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群书治要卷第六
    秘书监钜鹿男臣魏徵等奉 敕撰
  春秋左氏传下
昭公
元年楚公子围会于虢(虢郑/邑也)寻宋之盟也(宋盟/在襄)
(二十/七年)晋祁午谓赵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于
(得志谓先歃也/午祁奚子也)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
也子弗戒惧又如宋(恐楚复/得志也)楚重得志于晋晋
之耻也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然宋之盟
卷五 第 1b 页
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
于晋也(驾犹/陵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僭不/信)
所害也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
穮是蓘(穮耘也壅/苗为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言耕锄/不以水)
(旱息必获/丰年之收)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
(自恐未/能信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僭不信/贼害人)
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
患也
三年齐侯使晏婴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
卷五 第 2a 页
向曰齐其何如(问兴/衰也)晏子曰此季世也齐其为
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弃民不/恤之也)公聚朽
蠹而三老冻馁(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以上)国之诸市屦
贱踊贵(踊则足者屦/也言刖多也)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燠/休)
(痛念之声/谓陈氏也)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
获民将焉避之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
也庶人罢弊而宫室滋侈(滋益/也)道殣相望(饿死/为殣)
女富溢尤(女嬖宠/之家也)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政在家
(大夫/专政)民无所依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言今/至也)
卷五 第 2b 页
卷五 第 2b 页
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景公
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
一言而齐侯省刑
四年楚子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侯欲勿许司
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
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
也唯天所相(相助/也)不可与争君其许之而修德
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
适淫虐楚将弃之(弃不以/为君也)吾又谁与争公曰晋
卷五 第 3a 页
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殆危/也)国险而多马齐楚
多难(多篡弑/之难也)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险
与马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岱华/衡常)三涂阳
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虽是/天下)
(至险无德/则灭亡)冀之北土(㷼代/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
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
务修德音以亨神人(亨通/也)不闻其务险与马也
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
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于国则四/垂为宇)若何
卷五 第 3b 页
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仲孙/公孙)
(无/知)晋有里丕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
无难敌亦丧之(闵二年狄灭卫僖/二十五年卫灭邢)故人之难不
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
能济君其许之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殒
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乃许楚子合诸侯于申
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
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
启有钧台之享(启禹子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商汤有景亳
卷五 第 4a 页
之命(亳即/偃师)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
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
(在僖/四年)晋文有践土之盟(在僖二/十八年)皆所以示诸侯
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
(仍缗皆/国名)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黎东夷/国名)
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大室中/岳也)皆所以示诸
侯汰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汰无乃不济
乎王弗听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楚矣汰而愎
谏不过十年左师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
卷五 第 4b 页
恶而后弃(恶及远方/则人弃之)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十/三)
(年楚弑/其君)
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往有郊劳/去有赠贿)无失
(揖让/之礼)晋侯谓汝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
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及赠贿礼
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
以守其国家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
在家(在大/夫)不能取也有子家羁不能用也(羁庄/公玄)
(孙)奸大国之盟凌虐小国(谓伐莒/取郓)利人之难(谓/往)
卷五 第 5a 页
(年莒乱/而取鄫)不知其私(不自知/有私难)公室四分民食于他
(他谓/三家)思莫在公不图其终(无为公谋/终始也)为国君难
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
屑焉习仪以亟(言以习/仪为急)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
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时晋侯亦失政/叔齐以此讽谏)
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及楚楚子朝其
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
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刖足使/守门也)
以羊舌肸为司空(加宫/刑也)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
卷五 第 5b 页
可乎大夫莫对薳启疆曰可苟有其备何故不
可耻匹夫不可以无备况耻国乎是以圣王务
行礼不求耻人城濮之役(在僖二/十八年)晋无楚备以
败于邲(在宣十/二年)邲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在/成)
(十六/年)自鄢以来晋不失备而加之以礼重之以
(君臣/和也)是以楚弗能报而求亲焉既获姻亲又
欲耻之以召寇雠备之若何(言何以/为备)谁其重此
(言怨/重也)若有其人耻之可也(谓有贤人以敌/晋则可耻之)若其
未有君亦图之晋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诸侯而
卷五 第 6a 页
麇至(麋群/也)求婚而荐女(荐/进)君亲送之上卿及上
大夫致之犹欲耻之君其亦有备矣不然奈何
君将以亲易怨(失婚姻/之亲)实无礼以速寇而未有
其备使群臣往遗之禽以逞君心何不可之有
王曰不谷之过也大夫无辱(谢薳/启疆)厚为韩子礼
六年郑人铸刑书(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叔向使诒子
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
争心也(临事制刑不豫设法/法豫设则民知争端)犹不可禁禦是故
闲之以义(闲防/也)糺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
卷五 第 6b 页
奉之以仁(奉养/也)制为禄位以劝其从(劝从/教也)严断
刑罚以威其淫(淫放/也)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
之以行(耸惧/也)教之以务(时所/急也)使之以和(悦以/使民)
之以敬莅之以彊(施之于/事为莅)断之以刚(义断/恩也)犹求
圣哲之上明察之官(上公王也官/卿大夫也)忠信之长慈
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
有辟则不忌于上(权移于法故/民不畏上也)并有争心以徵
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因危文以生争缘徼/幸以成其巧伪也)弗可
为矣(为治/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
卷五 第 7a 页
汤刑(夏商之乱著禹汤之/法言不能议事以制)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周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也)三辟之兴皆叔世也(言刑书不/起于始盛)
(之/世)今吾子相郑国制参辟铸刑书(制参辟谓用/三代之末法)
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
靖四方(言文王以德为仪式故能日/有安靖四方之功刑法也)又曰仪刑
文王万邦作孚(言文王作仪法/为天下所信也)如是何辟之有
(言诗唯以德/与信不以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于书(以/刑)
(书为/徵)锥刀之末将尽争之(锥刀末/喻小事)乱狱滋丰贿
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
卷五 第 7b 页
多制(数改/法也)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复/报)
(也)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晋韩宣子之适楚楚人弗逆公子弃疾及晋境
晋侯将亦弗逆叔向曰楚僻我衷(僻邪/衷正)若何效
僻书曰圣作则(则法/也)无宁以善人为则(无宁/宁也)
则人之僻乎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晋
侯悦乃逆
七年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王旌游/至于轸)
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
卷五 第 8a 页
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有罪/亡入)
(章华/宫)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
大矣执而谒诸王(执无/宇也)无宇辞曰天子经略(经/营)
(天下略/有四海)诸侯正封(封疆有/定分)古之制也封略之内
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毛草/也)天有十日
(甲至/癸)人有十等(王至/台)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供神
也今有司曰汝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
王之法曰有亡荒阅(荒大也阅蒐也有亡/人当大蒐其众也)所以
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楚文/王也)作仆区之法(仆区/刑书)
卷五 第 8b 页
(名)曰盗所隐器(隐盗所/得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
(行善法故能启/疆北至汝水也)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
而舍之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
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萃集也天下/逋逃悉以纣)
(为渊薮集/而归之)故夫致死焉(人欲致死/讨纣也)君王始求诸
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
有所在矣(言王亦/为盗)王曰取而臣以往(往去/也)盗有
宠未可得也(盗有宠王/自谓也)遂舍之(赦无/宇也)
八年石言于晋魏榆(魏榆/晋地)晋侯问于师旷曰石
卷五 第 9a 页
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谓有精神凭/依石而言也)
然民听滥(滥失/也)抑臣又闻之(抑疑/辞也)曰作事不时
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
民力雕尽(雕伤/也)怨讟并作莫保其性(性命也民/不敢自保)
(其性/命也)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
(虒祁/地名)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子野师/旷字也)君子之
言信而有徵故怨远于其身(怨咎远/其身也)小人之言
僭而无徵故怨咎及之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
必有咎夫子知之矣叔弓如晋贺虒祁也(贺宫/成)
卷五 第 9b 页
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虒祁也史赵见子大
叔曰甚哉其相蒙(蒙欺/也)可吊也而亦贺之大叔
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言诸侯/畏晋非)
(独/郑)
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甘人甘大夫阎/嘉阎县大夫)
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阴戎陆浑之/戎颍周邑)王使詹
桓伯辞于晋(辞责让之也/桓伯周大夫)曰文武成康之建母
弟以藩屏周亦其废坠是为(为后世废坠兄弟/之国当救济之也)
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禦螭魅(言梼杌略举/四凶之一也)
卷五 第 10a 页
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于三危也瓜州今敦煌)
(也)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僖公十五年晋/惠公自秦归二)
(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戎有
中国谁之咎也(咎在/晋)后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
不亦难乎(后稷修封疆殖五谷/今戎得之唯畜牧也)伯父图之我在
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
有谋主也(民人谋主宗/族之师长)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
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伯父犹/然则虽)
(戎狄无/所可责)叔向谓宣子曰文之伯也岂能改物(言/文)
卷五 第 10b 页
(公虽霸未能改/正朔易服色)翼戴天子而加之以恭(翼佐/也)
文以来世有衰德而暴蔑宗周(宗周/天子)以宣示其
侈诸侯之贰不亦宜乎且王辞直子其图之宣
子悦使赵成如周致阎田反颍俘
筑郎囿季平子欲其速成叔孙昭子曰诗云经
始勿亟庶人子来(言文王始经营灵台非急疾/之众民自以子义来劝乐为)
(之)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剿劳/也)无囿犹可无民
其可乎
十二年楚子次于乾溪(在谯国城/父县南)仆析父从(楚/大)
卷五 第 11a 页
(夫)右尹子革夕(子革郑丹也/夕暮见也)王见语曰今吾使
人于周求鼎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今周服
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
伯父昆吾旧许是宅(陆终氏生六子长曰昆吾/少曰季连季连楚之祖故)
(谓昆吾为伯父也昆吾尝/居许故曰旧许是宅也)今郑人贪赖其田而
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
不爱鼎郑何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
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四国陈蔡/二不羹也)
卷五 第 11b 页
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乎王入析父谓子革
曰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
(讥其顺王心/如响应声)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
斩之矣(以巳喻锋刃欲自摩/厉以断王之淫慝)王出复语左史倚
相趍过(倚相楚/史名也)王曰是良史也能读三坟五典
八索九丘(皆古/书名)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
(周穆王/肆极也)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
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谋父周卿士也/祈父司马掌甲)
(兵之职/招其名)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获没不/见篡弑)臣问其诗
卷五 第 12a 页
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
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愔愔安/和貌也)
(式用也/昭明也)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金玉取/其坚重)形民
之力而无醉饱之心(言国之用民当随其力任/如金冶之器随器而制形)
(故言形民之力去/其醉饱过盈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
(深感子/革之言)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克胜/也)仲尼曰古
也有志克巳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
此岂其辱于乾溪
十三年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南蒯季氏/费邑宰也)
卷五 第 12b 页
蒯以费叛叔弓围费弗克败焉(为费人/所败)平子怒
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区夫/鲁大)
(夫)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
共其乏困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
居邑若惮之以威惧之以怒民疾而叛为之聚
也若诸侯皆然费人无归不亲南氏将焉入乎
平子从之费人叛南氏
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白狄/之别)鼓人
请以城叛穆子弗许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
卷五 第 13a 页
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好恶不
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愆过也/适归也)或以吾城叛吾
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若
所好何(无以复/加所好)若其弗赏是吾失信也何以庇
民力能则进否则速退量力而行吾不可以欲
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
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
姑修而城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
以事君也穆子曰吾以事君也获一邑而教民
卷五 第 13b 页
怠将焉用邑邑以贾怠不如完旧(完犹/保守)贾怠无
(卒终/也)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
君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知/义)
(所/在)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
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
十八年火始昏见(火心/星也)梓慎曰七日其火作乎
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裨灶曰不用吾言
郑又将火(前年裨灶欲用瓘/斝禳火子产不听)郑人请用之子产
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
卷五 第 14a 页
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
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
或信(多言者或/时有中也)遂不与亦不复火
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生太子建及即位使伍
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
建可室矣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南/夷也)无极言于楚子曰晋
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僻陋故弗能与争若大
城城父而寘太子(城父今襄/城城父县)以通北方王收南
卷五 第 14b 页
方是得天下王说从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
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时门郑/城门也)国人请
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觌见/也)龙斗
我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渊龙/之室)吾无求于龙
龙亦无求我乃止也(言子产/之智)
二十年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
城之外叛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
王信之问伍奢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一过纳/建妻)
信于谗王执伍奢(忿奢/切言)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
卷五 第 15a 页
子未至而使遣之(知太子冤/故遣令去)太子建走宋王召
奋扬奋扬使城父人执已以至王曰言出于余
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
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佞才/也)不能苟贰奉初以
(奉初命/以周旋)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
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
是再奸也(奸犯/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
(善其言/舍使还)无极曰奢之子才若在吴必忧楚国盍
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
卷五 第 15b 页
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棠君奢/之长子)
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智不逮(自以智/不及员)我能死尔
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
不可以莫之报也父不可弃(俱去为/弃父也)名不可废
(俱死为/废名)尔其勉之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
大夫其旰食乎(将有吴患/不得早食)楚人皆杀之员如吴
言伐楚之利于州于(州于吴/子僚也)
齐侯疥遂痁(痁疟/疾也)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
多在(多在/齐)梁丘据与裔𣢾(二子齐/嬖大夫)言于公曰吾
卷五 第 16a 页
事鬼神也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
忧是祝史之罪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
于祝固史嚚以辞宾(欲杀嚚固以辞/谢来问疾之宾)公悦告晏
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
武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
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
(家无猜疑之事故/祝史无求于鬼神)建以语康王(楚王/也)康王曰神
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五/君)
(文襄灵/成景也)公曰据与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
卷五 第 16b 页
于祝史子称是语也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
内不废(无废/事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祝史荐信无
愧心矣(君有功德祝史/陈说之无所愧)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
福祝史与焉(与受国/福也)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
君使也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
辟违斩刈民力暴虐淫纵肆行非度不思谤讟
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
言罪也(以实白神是/为言君之罪)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盖/掩)
(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求媚(作虚辞以/求媚于神)是以鬼神
卷五 第 17a 页
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
为暴君使也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
(言非诛祝/史所能治)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
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衡鹿舟鲛虞候祈望皆官名也/言公专守山泽之利不与民共)布常无艺(艺法/制也)
(言布政/无法制)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违去/也)
宠之妾肆夺于市(肆放/也)外宠之臣僭令于鄙(诈/为)
(教令于/边鄙也)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
损聊摄以东(聊摄齐/西界也)姑尤以西(姑尤齐/东界也)其为人
卷五 第 17b 页
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耶君若
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悦使有司宽政毁
关去禁薄敛已责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
子犹驰而造焉(子犹梁/丘据)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
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
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宰
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益也/泄减也)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亦如/羹)君所谓可
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君所
卷五 第 18a 页
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
而不奸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
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二十五年会于黄父郑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
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
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
夫礼天之经(经者道/之常也)地之义(义者利/之宜也)民之行(行/者)
(人所/履行)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日月星/辰天之)
卷五 第 18b 页
(明/也)因地之性(高下刚柔/地之性也)生其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用其
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气为五味(酸咸辛/苦甘)发为五色(青黄/赤白)
(黑发/见也)章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滋/味)
(声色过则/伤性也)是故为礼以奉之(制礼以/奉其性)民有好恶
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此六者皆禀阴阳/风雨晦明之气)是故审
则宜类以制六志(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哀有哭
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哀乐不失乃
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协和/也)简子曰甚哉
礼之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经/纬)
卷五 第 19a 页
卷五 第 20a 页
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
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
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悦乃止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
此乎(景公自知德不能/久有国故叹也)晏子曰敢问何谓也公
曰吾以为在德对曰如君之言其陈氏乎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
民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义取虽/无大德)
(要有喜悦之/心式用也)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
卷五 第 20b 页
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公曰善哉是可
若何对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大
夫不收公利(不作/福也)公曰善哉我不能矣吾今而
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
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恭而
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箴谏/也)兄爱而友弟敬
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从不自/专也)
听而婉(婉顺/也)礼之善物也公曰善哉
卷五 第 21a 页
二十七年楚左尹却宛直而和国人悦之(以直/事君)
(以和/接类)鄢将师为右领(右领/官名)与费无极比而恶之
谓子常曰子恶欲饮子酒(子恶/却宛)又谓子恶令尹
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巳
甚吾无以酬之若何(酬报/献)无极曰令尹好甲兵
子出之吾择焉取五甲五兵曰寘诸门令尹至
必观之而从以酬之及飨日帷诸门左(张帷陈/兵甲其)
(中)无极谓令尹曰吾几祸子子恶将为子不利
甲在门矣子无往令尹使视郤氏则有甲焉不
卷五 第 21b 页
往召鄢将师而告之将师退遂令攻却氏且爇
(爇烧/也)子恶闻之自杀国人弗爇令尹炮之(炮/燔)
(也)尽灭却氏之族党杀阳令终与晋陈及其子
(皆却/氏党)国言未巳进胙者莫不谤令尹(进胙国/中祭祀)
(也谤/诅也)沈尹戌言于子常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
知其罪而子杀之以兴谤讟至于今不巳(左尹/郤宛)
(也中厩尹/阳令终)戌也惑之仁者杀人以掩谤犹弗为
也今吾子杀人以兴谤而弗图不亦异乎夫无
极楚之谗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吴(在十/五年)出蔡侯
卷五 第 22a 页
(在二十/一年)丧太子建杀连尹奢(在二/十年)屏王之耳
目使不聪明不然平王之温惠恭俭有过成庄
所以不获诸侯迩无极也(迩近/也)今又杀三不辜
以兴大谤(三不辜却氏/阳氏晋陈氏)几及子矣子而不图将
焉用之夫鄢将师矫子之命以灭三族三族国
之良也吴新有君(光新/立)疆埸日骇楚国若有大
事子其危哉智者除谗以自安今子爱谗以自
危甚矣其惑也子常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图子
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
卷五 第 22b 页
言乃止
二十八年晋魏献子为政(魏舒/也)以司马弥牟为
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
戊为梗阳大夫(戊魏舒/庶子)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
于王室(二十二年辛乌/帅师纳敬王)故举之魏子谓成鱄(鱄/晋)
(大/夫)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对曰何也戊
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远疏/远也)近不偪同(不偪/同位)居利
思义(不苟/得)在约思纯(无滥/心)虽与之县不亦可乎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
卷五 第 23a 页
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
善所在亲疏一也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
子曰辛来今汝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汝行乎
敬之哉母堕乃力(堕损/也)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
为义曰近不失亲(谓举/魏戊)远不失举(以贤/举)可谓义
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先赏王室之/功故为忠也)曰魏
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梗
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上魏/子)其大宗赂
以女乐(讼者之/大宗)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
卷五 第 23b 页
(二人魏子/属大夫)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
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魏子/之庭)
馈入召之(召二大/夫食)比置三叹魏子曰吾闻诸伯
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
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言饥/甚)馈之始
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
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腹为
君子心属厌而巳(属足也言小人之腹饱犹/知厌足君子心亦宜然)
子辞梗阳人(言魏氏/所以兴)
卷五 第 24a 页
定公
四年郑子大叔卒晋赵简子为之临甚哀曰黄
父之会(在昭二/十五年)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
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以能/骄人)无复怒
(复重/也)无谋非德(非所/谋)无犯非义(言简子能用善/言所以遂兴也)
吴子伐楚陈于柏举败之五战及郢楚子济江
入于云中(入云梦/泽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
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郧公辛之弟怀将
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蔓/成然)
卷五 第 24b 页
(之子斗辛也昭十四/年楚平王杀成然也)辛曰君讨臣谁敢雠之君
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雠诗曰柔亦不茹刚亦
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彊禦唯仁者能之(言仲山/甫不避)
(彊凌/弱也)违彊凌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
废祀非孝也(杀君罪/应灭宗)动无令名非智也必犯是
余将杀汝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申包胥如
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荐数也/言吴贪)
(害如/蛇豕)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
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
卷五 第 25a 页
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伏犹/处也)下臣何敢
即安立依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七日秦师乃出
五年申包胥以秦师至吴师大败吴子乃归楚
子入于郢初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江夏/竟陵)
(县西有/臼水)蓝尹舋涉其帑(舋楚/大夫)不与王舟及宁王
欲杀之(宁安/定也)子西曰子常唯思旧怨以败君何
效焉王曰善使复其所吾以志前恶(恶/过)王赏斗
辛王孙由于申包胥斗怀(皆从王/有大功)子西曰请舍
卷五 第 25b 页
怀也(以初谋/杀王故)王曰大德灭小怨道也(终从其兄/免王大难)
(是大/德也)申包胥曰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
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子旗蔓成然也/以有德于平王)
(求无厌平/王杀之)遂逃赏
九年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
(之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也)君子谓子然于是
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加犹/益弃)
(不责其/邪恶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䒥甘棠勿
剪勿伐召伯所苃(召伯决讼于甘棠之下诗人/思之不伐其树苃草舍也)
卷五 第 26a 页
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
然无以劝能矣
哀公
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遂入越越子以甲
楯五千保于会稽(上会/稽山)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
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
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
(所加惠赐/皆得其人)亲不弃劳(推亲爱之诚/则不遗小劳)与我同壤
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
卷五 第 26b 页
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巳(食消也/巳止也)弗听退而
告人曰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谓吴宫室废/坏当为汗池)
(二十二年/越入吴)越及吴平吴之入楚(在定/四年)使召陈怀
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
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无田者从/党而立)逢猾当公
而进(不左/不右)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
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也
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楚为吴/所胜也)对曰国之有
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
卷五 第 27a 页
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如伤恐/惊动)其亡也以
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芥草/也)楚虽无德亦不艾杀
其民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而未见德焉祸之
适吴其何日之有(言今/至也)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
乃脩旧怨(言吴不脩德而/脩怨所以亡)吴师在陈楚大夫皆
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
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
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
(平地作室/不起坛)器不彤镂(彤丹也/镂刻也)宫室不观(观台/榭也)
卷五 第 27b 页
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选取坚厚/不尚细靡)在国
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供其乏困在军熟食者
分而后敢食(分犹/遍)其所尝者卒乘与焉(所尝甘/珍非常)
(食)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疲劳死知
不旷(知身死不/见旷弃)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
(易犹/反)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
御焉(妃嫱贵者嫔御/贱者皆内官也)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
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雠而用之日
新夫先自败也巳安能败我
卷五 第 28a 页
六年楚有云如众赤鸟夹日而飞三日楚子使
问诸周太史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日为人君/妖气守之)
(故为当/王身)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禜禳/祭)王曰除
腹心之疾而寘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
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不禜孔子曰楚
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十一年吴子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
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吴
也夫(豢养也若人养犠/牲非爱之将杀之)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
卷五 第 28b 页
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欲得/吴也)得志于齐犹获石
田也无所用之(石田不/可耕)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
医除病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弗听使于
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欲以避/吴祸)反役王闻
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属镂/剑名)将死曰树吾墓槚槚
可材也吴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
道也(越人朝之伐齐/胜之盈之极)
季孙欲以田赋(丘赋之法因其田财通出马一/匹牛三头今欲别其田及家财)
(各为一赋/故言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不公/答)
卷五 第 29a 页
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行政/事)度于礼施取其
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丘十/六井)
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
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
苟而行之又何访焉
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
无盟矣(子路信诚故欲得与/相要誓而不须盟也)使子路子路辞季
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
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
卷五 第 29b 页
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
由弗能(济成/也)
二十四年公子荆之母嬖(荆哀公/庶子)将以为夫人
使宗人舋夏献其礼(宗人/礼官)对曰无之公怒曰汝
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
公及武公娶于薛(武公/敖也)孝惠娶于商(孝公称惠/公弗皇也)
(商/宋)自桓以下娶于齐(桓公始/娶文姜)此礼也则有若以
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公卒立之而以荆为
太子国人始恶之(恶公/也)
卷五 第 30a 页

群书治要卷第六
卷五 第 30b 页
卷五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