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三十九
(迪功郎新绍兴府嵊县主簿臣郎/晔/上进)
  外制
   给事中兼侍讲传尧俞可吏部侍郎
敕士以德望进则风俗厚而朝廷尊以经术用则议论
正而名器重此君子所以难合而朕亦难其人焉具官
傅尧俞博学笃行久闻于时历事四世挺然一节怀道
不试十年于兹朕欲问仁人之言(左传云仁人之/言其利博哉)置之
讲席非尧舜之道盖未尝言给事黄门未究其用往贰
太宰益脩厥官(尧俞字钦之自/仁宗朝登进士第为/御史諌官四年所上百六十馀章多触)
(忌讳诋权倖名重朝廷而风节凛然闻于天下/神宗/朝丐闲局得提㪯崇福宫坐事落职夺官监黎阳草场)
(哲宗即位召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史部侍郎事见墓志)董正治典以称 先帝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复古之意(神宗元丰中用/六典以新官制)
   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
敕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
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自顷
功利之臣言政而不及化言利而不及义中外纷然朕
益厌之(此语为王/吕辈发)具官赵瞻明于吏事辅以经术忠义
之节白首不衰爰自秩宗擢贰邦计将使四方之人知
予以耆老旧德居此官者盖有盍彻之意焉
   故枢密副使包拯男太常寺太祝繶之妻寿安
    县君崔氏可特封永嘉郡君仍封表门闾
敕崔氏汝甲族之遗孤(自隋唐以来/崔李为著姓)大臣之冢妇(札有/冢妇)
(介妇/之说)夫亡子夭茕然无归而能誓死不嫁抚养孤弱使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我嘉祐名臣之后有立于世惟汝之功昔卫世子蚤死
共姜自誓诗人歌之(见柏/舟诗)韩愈幼孤养于嫂郑愈丧之
(愈祭嫂郑夫人云昔在韶州之行受命于元兄曰/尔幼养于嫂丧服必以期今其敢忘天实临之)
崔氏者可谓兼之矣其改赐汤沐表异其所居以风晓
郡国使薄于孝悌者有所愧焉
   鲜于侁可太常少卿(侁字子骏阆中/人景祐中登弟)
敕具官鲜于侁奉常之职非特以治郊庙之度服器之
数而巳国有大政事大议论必稽焉昔鲁秉周礼齐不
敢谋(左传闵公元年齐侯问仲孙湫/曰鲁可取乎曰不可犹秉周礼)而晏子太师折冲
于樽俎之间(事见/上注)国之典常君臣之名分上下守之有
死不易则国安而民服朕选建卿士付之礼乐意在于
此非我老成之人学足以通古才足以应变强足以守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官深于经术达于人情其孰宜之诗不云乎彼巳之子
邦之司直往修厥官无斁朕命
   范祖禹可著作郎
敕具官范祖禹左右起居(周官有左右史记其言动盖/今起居之始历代沿革不同)
(隋置起居舍人唐正观四年改置起居郎显庆中复置/舍人与郎后改郎为左史舍人为右史寻复旧每对立)
(殿下有命则临陛俯听/进而书之以为起居注)东观著作(后汉图书悉在东观/择名儒直之撰述国)
(史谓之著作旧属/中书后隶秘书)皆史事也仐左右史独书巳行之政
有司之常事至于廊庙大议君臣相与之际所以兴坏
治忽之由一归于东观则著作之任顾不重欤非得直
谅多闻古之所谓益友者(此语见/刘向赞)奋笔于其间则善恶
贸乱后世无所考信汝既任其事矣益进而专之朕苟
有过犹当直书而况其馀乎往祗厥官无旷乃职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孙觉可给事中
敕朕闻明主在上凡侍从皆得言若其不明虽台谏亦
失职朕以冲眇丕承 祖宗未堪多难之忧常恐不闻
其过下至执艺犹当尽规岂必谏臣而后论事矧兹封
駮之重任参黄散之间(南史宋景平元年召豫章太守/宋廓为吏部尚书廓谓传亮曰)
(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曰黄散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措怀)
无不言职固当尔具官孙觉行不违道言不违仁处以
孝闻出以忠显 先帝所以遗朕天下谓之正人屡告
嘉猷固非小补间自西省迁之东台而觉方进阳城之
直词(阳城力救陆贽/沮裴延龄相)固怀萧生之雅意(望之雅意/在夲朝)重违
其请阅月于兹卒采群言以遂前命以尔抗章伏閤之
志施于还诏批敕之间(李藩传藩迁给事中制有不便/就敕尾批郤之吏惊请联他𥿄)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藩曰联𥿄是牒岂曰敕邪裴/垍白之宪宗谓藩有宰相器)其一乃心以称朕意
   高密郡王宗晟建安郡王宗绰所生母孙氏封
    康国太夫人
敕母以子贵春秋之义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云/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朕方因
亲以教爱广爱以及民封节妇之闾以劝能贤赐高年
之爵以助养老而况属籍至近贤王笃生欲大慰于慈
心宜特推于异数孙氏四德纯备五福荐臻岂惟擢秀
于闺门固巳流芳于宫阃举觞坐上有伯仁仲智之贤
(晋烈女传周顗母李氏字络秀事顗父浚为妾遂生顗/及嵩谟中兴时顗等并列显位尝冬至置酒络秀㪯觞)
(赐三子曰吾夲渡江托足无所不谓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吾复何忧顗字伯仁嵩字仲智)持节洛滨
皆汝南琅琊之贵(晋汝南王亮传㐲太妃尝有小疾祓/于洛水亮兄弟三人侍从并持节祓)
(吹震耀洛滨武帝登凌云台望见曰伏妃可谓富贵矣/公和苏州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诗有洛滨侍从三)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人贵之句亦/用此事也)爰改封于乐土俾正位于小君服我休恩
介尔眉寿
   宣德郎刘锡永父元年一百四岁可承事郎
敕刘元尚齿教民三代之义咨尔百 之故老乃吾六
世之遗民(元生于/太宗朝/至/哲宗朝受封)自非吉人莫飨上寿张苍
事秦柱下而至汉孝景(张苍传云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书年百馀岁孝景五年薨)
思邈生隋开皇而及唐永淳(唐隐逸传孙思邈京兆人/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
(召不拜太宗欲官之亦不受/至高宗永淳初卒年百馀岁)古有其人乃今亲见何爱
一命慰其子孙
   王安石赠太傅(安石薨背时温公方在病告中/折东谓吕申公曰介甫无他但)
(执拗耳褒恤之典不/可不厚故有此赠)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违天赠赗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
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此虽褒词然其言皆有/微意览者当自得之)
  赠司马光三代
   曾祖政太子太保
敕书曰皋陶迈种德种之远故其发也难发之难故其
报也大古之君子有种德于百年之前(管子云十年之/计莫如种木百)
(年之计莫/如种德)而待报于数世之后者昔闻其语今见其人
某官某故曾祖某官某笃行有闻信于乡国怀道不试
遗其子孙天不吾欺再世而显至于曾孙其德日跻衮
衣绣裳进位于朝退有事于家庙其致朕命诏于有神
尚食其报以康乃后
   曾祖母薛氏温国太夫人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敕朕自通籍之臣皆有以宠绥其父母而自祖以上非
予丞弼之家莫获褒显君子之孝至于尊祖以及其妣
用邦君之礼以隆其家可谓至矣某官某故曾祖母某
氏专静有守柔嘉维则经之以孝慈纬之以恭俭使清
白之训不坠于子孙而隐德之报可质于天地我有异
数诏于幽穸翟茀副笄尚服享之
   祖炫太子太传
敕朕有元臣以德媚于上下民见其羽旄闻其车马之
音则稽首而聚观之(元礼末温公赴阙卫士见公入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民遮)
(道呼曰公无妇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数千人聚观之事见行状)况其父祖坟墓之所
在望其草木盖有流涕而拜者锡命之宠岂特以慰其
家而巳哉某官某故祖父某官某笃学力行追配前人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仕道难进止于一命无疆之庆在其子孙风流未远英
烈如在歆予宠章以慰民望
   祖母皇甫氏温国太夫人
敕夫天人之际若不可知而善恶之报各以其类凡今
富贵寿考光显于世朕察其父母大父母未有不仁而
得之者也某官某故祖母某氏令德孝恭著于闺门好
礼慈俭刑于姻族始生贤子以大其家而馀泽方茂福
禄未究再世之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
(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京大也)悯册追荣国有常典庶几幽壤服我宠

   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
敕朕闻盛德之士必与天合考之古人而无疑质诸鬼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或以表见于世君子之欲得位行道岂非以显亲扬名
之故欤某官某故母聂氏早以淑女嫔于德人恭俭信
顺以相其夫慈和严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
济艰难其遗风馀泽盖有存者改封大国正位小君非
独以报其德庶几名与子俱传于天下
  赠韩维三代
   曾祖处均燕国公
敕汉诸袁之父子四世继出五公(袁术传云术尝谓群/下曰吾家四世公辅)
(注云袁安为司空子敞及京京子赐赐/子逢并为司空是四世而有五公也)唐诸温之兄弟
同时并列三省(大雅传云大雅迁黄门侍郎而/彦博亦为中书侍郎对掌华近)著在图
史古无拟伦眷予世臣有若韩氏亿事 仁祖始参大
(亿字宗魏范文正公知开封府献百官图指宰相差/除不公而阴荐公可用文正既贬遂除亿参知政事)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育德名家作嫔良士珩璜之节动必以礼蘋藻之荐敬
而有仪用能使其后昆丞弼我国家以无斁于世今其
涖政责在兹始余亦何爱大国不以易汤沐之旧
   祖保枢鲁国公
敕朕方图任股肱之臣以光大 祖宗之业思广斯志
以及尔私人之念祖谁不如我是以推沛恩命褒显前
人具官某祖某躬服仁义著迹乡党积累深厚见于子
孙或佐我 仁祖之盛明或相我 神考之休烈遗风
未远故吏尚存逮兹缵承继用耆哲朕既恭默思道(时/哲)
(宗居/神宗忧)垂拱责成与其宠禄厥躬不若尊大其祖上以
报贻谋之德下以励移孝之诚肇新曲阜之封增宠师
臣之赠服我休命益大尔家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祖母郭氏周氏鲁国太夫人
敕古者妇人爵因其夫(记云妇人无/爵从夫之爵)贵以其子(巳见/上注)
有过人之才绝俗之行不得所托不表于世今余辅臣
父子兄弟先后相望以师长我百辟愿推鸿恩光显先
烈维考维妣咸追锡休命肆予宠嘉之具官祖母某氏
德称闺闱化及宗党允蹈家人之正居有鹊巢之福翟
衣之盛由子而获(以其子亿故巳受封/翟衣夫人之服也)国封之贵及孙
而大(以其孙维/今又加封)兹用锡尔周公之履(谓鲁/国也)以炽韩氏之
祧庶其有知服我休命
   父亿冀国公
敕朕闻 仁宗在位之久有同成康得士之盛不减武
(见公孙/洪赞)如储药石以待疾病如种梓漆以备器用(后/汉)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樊宏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咸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凡今中外文
武之选率多庆历嘉祐之人而况一时之老成与闻当
时之大政德业传于父老仪刑见于子孙名在国史像
在原庙朕用慨然想见其人具官某少禀异材进由直
道出为循吏(名臣传云亿为御史知杂刚毅不挠权势/畏之知益州会岁大旱宽厚加赈给民免)
(饥馑为治严/简而育惠爱)入为名卿福禄终身而人不疵富贵奕世
而天不厌实生三子翼辅两朝旌旄交驰棨戟互设朕
欲贲其家庙而贵巳穷于人爵改封大国益著隆名庶
使昭陵之老臣(仁宗山陵/号永昭陵)永为北土之藩辅(以赠冀国/故云北土)
   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夫人
敕谨终追远仁也显亲扬名孝也得志行道泽可及于
天下而富贵不能及其亲天也虽不能及而追荣之典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
    签书公事
敕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司寇失刑士有异论稍正滔天
之罪永为垂世之规具官吕惠卿以斗筲之才挟穿窬
之智謟事宰辅同升庙堂(惠卿素謟事王安石故/安石力荐之引为执政)乐祸
而贪功好兵而喜杀以聚敛为仁义以法律为诗书(此/语)
(见盖宽/饶传)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输之政自同商贾(夲传/云时)
(方建青苗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㪯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自惠卿发之)手实之
祸下及鸡豚(手实之法令民自疏财产纤/悉无遗故虽鸡豚亦不免)苟可蠹国以
害民率皆攘臂而称首 先皇帝求贤若不及从善如
转圜始以帝尧之心姑试伯鲧终然孔子之圣不信宰
(家语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亦见史记)发其宿奸谪之辅郡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御史交章论其崇立私党阿/蔽所亲遂罢政事知陈州)尚疑改过稍卑重权复陈
罔上之言继有砀山之贬(惠卿自太原府移知蔡州寻/复落职知单州州有砀山砀)
(文石也山出文石故以名之汉高帝隐于芒砀山泽/间上有云气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即此山是也)
覆教戒恶心不悛躁轻矫诬德音犹在始与知巳共为
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张汤传云汤所爰史曾谒居病/卧闾里主人汤自往视病为谒)
(居摩/足)怒则反目以相噬连起大狱(初王安石将罢相引/吕惠卿执政惠卿素)
(与安石弟安国有隙因郑侠上书论事下狱谓安国与/侠交通抵安国罪遂除名安石闻之怒王吕由是交恶)
(其后复起李逢李士/宁䓁狱以倾安石)发其私书(惠卿既得势恐安石复/入遂欲逆闭其涂凡可)
(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至/发安石私书有无使上知之语)党与交攻几半天下奸
赃狼籍横被江东(中丞邓绾言惠卿尝托知秀州华亭/县张若济借富民朱庠等/四千馀)
(缗于部/内置田)至其复用之年始倡西戎之隙妄出新意变乱
旧章力引狂生之谋驯致永乐之祸(初陜西缘边蕃弓/箭手与汉兵各自)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熙宁八年冬交趾围邕州太守苏缄且战且守被围四/十日贼计已尽欲引去巳而知外援不至会有能土攻)
(者教贼/士傅城须臾高数丈九年正月庚申贼众登/城缄曰吾义不死贼手遂还州廨阖门纵火聚其族三)
(十六人皆自杀/子元缄之子也)朕念之不衰哀亡而悯存不忍以常法
待汝卑之一郡以劝事君敬之哉思所以致此者可不
敬欤
   高公绘公纪并防禦使
敕邓训之德盖活千人(后汉邓后传云后乃禹之孙训/之女叔父陔言常闻活千人者)
(子孙有封兄训为谒者使修石曰河/岁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叔向之功尚宥十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向以其弟羊舌虎之故为范宣/子所囚祁奚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
(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宣子说言诸)
(公而/免之)矧先王却狄之勋(王名琼家世燕人景德元年/从幸澶渊有功后谥烈武)
圣母负扆之托(王曾孙女配/英宗是/为/宣仁圣列皇后)子孙贤者休戚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同之具官某性于忠孝文以礼乐袭故家仁厚之风蹈
布衣恭俭之节以尔父士林早缘肺附(田鼢传云鼢以/肺附为相师古)
(曰旧解云肺附如肝肺之相附著也一/说肺斫木札也喻其轻薄附著大材也)逮事厚陵(英宗/陵号)
(永/厚)没于中年爵不配德故推馀泽以及后昆抱能未施
当俟可为之会临宠而惧庶保无疆之休
   李之纯户部侍郎
敕保国犹保身药石不如养气御民犹御马鞭箠不如
轻车故兴利以富民不如省事而民自富广求而丰国
不如节用而国自丰朕嘉与庶工共行此志以尔具官
李之纯屡试以事号称循良虽为有司不吝出纳宜膺
躐等之用庶无虚授之讥服我训词以厌公议
   苏颂刑部尚书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朕闻帝尧之世伯夷以三礼折民(孔安国云三礼/天地人之礼)西汉
之隆仲舒以春秋决狱(艺文志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是知有道之
士必以无讼为功乃者法病于烦官失其守盗贼多有
狱市纷然敷求迪哲之人以清流弊之末具官苏颂温
文而毅直亮不回仲由冉求果艺有从政之美子产叔
向爱直兼古人之遗(左传昭公十四年晋邢侯与雍子/争田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
(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怒段叔/鱼与雍子于朝宣子问其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罪)
(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赂以置直鲋也鬻狱邢侯专杀其/罪一也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仲尼曰叔向)
(古之遗直也又二十年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见左传昭公二十年)遭罹闵凶亦
既祥禫特诏虚位以待老成与其遂曾闵之私哀顾怀
坟墓曷若蹈威绰之前轨(隋苏威传云初威父绰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
(颇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出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务从轻典/上悉从之)显扬君亲伫闻嘉猷以对休命
   鲜于侁左谏议大夫梁焘右谏议大夫
敕仲虺言汤之德曰改过不吝孔子论一言而丧邦曰
惟予言而莫予违呜呼天下之治乱安危有不出于此
者乎朕夙兴夜寐思闻其过厥愆曰朕之愆不啻不敢
含怒而况于左右辅弼之臣欤具官鲜于侁邦之老成
久试于外金石之节皓首不衰具官梁焘出入馆殿盖
二十年守道笃志无所阿附皆吾争臣之选也朕之于
事无必无我可则行之否则更之使天下晓然知朕乐
闻其过书之史册足为美谈若乃进则诡词(榖梁传阳/处父曰古)
(者造辟而言诡辞/而出不以实告人)退则焚草(魏志荀彧以书陈事临薨/焚其草故奇策密谋不得)
(尽闻/也)衰世之事朕无取焉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林希中书舍人
敕文章之变与时盛衰譬如八音可以观政(刘禹锡叙/柳子厚文)
(集云八音与政通/文章与时高下)而况诰命之出学者所师号令以之
重轻风俗因而厚薄 夲朝革五代积衰之气继两汉
尔雅之文而大道中微异端所汨欲复 祖宗之旧必
以训词为先故难其人不以轻授具官林希博学强识
笃学力行绰有建安之风流(魏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
(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公干/号为建安七子事见魏文帝典论)逮闻正始之议论(乐/广)
(传云卫瓘朝之耆旧逮与魏正始中诸名士谈论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
(斯言于/君矣)往践外制为朝廷常润色其精微期配昔人使
天下识典刑之髣髴务究所学朕将观焉
经 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