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36-03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岘泉集卷一
            明 张宇初 撰
  杂著
   冲道
至虚之中坱圠无垠而万有实之实居于虚之中寥漠
无际一气虚之非虚则物不能变化周流若无所容以
神其机而实者有诎信聚散存焉非实则气之絪缊阖
卷一 第 1b 页 WYG1236-0341d.png
辟若无所冯以藏其用而虚者有升降消息系焉夫天
地之大以太虚为体而万物生生化化于两间而不息
者一阴一阳动静往来而已矣凡寒暑之变昼夜之殊
天之运而不息者昭而日星威而雷霆润而风雨霜露
地之运而不息者峙而山岳流而江海蕃而草木鸟兽
若洪纤高下之众肖翘蠕动之微一皆囿于至虚之中
而不可测其幽微神妙者所谓道也理也非道之大理
之精其能宰乎至神至妙之机也乎是所以范围天地
卷一 第 2a 页 WYG1236-0342a.png
发育万物以尽夫参赞之道者焉故知道者不观于物
而观乎心也盖心统性情而理具于心气囿于形皆天
命流行而赋焉曰虚灵曰太极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
也是曰心为太极也物物皆具是性焉凡物之形色纷
错音声铿戛皆有无混融之不齐而品物流行者特气
之糟粕煨烬也人与万物同居于虚者也然以方寸之
微而能充乎宇宙之大万物之众与天地并行而不违
者心虚则万有皆备于是矣何喜怒欣戚哀乐得丧足
卷一 第 2b 页 WYG1236-0342b.png
以窒吾之虚塞吾之通哉庶乎虚则其用不勤矣吾老
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冲犹虚也
庄子曰惟道集虚列子曰虚也得其居矣惟虚足以容
也道集则神凝神凝则气化气化则与太虚同体天地
同流而二气五行周流六虚往来不息者俶扰交驰同
其用矣苟虚心净虑守之以一则中虚而不盈外彻而
不溷若渊之深若鉴之莹则吾固有之性与天德同符
岂不为万物之宗哉是故养其体也去芬华忘物我绝
卷一 第 3a 页 WYG1236-0342c.png
氛垢以尽致虚守静之工则复命归根也深根固蒂也
涤除玄览也抱一守中也则谷神长存思净欲寡虚极
静笃复归于无极矣虚寂明通物不吾役而物吾役矣
充其用也堕肢体黜聪明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深为
根以约为纪则未有以见夫天地之先气形质之始曰
太初太始太素者混沌之昆仑也及判清浊分精出耀
布度物施生精曰三光曜曰五行行生情情生汁中汁
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阳不动无以生其
卷一 第 3b 页 WYG1236-0342d.png
教阴不静无以成其化以之治国以之爱民托于天下
而天下清静而正也是皆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谦约不
争为本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也欤然塞乎无形无极
之间者皆天道之用乎是有相荡相生相倾相形相倚
相伏之不可齐不可测也其神之无方易之无体者乎
而天地之机事物之数可以前知可以秘藏由虚则灵
而神运其中发其知也虽有万变万化由斯出焉惟以
诚事天以和养生以慈利物则上天之载感通无间矣
卷一 第 4a 页 WYG1236-0343a.png
非有甚高难行之事非常可喜之论也尚何谲诞神怪
之谓也哉特冲气以和顺物自然而已矣昔之用而验
者广成之授轩辕曹参之命盖公黄石之训留侯汉以
清静而治是也或谓窃是以济其术而自利不知有害
夫义也殆亦过欤而史称黄老刑名处士横议虽杂老
庄于管晏以申韩田慎驺孙商吕晁淳尸叩之徒出于
是焉流而为苏张甘蔡纵横之术因以其为害惨矣固
不惟以虚无寂灭病之盖由魏晋刘阮王何高谈妄肆
卷一 第 4b 页 WYG1236-0343b.png
伦理颠丧而韩愈氏谓甚于杨墨而以老庄亡者也奈
何学之之徒溺于偏而失于放卒所以致倾败之患亦
宜几何其不取世之抵排訾斥也哉殆有甚于刑名横
议者矣虽然必审之精求之约也然后知老庄之道大
且博焉噫道一也微妙玄通之体神应几微之妙岂岐
而二哉且窈冥有精恍惚有象吾中黄之扄内虚外融
畅于四体合乎百灵则五气凝布而与天地健顺之德
合矣乎其要也一其性养其气游乎万物之所始终而
卷一 第 5a 页 WYG1236-0343c.png
得夫纯气之守焉耳矣抑司马公曰万物皆祖于虚生
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
命故虚者物之府也彼之谓虚也虚之为行始于五行
一六置后二七置前三八置左四九置右通以五十五
行所谓虚以准玄也是亦术数之一端欤惟虚其中则
穷神知化原始返终之道得矣若夫制鍊形魄排空御
气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神游八极后天而终以尽
返复无穷之世变而游心于澹合气于漠以超乎胚腪
卷一 第 5b 页 WYG1236-0343d.png
冯翼之初溟涬鸿濛之表洞视万古犹一息也死生犹
旦暮也若蝉之蜕若息之吹前乎天地之始后乎天地
之终皆吾虚之运乎又岂徇生执有物而不化者比焉
苟徒窃名徼誉于时其蔽于诐陷于淫孳孳汲汲与尘
垢秕糠者殆何异焉其亦尸名盗誇之徒也呜呼知致
虚则明明则净净则通通则神神则不疾而速不行而
至无不应无不达矣否是则岂善学吾老氏哉其可与
语至虚也乎
卷一 第 6a 页 WYG1236-0344a.png
   慎本
学必有本焉经世出世之谓也故学非所当务则不足
志矣其所当务者经世之学则圣贤之道焉圣贤之道
者何道德性命仁义之谓也三代之始道在唐虞后之
言道者必曰是焉盖道明者三皇德著者五帝法备者
三王以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尽君道也皋陶伊傅周
召之为臣尽臣道也孔子颜曾思孟之为师尽师道也
千万世之所法者未之有改也圣贤远矣而其道具在
卷一 第 6b 页 WYG1236-0344b.png
者六经焉夫易以著阴阳推造化之变通也诗以道性
情别风雅之正变也书以纪政事序号令之因革也春
秋以示赏罚明尊王抑霸之统也礼以谨节文明上下
等杀之分也乐以致气运达天地之和也凡圣贤传心
授道之要于是乎具蔑有加矣然六经之精微幽妙悉
具夫吾心昭晰明著何莫由夫是哉自尧舜相传惟曰
执中持敬宅心而已耳孔子之谓仁子思之谓诚大学
之谓敬孟子之谓心中庸之谓中其归一也能造乎天
卷一 第 7a 页 WYG1236-0344c.png
人一致之工则致中和存诚明穷事物之理尽人物之
性然后位天地育万物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是以智周乎万物而道济乎天下也此君子之道本诸
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建诸天地质诸鬼神百世以俟
圣人而不惑大而为天地立极生民立命维持纲常扶
持世教孜孜焉矻矻焉守之为大经行之为大法明则
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故不可一日而废焉须臾而离也
必致戒谨恐惧之工于慎独之顷操舍之际而后体立
卷一 第 7b 页 WYG1236-0344d.png
而用行矣始则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
虑虑而后得久则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
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莫不得诸已者其惟尽性致命矣
乎居仁由义矣乎敛之则退藏于密施之则小而为天
下国家用大而用天下国家者也下逮荀杨董韩周程
邵张朱吕之言皆所以载道足以羽翼六经者欤左氏
屈贾班马李柳欧苏曾王之文皆属辞言道而作非载
夫道虽工无取焉是故蕴之为德行发而为文章皆得
卷一 第 8a 页 WYG1236-0345a.png
夫道之正也抑自秦汉以下有记诵之学词章之学智
术之学于是有别焉举无以逮夫圣贤之学也其立言
将以泽万世垂不泯也穷天地之大不知其智焉合阴
阳之和不知其信焉极鬼神之幽不知其秘焉又岂徒
藻绘雕琢剽猎缘饰以惊世衒俗之为足哉苟不求夫
真知实践则何出处语默惟义之从哉此孔孟间关列
国将以行其道焉道不行则退而独善以全其进退于
用舍之间而已矣故高举远引之士将欲超脱幻化淩
卷一 第 8b 页 WYG1236-0345b.png
厉氛垢必求夫出世之道焉则吾老庄之谓是也老子
始为周柱下史已而迁藏室史其著道德上下篇所谓
内圣外王之道也其同老子者鬻子之授文王关尹之
为令亢仓之居畏垒庄子之居漆园列子之居郑圃犹
巢由之高夷齐之洁商皓之隐皆持节不屈其视名者
实之宾乃宁处污渎而耻为文牺也日抱瓮荷筱以自
得诚富贵贫贱欣戚得丧一毫不足累其中焉斯其一
志心斋以得乎环中而应无穷也乎是能官天地府万
卷一 第 9a 页 WYG1236-0345c.png
物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宇宙不足喻其广风霆
不足喻其神江海不足喻其深山岳不足喻其高鬼神
不足喻其幽乃蹩躠为仁踶跂为义澶漫为乐摘僻为
礼足以一死生齐物我违穷达独立特行而不改者也
由是三才以之一也万物以之齐也物理以之制也形
器以之寓也治天下犹土苴也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
馀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者焉故以生为附赘县
疣死为决疣溃痈外生外物而同于无欲者耶则固多
卷一 第 9b 页 WYG1236-0345d.png
寓言雄论放诞不羁而宏且博焉然而静则圣动则王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则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凡囿乎形气之内者一不能介其
中絷其外也同乎天和合乎天乐休以天均和以天倪
而委顺万化独游乎天也是其天守全乎非体尽无穷
而游无朕与天为徒而能若是哉其视胶轕撄宁于轩
轾之途声利之域亦复何预焉是非矜伪以惑世轲行
以迷众欲为矫傲怪诞之资也其道固若是乎后之学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36-0346a.png
者不求道德之归性命之本而欲以卑陋谬妄之习而
将窥夫太初混芒之始吾见其不可得矣矧有闻者食
藜藿栖蓬翟戚其容薄其养饥饿其体肤坏烂其裳衣
使人视之殆有不堪者焉所居也樵牧鹿豕所乐也烟
云鱼鸟其心固若死灰形固若槁木其自处也高其自
视也远其自待也重岂外物纷华毫发之可动哉是虽
结驷怀金不能至焉苟强至之倏忽去来不碍其迹不
滞其形道合则留道离则去惟安其素有者焉又岂华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36-0346b.png
美之奉雕绘之居权势之位足以羁絷縻束之哉此所
谓高世之士也其接舆荷筱之徒也欤或假是以要世
者则不然其退也妄其进也锐是将钓名沽誉于时一
旦起于草莱之间歘然遭遇即移所守淫所习华其服
甘其食骄其气誇其辞充斥其驺御侈美其居处所与
游也穹赫显贵左右奔走趍为俦侣睢盱啴咺更相号
于众曰彼道也德也学之精也术之神也孰得而不尊
且大焉求其所以奔走竞逐者势也利也尚何道德之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36-0346c.png
云哉噫假名以饰实者若之何不取世之抵排攘斥也
耶是欲欺世悦时而作也孰知纵骇一时之惑卒无辨
之者其能信夫天下后世哉此固有道者所不为也吾
惧夫颓风陋俗流而不返挽而不止日益滋炽皆不知
慎夫本而然也抑亦君子之于出处语默一失于义乖
于道何谬且戾之甚乎可不慎欤知慎所本则会道于
一矣舍是则吾未知其谓学也已矣
   玄问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36-0346d.png
或问曰道家者流其谓玄者何也曰玄天也即道之大
原出于天也曰其亦始乎老子玄之又玄之谓乎曰然
吾闻诸史氏曰道家者流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
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
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
易操事小而功多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黜聪明释此
而任术则无所取焉又曰道家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易
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36-0347a.png
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后能为万物主此太
史氏之先黄老而后六经者也老子生周末尝为柱下
史周衰述上下经而隐其徒则关尹亢仓庄列是也其
言一本于修道德全性命而已内而修之抱一守中所
以全生也外而施之不争无为所以利物也惟处乎大
顺动合自然慎内闲外而纯粹不杂静一不变澹然无
极动以天行乃合乎天德者也虽用于世以慈俭谦约
为用不过固守退藏不为物忤一返乎虚无平易清静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36-0347b.png
无为柔弱素朴是以天下之物本以谦则无累含以虚
则无碍行以易则无难变以权则无窒使民自化自朴
自正焉耳矣盖将全物之本然而复乎一初也乎故不
拘乎仁义忠信政教俗化之丝纷棋布也非以是为不
可用于世也矧周衰俗薄亦将拯弊救危以还乎纯古
者焉其采儒墨之善也孔子尝问礼焉其言曰聪明深
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辨宏远而危其身好
发人之恶者也此孔子之谓博古知今而闻诸老聃云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36-0347c.png
杨子之兼爱遇老子而舍者争席墨子之尚同明鬼殆
若类焉而庄列之书且杂其说名家者则治国用兵尚
贤爱民近之纵衡家者则翕张强弱与夺似之而传世
之久为道之宗莫过精神专一澹足万物去健羡黜聪
明为要是以虚无为本也若无欲而朴不言而信其挫
锐解纷和光同尘后其身而先焉外其身而存焉故曲
全枉直知盈守洼知新守弊则明而若昧进而若退辨
而若讷巧而若拙直而若屈不割其方不秽其廉虽直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36-0347d.png
而不肆虽光而不耀以全其用也若其操以诚行以简
待以恕应以默盖以事物为粗迹以空虚为妙用故儒
以其寓言放说皆荒唐缪悠之辞不切于世用虽然抑
亦不出乎通三才之理序万物之性违死生之常外事
物之迹而为言也固有以见夫天地之外六合之先敛
万有于一息散一息于万有者欤是曰凝寂曰邃深曰
澄澈曰空同曰晦冥信所以浑乎洋乎游太初乎且天
地之运轻清上浮者积气也重浊下凝者积块也周流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36-0348a.png
六虚往来无穷而屈伸消长刚柔进退通乎昼夜代乎
四时其风霆流形庶品露生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消
自息万物相浑沦而未离其气形质具皆天地含精而
化生是故常生常化之不已其晦明禅续无一息之异
也所以外天地遗万物庶出乎理气之囿而造化无极
无朕之先非声臭之可测象数之可求也溟滓芒昧超
乎万物而为万物根本岂不至玄至微也哉扬雄之谓
玄也以数准易设方州部家踦嬴之用其亦历蓍之一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36-0348b.png
端欤非吾所谓玄也史迁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
儒学亦绌老子亦何互相讥议之甚哉然而虚玄之长
也后之宗之者舛诞偏缪而至也岂皆老庄之失使然
哉善学者故必求夫虚无之本也是之谓玄
或问子之言玄也若本诸实而经籍之谓皆先天地而
卑宇宙陋霸功而尊王道其所贵者返求诸身修已以
厚生超形以遗幻然后神化莫测后天而终与夫老庄
之言何若异哉曰道一而已岂有无虚实之殊也哉予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36-0348c.png
稽诸载籍信不诬也特老子之传以道德上下篇为本
后之人不失之杂则失之诞其谓内圣外王之说也非
无君人南面之术焉特用之不同耳其于修鍊则曰谷
神玄牝致虚守静守中抱一守一处和而已后之倡其
说者则有真伪邪正之辨焉若阴符之言兼修身治世
则与道德合矣若龙虎上经之文则与石壁参同合矣
然学老子者舍仙道尚何从焉其曰内丹莫不以神气
为本外丹莫不以铅汞为宗金液与天地造化同途盖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36-0348d.png
神室为丹之枢纽日魂月魄为真铅汞也阳升阴降不
离子午之方日往月来必居卯酉二位阳火自子而升
至已为阳极而阴生于午也阴符自午而降至亥为阴
极而阳复生于子也神室中虚径寸圆高中起以混三
才即吾中扄也出阴入阳以生真汞内鍊玄精则火自
坎生水自离降是以坎离以南北为经砂汞乃其异名
惟水火为乾坤之用即金土二用也其曰三五与一天
地至精顺三一而得其理则三五相守金火乃相运持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36-0349a.png
丹砂生于真铅之中金火即真铅也故经曰铅者金精
水者道枢也参同亦曰乾坤位乎上下而坎离升降于
中坎戊月精离已日光五行为经以坎雄金精离雌火
光也皆居中宫土德自震而起至乾而满历巽而消至
坤而尽抑有无相制白者金精也黑者水基也金为水
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腹金归性初乃水金还
性也盖丹砂乃木之精得金乃并金水既合则木火为
侣金木相萦水土相配而成丹矣其曰药物也乾阳生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36-0349b.png
坤坤阴包乾乾金生坤土象乾之中爻居坤之内是乃
金水同宗象坤之中爻居乾之内乃木火同位乾坤寄
体坎离之中而坎离乃为乾坤之用火之成数七返归
东震为七返金之成数九反居北坎为九还故火鍊于
土金入于水包裹飞凝开阖灵户也然必得火鍊铅而
成丹也其曰火候也斗枢钟律之运本九一之数合二
六三九之数终则复始含元抱真播精于子寅申为阴
阳之极策数之法盖月以十二卦分之卦得二日有半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36-0349c.png
各以本卦之爻行本卦之策自八月观卦以后至正月
泰卦阳用少二十八策阴用老二十四策自四月大壮
以后至七月否卦阳用老三十六策阴用少二十二策
十二卦周即为一月之功十二月周即为一岁之运返
复循环无有馀欠此与邵子先天图周始具同皆伏羲
易象位次也是故天根月窟之妙阳始于复极于乾阴
生于姤极于坤循环六十四卦无毫发异焉此其陶冶
万类终始无形合乎大通混冥也乎故深闳广大不可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36-0349d.png
为外析毫判芒不可为内抑亦弗畔于道矣其纳甲之
说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
皆定位也而坎纳戊离纳已初无定位也且六卦之阴
阳即坎离中爻之周流升降也朱子谓姑借此以寓进
退之候是也则火记之作其有本哉后之人因砂汞假
喻之说遂有内外丹砂之别各托文以诧世然以人灵
于物又岂全假草木金石而后能造神化之机也哉参
同所谓托号诸石覆冒众文是矣然虽诸子之所罕言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36-0350a.png
而即性命神气之谓耳若夫穷阴阳之至理夺造化之
至神丹道其尽矣乎舟之喻特假象耳又何炉鼎火
药铅汞龙虎婴姹牝牡之谓也若关尹有曰婴儿蕊女
金楼绛宫青蛟白虎宝鼎红炉诵尼土偶之类老子之
时无之或谓伪书者此也苟执象泥文舍源求流姑好
为神怪谲诞以誇世眩俗皆方伎怪迂之言少君栾大
文成五利公孙之流是也若抱朴子黄白变化之事类
之务以左道惑众侥倖一时其肆妄稔恶乌有不败亡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36-0350b.png
者哉噫嘻善言仙者止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是以忘
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而已矣故执道者
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气全我未之能易也抑虚极
则灵明灵明则神化乃与天为徒游物之初矣轻清之
气上浮则至阳之质与之俱升或曰圣人不师仙是岂
果诬世也耶而求之之道其惟守中乎
或问丹者守中而已矣何教之设众法异术之纷纭乎
是果亦守中之可尽乎而必外资术数而然哉曰道岂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36-0350c.png
岐而二乎天也者积气也上帝则天之主宰也由溟涬
未判之初三气化生即梵清景玄元始也妙无者性之
始妙有者气之始由三气而生九气即九霄也虚无之
界无穷轻清之气无体而宰制之神亦无方也以宰之
有所𨽻焉是降经箓以训之符法以阐之以是法立焉
而其传尤著者汉天师茅真君许旌阳葛仙翁丘真君
也曰三洞四辅清微灵宝神霄酆岳者洞辅之品经箓
是也清微始于元始而宗主真元阐之次而南岳魏君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36-0350d.png
陵郡祖君祖宏四𣲖之绪倡其宗者朱洞元李少微南
毕道黄雷渊李虚极而张许叶熊而下𣲖益衍矣灵宝
始于玉宸本之度人经法而玄一三真人阐之次而太
虚徐君朱阳郑君简寂陆君倡其宗者田紫极宁洞微
杜达真项德谦王清简金允中高紫元杜光庭寇谦之
镏冲靖而赵林白陈而下𣲖益衍矣是有东华南昌之
异焉神霄则雷霆诸𣲖始于玉清真王而火师汪真君
阐之次而侍宸王君虚静真君西河萨君伏魔李君枢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36-0351a.png
相许君倡其宗者林灵素徐神翁刘混康雷默庵万五
雷方贫乐邓铁崖而上官徐谭杨陈唐莫而下泒益衍
矣酆岳则朱熙明郑知微卢养浩叶法善倡其宗者左
郑潘李而𣲖益衍矣然究其要也俱不出乎三气五行
之妙焉经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即河图三五之数也
是以雷霆合九一之数阳雷阴霆雷生霆煞枢阴机阳
雷善霆恶皆藏乎太极之中求诸身则中扃雷垣也五
气五雷也心为灵府五官之主宰也以已之灵合三气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36-0351b.png
五行之妙可以烛幽破暗者以至阳而炼至阴以至明
而烛至暗也南斗陶魂六水数也北斗铸魄七火数也
以炼已之工炼魂聚其昏散之气超其沉着之念而化
生阳明之界以脱阴晦之境矣可以纵闭阴阳者会二
五之精凝九一之气养之内曰丹施之外曰法以五气
激剥而成声雨旸之用备于呼吸之顷以已之神役彼
之神则寂然之中此感彼应矣所以发天地之煞机合
阴阳之制化皆已之灵与之合德通神者也若驱劾邪魅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36-0351c.png
禦除灾疠则犹末事耳且古者吁天礿祭之设流而为
祷祀禜禬者自汉武以来有之传曰荐之上帝斋戒沭
浴以祀上帝皆所以达其诚也虽蘋蘩涧沚之微亦可
事也特寓其诚焉故曰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黍稷非
馨明德惟馨务修德音以享鬼神苟诚怠德亏惟假外
饰文绣纂纴缀华绘绮纵衡交错务极耳目之衒以誇
世骇俗厥所事也果钟鼓玉帛云乎哉矧道之设象皆
则夫天真地祗昭布森列之仪是有科范仪典之制焉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36-0351d.png
皆致敬竭诚之端耳使瞻礼之皈斯有格也后之人则
不然惟声利是趍藻黻是尚皆弃本逐末舍真竞伪又
何异夫巫祝贪佞之徒以侥口体货财之为计哉且高
其阃奥异其蹊径神其机缄以惑众鼓类使嗣之者习
为俦侣不究诸内惟眩诸外岂不去道远矣尚何冀感
通之谓也哉噫虽授之之异而殊途同归无二道也善
嗣之者必博参而约守以辨疑解惑而已非徒号多鬻
异之谓至也法不云乎真中有神诚外无法由是观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36-0352a.png
果符咒罡诀之云哉抑古之谓师德者草而衣木而食
饥饿其体肤摧砺其身心澡涤其气虑物欲情垢无一
毫足以溷其中制其外也则混乎天人一致之工神明
与居心与天一吾心即天也故以天合天不可彼天此
非天彼玄此非玄也则感应之机其致一也岂有一发
之间哉所谓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一之精通合于天伦不亦宜乎舍是而汨于尘垢流于
声耀蔽于纷华而更相师友若蚁慕蜂聚而曰我仙也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36-0352b.png
我灵也非邪则妄矣岂庄子之谓大宗师者哉嗟夫经
所述也微彭魏则几沦于方伎矣法所秘也微王白则
流于巫祝矣然官天地府万物与鬼神合其吉凶尚于
予言廓而求之所谓致命通玄也将可默识矣
   太极释
太极者道之全体也浑然无所偏倚廓然无得形似也
其性命之本欤性禀于命理具于性心统之之谓道道
之体曰极五居九畴之中曰皇极书曰会其有极诗曰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36-0352c.png
莫匪尔极以是求之即心也道也中也周子曰中焉止
矣程子曰太极者道也邵子曰心为太极朱子曰太极
者理也陆子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即极也理一而已合
而言之道也夫五行阴阳阴阳太极五殊二实二本则
一二实者天以阳生万物地以阴成万物动而阳静而
阴阳变阴合而生五气由五气而生万物故曰五殊也
五殊本于阴阳互为其根也两仪生而阳交于阴阴交
于阳而生四象四象分而生八卦八卦错而万物生焉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36-0352d.png
是曰一动一静天地之至妙也欤是以五气布四时行
万物生生而无穷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
散而为万物则万物各一其性各具一太极浑然全体
而静者常为主焉兼有无全体用涵动静为万化之源
万有之本者妙合二五之精焉朱子谓太极理也动静
气也太极乃本然之妙动静乃所乘之机机动则气行
而阴阳运焉理有不著者乎盖气负理生理由气形性
为之主而阴阳五行经纬错综合言之万物统体一太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36-0353a.png
极也分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且鸿蒙溟涬之初则
元气为万物根本其体谓之理其阴阳流行不息者气
也是故未分之前道为太极已形之后皆具是理则心
为太极冲漠无朕万理毕具阴阳既形则理气分矣太
极判而始生一奇一耦由奇耦而生生无穷则一分为
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
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是也圣人无以发之伏羲始画以
一象乾一象坤体吾心之太极也一奇一耦以象变重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36-0353b.png
之而为卦拆之而为爻皆一阴一阳至著至明之几也
是画也至广至幽至精至微非气质形似之可见非声
色状貌之可求昭昭焉熙熙焉虚而灵明而妙散之为
万殊敛之为一本无须臾之间毫发之异循环无端浩
渺无穷若天地之运行风雨之润雷霆之威霜雪之肃
山川之流峙草木之荣悴飞潜之微动植之众举不违
乎天命之流行而同所赋受也所谓有极以理言无极
以形言也抑理之至极本无形似而言无则不能为万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36-0353c.png
化根本矣邵子之曰无极曰有象有则言其本之实体
无即无声无臭形而上者是也其见夫道体者固不可
以无加于有矣若老子之谓无极者无形无穷也庄子
之谓道在太极之先是也若河洛之数先天之象虽有
诎信进退盈虚消息行乎其中皆以虚中为极也能虚
其中则太极本然之妙得矣尚何晦明通塞之异哉故
易曰心学万事万化皆本诸心心所具者天地万物不
违之至理也程子谓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人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36-0353d.png
道之始于阳成于阴本于静流于动与万物同也然阳
复本于阴静复根于动一动一静皆天地同流惟主乎
静则性立性立则中正仁义定矣是以体用一源显微
无间矣是图朱子谓周子得之穆伯长穆得之于种放
种得之于陈抟以陈抟学老氏故陆氏辟朱子以无极
出于老氏也而易曰有极未尝言无周子通书亦止言
阴阳太极明矣然朱子以无形训之亦弗畔于道矣且
考之潘志以为周子自作无疑或又谓周子与胡宿邵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36-0354a.png
古同事润州一浮屠而传焉然其说岂浮图所知也且
先儒以周邵之学先天太极二图其理一也其传未必
二焉其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也故曰
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微细无不合也将以顺性
命之理尽变化之道焉万古圣贤之心同也非返求诸
已有以见夫远而六合之外近而一身之中暂于瞬息
微于动静岂言辞口耳之足知天也哉必致夫会归之
工探索之奥则吾灵明静虚之体充乎六虚宰乎万变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36-0354b.png
久则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其立象画意剖析
精微无不备于是焉性命之道死生之说原始返终于
是尽矣其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亦孰得而易之敢为疑
者释焉
   先天图论
先天图伏羲作也其卦爻次位皆本之始画非文王后
天次位比也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乃阳上交于阴阴下交于阳生天之四象刚交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36-0354c.png
于柔柔交于刚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错而万物生焉其
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四象交
而成十六事八卦相荡为六十四卦此先天之象也邵
子所谓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自乾至坤皆得
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也传曰易逆数是也其位则乾
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
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母
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是以阳始于复阴始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36-0354d.png
于姤也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
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明交相错而为六十
四也数往者顺左旋皆已生之卦知来者逆右转皆未
生之卦也其六十四卦之序即八卦成列因而重之也
故下三画即前图之八卦上三画则各以其序重之而
下卦因亦各衍而为八也若逐爻相生则邵子所谓八
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者皆
法象自然之妙也此则四图所谓先天之学也阳之类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36-0355a.png
圆成形则方阴之类方成象则圆圆布者乾尽午中坤
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
生于午中极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布者乾始
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
对待之数自坤之息历艮兑而极于乾自乾而消历巽
艮而极于坤震始交阴而阳生乃震坤之接巽始消阳
而阴生乃巽乾之接圆图阴阳消长次第震一阳离兑
二阳乾三阳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皆自然之理其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36-0355b.png
数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以为八卦圆于外者
为阳方于中者为阴圆者动而为天方者静而为地方
圆之象虽异而其布卦次序皆四图所同也故曰始自
伏羲非邵子所作也藉令邵子自作亦本诸伏羲而成
也乎且先天之谓即先天而天不违也馀则文王周孔
之所不言也或曰先天即河图也河图之数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
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36-0355c.png
地之数五十有五圣人则之而画卦或曰八卦即河图
非也况先天之卦与河图次序同异相半也哉且河图
乾坤纵而六子横为数之祖先天不可以数言也其次
位皆八卦之生数也阳一而阴二故阳之生阴二而六
之为十二阴之生阳三而十之为三十是以乾始于一
而兑为十二离则十二而三十为三百六十震则十二
而为四千三百二十自巽而坤皆奇耦之生数也釐之
为六十四卦则以所生之数而乘之此总数也其自子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36-0355d.png
中至午中为阳初四爻为阳中前二爻皆阴后二爻皆
阳上一爻为阴二爻为阳自午中至子中为初四爻皆
阴中前二爻为阳后二爻为阴上一爻为阳二爻为阴
三爻为阳四爻为阴在阳中上二爻则先阴而后阳阳
生于阴也在阴中上二爻则先阳而后阴阴生于阳也
其序始震终坤者以阴阳消息为数也此蔡氏之谓皇
极经世者皆本先天也盖数皆起于一其周旋六十四
卦相生之数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暑寒昼夜飞走草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36-0356a.png
木分𨽻于八卦得生生之数是以感而变者之善暑寒
昼夜性情形体走飞草木色声气味也应而化者之善
雨风露雷走飞草木性情形体目耳鼻口皆先天之数
也在经世则天有阴阳曰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地有
柔刚曰少刚少柔太刚太柔易所谓八卦也是故阴阳
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天奇地耦之画阳
九阴六之数皆起于四数朱子所谓视万物为四片也
则日月星辰之类皆由八卦之变也天地之变有元会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36-0356b.png
运世人事之变有皇帝王霸元会运世有春夏秋冬为
生长收藏皇帝王霸有易诗书春秋为道德功力各相
因而为十六十六者四象相因之数也凡天地之变化
万物之感应古今之因革损益皆不出乎十六十六而
天地之道毕矣邵子所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
妙者欤是曰先天之学心后天之学迹也是以图皆自
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又曰先天图者环中也图虽
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
卷一 第 31a 页 WYG1236-0356c.png
中矣且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也弄丸者以先
天之圆象言也皆顺阴阳消长之往来而已矣冬至居
子之半阳之始于复也月窟乃乾遇巽也天根乃坤逢
震也即自复至乾阳也自姤至坤阴也阳主人阴主物
然乾至巽五卦也即姤为月窟坤至震五卦也即复为
天根而其三十六宫者积乾一至坤八之数天根于时
为冬至为夜半所谓天地心也左方自震之初为冬至
离兑之中为春分乾末为夏至右方自巽之初为夏至
卷一 第 31b 页 WYG1236-0356d.png
坎艮之中为秋分至坤之末交冬至循环无穷所谓一
月一日一时靡不有是理焉其循环不息者自姤至坤
阴含阳也自复至乾阳分阴也坤复之间乃无极自坤
返姤则无极之前也自乾接复则有象之后也乾坤交
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
寅离终于申以应天时其阴阳生于两傍中虚即太极
也自冬至至夏至为顺自夏至至冬至为逆和气周流
于一环之中则皆春矣朱子谓易中二十八卦翻覆成
卷一 第 32a 页 WYG1236-0357a.png
五十六卦惟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八卦反覆止
本卦以二十八卦凑八卦是曰三十六宫也此皆天根
月窟来往循环之妙焉是以先天乃伏羲本图虽不假
言辞而所该甚广凡易中一字一义无不出于是者论
其格局则太极不若先天大而详论其义理则先天不
若太极精而约而太极终在先天范围之内而物理本
同象数无二致也自初未画说至六画满者所谓先天
之学也卦成之后各因一义推说所谓后天之学也邵
卷一 第 32b 页 WYG1236-0357b.png
子所谓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
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止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
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文王八卦之序离南坎北
震东兑西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乃入用之位
后天之学也孔子虽因文王之易而作传而十翼之中
如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而天地山
泽雷风水火之类皆本伏羲画卦之意不以文王所演
之易即为伏羲始画之易也或谓是图邵子得之李挺
卷一 第 33a 页 WYG1236-0357c.png
之李得之穆伯长穆得之陈抟者故与丹道同也若曰
自复至乾为阳自姤至坤为阴即乾坤定上下之位离
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冬至之
后为呼夏至之后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冬至之
月所行如夏至之日夏至之月所行如冬至之日春夏
子至辰已秋冬午讫戌亥其四正者乾坤坎离也参同
曰牝牡四卦以为橐籥坎离之数一二以南北为经道
以坎离为真水火为六卦之主而六卦为坎离之用是
卷一 第 33b 页 WYG1236-0357d.png
也阴阳二气皆从子午为发生之终始坎藏六戊为月
之精居于北象水中生金虎也离藏六已为日之光居
于南象火中生汞龙也自震而起至乾而满历巽而消
至坤而尽象乾之中爻者居坤之内乃金水同宗象坤
之中爻者居乾之内乃木火同位以乾生三女而居东
上巽中离下兑两阳生一阴也坤生三男而居西上震
中坎下艮两阴生一阳坎胎居于午离胎居于子西假
金之元东假木之祖乾退位寄居于坎坤退位寄居于
卷一 第 34a 页 WYG1236-0358a.png
离纳甲之法乾为望坤为晦坎离升降于中即乾纳甲
壬坤纳乙癸离纳已坎纳戊巽纳辛震纳庚兑纳丁艮
纳丙皆与之合也坤初变震为生明月出于庚再变为
兑为上弦月出于丁乾初变为巽为生魄月现于辛再
损成艮为下弦其曰晦至朔旦则震受符复卦建始震
受庚于西方其象如震卦之纳庚也八日则兑卦纳丁
十五则乾体纯阳而乾卦纳甲十五则巽卦纳辛二十
三日则艮卦纳丙三十日则坤卦纳乙是以壬癸配甲
卷一 第 34b 页 WYG1236-0358b.png
乙乾坤括始终也此与火候同也而朱子则以先天八
卦为一节不论月气先后且与纳甲相应谓天地定位
否泰相类者是也故谓伯阳参同恐希夷之学出其源
流盖其卦位布置皆与参同默符其阳始于复极于乾
阴始于姤极于坤则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二时
各行一周天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为一周天之
数以一爻直一日俱与易准世以参同仿易而作孰知
阴阳之妙不求合而默合也或以先天太极图同时而
卷一 第 35a 页 WYG1236-0358c.png
出周邵二子不相闻则二图亦不相通其曰大而天地
之始终小而人物之生死远而古今之世变皆不外乎
消息盈虚之理也此邵子之独见乎恍惚氤氲变化回
旋之始朱子所谓向上根源者也且谓但当日诸儒既
失其传而方外之流阴相付受以为丹灶之术至希夷
康节乃返于易其说始明信不诬矣则其尊信是图岂
小补哉然是信非若扬子云太玄儗易方州部家皆自
三数推之关子明洞极列二十七象司马温公潜虚用
卷一 第 35b 页 WYG1236-0358d.png
五之数五十五行皆补凑成书而已非得夫道之全者
也善探阴阳之赜造化之机者自太极观天地则天地
亦物也是知天地作于易而易非出于天地也人能尽
太极之妙先天之用则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造化在
我矣则先天一且亦无尚何容言哉
   河图原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易系曰天一地二天
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
卷一 第 36a 页 WYG1236-0359a.png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
之数五十有五此孔子以河图之数而言所以成变化
行鬼神也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
十成之之数也顾命曰河图在东序河图八卦伏羲氏
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礼记曰河出马
图龙马负图而出也论语曰河不出图孔云河图八卦
是也则伏羲之则图以画易明矣岂得谓之妄哉是图
卷一 第 36b 页 WYG1236-0359b.png
盖出于书契未形之先天地自然之理也包括造化之
妙无穷万事万物象数之源也郑康成曰河以通乾出
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图九篇洛书六篇刘歆曰伏
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河图洛书
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王肃曰河图八卦也王
充亦曰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关子明曰河图之
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刘牧曰河图数四十五陈四象
而不言五行大戴记曰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传云九
卷一 第 37a 页 WYG1236-0359c.png
宝法龟文又曰秦以前文也欧阳脩曰图者八卦之文
也神马负之自河而出以授伏羲八卦非人所为天所
降也然则八卦者人之所为河图不与焉若河图之说
信乎生于神马负八卦出于水中乃天地自然之文尔
何假伏羲氏始作之也王安石曰图以示天道书以示
人道也盖通于天者以象言也中于地者以法言也蔡
沈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河图授羲洛书锡
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惟刘牧臆
卷一 第 37b 页 WYG1236-0359d.png
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出于希夷与诸儒之说
不合又曰伏羲但据河图以作易则不必预见洛书而
已逆与之合矣大禹但㨿洛书以作范则亦不必追考
河图而已与之符矣而河图数偶偶者静静以动为用
故河图之行合皆奇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五
合十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程子曰圣人
见河图洛书而画八卦古之圣人只取人物之至著者
尔如画八卦因见河图洛书果无图书八卦亦须作河
卷一 第 38a 页 WYG1236-0360a.png
图洛书之中数皆五衍之而各极其数以至于十则合
于五十矣河图积数五十五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后得
独五为五十所因而自无所因故虚之则但为五十又
五十五五中其曰十者分为阴阳老少之数而其五十
者无所为则又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为五十矣
邵子曰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兆于此乎方者土也画
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
之文故羲文同之以造易禹箕序之而作范也朱子曰
卷一 第 38b 页 WYG1236-0360b.png
河图与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载天地五十有五之
数则皆易之所自出天地之间阴阳之气虽各有象初
未尝有数也至于河洛之初然后五十有五之数奇耦
生成粲然可见河图之位一与六同宗而居北二与七
为朋而居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东四与五为友而居西
五与十相守而居中不过一阴一阳一奇一偶两其五
行而已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
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河图以生数为主而十
卷一 第 39a 页 WYG1236-0360c.png
数者因五得数以附于生数积五奇而为二十五积五
耦而为三十合是二者而为五十有五河图主全故极
于十而奇耦之位均河图之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
一十耦数二十者两仪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
四象也吴澄曰河图者羲皇画卦之前河有龙马背毛
有此数也其数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
五奇五偶相配羲皇观于天地人物无非阳奇阴偶两
相对待见河图之数而有契焉于是作一奇画以象阳
卷一 第 39b 页 WYG1236-0360d.png
作一偶画以象阴加而倍之以成八卦又倍而加之以
成六十四卦所谓伏羲因河图而画八卦者此也河图
之数亦五位合于天星五宫之圆一六居北二七居南
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河图之位五每位各有
一奇一耦数虽十而位止五周之时河图与天球宝玉
同藏于玉府陈埴曰二图互为正变主河图而言则河
图为正洛书为变主洛书而言则洛书为正而河图为
变二图虽纵衡变动皆参互呈见此所谓相为经纬也
卷一 第 40a 页 WYG1236-0361a.png
翁泳曰河图阴阳之位生数为主而成数配之东北阳
方则主之以奇而与合者偶西南阴方则主之以偶而
与合者奇也胡瑗曰河图以生成分阴阳以五生数之
阳统五成数之阴而同处其方阳内阴外生成相合交
泰之义也河图数十七者对待以立其体故为常胡一
桂曰书之中视河图惟有五而无十然一九二八三七
四六之合环而向之未尝无十焉此先儒深究阴阳造
化之理探幽索微已极河图之妙矣然而同异之辨不
卷一 第 40b 页 WYG1236-0361b.png
能无焉刘牧曰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左四九居
右五十居中洛书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
八为足者河图也是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张文饶精
于邵学亦以九为图十为书而邵子止言圆方而不言
数之九十亦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与夫子箕子之言
合或谓邵传于穆脩刘传于种放皆得之陈抟朱子谓
陈抟以先天图授种放放授穆脩脩授李之才之才授
邵子放又以河图洛书授李溉溉授许坚坚授范谔昌
卷一 第 41a 页 WYG1236-0361c.png
谔昌授刘牧穆脩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授程颢程
亦本刘氏及朱子力诋其非此万世不易之论也魏氏
复诋朱子谓始以九图十书为刘长民作托之陈抟靖
士蒋山复以先天为河图五行生成数为洛书戴九为
太乙下行数罗端良尝谓受河图于蔡季通得于蜀隐
者其象如车轮白黑交错而八分之以为八卦白者纯
阳象乾黑者纯阴象坤黑白以渐杀之而为馀卦谢方
谓尝传河图于异人其状仿八卦为体坎离中画而相
卷一 第 41b 页 WYG1236-0361d.png
交类于丹道坎离之术张平子乾凿度中九宫数即太
乙图刘牧以为河图或曰九十二图皆河图也又岂纷
纭至若是之淆杂也哉朱子谓以河图洛书为不足信
自欧阳公以来有是说然顾命系辞论语皆有之诸儒
所传二图之数虽有交互而无乖戾顺数逆推纵横曲
直皆有明法其说至矣欧阳公惟不见本图特承用注
说直以图书为无并疑系辞非孔子作何不思之甚哉
图书所具皆包括万物造化之机孰有违乎是者且圣
卷一 第 42a 页 WYG1236-0362a.png
人实因图以画卦可即谓河图为八卦乎而其所与洛
书合也洛书与洪范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畴之
数固出于洪范而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是以奇数
为主二四六八各因其类以附于一三七九之侧洛书
之纵横十五而七八九亦迭为消长虚五分十而一含
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参伍错纵无不默合此变化
无穷之妙矣是故河图洛书之数皆五衍之以至于十
则合于五十矣洛书积数四十五散布于外而分阴阳
卷一 第 42b 页 WYG1236-0362b.png
老少惟五居中则亦自含五数而并为五十矣洛书主
变故极于九而其位与实皆奇赢而偶乏阴阳之数均
于二十虽阴阳之数异然五居中太阳得五成六少阴
得五成七少阳得五成八太阴得五成九则与河图阴
阳相错而为生成之数无异也洛书之奇偶相对即河
图之散数未合河图之生成相配即洛书之数合而有
属也故先儒以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
里者此也若大衍之数五十者亦五数衍而成之各极
卷一 第 43a 页 WYG1236-0362c.png
其十则合为五十亦不异焉且河图洛书皆虚其中即
太极也奇偶各居二十即两仪也纵横十五而互为七
八九六即四象也以乾坤坎离为四正以震兑巽艮为
四偏即八卦也先天图之圆布者乾尽午中坤尽子中
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生于午
中极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布者乾始于西北
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未始不与河图奇偶
错综同也此先天之为丹道之祖也而河图者阳之生
卷一 第 43b 页 WYG1236-0362d.png
数五五行之本也阴之成数十万化之根也一九四六
各合为十金水同宗二八三七各合为十木火同体总
为五十有五分为五方一六居北三七居南四九居西
三八居东五十居中以生数除之五方各除本数乃五
行之源也又以成数除五方之本数乃五行之本也除
外五方各剩五数共二十有五为五行之根象戊土之
体复除五行之本则北一南二东三西四中五则北剩
四数象金金本生水而金反自水而生如铅自银而有
卷一 第 44a 页 WYG1236-0363a.png
即金虎也金产水中乃虎向水生也而南剩三数象木
木本生火木反自火而有如汞感铅而结即木龙也木
生火中即龙从火出也东剩二数象火火生于木砂中
抽汞乃木汞藏于离母隐子胎曰七返也西剩一数象
水水生于金一气还元乃金铅藏乎坎子归母腹曰九
还也虚中以象太极四象相合而成十乃真阴已土之
妙理是皆天地阴阳颠倒生化之机至神莫测之妙用
存焉又岂太乙历纬星数方伎之所窃取可同日语哉
卷一 第 44b 页 WYG1236-0363b.png
然或谓传自希夷者图书皆作圈故谓三代以后图书
隐晦千有馀年幸方伎家藏之至宋复出而方伎之所
取用不过以其数之多寡以奇偶消长配之刑德生杀
此特历纬术数所本而已先儒以参同为不足道殆亦
过欤呜呼传有之河出图圣人则之是仿之以画八卦
也故不可以八卦即河图也且河图出于伏羲之世其
间群圣人未尝言至孔子固尝言矣而不明言其图孔
子而下自关氏刘氏以来又纷纭各持其见而卒无所
卷一 第 45a 页 WYG1236-0363c.png
指归焉然朱子之以十为图九为书足以尽之其或以
先天为河图或谓如车轮白黑交错或依仿八卦以为
体或以九十二图皆河图也是皆无一定之见使后世
将孰从之而系辞之本文自天一至地十其中五为衍
母次十为衍子自一至十五皆本文自然之定位也十
五点之如星象故谓之图也亦何涉于怪妄也欤亦复
何疑焉噫程子之言曰有理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数得
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自图书始止于画上见义其中
卷一 第 45b 页 WYG1236-0363d.png
反复往来上下消息自天地幽明飞潜动植微细无不
该合则易之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皆托象以明理
而已矣或溺于象数而谓专为卜筮设不推义以求理
去道远矣所谓郭璞管辂之学者也其所谓极其数以
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者得之于精神
之运心术之动特其一端耳卒本是以求易文又岂能
尽夫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以造死生之说幽明之故而
弥纶天地之大也哉以是而欲求诸圣人之端绪固余
卷一 第 46a 页 WYG1236-0364a.png
之所未之信焉
   广原性
性命之道一也学者求道而已苟求诸道于性命之源
其有弗见者焉盖求之未力则见者鲜矣韩愈氏之原
夫性也发乎未见以继圣然理有未明将以广之古今
之言性者多矣得其本者复几人焉若夫尧舜性之汤
武身之得性之本然也故其命舜曰道心惟微是也足
以发王道之本焉周衰孔子生足以继矣其曰性与天
卷一 第 46b 页 WYG1236-0364b.png
道成之者性也各正性命知性则知天矣道之源莫切
著于是哉子思之谓天命之谓性天之命于人者为性
知率其性则谓之道孟子之谓性善是也人心统乎性
情本无不善所谓天命之性也其具仁义礼智不假为
而能也即继之者善也盖天之命于物为性善所固有
其恶也所谓气质之性也即性相近也由感于物动于
欲蔽于习而然是有上智下愚之分焉则其善也犹鉴
之垢水之昏直不过太空之浮翳也若垢净而明固存
卷一 第 47a 页 WYG1236-0364c.png
昏澄而清固澈其本有之善孰得而易故于圣贤不能
加于愚不肖不能损焉惟能尽其性则物不能感欲不
能动习不能蔽则其至虚而灵至清而明者犹太空之
昭昭也又岂善恶可得而混焉是以静专而动直诚立
而明通明睿生矣是为五官之统宰百体之所从令四
端之所备七情之所制其大无外性命之正死生之理
幽明之故具焉其小无内洪纤之体含类之情形色之
质系焉充之为周孔悖之为桀蹠行之为伊傅洁之为
卷一 第 47b 页 WYG1236-0364d.png
夷齐安之为颜闵皆特立于明善之效也其泽夫一世
垂之无穷也和之为礼乐治之为法制率之为纲常绳
之为典则凡得乎天秩天序者非天理之公用哉且夫
杨子之谓善恶混特情习气质之偏而已岂天之正命
也告子以生之谓性是情之所欲所为皆性也荀子之
谓性恶以其善者伪也又情习气质之固于性之正则
相去远矣韩子谓性之品有三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
三其所以为情者七则天之所命与者何纷纷之多也将
卷一 第 48a 页 WYG1236-0365a.png
奚自而立焉凡出乎性者皆情也又岂三品之拘而又
加五性焉是盖皆气质之偏耳后之论者特以其秦汉
以来鲜言之而愈独发之也欧阳子谓性非学者之所
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又何大本之未明哉董子曰命
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道者所由
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王子曰性者五常
之太极而五常不可谓之性庶几若近道焉而或有别
于孟氏之言而以荀韩为似是何谬妄也哉其亦未之
卷一 第 48b 页 WYG1236-0365b.png
辨焉耳独周子曰性焉安焉之谓圣程子曰天所赋为
命物所受为性性即理也可谓著明矣是足以继孟氏
者周程而已矣其度越诸子槩可见矣然而老释之谓
异者何老曰性即神也元初不坏之灵也释曰性即觉
也全其本来之虚灵也必绝事物去嗜欲庶几无所染
夺以澈其澄以立其劲则灵明之积神化著焉是则以
天地万物凡有形气者皆虚空幻妄也故虚无空寂而
失理气之实也欤若其究夫死生独善者又岂与申韩
卷一 第 49a 页 WYG1236-0365c.png
杨墨之徒共辙哉抑亦天人之道一故道之至精至粹
理之至幽至微人之不能与天地并行而不违者不能
辨夫天理人欲之一间耳是以不能尽圣贤之心也能
尽其心则尽性致命之道得矣
   问神
或问曰道家者流以鬼神为务是果有乎曰孰谓之无
有也特辨之不精而或疑焉夫天积气也地亦气之厚
者形而上者是也气行形之内即天命之流行也以其
卷一 第 49b 页 WYG1236-0365d.png
流行不息必有宰之者焉程子曰主宰谓之帝妙用谓
之鬼神又曰鬼神者造化之迹二气之良能盖阴阳之
运迹不可见而理可推焉理之显微有不可窥测而神
居焉故虽圣人未始言其无也特不专言之而已若孔
子之曰祷尔于上下神祇鬼神之道敬而远之鬼神之
为德其至矣乎非果无有也特子不语怪力乱神恐溺
于诞焉耳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与鬼神合其吉凶是
也夫心存则道明而理著焉其为阴阳之机出入往来
卷一 第 50a 页 WYG1236-0366a.png
非外乎吾心也其吉凶故与鬼神同鬼神非是则不能
存又何吉凶之云哉惟显道神德行者有以合之以通
神明之德则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所
谓妙万物而为神也穷神知化之道于斯尽矣此圣人
体乎天地之妙用合天人一致之极功然后不知其神
而所以神也故曰事天明事地察惟诚其心以感天天
感则发乎其机也以不可见不可知者则曰神存其间
也虽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感于此应于彼未尝间也
卷一 第 50b 页 WYG1236-0366b.png
是以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事上帝鬼神享于克诚
惟知诚其心则足以事天矣其祀之礼燔燎膻芗见以
萧光以报气也黍稷肝肺加以郁鬯以报魄也是皆气
感而至焉若明之为神也鼓以雷霆润以风雨滋以霜
露其晦明变化倏忽万状是非至神其孰能哉幽之为
鬼也不可得而迹求之然焄蒿悽怆之集或声或状或
气感或虑至高而无形卑而有物其滞而不化屈而不
伸者是也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乃囿于阴阳屈伸
卷一 第 51a 页 WYG1236-0366c.png
而然也此阳精阴魄所以为鬼神之情状也惟观夫造
化之迹则见其有无之端矣问者曰有之理信矣或见
世之疾患者辄曰某鬼神之害也必血食祷之则免祷
之应则争相告曰神验矣或不应一旦有夭寿之变则
怨忿而谓曰某鬼之侵神为之助矣求其祷则果非天
地社稷所宜祀之神而皆淫祀者有焉谓之神且不足
称焉又岂能助夫鬼以贼人之天命乎是岂非至愚也
哉曰是非一朝夕而然也盖井巷之习庸夫愚妇惑于
卷一 第 51b 页 WYG1236-0366d.png
流俗之言以惊世骇俗因而成风矣苟知乎生者气之
伸死者气之屈伸者为神屈者为鬼魂气本乎天体魄
本乎地则岂淫僻之足惑哉能存吾心精诚灵粹与天
地合其用者若鲁阳返戈止日烈妇哭而降霜韩子之
开衡山之云驱鳄鱼之暴可见矣先儒亦曰有其诚则
有其神无其诚则神何存焉道之曰役诸鬼神者发吾
之灵明精一之神合天地变化之神而已董子之谓纵
诸阳闭诸阴者是也侍宸不曰先天之气真皇正法也
卷一 第 52a 页 WYG1236-0367a.png
吾心之神雷吏岳伯也殆是之谓欤或未之详而病其
为方外之说是岂果知神化之机鬼神之变者哉
   观植
芒芴子行山泽间见木之乔者偃蹇低者蕃茂曲者拳
揉直者森郁大者数尺围而小者不盈一指丰畅荟郁
乎山崖涧谷间云烟与之上下禽鸟托之和鸣子顾而
笑曰吾尝爱物之蔼然生意津津者莫植物若也彼翼
而飞鳞而潜足而走者非不皆赋物之性而植之理最
卷一 第 52b 页 WYG1236-0367b.png
可见而可喜也乎若四时之代谢一花一草或红或紫
或黄或白不违其时不夺其色而寒暑应节萌孽兆焉
若其眩彩竞妍绮绣粉黛所不能状而春者不得而使
其华于冬夏者不得而使其茂于秋节之踰者不可促
其急时之来者不可强其缓虽居之堂室培之盆瓮曲
其枝体以取容和其性质以就养虽若不能顺其天害
其性亦莫知其伤于曲且隘而不能遂其自然之质卒
死矣亦伺时循节而华且茂焉是果孰使之然哉此其
卷一 第 53a 页 WYG1236-0367c.png
宰造化者之工也至微至妙者于是可见焉而物各赋
物而各一其性所谓物物各具一太极者乎然而资于
培养者或时之所至而使然也故不耗其实不抑其长
理有不足怪焉今夫山泽间也粪壤之所不及灌溉之
所不至若雨露之所濡霜雪之所凌燥温不时寒暑不
均无美恶薰之异一资于风雨之润土石之固而已
耳而其高者低者曲者直者大者小者各遂其自然之
性而蕃衍硕茂无所不至也其得乎赋物之性之全者
卷一 第 53b 页 WYG1236-0367d.png
虽山葩野卉争芬并秀亦不让盆瓮间者又非一花一
草之比也故松柏楩楠足以为栋梁楠樟桧梓足以为
榱桷其明者可以为膏为漆其槁者可以为器为薪实
之甘者可食本之佳者可药气之瑞者可纪且各适其
材而未始以其无所可用而产于深山穷林以全其本
也其各一其性得天者全皆诚之不可掩也如斯之广
且神哉道之在天下犹水行乎地中无所往而不至焉
岂草木可谓之无情无知而能若然哉余乃今知夫万
卷一 第 54a 页 WYG1236-0368a.png
殊一本之理古今之所同然塞乎宇宙而不可易也不
知其乐之极矣有笑于后者曰子何乐乎是观也曰非
尔所知也吾观夫植物之性足以尽吾之性故不知其
乐欤笑者曰子之所观者特子之所游息而目历者也
尚孰知乎木之丰畅荟蔚者阅历盛衰与时消息岂一
日而然哉使非居乎山陵之险僻一旦争取群盗之罹
斧斤之祸无老弱曲直坚脆大小之择摧风霜殒冰雪
不舍昼夜而之剡而为舟揉而为耨琢而为庐斲而为
卷一 第 54b 页 WYG1236-0368b.png
车摧而为薪不可胜纪皆明之为害质之为仇也则木
之性毁矣尚何生意之足观哉直不过庄子所谓山木
之支离拥肿足以全其天年者或存焉若所谓樗与椿
之久且大也则吾未之见矣子不怿而去乃顾之曰孟
子之谓牛山之木常美矣奈何旦旦而伐之木之性伤
犹已之性伐而不知存者也岂特木之谓欤矧邵子常
达夫数也虽木石瓦砾各有一定之理存焉余复何悲
抑亦赋物之性固不得而伤也其所适于用则有幸不
卷一 第 55a 页 WYG1236-0368c.png
幸者系焉是则其有定在者也若才之美者宜为琴瑟
簠簋则荐之清庙质之劲者宜为盘盂几席则处之堂
室下者置之卑陋朽者弃之埃壤各信所遭者何如耳
于其本之全乎天者孰得而毁绝之也哉此之谓尽性
笑者曰然
   读观物篇
孔孟之书出而其道明逮其道晦则王化弊非书之不
传言道者之不明也列国而下汉唐之盛称知行者寡
卷一 第 55b 页 WYG1236-0368d.png
矣宋兴而道著周子畅太极未明之蕴于前邵子发先
天无穷之理于后由是而羲文周孔之旨继绝学者莫
是若也圣人之道本乎心易心学也邵子之言曰心为
太极为学养心先天之学心也其言心至矣其论理明
矣暨图方圆以尽易之妙虽天地之大阴阳之微鬼神
之幽象数之奥有无之变物之至广理之至神皆出乎
太极复归于无极者敛之于一心而已充而宇宙散而
毫忽其洁净精微渊深幽𦕈可谓详矣密矣此其所谓
卷一 第 56a 页 WYG1236-0369a.png
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又曰不以心观物不以我观物
不以物观物也若尧舜禹汤之禅有德功放杀之异周
秦汉楚运祚之脩短择乎善恶而已是知治乱由义利
之所尚邪正由言行之所致凡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之
事若水鉴之烛毫发不能隐则其反观者所谓圣人能
一万物之情哉是为穷理尽性至命之道也大而化之
则天地阴阳之数以无体之一以况自然不用之一以
况道也用之者三以况天地人也故曰无极之前阴含
卷一 第 56b 页 WYG1236-0369b.png
阳也有象之后阳分阴也则天根月窟之往来存乎无
极之间矣与周子之言岂不合欤自有易以来后之疏
议者千百其人而造圣人之旨者几何能达夫未画之
先乎然世之慕者徒求之幽闲逸乐之馀于其道则未
知有闻焉韩子读荀取其近孔子者复以雄亦圣人之
徒欤若太玄之于易方之邵子之谓先天之学心也后
天之学迹也出入有无死生者道也若用智数由径而
求之是屈天理而徇人欲也其见岂不相去远矣是足
卷一 第 57a 页 WYG1236-0369c.png
以知其见至广其闻至远其论至高其乐至大能为至
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焉岂非至神至圣者
乎其一信不诬矣孰得善养心者与之言心学也乎鸣
呼或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若邵子者可谓穷神
知化矣复有谓之圣人所不论者欤
   读董仲舒传
予观三代之下周衰而王道息秦承战国之习气漓志
悖火诗书于灰烬道之传遂竟泯泯无闻矣汉兴而天
卷一 第 57b 页 WYG1236-0369d.png
下大治而其腐儒曲士犹循故习不能彰先王之教于
既绝之馀者皆然文帝号称贤主有一贾生而不能用
千载之下读其言尤有悲愤者焉况有非贾生比者哉
若董仲舒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学士皆师尊之武帝举贤良文学而仲舒对策焉当是
时君臣遇合又岂秦所敢望哉其言足以发周衰之弊
得王道之正者仁义礼乐为之本也性命情质之辨著
阴阳刑德之论切由是观之天人相与之际礼节修于
卷一 第 58a 页 WYG1236-0370a.png
身善恶感乎天尧舜禹汤之相传不已者守一道而无
究弊之政也是岂秦汉庸庸之徒所能至哉以武帝之
英果卒三策而不能略行之乃出为江都相亦岂不为
当时惜哉有如公孙弘希世用事以治经得侯乃嫉正
论而迁之胶西仲舒虽不获倡其道正身以率下两事
骄王而皆尊礼之卒以修学著书终于家是非能全乎
进退之道也哉其言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逮宋二程子出而后述明之始足为后世法盖当
卷一 第 58b 页 WYG1236-0370b.png
是时已非班贾刘扬之足伦儗况其后也哉太史公以
为刘向称仲舒之才伊吕无以加管晏殆不及也为之
过是向子歆之言误矣使仲舒遇其君行其道亦岂不
伊吕之效哉又何管晏之足方欤何也以管晏特霸者
之佐所能行者霸者之事也又岂王道之大者若乎且
以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则周元公继绝学
于不传倡道于宋至今学者皆宗之道未始亡也又岂
渊源之为戾哉使太史公其见乃尔矧后之不足知仲
卷一 第 59a 页 WYG1236-0370c.png
舒者乎而或知其概者欲礼之于庙配祀孔子以不忘
乎推明孔氏抑出百家之明而卒莫之行岂不惜哉然
以仲舒之道之言故不系乎祀否也抑亦何其遇知之
难也历百代而同焉夫以汉武之智尤舍而弗用矧下
乎是者哉其亦不足感也矣
   书文章正宗后
三光五岳之气发而为文文所以载道也文著而后道
明而必本诸气焉元气行乎天地而道所以立矣古之
卷一 第 59b 页 WYG1236-0370d.png
有德者必有言盖其和顺积中英华发乎外也非道充
义明其能见于言哉是以真文忠公集文章正宗以得
源流之正者曰正宗也其编次之目凡四其体本乎古
其指原乎经否是辞虽工不录焉首曰辞命次曰议论
次曰叙事次曰诗赋惟虞夏列国西汉及唐初之文本
于左氏继而可则者班马韩柳续以欧苏曾王首焉馀
所不载其立法辨制严矣盖以道德为之基理义为之
主而发乎词章者必得性情之正而后合乎是也由是
卷一 第 60a 页 WYG1236-0371a.png
观之则虽古人之言允合者亦几希矣矧后之未达乎
此而妄谓之文欲求名家合辙者其可得乎然亦惟道
未之著气未之充焉耳夫学也所以穷理以致用必本
乎道养乎气知所养则气充而道立文有不工者乎余
志于文凡二十馀年间探其要六经而下若汉唐诸家
尽味之将上溯三代之言以究与经为之表里者焉所
愧学力驽怠未之博洽贯通深所自惧及究是编而后
明彻廓达而信之益笃得之益大矣或所适未正所养
卷一 第 60b 页 WYG1236-0371b.png
未至而不足预是者亦瞭然可辨矣嗟夫世之鲜知此
者惟藻绘雕饰纤碎委靡视此不啻千里之远万仞之
危孰知其行之未至亦必由其方而后达也哉其或知
探源流之绪于菁华抹截者求之无斁其于文忠之馀
意孰无所得哉且获忝继其末者得不自幸欤
   辨荀子
荀子书三十三篇其始于劝学修身本诸仲尼而言儒
效君道臣道王霸礼乐次之似知王道之端矣而富国
卷一 第 61a 页 WYG1236-0371c.png
强兵之辨杂焉乃明言性恶之不可治皆得之本然而
伪尧舜辟思孟是所以成李斯之亡秦战国纵横之习
可得而逃哉斯师于卿斯之亡卿之道可见矣当是时
孟轲与之时上下曾不闻万章之徒所记轲之言果何
如哉使轲之言性善首对梁惠王曰亦有仁义而已矣
其或不足法之当时以及千万世则卿之言其患去杨
墨岂远哉韩愈氏以为倡道于不传之馀乃曰语焉而
不详是果不暇辨夫性恶之误而亦有未明者焉其必
卷一 第 61b 页 WYG1236-0371d.png
以卿视轲之言未必曰非特信有未及乎抑齐襄时卿
以老师大儒见重岂无一人能与论王霸之异而皆宗
师之是非以哀公尧问之说以誇诱之乎盖以营巫祝
信机祥之术然哉此其后世惟知其言之善而鲜辨矣
   辨阴符经
史称黄老者以黄老之道同也而黄帝之言未之见焉
若子列子之谓黄帝书曰者大率与老同而世传惟阴
符一经为黄帝书其文质而雅深而要非有道者其能
卷一 第 62a 页 WYG1236-0372a.png
是乎昔唐李筌得之嵩山云魏大武中寇谦之所藏筌
之言曰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道者神仙抱一
法者富国安民术者强兵战胜而其句义三者未尝不
备邵子以为战国时书程子以为非商末则周末终
秦之先有是文也盖以其先王之时圣道既明人不敢
为异说及周衰道晦才智之士鲜知所趍故各以私智
窥测而立言又曰正言者或驳不纯此独用反言而合
于正其必有取夫大要以至无为宗以天地文理为数
卷一 第 62b 页 WYG1236-0372b.png
谓天下之故皆自无而生有人能自有以返无则善矣
而朱子谓或曰此书即筌之所为也又于筌本非深于
道者也则筌之不能至也必矣程邵以其必啇周之文
非秦之先则唐固所不逮矣岂非儒者讳言仙而必以
其非黄帝作也然朱子之疏正以其词支而晦吾恐人
见其支而不见其一也且夫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能若
是者与天地同体则道在我矣此为一经之本天性人
心其理一而见乎机者二焉立天之道以定其机过动
卷一 第 63a 页 WYG1236-0372c.png
者变化反覆存焉则天人合发矣惟能立道以定之则
万化定基矣动静自得其常矣虽修鍊之道亦可知矣
若五贼九窍三要生杀克制皆盗夫机者使然其盗既
宜则三才安矣惟君子则知固穷而不敢妄作小人则
轻命而致患矣盖其莫能见莫能知其非不知不神之
所以神哉故圣功由是而生神明由是而出矣是以三
返昼夜以复其初也绝利以守其源则通昼夜一死生
矣以其瞽善听聋善视则其心专一而用师十倍矣故
卷一 第 63b 页 WYG1236-0372d.png
天之大恩生于无恩至公其存于至私生死恩害道无
不然皆理之自然也惟至乐至静者能合三返之道可
以动静而复见矣其所见者天地之文理人见其为圣
也而我之时物文理未尝不同乎天地所以谓之哲也
此愚人之所以以愚虞圣以奇其圣而我独以不愚虞
圣以不奇其圣也是以自然之道静而天地万物生天
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则相推而变化顺矣且天地以至
静生万物其道浸渐而长则刚柔胜而阴阳相推变化
卷一 第 64a 页 WYG1236-0373a.png
无穷矣此其至静之中自然之道万物生生之不息以
天地乃奇器也虽律历卦爻所不能测故神机鬼藏也
八卦甲子即邵子纳甲之说皆阴阳相胜之术是可以
造乎卦象者也其始末文理未始不贯通也然世传褚
氏蔡氏本皆止于时物文理哲而下有二十一句乃朱
子所深取者则褚氏张氏本为正也推是而言之三章
之分虽曰各具一事然明体达用以至体立而用行其
非明乎动静之机死生之说者所能至哉非黄帝之书
卷一 第 64b 页 WYG1236-0373b.png
亦必商周隐君子所作也信矣孰可偏于道偏于法术
语也哉
 
 
 
 
 
 岘泉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