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二十八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吴志下
陆逊字伯言吴郡人也为镇西将军刘备大率
众来权命逊为大都督拒之备众奔溃拜上大
将军右都护逊虽身在外乃心于国上疏陈时
事曰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
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
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不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吴志下
陆逊字伯言吴郡人也为镇西将军刘备大率
众来权命逊为大都督拒之备众奔溃拜上大
将军右都护逊虽身在外乃心于国上疏陈时
事曰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
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
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不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奸秽入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此乃
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也昔汉高舍陈平之
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
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赤
乌七年为丞相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
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
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
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搆逊书与琮曰卿不
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也昔汉高舍陈平之
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
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赤
乌七年为丞相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
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
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
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搆逊书与琮曰卿不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师日磾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
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
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
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嫡庶之分以匡得
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
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
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也
子抗字幼节迁立节中郎将权谓曰吾前听用
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
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
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嫡庶之分以匡得
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
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
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也
子抗字幼节迁立节中郎将权谓曰吾前听用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
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
督信陵等军事抗闻都下政令多阙时何定弄
权阉官与政抗上疏曰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
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雅人所以怨刺仲尼
所为叹息也春秋巳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舋未
有不由斯者也小人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
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苟患
失之无所不至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
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
督信陵等军事抗闻都下政令多阙时何定弄
权阉官与政抗上疏曰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
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雅人所以怨刺仲尼
所为叹息也春秋巳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舋未
有不由斯者也小人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
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苟患
失之无所不至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威而冀雍熙之声作肃清之化立不可得也方
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教或
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
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闻薛莹徵下狱抗上
疏曰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
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
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
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圯族
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
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教或
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
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闻薛莹徵下狱抗上
疏曰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
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
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
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圯族
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宥善之义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而蕃等
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
痛哉且巳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
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
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蕃勖永巳悔亦靡及诚
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
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
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
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
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
痛哉且巳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
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
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蕃勖永巳悔亦靡及诚
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
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
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
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权为吴王立登为太子
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登或射猎远避
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
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
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
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
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
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权为吴王立登为太子
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登或射猎远避
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
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
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
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
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
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孙和字子孝立为太子常言当世士人宜讲脩
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伹交游博奕以妨
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奕以为
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
非所以进德脩业积累功绪也且志士爱日惜
力君子慕其大者凡所患者在于人情所不能
绝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
务以脩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夫人情
犹不能无嬉娱嬉娱之好亦在于饮宴琴书射
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伹交游博奕以妨
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奕以为
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
非所以进德脩业积累功绪也且志士爱日惜
力君子慕其大者凡所患者在于人情所不能
绝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
务以脩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夫人情
犹不能无嬉娱嬉娱之好亦在于饮宴琴书射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御之间何必博奕以为欢乃命侍坐者八人各
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
示宾客时蔡颖好奕直事在署者颇效焉故以
此讽之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
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
居全公主使人觇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
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
发怒夫人忧死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
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
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
示宾客时蔡颖好奕直事在署者颇效焉故以
此讽之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
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
居全公主使人觇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
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
发怒夫人忧死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
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可夺全寄杨竺等为霸支党谮愬日兴粲遂下
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殷基通语曰初/权既立和为太)
(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别)
(僚而隙端开矣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中外官僚将相大臣举国中分权患之于是)
(有改嗣/之规矣)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
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
权甚恶之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
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
不止权大怒族诛正象牵晃入殿杖一百(吴历/曰晃)
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殷基通语曰初/权既立和为太)
(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别)
(僚而隙端开矣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中外官僚将相大臣举国中分权患之于是)
(有改嗣/之规矣)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
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
权甚恶之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
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
不止权大怒族诛正象牵晃入殿杖一百(吴历/曰晃)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入日谏曰太子仁明显闻四海今三方鼎跱实/不宜摇动太子以生众心愿陛下少垂圣虑老)
(臣虽死犹生之年叩头流血/辞气不挠讳晃言斥还田里)竟徙和于故鄣群
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吴书曰权寝疾/意颇感寤欲徵)
(和还立之全公主及孙/峻孙弘等固争之乃止)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
沙诸葛恪被诛孙峻遣使者赐死举邦伤焉
孙霸字子威和弟也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
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
权禁断往来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
霸图危太子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流
(臣虽死犹生之年叩头流血/辞气不挠讳晃言斥还田里)竟徙和于故鄣群
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吴书曰权寝疾/意颇感寤欲徵)
(和还立之全公主及孙/峻孙弘等固争之乃止)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
沙诸葛恪被诛孙峻遣使者赐死举邦伤焉
孙霸字子威和弟也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
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
权禁断往来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
霸图危太子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流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竺尸于江又诛寄安奇等咸以党霸构和故也
潘浚字承明武陵人也权称尊号拜为少府(江/表)
(传曰权数射雉浚谏权权曰相与别后时时暂/出耳不复如往日之时浚曰天下未定万机务)
(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浚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权由)
(是不复/射雉)迁太常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
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浚求朝欲尽
辞极谏至闻太子登巳数言之而不见从浚乃
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壹以一身当之为国
除患壹密闻知称疾不行浚每进见无不陈壹
潘浚字承明武陵人也权称尊号拜为少府(江/表)
(传曰权数射雉浚谏权权曰相与别后时时暂/出耳不复如往日之时浚曰天下未定万机务)
(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浚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权由)
(是不复/射雉)迁太常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
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浚求朝欲尽
辞极谏至闻太子登巳数言之而不见从浚乃
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壹以一身当之为国
除患壹密闻知称疾不行浚每进见无不陈壹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之奸险也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权引咎责
躬也
陆凯字敬风吴郡人也孙皓立为左丞相时徙
都武昌杨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
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
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
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
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
君威伤于桀纣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
躬也
陆凯字敬风吴郡人也孙皓立为左丞相时徙
都武昌杨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
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
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
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
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
君威伤于桀纣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
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
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
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
士实其府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搔扰万
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实非保国养民之术
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伹坐赏轻而罚重刑政
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
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
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
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
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
士实其府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搔扰万
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实非保国养民之术
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伹坐赏轻而罚重刑政
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
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彊者躬行诚信听
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
谋此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汉衰三家鼎立曹失
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
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
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
见虏此目前之明验也臣闇于大理文不及义
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臣谨
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
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
谋此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汉衰三家鼎立曹失
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
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
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
见虏此目前之明验也臣闇于大理文不及义
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臣谨
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又武昌
土地实危险而塉埆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且
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
不止武昌居臣闻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
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臣闻国无三
年之储谓之非国而今无一年之畜此臣下之
责也而诸公卿位处人上禄延子孙曾无致命
之节匡救之术苟进小利于君以求容媚荼毒
百姓不为君计也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
土地实危险而塉埆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且
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
不止武昌居臣闻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
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臣闻国无三
年之储谓之非国而今无一年之畜此臣下之
责也而诸公卿位处人上禄延子孙曾无致命
之节匡救之术苟进小利于君以求容媚荼毒
百姓不为君计也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既空废所在无复输入而分一家父子异役廪
食日张畜积日耗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
仍日以疲极加有监官务行威势所在搔扰更
为烦苛民苦二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
也愿陛下一息此辈以镇抚百姓之心此犹鱼
鳖得免毒螫之渊鸟兽得离罗网之纲四方之
民襁负而至矣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国存焉
臣闻明王圣主取士以贤非求颜色而取好服
捷口容悦者也臣伏见当今内宠之臣位非其
食日张畜积日耗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
仍日以疲极加有监官务行威势所在搔扰更
为烦苛民苦二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
也愿陛下一息此辈以镇抚百姓之心此犹鱼
鳖得免毒螫之渊鸟兽得离罗网之纲四方之
民襁负而至矣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国存焉
臣闻明王圣主取士以贤非求颜色而取好服
捷口容悦者也臣伏见当今内宠之臣位非其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人任非其量不能辅国匡时群党相扶害忠隐
贤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尽其忠拾遗万一则
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愿陛下留神思臣愚
言时殿上列将何定佞巧便僻贵幸任事凯面
责定曰卿见前后事主不忠倾乱国政宁有得
以寿终者何以专为奸邪秽尘天听宜自改厉
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定大恨凯思中伤
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疾病皓
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何定不可任用
贤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尽其忠拾遗万一则
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愿陛下留神思臣愚
言时殿上列将何定佞巧便僻贵幸任事凯面
责定曰卿见前后事主不忠倾乱国政宁有得
以寿终者何以专为奸邪秽尘天听宜自改厉
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定大恨凯思中伤
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疾病皓
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何定不可任用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宜授外任不宜干与事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
逴薛莹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
干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皓
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曰孤动遵先帝有何不
平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宫室
衰耗何以不可徙乎凯上疏曰臣窃见陛下执
政事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
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也夫王者之兴
受之于天脩之由德岂在宫乎而陛下不咨之
逴薛莹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
干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皓
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曰孤动遵先帝有何不
平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宫室
衰耗何以不可徙乎凯上疏曰臣窃见陛下执
政事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
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也夫王者之兴
受之于天脩之由德岂在宫乎而陛下不咨之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公辅便盛意驱驰六军流离就令陛下身得安
百姓愁劳何以用治此不遵先帝一也臣闻有
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摰斯前世之明
效今日之师表也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
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
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
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先帝亲贤陛
下反之是不遵先帝二也臣闻宰相国之柱也
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
百姓愁劳何以用治此不遵先帝一也臣闻有
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摰斯前世之明
效今日之师表也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
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
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
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先帝亲贤陛
下反之是不遵先帝二也臣闻宰相国之柱也
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相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
于彧巳丰于器巳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
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
不遵先帝三也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
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
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四也昔桀纣灭
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览之以为身戒故
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今中宫
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是不遵先
于彧巳丰于器巳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
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
不遵先帝三也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
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
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四也昔桀纣灭
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览之以为身戒故
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今中宫
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是不遵先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帝五也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陛下临祚以
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
奸欺是不遵先帝六也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
丽宫无高台物无雕饰而陛下徵调州郡竭民
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先
帝外杖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莹是以庶绩雍
熙邦内清肃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
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
先帝八也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
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
奸欺是不遵先帝六也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
丽宫无高台物无雕饰而陛下徵调州郡竭民
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先
帝外杖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莹是以庶绩雍
熙邦内清肃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
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
先帝八也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日无失慢之尤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
尽之酒无异商辛长夜之饮是不遵先帝九也
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今高通羊度
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若江渚
有难则度等之武不能禦侮明矣是不遵先帝
十也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复走州郡条牒民女
有钱则舍无钱则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诀是不
遵先帝十一也先帝在时亦养诸王太子若取
乳母其夫复役赐与钱财时遣归来视其弱息
尽之酒无异商辛长夜之饮是不遵先帝九也
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今高通羊度
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若江渚
有难则度等之武不能禦侮明矣是不遵先帝
十也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复走州郡条牒民女
有钱则舍无钱则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诀是不
遵先帝十一也先帝在时亦养诸王太子若取
乳母其夫复役赐与钱财时遣归来视其弱息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今则不然夫妇生离夫故作役儿从后死家为
空户是不遵先帝十二也先帝叹曰国以民为
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今
则不然农桑并废是不遵先帝十三也先帝简
士不拘贵贱任之乡闾效之于事举者不虚受
者不妄今则不然浮华者登朋党者进是不遵
先帝十四也先帝战士不给他役江渚有事责
其死效今之战士供给众役廪赐不赡是不遵
先帝十五也夫赏以劝功罚以禁邪赏罚不中
空户是不遵先帝十二也先帝叹曰国以民为
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今
则不然农桑并废是不遵先帝十三也先帝简
士不拘贵贱任之乡闾效之于事举者不虚受
者不妄今则不然浮华者登朋党者进是不遵
先帝十四也先帝战士不给他役江渚有事责
其死效今之战士供给众役廪赐不赡是不遵
先帝十五也夫赏以劝功罚以禁邪赏罚不中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则士民散失今江边将士死不见哀劳不见赏
是不遵先帝十六也今在所监司巳为烦猥兼
有内使扰乱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是不遵
先帝十七也夫校事吏民之仇先帝末年虽有
吕壹钱钦等皆诛夷以谢百姓今复张立校曹
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先帝时居官者
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今州郡职司或莅
政无几便徵召迁转纷纭道路伤财害民于是
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
是不遵先帝十六也今在所监司巳为烦猥兼
有内使扰乱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是不遵
先帝十七也夫校事吏民之仇先帝末年虽有
吕壹钱钦等皆诛夷以谢百姓今复张立校曹
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先帝时居官者
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今州郡职司或莅
政无几便徵召迁转纷纭道路伤财害民于是
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常留心推接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今则违
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
如其虚妄治臣之罪愿陛下留意(江表传曰皓/所行弥暴凯)
(知其将亡上表曰臣闻恶不可积过不可长是/以古人惧不闻非立敢谏之鼓武公九十思闻)
(警诫臣察陛下无思警诫之义而有积恶之渐/臣深忧之故略陈其要陛下宜克己复礼述履)
(前德不可捐弃臣言而放奢意意日奢情日至/吏日欺民日离则上不信下下当疑上骨肉相)
(刻公子将奔臣虽愚闇于天命以心审之败不/过二十稔也臣常忿亡国之人夏桀殷纣亦不)
(可使后人复忿陛下也臣受国恩奉朝三世复/以馀年值遇陛下不能循俗与众沈浮若比干)
(伍员以忠见戮以正见疑自谓毕足无所馀恨/灰身泉壤无负先帝愿陛下九思社稷存焉初)
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
如其虚妄治臣之罪愿陛下留意(江表传曰皓/所行弥暴凯)
(知其将亡上表曰臣闻恶不可积过不可长是/以古人惧不闻非立敢谏之鼓武公九十思闻)
(警诫臣察陛下无思警诫之义而有积恶之渐/臣深忧之故略陈其要陛下宜克己复礼述履)
(前德不可捐弃臣言而放奢意意日奢情日至/吏日欺民日离则上不信下下当疑上骨肉相)
(刻公子将奔臣虽愚闇于天命以心审之败不/过二十稔也臣常忿亡国之人夏桀殷纣亦不)
(可使后人复忿陛下也臣受国恩奉朝三世复/以馀年值遇陛下不能循俗与众沈浮若比干)
(伍员以忠见戮以正见疑自谓毕足无所馀恨/灰身泉壤无负先帝愿陛下九思社稷存焉初)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皓始起宫凯上表谏不听凯重表曰臣闻宫功/当起夙夜反侧是以频烦上事往往留中不见)
(省报于邑叹息昨食时被诏曰君所陈诚是大/趣然未合鄙意如何此宫殿不利宜当避之乃)
(可以妨劳役长坐不利宫乎父之不安子亦何/倚臣伏读一周不觉气结于胸而涕泣雨集臣)
(年巳六十九荣禄巳重于臣过望复何所冀所/以勤勤数进苦言者臣伏念大皇帝创基立业)
(劳苦勤至今强敌当涂西州倾覆孤疲之民宜/当畜养广力肆业以备其虞且始徙都属有军)
(征战士流离州郡搔扰而大功复起徵召四方/斯非保国致治之渐也臣闻为人主者攘灾以)
(德除咎以义今宫室之不利伹当克巳复礼笃/祖宗之至道悯黎庶之困苦何忧宫之不安灾)
(之不销乎陛下不务脩德而筑宫若德之不脩/行之不贵虽殷辛之瑶台秦始之阿房何止而)
(不丧身覆国宗庙作墟乎夫兴土功高台榭既/致水旱民又多疾其不疑也为父长安使子无)
(省报于邑叹息昨食时被诏曰君所陈诚是大/趣然未合鄙意如何此宫殿不利宜当避之乃)
(可以妨劳役长坐不利宫乎父之不安子亦何/倚臣伏读一周不觉气结于胸而涕泣雨集臣)
(年巳六十九荣禄巳重于臣过望复何所冀所/以勤勤数进苦言者臣伏念大皇帝创基立业)
(劳苦勤至今强敌当涂西州倾覆孤疲之民宜/当畜养广力肆业以备其虞且始徙都属有军)
(征战士流离州郡搔扰而大功复起徵召四方/斯非保国致治之渐也臣闻为人主者攘灾以)
(德除咎以义今宫室之不利伹当克巳复礼笃/祖宗之至道悯黎庶之困苦何忧宫之不安灾)
(之不销乎陛下不务脩德而筑宫若德之不脩/行之不贵虽殷辛之瑶台秦始之阿房何止而)
(不丧身覆国宗庙作墟乎夫兴土功高台榭既/致水旱民又多疾其不疑也为父长安使子无)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倚此乃子离于父臣离于陛下之象也臣子壹/离虽念刮骨肉茅茨不剪复何益焉太皇帝之)
(时寇钞慑威南州无事尚犹冲让未肯筑宫况/陛下危侧之世乏太皇帝之德可不思哉可不)
(虑哉愿陛下留/意臣不虚言也)
楼玄字承先沛郡人也孙皓即位为太司农主
殿中事应对切直渐见责怒后人诬白玄与贺
邵相逢驻共耳语大笑谤讪政事遂被诏诘责
送付广州徙交趾别敕令杀之
贺邵字兴伯会稽人也孙皓时迁中书令皓凶
暴骄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谏曰古之圣王所以
(时寇钞慑威南州无事尚犹冲让未肯筑宫况/陛下危侧之世乏太皇帝之德可不思哉可不)
(虑哉愿陛下留/意臣不虚言也)
楼玄字承先沛郡人也孙皓即位为太司农主
殿中事应对切直渐见责怒后人诬白玄与贺
邵相逢驻共耳语大笑谤讪政事遂被诏诘责
送付广州徙交趾别敕令杀之
贺邵字兴伯会稽人也孙皓时迁中书令皓凶
暴骄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谏曰古之圣王所以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潜处重闱之内而知万里之情垂拱衽席之上
而明照八极之际者任贤之功也陛下宜旌贤
表善以康庶政自顷年巳来朝列纷错真伪相
贸上下空任文武旷位外无山岳之镇内无拾
遗之臣佞谀之徒抚翼天飞干弄朝威盗窃荣
利而忠良排坠信臣被害是以正士摧方而庸
臣苟媚遂使清流变浊忠臣结舌陛下处九天
之上隐百重之室言出风靡令行景从媾近宠
媚之臣日闻顺意之辞将谓此辈实贤而天下
而明照八极之际者任贤之功也陛下宜旌贤
表善以康庶政自顷年巳来朝列纷错真伪相
贸上下空任文武旷位外无山岳之镇内无拾
遗之臣佞谀之徒抚翼天飞干弄朝威盗窃荣
利而忠良排坠信臣被害是以正士摧方而庸
臣苟媚遂使清流变浊忠臣结舌陛下处九天
之上隐百重之室言出风靡令行景从媾近宠
媚之臣日闻顺意之辞将谓此辈实贤而天下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巳平也臣心所不安敢不以闻臣闻兴国之君
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
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
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
以虎尾为警戒至于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
善士以逆谏臣眩耀毁誉之实沈沦近习之言
故常侍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辅弼以酲酒之间
加之大戮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
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
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
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
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
以虎尾为警戒至于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
善士以逆谏臣眩耀毁誉之实沈沦近习之言
故常侍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辅弼以酲酒之间
加之大戮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
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殒命自是之后海内
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
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又何定本趋
走小人仆隶之下身无锱铢之行能无鹰犬之
用而陛下爱其佞媚假其威柄使定恃宠放恣
自擅威福口正国议手弄天机上亏日月之明
下塞君子之路臣窃观天变自比年巳来阴阳
错谬四时逆节日蚀地震中夏殒雹参之典籍
皆阴气陵阳小人弄势之所致也臣尝览书传
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
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又何定本趋
走小人仆隶之下身无锱铢之行能无鹰犬之
用而陛下爱其佞媚假其威柄使定恃宠放恣
自擅威福口正国议手弄天机上亏日月之明
下塞君子之路臣窃观天变自比年巳来阴阳
错谬四时逆节日蚀地震中夏殒雹参之典籍
皆阴气陵阳小人弄势之所致也臣尝览书传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验诸行事灾祥之应可为寒慄昔高宗脩己以
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愿陛下
上惧皇天谴告之诮下追二君攘灾之道远览
前代任贤之功近寤今日谬授之失清澄朝位
旌叙俊乂放退佞邪抑夺奸势广延淹滞容受
直辞祇承乾指敬奉先业则大化光敷天人望
塞矣传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其亡也以民为
草芥陛下昔韬神光潜德东夏以圣哲茂姿龙
飞应天四海延颈八方拭目以成康之化必隆
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愿陛下
上惧皇天谴告之诮下追二君攘灾之道远览
前代任贤之功近寤今日谬授之失清澄朝位
旌叙俊乂放退佞邪抑夺奸势广延淹滞容受
直辞祇承乾指敬奉先业则大化光敷天人望
塞矣传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其亡也以民为
草芥陛下昔韬神光潜德东夏以圣哲茂姿龙
飞应天四海延颈八方拭目以成康之化必隆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于且夕也自文兴巳来法禁转苛赋调益繁在
所长吏迫畏罪负严法峻刑蹙民求辨是以人
力不堪家户离散呼嗟之声感伤和气又江边
戍兵宜时优育以待有事而徵发赋调烟至云
集衣不全短褐食不赡朝夕出当锋镝之难入
抱无聊之戚是以父子相弃叛者成行愿陛下
宽赋除烦省诸不急夫民者国之本也食者民
之命也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而后
宫坐食万有馀人内有离旷之怨外有损耗之
所长吏迫畏罪负严法峻刑蹙民求辨是以人
力不堪家户离散呼嗟之声感伤和气又江边
戍兵宜时优育以待有事而徵发赋调烟至云
集衣不全短褐食不赡朝夕出当锋镝之难入
抱无聊之戚是以父子相弃叛者成行愿陛下
宽赋除烦省诸不急夫民者国之本也食者民
之命也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而后
宫坐食万有馀人内有离旷之怨外有损耗之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费使库廪空于无用士民饥于糟糠又北敌注
目伺国盛衰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
来忽四海之困穷而轻虏之不为难诚非长策
庙胜之要也昔大皇帝创基南夏割据江山虽
承天赞实由人力馀庆遗祚至于陛下陛下宜
勉崇德器以光前烈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
得之大业哉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
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昔秦建皇
帝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脩法政苛酷毒流
目伺国盛衰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
来忽四海之困穷而轻虏之不为难诚非长策
庙胜之要也昔大皇帝创基南夏割据江山虽
承天赞实由人力馀庆遗祚至于陛下陛下宜
勉崇德器以光前烈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
得之大业哉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
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昔秦建皇
帝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脩法政苛酷毒流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生民忠臣杜口是以一夫大呼社稷倾覆近刘
氏据三关之崄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
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
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愿陛下远考
前事近鉴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
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书奏皓深恨之邵奉公
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
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
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掠考千所卒无
氏据三关之崄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
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
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愿陛下远考
前事近鉴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
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书奏皓深恨之邵奉公
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
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
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掠考千所卒无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一言竟杀之家属徙临海并下诏诛玄子孙
韦曜字弘嗣吴郡人也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
亦在东宫性好博奕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
之其辞曰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
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
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建也故勉
精厉操不遑宁息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
有日昃待且之劳故能隆王道垂名亿载况在
臣庶而可以巳乎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
韦曜字弘嗣吴郡人也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
亦在东宫性好博奕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
之其辞曰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
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
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建也故勉
精厉操不遑宁息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
有日昃待且之劳故能隆王道垂名亿载况在
臣庶而可以巳乎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累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惰其
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而黄
霸受道于囹圄终有崇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
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
哉而今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奕废事弃业
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
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脩
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
存也或至赌及衣物徙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
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而黄
霸受道于囹圄终有崇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
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
哉而今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奕废事弃业
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
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脩
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
存也或至赌及衣物徙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忿戾之色发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务不过
方罫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
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
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陈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
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
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
妨日废业终无补益是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
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
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博奕之
方罫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
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
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陈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
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
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
妨日废业终无补益是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
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
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博奕之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足耽乎夫然故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也方
今大吴受命海内未平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勇
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
署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
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
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
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
今之先急也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
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服金石之乐足以
今大吴受命海内未平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勇
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
署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
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
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
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
今之先急也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
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服金石之乐足以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兼棋局而贸博奕矣设令世士移博奕之力而
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
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有猗顿之富也用
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
鄙贱远矣孙皓即位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在
所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
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
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
惧自陈衰老求去皓终不听皓每飨宴无不竟
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
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有猗顿之富也用
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
鄙贱远矣孙皓即位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在
所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
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
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
惧自陈衰老求去皓终不听皓每飨宴无不竟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
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时常为
裁减或密赐菜茗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逼强
辄以为罪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
侵刻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愆过或误犯皓讳
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
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伹示难问经义言论
而巳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
嫌忿收曜付狱华覈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
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时常为
裁减或密赐菜茗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逼强
辄以为罪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
侵刻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愆过或误犯皓讳
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
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伹示难问经义言论
而巳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
嫌忿收曜付狱华覈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曜也
华覈字永先吴郡人也为中书丞孙皓更营新
宫制度弘广饰以珠玉所费甚多时盛夏兴功
农守并废覈上疏谏曰臣闻汉文之世九州晏
然当此之时皆以为泰山之安无穷之基也至
于贾谊独以为可痛哭及流涕者三长大息者
六乃曰方今之势何异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
寝其上窃以曩时之事揆今之势谊云复数年
间诸王方刚欲以此为治虽尧舜不能安而今
华覈字永先吴郡人也为中书丞孙皓更营新
宫制度弘广饰以珠玉所费甚多时盛夏兴功
农守并废覈上疏谏曰臣闻汉文之世九州晏
然当此之时皆以为泰山之安无穷之基也至
于贾谊独以为可痛哭及流涕者三长大息者
六乃曰方今之势何异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
寝其上窃以曩时之事揆今之势谊云复数年
间诸王方刚欲以此为治虽尧舜不能安而今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大敌据九州之地有大半之众习攻战之馀术
乘戎马之旧势非徒汉之诸王淮南济北而巳
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抱火卧薪之喻于今
为急诚宜住建立之役先备豫之计勉垦植之
业为饥乏之救若舍此急尽力功作卒有风尘
不虞之变当委版筑之役应烽燧之急驱怨苦
之众赴白刃之难此乃大敌所因为资也如伹
固守旷日持久则军粮必乏不待接刃而战士
巳困矣王者以九域为宅天下为家不与编户
乘戎马之旧势非徒汉之诸王淮南济北而巳
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抱火卧薪之喻于今
为急诚宜住建立之役先备豫之计勉垦植之
业为饥乏之救若舍此急尽力功作卒有风尘
不虞之变当委版筑之役应烽燧之急驱怨苦
之众赴白刃之难此乃大敌所因为资也如伹
固守旷日持久则军粮必乏不待接刃而战士
巳困矣王者以九域为宅天下为家不与编户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之民转徙同也今之宫室先帝所营卜土立基
非为不祥又杨市土地与宫连接若大功毕竟
舆驾迁住门行之神皆当转移犹恐长久未必
胜旧屡迁不可留则有嫌此乃愚臣所以夙夜
为忧灼也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兴土功
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
大凶六月戊巳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农月
时不可失昔鲁隐夏城中丘春秋书之垂为后
戒今筑宫为长世之洪基而犯天地之大禁袭
非为不祥又杨市土地与宫连接若大功毕竟
舆驾迁住门行之神皆当转移犹恐长久未必
胜旧屡迁不可留则有嫌此乃愚臣所以夙夜
为忧灼也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兴土功
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
大凶六月戊巳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农月
时不可失昔鲁隐夏城中丘春秋书之垂为后
戒今筑宫为长世之洪基而犯天地之大禁袭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春秋之所书废敬授之上务臣以愚管窃所不
安又恐所召离民或有不至讨之则废役兴事
不讨则日月滋蔓若悉并到大众聚会希无疾
病且人心安则思善苦则怨叛今当角力中原
以定强弱正于际会彼益我损此乃雄夫智士
所以深忧也臣闻先王治国无三年之储曰国
非其国安宁之世戒备如此况敌强大而忽农
忘畜若上下空乏运漕不供北敌犯疆使周邵
更生良平复出不能为陛下计明矣书奏皓不
安又恐所召离民或有不至讨之则废役兴事
不讨则日月滋蔓若悉并到大众聚会希无疾
病且人心安则思善苦则怨叛今当角力中原
以定强弱正于际会彼益我损此乃雄夫智士
所以深忧也臣闻先王治国无三年之储曰国
非其国安宁之世戒备如此况敌强大而忽农
忘畜若上下空乏运漕不供北敌犯疆使周邵
更生良平复出不能为陛下计明矣书奏皓不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纳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时仓廪无储世俗滋
侈覈上疏曰今寇虏充斥征伐未巳居无积年
之储出无应敌之畜此乃有国者所宜深忧也
夫财谷所生当出于民趋时务农国之上务而
都下诸官所掌别异各自下调不计民力辄与
近期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田事遑赴会日
定送到都或蕴积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时
到秋收月督其限入夺其播殖之时而责其今
年之税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户贫困衣
侈覈上疏曰今寇虏充斥征伐未巳居无积年
之储出无应敌之畜此乃有国者所宜深忧也
夫财谷所生当出于民趋时务农国之上务而
都下诸官所掌别异各自下调不计民力辄与
近期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田事遑赴会日
定送到都或蕴积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时
到秋收月督其限入夺其播殖之时而责其今
年之税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户贫困衣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食不足宜暂息众役壹心农桑古人称一夫不
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是以先王治
国唯农是务军兴巳来巳向百载农人废南亩
之务女工失机杼之业推此揆之则蔬食而长
饥薄衣而履冰者固不少矣臣闻主之所求于
民者二民之所望于主者三二谓求其为己劳
也求其为己死也三谓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
之有功者能赏之民巳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
望者则怨心生而功不建今帑藏不实民劳役
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是以先王治
国唯农是务军兴巳来巳向百载农人废南亩
之务女工失机杼之业推此揆之则蔬食而长
饥薄衣而履冰者固不少矣臣闻主之所求于
民者二民之所望于主者三二谓求其为己劳
也求其为己死也三谓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
之有功者能赏之民巳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
望者则怨心生而功不建今帑藏不实民劳役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猥主之二求巳备民之三望未报且饥者不待
备羞而后饱寒者不俟狐貉而后温为味者口
之奇文绣者身之饰也今事多而役繁民穷而
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不勤
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仿效耻独无有兵民之
家犹复逐俗内无担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
至于富贾商贩之家奢恣尤甚天下未平百姓
不赡宜壹生民之原丰谷帛之业而弃功于浮
华之巧妨日于侈靡之事上无尊卑等级之差
备羞而后饱寒者不俟狐貉而后温为味者口
之奇文绣者身之饰也今事多而役繁民穷而
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不勤
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仿效耻独无有兵民之
家犹复逐俗内无担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
至于富贾商贩之家奢恣尤甚天下未平百姓
不赡宜壹生民之原丰谷帛之业而弃功于浮
华之巧妨日于侈靡之事上无尊卑等级之差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下有耗财费力之损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
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五色之饰足以丽
矣若极粉黛穷盛服未必无丑妇废华采去文
绣未必无美人也若实如所论有之无益废之
无损者何爱而不暂禁以充府藏之急乎此救
乏之上务富国之本业也使管晏复生无以易
此汉之文景承平继统天下巳定四方无虞犹
以雕文之伤农事锦绣之害女工开国家之利
杜饥寒之本况今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离
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五色之饰足以丽
矣若极粉黛穷盛服未必无丑妇废华采去文
绣未必无美人也若实如所论有之无益废之
无损者何爱而不暂禁以充府藏之急乎此救
乏之上务富国之本业也使管晏复生无以易
此汉之文景承平继统天下巳定四方无虞犹
以雕文之伤农事锦绣之害女工开国家之利
杜饥寒之本况今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离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疆甲不解带而可以不广生财之原充府藏之
积哉
群书治要卷第二十八
积哉
群书治要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