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四十五
   迪功郎新绍兴府嵊县主簿臣郎 晔 上进
  书
    答李琮书 答黄鲁直书
    答秦太虚书 答张文潜书
    答陈师仲书 答毕仲举书
   答李琮书
轼启奉别忽然半年思仰无穷近闻公有闺门之戚即
欲作书奉慰既罕遇的便又以为书未必能开释左右
往往更益悽怅用是稍缓今辱手教惭负不已窃计高
怀远度必已超然此等情累随手扫灭犹恐不脱若更
反覆寻绎便缠绕人矣望深以明识照之轼凡百如昨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愚暗少虑辄复随缘自娱自夏至后杜门不出恶热不
可过所居又向西多劝迁居迁居非月馀不能定而热
向衰矣亦复不果如闻公以职事当须一赴 阙不知
果然否承问及王天常奉职所言边事天常父齐雄结
发与西南夷战夷人信畏之天常幼随其父入夷中近
岁王中正入蜀亦令天常招抚近界诸夷夷人以其齐
雄子亦信用其言向尝与轼言泸州事所以致甫望乞
弟作过如此者皆有条理可听然皆已往之事虽知之
无补又似言人长短故不复录呈独论今日事势揣量
夷人情伪似有本末天常正月中与轼言播州首领杨
贵迁者俗谓之杨通判最近乌蛮而枭武可用又有宋
大郎者乞弟之死党凶猾有谋略若官中见委说杨贵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迁令杀宋大郎必可得也数日前有从蜀中来者言贵
迁已杀宋大郎纳其首级与银三千两以此推之天常
之言殆不妄也天常言晏州六县水路十二村诸夷世
与乞弟为仇向者熊察访诱杀十二村首领及近岁韩
存宝讨杀罗狗姓诸夷皆有唇齿之忧貌畏而心贰去
年乞弟领兵至罗个牟屯杀害兵官王宣等十二人其
地去宁远安夷寨至近涉历诸夷族帐不少自来自去
殊无留难若诸夷不心与之其势必不能如此也今欲
讨乞弟必先有以怀结近界诸夷得其心腹而后可今
韩存宝等诸军既不敢与乞弟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馀
里间多杀不作过熟户老弱而厚以金帛遗乞弟且遣
四人为质然后得乞弟遣人送一封空降书便与打誓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即日班师与运司诸君皆上表称贺上深照其实已降
手诏械存宝狱中远人无不欢快以谓虽汉光武唐太
宗料敌察情于万里之外不能过也今虽已械存宝而
后来者亦未见有新巧必胜之术但言乞弟不过有兵
三千而官军无虑三万何往而不克此正如千钧车弩
可以洞犀象而不可以得鼠耳今粮运止于江安县自
江安至乞弟住坐处犹须十二三程吏士以糗饵行其
势不能过一月乞弟但能深自避匿四五十日则免矣
而山谷幽崄林木沮洳贼于溪谷间依丛木自蔽以药
箭射人血濡缕立死战士数万人知深入未为万全而
将吏不敢复稽留此间事不可不深虑天常言国之用
兵正如私家之造屋凡屋若干材石之费榖米之用为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即日班师与运司诸君皆上表称贺上深照其实已降
手诏械存宝狱中远人无不欢快以谓虽汉光武唐太
宗料敌察情于万里之外不能过也今虽已械存宝而
后来者亦未见有新巧必胜之术但言乞弟不过有兵
三千而官军无虑三万何往而不克此正如千钧车弩
可以洞犀象而不可以得鼠耳今粮运止于江安县自
江安至乞弟住坐处犹须十二三程吏士以糗饵行其
势不能过一月乞弟但能深自避匿四五十日则免矣
而山谷幽崄林木沮洳贼于溪谷间依丛木自蔽以药
箭射人血濡缕立死战士数万人知深入未为万全而
将吏不敢复稽留此间事不可不深虑天常言国之用
兵正如私家之造屋凡屋若干材石之费榖米之用为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钱若干布算而定无所赢缩矣工徒入门斧斤之声铿
然而百用毛起不可复计此虑不素定之过也既作而
复聚粮既斲而复求材其费必十倍其工必不坚故王
者之兵当如富人之造屋其虑周其规摹素定其取材
积粮皆有方故其经营之常迟而其作之常速计日而
成不愆于素费半他人而工必倍之今日之策可且罢
诸将兵独精选一转运使及一泸州知州许法外行事
与二年限令经画处置他人更不得与多出钱物茶䌽
于沿边博买夷人粮米其费必减仓卒夫运之半使辩
士招说十州五团晏州六县水路十二村罗氏鬼主播
州杨贵迁之类作五六头项更番出兵以蹂践乞弟族
帐使春不得耕秋不得穫人嘉戎泸渝四州皆有土豪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为把截将自来雇一私兵入界用银七两每得一蕃人
头用银三十两买之把截将自以为功今可召募此四
州人每得二十级即与补一三班差使如不及二十级
即每级官与绢三十匹出入山谷耐辛苦瘴毒见利则
云合败则鸟兽散此本蛮夷之所长而中原之所无柰
何也今若召募诸夷及四州把截将私兵使迭出迭入
则蛮夷之所长我反用之但能积日累月戕杀其丁壮
且使终年释耒而操兵不及二年其族帐必杀乞弟以
降如其未也则乞 朝廷差三五千人将下选兵三路
入界西路自江安县进兵先积粮于宁远寨以十州五
团等诸夷为先锋以施黔戎泸四州药箭努手继之中
路自纳溪寨进兵先积粮于本寨亦以诸夷为先锋以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将下兵马继之三路中惟此路稍平可以用官军东路
自合江县进兵先积粮于安溪寨亦以诸夷为先锋以
嘉戎泸渝四州召募人继之可以一举而荡灭也天常
此策虽若不快以蕞尔小丑二年而后定然王者之兵
必出于万全不可以侥倖淮南王安有言厮舆之卒有
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今
乞弟譬犹蚤虱也克之未足以威四夷万一不克岂不
为卿大夫之辱也哉赵充国征先零邓训征羌及月支
胡皆以计磨之数年乃克唐明皇欲取石堡城王忠嗣
不奉诏以谓非杀二万人不可取方唐之盛二万人岂
足道哉而贤将谋国终不肯出此者图万全也又汉永
和中交趾反议者欲发荆扬兖豫四万人讨之独李固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以谓四州之人远赴万里无有还期诏书迫促必致叛
亡南州温瘴死者必多士卒疲劳比至岭南不复堪斗
前中郎将尹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
杀我后以兵付刺史张乔因其将吏旬月之间破殄寇
虏此发将无益州郡可任之明效也今可募蛮夷使自
相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封
侯之赏因举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由此
岭外息平今观其说乃与天常之言若合符节但天常
不学言不能起意耳天常又言乌蛮药箭中者立死无
脱理然不能及远非三十步内不发发无不中今与乌
蛮战当于百步以下五六十步以上强弓弩射之若稍
近则短兵径进于五七步内相格则其长技皆废今乞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弟亦未是正乌蛮也诸如此巧便非一不能尽录略举
一二以见天常之练习疑可驱使耳又有一图子虽不
甚详密然大略具是矣按图以考其说差若易了故以
奉呈看讫可却付去人见还也此非公职事然孜孜寻
访如此以见忠臣体国知无不为之义也轼其可以罪
废不当言而止乎虽然亦不可使不知我者见以为诟
病也知荆公见称经藏文是未离妄语也便蒙印可何
哉圆觉经纸示及得暇为写下卷令公择写上卷秦太
虚维扬胜士固知公喜之无乃亦可令荆公一见之欤
子骏初见报夺一官耳不知其罢郡能不郁郁否有一
书不知其今安在敢烦左右达之江水比去年甚大郡
中不为患见说沙湖镇颇浸居民亦江淮间常事耳临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皋港既开往来蒙利无穷而居民贸易之入亦不赀但
不免少有淤填议者谓岁发少春夫淘之甚易承问辄
及之未缘展奉惟冀以时自重谨奉手启起居热甚幸
恕不谨轼顿首再拜
   答黄鲁直书
轼顿首再拜鲁直教授长官足下轼始见足下诗文于
孙莘老之坐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
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
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
称扬为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䡖外物而自重者今
之君子莫能用也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则见足下之
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
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
今者辱书词累幅执礼恭甚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
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岂意得此于足下乎喜
愧之怀殆不可胜然自入夏以来家人辈更卧病忽忽
至今裁荅甚缓想未深讶也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
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聊复次韵以为一笑秋暑
不审起居何如末由会见万万以时自重
   答秦太虚书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
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悽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
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
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鍊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
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
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
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
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及他事但
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
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已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寄
示诗文皆超然胜绝亹亹为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
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
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
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
想喻此意也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莘
老未尝得书知未暇通问程公辟须其子履中哀词轼
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但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自持
颇严若复一作则决坏藩墙今后仍复衮衮多言矣初
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
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
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
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
可支一岁有馀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此胸中都无一事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
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
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
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橘椑柿极多大芋长尺馀
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
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
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
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
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子骏固吾所畏
其子亦可喜曾与相见否此中有黄冈少府张舜臣者
其兄尧臣皆云与太虚相熟儿子每蒙批问适会葬老
乳母今勾当作坟未暇拜书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李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端叔一书托为达之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不宣轼再拜
   答张文潜书
顿首文潜县丞张君足下久别思仰到京公私纷然未
暇奉书忽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至慰至慰惠示文编
三复感叹甚矣君之似子由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
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
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
不可没作黄楼赋乃稍自振厉若欲以警发愦愦者而
或者便谓仆代作此尤可笑是殆见吾善者机也文字
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
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已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颜洲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
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
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近见章子厚言
先帝晚年甚患文字之陋欲稍变取士法特未暇耳议
者欲稍复诗赋立春秋学官甚美仆老矣使后生犹得
见古人之大全者正赖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陈履常
与君等数人耳如闻君作太学博士愿益勉之德輶如
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爱莫助之此外千万善爱偶
饮卯酒醉来人求书不能复覼缕
   答陈师仲书
轼顿首再拜钱塘主簿陈君足下曩在徐州得一再见
及见颜长道辈皆言足下文词卓玮志节高亮固欲朝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夕相从适会讼诉偶有相关及者遂不复往来此自足
下门中不幸亦岂为吏者所乐哉想彼此有以相照已
而轼又负罪远窜流离契阔益不复相闻今者蒙书教
累幅相属之厚又甚于昔者知足下释然果不以前事
介意幸甚幸甚自得罪后虽平生厚善有不敢通问者
足下独犯众人之所忌何哉及读所惠诗文不数篇辄
拊掌太息此自世间奇男子岂可以世俗趣舍量其心
乎诗文皆奇丽所寄不齐而皆归合于大道轼又何言
者其间十常有四五见及或及舍弟何相爱之深也处
世龃龉每深自嫌恶不论他人及见足下辈犹如此辄
亦少自赦诗能穷人所从来尚矣而于轼特甚今天下
独不信建言诗不能穷人为之益力其诗日已工其穷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不龟手之药或以封安知
足下不以此达乎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
议穷达云能穷人者固缪云不能穷人者亦未免有意
于畏穷也江淮间人好食河豚每与人争河豚本不杀
人尝戏之性命自子有美则食之何与我事今复以此
戏足下想复千里为我一笑也先吏部诗幸得一观辄
题数字继诸公之末见为编述超然黄楼二集为赐尤
重从来不曾编次纵有一二在者得罪日皆为家人妇
女辈焚毁尽矣不知今乃在足下许当为删去其不合
道理者乃可存耳轼于钱塘人有何恩意而其人至今
见念轼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
前缘者在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不龟手之药或以封安知
足下不以此达乎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
议穷达云能穷人者固缪云不能穷人者亦未免有意
于畏穷也江淮间人好食河豚每与人争河豚本不杀
人尝戏之性命自子有美则食之何与我事今复以此
戏足下想复千里为我一笑也先吏部诗幸得一观辄
题数字继诸公之末见为编述超然黄楼二集为赐尤
重从来不曾编次纵有一二在者得罪日皆为家人妇
女辈焚毁尽矣不知今乃在足下许当为删去其不合
道理者乃可存耳轼于钱塘人有何恩意而其人至今
见念轼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
前缘者在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后堂殿山石处故诗中尝有前生已到之语足下主簿
于法得出入当复纵游如轼在彼时也山水穷绝处往
往有轼题字想复题其后足下所至诗但不择古律以
日月次之异日观之便是行记有便以一二见寄慰此
惘惘其馀慎疾自重不宣轼顿首再拜
   答毕仲举书
轼启奉别忽十馀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
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
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
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
也仆既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
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
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
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
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馀刍豢满前惟恐其
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
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闇塞不
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
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
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
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
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
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
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
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
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来书云处世得安稳
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
穷世人所作举足动念无非是业不必刑杀无罪取非
其有然后为冤业也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