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四十一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淮南子
原道
夫道者覆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故
达于道者处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众不害也
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
能与之争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
功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峭/峻)箠筴繁用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者非致远之御也离朱之明察针末于百步之
外而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
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
三亩之宅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
不足均也
本经
凡人之性心平欲得则乐歌舞节则禽兽跳矣
有忧则悲哀有所侵犯则怒怒则有所释憾矣
故钟鼓管箫所以饰喜也衰绖苴杖(苴/麻)所以饰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哀也金鼓鈇銊所以饰怒也必有其质乃为之
文古者圣王在上上下同心君臣辑睦衣食有
馀家足人给父慈子孝兄良弟顺天下和洽人
得其愿故圣人为之作礼乐以和节之末世之
政田渔重税关市急征民力竭于徭役财用殚
于会赋(会/计)居者无食行者无粮老者不养死者
不葬赘妻鬻子以给上求犹不能赡其用愚夫
憃妇皆有流连之心悽怆之意乃始为之撞大
钟击鸣鼓吹竽笙弹琴瑟则失乐之本矣古者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上求薄而民用给君施其德臣尽其力父行其
慈子竭其孝各致其爱而无憾恨其间矣夫三
年之丧非强引而致之也听乐不乐食旨不甘
思慕之心未能弛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而礼
义废君臣相欺父子相疑怨尤充胸思心尽亡
被衰戴绖戏笑其中虽致之三年失丧之本矣
古者天子一畿(千里/为畿)诸侯一同(百里为/同也)各守其
分地不得相侵有不行王道暴虐万民乱政犯
禁者乃举兵而伐之戮其君易其党卜其子孙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以代之(天子不灭同姓诸侯/不灭国自古之正也)晚世务广地侵壤
并兼无巳举不义之兵而伐无罪之国杀不辜
之民而绝先圣之后大国出攻小国城守驱人
之马牛系人之子女毁人之宗庙徙人之重宝
流血千里暴骸满野以赡贪主之欲非兵之所
为主也故兵者所以讨暴也非所以为暴也乐
者所以致和也非所以为淫也丧者所以尽哀
也非所以为伪也故事亲有道矣而爱为务朝
廷有容矣而敬为上处丧有礼矣而哀为主用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兵有术矣而义为本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

主术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
动壹动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
心知规而师傅喻道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
行而相者前导耳能听而执政者进谏是故虑
无失策举无过事言成文章而行为仪表于天
下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罚喜怒事由自然莫出于已故古之王者冕而
前旒所以蔽明(冕冠也前旒/冕前珠饰也)黈纩充耳所以掩
(黈纩所/以塞耳)天子外屏所以自障也故所理者远
则所在者近所治者大则所守者小目妄视则
淫耳妄闻则惑口妄言则乱三关者不可不慎
守也
夫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可用也不羞其位其
言可行也不责其辩闇主则不然信所爱习亲
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虽竭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
之以罪如此而欲炤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
听清浊掩目而视青黄也其离聪明亦远矣汤
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舼舟浮江湖伊尹
贤相也而不能与胡人骑原马服騊駼(原国名/在益州)
(西南出千里/马騊駼野马)孔墨博通而不能与山居者入榛
薄出险阻由此观之则人智之于物浅矣而欲
以炤海内存万方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巳之能
则其穷不达矣故智不足以为治勇不足以为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彊则人才不足以任明矣然而君人者不下庙
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
知人也故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湿闺门重袭
以避奸贼内不知闾里之情外不知山泽之形
帷幕之外目不能见十里之前耳不能闻百步
之外然天下之物无所不通者其灌输者大而
斟酌者众也是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
道乘众人之智则天下不足有也专用其心则
独身不能守也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主道圆者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常
后而不先者也臣道方者论是处当为事先唱
守职分明以立成功者也是故君臣异道则治
同道则乱各得其宜处得其当则上下有以相
使也夫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车轻
而马良中工可以追速是故圣人之举事也岂
能咈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诎为
伸哉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是以积力之所
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贤主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之用人犹巧匠制木大小脩短皆得所宜规矩
方圆各有所施殊形异材莫不可得而用也天
下之物莫凶于奚毒(奚毒/附子)然而良医橐而藏之
有所用也是故竹木草莽之材犹有不弃者而
又况人乎今夫朝廷之所不举而乡邑之所不
誉非其人不肖其所以官之者非其职也麋之
上山也大獐不能跋也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
才有脩短也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
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任一而大重有任百而尚轻是故审于豪氂之
计者必遗天地之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
事之举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捕鼠
也今人之才有欲平九州从方外存危国而乃
责之以闺閤之礼人事之间或佞巧小具脩乡
曲之俗卑下众人之耳目而乃任之以天下之
权治乱之机是犹以斧鬋毛而以刀伐木也皆
失其宜矣
人主之赋敛于人也必先计岁收量民积聚知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民饶馑有馀不足之数然后取车舆衣食供养
其欲高台层榭非不丽也然民无窟室狭庐(窟/室)
(土/室)则明主不乐也肥醲甘脆非不香也然民无
糟糠菽粟则明主不甘也匡床衽席非不宁也
然而民有处边城犯危难泽死暴骸者则明主
不安也故古之君人者甚憯怚于民也国有饥
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被裘岁丰谷登
乃始悬钟鼓陈干戚君臣上下同心而乐之国
无哀人故古之为金石管弦者所以宣乐也兵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革斧銊所以饰怒也觞酌俎豆所以效喜也衰
绖菅屦所以喻哀也此皆有充于内而成象于
外者也及至乱主取民则不裁其力求下则不
量其积男女不得事耕织之业以供上之求力
勤财匮君臣相疾而乃始撞大钟击鸣鼓吹竽
笙弹琴瑟是由贯介胄而入庙被绮罗而从军
也失乐之所由生矣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是故君人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各因其宜所以应时脩
备富利国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非能目见
而足行之也欲利之也欲利之也不忘于心则
官自备矣心之于九窍四支也不能一事焉然
而动静听视皆以为主者不忘乎欲利之也故
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矣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能欲多而事欲鲜尧置欲谏之鼓舜立诽谤之
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有戒慎之铭过若毫氂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而既巳备之矣夫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
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战战慄慄日慎一日由此
观之则圣人之心小矣武王克殷发钜桥之粟
散鹿台之钱封比干之墓解箕子之囚无故无
新唯贤之亲用非其有使非其人晏然若其故
有之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志大矣文王周观得
失遍览是非尧舜所以昌桀纣所以亡者皆著
之于明堂由是观之则圣人之智圆矣成康继
文武之业守明堂之制观存亡之迹见成败之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变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
善而后从事焉由此观之则圣人之行方矣孔
子之通智过苌弘(苌弘周景王之史臣/通天下鬼方之术也)勇服孟
(孟贲/卫人)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
行孝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夫圣人之智固巳
多矣其所守者约故举而必荣愚人之智固以
少矣其所事者又多故动而必穷矣
缪称
主者国之心也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皆乱(治犹理也节犹/事也以体喻也)故其心治者枝体相遗(遗/忘)
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各得其所/无所思念)
君子非义无以生失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
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
失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居殊矣
凡人各贤其所悦而悦其所快世莫不举贤(贤/其)
(所悦者而悦其所行之快性人/无不举与巳同者以为贤也)或以治或以乱
非自遁也求同于巳者(遁/失)巳未必贤而求与巳
同者也而欲得贤亦不几矣(几近/也)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齐俗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拯举/也)孔子曰鲁国必好救
人于患矣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
(国者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
德子贡让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
远通于论者也由此观之廉有所不在而不可
公行也故行齐于俗可随也事周于能易为也
矜伪以惑世伉行以违众圣人不以为民俗也
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欲平嗜欲害之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
治身则失以治国则败是故不闻道者无以反
性故古之圣王能得诸已故令行禁止名传后
世德施四海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
清意平物乃可正
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闻哭者而笑何
者载使然也是故贵虚(虚者无所/载于哀乐)故水激则波
兴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波水不可以
为平故圣王执一而勿失万物之情测矣四夷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九州服矣
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
谓是与所谓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今吾欲择
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谓是非者
孰是孰非客有见人于季子者(季子子/贱也)客出季
子曰子之所见客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
(/慢)谈语而不称师是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
客曰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故客之容一体也或以为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君子或以为小人所自见之异也故趣舍合则
言忠而益亲身疏则谋当而见疑也亲母为其
子治扢秃血流至耳见者以为爱之至也使在
于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事之情一也所从观
者异也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
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水即椭面形不变其故
有所圆有所椭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
身而待物庸遽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治世之
职易守也其事易为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事各安其性不得相干故伊尹之兴土功也脩
胫者使之踏钁(长胫以蹋插/者使入深)彊脊者使之负土
(脊彊者/任重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伛人涂地/因其俛也)
有所宜而人性齐矣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异形殊类易事而悖失处而贱得势而贵圣人
总而用之其数一也夫擎轻重不失铢两圣人
弗用而悬之乎权衡视高下不差尺寸明主弗
任而求之乎浣准(浣准水/望之平)何则人材不可专用
而度量可世传也夫待要袅飞兔而驾之(要袅/飞兔)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皆一日/万里也)则世莫乘车待西施络慕而为妃(西施/络慕)
(古好/女也)则终身不家矣然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
足者因其所有而遂用之也
治国之道上无苟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
淫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乱世则不
然为行者相扬以高(扬/举)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
极于雕琢器用遽于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
宝调文者遽于烦绕以为慧争为诡辩久稽而
不决无益于治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于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
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
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道民也不贵难
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彊者无以
养生其织不力者无以掩形有馀不足各归其
身衣食饶裕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
故孔丘曾参无所施其善孟贲成荆无所行其
(成荆古/勇士也)衰世之俗以其智巧诈伪饰众无用
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天下之淳以清为浊人失其情故其为编户齐
民无以异然贫富之相去也犹人君与仆虏不
足伦之夫乘奇伎为邪施者自足乎一世之间
守正脩理不为苟得者不免乎饥渴之患而欲
民之去末反本是犹发其源而壅其流也且夫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功者也
农事废业饥之本也女功不继寒之源也饥寒
并至而能无犯令干诛者古今未之闻也故江
河决流一乡父子兄弟相遗而走争升陵阪上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高丘轻足者先不能相顾也世乐志平见邻国
人溺尚犹哀之况亲戚乎而人不能解也游者
不能拯溺手足有所急也灼者不能救火身体
有所痛也夫民有馀即让不足即争让则礼义
生争则暴乱起扣门求火水莫不与者所饶足
也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所有馀也故物隆
则欲省求赡则争止故世治则小人守正而利
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刑不能禁也
道应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惠子为惠王为国法(惠王魏惠王/惠子惠施也)巳成王甚悦
之以示翟煎翟煎曰善王曰可行耶煎曰不可
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对曰今举大木者前呼
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
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其宜也治国
在礼不在文辩故老子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此之谓也
赵襄子使攻翟而胜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
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三日/而减)
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言其不/能终日)今赵氏之德行
无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
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
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
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
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
齐王后死欲置后而未定使群臣议薛公欲中
王之意(薛公/田婴)因献十珥而美其一旦日因问美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珥之所在因劝立以为王后齐王大悦遂重薛
公故人主之嗜欲见于外则为人臣之所制故
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宓子治单父三年(宓子子/贱也)而巫马期(巫马期孔/子弟子也)
往观化焉(微视/之)见夜渔者得鱼则释之问焉渔
者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
是以释之巫马期归以报孔子曰宓子之德至
矣使人闇行若有严刑在其侧者宓子何以至
于此孔子曰丘尝问之以治言曰诚于此者形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于彼宓子必行此术也
汜论
天下岂有常法哉当于世事得于人理顺于天
地则可以正治矣夫神农伏羲不施赏罚而民
不为非然立政者不能废法而治民舜执干戚
而服有苗然征伐者不能释甲兵而制彊暴由
此观之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
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圣人作法而万民制焉
贤者立礼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与远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举拘礼之人不可以应变耳不知清浊之分者
不可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者不可令制法
度必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
也夫殷变夏周变殷春秋变周三代之礼不同
何古之从今儒墨称三代文武而不行也是言
其所不行也(儒墨之所言/今皆不行也)非今时之世而不改
是行其所非也称其所是行其所非是以尽日
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精而无补于主今夫
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鬼魅无信验而狗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马切于前也夫存危治乱非智不能而道先称
古虽愚有馀故不用之法圣主不行不验之言
明主不听也
今谓彊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粟称金
如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万乘之国无破亡
者矣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
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
不在于小也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
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就其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所以亡也故桀困于焦门而不能自非其所行
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拘于宣室而不反其过
而悔其不杀文王于牖里尝试处强大之势而
脩道德之论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虑乎
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
弗能夺今不审其在巳者而反备诸乎人天下
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即必或继之者矣且汤武
之所以处小弱而能著者以其有道也桀纣之
所以处强大而终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行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人之所以王而反益巳之所以夺者趍亡之道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或
易为而难成者或难成而易败者所谓可行而
不可言者趣舍也可言而不可行者伪诈也易
为而难成者事也难成而易败者治也此四策
者圣人之所独视而留志也
未有功而知其贤者唯尧之知舜也功成事立
而知其贤者市人之知舜也夫物之相类者世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所眩耀也
故狠者类智而非智也(狠慢/也)愚者类君子而非
君子也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之相去也若
玉之与石也葵之与苋也则论人易矣
天下莫易于为善而莫难于为不善所谓为善
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适
情辞馀无所诱慕脩性保真无变于巳故曰为
善者易也越城郭踰险塞篡杀矫诬非人之性
也故曰为不善难也今人之所以犯囹圄之罪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而陷于刑戮之患者由嗜欲无厌不脩度量之
故也何以知其然今夫陈卒设兵而相当将施
令曰斩首者拜爵而曲桡者要斩然而队伯之
卒皆不能前遂斩首之功而后被要斩之罪是
去恐死而就必死也故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
或避之适足以就之有人乘船而遇大风者波
至而恐自投水中非不贪生而畏死惑于恐死
而反忘生也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故达道之
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不弃非其有不索也恒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盈而不溢常虚而易足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
而江河不能实漏卮故人心犹此也自当以道
术度量食充虚衣禦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
若无道术度量则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尊天下
之富不足以为乐矣
诠言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
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
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释道而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材者必困有以欲多亡
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
以守常失者也故智不足以免患愚不足以至
于失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因
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不德所杀者不怨则
近于道矣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
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脩其所有则所欲者
至矣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
治国者先为不可夺也以待敌之可夺也舜脩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之历山而海内从文王脩之岐周而天下移使
舜趍天下之利而忘脩巳之道身犹弗能保何
尺地之有乎故福莫大无祸利莫美不丧动之
为物不损则益(动有/为也)不成则毁不利则病皆险
(险言危难/不可行)道之者危
说山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乾谷上求楫而下致
船上言若丝下言若纶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
有三衰下有九杀(衰杀皆喻俭也传曰上之所/好下尤甚焉故有九杀也)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人间
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
禁于远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
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
之烟焚(突灶/突也)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莫蹪
于山而蹪于垤(蹪踬垤/蚁封也)是故人者皆轻小害易
微事是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巳惓
(惓/剧)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夫之巧犹不能生
(俞夫黄/帝时医)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材下而位高
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贤主不苟
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缪伯攻鼓弗能
(中行缪伯晋/大夫鼓北翟)馈间伦曰鼓之啬夫间伦知之
(馈间伦/晋大夫)请无疲武丈夫而鼓可得也缪伯弗应
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君奚
为弗取缪伯曰间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间伦
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得
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所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用之
泰族
圣王在上位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
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逸民无劳役无冤刑四
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国重
译而至非户辨而家说之也推其诚心施之天
下而巳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内顺外宁
矣大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携
幼扶老而国乎岐周非令之所能召也秦穆公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为食骏马之伤也饮之美酒以其死力报非劵
之所责也(劵契/也)季子治单父夜渔者得小即释
之非刑之所能禁也孔子为鲁司寇田渔皆让
(长者/得多)而斑白不负载(斑白须/有白发)非法之所能致
也夫矢之所以射远贯坚者弩力也其所以中
的剖微者人心也赏善罚暴者政令也其所以
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彊不能独中令虽明不能
独行必有精气所与之故总道以被民而民不
从诚心弗施也
卷三十八 第 23a 页
天地四时非生万物者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
生之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
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能因循则大矣/化而欲作则小)
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
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班因其好
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室家乐
妻子教之以孝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
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脩朝聘以明贵贱乡
饮习射以明长幼时蒐振旅以习用兵(蒐简车/马也)
卷三十八 第 23b 页
入学庠序以脩人伦此皆人所有于性而圣人
所匠成也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脩礼义廉耻不立民不
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
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
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之行法能刑窃
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
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
也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
卷三十八 第 24a 页
还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
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越人以箴刺/其皮为龙文)
王在位明好憎以示人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
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疮流血之患而有高
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
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
礼义脩而任贤得也故举天下之高以为三公
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
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各以小大之材
卷三十八 第 24b 页
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
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
向义理于其以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
不靡今使愚教智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
从者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
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
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
立功也夫差用大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
亡此举所与同也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
卷三十八 第 25a 页
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夫圣人之屈者以
求申也枉者以求直也故虽出邪僻之道行幽
昧之涂将欲以兴大道成大功犹出林之中不
得直道拯溺之人不得不濡足夫观逐者于其
反也观行者于其终也故百川并流不注海者
不为川谷趍行蹐驰不归善者不为君子故善
言归乎可行善行归乎仁义君子之过也犹日
月之蚀也何害于明小人之可也犹狗之昼吠
鸱之夜见何益于善夫智者不妄为勇者不妄
卷三十八 第 25b 页
发择善而为之计义而行之故事成而功足赖
也身死而名足称也虽有智能必以仁义为之
本而后可立也智能蹐驰百事并作圣人以仁
义为之准绳中之者谓之君子不中者谓之小
人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巳也然而不能者嬉
戏害之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故知不博而
日不足以凿观池之力耕则田野必辟矣以积
土山之高脩堤防则水用必足矣以食狗马鸿
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以弋猎博奕之日
卷三十八 第 26a 页
诵诗书则闻识必博矣故上下异道则治同道
则乱位高而道大者从事大而道小者凶故小
快害义小惠害道小辩害治苛峭伤德大政不
险故民易遵至治宽裕故下不相贼至德朴素
故民无慝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
禁之者为其残桑也家老异粮而食之殊器而
烹之子妇跣而上堂跪而酌羹非不费也然而
不可省者为其害义也待媒而结言娉纳而取
妇绂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可以
卷三十八 第 26b 页
防淫也使民居处相司有罪相告于以禁奸非
不辍也然而不可行者为伤和睦之心而搆仇
雠之怨也故事有凿一孔而生百隙树一物而
生万叶者所凿不足以为便而所开足以为败
所树不足以为利而所生足以为秽愚者惑于
小利而忘其大害不可以为法也故仁智人材
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智者知人也
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乱政矣三代之所
以昌也智伯有五过人之材(智伯美髯长大一/材也射御足力二)
卷三十八 第 27a 页
(材也伎艺毕极三材也巧文辩/惠四材也强毅果敢五材也)而不免于身死
人手者不爱人也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力能/引强)
(走先驰马/超能越高)而身虏于秦者不知贤也(齐王建任/用后胜之)
(计不用淳/于越之言)故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二
者不立虽察惠捷巧不免于乱矣
卷三十八 第 27b 页

群书治要卷第四十一
卷三十八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