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十
  集圣贤群辅录下
太尉河南杜乔字叔荣(状乔治易尚书/礼记春秋晚好)
(老子隐居不仕年四十为郡/工曹立朝正色有孔父之风)太常燉煌
张奂字然明(状奂廉方亮直学该群籍/前后七徵十要三为边将)
(财货珍宝一无所取矫王孙祼形宋/司马为石享幅巾时服无棺而葬焉)
中河内向诩字甫兴(状诩博览群籍兼/好黄老古虚泊然)
(肆志不慕时/伦积三十年)太传汝南陈蕃字仲举(状/蕃)
(坏伟秀出稚亮二伦学该坟典忠壮蹇/谔又曰明允贞亮与大将军窦武志匡)
卷十 第 1b 页
(社稷机事不密/为群邪所害)太尉沛国施延字君子
(状延清公絜白进士许/国临难不顾名著汉朝)少府颍川李膺
字元礼(状膺承三公之后生高絜之门/少履清节非法不言英声宣于)
(华夏高名/冠于搢绅)司隶沛国朱宇字季陵(一名/诩右)
(一人访其中正无识知行状者告本郡/访问耆老识宇云桓帝时遭难无后)
太仆颍川杜密字周甫(状密清高雅达/名播四海历统)
(五郡恩/惠化民)大鸿胪颍川韩融字尤长(状融/聪识)
(知机发于岐嶷时人名之曰穷神知化/兄弟同居至于没齿处卿相之位且二)
(十年奉身守/约不陨厥问)司空颍川荀爽字慈明(状/爽)
卷十 第 2a 页
(年十二随父在公府群公卿校咸丈人/也或遣进奏或亲候从儒林归伏究极)
(篇/籍)司空清河房植字伯武(状植少履清/苦孝友忠正)
(历位州郡政成化行既登三事靖恭衮/暇虽季文相鲁晏婴在齐清风高节不)
(是过/也)聘士彭城姜肱字伯淮(状肱禀履/玄知立性)
(纯固事亲至孝五十而慕学综六/艺穷通究微行隆华夏名播四海)太尉
下邳陈球字伯真(状球清高忠直孝灵/中年欲诛黄门常侍)
(以此/遇害)司空山阳王畅字叔茂(状畅雅性/贞实以礼)
(文身居家在/朝节行异伦)徵士陈留申屠蟠字子龙
(状蟠年九岁丧父号泣过于成人未尝/见齿每至父母亡日三日不食在冢侧)
卷十 第 2b 页
(致甘露白雉以孝称州郡表其门/闾徵聘不就年七十二终于家)卫尉
山阳张俭字元节(状俭体性忠直闺门/孝友临官赏罚清亮)
(绝/俗)大司农北海郑玄字康成(状玄含海/岱之纯灵)
(体大雅之洪则学无常师讲求道奥敷/宣圣范错综其数作五经注义穷理尽)
(性/也)徵士乐安冉璆字孟玉(状璆体清纯/之性蹈高絜)
(之行前后十五辟皆不就除高唐令色/斯而举时陈仲举李元礼仲弓皆难其)
(高/风)太尉汉中李固字子坚(状固当顺桓/之际号称名)
(臣大将军梁冀恶直丑正害/其道桓帝即位遂死于谗)有道太原
郭泰字林宗(状泰器量弘深孝友贞固/名布华夏学冠群儒州郡)
卷十 第 3a 页
(礼命曾不旋轨辟司/徙徵有道并不屈)益州刺史南阳朱
穆字公叔(状穆中正严恪有才数明见/初补礼令政平民和有虙子)
(贱之风上书陈/损益辞切情至)尚书会稽魏朗字少英
(状朗资纯美之高亮干辅国/朝忠蹇正直之节播于京师)聘士豫章
徐稚字孺子(状稚妙德高伟清英超世/前后三徵未尝降志抗名)
(山栖养志浩然有夷齐/之高蘧伯玉卷舒之术)度辽将军安定
皇甫规字威明(状规少有岐嶷正直之/节对策指刺黄门梁冀)
(不能用退隐山/谷敦乐诗书)
  右魏文帝初为丞相魏王所旌表
卷十 第 3b 页
  二十四贤后明帝乃𫐠撰其状见
  文帝令及甄表状
太常燉煌张奂字然明(为度辽将军幽/并清静吏民歌)
(之徵拜大司农赐钱除家一人为郎/辞不受愿徙居华阴故始为弘农人)
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字威明
太尉武威段颎字纪明
  右凉州三明并著威名于桓灵之
  世悉名士也见续汉书
韦权字孔衡 弟瓒字孔玉
卷十 第 4a 页
瓒弟矩字孔规
  右太尉掾韦子才之三子皆修仁
  义兄弟孝友逢盗贼一人病不能
  去兄弟相慕兵至俱死时人称之
  号韦三义见三辅决录
荀俭字伯慈(汉侍中/悦之父)俭弟绲字仲慈(济/南)
(相汉光禄大夫或/之父年六十六)绲弟靖字叔慈(或问/汝南)
(许劭靖爽孰贤邵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靖隐身修学动必以礼)
(太尉辟不就/年五十五)靖弟寿字慈光(举孝廉/年七十)寿
卷十 第 4b 页
弟汪字孟慈(昆阳令/年六十)汪弟爽字慈明(公/车)
(徵为平原相迁光禄勋司空出自岩/薮九十三日遂登台司年六十三)
弟肃字敬慈(守舞阳令/年五十)肃弟敷字幼慈
(司徒掾/年七十)
  右朗陵令颍川荀季和之八子并
  有德业时人号之八龙居西豪里
  勃海宛康知名士也时为颍阴令
  美之曰高阳氏才子八人遂改所
  居为高阳里见张璠汉纪及荀氏
卷十 第 5a 页
  谱
公沙绍字子起 绍弟孚字允慈(北/海)
(耆旧传称浮与荀爽共约出不得事贵/势而爽当董卓时脱巾未百日位至司)
(空后相见以爽/违约割席而坐)孚弟恪字允让
恪弟逵字义则 逵弟樊字义起
  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并有令名
  京师号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穆
  亦名士也见魏明帝甄表状及后
  汉书
卷十 第 5b 页
胶东令卢汜昭字兴先 乐城令刚
戴祈字子陵 颍阴令刚徐晏字孟
平 泾令卢夏隐字叔世 州别
驾蛇丘刘彬字文曜(一云/世州)
  右济北五龙少并有异才皆称神
  童当桓灵之世时人号为五龙见
  济北英贤传
孝廉杜陵金敞字元休(位至兖/州刺史)上计掾
长陵弟五巡字文休(兴先之子兴先名/种司空伯鱼之孙)
卷十 第 6a 页
(名士也不详巡位/所至时辟太尉掾)上计掾杜陵韦端字
甫休(位至凉州/牧太尉)
  右同郡齐名时人号之京兆三休
  并以光和元年察举见三辅决录
晋宣帝河南司马懿字仲达
魏司空颍川陈群字长文
中领军谯朱铄字彦才
侍中济阴吴质字季重
  右魏文帝四友见晋纪
卷十 第 6b 页
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字嗣宗
中散大夫谯嵇康字叔夜
晋司徒河内山涛字巨源
建威参军沛刘伶字伯伦
始平太守陈留阮咸字仲容(籍兄/子)
散骑常侍河内向秀字子期
司徒琅邪王戎字浚冲
  右魏嘉平中并居河内山阳共为
  竹林之游世号竹林七贤见晋书
卷十 第 7a 页
  魏书袁宏戴逵为传孙统又为赞
吴范相风(吴/人)刘惇占气(河内/人)赵达算(河/内)
(人)皇象书(广陵/人)严子卿棋(名昭武卫/尉畯从子)
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昼(为孙权画屏风/笔墨误点因以)
(为蝇后张御坐权以为真/蝇手弹不去方知其非也)孤城郑姥相
(见王粲于童贱谓仕必/主师传后为太子太传)
  右吴八绝见张勃吴录
陈留董昶字仲道 琅琊王澄字平子
陈留阮瞻字千里(一云阮八百即瞻弟/孚字遥集朗率多通)
卷十 第 7b 页
(故大将军王敦云方/瞻有减故云八百)颍川庚凯字子嵩
陈留谢鲲字幼舆 太山胡母辅之字
彦国 沙门于法龙 乐安光逸字孟

  右晋中朝八达近世闻之故老
裴徽字文秀(魏冀州/刺史)裴楷字叔则(徽弟/三子)
(晋光禄/大夫)裴绰字季舒(楷弟长/水校尉)裴瓒字国
(楷子中/书郎)裴邈字景初(楷孙钦子太/传左司马)
遐字叔道(瓒子太/传主簿)裴康字仲豫(徽弟二/子太子)
卷十 第 8a 页
(左/率)裴頠字逸民(揩孙季子晋/尚书仆射)
王祥字休徵(晋太/保)王戎字浚冲(父浑凉/州刺史)
(祥族子/司徒)王澄字平子(衍弟裴绰女/婿荆州刺史)王导
字茂弘(览孙裁子敦/从弟丞相)王绥字万子(戎子/早亡)
(裴康/女婿)王衍字夷甫(父又平北将军/戎从弟太尉)王敦
字处仲(览孙基弟二/子大将军)王玄字眉子(衍子/陈留)
(内/史)
  右河东八裴琅邪八王闻之于故
  老
卷十 第 8b 页
魏司空王昶字文舒 昶子汝南太守
湛字处冲 湛子东海内史承字安期
承子骠骑将军𫐠字怀祖 𫐠子安北
将军坦之字文度 魏尚书仆射杜畿
字伯侯 畿子幽州刺史恕字务伯
恕子镇南将军预字元凯 预子散骑
常侍锡字世嘏 锡子光禄大夫又字
弘治
  右太原王京兆杜各称五世盛德
卷十 第 9a 页
  闻之于故老凡书籍所载及故老
  所传善恶闻于世者盖尽于此矣
  汉称田叔孟舒等十人及田横两
  客鲁八儒史并失其名夫操行之
  难而姓名翳然所以抚卷长叹不
  能巳巳者也
    八儒
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
之源为纲纪之儒居环堵之室荜门圭
卷十 第 9b 页
窦瓮牖绳枢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
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动作
顺大让如慢让如伪者子张氏之所
行也颜氏传诗为道为讽諌之儒孟氏
传书为道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
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氏传乐
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
氏传春秋为道为属辞比事之儒公孙
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
卷十 第 10a 页
    三墨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尊于名不忮于
众此宋铏尹文之墨裘褐为衣跂蹻为
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者相里勤五
侯子之墨俱称经而背谲不同相谓别
墨以坚白此苦获巳齿邓陵子之墨
靖节徵士诔
  宋金紫光禄大夫赠特进颜延年
夫璿玉致美不为池湟之宝桂椒信芳
卷十 第 10b 页
而非园林之实岂其乐深而好远哉盖
云殊性而巳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
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若乃巢由之抗
行夷皓之峻节故巳父老尧禹锱铢周
汉而绵世寖远光灵不属至使菁华隐
没芳流歇绝不亦惜乎虽今之作者人
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辍涂殊轨者多矣
岂所以昭末景汛馀波乎有晋徵士浔
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
卷十 第 11a 页
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
失其寡处言每见其嘿少而贫苦(一/病)
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
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一/作)
(近)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
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
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遂
(一作/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
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
卷十 第 11b 页
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
家人忘贫者欤有诏徵著作郎称疾不
赴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月日卒于
浔阳县之某里(一作/桑里)柴近识悲悼远土
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夫实以诔华
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算焉若其
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巳之操有合谥
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
徵士其词曰
卷十 第 12a 页
物尚孤(一作/特)生人固介立岂伊时遘曷
云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
蔑彼名级睦亲之行至自非敦然诺之
信重于布言廉深简絜贞夷粹温和而
能峻博而不繁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
一于此而两(一作/两非)默置岂若夫子因心
违事(一作/达理)畏荣好古薄身厚志世霸虚
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人之
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禄䓁上农度
卷十 第 12b 页
卷十 第 12b 页
痁疾视化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
祠非恤傃幽苦终怀和长毕呜呼哀哉
敬𫐠清(一作/靖)节式遵遗占存不愿丰没
无求赡省讣却赙轻哀薄敛遭壤以穿
旋葬而窆呜呼哀哉深心追往远情逐
化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
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念昔宴私举
觞相诲独正者危至方则碍哲人卷舒
布在前载取鉴不远吾规子佩尔寔愀
卷十 第 13a 页
然中言而发遗众速尤迕风光蹶身才
非实荣声有歇徽(一作/睿)音永矣谁箴余
阙呜呼哀哉仁焉而终智焉而毙黔娄
既没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尘往世旌
此靖节加彼康惠呜呼哀哉
  传 昭明太子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
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
趣博学善属文颍脱不群任真自得尝
卷十 第 13b 页
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
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一/本)
(无树/字)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
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
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箸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卷十 第 14a 页
终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
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
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
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
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
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
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
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
卷十 第 14b 页
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
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
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
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
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
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
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
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徵著作郎
卷十 第 15a 页
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
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
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一作/㪯)篮舆既至
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
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
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
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
之坐(一作/赴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
卷十 第 15b 页
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
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
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
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
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
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常候
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
复著之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惠远彭
卷十 第 16a 页
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徵
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
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
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
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𫐠孔业祖
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巳勤其
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忘自以曾
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
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徵
卷十 第 16b 页
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十
卷十 第 17a 页
卷十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