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括异志卷第六
        襄国 张 师正 纂
   王少保
少保王公明开宝八年乙亥拜秘书少监黄州
刺史时王师问罪金陵公帅师入豫章市不易
肆至戊寅岁受代徙传舍有黄衣来谒延之坐
乃曰公总兵入州洎解任不戮一人惠及物者
大矣阴骘垂祐无彊袖中出一通青𥿄朱篆数
幅曰他日舟至大孤山当有黄衣来谒必能识
卷六 第 1b 页
之才出门即不见及至大孤山果有黄衣 止
公大喜亟召见即以篆文示之乃曰请纸笔易
为真字即乌犀丸方书毕而去公神其事遂依
方合之服者无不效盛太尉乃太保之孙女婿
得黄衣亲书本盛疾作服之亦愈
   范参政
文正范公仲淹字希文天圣中以帖职通判陈
州时郡守以太夫人疾病召一道士俾奏章祈
祐筑坛于正寝郡守召公预其事公窃笑曰庸
卷六 第 2a 页
鄙小人安能达章帝所耶但郡守以太夫人之
故多方以图安耳既而复谓道士曰仲淹将来
休咎可得知之否道士曰唯俟至天曹问之既
而秉简贽章伏于坛自乙夜至四鼓凝然不动
试扪其体则僵矣殆五更手足微动遽扶坐于
床饮以茶药良久谓郡守曰奉贺太夫人尚有
六年寿所苦不足忧也又谓公禄寿甚盛必入
政府郡守问今夕奏章何其久也道士曰方出
天阍遇放明年进士春榜观者骈道不得出是
卷六 第 2b 页
以稽留公益不以为然问曰状元何姓曰姓王
二名下一字墨涂之旁注一字远不可辨既而
郡守之母疾苦寻平明年春榜状头乃王拱寿
御笔改为拱辰公始叹道士之通神 事闻之
毕国傅仲达陈著作之方云
   麦道录
麦道录本宦者尝为入内供奉官勾当事材埸
一日出西水门有丐者死于汴河岸之侧有败
席短杖时方大雪独不积其身麦异之为市衫
卷六 第 3a 页
裤麻屦故巾瘗之于隙地他日奉使鄜延至蒲
坂北一邮置有一贫人诣门请见仍云尝受恩
故来致谢麦召见询其由曰自顶至踵皆君所
赐也麦罔然良久方省瘗丐者事乃延坐与语
屏左右移时而去麦既回京发瘗但见席杖而
巳麦遂弃官为道士为左街道录年九十馀卒
闻之于朱左藏允中
   杨道人
杨道人者不知何许人也往来郢之京山县礼
卷六 第 3b 页
国范顿市中好与小儿戏狎虽大寒甚暑而未
尝巾帻衣裳惟祼露而或以衣服赠之旋即施
与丐者故人尤恶视之往往逆知人中心事复
苏绎寺丞得一烧朱砂银法试之有验往见
之杨即前曰涩涩酸朱砂烧尽水银乾更不复
语又彭长官者欲求地葬其母以𥿄干之乞数
字直书云翻车二十五千既而果于翻车村得
其地以二十五贯市之熙宁癸丑岁辛子仪令
京山禓每来谒之赠以衫帽或留宿外斋虽设
卷六 第 4a 页
衾榻密视之已安寝于地矣未几索𥿄笔横作
二画自一二三四书讫授子仪谛视之乃四字
也果至四月而乃父弃世道涂商贩皆云见其
死于数处矣而形状不改熙宁七年卒于范顿
豪民张绛家为买棺埋于市侧市民朱如玉方
客京师是日见杨来访不交一言后朱自京师
回白县开其藏惟空棺耳其异迹甚多能记其
一二也(辛都官子京录示)
   李芝
卷六 第 4b 页
广州新会县道士李芝性和厚简默居常若愚
者间为两韵诗飘飘非尘俗语常读史传善吐
纳辟谷之术肤体不屡濯自然洁清发有绿光
立则委地所居房室不施关键邑人崇向施与
金钱衣服无算人取去未尝有言或召设祠醮
一夜有数处见者至和中多虎暴芝持策入山
月馀方出谓之曰已戒之矣自此虎暴亦息余
至和中亲见之今则尸解矣
   张白
卷六 第 5a 页
张白字虚白自称白云子清河人性沉静博学
能文两举进士不第会亲丧乃泣而自谓曰禄
以养亲今亲不逮于禄何为遂辟榖不食以养
气全神为事道家之书无不研赜开宝中南游
荆渚时乡人韩可玭为通守延纳甚欢会朝廷
吊伐江吴军府多事因禠儒服为道士适武陵
寓龙兴观郡守刘公侍郎墀监兵张延福深加
礼重尝以方鉴遗张曰收之可以辟邪白韬真
自晦日以沉湎为事傲乎其不可得而亲者往
卷六 第 5b 页
往入廛市中多所诟骂切中人微隐之事众皆
异之每遇风雪苦寒则必破冰深入安坐水中
永曰方出衣𥜗沔湿气如蒸炊指顾之间悉以
乾燥或与人为戏仰视正立令恶少数辈尽力
推曳略不少偃又或仰卧舒一足令三四人举
之众但面赪其足不动居常饮崔氏酒肆崔未
尝计其直家人每云此道士来则酒客辐凑尝
题其壁云武陵溪畔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
南来道士饮一斗卧在白云深洞口自是沽者
卷六 第 6a 页
尤倍南岳道士唐允升魏应时亦当时有道之
士也慕其人常与之游白天才敏赡思如涌泉
数日间赋武陵春色诗三百首皆以武陵春色
里为题一旦称疾亟语观主曰我固不起慎勿
燔吾尸恐乡亲寻访言讫而绝身体润泽异香
满室倾城士女观瞻累日为买棺葬于西门外
逾年监兵罢归其仆遇白于扬州开明桥问方
鉴在否为我语汝郎斯鉴亦不久留仆归具道
张骇曰渠死久矣汝何见邪寻索鉴熟视随手
卷六 第 6b 页
而碎又鼎之步奏官余安者以公事至剔州亦
遇白携大葫芦货药亟召安饮于酒肆话武陵
旧游数日安告行白曰为我附书谢崔氏余归
致书崔氏览之大惊遽掘所埋棺已空矣白注
护命经穷极微旨又著指玄篇五七言杂诗唐
魏集而名为丹台并传于时大抵神仙之事见
于传记若白之解去此耳目相接年祀未甚远
今室而祠之不惟众所瞻仰抑将传信于永世
(斯皆柳应辰职方撰祠堂记略云)
卷六 第 7a 页
   静长官
静长官真定人登明经第寡嗜欲好道家修摄
事一旦弃妻子游名山数年不归天圣中先君
与亲旧杜获向知古会于磁州慕容太保之第
始然烛叩门颇急启之乃静也缊𫀆皂绦布巾
芒屩把臂甚喜询其所往曰自别浪迹于山水
间良惟素志今将归真定视妻孥闻诸君会此
故来相见既饮静曰方道旧为乐而酒薄不可
饮某有药以资酒味于小囊中出药一粒如弹
卷六 第 7b 页
丸投瓶中复羃口良久饮之气味极醇烈夜漏
上四鼓诸公皆酩酊就寝鸡既鸣静独谓仆夫
曰或诸公睡起报云我且归真定也既晓相与
叹静药之为神亟命健仆走真定问其家云未
尝暂归余前年寓洛下有医助教靳袭者于其
家常帷一榻枕蓐甚洁人问其故曰以待静长
官静今隐嵩少间岁或一至或再至靳氏以神
仙事之尝以方书授靳由是医术大行家赀数
千万静今年逾百岁状貌止如四五十人洛人
卷六 第 8a 页
多知之
   率子廉
衡岳道士率子廉落魄无他能嗜酒性狠悖于
事多不通易辱人以言人亦少与之接故以牛
呼焉居山之魏阁景甚幽邃而子廉慵惰致芜
秽委积而弗加芟扫以是景趣湮没阁宇圮坏
游者以其境污人陋亦罕到焉故礼部侍郎王
公祐以中书舍人守潭州立夏将命祀祝融至
衡岳游览佛寺道庙殆遍因访所谓魏阁者群
卷六 第 8b 页
道士告以摧陋无足观而王公坚欲一视及至
则子廉犹醉寝王公入其室左右呼索之而子
廉酲未解徐下榻拭目瞪视王公久之乃曰穷
山道士遇酒即醉幸公不以为罪左右皆股慄
而王公欣然无忤其应荅之言虽甚俚野而气
貌自若王公异之遂载与还郡日与之饮酒所
以顾待之甚渥人亦莫谕何以致然也间辞归
山复止魏阁者又半年然王公问遗时时至山
复作诗二章寄之一日忽谓人曰我将远行当
卷六 第 9a 页
一别舍人即曰扁舟下潭谒王公且曰将有所
适先来告别公曰往何地则曰未有所止缘某
一念所诣则翩然径行恐尔时不复得别故预
耳王公留与之饮居二日辞归魏阁至之日以
书别衡山观主李公盥浴饰服焚香秉简即中
堂而蜕去闻者惊异李为买棺厚葬之殆半岁
有衡岳寺僧自京至于安上门外见子廉云来
看京师即还时蒙李观主厚有赆行怀中出一
书附僧为谢李发其封真子廉之书也人皆叹
卷六 第 9b 页
王公之默识 张都官子谅言
   许偏头
成都府画师许偏头者忘其名善传神开画肆
于观街一日有贫人弊衣憔悴约四十许负布
囊诣许求传神许笑曰君客状若此而求传神
得非有所禀而召仆也邪曰非也闻君笔妙故
来耳幸无见鄙即解布囊出黄道服一袭又出
一鹿皮冠白玉簪遂顶矣引其须应手而黑且
长矣乃一美丈夫也许大惊谢曰不知神仙降
卷六 第 10a 页
临前言戏渎诚负愧惕道人笑曰君可传吾像
置肆中后当有识者或求售者止取一千钱不
可逾也许如命写讫未及语携囊而出许拜谢
已不见许遂陈所传像于肆有识之者曰此灵
泉朱真人也求售者日十数许家赀遂日益后
以贪直画且不给每像辄云二千是夕梦道人
谓曰汝福有限吾尝戒汝不可妄取厚直安得
忽吾言促其寿也遂掌其左颊既寤头遂偏自
是呼为许偏头庆历中许年八十馀方卒朱真
卷六 第 10b 页
人者乃朱居士 也见唐书列传杜光庭列
仙傅(事得之裴长官公愿云)
   张翰
张翰江陵人业进士其父前妻生三子而亡父
再娶窦氏翰窦出也窦之生岁月日时不利于
夫遂减岁迁就吉辰而归于张氏间与厥夫祷
嗣于归真观之三清殿祝辞以所减之齿皆焉
继育数子而翰父物故会归真观火窦密以镪
五十万与道士修殿宇少时窦亦死后数岁翰
卷六 第 11a 页
忽为神所凭以手执髻鞠躬曰听圣语窦氏以
诈伪之岁诬罔上真又弗询于子私用家赀已
受考于阴府今则为异类矣事皆秘密众所不
知者如是不一繇是荆人率闻之噫女子增减
其年以利适人者为过虽小妄以告神则罪大
也专取家帑以用搆祠堂不俾子知神尚责怒
矧非理而用者乎
括异志卷第六
卷六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