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184-059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山集卷十三
            宋 文天祥 撰
  序   孙容庵甲藁序
容庵孙先生早以文学自负授徒里中门下受业者常
数十晚与世不偶发其情性于诗今其家集甲乙丙汇
为三帙当先生无恙时乙官湖王公介为序丙今念斋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184-0590d.png
陈公彬笔也独甲篇首无所属太史公将以自序云尔
不幸未就赍志以殁后二十二年先生之子演之孙应
角出其本命予序以补其遗先生之为诗纵横变化千
态万状前二公模写极矣后生小子于前辈畦径不能
窥也独尝往来容庵知先生所以为诗者今夫山一卷
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
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天下之奇观莫具于山水山水非有情者莫之为而为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184-0591a.png
何哉传曰山薮藏疾江海纳污则其所容者众也先生
之庵介于阛阓敞二寻高为楹不踰丈求其领略江山
收拾风月则亦无有乎尔然先生读书白首不辍皇王
帝霸之迹圣经贤传之遗下至百家九流闾阎委巷人
情物理纤悉委曲先生旁搜远绍盖朝斯夕斯焉是百
世之上六合之外无能出于寻丈之间也以一室容一
身以一心容万象所为容如此此诗之所以为诗也先
生名光庭字懋(阙/)居庐陵富川以诗书世家今其子惟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184-0591b.png
终放情哦讽为诗门再世眷属其孙懋于文学方翘翘自厉发矢于持满流波于既溢以卒先生为诗之志诗
之道其昌矣乎予里人也知先生为诗之故与其所以积
累继述者因发之以补二序之未及云
   危恕斋论序
近世有骊塘巽斋二危论行于世予读其文庶几前辈
之彷佛者矣吾州恕斋危先生其所为论积成帙学者
争传为矜式先生学为桑梓之宗行为章甫逄掖之望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184-0591c.png
放而为文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临川庐陵之危是
或一道也抑二危以此决科发身而先生不偶于埸屋
以死则所遇之足悲也虽然遇不遇无足计也于其人
而已然则学恕斋为文尚从其人求之
   金匮歌序
金匮歌者乡前辈王君良叔之秘医方也初良叔以儒
者涉猎医书不欲以一家名一日遇病数十辈同一证
医者曰此证阴也其用某药无疑数人者骈死医者犹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184-0591d.png
不变良叔曰是证其必他有以合少更之遂服阳证药
自是皆更生焉良叔冤前者之死也遂发念取诸医书
研精探索如其为学然久之无不通贯辨证察脉造神
入妙如庖丁解牛伛偻承蜩因自撰为方剂括为诗歌
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曰吾平生精神尽在
此矣其子季浩以是为名医其子庭举蚤刻志文学中
年始取其所藏读之今医遂多奇中一日出是编予然
后知庭举父子之有名于人其源委盖有所自来矣天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184-0592a.png
下岂有无本之学哉世道不淑清淳之时少乖戾之时
多人有形气之私不能免于疾世无和扁寄命于尝试
之医斯人无辜同于岩墙桎梏之归者何可胜数齐高
疆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曰九折臂而成医言屡尝
而后知也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言尝之久而后
可信也人命非细事言医者类致谨如此然则良叔齐
楚人所云医也若庭举承三世之泽其得不谓之善医
矣乎予因谓廷举曰凡物之精造物者秘之幸而得之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184-0592b.png
者不敢轻然其久未有不发周公金縢之匮兄弟之秘
情也至成王时而发艺祖金匮之誓母子之秘言也至
太宗时而发君所谓金匮歌者虽一家小道然祖宗之
藏本以为家传世守之宝其为秘一也子之发之也以
其时考之则可矣庭举曰大哉斯言予祖之泽百世可
以及人予为子孙不能彰悼先志恐久遂沈泯上贻先
人羞敢不承教以广之于人予嘉庭举之用心因为序
其本末如此良叔讳朝弼季浩讳渊庭举名槐云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184-0592c.png
   张宗甫木鸡集序
三百五篇优柔而笃厚选出焉故极其平易而极不易
予尝读诗以选求之如曰驾言陟崔嵬我马何虺隤
我姑酌金罍维以不永怀如曰自子之东方我首如飞
蓬岂无膏与沐为谁作春容诗非选也而诗未尝不选
以此见选实出于诗特从魏而下多作五言耳故尝谓学
选而以选为法则选为吾祖宗以诗求选则吾视选为
兄弟之国予言之而莫予信也一日吉水张彊宗甫以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184-0592d.png
木鸡集示予何其酷似选也从宗甫道予素宗甫欣然
便有平视曹刘沈谢意思三百五篇家有其书子归而
求之所谓吾道东矣
   赵维城洗冤录序
汉法杀人者死我国家式敬由狱尤于人命重致意焉
法轻重相去一毛转移蔽欺其谬千里吾儒坐论书
史志其大者固自以司空城旦之书柱后惠文之学为
不必讲不必讲可也而一日临事懵然受成其为误不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184-0593a.png
少爱人利物之心谓之何哉近世宋氏洗冤录于检覆
为甚备宋氏多所扬历盖履之而后知吾邦赵君与揲
甫阶一命而能有志乎民反覆驳难推究其极于宋氏
有羽翼之功矣使君自此有中外之迹日增月益岂曰
小补之哉书曰狱货非宝惟府辜功又曰无或私家于
狱之两辞祥刑之本也读赵君此编而于书再三焉虽
不中不远矣
   龚知县帅正录序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184-0593b.png
讼九五曰尚中正下四爻竟至于不讼子曰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惟上九一爻犯终凶至锡带三禠岂帅之者
之罪哉居卦之终为险健之极冀其矫揉非百倍其力
有所不能兹易所以为忧患之书也龚君子辉宰庐陵
其听讼必据经守法不肯少委折以二民听凡断笔备
书之册踰年几三帙名曰帅正录大哉君之用心乎庐
陵讼最繁自君视事日以销杀从所帅也然犹不免于
有录而录不免于再且三风俗所积其嚣也久矣夫岂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184-0593c.png
一朝一夕之故县古诸侯也使君私其土子其人教化
之入人也深则是录可以无作今之县三年一替君之
所试曾几何时读是录也庶几期月而可者矣子路问
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君而以无倦行之是录
也固筌蹄之粗也欤君名日升豫章人
   萧焘夫采若集序
选诗以十九首为正体晋宋间诗虽通曰选而藻丽之
习盖日以新陆士衡集有拟十九首是晋人已以十九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184-0593d.png
首为不可及十九首竟不知何人作也后江文通作三
十诗拟晋宋诸公则十九首邈乎其愈远矣予友云屋
萧君焘夫五年前善作李长吉体后又学陶自从予游
又学选今则骎骎颜谢间风致惟十九首悠远慷慨一
唱三叹而有遗音更数年云屋进又未可量也十九首
上有风雅颂四诗俟予山居既成俯仰温故又将与君
细评之
   罗主簿一鹗诗序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184-0594a.png
诗所以发性情之和也性情未发诗为无声性情既发
诗为有声閟于无声诗之精宣于有声诗之迹前之二
谢后之二苏其诗瑰伟卓荦今世所脍炙然此句之韵
之者耳梦草池塘精神相付属对床风雨意思相怡愉
传曰立见其参于前在舆见其倚于衡谢有焉乐则生
生则恶可已苏有焉东溪君嗜诗叔曰北谷而云谷又
其弟鹤鸣子和埙吹篪应天和流动雍和一堂所谓无
声之诗也噫谢之乐不能兼苏苏之乐不能兼谢东溪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184-0594b.png
君合苏谢而一之其乐庸有既乎若夫君所以句之韵
之者予非能诗又焉能评其归问之二谷
   新淦曾季辅杜诗句外序
杜诗旧本病于篇章之杂出诸家注释人为异同淦北
山子曾季辅平生嗜好于少陵最笃编其诗仿文选体
歌行律绝各为一门而纷纷注释自以意为去取意之
所合列于本文下方如东莱诗纪例而总目之曰少陵
句外予受而读其凡盖甚爱之既录其副则复慨然曰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184-0594c.png
世人为书务出新说以不蹈袭为高然天下之能言众
矣出乎千载之上生乎百世之下至理则止矣虚其心
以观天下之善凡为吾用皆吾物也是意也东莱意也
而北山子得之观舞剑而悟字法因解牛而知养生予
也受教于北山子矣
   忠孝提纲序
江流滔滔日夜无声水之常也至于石触之鸣风激之
为波则水之所遭拂乎常矣为臣忠为子孝出于夫人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184-0594d.png
之内心有不待学而知勉而行者古之人都俞吁咈定
省温凊行乎忠孝之实而不必以名知于人此人道之
自然也若夫处时之变遭事之不幸始有不得已而忠
孝之名归焉则亦有可悯者矣帚斋郭君某有感于忠
孝之事既取古人之大节胪分而为之书又裒皇朝事
为后卷君之用心所谓先立其大者吾读其书盖世变
存焉非徒纂集之末而已抑有愿与君讲者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士君子之于天下固不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184-0595a.png
必食君之禄而后为忠亲存而后为孝也语曰仁以为
己任死而后己义理之责庸有既乎君更以是推广其
说使人人知忠孝之为切已事常也由其道变也不失
其节则于世教岂曰小补之哉
   八韵关键序
八韵关键者义山朱君时叟所编赋则也魏晋以来诗
犹近于三百五篇至唐法始精晚唐之后条贯愈密而
诗愈漓矣赋亦六艺中之一观雅颂大约可考骚辨作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184-0595b.png
而体已变风气愈降赋亦愈下由今视乾淳以为古由
乾淳视金在镕有物混成等作又为古矧长杨子虚而
上胡可复见然国家以文取人亦随时为高下虽有甚
奇杰之资有不得不俛首于此若朱君立例严用功深
盖亦深达于时宜者朱君执此以往一日取先场屋然
后舍而弃之肆力于为文其于古也孰禦虽然又岂惟
文哉
   壬戌童科小录序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184-0595c.png
景定壬戌童子十人挑诵国子监既中试中书如初考
吾里王元吉为首该恩许两试太常以次九人一试童
子归而课业当为来科新进士否则再试能文中即待
年出官矣噫其亦咄嗟乎哉山林之士白首佔毕有终
身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者童子未离幼学已得以
所长颉颃当时虽其得于天者不凡而贵之也人无异
辞然世之厄于命者何限若此独不以自幸哉童子岁
月方来而未艾也天下事有大于科目之学者矣则将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184-0595d.png
何如韩子送张童子序曰暂息乎其所已学者而勤乎
其所未学者予谓童子其所已学者经也经载道书也
童子向记其言语而已而沉潜义理变化气质蕴之为
德行行之为事业未之及也童子而能自其所已学者
温习维绎深加履践希贤希圣求之有馀师而其所未
学者徐徐而勤之不为后也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
豫当其可之谓时童子有之予也有志乎竞辰者日斯
迈而月斯征愧悔多矣敢无以相童子童子倘有利于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184-0596a.png
予言矣乎
   题家保状序
吾乡孙幼宾善与人周旋受人托必忠吾党之士多与
为知识三岁大比其欲结保就试者率以状转授俾上
之有司幼宾无所爱力每科辄结至数百保榜揭之日
籍中多得人由是中礼部者常有之从事数科今又将
诏岁人争以幼宾为有验虽幼宾亦不能自己一日持
其籍以告予曰君畴昔籍中人也其为我序之予不能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184-0596b.png
辞焉按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此乡
举里选之风也考诸族师则五家十家五人十人又使
相保相爱刑罚庆赏相及相共凡保必有连坐古以德
行取人于此犹有取尔周官之法度与关雎麟趾之意
固不相悖也进士始于隋唐本朝沿袭不改日引月长
弊倖浸出上之所以关防禁制者务尽其术若家保状
其一也科目与乡举里选自不同然其所以立法之意
殆相似然吾州士风接欧周胡杨之遗知所自爱其丽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184-0596c.png
于族师之禁固鲜矣幼宾作事必履实其所受托亦不
轻所任刑罚之相及相共者吾又固为幼宾一保吉为
州钜应试二万馀然他日得之率是知名之翘翘者幼
宾自此网罗无遗使千佛之名尽萃于一籍则幼宾继
今皆庆赏之日也吾为子贺不既多乎幼宾曰嗜欲将
至有开必先君言且验矣吾籍屡验不一验将徼福于
君请执此以往
   又家保状序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184-0596d.png
吾尝观李肇记唐科举事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
才投刺谓之乡贡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籍而
入选谓之春关将试相保谓之合保既捷列姓名于慈
恩寺塔谓之题名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进士之
为贵于天下其来尚矣某吉水人肯为吾党裒梓家保
状使不烦自投于官殆好事者介予所知识以其籍求
序予前一夕梦有持一卷来曰桂籍得此梦若验焉者
是籍之人由秀才试举场由乡贡试春关拜座主叙同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184-0597a.png
年赴题名所入曲江会将必自此合保始虽然使君籍
而止得科目人也吾何观焉天下事盖有大于此者矣
仁山苍苍文水泱泱欧周胡杨休有耿光独无追遗芳
而昌之者欤吾之望君籍也如此
   新淦曾叔仁义约籍序(名公/𦬊)
财利在天地间为义理之贼三代以下选举不以德行
士虽为圣贤犹将从科目以进举于乡里固得时行
道之发轫也然士方穷时骤得一举属有千里之役无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184-0597b.png
所取资不得已俛首屈意以为此之求是不待仕固已
贼其心矣此义约之所以不可废也予至新淦亲党曾
君叔仁出其所谓青云约魁星约者其为约视他郡特
有寓公助送之例可以观是邦之风矣吾党之士九与
斯籍名荐书走在所居者无深责行者无复顾昌其气
以从事于文蹇蹇谔谔进奉天子之对由此培植为他
日贤公卿大夫殆此籍有助焉然则区区周急义之末
者耳其于人才有关系则于后之世道不为无益其为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184-0597c.png
义不亦大哉   送隆兴邹道士序
新吴昭德观或传西晋刘仙人飞升之地其观前井犹
仙人时丹井也今邹高士居其观亦以炼丹名或曰高
士仙人之徒与予诘其所以为丹则高士之丹非仙人
之丹也仙人之所谓丹求飞升也高士之所谓丹求伐
病也仙人之心狭于成已高士之心溥于济人且夫兼
人已为一致合体用为一原吾儒所以为吾儒也重已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184-0597d.png
而遗人知体而忘用异端之所以为异端也高士非学
吾儒者而能以济人为心噫高士不贤于仙人欤
   送彭叔英序彭叔英以秀才精躔度推予命谓刚星居多意若他日
可为国家当一面者巽斋欧阳先生以三命折之具为
之说与叔英辨予命叔英既错下一算又累先生齿颊
顾区区何足以当之抑叔英所以许予谓主命得火行
限得金孛罗计故至于有主杀伐等语虽然此以论项籍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184-0598a.png
关侯敖曹擒虎之流则可而世固有不必如此而为名
将帅者矣非叔英之所知也予独以为阴阳大化絪缊
磅礴人得之以生其为性不出乎刚柔而变化气质则
在学力如叔英之说某星主刚某星主柔得刚者必不
能柔得柔者必不能刚则是学力全无所施而一切听
于天命圣贤论性等书俱可废已予性或谓稍刚殆柳
子厚所谓奇偏者凛焉朝夕惟克治矫揉惧陷于恶敢
以命为一定不易之归乎叔英怃然曰予言命君言性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184-0598b.png
命之矣抑予所以为君言者自谓不诬士固各有志子
之志愿闻所向请转与巽斋直之诸葛孔明与石广元
徐元直孟公威游学荆州尝曰卿三人仕进可至郡守
刺史三人问其所志孔明笑而不言予非孔明也予之
志岂叔英得窥哉
   送王山立序
官湖王先生以文章名家其子山立无忝于弓冶之业
蚤携琴书相从诸公笔砚间既而曰士不为司马子长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1184-0598c.png
游不足以为学于是上下四方者几年于行今游且倦
矣湖海之风波浸恶山林之岁月渐长敛其如川方至
之锐以就于霜降水涸之实山立将从事乎此昔孙泰
山为养索游范文正公给以月俸三千遂得留意于学
卒为一世师表诚斋素贫得刘氏馆以故旁搜远绍及
读世间未见之书南渡以来称儒宗焉二先生之事夫
人而可为也会有拈出故事以嘉惠山立者其静以待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1184-0598d.png
   与山人黎端吉序
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
踰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山人黎端吉
客吾门旬日风雨旦稍霁入吾山一瞬而还若有德色
问之则山川巨细情状变态信手图画如山中生长然
者何其敏也黎氏祖为吾乡罗氏葬地百年效验翁不
见端吉食其报又能以术世其家翁信未死哉端吉遗
予地予方撰屦出郊而端吉又溯十八滩上矣临别叙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1184-0599a.png
其说其归也为予复来乎
   赠林梅所序
何所无花屈擅兰陶擅菊林擅梅乃若有定所然古者
以功为地之封建后世以文为花之封建屈之骚陶之
辞林之诗皆有功于花是故花托于斯文而后得其所
焉噫九畹三径今无复存林之孙羲独能世袭孤山与
花周旋所谓居其所而不迁者君充拓门庭于诗道益
进岂惟克有土地抑亦光昭其先君之功懋哉懋哉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1184-0599b.png
   送项巽可入南序
东坡作韩文公庙碑诗云作书诋佛讥君王要观南海
窥衡湘坡在南方亦云兹游最奇绝又云兹游奇绝冠
平生当文公諌佛骨岂故欲为揭阳之行坡不幸罹党
祸乃以炎方为夸自古诗人大言而非情往往如此吾
乡项兄巽可与权之度岭也访予于玉虹予问子非不
得已是行何为则曰巽可生也有四方之志弱冠时尝
一至番禺已而走上饶参叠山拜东冈古为然后经浔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1184-0599c.png
阳出赤壁登黄鹤楼今也又将往见东冈吾所学子长
游也他时入南者以风土为惮与权年未三十神泽而
气强担簦行数千里如适其东家是其要观南海而从
奇绝之游者非诗人大言类也子长南游江淮上会稽
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学斋鲁过梁楚以归而
平生车辙独未至广与权今游子长之所未游从而遍
历吴楚按子长东南故迹登淮山以望中原以庶几尽
见天下之奇子长作史记序三千年事为五十万言汉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1184-0599d.png
至今又千有馀年不知与权后之所书其详略如何书
成以谂我   送赖伯玉入赣序
赖君成孙伯玉号竹涧五云人自幼已好诗长而浸癖
有甲乙藁行于人戊午出宜春道中得诗三十归而裒
以附于乙自是以行为趣一日以书抵予曰某也将溯
十八滩践空同非子宠兹行彼之山灵水神未易屈降
赖君之行殆不苟然赣之胜处如郁孤如八境如廉泉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1184-0600a.png
如尘外寺则如慈云天竺在唐有香山品题至今墨迹
如新入本朝东坡山谷之流交有以发其奇而长其光
价而东坡踪迹之密精神之著又其尤者也赖君触目
为思开口成句而骚人墨客之遗又有以动其亹亹焉
者虚而往实而归此行稡宜春章贡之得其自足之成
丙藁可知也君之兹役予何能赞一辞抑予有请焉君
方盛年于诗之道其所造已非他人以一句一字名世
者比以君之资其当他有所进乎司马子长足迹几遍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1184-0600b.png
天下后来竟能成就史记一部或议子长所用小于所
得少陵号诗史或曰读书破万卷止用资得下笔如有
神耳颇致不满韩昌黎因为文章浸有见于道德之说
前辈讥其倒学然犹不为徒文卒得以自附于知道横
渠早年纵观四方上书行都超然有凌厉六合之意范
文正因劝读中庸遂与二程讲学异时德成道尊卓然
为一世师表其视韩公所为盖益深远矣今君挑包负
笈将四方上下以来为诗予也不止望其为前所称骚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1184-0600c.png
人墨客者因诵言诸公之失得如此君且行矣归而求
之有馀师
   送李秀实序
三月二日予有行役宿郊外次日昧爽有来谒者视之
李君秀实也李君初不之识一见察其为能言士坐定
出诗三首其自序末句曰他事无求求者道莫教徒手
只空辕今人有好为尊大以道统属已自任终日瞑目
夜半授佞已者二三言曰道在是矣隐君授书孺子取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1184-0600d.png
履昔人以为近于鬼物往往类是李君之求其诸此之
求欤李君曰予知不及此予丈夫也桑弧蓬矢之志将
于子长游发之噫嘻子长尽天下之观一部史记取资
于此先民有言杜子美读书万卷止用资得下笔有神
耳予固为子长惜也横渠先生早年英迈之气奋不可
禦上书行都纵观四方后乃精思力践以其学接孔孟
之绪朱文公赞之曰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彻皋比一
变至道懿哉渊乎李君所欲求者道也则子长之终身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1184-0601a.png
不足师法横渠何可当也颜何人哉晞之则是于李君
之别也书此以赠
   送彭和父游学序
彭江西三瑞之一和父其孙也家传读书半世以教人
业以两岁无所于馆将游学以问于四方命予曰可
行乎今夫大冠峨如大裙襜如谈道理非不纚纚可听
一旦有饮食之累则弃三尺荡四维苟可以求无饥者
无所不至和父虽失馆夷然无戚容所为皇皇问馆之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1184-0601b.png
外无他算此之谓不失其本心悠悠穹壤独无知心者

   赠谈命朱斗南序
天下命书多矣五星勿论若三命之说予大槩病其泛
而可以意推出入祸福特未可知也惟太乙统纪钩索深
远以论世之贵人鲜有不合然闾阎贱微有时而适相
似者仓卒不可辨予曾谓安得一书为之旁證以窥见
造化之庶几哉最后得朱斗南出白顾山人秘传书一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1184-0601c.png
卷以十干十二支五行二十七字旁施午竖错综交互
之中论其屈伸刑冲六害察其变动生旺官印空而为
衰败死绝衰败死绝破而为生旺官印禄马不害为贫
贱孤劫未尝不富贵盈虚消息观其所归和平者为福
反是为祸其言亲切而有證予切爱之独其所著之文
可以意得不可以辞解乃循其本文变其旧读槩之以
其凡表之以其例其不可臆见者阙疑焉统纪十干干
各一诗其辞虽若专指一干而云而十干取用无不相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1184-0601d.png
通故诗虽以百数其大指数十而已亦复如白顾之例
别为之篇以附见其后使二书贯穿于一人之手彼此
以补其所不及年月日时虽相去一字之差而于铢两
轻重为不可诬矣斗南吉水拔起田间谈命皆自得之
妙予谓初事统纪失之者十之二三也继得白顾书失
之者百之二三也予观斗南用二书奇中所不在论偶
然而不中则反求之吾书书未尝失顾用书者或未尽
耳予又恨白顾书有阙疑也天命之至矣出于人之所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1184-0602a.png
俄度者不可一言而尽也吾所见斗南论命就其一家
真白眉哉是为序
   又赠朱斗南序
甲巳之年生月丙寅甲巳之日生时甲子以六十位类
之其数极于七百二十而尽以七百二十之年月加
七百二十之日时则命之四柱其数极于五十一万八
千四百而无以复加矣考天下盛时九州主客户有至
千四五百万或千七八百万荒服之外不与焉天地之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1184-0602b.png
间生人之数殆未可量也生人之数如此而其所得四
柱者皆不能越于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之外今人闾巷
间固有四柱皆同而祸福全不相似者以耳目所接推
之常有一二则耳目之所不接者安知其非千非百而
命亦难乎断矣且夫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之数散在百
二十期中人生姑以百岁为率是百岁内生人其所受
命止当六分之四有奇则命愈加少而其难断亦可知
矣尝试思之宇宙民物之众谓一日止于生十二人岂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1184-0602c.png
不厚诬而星辰之向背日月之远近东西南北天地之
气所受各有浅深则命之布于十二时者不害其同而
吉凶寿夭变化交错正自不等譬之生物松一类也竹
一本也或千焉或万焉同时而受气也然其后荣者枯
者长者短者曲者直者被斧斤者历落而傲年岁者其
所遭遇了然不侔夫命之同有矣而其所到岂必尽同
哉然则参天地之运关盛衰之数此其间气或数百年
或百年或数十年而后一大发泄必非常人所得与者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1184-0602d.png
于五十馀万造化之中不知几何可以当此而天地宝
之不常出鬼神秘之不使世人可测知也呜呼论至此
则命书可废也耶因书于欧阳先生赠月窗说后
   赠曹子政剑客序
江西剑客吾乡曹子政算命标榜也予曰子卜也而取
剑何居曰世人卖卜事谄媚捐苦口皇皇于一食之末
予恨其道之不直也如是而福如是而祸一无所回护
故予刚者之为也予言必刚者而后能听剑是以得名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1184-0603a.png
予曰噫嘻昔人有学字观公孙大娘舞剑而神剑无与
于字而回翔赴仆之间乃足以相发今子虽为卜而有
取于剑之刚者亦讵曰不宜哉或曰然则是腹剑也予
曰恶是何言子政岂口如蜜者邪或人语塞因书以遗

   赠山人黄焕甫序
黄景文焕甫乃祖赣风水名术也予里大家祖地多出
其手而焕甫以术世其家前十三四年予尝以诗送之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1184-0603b.png
又数年觉焕甫小异亟取诗更其辞而实未深知焕甫
也焕甫游从日以密讲辨日以多今也而后探其胸中
之所存果有大异乎时人者噫知焕甫晚矣焕甫尝与
予上下阡陇凡予动心骇目以为奇诡雄特辄掉头不
谓然至淡然平夷漫不起人意往往称不容口予始甚
讶之久而服其为名言也大槩焕甫之术以为崇冈复
岭则伤于急平原旷野则病于散观其变化审其融结
意则取其静势则取其和地在是矣舍是而求地亦固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1184-0603c.png
有之而非焕甫之所谓地也山人之献地者日至吾门
予使焕甫往观常不满一笑焕甫旷数年始献一地所
献真如其说予为山人所欺者多矣若焕甫真不我欺
者惜也焕甫汲汲糊口以奔走于四方以予之近且久
几不相知卒然使人一见使人爱其术而不疑斯亦难
矣予尝谓能为焕甫百指计使焕甫安居一年必能时
发天地之藏以使予欣然而不厌予方煮石山中计必
不能及此姑遂其说庶几有因予而信焕甫焕甫必能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1184-0603d.png
出所学以报所知是楚人亡弓楚人得之予又何幸焉
   赠黄璘翠微序
黄璘吾邻人得祖父风水之学间与之登山铺张造化
口角澜翻亦可爱吾馆人议以翠微名之翠微山之腰
苍苍郁郁之象山人所得称抑微乎微者地理书所谓
隐隐隆吉在其中此则粗心者所不能得其彷佛黄生
齿新而意锐更下入细工夫以庶几吾所谓微者
   赠仰颠峰拆字序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1184-0604a.png
颠峰仰宗臣以拆字之术行京师诸公赠言陈往验甚
悉予未即信试之且数年每言辄酬奇矣哉予问颠峰
曰祸福将至必先知之吾圣人则有教矣就字而言字
心画也得于心应于手夫固动乎四体之一也由此而
推资禀之强弱操术之邪正生死寿夭贫贱富贵之理
于其字画之大体而夫人之平生可一言而尽是则予
固能知之今夫卒然而遇人曰请所欲书夫人者亦倘
然应之曾不经意而子于其偏旁上下之间䌷绎解说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1184-0604b.png
曰某宜祸某宜福则其临书之际岂亦有鬼神压乎其
上诱其中而运之肘欤不然字而字耳何灵之有颠峰
曰未也天下祸福之占于其动而已木之荣枯康节不
能索之于其静一叶之坠算法生焉世人见坠叶多矣
谁知大化寄此眇末子之观字也于其心某之观字也于
其心之动是法也得之异人异人诫勿言君退思之予
推其理不可得而又动于颠峰之异则思夫圣人之于
事其存而弗论者不少矣相视一笑就用其言赠焉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1184-0604c.png
   送僧了敬序
万安僧了敬丙辰年来谒示予以夫子像予初怪之与
之语彷佛儒者气象阅诸公赏音则知其能为诗能读
先儒语录又能筑读书堂以与邑之逢掖者处而后嘉
其来意之有以也越五年予至其宫求其所谓读书堂
者观之则方裒缗敛材召审曲面势者而商度焉因知诸
公所以亟称之者书其志也敬师之竟就是役者志之
不忘也自佛入中国其徒牢护其说遂与儒者之教并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1184-0604d.png
立于天下大颠上于海上韩公屈与之交当时羁穷寂
寞之馀以其聪明识道理姑与之委曲于人情世故之
内其于变化其气质移易其心志攘除其师之教未必
有焉以今敬观之则其崛起于浮屠之中而若有得于
圣贤君子之说而凡精业勤行以学韩之学者又与之
周旋一室以上下于其间其为聪明识道理也多矣陈
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推为豪
杰然则敬师非僧之豪杰也欤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1184-0605a.png
   吉水县永昌乡义役序吉水县永昌乡某都建义役复淳熙成规也予同升陈
君某既为序则贻书于予曰愿赞一言使乡党邻里有
所凭依且庶几徼福于君之笔俾勿坏予惧不敢当以
其为义设不得辞鸣呼义役之不行而差役之纷纷何
甚也民无以相友助相扶持乙曰甲当役甲推之乙乙
复曰甲展转而听命于长民者之一语时则其权在于
官官无以自为也雁鹜行钳纸尾而进曰某宜差某有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1184-0605b.png
以私其人则改曰宜某时则其权在于吏一方之版籍
一胥主之高下其手索于多寡之实时则其权在于乡
胥闾阎之间纷争之微桀黠者乘间而起告讦因之而
差法以乱时则其权在于奸民受役者有二三年迄无
一事有不幸而杀伤盗贼丽于其境不旋踵家破时则
其权在于天今吾陈君与其乡约曰尔役月日若干尔
末减若干尔费若干至若干以上助若干一切惟公是
据处之者无愧辞承之者无拒色是役之权不在官与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1184-0605c.png
吏与乡胥与奸民与适至之天而在吾乡里和气间义
之用大矣哉利久远而无讼仁也使人知有逊让礼也
不以资奸智也盟而无敢后先信也一举而五常备焉
岂惟义哉乡之长上其申告子弟曰如是而福如是而
祸守约者久处败群者交罚使一守是法永永无斁则
其于是邦之风俗不为无小助噫亦安能下其法于天
下哉   龙泉县监漕乡举题名引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1184-0605d.png
恭惟祖宗以取士为国三岁大比所谓从数路得人古
遂江吾庐陵佳山水邑也庐陵诸老发身六一公澹庵
以学舍益公诚斋以乡举献简公以漕贡而献简生遂
江文献风流又其最近且亲者山川毓灵人物代兴高
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为题名引
 
 
 文山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