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178-00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筼匆集卷四      宋 陈耆卿 撰
 记
  思爱庵记
思爱庵在北山滕侯庙左十步台之人感怀侯德故立
庙既庙复庵其旁者侯德无穷而感且怀之者转不已
也侯以郡下末曹抗海内钜寇事具守台录及朱文公
语录中世已传故弗著间尝论自古有寇难寇未至先
卷四 第 1b 页 WYG1178-0028b.png
恐皆是也其上寇至不恐急则遁又其上寇至不恐急
不遁继以死夫继以死岂不难哉侯则不继以死继以
生侯生而一城之老稚皆得生百馀年间涵孕孳育婆
娑嬉游以织以耕以仕以学不知者自谓太平幸民坦
腹卧歌而知者流涕也知则思思之而不得见则愿见
其家人如侯在乃命侯孙仲宜迎赵夫人于武阳夫人
庵居侯庙食官斥废田半顷俾仲宜主祠事仲宜死子
昖主之田岁凶庵且日圮昖泣曰若是则非台人之所
卷四 第 2a 页 WYG1178-0029a.png
以命我也会秋中熟乃以田之入供修费先庙后庵讫
功徵记于予予惟侯天与血诚视戡难解险如饮食功
成而逊赏浓薄不计庵与庙有无何足道哉台人念忠
昖知孝故眷眷于庵与庙而庵与庙得不废虽然庵与
庙台人责也而乃以累昖昖蔬水仅给又齧之于匠石
将奈何爱根则护枝继自今庵与庙圮当修田不足当
附益予以田之逸而后责以庵与庙之劳庵与庙当益
不废侯死不可作使侯世世主侯祠不绝即所谓感怀
卷四 第 2b 页 WYG1178-0029b.png
侯德不已者也予记曩年陪庙祭尊簠横陈箫鼓撼木
末祭罢胙饮庵中而常恨庵小不足容也今既新是庵
春猿秋鹤喜动颜色士大夫将云阗雾塞酾酒张乐以
咏歌侯之德之赐夫必念其为台人之责而毋以累昖
其殆庶几乎嘉定十三年七月日记
  寄庵记
金华邵大猷有高世趣取晋人语榜其居曰寄庵求记
于余至六七不厌问之则老且至世念益薄吾将虚舟
卷四 第 3a 页 WYG1178-0029c.png
吾心逆旅吾身蘧庐吾家以尽吾年而忘吾忧此寄庵
之所以命也余应之曰今之人蝇营蚁斗认物为已击
搏咿嚘之死弗休闻子之言得无瘳乎虽然未足以尽
其槩也晋人之语多旷荡而少根然其言曰如寄未尝
以为真寄也泛观两间其荣华赫耀者能几人耶其初
谓若泰山也转盼之间为抹电为逝川为空虚为尘埃
向所倚藉者剥落销铄不留一发寄之说匪虚也虽然
若此者其形也形不可恃所恃者理也理无穷形有尽
卷四 第 3b 页 WYG1178-0029d.png
是故以为真寄则虽千岁犹旦暮也虽天地亦寄也以
为非寄则一室之细有君臣有父子有仁义礼乐毫釐
差千里谬也是以君子矻矻若思孜孜若持目未瞑心
已疲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此以理不以形也有笑
于侧者曰异哉子之言晋人不如嘉定甲戌仲冬朔天
台陈耆卿记
  青田县尉题名记
青田县官舍令依山丞蔽其前主簿翼其右皆近市惟
卷四 第 4a 页 WYG1178-0030a.png
尉临溪浒山空水癯欸乃之歌与橹声交于枕上或值
风雨晦明之变星斗出没烟霭吞吐态度万千过者羡
其清而居者不觉也然月廪而缗三十𨽻卒五十有二
大半消散存者无所得食则旁缘符檄走乡井以閧以
攫明冒禁网不恤为尉者噤莫之问但兀处空舍舍又
低老摧蚀凛凛欲压坐未定闻梁楹剥剥声余记昔为
寮其间每谒入则庭无椅子断椽败柱间供薪爨盖无
论官舍虽齐民之居不若焉夫以其地如彼之清而其
卷四 第 4b 页 WYG1178-0030b.png
居卑辱如此地之辱其人邪人之辱其地邪钱塘朱起
祖始至议改筑余疑其诞不两月竞传尉舍就胜吾庐
矣盖不糜公财不藉民力划然天设焕然霞涌人既洞
心骇目而晶采注射可使山青水绿之益助其胜若风
雨晦明之变横奋捷起益清绝可爱也余以诞疑君君
非诞余实不灵余以是知论事论人不可拘绳墨夫总
一尉舍尔均是人尔或不能有其有或无而能有其有
不同如此而或者欲比而同之是使贤愚齐遁而苦窳
卷四 第 5a 页 WYG1178-0030c.png
并休既乃罪其俗曰难治难治是犹混荃犹于一室而
反咎其不芳岂理也哉君既新其居复掇前人次第砻
之石求题名记夫列姓氏标岁月平视善恶阴存劝惩
此其意固非浅浅要之一石之镌视官舍之筑难易盖
不类余故用序载变体后其易先其难嘉定十三年九
月日从事郎新庆元府府学教授陈耆卿记
  处州平政桥记
刳木为舟防水险也架木为桥防舟险也人有千岁之
卷四 第 5b 页 WYG1178-0030d.png
思人无百年之寿风雨之波涛之桥虽人力成不能以
人力无败也虽然果尽人力则其成也坚好其败也迟
是又在人力不在桥矣处州桥始端拱凡几兴坏事班
班见于石大理丞应公元衮易镇之明年乃议修桥桥
完未匝月水怒桥基廪廪越三日水再怒桥坏乃议重
建桥起仲夏迄孟秋公无一息不在桥也昔之为是役
者参伍新旧华多于质崇目前之喜弛意外之忧公独
撤故材受成规下令曰吾官满即去桥宜终修众闻奔
卷四 第 6a 页 WYG1178-0031a.png
走僝工闳壮加倍偃若龙卧蜷若虹饮郭内外人憧憧
往来又若纵步席上散影涧中峦麓迎前而鱼虾出没
其左右一一皆奇观也岂曰利涉也哉民倍逸公倍劳
矣力倍劳财倍费矣众曰今天子以俭为宝侯国景随
公之治不轻以锱铢自怡悦也而独重费于桥俭于已
不俭于民也又曰郡厅创于天禧屋老岌欲仆坐于上
而麾指吏民宜不当徐徐也然桥成然后及厅事谓之
何哉急于民不急于己也夫视民之无桥以渡甚于己
卷四 第 6b 页 WYG1178-0031b.png
之无宫室以处若是者可观政矣观之未既也公之政
以恺悌为堂屋以安静为舆梁千里之内皆夏屋通衢
也此岂待土木哉待土木者桥与厅二事耳人之所知
也其所不知当求诸此记之外嘉定十一年二月既望
迪功郎处州府青田县主簿陈耆卿记
  习斋记
愈材叔以唯名斋请记于予予曰甚矣子之慕曾子也
慕曾子则可遽欲为曾子之唯则不可因更曰习习亦
卷四 第 7a 页 WYG1178-0031c.png
曾子语也夫口耳之学圣贤贱之然未有不由口耳而
能心诣者也有闻则有传有传则有习有习则有悟唯
者悟之极也而起于习未习而学唯犹未步而学走蹶
且殆矣夫曾子之所谓习者莫得闻矣吾为子遐想而
言之溜能穿石一暴不胜十寒是非学之说也学之理
在是也有断有续虽智不足无久无初虽拙有馀子而
有志于斯则当吐吞乎理义之渊耕锄乎忠信之囿得
于耳习于心得于心习于事得于旦暮习于岁月不独
卷四 第 7b 页 WYG1178-0031d.png
对圣贤之书而习虽起居饮食亦习也不独对父兄而
习虽对臧获语亦习也习熟则理顺理顺则心明豁然
大通八荒在牖其视圣人之言雪消冰泮何假问难人
谓曾子一唯超出学者畦径不知其自习中来也子诵
鲁论二十篇其首语云何
  畏斋记
畏斋者钱沆少初读书之室也少初读书自论语始得
三畏之说欲终身焉且以名其斋名斋匪难也求无愧
卷四 第 8a 页 WYG1178-0032a.png
此名难哉夫畏入德之户也人无所畏则何事不可为
三畏畏之大者也其中又有大者焉大莫大于天命天
命天所赋之正理也天以是理赋人人以得是理而为
人一息不存则障其天阏其性名虽为人而实无以远
于禽兽故君子畏之且天理不在远四端五常之道其
大者也缕而计之则一语默必有天一动作必有天知
其为天则人欲无时而得肆矣不知其为天则人欲无
时而不肆矣故人知有轰然之雷霆而不知其有隐然
卷四 第 8b 页 WYG1178-0032b.png
者焉隐然者理而轰然者特形声尔夫小人之无忌惮
者虽雷霆未必畏也知畏者虽无雷霆亦畏也大学之
道贵于谨独独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然则
少初之畏不必衣冠佩玉坐此斋然后见一出焉一入
焉藏修而游息焉澄其心君静其志帅避欲如避仇去
邪如去囚是心常若天之临乎其前而旋乎其侧则语
默动作咸有轨度积之而久则清明在躬左右逢原泮
奂优游无入而不自得盖天理本非强人之物所谓畏
卷四 第 9a 页 WYG1178-0032c.png
者亦非终于焦劳惴缩而已也少初公台子脱略富贵
而欲从事于斯可谓有志也已能充其志则圣贤可以
驯致不然则不免为乡人少初勉之
  浩斋记
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得失成败是非荣辱如鱼鳞如猬
毛相摩相激不知其息卒然遇之则足以使人喜使人
悲使人疑愕而惊悸有能壁立不动而高视物表者兹
不谓之气乎气之所在不三事而贵不九鼎而富不松
卷四 第 9b 页 WYG1178-0032d.png
柏而寿不花卉而荣盖惟已大物小而天下莫之能入
也然是气也不可以强索不可以伪假强索者枵伪假
者败故莫若求其所以气夫气非能求之为难乃得其
所求之为难人莫不有是浩然者也而或至于苶然愦
然者求之于外而非内也求之于外而非内则必至于
客搏主子贼母终日求其浩然而不能浩然也夫有义
理之气有血气之气义理之气不怒而威血气之气怒
而不威怒而不威者气益纵益小不怒而威者气益平
卷四 第 10a 页 WYG1178-0033a.png
益大今欲求其所以大毋欲速毋搏虚主敬以为根立
义以为的羹墙焉参衡焉日周流乎是理之中而罔敢
逾越迨其久也完粹纯熟正大高明如养桐梓日化月
长而植者不知则所谓浩然者于是乎在夫然后可以
达可以穷可以乐可以忧可以䛕誉可以谗毁盖物之
戈戟相向者千万而我不二物胜我邪我胜物邪郡博
士姚君以浩名斋而徵记于予予役役酬世未知操存
之诀自谋不暇而胡能有益于博士姑诵所闻求发药
卷四 第 10b 页 WYG1178-0033b.png
云尔以博士之气而又求其所以气行于天下其为浩
也孰禦
  植松记
木之无芬香艳美而无益于人之观者莫松若也然有
三异焉其心可以独立其色可以受变其气干可以延
年是则木之可以益乎人之观者其有过于松乎嗟乎
世以芬香艳美取人者多矣予于观松得观人之法焉
辛未春得二本于圃人植诸堂下予谨记且颂曰伊松
卷四 第 11a 页 WYG1178-0033c.png
之心匪铁而坚一日独夫千年比干伊松之色可霜可
雪汲黯立朝耸慄在列伊松之干终古弗畔夷齐卧山
呼之不返夫松之有是三者初不假乎藻饰之功人之
不能然者宁不有愧于此松
  拙养斋记
宁川土厚俗庞士大夫淬礼义而厉名节其民贫者力
穑富者勤啬而不争予家郡城相望不通屦每见吾乡
邢子崇道其贤主人胡君不离口其言曰是所谓勤啬
卷四 第 11b 页 WYG1178-0033d.png
不争者也家故以赀雄守其身若处女昏嫁毕辟其庐
之东曰拙养以终此生焉拙养者胡君所以自名而胡
君非拙者也胡君少业儒出入文史亦欲以一二行世
既不售谋休形息影之所而曰吾惟恐不拙也愿子记
之予曰子不见夫天地之动物乎凡所谓巧者要多拙
者也当其盛也所谓奋爪距以角者几于振撼阴阳冲
突日月已而童子操一戈得唾洟而笑脔之反不若友
泽之鼋鼍囚山之麋鹿悠然得此生也予闻拙养之事
卷四 第 12a 页 WYG1178-0034a.png
问所养云何斋之前后其所有云何则曰松以养吾心
竹以养吾节花以养吾性情山水以养吾仁知夫是五
物者人知其五物而已或能有之而未必能有其有也
君顾敛之于躬不以为游观而以为践修之则虽举今
天下之巧者为君谋无以易此又果拙邪吾闻君所居
乡士未有显者君能鞭其子孜孜问学择师而教之欲
以是起其家洗其乡之羞果若是君愈非拙者子崇之
教其子不徒文艺当使德成行尊规摹前哲俾其乡沐
卷四 第 12b 页 WYG1178-0034b.png
浴于善是谓知本科第利禄抑末也入其塾请书濂溪
拙赋以代提耳毋多谈嘉定乙亥良月既望临海陈耆
卿记
  暗室记
陈子之居卑且隘其东有塾方丈洁而幽完而不华陈
子爱之乃朝夕于斯焉然牖外则垣垣外则涂涂去垣
咫尺垣与牖亦如之故局塞黭蔽不足以照日因遂榜
曰暗室客有过而笑者曰陋哉子乎小人有居必依高
卷四 第 13a 页 WYG1178-0034c.png
明子独为暗之托邪陈子曰不然夫暗之名一而予与
子之见不同如子所见暗可忽也如予所见暗可畏也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记曰君子戒慎乎其所
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夫屋漏之愧未流于里巷不睹
不闻之非慝未白于人之耳目而古人忧之正以易矫
者明而难克者暗也暗之祸人亦巧矣君子居暗而惧
小人居暗而肆予之于此室也不学肆而学惧也果学
惧则无恶于暗是故愈暗则愈惧愈惧则愈思愈思则
卷四 第 13b 页 WYG1178-0034d.png
愈修以是闭门而讼过深居而味道焚香而友古人万
有一获则暗之功也子乃以为可忽也哉虽然室无明
暗明暗在心心之明邪室暗不暗心之暗邪室明不明
此又一说子其择之客退陈子次答问语书于壁以为
之记
 表
  瑞庆节贺表
良月就盈四海纪虹流之瑞后天难老千官歌虎拜之
卷四 第 14a 页 WYG1178-0035a.png
篇雷动驩声春回和气恭惟皇帝陛下体周抑畏躬禹
俭勤无思无为化自隆于吹万如天如地德早贯于函
三故修龄与日以长存虽巧历穷年而莫尽臣驰神枢
北占象弧南奉万岁之玉卮遥想鹓行之隔上千秋之
金鉴庸伸鳌抃之恭
  代谢赐历日表
课自清台见太史候占之密命于小国识圣王抚御之
公捧读方新遵行惟旧窃以自古在昔治历明时略于
卷四 第 14b 页 WYG1178-0035b.png
农稷之官详于羲和之职盖推验微有不审则劝相无
适而宜于赫我王亶明此道恭惟皇帝陛下化隆吹万
德妙函三先天而奉天内既严于心法底日不失日外
尤饬于官常爰及成书以惠率土臣承流无状拜赐知
荣视七十二候之分敢曰虚文而止尽三百六旬之内
愿为实德之宣
  代慰太皇太后上仙表
母德载坤方衍重闱之庆仙游宾汉䀌缠当宁之悲远
卷四 第 15a 页 WYG1178-0035c.png
在露濡咸知雨泣恭惟大行尊号殿下补天俪美应地
凝祥元功马邓之先淑德莘涂之上力扶乾健诒厥孙
谋妙迪离明绳其祖武方梦月介崇高之祉乃乘云追
汗漫之游皇帝陛下德与天齐道同日致归尊长乐举
头合过于千龄称庆未央转瞩仅开于八秩永言摧割
曷究形容臣阻唁大庭猥縻小垒爱敬而加百姓深知
孝治之隆兢业而有万几愿撙哀情之过
 疏
卷四 第 15b 页 WYG1178-0035d.png
  奏请罪健讼疏(按历代名臣奏议此下三疏皆/宁宗时耆卿为青田主簿奏)
臣闻民俗之不美非一端也而健讼之祸为大夫州县
所以平天下之不平者也民有不得其平而求于州县
州县不能平之则于台于省盖其情之不获已谁得而
忿疾之哉然观今日州县之讼未必皆不得其平者也
良民以讼为耻顽民以讼为喜夫以讼为耻藉有不得
其平非至惨烈有茹苦不言者矣不幸而至于讼有未
几而中辍者矣顽民幸其然也故常以彊笼弱以富撼
卷四 第 16a 页 WYG1178-0036a.png
贫既侵夺之惧其直于官也则先粉泽其辞以自媒于
讼故今天下之不直者多为词主而直者起应之尔夫
其乐竞好争如嗜饮食而又能高赀以啖胥吏彊辞以
瞽官曹未及书判则已欲预持其长短而曰不胜不止
矣所较者不数缗而其求胜之心虽竭产不靳稍不如
意则凿空越诉不遗馀力故官吏闻风畏之往往含容
黑白而天下多不决之讼由是喜讼者日炽矣喜讼者
日炽则天下之不得其平者日广矣夫告讦者有法自
卷四 第 16b 页 WYG1178-0036b.png
刑者有法不干己者有法告上而不以实者亦有法今
未必尽行也是以奸民勇无所忌而风俗益媮臣愚乞
降睿旨申谕省部台郡凡民讼小大其已经剖断得实
而辄枝蔓诬诉者各以其罪罪之毋俾倖免彼知喜讼
之为无益也则相率而归于无讼恶草去则良苗殖此
自然之理臣不胜惓惓
  奏请急水利疏
臣闻水在地中犹人之有血脉一日壅塞必有受其病
卷四 第 17a 页 WYG1178-0036c.png
者故水利一事忧民者多疚心焉或曰去岁汎溢之灾
绳连郡国败屋杀稼所在相望见其害未见其利也虽
然天灾流行国家代有于汎滥则见其害于旱暵则见
其利因汎滥而不为旱暵备殆因噎废食尔夫稼民之
命也水稼之命也春夏之交丁壮猬集至有争涓滴以
殒其躯者东浙田多依山而本郡盖其一也岩谷峣埆
渠塘鲜少故灌溉之事不可一日废夫水疏之则流堙
之则竭其疏之也必有源其堙之也必有故彼细民之
卷四 第 17b 页 WYG1178-0036d.png
所争者涓滴尔殴死者止一身尔彊宗右族疆畎盈野
每每奄潴泽以自丰而不顾他人之瘠其所杀宁有算
哉十雨五风未见其害也猝有旱魃龟坼立见富者之
苗自若而贫者委地矣上之人乃始皇皇于祷祈逮其
无年则又皇皇于赈恤亦已晚矣故今州县之间多以
水利为不急之务夫既以为不急之务则往日之已塞
者愈塞而未塞者亦塞矣近日之方浚者不浚而未浚
者无时可浚矣为计不蚤欲罪岁得乎臣愚欲乞播告
卷四 第 18a 页 WYG1178-0037a.png
外台遴选官吏遍行根括其芜没不治或为大姓所雄
据者极力疏导俾还其初至于陂泽未成而可经营沾
丐者亦必广为浚凿以苏焦槁毋苛扰毋具文脱遇岁
旱民有倚赖纵不能转歉为丰而利泽亦过半矣
  奏请正簿书疏
臣闻之孟轲曰行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盖良法也不
幸而经界法坏则所信者簿书尔并簿书而不足信则
何所取信哉且有田则有赋役此常理也田有多寡则
卷四 第 18b 页 WYG1178-0037b.png
赋役有重轻亦常理也今之世乃有田愈多而赋役反
轻者有无田而赋役反重者此弊在在有之而本郡尤
甚姑以青田一县言之自往岁巨浸之后片纸散逸而
纵横变化在吏之掌握而已税之厚薄当视其物力物
力之高下当视其产今田顷亩初不见于簿而物力之
贯陌独载之簿若是则其源既失矣过割用物力簿起
催用二税簿二者所当相关而今初不相知岁遇攒造
不过以往年陈籍沿袭抄转而已升降出没既莫能详
卷四 第 19a 页 WYG1178-0037c.png
乡胥里豪始得株连奸伪以为牢不可破之计故有一
户而化为数十户者有本无寸产而为富室承抱立户
者有虚为名籍以避敷敛稍久而成乾没者但见逃绝
之家日多租税之额日减上下叹愁而莫知其弊之所
自邑令之有意者思欲釐正之然细民吐气而大姓则
忿然不怿矣官本治民而今制于民触类而长之又岂
独一青田也哉三岁一推排此常式也今或至十年而
不讲是使民之患苦无时歇也然则簿书何自而正乎
卷四 第 19b 页 WYG1178-0037d.png
臣愚欲乞睿旨行下诸路戒饬所在官吏申严推排之
法其出入规避者重置典宪每岁攒造必选一邑佐之
清强者躬督其事既成则并旧籍上之郡郡复委僚属
研覈之有诉不平或得其实官吏俱从收坐庶几赋役
均壹牒讼稀简吏称职而民安业诚非小补
 劄子
  代上请乞输钱劄子
臣窃惟今日科敛之法大概极矣而极之中又有轻重
卷四 第 20a 页 WYG1178-0038a.png
焉夫粟帛者民之所有也钱者民之所无也民合输粟
与帛而官俾之输钱固已非矣至有名曰上供银钱而
其祸酷于二税者此不可不知也闽之郡八其最甚者
曰泉臣因巡行入境见其土薄濒海民多艰食而永春
德化安溪三邑介处穷谷怵迫尤甚正赋窘无以办况
其他乎稽诸故常每岁台信建昌邵武四郡总纳上供
银两一万五千六百盖为本州衣缣之助蠲半之后惟
广信仅仅取足三郡则否自乾道至开禧已积逋十五
卷四 第 20b 页 WYG1178-0038b.png
万疋为钱七十五万缗前此守臣虽闻于朝然止及三
州逋欠之弊未及本州科敛之弊也祖例产钱一缗以
上合输银钱无官民之分也其后祝圣道场及逃绝户
得免免者犹未众也其后一命以上咸得免而免者始
众矣又其后士凡荐于天府而籍于太学者咸得免而
免者愈众矣免者愈众则科者愈寡故以官户士户合
科之赋而并于贫弱之家赀不满百例行科配厥价微
踊每两科至二千八百正钱之外有头钱有代钞发纳
卷四 第 21a 页 WYG1178-0038c.png
钱有纲脚暗脚等钱民无所措则有沦落有奔迸有咨
怨号呼而已夫一指有伤则通体不乐三州之民民也
泉之民亦民也彼不知输而此代受其害得无忧乎开
禧初年有旨严趣逐郡照元拟色目应副矣而积压如
旧为今之计非得朝廷主盟以三州银额拨回俾之认
纳而本州衣缣自行措置弊无由革纵未能然亦当为
七邑下户痛绝前扰而均之有品秩者之家赀不满贯
而科及额外而科者必罚无赦断在必行毋挂墙壁则
卷四 第 21b 页 WYG1178-0038d.png
远民可以息肩矣臣不胜惓惓
  代上请用人听言劄子
臣闻天下非大敝极坏之足忧而小康之可惧孟轲曰
国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又曰今
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傲是自求祸也夫同一閒暇
尔圣主乘之则自修庸主乘之则自肆果自肆也虽大
治且不保况小康哉臣仰惟皇帝陛下兢业勤俭配古
帝王践阼二十有三年而更化且七年矣曩时权奸内
卷四 第 22a 页 WYG1178-0039a.png
蚀据我乾断今无之曩时僣叛外讧挠我坤维今无之
曩时寇盗起于南芟锄不息今无之曩时戎狄乱于北
挐结不解今无之人孰不曰此閒暇时也陛下亦尝思
之乎昔之于敌也惟忧其不亡而今也反忧其亡忧其
不亡者恐其盛而与吾角也忧其亡者恐其馀息忽尽
而有崛起者之为吾邻也然则外若閒暇而中有隐忧
之势焉及是时而自肆可乎臣之所以告陛下者非止
曰蒐兵选将高城深池以为备禦策也自治一语今为
卷四 第 22b 页 WYG1178-0039b.png
书生常谈而自古圣贤未有能舍是以跻于理者要其
大较曰用人听言而已用人如资耳目股肱听言如通
脉络脉络壅底则股肱耳目有作而不随之势自更化
以来求言凡几进言凡几去岁小大廷绅慷慨激烈争
言时政或以为指斥太过臣曰未害也惟圣主为能受
尽言言之是可为国家福言之非可为国家贺贺者非
贺其言之已甚贺其言之虽甚而上之人能来之且容
之也虽然其甚者宜容也其切且当者不当止于能容
卷四 第 23a 页 WYG1178-0039c.png
或谓陛下不酌可否概而容之圣度虽宽物望未惬夫
亦于群臣奏对之间择其稍可行者次第施设以收士
大夫之心可也至若用人一事陛下与二三大臣权衡
于上诞开公道痛绝私谒有德者用之有才者亦用之
正与翕受敷施同一轨辙而上之意向难测下之体认
易偏用一精明之吏则有以苛察迎之者矣用一刚强
之吏则有以峻刻迎之者矣用一能理财之吏则有以
聚敛迎之者矣见影疑形见叶疑根上未必有是而下
卷四 第 23b 页 WYG1178-0039d.png
不以为无是此又公朝所宜察也臣愚欲望陛下更与
二三大臣筹度仍降睿旨布告中外俾知所以招徕谠
直奖用忠厚之意庶几上而朝廷下而郡国莫不晓然
向方以惟上之听脉络既通耳目股肱既运元气既固
敌人盖客邪耳惟陛下亟图之
  代上请研覈郡县兵劄子
臣闻有郡县之兵有边陲之兵边陲之兵可急而不可
缓者也郡县之兵似缓而实急者也厥今郡县之兵其
卷四 第 24a 页 WYG1178-0040a.png
数不为少矣养之之费不为不殷矣若是者欲其卫民
以固吾圉也虽然岂惟是哉脱有缓急则未免以其所
以固吾圉者而施之备塞是郡县之兵即边陲之兵也
臣昨以庸驽按兵浙东足迹回环粗访底里大率以养
兵为困不以练兵为急老者合汰也今惧其汰而先鬻
诸人岂论其人之可兵邪物故者合去其籍也今不去
其籍而改刺其子弟岂论其子弟之可兵邪补之不度
其材教之果有其法犹之可也今教之果何如哉夫所
卷四 第 24b 页 WYG1178-0040b.png
谓路钤之按阅者岁一及境而已虽目睹其略而不能
心知其详也其勇其怯其工其拙要在讲之以豫而持
之以久否则虚名而已矣以一射言之甲能而乙不能
人所知也至射则不能者或中而能者或不中盖其私
相替易以诳主兵者之观听甚可罪也幸而察之固无
害不察则能者不赏而不能者赏矣触类而观其他固
可想也盖兵有敢死之气而后有必生之理平居肄习
既同儿戏猝有调发则闻金鼓而慄对妻孥而泣而曰
卷四 第 25a 页 WYG1178-0040c.png
我将就死者也夫既自以为就死则安望其却敌而生
邪夫古人之兵有所谓以一当百者贵精不贵多也今
若是虽多无益臣愚欲乞圣慈严饬诸郡每于补刺之
际研覈惟谨以痛扫曩时之弊至于简阅一事兵官详
督其目守臣亲提其纲兵之勤惰兵官得以赏罚之兵
官之勤惰守臣得以赏罚之其有才艺精好者优加旌
别岁上其名于密院本路钤总且时出不意以点摘按
视之务使人人自奋出爪距以捍国以之长城江淮清
卷四 第 25b 页 WYG1178-0040d.png
风河洛无不可者惟陛下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