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三十八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孙卿子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巳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巳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
夷貊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孙卿子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巳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巳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
夷貊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
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
善成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河海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
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
善成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河海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而不形玉在山而木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
善积也安有不闻者乎
见善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
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
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
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
致乱而恶人之非己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心
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怨人之贼己谄谀者亲
谏争者疏循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
善积也安有不闻者乎
见善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
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
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
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
致乱而恶人之非己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心
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怨人之贼己谄谀者亲
谏争者疏循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乎哉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或迟
或速或先或后耳胡为乎其不可相及也跬步
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
之才性之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
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
不为耳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
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辨而不辞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或迟
或速或先或后耳胡为乎其不可相及也跬步
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
之才性之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
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
不为耳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
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辨而不辞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君子能亦好不能亦
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直易
以开导人不能则恭敬撙绌以畏事人小人能
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
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
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
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
之行诚心守仁则能化诚心行义则能变变化
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直易
以开导人不能则恭敬撙绌以畏事人小人能
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
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
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
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
之行诚心守仁则能化诚心行义则能变变化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
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
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
怒而威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
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
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守
而政事之本也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
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耶则操术然
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推礼义
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
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
怒而威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
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
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守
而政事之本也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
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耶则操术然
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推礼义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
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短尽天下
之方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
则操术然也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若其
所以求之道则异小人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
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禽兽行而欲人之善己
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
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
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短尽天下
之方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
则操术然也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若其
所以求之道则异小人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
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禽兽行而欲人之善己
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
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亦欲人之信己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脩正治
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
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
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
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
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君子能为
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
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
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
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
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
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
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君子能为
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
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
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
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
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
也非服人心也向方略审劳逸畜积脩斗而能
颠倒其敌者也诈心巳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
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
君子之门哉彼王者不然致贤而能以救不肖
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
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
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
也非服人心也向方略审劳逸畜积脩斗而能
颠倒其敌者也诈心巳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
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
君子之门哉彼王者不然致贤而能以救不肖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
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
之故圣王之诛甚省矣
秦昭王问孙卿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曰儒
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
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
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
陋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在本朝则美政在
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
之故圣王之诛甚省矣
秦昭王问孙卿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曰儒
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
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
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
陋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在本朝则美政在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其为人上也
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
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
者竭蹶而趍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
不从服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
何为其无益于人之国乎昭王曰善君子之所
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
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
谓辨者非能遍辨人之所辨之谓也君子之所
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
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
者竭蹶而趍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
不从服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
何为其无益于人之国乎昭王曰善君子之所
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
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
谓辨者非能遍辨人之所辨之谓也君子之所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止矣
相高下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辨贵贱
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若夫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
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言
必当理事必当务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君子无
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
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哉
请问为政曰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
相高下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辨贵贱
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若夫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
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言
必当理事必当务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君子无
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
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哉
请问为政曰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
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
则国家治若是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公平
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
行其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
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
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而乱
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
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
则国家治若是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公平
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
行其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
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
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而乱
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如是则庶人安
政然后君子安位矣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
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
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
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
当则其馀虽曲当由将无益也成侯嗣公聚敛
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郑子产取民者也未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如是则庶人安
政然后君子安位矣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
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
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
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
当则其馀虽曲当由将无益也成侯嗣公聚敛
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郑子产取民者也未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
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
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
府库筐箧巳富府库巳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
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
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
蹈也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馀也节用以礼
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
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
府库筐箧巳富府库巳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
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
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
蹈也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馀也节用以礼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裕民以政彼裕民则民富出实百倍上以法取
焉而下以礼节用之馀若丘山夫君子奚患乎
无馀也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
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不知节用裕民则民
贫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
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之名而且有空虚
穷乏之实矣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
重皆有称者也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
焉而下以礼节用之馀若丘山夫君子奚患乎
无馀也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
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不知节用裕民则民
贫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
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之名而且有空虚
穷乏之实矣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
重皆有称者也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法数制之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
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谓
以政裕民也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
者天下之本利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
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逸乐或劬劳非特
以为淫夸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故
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之以辨贵贱而巳不
求其观为钟鼓管磬琴瑟竽笙使之以辨吉凶
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谓
以政裕民也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
者天下之本利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
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逸乐或劬劳非特
以为淫夸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故
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之以辨贵贱而巳不
求其观为钟鼓管磬琴瑟竽笙使之以辨吉凶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合欢定和而巳不求其馀为宫室台榭使以避
燥湿辨轻重而巳不求其外若夫重色而衣之
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
特以为淫泰也以为王天下理万变裁万物养
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之善也夫故其
知虑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
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百姓诚赖其智也故
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逸之以养其智也诚美
其厚也故为之出死断亡以覆救之以养其厚
燥湿辨轻重而巳不求其外若夫重色而衣之
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
特以为淫泰也以为王天下理万变裁万物养
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之善也夫故其
知虑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
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百姓诚赖其智也故
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逸之以养其智也诚美
其厚也故为之出死断亡以覆救之以养其厚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也诚美其意也故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
饰之以养其德也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
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者无他故焉其所
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也故
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
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
聚百姓之势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
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
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
饰之以养其德也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
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者无他故焉其所
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也故
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
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
聚百姓之势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
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
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之此之谓也今之世不然厚刀布之敛以夺之
财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
事权谋倾覆以靡弊之百姓晓然皆知其将大
危亡也是以臣背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他故
焉人主自取之也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
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
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壹故
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
以次之爵服赏庆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
财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
事权谋倾覆以靡弊之百姓晓然皆知其将大
危亡也是以臣背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他故
焉人主自取之也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
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
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壹故
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
以次之爵服赏庆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调齐之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若是故奸邪
不作盗贼不起而化善者劝勉矣是何则其道
易其塞固其政令壹其防表明也故曰上壹则
下壹矣上贰则下贰矣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
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不得道以持之则
大危矣大累矣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
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
务白也汤以亳武王以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
不作盗贼不起而化善者劝勉矣是何则其道
易其塞固其政令壹其防表明也故曰上壹则
下壹矣上贰则下贰矣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
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不得道以持之则
大危矣大累矣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
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
务白也汤以亳武王以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他故焉
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齐桓晋文楚庄
吴阖庐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
殆中国无他故焉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不
务张其义济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
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
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
百姓莫不以诈心得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
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
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齐桓晋文楚庄
吴阖庐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
殆中国无他故焉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不
务张其义济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
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
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
百姓莫不以诈心得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
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亡齐闵薛公是也是无
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三者明主
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者制人
不善择者为人制之
国君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
所而后措之措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
道之涂秽则塞危塞则亡故道王者之法与王
者之人为之则亦王矣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
人为之则亦霸矣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
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三者明主
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者制人
不善择者为人制之
国君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
所而后措之措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
道之涂秽则塞危塞则亡故道王者之法与王
者之人为之则亦王矣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
人为之则亦霸矣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之则亦亡矣故国者世以新者也改玉改行也
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有千岁之国何
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
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
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
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
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
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国危则无乐君国安
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
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有千岁之国何
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
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
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
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
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
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国危则无乐君国安
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
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
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忘治国非
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
得其中闇君者必将荒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
不可胜校也必至于身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
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
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呜呼君人者
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若夫
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
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忘治国非
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
得其中闇君者必将荒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
不可胜校也必至于身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
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
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呜呼君人者
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若夫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论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向方
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若是则名配尧禹人主
者守至约而详事至逸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
之上而海内之人莫不愿得以为帝王夫是之
谓至约乐莫大焉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
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
则无所移之今以一人兼听天下必自为之然
后可则劳苦耗萃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不肯
与天子易势业以是悬天下壹四海役夫之道
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若是则名配尧禹人主
者守至约而详事至逸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
之上而海内之人莫不愿得以为帝王夫是之
谓至约乐莫大焉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
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
则无所移之今以一人兼听天下必自为之然
后可则劳苦耗萃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不肯
与天子易势业以是悬天下壹四海役夫之道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也传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
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巳止矣故人主欲得
善射射远中微则莫若使羿逢门矣欲得善驭
及速致远则莫若使王良造父矣欲调一天下
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其用智甚简其为
事不劳而功名致大甚易处而甚可乐矣夫贵
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
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欲是之主并肩而存
能建是之士不世绝千岁而不合何也曰人主
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巳止矣故人主欲得
善射射远中微则莫若使羿逢门矣欲得善驭
及速致远则莫若使王良造父矣欲调一天下
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其用智甚简其为
事不劳而功名致大甚易处而甚可乐矣夫贵
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
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欲是之主并肩而存
能建是之士不世绝千岁而不合何也曰人主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
争职而妒贤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不
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人臣轻
职业让贤而安随其后矣如是则功壹天下名
配禹舜物由有可乐如是其美者乎呜呼君人
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治国者分巳定则主相臣
下百吏各谨其所闻不务听其所不闻各谨其
所见不务视其所不见则虽幽闲隐僻百姓莫
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主道治
争职而妒贤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不
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人臣轻
职业让贤而安随其后矣如是则功壹天下名
配禹舜物由有可乐如是其美者乎呜呼君人
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治国者分巳定则主相臣
下百吏各谨其所闻不务听其所不闻各谨其
所见不务视其所不见则虽幽闲隐僻百姓莫
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主道治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
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
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馀而治不足者如此也
是治之极也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治明又
务治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者也过犹不
及也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
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故明主好要而
闇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矣
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
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馀而治不足者如此也
是治之极也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治明又
务治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者也过犹不
及也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
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故明主好要而
闇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矣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国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
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
天下去之汤武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政令
制度所以接百姓者有非理如豪末必不加焉
故百姓亲之如父母为之死亡而不偷也乱世
不然使愚诏智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
则甚劳苦又望百姓为之死不可得也孔子曰
审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大国之主好
见小利又好以权谋倾覆之人断事社稷必危
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
天下去之汤武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政令
制度所以接百姓者有非理如豪末必不加焉
故百姓亲之如父母为之死亡而不偷也乱世
不然使愚诏智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
则甚劳苦又望百姓为之死不可得也孔子曰
审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大国之主好
见小利又好以权谋倾覆之人断事社稷必危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是伤国者也大国之主好诈群臣亦从而成俗
群臣若是则众庶亦不隆礼义而好贪利矣君
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则地虽广权必轻人虽
众兵必弱刑虽繁令不下通是之谓伤国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
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
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
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
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足以乱矣故明主急得
群臣若是则众庶亦不隆礼义而好贪利矣君
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则地虽广权必轻人虽
众兵必弱刑虽繁令不下通是之谓伤国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
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
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
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
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足以乱矣故明主急得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逸而国
治功大而名美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
而名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械数
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
人守数君子养源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而无
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
子矣故赏不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
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
治功大而名美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
而名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械数
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
人守数君子养源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而无
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
子矣故赏不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
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
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
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
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
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
也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
壹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国则莫若求其
人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
而亡也明分职序事业拔材官能莫不治理则
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
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
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
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
也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
壹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国则莫若求其
人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
而亡也明分职序事业拔材官能莫不治理则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
则德厚者进而佞悦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
起兼听齐明而百事不留故天子不视而见不
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
从之如四支之从心也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
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
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譬之是犹立直
木而恐其影之枉也惑莫大焉语曰公正之士
则德厚者进而佞悦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
起兼听齐明而百事不留故天子不视而见不
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
从之如四支之从心也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
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
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譬之是犹立直
木而恐其影之枉也惑莫大焉语曰公正之士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众人之痤也循道之人奸邪之贼也今使奸邪
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譬之是犹
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乱莫大焉故古之人
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以道
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行义动静度之
以礼智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挍之以功
故卑不得临尊轻不得悬重愚不得谋智是以
万举不过也
人主欲得善射射远中微者欲得善驭及速致
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譬之是犹
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乱莫大焉故古之人
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以道
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行义动静度之
以礼智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挍之以功
故卑不得临尊轻不得悬重愚不得谋智是以
万举不过也
人主欲得善射射远中微者欲得善驭及速致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远者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可阿子弟外
不可隐远人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
道哉虽圣人不能易也欲治国驭民调壹上下
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不能制也
乱则危辱灭亡可立而待也而求卿相辅佐则
独不若是其公也唯便辟亲比巳者之用也岂
不过甚哉故有社稷者莫不欲强俄则弱矣莫
不欲安俄则危矣莫不欲存俄则亡矣故明主
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是何
不可隐远人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
道哉虽圣人不能易也欲治国驭民调壹上下
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不能制也
乱则危辱灭亡可立而待也而求卿相辅佐则
独不若是其公也唯便辟亲比巳者之用也岂
不过甚哉故有社稷者莫不欲强俄则弱矣莫
不欲安俄则危矣莫不欲存俄则亡矣故明主
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是何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也曰本不利于所私也彼不能而主使之则是
主闇也臣不能而诬能则是臣诈也主闇于上
臣诈于下灭亡无日俱害之道也夫文王非无
贵戚也非无子弟也非无便僻也乃举太公而
用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周之子孙莫不为显诸侯如是者能爱人也
故举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功然后隐其所
怜所爱故曰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闇主则必
危其所爱此之谓也
主闇也臣不能而诬能则是臣诈也主闇于上
臣诈于下灭亡无日俱害之道也夫文王非无
贵戚也非无子弟也非无便僻也乃举太公而
用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周之子孙莫不为显诸侯如是者能爱人也
故举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功然后隐其所
怜所爱故曰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闇主则必
危其所爱此之谓也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
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
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
交而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陨
社稷之具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
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
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
与强君矫君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
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
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
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
交而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陨
社稷之具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
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
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
与强君矫君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
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谓之弼故谏争
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
尊所厚也而闇主惑君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
赏闇君之所罚也闇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
传曰从道不从君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
争辅弼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
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界垂不丧故明主好同
闇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闇主妒贤
畏能而灭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闇
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
尊所厚也而闇主惑君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
赏闇君之所罚也闇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
传曰从道不从君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
争辅弼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
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界垂不丧故明主好同
闇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闇主妒贤
畏能而灭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闇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
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
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
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巳国贼也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而在乎不诚夫言用贤
者口也郤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
不肖者之退不亦难乎夫曜蝉者务在明其火
振其树而巳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
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
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
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巳国贼也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而在乎不诚夫言用贤
者口也郤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
不肖者之退不亦难乎夫曜蝉者务在明其火
振其树而巳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
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临武君与荀卿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
兵要临武君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
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卿曰不
然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战攻之本在乎一民也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
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
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
善附民而巳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
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之者莫知其所从出孙
兵要临武君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
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卿曰不
然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战攻之本在乎一民也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
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
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
善附民而巳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
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之者莫知其所从出孙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乎荀卿曰不
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
权谋势利攻夺变诈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
可诈者怠慢者也故以桀诈桀犹有幸焉以桀
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挠沸若赴水火
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
于君下之于上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
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
击之一也临武君曰善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
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
权谋势利攻夺变诈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
可诈者怠慢者也故以桀诈桀犹有幸焉以桀
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挠沸若赴水火
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
于君下之于上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
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
击之一也临武君曰善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修理然则又
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卿曰非
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
义者修理修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
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
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悦喜故近者亲其
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
施及四极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卿曰非
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
义者修理修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
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
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悦喜故近者亲其
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
施及四极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不能
使之凶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吉故水旱未至
而饥寒暑未薄而疾怪未生而凶受时与治世
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
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不为人之恶寒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辍
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辍行天有常道地有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不能
使之凶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吉故水旱未至
而饥寒暑未薄而疾怪未生而凶受时与治世
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
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不为人之恶寒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辍
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辍行天有常道地有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常数君子有常体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星
坠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
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
食风雨之不时怪异之傥见是无世而不尝有
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
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若夫天地之变
畏之非也人妖则可畏也政险失民田秽稼恶
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也政令
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也礼
坠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
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
食风雨之不时怪异之傥见是无世而不尝有
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
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若夫天地之变
畏之非也人妖则可畏也政险失民田秽稼恶
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也政令
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也礼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义不修外内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
离寇难日至夫是之谓人妖也三者错无安国
矣其说甚迩其灾甚惨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
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也若夫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在
天者莫明于日月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人之
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
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而亡矣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
离寇难日至夫是之谓人妖也三者错无安国
矣其说甚迩其灾甚惨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
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也若夫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在
天者莫明于日月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人之
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
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而亡矣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下危则贱上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
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
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巳传曰恶之者
众则危矣
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
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
子不从命乃衷也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
孝子不从命乃义也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
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
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巳传曰恶之者
众则危矣
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
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
子不从命乃衷也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
孝子不从命乃义也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饰孝子不从命乃敬也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
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
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
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则不能
自正干将莫耶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
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騄耳古之良
马也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
之以造父之驭然后一日致千里也夫人虽有
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
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
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则不能
自正干将莫耶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
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騄耳古之良
马也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
之以造父之驭然后一日致千里也夫人虽有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
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
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今与不
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
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
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
左右靡而巳矣
桓公用其贼文公用其盗故明主任计不信怒
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
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今与不
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
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
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
左右靡而巳矣
桓公用其贼文公用其盗故明主任计不信怒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闇主信怒不任计计胜怒则强怒胜计者亡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长也能除患则
为福不能则为贼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
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
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
生事至而后虑者后之后之则事不举患至而
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禦授天子二策下
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
邻莫知其门务哉务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长也能除患则
为福不能则为贼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
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
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
生事至而后虑者后之后之则事不举患至而
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禦授天子二策下
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
邻莫知其门务哉务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
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
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
除其妖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
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
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
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
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
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
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
除其妖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
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
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
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
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士不通货财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
乐分施而耻积藏然后民不困则贫窭者有所
窜其中矣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
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
者穷
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沈淫之行
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
无盗贼之罪莫敢犯上之禁天下晓然皆知夫
盗窃之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不可以
乐分施而耻积藏然后民不困则贫窭者有所
窜其中矣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
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
者穷
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沈淫之行
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
无盗贼之罪莫敢犯上之禁天下晓然皆知夫
盗窃之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不可以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为寿也皆知夫犯上之禁不可以为安也由其
道则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则必遇其所恶
焉是故刑罚甚省而威行如流也故刑当罪则
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
刑不过罪爵不踰德故杀其父而臣其子杀其
兄而臣其弟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是以为
善者劝为不善者沮威行如流化易如神乱世
不然刑罚怒罪爵赏踰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
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
道则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则必遇其所恶
焉是故刑罚甚省而威行如流也故刑当罪则
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
刑不过罪爵不踰德故杀其父而臣其子杀其
兄而臣其弟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是以为
善者劝为不善者沮威行如流化易如神乱世
不然刑罚怒罪爵赏踰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
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是以族论罪也先祖贤子孙必显行虽如桀列
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欲
无乱得乎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
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
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
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留亲疏有分则施行而
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
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
者惇慎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
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欲
无乱得乎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
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
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
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留亲疏有分则施行而
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
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
者惇慎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群书治要卷第三十八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