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三十四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老子 鹖冠子 列子 墨子
老子
道经
圣人处无为之事(以道/治也)行不言之教(以身帅/道之也)万
物作焉(各自/动作)而不辞(不辞谢而/逆止之也)生而不有(元气/生万)
(物而/不有)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不尚贤(贤谓世俗之贤/者不贵之也)使民不争(不争功名/反自然也)不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老子 鹖冠子 列子 墨子
老子
道经
圣人处无为之事(以道/治也)行不言之教(以身帅/道之也)万
物作焉(各自/动作)而不辞(不辞谢而/逆止之也)生而不有(元气/生万)
(物而/不有)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不尚贤(贤谓世俗之贤/者不贵之也)使民不争(不争功名/反自然也)不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上化清静/下无贪人)不见可欲
(放郑声/远美人)使心不乱(不邪/淫也)是以圣人之治(谓圣人/治国犹)
(治身/也)常使民无知无欲(反朴/守淳)使夫知者不敢为
也(思虑深/不轻言)为无为(不造作/动因循)则无不治(德化厚百/姓安也)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
(物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圣人不仁(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
(自/然)以百姓为刍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嗜欲伤神/财多累身)富贵而骄还自
遗咎(夫富当振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功成名遂身退天
(放郑声/远美人)使心不乱(不邪/淫也)是以圣人之治(谓圣人/治国犹)
(治身/也)常使民无知无欲(反朴/守淳)使夫知者不敢为
也(思虑深/不轻言)为无为(不造作/动因循)则无不治(德化厚百/姓安也)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
(物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圣人不仁(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
(自/然)以百姓为刍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嗜欲伤神/财多累身)富贵而骄还自
遗咎(夫富当振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功成名遂身退天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之道也(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譬如日)
(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也)
五色令人目盲(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五音令人耳聋(好/听)
(五音则和/气去心也)五味令人口爽(爽妄也人嗜于五味/则口妄言失于道)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则行伤身)
(辱/也)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
(质朴/淳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
(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也)
五色令人目盲(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五音令人耳聋(好/听)
(五音则和/气去心也)五味令人口爽(爽妄也人嗜于五味/则口妄言失于道)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则行伤身)
(辱/也)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
(质朴/淳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之(设刑法/以治之)其次侮之(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也)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绝巧(绝巧/诈也)弃利(塞贪/路也)盗贼无有(上化公正/无邪私也)以为
文不足(文不足以/教民也)见素抱朴(见素守真/抱其质朴)少私寡
欲
曲则全(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也)枉则直洼则盈(地洼下水/流之人谦)
(下德/归之)弊则新(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少则得(自受/少则)
(得/多)多则惑(财多者惑于守身学/多者惑于所闻也)是以圣人抱一
为天下式(抱守也式法也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不自见
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绝巧(绝巧/诈也)弃利(塞贪/路也)盗贼无有(上化公正/无邪私也)以为
文不足(文不足以/教民也)见素抱朴(见素守真/抱其质朴)少私寡
欲
曲则全(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也)枉则直洼则盈(地洼下水/流之人谦)
(下德/归之)弊则新(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少则得(自受/少则)
(得/多)多则惑(财多者惑于守身学/多者惑于所闻也)是以圣人抱一
为天下式(抱守也式法也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不自见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故明(圣人因天下之目/以视故能明达)不自是故彰(圣人不自/为是而非)
(人故能彰/显于世)不自伐故有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
(下/也)不自矜故长(圣人不自贵大故/能长久不危也)夫唯不争故
天下莫能与之争(此言天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长暴)
(不能/久也)孰为此者天地也(孰谁/也)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于人乎(天地至神合为飘风暴雨尚不能/使终朝至暮况人欲为暴卒者乎)故
从事于道(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也)
自见者不明(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不自知其形丑操行之)
(人故能彰/显于世)不自伐故有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
(下/也)不自矜故长(圣人不自贵大故/能长久不危也)夫唯不争故
天下莫能与之争(此言天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长暴)
(不能/久也)孰为此者天地也(孰谁/也)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于人乎(天地至神合为飘风暴雨尚不能/使终朝至暮况人欲为暴卒者乎)故
从事于道(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也)
自见者不明(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不自知其形丑操行之)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鄙/也)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而非人众人/共蔽之使不得彰明也)自伐者
无功(所为辄自伐/即失有功也)自矜者不长(好自矜者/不以久长)故有
道者不处
道大(道大者无/不容也)天大地大王亦大(天大者无不/盖地大者无)
(不载王大/者无不制)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八极之/内有四)
(大王居/其一也)人法地(人当法地安静和柔也/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宣)地法天
(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法道(清静不言/万物自成)道法自然
(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重为轻根(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静为躁君(人君不/静则失)
无功(所为辄自伐/即失有功也)自矜者不长(好自矜者/不以久长)故有
道者不处
道大(道大者无/不容也)天大地大王亦大(天大者无不/盖地大者无)
(不载王大/者无不制)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八极之/内有四)
(大王居/其一也)人法地(人当法地安静和柔也/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宣)地法天
(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法道(清静不言/万物自成)道法自然
(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重为轻根(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静为躁君(人君不/静则失)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威治身不/静则身危)奈何万乘之主(奈何者疾时/主伤痛之也)而以身
轻于天下(疾时王奢/恣轻淫也)轻则失臣(王者轻淫则失/其臣治身轻淫)
(则失/其精)躁则失君(王者行躁疾则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则失其精神也)
圣人常善救人(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性命也)故无弃
人(使贵贱各/得其所也)常善救物(圣人所以常教民顺四/时者以救万物之残伤)
(也)故无弃物(不贱石/而贵玉)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也)不善
人者善人之资也(资用也人行不善圣人教/道使为善得以为给用)
贵其师不爱其资(无所/使也)虽智大迷(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
轻于天下(疾时王奢/恣轻淫也)轻则失臣(王者轻淫则失/其臣治身轻淫)
(则失/其精)躁则失君(王者行躁疾则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则失其精神也)
圣人常善救人(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性命也)故无弃
人(使贵贱各/得其所也)常善救物(圣人所以常教民顺四/时者以救万物之残伤)
(也)故无弃物(不贱石/而贵玉)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也)不善
人者善人之资也(资用也人行不善圣人教/道使为善得以为给用)
贵其师不爱其资(无所/使也)虽智大迷(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迷/惑)是谓要妙(能通此意是谓/知微妙要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尊显当复)
(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之流入深溪)为天下
溪常德不离(人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复离己)知其白守其
黑为天下式(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达当复守之以默默如)
(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也)为天下式常德不忒(人能/为天)
(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也)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已)
(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深谷也)
将欲取天下(欲为天/下主也)而为之(欲以有为/治民也)吾见其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尊显当复)
(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之流入深溪)为天下
溪常德不离(人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复离己)知其白守其
黑为天下式(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达当复守之以默默如)
(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也)为天下式常德不忒(人能/为天)
(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也)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已)
(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深谷也)
将欲取天下(欲为天/下主也)而为之(欲以有为/治民也)吾见其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不得已(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巳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也)为者
败之(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也)执者失也(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
(伪/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谓贪淫声色也/奢谓服饰饮食也)
(泰谓宫室台榭也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也)以道佐人主(谓/人)
(主能以道/自辅佐)不以兵强于天下(顺天任德敌/人自服也)师之
所处荆棘生焉(农事废/田不脩)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应)
(之以恶气即/害五谷也)善者果而巳(行善者当果敢/而巳不休也)不敢
以取强焉(不敢以果敢/取强大之名)果而勿矜(当果敢谦卑/勿自矜大)
不可为也(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也)为者
败之(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也)执者失也(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
(伪/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谓贪淫声色也/奢谓服饰饮食也)
(泰谓宫室台榭也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也)以道佐人主(谓/人)
(主能以道/自辅佐)不以兵强于天下(顺天任德敌/人自服也)师之
所处荆棘生焉(农事废/田不脩)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应)
(之以恶气即/害五谷也)善者果而巳(行善者当果敢/而巳不休也)不敢
以取强焉(不敢以果敢/取强大之名)果而勿矜(当果敢谦卑/勿自矜大)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果而勿伐(当果敢推让/勿自伐也)果而勿骄(骄欺勿以/骄欺也)果
而勿强(果敢勿以为强/以侵凌人也)
兵者不祥之器(兵革者不/善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巳
而用之(谓遭衰逢乱乃/用之以自守也)恬惔为上(不贪土地/利人财宝)胜
而不美(虽得胜不/以为利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美得/胜者)
(是为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上左(左生/位)凶事上右(阴道/杀也)偏将军处左(偏/将)
(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上将军处右(上将军尊而居右/者以其主杀也)
言以丧礼处之(丧礼/上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伤/己)
而勿强(果敢勿以为强/以侵凌人也)
兵者不祥之器(兵革者不/善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巳
而用之(谓遭衰逢乱乃/用之以自守也)恬惔为上(不贪土地/利人财宝)胜
而不美(虽得胜不/以为利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美得/胜者)
(是为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上左(左生/位)凶事上右(阴道/杀也)偏将军处左(偏/将)
(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上将军处右(上将军尊而居右/者以其主杀也)
言以丧礼处之(丧礼/上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伤/己)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无辜之民)战胜则以丧礼处之(古者战/胜将军)
(居丧主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贵德而/贱兵不得巳诛不祥心不乐之比于丧也)
知人者智(能知人好/恶是智)自知者明(人能自知贤不/肖是为反听无)
(声内视无形/故为明也)胜人者有力(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自胜者
强(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也)知足者富(人能/知之)
(为足则保福/禄故为富也)强行者则有志(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不
失其所者久(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则可以久也)死而不妄者寿
(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语/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也)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道以无为/为常也)侯王而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言/侯)
(居丧主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贵德而/贱兵不得巳诛不祥心不乐之比于丧也)
知人者智(能知人好/恶是智)自知者明(人能自知贤不/肖是为反听无)
(声内视无形/故为明也)胜人者有力(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自胜者
强(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也)知足者富(人能/知之)
(为足则保福/禄故为富也)强行者则有志(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不
失其所者久(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则可以久也)死而不妄者寿
(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语/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也)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道以无为/为常也)侯王而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言/侯)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王而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德经
上德不德(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名/故言上德也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
(德不见故/言不德也)是以有德(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得以全也)下德
不失德(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
是以无德(以有名号及/其身故也)上德无为(言法道安静/无所改为也)
而无以为(言无以名/号为也)下德为之(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而有
以为(言以为巳/取名号)前识者道之华(不知而言知为/前识也此人失)
(道之实得/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言前识之人愚/闇之唱始也)是以大
德经
上德不德(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名/故言上德也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
(德不见故/言不德也)是以有德(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得以全也)下德
不失德(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
是以无德(以有名号及/其身故也)上德无为(言法道安静/无所改为也)
而无以为(言无以名/号为也)下德为之(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而有
以为(言以为巳/取名号)前识者道之华(不知而言知为/前识也此人失)
(道之实得/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言前识之人愚/闇之唱始也)是以大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丈夫处其厚(大丈夫谓道德之君也/处其厚者处身于敦朴)不处其薄
(不处身违道/为也烦乱也)处其实(处忠/信也)不处其华(不上/言也)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无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一故能安静不动摇)神得一以灵(言神得/一故能)
(变化/无形)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满而不绝)万物得一以
生(言万物皆须/道生成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言侯王/得一故)
(能为天下/平正也)天无以清将恐裂(言天当有阴阳昼/夜不可伹欲清明)
(无巳时将恐分/裂不为天也)地无以宁将恐发(言地当有高/下刚柔不可)
(伹欲安静无巳时/将恐发泄不为地)神无以灵将恐歇(言神当有/王相休废)
(不处身违道/为也烦乱也)处其实(处忠/信也)不处其华(不上/言也)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无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一故能安静不动摇)神得一以灵(言神得/一故能)
(变化/无形)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满而不绝)万物得一以
生(言万物皆须/道生成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言侯王/得一故)
(能为天下/平正也)天无以清将恐裂(言天当有阴阳昼/夜不可伹欲清明)
(无巳时将恐分/裂不为天也)地无以宁将恐发(言地当有高/下刚柔不可)
(伹欲安静无巳时/将恐发泄不为地)神无以灵将恐歇(言神当有/王相休废)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不可伹欲灵无巳时/将恐虚歇不为神)谷无以盈将恐竭(言谷当/有盈缩)
(虚实不可伹欲盈满无/巳时将恐枯竭不为谷)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言/万)
(物当随时死生不可伹欲常生/无巳时将恐灭亡不为物也)侯王无以贵高
将恐蹶(言侯王当屈己下人汲汲求贤不可/伹欲贵高于人将恐颠蹶失其位也)故
贵必以贱为本(言必欲尊贵当以薄贱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滨周公下白)
(屋/也)高必以下为基(言必欲尊贵/当以下为本)是以侯王自称
孤寡不毂(孤寡喻孤独不毂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也)此其以贱
为本(侯王至尊贵能以孤寡/自称此非以贱为本乎)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孤寡不/毂不祥)
(虚实不可伹欲盈满无/巳时将恐枯竭不为谷)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言/万)
(物当随时死生不可伹欲常生/无巳时将恐灭亡不为物也)侯王无以贵高
将恐蹶(言侯王当屈己下人汲汲求贤不可/伹欲贵高于人将恐颠蹶失其位也)故
贵必以贱为本(言必欲尊贵当以薄贱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滨周公下白)
(屋/也)高必以下为基(言必欲尊贵/当以下为本)是以侯王自称
孤寡不毂(孤寡喻孤独不毂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也)此其以贱
为本(侯王至尊贵能以孤寡/自称此非以贱为本乎)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孤寡不/毂不祥)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之名而王公以为称/者处谦法空虚和柔)故物或损之而益(引之不/得推让)
(必/还)或益之而损(夫增高者崩/贪富者得患)人之所教(谓众人/所以教)
(去弱为强去/柔为刚也)我亦教人(言我教众人使去强/为弱去刚为柔也)强
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尚势任力为天所绝/兵刃所伐不得以命死也)吾
将以为教父(父始也老子以强梁/之人为教式之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者水也至/坚者金石也水)
(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也)无有入于无间(无有谓道也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
(间通神/群生)不言之教(法道不言帅/之以身也)无为之益(法道/无为)
(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不劳烦)天下希及之(天下谓人/主也希能)
(必/还)或益之而损(夫增高者崩/贪富者得患)人之所教(谓众人/所以教)
(去弱为强去/柔为刚也)我亦教人(言我教众人使去强/为弱去刚为柔也)强
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尚势任力为天所绝/兵刃所伐不得以命死也)吾
将以为教父(父始也老子以强梁/之人为教式之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者水也至/坚者金石也水)
(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也)无有入于无间(无有谓道也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
(间通神/群生)不言之教(法道不言帅/之以身也)无为之益(法道/无为)
(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不劳烦)天下希及之(天下谓人/主也希能)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有及道无为之治无/为之治治身治国也)
甚爱必大费(甚爱色者费精神甚爱财者遇祸/患所爱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费)
多藏必厚亡(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生/有攻劫之忧死有发掘之患也)
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也)知止不殆(知可止/则止财)
(利不累于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终身不危殆)可以长久(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
(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人不扰故可长久也)
大成若缺(谓道德大成之君也如缺/者灭名藏誉如毁缺不备)其用不弊
(其用心如是则/无弊尽时也)大盈若冲(谓道德大盈满之君/也如冲者贵不敢骄)
(富不敢/奢也)其用不穷(其用心如是/则无穷尽)大直若屈(大直/谓脩)
甚爱必大费(甚爱色者费精神甚爱财者遇祸/患所爱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费)
多藏必厚亡(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生/有攻劫之忧死有发掘之患也)
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也)知止不殆(知可止/则止财)
(利不累于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终身不危殆)可以长久(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
(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人不扰故可长久也)
大成若缺(谓道德大成之君也如缺/者灭名藏誉如毁缺不备)其用不弊
(其用心如是则/无弊尽时也)大盈若冲(谓道德大盈满之君/也如冲者贵不敢骄)
(富不敢/奢也)其用不穷(其用心如是/则无穷尽)大直若屈(大直/谓脩)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道法度正直如一也如屈者/不与俗人争如可屈折也)大巧若拙(大巧谓/多才术)
(也如拙者亦不/敢见其能也)大辩若讷(大辩知无疑也如/讷者无口辞也)清
静以为天下正(能清能静则为天下长/持正则无终巳时也)
天下有道(谓人主/有道也)却走马以粪(粪者治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
(以治农/田也)天下无道(谓人主/无道也)戎马生于郊(战伐不/止戎马)
(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罪莫大于可欲(好淫/色也)祸莫大于不
知足(富贵不能/自禁止也)咎莫大于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贪)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无欲/心也)
不出户以知天下(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
(也如拙者亦不/敢见其能也)大辩若讷(大辩知无疑也如/讷者无口辞也)清
静以为天下正(能清能静则为天下长/持正则无终巳时也)
天下有道(谓人主/有道也)却走马以粪(粪者治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
(以治农/田也)天下无道(谓人主/无道也)戎马生于郊(战伐不/止戎马)
(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罪莫大于可欲(好淫/色也)祸莫大于不
知足(富贵不能/自禁止也)咎莫大于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贪)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无欲/心也)
不出户以知天下(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所以见/天下矣)不窥牖以见天道(天道与人道同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
(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也)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谓去/其家)
(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知益少也)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名(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也)不为而
成(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物自化也)
损之又损之(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之)以至于无为无为
而无不为(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取天下常以
无事(取治也治天下常当以/无事不当劳烦民也)及其有事不足以
取天下(及其好有事则政教烦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也)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谓去/其家)
(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知益少也)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名(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也)不为而
成(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物自化也)
损之又损之(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之)以至于无为无为
而无不为(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取天下常以
无事(取治也治天下常当以/无事不当劳烦民也)及其有事不足以
取天下(及其好有事则政教烦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圣人无常心(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也)以百姓心为心
(百姓心之所/便因而从之)善者吾善之(百姓为善圣/人因而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百姓为不善圣/人化之使善)信者吾信之(百姓为/信圣人)
(因而/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
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取以为利)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用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
(玄闇不可/得见也)
大道甚夷(夷平/易也)而民好径(径邪不平也大道甚/平易而人好从邪不)
(平/正)朝甚除(高台榭/宫室脩)田甚芜(农事废/不耕治)仓甚虚(五谷/伤害)
(百姓心之所/便因而从之)善者吾善之(百姓为善圣/人因而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百姓为不善圣/人化之使善)信者吾信之(百姓为/信圣人)
(因而/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
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取以为利)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用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
(玄闇不可/得见也)
大道甚夷(夷平/易也)而民好径(径邪不平也大道甚/平易而人好从邪不)
(平/正)朝甚除(高台榭/宫室脩)田甚芜(农事废/不耕治)仓甚虚(五谷/伤害)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国无/储也)服文采(好饰伪/贵外华)带利剑(尚刚强/武且奢)厌饮食财
货有馀(多嗜欲/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馀/者是犹劫盗以为服)
(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也)脩之于身
其德乃真(脩道于身爱气养神/其德如是乃为真人)脩之于家其德
乃馀(脩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馀庆)脩之于乡
其德乃长(脩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脩之于
国其德乃丰(脩道于国则君信臣忠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脩之
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脩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
货有馀(多嗜欲/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馀/者是犹劫盗以为服)
(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也)脩之于身
其德乃真(脩道于身爱气养神/其德如是乃为真人)脩之于家其德
乃馀(脩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馀庆)脩之于乡
其德乃长(脩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脩之于
国其德乃丰(脩道于国则君信臣忠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脩之
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脩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
(多则下诈相/殆故贫也)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
(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也)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人谓人君也多伎巧刻画宫观彫/琢章服下则化上日以滋起也)法物滋彰盗
贼多有(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我无为
而民自化(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言不)
(教民皆自/忠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徭役/故皆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我去华文民则/随我为质朴)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
(多则下诈相/殆故贫也)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
(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也)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人谓人君也多伎巧刻画宫观彫/琢章服下则化上日以滋起也)法物滋彰盗
贼多有(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我无为
而民自化(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言不)
(教民皆自/忠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徭役/故皆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我去华文民则/随我为质朴)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其政闷闷(其政教宽大闷闷/昧昧似若不明也)其民醇醇(政教宽/大故民)
(醇醇富厚/相亲睦也)其政察察(其政教急疾言决/于口听决于耳)其民缺
缺(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祸兮福之所倚(倚因夫福因/祸而生人遭)
(祸而能悔过责己脩/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福兮祸之所伏(祸伏匿于/福中人得)
(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孰知其极(祸福更相生无/知其穷极时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鲜鱼也烹小鱼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
(则精/去也)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则鬼不敢)
(见其精神/以犯人也)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其鬼非无/精神邪不)
(入正不能伤/自然之民也)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非/鬼)
(醇醇富厚/相亲睦也)其政察察(其政教急疾言决/于口听决于耳)其民缺
缺(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祸兮福之所倚(倚因夫福因/祸而生人遭)
(祸而能悔过责己脩/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福兮祸之所伏(祸伏匿于/福中人得)
(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孰知其极(祸福更相生无/知其穷极时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鲜鱼也烹小鱼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
(则精/去也)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则鬼不敢)
(见其精神/以犯人也)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其鬼非无/精神邪不)
(入正不能伤/自然之民也)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非/鬼)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神不能伤害人以圣人在位/不伤害人故鬼不敢干也)
道者万物之奥(奥藏也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善人之宝也
(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不善人之所保(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遭患逢急)
(犹知自/悔卑下)故为天下贵(无不覆济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
为无为(无所/造作)事无事(除烦/省事)味无味(深思远虑/味道意也)报
怨以德(脩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图难于其易(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
(成/也)为大于其细(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大(处谦/虚也)故能成其大(天下共/归之也)夫轻诺必寡信(不/重)
道者万物之奥(奥藏也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善人之宝也
(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不善人之所保(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遭患逢急)
(犹知自/悔卑下)故为天下贵(无不覆济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
为无为(无所/造作)事无事(除烦/省事)味无味(深思远虑/味道意也)报
怨以德(脩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图难于其易(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
(成/也)为大于其细(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大(处谦/虚也)故能成其大(天下共/归之也)夫轻诺必寡信(不/重)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言/也)多易必多难(不慎/患也)是以圣人犹难之(圣人动/作举事)
(犹进退重难之/欲塞其源也)故终无难(圣人终身无患难/之事由避害深也)
其安易持(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也)其未兆易谋(情欲祸/患未有)
(形兆时/易谋止)其脆易破(祸乱未动于朝情欲未见/于色如脆弱易破除也)其
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为之于未有(欲有所为当/以未有萠牙)
(之时塞/其端也)治之于未乱(治身治国于未乱之/时当豫闭其门也)合抱
之木生于毫末(从小成/大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卑)
(至/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近/至远)为者败之(有为于/事废于)
(自/然)执者失之(执利遇患坚持/不得推让反还)圣人无为故无败
(犹进退重难之/欲塞其源也)故终无难(圣人终身无患难/之事由避害深也)
其安易持(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也)其未兆易谋(情欲祸/患未有)
(形兆时/易谋止)其脆易破(祸乱未动于朝情欲未见/于色如脆弱易破除也)其
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为之于未有(欲有所为当/以未有萠牙)
(之时塞/其端也)治之于未乱(治身治国于未乱之/时当豫闭其门也)合抱
之木生于毫末(从小成/大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卑)
(至/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近/至远)为者败之(有为于/事废于)
(自/然)执者失之(执利遇患坚持/不得推让反还)圣人无为故无败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圣人不为华文不为/利色故无败坏也)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
之(从为也民人为事常于其功德几成/而贪位好名奢泰盈满而败之也)慎终如
始则无败事(终当如始/不当懈怠)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欲人)
(所不欲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欲于德)不贵难得之货(圣/人)
(不贱石而/贵玉也)学不学(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
(人学/治身)复众人之所过(众人学问反过本为末过/实为华复之者使反本)
以辅万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实者欲以/辅万物自然之性也)而不敢
为焉(圣人动作因循不敢/有所造为恐远本)
古之善为道者(说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非以明民(非以/道教)
之(从为也民人为事常于其功德几成/而贪位好名奢泰盈满而败之也)慎终如
始则无败事(终当如始/不当懈怠)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欲人)
(所不欲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欲于德)不贵难得之货(圣/人)
(不贱石而/贵玉也)学不学(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
(人学/治身)复众人之所过(众人学问反过本为末过/实为华复之者使反本)
以辅万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实者欲以/辅万物自然之性也)而不敢
为焉(圣人动作因循不敢/有所造为恐远本)
古之善为道者(说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非以明民(非以/道教)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欲害/之者)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老子言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之)一曰慈
(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赋敛若取/之于己)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执谦退不/为唱始也)慈故能勇(以慈仁故能/勇于忠孝)俭故能广(身/能)
(节俭故民日/用宽广也)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成器/长谓)
(得道人也我能/为道人之长也)今舍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伹为勇武)舍俭
且广(舍其俭约/伹为奢泰)舍后且先(舍其后己/伹为人先)死矣(所行/如此)
(动入/死道)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夫慈仁者百姓/亲附故战则胜)
(敌以守卫/则坚固也)用兵有言(陈用兵之道老子疾时/用兵故托己设其义也)吾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老子言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之)一曰慈
(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赋敛若取/之于己)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执谦退不/为唱始也)慈故能勇(以慈仁故能/勇于忠孝)俭故能广(身/能)
(节俭故民日/用宽广也)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成器/长谓)
(得道人也我能/为道人之长也)今舍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伹为勇武)舍俭
且广(舍其俭约/伹为奢泰)舍后且先(舍其后己/伹为人先)死矣(所行/如此)
(动入/死道)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夫慈仁者百姓/亲附故战则胜)
(敌以守卫/则坚固也)用兵有言(陈用兵之道老子疾时/用兵故托己设其义也)吾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不敢为主(主先也不敢/先举兵也)而为客(客者和而不唱/用兵当承天而)
(后动/也)不敢进寸而退尺(侵人境界利人财宝为/进闭门守城为退也)
祸莫大于轻敌(夫祸乱之害莫大于欺轻敌/家侵取不休轻战贪财也)轻
敌几丧吾宝(几近也宝身欺轻/敌家近丧身也)故抗兵相加哀
者胜矣(哀者慈仁士卒/不远于死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约而易行)天下莫
能知莫能行(人恶柔弱/好刚强也)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夫唯世人也是我德之闇不/见于外穷微极妙故无知也)知我者稀则我贵
矣(稀少也唯达道乃/能知我故为贵也)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被褐/者薄)
(后动/也)不敢进寸而退尺(侵人境界利人财宝为/进闭门守城为退也)
祸莫大于轻敌(夫祸乱之害莫大于欺轻敌/家侵取不休轻战贪财也)轻
敌几丧吾宝(几近也宝身欺轻/敌家近丧身也)故抗兵相加哀
者胜矣(哀者慈仁士卒/不远于死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约而易行)天下莫
能知莫能行(人恶柔弱/好刚强也)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夫唯世人也是我德之闇不/见于外穷微极妙故无知也)知我者稀则我贵
矣(稀少也唯达道乃/能知我故为贵也)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被褐/者薄)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外怀玉者厚内也/匿宝藏德为贵也)
天道不争而善胜(天不与人争贵/贱而人畏之也)不言而善应
(天不言万物/自动以应时)不召而自来(天不呼召万物皆/负阴而向阳也)繟
然而善谋(繟宽也天道虽宽博善谋虑/人事脩善行恶各蒙其报)天网恢
恢疏而不失(天所罗网恢恢甚大虽疏/远司察人善恶无有所失)
民不畏死(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贪财杀身不)
(知畏/之)奈何以死惧之(人君不宽其刑罚教人去/情欲奈何设刑罚法以死)
(惧/之)若使民常畏死(当除己之所残/刻教民去利欲)而为奇者吾
得执而杀之孰敢矣(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
天道不争而善胜(天不与人争贵/贱而人畏之也)不言而善应
(天不言万物/自动以应时)不召而自来(天不呼召万物皆/负阴而向阳也)繟
然而善谋(繟宽也天道虽宽博善谋虑/人事脩善行恶各蒙其报)天网恢
恢疏而不失(天所罗网恢恢甚大虽疏/远司察人善恶无有所失)
民不畏死(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贪财杀身不)
(知畏/之)奈何以死惧之(人君不宽其刑罚教人去/情欲奈何设刑罚法以死)
(惧/之)若使民常畏死(当除己之所残/刻教民去利欲)而为奇者吾
得执而杀之孰敢矣(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谁敢有犯者老子伤时王不/先道德化之而先刑罚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人民所以饥寒者以/其君上税食下太多)
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人民不可治/者以其君上)
(多欲好/有为)是以难治(其民化上有为/情伪难治也)人之轻死以
其求生之厚(人民所以轻犯死者以其求生/活之道太厚贪利以自危也)是
以轻死(以求生太厚之/故轻入死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
于贵生也(夫唯独无以生为务者爵禄不干于/意财利不入于身天子不得臣诸侯)
(不得使则贤/于贵生者也)
圣人执左契(古者圣人无文书法律/刻契合符以为信也)而不责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人民所以饥寒者以/其君上税食下太多)
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人民不可治/者以其君上)
(多欲好/有为)是以难治(其民化上有为/情伪难治也)人之轻死以
其求生之厚(人民所以轻犯死者以其求生/活之道太厚贪利以自危也)是
以轻死(以求生太厚之/故轻入死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
于贵生也(夫唯独无以生为务者爵禄不干于/意财利不入于身天子不得臣诸侯)
(不得使则贤/于贵生者也)
圣人执左契(古者圣人无文书法律/刻契合符以为信也)而不责于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人(伹执刻契信不/责人以他事也)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无德
司彻(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
(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则与司契者也)
小国寡民(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乏不敢劳也)使
民重死(君能为人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而不远徙(政/令)
(不烦则民安其业故/不远迁离其常处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清静/无为)
(不好/出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无怨恶/于天下)甘其食(甘其/蔬食)
(不渔食/百姓也)美其衣(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
乐其俗(乐其质/朴之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相去/近也)
司彻(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
(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则与司契者也)
小国寡民(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乏不敢劳也)使
民重死(君能为人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而不远徙(政/令)
(不烦则民安其业故/不远迁离其常处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清静/无为)
(不好/出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无怨恶/于天下)甘其食(甘其/蔬食)
(不渔食/百姓也)美其衣(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
乐其俗(乐其质/朴之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相去/近也)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情/欲也)
圣人不积(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既以为人己
愈有(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天之道利而不
害(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害也)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法天)
(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
鹖冠子
博选
博选者序德程俊也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
三曰人四曰命人有五至一曰百己二曰十己
圣人不积(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既以为人己
愈有(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天之道利而不
害(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害也)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法天)
(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
鹖冠子
博选
博选者序德程俊也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
三曰人四曰命人有五至一曰百己二曰十己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所谓天者理物
情者也所谓地者常弗去者也所谓人者恶死
乐生者也所谓命者靡不在君者也君者端神
明者也神明者以人为本人者以贤圣为本贤
圣者以博选为本博选者以五至为本故北面
事之则百己者至先趍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
十己者至人趍己趍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指
麾而使则厮役者至噫唶叱则徒隶人至矣故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交处亡主与役处
情者也所谓地者常弗去者也所谓人者恶死
乐生者也所谓命者靡不在君者也君者端神
明者也神明者以人为本人者以贤圣为本贤
圣者以博选为本博选者以五至为本故北面
事之则百己者至先趍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
十己者至人趍己趍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指
麾而使则厮役者至噫唶叱则徒隶人至矣故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交处亡主与役处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著希
夫君子者易亲而难狎畏祸而难劫嗜利而不
为非时动静而不苟作体虽安之而弗敢处然
后礼生焉心虽欲之而弗敢言然后义生焉夫
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
世贤
悼襄王问庞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
煖曰王独不闻俞拊之为医乎已识必治神避
之昔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
夫君子者易亲而难狎畏祸而难劫嗜利而不
为非时动静而不苟作体虽安之而弗敢处然
后礼生焉心虽欲之而弗敢言然后义生焉夫
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
世贤
悼襄王问庞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
煖曰王独不闻俞拊之为医乎已识必治神避
之昔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襄王曰善庞煖曰王其
忘之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百里医秦申麃
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立五国
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襄王曰愿闻其数煖
曰王独不闻魏文侯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
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最为下也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
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
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
忘之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百里医秦申麃
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立五国
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襄王曰愿闻其数煖
曰王独不闻魏文侯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
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最为下也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
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
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脉投毒药割肌肤而名出闻于诸侯文侯曰善
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则桓公几能成其
霸乎
列子
天瑞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
用(全犹/备也)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
所宜(职主也生各有/性性各有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
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夫职适于一方者馀涂则/罔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
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则桓公几能成其
霸乎
列子
天瑞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
用(全犹/备也)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
所宜(职主也生各有/性性各有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
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夫职适于一方者馀涂则/罔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所属若温也则不能/凉若宫也则不能啇)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
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
出所位(皆有素分/不可逆也)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
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刚则柔此皆随所
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方圆靖躁/理不得兼)
殷汤问
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
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
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圣人顺天/地之道因)
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
出所位(皆有素分/不可逆也)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
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刚则柔此皆随所
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方圆靖躁/理不得兼)
殷汤问
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
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
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圣人顺天/地之道因)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万物之性任其所适通其所逆/使群异各得其方寿夭尽其分)
力命
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至于
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夷吾曰公谁欲欤
小白曰鲍叔牙可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清/己)
(而/巳)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欲以己善/齐物也)一闻人
之过终身不忘(不能弃/瑕录善)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
下且逆乎民(必引君令其道不弘道苟/不弘则逆民而不能纳矣)其得罪
于君将弗久矣小白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巳则
力命
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至于
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夷吾曰公谁欲欤
小白曰鲍叔牙可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清/己)
(而/巳)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欲以己善/齐物也)一闻人
之过终身不忘(不能弃/瑕录善)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
下且逆乎民(必引君令其道不弘道苟/不弘则逆民而不能纳矣)其得罪
于君将弗久矣小白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巳则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隰朋可其为人也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
(惭其道之不及圣矜其民/不以逮己故能无弃人也)以德分人谓之圣人
(化之使合道/而不宰割)以财分人谓之贤人(既以与人/己愈有也)以
贤临人者未有得人者也(求备于人则/物所不与也)以贤下
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与物升降者/物必归之也)其于国有
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道行则不赖闻见故/曰不瞽不聋不能成)
(功)勿已则隰朋可(若有闻见则事钟于己而群/生无所措手足故遗之可未)
(能尽道故/仅可耳)然则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
非厚隰朋也不得不厚厚薄之去来弗由我也
(惭其道之不及圣矜其民/不以逮己故能无弃人也)以德分人谓之圣人
(化之使合道/而不宰割)以财分人谓之贤人(既以与人/己愈有也)以
贤临人者未有得人者也(求备于人则/物所不与也)以贤下
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与物升降者/物必归之也)其于国有
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道行则不赖闻见故/曰不瞽不聋不能成)
(功)勿已则隰朋可(若有闻见则事钟于己而群/生无所措手足故遗之可未)
(能尽道故/仅可耳)然则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
非厚隰朋也不得不厚厚薄之去来弗由我也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皆天/理也)
晋国苦盗有郤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
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
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奚
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
且郤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
者郤雍也遂共盗而戕(杀之/也)晋侯闻而大骇召
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郤雍死然取盗何方
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
晋国苦盗有郤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
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
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奚
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
且郤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
者郤雍也遂共盗而戕(杀之/也)晋侯闻而大骇召
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郤雍死然取盗何方
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
于上化行于下人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
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用聪明以察是非者/群诈之所逃用少识)
(以擿奸伏者众恶之所/疾智之为患岂虚也哉)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其悬水三
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
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止之曰此悬水三十
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弗能居也意者难可
以济乎丈夫不以措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
于上化行于下人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
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用聪明以察是非者/群诈之所逃用少识)
(以擿奸伏者众恶之所/疾智之为患岂虚也哉)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其悬水三
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
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止之曰此悬水三十
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弗能居也意者难可
以济乎丈夫不以措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
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从以忠
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
复出者以此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
且犹可以忠信亲之而况人乎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盖/隐者也)詹何对曰
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王曰寡人得
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
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
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从以忠
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
复出者以此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
且犹可以忠信亲之而况人乎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盖/隐者也)詹何对曰
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王曰寡人得
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
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墨子 墨翟
所染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可不慎耶非独
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
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
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
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
墨子 墨翟
所染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可不慎耶非独
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
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
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
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
于厉公长文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几蔡公谷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戮举
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公染于管
仲晋文公染于咎犯楚庄染于孙叔吴阖庐染
于伍员越勾践染于范蠡此五君者所染当故
霸诸侯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张柳朔中行
寅染于籍秦吴夫差染于宰嚭知伯瑶染于智
国中山尚染于魏义宋康染于唐鞅此六君者
于厉公长文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几蔡公谷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戮举
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公染于管
仲晋文公染于咎犯楚庄染于孙叔吴阖庐染
于伍员越勾践染于范蠡此五君者所染当故
霸诸侯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张柳朔中行
寅染于籍秦吴夫差染于宰嚭知伯瑶染于智
国中山尚染于魏义宋康染于唐鞅此六君者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
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
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其
行理生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
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愈
危身愈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
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法仪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
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
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其
行理生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
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愈
危身愈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
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法仪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故百工从事皆有法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度此不若
百工也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
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息其明久而不衰故
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
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
恶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
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
之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今天下无小大国皆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度此不若
百工也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
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息其明久而不衰故
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
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
恶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
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
之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今天下无小大国皆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故曰爱
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是
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昔
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
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
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
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
国家身死为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
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
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是
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昔
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
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
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
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
国家身死为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
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七患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
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
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三患也
仕者持禄游者忧佼君脩法讨臣臣慑而不敢
咈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
强而无守备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六患也蓄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
七患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
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
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三患也
仕者持禄游者忧佼君脩法讨臣臣慑而不敢
咈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
强而无守备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六患也蓄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
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
当国必有殃
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
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
法曰室高足以避润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
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
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是故圣王作
为宫室使上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使
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
当国必有殃
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
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
法曰室高足以避润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
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
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是故圣王作
为宫室使上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使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
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
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
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
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
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诚欲
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
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
夏则不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温凊故作
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
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
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
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
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诚欲
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
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
夏则不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温凊故作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诲妇人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
足以为轻且煖夏则絺绤之中足以为轻且凊
谨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
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
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也得其所以自
养之情而不感于外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
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待不极兵革
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
于天下矣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
足以为轻且煖夏则絺绤之中足以为轻且凊
谨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
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
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也得其所以自
养之情而不感于外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
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待不极兵革
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
于天下矣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则轻煖夏则轻凊皆巳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
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
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
镂以身服之此非云益煖之情也单财劳力毕
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
皆为观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
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淫僻之民欲用无乱
不可得也君诚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
服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故圣人作诲
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
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
镂以身服之此非云益煖之情也单财劳力毕
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
皆为观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
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淫僻之民欲用无乱
不可得也君诚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
服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故圣人作诲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
适腹而巳矣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故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大
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
不能遍掺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馂饐人
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
孤寡者冻馁欲无乱不可得君诚欲天下治而
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
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
适腹而巳矣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故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大
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
不能遍掺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馂饐人
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
孤寡者冻馁欲无乱不可得君诚欲天下治而
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
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完固轻利可以任重致
远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禁不
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以用故民归之当今之
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完固轻利皆巳具矣必
厚敛于百姓以为舟车饰饰车以文采饰舟以
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男子离
其耕稼而脩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
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
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固国乱君诚欲天下之
远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禁不
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以用故民归之当今之
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完固轻利皆巳具矣必
厚敛于百姓以为舟车饰饰车以文采饰舟以
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男子离
其耕稼而脩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
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
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固国乱君诚欲天下之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尚贤
子墨子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是其
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
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
家之治厚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巳然则
众贤之术将奈何哉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
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
尚贤
子墨子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是其
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
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
家之治厚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巳然则
众贤之术将奈何哉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
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
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
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
王之为政也言曰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
义不近不义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
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避贫贱然
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
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避亲疏然则我不可
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
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
王之为政也言曰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
义不近不义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
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避贫贱然
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
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避亲疏然则我不可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
也今上举义不避远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
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无恃今上举义
不避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
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
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与
之爵重与之禄任之以事非为贤赐也欲其事
之成故当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受赏量功
也今上举义不避远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
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无恃今上举义
不避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
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
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与
之爵重与之禄任之以事非为贤赐也欲其事
之成故当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受赏量功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恒贱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故得士得士则谋
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故尚
贤者政之本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
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
然而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
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何以知其然也今王
公大人有一牛羊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
不能制必索良工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
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故得士得士则谋
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故尚
贤者政之本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
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
然而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
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何以知其然也今王
公大人有一牛羊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
不能制必索良工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虽有骨肉之亲无
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
何故恐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
失尚贤而使能至建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
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则王
公大人之亲其国家也不若其亲一危弓疲马
衣裳牛羊之财欤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
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
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
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
何故恐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
失尚贤而使能至建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
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则王
公大人之亲其国家也不若其亲一危弓疲马
衣裳牛羊之财欤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
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
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目美好者也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
尹也武丁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
富贵面目美好者哉唯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
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是故尚
贤之为说不可不察也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
而政事之本也
非命
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
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赏罚以劝沮若此则乱
尹也武丁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
富贵面目美好者哉唯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
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是故尚
贤之为说不可不察也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
而政事之本也
非命
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
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赏罚以劝沮若此则乱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为不然昔者
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
渝而民不改上变正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
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
可谓有命哉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
淫不慎其心志之僻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沈
于酒乐不肯曰我为刑政不善曰我命故且亡
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
众愚昔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
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
渝而民不改上变正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
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
可谓有命哉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
淫不慎其心志之僻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沈
于酒乐不肯曰我为刑政不善曰我命故且亡
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
众愚昔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
得光誉令闻于天下夫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
其力也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蓄道术故上得
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遂得光誉
令闻于天下岂以为其命哉
贵义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一犬一彘之宰不能
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
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脩其身则愠是
得光誉令闻于天下夫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
其力也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蓄道术故上得
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遂得光誉
令闻于天下岂以为其命哉
贵义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一犬一彘之宰不能
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
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脩其身则愠是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不悖哉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群书治要卷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