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170-08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辩义卷三十    明 卓尔康 撰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
 左传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
 使子路子路辞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
 能
夏四月齐陈恒执其君寘于舒州
 左传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170-0827d.png
 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诸御鞅言于公曰陈阚不可
 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他日与之
 言政悦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遂告陈氏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
 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公执戈将击之成子出舍于
 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我归属徒攻闱与
 大门皆不胜乃出适丰丘丰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
 关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早从鞅之言不及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170-0828a.png
 此
 子我即阚止
庚戌叔还卒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陈宗竖出奔楚
宋向魋入于曹以叛
 左传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
 讨之未及魋先谋公公知之告皇野曰余长魋也今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170-0828b.png
 将祸余请即救向魋遂入于曹以叛六月使左师巢
 伐之向魋奔卫向巢来奔
莒子狅卒
六月宋向魋自曹出奔卫宋向巢来奔
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左传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
 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
 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170-0828c.png
 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
 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秋晋赵鞅帅师伐卫
八月辛丑仲孙何忌卒
 左传初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曰
 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孺子怒袭成从者不得入
 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秋八月辛丑孟懿子卒成
 人奔丧弗内袒免哭于衢听共弗许惧不归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170-0828d.png
冬陈宗竖自楚复入于陈陈人杀之
陈辕买出奔楚
有星孛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
 左传春成叛于齐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
夏五月齐高无丕出奔北燕
郑伯伐宋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170-0829a.png
秋八月大雩
晋赵鞅帅师伐卫
冬晋侯伐郑
及齐平
 左传冬及齐平子服景伯如齐子赣为介见公孙成
 曰人皆臣人而有背人之心况齐人虽为子役其有
 不贰乎子周公之孙也多享大利犹思不义利不可
 得而丧宗国将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闻命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170-0829b.png
卫公孟彄出奔齐
 左传卫孔圉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
 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太子在戚孔姬使之焉
 太子与之言曰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与之盟为请于伯姬孔伯姬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
 介舆豭从之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召获
 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季子将入遇子羔
 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170-0829c.png
 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曰
 太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
 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
 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
卫侯辄来奔
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
 左传春瞒成褚师比出奔宋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170-0829d.png
 瞒成即还成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左传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
 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楚太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华氏之乱于
 郑郑人甚善之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
 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请行而期焉子木暴
 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得晋谍焉遂杀子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170-0830a.png
 木其子曰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吾闻胜也诈
 而乱无乃害乎弗从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请伐郑
 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
 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雠
 不远矣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
 乱秋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
 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
 章以杀人而后死叶公在蔡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170-0830b.png
 矣子高曰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餍偏重必离
 闻其杀齐管修也而后入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
 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子木即建
十七年春
 左传三月越子伐吴吴子禦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大乱遂
 败之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170-0830c.png
 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使帅师取
 陈麦陈人御之败遂围陈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
 师灭陈
 冬十月晋复伐卫卫人出庄公而与晋平晋立襄公
 之孙般师而还十一月卫侯自鄄入般师出卫人复
 公孙般师而立之十二月齐人伐卫卫人请平立公
 子起执般师以归舍诸潞
 公会齐侯盟于蒙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170-0830d.png
十八年春
 左传巴人伐楚围鄾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
 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
 而行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
 夏卫石圃逐其君起起奔齐卫侯辄自齐复归
十九年春
 左传越人侵楚以误吴也
 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170-0831a.png
 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
二十年
 左传春齐人来徵会夏会于廪丘为郑故谋伐晋郑
 人辞诸侯秋师还
 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若使吴王知
 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告于吴王曰
 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
 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170-0831b.png
 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
 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
 之辱与之一簟珠使问赵孟曰勾践将生忧寡人寡
 人死之不得矣王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
 以得为君子对曰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王曰宜
 哉
二十一年
 左传夏五月越人始来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170-0831c.png
 秋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
二十二年夏四月
 左传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
 归之太子革奔越
 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
 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二十三年春
 左传宋景曹卒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170-0831d.png
 夏六月晋荀瑶伐齐高无丕帅师御之壬辰战于犁
 丘齐师败绩知伯亲擒颜庚
 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越诸鞅来聘报叔青也
二十四年夏四月
 左传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
 晋师乃还
 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何亦无道
 公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献其礼对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170-0832a.png
 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
 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孝惠娶于商自桓以
 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
 也公卒立之而以荆为太子国人始恶之闰月公如
 越得太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使告
 于季孙季孙惧使因太宰嚭而纳赂焉乃止
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
 左传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170-0832b.png
 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
 若见之君将㱿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
 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闻之褚师比公孙弥
 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因三匠与拳弥以作乱公
 乃出将适蒲弥曰晋无信不可将适鄄弥曰齐晋争
 我不可将适冷弥曰鲁不足与请适城锄以钩越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公与大夫
 始有恶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170-0832c.png
二十六年夏五月
 左传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文
 子欲纳之文子致众而问焉曰君以蛮夷伐国国几
 亡矣请纳之众曰勿纳曰弥牟亡而有益请自北门
 出众曰勿出重赂越人申开守陴而纳公公不敢入
 师还立悼公
 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于公宫未有
 立焉冬十月公游于空泽辛巳卒于连中大尹立启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170-0832d.png
 奉丧殡于大宫三日而后国人知之司城筏使宣言
 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而专其利今君无疾而死死
 又匿之是无他矣大尹之罪也大尹奉启以奔楚乃
 立得
 卫出公自城锄使以弓问子赣
二十七年春
 左传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二月盟
 于平阳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170-0833a.png
 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知伯
 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
 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
 也故君臣多间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
 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
 孙有山氏
 山氏即陉氏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170-0833b.png
 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矣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
 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
 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
 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
 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
 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170-0833c.png
定公哀公列国本末
定元年晋以宋仲几不受功执之此勤王一大事也五
年王人始得杀子朝于楚而六年犹有馀党儋翩者因
郑人作乱天王处于姑犹以避之晋籍秦送王刘单定
王室焉哀公十四年为敬王之三十四年而春秋终矣
大夫执政已及五世而陪臣起五年季孙意如卒阳虎
囚季桓子欲去三家七年阳虎将杀季氏于蒲圃林楚
于途中篡取以入孟氏阳虎劫公以伐之公敛处父与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170-0833d.png
战阳氏败虎取宝玉大弓以出于是季氏亦知人情之
见恶而天道之好还也子路议堕三都十二年堕郈堕
费而累世之患稍息至于成之不堕固自有说此鲁之
家事也当是时晋伯已衰东诸侯惟鲁事晋耳六年二
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也且二卿如晋献郑俘矣齐以
我事晋故七年八年国夏伐我者两而我亦两次侵齐
晋来救鲁于是有瓦之会九月亦以晋故侵卫而齐好
未联也十年及齐平至公会齐盟于黄而齐鲁好始坚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170-0834a.png
则吾夫子柄鲁作用矣十一年冬及郑平以释六年取
匡之怨郑亦背晋矣十四年公会齐卫于牵谋救范中
行氏也此必非夫子在鲁时事史记载此年夫子始行
大司寇摄相事者误自定十四年至哀七年无岁不伐
邾亡其国执其君已耳我以邾子益来八年夏齐人取
欢及阐我归邾子冬齐人归欢及阐晋不足与齐景又
卒鲁于是从事于吴先是六年叔还会吴于柤七年公
会吴于鄫已作好吴之计八年吴伐我为邾故也至十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170-0834b.png
年公会吴伐齐师于鄎十一年齐国书为鄎故伐我战
于郊五月公会吴伐齐齐有艾陵之败十二年鲁会吴
又会卫宋以致于吴至十三年有黄池之会而吴兴
定元年宋仲几之执差无过举四年刘文公合十八国
诸侯会于召陵可以伐楚荀寅求货勿得乃辞蔡侯又
假羽旄于郑六年范献子又以杨楯故执宋行人乐祁
黎诸侯于是叛晋七年齐郑之盟于咸齐郑叛矣齐卫
之盟于沙卫叛矣涉佗盟卫侯捘其手及捥卫侯怒叛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170-0834c.png
晋遂坚八年士鞅侵郑遂侵卫是也诸侯惟鲁宋尚事
晋故齐两伐鲁晋救鲁有瓦之会至鲁与齐会于夹谷
而鲁亦不坚事晋矣十四年齐宋会于洮谋救范氏而
宋与齐合矣九年秋齐卫次于五氏伐晋夷仪十年春
赵鞅帅师围卫报之十三年春齐卫垂葭之次使师伐
晋也于是晋赵鞅荀寅士吉射叛而内难作赵鞅以有
援得归荀范入朝歌以叛此后诸国惟乱臣是助晋亦
奔走应之定公末哀公时惟作此一斗而已十四年鲁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170-0834d.png
会齐卫于牵谋范氏也哀元年秋齐卫伐晋救范氏也
二年赵鞅与郑战以齐助范氏粟而郑子姚送之也五
年赵鞅伐卫为范氏也先是四年荀寅奔鲜虞六年赵
鞅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盖于是荀寅士吉射奔齐而
其乱始息七年晋魏曼多侵卫以卫未服故说者为纳
蒯聩故借名报怨是矣齐悼公虽卒荀范在齐赵鞅安
能一日忘之十年帅师侵齐十三年晋魏曼多侵卫犹
前志也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170-0835a.png
齐景公老奸多智瞷晋伯衰安处东方召陵之会以刘
文公之命偃蹇不来仅以国夏与会韧恶可知鲁亦绝
不相通至七年而乃与郑伯盟于咸与卫侯盟于沙盖
有叛晋之计矣齐恶鲁好晋是年秋至明年夏令国夏
两侵鲁西鄙而鲁亦两报之九年与卫侯次五氏伐晋
夷仪当是时晋定昏诸侯二齐故大国也与鲁邻鲁欲
立国安疆必自齐始夫子在鲁方当向用于是十年之
三月乃与齐平遂有夹谷之会归郓欢田此后齐鲁相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170-0835b.png
睦者数年至十二年盟于黄而两国之好益坚此后十
三年齐会卫于垂葭十四年齐会鲁卫于牵会宋于洮
十五年与卫次于渠蒢皆所以谋伐晋而哀元年秋齐
侯果与卫侯伐晋无盟主矣二年传载齐人输范氏粟
则无君臣矣三年齐会国夏围戚则无父子矣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五年夏齐侯伐宋恶其四年之执小邾子
也九月齐景公卒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立嗣不蚤子
弑国危则其遗孽矣欢阐二邑夏取冬归为邾子故亦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170-0835c.png
非过举盖自定公十年以来鲁不被兵于齐生民不罹
汤火者十五年一平之功不可少也邾子未归时齐请
师于吴以伐鲁已又辞师于吴吴不听鲁遂会吴伐齐
师于鄎于是齐悼公卒师还十一年齐国书伐鲁以鄎
故战于郊五月鲁会吴伐齐为郊故战于艾陵齐师大
败获国书
定公元年成周之城宋仲几不受功被执六年乐祁黎
至晋主赵氏且献杨楯六十范献子谮而执之十年宋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170-0835d.png
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也大心辞伪有疾
被逐大心遂奔曹于是宋景公宠用桓魋诸卿皆怨十
年公子地有白马公朱其尾鬣以与魋地怒夺之地出
奔陈于是母弟辰及地党仲佗石彄俱奔陈复自陈入
萧以叛乐大心从之十四年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公
子地亦于此时奔郑十五年郑罕达帅师伐宋盖欲取
地以处公子地等也曹伯阳奉乐大心入萧以叛哀公
三年乐髡帅师伐曹宋公宠任向魋以致五卿作乱不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170-0836a.png
知自反乃督过于所奔之国六年冬伐曹七年春侵郑
冬围曹郑驷弘救曹八年春以曹伯阳归凡十二年而
白马一案始结九年春郑武子剩为嬖人许瑕外取邑
围宋雍丘宋皇瑗取郑师于雍丘以报之足矣而是秋
又伐郑十年夏伐郑十二年秋向巢伐郑连年祸结不
已何也十三年郑罕达取宋师于岩获成欢郜延以六
邑为虚盖于雍丘之役得失相当宋以嬖人祸郑郑亦
以嬖人祸宋而皆以自祸嬖人之祸烈矣哉十二年与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170-0836b.png
鲁卫会于郧者将以好吴也而宋之伯事歇矣
定七年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私于齐侯曰执结
以侵我于是齐人执北宫结以侵卫与卫盟于沙矣八
年晋与卫盟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于是卫侯怒叛晋
乃坚而晋士鞅侵郑遂侵卫九月鲁为晋故亦侵卫冬
卫郑盟于曲濮与后之齐卫郑会于安甫皆约同叛晋
也九年与齐次于五氏伐晋夷仪十年晋赵鞅围卫报
之曹不叛晋卫且伐之故十二年夏十三年夏卫两有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170-0836c.png
公孟彄之役十三年春与齐垂葭之会使师伐晋也与
齐鲁有牵之会亦谋救范氏伐晋也至十四年而内难
作卫夫人南子有淫行公孙戍谋去夫人之党公逐戍
与其党赵阳北宫结而秋卫世子蒯聩出奔宋十五年
与齐次于渠蒢左氏以为救宋者非也亦谋晋也哀公
元年秋齐卫遂伐晋始伐盟主矣二年卫灵公卒晋赵
鞅纳蒯聩于戚三年齐国夏卫石曼姑围戚以子围父
逆孰甚焉五年赵鞅伐卫七年十三年魏曼多两侵卫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170-0836d.png
则蒯聩在戚而晋伐卫以攻辄借义正名以报私怨耳
十二年鲁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以致于吴则欲列辄而
助之燄矣四年许迁于容城畏郑亟矣六年郑游速灭
许以许男归因楚败也二月鲁侵郑又令季孙仲孙如
晋献郑俘七年郑与齐盟于咸谋叛晋也八年晋士鞅
侵郑是冬与卫盟于曲濮十年冬与齐卫会于安甫至
十一年鲁及郑平而始叛晋矣十四年宋公子地等奔
郑不载于经十五年郑罕达伐宋欲取地以处公子地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170-0837a.png
等也哀二年齐人输范氏粟而郑子姚送之故赵鞅有
铁之战郑师败绩七年宋皇瑗侵郑冬以宋围曹故郑
驷弘救之此或义举也乃九年郑武子剩以嬖人许瑕
之故外取宋邑至宋取郑师于雍丘自此至十二年无
岁不受宋兵十三年郑罕达取宋师于岩始乃一报之
然已疲矣
定公二年楚人伐吴四年蔡侯患楚请师于晋晋合诸
侯谋伐楚天子之老在焉荀寅求货勿得乃辞蔡侯已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170-0837b.png
乃迁怒于沈使蔡伐沈执其君以楚之与国塞责也亦
琐矣楚怒其伐沈又围蔡蔡侯发愤请师于吴十一月
吴为蔡兴师柏举之战五战及郢奔昭王郧鞭平王墓
诸侯惕然归粟于蔡于是蔡人累世之仇泄中国久郁
之气伸晋为伯主反出吴后宁不恧哉六年郑间楚败
灭许男归吴盛而越乘之五年越入吴十四年越败吴
于槜李一伏一起夷夏之势也楚受吴辱疾首痛心哀
公元年楚与陈随围蔡蔡昭侯知必不能当楚已迁州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170-0837c.png
来又欲迁吴四年国人射杀蔡侯十四年楚挟陈灭顿
十五年楚灭胡皆以柏举故也
定公四年吴之入楚也召陈怀公陈以晋辞吴六年吴
伐陈修旧怨也楚子救陈九年陈即吴楚伐之十年楚
伐陈吴救之十三年夏楚公子申伐陈非以其从吴乎
冬盗杀陈夏区夫此必主于从吴而不从楚者也其为
蔡驷之盗欤
定三年鲁仲孙及邾子盟于拔修邾好也十四年十五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170-0837d.png
年邾子俱至鲁定公薨来奔丧以天子之礼事鲁而犹
不能免焉自哀元年至定六年伐邾城瑕无岁无之而
七年以邾子益来矣六年宋人执小邾子八年吴伐鲁
以邾人之诉也邾子益齐甥也以鲁之执邾子故取鲁
欢阐以鲁之归邾子故归鲁欢阐邾子亡国之虏已又
奔鲁已又奔齐亦可怜矣方鲁归邾子于邾时传载邾
子又无道吴使太宰囚诸楼台栫之以棘则邾子为君
可知国破身亡岂其自取欤抑左氏见其叛亡加之罪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170-0838a.png
归之恶欤
定四年蔡公孙姓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沈不会于召
陵晋令也楚人围蔡蔡侯发愤请师于吴柏举之战五
战及郢蔡愤始泄哀元年楚子陈随许围蔡报柏举也
二年蔡已迁州来滋欲迁吴国人不欲诸大夫乘国人
之怨令公孙翩射杀蔡侯然非蔡侯之罪也故书曰盗
杀前后杀公子驷公孙姓公孙霍放公孙猎奔公孙辰
非以畏楚则以畏吴也亦可怜矣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170-0838b.png
定公二年楚人伐吴伍员伯嚭俱谋楚蔡侯以其子乾
为质于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遂入郢齐晋
不能申大义而吴申之雄矣哉五年于越入吴十四年
于越败吴于槜李阖闾伤将指取其一屦还卒于陉哀
元年三月越及吴平哀六年鲁叔还会吴于柤七年公
会吴于鄫乃八年吴伐鲁以邾人诉故则鲁两次会吴
者鲁方有事于邾乃好吴耳且吴方图伯鲁固欲结吴
也十一年鲁会吴伐齐有艾陵之战十二年鲁又会吴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170-0838c.png
于橐皋且又会于郧致卫宋于吴吴之盛鲁地之也十
三年吴晋遂有黄池之会鲁从事焉是役也吴遂以伯
然而于越入吴矣
定十三年薛弑其君比
定十八年楚陈灭顿以顿子归
定十五年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定十五年滕子来会葬哀二年滕子来朝
定六年晋士鞅帅师围鲜虞哀三年齐卫围戚求援于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170-0838d.png
中山六年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哀四年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春秋辩义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