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21-03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山存稿卷六      元 赵汸 撰
  文
   邵庵先生虞公行状
 曾祖刚简宋朝请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赠中大夫
 妣赵氏赠宜人
 祖㠭宋奉直大夫知连州仁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
 户国朝累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追封雍郡侯妣
卷六 第 1b 页 WYG1221-0321b.png
 氏追封雍郡夫人
 父汲故国史院编修致仕赠中奉大夫四川等处行
 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雍郡公妣杨氏追封雍
 郡夫人
虞氏系出虞仲世家会稽唐永兴文懿公世南事太宗
陪葬昭陵子孙为雍人事见本传永兴生工部侍郎昭
工部生江阴令陟江阴生盱眙丞知待盱眙生长城令
礼长城生金吾卫长史明金吾四子叔曰殷中和间守
卷六 第 2a 页 WYG1221-0322a.png
蜀仁寿郡因家焉遂为蜀人仁寿九子伯曰赏赏五子
次四曰琚琚二子幼曰庾庾四子次二曰承询承询二
子幼曰继崇继崇三子季曰昭白宋银青光禄大夫国
子祭酒赠太师周国公周公五子季曰轩赠太师魏国
公三子季曰祺及进士第历官左中大夫赠太师秦国
公秦公生左丞相雍国公允文赠太师谥忠肃功烈具
宋史丞相三子伯曰公亮性高简不乐仕进晚以奉议
直秘阁赠开府仪同三司仲曰公著知渠州官至中奉
卷六 第 2b 页 WYG1221-0322b.png
大夫仁寿县开国男累赠光禄大夫季曰杭孙大理寺
丞至中奉大夫赠通议大夫开国六子次二提刑也与
临邛魏华父成都范文叔李微之辈讲学蜀东门外非
洙泗伊洛之道不言著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由
是蜀士尽知周程张朱传授之旨所居官辄举其职从
四川置司群为参议官自请行边却强敌数十万知简
州擢夔州路提刑迁利路立保伍之法三年民归之者
三十九万馀人为屯田听民自耕边实人足敌不敢犯
卷六 第 3a 页 WYG1221-0322c.png
学者称为沧江先生沧江二子伯尚书也以文学著称
知永州兴学校靖寇暴更以简易治之去而民不忘迁
连州六子伯曰普兵部侍郎直宝文阁兵部三子仲曰
从龙朝请郎通判惠州子三人伯为通直郎黄冈尉尚
书无子以黄冈继宗事即参政也宋亡自海上还隐于
临川之崇仁礼义忠厚乡里信之与翰林学士临川吴
公伯清为友吴公称其文清而醇晚稍起家教授有知
人之鉴于诸生中识故江浙行省参政鲁公子翚今翰
卷六 第 3b 页 WYG1221-0322d.png
林承旨欧阳公原功而深期之夫人杨氏故工部侍郎
国子祭酒文仲之女杨公世以春秋名家而从弟参知
政事平舟先生栋以濂洛之道自任夫人未笄时即尽
通其说至近代典故亦贯穿不遗平舟以彗变上书夫
人侍侧进曰叔当去位久矣平舟叹曰汝曷不为男子
生我家乎及归参政事舅姑以孝闻虽在患难动不忘
礼族姻严惮之生三子伯讳集字伯生即公也仲曰槃
进士及第官至承事郎武昌路嘉鱼县尹季曰叶咸淳
卷六 第 4a 页 WYG1221-0323a.png
间杨公守衡州以参政从未有子杨公为祷于南岳俄
梦客将启曰南岳主者来谒既觉而公生于馆壬申岁
二月二十二日也乙亥杨公守漳州明年趍岭外参政
亦在行公三岁即知读书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母夫人
口授论语孟子左传欧苏文闻辄成诵九岁北还至长
沙就外傅始得书之刻本则已尽诵诸经通其大义矣
又五岁始来崇仁吴公伯清见其所为文谓参政曰贤
郎后当有大名于世时江左学者犹守旧业郡邑学校
卷六 第 4b 页 WYG1221-0323b.png
有用前代科目法出题讲课以程其艺者所取辄百数
十人公与嘉鱼令以所业应之咸考中出诸老儒上时
犹未冠也故国名卿学士多寓是邦公入则受教家庭
出则从诸公游于经传百氏之说帝王之制有国家者
兴衰得失之由与其为之之术无不学焉而典故沿革
世家爵里考覈于近代者尤精详矣杨夫人尝曰吴伯
清今世大儒可为师表故公与嘉鱼令从吴公游吴公
于先儒之言有所辨释公悉能推类以达其意吴公亟
卷六 第 5a 页 WYG1221-0323c.png
称之宋之将亡蜀先被兵其世家大族狼狈奔走仅保
遗息于东南内附以来日以衰微忘其所自者众矣尚
书之解组永州也道过临川寓公邕管安抚陈公元晋
之夫人其女弟也率诸子迎伯兄以归因得前郡守江
陵项公别第于崇仁邑南门外故参政自长沙来居之
稍收养其族人于伤残驱迫之馀蜀既不可返而家益
贫无以为生盖不胜遗绪之忧也公生有异质长益自
奋于学参政少慰意焉手植紫薇于庭以期之尝与嘉
卷六 第 5b 页 WYG1221-0323d.png
鱼令屏居一室日讲所学因读邵子书有契题其宇曰
邵庵故四方称为邵庵先生大德六年以大臣荐擢大
都路儒学教授十一年除国子助教明年丁内艰至大
二年再除国子助教四年授将仕郎国子博士延祐元
年除从仕郎太常博士三年奉诏西祀名山大川四年
除承仕郎集贤修撰考大都路乡试五年被旨以集贤
直学士召吴公伯清于家六年除翰林待制儒林郎兼
国史院编脩官丁外艰服除以旧官召泰定元年考试
卷六 第 6a 页 WYG1221-0324a.png
礼部进士除承德郎国子司业二年除奉训大夫秘书
少监四年考礼部进士拜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知制
诰同修国史升奉政大夫兼经筵官明年兼国子祭酒
天历二年升中顺大夫未几拜奎章阁侍书学士升亚
中大夫仍前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
兼国子祭酒岁中进阶中奉大夫至顺元年为御试进
士读卷官奉旨修皇朝经世大典任总裁二年拜翰林
侍讲学士通奉大夫馀如故今上皇帝入纂大统被旨
卷六 第 6b 页 WYG1221-0324b.png
赴上都秋以病谒告归田里元统二年有旨召还禁林
从使者至即疾作不能行而归至正八年五月二十三
日终于崇仁私第年七十有七初藁城董忠宣公以左
丞相镇江右延参政与吴公而宾礼之因以知公之贤
及拜行台中丞请于参政以公俱行命其子受学焉俄
入朝公始来京师方海内承平中朝无事四方名胜萃
焉为文章相尚以雄严新奇不必尽合于古柳城姚公
在翰林广平程公吴兴赵公继之与公言俱大悦即以
卷六 第 7a 页 WYG1221-0324c.png
异日斯文之柄归之涿郡卢公处道清河元公复初素
相善有所述作辄即公论定元公尝谓公曰子文无雷
霆之震惊无鬼神之灵变将何以称于世乎公谢曰诚
不能也后元公卒以公所为为善业觚翰者稍为改弦
易调矣时元老大臣为中书鲁国文贞公翰林承旨唐
公多国初侍从旧人因董氏识公者辄见亲厚于先代
文献有所徵焉公亦得以尽知国家之旧典西北之遗
事台臣言公材堪御史虽不果擢用而公名高一时矣
卷六 第 7b 页 WYG1221-0324d.png
始教授京庠平阳王文宪公以相臣尹京贤公之为待
以客礼故公得尽心训迪益自致于所愿学者时前代
故家子孙仕于朝者不数人公与四明袁公伯长最厚
尽交友之义尝追考故国士大夫德业之盛各述其乡
邑之旧而论著之大史院教授洛阳杨茂弘者知置律
候气之事尝与太史郭公试用之而应以为律历不可
偏废将为书上之自恨其文繁失宜不足达意以公素
讨论斯事求为之润色公既为整饬其书又以告诸有
卷六 第 8a 页 WYG1221-0325a.png
位者会茂弘以病死不得达其所著书犹藏大史签院
齐公伯亨家成均之士数百人多宗戚子弟施教者每
不安厥职公为助教即以师道自任申国学之成法以
严正大之规本圣贤之遗书以发精微之蕴明事理之
非二通雅俗于性情脩辞者陈义必精辨惑者无微不
显学者资质不齐俱获其益有志者待公之退多挟策
趋门下以卒其业他馆之士靡然宗尚多相率诣馆下
请益为之师者一无间言为博士言于祭酒曰惟学务
卷六 第 8b 页 WYG1221-0325b.png
修德诱以利禄使之进虽勉弗喜也圣天子嘉惠监学
使得岁贡士以次授官盍求其足以为劝者而激励之
李秦公时领学士闻而是之趣以名士当言之于上乃
于诸生中得端静有守尝试以事者二人并牍上之委
于吏议不得达而秦公已归翰林矣大成殿新赐登歌
乐其师世居江南乐生皆河北田里之人性情不相能
不能成音公为亲教之然后成曲复请设司乐一人掌
之将有所考正焉仁宗方责成监学拜台臣为祭酒以
卷六 第 9a 页 WYG1221-0325c.png
重其事屡起名儒为之师皆欲有所更张以副上意公
力助其说有为异论以沮之者执政为之动好进者乘
间媒孽其间谤议沸腾前后两司业或称病或投檄去
公亦以病免在太常时晖忠宪王为使盛年不饮酒好
静默间独从公问礼器祭义甚悉及至家必留坐款曲
或尽日无倦色公为言先王制作之本天理人情之实
以及古今因革治乱之迹忠宪屡为嘉叹益信儒者有
用公以去蜀久乞充使幸得一视坟墓遂被(阙/)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21-0326a.png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21-0326c.png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21-0326d.png
 
 
 
 
 
                 用者将以
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
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惟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21-0327a.png
其高者而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
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
称得人以次对复入翰林即荐芜湖令欧阳原功于朝
除司业又举以自代尝约待制马公伯庸同推挽之马
公复书曰玄翁博洽有古学司业先生力荐不置在先
生则得矣如祖常等心愧何玄翁者原功别字祖常马
公名也欧阳公闻之亦寓书于公曰阁下学足以变文
体身足以为道郛此固海内士所属望者也分义则然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21-0327b.png
芜湖终更乃闻有自代之荐樊英无奇终贻他日之累
淮阴新进难免当时之惊朝廷竟用公言召欧阳公国
子博士一时二三名贤更相推让缙绅翕然相庆经筵
肇开劝讲进读之臣具极一时之选未几驾幸上都次
北京以讲臣多高年召公与集贤侍读学士王仪伯执
经从行秋还皆有金织文锦之赐自是岁常在行晋邸
知公贫特命出中统钞五十锭即其家赐之公气貌温
和敷陈剀切间及时务必曲尽事宜尝因讲罢论京师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21-0327c.png
恃东南运粮为实竭民力以航不测非所以宽(阙/)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21-0328a.png
 
 
 
                   遽了
乃以属公而译者始克讫事奎章阁初置授经郎上命
公选汉人授经者公以豫章揭公曼硕莆田陈公众仲
名闻上竟用揭公陈公仕至翰林应奉而终公犹深惜
其不寿也尝以先世坟墓远在吴越者岁久芜没乞一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21-0328b.png
郡自便上曰尔材何不堪顾今未可去尔时关中大饥
民枕藉而死有郡县无孑遗者大臣有受命赴救而粟
无所从出致哀痛以死公侍廷顾问所以救关中者公
对曰承平日久人情宴安有志之士急于近效则怨讟
兴焉不幸大菑之馀正君子为作新之机也若遣一二
有仁术知民事者稍宽其政令使得有所为随郡县择
可用之人因旧民所在定城郭修闾里治沟洫隈畎亩
薄征敛招其伤残老弱渐以其力治之则远方而来归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21-0328c.png
者渐至春耕秋敛皆有所助一二岁间勿征徭封域既
正有望相济四面而至者均齐方正截然有法则三代
之民将见出于虚空之野矣上称善因进曰幸假臣以
一郡试以此法行之三五年间必有以报朝廷者左右
有曰虞伯生欲以此去尔遂罢其议天子于所体貌之
臣多呼以字故奏对者亦得以字行孔林新修大成殿
告成有旨行香公请充使上许之既而复曰是欲为归
计尔乃命公传旨以他学士行公初除阁学士以祭酒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21-0328d.png
之职朝暮训迪难于兼领乞辞免有旨奎章阁事切要
特免祭酒至是复以国史所重恐兼职废务辞不许上
将策士于廷公被命为读卷官拟制策四篇以进其策
汉士者略曰夫亲亲莫内于九族今百世本支繁衍盛
大则既尊位重禄矣尚有以劝之之道乎尊贤莫先于
百姓今世臣大家勋业弘茂则亦既富方榖矣尚有以
体之之道乎多方内附之众因其俗而道之者亦既久
矣一而同之之道尚有可充者乎生聚教养之民因其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21-0329a.png
生而厚之者亦既周矣协而雍之之道尚有可致者乎
上览毕命用其次一篇即所问九圣之道者是岁有旨
修皇朝经世大典以公与中书平章赵公子敬仝任总
裁公移文阁中言建大厦者必藉众工之长田甫田者
岂责一夫之力大典之书所以见宗祖创业之规模列
圣继承之次第圣上睿思之深远国家治体之详委事
体大重关系非轻今院监官员多兼他职不无分其心
力其专执笔者数人而已切见礼部尚书马伯庸识见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21-0329b.png
详密多闻旧章国子司业杨廷镇素有历象地理记问
度数之学可共典领脩撰谢敬德应奉苏伯脩大常李
惟中国子助教陈众仲前詹事院炤磨宋显甫侍仪通
事舍人王继志俱有见闻精力优赡可共笔削如蒙转
以上闻许令添助撰录庶几是书早成议未定而上命
阁学士专率其属为之公遂兼修治典治典者大典臣
事六篇之首凡国家诏旨官府建置沿革宰相拜罢年
月世家功臣勋业始末官吏黜陟之例廷臣条列之议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21-0329c.png
莫不系焉文字浩穰卷帙山积祁寒盛暑未尝少休也
俄赵公告归公遂专领其事阅两岁书始成为八百册
以进是日宴于兴圣殿受书览之大悦复命礼部尚书
巙公子山别制为小方册以便观省行幸则以二驼载
之驾前时公以目疾丐解职不允乃上章举治书侍御
史马伯庸自代其辞曰臣某猥以疏远仰荷圣恩拔诸
凡庶之中置在清华之列参侍书帏之顾问仍仝史馆
之编摩儒者至荣叨承过望乃者目生内障今岁弥深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21-0329d.png
文字不分视瞻如隔或蒙召对每惧颠跻敢因求退之
诚切效荐贤之报伏见侍书侍御史马祖常高科进士
昭代奇材已被简知扬历台省观其退食之暇手不废
书每期上接于古人不肯苟安于常见其制作刻之金
石而无愧其雅颂被之弦歌而有馀揆诸等伦允为超
异切见本阁学士多以近臣宰辅兼职如以本官兼代
微臣侍书职事使之出赞清肃入陪秘殿之论思黼黻
皇猷实惬众望以閒局而扳要职或贻诮于众人以君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21-0330a.png
子而有多能固宜兼于数用庶几贤人毕效谋为而臣
得以桑榆遍求医药稍全目力可竭心思追寻末学之
微歌咏圣朝之盛时御史中丞赵伯宁为上所信用乘
间为公请曰虞伯生久居京师甚贫又病目幸假一外
任使得便医药他日复召用未晚也上怒曰一虞伯生
汝辈不能容邪乃已初上在潜藩已知公名尝幸治亭
见所题榜命左右摩取观之馆阁文史之间号为散地
无所与乎国而上方向用文学开奎章阁置学士员立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21-0330b.png
艺文监以治书籍设艺林等库任摹印将大修圣贤经
传之说以为成书知名之士多见进用自中朝至于外
方金石之锡承诏撰作几无虚日以公弘才博学无施
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故重听其去公每涉笔论
思不忘规切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冀
有所裨益用事者患其知遇日隆渐多论建思有以间
之而谮言兴矣赖公夙诚雅望扬历有自故不能有所
中伤尝被旨撰一佛寺记其处有前代遗迹适进对上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21-0330c.png
问曰人言汝前代相臣子孙今为是文适美前事尔公
对曰前代远矣其臣庶子孙不忘本初者已鲜有能思
其祖父而不忘其祖父所事者必忠孝之士也臣不足
以及此能为陛下言此者必忠孝人矣今臣等幸以疏
庸际遇圣时政位通显泽流后嗣庶几子孙世世不忘
朝廷厚恩则诚犬马至愿故臣以为非忠孝之人不能
为是言上目一侍臣叹异之勋旧有得赠封王者公已
受命草制适同列二人至言有旨姑封为国公二人亦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21-0330d.png
上所亲近公不复疑即草制以待俄丞相自榻前来趣
书制甚急公以草藁进丞相愕然公知为同列所绐不
复言即改易以进向非公为之隐二人者且得罪矣度
量率多类此既归江西复有终隐之志先世有赐田宅
在吾门而力不能东踰二年乃克于故庐之西筑室以
居益讨论旧学俯而诵仰而思不以閒退自佚暇日引
宾客从以门生子弟徜徉山水之间咏歌圣神寤寐先
哲不知年岁之晚也圣明在上顾念儒臣无间疏远屡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21-0331a.png
有敕即家撰文以锡近臣及老氏之宫公卿大夫思有
所论载者冠盖相望于道四方之士不数千里登门其
欲考典礼之逸遗以尽乎一代之制作者亦必以公为
归朝廷修先代史大臣有欲起公任其事者既而弗果
议者惜之然公素重兹事晚复失明殆不可为矣崇仁
当故宋时为令者尝劝其大家出钱买田收租入以待
荒歉名其仓曰平粜内附初其惠犹在既而以其田上
不在官下不在民粟米力役之征无所从出遂沦入于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21-0331b.png
道士之观官吏无复建白岁久不能复公归屡为部使
者言之又以告故交之在行省者率复其旧邑人受无
穷之利矣始感疾即呼长子付以后事卧病旬馀饮药
辄不效医潜易他药以进公心知为重剂却不服且解
之曰吾脉甚平息甚均吾中甚安然不复起则命也复
何求哉又旬日大风动地飘瓦拔屋前后巨木数十株
居人震恐公神气愈澄彻语言简远如平时诸子复进
以药公曰吾病殆非药所能治矣持去毋溷我五月丙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21-0331c.png
辰夜起危坐甚急略问家事子弟俱侍立意其遂逝有
哽咽者公从容慰之曰未须诀别也己未乃革治命以
深衣敛勿用浮图公性孝友方二亲以故家令德中遭
乱亡侨寓下邑左右承顺无违少与嘉鱼令同学于家
父子兄弟间自为知已公哀嘉鱼早殁不得大施于世
视其孤不异巳子孟兄采以筦库输赋京师稍失捡察
比至折阅数千缗公尽力营货代为偿之无难色抚庶
弟棐嫁孤妺具有恩意常以禄不及亲为叹遇珍膳未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21-0331d.png
尝尽器虽盛暑不以童子挥扇曰劳人以自佚君子不
为也自幼为学则有雅度山林之士有所见闻者必倾
已下之老而不厌岩穴隐沦抱负积蓄不能自见者咸
就其所至为之表章好接后进虽齿少且贱与之论辨
扣击如敌已论荐人才必先器识心所未善不为牢笼
以沽名誉鉴别文字是非得失不折之于至当不少止
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然亦以是二者忤物速谤
致取忌于时最善清江范公德机称其制作妙入神品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21-0332a.png
其卒也尤哀之舟过清江抚存其孤子为之慨然方权
门赫奕公视之邈然雅为张察公赵鲁公所爱敬赵公
之归公请召复职上从之而赵公不复起矣自馀知公
者虽或浅深不齐然与之言必尽其诚会议朝堂论政
荐士多见容受屡以片言解疑误出人于滨死亦不以
为德也娶赵氏系出宋宗室秦邸累封雍郡夫人前公
四十一年卒子男四人安民以荫屡官奉议大夫广州
路东筦县尹(阙/) 大夫惠州路府判延平广东宣慰司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21-0332b.png
从事秩满授武缘县博合寨巡检翁归参政干公至江
西辟为其省宣使高门未仕女一人适谈绂孙男五人
虎孙纯阳原阳贞阳(阙/) 女一(阙/)   呜呼昔者孟
子没历战国至于秦汉遗经仅存当时号称能言之伦
已莫能尽知其说魏晋而降注意渐广而好简者相尚
以清虚词章愈繁而厌末者遂宗于寂灭豪杰之士奋
乎其间求一言之几于道而不可得也至于近代作者
勃兴而后六经群圣人之书本诸其身而可以措诸天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21-0332c.png
下国家者焕然复明于世所谓罔极之恩乎宋熄其炎
山林奥学之儒日以老死言之而不谬举之而不违几
希矣况乎知学之有自而辨其微因其所知以极其所
未至者哉公以绝人之资承家世之远自其亲庭传习
已极渊微又得一世大儒以端其轨辙其于前哲之所
发明者汇聚部分凿如金石因言见志慨然有千载之
思焉遭遇盛时以经筵胄监翰苑台阁历事圣明名声
震于当世固乃逊志于退休之馀玩心于义理之微以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21-0332d.png
终其身而无间于死生之变吾党小子盖有不足以知
之者矣公于诸经之说不专主一家必博考精思以求
致用之道谓易因卦立言畅于周公究于孔子首尾完
具生乎千载之下而仰观千载之上以凡人之资而欲
窥见天与圣人之道不可下此而他求也尝得江东谢
仲直氏传授之说以先天八卦圆图为河图九数而九
位为洛书而十数而五位者为五位相得之图心雅善
之或请著论以伸其说则曰易道广大何所不该诚得
卷六 第 24a 页 WYG1221-0333a.png
其自然之数则无往不合也然先儒有成言焉当存之
以俟知者其不苟异如此谓学而修之则可以行之者
惟礼为然治经者当以为先务其经传虽多残阙惟二
戴氏书杂以文士记变礼之得于传闻者不可尽据以
为信其馀则尧舜三王之遗说天子诸侯大夫士之成
制大略具在不可以浅近窥也然欲因时制宜使不失
帝王之意则非明智之士不足以及此尝欲上溯下沿
通古今为一书使后之观会通者有考焉以见用于朝
卷六 第 24b 页 WYG1221-0333b.png
弗克就近代儒先君子之众自濂洛新安诸贤外参立
并出其人皆未易知其学皆未易言也公以高情远识
尚友古人皆就其所存以极其所至而慨夫吾党之士
知之者微矣尝欲取太原元公中州集遗意别为南州
集以表章之惜篇目虽具而书未及成临川吴公当弱
冠时即以斯道自任据经析理穷深极微莫之能尚也
及乎壮岁犹幡然以为非是知类入德之方上达日新
之妙盖有同游之士所不及知而公独得闻之者矣吴
卷六 第 25a 页 WYG1221-0333c.png
公没其书大行读者各以所见求之往往失其本真公
每为推本吴公成已之要以告人而后愿学者得以致
其意焉尝言先儒于致知之目其考乎二氏者皆将有
所辨正非博闻之谓也盖尝接其徒扣其所以为说然
后叹夫圣人之教不明学者无所据依以为下学上达
之地而欲切究性命之原死生之故其不折而归之者
寡矣其于为文主之以理成之以学即规矩准绳之则
以尽方圆平直之体不因险以见奇也因丝麻榖粟之
卷六 第 25b 页 WYG1221-0333d.png
用以达经纬弥纶之妙不临深以为高也陶镕粹精充
极渊奥时至而化虽若无意于作为而体制自成音节
自合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比登禁林遂擅天下学者风
动从之由是国朝一代之文蔼然先王之遗烈矣尝题
其稿曰道园学古录门人类而辑之得应制稿十二卷
在朝稿二十四卷归田稿三十六卷方外稿八卷馀散
逸者尚多存其可得而编次者为拾遗若干卷尝言古
之君子有所不为其所当为者未尝苟也故于字书音
卷六 第 26a 页 WYG1221-0334a.png
律星历医药之说皆留意不倦篆𨽻得汉人笔意行楷
直抵晋唐虽以书名家者咸推让焉汸以穷乡晚进无
所闻于当世之作
 
 
 
 
 
卷六 第 26b 页 WYG1221-0334b.png
 
 
 
 
 
 
 
 东山存稿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