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170-01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辩义卷一 明 卓尔康 撰
隐公一
春秋之托始隐公也平王东迁而王迹熄也平王元
年为鲁孝公二十五年传惠公四十六年至隐公元
年为平王之四十九年也春秋即不托始孝公何不
托始惠公盖惠公元年乃平王之四年倘王能自强
而天下复有勤王复辟者则镐京旦夕可返谁将西
春秋辩义卷一 明 卓尔康 撰
隐公一
春秋之托始隐公也平王东迁而王迹熄也平王元
年为鲁孝公二十五年传惠公四十六年至隐公元
年为平王之四十九年也春秋即不托始孝公何不
托始惠公盖惠公元年乃平王之四年倘王能自强
而天下复有勤王复辟者则镐京旦夕可返谁将西
卷一 第 1b 页 WYG0170-0175b.png
归怀之好音圣人盖几几望焉至平王末年弱矣丧
矣不可复西矣于是不得已而以是托始焉圣心之
穷也
己未○平王四十九年
元年○齐僖公禄父九年晋鄂侯郤二年曲沃庄伯鲜
十一年卫桓公完十三年蔡宣公考父二十八年郑
庄公寤生二十二年曹桓公终生三十五年陈桓公
鲍二十三年杞武公二十九年宋穆公和七年秦文
矣不可复西矣于是不得已而以是托始焉圣心之
穷也
己未○平王四十九年
元年○齐僖公禄父九年晋鄂侯郤二年曲沃庄伯鲜
十一年卫桓公完十三年蔡宣公考父二十八年郑
庄公寤生二十二年曹桓公终生三十五年陈桓公
鲍二十三年杞武公二十九年宋穆公和七年秦文
卷一 第 2a 页 WYG0170-0176a.png
公四十四年楚武王熊通十九年
杨用修曰元年鲁隐公元年也春秋大一统所谓一
统天下咸奉正朔也天子立元而诸侯遵也天子颁
朔而诸侯行也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
天子之元年矣晋曲沃庄伯改建夏正则有不奉天子
之朔矣春秋所以托始于隐与
熊过氏曰王者而后改元诸侯改年非正也礼称诸
侯三年丧毕以士服入见天子天子锡之圭璧黻冕
杨用修曰元年鲁隐公元年也春秋大一统所谓一
统天下咸奉正朔也天子立元而诸侯遵也天子颁
朔而诸侯行也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
天子之元年矣晋曲沃庄伯改建夏正则有不奉天子
之朔矣春秋所以托始于隐与
熊过氏曰王者而后改元诸侯改年非正也礼称诸
侯三年丧毕以士服入见天子天子锡之圭璧黻冕
卷一 第 2b 页 WYG0170-0176b.png
然后归宁有踰年改元者哉书曰平王四十九年己
未公即位者正也鲁自改元而绌周之年非也史迁
自真公濞已上为周王世表无诸侯年表真公当夷
王诸侯僣端始见改元矣赵子常言诸侯既殡嗣子
柩前即位踰年正月朔乃先谒庙以明继祖还就阼
阶之位以正君臣国史因书元年失之矣而元儒吴
立夫顾谓史官志人君在位久近纪述之常体非以
为重事其说则曰秦惠文王立十四年称王秦始改
未公即位者正也鲁自改元而绌周之年非也史迁
自真公濞已上为周王世表无诸侯年表真公当夷
王诸侯僣端始见改元矣赵子常言诸侯既殡嗣子
柩前即位踰年正月朔乃先谒庙以明继祖还就阼
阶之位以正君臣国史因书元年失之矣而元儒吴
立夫顾谓史官志人君在位久近纪述之常体非以
为重事其说则曰秦惠文王立十四年称王秦始改
卷一 第 3a 页 WYG0170-0176c.png
元太史公汉兴以来诸侯世表高祖功臣侯年表类
书其侯王元年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元年先秦时本
重改元如立夫以为非重则秦魏称王何为又改元
年史官纪实宁有未改元遽称元年者若太史淮南
则缘春秋而误不可谓诸侯可改元而引为證也卫
世家献公出公皆称后元则益悖矣不然则黜周王
鲁疑春秋者亦何过哉
春王正月
书其侯王元年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元年先秦时本
重改元如立夫以为非重则秦魏称王何为又改元
年史官纪实宁有未改元遽称元年者若太史淮南
则缘春秋而误不可谓诸侯可改元而引为證也卫
世家献公出公皆称后元则益悖矣不然则黜周王
鲁疑春秋者亦何过哉
春王正月
卷一 第 3b 页 WYG0170-0176d.png
诸侯禀正朔不得自记年真公濞以上无诸侯年表
不特世远难详抑夷王时僣端始见耳先固天下一
统介圭入觐之礼未失也熊氏说诚是然列国纪年
各识本号自不可少相因而然亦无大失故夫子从
之以作春秋至于月建必禀正朔弗敢奸焉
欧阳永叔曰春秋鲁史也其书元年鲁某公之元年
也于是焉而系时系月曰春正月则疑于正朔之无
所禀承矣故特书曰春王正月以别嫌明微亦且纪
不特世远难详抑夷王时僣端始见耳先固天下一
统介圭入觐之礼未失也熊氏说诚是然列国纪年
各识本号自不可少相因而然亦无大失故夫子从
之以作春秋至于月建必禀正朔弗敢奸焉
欧阳永叔曰春秋鲁史也其书元年鲁某公之元年
也于是焉而系时系月曰春正月则疑于正朔之无
所禀承矣故特书曰春王正月以别嫌明微亦且纪
卷一 第 4a 页 WYG0170-0177a.png
其实焉此书法之自然盖鲁史之旧文非孔子之特
笔也非直鲁史至于列国之史无不皆然若周史既
书某王元年则不待更书王正月而自见此元经书
帝某年又书帝正月学步效颦叠床架屋所以贻笑
于后人也而东莱吕氏之言曰尧授舜正月上日受
终于文祖舜授禹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天下皆知
有帝故虞之正月不冠以帝天下皆知有王故夏之
正月不冠以王孔子作春秋以王冠正月为时之无
笔也非直鲁史至于列国之史无不皆然若周史既
书某王元年则不待更书王正月而自见此元经书
帝某年又书帝正月学步效颦叠床架屋所以贻笑
于后人也而东莱吕氏之言曰尧授舜正月上日受
终于文祖舜授禹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天下皆知
有帝故虞之正月不冠以帝天下皆知有王故夏之
正月不冠以王孔子作春秋以王冠正月为时之无
卷一 第 4b 页 WYG0170-0177b.png
王也不知使时有王孔子作春秋书年书月当以何
书可谓凿于理而蔓于词矣
汪氏曰诗豳风一之日二之日皆以子月起数十月
蟋蟀下继以曰为改岁唐风蟋蟀在堂乃九月之候
而曰岁聿云莫是以子月为岁首周礼凡言正月指
子月岁终指丑月正岁指寅月州长正月属民读法
正岁读法如初言初则正月居先可知矣若以寅为
正月不当又有正岁也左传僖五年正月日南至礼
书可谓凿于理而蔓于词矣
汪氏曰诗豳风一之日二之日皆以子月起数十月
蟋蟀下继以曰为改岁唐风蟋蟀在堂乃九月之候
而曰岁聿云莫是以子月为岁首周礼凡言正月指
子月岁终指丑月正岁指寅月州长正月属民读法
正岁读法如初言初则正月居先可知矣若以寅为
正月不当又有正岁也左传僖五年正月日南至礼
卷一 第 5a 页 WYG0170-0177c.png
记正月日至皆以子月为正
左传不书即位摄也
黄先生泽曰礼诸侯一娶九女无再娶之文适夫人
无子则择诸右媵右媵无子则择诸左媵左媵无子
而后取诸众妾之子亦皆以其序焉有常制矣隐母
媵也故其子不得承统仲子有文在其手宋人要鲁
以为夫人鲁之娶仲子盖已告于天子若不获命则
宋人必不与天子既许鲁乃以夫人礼聘之则仲子
左传不书即位摄也
黄先生泽曰礼诸侯一娶九女无再娶之文适夫人
无子则择诸右媵右媵无子则择诸左媵左媵无子
而后取诸众妾之子亦皆以其序焉有常制矣隐母
媵也故其子不得承统仲子有文在其手宋人要鲁
以为夫人鲁之娶仲子盖已告于天子若不获命则
宋人必不与天子既许鲁乃以夫人礼聘之则仲子
卷一 第 5b 页 WYG0170-0177d.png
必素贵与隐母不同此虽失礼然却是事之情实何
休以为隐母是左媵桓母是右媵亦不过测度之辞
盖隐母乃是媵桓母非媵非嫡是失礼再娶耳此先
君之失礼而末如之何者也既娶而生桓公未几惠
公没隐公摄而俟桓长传称惠公之薨有宋师太子
少是惠公之时桓公已正大子之位且宋鲁为婚姻
而惠公未葬宋来伐丧此何故也岂非以桓公仲子
耶夫太子少隐公立斯固宋人之所疑者天王使宰
休以为隐母是左媵桓母是右媵亦不过测度之辞
盖隐母乃是媵桓母非媵非嫡是失礼再娶耳此先
君之失礼而末如之何者也既娶而生桓公未几惠
公没隐公摄而俟桓长传称惠公之薨有宋师太子
少是惠公之时桓公已正大子之位且宋鲁为婚姻
而惠公未葬宋来伐丧此何故也岂非以桓公仲子
耶夫太子少隐公立斯固宋人之所疑者天王使宰
卷一 第 6a 页 WYG0170-0178a.png
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王此举亦见桓母素贵则桓
公当立耳桓公内有国人归向之情外有宋之援使
隐果不贤亦未敢遽夺也而况隐之志本能让乎榖
梁以为让桓不正此不知当时情事使榖梁在当时
必导隐公为乱非杀桓公母子不可得国而隐亦终
必不免此榖梁春秋开卷第一义最谬者也若从左
氏公羊则合事情而隐之贤终可取公羊立适以长
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此二语必有所受至于隐
公当立耳桓公内有国人归向之情外有宋之援使
隐果不贤亦未敢遽夺也而况隐之志本能让乎榖
梁以为让桓不正此不知当时情事使榖梁在当时
必导隐公为乱非杀桓公母子不可得国而隐亦终
必不免此榖梁春秋开卷第一义最谬者也若从左
氏公羊则合事情而隐之贤终可取公羊立适以长
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此二语必有所受至于隐
卷一 第 6b 页 WYG0170-0178b.png
公之摄实有所承公羊以为诸侯无摄则又不然郑
康成引公羊难云宋穆公云吾立乎此摄也以此言
之何得非摄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卿大夫奉摄主于
西阶南面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世子未生而死与
生而弱未能君也则以娣侄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
故隐公亦摄主也
隐摄也夫子探其心正其事故不书即位隐长而摄
母班非贵也子为宋姓声子仲子皆元妃孟子之侄
康成引公羊难云宋穆公云吾立乎此摄也以此言
之何得非摄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卿大夫奉摄主于
西阶南面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世子未生而死与
生而弱未能君也则以娣侄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
故隐公亦摄主也
隐摄也夫子探其心正其事故不书即位隐长而摄
母班非贵也子为宋姓声子仲子皆元妃孟子之侄
卷一 第 7a 页 WYG0170-0178c.png
娣也曰孟曰仲是班位原有定序孟仲必宋公之女
声子不以氏列其为孟仲之侄娣明矣杜氏曰诸侯
始娶则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
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继室声子年长秉内政于
是特进其班秩而号曰声别于仲也未几仲子生桓
公矣隐虽长而母班卑桓虽幼而母班尊立子之法
一依母班观赵盾班在九人之说可证惠公薨国人
以隐为长庶共扳立之而隐公以父命母班故尊奉
声子不以氏列其为孟仲之侄娣明矣杜氏曰诸侯
始娶则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
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继室声子年长秉内政于
是特进其班秩而号曰声别于仲也未几仲子生桓
公矣隐虽长而母班卑桓虽幼而母班尊立子之法
一依母班观赵盾班在九人之说可证惠公薨国人
以隐为长庶共扳立之而隐公以父命母班故尊奉
卷一 第 7b 页 WYG0170-0178d.png
桓公而自称为摄耳比如今制藩王妃妾先尽名封
若无名封谓之滥妾滥妾之子固不敢先于名封者
也仲子为次桓公为贵自无可说至于仲子有文在
手乃是羽父辈造为此言以异其事而不知反陷于
失实黄先生要鲁为夫人已告于天子尚是依事臆
度亦无考据胡传隐公即位上无所禀内无所承诸
大夫扳已而立之为夫子所削熊过氏曰隐母声子
摄如君当时私有翼戴故隐不俟踰年而即位一年
若无名封谓之滥妾滥妾之子固不敢先于名封者
也仲子为次桓公为贵自无可说至于仲子有文在
手乃是羽父辈造为此言以异其事而不知反陷于
失实黄先生要鲁为夫人已告于天子尚是依事臆
度亦无考据胡传隐公即位上无所禀内无所承诸
大夫扳已而立之为夫子所削熊过氏曰隐母声子
摄如君当时私有翼戴故隐不俟踰年而即位一年
卷一 第 8a 页 WYG0170-0179a.png
不可二君故其元年不得更书即位耳沙麓齐履谦
谓其即位于岁前是也胡熊二说皆非也欧阳永叔
曰何为不书即位曰惠公之终不见其事则隐之立
亦不可知孔子从二百年得其遗书而修之阙其所
不知传信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左传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榖梁传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
谓其即位于岁前是也胡熊二说皆非也欧阳永叔
曰何为不书即位曰惠公之终不见其事则隐之立
亦不可知孔子从二百年得其遗书而修之阙其所
不知传信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左传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榖梁传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
卷一 第 8b 页 WYG0170-0179b.png
邾者鲁之附庸也仪父其字克其名也附庸有以名
通者以氏通者以字通者随其大小而异之邾当字
故字之胡氏曰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命大夫例
称字诸侯之兄弟例称字中国之附庸例称字是矣
未尽也左氏曰贵之公羊曰褒之尤非也然来朝又
称邾子何也恒称也公侯伯上三等而恒称曰公子
男下二等而恒称曰子子于蛮夷大夫皆可称而况
中国之附庸乎故讲礼以朝从其恒称自宣至定凡
通者以氏通者以字通者随其大小而异之邾当字
故字之胡氏曰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命大夫例
称字诸侯之兄弟例称字中国之附庸例称字是矣
未尽也左氏曰贵之公羊曰褒之尤非也然来朝又
称邾子何也恒称也公侯伯上三等而恒称曰公子
男下二等而恒称曰子子于蛮夷大夫皆可称而况
中国之附庸乎故讲礼以朝从其恒称自宣至定凡
卷一 第 9a 页 WYG0170-0179c.png
六朝皆曰子是也不恊而盟特以字举桓十七年趡
之盟亦曰仪父是也又曰仪氏与徐仪楚陈仪行父
同父名与孔父同仪父邾大夫也黎氏言当与邾子
克别是一人隐五年伐宋桓十五年来朝俱人之十
七年书仪父庄十六年又书克则人非仪父仪父非
克矣此亦不然夫伐宋者邾人郑人邾主兵故先郑
郑非君将故称人郑大国既称人邾自从大国之微
者称人也来朝书曰邾人牟人葛人来朝者牟葛即
之盟亦曰仪父是也又曰仪氏与徐仪楚陈仪行父
同父名与孔父同仪父邾大夫也黎氏言当与邾子
克别是一人隐五年伐宋桓十五年来朝俱人之十
七年书仪父庄十六年又书克则人非仪父仪父非
克矣此亦不然夫伐宋者邾人郑人邾主兵故先郑
郑非君将故称人郑大国既称人邾自从大国之微
者称人也来朝书曰邾人牟人葛人来朝者牟葛即
卷一 第 9b 页 WYG0170-0179d.png
夷而又微故称人邾大牟葛不多牟葛业称人邾自
比小国之君称人也盖惟邾滕陈莒之国尊之可同
于君卑之可同于大夫其势得上下通也此邾之字
法也且即以名字为断克字仪父甚确视之周庄王
弟之子克字子仪也楚斗克之字子仪也桓司马之
臣子仪克也同也推之鲁叔孙辄之字伯张与吴公
孙辄之字子张同也鲁孟之侧之字子反与楚公子
侧之字子反同也齐子家之字归父与楚仲归之字
比小国之君称人也盖惟邾滕陈莒之国尊之可同
于君卑之可同于大夫其势得上下通也此邾之字
法也且即以名字为断克字仪父甚确视之周庄王
弟之子克字子仪也楚斗克之字子仪也桓司马之
臣子仪克也同也推之鲁叔孙辄之字伯张与吴公
孙辄之字子张同也鲁孟之侧之字子反与楚公子
侧之字子反同也齐子家之字归父与楚仲归之字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70-0180a.png
子家同也古人制字简取义正大抵不甚相远即此
可知仪父与克为一人也此邾之字义也不日史详
略也及与暨皆以我为主其及曰我为主暨曰不得
已公羊之碎义也
春秋书会盟战伐皆以及会二字综之公羊曰及者
我欲之会者外为志也此法即在我鲁且不可槩岂
可通于天下公羊不过因隐初年一二事断其见耳
彼见公即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以及邾之盟为我所
可知仪父与克为一人也此邾之字义也不日史详
略也及与暨皆以我为主其及曰我为主暨曰不得
已公羊之碎义也
春秋书会盟战伐皆以及会二字综之公羊曰及者
我欲之会者外为志也此法即在我鲁且不可槩岂
可通于天下公羊不过因隐初年一二事断其见耳
彼见公即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以及邾之盟为我所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70-0180b.png
欲见戎请盟以为公会戎于潜为彼所欲然将下条
公及戎盟于唐相比即不通矣如以及戎之盟为彼
所欲则于所谓书法又不合矣且十一年入许郑所
欲也而书公及齐侯入许何耶桓元年三月公会郑
伯于垂四月公及郑伯盟于越此接月事耳公即位
欲脩好于郑郑仇宋欲结鲁为援其会其盟二国有
同心焉今一则曰会一则曰及何所从耶此私盟之
始
公及戎盟于唐相比即不通矣如以及戎之盟为彼
所欲则于所谓书法又不合矣且十一年入许郑所
欲也而书公及齐侯入许何耶桓元年三月公会郑
伯于垂四月公及郑伯盟于越此接月事耳公即位
欲脩好于郑郑仇宋欲结鲁为援其会其盟二国有
同心焉今一则曰会一则曰及何所从耶此私盟之
始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70-0180c.png
熊氏曰邾国在今邹县东南二十里当峄山之南北
界于鲁而南连滕薛即今曲阜滕峄之间从踰五十
里西自邾瑕以至沂东即今济南至沂州之境横长
三百馀里势不得为鲁附庸意小邾尝附庸于鲁而
误加于邾耳此亦不然盖地方彼此沿革先后增削
俱难以意定也据左氏襄二十七年叔孙曰邾滕人
之私也昭之十三年子服惠伯曰君信蛮夷之诉以
绝兄弟之国则邾不特属于鲁而又即于夷矣
界于鲁而南连滕薛即今曲阜滕峄之间从踰五十
里西自邾瑕以至沂东即今济南至沂州之境横长
三百馀里势不得为鲁附庸意小邾尝附庸于鲁而
误加于邾耳此亦不然盖地方彼此沿革先后增削
俱难以意定也据左氏襄二十七年叔孙曰邾滕人
之私也昭之十三年子服惠伯曰君信蛮夷之诉以
绝兄弟之国则邾不特属于鲁而又即于夷矣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70-0180d.png
蔑姑蔑鲁国卞南有姑城在兖州府泗水县界邾公
羊作邾娄蔑公榖俱作昧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言克称郑伯讥失
教也谓之郑志
郑伯克段杜氏曰段不弟故不言弟明郑伯虽失教
而段亦凶逆以君讨臣而用二君之例者言段强大
儶杰据大都以耦国所谓得儶曰克也榖梁曰段弟
羊作邾娄蔑公榖俱作昧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言克称郑伯讥失
教也谓之郑志
郑伯克段杜氏曰段不弟故不言弟明郑伯虽失教
而段亦凶逆以君讨臣而用二君之例者言段强大
儶杰据大都以耦国所谓得儶曰克也榖梁曰段弟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70-0181a.png
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也段失子弟之
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
也胡氏曰恶养天伦使陷于罪而剪之皆是也然段
以介弟之亲挟国母之宠亲心方注弟恶未甚庄公
无可如何观其缮兵具乘将以袭郑而夫人将启之
则当时庄公于段岂可教诲禁制者哉至左氏曰称
郑伯讥失教也尤为不合夫春秋鲁之春秋也可以
称公焉可以称我焉可以无称焉今为郑事不书郑
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
也胡氏曰恶养天伦使陷于罪而剪之皆是也然段
以介弟之亲挟国母之宠亲心方注弟恶未甚庄公
无可如何观其缮兵具乘将以袭郑而夫人将启之
则当时庄公于段岂可教诲禁制者哉至左氏曰称
郑伯讥失教也尤为不合夫春秋鲁之春秋也可以
称公焉可以称我焉可以无称焉今为郑事不书郑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70-0181b.png
伯而何书也
郑今华州为故郑后迁国在今开封府新郑鄢在今
鄢京在今郑州荥阳县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仲子也左氏公羊以为桓公之母榖梁以为惠公之
母孝公之妾左氏以为生公羊以为死予为详之其
谓孝公妾惠公母者盖据后来归僖公成风之襚以
为成风既是僖母仲子岂独不然不知僖公为鲁贤
郑今华州为故郑后迁国在今开封府新郑鄢在今
鄢京在今郑州荥阳县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仲子也左氏公羊以为桓公之母榖梁以为惠公之
母孝公之妾左氏以为生公羊以为死予为详之其
谓孝公妾惠公母者盖据后来归僖公成风之襚以
为成风既是僖母仲子岂独不然不知僖公为鲁贤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70-0181c.png
君身从二伯尊周攘夷故成风虽妾特行襚礼以示
优异若惠公为君既无大异何缘遽行赗妾之礼且
春秋固有文同而事异者何可槩论据左氏别传十
月改葬惠公则赗以改葬故不得言缓也又谓豫凶
事非礼朱子曰古人不讳凶事如国君即位为椑是
也车马曰赗车马固兆域所共归赗惠公而挈仲子
未尝不可若以次年十二月夫人子氏薨为隐母或
为隐妻则仲子当从公羊之死又可无碍故仲子确
优异若惠公为君既无大异何缘遽行赗妾之礼且
春秋固有文同而事异者何可槩论据左氏别传十
月改葬惠公则赗以改葬故不得言缓也又谓豫凶
事非礼朱子曰古人不讳凶事如国君即位为椑是
也车马曰赗车马固兆域所共归赗惠公而挈仲子
未尝不可若以次年十二月夫人子氏薨为隐母或
为隐妻则仲子当从公羊之死又可无碍故仲子确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70-0181d.png
以桓母为得乃天王之赗仲子者何也惠公从班之
贵已崇仲子隐公为君桓公虽称太弟而隐公之势
不能无疑桓公之党不能无贰周有此举安知非鲁
借合葬之法以正仲子周寓定名之意以与桓公乎
张氏曰惠公去年薨仲子卒之年固不可知或亦去
年也
临诸侯畛于鬼神曰天王王朝公卿书官大夫书字
上士中士书名下士书人宰者主事之名自天子以
贵已崇仲子隐公为君桓公虽称太弟而隐公之势
不能无疑桓公之党不能无贰周有此举安知非鲁
借合葬之法以正仲子周寓定名之意以与桓公乎
张氏曰惠公去年薨仲子卒之年固不可知或亦去
年也
临诸侯畛于鬼神曰天王王朝公卿书官大夫书字
上士中士书名下士书人宰者主事之名自天子以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70-0182a.png
至大夫皆有之卿大夫之宰石碏之宰王叔之宰郈
宰费宰是也榖梁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故以之配
有封爵者则曰宰周公以之配无封爵者则曰宰渠
伯纠周公之宰尊故使之出会诸侯咺之宰卑故使
之行鲁丧事此其义也公羊曰天子之宰为政者也
则著其主事之职故于宰咺则曰宰士也士者主事
之职也得之矣季本氏谓咺小臣摄冢宰以行其冢
宰之说舛莫甚焉
宰费宰是也榖梁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故以之配
有封爵者则曰宰周公以之配无封爵者则曰宰渠
伯纠周公之宰尊故使之出会诸侯咺之宰卑故使
之行鲁丧事此其义也公羊曰天子之宰为政者也
则著其主事之职故于宰咺则曰宰士也士者主事
之职也得之矣季本氏谓咺小臣摄冢宰以行其冢
宰之说舛莫甚焉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70-0182b.png
春秋天王遣使者十六十二称天王三称王而不称
天高新郑曰称天称王犹之今人有称奉圣旨焉有
称奉旨焉不以圣旨为褒奉旨为贬予甚韪之及予
通考全经之例三称天王者如隐元来赗惠公仲子
实因惠公改葬用恤侯邦其馀苟非答礼亦是加恩
礼数为荣皇华足重若庄元之荣叔文五之召伯不
过宠弑逆之君比长信之妾非礼显然了无可说故
下笔之际无有崇称亦其情理自然忽略乃尔胡氏
天高新郑曰称天称王犹之今人有称奉圣旨焉有
称奉旨焉不以圣旨为褒奉旨为贬予甚韪之及予
通考全经之例三称天王者如隐元来赗惠公仲子
实因惠公改葬用恤侯邦其馀苟非答礼亦是加恩
礼数为荣皇华足重若庄元之荣叔文五之召伯不
过宠弑逆之君比长信之妾非礼显然了无可说故
下笔之际无有崇称亦其情理自然忽略乃尔胡氏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70-0182c.png
所谓贬亦未可尽非也第谓略之而不称天则可贬
之而不称天则不可于鲁而略之则可于王而略之
则不可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
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内称及外称人榖梁以为皆卑者胡氏以为皆微者
赵氏曰修三国之好而为盟誓非君则卿何得使微
之而不称天则不可于鲁而略之则可于王而略之
则不可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
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内称及外称人榖梁以为皆卑者胡氏以为皆微者
赵氏曰修三国之好而为盟誓非君则卿何得使微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70-0182d.png
者先儒云微者不命之卿也按例外国命卿来鲁皆
书名但不言氏耳且前后盟而不言内盟者九推寻
事迹皆是公之自盟义例昭然不可或称是公或称
是微者予以为鲁非微者宋人实微者耳惠公败宋
师于黄惠公薨而宋师压境是先君之所雠也两国
之好不通而桓公又宋武公之自出公乃假长而自
立焉鳃鳃然惧宋人之雠已而奭之也故求成于宋
以为自安计则鲁安敢使微者往宋公明有所挟偃
书名但不言氏耳且前后盟而不言内盟者九推寻
事迹皆是公之自盟义例昭然不可或称是公或称
是微者予以为鲁非微者宋人实微者耳惠公败宋
师于黄惠公薨而宋师压境是先君之所雠也两国
之好不通而桓公又宋武公之自出公乃假长而自
立焉鳃鳃然惧宋人之雠已而奭之也故求成于宋
以为自安计则鲁安敢使微者往宋公明有所挟偃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70-0183a.png
蹇倨傲乃使微者与盟春秋讳之故不书公
内及盟而不书君大夫者有九隐元年九月宋人盟
宿宋以微者来轻公故讳公庄二十二年七月齐高
傒盟防文姜方葬公丧中图婚故讳公文二年三月
晋处父盟公如晋晋人以公不朝止公令阳处父盟
公耻之故讳公文十年苏子盟女栗顷王天王也立
而与诸侯盟卑甚矣夫子伤之故以与天子大夫盟
讳公成三年十一月荀庚盟孙良父盟二人至鲁以
内及盟而不书君大夫者有九隐元年九月宋人盟
宿宋以微者来轻公故讳公庄二十二年七月齐高
傒盟防文姜方葬公丧中图婚故讳公文二年三月
晋处父盟公如晋晋人以公不朝止公令阳处父盟
公耻之故讳公文十年苏子盟女栗顷王天王也立
而与诸侯盟卑甚矣夫子伤之故以与天子大夫盟
讳公成三年十一月荀庚盟孙良父盟二人至鲁以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70-0183b.png
国对之不必书公成十一年三月及郤犨盟襄七年
十月及孙林父盟襄十五年二月及向戍盟皆此义
也故皆不书公
凡盟以国地者国主亦与盟焉说春秋者以为此参
盟之始也
宋商丘今归德府宿今宿州
左传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
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
十月及孙林父盟襄十五年二月及向戍盟皆此义
也故皆不书公
凡盟以国地者国主亦与盟焉说春秋者以为此参
盟之始也
宋商丘今归德府宿今宿州
左传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
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70-0183c.png
公子豫公弗许遂行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左传非王命也
人臣出疆未有不禀承于王者第非行聘礼自以同
祢之亲一作候讯故第书曰来
胡传人臣义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境所以然者
杜朋党之原为后世事君而有二心者之明戒也惟
此义不行然后有藉外权如缪留之语韩宣惠者交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左传非王命也
人臣出疆未有不禀承于王者第非行聘礼自以同
祢之亲一作候讯故第书曰来
胡传人臣义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境所以然者
杜朋党之原为后世事君而有二心者之明戒也惟
此义不行然后有藉外权如缪留之语韩宣惠者交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70-0183d.png
私议论如庄助之结淮南者倚强藩为援以胁制朝
廷如唐卢携之于高骈崔胤之于宣武昭纬之于邠
岐者经于内臣朝聘告赴皆贬而不与正其本也
季氏私考曰王朝三公称公卿士称子若侯伯之爵
畿内未尝以封祭伯之称伯与凡伯毛伯之称伯同
啖氏谓内大夫之字非爵也
此王臣私交之始
公子益师卒
廷如唐卢携之于高骈崔胤之于宣武昭纬之于邠
岐者经于内臣朝聘告赴皆贬而不与正其本也
季氏私考曰王朝三公称公卿士称子若侯伯之爵
畿内未尝以封祭伯之称伯与凡伯毛伯之称伯同
啖氏谓内大夫之字非爵也
此王臣私交之始
公子益师卒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70-0184a.png
不日阙也公子众矣而卒益师者恩数之厚也胡氏
曰不日公羊以为远然公子疆远矣而书日则非远
也榖梁以为恶然公子牙季孙意如恶矣而书日则
非恶也左氏以为公不与小敛然公孙敖卒于外而
公在内公孙婼卒于内而公在外不与小敛明矣而
书日左氏之说亦非也其见恩数之有厚薄欤然公
羊所谓远者闻见之远非族属之远也其曰所见异
辞所传闻异辞可见胡氏亦误认矣惟其远有得其
曰不日公羊以为远然公子疆远矣而书日则非远
也榖梁以为恶然公子牙季孙意如恶矣而书日则
非恶也左氏以为公不与小敛然公孙敖卒于外而
公在内公孙婼卒于内而公在外不与小敛明矣而
书日左氏之说亦非也其见恩数之有厚薄欤然公
羊所谓远者闻见之远非族属之远也其曰所见异
辞所传闻异辞可见胡氏亦误认矣惟其远有得其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70-0184b.png
详而书焉有不得其详而不书焉故成公以前有不
书日以后皆书日
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子公孙未命
则但名之既命则称公子东周礼失大夫皆自命于
诸侯其赐族者世为卿间虽有请于王如士会以黻
冕命将中军亦非复先王之制矣故宋统承先王得
自命官者春秋或有司马司城之书此外一切削之
祭今郑州东北十五里祭城实管城
书日以后皆书日
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子公孙未命
则但名之既命则称公子东周礼失大夫皆自命于
诸侯其赐族者世为卿间虽有请于王如士会以黻
冕命将中军亦非复先王之制矣故宋统承先王得
自命官者春秋或有司马司城之书此外一切削之
祭今郑州东北十五里祭城实管城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70-0184c.png
庚申○平王五十年
二年○齐僖十晋鄂三卫桓十四蔡宣二十九郑庄二
十三曹桓三十六陈桓二十四杞武三十宋穆八秦
文四十五楚武二十
春公会戎于潜
左传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啖叔佐曰凡戎狄举号君臣同辞
春秋公出应书至书至之法惟会戎狄与列国战踰
二年○齐僖十晋鄂三卫桓十四蔡宣二十九郑庄二
十三曹桓三十六陈桓二十四杞武三十宋穆八秦
文四十五楚武二十
春公会戎于潜
左传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啖叔佐曰凡戎狄举号君臣同辞
春秋公出应书至书至之法惟会戎狄与列国战踰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70-0184d.png
年二项观桓公时所书可见今隐公会戎于潜与下
伐邾败宋未知踰时与否俱不书则以公摄位为谦
不敢同于正君也若在春秋之末叔孙季氏亦有书
至者矣
此书会之始
姜廷善曰杜元凯谓陈留济阳县东西有戎城季氏
私考谓济阳旧城在兖州府曹县西南五十里则戎
在鲁之西南界者也潜鲁地盖在南鄙近戎者今曹
伐邾败宋未知踰时与否俱不书则以公摄位为谦
不敢同于正君也若在春秋之末叔孙季氏亦有书
至者矣
此书会之始
姜廷善曰杜元凯谓陈留济阳县东西有戎城季氏
私考谓济阳旧城在兖州府曹县西南五十里则戎
在鲁之西南界者也潜鲁地盖在南鄙近戎者今曹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70-0185a.png
州
夏五月莒人入向
左传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莒人入向以姜
氏还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向我邑也
赵子常曰莒人其大夫也小国非君将恒称人小国
之大夫微也入者破其国都俘其人民以兵为暴者
也春秋之初曰入曰侵曰伐皆为暴也莒之所暴向
也鲁之所暴邾也郑之所暴许也齐之所暴纪也力
夏五月莒人入向
左传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莒人入向以姜
氏还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向我邑也
赵子常曰莒人其大夫也小国非君将恒称人小国
之大夫微也入者破其国都俘其人民以兵为暴者
也春秋之初曰入曰侵曰伐皆为暴也莒之所暴向
也鲁之所暴邾也郑之所暴许也齐之所暴纪也力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70-0185b.png
足以兼并则不至于尽夺之不止向之为国微故卒
为莒灭也
入自入灭自灭兴亡大事春秋决不妄书熊过氏曰
入罪小于灭此实灭也僖二十六年公会莒子宁速
盟于向称莒地宣四年公及齐平莒及郯莒不肯公
伐莒取向向系莒则向实灭而今书入者赴以入故
以入书之熊氏意盖以此后经不书灭向而徒有盟
向取向之文故为此说耳然僖公盟向称莒地盖非
为莒灭也
入自入灭自灭兴亡大事春秋决不妄书熊过氏曰
入罪小于灭此实灭也僖二十六年公会莒子宁速
盟于向称莒地宣四年公及齐平莒及郯莒不肯公
伐莒取向向系莒则向实灭而今书入者赴以入故
以入书之熊氏意盖以此后经不书灭向而徒有盟
向取向之文故为此说耳然僖公盟向称莒地盖非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70-0185c.png
经文考宣四年溯隐二年计百年馀矣百年之中兴
废不一安知莒人非在此年之后实灭向乎其不见
于经者入向之后或向日渐衰微莒日渐疆理不必
兴师动众浸假消沈既不能如许之入而复兴又未
尝如梁之蹴而成溃告赴无人经亦不得而书也
陆氏曰经中一字遍施诸例而义不同者唯人字尔
国而称人众词也师称人则寡词也名爵不贵而称
人则微词也黜其名爵而称人则贬词也今莒称人
废不一安知莒人非在此年之后实灭向乎其不见
于经者入向之后或向日渐衰微莒日渐疆理不必
兴师动众浸假消沈既不能如许之入而复兴又未
尝如梁之蹴而成溃告赴无人经亦不得而书也
陆氏曰经中一字遍施诸例而义不同者唯人字尔
国而称人众词也师称人则寡词也名爵不贵而称
人则微词也黜其名爵而称人则贬词也今莒称人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70-0185d.png
当是寡词与无骇帅师相反
郝仲舆曰君臣民通称人盖事有可略者书法大
槩如此
此入国之始
熊过氏曰向城在莒州南七十三里即郑渔仲所谓
沂州古向城也又济源县亦有向城后为郑所取寰
宇记居河阳轵西北郦道元指轵南者宋人定为密
之莒县南七十里非是杜元凯指为焦国龙亢东南
郝仲舆曰君臣民通称人盖事有可略者书法大
槩如此
此入国之始
熊过氏曰向城在莒州南七十三里即郑渔仲所谓
沂州古向城也又济源县亦有向城后为郑所取寰
宇记居河阳轵西北郦道元指轵南者宋人定为密
之莒县南七十里非是杜元凯指为焦国龙亢东南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70-0186a.png
向城则益远非所利之国莒今山东青州府莒州
是也
无骇帅师入极
左传司空无骇入极费㾉父胜之
无骇不书官未命也不书族未赐也极莒附庸也莒
入向无骇遂得入极
杜氏曰极附庸小国贾逵云戎邑胡氏曰非王命而
入人国邑逞其私意见诸侯之不臣也
是也
无骇帅师入极
左传司空无骇入极费㾉父胜之
无骇不书官未命也不书族未赐也极莒附庸也莒
入向无骇遂得入极
杜氏曰极附庸小国贾逵云戎邑胡氏曰非王命而
入人国邑逞其私意见诸侯之不臣也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70-0186b.png
姚舜牧氏曰二事比书胡传又比解然独不明无骇
之所以入唯榖梁传云向我邑也岂向为我邑极为
莒邑莒人以向姜故直入我邑无骇以入向故帅师
入极以报之然皆无事实可考无骇擅师入国书此
以见其贪暴也盖榖梁缘宣四年后之向误姚氏又
为榖梁之言疑
赵子常曰鲁司空卿官无骇公孙也以摄卿书名榖
梁传隐不爵大夫是也传于鲁卿每不书其官此见
之所以入唯榖梁传云向我邑也岂向为我邑极为
莒邑莒人以向姜故直入我邑无骇以入向故帅师
入极以报之然皆无事实可考无骇擅师入国书此
以见其贪暴也盖榖梁缘宣四年后之向误姚氏又
为榖梁之言疑
赵子常曰鲁司空卿官无骇公孙也以摄卿书名榖
梁传隐不爵大夫是也传于鲁卿每不书其官此见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70-0186c.png
无骇不书属而未得其说故见其官以明为卿犹未
敢以入国发贬例后于翚溺乃云疾之无据明矣孔
氏曰春秋之例诸名书于经皆是卿也传言司空故
知无骇是鲁卿又王制云上大夫卿则卿亦大夫也
故注多以大夫言卿其名见于传而注云大夫者则
其爵真大夫也
熊过氏曰极杜氏谓附庸国或欲通极剧字曰今赣
榆县纪鄣本纪故封剧县地纪迁其地遂为莒附庸
敢以入国发贬例后于翚溺乃云疾之无据明矣孔
氏曰春秋之例诸名书于经皆是卿也传言司空故
知无骇是鲁卿又王制云上大夫卿则卿亦大夫也
故注多以大夫言卿其名见于传而注云大夫者则
其爵真大夫也
熊过氏曰极杜氏谓附庸国或欲通极剧字曰今赣
榆县纪鄣本纪故封剧县地纪迁其地遂为莒附庸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70-0186d.png
也
无骇不书官不第未命且司空非卿官不得书也诸
家以司空为卿未考全传且文公十五年司马华孙
来盟传载公与之宴辞曰请承命于亚旅向谓华孙
谦语未知亚旅与司空对职否及读成公二年之传
曰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
空舆师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乃知亚旅与司空
皆受一命甚轻而亚旅在一命之末故华孙以此谦
无骇不书官不第未命且司空非卿官不得书也诸
家以司空为卿未考全传且文公十五年司马华孙
来盟传载公与之宴辞曰请承命于亚旅向谓华孙
谦语未知亚旅与司空对职否及读成公二年之传
曰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
空舆师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乃知亚旅与司空
皆受一命甚轻而亚旅在一命之末故华孙以此谦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70-0187a.png
处耳则知司空未必卿也
此大夫专兵之始
骇榖梁作侅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戎来朝坐之门不与诸侯齿周礼也戎狄是膺鲁公
就国尝与淮夷同征鲁故也隐公不能绳祖武至与
戎会春而辞盟犹不失体八月而终不免于唐之役
焉鲁之不竞惜哉
此大夫专兵之始
骇榖梁作侅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戎来朝坐之门不与诸侯齿周礼也戎狄是膺鲁公
就国尝与淮夷同征鲁故也隐公不能绳祖武至与
戎会春而辞盟犹不失体八月而终不免于唐之役
焉鲁之不竞惜哉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70-0187b.png
汪氏曰费誓篇首言徂兹淮夷徐戎并兴篇终独言
征徐戎则夷戎并为患而戎尤甚也汉孔氏云此戎盖
帝王所羁縻居九州之内
此盟戎狄之始
唐鲁地今鱼台县东有武唐亭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裂繻逆女何以书为齐侯灭纪而葬伯姬书也榖梁
所谓将有其末不得不录其本者此类是已
征徐戎则夷戎并为患而戎尤甚也汉孔氏云此戎盖
帝王所羁縻居九州之内
此盟戎狄之始
唐鲁地今鱼台县东有武唐亭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裂繻逆女何以书为齐侯灭纪而葬伯姬书也榖梁
所谓将有其末不得不录其本者此类是已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70-0187c.png
庐陵李氏曰讥不亲迎公榖胡氏说同独陈氏曰内
女为夫人凡八见于经未有来逆者书逆纪伯姬吾
女遭人伦之变者也纪侯失国齐人葬之鲁问不及
焉故详之也此说亦有见又曰内女为夫人皆书归
不书归者必有故也齐子叔姬不书归郯伯姬不书
归杞叔姬不书归皆遭出也荡伯姬不书归非君夫
人也
诸家讥始不亲迎非也然则诸侯可以不亲迎乎程
女为夫人凡八见于经未有来逆者书逆纪伯姬吾
女遭人伦之变者也纪侯失国齐人葬之鲁问不及
焉故详之也此说亦有见又曰内女为夫人皆书归
不书归者必有故也齐子叔姬不书归郯伯姬不书
归杞叔姬不书归皆遭出也荡伯姬不书归非君夫
人也
诸家讥始不亲迎非也然则诸侯可以不亲迎乎程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70-0187d.png
子曰先儒皆谓诸侯当亲迎者迎于其所馆故有亲
御授绥之礼岂有委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
乎非惟诸侯卿大夫而下皆然又曰且如秦君娶于
楚岂可越国亲迎文王亲迎于渭亦非出疆周国自
在渭旁况文王亲迎时乃为公子未为君也张洽氏
曰天子诸侯无出疆亲迎之礼必使上卿往迎于其
国至于所馆然后亲迎以入此哀公问所谓大婚既
至冕而亲迎也公羊谓辞不称主人亦非也
御授绥之礼岂有委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
乎非惟诸侯卿大夫而下皆然又曰且如秦君娶于
楚岂可越国亲迎文王亲迎于渭亦非出疆周国自
在渭旁况文王亲迎时乃为公子未为君也张洽氏
曰天子诸侯无出疆亲迎之礼必使上卿往迎于其
国至于所馆然后亲迎以入此哀公问所谓大婚既
至冕而亲迎也公羊谓辞不称主人亦非也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70-0188a.png
熊过氏曰祭统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其
遣币以先人之礼行之礼记曰宗子无父母命之亲
皆没已躬命之此又礼之变也纪不称使岂以有母
不可自命又不通母故第举其国乎苏子繇曰裂繻
之不氏何也小国大夫称人其名皆特书也书裂繻
以其逆也
熊氏曰纪今青州寿光纪城实古北海剧县郑樵云
纪后迁剧云纪剧声讹郑所言良是第不知迁剧之
遣币以先人之礼行之礼记曰宗子无父母命之亲
皆没已躬命之此又礼之变也纪不称使岂以有母
不可自命又不通母故第举其国乎苏子繇曰裂繻
之不氏何也小国大夫称人其名皆特书也书裂繻
以其逆也
熊氏曰纪今青州寿光纪城实古北海剧县郑樵云
纪后迁剧云纪剧声讹郑所言良是第不知迁剧之
卷一 第 26b 页 WYG0170-0188b.png
纪在庄公之简不当辄言于此耳缘寿光西南三十
里为纪城其又西为东安平即纪季所入之酅又西
北百里为东莞
裂繻公榖作履緰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左传鲁故也
极为莒附庸无骇帅师入极则与莒有隙矣纪新昏
里为纪城其又西为东安平即纪季所入之酅又西
北百里为东莞
裂繻公榖作履緰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左传鲁故也
极为莒附庸无骇帅师入极则与莒有隙矣纪新昏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70-0188c.png
于鲁故为是盟以平鲁莒赵企明曰莒自入向有窥
鲁之心纪子伯往来莒鲁之间于是道与莒子盟于
密为鲁谋也履繻字而不名褒之也其后八年而为
浮来之盟莒鲁繇是交好矣
纪子帛序于莒子之上者杜曰比内大夫或又曰主
盟皆是也即以列国之卿序小国君之上亦无不通
纪侯爵也莒子爵附庸也昭二十三年晋执叔孙婼
使与邾大夫坐叔孙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
鲁之心纪子伯往来莒鲁之间于是道与莒子盟于
密为鲁谋也履繻字而不名褒之也其后八年而为
浮来之盟莒鲁繇是交好矣
纪子帛序于莒子之上者杜曰比内大夫或又曰主
盟皆是也即以列国之卿序小国君之上亦无不通
纪侯爵也莒子爵附庸也昭二十三年晋执叔孙婼
使与邾大夫坐叔孙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
卷一 第 27b 页 WYG0170-0188d.png
制也襄四年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鄫属于鲁不书
及左氏言比诸鲁大夫也巫为世子而后豹者小国
附庸之君也灌甫曰考之通经无大夫先诸侯之例
者亦知其一尔裂繻公榖履緰是也緰字说文布也
布字子帛义正相当春秋字法类此
高忠宪曰纪迫于齐而间于莒故相盟天下无王则
小国不安而齐人灭纪之端见矣
此外相盟之始
及左氏言比诸鲁大夫也巫为世子而后豹者小国
附庸之君也灌甫曰考之通经无大夫先诸侯之例
者亦知其一尔裂繻公榖履緰是也緰字说文布也
布字子帛义正相当春秋字法类此
高忠宪曰纪迫于齐而间于莒故相盟天下无王则
小国不安而齐人灭纪之端见矣
此外相盟之始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70-0189a.png
密今莱州高密
帛公榖作伯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此夫人子氏公羊曰隐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
榖梁曰隐妻也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张
氏因之曰妇人从君故君存则葬礼未备待君薨而
合祔宋朝皇后先崩必俟合葬于山陵盖古之遗制
欤夫子氏为隐母与为隐妻未可知然左氏以为桓
帛公榖作伯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此夫人子氏公羊曰隐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
榖梁曰隐妻也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张
氏因之曰妇人从君故君存则葬礼未备待君薨而
合祔宋朝皇后先崩必俟合葬于山陵盖古之遗制
欤夫子氏为隐母与为隐妻未可知然左氏以为桓
卷一 第 28b 页 WYG0170-0189b.png
母则确知其非也如以仲子则前仲子之赗不称夫
人后仲子之宫不称夫人其归赗缘桓将有国也其
考宫缘桓为大弟也其不称夫人以必不当称夫人
也前后不称夫人今何以夫人之乎至赵氏从公羊
之说定为隐母则徒取与归仲子之赗考仲子之宫
系事联络耳夫徒取系事联络则一经之为此者多
矣安能比而同之乎
高忠宪曰夫人者乃隐母也卒不书葬夫人之义从
人后仲子之宫不称夫人其归赗缘桓将有国也其
考宫缘桓为大弟也其不称夫人以必不当称夫人
也前后不称夫人今何以夫人之乎至赵氏从公羊
之说定为隐母则徒取与归仲子之赗考仲子之宫
系事联络耳夫徒取系事联络则一经之为此者多
矣安能比而同之乎
高忠宪曰夫人者乃隐母也卒不书葬夫人之义从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70-0189c.png
君者也
郑人伐卫
共叔段之乱其子公孙滑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
延于是郑人伐卫
此诸侯专征伐之始
卫今淇县
辛酉○平王五十一年崩
三年○齐僖十一晋鄂四卫桓十五蔡宣三十郑庄二
郑人伐卫
共叔段之乱其子公孙滑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
延于是郑人伐卫
此诸侯专征伐之始
卫今淇县
辛酉○平王五十一年崩
三年○齐僖十一晋鄂四卫桓十五蔡宣三十郑庄二
卷一 第 29b 页 WYG0170-0189d.png
十四曹桓三十七陈桓二十五杞武三十一宋穆九
卒秦文四十六楚武二十一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榖梁传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
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
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
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田叔禾曰日有食之者盖上古之遗言也而春秋因
卒秦文四十六楚武二十一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榖梁传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
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
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
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田叔禾曰日有食之者盖上古之遗言也而春秋因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70-0190a.png
之所以重天变警人心也夫日食之说历家以为月
掩而然故虽千载之远而躔度可测然圣人何不明
言月掩而曰日有食之其词若不胜其惊异然者以
是知其为上古之遗言也盖上古之时历数未定太
阳悬象阙然不见其形于是君子相与骇于朝曰日
有食之矣小民相与骇于野曰日有食之矣日御之
官执简牍而书之曰日有食之矣迨乎黄帝尧舜之
时测步已明玑衡浸备然后知其为月掩尔圣人以
掩而然故虽千载之远而躔度可测然圣人何不明
言月掩而曰日有食之其词若不胜其惊异然者以
是知其为上古之遗言也盖上古之时历数未定太
阳悬象阙然不见其形于是君子相与骇于朝曰日
有食之矣小民相与骇于野曰日有食之矣日御之
官执简牍而书之曰日有食之矣迨乎黄帝尧舜之
时测步已明玑衡浸备然后知其为月掩尔圣人以
卷一 第 30b 页 WYG0170-0190b.png
为阳德险微可谓大变故因下民骇惧之情而制为
救护之礼尚书所谓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则其汹
汹皇惑之容犹可想见而君臣上下莫不省咎涤愆
以修德业仲尼曰是可以为训故因旧文而不革
程子曰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书王二月在三月则
书王三月无事则书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
事则存天时正王朔天时备则岁功成王道存则人
理立春秋之大义也
救护之礼尚书所谓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则其汹
汹皇惑之容犹可想见而君臣上下莫不省咎涤愆
以修德业仲尼曰是可以为训故因旧文而不革
程子曰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书王二月在三月则
书王三月无事则书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
事则存天时正王朔天时备则岁功成王道存则人
理立春秋之大义也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70-0190c.png
三月庚戌天王崩
胡传春秋历十有二王桓襄匡简景志崩志葬者赴
告及鲁往会之也平惠定灵志崩不志葬者赴告虽
及鲁不会也庄僖顷崩葬皆不志者王室不告鲁亦
不往也诸侯为天王服斩衰礼当以所闻先后奔丧
今平王崩周人来讣而隐公不往是无君也其罪应
诛不书而自见矣或曰万国至众也封疆至重也天
王之丧不得越境以奔而修服于国卿共吊送之礼
胡传春秋历十有二王桓襄匡简景志崩志葬者赴
告及鲁往会之也平惠定灵志崩不志葬者赴告虽
及鲁不会也庄僖顷崩葬皆不志者王室不告鲁亦
不往也诸侯为天王服斩衰礼当以所闻先后奔丧
今平王崩周人来讣而隐公不往是无君也其罪应
诛不书而自见矣或曰万国至众也封疆至重也天
王之丧不得越境以奔而修服于国卿共吊送之礼
卷一 第 31b 页 WYG0170-0190d.png
讫葬卒哭而除丧礼乎按周书康王之诰大保率西
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
趍出王反丧服此奔成王之丧者安得以为修服于
国而可乎故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往吊谓使人
可也鲁人不往谓当亲之者而不可使人代也诸侯
岁时或朝觐于京师或会同于方岳或从兵革征讨
之事越境踰时不以为难何独难于奔丧而薄君臣
始终存殁之义哉大非先王之礼失春秋之义矣
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
趍出王反丧服此奔成王之丧者安得以为修服于
国而可乎故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往吊谓使人
可也鲁人不往谓当亲之者而不可使人代也诸侯
岁时或朝觐于京师或会同于方岳或从兵革征讨
之事越境踰时不以为难何独难于奔丧而薄君臣
始终存殁之义哉大非先王之礼失春秋之义矣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70-0191a.png
啖氏曰榖梁云天子志崩不志葬必有时也举天下
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盖见书葬者多不得礼故有
此说尔且襄王之葬正合礼何以书乎季本氏曰凡
天王崩未有不赴于诸侯者盖含襚赙赗之礼必有
待于诸侯之所供也至于送葬则天子当以礼待宾
客而无所利焉故赙赗之礼至则虽微者吊丧而亦
不之较惟其先至则遂辞会葬而诸侯之使亦不再
往此所以志崩不志葬也平惠定灵是也若及葬期
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盖见书葬者多不得礼故有
此说尔且襄王之葬正合礼何以书乎季本氏曰凡
天王崩未有不赴于诸侯者盖含襚赙赗之礼必有
待于诸侯之所供也至于送葬则天子当以礼待宾
客而无所利焉故赙赗之礼至则虽微者吊丧而亦
不之较惟其先至则遂辞会葬而诸侯之使亦不再
往此所以志崩不志葬也平惠定灵是也若及葬期
卷一 第 32b 页 WYG0170-0191b.png
而赙赗之礼始至则遂会葬此所以志葬也桓襄匡
简是也
庄王僖王崩在鲁庄公之十二年十七年僖惠二王
固庸主不足令鲁鲁庄公知母之人二十二年以前
见制文姜三十七岁方娶妻安能行有理事二王不
书崩周不告也周即告鲁亦不吊也不吊自不书也
至顷王崩左氏明言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不赴何
故辟而不信
简是也
庄王僖王崩在鲁庄公之十二年十七年僖惠二王
固庸主不足令鲁鲁庄公知母之人二十二年以前
见制文姜三十七岁方娶妻安能行有理事二王不
书崩周不告也周即告鲁亦不吊也不吊自不书也
至顷王崩左氏明言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不赴何
故辟而不信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70-0191c.png
汪氏曰秦昭襄王薨韩桓惠王衰绖入吊祠春秋诸
侯之事天子不若战国之君事大国之礼也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尹氏周执政世臣也代握朝权秉钧维氐幽王时凡
所为坏政乱常空师斩国见于诗人所刺者不可指
数西周之亡尹氏实为戎首夫子于三月天王崩𦂳
接书尹氏卒于后一以蔽柄臣之罪一以结西周之
局薛收所谓大其言极其败于是乎扫地而求更新
侯之事天子不若战国之君事大国之礼也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尹氏周执政世臣也代握朝权秉钧维氐幽王时凡
所为坏政乱常空师斩国见于诗人所刺者不可指
数西周之亡尹氏实为戎首夫子于三月天王崩𦂳
接书尹氏卒于后一以蔽柄臣之罪一以结西周之
局薛收所谓大其言极其败于是乎扫地而求更新
卷一 第 33b 页 WYG0170-0191d.png
也元经书晋宋齐梁陈五国之亡意实祖此嗟乎夫
子肇书于此盖有深悲焉有厚望焉惜东周君臣委
靡不振齐僖郑庄狡黠于初句吴于越跳梁于后中
间桓文亦见铮铮然不勉之王气局甚小无以副圣
心耳予初学春秋谓隐公被获于郑祷于钟巫与尹
氏归故书尹氏之卒以本其事也一时快然终非确
论
左氏以为君氏声子也不赴不祔不反哭故不曰薨
子肇书于此盖有深悲焉有厚望焉惜东周君臣委
靡不振齐僖郑庄狡黠于初句吴于越跳梁于后中
间桓文亦见铮铮然不勉之王气局甚小无以副圣
心耳予初学春秋谓隐公被获于郑祷于钟巫与尹
氏归故书尹氏之卒以本其事也一时快然终非确
论
左氏以为君氏声子也不赴不祔不反哭故不曰薨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70-0192a.png
不称夫人不言葬不书姓公羊胡氏曰讥世卿也榖
梁曰天子之大夫也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
之世卿鲁主二说皆无确据隐公志不欲君而实君
桓公志欲君而未君絜之皆君也隐公妻夫人子氏
薨之而声子不薨之乎且夫人之姓贵贱共焉何可
没也氏之为言男女共焉非有异也夫人与君同体
去氏称女君称小君连氏或称君姬氏君夫人无有
称君氏之理金氏曰古说氏犹今云家也国君之母
梁曰天子之大夫也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
之世卿鲁主二说皆无确据隐公志不欲君而实君
桓公志欲君而未君絜之皆君也隐公妻夫人子氏
薨之而声子不薨之乎且夫人之姓贵贱共焉何可
没也氏之为言男女共焉非有异也夫人与君同体
去氏称女君称小君连氏或称君姬氏君夫人无有
称君氏之理金氏曰古说氏犹今云家也国君之母
卷一 第 34b 页 WYG0170-0192b.png
薨而曰君家卒不词甚矣熊氏谓尹氏卒则一氏俱
卒矣此又不然隐五年春秋之传曰王使尹氏武氏
助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之传曰王命尹氏及王子
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文公十四年七月
之传曰王叛王叔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
昭公二十三年七月之经曰尹氏立王子朝二十六
年十月之经曰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而传
云尹子固则固其名也春秋于王朝卿士自有此书
卒矣此又不然隐五年春秋之传曰王使尹氏武氏
助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之传曰王命尹氏及王子
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文公十四年七月
之传曰王叛王叔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
昭公二十三年七月之经曰尹氏立王子朝二十六
年十月之经曰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而传
云尹子固则固其名也春秋于王朝卿士自有此书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70-0192c.png
氏书字之法如以为一氏俱卒也则策命晋侯为侯
伯亦悉令一氏共命之乎
君公榖作尹
左传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故周郑交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
取温之麦又取成周之禾
秋武氏子来求赙
左传王未葬也榖梁传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
伯亦悉令一氏共命之乎
君公榖作尹
左传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故周郑交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
取温之麦又取成周之禾
秋武氏子来求赙
左传王未葬也榖梁传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
卷一 第 35b 页 WYG0170-0192d.png
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
求之为言得不得不可知之辞也交讥之
熊过氏曰胡传邦有大事而鲁不赙虽问罪可也不
足以讨而反求之以是为失道也王贯道有言周凡
三求求赙以平王崩求车以桓王将崩求金以襄王
崩丧事有缺则臣职不供甚矣鲁安在其秉周礼也
包茅不贡伯主至兴师而责之武氏子之求赙岂可
责也此亦如寠人子矣寠人子故巨室也以其臣仆
求之为言得不得不可知之辞也交讥之
熊过氏曰胡传邦有大事而鲁不赙虽问罪可也不
足以讨而反求之以是为失道也王贯道有言周凡
三求求赙以平王崩求车以桓王将崩求金以襄王
崩丧事有缺则臣职不供甚矣鲁安在其秉周礼也
包茅不贡伯主至兴师而责之武氏子之求赙岂可
责也此亦如寠人子矣寠人子故巨室也以其臣仆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70-0193a.png
之不供而遂寠今将责寠人子之徵赋而不责其臣
之无艺可乎杜氏曰不共王丧致令有求经直文以
示不敬得其旨矣
武氏子与仍叔子俱父在子世其官耳父老子代当
丧未爵之说非也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左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使公子
冯出居于郑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
之无艺可乎杜氏曰不共王丧致令有求经直文以
示不敬得其旨矣
武氏子与仍叔子俱父在子世其官耳父老子代当
丧未爵之说非也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左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使公子
冯出居于郑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
卷一 第 36b 页 WYG0170-0193b.png
子飨之命以义夫公羊传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
为之也
书宋公和卒此书公卒之始胡氏谓夫子黜而书卒
是也黜其非命诸侯而从大夫例也一卒以贬二百
四十二年之诸侯悉降为大夫此正春秋之大义也
胡氏于此义最为有得刘秘丞说凡诸侯王以下当
从陆淳例书卒温公以为确论盖薨乃臣子之辞不
当施之于国史也此说非也如以薨为臣子辞不当
为之也
书宋公和卒此书公卒之始胡氏谓夫子黜而书卒
是也黜其非命诸侯而从大夫例也一卒以贬二百
四十二年之诸侯悉降为大夫此正春秋之大义也
胡氏于此义最为有得刘秘丞说凡诸侯王以下当
从陆淳例书卒温公以为确论盖薨乃臣子之辞不
当施之于国史也此说非也如以薨为臣子辞不当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70-0193c.png
书薨则春秋凡侯伯之葬一槩称公此亦臣子辞也
独可施乎
茅堂胡氏曰天子崩而不名诸侯薨而名所以别于
天子也诸侯不生名大夫生而名所以别于诸侯也
大夫书名氏微者名氏不登于史册所以别于大夫
也此春秋正名分之法也
詹莱氏曰诸侯告终吊恤邦交之大典也告则书何
以书卒而不薨非王命不得为诸侯也何以名天子
独可施乎
茅堂胡氏曰天子崩而不名诸侯薨而名所以别于
天子也诸侯不生名大夫生而名所以别于诸侯也
大夫书名氏微者名氏不登于史册所以别于大夫
也此春秋正名分之法也
詹莱氏曰诸侯告终吊恤邦交之大典也告则书何
以书卒而不薨非王命不得为诸侯也何以名天子
卷一 第 37b 页 WYG0170-0193d.png
崩而不名一人之词也诸侯众矣薨而名大夫卑矣
生名士微矣不名春秋之法也然则鲁君何以薨而
不名内词也
赵氏曰诸侯同盟名于载书朝会名于要约聘告名
于简牍故于卒赴可知而纪也左氏云同盟则赴以
名岂有臣子当创巨痛深之日乃忍称君之名礼篇
所录云寡君不禄而已盖曾同盟知其名故于死时
书之以纪易代
生名士微矣不名春秋之法也然则鲁君何以薨而
不名内词也
赵氏曰诸侯同盟名于载书朝会名于要约聘告名
于简牍故于卒赴可知而纪也左氏云同盟则赴以
名岂有臣子当创巨痛深之日乃忍称君之名礼篇
所录云寡君不禄而已盖曾同盟知其名故于死时
书之以纪易代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70-0194a.png
汪氏曰晋献公惠公未尝同会盟通聘问而卒书名
宿男同盟滕子杞子来朝而卒不书名是皆据史旧
文也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左传寻卢之盟也
郑庄小人之雄是夏与周交恶有志叛王而合诸侯
始欲挟公子冯以谋宋而宋鲁之好方固无间而入
于是党齐以仇宋此石门为东诸侯合党之始陈氏
宿男同盟滕子杞子来朝而卒不书名是皆据史旧
文也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左传寻卢之盟也
郑庄小人之雄是夏与周交恶有志叛王而合诸侯
始欲挟公子冯以谋宋而宋鲁之好方固无间而入
于是党齐以仇宋此石门为东诸侯合党之始陈氏
卷一 第 38b 页 WYG0170-0194b.png
曰特相盟不书必关于天下之故而后书齐郑合天
下始多故矣天下之无王郑为之也天下之无伯齐
为之也是故书齐郑盟于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齐
郑盟于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始终也
熊过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忘宗盟而先齐陈君
举谓有关于天下之故是也盟先主盟圣人约史之
法与载书异卫子鱼称践土之盟先晋鲁郑而后齐
宋莒载书之正也其后叔向子产向戌皆诸侯之良
下始多故矣天下之无王郑为之也天下之无伯齐
为之也是故书齐郑盟于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齐
郑盟于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始终也
熊过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忘宗盟而先齐陈君
举谓有关于天下之故是也盟先主盟圣人约史之
法与载书异卫子鱼称践土之盟先晋鲁郑而后齐
宋莒载书之正也其后叔向子产向戌皆诸侯之良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70-0194c.png
号能献礼不能举隐公告薛侯之礼及子鱼称践土
之书宋之盟也楚人遂执牛耳偾哉
此外诸侯特相盟之始
齐今青州昌乐县后迁临淄今青州府临淄古齐城
是也石门今兖州府东平州平阴县地
癸未葬宋穆公
胡传外诸侯葬其事则因鲁会而书其义则圣人或
存或削曷为或存或削传称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
之书宋之盟也楚人遂执牛耳偾哉
此外诸侯特相盟之始
齐今青州昌乐县后迁临淄今青州府临淄古齐城
是也石门今兖州府东平州平阴县地
癸未葬宋穆公
胡传外诸侯葬其事则因鲁会而书其义则圣人或
存或削曷为或存或削传称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
卷一 第 39b 页 WYG0170-0194d.png
同盟谓同方岳之盟者其生讲会同之好其没有葬
送之礼是诸侯所以睦邻国也按周制有职丧掌诸
侯之丧礼莅其禁令序其事凡诸侯及诸臣葬于墓
者则冢人授之兆为之跸而均其禁是王者所以怀
诸侯也外诸侯葬或存或削而交邻国待诸侯之义
见矣卒而或葬或不葬者何有怠于礼而不葬者有
弱其君而不葬者有讨其贼而不葬者有讳其辱而
不葬者有治其罪而不葬者有避其号而不葬者宋
送之礼是诸侯所以睦邻国也按周制有职丧掌诸
侯之丧礼莅其禁令序其事凡诸侯及诸臣葬于墓
者则冢人授之兆为之跸而均其禁是王者所以怀
诸侯也外诸侯葬或存或削而交邻国待诸侯之义
见矣卒而或葬或不葬者何有怠于礼而不葬者有
弱其君而不葬者有讨其贼而不葬者有讳其辱而
不葬者有治其罪而不葬者有避其号而不葬者宋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70-0195a.png
殇齐昭告乱书弑矣而经不书葬是讨其贼而不葬
者也晋主夏盟在景公时告丧书日矣而经不书葬
是讳其辱而不葬者也鲁宋盟会未尝不同而三世
不葬是治其罪而不葬者也吴越之君书卒者十亦
有亲送于西门之外者矣而经不书葬是避其号而
不葬者也怠于礼而不往弱其君而不会无其事阙
其文鲁史之旧也讨其贼而不葬讳其辱而不葬治
其罪而不葬避其号而不葬圣人所削春秋之法也
者也晋主夏盟在景公时告丧书日矣而经不书葬
是讳其辱而不葬者也鲁宋盟会未尝不同而三世
不葬是治其罪而不葬者也吴越之君书卒者十亦
有亲送于西门之外者矣而经不书葬是避其号而
不葬者也怠于礼而不往弱其君而不会无其事阙
其文鲁史之旧也讨其贼而不葬讳其辱而不葬治
其罪而不葬避其号而不葬圣人所削春秋之法也
卷一 第 40b 页 WYG0170-0195b.png
赵子常曰凡诸侯葬皆如我之辞何志我大夫之往
会也往会礼也生尝邀好死不吊葬记其是以著其
非也
汪氏曰卫桓公齐襄公贼既讨则书葬按旧史必皆
书葬如鲁翚弑隐公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羽父
既自匿其弑君之迹安得不葬隐公晋栾书中行偃
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齐崔杼弑庄公葬诸士
孙之里鲁与齐姻亲而晋则盟主也必往会葬旧史
会也往会礼也生尝邀好死不吊葬记其是以著其
非也
汪氏曰卫桓公齐襄公贼既讨则书葬按旧史必皆
书葬如鲁翚弑隐公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羽父
既自匿其弑君之迹安得不葬隐公晋栾书中行偃
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齐崔杼弑庄公葬诸士
孙之里鲁与齐姻亲而晋则盟主也必往会葬旧史
卷一 第 41a 页 WYG0170-0195c.png
本皆书葬而春秋削之所以责其臣子之不能讨贼
也或谓君弑国乱礼不备故不书葬然昭八年楚灭
陈陈嬖人袁克葬哀公岂能备礼而春秋书之耶
穆公榖作缪
壬戌○桓王元年
四年○齐僖十二晋鄂五卫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郑
庄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陈桓二十六杞武三十二宋
殇公与夷元年秦文四十七楚武二十二
也或谓君弑国乱礼不备故不书葬然昭八年楚灭
陈陈嬖人袁克葬哀公岂能备礼而春秋书之耶
穆公榖作缪
壬戌○桓王元年
四年○齐僖十二晋鄂五卫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郑
庄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陈桓二十六杞武三十二宋
殇公与夷元年秦文四十七楚武二十二
卷一 第 41b 页 WYG0170-0195d.png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子产曰天子之地一圻诸侯一同今大国数圻侵小
所致春秋之初书取邑二此牟娄及六年冬宋人取
长葛而已是时外取邑犹以为重桓以后皆不书盖
侵灭之事有甚于取也自桓十四年宋取郑牛首而
后无书者矣然牟娄于昭公五年来奔终属于我以
鲁事书将有其末先书其本也即六年取长葛亦以
宋事书耳春秋立言无所不摄
子产曰天子之地一圻诸侯一同今大国数圻侵小
所致春秋之初书取邑二此牟娄及六年冬宋人取
长葛而已是时外取邑犹以为重桓以后皆不书盖
侵灭之事有甚于取也自桓十四年宋取郑牛首而
后无书者矣然牟娄于昭公五年来奔终属于我以
鲁事书将有其末先书其本也即六年取长葛亦以
宋事书耳春秋立言无所不摄
卷一 第 42a 页 WYG0170-0196a.png
熊过氏曰季明德言牟娄纪邑在今青州府安丘县
南界于莒杞都雍丘距牟娄甚远于此无邑本纪杞
字近而误杜氏不察因谓杞并淳于迁都焉淳于高
密地在牟娄之东亦纪南界杜因此通误按女叔侯
告晋平曰杞夏馀也而即东夷昭三年椒举曰商纣
为黎之蒐东夷叛之黎今河内近卫则所指皆近地
非青州东莱之夷也又释例土地名淳于雍丘虽郡
别境连则季说非但此时尚未迁淳于耳
南界于莒杞都雍丘距牟娄甚远于此无邑本纪杞
字近而误杜氏不察因谓杞并淳于迁都焉淳于高
密地在牟娄之东亦纪南界杜因此通误按女叔侯
告晋平曰杞夏馀也而即东夷昭三年椒举曰商纣
为黎之蒐东夷叛之黎今河内近卫则所指皆近地
非青州东莱之夷也又释例土地名淳于雍丘虽郡
别境连则季说非但此时尚未迁淳于耳
卷一 第 42b 页 WYG0170-0196b.png
莒人伐杞取牟娄季氏以为杞字乃纪字误予初非
之及详考前后事势而知果以纪误也牟娄在今山
东安丘县后昭公四年莒牟夷以牟娄奔鲁则与鲁
近矣杞此时尚未迁缘陵何得远掠其牟娄杞在雍
丘莒与杞国甚远何缘近取其界邑春秋书法必有
其渐决不骤书必有其因决不漫书杞自桓公二三
年方与鲁交涉隐公之世文告尚未及鲁也齐之所
欲者纪也日望纪陵削以便兼并凡莒所为无礼于
之及详考前后事势而知果以纪误也牟娄在今山
东安丘县后昭公四年莒牟夷以牟娄奔鲁则与鲁
近矣杞此时尚未迁缘陵何得远掠其牟娄杞在雍
丘莒与杞国甚远何缘近取其界邑春秋书法必有
其渐决不骤书必有其因决不漫书杞自桓公二三
年方与鲁交涉隐公之世文告尚未及鲁也齐之所
欲者纪也日望纪陵削以便兼并凡莒所为无礼于
卷一 第 43a 页 WYG0170-0196c.png
纪者皆齐使之莒国稍大而又恃齐二年入向已见
吞噬矣则四年牟娄之取断是纪非杞无疑自此以
前因莒人入向而鲁为莒纪盟于密以联其交自此
以后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其好皆可佐證
若牟娄非纪邑莒中间不以取牟娄故结纪之怨则
前此密盟已固何以后此又有浮来之盟耶故观前
后书法而知杞字为纪字决也已查纪在今青州府
寿光县牟娄在今青州府安丘县地为邻县益信
吞噬矣则四年牟娄之取断是纪非杞无疑自此以
前因莒人入向而鲁为莒纪盟于密以联其交自此
以后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其好皆可佐證
若牟娄非纪邑莒中间不以取牟娄故结纪之怨则
前此密盟已固何以后此又有浮来之盟耶故观前
后书法而知杞字为纪字决也已查纪在今青州府
寿光县牟娄在今青州府安丘县地为邻县益信
卷一 第 43b 页 WYG0170-0196d.png
杞在今陈留雍邱县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迁之僖
十四迁缘陵襄二十九晋人城淳于杞后又迁鄀此
伐国取邑之始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州吁庄公之子也不称公子未赐族非削其族属也
且疑于为君者不必称公子也春秋之初命氏甚少
故无骇侠不书族无骇之赐展氏在其卒时可见矣
商人归生之徒称公子刘侍读曰称公子者公子而
十四迁缘陵襄二十九晋人城淳于杞后又迁鄀此
伐国取邑之始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州吁庄公之子也不称公子未赐族非削其族属也
且疑于为君者不必称公子也春秋之初命氏甚少
故无骇侠不书族无骇之赐展氏在其卒时可见矣
商人归生之徒称公子刘侍读曰称公子者公子而
卷一 第 44a 页 WYG0170-0197a.png
为大夫者也公子而不称公子公子未为大夫者也
公子曰公子大夫曰大夫称公子者以亲论称大夫
者以官论称公子必族属至亲不必为大夫者也称
大夫即族属疏远不必言公子者也当称公子而不
称公子者族属近未赐族且疑于为君者也通春秋
所载甚明即当称公子者亦自不骤如翚在隐公时
称翚在桓公时乃称公子翚中间必有久近先后之
序不可紊易至如既为亲属又正为官则并称大夫
公子曰公子大夫曰大夫称公子者以亲论称大夫
者以官论称公子必族属至亲不必为大夫者也称
大夫即族属疏远不必言公子者也当称公子而不
称公子者族属近未赐族且疑于为君者也通春秋
所载甚明即当称公子者亦自不骤如翚在隐公时
称翚在桓公时乃称公子翚中间必有久近先后之
序不可紊易至如既为亲属又正为官则并称大夫
卷一 第 44b 页 WYG0170-0197b.png
公子如襄二之楚大夫公子申襄二十之蔡大夫公
子燮是也为例者以赐族乃称公子公子未为大夫
者即公子不称公子
此书弑之始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左传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
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王樵氏曰宋鲁合交将以谋郑托于无约而遇盖秘
子燮是也为例者以赐族乃称公子公子未为大夫
者即公子不称公子
此书弑之始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左传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
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王樵氏曰宋鲁合交将以谋郑托于无约而遇盖秘
卷一 第 45a 页 WYG0170-0197c.png
其迹也范守已氏曰宿之盟宋公不见公而使微者
与之盟宋公之忽亦甚矣公犹欲为会而寻前盟必
非宋公所欲也乃因宋公往伐郑而要诸途以见之
然按下文宋公来乞师公辞之则公非有求于宋乃
宋欲以鲁助卫故急于遇如此王范之说皆非也
此书遇之始
清卫地非郑地也在今淇县界清水合淇水入卫河
之南即牧野
与之盟宋公之忽亦甚矣公犹欲为会而寻前盟必
非宋公所欲也乃因宋公往伐郑而要诸途以见之
然按下文宋公来乞师公辞之则公非有求于宋乃
宋欲以鲁助卫故急于遇如此王范之说皆非也
此书遇之始
清卫地非郑地也在今淇县界清水合淇水入卫河
之南即牧野
卷一 第 45b 页 WYG0170-0197d.png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左传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州吁弑君自立而为此举也欲列于会以定其位志
在会诸侯不在伐郑也元年郑公孙滑出奔卫卫人
为之伐郑取廪延而二年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
则郑已为拜赐之师卫先君可以无怨矣州吁特执
是言尔若公子冯出居于郑宋公日夜廪廪虞其将
欲纳焉观州吁告宋之辞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
左传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州吁弑君自立而为此举也欲列于会以定其位志
在会诸侯不在伐郑也元年郑公孙滑出奔卫卫人
为之伐郑取廪延而二年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
则郑已为拜赐之师卫先君可以无怨矣州吁特执
是言尔若公子冯出居于郑宋公日夜廪廪虞其将
欲纳焉观州吁告宋之辞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
卷一 第 46a 页
主盖亦探其志而名归之胡氏曰凡诛乱臣讨贼子
必深绝其党此说非也宋亦主兵者非党也主兵者
不书于首即书于末惟其时义焉宋公有释憾之志
爵又居尊书首宜也州吁和民求定未成为君书末
宜也
按击鼓诗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则卫人乃公孙子仲
也州吁定位必身在行间子仲特将兵者耳
此诸侯会伐之始亦东诸侯分党之始
必深绝其党此说非也宋亦主兵者非党也主兵者
不书于首即书于末惟其时义焉宋公有释憾之志
爵又居尊书首宜也州吁和民求定未成为君书末
宜也
按击鼓诗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则卫人乃公孙子仲
也州吁定位必身在行间子仲特将兵者耳
此诸侯会伐之始亦东诸侯分党之始
卷一 第 46b 页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左传秋诸侯复伐郑宋公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
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
东门之役五日而还已蒙夏文此帅师书秋明为二
时传言诸侯复伐郑盖再举也胡氏张洽氏以为书
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美恶焉盖深悼诸侯之党乱
耳实不然也公以众仲之言辞宋师羽父固请而行
中自有故翚是时自未为卿非以去其公子为贬也
左传秋诸侯复伐郑宋公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
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
东门之役五日而还已蒙夏文此帅师书秋明为二
时传言诸侯复伐郑盖再举也胡氏张洽氏以为书
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美恶焉盖深悼诸侯之党乱
耳实不然也公以众仲之言辞宋师羽父固请而行
中自有故翚是时自未为卿非以去其公子为贬也
卷一 第 47a 页
州吁不成君故称人人卫而亦人蔡当时蔡侯在不
在三传无明文即使蔡侯在亦必书人以从卫同如
曹无大夫而四国并称不得独异故书公子首此又
春秋属文之法也况蔡较卫尤小人之亦无害圣人
立言文与义无不通矣
叶氏曰翚与无骇溺侠称名皆当从二传未爵命为
正左氏不知此义见翚溺不书属而事恶皆曰疾之
至桓三年翚始称公子不得其说则曰修先君之好
在三传无明文即使蔡侯在亦必书人以从卫同如
曹无大夫而四国并称不得独异故书公子首此又
春秋属文之法也况蔡较卫尤小人之亦无害圣人
立言文与义无不通矣
叶氏曰翚与无骇溺侠称名皆当从二传未爵命为
正左氏不知此义见翚溺不书属而事恶皆曰疾之
至桓三年翚始称公子不得其说则曰修先君之好
卷一 第 47b 页
故曰公子杜氏又曰翚溺去族传曰疾之叔孙豹则
曰违命皆繇考史未备又不能阙疑故耳
此大夫会伐之始
陈今开封府陈州蔡今汝宁府上蔡县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称人以杀赵氏曰众所共弃不君之也春秋君弑而
能以义讨贼者惟卫人为正于濮者纪地也讨贼者
随其时势得而杀之已矣胡氏以为悯卫国之人著
曰违命皆繇考史未备又不能阙疑故耳
此大夫会伐之始
陈今开封府陈州蔡今汝宁府上蔡县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称人以杀赵氏曰众所共弃不君之也春秋君弑而
能以义讨贼者惟卫人为正于濮者纪地也讨贼者
随其时势得而杀之已矣胡氏以为悯卫国之人著
卷一 第 48a 页
诸侯之罪恐非王樵氏曰按陈乃卫桓之母家庄公
惑于嬖妾戴妫大归陈国既知之矣及嬖人之子弑
立不举讨贼之师而反从助贼之国人颠倒不宜至
此观石碏告于陈曰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则前此陈
或不知州吁为贼即知之或以嫡母避嫌待其自发
耳且陈不助卫则卫必不亲陈安得异日有朝陈之
事以行其计乎石碏老臣谋之熟矣贼方据国内外
皆其党与旁视无足以图之图之必于陈故必先与
惑于嬖妾戴妫大归陈国既知之矣及嬖人之子弑
立不举讨贼之师而反从助贼之国人颠倒不宜至
此观石碏告于陈曰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则前此陈
或不知州吁为贼即知之或以嫡母避嫌待其自发
耳且陈不助卫则卫必不亲陈安得异日有朝陈之
事以行其计乎石碏老臣谋之熟矣贼方据国内外
皆其党与旁视无足以图之图之必于陈故必先与
卷一 第 48b 页
陈定计然后风以朝陈使请王觐而即陈以杀之
姜廷善曰濮卫地卫有城濮宛濮皆以濮水得名濮
在今大名府开州东南六十里南经长垣县而东南
至鄄皆卫地以水经考之盖流经鄄城雷泽郕郓之
地以东合于济者也贾逵以为陈地者非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左传卫人逆公子晋于邢书曰卫人立晋众也诸侯
之立承国于先君禀命于天子正也然已不可复望
姜廷善曰濮卫地卫有城濮宛濮皆以濮水得名濮
在今大名府开州东南六十里南经长垣县而东南
至鄄皆卫地以水经考之盖流经鄄城雷泽郕郓之
地以东合于济者也贾逵以为陈地者非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左传卫人逆公子晋于邢书曰卫人立晋众也诸侯
之立承国于先君禀命于天子正也然已不可复望
卷一 第 49a 页
于东周矣晋非嬖如荼援如突弑如商人争国如子
纠小白而国人同心推戴若曰社稷有灵吾国有君
矣不犹愈于举棋未定国如乱麻者乎赵子常谓上
无天子下无方伯诸侯又为之会伐以定之夫国人
讨贼立君而圣人予以权未为不是也使如儒者著
其擅立之罪绝其公子则以天子立论一法以施春
秋可以无作而今之春秋真所谓有贬而无褒者矣
岂圣人大公至正之道哉其不称公子者凡当为君
纠小白而国人同心推戴若曰社稷有灵吾国有君
矣不犹愈于举棋未定国如乱麻者乎赵子常谓上
无天子下无方伯诸侯又为之会伐以定之夫国人
讨贼立君而圣人予以权未为不是也使如儒者著
其擅立之罪绝其公子则以天子立论一法以施春
秋可以无作而今之春秋真所谓有贬而无褒者矣
岂圣人大公至正之道哉其不称公子者凡当为君
卷一 第 49b 页
者固不必称公子然义不在公子也
赵氏曰以卫晋推之则宋冯御说晋黑臂周宜无不
书于策者春秋以笔削见义冯也黑臂也周也皆立
于弑君者御说虽立于国人而贼未讨故皆削不书
当五国伐郑以定州吁而天子不能正故特书立晋
以信卫人讨贼立君之义于天下结正五国辅篡之
罪也陈氏曰必若卫人贼讨而后可书立
春秋辩义卷一
赵氏曰以卫晋推之则宋冯御说晋黑臂周宜无不
书于策者春秋以笔削见义冯也黑臂也周也皆立
于弑君者御说虽立于国人而贼未讨故皆削不书
当五国伐郑以定州吁而天子不能正故特书立晋
以信卫人讨贼立君之义于天下结正五国辅篡之
罪也陈氏曰必若卫人贼讨而后可书立
春秋辩义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