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261-05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江家藏集卷十八(中集十四/)
             明 顾清 撰
 北游稿
  序二十四首
   送司业罗先生序
往岁庚申上特诏起前南京国子祭酒致仕谢公于天
台以礼部侍郎掌太学事其明年以翰林编修临海周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261-0529b.png
君朝振为司业以佐谢公起前福建按察佥事致仕金
华章公以为南京国子祭酒谢公章公宿学名儒恬于
宠荣未老而归休士大夫望之若山斗然周君端重谦
慎驰声馆阁有年矣命下之日廷中翕然相语以得人
且以为两监诸生贺方是时章公始居忧上固未之知
也及公具疏辞上闵然为虚其位而择可南京国子司
业者摄监事以须南监不除司业若干年亦特命也于
是编修泰和罗君允升以德以才辍于讲筵受任以往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261-0530a.png
命下之日廷中复相语以得人且重以为南监诸生贺
时壬戌夏四月六日丁未也既阅月壬申翰林及春坊
诸公张宴于院中阁老而下皆赋诗以送而以故事俾
清序其端清观上之起章谢二公于山间固不谓在廷
之绝无人也以为俗降而窳士习由之假二公之风操
以振起其颓靡也及章公之未至则又申举旧章咨于
近列而特以命君盖将以望章公者望君而岂寻常之
任使比哉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又曰易穷则变变则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261-0530b.png
通通则久今学校之政其可谓倦矣义理未足以养其
心而利禄且有以挠其志壅遏衰迟计日望仕无怪乎
士习之日靡也其亦将至于穷矣以愚所闻盖必有以
作而新之使士志定而耻于外求然后可以融而通之
使贤不肖之各止其分至于率之而行倡之而应则又
有在于品式规程之外者而不论夫夏楚之威也君其
谓之何哉清于章公后进也于君与朝振同年也序以
送君盖私为榜中庆而思以辅君且将以闻于章公而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261-0530c.png
不自知其愚也于乎君尚无使清为徒言哉
   送刘推官序
始吾居乡见人之有争者群造乎里胥而辨焉从而听
焉其曲直瞭然也已而里胥者或左之或右之类不称
其所言问之则曰噫某贿也某势也某与某不若也当
时固已叹之少长游邑庠见有辩于有司者其曲与直
亦瞭然也而有司者之左右之或不异于里胥而乃或
甚焉私心窃自愤以为里胥者亦民耳里无人焉强提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261-0530d.png
而置诸其上其材识犹民也而又訹于贿与势其若是
宜也彼有司者何人哉推于乡选于州闾群而养之于
黉序既成而宾之以兴于春官其及等者为进士不及
犹所谓鹿鸣之宾也历试而官之丰廪禄以奉之荣其
名而尊其身民之视之岂与夫里胥者等哉里胥者不
能平其讼而至于有司谓其能直之也而或反不里胥
若焉彼诚何赖而奉我哉近天子之居犹有能走而立
乎肺石之上者偏州下邑望帝城如天上虽部使者或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261-0531a.png
终身不得面焉孱愚之民有郁抑而死耳爪牙之利者
不胜忿则起而为吾敌矣凡今岭海之区鸟惊而兽骇
者其情状虽不必尽同要之拂其情而无以服其心往
往多起于斗讼普安之事是已不公其心平其气以戢
吾民于庭除几席之间俟其愤而与之相挺于溪山千
里之外幸而克之而所以损于国者无穷是岂非有司
者之责哉西江刘尧举以春秋试礼部七举而不第就
吏部选得璚州推官推官狱讼之司也而璚州在大海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261-0531b.png
中去京师万里真所谓望帝城如天上者其地民夷杂
处虽今王化远被而终异乎中州司刑者以为远而不
加之意焉或举而倒置焉愤而弗泄亦何所不至哉故
予因长史王君之请赠举所见以规之而不以颂云夫
州邑者一乡之积也万里者一州之积也推乎乡可以
验之州通乎近可以达诸远他日海南之民曰刘侯不
鄙夷我民而以直待我也互相戒以无犯于有司则予
言其与有荣乎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261-0531c.png
   送濮先生序
国子监丞之设盖始于隋唐掌辅祭酒司业判六学之
政令学生之业成者同祭酒试上于尚书宋制兼掌钱
榖至国朝委钱榖于典簿而丞专督察纠绳之政凡六
馆士有不如学令者得举而罚之祭酒司业之欲有罚
者必付焉其职清其权重隐然风纪激扬之任而非徒
谈经术司讲授而已故丞得其人则士戢教行祭酒司
业可不劳而化成非其人则或亢而戾或随而靡有力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261-0531d.png
倍而功半者矣然则丞之任夫岂小哉当涂濮先生延
芳以诗经教太学三年擢南京国子监丞先生学老而
富行端而确盖尝卒业成均而始受学官其在官四主
文柄周流齐晋闽浙之区而复官于成均所谙历多矣
所谓亢而戾靡而随与振纪纲而辅化源者举在其目
中矣南雍久虚祭酒之位近者罗太史允升受命为司
业士大夫方拭目以观而复得先生为之丞南方之学
者其有翕然而丕变者乎罗君之往也予以文送行先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261-0532a.png
生行而助教王君汝楫复俾予为序凡今学校之政与
时俗之弊变通之宜予送罗君已略陈之矣故特以丞
之职事所当为者为先生言之先生与罗君其尚终相
与以有成哉
   风帆秋兴序
风帆秋兴图一幅诗若干首柽居杜君及吾乡缙绅为
信之南归而作信之以属予为之序信之初入京即受
知于阳武侯薛公将奏置其家塾中遭间阻往返于江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261-0532b.png
湖迟回于京国者十馀年而事乃克合其可谓难矣信
之之初返而来也其内人殒于途再至而失其爱子零
丁匍匐于忧患中身不膺一命家不沾寸禄而拮据绸
缪酬对人间事不废平居会聚略不见其困瘁可怜之
色而终以有成其又可谓难矣成之难故其涉于世也
滋熟处其难而后济则所以居之者必静重而不摇譬
则寒涧之松老圃之菊阅春秋于几变淩风霜而始花
荣名之加乃感慨之所集也岂与夫走马看花尽长安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261-0532c.png
于一日而以诧其乡人者比哉予少与信之同入学至
于今二十有五年信之归兴之高诸君能言之柽居能
图之而若此者则予深知之而他人或未之及也信之
观此其亦将有感于中哉
   送张元春赴山阴尹序
壬戌秋绍兴之山阴馀姚台州之黄岩皆以阙尹告三
邑之缙绅咸愿得才贤以幸其乡人而未有所属也山
阴乡进士宋君元溥与进士张君元春为同舍生知君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261-0532d.png
之贤诵言于乡人于是阁老木斋司成方石两谢公皆
欣然欲得之而亦未有所定也既两月除目下则君之
名俨然在山阴山阴之人转相告以为庆且以庆宋君
而两邑之缙绅皆怅然如有所失宋君以其事告予且
属为之序予闻古守令之贤有政成还朝而民不忍其
去者矣不闻未至而先望其来也有改邑未行而民争
于两界者矣不闻未仕之先庙堂之公卿交相与欲之
而不得者也张君举进士未踰年其言论其政事皆未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261-0533a.png
有所试徒以宋君一言而山阴之人慕之馀姚黄岩之
人复慕之争欲寄君以百里之命得之者喜而不得者
以为嗟君诚何以获是于人哉古之君子修于身行于
家孚于乡邻而信于朋友故名扬于王廷而人不以为
誇政施于初而民信其终之不谬何者其所养有素也
若张君岂其人乎哉吾未识张君而观诸公之慕之可
以占其贤至于称人一言而乡邦先达交信而不疑又
以见宋君之不凡也故乐为书之虽然子产之相郑也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261-0533b.png
一年而谤之三年而诵之方其谤也不知其可诵也及
其诵也则忘其谤矣今君未至而人先慕之又从而张
之以文辞吾窃惧其终也夫惧其终则必思所以慎其
始而勉于后斯足以保其初此吾之所以为君告也有
所感而为善固非所以待天下之贤然负缙绅之望而
求以称之亦分内事也君尚无使宋君之愧其乡人哉
   送司业周先生展墓序
周先生朝振既得请于上归展其先茔六馆之师生与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261-0533c.png
朝之卿士荣先生之有是行也相与作为诗章歌咏其
事既已极其盛矣行之日翰林诸旧僚以方有讲事不
得饯于郊也复使清为之言清少读孟子书观先儒论
君子之三乐而窃有说焉敢即以叙先生别盖先儒之
论以为父母之俱存兄弟之无故与得英才而教育之
者一系之于天一系之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
怍而已如清之愚则谓士类之依归诚非可强而所以
来乎是者则必有由天命之修短诚非人所能齐而在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261-0533d.png
我所当为则有可以自尽是故天之弗我与人之弗我
归吾不敢知而修吾身以致吾诚者则不可以是而自
委也先生少侍先公长史宦学于四方干誉承颜所以
娱奉于膝前者既无不尽而律身行已无一毫敢愧于
天人暨登翰林职清近声称日隆而爱士礼贤有若饥
渴缙绅之向慕欣欣焉遂升国庠贰大司成为章缝之
领袖先生之所得亦侈矣顾犹有可言者先公先宜人
违弃颇早养成国器而昂霄耸壑之势一不及见焉此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261-0534a.png
则先生之所歉焉而春雨秋霜不能无感于终身者也
然自先生之有是图也吾以为左师之地百责所关殆
不可以一日虚者虽有请且不遂也而疏封朝陈温旨
夕报士大夫闻而助之喜焉侈之诗而歌咏焉岂不以
先生之所怀独在于是体孝子之深衷而成其盛美者
哉先生于此亦足以少慰其平生矣然吾又闻之君子
于亲之存也致力于孝而推以忠吾君于亲之殁也致
力于忠而图以显吾亲盖其致孝也固将以为忠而其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261-0534b.png
为忠正所以成吾孝也先生去乡十年而始有此归瞻
零落于山丘问闾里之存亡岂能无眷顾之怀诚念乎
是则又有不敢以濡迟者矣暂归以申吾孝而亟来以
致吾忠此友朋之至愿诸公之同情而清之所以为千
里别也先生其念之哉
   送张县丞序
吴越之间会稽山阴镜湖剡溪之名胜甲于天下而人
才亦从之有自宋元至于今诗书簪缨相望不绝如一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261-0534c.png
日者是虽其人之贤而扶舆清淑之气蜿蜒磅礴之所
钟夫亦岂可诬也锦衣千户谢汝容剡人而世宦于燕
敦诗说礼乡人之自南来者多主焉有张君克敬者以
太学生出贰江西之赣县汝容为之求赠言道君之贤
而因及其家世则固所谓诗书簪缨相望而不绝者也
盖君之先有登宋乾道进士为兵部尚书者有以进士
参议制司公事者入国朝则曾祖孟韬以明经荐于乡
其尊人轩以乡进士同知两淮盐运事江淮之人至于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261-0534d.png
今能道之至君复以才丞巨邑自兵书以来四五百年
之间世代有隆替职位有崇卑而书香一脉绵绵延延
若断而复联将坠而复振此其故岂偶然哉县之有丞
所以贰令而出政以养吾民者令贤矣复得贤以为丞
则一邑之人蒙其福不然则或挠而纷或抗而沮鲜不
败乃事者赣之令吾不及知而丞乃得君政其当有成
乎夫自尚书参议而视一邑之丞其相去远矣然以君
子言之则一命之与公卿其求以及人一也而况韬翁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261-0535a.png
之积学未施都运君之施而未竟君虽不有赣之民其
不有尚书与参议乎不有尚书与参议其不有韬翁之
与都运君以为剡山水之光乎诗曰无曰予小子召公
是似吾以是卜君之丞赣其政当有成也故因汝容请
而序以期之如曰吾之位若此虽自立其焉知则今之
画地者皆然所为丞不负余而余负丞非余之所敢闻

   家谱序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261-0535b.png
吾家久为农谱牒散落不可知可知者自祖居华
亭不他徙其详亦不可得知可知者自吾高祖福
一府君而下福一生贵一贵四贵一生秀一秀一生文
理是为吾父而贵四无传吾兄弟二人汝伯祖文用又
无子故以吾承祀吾先世居县西南兀子泾至福一始
迁于城西见远桥之南而其弟福五仍故居今曰贤曰
仁者吾四从兄弟也盖吾宗自是而分为二吾父祖以
上虽不甚读书皆乐善循礼义以清白相承吾曾祖母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261-0535c.png
李性严有识操治家斩斩乡人教子孙视以为法凡吾
家无惰游之男无冶容之女吾兄弟平日不敢出一恶
言至老不敢为一不善事得全其家皆先训所及也清
时虽幼蒙犹能一一记忆大父卒清年益壮念家无载
乘恐久愈湮没子孙不及知恒切悚惧而方役心章句
为程试计未暇也既忝科第居京师酬对人间事碌碌
如昔弘治壬戌以去亲久将图归省惕然兴怀不敢宁
用敢以所闻于大父及所知者次第谱之谱始于福一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261-0535d.png
示有徵也福一之后详书而其弟则否示有宗也凡得
姓系本不书以吾祖所不知不敢强附焉以为当世讥
也虽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吾福一府君而下至吾祖
为五世自吾祖而别传吾父至吾孙又五世矣吾父布
衣躬耕以直谊闻于乡而吾祖之懿行尤著后之人因
是谱而溯其所从即其所以告清者味其词气而仿像
其行事必不忍纵骄奢以坠厥家而吾福一公之胤可
衍于无穷又安知无元叹彦先者出吾宗以为斯谱之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261-0536a.png
光哉呜呼此亦吾祖宗之意也
   送史同知考满序
侯在郡逾三年将书最铨曹有袖诗一卷示予者曰此
苏之人思侯之为令不可得而形诸咏歌也今侯政成
入京韩公所谓将羽仪天朝而不复幸吾民也决矣苏
人去侯而犹思今幸且留也而弗知敬事松尚为有人
乎于是盛称侯之美政而指其大者曰去岁夏秋旱苗
榖槁死知郡刘公方如京民无所控诉侯力赞摄守何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261-0536b.png
君上其事朝廷悉从之玺书敕抚臣举荒政德意甚厚
侯之力也及春抚臣至议所以赈贷者侯又力赞刘公
速其事民闻当发廪皆忍饥以待国无流亡又侯之力
也其陈便宜于监司曰今之论者知重国而不知重民
不知重民即所以为国又曰宁使税有阙而不充不可
使民饥而死其论江南直𨽻不蒙拯恤曰此皆有司知
税赋之为重而不知民隐之当恤怠忽坐视奏报失时
之所致此又近世有司所深讳而不肯言者而其通融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261-0536c.png
漕法区处赈济又皆应宜切事凿凿可行与夫蜡猊栀
言专为身而罔他恤者万万也故愿因侯之献绩蕲吾
子之一言庶当路之有闻焉而知所以处侯无使他日
为苏人之怅望而徒言也予始识侯于吴门知侯之长
厚而已及还自京师听田夫野老所以诵侯者乃远过
其素今客之言视田夫野老加理而核焉如使言之而
当路者闻之吾恐侯之果不复得幸吾民也而又可乎
哉于时光禄少卿陆君而下皆为诗送侯推予为之序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261-0536d.png
念终不可以已也故具录客之语以冠于篇端而不复
顾其私侯名俊字景贤燕之渔阳人成化甲辰进士也
   海山清胜诗序
南起于吴越北至于青齐绵数千里皆左环瀛海右带
群山宦辙之所经商帆之所历堪舆职方丹青竹帛之
所纪载会稽云门洞庭金焦北望琅琊极于岱宗而东
接于三韩倭奴流求扶木之墟夷亶之洲其高山风雨
其远际天地环玮而谲怪旷漭而汪洋皆可以目寓而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261-0537a.png
神往者其间灵钟秀毓为大贝为明珠为三品之金铅
松孤桐橘柚之苞丝漆之供盐絺虾蛎粳稻之饶生人
之所资殆遍于天下其聚而生人物则为季札为鲁连
为严光为鲁两生汉三杰为洙泗之群英而师表百王
垂宪万世如吾夫子者实于鲁而降灵焉舄履之遗尘
宫墙之馀址丘园邑里风烟草木之辉光固俨乎其如
在也豪杰之士际昌期宦名邦声动于诸侯出而当陶
治人才之任以其尚友千古之心先忧后乐之志而驰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261-0537b.png
骋于其间其感乎心而发之事也岂止太史公汗漫之
游而已哉三山傅先生以易经教华亭三年而校文于
西江又三年而受齐聘缙绅皆以诗送行而吾内弟任
生明善求为序惟先生风节之高问学之富衡鉴之精
固已不待称述而知赞说而能者吾独羡兹行有以穷
天下之大观以会聚其精诚而得人之盛果超越于后
先也乃为题其首曰海山清胜而序以期之先生公事
毕驾轺轩登越观之峰望匹练之馀晖试仲尼之所以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261-0537c.png
问颜渊者果然与否其将指苍茫而笑曰彼有人焉惜
乎其不吾俱也
   吴国风谣序
宜春刘侯治松之六年为弘治甲子九月戒行将朝明
年正于京师郡博士馀姚汪君本侯之德政赋诗一章
拟歌于祖道以示其同官于是司训临安唐君继之司
训会稽朱君又继之司训关西阎君江右殷君复继之
以示于诸生诸生毛节等退而相谓曰侯之行先生咸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261-0537d.png
有言吾辈其可以无述于是节倡之溥和之元金皋锐
等又相属而和之总为诗若干篇题之曰吴国风谣而
持以示予予受而读之曰美哉和而正鬯而理婉而有
遗音吴之风其若是美乎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于方
岳命大师陈诗以观风而因以考其国政之美恶加黜
陟焉故其序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
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言民各以其情
发之于歌谣情有苦乐而音随以变焉而其国之政令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261-0538a.png
可从而知也封建废而为郡县此意不行于天下久矣
而吴之风若是其侯之化乎学校风之首也推之一国
其有不然乎盖其言之和以正也可以观士风之淳美
此教之及也其言之鬯以理也可以观民隐之毕达此
政之致也其言之婉而有遗音也可以占他日之去思
此爱之结于民心也美张堪者不详其治燕之绩而但
称麦秀之歌美廉范者不详其治蜀之绩而但称五裤
之谣是诗也虽未登于太师之简有得而观之亦岂待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261-0538b.png
履侯之庭而后知其为贤守哉牧尹高第入为九卿两
汉制也诸侯来朝燕以蓼萧锡以采菽成周之制也圣
天子稽古重民其有以待侯之来矣为序诗也故不敢
以佞云
   春苑看花诗序
春苑看花诗者邑博士傅君用享将锁厅试春官章缝
之士赋以为君赠者也君初以易经荐其乡为第一人
过省不利用乙榜例来教于华亭故事举人领学政再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261-0538c.png
考有成绩者得试于礼部君在任六年清节雅量为一
时冠场屋荐士视常格不啻三倍而典文外省以得人
称者亦再矣进士之科唐人重之谓之白衣卿相释褐
之日赐期集费燕于曲江遍游名园由宋以来传为土
林盛事此非徒以荣其身重得人为天下计耳夫求得
人以为天下计则如君者岂非有司之所急而诸君之
歌咏岂无意哉走焉东风尽长安之花于一日孟郊所
以为诗人也与闻喜燕而不戴花同年规之乃簪一花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261-0538d.png
司马君实所以为醇儒也然则士大夫之望君与君之
自待有出于斯言之外者矣袁君澄夫属予序此诗予
方念无以为君赠也而喜于挂名为即其首简而书之
如此宫袍初试回首上林君其有感于予言哉
   送姚先生赴南安序
予童丱时从今泾国长史任先生学先生以文豪一时
宾客甚盛然至论学行纯备则必以姚先生程夫为首
称先生至必肃衣冠敬礼之加等当是时予心已窃识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261-0539a.png
之既冠入邑庠因得从先生后观其言行信然凡先生
有言于人无弗信有所托无弗响应者曰姚先生诚信
人也下至于市里亦然盖十四五年间未尝见其有失
色于人者予既忝科名而先生犹连蹇场屋同时之士
不能无觖望而先生澹焉如平时每书入京师和平谦
厚无几微动于词气者其经学之纯深文翰之雅洁自
得隽于时者未能或之先也故予慨然太息以为如先
生而不偶于时天道有弗可知者弘治甲子始以久次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1261-0539b.png
贡春官授江西南安学训导南安于江西为名郡重以
吾乡东海张公之化而山川之秀所以钟为人物者犹
郁而未昌近岁乃有以抡魁荐于乡者而今又得先生
为之师意者天之屈先生固将有待焉使大展于是邦
以佐成圣天子文明之治邪传不云乎以身教者从先
生之修于身者备矣其御于家行于乡亦既无弗从矣
西江千里吾恐南安之士犹未习先生之风也故因诸
公之赠行而序以先之先生至不言而化行则予言其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1261-0539c.png
犹赘也
   岭表澄清诗序
昔汉冀州盗起以范滂为清诏使使按察之滂登车揽
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一时所部自知赃污皆望风
解印绶去州境肃清范史书之至于今想见其风采执
法之吏出按州郡者人必以是期之吾松贰守吴君莅
任之六月盗起南方大司马东山刘公特荐君拜广东
按察佥事专敕备边松守宜春刘侯合同寅赋岭表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1261-0539d.png
澄清诗以赠盖有取于滂也然吾观滂之受任在汉未
于时海内已乱澄清未几而群小咻之志竟弗遂其视
吴君生圣朝遇知己进得以行其志退无所累于心盖
相去悬绝非滂所敢望也而侯独有取于是则亦以其
人言之而时非所论已矧方今天下虽无事而疆场之
守亦未尽得人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风霆之威日月
之光容有所不及焉包匦刻脧以失民人之心而因以
召乱者固不谓其无之也当是时而有如滂者出其间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1261-0540a.png
以当一道澄清之任百城之吏有不闻风而震叠而山
猺海蜑歌珠还而颂乳复之不暇又何弄兵于潢池之
有哉若吴君盖其人已大司马选于众而举君宜春公
之取于滂以为君赠皆非苟焉而已者予故䌷绎其意
而序之如此他日由岭表而中朝且将为杨绾之服黎
干而感汾阳如滂又何足慕哉君名廷举字献臣成化
丁未进士先世嘉鱼而生于苍梧熟知南中事当涂用
之非徒取其清也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1261-0540b.png
   琴堂永日诗序
豳风七月之卒章曰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
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邠公贵为国君民忘其贱
而升其堂举酒而称寿其意勤其礼略矣然而周家一
代上下相亲恩意缠绵至久而不替东迁而后国既微
矣而民犹怀之眷眷而不释则其源固出于此也后世
君日以尊臣日以卑堂陛之间等级斩然而情日以隔
绝平居无事惕于威刑奔走承迎虽无所不至而中实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1261-0540c.png
判如一旦事变之来而涣然离者多矣识治之君子于
二者之间其何所从也番阳张君宗周以进士令华亭
其待民一以诚意宽平简易见者无愚智少老皆得尽
其情焉至豪猾奸欺亦无所纵舍而恻怛之意未始不
行乎其间盖庶乎古之所谓循良之吏者四月二十六
实君初度之辰邑士钱穆诸章辈相与赋诗持酒为君
寿君亦欣然受之不辞自周公作诗至于今二千有馀
年溯而上之以至于邠公又千馀年矣以今准之其气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1261-0540d.png
象岂相远也诗皆近体目之曰琴堂永日堂以指君之
所临而日以状君之寿诸君之意深矣语曰化国之日
舒以长四月长夏日日以永以君之政而合之天时皆
有舒延之象焉诸君之意深矣抑邠民爱其君而不能
自言至周公而始形诸诗微此吾无闻焉矣诸君身为
之又亲能言之使乡邦之美由今日而传播于无穷斯
又邠俗之所无也是日也予方病不能出而诸君以诗
属为序予因得以挂名焉他日吾民歌去思颂甘棠国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1261-0541a.png
史书之以继中牟密尹之后使天下之人指而称曰张
君真循吏也庸讵知此言之非其张本哉
   送王敬止赴岭南序
今台中故事御史满三岁其同寅贺者必请序于翰林
他省寺或不尽然者盖盛举也壬戌岁予当为王君敬
止序未及稿而君奉旨按辽东明年予以忧去官君亦
以职事被逮比至予已南彼此不相值君谪闽中而予
方有事丘墓海乡稀便人莫知其行踪每一念君未尝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1261-0541b.png
不引领南云嘅然而叹息也乙丒予免丧而君再谪岭
南闻之流涕而君自苏以书来方惓惓以不及吊予丧
为深念以不得予文为大歉其词委曲和平若初未尝
有迁谪事者予读之竦然起立服君之伟度非长安初
会之敬止且深自愧其不免于儿女子之情也是则君
可贺之大者若夫岁月之磨勘阶级之序迁直居官之
恒事非所为豪杰道也是用辍前之述而易以赠今之
行盖君自为行人使外国洁清端敏固已疏动遐迩比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1261-0541c.png
入台直言正论时誉翕然其出按也刺举激扬又人所
甚难而不敢为者明主盖深知之忧其锐而将至于折
也故因事而抑之老其才以大其所受而君于此亦自
知之其所以舒泰从容不自陨穫者固自有定见譬则
慈父之庭训孝子之受笞其心之孚感岂西台南徼之
所移而山灵海若知天子之近臣鱼服于下土其肯使
虫蛇雾雨少袭君之衣屦哉然则君之行又有贺于他
日者而区区离别亦不足为君道矣当时请序者赵君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1261-0541d.png
克正而下凡十人不能详亦不敢遗者本予言之所起

   送陈举人归莆田序
闽中自宋来号为南方邹鲁文学之士束带结发以功
业自奋者恒倍于他州然以其地之远也计偕而上踰
连山冒重江担簦蹑屐劳与费亦倍于他州一举捷礼
闱登大廷岁固不数人也蹶而还复来则其劳与费
又有倍于是者以故闽士之不偶者不入成均则遂领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1261-0542a.png
部符教郡邑以俟再举其能从容翱翔归故乡展庭闱
之敬无反顾之忧者非高赀则宦族也陈君国英起莆
田以明经取高荐方是时其尊人以前进士教华亭君
之赴春官尝拜庆而北也既下第束装南来谢不敏外
横经质疑雍容于膝下者几三月先生以母夫人之在
堂也趣之归自闽而北自京师而南华亭适其中君之
往而来也舆马仆从皆得以一息焉同君举者不能皆
然也息也得以亲颜色于久违归也得为先生伸望云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1261-0542b.png
之意同君归者不能皆然也归而绎旧闻益懋其艺能
踰期而来则先生之试期已及扶舆而上接武而升汾
州在前居仁在后使天下之人指而曰莆田之陈世有
其人无忝于今之邹鲁也然则君之行其亦荣矣哉朱
君朝美合同窗为酒以送善绘者为之图郡博士汪君
而下咸赋诗其上予东斋旧生诸君谓不可无言也故
序以先之
   寿孙鸿胪六十序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1261-0542c.png
吾松人士自国初来文学政事既表表于时而书法之
精亦为天下第一其最承恩遇者二沈兄弟及孔昜朱
公而太常夏公以高才劲气与三君者齐驱永乐宣德
之间钟王在前虞褚在后骎骎乎魏晋盛唐之风矣而
其子孙又皆克世其业继美于时沈公之后为故大理
评事藻今中书舍人世隆朱公之后为故大理卿文徵
中书舍人仲光独夏公之学传其婿王君存节存节传
其婿孙君用章虽若小异焉者而翰藻书香其嗣承犹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1261-0542d.png
一日也用章当宪宗时以工楷法书金字藏经称旨擢
鸿胪序班供内职孝皇即位援例归觐遂称疾不起筑
堂架楼穷饰胜趣与乡大夫仕而归者日相从为文酒
之会逍遥咏歌以乐太平至今上元正丙寅而寿始六
十以天下之大国家之多士而丝纶之任此数家者子
若婿世掌之呜呼盛矣而恬于进取未老而能閒又有
若吾用章者昆冈之秀其所产固多奇哉书称皇建有
极敛五福以锡庶民而寿为之首终之以攸好德夫福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1261-0543a.png
必有德而后能致之必有寿而后能享之至于敛而锡
之则有本于建极之主而非人臣之所能为也用章簪
笔而升朝登金门趋玉阶日食大官享天上之乐者馀
十年掉鞅名场寻幽贞之庐坐青山招白云而引黄鹤
享林下之乐者又二十年神閒而气充志定而骨坚踰
六望七以及期颐又未可以限量也若是者岂偶然哉
进以鸣国家之盛而退也怡神以永年皆士大夫所深
愿而不可必得者兼而有之吾恐前之数公尚有羡于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1261-0543b.png
君也正月十七实君初度之辰倪君廷威张君景和首
为诗以贺诸公闻而继之皆仕而归与君同乐太平者
其名德寿祉亦略相当尤非偶然之故也予故推本而
极言之以序之于首庶几乎诸公者相引翼于遐年无
一日而忘吾君也正德丙寅上元日
   思亲诗序
古者诸侯分土而治王畿之内不过千里士大夫仕于
朝者例不出其乡即有朝聘征行皆不踰时而返其国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1261-0543c.png
父母兄弟宗族聚在目前禄奉赉予均及喜相庆戚相
吊疾病患难相恤缨弁而入朝退而视膳愉愉也采薇
之戍两期而还则上之人为之闵惜忧伤不啻在已然
而其事特见于多难之秋而平居固无是也盖自罢侯
置守以来始有万里而从宦历年而不归瞻飞云于太
行感峻坂于邛崃者而其甚也乃或以官为家望故乡
如隔世而旷远离别之怀于是为极矣古今之世变不
同而人情所感亦随之而异使其当天下为公之日如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1261-0543d.png
前之所陈又曷为至此哉近制仕于京者两考得省亲
十年得展墓盖所以体人子之情广孝治之理而外任
则无之士出身领部符有官满而不一至家者或亲终
而仕委丘垄于族人而东西南北维所之春雨秋霜之
感又有不止如梁公者矣呜呼此吾判府姚君思亲之
诗之所为作也君成化庚子领乡荐辛丑以乙榜授校
官满考书最升今职时厥考嵩庵公妣汪孺人殁既久
矣君之官寖显禄寖丰年寖长而念其亲益切士大夫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1261-0544a.png
闵君之志亦乐为道之以泄其哀盖自沧蓟二州以至
于吾松二十有馀年所得诗自参政戴公师文及吾乡
缙绅凡数十百首继而作者不论可谓富矣而君犹以
为未足乃复以授予俾为之言夫人子之于亲其爱无
穷而所以报之则为日有限皋鱼之言痛入心膂千载
而下犹为堕泪而况身为王臣有四方之事所谓秋霜
春雨曾不若匹夫介士之得尽其情则诸公之作虽累
千百言犹不足以尽君之思也而况其止此乎盖圣人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1261-0544b.png
之训以立身扬名为孝之终事而谓事亲孝则忠可移
于君顺可移于长君履官以来服素茹清萧然如布衣
寒士而早夜孜孜惟职所当为者是力惟三尺法是遵
惟士大夫清议是畏所以保身全名显其亲于将来者
至矣吾以为此孝之实也其所以托于言者将时玩焉
以乱思而舒哀而非以为名也昔者戴公之言固已及
于此矣予故申为君诵之而遂以为序云
   雪窗诗稿后序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1261-0544c.png
雪窗吴君翼夫以诗名于松三十年自予知君亦二十
年矣山林日长无外物以挠其志故其言萧散閒静无
世俗绮丽脂章扬袖倚市之态虽豪逸之气间一发焉
而终不失其和平读其言可以知其人也予归自词垣
君袖诗一编来谒盖自予别君至是又十馀年矣所作
日富而言益老成又可以见君之德进也文人墨客不
遇于时者多矣其身不足计而跼蹐田里昌大丰缛之
气无自以发焉而独与田夫溪老相应和于山泉鱼鸟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1261-0544d.png
间以终其身是则深可慨也有如翼夫使得志当时者
易地而与之相上下夫亦岂多让哉昔人谓诗能穷人
又曰必穷者而后工夫工拙在人穷与达乃其言之所
以异而非所以为工拙也高生进之始学于君而后从
予游是日在坐以予言为然请书之定庵序后且曰使
继是而有闻焉先生之诗当不止于此也
   虞庭献绩诗序
邑大夫张侯莅政满三年当入觐阙下书绩于铨曹诸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1261-0545a.png
生岳鍷等惜其行而无以留之也乃相与谋赋虞庭献
绩诗以赠以美其德政申其望思而舒泄其离忧谓予
当为序课试之法始于有虞书所谓三载考绩三考黜
陟幽明者盖自在廷百执事以至侯甸采卫凡位于民
上者罔不由之其立法简而周其责效专而久其行之
也信而有常盖万世而无弊者周汉而下法日以详而
敷言试功寖失初意至于我朝乃始尽复有虞之制内
外臣工率以三载为任三任九载通考而升黜之高材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1261-0545b.png
异能待以不次而经常之制守而靡忒重华立制而圣
祖行之百四十年以为家法则今日之阙庭虽谓之虞
廷可也侯初令贵池有声改令吾邑以忠臣之心事其
上以古循吏之道治其下敬而不阿宽而有制当其简
易庸夫孺子皆得以尽其情于前至是非之所在曲直
之所分生人休戚之所系则虽临之以势怵之以威有
确乎不可夺者以是惠流政行大得民和而声称日新
使当虞廷询事考言不在车服酬庸之等乎朝廷以有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1261-0545c.png
虞之法课群臣侯之政足以应有虞褒赏之制然则诸
君以是而赠侯非谀也宜也当侯之始至也予方在苫
庐予以病滞留而侯复书满三年之间有以熟侯之为
人而亲见其行事矣盖一日为令吾乡人一日之福也
故诸君之赋诗也眷恋之情每切于飞腾之望而予不
让而为序亦因以寄其私云侯名岐字宗周饶之番昜
人弘治壬戌进士也
   寿山福海图序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1261-0545d.png
天地间物之至高大而永久者莫如海与山人之所深
愿而不可必得者莫如寿与福昆崙而东旸谷以西其
高截浮云翳星汉其大浴日月涵坤舆静重而不迁渊
深而莫测有形之类盖莫有几焉者也而世之臣子祝
君亲之福寿每有托于是焉何哉人之生也有限而臣
子之心无穷蓼莪之诗拟父母之恩同于昊天之罔极
犹未论夫海与山也推是心以祝君亲之福寿则虽至
于是有不以为过者而况其未可以几哉呜呼此吾子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1261-0546a.png
进陈先生寿山福海之图之所为作也先生家莆田以
诗经教吴下时厥考讷斋翁殁久而母夫人林氏方在
堂乐其家园欲迎致而弗可而先生之心无一日而能
安也乃因其八十之年求善绘者为此图徵诗于缙绅
寓乡人归以为献夫天下之山莫多于闽中而莆田之
去海最近武夷壶公灵仙所居东望蓬莱西瞻罗浮云
鸾笙鹤时缥缈于空虚而龙宫天池可俯瞰于几席夫
人生长于斯固有以孕其秀而钟其灵矣而其宽洪谨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1261-0546b.png
重寡笑与言与夫静而不迁深而无际者其德复有类
焉生禀其灵秀也德几其静深也而又有如先生者为
之子体仁服义益其光荣则夫萃繁祉于厥躬享遐龄
于期颐如山之高如海之洪岂非夫人之所宜有哉新
图有辉尺素万里云崖苍苍鲸波茫茫天晴日明悬之
素壁夫人抱弱孙戏于屏间指图而语之曰此若翁之
诒我者则夫人与先生犹日聚一堂也而有不乐乎夫
人之心乐而寿与福有不益隆乎此正昌黎公美先生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1261-0546c.png
之乡人所谓志养者虽其无穷者不尽乎是视夫登太
行瞻飞云徒怅望而无及者宁不有羡于先生哉诗既
成诸君俾为序予谓序不足以重诗而因序诗以发孝
子忠臣之志则予之愿也遂书之
   薇垣秋月诗序
薇垣秋月诗者饯吾郡守今大参刘公赴陜而作也诗
作于郡中而曰薇垣者道公之所往曰秋月以识其时
也而诸君之望深矣藩省之号薇垣盖始于唐以中书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1261-0546d.png
为紫薇省植紫薇于閤前谓之薇省昔人尝论其误而
元立行中省于各道因袭其故而称之今之诸藩正名
使司而犹曰薇垣又袭元之故也四时之气于秋为金
其气独清月为阴精得金而盛银潢玉露宣发光辉而
雄藩大邦城府壮丽广庭清夜冰轮雪魄之光宜倍焉
藩垣大臣旬宣抚镇之馀临高堂而坐明月列郡百城
环拱内向民生之休戚吏治之否臧何者不在吾照烛
之中乎有以烛之而不思所以处之乎陜西秦汉之故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1261-0547a.png
都也金城天府壮大雄丽天下莫先焉而公之受命又
适当夫高秋月明之候因其行以想其所至则诸君之
赋诗也得无意乎哉吾观陜西自十年来北地困于蹂
躏而么么小丑时跳梁于西边识者忧之已非一日哈
密之事是已近岁命大臣总三边命宪臣修马政潜筹
默驭盖皆有深虑焉则所当思有重于他藩者而公此
行又专以督粮储为职蠲烦苛提要纲内抚循其吏民
而外以固其疆围使明主不劳于西顾焉此忠臣之志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1261-0547b.png
而诸君之所望于公也岂待临高堂坐明月而始入其
心思哉诗凡若干首贰守张侯什倡之诸缙绅继之述
德昭庸备之矣予故以名篇之义发诸君所未及以为
之先驱
   海山钟秀诗序
任城王肃之以浙江都指挥佥事奉敕备倭统扬州镇
常苏松等五郡缘海之地而开府于金山方是时君年
甚壮而主奠犹虚位也乃正德丙寅孟陬之月日在癸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1261-0547c.png
已而适嗣生焉松守宜春刘侯闻而为之喜曰此山海
之秀所钟也首为诗以贺之而传及其同寅暨松之能
言者皆有作焉既成以示予拟为之序而君提兵捕乱
者海上悯其无知未忍即杀贼既平复留视其土抚宁
其士民盖久而后归而刘侯有关西之命贰守新蔡张
侯与君同事海上者既饮至还遂申以为请而卒刘之
志焉予少读诗书见自古人君德合于天而将大其国
家则必为之生贤子孙以嗣其业而又锡之贤才使世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1261-0547d.png
相承以为之辅佐殷周以来公侯之子孙光照简册而
诗人歌申甫之事方且推原本始以为崧岳之降神两
汉之兴去古远矣而金张马邓之族绵延贵盛至与其
国相始终孟子有言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有世臣之谓也夫使其君有世臣以绍隆其国家岂非
天命之有在而山川之秀会聚泄发应期协运亦孰云
无意于其间哉我国家以纯德膺显命天之眷佑深矣
王君之先以武功佐兴业逮事文皇致位三品为时虎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1261-0548a.png
臣其庆源远矣君复以才能宣力南土十年之间八更
委任再陟勋阶而谦抑退逊每进而愈恭有识之士固
谓其后之将大也而是子之生又适当夫九五龙飞岁
历更端之首天之笃我明而锡之贤才使世相承以绍
隆我国家岂不在是而所谓山川之秀会聚泄发参天
时以符景运亦乌可谓无意者然则刘侯之倡始诸君
之嗣音岂一人之私一家之庆而已哉乃为申作者之
意序其首以归之于君他日是子也登燕然临瀚海而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1261-0548b.png
归画于淩烟尚庶乎无辱于山海之灵也
   平海功成诗序
元年夏六月巡抚都御史南昌艾公遣兵捕乱者于崇
明天人和同文武用命不旬日而贼平元恶赴水馀党
咸就缚波恬风休舟楫顺利自太仓昆山嘉定上海诸
州邑村落宵防昼严旷日弥岁至是皆帖然于是商歌
于涂农讴于田和而成声遍数百里都御史鹤城张公
谓此诚俊功也不可以无述取闻诸道路者节文之协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1261-0548c.png
之音声为平海功成诗以倡于缙绅缙绅从而和之积
而成巨编则以示予使序而传之且将以为公贺清闻
古者命将出师胜捷而还则凯而入于国门以张武功
诸侯敌王所忾献功于天子则天子为之歌彤弓以觉
报燕汉魏以来短箫横吹朱鹭芳树等曲皆其遗声也
东南之民入国朝来未尝见兵革乐生亲上无意外之
思公来抚之视若赤子每以赋重役繁忧见颜色方将
会萃国计考见颠末力蠲苛政以垂永图此其设心直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1261-0548d.png
欲使吾民子子孙孙永享升平之福而岂乐以杀戮为
威兵甲为功者夫惟不乐乎是至于不得已而后乃用
之故往辄有功而民不久困公之德于吴人大矣然方
其时公既不自以为功行伍之间又未闻有能言之士
公位在中台非诸侯奠一方之比彤弓之赐又无庸及
焉独以海壖之氓亲被荼毒而目见其清宁欢舞长谣
不自能已而又得吾张公辈品节而协和之以歌于士
林然后公之功始得以槩见其一二而撝谦不伐之美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1261-0549a.png
亦自隐然于其间则是诗也岂寻常歌颂谀说之辞之
比哉夫公戮鲸鲵以靖一方而不以为功公之盛德也
诸公者乐道人之善而言足以发之君子之事也故予
不让而乐于附名焉若公之存心如前之云其勋名所
至有不止于一方者大书特书不一书予方泚笔以待
而未敢多让也公名璞字德润初官职方练达戎务故
其于是役也有不足办云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1261-0549b.png
 
 
 
 
 
 
 
 东江家藏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