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四十三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说苑 刘向
君道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
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
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
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
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说苑 刘向
君道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
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
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
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
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
卷四十 第 1b 页
道也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
而不利于民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而道之凿
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
不怨苦者利归于民也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
道使然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
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
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
而不利于民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而道之凿
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
不怨苦者利归于民也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
道使然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
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
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
卷四十 第 2a 页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
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
为大理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尧为君而九
子者为臣其何故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各
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
下是故知人者主道也知事者臣道也主道知
人臣道知事毋乱旧法而天下治矣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
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
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
为大理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尧为君而九
子者为臣其何故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各
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
下是故知人者主道也知事者臣道也主道知
人臣道知事毋乱旧法而天下治矣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
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
卷四十 第 2b 页
行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
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顾谓
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何如左右曰罪
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得一言而
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
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
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
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
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顾谓
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何如左右曰罪
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得一言而
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
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
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
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
卷四十 第 3a 页
人戒
臣术
人臣之行有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
一曰萌牙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
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
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白意进善通道
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如此者大臣也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
于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曰
臣术
人臣之行有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
一曰萌牙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
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
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白意进善通道
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如此者大臣也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
于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曰
卷四十 第 3b 页
明察极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
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
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食饮
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谀
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也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
事与世沈浮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
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
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
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
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食饮
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谀
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也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
事与世沈浮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
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
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
卷四十 第 4a 页
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三曰中实险诐外貌
小谨巧言令色又心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
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
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
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
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为轻重私门成党以
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六
曰谄主以邪坠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闻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
小谨巧言令色又心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
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
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
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
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为轻重私门成党以
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六
曰谄主以邪坠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闻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
卷四十 第 4b 页
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
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
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
对曰智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于万物之情
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
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也不失四时通
于地理能通不通能利不利如此者举以为九
卿九卿之事常在于德也通于人事行猷举绳
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
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
对曰智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于万物之情
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
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也不失四时通
于地理能通不通能利不利如此者举以为九
卿九卿之事常在于德也通于人事行猷举绳
卷四十 第 5a 页
通于关梁实于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大夫
之事常在于仁也忠正强谏而无有奸诈去私
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列士之
事常在于义也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凡此
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汤曰何谓臣而不臣对曰
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
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是谓大顺也
贵德
之事常在于仁也忠正强谏而无有奸诈去私
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列士之
事常在于义也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凡此
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汤曰何谓臣而不臣对曰
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
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是谓大顺也
贵德
卷四十 第 5b 页
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
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
皆不乐矣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
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
也
复恩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三行赏而不
及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
手足胼胝今君反国三行赏而不及我意者君
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
皆不乐矣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
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
也
复恩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三行赏而不
及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
手足胼胝今君反国三行赏而不及我意者君
卷四十 第 6a 页
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
我岂忘是子哉夫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昭明我
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
以义使不得为非者吾以为次赏勇壮强禦难
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兔我于患难中者
吾复以为次赏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
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
劳苦之士次之劳苦之士子固为首矣吾岂敢
忘子哉周内史叔兴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者
我岂忘是子哉夫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昭明我
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
以义使不得为非者吾以为次赏勇壮强禦难
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兔我于患难中者
吾复以为次赏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
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
劳苦之士次之劳苦之士子固为首矣吾岂敢
忘子哉周内史叔兴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者
卷四十 第 6b 页
圣王先德后力文公其当之矣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华烛灭乃有引美
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烛灭有引
妾衣者援得其缨待之矣促上火视绝缨者王
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节而辱士
乎乃命左右今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
臣皆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居二年晋与楚战
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而却敌卒得胜之
庄王怪而问之对曰臣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华烛灭乃有引美
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烛灭有引
妾衣者援得其缨待之矣促上火视绝缨者王
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节而辱士
乎乃命左右今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
臣皆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居二年晋与楚战
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而却敌卒得胜之
庄王怪而问之对曰臣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
卷四十 第 7a 页
暴而诛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
夜绝缨者也
阳虎得罪北见简子曰自今巳来不复树人矣
简子曰何哉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
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
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于君
朝廷之吏亲危臣于法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
简子曰唯贤者为能复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
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
夜绝缨者也
阳虎得罪北见简子曰自今巳来不复树人矣
简子曰何哉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
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
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于君
朝廷之吏亲危臣于法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
简子曰唯贤者为能复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
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
卷四十 第 7b 页
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种者蒺藜也非桃李
也自今巳来择人而树之毋巳树而择之也
政理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
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
之不变而后刑之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
贵也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
防禁崇礼义之节以示之贱货利之弊以变之
也自今巳来择人而树之毋巳树而择之也
政理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
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
之不变而后刑之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
贵也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
防禁崇礼义之节以示之贱货利之弊以变之
卷四十 第 8a 页
则下莫不慕义节之荣而恶贪乱之耻其所由
致之者化使然也
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稀其刑
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其德夫刑德
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之者也刑者
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
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
有功与无功也诛赏缪则善恶乱矣夫有功而
不赏则善不劝矣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矣善
致之者化使然也
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稀其刑
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其德夫刑德
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之者也刑者
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
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
有功与无功也诛赏缪则善恶乱矣夫有功而
不赏则善不劝矣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矣善
卷四十 第 8b 页
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
齐桓公逐鹿而远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问之
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也公曰何故对
曰以臣名之公曰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故畜
㹀牛子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
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
之谷桓公曰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以告管仲管仲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
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见暴如此叟者也是公
齐桓公逐鹿而远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问之
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也公曰何故对
曰以臣名之公曰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故畜
㹀牛子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
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
之谷桓公曰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以告管仲管仲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
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见暴如此叟者也是公
卷四十 第 9a 页
知狱讼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
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
愚者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乎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
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
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子贱子贱
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
者固逸也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逸四支全耳
目平心气而百官治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
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
愚者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乎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
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
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子贱子贱
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
者固逸也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逸四支全耳
目平心气而百官治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
卷四十 第 9b 页
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悦语丘所以
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
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人附矣犹未足也曰不
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
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
以教悌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
附矣犹未足也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
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悦语丘所以
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
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人附矣犹未足也曰不
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
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
以教悌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
附矣犹未足也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
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
卷四十 第 10a 页
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务来贤人夫
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也不齐
之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国何患对曰患夫社鼠桓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
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坏其涂此鼠所
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
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
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
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也不齐
之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国何患对曰患夫社鼠桓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
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坏其涂此鼠所
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
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
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
卷四十 第 10b 页
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
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
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
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夫国亦有猛狗用
事者也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
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
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得用矣此治国之所
患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
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
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
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夫国亦有猛狗用
事者也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
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
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得用矣此治国之所
患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
卷四十 第 11a 页
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
僚各获其所宜而善恶分矣孔子闻之曰此言
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亦无
由入矣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
士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又曰以贵下贱大
得民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将怀远而致近也
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虽有千里之望犹
僚各获其所宜而善恶分矣孔子闻之曰此言
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亦无
由入矣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
士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又曰以贵下贱大
得民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将怀远而致近也
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虽有千里之望犹
卷四十 第 11b 页
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
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非其人
而欲有功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
天而欲发之当也虽舜禹犹亦困而又况乎俗
主哉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
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
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
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
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非其人
而欲有功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
天而欲发之当也虽舜禹犹亦困而又况乎俗
主哉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
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
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
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
卷四十 第 12a 页
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年五
十而饿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
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而身死不
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
不敢出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襄
王得国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
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
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
十而饿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
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而身死不
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
不敢出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襄
王得国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
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
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
卷四十 第 12b 页
之有贤佐者士归之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
民从汤去张网之三面而夏民从以其所为顺
于民心也故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
而相亲贤者立于本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趍
之矣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
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而所师见
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
四十九人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
民从汤去张网之三面而夏民从以其所为顺
于民心也故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
而相亲贤者立于本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趍
之矣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
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而所师见
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
四十九人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
卷四十 第 13a 页
人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
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心贪而尸禄者也尸禄
之臣不能存君也
齐桓公设庭燎期年而士不至于是有以九九
之术见者公曰九九足以见乎对曰臣非以九
九为足以见臣闻主君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
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
皆自以不及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
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
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心贪而尸禄者也尸禄
之臣不能存君也
齐桓公设庭燎期年而士不至于是有以九九
之术见者公曰九九足以见乎对曰臣非以九
九为足以见臣闻主君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
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
皆自以不及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
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
卷四十 第 13b 页
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齐宣王坐淳于髡侍王曰先生论寡人何好髡
曰古者所好四王所好三焉王曰可得闻乎髡
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古
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独不好士王曰
国无士耳有则寡人亦悦之矣髡曰古者有骅
骝骐骥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马矣古者有豹
象之胎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味矣古者有毛
嫱西施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色矣王必将待
齐宣王坐淳于髡侍王曰先生论寡人何好髡
曰古者所好四王所好三焉王曰可得闻乎髡
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古
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独不好士王曰
国无士耳有则寡人亦悦之矣髡曰古者有骅
骝骐骥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马矣古者有豹
象之胎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味矣古者有毛
嫱西施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色矣王必将待
卷四十 第 14a 页
尧舜禹汤之士而后好之则禹汤之士亦不好
王矣宣王默然无以应
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
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对曰君之赏赐不
可以功及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犹举杖而呼
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
必也
魏文侯从中山奔命安邑田子方后太子击遇
之下车而趍子方坐乘如故告太子曰为我请
王矣宣王默然无以应
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
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对曰君之赏赐不
可以功及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犹举杖而呼
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
必也
魏文侯从中山奔命安邑田子方后太子击遇
之下车而趍子方坐乘如故告太子曰为我请
卷四十 第 14b 页
君待我朝哥太子不悦谓子方曰不识贫穷者
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富
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
而亡其家贫穷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
不得贫穷乎太子及文侯道子方之语文侯叹
曰微吾子之故吾安得闻贤人之言吾下子方
以仁得而友之自吾友子方也君臣益亲百姓
益附吾是以得友士之功我欲伐中山吾以武
下乐羊三年而中山为献于我我是以得友武
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富
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
而亡其家贫穷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
不得贫穷乎太子及文侯道子方之语文侯叹
曰微吾子之故吾安得闻贤人之言吾下子方
以仁得而友之自吾友子方也君臣益亲百姓
益附吾是以得友士之功我欲伐中山吾以武
下乐羊三年而中山为献于我我是以得友武
卷四十 第 15a 页
之功吾所以不少进于此者吾未见以智骄我
者也若得以智骄我者岂不及古之人乎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
为上卿而国不治公曰何故对曰贫不能使富
公赐之齐国之市租一年而国不治公曰何故
对曰疏不能制亲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
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
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
者也若得以智骄我者岂不及古之人乎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
为上卿而国不治公曰何故对曰贫不能使富
公赐之齐国之市租一年而国不治公曰何故
对曰疏不能制亲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
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
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
卷四十 第 15b 页
得毋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
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乎对曰不
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
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也桓公曰善
田忌去齐奔楚楚王问曰楚齐常欲相并为之
奈何对曰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
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齐使眄子将则楚
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仅存耳于是齐使申
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乎对曰不
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
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也桓公曰善
田忌去齐奔楚楚王问曰楚齐常欲相并为之
奈何对曰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
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齐使眄子将则楚
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仅存耳于是齐使申
卷四十 第 16a 页
孺将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斩其首而反于
是齐王更使眄子将楚悉发四境之内王自出
将仅而得免至舍王曰何先生知之早耶忌曰
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俱不为
用是以亡也眄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
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
正谏
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謇謇为
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
是齐王更使眄子将楚悉发四境之内王自出
将仅而得免至舍王曰何先生知之早耶忌曰
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俱不为
用是以亡也眄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
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
正谏
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謇謇为
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
卷四十 第 16b 页
君之失也君有过失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
臣不忍为也
法诫
昔成王封伯禽于鲁将辞去周公戒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也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不轻矣然
尝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
之士吾闻之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
臣不忍为也
法诫
昔成王封伯禽于鲁将辞去周公戒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也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不轻矣然
尝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
之士吾闻之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
卷四十 第 17a 页
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
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
德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德不谦者失天下亡
其身桀纣是也可不慎乎故易曰有一道大足
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
谓也夫天道毁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鬼
神害满而福谦人道恶满而好谦易曰谦亨君
子有终吉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
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
德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德不谦者失天下亡
其身桀纣是也可不慎乎故易曰有一道大足
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
谓也夫天道毁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鬼
神害满而福谦人道恶满而好谦易曰谦亨君
子有终吉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
卷四十 第 17b 页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
后来吊叔敖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
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
身巳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巳高而擅权者君
恶之禄巳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馀教父曰位巳高而意益下官益
大而心益小禄巳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
者足以治楚矣
魏公子牟东行穰侯送之曰先生独无一言以
后来吊叔敖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
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
身巳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巳高而擅权者君
恶之禄巳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馀教父曰位巳高而意益下官益
大而心益小禄巳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
者足以治楚矣
魏公子牟东行穰侯送之曰先生独无一言以
卷四十 第 18a 页
教冉乎公子牟曰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势
不与富期而富自至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贵
不与骄期而骄自至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罪
不与死期而死自至穰侯曰善
善说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父老相与劳王王曰父老
苦矣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
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赐父老无徭役先生又
不拜王曰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得无有
不与富期而富自至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贵
不与骄期而骄自至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罪
不与死期而死自至穰侯曰善
善说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父老相与劳王王曰父老
苦矣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
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赐父老无徭役先生又
不拜王曰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得无有
卷四十 第 18b 页
过乎闾丘先生对曰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
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
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
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
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先生对曰此非人臣
所敢望也愿大王选有脩行者以为吏平其法
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振之以时无烦扰百
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
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
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
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
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
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先生对曰此非人臣
所敢望也愿大王选有脩行者以为吏平其法
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振之以时无烦扰百
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
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
卷四十 第 19a 页
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
无使焉此固非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
修文
成王将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祝雍
曰使王近于仁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
能
反质
秦始皇帝既兼天下侈靡奢泰有方士韩客侯
生齐客卢生相与谋曰当今时不可以居上乐
无使焉此固非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
修文
成王将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祝雍
曰使王近于仁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
能
反质
秦始皇帝既兼天下侈靡奢泰有方士韩客侯
生齐客卢生相与谋曰当今时不可以居上乐
卷四十 第 19b 页
以刑杀为威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
而日骄下慑服以慢欺而取容谏者不用而失
道滋甚吾党久居且为所害乃亡去始皇闻之
大怒曰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乃使御
史悉上诸生诸生四百馀人皆坑之侯生后得
始皇召而见之侯生曰陛下肯听臣一言乎始
皇曰若欲何言生曰今陛下奢侈失本淫佚趣
末宫室台阁连属增累珠玉重宝积袭成山妇
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舆马文
而日骄下慑服以慢欺而取容谏者不用而失
道滋甚吾党久居且为所害乃亡去始皇闻之
大怒曰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乃使御
史悉上诸生诸生四百馀人皆坑之侯生后得
始皇召而见之侯生曰陛下肯听臣一言乎始
皇曰若欲何言生曰今陛下奢侈失本淫佚趣
末宫室台阁连属增累珠玉重宝积袭成山妇
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舆马文
卷四十 第 20a 页
饰所以自奉丽靡烂漫不可胜极黔首匮竭民
力殚尽尚不自知又急诽谤严威刻下下喑上
聋臣等故去臣等不惜臣之身惜陛下国之亡
耳今陛下之淫万丹朱而千昆吾桀纣臣恐陛
下之十亡曾不一存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
早言侯生曰陛下自贤自健上侮五帝下凌三
王弃素朴就末技陛下亡徵久见矣臣等恐言
之无益而自为取死故逃而不敢言今臣以必
死故为陛下陈之虽不能使陛下不亡欲使陛
力殚尽尚不自知又急诽谤严威刻下下喑上
聋臣等故去臣等不惜臣之身惜陛下国之亡
耳今陛下之淫万丹朱而千昆吾桀纣臣恐陛
下之十亡曾不一存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
早言侯生曰陛下自贤自健上侮五帝下凌三
王弃素朴就末技陛下亡徵久见矣臣等恐言
之无益而自为取死故逃而不敢言今臣以必
死故为陛下陈之虽不能使陛下不亡欲使陛
卷四十 第 20b 页
下自知也始皇曰吾可以变乎侯生曰刑巳成
矣陛下坐而待亡耳若陛下欲更之能若尧与
禹乎不然无冀也始皇喟然而叹遂释不诛
魏文侯问李克曰刑罚之源安生对曰生于奸
邪淫佚之行也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佚者
文饰之耗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文绣纂组伤
女功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女功伤则寒之源
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
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故上不
矣陛下坐而待亡耳若陛下欲更之能若尧与
禹乎不然无冀也始皇喟然而叹遂释不诛
魏文侯问李克曰刑罚之源安生对曰生于奸
邪淫佚之行也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佚者
文饰之耗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文绣纂组伤
女功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女功伤则寒之源
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
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故上不
卷四十 第 21a 页
禁技功则国贫民侈国贫民侈则贫穷者为奸
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民巳为
邪因以法随而诛之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
起有源人主不塞其本而督其末伤国之道也
文侯曰善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孙忌谏曰
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
爱且不华国也文子曰然吾观人之父母衣粗
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华国不闻
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民巳为
邪因以法随而诛之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
起有源人主不塞其本而督其末伤国之道也
文侯曰善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孙忌谏曰
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
爱且不华国也文子曰然吾观人之父母衣粗
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华国不闻
卷四十 第 21b 页
以妾与马夫德者得于我又得于彼故可行若
淫于奢侈沈于文章不能自反何以守国仲孙
忌惭而退
群书治要卷第四十三
淫于奢侈沈于文章不能自反何以守国仲孙
忌惭而退
群书治要卷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