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185-08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卷三十
            宋 林希逸 撰
  学记
陆象山为王荆公祠堂记意以孔孟而下斯道之微陵
夷数千载公能卓然有见于斯义而前脩讥议之者皆
未公也其首曰裕陵初得公问唐太宗何如主公对曰
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太宗所知不远所为未尽合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185-0859b.png
法度裕陵曰卿可为责难于君然朕自视欿然恐无以
副此意卿宜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自是君臣议论未
尝不以尧舜相期及委之以政则曰有以助朕勿惜尽
言又曰须督责朕使大有为又曰天生畯明之才可以
覆庇生民义当与之戮力若虚损岁月是自弃也秦汉
以下南面之君亦尝有知斯义者乎后之好议论者之
闻斯言也亦尝隐之于心以揆斯志乎曾鲁公曰圣知
如此安石杀身以报亦其宜也公曰君臣相与各欲致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185-0859c.png
其义耳为君则自欲尽君道为臣则自欲尽臣道非相
为赐也秦汉而下当涂之士亦尝有知义者矣后之好
议论者之闻斯言也亦尝隐之于心以揆斯志乎惜哉
公之学不足以遂斯志而卒以负斯志不足以究斯义
而卒以蔽斯义也昭陵之日使还献书指陈时事剖析
弊端枝叶扶疏往往切当然覈其纲领则曰当今之法
度不合乎先王之法度公之不能究斯义而卒以自蔽
者固见于此矣其告裕陵盖无异旨勉其君以法尧舜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185-0859d.png
是也而谓每事当以为法此岂足以法尧舜者乎谓太
宗不足法可也而谓其所为未尽合法度此岂足以度
越太宗者乎又曰典礼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畴帝实
锡之古所谓宪章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公之所谓法
度者岂其然乎献纳未几裕陵出諌慌疏与公评之至
简易之说曰今未可为简易脩立法度乃所以为简易
也熙宁之政病于是矣释此弗论尚何以费辞于其建
置之末哉又曰大学不传古道榛塞其来已久随世而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185-0860a.png
就功名者渊源又类出于老氏世之君子天常之厚师
尊裁籍以辅其质者行于天下随其分量有所补益然
而不究其义不能大有所为其于当世之弊有不能正
则依违其间稍加润饰以幸无祸公方耻斯世不为唐
虞其肯安于是乎蔽于其末而不究其义世之君子未
尝不与公同而犯害则异者彼依违其间而公取必焉
故也熙宁排公者大抵极诋訾之言而不折之以至理
平者未一二而激者居八九上不足以取信于裕陵下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185-0860b.png
不足以解公之蔽反以固其意成其事新法之罪诸君
子固分之矣此本朝一大公案也象山之言有关于学
问未知晦翁东莱曾见此记否其文甚富摘其大旨如
此留俟来者商确之
正字方先生讳翥字次云老艾之友也真千载豪杰之
士其诗雄放如太白法度如子美向有集本今其家微
甚此本不存莆人无有记其一联者独后村时相与讽
咏之今取古律绝句录而传之庶使同志友朋知有前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185-0860c.png
辈风度
羽仪洁白如自脩风雨晦冥那失晓沙头鸥鸟不驯熟
雪里鹭丝太孤皎山寒夜半落叶深闭门垂荑偎重衾
闻鸡而起竟何事我老看书不入心久无斗志形如木
世上痴儿能舍肉白鸡之肉不可食无劳断尾亦为福
山僧穷独老无妻想见爱养如婴儿得地羽毛愈应好
天年全得山中老(家有白鸡蓄之三年矣驯熟可爱谦/之读书山中一日相过偶道庵僧所)
(阙遂送谦/之以遗之)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185-0860d.png
吟诗夜半霜月白胡床梦作乘槎客醉中入月捉玉兔
手摵桂枝鸣策策风吹天河银浪高月边星宿相周遭
五色机头索云锦天孙一笑颜如桃天河下接武陵溪
重觅仙源路却迷五更波上回烟棹半空飞雨落凄凄
羽衣稚子双瞳方伴我清江老严光落日还收钓筒去
芦风起处暮天长(次韵时瑞见寄/)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一叶扁舟忽下来
落日还收钓筒去收尽沙头白鸟飞芜葭暮雪满蓑衣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185-0861a.png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去年雪暗江南路日暮踟蹰无宿处今年坐见故园春
梅花已过桃花新东皋薄田才数亩依方旋造逡巡酒
嗣宗痛饮是吾师万事否臧勿挂口循环三百真超忽
谁向空濛问巢窟愚痴聪慧一冥冥不如且进杯中物
(除夜寄谦之/)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拔山男子心转柔
夜倚芙蓉秋露泣帐中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害霸图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185-0861b.png
鄛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汉宫三万六千日
得意蛾眉亦陈迹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虞美人/)
策筇山下路未省尽幽寻回首见桑柘始知墟落深(与/郑)
(国叔司/法山行)
暗雨落漫漫山中五月寒大江浑不觉溪壑有惊湍(无/题)
树连平野阔深夜易高风星月迷濛外乾坤鼓荡中山
窗寒未白宿炭晓能红抱被论诗句长长与子同(再过/几先)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185-0861c.png
(侄斋/中)
又见增年齿谋身事事非时难逢岁饭日暖换春衣新
莽奸犹在怀王殡未归中原久离绝感节泪频挥(元日/)
山寒一杯酒岁晚两穷人(和郑处易/溪边赠别)
可惜听泉夜还当残月时(游石泉/)
昼出阳关已断肠那堪真别更凄凉痴人刻水方求剑
一息舟行过夜郎(读易/)
荡荡春风野老家欲寻踪迹隔烟霞洞中携出小桃核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185-0861d.png
种作碧云千树花(乾/)
雨过前村湖水平鱼头戢戢逐波生邻家篮里收鸡子
昨夜分明报五更(元/)
洛邑舟中万里均舟车白浪与红尘微掀衣角凉生面
不是清风动白蘋(亨/)
江上柴门照夕阳牧童蓑笠下牛羊明朝依旧山前路
溪北溪南花草香(利/)
牛背稳如千斛舟斜烟细雨任遨游春风草绿江南岸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185-0862a.png
秖见轻寒不见牛(贞/)
邓侯牵挽政难留六十年来亦倦游至竟眼高无俗韵
不因人唤始回头(次韵郑汉仲讲书/)
茅檐寂寞住人稀落日逢迎宿酒旗梦觉五更山月上
溪边人语钓船移(宿钓溪/)
老僧方丈倚云岩窘束公私百不堪虽有此泉无此耳
留君旬日驻征骖(过华严谒陈/季若同年)
星光如月映长空惊起愁眠夜向中残暑不妨欺枕簟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185-0862b.png
隔窗鸣叶是西风(立秋/)
无端正踏江南路暮雪萧骚满客衣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无因作得还乡梦
门外儿童爆竹声(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来时雪片杨花落今见杨花作雪飞独立暮江心似醉
羡他一叶钓船归(临安江上/)
大江东接海漫漫海气江风吹雨寒才出国门三十里
便成回首望长安(离武林/)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185-0862c.png
且柅流沙青犊车葱葱佳气满城闾白头不解家人语
狂学司空城旦书(读老子/)
儿女欢喜罗酒浆夜深笑语火炉傍如何去岁听风雪
身在江南梦故乡(甲戌除夕/)
淡荡光风寻户牖迷濛宿雾净园林春深燕子来无数
雨后桃花落不禁(病起/)
宿命须同一洞天相逢孰处故依然不知堕落青衫底
何日尘泥是了缘(送虞仲房监/仓归临安)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185-0862d.png
上书北阙妨何事笑杀孤寒孟浩然(同前/)
天寒古寺往来希门掩柴炉昼共围细雨无声潜自落
开帘时复见霏霏
阵阵山风递雨来夜深飘损满庭梅未应一等成摇落
知有人家花未开(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断崖日夕自撞舂未近先看气象雄万壑不停雷隐隐
一川长觉雨濛濛(百丈漈/)
学得天文夜睡迟云笼月照恨星稀而今病眼都无力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185-0863a.png
犹向檐边认紫微(紫微/)
远山马首尚相随近岸迎人势却回鸲鹆食残松子落
虹霓饮过水声来(再至北乡干/归路中作)
鸡犬还家自识村重营生理长儿孙时平战地逢华屋
岁久他乡是故园别后尘埃如我老归来耆旧几人存
雁行畴昔从游者莫话凋零恐断魂(谓柔/立兄)
出户春光刮眼明远云迟日庆初晴偶来傍树寻梅子
时听新蝉叶底声(出户/)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185-0863b.png
江山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歔权门杂沓行苞苴
屠儿贩客纡青朱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
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羊肩斗酒清而腴
酬酢偃蹇以字呼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此诗无题末段数/语如此必当时有)
(所愤激而作/今世亦然)
文字以浑正为本如范文正严子陵祠堂记濂溪爱莲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185-0863c.png
说伊川易传叙李泰伯袁州州学记此固不可掩者穆
伯长尹师鲁以古文为倡在欧曾苏王之先严洁雅正
而后人不甚传诵者岂非精神风采有未备乎二公专
慕韩柳终未及之
荀子富国篇云墨子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夫不
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今是土之
生五榖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获读/穫)之然
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量也记曰献/米者操量鼓)然后荤菜百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185-0863d.png
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切而剸车鼋鼍鱼鳖䲡鳣
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
物生间(生其/间也)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
万物也固有馀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也
固有馀足以衣人矣夫有馀不足非天下之患也特墨
子之私忧过计也此段之文可谓奇绝
溪西上皇帝书曰臣本山林之人入山之初结茆之日
其心苦矣其志远矣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185-0864a.png
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忽忽三十
年不与人问流通事所以古今之书稍经耳目百家之
学粗识门庭惟著述之功百不偿一不图晚景获见太
平虽松筠之节不改岁寒而葵藿之心难忘日下共惟
皇帝陛下诚格上下孝通神明以天纵之圣以日新之
德君臣道合一言而致中兴自书契以来未之闻也臣
窃见兵火之馀文物无几陛下留心圣学笃意斯文擢
用儒臣典司东观臣伏睹秘书省岁岁求书之勤臣虽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185-0864b.png
在草莱亦欲及兹时效尺寸顾臣究心于此殆有年矣
今天下图书若有若无在朝在野臣虽不一一见之而
皆知其名数所在独恨无力抄致姑能纪记之耳谨搜
尽东南之遗书古今之图谱以及上代之鼎彝与四
海之铭碣遗编缺简各有彝伦天篆梵书亦为釐正于
是提四百卷自作之书徒步二千里来趋阙下欲以纤
尘而裨嵩华欲以涓流而益沧海者也念臣穷困之极
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185-0864c.png
声不绝积日积月一篑不亏十年为经旨之学以其所
得者作书考作书辨讹作诗传作诗辨妄作春秋考作
诸经序作刋缪正俗跋三年为礼乐之学以其所得者
作谥法作运祀议作乡饮礼作乡饮驳议作系声乐府
三年为文字之学以其所得者作象类书作字始连环
作续汗简作石鼓文作梵书论作分音之韵五六年为
天文地理之学为鱼虫草木之学为方书之学以天文
地理之所得者作春秋地名作百川源委图作春秋列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185-0864d.png
国图作分野纪作大象略以虫鱼草木之所得者作尔
雅志作诗名物志作本草成书作本草外类以方书之
所得者作鹤顶方作食鉴作采治录作畏恶录八九年
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以讨论之所得
者作群书会纪作校雠备论作目书正讹以图谱之所
得者作图书志作图谱有无记作氏族源以亡书之所
得者作求书阙记作求书外记作集古系时录作集古
系地录此皆已成之书也其未成之书在礼乐则有器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185-0865a.png
服图在文字则有字书有音读之书在天文则有天文
志在地理则有郡县迁革志在鱼虫草木则有动植志
在图谱则有氏族志在亡书则有亡书备载三二年间
可以就绪如词章之文论说之集虽多不得而与焉奈
秋先蒲柳景逼桑榆兄弟沦亡子姓亦殇惟馀老身形
影相吊若一旦倏先朝露则此书与此身并填沟壑不
惟有负于平生亦有负于圣时谨缮写十八部百四十
卷恭诣检院投进其馀卷帙稍多恐劳圣览万一臣之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185-0865b.png
书有可采望赐睿旨许臣料理馀书续当上进微臣遭
遇文明之世宁无奋发之情使臣得展尽底蕴然后鹤
归蕙帐狐止首丘庶几履陛下之地食陛下之粟不辜
陛下之一民也公之诸书今散失已尽余仅得十一二
种观此可以见其所著书是亦天地间一奇事也
溪西云重莫重于二典舜典至姚兴时始出凡江左诸
儒不得睹其书焉古莫古于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三坟
至近代始出于民间凡往代诸儒并不得睹其文焉如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185-0865c.png
我之怀矣自贻伊阻今诗雄雉之言也而晋时为逸诗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俾勿坏今书大禹谟之言也而晋
时为逸书似此类极多应知古书前代不得而有反出
于后世甚多以晋志较汉志凡汉以前之书汉志不得
而有反出于隋志者多矣以国家崇文总目史馆书目
较之民间之藏凡奇图异书民间所有而国家所无者
亦多民间如吴氏西斋书目(一卷唐人/吴竞家藏)新集书目(一卷/唐人)
(蒋或家藏已上二目并见/崇文总目第二十二卷)荆州田家书目(六卷兴化方/郎中陈运使)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185-0865d.png
(家有/之)古今书目(四十/卷)沈氏墨野堂书目(二/卷)祁氏藏书目
(二/卷)梁山书堂目录(四卷已上兴/化方家有之)沈諌议书目(三/卷)李正议
书目(三/卷)籯金堂书目(三卷已上漳/浦吴家有之)六一居士目录(福州/余氏)
(有/之)万卷楼书目(三/卷)望壶书目(三卷已上兴/化二方家藏)此皆官所无
民间所有也
溪西有诗云昨夜西风到汉军塞鸿不敢传慇勤几山
衰草连天见何处悲笳异地闻犬马有心虽许国草茅
无路可酬君微臣一缕申胥泪不落秦庭落暮云其题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185-0866a.png
曰建炎初秋不得北狩消息作公时为士人而忠愤如
此后来虞丞相以此诗荐公遂召对
溪西曰字有大小只有二体故许慎之书凡万字无一
有三从者如森字淼字似有三从然森乃从木从林淼
乃从水从淼如此二字既不得为三从则他可知矣王
氏未能如此所以可笑如同字从𠔼(莫保/切)从口王氏则
曰从𠔼从二从口众字从目从川王氏则曰从目从三
人甚者如冬字从奂从丶(音/冰)王氏则曰从八从包从重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185-0866b.png
入以冰为重入尚可论字乎
溪西曰说字要如画卦爻为三阳为乾三阴为坤以坤
承乾为否以乾承坤为泰以乾坤相错为未济以坤乾
相错为既济由是转错相承则六十四卦可成矣若阴
阳各一爻不能生息安得成三爻而为乾坤若皆着在
一处不能转动则安能变移而成六十四卦某之说字
亦如此使字不丽乎纸而能使之横斜曲折反转走动
如阴阳家拨沙经然今以一之文论之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185-0866c.png
起于一从一为丨(音/衮)而委蛇为人(音/猷)斜一为丿(房必/切)
丿为乀(音/拂)曲一为厂(音/罕)反厂为(音/及)为乚(音/隐)反乚
为上(音/厥)(音/乙)曲乙两端为冂(音/羃)转冂为凵(口犯/切)
侧凵为匸(音/方)反匸为□(音/播)暗冂为几(音/凡)引一而勾之为
(音/私)转□为□(音/了)引一而绕合之正圆为○(音/星)微方为
(音/围)○○以反转无异势自一至圆起机之义备矣丨
(音/社)与一并生一变至围九十八文又合二体而变之叠
为二并为浍(音/浍)互为乂(音/五)串为十向为八合为入之类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185-0866d.png
积而起之生生成文至于无穷丨与一并生而丨独孤
者盖卜不可引不可屈曲故孤溪西之意以文自一起
凡十八变成十八文亦犹易之十有八变也
刘向作列女传其言某人作诗者十与序同者二载驰
许穆夫人也渭阳秦康公也其小异者二行露无指名
而有申女许嫁于酆迎不以礼之说汝坟但言行役而
有周南大夫受命平水土之说此犹可也乃若大乖异
者则有六焉柏舟仁人不遇也而向以为卫宣夫人所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1185-0867a.png
作芣苢妇人乐有子也而向以为宋女之夫有恶疾誓
不改志而其母作之燕燕送归妾也而向以为慈姑之
定姜送其亡子之妇硕人美庄姜也而向以为庄姜有
冶容淫心傅姆作此以防未然式微则曰傅姆与夫人
更相问荅大车则曰息国夫人有生离地上岂若死并
地下之言此其说与序犹冰炭黑白也至于二子乘舟
虽以为伋寿而又不言作诗之由然则三百篇之诗虽
火于秦出于汉而诸儒传之其说各有互异使小序果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1185-0867b.png
出于子夏自孔门而下果有之则向在卫宏之前号为
博极群书不应未之见而又为异论也况卫宏之学出
于毛公毛公在西都已为河间献王博士其诗必有传
者何为向亦见之由此而言则此序非惟不出于子夏
亦未必出于毛公今人但知有卫宏之序不复考之诸
书故信之而不疑非溪西艾轩二先生未有具此眼者

行露之诗列女传以为申女许嫁于酆酆人迎之不以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1185-0867c.png
礼誓不肯行故作此据向此言召南有申国又有酆国
一国之外其为国必多以申酆之见于所传而推其所
不及传者则知二南之诗诸国之诗也皆以为为文王
而作可乎
赵次公注杜诗用工极深其自序云余喜本朝孙觉莘
老之说谓杜子美诗无两字无来处又王直方立之之
说谓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因留功
十年注此诗稍尽其诗乃知非特两字如此耳往往一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1185-0867d.png
字𦂳切必有来处皆从万卷中来至其思致之妙体格
之多非唯一时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
论其所谓来处则句中有字有语有势有事凡四种两
字而下为三字而上为语拟似依倚为势事则或专用
或借用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语中于专用
之外又有展用有倒用有抽摘参合而用则李善所谓
文虽出彼而意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稳熟用
当日之事实者又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孙何谓祖其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1185-0868a.png
始出者是也何谓孙虽事有祖出而后人有先拈用或
用之别有所主而变化不同即为孙矣杜公诗句皆有
焉世之注解者谬引旁似遗落佳处固多矣至于只见
后人重用重说处而不知本始是谓无祖其所经后人
先捻用并已变化而但引祖出是谓不知末舍祖而取
孙又至于字语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则杜公所谓水中
著盐不饮不知者盖言非读书之多不能知觉尤世之
注解者弗悟也次公所注杜公诗误者正之遗者补之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1185-0868b.png
且原其弟因明其旨趣与夫表出其新意未见则阙之
以俟博闻疑则论而弗泥以俟明识其间所言来处有
四种与夫专用借用直用翻用或用其意而不在字语
专用之外又有展用倒用拈摘参合而用凡八个用字
观此知公之用心苦矣惜此板在蜀兵火之后今亡矣
予尝及见于杜丞相子大理正家京中书肆已无有前
两行有男虎录者是
西轩陈先生已有诸赋见有前集今又得其赞铭数首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1185-0868c.png
如六牛铭其一纯白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故曰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其二半黑前著草数丛曰赤子之心其发
未远据操舍而言则得失岂但相半其三纯黑一童子
向后牵之曰牛山之木斧斤濯濯人见其濯濯也以为
未尝有材此岂山之性也哉其四回头前半白曰富岁
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子弟未变于初耳是以圣人
善其改过其五露地纯白曰白雪之白白玉亦尔惟人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1185-0868d.png
与牛禀受则异其六纯白水边啮草田间有穫者有收
遗秉者曰天位乎上地位乎下由尽己之性至于尽人
尽物之性则能参天地之化又有王审权昆斋铭曰白
白黑黑人弗汝亲以黑为白不可语人孰知其白而守
其黑鸟巢于丛人寄于公有友有朋有兵有戎市井同
文安危同仁三禽一角是谓玄德学古斋曰于何疑于
稽古于何畔道于征利于何相畏于朋友竹庵赞曰不
汲富贵似介不矜才知似怠不畏强禦似骄不容俗子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1185-0869a.png
似隘谷堂赞曰谷堂峨峨丛林望之如备头陁至若惊
世鼓索琵琶夫子能之而能不为者邪调度皆不凡爱
玩不可夫惜其集不传遂录于此前六半记向在番阳
得之一友以为监簿郑榖叔所作误也
洪野处作夷坚壬志序记王质景文之作曰志怪之书
甚夥至鄱阳夷坚之志出则尽超之矣予平生所嗜略
类洪公始读左传史记汉书稍得其记事之法而无所
施因志怪发之又曰世以徐铉好志怪而今存者多其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1185-0869b.png
客蒯生欺之岂可以蒯生尽待天下之士盖有之矣亦
在夫决择之者审也传闻云者置之而余所自遇者小
孤梦神君瞿唐峡梦公孙子阳云安梦张益德甚白寤
寐云者亦置之而余所亲睹者王渊亭见龙彭泽舟中
见蛤蜊菩萨像永兴道中见道人嚼草成蜡甚著则致
诸人者胡可以弗信也景文之书谓之夷坚别志笔力
如此信不减洪公宜乎公得之而喜也洪公记此时景
文已没臭味之相契亦如欧公之得廖生矣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1185-0869c.png
春秋用周正始于左氏先师乐轩尝云古人作长历自
晋以来推算闰馀皆与诸历合不知何处过了此两月
止斋又有夏时冠周月之说尤为鹘突不知周以建子
为正即周礼所谓正岁也十有一月初未尝改即尚书
太甲元祀十有二月之文可證正月始和则建寅月也
正岁者以十一月为岁首也商亦然汉初仍秦以十月
为岁首此尤明白先师三传正已言之特人未见尔
东坡诗有甚奇者如无锡道中水车翻翻联联衔尾鸦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1185-0869d.png
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牙
洞庭五月欲飞砍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翁泣
唤取阿香推雷车此篇笔法岂可及而前此未有人拈
出者
东坡之文人皆知敬之而公之诗犹有妙处尤长于叙
事即其文法也且如黄鹤楼诗叙其旧闻曰黄鹤楼前
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
响空山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扣声清圆洞中铿鈜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1185-0870a.png
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
愿执鞭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持归包裹
弊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
铅非铅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今几年无功暴得
喜欲颠神人戏汝真可怜愿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
冯公传此事见于章炳文搜神秘览终篇叙述无一长
语况李公择以此楼求诗公不咏楼独以冯京当世所
传者作一篇如此其调度自是英杰岂他人所及哉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1185-0870b.png
东坡书焦山论长老壁云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
来辄问师法师了无语法师非无语不知所荅故君看
头与足本是安冠屦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一旦或
人问每睡安所措归来被上下一夜著无处展转遂达
晨意欲尽镊去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持此问法师
法师一笑许此说人皆知之等閒拈出作此偈语多少
奇特此是坡仙游戏三昧试为拈出
 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