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170-02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辩义卷六    明 卓尔康 撰
庄公二
丁酉○庄王十三年
十年○齐桓二晋缗二十一卫惠十六蔡哀十一郑厉
 十七子仪十曹庄十八陈宣九杞靖二十宋闵八秦
 武十四楚文六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卷六 第 1b 页 WYG0170-0293b.png
 经不书齐伐鲁公既败齐又为鲁地则齐之伐鲁不
 言可知也
 黄楚望曰胡子言齐师伐鲁经不书伐责鲁也诈战
 曰败兵刃相接以诈谋取胜故书鲁为主以责之泽
 谓桓公死于齐庄公不能复雠及雠恶贯盈而死于
 弑国内无主而僖公之子纠逃难于鲁鲁纳之又不
 能集事乾时之败狼狈而归鲍叔帅师来胁杀子纠
 谲取管仲当是时鲁几于不能国矣公若不败齐师
卷六 第 2a 页 WYG0170-0293c.png
 于长勺败宋师于乘丘又败宋师于鄑亦何以立国
 君子于此当恕人之情抑彊扶弱岂得更复责鲁故
 知立论不可失之太过
二月公侵宋
 宋闵以庄二年嗣立未尝通鲁惟五年从齐伐卫故
 赵子常言侵宋所以挠齐也灌甫曰鲁夙与宿盟宋
 疾宿故侵宋以释宿围观郎之师公与同行二说得
 之矣
卷六 第 2b 页 WYG0170-0293d.png
 此书侵之始
三月宋人迁宿
 杜氏曰宋强迁之而取其地故文异于邢迁熊氏曰
 此迁国之始杜氏谓无益者则北近齐境南远于宋
 矣高抑崇曰宿介于宋鲁之间属于宋而亲鲁宋人
 以为贰于鲁而迁之是也自是宿不复见盖亦亡矣
 宿在今宿迁
 此书迁国之始
卷六 第 3a 页 WYG0170-0294a.png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
 次者止舍之名徘徊而次观望而次审度而次随其
 事而义见救以为讥战以为善未必确论齐以长勺
 之败邀宋报复既入鲁地未敢深进此是行兵常法
 赵氏以为伯图难集齐次郎楚次厥貉难之也外次
 不书必有关天下之故而后书此等议论不知从何
 处来亦騃矣
 熊过氏曰乘丘今在曹县界内古济阴乘丘郑渔仲
卷六 第 3b 页 WYG0170-0294b.png
 云郎在单州鱼台县盖宋至此鲁伺其分兵将归诱
 而取之则乘丘宜在今曹州近单父之地师古指泰
 山乘丘为言渔仲因合蛇丘为一皆误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楚方猾夏春秋恶之不言执者非伯讨也不言获者
 不与楚人之获蔡侯也熊氏以为非获行陈故不言
 获拘矣蔡侯何以名留楚九年而死不复国也滕子
 婴齐戎蛮子赤皆不复国者也胡氏书名为其服为
卷六 第 4a 页 WYG0170-0294c.png
 臣虏故绝之固不害教实不然也以夔子无罪故不
 名献舞又何罪乎至苏子繇曰凡获诸侯不言获而
 言以归尊之也又何说焉
 王樵氏曰此年荆败蔡师与十四年荆入蔡自是以
 内外消长之大势而书蔡最近楚楚图北方蔡必首
 受祸是时齐桓方图伯未集而荆人之势已如此矣
 左氏琐琐记一息妫之事假令其有亦岂足书哉
 赵子常曰杜氏以蔡季献舞为一人何氏桓十七年
卷六 第 4b 页 WYG0170-0294d.png
 公羊传注曰蔡侯封人无子季次当立封人欲立献
 舞而疾害季季辟之陈封人死归反奔丧卒无怨心
 以为二人也然杜氏不从者史记蔡世家但言桓侯
 卒弟哀侯献舞立献舞为桓侯弟则季为献舞字以
 予臆之季决非献舞也
 此书荆猾夏之始
 荆州名楚始封以为国至成王頵改称楚
 莘在今裕州莘县
卷六 第 5a 页 WYG0170-0295a.png
 舞榖作武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谭子爵国今济南历城县东界七十里谭城是古平
 陵其地处齐西略约三百里是齐所欲得也桓公再
 不得志于鲁务广土众民姑为攻瑕之策以立根本
 此图伯之规模也谭子不名未通也啖氏书名以著
 其罪曲矣
 李氏曰庄之十年其王灵伯业消长之大会乎齐桓
卷六 第 5b 页 WYG0170-0295b.png
 方谋鲁以图伯于东而荆亦执蔡以争强于南鲁蔡
 皆文昭之亲而所遇若此春秋岂无意乎其不知者
 以为伯事成而中夏盛其知者以为王道消而外裔
 长也故执君之祸灭国之祸皆始于此年天下无王
 齐为之天下无中国楚为之也
 此灭国之始
戊戌○庄王十四年
十有一年○齐桓三晋缗二十二卫惠十七蔡哀十二
卷六 第 6a 页 WYG0170-0295c.png
 郑厉十八子仪十一曹庄十九陈宣十杞靖二十一
 宋闵九秦武十五楚文七
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熊过氏曰鄑本齐所迁纪邑齐宋尝合兵次郎而宋
 败乘丘故今将复合而兵在鄑杜氏以鄑为鲁邑非
 也
秋宋大水
卷六 第 6b 页 WYG0170-0295d.png
 四国同灾许人不吊君子是以知许之先亡也鲁宋
 方争兵不废吊恤礼也鲁吊宋故书且宋灾当记也
冬王姬归于齐
 左氏冬齐侯来逆共姬则齐侯亲迎可知何以不书
 此时鲁与齐搆恩礼自薄此年鲁主王姬惟书归齐
 一条以识鲁主之礼而已不悉书也与庄元年异矣
 胡传按周制王姬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
 一等礼亦隆矣春秋书王姬下嫁曷为与列国之女
卷六 第 7a 页 WYG0170-0296a.png
 同辞而不异乎曰阳倡而阴和夫先而妇从天理也
 舜为匹夫妻帝二女而其书曰嫔于虞西周王姬嫁
 于齐侯亦执妇道成肃雍之德自秦而后尊君抑臣
 至谓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
 故王阳条奏世务指此为失而长乐王回亦以其弊
 至父母不敢畜其子舅姑不敢畜其妇使人伦悖于
 上风俗坏于下又岂所以为治也其流至此然后知
 春秋书王姬侯女同词而不异垂训大矣
卷六 第 7b 页 WYG0170-0296b.png
 初学记周末以天子嫁女于诸侯使诸侯同姓者主
 之始谓之公主秦因之汉制帝女为公主姊妹为长
 公主诸王女为翁主
 汪氏曰后世公主出嫁无王姬执妇道之风莫不庸
 奴其夫虽尚主者极有才名而势屈于崇贵吞悲茹
 气无所逃诉故晋人有无事取官府之说至六朝其
 失尤甚江敦尚临海公主让婚表有云制勒甚于仆
 𨽻则其敝可知矣春秋书王姬之归与诗相表里实
卷六 第 8a 页 WYG0170-0296c.png
 万世之法也
己亥○庄王十五年崩
 庄王崩当庄公之十二年僖王崩当庄公之十七年
 庄僖固庸主不足令鲁周不告鲁亦不往崩葬自不
 书顷王不书左氏明言周公阅王孙苏争政史记亦
 言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又不待辩矣
十有二年○齐桓四晋缗二十三卫惠十八蔡哀十三
 郑厉十九子仪十二曹庄二十陈宣十一杞靖二十
卷六 第 8b 页 WYG0170-0296d.png
 二宋闵十弑秦武十六楚文八
春王三月
纪叔姬归于酅
 纪侯已卒叔姬以宗庙在酅归奉其祀鲁人高其节
 义恩礼有加是故其卒其葬春秋悉书使与卫之共
 姜同垂不朽亦足荣矣惟叔姬归酅一事足风千古
 故先书叔姬之归以本之惟书叔姬故于伯姬之归
 卒亦详不然鲁女之嫁于诸侯多矣何独伯姬乎诗
卷六 第 9a 页 WYG0170-0297a.png
 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叔姬之谓也余于是而又见
 纪侯去国太王之养人也纪侯入齐微子之存祀也
 叔姬归酅共姜之矢志也不幸亡国而危之命变之
 正庶几不失其道于纪一时见其盛焉
 汪氏曰叔姬虽伯姬之娣然诸侯夫人既卒则次妃
 摄治内事故叔姬虽媵妾当奉纪祭祀
 三国志魏曹爽传注夏侯文宁女名令女妻爽弟文
 叔文叔蚤死家欲嫁之以刀截其两耳居止常依爽
卷六 第 9b 页 WYG0170-0297b.png
 爽诛曹氏尽死文宁以曹氏无遗类冀其意沮使人
 风之令女以刀断鼻或曰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
 为哉令女曰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
 心曹氏全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禽
 兽之行吾岂为乎
 汪氏曰或谓叔姬归于叔非其所归乱也夫叔姬归
 于酅酅乃纪五庙所在叔姬之归以奉祭祀而非归
 于纪季也夏侯令女之依爽与叔姬正同岂可亦责
卷六 第 10a 页 WYG0170-0297c.png
 之依其伯乎春秋书内女惟纪叔姬宋伯姬录本末
 甚详非贤而得若是乎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仇牧死而得书与孔父同孔父义形于色仇牧不畏
 彊禦贤之也太宰督与仇同死官位崇于牧操国重
 于牧削而不得书身有罪也当时督之见杀告策必
 先于牧削而不书夫子特笔以是知惠伯死子恶以
卷六 第 10b 页 WYG0170-0297d.png
 无君命而不书召忽死子紏以同匹夫而不书皆此
 志也
 捷公作接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宋万奔陈赂陈得万而醢之受赂者固有罪非宋之
 罪也苟得贼行诛信大义以快人心可矣其得贼之
 法安足问焉胡氏以为不成讨贼故不书讨贼者非
 也
卷六 第 11a 页 WYG0170-0298a.png
 春秋弑君之贼而本国讨得其正者莫如隐四年之
 卫人杀州吁于濮庄九年之齐人杀无知他国讨得
 其正者莫如宣十一年之楚人杀陈夏徵舒昭四年
 之楚子执齐庆封杀之伯国讨得其正者莫如成十
 五年之晋侯执曹伯终春秋不过此四五事而已春
 秋自庄九年书齐人杀无知后十二年宋万弑君止
 书奔陈而不正其杀者以后弑君之贼俱不讨无可
 书也何也春秋弑逆踵接齐桓之伯尚不能讨鲁宋
卷六 第 11b 页 WYG0170-0298b.png
 之逆取赂而还况于他国以至为臣伐君庇臣逐主
 与春秋相始终夫子不胜悲不胜痛故自州吁无知
 以外绝不书即里克宁喜二杀疑于讨贼者亦不以
 讨贼书以为三纲绝五伦斁举世尽臣弑君子弑父
 者而吾从何处置笔也夷狄之有君而发愤于楚特
 于楚人杀夏徵舒执庆封惓惓焉即徵舒为入陈之
 事不可不书乃庆封已逃在吴楚子伐吴原非追讨
 旧恶可以不书而特书之圣人之情见乎词矣
卷六 第 12a 页 WYG0170-0298c.png
 姜廷善曰陈人始不以为贼而纳之后又因以为利
 而始杀之是其党贼而失刑也故书万出奔陈而不
 书陈人杀万以罪陈
庚子○僖王元年
十有三年○齐桓五晋缗二十四卫惠十九蔡哀十四
 郑厉二十子仪十三曹庄二十一陈宣十二杞靖二
 十三卒宋桓公御说元年秦武十七楚文九○周庄
 王十三年崩子僖王十三年立经不书崩葬
卷六 第 12b 页 WYG0170-0298d.png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左传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榖梁传是齐侯
 宋公也
 齐桓公纠合四国大有谋焉陈蔡与宋近合陈宋渐
 可入中国矣合蔡所以间楚也蔡之终不至者为楚
 迫也邾东方之国齐之后也鲁望国邻国是大援也
 合邾而亦可以多助矣合鲁而齐无内虞可以出而
 纵横天下矣郑乱先宋齐何不平郑曰桓公方为宋
卷六 第 13a 页 WYG0170-0299a.png
 谋未暇及也
 四国称人胡氏曰诸侯自相推戴为盟主是无君矣
 称人以诛始乱是逆知齐桓之伯而先抑之也或曰
 桓公始平宋乱遂得诸侯言众与之也是逆知齐桓
 之伯而先奖之也皆非也以宋人为宋公是榖梁一
 人语与庄五纳朔同然如其称人亦自有说盖去年
 冬十月宋万奔陈是时萧叔大心才立御说为君而
 今年春齐桓即为此会也相隔仅两月馀耳万罪方
卷六 第 13b 页 WYG0170-0299b.png
 讨宋君未与会北杏之举齐固曰吾以平宋耳御说
 方将仰鼻息于齐何敢哆然行公礼以与齐亢乎故
 称人宋称人则三国自不得不人矣况邾为附庸可
 以人蔡侯献舞十年为楚所执而不归蔡未立君可
 以人独所难者陈耳然陈蔡同为小国人陈与宋等
 亦无懵焉三人从二人人之宜也况陈蔡邾传皆不
 言其君人之宜也
 庐陵李氏曰春秋始伯之书有三北杏独书齐侯曹
卷六 第 14a 页 WYG0170-0299c.png
 南独书宋公城濮独书晋侯是也然胡氏止于北杏
 发予齐侯之说陈氏兼及城濮至于曹南二家皆不
 予之盖以鹿上复人宋则非始伯之词矣然则曹南
 予宋亦可又曰此为齐桓伯事之始桓公自莒及齐
 得管仲于鲍叔而任之首惩襄公田猎毕弋之戒于
 是管仲得以尽行其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
 乡六士乡十五与国高各帅五乡焉作内政而寄军
 令兴盐筴以尽海王之利春蒐秋狩有士三万人以
卷六 第 14b 页 WYG0170-0299d.png
 方行天下而又以三选择贤始于乡长之推继于官
 长之选复亲自资相于是民皆勉于为善相地而衰
 征山泽各致其时于是民各安其居正封疆重聘币
 号召天下之游士以犀甲赎罪择其淫乱者而先征
 之反棠潜于鲁使为南伐之主反台原漆里于卫使
 为西伐之主反柴夫吠狗于燕使为北伐之主故齐
 国之境南至陶阴西至济北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
 有革车八百乘即位数年东南多乱者莱莒徐夷吴
卷六 第 15a 页 WYG0170-0300a.png
 越一战帅服三十馀国是虽伯者之事然规模次第
 亦有自矣左氏于桓公事多略故具于此内政之法
 十五乡出三万人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
 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五乡一帅
 故万人为一军帅帅之比之周制万二千五百人为
 军者诚简便矣故曰桓文节制之师
 北杏齐地
 齐侯榖作齐人
卷六 第 15b 页 WYG0170-0300b.png
夏六月齐人灭遂
 北杏之会遂人不至齐人灭而戍之齐桓立二年而
 灭谭五年而灭遂谭之于齐也出而不礼入而不贺
 灭之以示威遂人不与北杏无救患恤灾之义则仗
 义执言矣此齐桓成伯之始图也
 高忠宪曰将卑师少称人自此至闵二年迁阳凡齐
 兵皆称人见其兵贵精而不贵多也
 遂今济南府肥城县南界古济北蛇丘
卷六 第 16a 页 WYG0170-0300c.png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左传始及齐平也
 李濂氏曰当时修伯非得鲁则不足为重故如公羊
 所称曹子之事捐小利用伯术以收鲁容或有之鲁
 亦知齐欲以信求诸侯故因盟以求地而公羊遂夸
 大之尔盖鲁自长勺乘丘之胜国势稍振齐不敢以
 谭遂之术待鲁而多方以求之屈已于归田迁延于
卷六 第 16b 页 WYG0170-0300d.png
 姻好示威于三国耀武于戎捷而鲁自是不敢有从
 违之心矣九合之盛亦原于此
 苏子繇曰公羊记曹沬手劫桓公以求汶阳之田管
 仲许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雠而桓公不
 怨桓公之信由此著于天下予以为此春秋之后好
 事者之浮说而非其实也齐鲁之怨不在桓公曹沬
 无以发其怒一也使曹沬诚以劫得盟如华元子反
 则春秋要盟不书楚宋之盟书曰宋人及楚人平而
卷六 第 17a 页 WYG0170-0301a.png
 不书盟今书公会齐侯盟于柯二也故公羊不足信
 也鲁仲连称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失地五百里及
 桓公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折桓公之心于坛坫
 之上三战所亡一朝而复按长勺之战庄公始用曹
 沬以败齐自是鲁未尝败安得所谓三战三北而兵
 劫桓公求侵地者乎故仲连亦不足信也
 入春秋楚灭汉阳诸姬在齐桓未霸前晋灭耿霍魏
 在桓伯后告命皆不及于鲁故史不书而齐桓灭谭
卷六 第 17b 页 WYG0170-0301b.png
 灭遂在经为灭国之始陈氏谓不书晋楚灭国蔽罪
 于伯主其失与二传均矣
 柯齐邑在今东平州东阿县鲁北境
 左传宋人背北杏之会
辛丑○僖王二年
十有四年○齐桓六晋缗二十五卫惠二十蔡哀十五
 郑厉二十一子仪十四弑曹庄二十二陈宣十三杞
 共公元年宋桓二秦武十八楚文十
卷六 第 18a 页 WYG0170-0301c.png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左传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
 国语伐备钟鼓声其罪也袭侵无声为暂事也
夏单伯会伐宋
 左传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赵氏曰单伯周大夫也齐桓公所仗以图诸侯者宋
 也宋闵公被弑齐桓为北杏之会以平宋而宋首背
 之岂以桓非受命之伯故诸侯有未安其令者乎于
卷六 第 18b 页 WYG0170-0301d.png
 是齐请师于天子以伐宋而单伯会之假王命以合
 诸侯也陈氏传曰春秋之初王室犹甚威重也卫之
 定州吁也纪之求成于齐也皆欲假宠于王齐桓之
 兴亦必请王师而后专伐自伯者之令行天下诸侯
 不复知有王矣
 或曰是伐宋者齐侯陈侯曹伯也诸家以为将卑师
 少且以单伯为鲁臣故其说支离如此然据左传诸
 侯伐宋之语则以事统于君故曰诸侯不必其君亲
卷六 第 19a 页 WYG0170-0302a.png
 在乃称诸侯也熊氏曰苟非其君亲之即身在行间
 不必目君成襄以前书法自是如此故此三国君在
 不在未可知也
 六月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厉公入杀傅
 瑕
 子仪在经十四年而春秋不书弑君郑固不告诸侯
 亦不以子仪为君也
秋七月荆入蔡
卷六 第 19b 页 WYG0170-0302b.png
 北杏之会蔡已从齐但齐桓霸业初基威势未盛故
 楚恃其强复入蔡
 李廉氏曰蔡为周室宗盟之长近于楚而尝受楚祸
 中国之力有不及焉故自北杏之后齐之盟会蔡不
 复与矣蔡之始录于经则会邓以惧楚终录于经则
 迁州来以避楚楚之始见于经曰败蔡终录于经曰
 围蔡齐晋之伯其极盛则侵蔡以伐楚其极衰则会
 召陵以救蔡而不能终于柏举之战吴操中国之权
卷六 第 20a 页 WYG0170-0302c.png
 又以蔡故焉原一蔡之始终而中国消长之形荆楚
 强弱之变皆可见矣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左传宋服故也
 卫朔入国不通诸侯者九年郑突自遇垂不通诸侯
 者十一年今皆不敢不至宋服故也齐伯略定矣
 齐侯于是始命以伯于何见之班序上下以国大小
 为次征伐则以主兵为先今鄄之会班序之礼也齐
卷六 第 20b 页 WYG0170-0302d.png
 先于宋是以知命齐以伯也
 赵子常曰凡王入以内辞书之二传不知史法误以
 单伯为鲁大夫故元年送王姬改送为逆胡氏承其
 误遂使桓公请命天子之意不彰吕大圭氏曰单伯
 周之世族周有单襄公单简公诸侯大夫无称伯者
 如毛伯凡伯召伯皆王朝卿盖周有单姓鲁无单姓
 经传固可考也
 王臣于诸侯会不殊而盟殊盟于小臣不殊而大臣
卷六 第 21a 页 WYG0170-0303a.png
 殊庄公十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此
 会不殊也僖八年洮之盟王人与盟此盟与小臣不
 殊也僖九年葵丘之会宰周公不与盟此大臣殊也
 齐桓尊周立法必无僭越之事此三者会盟王臣之
 定例至襄公二年单子与晋宋列国盟于鸡泽昭十
 三年刘子与齐列国同盟于平丘则王大臣争相执
 耳矣此世道之变也
 鄄卫地今濮州
卷六 第 21b 页 WYG0170-0303b.png
壬寅○僖王三年
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卫惠二十一蔡哀十
 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杞共二宋桓
 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
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左传春复会焉齐始霸也其复会何单伯既还桓公
 始自以方伯之礼会诸侯且有陈也
夏夫人姜氏如齐
卷六 第 22a 页 WYG0170-0304a.png
 赵子常曰以国事行也或曰求妇也鄄之会庄公不
 预文姜如齐疑若为之解欤许氏张氏皆主此说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
 左传秋诸侯为宋伐郳
 杜氏曰郳附庸属宋而叛故齐桓为之伐郳熊氏曰
 郳鲁附庸之国宋从齐而鲁不会鄄故齐助宋争郳
 以抑之也其后至僖公请王进郳为小邾子而仍𨽻
 鲁焉则以僖之睦也而霸者之心见矣
卷六 第 22b 页 WYG0170-0304b.png
 杜氏曰班序上下以国大小为次征伐则以主兵为
 先二君相敌则先齐侯成伯也非君而人自是以爵
 为序
 郳公作儿
郑人侵宋
 左传诸侯以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
 胡传侵宋之义三传不同左氏曰有钟鼓曰伐无钟
 鼓曰侵先儒或非其说以为声罪致讨曰伐无名行
卷六 第 23a 页 WYG0170-0305a.png
 师曰侵未有以易之者也然考诸五经皆称侵伐在
 易谦之六五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书之泰誓曰我
 武惟扬侵于之疆诗之皇矣曰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周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而曰贼害贤民则
 伐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而以为无名行师可乎然则
 或曰侵或曰伐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声罪
 者鸣钟击鼓整众而行兵法所谓正也潜师者衔枚
 卧鼓出人不意兵法所谓奇也
卷六 第 23b 页 WYG0170-0305b.png
 王樵氏曰郑不诚服齐背二鄄之会而侵宋桓公若
 能声突篡夺之罪而废之择立庄公之子岂不为伯业
 之光哉不此之顾二鄄之会既列诸同好及其反覆
 三国伐之又以宋故为词其义浅矣
冬十月
癸卯○僖王四年
十有六年○齐桓八晋缗二十七灭武公称三十八年
 卫惠二十二蔡哀十七郑厉二十三曹庄二十四陈
卷六 第 24a 页 WYG0170-0305c.png
 宣十五杞共三宋桓四秦武二十楚文十二
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左传诸侯伐郑宋故也
 熊过氏曰宋主兵故先齐许翰曰中国诸侯既为之
 服郳又为之服郑宋盖自是与齐为一宋亲而中国
 诸侯定矣
 此南北争郑之始
卷六 第 24b 页 WYG0170-0305d.png
秋荆伐郑
 左传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
 也
 齐楚伐郑于是始王樵氏曰齐方图霸楚亦浸强北
 侵不已陈蔡郑许适当其冲而郑尤要领之国中国
 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窥中国故郑者伯
 与楚之所必争也自是郑被兵于齐于晋者三十有
 九于楚者二十春秋备书以识其时之盛衰焉
卷六 第 25a 页 WYG0170-0306a.png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
 子同盟于幽
 左氏郑成也赵氏不言公讳与雠同盟也敌惠敌怨
 不在后嗣非也如其为仇何不于柯之盟讳之也程
 氏曰恶失信也此缘后受郑詹生义亦非也杜氏以
 为微者齐为大国桓又新贵柯盟在迩口血未乾七
 国诸侯俨然在焉鲁君何敢以微者往窃疑必是脱
 文及检公羊本条原有公字信矣齐自北杏以后诸
卷六 第 25b 页 WYG0170-0306b.png
 侯之心犹未一也故虽屡会而无盟至是以郑成之
 故九合诸侯同心尊周而外楚然犹未敢耑主盟之
 权故曰同盟至僖二年盟于贯齐始为盟主不复书
 同矣
 赵氏曰公既盟齐侯于柯而二鄄之会不至此同盟
 于幽诸侯皆在而鲁犹以微者行是以有公子结之
 盟三国西鄙之伐
 汪氏曰说者皆疑郑詹逃来在明年不当先讳公而
卷六 第 26a 页 WYG0170-0306c.png
 贬之夫春秋为国讳恶苟不书郑詹之来则失事实
 书詹来而盟幽不讳公则又彰庄公之失信故没公
 不书使若微者同歃则庄公之罪不甚显而所以讥
 之者至矣况圣人笔削一经属辞比事以寓赏罚必
 详上下文及前后事而后识其指归安可谓不当先
 讳公乎公子翚未弑隐公而去其族齐无知未弑襄
 公而弟年书名纪叔姬全节守义以妾媵而特书归
 于纪季子贤而不书出奔皆所以详本末而垂法戒
卷六 第 26b 页 WYG0170-0306d.png
 非可以常例议之也朱子于纲目书魏荀攸书司空
 梁文惠公狄仁杰汉未为魏而言魏仁杰未赠司空
 而称司空亦先事而致褒贬岂非取法春秋之遗意
 乎按汪氏说亦有意然幽盟无公实是脱文
 春秋有特盟参盟同盟特参二字见于左传说经者
 之支也齐桓主伯四十馀年庄十六年二十七年二
 幽之盟书同其馀皆不言同盖同者为不同而言也
 葵丘盛时不须言同矣晋文藉桓之馀人心未解伯
卷六 第 27a 页 WYG0170-0307a.png
 灵不歇践土翟泉二盟不言同齐氏曰经书同盟者
 十有六幽幽新城清丘断道虫牢马陵蒲戚柯陵虚
 朾鸡泽戏亳城北重丘平丘其载辞若曰同救灾患
 同恤祸乱同奖王室同讨不服皆天下之辞所谓公
 言之也其不书同者若垂陇若澶渊若祝柯若溴梁
 若皋鼬或以复仇或以平怨或专自大夫或志于黩
 货或宋楚主盟或两国特相盟或侯伯不与盟皆一
 国之辞所谓私言之也若夫天下之辞公言之而不
卷六 第 27b 页 WYG0170-0307b.png
 书同者首止宁毋洮葵丘牡丘践土翟泉七盟是也
 七盟皆桓文之盛而春秋不书同又有以见天下之
 一乎齐晋也故以十六盟视一时之不同者则同盟
 为愈以首止葵丘践土七盟视他年之同盟者则不
 同为盛盖以其有不同者然后书同以别之既曰无
 不同矣夫又何书同之有
 杜氏曰陈国小每盟会皆在卫下齐桓始霸楚亦始
 强陈侯介于二大国之间而为三恪之客故齐桓因
卷六 第 28a 页 WYG0170-0307c.png
 而进之遂班卫上矣夫自庄十五至僖凡三十五年
 八会陈在卫上者非杜氏之说也陈之在卫下者人
 也侯在卫下者止桓十六年四月耳别有说
 滑今河南偃师县南二十里有古滑国与公次之滑
 不同幽宋地公作公会许男下公榖有曹伯
 此书同盟之始
邾子克卒
 左传王使虢公命晋曲沃伯以一军为诸侯郝仲舆
卷六 第 28b 页 WYG0170-0307d.png
 曰曲沃篡晋而王命奖乱故讳不书齐桓晋文受命
 为侯伯亦不书即此意
甲辰○僖王五年崩
十有七年○齐桓九晋武三十九卒卫惠二十三蔡哀
 十八郑厉二十四曹庄二十五陈宣十六杞共四宋
 桓五秦德公元年楚文十三
春齐人执郑詹
 左氏郑不朝也盖追讨前日事也郑既侵宋又不朝
卷六 第 29a 页 WYG0170-0308a.png
 齐郑詹自难免执第去年冬郑方同盟幽朝与不朝
 尚未可知岂有春时便责其不朝而执其大臣乎意
 郑虽同盟心未诚服詹为谋国必有二心齐故执之
 所以讨旧恶而摄邪心也此与召陵之后讨陈同公
 榖佞人之来既无足据左氏不朝之说亦为未详
夏齐人歼于遂
 榖梁传齐人灭遂使人戍之遂之因氏饮戍者酒而
 杀之齐人歼焉
卷六 第 29b 页 WYG0170-0308b.png
 苏子繇曰齐人灭遂而戍之不戒遂因氏颌氏工娄
 氏须遂氏向齐戍醉而杀之书齐人歼于遂自取之
 也春秋之书败亡其自取者三齐人歼于遂梁亡王
 师败绩于茅戎以为其所以自处者固败亡之道而
 非敌之罪也
 歼公作瀸
秋郑詹自齐逃来
 郑方朝而执詹以未形之叛于理不顺齐无以解手
卷六 第 30a 页 WYG0170-0308c.png
 故逸詹使逃此齐之为谋也或以逃罪詹受逃罪鲁
 者皆不知当时事实故
 詹公作瞻
冬多麋
乙已○惠王元年
十有八年○齐桓十晋献公佹诸元年卫惠二十四蔡
 哀十九郑厉二十五曹庄二十六陈宣十七杞共五
 宋桓六秦德二楚文十四○周僖王十七年崩孙惠
卷六 第 30b 页 WYG0170-0308d.png
 王十八年立
春王正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
 熊过氏曰济西近鲁戎在其南而邻鲁追而举时日
 久之辞也自是而后鲁伐戎终不能为鲁患公羊子
 大其不使戎迩于我是矣
 春秋无费辞言追戎则戎来可知左氏以为讳之非
 也
卷六 第 31a 页 WYG0170-0309a.png
秋有𧌒
 孔氏曰洪范传云𧌒如鳖三足生于南越南越妇人
 多淫故其地多𧌒淫女𧌒乱之所生也陆玑诗疏云
 一名射景在淮水中人在岸上景见水中投人景则
 杀之或谓含沙射人入皮肌其疮如疥遍身
 或故为灾
冬十月
丙午○惠王二年
卷六 第 31b 页 WYG0170-0309b.png
十有九年○齐桓十一晋献二卫惠二十五蔡哀二十
 郑厉二十六曹庄二十七陈宣十八杞共六宋桓七
 秦宣公元年楚文十五卒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鄄卫之东地知媵为卫女也大夫家无媵女之事知
 陈人为陈君也鲁受郑詹之逃齐人不悦闻齐宋适
卷六 第 32a 页 WYG0170-0309c.png
 在于鄄自当往听即无受逃之事而伯主在前外臣
 邂逅亦安能不执鞭弭一从伯令也公子结往盟无
 益于鲁则可有害于鲁则不可况主盟在齐许则盟
 不许则不盟结又岂敢自必哉灌甫曰遂事善且不
 可况以大夫而盟诸侯乎是年冬三国伐我西鄙盖
 有以致之也过矣郑詹之逃齐桓何以伐鲁逸逃者
 其心也如不伐鲁非所以为令也故不得不伐
 王元驭曰结以媵往事至微也何缘遂与霸主为盟
卷六 第 32b 页 WYG0170-0309d.png
 哉公羊传云大夫出境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
 之可也啖氏亦谓结为鲁设免难之策为齐画讲好
 之计是以春秋善结也若然则齐宋陈何以冬即来
 伐或又以为三国伐鲁以结不奉君命而专之故若
 然则齐桓公何不当其会时叱而绝之而既与之盟
 矣旋即背盟而来伐安在其霸主哉愚以为必有所
 谓而史失之朱子所谓春秋自有无定当处盖正指
 此类耳
卷六 第 33a 页 WYG0170-0310a.png
 董仲舒氏曰春秋固有常义又有应变无遂事者谓
 平生安宁也专之可也者谓救危除患也进退在大
 夫者率用兵也徐行不及者谓不以亲害尊不以私
 妨公也故公子结受命往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其事
 从齐桓盟春秋弗以为救庄公之危公子遂命使京
 师遂生事之晋春秋非之以为是时僖公安宁无危
 而救有危而不专救谓之不忠无危而擅生事是卑
 君故此二臣俱生事春秋有是有非其义然也
卷六 第 33b 页 WYG0170-0310b.png
夫人姜氏如莒
 或谓姜氏知齐不悦鲁欲结齐而悦庄不敢遽至于
 齐而适莒以伺之莒近齐之国也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齐欲结鲁而鲁以前怨尚未决然且讨受詹之罪二
 者不得不伐伐鲁者求鲁也熊过氏以为结盟欲缓
 师而公不从故卒见伐又以齐侯不能勤王而唯鲁
 之求失所先后焉误矣
卷六 第 34a 页 WYG0170-0310c.png
 此见伐之始
丁未○惠王三年
二十年○齐桓十二晋献三卫惠二十六蔡穆侯肸元
 年郑厉二十七曹庄二十八陈宣十九杞共七宋桓
 八秦宣二楚堵敖熊艰元年
春王二月
 左传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
夫人姜氏如莒
卷六 第 34b 页 WYG0170-0310d.png
 汪氏曰文姜以桓三年至自齐至是盖年六十矣淫
 姣之行老而弥甚比岁如莒备书不削虽国恶不容
 讳也唐武后年且八十多选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
 丑恶无耻不可胜纪朱子纲目于武照将殂之际屡
 书周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周赐张昌宗爵邺国公其
 亦春秋志姜氏如莒之遗旨欤
夏齐大灾
 齐灾何以书及我也且齐晋二伯宋陈三恪春秋固
卷六 第 35a 页 WYG0170-0311a.png
 谨书也
 左传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
秋七月
 左传王及郑伯入于邬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
冬齐人伐戎
 戎在徐州之域最近齐故先治之家氏曰周有子颓
 之乱齐桓为伯主若罔闻知郑伯虢公胥命于弭以
 兵讨乱杀子颓王入于王城齐亦不能预也齐桓之
卷六 第 35b 页 WYG0170-0311b.png
 失于为义也多矣此正论也然齐桓霸图有渐整顿
 家门先为营窟鲁宋谭遂郳戎最为相近谭遂小国
 则灭之以广土宋鲁大国则亲之以连交戎未可遽
 灭亦不当为好故伐以劫之经营布置为根本计故
 是时郑伯杀子颓纳天王宁周室此最美大之事齐
 桓自度其力宁让郑伯为之而置不一问齐桓自谋
 立国固如此
 戎榖作我
卷六 第 36a 页 WYG0170-0311c.png
戊申○惠王四年
二十有一年○齐桓十三晋献四卫惠二十七蔡穆二
 郑厉二十八卒曹庄二十九陈宣二十杞共八宋桓
 三楚堵敖二
春王正月
 先是虢叔谓郑伯曰盍纳王乎至是左传记春胥命
 于弭夏同伐王城则胥命者相结言之意也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卷六 第 36b 页 WYG0170-0311d.png
 左传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
 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
 东
 郑伯之卒齐侯之幸也齐桓以郑不朝执郑詹四年
 未讨而郑伯方执言仗义讨贼纳主齐桓曾无一介
 之使以宁天王使郑伯不卒必将挟天子以令齐侯
 齐侯何辞以对故曰郑伯之卒齐桓之幸也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卷六 第 37a 页 WYG0170-0312a.png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王氏曰据左氏郑伯有纳惠王之功勋在王室然不
 免谥为厉者其始以赂而篡立中以虐而出奔周室
 虽衰公议尚在臣子私谥不敢妄加美名古意犹可
 考也
已酉○惠王五年
二十有二年○齐桓十四晋献五卫惠二十八蔡穆三
 郑文公捷元年曹庄三十陈宣二十一杞惠公元年
卷六 第 37b 页 WYG0170-0312b.png
 宋桓十秦宣四楚堵敖三
春王正月肆大眚
 姜廷善曰书称眚灾肆赦眚过误也大过误当赦者
 也季氏曰以庄公幼年嗣位制于文姜群臣不恊其
 国人陷于大过误者多矣至是文姜既没于是肆赦
 大眚焉书盖予之之辞第以为繇于齐令则未必然
 也
 灌甫曰惠王以子颓之乱播迁于栎去年春虢郑纳
卷六 第 38a 页 WYG0170-0312c.png
 王于王城以国未靖故为大眚以安反侧之心耳则
 肆大眚为周王之事矣是也所谓以内辞书者欤
 啖氏曰肆者放也眚者过也如今之赦尔公羊云忌
 省有何义乎谓纵释有罪恶人幸免则所肆当云大
 罪何云大眚乎
 眚公作省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王樵氏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易之以谥
卷六 第 38b 页 WYG0170-0312d.png
 末世滋滥谥不应实爰及妇人妇人无外行于礼当
 系夫之谥取其夫谥冠于姓之上诗称庄姜宣姜共
 姜春秋宋共姬即其义也妇人法无谥也生以夫国
 冠之韩姞秦姬是也死以夫谥冠之庄姜定姒是也
 末世别为作谥如景王未崩妻称穆后皆非礼也鲁
 文姜弑逆淫乱之人得罪宗庙国人之所不容今不
 诛而死纵以子母之故不忍弃绝葬之足矣又别为
 之谥曰文而不复系以桓公可乎自是鲁国从而效
卷六 第 39a 页 WYG0170-0313a.png
 尤哀姜成风声姜敬嬴齐姜穆姜齐归皆别立谥不
 复系于夫且妾母当之不正益甚矣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左氏载陈人杀其太子御寇则应书君杀世子今曰
 陈人杀公子则国乱无政众人擅杀而不书于其君
 是矣若以君父讨而当罪虽专杀无议也必杀之以
 非罪而后书今御寇书人以杀与讨乱同文又公子
 完为其党亦不书奔则是以乱讨而非其罪者也杜
卷六 第 39b 页 WYG0170-0313b.png
 云陈氏恶杀太子之名故以国讨公子告非也苟杀
 太子而赴以公子圣人安得不改正之耶考史陈宣
 欲立嬖姬子款国人党邪助之是时宣公之志未形
 国人擅杀之迹甚著故不与晋申生宋痤一例
 熊过氏曰左氏以御寇为太子则与晋申生宋痤同
 皆应直称君杀世子者若他人杀之如陈公子招杀
 陈世子偃师则不言其实公子也则如陈人杀公子
 过亦不言其今陈人杀而曰其疑下有大夫之阙文
卷六 第 40a 页 WYG0170-0313c.png
 也是时陈从霸令数有会盟御寇贵卿从事意者国
 人不欲如蔡杀公子燮之类欤陈齐方睦而陈之贵
 卿见杀不闻齐人之见讨也其为霸国亦未尽矣
 张氏曰不称世子未誓于天子也未誓则称公子重
 王命也御寇乃君之适嗣为一国之储贰而众人得
 以杀之则其所以自处必有失其道者矣故刘氏讥
 御寇之为人子足以杀其身而春秋略杀者之罪也
 左传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齐使敬
卷六 第 40b 页 WYG0170-0313d.png
 仲为工正
 此书专杀之始
 御公榖作禦
夏五月
 春秋无事以首时称者五十九惟此书五月昭十年
 书十二月不误则有脱焉非孔子故存之也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
 此盟左传无明文而公榖皆以为公是也庄公受制
卷六 第 41a 页 WYG0170-0314a.png
 于母必使待婚齐女丧中与大夫盟而求婚不书公
 讳丧时图婚也若曰讳与大夫盟则诸侯固有盟者
 矣按公是年三十五岁或继娶欤史不书欤不然未
 有国君而愆期若此也
冬公如齐纳币
 纳币大夫之事也丧中纳币尤非也
 汪氏曰汉惠帝制于吕氏立姊鲁元公主女为后虽
 娶甥女而不顾与庄公事颇相类
卷六 第 41b 页 WYG0170-0314b.png
 
 
 
 
 
 
 
 春秋辩义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