也呜呼圣
人之道久塞而后之人独不能之也王注曰言少可以
贯多举浅可以料大何法之明也如此故非圣人之道
孰能至于是邪是以治病之本须明气味之厚薄七方
十剂之法也方有七剂有十故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
变剂不十不足以尽剂之用方不对病非方也剂不蠲
卷五 第 10a 页 WYG0747-0112a.png
疾非剂也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也 大方之说有
二一则病有兼證而邪不专不可一二味治之宜君一
臣三佐九之类是也二则治肾肝在下而远者宜分两
多而顿服之是也 小方之说有二一则病无兼證邪
气专一可以君一臣二小方之治也二则治心肝在上
而近者宜分两微而频频少服之亦为小方之治也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为缓方者为糖蜜甘草之
类取其恋膈也有丸以缓之为缓盖丸之比汤散药力
二一则病有兼證而邪不专不可一二味治之宜君一
臣三佐九之类是也二则治肾肝在下而远者宜分两
多而顿服之是也 小方之说有二一则病无兼證邪
气专一可以君一臣二小方之治也二则治心肝在上
而近者宜分两微而频频少服之亦为小方之治也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为缓方者为糖蜜甘草之
类取其恋膈也有丸以缓之为缓盖丸之比汤散药力
卷五 第 10b 页 WYG0747-0112b.png
宣行迟故也有品味群众之缓方者盖药味众多各不
能骋其性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者盖药性无毒则攻
自缓也有气味薄而缓方者药气味薄则常补于上比
至其下药力既已衰为补上治上之法也 急方之说
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者如腹心暴痛前后闭塞之
类是也有急风荡涤之用急方者谓中风不省口噤是
也取剂荡涤取其易散而施攻速者是也有药有毒之
急方者如上涌下泄夺其病之大势者是也有气味厚
能骋其性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者盖药性无毒则攻
自缓也有气味薄而缓方者药气味薄则常补于上比
至其下药力既已衰为补上治上之法也 急方之说
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者如腹心暴痛前后闭塞之
类是也有急风荡涤之用急方者谓中风不省口噤是
也取剂荡涤取其易散而施攻速者是也有药有毒之
急方者如上涌下泄夺其病之大势者是也有气味厚
卷五 第 11a 页 WYG0747-0112c.png
之急方者药之气味厚者直趋于下而力不衰也谓补
下治下之法也 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行之奇方
者为独一物是也有病近而宜用奇方者为君一臣二
君二臣三数合于阳也故宜下不宜汗也 偶方之说
有二有两味相配而为偶方者盖两方相合者是也有
病远而宜用偶方者君二臣四君四臣六数合于阴也
故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有二三方相合之为
复方者如桂枝二越婢一汤之类是也有分两均同之
下治下之法也 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行之奇方
者为独一物是也有病近而宜用奇方者为君一臣二
君二臣三数合于阳也故宜下不宜汗也 偶方之说
有二有两味相配而为偶方者盖两方相合者是也有
病远而宜用偶方者君二臣四君四臣六数合于阴也
故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有二三方相合之为
复方者如桂枝二越婢一汤之类是也有分两均同之
卷五 第 11b 页 WYG0747-0112d.png
复方者如胃风汤各等分之类是也又曰重复之复二
三方相合而用也反复之复谓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也
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 宣者郁而不散为
壅必宣剂以散之如痞满不通之类本草曰宣可去壅
必宣剂以散之如姜橘之属攻其里则宣者上也泄者
下也涌剂则瓜蒂栀豉之类是也发汗通表亦同 通
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类是也
本草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攻其环则通者行也
三方相合而用也反复之复谓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也
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 宣者郁而不散为
壅必宣剂以散之如痞满不通之类本草曰宣可去壅
必宣剂以散之如姜橘之属攻其里则宣者上也泄者
下也涌剂则瓜蒂栀豉之类是也发汗通表亦同 通
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类是也
本草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攻其环则通者行也
卷五 第 12a 页 WYG0747-0113a.png
甘遂滑石茯苓芫花大戟牵牛木通之类是也 补不
足为弱必补剂以扶之如气形羸弱之类是也本草曰
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攻其里则补养也经所谓言
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故形不足温之以气精
不足补之以味是以膏粱理疾药石蠲疾五谷五畜善
能补养也 泻有馀为闭必泄剂以逐之如腹胀脾约
之类是也本草曰泄可去闭即葶苈大黄之属经所谓
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故气不施化而郁不通所以葶苈
足为弱必补剂以扶之如气形羸弱之类是也本草曰
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攻其里则补养也经所谓言
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故形不足温之以气精
不足补之以味是以膏粱理疾药石蠲疾五谷五畜善
能补养也 泻有馀为闭必泄剂以逐之如腹胀脾约
之类是也本草曰泄可去闭即葶苈大黄之属经所谓
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故气不施化而郁不通所以葶苈
卷五 第 12b 页 WYG0747-0113b.png
大黄味苦大寒专能泄热去湿下气仲景曰趺阳脉浮
而涩浮则胃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难其脾为
约故约束津液不得四布苦寒之剂通塞润燥而能泄
胃强也 轻实则气壅欲其扬也如汗不发而腠密邪
胜而中蕴必轻剂以扬之本草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
之属经所谓邪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泄之王
注曰阳实则发散 重怯则气浮欲其镇也如丧神守
而惊悸气上厥以颠疾必重剂以镇之本草曰重可去
而涩浮则胃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难其脾为
约故约束津液不得四布苦寒之剂通塞润燥而能泄
胃强也 轻实则气壅欲其扬也如汗不发而腠密邪
胜而中蕴必轻剂以扬之本草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
之属经所谓邪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泄之王
注曰阳实则发散 重怯则气浮欲其镇也如丧神守
而惊悸气上厥以颠疾必重剂以镇之本草曰重可去
卷五 第 13a 页 WYG0747-0113c.png
怯即磁石铁粉之属经所谓厥痰为颠疾故惊乃重之
所以镇涎也故使其体重之物则下涎而用之也 涩
滑则气脱欲其收敛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必涩剂
以收之本草曰涩可去脱则牡蛎龙骨之属如宁神宁
圣散之类是也 滑涩则气着欲其利也如便难内闭
必滑剂以利之本草曰滑可去着即冬葵榆皮之属滑
能养窍故润利也 燥湿气淫胜肿满脾湿必燥剂以
除之本草曰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所谓湿
所以镇涎也故使其体重之物则下涎而用之也 涩
滑则气脱欲其收敛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必涩剂
以收之本草曰涩可去脱则牡蛎龙骨之属如宁神宁
圣散之类是也 滑涩则气着欲其利也如便难内闭
必滑剂以利之本草曰滑可去着即冬葵榆皮之属滑
能养窍故润利也 燥湿气淫胜肿满脾湿必燥剂以
除之本草曰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所谓湿
卷五 第 13b 页 WYG0747-0113d.png
甚于上以苦吐之以淡泄之是也 湿津耗为枯五藏
痿弱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
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王注曰心热独盛则火光上
炎肾之脉常不行令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
炎烁而逆上行也阴气厥逆火复内焰阴上隔阳下不
守位心气通脉故生痿脉是故腕枢纽如拆去而不相
提絜胫筋纵缓而不能任用也故可下数百行而愈
故此十剂七方者乃太古先师设绳墨而取曲直何叔
痿弱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
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王注曰心热独盛则火光上
炎肾之脉常不行令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
炎烁而逆上行也阴气厥逆火复内焰阴上隔阳下不
守位心气通脉故生痿脉是故腕枢纽如拆去而不相
提絜胫筋纵缓而不能任用也故可下数百行而愈
故此十剂七方者乃太古先师设绳墨而取曲直何叔
卷五 第 14a 页 WYG0747-0114a.png
世方士出规矩以为方圆王注曰人之死者但曰命不
谓方士愚昩而杀之是以物各有性以谓物之性有尽
也制而用之将使之无尽物之用有穷也变而通之将
使之无穷夫惟性无穷用无穷故施于品剂以佐使斯
人其功用亦不可一而具也于是有因其性而为用者
有因其所胜为制者有气同则相求者有气相剋则相
制者有气馀而补不足者有气相感则以意使者有质
同而性异者有名异而实同者故蛇之性窜而引药蝉
谓方士愚昩而杀之是以物各有性以谓物之性有尽
也制而用之将使之无尽物之用有穷也变而通之将
使之无穷夫惟性无穷用无穷故施于品剂以佐使斯
人其功用亦不可一而具也于是有因其性而为用者
有因其所胜为制者有气同则相求者有气相剋则相
制者有气馀而补不足者有气相感则以意使者有质
同而性异者有名异而实同者故蛇之性窜而引药蝉
卷五 第 14b 页 WYG0747-0114b.png
之性脱而退翳䖟饮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
漏所谓因其性而为用者也努牙速产以机发而不括
也杵糖下噎以杵筑下也谓因其用而为使者也萍不
沉水可以胜酒独活不摇风可以治其风所谓因其所
胜而为之用制也麻木谷而治风豆水榖而治水所谓
气相同则相求者也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
可以镇慌惚所谓因其气相剋则相制也熊肉振羸兔
肝明视所谓因其气有馀补不足也鲤之治水鹜之利
漏所谓因其性而为用者也努牙速产以机发而不括
也杵糖下噎以杵筑下也谓因其用而为使者也萍不
沉水可以胜酒独活不摇风可以治其风所谓因其所
胜而为之用制也麻木谷而治风豆水榖而治水所谓
气相同则相求者也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
可以镇慌惚所谓因其气相剋则相制也熊肉振羸兔
肝明视所谓因其气有馀补不足也鲤之治水鹜之利
卷五 第 15a 页 WYG0747-0114c.png
水所谓因其气相感则以意使者也蜂蜜成于蜂蜜温
而蜂寒油本生于麻麻温而油寒兹同质而异性也蘼
芜生于芎藭蓬蔂生于覆盆兹名异而实同者也如此
之类不可胜举故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
法象毛羽之类生于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生于阴而
属于阳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
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黄石脂
法土色黄而主脾故触类而长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
而蜂寒油本生于麻麻温而油寒兹同质而异性也蘼
芜生于芎藭蓬蔂生于覆盆兹名异而实同者也如此
之类不可胜举故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
法象毛羽之类生于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生于阴而
属于阳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
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黄石脂
法土色黄而主脾故触类而长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
卷五 第 15b 页 WYG0747-0114d.png
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
后可以愈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
致颠殒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医学发明论云病有
逆从治有反正夫曰反治者是明四经各经之病源一
经说手足二经内之病證便是八经治法亦然内经曰
上下同法此之谓也手少阳三焦之经治法曰通因通
用㨿病题止言手少阳三焦之经便有足少阳胆之经
明见脉如筝弦无力如𢃄之类是也大抵为手足经气
后可以愈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
致颠殒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医学发明论云病有
逆从治有反正夫曰反治者是明四经各经之病源一
经说手足二经内之病證便是八经治法亦然内经曰
上下同法此之谓也手少阳三焦之经治法曰通因通
用㨿病题止言手少阳三焦之经便有足少阳胆之经
明见脉如筝弦无力如𢃄之类是也大抵为手足经气
卷五 第 16a 页 WYG0747-0115a.png
血一般更为所主者同此则上下同法馀三反治放此
不须再解也夫圣人立通因通用之意谓少阳春也生
化万物之始也金石草木羽毛鳞介乃阴阳生化之端
也天将兴之谁能废之故国有春分停刑之禁十二经
有取决于胆之戒履端于始序则不愆故中风者病之
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此最重病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
通天气以发散为本始元气始出地之根蒂也此手足
少阳二经之病治有三禁不得发汗为风證多自汗不
不须再解也夫圣人立通因通用之意谓少阳春也生
化万物之始也金石草木羽毛鳞介乃阴阳生化之端
也天将兴之谁能废之故国有春分停刑之禁十二经
有取决于胆之戒履端于始序则不愆故中风者病之
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此最重病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
通天气以发散为本始元气始出地之根蒂也此手足
少阳二经之病治有三禁不得发汗为风證多自汗不
卷五 第 16b 页 WYG0747-0115b.png
得下下之则一阴绝其生化之源不得利小便利之则
使阳气下陷反行阴道实可戒也手少阴心之经乃寒
因热用盖少阴之经真阴也其心为根本是真火也故
曰少阴经标寒本热是内则心火为本外则真阴为标
其脉沉细按之洪大鼓甚而盛也心火在内则鼓甚洪
大也真阴为标则脉得之沉细寒水之体也故仲景以
大承气汤酒制大黄煎乘热吃之以除标寒用大黄芒
硝辛苦大寒之气味以泻本热以此用药可以为万世
使阳气下陷反行阴道实可戒也手少阴心之经乃寒
因热用盖少阴之经真阴也其心为根本是真火也故
曰少阴经标寒本热是内则心火为本外则真阴为标
其脉沉细按之洪大鼓甚而盛也心火在内则鼓甚洪
大也真阴为标则脉得之沉细寒水之体也故仲景以
大承气汤酒制大黄煎乘热吃之以除标寒用大黄芒
硝辛苦大寒之气味以泻本热以此用药可以为万世
卷五 第 17a 页 WYG0747-0115c.png
法也足太阳膀胱之经乃热因寒用且膀胱之本真寒
其经老阳也太阳标有阳之名无阳之实谓其将变阴
也其脉𦂳而数按之不鼓而空见外见虚阳而内有真
寒也故仲景以姜附汤久久热煎不温服而顿服之亦
是寒也姜附气味俱阳加之久久热煎重阳之热泻纯
阴之寒是治其本也不温服而寒服以此假寒治太阳
标之假阳也故为真假相对之治法也用药处治者当
按其脉之空虚则内伏阴寒之气外显热證然大渴引
其经老阳也太阳标有阳之名无阳之实谓其将变阴
也其脉𦂳而数按之不鼓而空见外见虚阳而内有真
寒也故仲景以姜附汤久久热煎不温服而顿服之亦
是寒也姜附气味俱阳加之久久热煎重阳之热泻纯
阴之寒是治其本也不温服而寒服以此假寒治太阳
标之假阳也故为真假相对之治法也用药处治者当
按其脉之空虚则内伏阴寒之气外显热證然大渴引
卷五 第 17b 页 WYG0747-0115d.png
饮目赤口乾面赤身热四肢热之真阳将绝于外则为
阴寒所逐而欲先绝其躁欲坐井中也手太阴肺之经
乃塞因塞用以岁气言之主秋主收又况内伤饮食其
物有形亦属于阴也所主内而不出故物塞其中以食
药寒令不行也但脾胃有痞气仲景治痞有五药皆用
黄连以泄之兼伤之物有形质也皆从阴物乃寒之类
亦以大黄枳实阴寒之药以下泄之举斯二者是塞因
塞用又为寒因寒用可以明知之矣已上四经反治之
阴寒所逐而欲先绝其躁欲坐井中也手太阴肺之经
乃塞因塞用以岁气言之主秋主收又况内伤饮食其
物有形亦属于阴也所主内而不出故物塞其中以食
药寒令不行也但脾胃有痞气仲景治痞有五药皆用
黄连以泄之兼伤之物有形质也皆从阴物乃寒之类
亦以大黄枳实阴寒之药以下泄之举斯二者是塞因
塞用又为寒因寒用可以明知之矣已上四经反治之
卷五 第 18a 页 WYG0747-0116a.png
法为标本相反而不同为病逆而不顺也故圣人立急
治之法以应之虽然四经以其手足同法乃八经也其
病为从治之法反治也正治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直
折之也又经云为有阳明厥阴不从乎中也启玄子注
云以厥阴司天中见少阳阳明司天中见太阴当从少
阳太阴处治絜古老人云殆不然也四反治中见有少
阳太阴二经若举此是重差也夫厥阴者为生化之源
其支在卯二月之分前为阳后为阴阳明者为肃杀之
治之法以应之虽然四经以其手足同法乃八经也其
病为从治之法反治也正治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直
折之也又经云为有阳明厥阴不从乎中也启玄子注
云以厥阴司天中见少阳阳明司天中见太阴当从少
阳太阴处治絜古老人云殆不然也四反治中见有少
阳太阴二经若举此是重差也夫厥阴者为生化之源
其支在卯二月之分前为阳后为阴阳明者为肃杀之
卷五 第 18b 页 WYG0747-0116b.png
司其支在酉八月之分前为寒水后为燥火且二八月
者乃阴阳之门户为在天地分阳分阴之际内经谓其
分则气异不见病傅之逆顺不能立定法故曰疑之间
者阳明厥阴也是厥阴阳明之体也至贞要大论云两
阳合明故曰阳明在辰巳之间是生化之用也两阴交
尽故曰厥阴在戌亥间是殒杀之用也其厥阴心包乃
包络十二经之总也经曰中有阳明生杀之本足阳明
为水谷之海又经云万物生于土而终于土是也标本
者乃阴阳之门户为在天地分阳分阴之际内经谓其
分则气异不见病傅之逆顺不能立定法故曰疑之间
者阳明厥阴也是厥阴阳明之体也至贞要大论云两
阳合明故曰阳明在辰巳之间是生化之用也两阴交
尽故曰厥阴在戌亥间是殒杀之用也其厥阴心包乃
包络十二经之总也经曰中有阳明生杀之本足阳明
为水谷之海又经云万物生于土而终于土是也标本
卷五 第 19a 页 WYG0747-0116c.png
俱阳诸经中皆有之故不能从标亦不能从其本且手
阳明喜谷而恶清足阳明喜清而恶热足厥阴为生化
之源宜温而恶清而手厥阴心包不系五行是坤元一
正之土虽主长生阴静阳躁禀手少阳元气乃能生育
也若独阴不长以此明之是标本俱阴也足厥阴肝亦
标本俱阴肝为五藏之一也受胆之气乃能生长标蒂
茅甲于地中其经乃阴之尽也故阳明纯阳厥阴纯阴
此二者标本不相反也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正治之
阳明喜谷而恶清足阳明喜清而恶热足厥阴为生化
之源宜温而恶清而手厥阴心包不系五行是坤元一
正之土虽主长生阴静阳躁禀手少阳元气乃能生育
也若独阴不长以此明之是标本俱阴也足厥阴肝亦
标本俱阴肝为五藏之一也受胆之气乃能生长标蒂
茅甲于地中其经乃阴之尽也故阳明纯阳厥阴纯阴
此二者标本不相反也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正治之
卷五 第 19b 页 WYG0747-0116d.png
法也当临病斟酌若热病以寒治寒病以热治故曰从
其中也今明正治假令手阳明有馀足阳明不足当以
热治寒若足阳明有馀手阳明不足当以寒治热故曰
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谓治正治言之从中者以从合宜
酌中处用药也手足厥阴二经故此通而算之是手足
周身十二经反正之治法也 济生拔萃云宣可以去
壅姜橘之热是也此大略言之盖外感六经之邪欲传
入里三阴尚实而不受逆邪气于胸中窒塞不通而或
其中也今明正治假令手阳明有馀足阳明不足当以
热治寒若足阳明有馀手阳明不足当以寒治热故曰
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谓治正治言之从中者以从合宜
酌中处用药也手足厥阴二经故此通而算之是手足
周身十二经反正之治法也 济生拔萃云宣可以去
壅姜橘之热是也此大略言之盖外感六经之邪欲传
入里三阴尚实而不受逆邪气于胸中窒塞不通而或
卷五 第 20a 页 WYG0747-0117a.png
哕或呕所谓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證不可攻之
况乾哕者乎(三阴者/脾也)故单用生姜宣散必愈若呕者有
声而有物邪在胃系未深入胃中以生姜橘皮治之或
以藿香丁香半夏亦此之类投之必愈此天分气分虚
无处一无所受今乃窒在仲景谓膈之上属上焦于表
或有质形之物因而越之则可若气壅则不可(越之者/吐也亦)
(无下/之理)破气药也(辛泻/气)若阴虚秽气逆上窒塞呕秽不定
之病此地道不通也正当用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之
况乾哕者乎(三阴者/脾也)故单用生姜宣散必愈若呕者有
声而有物邪在胃系未深入胃中以生姜橘皮治之或
以藿香丁香半夏亦此之类投之必愈此天分气分虚
无处一无所受今乃窒在仲景谓膈之上属上焦于表
或有质形之物因而越之则可若气壅则不可(越之者/吐也亦)
(无下/之理)破气药也(辛泻/气)若阴虚秽气逆上窒塞呕秽不定
之病此地道不通也正当用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747-0117b.png
类和血凉血润血兼用甘药以补其气微加大黄芒硝
以通其闭大便利邪气去则气逆呕秽自不见矣复有
胃中虚热榖气久虚发而为呕哕者但得五榖之阴以
和之(五谷属阴或食或/饮白汤皆止呕哕)则呕哕自止且如小儿痘班后
馀热不退痂不收敛大便不行是谓血燥则当以阴药
治血因而补之用清凉饮子通利大便而泻其热也洁
古云凉风至而草木实夫清凉饮子乃秋风彻热之剂
伤寒家邪入于里日晡潮热大渴引饮谵语燥狂不大
以通其闭大便利邪气去则气逆呕秽自不见矣复有
胃中虚热榖气久虚发而为呕哕者但得五榖之阴以
和之(五谷属阴或食或/饮白汤皆止呕哕)则呕哕自止且如小儿痘班后
馀热不退痂不收敛大便不行是谓血燥则当以阴药
治血因而补之用清凉饮子通利大便而泻其热也洁
古云凉风至而草木实夫清凉饮子乃秋风彻热之剂
伤寒家邪入于里日晡潮热大渴引饮谵语燥狂不大
卷五 第 21a 页 WYG0747-0117c.png
便是谓胃实乃可攻之夫胃气为湿热所伤以承气汤
泻其土实元气乃得周流承气之名于此见矣今衰世
人以苦寒泻火故备陈之除热泻火非甘寒不可以苦
寒泻火非徒无益而反害之故谆谆及此至如孙真人
言生姜呕家之圣药谓上焦气壅表实而言之非以泻
气而言之也若脾胃虚弱谷气不行荣卫下流清气不
上胸中闭塞惟益气推阳谷气而已不宜泻也若妄以
泻气泻血下之则转增闭塞疼痛或变作结胸复不缓
泻其土实元气乃得周流承气之名于此见矣今衰世
人以苦寒泻火故备陈之除热泻火非甘寒不可以苦
寒泻火非徒无益而反害之故谆谆及此至如孙真人
言生姜呕家之圣药谓上焦气壅表实而言之非以泻
气而言之也若脾胃虚弱谷气不行荣卫下流清气不
上胸中闭塞惟益气推阳谷气而已不宜泻也若妄以
泻气泻血下之则转增闭塞疼痛或变作结胸复不缓
卷五 第 21b 页 WYG0747-0117d.png
下其膈由此至危者多矣针经说呵欠哕唏振塞噫嗹
亸涕泪出太息涎下耳中鸣自啮舌颊唇视生病者补
之此十二邪者比奇邪之走空窍者也凡邪之所在皆
为不足宜补而不宜泻空窍者胃之清气能通也胃既
虚则榖不上行是气路不利经云兼泉玉吏者津液之
道路也津液不上胸中气路不开亦令人哕勿作外实
以辛药生姜之类泻其壅滞盖肺气已虚而反泻之是
重泻其气必胸中如刀割之痛与正结胸无异亦声闻
亸涕泪出太息涎下耳中鸣自啮舌颊唇视生病者补
之此十二邪者比奇邪之走空窍者也凡邪之所在皆
为不足宜补而不宜泻空窍者胃之清气能通也胃既
虚则榖不上行是气路不利经云兼泉玉吏者津液之
道路也津液不上胸中气路不开亦令人哕勿作外实
以辛药生姜之类泻其壅滞盖肺气已虚而反泻之是
重泻其气必胸中如刀割之痛与正结胸无异亦声闻
卷五 第 22a 页 WYG0747-0118a.png
于外用药之际可不慎哉通可以去滞通草防己之属
是也防己太苦寒能泻血中大热之滞也亦能泻大便
与大黄气味同者皆可泻血滞岂止防己而已通草甘
淡能助西方秋气下降利小便专泻气滞也小便气化
若热绝津液之源于肺经源绝则寒水断流故膀胱受
湿热津液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以此治之其脉右寸
洪缓而数左尺亦然其證胸中烦湿口燥舌乾咽嗌亦
乾大渴引饮小便淋漓或闭塞不通胫朘脚热此通草
是也防己太苦寒能泻血中大热之滞也亦能泻大便
与大黄气味同者皆可泻血滞岂止防己而已通草甘
淡能助西方秋气下降利小便专泻气滞也小便气化
若热绝津液之源于肺经源绝则寒水断流故膀胱受
湿热津液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以此治之其脉右寸
洪缓而数左尺亦然其證胸中烦湿口燥舌乾咽嗌亦
乾大渴引饮小便淋漓或闭塞不通胫朘脚热此通草
卷五 第 22b 页 WYG0747-0118b.png
主之凡与通草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瞿麦车
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泄利其滞也此虽泄气滞小便不
利于肺中有所未尽尔予昔寓长安有王善夫病小便
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脚腿坚胀破
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莫可
名状其亲戚辈求治病人始病不渴近添呕哕所服治
中满利小便之药甚多素问云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
者阳无以化膀胱津液之腑气化乃能出矣此病小便
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泄利其滞也此虽泄气滞小便不
利于肺中有所未尽尔予昔寓长安有王善夫病小便
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脚腿坚胀破
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莫可
名状其亲戚辈求治病人始病不渴近添呕哕所服治
中满利小便之药甚多素问云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
者阳无以化膀胱津液之腑气化乃能出矣此病小便
卷五 第 23a 页 WYG0747-0118c.png
癃闭是无阴阳气不化者也凡利小便之药皆淡味渗
泄为阳止是气药谓禀西方燥金之化自更隆也是阳
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也此盖奉养太
过膏粱积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膀胱肾之室久而
乾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
为关非膈病也洁古曰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是治关格
之法今病者内关外格之證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
乃可愈遂处以禀北方之寒水所化大苦寒气味者黄
泄为阳止是气药谓禀西方燥金之化自更隆也是阳
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也此盖奉养太
过膏粱积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膀胱肾之室久而
乾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
为关非膈病也洁古曰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是治关格
之法今病者内关外格之證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
乃可愈遂处以禀北方之寒水所化大苦寒气味者黄
卷五 第 23b 页 WYG0747-0118d.png
蘖知母(各二/两)酒洗之以肉桂为之引用所谓寒因热用
者也同为极细末煎热水为丸如梧桐子大焙乾空腹
令以沸汤下二百丸少时来热药之须臾如刀刺前阴
火烧之痛溺如暴泉涌出卧具尽湿床下成流顾盼之
间肿胀消散故因记之或曰防己之性者何曰防己大
苦寒能泄血中之湿热通血中之滞塞补阴泻阳助秋
冬泻春夏药也比之于人则险而健者也险健之小人
幸灾乐祸遇风尘之警则首为乱阶然而见善亦喜逢
者也同为极细末煎热水为丸如梧桐子大焙乾空腹
令以沸汤下二百丸少时来热药之须臾如刀刺前阴
火烧之痛溺如暴泉涌出卧具尽湿床下成流顾盼之
间肿胀消散故因记之或曰防己之性者何曰防己大
苦寒能泄血中之湿热通血中之滞塞补阴泻阳助秋
冬泻春夏药也比之于人则险而健者也险健之小人
幸灾乐祸遇风尘之警则首为乱阶然而见善亦喜逢
卷五 第 24a 页 WYG0747-0119a.png
恶亦怒如善用之亦可以敌凶暴之人保险固之地此
暝眩之药圣人有所存而不废耳大抵闻其真则可要
下咽则令人身心为之烦乱饮食为之减少至于十二
经有湿热壅塞不通及治下疰脚气除膀胱积热而庇
其基本非此药不可其行经之仙药无可代之者复有
不可用者数事若遇饮食劳倦阴虚生内热元气谷气
已亏之病以防己泄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
如大渴人引饮是热在上焦肺经气分宜淡渗之此不
暝眩之药圣人有所存而不废耳大抵闻其真则可要
下咽则令人身心为之烦乱饮食为之减少至于十二
经有湿热壅塞不通及治下疰脚气除膀胱积热而庇
其基本非此药不可其行经之仙药无可代之者复有
不可用者数事若遇饮食劳倦阴虚生内热元气谷气
已亏之病以防己泄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
如大渴人引饮是热在上焦肺经气分宜淡渗之此不
卷五 第 24b 页 WYG0747-0119b.png
可用二也若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虚渴补以人参葛
根之甘温用苦寒之剂则速危此不可用三也若下有
湿热流入十二经致二阴不通然后可审而用之耳
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夫人参之甘温能补
气之虚羊肉之甘热能补血之虚羊肉有形之物也能
补有形肌肉人气凡气味与人参羊肉同者皆可以补
之故云属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气者有无之象也以
大言之具天地两仪者也以小言之则人之阴阳气血
根之甘温用苦寒之剂则速危此不可用三也若下有
湿热流入十二经致二阴不通然后可审而用之耳
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夫人参之甘温能补
气之虚羊肉之甘热能补血之虚羊肉有形之物也能
补有形肌肉人气凡气味与人参羊肉同者皆可以补
之故云属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气者有无之象也以
大言之具天地两仪者也以小言之则人之阴阳气血
卷五 第 25a 页 WYG0747-0119c.png
也以之养生则莫重于斯以天地物类论之则形者坤
土也人之脾胃也乃生长万物也地欲静静则万物安
坤元一正之土亘古不迁者也耕种之土乃五行运用
者也动之有时春耕是也若冬时动之令天气闭藏者
泄地气凝聚者散精气竭绝万物不安亦如人之劳役
形体则大病生焉故曰不妄作劳则明当静之时若劳
役妄作则百脉争张血脉沸腾精气竭绝则九窍闭塞
胃气散解夫以人参甘草之类治其已病曷若救其未
土也人之脾胃也乃生长万物也地欲静静则万物安
坤元一正之土亘古不迁者也耕种之土乃五行运用
者也动之有时春耕是也若冬时动之令天气闭藏者
泄地气凝聚者散精气竭绝万物不安亦如人之劳役
形体则大病生焉故曰不妄作劳则明当静之时若劳
役妄作则百脉争张血脉沸腾精气竭绝则九窍闭塞
胃气散解夫以人参甘草之类治其已病曷若救其未
卷五 第 25b 页 WYG0747-0119d.png
病为拔本塞源之计哉内经云志闭少欲饮食有节起
居有常减其思虑省语养气庶几于道何病之有如或
不慎病形已彰若能调其脾胃使营气旺清气上升则
四脏各得其所以气论之天地人三焦之气各异损其
脾者益其气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其寒温黄耆之甘
能补皮毛之气人参之甘温能补肺之气甘草之寒温
能补脾胃之中经营之气肺主诸气气旺则精自生形
自盛血气以平故曰阳生则阴长此之谓也血不自生
居有常减其思虑省语养气庶几于道何病之有如或
不慎病形已彰若能调其脾胃使营气旺清气上升则
四脏各得其所以气论之天地人三焦之气各异损其
脾者益其气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其寒温黄耆之甘
能补皮毛之气人参之甘温能补肺之气甘草之寒温
能补脾胃之中经营之气肺主诸气气旺则精自生形
自盛血气以平故曰阳生则阴长此之谓也血不自生
卷五 第 26a 页 WYG0747-0120a.png
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是阳主生也若阴虚单补
血血无由而生无阳故也仲景以人参为补血药其以
此与乃补气补血之大略也 泄可以去闭葶苈大黄
之属是也此二味皆大苦寒葶苈气味俱厚不减大黄
又性过于诸药以泄阳分肺中之闭也亦能泄大便为
体轻象阳故也大黄之苦寒能走而不守泄血闭也血
闭者谓胃中阻秽有形之物闭塞者也阳明病胃家实
是也日晡潮热大渴躁有形之热故泄其大便使通和
血血无由而生无阳故也仲景以人参为补血药其以
此与乃补气补血之大略也 泄可以去闭葶苈大黄
之属是也此二味皆大苦寒葶苈气味俱厚不减大黄
又性过于诸药以泄阳分肺中之闭也亦能泄大便为
体轻象阳故也大黄之苦寒能走而不守泄血闭也血
闭者谓胃中阻秽有形之物闭塞者也阳明病胃家实
是也日晡潮热大渴躁有形之热故泄其大便使通和
卷五 第 26b 页 WYG0747-0120b.png
汗出而愈矣一则治血病泄大便一则泄气闭利小便
若经络中及毛分肉间但有疼痛一槩用牵牛大黄下
之乖戾甚矣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随利减当通其经
络则疼痛去矣如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谓
如头疼当以细辛川芎之类通之则无所凝滞即痛随
利减也臂痛有六道经络究其痛在何经络之闭以行
本经行其气血气血通利则愈矣若表上诸疼痛便下
之则不可当详细而辩之也 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
若经络中及毛分肉间但有疼痛一槩用牵牛大黄下
之乖戾甚矣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随利减当通其经
络则疼痛去矣如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谓
如头疼当以细辛川芎之类通之则无所凝滞即痛随
利减也臂痛有六道经络究其痛在何经络之闭以行
本经行其气血气血通利则愈矣若表上诸疼痛便下
之则不可当详细而辩之也 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
卷五 第 27a 页 WYG0747-0120c.png
之属是也夫六淫有馀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
闭拒谓之实也实者谓荣气不行之谓也宜以轻利开
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皮毛经络寒邪之实去矣故二药
之体轻清成象象气之轻浮也寒邪为实轻可以去之
若大同而小异盖麻黄微苦为阴之阳可入足太阳寒
水之经其经循眦下行本寒而又受外寒汗出乃愈当
以发之葛根味甘温可以发足阳明燥火之经身已前
所受寒也非正发汗之药谓阳明禁发汗利小便但解
闭拒谓之实也实者谓荣气不行之谓也宜以轻利开
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皮毛经络寒邪之实去矣故二药
之体轻清成象象气之轻浮也寒邪为实轻可以去之
若大同而小异盖麻黄微苦为阴之阳可入足太阳寒
水之经其经循眦下行本寒而又受外寒汗出乃愈当
以发之葛根味甘温可以发足阳明燥火之经身已前
所受寒也非正发汗之药谓阳明禁发汗利小便但解
卷五 第 27b 页 WYG0747-0120d.png
去经络肌肉间寒邪其气和汗自出矣麻黄专发汗去
皮毛气分寒邪葛根和解血分寒邪乃一阴一阳能泻
表实不能泻里实若饮食劳倦杂病自汗表虚之證认
作有馀便用麻黄发之汗大出则表益虚此盖不知表
虚宜补其亡阳闭其自汗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黄耆代
之黄耆者能治虚劳自汗阳明胃主自汗小便数若以
人参甘草之类补之脾胃实则卫气行卫气行则表自
实表既实自汗何由而出清气上行虽飧泄亦止矣此
皮毛气分寒邪葛根和解血分寒邪乃一阴一阳能泻
表实不能泻里实若饮食劳倦杂病自汗表虚之證认
作有馀便用麻黄发之汗大出则表益虚此盖不知表
虚宜补其亡阳闭其自汗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黄耆代
之黄耆者能治虚劳自汗阳明胃主自汗小便数若以
人参甘草之类补之脾胃实则卫气行卫气行则表自
实表既实自汗何由而出清气上行虽飧泄亦止矣此
卷五 第 28a 页 WYG0747-0121a.png
治其本也葛根虽为和解之药亦不可用用之则重虚
其表仲景所论内外不足自汗之證大禁发汗利小便
若已经发汗寒邪未去虽发汗数多不可禁也寒邪已
出重发其汗则脱人元气若多汗小便赤涩不得利小
便为汗夺津液故也汗多不得重发汗小便多不得重
利小便圣人所以切禁此者为津液乃气血之基本也
一云亡阳一云脱血病人重发汗重利小便必脱去气
七神无依则必危困辩麻黄葛根之宜禁故兼及之
其表仲景所论内外不足自汗之證大禁发汗利小便
若已经发汗寒邪未去虽发汗数多不可禁也寒邪已
出重发其汗则脱人元气若多汗小便赤涩不得利小
便为汗夺津液故也汗多不得重发汗小便多不得重
利小便圣人所以切禁此者为津液乃气血之基本也
一云亡阳一云脱血病人重发汗重利小便必脱去气
七神无依则必危困辩麻黄葛根之宜禁故兼及之
卷五 第 28b 页 WYG0747-0121b.png
用药偏胜论
天有四时春为始圣人作经谓之履端盖履端于始序
则不愆以时令考之生气既至万物萌动一有舛错则
物为暴陵人为天伤故肃杀之令行于发生之月此养
生之大禁也在人之身亦有四时焉和气为养生之本
凡圣经所载寒药必燥热之病乃可用之不当以时令
为限也今人不问膏粱贵族及闾巷细民一切用寒凉
以自戕伐不知庸医谁倡此论至谓病字疾脚下加丙
天有四时春为始圣人作经谓之履端盖履端于始序
则不愆以时令考之生气既至万物萌动一有舛错则
物为暴陵人为天伤故肃杀之令行于发生之月此养
生之大禁也在人之身亦有四时焉和气为养生之本
凡圣经所载寒药必燥热之病乃可用之不当以时令
为限也今人不问膏粱贵族及闾巷细民一切用寒凉
以自戕伐不知庸医谁倡此论至谓病字疾脚下加丙
卷五 第 29a 页 WYG0747-0121c.png
火也病无不热然则疾字乃疾脚下加矢凡有疾者岂
皆中箭乎此尤可笑者予细为辩之夫寒物寒药其性
皆禀北方寒水之化而生盖冬月寒气盛王万物悉皆
殒绝而不见其为肃杀可知矣寒物寒药既禀此化而
生施之于人非肃杀之令乎况寒凉之剂入腹周身之
火得水而升走阴燥之极欲坐井中阳已先亡医犹不
悟复指为热重以寒药投之其死也何疑焉与夫春初
服宣药欲迹以导三冬积热不知月令有云二月之气
皆中箭乎此尤可笑者予细为辩之夫寒物寒药其性
皆禀北方寒水之化而生盖冬月寒气盛王万物悉皆
殒绝而不见其为肃杀可知矣寒物寒药既禀此化而
生施之于人非肃杀之令乎况寒凉之剂入腹周身之
火得水而升走阴燥之极欲坐井中阳已先亡医犹不
悟复指为热重以寒药投之其死也何疑焉与夫春初
服宣药欲迹以导三冬积热不知月令有云二月之气
卷五 第 29b 页 WYG0747-0121d.png
萌芽始发阳气所养物乃条畅今反以寒药行肃杀之
令百谷草木方欲甲拆重为霜雪抑遏之虽欲发现其
可得乎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大槩谓人顺春令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即此观之阳生阴杀久则与之
俱化自取危亡信矣岂惟寒哉热亦如之经云一阴一
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圣济经曰阳剂刚胜积热
燎原为消狂痈疽之属则天癸竭而荣涸阴剂柔胜积
令百谷草木方欲甲拆重为霜雪抑遏之虽欲发现其
可得乎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大槩谓人顺春令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即此观之阳生阴杀久则与之
俱化自取危亡信矣岂惟寒哉热亦如之经云一阴一
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圣济经曰阳剂刚胜积热
燎原为消狂痈疽之属则天癸竭而荣涸阴剂柔胜积
卷五 第 30a 页 WYG0747-0122a.png
若凝冰为洞泄寒中之属则真火微而卫散故大寒大
热之药当从权以用之气平而止如执而有所偏助令
藏气不平呜呼死生之机捷若影响殆不可忽 治寒
以温治热以凉但中病即止矫枉则过正也盖凉药频
施必至于呕耎沉冷温药频施必至于烦燥閧热所贵
酌量权度一毫无过用焉是谓活法牵牛非神农药也
本草名医续注云味苦寒能除湿利小便治下注脚气
此说气味主治俱误矣何以明之凡药用牵牛者少则
热之药当从权以用之气平而止如执而有所偏助令
藏气不平呜呼死生之机捷若影响殆不可忽 治寒
以温治热以凉但中病即止矫枉则过正也盖凉药频
施必至于呕耎沉冷温药频施必至于烦燥閧热所贵
酌量权度一毫无过用焉是谓活法牵牛非神农药也
本草名医续注云味苦寒能除湿利小便治下注脚气
此说气味主治俱误矣何以明之凡药用牵牛者少则
卷五 第 30b 页 WYG0747-0122b.png
动大便多则泄下如水乃泻气之药试取尝之便得辛
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壮渐渐不绝非辛而何续注
味苦寒果安在哉若以为湿家泻药尤不知其的也何
则能泻气中之湿热不能除血中之湿热况湿从下受
之下焦主血是血中之湿宜苦寒家之味今反以辛药
泻之其伤必矣夫湿者地之别名有形者也若肺先受
湿则宜用之或有湿无湿但伤食或动大便或有热證
或只常服尅化之药但用牵牛岂不误哉殊不知牵牛
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壮渐渐不绝非辛而何续注
味苦寒果安在哉若以为湿家泻药尤不知其的也何
则能泻气中之湿热不能除血中之湿热况湿从下受
之下焦主血是血中之湿宜苦寒家之味今反以辛药
泻之其伤必矣夫湿者地之别名有形者也若肺先受
湿则宜用之或有湿无湿但伤食或动大便或有热證
或只常服尅化之药但用牵牛岂不误哉殊不知牵牛
卷五 第 31a 页 WYG0747-0122c.png
辛烈泻人元气比之诸辛药尤甚以辛之雄烈故也经
云辛泄气辛走气辛泻肺气肺病者无多食辛况饮食
失节劳役所伤是胃气不行心火乘之肠胃受火邪名
曰热中肺经云脾胃主血当血中泻火润燥补血泻胃
经之湿热及胸中热是肺受火邪以黄芩之苦寒抑之
以当归之辛温和血以生地黄苦寒凉血益血少加红
花之辛温以泻血络以桃仁之辛温油腻之药除燥润
大便然犹不可专用须于补中益气汤泻阴火之药内
云辛泄气辛走气辛泻肺气肺病者无多食辛况饮食
失节劳役所伤是胃气不行心火乘之肠胃受火邪名
曰热中肺经云脾胃主血当血中泻火润燥补血泻胃
经之湿热及胸中热是肺受火邪以黄芩之苦寒抑之
以当归之辛温和血以生地黄苦寒凉血益血少加红
花之辛温以泻血络以桃仁之辛温油腻之药除燥润
大便然犹不可专用须于补中益气汤泻阴火之药内
卷五 第 31b 页 WYG0747-0122d.png
兼而用之何则上焦元气已自虚弱若反用牵牛大辛
辣气味俱阳之药以泻水泻气可乎津液已不知足口
燥舌乾而重泻其津液利其小便元气伤竭致阴火愈
甚今重为备言之牵牛感南政热火之化所生者也血
热泻气差误太甚若病湿胜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
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则气周流所谓五脏有邪更相
平也经云一脏未平以所胜平之火能平金而泄肺者
此之谓也近代钱氏泻黄散中独用防风比之馀药过
辣气味俱阳之药以泻水泻气可乎津液已不知足口
燥舌乾而重泻其津液利其小便元气伤竭致阴火愈
甚今重为备言之牵牛感南政热火之化所生者也血
热泻气差误太甚若病湿胜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
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则气周流所谓五脏有邪更相
平也经云一脏未平以所胜平之火能平金而泄肺者
此之谓也近代钱氏泻黄散中独用防风比之馀药过
卷五 第 32a 页 WYG0747-0123a.png
于两倍者以防风辛温令于土中泻金不助湿者也经
云从前来者为实邪谓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此之
谓以所胜者平之也古人有云牵牛不可耽耆则脱人
元气经云秋不食姜令人泻气故夏月食姜不禁为气
正王之时夏宜以汗散火令其以汗出越其热故秋月
则禁之朱晦庵语录中有戒秋食姜则夭人天命戒之
深也姜尚如此况牵牛乎故不可一槩用之耳张仲景
治七种湿證小便不利无一药犯牵牛者仲景岂不知
云从前来者为实邪谓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此之
谓以所胜者平之也古人有云牵牛不可耽耆则脱人
元气经云秋不食姜令人泻气故夏月食姜不禁为气
正王之时夏宜以汗散火令其以汗出越其热故秋月
则禁之朱晦庵语录中有戒秋食姜则夭人天命戒之
深也姜尚如此况牵牛乎故不可一槩用之耳张仲景
治七种湿證小便不利无一药犯牵牛者仲景岂不知
卷五 第 32b 页 WYG0747-0123b.png
牵牛能泻湿利小便为湿病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气
病不可用辛辣气药泻上焦太阴之气故也仲景尚不
敢轻用如此世医一槩用之可乎
六经药性
防风(甘/)纯阳太阳经本药身去上风稍去下风与乾姜
藜芦白蔹芫花相及贯芎(辛/)纯阳少阳经本药治头眩
头痛细辛(辛/)纯阳主少阴苦头痛白芷(辛/)纯阳阳明经
本药主治正阳阳明头痛黄芩(苦/)阳中微阴酒炒上颈
病不可用辛辣气药泻上焦太阴之气故也仲景尚不
敢轻用如此世医一槩用之可乎
六经药性
防风(甘/)纯阳太阳经本药身去上风稍去下风与乾姜
藜芦白蔹芫花相及贯芎(辛/)纯阳少阳经本药治头眩
头痛细辛(辛/)纯阳主少阴苦头痛白芷(辛/)纯阳阳明经
本药主治正阳阳明头痛黄芩(苦/)阳中微阴酒炒上颈
卷五 第 33a 页 WYG0747-0123c.png
主上部积血东垣曰泄肺火而解肌热肺苦气逆急食
苦以泄之甘草(生甘平/炙甘温)纯阳补血养胃稍去肾经之痛
与远志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反当归阳中微阴头破
血身行血尾止血治上酒浸治下酒洗糖色大辛苦能
润肠与蒲黄海藻相反连翘(苦/辛)阴中微阳诸客热非此
不能除又治手足少阳疮瘘痈肿黄连(苦/)纯阳泄心火
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与芫花菊花僵蚕款冬花
相反苍术(甘/苦)阳中微阴诸肿湿非此不能除足阳明太
苦以泄之甘草(生甘平/炙甘温)纯阳补血养胃稍去肾经之痛
与远志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反当归阳中微阴头破
血身行血尾止血治上酒浸治下酒洗糖色大辛苦能
润肠与蒲黄海藻相反连翘(苦/辛)阴中微阳诸客热非此
不能除又治手足少阳疮瘘痈肿黄连(苦/)纯阳泄心火
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与芫花菊花僵蚕款冬花
相反苍术(甘/苦)阳中微阴诸肿湿非此不能除足阳明太
卷五 第 33b 页 WYG0747-0123d.png
阴能健胃安脾羌活(甘/苦)纯阳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
痛非此不能除亦能温胆太阳风药也白术(甘苦/温)阳中
微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利腰脐间血与苍术同用
海云苍白有止发之异生地黄(甘/寒)阴中微阳凉血补血
不足治颈已上酒浸恶贝母与芜荑相反白芍药(甘/寒)阴
中之阳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
与石斛硝石相反人参(甘/苦)阳中微阴养血补胃气泻心
火喘𠻳勿用之短气用之与藜芦相反柴胡(苦/)阴中之
痛非此不能除亦能温胆太阳风药也白术(甘苦/温)阳中
微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利腰脐间血与苍术同用
海云苍白有止发之异生地黄(甘/寒)阴中微阳凉血补血
不足治颈已上酒浸恶贝母与芜荑相反白芍药(甘/寒)阴
中之阳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
与石斛硝石相反人参(甘/苦)阳中微阴养血补胃气泻心
火喘𠻳勿用之短气用之与藜芦相反柴胡(苦/)阴中之
卷五 第 34a 页 WYG0747-0124a.png
阳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稍子不能除与皂荚藜芦
相反少阳厥阴行经药也黄耆(甘/)纯阳益胃气去肌热
止自汗诸痛用之与鳖甲相反葛根(甘/)纯阳止渴升阳
解酒毒阳明经之本药也泽泻(咸/)阴中微阳渗泄止渴
泄伏水升麻(甘/苦)阳中微阴主脾胃解肌肉间热脾痹非
升麻稍不能除手足阳明伤风引用之的药也半夏(苦/辛)
阴中之阳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与羊血
鳖甲皂荚雄黄相反桔梗(辛/苦)阳中之阴疗咽喉痛利肺
相反少阳厥阴行经药也黄耆(甘/)纯阳益胃气去肌热
止自汗诸痛用之与鳖甲相反葛根(甘/)纯阳止渴升阳
解酒毒阳明经之本药也泽泻(咸/)阴中微阳渗泄止渴
泄伏水升麻(甘/苦)阳中微阴主脾胃解肌肉间热脾痹非
升麻稍不能除手足阳明伤风引用之的药也半夏(苦/辛)
阴中之阳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与羊血
鳖甲皂荚雄黄相反桔梗(辛/苦)阳中之阴疗咽喉痛利肺
卷五 第 34b 页 WYG0747-0124b.png
气治鼻塞为舟楫之剂与龙胆草相反蔓荆子(苦/辛)阴中
之阳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与石膏相反枳壳
(苦/酸)阴中微阳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枳实(苦/酸)纯阴去胃
中湿热消心下疼痞厚朴(苦/)阴中之阳去腹胀厚肠胃
栀子(苦/)纯阴去心中懊憹躁烦橘皮(苦/辛)阴中之阳利肺
气有白则补无则泻脾活人治哕五味子(酸/)阴中之微
阳治𠻳补真气与萎蕤乌头相反知母(苦/)阴中微阳凉
肾经本药上颈行经上酒炒乾姜(辛/)纯阳经曰寒淫所
之阳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与石膏相反枳壳
(苦/酸)阴中微阳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枳实(苦/酸)纯阴去胃
中湿热消心下疼痞厚朴(苦/)阴中之阳去腹胀厚肠胃
栀子(苦/)纯阴去心中懊憹躁烦橘皮(苦/辛)阴中之阳利肺
气有白则补无则泻脾活人治哕五味子(酸/)阴中之微
阳治𠻳补真气与萎蕤乌头相反知母(苦/)阴中微阳凉
肾经本药上颈行经上酒炒乾姜(辛/)纯阳经曰寒淫所
卷五 第 35a 页 WYG0747-0124c.png
盛以辛散之见火后稍苦故止而不走也麻黄(苦/甘)阴中
之阳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入手太阴
藁本(苦/辛)阳中微阴太阳经本药治颠顶脑痛齿痛与箱
子相反地榆(甘苦/酸)阳中之阴微补治下部有血与麦门
冬相反大黄(苦/)纯阴热淫所盛以苦泄之酒浸入太阳
经酒洗入阳明经其馀经不用酒其性走而不守独活
(甘/苦)阴中之阳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足少阴经药吴茱
萸(辛/)阳中微阴温中下气腹痛温胃与丹参硝石五石
之阳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入手太阴
藁本(苦/辛)阳中微阴太阳经本药治颠顶脑痛齿痛与箱
子相反地榆(甘苦/酸)阳中之阴微补治下部有血与麦门
冬相反大黄(苦/)纯阴热淫所盛以苦泄之酒浸入太阳
经酒洗入阳明经其馀经不用酒其性走而不守独活
(甘/苦)阴中之阳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足少阴经药吴茱
萸(辛/)阳中微阴温中下气腹痛温胃与丹参硝石五石
卷五 第 35b 页 WYG0747-0124d.png
英相反郁李仁(苦/辛)阴中之阳破血润燥豉(苦/咸)纯阳去心
中懊憹伤寒头疼烦躁黄檗(苦/辛)阴中之阳治肾水膀胱
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防己(辛/苦)阳中之阴泄温气与细
辛相反川乌头(辛/)纯阴去寒湿风痹血痹行经与半夏
瓜蒌相反与附子相同麦(辛/)阳中微阴利小便为君
黍粘子(辛/)纯阳润肺散气主风毒肿利咽膈白豆蔻(辛/)
纯阳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止吐逆反胃消谷进饮食麦
门冬(甘/)阳中微阴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强阴益精与
中懊憹伤寒头疼烦躁黄檗(苦/辛)阴中之阳治肾水膀胱
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防己(辛/苦)阳中之阴泄温气与细
辛相反川乌头(辛/)纯阴去寒湿风痹血痹行经与半夏
瓜蒌相反与附子相同麦(辛/)阳中微阴利小便为君
黍粘子(辛/)纯阳润肺散气主风毒肿利咽膈白豆蔻(辛/)
纯阳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止吐逆反胃消谷进饮食麦
门冬(甘/)阳中微阴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强阴益精与
卷五 第 36a 页 WYG0747-0125a.png
苦参相反茯苓(甘/淡)纯阳渗泄止渴伐肾邪小便多则能
止之涩则能利之白入辛壬癸赤入丙与白敛地榆相
反熟地黄(甘/苦)阴中微阳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忌罗卜阿胶(甘/)纯阴补虚安胎止疼苏木(甘/咸)阳中之阴
破死血及血胀欲死者猪苓(甘/苦)阳中之阴渗泄止渴又
治淋肿肉桂(甘/苦)纯阳太阳本药去胃中风药秋冬下部
腹冷非此不能除之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内用肉桂
忌生葱龙胆草(苦/)纯阳泻肝热止眼睛疼酒浸上行木
止之涩则能利之白入辛壬癸赤入丙与白敛地榆相
反熟地黄(甘/苦)阴中微阳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忌罗卜阿胶(甘/)纯阴补虚安胎止疼苏木(甘/咸)阳中之阴
破死血及血胀欲死者猪苓(甘/苦)阳中之阴渗泄止渴又
治淋肿肉桂(甘/苦)纯阳太阳本药去胃中风药秋冬下部
腹冷非此不能除之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内用肉桂
忌生葱龙胆草(苦/)纯阳泻肝热止眼睛疼酒浸上行木
卷五 第 36b 页 WYG0747-0125b.png
香(辛/)纯阳和胃气疗中下焦气结滞刺痛须用槟榔为
使石膏(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甘
遂(甘/)纯阳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与甘草相反天南星
(苦/)与半夏同金铃子(酸/苦)阴中之阳心暴痛非此不能除
神曲(辛/)纯阳益胃气红蓝花(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又
治血运恶血不尽绞痛地骨皮(苦/)纯阴凉骨热酒浸解
骨蒸非此不能除瓜萎根(苦/)纯阴心中苦渴非此不能
除与乾姜牛膝相反秦芁(苦/)阴中微阳治阳明经风湿
使石膏(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甘
遂(甘/)纯阳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与甘草相反天南星
(苦/)与半夏同金铃子(酸/苦)阴中之阳心暴痛非此不能除
神曲(辛/)纯阳益胃气红蓝花(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又
治血运恶血不尽绞痛地骨皮(苦/)纯阴凉骨热酒浸解
骨蒸非此不能除瓜萎根(苦/)纯阴心中苦渴非此不能
除与乾姜牛膝相反秦芁(苦/)阴中微阳治阳明经风湿
卷五 第 37a 页 WYG0747-0125c.png
痹仍治口疮毒通草(甘/)纯阳泻肺利小便通阴窍涩牡
丹皮(苦/辛)阴中微阳凉骨蒸又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手
厥阴足少阴治无汗骨蒸也地骨皮手少阳足少阴治
有汗骨蒸也琥珀(甘/)纯阳利小便清肺火消瘀血安魂
魄姜黄(辛/)牡砺(酸/)耎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
收涩之剂梧桐泪(咸/)治瘰𤻤非此不能除草豆䓻(辛/)纯
阳益脾胃去寒又治寒心胃痛巴豆(辛/)纯阳去胃中湿
破症瘕结聚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茯神(甘/)纯阳疗
丹皮(苦/辛)阴中微阳凉骨蒸又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手
厥阴足少阴治无汗骨蒸也地骨皮手少阳足少阴治
有汗骨蒸也琥珀(甘/)纯阳利小便清肺火消瘀血安魂
魄姜黄(辛/)牡砺(酸/)耎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
收涩之剂梧桐泪(咸/)治瘰𤻤非此不能除草豆䓻(辛/)纯
阳益脾胃去寒又治寒心胃痛巴豆(辛/)纯阳去胃中湿
破症瘕结聚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茯神(甘/)纯阳疗
卷五 第 37b 页 WYG0747-0125d.png
风眩心虚非此不能除蜀葵花阴中微阳治带下赤治
赤白治白槟榔(辛/)纯阳破气滞泄胸中至高之气苦参
(辛/)纯阳气沉去湿与兔丝子相反藿香(甘/苦)纯阳微阴补
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青皮(苦辛/酸)阴中之
阳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
甘菊花(苦/)纯阴养目血茵陈蒿(苦/甘)阴中微阳治伤寒散
黄丁香(辛/)纯阳去胃中之实治肾气奔豚痛大枣(甘/)纯
阳温胃天门冬(甘/苦)阳中之阴保肺气治血热侵肺上喘
赤白治白槟榔(辛/)纯阳破气滞泄胸中至高之气苦参
(辛/)纯阳气沉去湿与兔丝子相反藿香(甘/苦)纯阳微阴补
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青皮(苦辛/酸)阴中之
阳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
甘菊花(苦/)纯阴养目血茵陈蒿(苦/甘)阴中微阳治伤寒散
黄丁香(辛/)纯阳去胃中之实治肾气奔豚痛大枣(甘/)纯
阳温胃天门冬(甘/苦)阳中之阴保肺气治血热侵肺上喘
卷五 第 38a 页 WYG0747-0126a.png
气促生姜(辛/)纯阳益脾胃散风寒郁金(辛/苦)阴中微阳凉
心京三棱(苦/甘)阴中之阳破气泻真气主老痹瘕气结块
血脉不通气虚不用高良姜(辛/)纯阳温通脾胃款冬花
(辛/)纯阳温脾止𠻳香附子(甘/苦)阳中之阴快气黑附子(辛/)
纯阳治脾中大实肾中寒甚通行诸经与防风相反白
芨(苦/甘)阳中之阴止肺涩白敛同蜀漆(辛/)纯阳破血射干
(苦/甘)阳中之阴去胃中痈疮葳灵仙(甘/)纯阳去风去大肠
之风通十二经络马兜铃(苦/)阴中微阳利小便又主肺
心京三棱(苦/甘)阴中之阳破气泻真气主老痹瘕气结块
血脉不通气虚不用高良姜(辛/)纯阳温通脾胃款冬花
(辛/)纯阳温脾止𠻳香附子(甘/苦)阳中之阴快气黑附子(辛/)
纯阳治脾中大实肾中寒甚通行诸经与防风相反白
芨(苦/甘)阳中之阴止肺涩白敛同蜀漆(辛/)纯阳破血射干
(苦/甘)阳中之阴去胃中痈疮葳灵仙(甘/)纯阳去风去大肠
之风通十二经络马兜铃(苦/)阴中微阳利小便又主肺
卷五 第 38b 页 WYG0747-0126b.png
热安肺气补肺灯草(甘/)纯阳利小便葫芦巴(苦/)纯阳治
元气虚冷及肾虚冷白附子(辛/苦)纯阳温中血痹行药势
主中风失音乃行而不止者也槐花(苦/)纯阳凉大肠之
热槐实(苦/)同上沉香(甘/)纯阳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东
垣曰能养诸气上而治天下而及泉与药为使檀香(甘/苦)
阳中微阴主心腹霍乱中恶引胃气上升进食乳香(甘/)
纯阳定惊止痛川练子(甘/)纯阳入心主上下部腹痛竹
叶阴中微阳凉心经山茱萸(酸/)阴中之阳温肝又能强
元气虚冷及肾虚冷白附子(辛/苦)纯阳温中血痹行药势
主中风失音乃行而不止者也槐花(苦/)纯阳凉大肠之
热槐实(苦/)同上沉香(甘/)纯阳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东
垣曰能养诸气上而治天下而及泉与药为使檀香(甘/苦)
阳中微阴主心腹霍乱中恶引胃气上升进食乳香(甘/)
纯阳定惊止痛川练子(甘/)纯阳入心主上下部腹痛竹
叶阴中微阳凉心经山茱萸(酸/)阴中之阳温肝又能强
卷五 第 39a 页 WYG0747-0126c.png
阴益精经云滑则气脱涩则可以收之山茱萸之涩以
收其滑蜀椒(辛/)纯阳明目又温中止精泄朱砂(苦/)纯阴
凉心热非此不能除龙骨(甘/)纯阳固大腹脱赤石脂(甘/咸)
阳中之阴固脱白石脂同芎藭(辛/)纯阳散诸经之风茜
根(苦/)阴中微阳去诸死血艾叶(苦/)阴中之阳温胃王不留
行(苦/甘)阳中之阴孕导引利主治疮疡及痢
苦寒以为君
黄 芩(去/心) 黄 连(去/须) 黄 檗(去/皮)
收其滑蜀椒(辛/)纯阳明目又温中止精泄朱砂(苦/)纯阴
凉心热非此不能除龙骨(甘/)纯阳固大腹脱赤石脂(甘/咸)
阳中之阴固脱白石脂同芎藭(辛/)纯阳散诸经之风茜
根(苦/)阴中微阳去诸死血艾叶(苦/)阴中之阳温胃王不留
行(苦/甘)阳中之阴孕导引利主治疮疡及痢
苦寒以为君
黄 芩(去/心) 黄 连(去/须) 黄 檗(去/皮)
卷五 第 39b 页 WYG0747-0126d.png
知 母(去/须) 生地黄
但用酒洗过用之以酒热为因也
甘寒以为佐 黄 耆 人 参 甘 草
大辛以解结为臣(结者/散也) 连 翘 当 归(去/芦)
藁 本
通经以为使(手之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足之三阳足走藏而腹走手)
足太阳膀胱经 羌 活 藁 本
足少阳胆经 柴 胡
但用酒洗过用之以酒热为因也
甘寒以为佐 黄 耆 人 参 甘 草
大辛以解结为臣(结者/散也) 连 翘 当 归(去/芦)
藁 本
通经以为使(手之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足之三阳足走藏而腹走手)
足太阳膀胱经 羌 活 藁 本
足少阳胆经 柴 胡
卷五 第 40a 页 WYG0747-0127a.png
足阳明胃经 升 麻 葛 根 白 芷
足太阴脾经 芍 药(白者补/赤破经)
足少阴肾经 独 活 桂
足厥阴肝经 柴 胡
手太阳小肠经 羌 活 藁 本
手少阳三焦经 柴 胡
手阳明大肠经 白 芷
手太阴肺经 白 芷 升 麻(如䓤白亦/能走经)
足太阴脾经 芍 药(白者补/赤破经)
足少阴肾经 独 活 桂
足厥阴肝经 柴 胡
手太阳小肠经 羌 活 藁 本
手少阳三焦经 柴 胡
手阳明大肠经 白 芷
手太阴肺经 白 芷 升 麻(如䓤白亦/能走经)
卷五 第 40b 页 WYG0747-0127b.png
手少阴心经 独 活
手厥阴心包经 柴 胡
辛温和血去恶血 当归稍 苏 木 红 花
牡丹皮(专治胃流/血凝血)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春防风 升 麻
夏黄芩 知 母 秋泽泻
茯 苓 冬 桂 桂 枝
补胃实胃进饮食 橘 皮 人 参
手厥阴心包经 柴 胡
辛温和血去恶血 当归稍 苏 木 红 花
牡丹皮(专治胃流/血凝血)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春防风 升 麻
夏黄芩 知 母 秋泽泻
茯 苓 冬 桂 桂 枝
补胃实胃进饮食 橘 皮 人 参
卷五 第 41a 页 WYG0747-0127c.png
甘草
内实内热者 黄 芩 黄 檗 知 母
表虚表寒者 黄 耆 人 参 桂 枝(内发/在外)
气虚气弱者 陈 皮 黄 耆 人 参(入/脾)
气实气结者 青皮 厚 朴 木香
沉 香
血虚者 生地黄 当归身
血实恶血积聚者 当归稍 苏 木 红 花
内实内热者 黄 芩 黄 檗 知 母
表虚表寒者 黄 耆 人 参 桂 枝(内发/在外)
气虚气弱者 陈 皮 黄 耆 人 参(入/脾)
气实气结者 青皮 厚 朴 木香
沉 香
血虚者 生地黄 当归身
血实恶血积聚者 当归稍 苏 木 红 花
卷五 第 41b 页 WYG0747-0127d.png
散阴疮之结聚排脓者 肉桂入心引血化汗化脓
出疮毒消疮肿 黍粘子(用半生半熟解表里一名/大力子牛旁子恶实子)
疮出膈已上须用 防风上节 羌 活
桔梗(此一味为舟楫使/诸药不能下沉)
疮出身中已下须用酒水中半盏煎
疮出坚而不溃者 昆 布 王瓜根 广 茂
京三棱
疮痛甚者加用 黄 芩 黄 连 黄 檗
出疮毒消疮肿 黍粘子(用半生半熟解表里一名/大力子牛旁子恶实子)
疮出膈已上须用 防风上节 羌 活
桔梗(此一味为舟楫使/诸药不能下沉)
疮出身中已下须用酒水中半盏煎
疮出坚而不溃者 昆 布 王瓜根 广 茂
京三棱
疮痛甚者加用 黄 芩 黄 连 黄 檗
卷五 第 42a 页 WYG0747-0128a.png
知 母
上二经中但有疮皆血结气聚必用连翘
疮发而渴者加葛根
疮出而呕吐者 半 夏 姜 屑
疮出而渴闷者 黄 连
疮出而饮水者 泽 泻 茯 苓
疮出而大便不通者煨大黄
大便结燥而难得者 桃 仁 麻子仁
上二经中但有疮皆血结气聚必用连翘
疮发而渴者加葛根
疮出而呕吐者 半 夏 姜 屑
疮出而渴闷者 黄 连
疮出而饮水者 泽 泻 茯 苓
疮出而大便不通者煨大黄
大便结燥而难得者 桃 仁 麻子仁
卷五 第 42b 页 WYG0747-0128b.png
郁李仁
中焦有疮须用 黄 连(酒/洗)
下焦有疮须用 黄 檗 知 母
防 风(俱酒/洗)
先有燥热而病疮者盖胃火受邪当补肾水之不足
黄 檗 知 母
因酒过多疮者当除膀胱留热用
泽 泻 防风尾
中焦有疮须用 黄 连(酒/洗)
下焦有疮须用 黄 檗 知 母
防 风(俱酒/洗)
先有燥热而病疮者盖胃火受邪当补肾水之不足
黄 檗 知 母
因酒过多疮者当除膀胱留热用
泽 泻 防风尾
卷五 第 43a 页 WYG0747-0128c.png
泻肾火补下焦元气 生甘草稍子
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力成功者 炙甘草
马刀挟瘿须用 昆 布 王瓜根 龙胆草
马刀未破而坚者须用 广 荗 京三棱
地之湿气湿寒伤之外郁壅络不行外有大寒湿之邪
而内必生大热当以辛温之药及行本经药通其皮毛
壅滞内则苦寒之剂泻其当气之不从是其治也
病在上为天制度宜酒炒酒洗煎药宜武宜清服之宜
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力成功者 炙甘草
马刀挟瘿须用 昆 布 王瓜根 龙胆草
马刀未破而坚者须用 广 荗 京三棱
地之湿气湿寒伤之外郁壅络不行外有大寒湿之邪
而内必生大热当以辛温之药及行本经药通其皮毛
壅滞内则苦寒之剂泻其当气之不从是其治也
病在上为天制度宜酒炒酒洗煎药宜武宜清服之宜
卷五 第 43b 页 WYG0747-0128d.png
缓饮
病在下为地煎药宜文宜浓服之宜急饮
去咽嗌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可奇下不可偶
补上治上缓缓者气味薄能达其表剂小服而频食后
使气味能达去表达去上故曰治肺者九盖服少而频
者也
肺 气 石 膏(辛/) 血 黄 芩(苦/)
肾 气 知 母 血 黄 檗
病在下为地煎药宜文宜浓服之宜急饮
去咽嗌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可奇下不可偶
补上治上缓缓者气味薄能达其表剂小服而频食后
使气味能达去表达去上故曰治肺者九盖服少而频
者也
肺 气 石 膏(辛/) 血 黄 芩(苦/)
肾 气 知 母 血 黄 檗
卷五 第 44a 页 WYG0747-0129a.png
地骨皮泻肾火 总治热在外
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包络火 无汗而骨蒸
四物内加上二味治妇人骨蒸
知母泻肾火 治热在内有汗而骨蒸
论用药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
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
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包络火 无汗而骨蒸
四物内加上二味治妇人骨蒸
知母泻肾火 治热在内有汗而骨蒸
论用药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
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
卷五 第 44b 页 WYG0747-0129b.png
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
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
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
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每一
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凡药君
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合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
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又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
茎花实草石骨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
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
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
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每一
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凡药君
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合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
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又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
茎花实草石骨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
卷五 第 45a 页 WYG0747-0129c.png
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之
时用意审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有
毒宜治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又有酸咸甘
苦辛五味又有寒热凉温四气及有毒无毒阴乾暴乾
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其相使
相畏也请列之如左处方之日宜深究之右一百九十
七种有相制使其馀皆无故不备录或曰古人用药至
少分两亦轻瘥病极多观君处方非不烦重分两亦多
时用意审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有
毒宜治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又有酸咸甘
苦辛五味又有寒热凉温四气及有毒无毒阴乾暴乾
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其相使
相畏也请列之如左处方之日宜深究之右一百九十
七种有相制使其馀皆无故不备录或曰古人用药至
少分两亦轻瘥病极多观君处方非不烦重分两亦多
卷五 第 45b 页 WYG0747-0129d.png
而瘥病不及古人者何也答曰古者日月长远药在土
中自养经久气味真实百姓少欲禀气中和感病轻微
易为医疗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感病厚
重难以为医病轻用药须少疴重用药即多此则医之
一隅何足怪也又古之医者自解采取阴乾暴乾皆悉
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医者但诊脉
处方不悉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
悉所以至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夫处方者常须加
中自养经久气味真实百姓少欲禀气中和感病轻微
易为医疗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感病厚
重难以为医病轻用药须少疴重用药即多此则医之
一隅何足怪也又古之医者自解采取阴乾暴乾皆悉
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医者但诊脉
处方不悉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
悉所以至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夫处方者常须加
卷五 第 46a 页 WYG0747-0130a.png
意重复用药药乃有力若学古人徒自误耳方来学者
页详熟之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黄等皆须光
明映彻肌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乾燥发热口
乾而死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石气味浓烈不尔治病
不愈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
者良其馀惟须精新也
论合和
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
页详熟之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黄等皆须光
明映彻肌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乾燥发热口
乾而死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石气味浓烈不尔治病
不愈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
者良其馀惟须精新也
论合和
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
卷五 第 46b 页 WYG0747-0130b.png
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
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
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肉须皮或须
茎根或须花实依方鍊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秤两勿
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
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恶有好或医自以意加
减不依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
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如刀剑若调和得
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
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肉须皮或须
茎根或须花实依方鍊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秤两勿
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
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恶有好或医自以意加
减不依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
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如刀剑若调和得
卷五 第 47a 页 WYG0747-0130c.png
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藏于病无所增剧例曰诸
经方用药所有熬鍊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于此
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
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
裹内汤酒中凡钟乳等诸石以玉搥水研三日三夜漂
鍊务令极细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凡礜石赤泥团之
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鍊生入药使人破
心肝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硝朴硝皆绞
经方用药所有熬鍊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于此
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
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
裹内汤酒中凡钟乳等诸石以玉搥水研三日三夜漂
鍊务令极细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凡礜石赤泥团之
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鍊生入药使人破
心肝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硝朴硝皆绞
卷五 第 47b 页 WYG0747-0130d.png
汤讫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乃服凡汤用丹砂雄
黄者熟末如粉临取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凡汤中用
完物皆擘破乾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
茱萸五味子蕤仁核决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
完用之旋覆花菊花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
完用之凡橘皮吴茱萸椒等入汤不㕮咀凡诸果实仁
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
用蒲黄者煮汤成下凡生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
黄者熟末如粉临取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凡汤中用
完物皆擘破乾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
茱萸五味子蕤仁核决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
完用之旋覆花菊花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
完用之凡橘皮吴茱萸椒等入汤不㕮咀凡诸果实仁
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
用蒲黄者煮汤成下凡生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
卷五 第 48a 页 WYG0747-0131a.png
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依如升数不可共
药煮之一法薄切用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凡麻黄
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馀药
不尔今人烦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
分斩之膏中细剉也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
石斛入丸散先以砧搥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不熟
入酒亦然凡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
甲错取里有味者称之茯苓猪苓削除黑皮牡丹巴戟
药煮之一法薄切用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凡麻黄
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馀药
不尔今人烦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
分斩之膏中细剉也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
石斛入丸散先以砧搥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不熟
入酒亦然凡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
甲错取里有味者称之茯苓猪苓削除黑皮牡丹巴戟
卷五 第 48b 页 WYG0747-0131b.png
天远志野葛等皆搥破去心紫苑洗去土曝乾乃秤之
薤白葱白除尽令青并草石南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
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石韦辛夷拭去毛辛夷
又去心蜀椒去闭口者及目用大枣乌梅皆用去核鬼
箭削取羽皮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惟赤者凡
菟丝子煖汤汰去沙土乾漉煖酒渍经一宿漉出曝微
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乾捣
之须臾悉尽极易碎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南茵芋藜
薤白葱白除尽令青并草石南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
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石韦辛夷拭去毛辛夷
又去心蜀椒去闭口者及目用大枣乌梅皆用去核鬼
箭削取羽皮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惟赤者凡
菟丝子煖汤汰去沙土乾漉煖酒渍经一宿漉出曝微
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乾捣
之须臾悉尽极易碎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南茵芋藜
卷五 第 49a 页 WYG0747-0131c.png
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穰藜芦去头皂荚去皮
子凡用椒实微熬令汗出则有势力凡汤丸汤用天雄
附子乌头乌啄侧子皆煻灰炮令微拆削去黑皮乃秤
之惟姜附汤乃膏酒中生用生亦削去皮乃秤之直理
破作七八片半夏热汤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乃秤
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煻灰炮之凡巴豆去皮心膜
熬令紫色桃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
别捣令如膏脂必视泯泯尔乃已成散稍稍下臼中合
子凡用椒实微熬令汗出则有势力凡汤丸汤用天雄
附子乌头乌啄侧子皆煻灰炮令微拆削去黑皮乃秤
之惟姜附汤乃膏酒中生用生亦削去皮乃秤之直理
破作七八片半夏热汤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乃秤
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煻灰炮之凡巴豆去皮心膜
熬令紫色桃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
别捣令如膏脂必视泯泯尔乃已成散稍稍下臼中合
卷五 第 49b 页 WYG0747-0131d.png
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筛之须尽又内臼中依法
捣数百杵也汤膏中虽有生用者并捣破凡用麦檗曲
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后炒乾漆炒令烟断用乌梅
入丸散者熬之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
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凡用诸毛羽齿牙蹄甲龟鳖鲮
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葺等皆炙之蛇蜕乃微炙凡用
斑蝥等诸虫皆去足翅微熬用桑螵蛸中破炙之牡砺
熬令黄也僵蚕蜂房微炒之凡汤中用射香犀牛鹿角
捣数百杵也汤膏中虽有生用者并捣破凡用麦檗曲
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后炒乾漆炒令烟断用乌梅
入丸散者熬之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
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凡用诸毛羽齿牙蹄甲龟鳖鲮
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葺等皆炙之蛇蜕乃微炙凡用
斑蝥等诸虫皆去足翅微熬用桑螵蛸中破炙之牡砺
熬令黄也僵蚕蜂房微炒之凡汤中用射香犀牛鹿角
卷五 第 50a 页 WYG0747-0132a.png
羚角羊角牛黄须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
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
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
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精粗遂至大稠
于丸弥佳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丸汤
中用饴糖皆汤成下诸酒用酒者皆临熟下之凡药有
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
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
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
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
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精粗遂至大稠
于丸弥佳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丸汤
中用饴糖皆汤成下诸酒用酒者皆临熟下之凡药有
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
卷五 第 50b 页 WYG0747-0132b.png
兼宜者亦有不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其不宜
汤酒列之如左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
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数
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
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方家凡云等分者皆是丸
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三种五种皆悉分两
同等耳(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数味皆用分两不足较也第中间有用升合枚)
(数大槩不同升斗秤尺本自积黍自不可见度量衡辛/亦难明今以钱谱推测粗定梗槩凡度者分寸尺丈引)
汤酒列之如左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
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数
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
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方家凡云等分者皆是丸
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三种五种皆悉分两
同等耳(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数味皆用分两不足较也第中间有用升合枚)
(数大槩不同升斗秤尺本自积黍自不可见度量衡辛/亦难明今以钱谱推测粗定梗槩凡度者分寸尺丈引)
卷五 第 51a 页 WYG0747-0132c.png
(本以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观今之尺数等不同如周尺八尺京尺长一尺)
(六寸淮尺长一尺二寸约尺长一尺二寸五分并一小/尺为卒小尺既自三微起却自可准唐武德年铸开元)
(钱八分当十二钱半得一尺排钱比之十二个已及一/尺又不知唐用尺顾汉唐龠量并用尺寸分布尺寸如)
(是不齐将何凭据博古君子必有说矣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钟龠容十二铢合龠为合重二十四铢今)
(以钱准则六铢钱四个比开元钱三个重升斗斛皆叠/而成数汉唐同用至宋绍兴升容千二百铢则古文六)
(铢钱二百个开元二百二十个以绍兴一升得汉五升/其馀移用不足计也凡衡者铢两斤钧石亦以黄钟龠)
(所容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开元)
(钱三个至宋广秤以开元十个为两今之三两得汉唐/十两明矣千金本草皆以古三两为今一两古为三升)
(六寸淮尺长一尺二寸约尺长一尺二寸五分并一小/尺为卒小尺既自三微起却自可准唐武德年铸开元)
(钱八分当十二钱半得一尺排钱比之十二个已及一/尺又不知唐用尺顾汉唐龠量并用尺寸分布尺寸如)
(是不齐将何凭据博古君子必有说矣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钟龠容十二铢合龠为合重二十四铢今)
(以钱准则六铢钱四个比开元钱三个重升斗斛皆叠/而成数汉唐同用至宋绍兴升容千二百铢则古文六)
(铢钱二百个开元二百二十个以绍兴一升得汉五升/其馀移用不足计也凡衡者铢两斤钧石亦以黄钟龠)
(所容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开元)
(钱三个至宋广秤以开元十个为两今之三两得汉唐/十两明矣千金本草皆以古三两为今一两古为三升)
卷五 第 51b 页 WYG0747-0132d.png
(今为一升诸药之类例尤为难辩且如半夏一升准五/两不知用何升何两此修合制度要务不可不知汉铜)
(钱质如周钱又曰半两重如其文考文五年钱益移而/轻乃更铸四铢其文为半两杂以铅铁锡非殽为巧则)
(不得羸而奸或盗磨钱质取镕有司言钱轻重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有质令不得磨取镕则知汉以二半两)
(钱为两重十铢明矣汉唐例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稍末/如修史人改作唐例亦不可知观钱谱汉无六铢钱至)
(唐方有分以五铢钱十六个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正得开元钱九个重则知开元钱每个)
(已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似难考据明食货者必有说焉按药书)
(汉方汤液大剂三十馀两小剂十有馀两用水六升或/七升或煎取二升三升并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
(煎今之三十两未淹得过况散末药只服方寸圭七丸/子如梧桐大极至三十粒汤液岂得如此悬绝又如风)
(钱质如周钱又曰半两重如其文考文五年钱益移而/轻乃更铸四铢其文为半两杂以铅铁锡非殽为巧则)
(不得羸而奸或盗磨钱质取镕有司言钱轻重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有质令不得磨取镕则知汉以二半两)
(钱为两重十铢明矣汉唐例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稍末/如修史人改作唐例亦不可知观钱谱汉无六铢钱至)
(唐方有分以五铢钱十六个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正得开元钱九个重则知开元钱每个)
(已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似难考据明食货者必有说焉按药书)
(汉方汤液大剂三十馀两小剂十有馀两用水六升或/七升或煎取二升三升并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
(煎今之三十两未淹得过况散末药只服方寸圭七丸/子如梧桐大极至三十粒汤液岂得如此悬绝又如风)
卷五 第 52a 页 WYG0747-0133a.png
(引汤一剂计五十五两每两只用三指撮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温服一升看其煮制每只三指撮未应料剂如)
(此之多此又可疑也今以意说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较若用汉两计一百八十铢得)
(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分三服已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若以唐方准计三百三十铢得开元宝钱四十二个)
(重每服计今之十四钱重大略可知若以开元钱准得/一百单五个重分三服每服计三百五钱重此犹是小)
(剂况有大剂名半两数之多者/未易槩举留心此道幸少详焉)
凡丸散云若干分两是品诸药宜少宜多之分两非必
止于若干之分两也假今日服三方寸匕须差正是三
五两药耳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
(此之多此又可疑也今以意说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较若用汉两计一百八十铢得)
(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分三服已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若以唐方准计三百三十铢得开元宝钱四十二个)
(重每服计今之十四钱重大略可知若以开元钱准得/一百单五个重分三服每服计三百五钱重此犹是小)
(剂况有大剂名半两数之多者/未易槩举留心此道幸少详焉)
凡丸散云若干分两是品诸药宜少宜多之分两非必
止于若干之分两也假今日服三方寸匕须差正是三
五两药耳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
卷五 第 52b 页 WYG0747-0133b.png
梧桐子大也方寸七者作七正方一方抄散取不落为
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坐金抄之若云半钱七者则是一
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五者今五铢钱边
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
为一勺两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
不得用觔两则以升平之药升方作上径一寸下径六
分深八分内散药勿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调耳今人
分药不复用此凡丸药有云如细麻大者即胡麻也不
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坐金抄之若云半钱七者则是一
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五者今五铢钱边
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
为一勺两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
不得用觔两则以升平之药升方作上径一寸下径六
分深八分内散药勿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调耳今人
分药不复用此凡丸药有云如细麻大者即胡麻也不
卷五 第 53a 页 WYG0747-0133c.png
必扁但令较量大小相称耳如黍粟者亦然以十六黍
为一大豆也如麻子者即今大麻子准三细麻子也如
胡豆者今青班豆者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
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以二小
豆准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以方寸七散以蜜和
得如梧桐子十丸为定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桐
子准之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
乃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
为一大豆也如麻子者即今大麻子准三细麻子也如
胡豆者今青班豆者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
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以二小
豆准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以方寸七散以蜜和
得如梧桐子十丸为定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桐
子准之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
乃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
卷五 第 53b 页 WYG0747-0133d.png
以半两准一枚枳实若干枚者去穰毕以一分准二枚
橘皮一分准三枚枣有大小以三枚准一两云乾姜一
累者以半两为正(本草云一/两为正)凡方半夏一升者洗毕秤
五两为正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
丝子一升九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
一升四两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其子各有虚
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凡方云桂一尺
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云
橘皮一分准三枚枣有大小以三枚准一两云乾姜一
累者以半两为正(本草云一/两为正)凡方半夏一升者洗毕秤
五两为正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
丝子一升九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
一升四两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其子各有虚
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凡方云桂一尺
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云
卷五 第 54a 页 WYG0747-0134a.png
某草一束者重三两为正一把者重二两为正凡云蜜
一觔者有七合猪膏一觔者一升二合凡汤酒膏药旧
方皆云㕮咀者谓秤毕𢷬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沫此
于事殊不允当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
均平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㕮咀者乃得无末而片立
调和也凡云末之者谓捣筛如法也凡丸散先细切曝
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并随方所言其润湿药
如天门冬乾地黄辈皆先切曝乾独捣令扁碎更出细
一觔者有七合猪膏一觔者一升二合凡汤酒膏药旧
方皆云㕮咀者谓秤毕𢷬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沫此
于事殊不允当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
均平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㕮咀者乃得无末而片立
调和也凡云末之者谓捣筛如法也凡丸散先细切曝
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并随方所言其润湿药
如天门冬乾地黄辈皆先切曝乾独捣令扁碎更出细
卷五 第 54b 页 WYG0747-0134b.png
擘曝乾若值阴雨可微火烘之既燥少停冷乃𢷬之凡
湿药燥皆火耗当先增分两须得屑乃秤之为正其汤
酒中不须如此凡筛丸药用重密绢令细于蜜丸即易
熟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药亦
用细绢筛令丸药者丸筛丸散药毕皆更合于臼中以
杵𢷬之数百过视其色理和同为佳凡煮汤当取井花
水令极净洁升斗分量勿使多少煮之调和候火用心
一如鍊法凡煮汤用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
湿药燥皆火耗当先增分两须得屑乃秤之为正其汤
酒中不须如此凡筛丸药用重密绢令细于蜜丸即易
熟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药亦
用细绢筛令丸药者丸筛丸散药毕皆更合于臼中以
杵𢷬之数百过视其色理和同为佳凡煮汤当取井花
水令极净洁升斗分量勿使多少煮之调和候火用心
一如鍊法凡煮汤用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
卷五 第 55a 页 WYG0747-0134c.png
略二十两药用水一升煮取四升以此为率皆绞去滓
而后酌量也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者为病须
快所以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者为
病须补益是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
少汤熟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垽浊分再服三
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纸覆令密勿令泄气欲服以铜器
于热汤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气凡渍药酒皆须细切
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湿烈便可漉
而后酌量也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者为病须
快所以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者为
病须补益是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
少汤熟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垽浊分再服三
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纸覆令密勿令泄气欲服以铜器
于热汤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气凡渍药酒皆须细切
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湿烈便可漉
卷五 第 55b 页 WYG0747-0134d.png
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曝燥微𢷬更渍饮之亦可散
服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
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用皆应先曝令燥也凡合膏先
以苦酒渍淹浃不用多炙密覆勿泄云时时者周时也
从今旦至明亦有止一宿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
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便匝匝滞乃下之取沸静良久乃
止宁熟不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熬黄为候有白
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为度猪肪皆勿令经水腊月者
服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
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用皆应先曝令燥也凡合膏先
以苦酒渍淹浃不用多炙密覆勿泄云时时者周时也
从今旦至明亦有止一宿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
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便匝匝滞乃下之取沸静良久乃
止宁熟不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熬黄为候有白
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为度猪肪皆勿令经水腊月者
卷五 第 56a 页 WYG0747-0135a.png
弥佳绞膏亦以新布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湛酒
煮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则宜以傅病至此益欲兼尽其
药力故也凡膏中有雄黄朱砂辈皆别𢷬细研如面须
绞膏毕乃投中以物疾搅至于凝僵勿能沉聚在下不
调也有水银者于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尔凡捣药
法烧香洒扫净洁不得杂语喧呼当使童子𢷬之务令
细熟杵数可至千万杵过多为佳凡合肾气薯蓣及诸
大补五石大射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时并勿令
煮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则宜以傅病至此益欲兼尽其
药力故也凡膏中有雄黄朱砂辈皆别𢷬细研如面须
绞膏毕乃投中以物疾搅至于凝僵勿能沉聚在下不
调也有水银者于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尔凡捣药
法烧香洒扫净洁不得杂语喧呼当使童子𢷬之务令
细熟杵数可至千万杵过多为佳凡合肾气薯蓣及诸
大补五石大射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时并勿令
卷五 第 56b 页 WYG0747-0135b.png
妇人小儿产母丧者痼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鸡犬六畜
等见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续命汤麻黄等诸小汤不在
禁忌之限比来田野下里家因市得药随便市上雇人
捣合非止诸不如法至于石斛菟丝子等难捣之药费
人功力赁作捣者隐主悉盗弃之又为尘埃秽气入药
中罗筛粗恶随风飘扬众口尝之众鼻嗅之药之精气
一切都尽与朽木不殊又复服饵不能尽如法服尽之
后反加虚损遂谤医者处方不效夫如此者非医之咎
等见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续命汤麻黄等诸小汤不在
禁忌之限比来田野下里家因市得药随便市上雇人
捣合非止诸不如法至于石斛菟丝子等难捣之药费
人功力赁作捣者隐主悉盗弃之又为尘埃秽气入药
中罗筛粗恶随风飘扬众口尝之众鼻嗅之药之精气
一切都尽与朽木不殊又复服饵不能尽如法服尽之
后反加虚损遂谤医者处方不效夫如此者非医之咎
卷五 第 57a 页 WYG0747-0135c.png
自缘发意甚误宜熟思之凡药皆不用数数晒曝多见
风日气力即薄散宜熟知之诸药未即用者候天大晴
时于烈日中曝令大乾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
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
丸散以瓷器贮蜜腊封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
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
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
论服饵
风日气力即薄散宜熟知之诸药未即用者候天大晴
时于烈日中曝令大乾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
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
丸散以瓷器贮蜜腊封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
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
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
论服饵
卷五 第 57b 页 WYG0747-0135d.png
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
十之取去为度病在胸膈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
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
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凡服丸散不云酒
水饮者本方如此是可通用也凡服利汤欲得侵早凡
服汤欲得稍热服之即易消不吐若冷则呕吐不下若
大热即破人咽喉务在用意汤必酒澄清若浊令人心
闷不解中间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数前汤
十之取去为度病在胸膈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
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
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凡服丸散不云酒
水饮者本方如此是可通用也凡服利汤欲得侵早凡
服汤欲得稍热服之即易消不吐若冷则呕吐不下若
大热即破人咽喉务在用意汤必酒澄清若浊令人心
闷不解中间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数前汤
卷五 第 58a 页 WYG0747-0136a.png
未消后汤来冲必当吐逆仍问病者腹中药消散乃可
进服凡服补益丸散者自非衰损之人皆可先服利汤
泻去胸腹壅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应服治风汤散皆
须三五剂自有久滞风病即须倍此乃至五十馀日可
瘥又当斟酌所宜伤寒时气不拘旦暮当即亟治其服
药亦不可拘以常法庶使病易得愈不致传变是以小
儿女子得病益以滋甚者良有隐忍异差不即治之也
凡服汤法大约皆分为三服取三升然后乘病人榖气
进服凡服补益丸散者自非衰损之人皆可先服利汤
泻去胸腹壅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应服治风汤散皆
须三五剂自有久滞风病即须倍此乃至五十馀日可
瘥又当斟酌所宜伤寒时气不拘旦暮当即亟治其服
药亦不可拘以常法庶使病易得愈不致传变是以小
儿女子得病益以滋甚者良有隐忍异差不即治之也
凡服汤法大约皆分为三服取三升然后乘病人榖气
卷五 第 58b 页 WYG0747-0136b.png
强进一服最须多次一服渐少后一服最须少如此即
甚安稳所以病人于后气力渐微故汤须渐少凡服补
汤欲得服三升半昼三夜一中间间食则汤气溉灌百
脉易得药力凡服汤不得太缓太急也又须左右仰覆
卧各一食顷即汤势遍行腹中又于室中行皆可一百
步许不易出外即大益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千之
中未有一用散者今世医工汤散未辨且其说多异端
承疑傅谬按汤法㕮咀为名切如麻豆散法治筛为治
甚安稳所以病人于后气力渐微故汤须渐少凡服补
汤欲得服三升半昼三夜一中间间食则汤气溉灌百
脉易得药力凡服汤不得太缓太急也又须左右仰覆
卧各一食顷即汤势遍行腹中又于室中行皆可一百
步许不易出外即大益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千之
中未有一用散者今世医工汤散未辨且其说多异端
承疑傅谬按汤法㕮咀为名切如麻豆散法治筛为治
卷五 第 59a 页 WYG0747-0136c.png
择捣筛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长病痼疾须散以渐渍
此古人用汤液煮散之意也后世医工惟务力省一切
为散遂忘汤法传行既久不知其非一旦用汤妄生疑
讶殊不知前世用汤药剂虽大向日饮不过三数服而
且方用专一今人治病剂料虽薄而类药竞进每药数
服以古较今岂不今反多乎又昔人长将药者多作煮
散法盖收其积日之功故每用一方寸七为一服多不
过三方寸匕然而须以帛裹煮时微微振动是古人之
此古人用汤液煮散之意也后世医工惟务力省一切
为散遂忘汤法传行既久不知其非一旦用汤妄生疑
讶殊不知前世用汤药剂虽大向日饮不过三数服而
且方用专一今人治病剂料虽薄而类药竞进每药数
服以古较今岂不今反多乎又昔人长将药者多作煮
散法盖收其积日之功故每用一方寸七为一服多不
过三方寸匕然而须以帛裹煮时微微振动是古人之
卷五 第 59b 页 WYG0747-0136d.png
意岂须欲多服药哉又服丸之法大率如桐子大二十
丸多不过三十四十丸及服散者少则刀圭钱五五多
则方寸而已岂服汤特多煮散丸散则少乎后之世人
既不知觔两升合之制又不知汤液煮散之法今从旧
例率定以药二十五两水一升小煮取今一升五合去
滓垽分三服自馀利汤欲少水而多取数补汤欲多水
而少取数药各依方下制法凡服汤三日常忌酒缘汤
忌酒故也凡服治风汤第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须
丸多不过三十四十丸及服散者少则刀圭钱五五多
则方寸而已岂服汤特多煮散丸散则少乎后之世人
既不知觔两升合之制又不知汤液煮散之法今从旧
例率定以药二十五两水一升小煮取今一升五合去
滓垽分三服自馀利汤欲少水而多取数补汤欲多水
而少取数药各依方下制法凡服汤三日常忌酒缘汤
忌酒故也凡服治风汤第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须
卷五 第 60a 页 WYG0747-0137a.png
薄服勿令大汗中间亦须间食不尔令人无力更益虚
羸凡丸药皆如梧桐子大补者十丸为始从一服渐加
不过四十丸过亦损人云一旦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时
不阙药气渐渍熏蒸五脏积久为佳不必顿服早尽为善
徒弃名药获益甚少凡人四十已下有病可服泻药不
甚须服补药必若有所损不在此限四十已上则不可
服泻药须服补药五十已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
延年得养生之术耳其方备在第二十七卷中素问曰
羸凡丸药皆如梧桐子大补者十丸为始从一服渐加
不过四十丸过亦损人云一旦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时
不阙药气渐渍熏蒸五脏积久为佳不必顿服早尽为善
徒弃名药获益甚少凡人四十已下有病可服泻药不
甚须服补药必若有所损不在此限四十已上则不可
服泻药须服补药五十已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
延年得养生之术耳其方备在第二十七卷中素问曰
卷五 第 60b 页 WYG0747-0137b.png
实即泻之虚即补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其大略也
凡有脏腑积聚无问少长须泻则泻凡有虚损无问少
长须补即补以意量度而用之凡痔漏疳𧍷等药皆慎
猪鸡鱼油等味至老人服泻药不过以利为度慎勿过
多令人下利无度大损人也凡诸恶疮瘥后皆百日慎
口味不尔即疮发也凡服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
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令至醉及
吐则大损人也凡服药皆断生冷酢滑猪犬鸡鱼油面
凡有脏腑积聚无问少长须泻则泻凡有虚损无问少
长须补即补以意量度而用之凡痔漏疳𧍷等药皆慎
猪鸡鱼油等味至老人服泻药不过以利为度慎勿过
多令人下利无度大损人也凡诸恶疮瘥后皆百日慎
口味不尔即疮发也凡服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
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令至醉及
吐则大损人也凡服药皆断生冷酢滑猪犬鸡鱼油面
卷五 第 61a 页 WYG0747-0137c.png
蒜及果实等其大补丸散切忌陈臭宿滞之物有空青
忌食生血物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桃李及鱼肉葫荽
大蒜青鱼鲊等物地黄忌芜荑甘草忌粉菜海藻细辛
忌生菜菟丝子忌兔肉牛膝忌牛肉黄连桔梗忌猪肉
牡丹忌葫荽藜芦忌狸肉半夏菖蒲忌饴糖及羊肉常
山桂心忌生葱生菜商陆忌犬肉茯苓忌醋物百子仁
忌湿面巴豆忌藜芦羹及猪肉鳖甲忌苋菜凡风病通
忌五辛甘滑生冷油腻之类凡伤寒时气忌羊肉杂食
忌食生血物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桃李及鱼肉葫荽
大蒜青鱼鲊等物地黄忌芜荑甘草忌粉菜海藻细辛
忌生菜菟丝子忌兔肉牛膝忌牛肉黄连桔梗忌猪肉
牡丹忌葫荽藜芦忌狸肉半夏菖蒲忌饴糖及羊肉常
山桂心忌生葱生菜商陆忌犬肉茯苓忌醋物百子仁
忌湿面巴豆忌藜芦羹及猪肉鳖甲忌苋菜凡风病通
忌五辛甘滑生冷油腻之类凡伤寒时气忌羊肉杂食
卷五 第 61b 页 WYG0747-0137d.png
及病差后尤忌肉食凡热病新差及大病之后食猪肉
及腹血肥鱼油腻等必大下痢又食饼饵菜黍饴脯鲙
炙枣栗诸果及坚实难消之物必更结热以药下之则
胃中虚冷大痢不禁难救凡脚气之病极须慎房室羊
肉牛肉鱼蒜蕺菜菘菜蔓青匏子酒面酥油乳糜猪鸡
鹅鸭有方用鲤鱼头等此并切禁不得犯之并忌大怒
生果子酥酢之食又特忌食匏子蕺菜犯之一世治不
愈凡症瘕癖积忌生冷酥滑物凡吐逆不利等忌生冷
及腹血肥鱼油腻等必大下痢又食饼饵菜黍饴脯鲙
炙枣栗诸果及坚实难消之物必更结热以药下之则
胃中虚冷大痢不禁难救凡脚气之病极须慎房室羊
肉牛肉鱼蒜蕺菜菘菜蔓青匏子酒面酥油乳糜猪鸡
鹅鸭有方用鲤鱼头等此并切禁不得犯之并忌大怒
生果子酥酢之食又特忌食匏子蕺菜犯之一世治不
愈凡症瘕癖积忌生冷酥滑物凡吐逆不利等忌生冷
卷五 第 62a 页 WYG0747-0138a.png
酥滑腻物凡噎塞胀满及痼冷诸气并忌生冷凡积热
忌鱼酒热面等凡欬𠻳咯血吐血忌诸热物凡痰饮忌
酒酢凡消渴忌房室凡水气忌羊头蹄及盐一切咸物
凡服药不可食生葫荽诸滑物及果实肥猪犬肉油腻
羹鱼鲙鯹臊等物凡服药忌见死尸及产妇秽污触之
兼急忿怒忧劳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即易
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仍须少食菜及硬
物于药为佳亦少进盐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房
忌鱼酒热面等凡欬𠻳咯血吐血忌诸热物凡痰饮忌
酒酢凡消渴忌房室凡水气忌羊头蹄及盐一切咸物
凡服药不可食生葫荽诸滑物及果实肥猪犬肉油腻
羹鱼鲙鯹臊等物凡服药忌见死尸及产妇秽污触之
兼急忿怒忧劳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即易
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仍须少食菜及硬
物于药为佳亦少进盐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房
卷五 第 62b 页 WYG0747-0138b.png
室喜怒是以治病用药力惟在食治将息得力大半于
药有益所以病者务在将息节慎节慎之治可以长生
岂惟愈病而已凡服泻汤及诸丸散酒等至食时须食
口皆先与一口冷醋饮须臾乃进食为佳凡人忽遇风
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
西州续命排风越婢等汤于无风处密室之中日夜四
五勿计剂数多少亦勿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
不绝为佳服汤之时汤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汤亦少与
药有益所以病者务在将息节慎节慎之治可以长生
岂惟愈病而已凡服泻汤及诸丸散酒等至食时须食
口皆先与一口冷醋饮须臾乃进食为佳凡人忽遇风
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
西州续命排风越婢等汤于无风处密室之中日夜四
五勿计剂数多少亦勿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
不绝为佳服汤之时汤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汤亦少与
卷五 第 63a 页 WYG0747-0138c.png
羊肉臛将补若风大重者相续五日五夜服汤不绝即
经二日停汤以羹臛自补将息四体若虚即当停药渐
渐将息如其不瘥当即服汤攻之以瘥为度凡患风服
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
西州续命即用八两越婢六两大小续命或用一两三
两四两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风非密室不得辄服汤
药徒自误耳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凡上五十已上大
虚者服三石更生慎勿用五石也四时常以平旦服一
经二日停汤以羹臛自补将息四体若虚即当停药渐
渐将息如其不瘥当即服汤攻之以瘥为度凡患风服
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
西州续命即用八两越婢六两大小续命或用一两三
两四两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风非密室不得辄服汤
药徒自误耳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凡上五十已上大
虚者服三石更生慎勿用五石也四时常以平旦服一
卷五 第 63b 页 WYG0747-0138d.png
二升暖饮终身勿绝及一时勿用蒜油鱼猪牛马鸡鸭
等肉即无病矣
普济方卷五
等肉即无病矣
普济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