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01-04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牧庵集卷三
             元 姚燧 撰
 序
  读史管见序
宋社既墟诏令湖南宪使卢挚以内翰籍江南诸郡在
官四库精善书板舟致京师付兴文署以故宣之致堂
读史管见亦归兴文自是庠后学之士废读是书大德
卷三 第 1b 页 WYG1201-0425d.png
辛丑燧持宪节使江之东物色久之明年得本旌德吕
氏之塾而刘安官校是邦会其月廪师生之馀榖充于庾而钱羡于帑足以佣工俾翻刋焉因忆曩游江西阎
编修宏方掾此省出管见藁数纸曰斯公遗墨俞秋山
故物也尝贻其子婿黄有开有开贻宏宏敢以上之先
生遂受宝之踰十年矣并摹卷首每笑钟繇求蔡邕书
于韦诞而不得诞死至发冢以取其癖如是观公今书
于用笔精未必逮邕求邕书之存今者止于独断惟笺
卷三 第 2a 页 WYG1201-0426a.png
汉氏名物岂若公于千二百六十二年之事千状万汇
丛臻其前一揆义礼之正褒以劝善贬以诛恶使地下
之人宠受华衮耻蒙市挞其效法春秋扶植人极之功何邕所敢跌及复哀其时邕死孔融思之以虎贲之貌
惟肖饮必引与之同赋荡之七章曰虽无老成人尚有
典刑然非是藁世乌乎知其削之勤已精求精已密
加密垂后之不苟哉足使学者不烦发冢可少槩见公
书于今移融之慨叹夫尚有典刑者不在虎贲而在此
卷三 第 2b 页 WYG1201-0426b.png
也其书已贻之同门友许约安求为序既喜是板为兴
文之始兼疏其得藁之由与今所归以谂观者
  国统离合表序
走未壮时读通鉴纲目书于苏门山尝病国统散于逐年事首不能一览而得其离合之概焉因年经而国纬
之如史记诸表私藏诸簏遇有疑忘即是而叩无异多
闻博识之见告者四十年矣是岁之秋同门友许君得
卿自金陵过宣留语冉月间以示之得卿善其非出己
卷三 第 3a 页 WYG1201-0426c.png
意而新奇为说特抽纲目所有汇而为编虽刋置凡例
之后犹不谓僭而校官刘君恭方刋胡公读史管见于
宣庠闻之谓因是工可断手于旬浃遂取徽建二本重
勘校之得三误焉其一建安二十五年徽作延康元年
凡例曰中岁改元无事义者以后为正其在兴废存
之间关义理得失者以前为正其下注云建安二十五
年改元延康考之范史及陈志注文是汉号通鉴所书
乃若曹丕称王时所改者今不能悉见例云然则为汉
卷三 第 3b 页 WYG1201-0426d.png
为丕疑犹未决矧其时正在兴废存亡之间今以前为
正从建注二十五年其一章武三年徽大书三年后主
禅建兴元年建无三年馀与徽一凡例则曰章武三年
五月后生即位改元建兴而通鉴目录举要自是年之
首即称建兴非惟失其事实而于君臣父子之教所害
甚大故今正之即是观无三年者则昭烈为无终独
之失曰后主者徽建皆非尝求其原由陈寿晋臣晋受
魏禅不敢帝汉而臣魏故不曰汉曰蜀谓昭烈父子为
卷三 第 4a 页 WYG1201-0427a.png
先主后主通鉴因之反帝魏而主蜀后为目录事皆书
汉岂晚知其非欲正之而未及欤至纲目书出始曰汉
中王即皇帝位统斯正矣而于其子独曰后主何哉且
自建兴以及炎兴用天子制以临四方者实四十年邓
艾至成都书帝出降明年又书魏封故汉帝禅为安乐
公亡国之馀且然岂于即位正始之年不帝反曰后主
乎是与十四十五十六卷之起尽反凡例诸曰后主
皆溺于熟口顺耳不思而失于刋正者也凡例又曰有
卷三 第 4b 页 WYG1201-0427b.png
被废无谥者但曰帝某而不用后人所贬之爵建兴之
帝未尝被废亦均于无谥者故曰取晋帝奕与唐睿宗
景云二年注玄宗皇帝先天元年明年始大书玄宗明
皇帝开元元年者例大书三年注帝禅建兴元年明年
大书帝禅建兴二年庶前后参稽可皆吻合无龃龉也
又其一天宝十五载注肃宗皇帝至德元载明年惟曰
二载未尝大书肃宗皇帝至德为无始故今于二载上
加肃宗皇帝至德使得上同于开元呜呼三者均失
卷三 第 5a 页 WYG1201-0427c.png
延康之取至德之去犹皆小小何也统固在也若章武
之距建兴才三年耳遽有帝父主子之异岂不于统大
有关乎故特书曰帝禅有罪走为不韪者度不可以户
说虽面受之心不然焉或以为知言非独走也有见可
一时之快而建兴之帝亦将雪其比德失统主称千载
之耻于九原矣
  唐诗鼓吹注序
鼓吹军乐也大驾前后部设之数百人具器惟钲鼓
卷三 第 5b 页 WYG1201-0427d.png
长鸣中鸣觱篥皆金革竹无丝惟取便于骑作大朝会则置案于宫县间杂而奏之最声之宏壮而震厉者也
或以旌武功而杀其数取以名书则由高宗退居德寿
尝纂唐宋遗事为幽閒鼓吹故遗山本之选唐诗近体
六百馀篇亦以是名岂永歌之其声亦可齿是欤尝疑
遗山论诗于西昆有无人作郑笺之恨漫不知何说心
窃异之后闻高吏部谈遗山诵义山锦瑟中四偶句以
为宇意于适怨清和始知谓郑笺者殆是事也遗山代
卷三 第 6a 页 WYG1201-0428a.png
人云南参政郝公新斋视为乡先生自童子时尝亲几
杖得其去取之指归恐其遗忘以易数寒暑之勤既辑所闻与奇文隐事之杂见他书者悉附章下则公可当
元门忠臣其又郑笺之孔疏欤公将种也父兄再世数
人皆长万夫于鼓吹之赔犦槊而导绣㦥者似已饫闻
晚乃同文人词士以是选为后部寂寂而自随无亦太
希声乎其亦宏壮而震厉者亦有时乎为用也兵志有
之不恃敌之不我攻走闻江南诗学垒有元戎坛有精
卷三 第 6b 页 WYG1201-0428b.png
骑假有诗敌挑战而前公以元戎握机于中无有精骑
孰与出禦走颇知诗或少数年使得备精骑之一曲横
槊于笔阵间必能劘垒得俊而还惜今白首不得公一振凯也公由陜西宪长以宣抚使巡行郡国河淮之南
欲序故燧书此
  冯氏三世遗文序
古之人道德积躬而孝弟行于家风教及于乡而勋名
流于天下后世父基而子构祖涂而孙辙存乎当时簪
卷三 第 7a 页 WYG1201-0428c.png
绅荣之垂之于今竹帛焕焉是之谓世德之家如杨震
袁安四五世迭为三公桓氏世为帝者师与后汉祚相
终始下乃唐之韦杜八叶萧氏其间彰明较著者尚多
由是以来有志树立门户者夫岂无其人哉然不一再传子或不才孙复不令仁义之不修诗礼之日捐徙业
下逐百工众技之利自混于齐氓能不触刑辟以及其
宗祀者又于不才不令之中有绝俗之识者也呜呼世
德之易霣而难传如是者果天欤天未尝祸善人有开
卷三 第 7b 页 WYG1201-0428d.png
于始而无闻于终有先于前而见羞于后者必自夫人
焉必人也耶箪食豆羹为物亦薄矣吾之与人犹必揆
之于义以裁其当否况如天者将畀人以世德宁不靳
吝爱嫪诱之于冥冥相之于昭昭俾继继生贤不坠其
世者未必人力能致然也冯氏由中义擢金天眷已未第中顺通议右部以及今奉议凡五世儒仕郁为清风
素望之家者百四十有八年亦庶几古之世德人哉子
休复进学方力诸孙蓁蓁红蕖碧蕙颖发庭下又如是
卷三 第 8a 页 WYG1201-0429a.png
来者之未艾也求今乔木故家可申乙者轮指不满四
三呜呼亦有非天之为者中顺以中议卒官同知山东
转运时年五十有九故甫年六十以同知横海节度致
仕通议以同知集庆节度亦六十致仕率不满年格而
止不尽享有之留为裕后之谋若良农之休其地力而
不竭其出也然三世皆止同知亦理之不偶然事之可异者中议之文逸不可蒐辑中顺白云集通义松庵集
右部常山集奉议皆板之行世矣目曰冯氏三世遗文
卷三 第 8b 页 WYG1201-0429b.png
俾燧为序曰夫人之言为声声原于气中顺之气劲故
其辞简洁而峻清右部之气和故其辞温厚而优柔通
议之气粹以正其学综博而趋约故其言之见于诞布
除拜吟情托物诛奸彰善者刬戛陈言一以经史为师
淡丽而不谀奥雅而雄深多体而不穷视金诸作最为
高古信一代文章之宗也尝致仕居嵩山之松庵以故
人多不敢官公第曰松庵犹鲁人于石守道曰徂徕然奉议名岵佥河南北宪事
卷三 第 9a 页 WYG1201-0429c.png
  紫阳先生文集序
紫阳先生长先世父少师文献公十有五年交友间少
师独畏而不敢字者言必称先生由其为河南徵收课
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按部洛西识燧于幼稚迨少师弃
长尚书幕隐居苏门辇致子之以不力于学数加困楚
先生闻而驰书止曰某令器也姑无为是急其蚤成长
自不尔先生四子保垣万驹缑山嵩山皆中下殇既俾
弟之子元桢嗣其职世祖以王教起为京兆宣抚司参
卷三 第 9b 页 WYG1201-0429d.png
议年七十其岁乙卯卒乾州四女长适张篪者相失兵
间次王亨皆前夫人刘出且卒执亡妻手语夫人吴曰
他日无醮他门必归姚氏后是四年燧婿其家得观还
山集者于夫人所夫人袭先生还集宝有甚至不以付
三婿夫人卒亡室在苏门其书归王氏亨亦不得而有
次姨自椟之后燧为秦邸文学亡室求之百至不可恚
而与其姊绝寻卒刺胶州子子监江州路位总管上者
晦求板之亦不可季姨适任良及主荆门长林簿求先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01-0430a.png
生书与俱十一帙中止校某四时晦已卒弟曙也自江州来长林省其姑录四帙归后亨子某婿昭文馆大学士
杨元父其母亦卒得疾丧心燧持宪节使江之东之三
年当大德癸卯昭文子寅由为南台监察御史过华阴
于王氏败笥故书间得其七帙寅橐以遗燧思四帙在
季姨所者他日必合而一会季姨终良丧携其子某亲
迎吾家舟及齐安亦卒燧伤之曰呜呼何是书之多艰
哉今年四月曙满秩南剑录事将西入秦求七帙板之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01-0430b.png
建宁书坊过宣燧以寅所授授之因慨晦始受学先生
常面命之曙后先生卒一年而生顾能成其兄志而文其祖书行今与后先生弟而慈孙哉若先生酅国世家
传次及平生嗜学述作之富与一世之士服为关西夫
子者有遗山江汉西庵三先生之碑铭之集序言故燧
著是五十年间幽郁于昔将昭章于今者于篇终云
  郭野齐诗集序
古之人武以戡乱文以守成顾时义焉何如遇斯为之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01-0430c.png
今为士者事会之来缩项惴詟不敢一出而用其学自
班乎武人成功之间无已太固而拘乎尝闻郭野齐公
自其未冠而为士子时喜关弓驰马读韬钤书其先公禁切之每不为止交游或近狂之而弗善焉迨筮仕也
连三佐戎幕用其画军旅率辄效而先公始信其他日
果繇武立劳者会至元丁卯大集诸道兵襄阳张平宋
本一时材武智计之士莫不绳联辐凑各试其能长围
之下凡六年而拔之乘破竹锐浮马箠渡江乃得专一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01-0430d.png
旅之众践蛇茹虫崎岖楚越之徼以蛮獠之鷔岸诈谖
曾不敢少傃其锋既怀柔者必仁存而信抚之使人不
知有易代之惧又握虎节以卒于军今县官故事职乎
民者子孙或不必世能世之者率职乎军父死而子继之兄终而弟及之如汉之彻侯以故其子嗣长万夫而
始弗善之者自妄其言之迂狂柔颐瞠目若不可少望
其遗尘呜呼亦诸生之壮伟哉燧游馀杭都漕冠公理
赋两浙曰余野斋相好者子亦有雅一日焉今嗣詹戍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01-0431a.png
是求序其遗集子容让为因得读之尽卷为诗六百馀
首曰呜呼子曰诗可兴可怨今之诗虽不得方三百篇
可考以知国风与王政之小大要亦繇于吟咏性情有
关美恶风刺而发非徒作也矧其善为形容所遇如函
夏蛮裔之山川习尚讽之如人身履其地史氏断章取之亦奚异于观之风其有咈吾心感吾心而出吾口者
直至而激烈不自知其言之不可为诛奸之属镂也今
也同时援迹襄阳材武智计之士功与公等位与公夷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01-0431b.png
与或过之者将千辈而有一言若是几于道者乎则公
兼众人之能在众人则不敢觊公之至也公讳昂字彦
高始知山东统军司事改经历官再经历襄阳统军司
擢副沅州路安抚使同知沅州再副招讨沿边溪峒使
俄升为真改虎莭长万夫戍抚州迁广东宣慰使仍虎
莭将本军以卒嗣侯震也辑其遗文板之播晓一世日吾先人非独功如是有言又如是其能子哉
  樗庵集序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01-0431c.png
余读陈杞世家叙舜禹契稷伯夷伯翳之裔于帝王与
显诸侯曰有本纪言有世家言独于皋陶封英六曰无
谱尝为之废卷曰呜呼英六建国也历虞夏商周四代
之间将二千年由无谱虽以太史公之综博犹不能推
采其世竟与滕薛驺小不足齿列者同归于弗论则清
风素望之家子孙能完有其谱不陨世德者岂不难其
人焉此欧公取以表宰相世系于唐书也然惟世事搢绅者知尚乎此其或徙业不儒才四三传于所宗亲犹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01-0431d.png
不能举名曾高况族从之远而蕃乎千岁之绪一朝而
微绝其发太史之叹而见比英六者不知他日几何人
也近世惟吴氏从五代晋少帝降辽为名臣之三世三
相国陈秦燕秦燕皆中令中令而下官少异矣然继继
搢绅至提举邓州学校君八世宗从百数十人非君死
生一谱于板荡之中不使其遗裔得见先德之盛于今
曰呜呼其善为子职者后君没之十九年至元庚寅子
京出其谱而见其然且求叙君樗庵集因伏读终帙得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01-0432a.png
古赋三古诗八十四律诗九百八十七乐章三百二十
表书启五十四序引三碑志事状十三祭誺一青词祝
文九十二榜疏十一凡千五百七十篇非其中闳肆该
蓄能是富多乎哉闻君在全季也年犹甚盛已受海内
闻臣誉士之知书候其门必曰内翰盖已与其不蹈是
地不足以尽其学能今斯人者复皆沦亡顾求君故人
子及识之垂鬌中若燧者耶亦足为斯集之悲也窃尝
泛观大率古人之书不行其时而传诸后故其时之人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01-0432b.png
及见其槩有不若后人之尽其完则斯集之所悲岂非适为燧所幸欤夫读其书必知其人质者拘窘掞者游
誇近者肤卑豪者峻宕刚者粗厉而弱者气乏与夫徇
今者陈茶戾古者无法葩艳者远实喜异者艰崎失志
者诋讪躁浅者迫切而挟数者诐倾其失非尽乎此也
惟所性中正宏厚者故能优柔而明炳洞畅而温醇斯
大雅君子言符其德者也斯集有之然不苟作尤致意
于朋旧患难死生之际亦足为后学笃伦理之师瞽见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01-0432c.png
如此异时者出将以余为知言云其出处详见故河南
府提举学校李君竹斋所撰埋辞又闻平生于辽金右族字名官勋世数子弟及其外氏何人皆能默疏而备
言我外舅紫阳翁尝劝其为书岂将资笔近鉴耶惜不
果成也京今嗣为州教侃侃自持操置门第甚高其姻
与友必求其类真不陨世德者其喜谭辽金世族盖习
闻馀论庶其能成书乎  卢威仲文集序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01-0432d.png
一元之气不能皆阳故阴时出而乘之然而制阴者必
阳也世道不能常泰于君子故小人迭出而否之然制
小人者必君子也古之人往往于和光同俗之中寓其
扶阳抑阴之意圣人何心哉顺天道也一小人生而君子必与之并生焉生此者所以制彼也仲舒汲黯并弘
汤而生张猛周堪并恭显而生朱云梅福并光禹而生
天意可知矣是以凤惮王章贤惮王嘉览惮陈蕃冀惮
李固操惮孔融诸武惮仁杰仙客禄山惮九龄守澄惮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01-0433a.png
刘蕡异鏄惮韩愈惮之者人也所以使之惮者非天乎
吾友威仲之生其将使世之有所惮乎其天以倾世道
之阴乎其文吾不得而多见其大者矣甲辰一疏夺权
人之分而其立可使蟹匡范冠而蝉緌夸者知位之不
可恃悖者知礼之不可失其有功于名谊如此垂绅学馆之际是非必陈邪正必办阙政无能言而言之者必
威仲也巨憸无能拒而拒之者必威仲也射精而猿号
鉴明而尘至威仲于是不见容于表著之底矣湛浮田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01-0433b.png
里啸傲江湖此自古忠臣志士所不免威仲身诎而道
不诎矣余尝熟玩其文之一二大抵体根于气气根于
识识正而气正气正而体正故劲特而伟健明白而洞
达激烈而恳到望而知其为威仲之文盖君子之文也
抑余有闻年有少壮老之不侔气有明昏惫之殊致故
为善于少壮之日则易而自立于衰暮之节则难惟学则一而已矣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曰以直养
而无害又曰是集义所生者夫如是谓之学此威仲所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01-0433c.png
素讲者余复诵而勉之
  高丽沈王诗序
天下之事以古方今不异则同异乎古则同乎今异乎
今则同乎古异必一居无有若高丽氏之古今两异者
姑即已事而观之始晋惠之永兴尽宋文之元嘉偏方
立国若成李雄代什翼犍凉张寔吕光南凉秃发乌孤
西凉段业李皓北凉沮渠蒙逊夏赫连勃勃后秦姚苌西秦乞伏国仁燕慕容皝垂南燕慕容德西燕慕容冲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01-0433d.png
合是数国之年取其两端冲少不能踰纪沮渠不及四
十年一何促促若是耶庸以较夫高丽氏王建立国于
唐明宗长兴壬辰历晋汉周金宋以及至大庚戌传二
十八历三百七十九年垂统之遥继序之遥昭昭况赖
圣世亿万维年其来犹未艾者独何修而臻此哉岂负
固海隅中土之兵不能以至欤将善于事大不失其贡
职欤将修明治具礼乐刑政维持之效欤抑箕子之泽
百世而不斩也吾所谓异古者此焉耳其异于今均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01-0434a.png
曰王异姓之于天宗有间也然宗王受封大国同升
虚邑何也未尝祖别子于庙人民则天子使吏治之其
府虽得置监郡与府属皆请而命诸朝而刑人杀人动
兵何敢越律其民五家赋诗为斤才一犹不听下令擅
徵发其地皆轮之天府岁终颁之其网亦密矣遇高丽
氏则不然有宗庙烝尝以奉其先也有百官布列以率
其职也其刑赏号令专行其国征赋则尽是所辖之境
惟所用之不入天府若是而曰异乎今者然乎非欤最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01-0434b.png
二祖之所并苞何翅万国其苗胃有世其土而王者
虽牵涂人之裾以问之亦皆曰无有万国独一焉世祖
又为乃先生降以安平帝姫追封秦国实生今王于属
为甥而妃又裕皇元子晋王公主父子先后连姻帝室
当储皇之敉宁内讧也王与定策故皇上报之加开府
仪同三司太子太师上柱国沈阳王驸马都尉征东行
中书省左丞相高丽国王后以宗王封大国者惟一字
遂与同之又原降制惟曰沈王进尚书右丞相加推忠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01-0434c.png
揆义协谋佐运功臣湛露恩光可谓无以尚者其相与
参军踵门谓燧曰词垣之臣不可不有诗也君为序
翰长乃帅其属共为赋颂褒扬揄拂归美圣德歌功台
阶其声鉴鍧若金钟大镛之戛乎虞业焉其文焜煌若
山龙藻火之摛乎绘絺焉既不遗于一善燧序先之则
为箕舌之秕糠有讥其赘者矣
  遐观台唱和诗序
遐观台者今常之无锡丞前南阳府教梅溪杨蔚彦亨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01-0434d.png
之别业也其扁则致仕翰林承旨王公鹿庵所作用笔
高古神间韵远真天下之奇书哉彦亨自赋之外诗若
歌者十有三人余识五人曰乐吏部梁兵部李庭宾王继明张毅也其八人未之倾盖焉捧玩披今名篇俊发
谐互铿锽皦绎通畅金石之音未足以喻其正而丽也
摛藻焕辉绚烂夺睐黼黻之绣未足以方其实而章也
二十五年余罢直玉堂之明年彦亨亦秩满无钖聚居
穰侯之国余忘为诗君先挑尝焉日夕和赓浸淫卷轴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01-0435a.png
顾余岂敢追配大雅然骐骥千里驽马程以十日或犹
及之是以竭力蹶倒景之后而不辞也于是之时彦亨
求序梅溪唱和余莞然笑之非求序也特诧彼十三人
者之能言相愧焉耳虽然子见夫善奕之与拙奕乎拙奕获偶善奕则其智日增善奕之避拙奕则惧其术之
退也君惧退术耶余智乌乎增将曰负博局而惟夫子
之是从也
  寿庞礼部母夫人诗序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01-0435b.png
古之人曰观其子可以知其父父丈夫也我丈夫也身
以接之何嫌宜若不待由子而知若夫母也则非有亲
好于平日有不得一跻堂陛而跂其几杖非由子以观
其知有无从者盖迹其己事也天下之人惟善其常而
变故欣戚一发乎情必善常其变而变其常而后欣戚不千一揆以义方庞咏之铨官海南也去京师万里蒙
犯炎瘴蒸如毒厉而至于海舶涉洋矣荡以舂云之涛
引以排山之风幸其既岸始砺兵负甲以斗未服之獠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01-0435c.png
出万有一生之涂满岁不可必其来归亦至戚也使母
夫人如他人去其子百里期尽旬月而反煦煦以节早
夜时饥渴为戒继以牵衣相泣者则咏虽勇于功名亦
安能断襟以去乎哉其果为行由夫人之能勉以君命
之不可反汗臣职之宜于贤劳也故曰常其变然咏尝
御史里行尝修撰翰林今为小宗伯皆清列也乡距京师可冉曰而至其养则膳服足以华悦其口体其游则
贵家姻里愿赖其仪法亦至欣也而夫人犹不轻去先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01-0435d.png
人坟墓以安享有宁家于涞水之滨视荣耀若无与已
然者故曰变其常谚曰不啼之儿谁不能持呜呼如是
求之其情与义有遁而不得者乎至元二十有三年燧
始识咏于燕后是七年相遭武昌是年如海南皆数夕
而别元贞始年始同官翰林入同事而出同适驩浃而
閒暇计始至是踰一纪矣可访亲好以縻官于庭无所
为而至于涞故于跻堂陛而跂几杖且不得而遂焉矧齿其年乎哉惟知生以四月一日咏自善为文凡庭臣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01-0436a.png
之文者率作歌诗为寿燧欲序之前年妨以史事去年
迫南归令閒退于郢无掣乎中故书所由为序示咏以
致三千里之贺
  王宪副母夫人九十诗后序
常读诗礼之言而知其祝寿考者恒在于有官君子也
圣人之心非不欲四海之民尽然顾其势有不可必得
而其仁止于不饥不寒无金革以没其齿而已矣君子
则不然责以其治代天工也效以其泽及斯民也縻之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01-0436b.png
以好爵酬之以重禄王者既崇高富贵之故人之蒙其
赖者其报惟有寿考之一言曰庶几乎由吾是祝而永
年可悠长父母吾也呜呼君子之于民有父母之道者
也非生而出之者也而民犹忠厚若是况君子于亲托
其遗体乎则其祝寿考者将什百千万于斯民之于吾
也匪徒祝之又以其禄养之卿士有家者也以家养诸
侯有国者也以国养或曰民之无国家而寿考者若何
而为养曰汉民之长吏存问岁时致帛絮牛酒者犹其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01-0436c.png
遗意也允中方为河南北宪副有官君子也母氏夫人年今九十寿考者也食四品禄家养者也养有禄故能
备仪物备仪物则可愉裕而无忧愉裕而无忧则寿考
者益昌延而无期矣允中以黄发之子奉白发之亲䔍
其孝者为何然然未尝观木之稚也气锐皆上耸而挺
直无求依其旁其老也势竭皆下樛而婆娑有求质于
下亦理之曰自然而人亦或有不是异者也则夫以发之
亲抚黄发之子益隆其爱者又如何是皆足为吾身昊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01-0436d.png
天不吊者之深悲矣余识允中十年于今未尝言及其
亲己丑秋遣其子铭持诸贤为夫人序诗八十者二十
人二十五篇诗序其九十者二十六人三十三篇编为
两轴最之为四十三人五十八篇盖有同是一人先后
两赋之者或累篇者其孙锡于其王母不得比之他人
宜别之呜呼多乎哉大而庭臣之贤下而髦士之良稚
髦之不必齐其年也戚疏之不必一其好也亦容有不
得升堂以企望夫彤管之仪者焉而洋洋诵歌若是于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01-0437a.png
以见凡允中交者皆母之训也然反扳而覆诵之犹病
其言有矛盾者既称夫人妇王婉顺矣当节度君守赵
将以城活斯民而夫人一言制之是越壸内而出干戎
律也顾以节度君之雄烈识度其揆义委质取必夫人
之一言是举阃外而入禀墙帷也两戾其道恐君夫人
之贤两不为是笔斯言者将以是而信来世非诬人耶
且今之巧于术智者人犹莫忖其心之何在况苍苍之
高天幽邈卑人以年而曰吾得之必之何在而致非诬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01-0437b.png
天耶余之斯言虽足取愠一世而世之人以为知言者
多矣诗中或有赞夫人能诵浮屠书者抑不知为是者
将报德在今欤其徼福未来乎以为在今外宰物而归
之浮屠之鬼迷孰大焉以其未来乎既享有于昭昭又
求不可必得于冥冥觊孰甚焉彼为浮屠法者必信其
书而崇其道者也怀之西堂德公亦僧之巨擘焉年百
十一方年百有三时尼有白姓同齿者曰夕诵浮屠言
德止之曰人恃气以生者也今老而衰已不能充乎五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01-0437c.png
内而畅之四末汝犹忍耗之故楮上耶白为之止彼为
浮屠法者犹戒其徒以老无读其书而夫人不为浮屠
法者顾诵之不置允中其以是幸谏之曰某之友姚燧
者实云然诚由是能止诵则夫人当气实而神深多蓄
而少出不伐而益完自今保寿考益昌延于无期者皆
由燧得之敢以是祝
  郑龙冈先生挽诗序
观人之道当概其心所存与身所履如何而论之夫然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01-0437d.png
后中而无失今也名卿贤士之物故莫不有诗人挽悼
之髣髴其平生或以德书或以交言或以遇荣或以御
恤或以名而慕或年而仰二或以政而思或以文而扬
往往各得其一事一言而未概心所存身所履始终何
如也譬之绘工始学画人耳目鼻口颧颐颜角理发须
各自为处终未尝集而为面使真见夫妍丑善人恶寿夭贵贱为谁某之全燧少时闻郑龙冈公第知家富清
玩可与古李邺侯王副车者敌薰然承平故家习也后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01-0438a.png
国学生始与其孙有节有文二人者友于时公即世已
久而二友年尤少亦未尝询及先德何如今年来关中
有文以安西行省员外郎示吾友江西行省郎中高道
凝所撰埋铭而得见公大节有三一曰廉太宗赐银五
万两辞今上赐钞二千缗偿责辞二曰让太宗再富以
地比诸侯王封冉辞贵以上相位两中书右又辞三曰
仁金以蹙国汴都尚城守大宗怒其后服拔将甘心
怫逆曲折陈解城赖不屠所全无虑数十万人世之知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01-0438b.png
公浅浅者惟曰尚医夫善针艾药石者孰与和扁意佗
稽之书传所起死惟各数人使四子者存尽针艾药石
一世之技能起数十万人之死于膏血横流之下乎呜
呼四子之所能者公或能公不公之所能不惟四子之
必不能虽一时四海勋戚将相结主知未固者皆不能
也古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其不信然乎然自公之霣
谢凡在廷将相善言经为通儒文为名家诗誺以之集
将百篇焕乎其黼絺锵乎其璜珩所以髣髴平生者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01-0438c.png
无一善之遗馀矣吾犹病夫各得一事一言未概其全
也故著三大节而叙之俾观者未及其详而先领其要

  冯松庵挽诗序
二十有三年夏燧以湖北副宪奉檄趋京师以疾留襄
阳佥河南宪冯君岵亦以疾得告来襄阳便医予与之
姻友相好也故得与读遗山敬斋所撰君祖松庵之碑
志焉以两公之文形容大君子之盛烈可谓不遗馀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01-0438d.png
力曲极为言矣然论出处要归之际不过反覆用违其长而德有衔若哀其不遇然者私窃惑也且谐于时之
为遇未若不乖于义为遇之善者也自今以观亦尝思
金之叔世为何时哉譬如病阽脉绝息困之人为良医
计帷有如秦和之于晋侯不发药而委去自免误人之
名一策焉耳彼大君子者顾岂不医若而强起自试于
必亡之国乎虽然有义焉使先生已为将相国命民心
休戚存亡视吾一身故死生有不恤焉耳幸其时无是
卷三 第 28a 页 WYG1201-0439a.png
位浮沉于常官于时不可为于义无必死膏车而归搴
裳以行徜徉于泉石肆志于文酒间此正大君子用世全名之先识高致兹可谓大遇尚奚不遇之云为哉当
时之人年位居前者犹俯而友之其敌也皆跂而师之
下焉者恨望履絇而未见者未必不由乎此惜两公略
不及之也呜呼燧言为妄后生之论立崖而求异斯其
恒态果有取乎先生未必不以燧为获我心一兴慨于
九原也又先妇翁紫阳之诗髯雷短宋是门生而元碑
卷三 第 28b 页 WYG1201-0439b.png
止载雷李王冀及渠五人宋不与焉然两峰亦人豪也
游先生之门若不玷焉遗山何为独见黜此又惑也先
生之殁距今四十有七年自当其时及身接之殁而哀之以文者亦远而忘焉况如燧者生长去先生千有馀
里地如彼其远也年甫三岁齿如此其稚也目未尝接
其辉光耳不及闻夫謦欬殁不知所谓哀久不知所谓
忘亦人之情宜然也而燧之不忘先生者异甚盖先生
殁以庚子岁七月十有四日我先人之弃其孤亦同以
卷三 第 29a 页 WYG1201-0439c.png
是岁月日燧虽恶逆非忘先忌者是日收泪之馀必思
吾先人维时于先生及识不及识不可知而得与海内
重名之士盖棺同以是岁月日亦可少无憾于冥冥而
燧思先人必及先生者尽此身而后止也 
 
 
 
卷三 第 29b 页 WYG1201-0439d.png
 
  
 
 
 
 
 牧庵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