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261-04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江家藏集卷十六(中集十二/)
             明 顾清 撰
 北游稿
  序二十四首
   送陈以平序
予始至京师谒礼部退投牒于仪曹堂下冠带立者数
人中一人遇我特厚凡故事所当行予所未知者历历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261-0492d.png
指示予心固异之既而问之吾乡人陈君以平也自是
始相识往来日亲及春试廷对君皆以才能被选入执
事所委率封弥识号机要之职精勤慎密一语不轻泄
执政者皆倚信之未几以年例谒告归定国教授郑君
宗泰于君为姻家率乡人往饯且谓予曰君居家孝友
与朋友信尤重文雅而薄于荣利其所就非其志也而
能折节从事殚心力以受知于上官登名选籍归拜桑
梓为乡里光仕而不出于学校科目其至此亦荣矣今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261-0493a.png
将需一言以华其行其无辞予于君非素所知者予特
以其初之遇我也厚而亲其后之任事也慎而密而灼
知其贤夫其初之亲且厚者为乡里也得失非所系也
其后之慎且密者为朝廷也法之不可以苟焉者也情
不失于乡里而法不失于朝廷君子之道也人臣之职
也执是以往虽居高位为显官将无施不可而况于其
下者哉然则君之为乡里光不独今日之归也诸君之
欲华其归亦不在乎予之言也虽然非文则无以发之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261-0493b.png
以平其姑袭而藏诸他日出而仕仕而归吾将于是考
予言之验否也
   送顾廷圭序
士之出处不必其皆同亦观其所成就而已矣始之同
而末异乎吾即其异而求其同能无改于素斯可矣始
之异而末同乎吾取其同而略其异能不远而复斯可
矣自后世以流品用人父兄之所以教子士大夫之所
以进身皆必以科目为贵得之则为荣失之则为辱磊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261-0493c.png
落奇伟之士固于此焉得而虚声寡实冒进而不止者
亦时出于其间自吾观之假有孝弟行于家勤慎著于
官当众所竞趋之地而廉退安雅不自混于恒流则虽
不由乎是而其人视彼何如君子宜何以待之也若今
顾先生廷圭盖其人矣先生始以明经游县胶中罹谗
谤屈为本郡掾众皆为君惜而君恬然安之曰此命也
吾敢违命乎既两考谒铨曹有冠带之荣则又喟然曰
吾始志云何而及是然是亦足矣吾亲殁而兄老于家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261-0493d.png
吾子幸不失素业吾其归侍吾兄教吾子庶几其成焉
以毕吾志吾安能役役久居此哉乡人之仕于京者咸
高之相与为承恩归省诗以赠而以质于予予于君为
后学其始为弟子员也君实引进之故知君为详及君
之来而归也别予于翰林离合出处之间有戚然感予
衷者然以其始而同中而异而终之所见则其同者乃
或未及焉蝉蜕污泥追冥鸿于埃壒之外使人望而歆
慕之彼所谓流品岂能为君累而予之所感又岂止于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261-0494a.png
是哉故为序之以见世之得者未必不为辱君之不得
未始无其荣且使观者无以其异而忽其同也
   西山朝雨诗序
刘文瑞既以永康侯之荐登名选部谒告归华亭予时
读书翰林文瑞之始来诸同年以其名家子贤而有文
皆乐与之游及将行遂相率往饯之是日天新雨雨霁
联镳出都门尘沙不飞风飕飕袭人作寒意西望太行
诸山隐隐横半空连峦接岫重叠如浓云霮䨴而不泄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261-0494b.png
众顾而悦之弋昜汪抑之举策谓予曰今日之饯佳会
也是当必有诗诗必目以是众曰然既坐文瑞出卷三
山许启衷题其首曰西山朝雨首倡为五言律众从而
属之日暮而诗成总若干篇予览而叹曰士固志于四
方始文瑞与予相好也游不出乡井处不出牖下所与
为徒不出乎黉序之英州邑之彦而止耳其所神交而
心契者则又在乎千古之前云霞之上而生已后之靳
靳桑梓间欲一觌其丰神起九原而为之执鞭不可得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261-0494c.png
也二年间予幸忝科名入京师凡故所向慕愿见而未
能者一旦以为知己四方豪隽声闻而未觌与所素昧
者倾盖若平生而君适以荐来诸公又不以予故鄙夷
悦其来而惜其去如此也虽君之才固将尚友古人而
诸公之相与亦岂偶然者哉是卷也所得虽未多而近
自两畿远及闽岭太行之东西大江之左右其人之秀
颖而出伦者皆聚焉于此可以发丈夫之气开拓固陋
使人有神游八极之思岂直春草绿波伤离怨别而已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261-0494d.png
哉文瑞以重阳后一日行至腊月望始克追序其事而
寓以归之向之西山积雪千里亦重有感于予怀矣
   送于良璧序
临安于良璧少游松江以才名闻淀山张信夫延于家
诲其子弟予与信夫游闻其人而未之识也及来京师
而君需次吏部辱先访焉吾乡人王先生充之数为予
称君贤于是始知其人而惜其未有以试之也是冬君
集判毕以高第擢贰山东汶上县专督马政予闻而慨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261-0495a.png
然汶上当齐鲁之交闵费公所欲逃季孙之地孤城兀
然下临迥野予昨过之当饥歉之馀萧条之状至今可
想在仁人宜抚之不暇牧马以备武又国家重事孳息
有常课衰耗有恒罚是必不可已者而非役民则无以
成事也役不堪事之民成不可已之务尽乎法则伤恻
隐通乎情则事弗集于此处之而两无害焉非才有馀
而心乎爱利则亦莫之能矣充之为君需赠言而予亦
欲因是以验其平生也遂书以贻之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261-0495b.png
   送吴通判序
国家重养民之职进士初仕率试之州县俟报政而用
之显绩著闻则有特诏旌异擢以不次盖在国初以为
旷典或累数岁越几州而三数人焉考之既公取之必
当而无有滥冒而得者故蒙之者无愧而不及者亦自
以为当然及近年来乃始以为常制凡为令者必旌异
而始召其或不然则虽绩有可稽终不得显仕者予常
怪宋人保任之法莅官六年举牒盈五纸以上例改官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261-0495c.png
疑不足信及观明道颍湖泛舟所论乃知所谓举主多
以求得之保任改官既以求而得而今之旌异亦出于
部使者之荐闻天下之士不皆吕荥公而司荐扬者不
皆陈古灵司马君实之伦也况刻覈之吏多显功而宽
洪岂弟者每乏于近效日不足而岁有馀不害其为良
吏也如必待旌异而始用则设有无异能如刘方勤抚
字而拙催科如阳城者求自奋乌可得哉天台吴君元
白以进士调凤阳灵璧令廉平仁恕吏民安之九载入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261-0495d.png
铨司转通判松江府专理财问之则曰不经旌异也予
始为君惜既而窃私喜不胜夫廉平不害古之所谓良
吏也而旌异不加则所谓无近效者也松江在东南号
富饶郡榖粟金布岁入以百万计而民间实无赢近四
年间凡遭大水者三大疫者一而租税不闻蠲省入于
官者多故得富饶名而民实无赢故力日以困其人淳
弱虽遇饥馑宁剜肉刻骨以奉上而终不敢言盖譬则
积富之家田园日耗而其名已著人莫知之故门阀如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261-0496a.png
故而生意索然矣当是时也宜得一安静而淳实者之
子弟主其财不求外名不事要结日抚循其僮奴以自
实其家而私室不顾夫然后乃可以回之若吴侯盖其
人矣故予窃喜松民之得所妪喣而不暇为君谋或曰
通判府倅也府之事不得而专焉子何望之深曰君不
见风乎触于物以有声声行而物皆应焉予之言特为
君发而非直以告君也于时袁君用诚方偕松人之在
朝者饯君行闻予言谓当有因是而知君者请书之以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261-0496b.png
为行李赠庶在位者遍闻之
   送李大济归成都序
成都天下之雄丽处也东北抵京师道里以万计经连
云下垄坻观终南太华洪河砥柱之雄峻踰王屋太行
东上燕台以临溟碣而后极焉两戒山河之迹殆踰其
半而九重宫阙之壮百官宗庙之美且富海内之宗工
钜儒文章事业之盛九夷八蛮之宾贡瑰玮谲怪之观
咸聚于其间士之生斯世而自蜀来其所见闻又有苏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261-0496c.png
次公所未得尽者李生大济生成都随父宦江南由江
南入京师自京师还蜀不利于有司走匹马复来予方
获第春官因相识于其乡人李鸿胪和卿家时生年甚
少志甚锐进学甚力将博交四方英俊尽读所未见书
而后还今年秋束装来告别与之游者胡秀才良臣董
秀才廷春皆为诗送之予甚羡生之此行也夫生于子
由为乡人先哲之流风固所向往其入京师年亦相类
而其所履历乃过之前日之行意其内蕴之未尽充也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261-0496d.png
今则非前比矣以其颖敏通达之才充之以问学之富
加之以闻见之博而又辅翼以山川之气愤盈发泄由
是而书之简牍也有不嵬目而竦视者乎果然则生之
去而来犹旦暮间而其铿鍧震耀于云霞之上也可拭
目待诸君于此可以无离别之怀矣遂为序其首简以
壮行色诗作于九月故题之曰西山秋色云
   送金舜章序
七年夏给事中昆山叶君廷缙以东南恒雨岁连不登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261-0497a.png
民用困竭其源出于水利不修蓄泄无所顾其来远非
可以岁月治地连七州统纪不一非朝廷大臣以身当
天下之重者不足任具疏以闻上当馈辍食报下悉从
之敕遣尚书工部侍郎严陵徐公贯往莅其事许以便
宜俾择其属以从公既受命夙夜祗惧求所以称上心
应明诏建万世之利遂博延群议虚怀听纳凡言之似
是而可采者籍记以随将取其善求其人而用之既行
十日而吾舜章金先生挟七策来自松江将献于阙下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261-0497b.png
闻徐公行慨然曰朝廷得人矣予何言束其书将南归
予索而读之其任得人之条首请命大臣如夏忠靖者
重其事权而久其任使以专督之与叶君之疏若合符
契他如循次序正纲领均力役顺形势探本源之说又
皆剀切精到凿凿可行非诸生掇合之陈言取以备场
屋之应对者比也予故扼腕叹息恨其来晚使徐公不
得闻又念时无苏子瞻单锷之书终不得彻九重之听
也未几太司寇毗陵白公少司寇浮梁戴公得其策而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261-0497c.png
善之亟命缮写具书达徐公且趣君南行予于是释然
以喜知君其有合也夫徐公以股肱心膂之臣当天子
侧席焦劳之日简于廷臣承大命以行其虚怀听纳固
已见于受任之日测其心苟可以利国者虽氓𨽻不遗
舜章儒者通经术明古今晓达时务其素所蓄积而其
为此书又真足以佐佑大业以利济于生民两司寇公
又以其推毂人才之意汲引而荐进之士而有畏天命
悲人穷之心其于此固喜谈而乐见焉况身当其事为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261-0497d.png
国家所倚任者哉惜予言不足以为重君之履历秋官
大夫谈君之述复备之故直叙君之来及所以去者如
此冀徐公之有闻亦以附司寇公之馀论也
   送汪抑之告归弋昜序
抑之既以疾得告南归弋昜故事同馆皆有诗以赠杨
君起同既序其前矣抑之谓予不可以无言惟同年之
好所从来远矣而于其间亦各以分相投盖或以姻戚
或以乡里或以旧学或以世契其意气之相得议论之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261-0498a.png
相合箴规丽泽之相须又有不可以槩言者予同年友
三百为庶吉士翰林者二十人而抑之自初登第辱爱
予其赡蔚之文迈往之气明悟该博之学识既非流辈
之所能齐而其胸次之坦夷性情之真率不为崖异诡
激之行又有夐出于时俗之外者而予于此非有桑梓
之亲葭莩之倚又非有他艺能之足以相长而抑之误
有取焉是固使人倒廪倾囷不敢自爱而他日险夷逆
顺蟠伏伸舒又将金石一心保岁寒而同之者也而顾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261-0498b.png
以造物之戏人当弃我而远去丈夫固不以离别婴怀
然亦岂能无一芥于中者哉自昔文人才士每患多疾
若文园令之消渴少陵之肺气昌黎韩子之䘌齿柳州
之痞积其尤著者说者谓其疲役精神雕刻肠肾之所
致而予观是数公者多坎壈于壮年其涉历艰危冲冒
雾露亦宜有以得之抑之弱岁魁其乡再举而遂冠南
省食大官米读中秘书父子兄弟扬历中外岂有一毫
之肖似者哉或者天其以君年盛气锐微折之而大其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261-0498c.png
后耶将文人才士之多疾若所当然不系其迹之同否
也吾皆不能究其端独念抑之尝为予言其家山水之
胜辄注目遐想恨不与予同游而今得归焉譬之人终
日醉饱宴倦而得一宁寝则其适宜何如而其疾之去
体也可计日待以故于其去也虽甚惜而亦不强留知
其所重果在此而不在彼也抑之行矣予何日肩舆入
山纵游连月以偿夙昔之愿乎
   送吴先生序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261-0498d.png
涿鹿吴先生性仁以礼学教华亭满考翰林第其文为
第一大冢宰弘农耿公一见器之试判复第一升同知
淮安府华亭人之仕于朝与尝受先生之教者闻之曰
是不负吾先生也淮安人之仕于朝与给庸赋而来者
闻之曰是华亭人之所诵者是不负吾淮民也将行清
既从乡人饯于郊复申其所见以告淮人之未知者凡
今士大夫之仕于学者率以官卑为意非苟简循习弃
不自振则程督细碎挟势分以束其下而便其身图免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261-0499a.png
乎此者盖千百之什一也先生在官八年慷慨激扬视
利禄如土芥未尝以一介卑屈于人其待诸生如其子
弟严督之学而深体其情至捐俸廪以资其空乏居学
之暇色笑从容释固解疑多自得者而癸丑夏松民饥
疫出白金五十馀两市药以惠贫此在守令任养人之
责者尤以为难也故论者谓先生之位决不足以留先
生今兹之行亦既有徵矣而以清所闻昔豫章胡先生
起华亭学谕为大司成萧山魏先生起松江贰教为大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261-0499b.png
冢宰庐陵孙先生自教授擢绣衣是三君子去之数十
年松人称之若前日事先生固尝闻之名位之显扬固
德义有以充之也由前而论知先生之详者莫若吾松
人由后而观见先生之真者乃在于淮人坚素守于岁
寒以继三君子之风烈以追迹于古人则自今以往先
生之事也清尚幸终始观之先生名麟号爱蔬成化庚
子乡进士也
   送李朝阳赴上海序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261-0499c.png
官之清显而雄要者莫如御史最亲民而嫌于其长不
得有所为者莫如县之丞丞之视御史相去远甚而御
史黜则时出而为丞抑之也方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
夔龙簉羽鹓鹭既已极其清华而论其职事自天子而
下愆违误缪皆得以纠正而抨击之王公贵人对必正
色而狂夫悍卒叫号睢突于衢路者虽宰相有不避闻
御史至皆肃然一旦使之销锋敛锷破牙角而为丞此
其中岂能无一芥哉若是而欲其平气虚心尽力于政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261-0499d.png
事难矣然吾观御史其庸庸自保者必不黜黜必慷慨
激扬之士或以言触讳或振职而反中于人此其中必
有过人者其出身而为此固已不置死生祸福于胸中
而况于风雨晦冥一反掌之间哉然则士固未可以槩
论也河南李君朝阳以名进士衣绣衣有声台府间出
按事为同官者所诖黜为丞某处未至丁外艰服阕改
松之上海上海人仕于朝者相率饯君行乔君时章属
予序予未尝纳交李君而以前所见决知其不以得丧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261-0500a.png
为轻重者故不辞而且有以告之昔宋真宗时宰相出
判多委事僚属虽贤如寇准所至游燕而向公敏中独
尽心民事真宗闻而嘉之还之相府宰相为州与御史
佐县虽势分不侔而其理一也君能不以得丧存于心
则知轩冕倘来非我固有而处已接人自无不尽又安
知朝廷终置君于远外乎故夫不缘其故素吾位而行
者李君之事也不缘其素考其故而为之处者士大夫
之事也请以是代诸公别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261-0500b.png
   送王用捡序
予与奚君从之游三年观其学博而精气和而雅久而
益见其可亲而未知其师友之渊源近方得之则昆山
王先生用捡之高第弟子也先生明庖羲氏易登成化
戊戌进士从之时未冠以尊人御史公之命受学焉今
二十年从之登第为行人奉使崖门而先生兰溪政成
徵入为南台御史乃五月相次南行从之后躬设祖都
门外乐先生之道行而深惟造就之私思有以暴于众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261-0500c.png
也以扬觯之辞属予予义弗可辞则诺而言曰凡学而
仕以登进士为名成仕而改官以得御史为达学而成
非师之恩乎仕而达非君之恩乎不忘师之恩则凡可
以用吾情于师者虽一食息之间不敢不尽也不忘君
之恩则凡可以致吾情于君者虽一食息之间不敢不
尽也以从之之才而先生克成之以先生之才而吾君
显用之弟子不忘师臣独敢后其君哉故即从之之所
以事先生而先生所以事吾君者可知矣古之人有举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261-0500d.png
一事而兼数美者其谓此类与于是酒酣日昃车马就
途既数日从之行遂次其言书寄之以为赠
   程太夫人哀挽序
八年秋七月十日故兵部尚书襄毅程公配今学士篁
墩先生母夫人林氏卒于时尚书殁几二十年夫人寿
七十有八矣先生方以上命教庶吉士翰林为清等师
夫人疾病先生食不甘居不宁步履言语无次凡及门
者预怀戚焉及是既聚哭退众相顾牵连裴褢念无以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261-0501a.png
自致则相与按故事为歌若诗各一篇或推诸人或引
诸天述其宠荣嘉其寿岂以昭令德而泄其哀思将联
书之卷册以归于司书者而谓清宜序清闻丧之有挽
昉于虞殡著于齐田氏之客之哀其主而作今世所传
薤露者不过数十言而幽惋悽绝抚节而歌有无穷之
悲焉盖歌兴于哀哀生于情其情切故其哀至哀至故
其言虽缓而实伤虽浅而实深闻其声而可以堕泪也
魏晋旷达者流生为其词歌于游赏是固无谓然若渊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261-0501b.png
明之悲仲德少陵之哀曲江昌黎韩子之哀欧阳助教
则所以作虽或不同而各极其情之至也乃若生不闻
其人死不悉其行汎然而为之挽焉不知情何自而生
哀何自而至哉清等受学于先生也久视先生如父兄
方高堂燕庆固尝获望颜色拜门屏之外夫人之贤自
辅佐先尚书显树庸烈与抚成吾学士先生勤恭谦素
之德见于少傅徐公之志者视古人无忝焉则今日之
哀固不为无自而其歌若诗要为非无疾而呻吟者又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261-0501c.png
况夫人之葬去京师四千里先生跋涉而归比其来吾
人之伥然者踰三年是孰非夫人之故而亦岂不益重
吾诸生之感哉夫因先生而哀夫人之亡因夫人而违
先生之教离别生死俯仰具焉虽欲无言安能已于言
邪册既成遂拜书于首简
   送曹清之赴道州序
曹先生清之以前进士就吏部试距春闱仅两月乡缙
绅交尼之先生志弗可回既集判高第擢湖广道州守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261-0501d.png
客往贺之先生蹙然曰吾旷瘝是惧敢言贺哉将行祖
道都城外凡向之尼先生及贺者皆在焉有疑而问者
曰先生辞春试而就铨似乐乎此者既铨而色忧似不
释然者先生其有悔乎先生曰嘻吾悔也乎哉吾弱冠
走科场踰壮而名荐书与四方豪隽争驰骛视吾之所
知其上者不敢有意其班于我者什不啻伍焉徐考其
进退其上者亦不敢有意其不如所料者什又不啻伍
焉其不知者固不论也盖自初至于今十五年见若是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261-0502a.png
者屡矣是非有命邪吾是以决志而无贰然吾才何如
也释褐袍官大夫领一州千里民神之寄是非小故也
而所领州濂溪夫子之旧乡也有阳谏议之遗风焉吾
能殚吾心竭吾能以无怠吾事得逭于罪戾无忝于先
贤斯幸矣不然吾方愧吾章绂之不暇而敢言悔哉东
江子闻其言而韪之酌卮酒而饮之曰士惟不知命故
非意而妄求惟以位为乐故轻为而偾乃事先生才足
以进取而引分自安道方见于行而谦若不足充是心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261-0502b.png
也道之民其有瘳乎夫勤抚字而拙催科阳亢宗之所
以自考也谓伊尹耻一夫不得其所而教人以志其志
濂溪夫子之所以垂训也先生既已知之矣而有不能
为乎能为之而有不能至乎若然则曹道州之名且将
与江华山水同传之不朽而何有于区区一名第之间
哉众闻予言复韪之请遂书以为送先生之任序先生
名廉上海人也
   送吴逊之赴郴州序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261-0502c.png
今冢宰屠公巡抚岭南时新安吴逊之为广州左卫知
事广于岭南为会府民兵错居政务厖杂其人去京师
万里既远而嚚吏亦以是视之赏罚是非类不与中州
等君至一裁以理疑者辩枉者直利不为怵势不为沮
殿最功赏必以其当屠公器而称之越数载公还中台
而君书最入京公遇诸途识之呼与之语将以荐于朝
会公升宰司大明黜陟遂以君判湖广郴州事由幕僚
升上佐士皆荣之大理评事程君良辅君乡人而予同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261-0502d.png
年友也以其事属为序夫屠公以执法重臣总两广三
十府州事自藩臬阃府而下孰不磨洗淬砺蕲得公之
知而独垂意于君至更数载处稠众中而犹识其形容
君为小官树能声受知于大臣当升台之初首被显擢
无左右为之先容无上官为之荐引岂非天下之至公
不世之奇遇哉予谓使大臣之用人恒若屠公之于君
则天下必无遗才使士之致身皆若君之自立则天下
必无倖进是诚可以激委靡而励贪竞者故不让而为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261-0503a.png
之书
   东园联句诗序
今年春李君原复拜秋官属分司南京予与君同乡同
年且居相比会见无朝夕一旦当别去殊不能为怀自
始拜至未行无事必会君主杨氏所居东有园方数亩
中有亭古桧四章植亭之前后错以嘉卉方春之阑落
英缤纷绿阴繁鲜入其中忘其为京邑喧嚣之地也而
吾二人每会必于是卫氏兄弟及赵君天常曹君宗孝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261-0503b.png
辈间一再至焉每酒酣壶矢博奕分朋间作凡所以佐
欢者无不至兴至则联为歌诗率意口占不复绳削故
句虽多鲜成章成章而可诵者累数会仅三数篇视远
游会合诸什远矣至于抒意写情各随所得而一时人
情物态尚于是有考焉以是不忍弃去录之题其首曰
东园联句而以归于君闻之杨氏东园故大学士东鲁
许公之所营园中树多其手植公去吾乡先生祭酒陈
公嗣居之历故少宗伯新昌于公大司马马公又更今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261-0503c.png
大司徒关西秦公以及于杨而吾人获寄迹焉所从来
远矣逝者不可作存者不复来居斯亭固无恙自初辟
至今登之者凡几人兴衰宠辱违离遇合之故涉于斯
者凡几变人当其时溺焉而不知按迹而思之其可慨
者多矣有如斯亭而有知视夫赫然炎凄然凉倏兴忽
灭于其前者曾不满夫一哂而奚论夫区区一离合之
间哉又况绮语浮言雕虫篆刻漫乎无足恃邪然则是
诗也以识一时之别固不可以已书之卷轴秪以益斯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261-0503d.png
园之陈迹而增感慨于无穷终亦安所为也卷以录联
句故书于首后凡为李君作者联书之
   送黄天章序
仕而同朝皆友也而同年为独亲同年而出于一乡且
同学也则其情又非九州四海之人之比而其所以喜
同乐忧同悲愿相近而无相远者亦岂非人之情也哉
夫人之情无穷而天下事不能尽如所愿于是叹惜愤
惋慷慨伤怀而江文通之所陈者作矣是又岂非人之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1261-0504a.png
情也邪黄君天章与予生同乡成化庚子同选入邑庠
为弟子员癸卯同乡试自是每举必偕弘治壬子同领
解明年登进士又同予寓城西去君不半舍每朝退无
事必相过考古今论文义相对竟日或秉烛更仆至夜
分乃罢酒酣慷慨相属必以道义有过必面规之盖京
邑之交无亲如吾二人与李君原复者丙辰春试予在锁
院中梦君当远行寤而疑之日暮报至以君主南京刑
部事嗟乎君之与予同者多矣君之名第不当在分司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1261-0504b.png
岂离合有数终不能免邪将禄位有方非人之所能为
邪丈夫之生固有事于四方而情之亲者则有不能以
自克矣虽然亲之至则凡所以为之者将无不尽其诚
盖居欲其相比也游欲其相从也一觞豆一咏歌欲对
举而互评也此情之私也至于德业欲其修操履欲其
坚谙历欲其周以为他日临大事决大议之基本而垂
声誉于无穷则虽远涉万里历试小官亦在所不计而
况于两都迭处位望适均者哉抑吾又有为天章喜者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1261-0504c.png
士穷而家居虽日侍膝下无以为亲荣仕而显荣矣或
遗亲万里外天章官南曹去家仅五百里高堂重庆楼
航板舆不旬日可往还也有秩禄以为养无离别以为
亲忧则向所以惜君者乃今方有羡焉而他尚何说哉
天章行五日予方录送行者之作将序次以寄而原复
次选亦南都情事参杂不觉其辞之烦也天章其有感
于斯哉
   赠宋德威序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1261-0504d.png
往岁河堤役兴上命右副都御史今户部侍郎刘公往
督其事明年平江伯陈公偕中贵人继往幕属参佐皆
选于众择其良以行宋君德威以精笔札预选又明年
乙卯河堤成录功加平江太子太保及中贵人俱益俸
有差进刘公左副都御史各赐白金文币又差次其从
官各以劳颁赏而德威升军器局副使与德威厚者董
生廷春辈为君荣而思有以勖之也谒予请为序予观
古以幕府效能而建功于当世垂名于竹帛者非特其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1261-0505a.png
才能足以自见亦由遇其时适当用之郦生以下齐闻
陈琳以草檄著贾翊以料敌称柏耆孔巢父以将命显
彼皆以其才适遇其时故能有其功而成其名向使数
君者当休明之运出其才能虽或有所见焉而未必其
彰彰显著如此也德威际休明之运者也操铅毫坐幕
府中治文书之外食其之辩孔璋之笔贾之谋柏孔之
颊舌虽工无所施也而适以河堤故乃获效其功勤以
克有成绩受天子之宠命是虽君才能之适用而机会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1261-0505b.png
之逢夫亦岂偶然哉董生辈之所以荣之诚是也然吾
闻德威居家孝尤好读吾儒书充儒书之说与孝其亲
之心苟天地宁而万物顺吾没齿而无闻固以无憾张
秋之有功吾以受赏而使吾之有功民已受病矣受赏
者之荣固不偿受病者之戚之深也然则居是位也固
当惕然思天命之是荅而敢有一毫自憙以重戚吾人
哉生辈思以勖君而吾适有见于此亦以德威儒者可
告而告之而非以为佞也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1261-0505c.png
   送王民瞻归省序
昔周人美宣王之中兴也不称宣王称其臣尹吉甫其
诗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其序吉甫之成功也不直称
吉甫称其友张仲其诗曰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夫张仲
之功业不见于当世吉甫之贤不尚于宣王而诗人之
言若此何哉君者任人而成功者也人臣者集众善以
事君者也君不得臣无以成其功臣不知所与亦无以
佐其君而成功故夫翊周家之兴运者吉甫也使吉甫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1261-0505d.png
之能若是者张仲也有仲之孝友而后有吉甫之文武
有吉甫之文武而后有中兴之功仲其可以轻视之哉
国家重元勋之胄既世其爵而尊显之又为择师儒以
训迪之其为师者选于乡而升之吏部考其行能称而
后得居焉若是者岂不以张仲之事望之欤而居是位
者又可以非其人也王君民瞻教丰城侯家三年既授
职有章服矣请于朝省其二亲于东吴乡人皆为诗以
送予不喜王君之得官荣其亲而喜丰城之得君无忝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1261-0506a.png
于张仲庆将来之大有所闻也故为序以先之
   送王通判序
龙城王君道济以成化庚子荐其乡迄弘治丙辰凡六
举卒不第于是君勌于场屋矣走吏部书判入高等除
通判徽州府六月命下徽州人之在京者咸以次通谒
退相语以得人贺将行设祖道大理评事程君良辅进
士程君时昭出言于众曰君侯起南服以明经取高科
如拾地芥何其易也已而连战连北于有司若与初相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1261-0506b.png
背驰又何其难也吾州居万山中土确而民臞通判古
监州一郡之生民利害欣戚无所不当论宜得明经术
通古今知忠上而爱下者居之而后民乃有瘳焉若天
之抑君而至于斯也其殆有意乎唐人有言贤人屈而
远人安夫欲安远人虽屈贤人且为之况吾州为南畿
辅密迩宸极根本之所系乎则吾君与执政者之置君
于此亦未为无意也夫侯之倅吾州也天为之吾君与
执政者为之侯宜何以承天之贶荅吾君与执政者之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1261-0506c.png
意也吾州之人又何修而蒙侯之休泽也于是更酌酒
以属侯退以其事属予序予嘉王侯释褐佐方州得诗
书文物之乡得以展其志又嘉二君之有辞能推天以
及人使听者竦然有不敢苟焉之意得邦人爱其上之
体于是乎书若纪侯之政声以嗣新安名宦之后而徵
两程之言则有待于他日也
   送张赵州复任序
士之出而为天子令一邑守一州能不负所托而以宁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1261-0506d.png
其民此岂独其上之福哉然而世之人其不为此者何
其纷纷也吾尝执此以论天下之故未尝不扼腕叹息
于平居盖古之君子其穷而学也则必师孔孟法伊周
以求实其德而其出而仕也则将推所得以济斯人初
非为其身也若是者世不可谓无其人然而鲜矣其次
将欲自立于当世以显其名荣其身则亦必尽力所事
而后乃可以得之譬之农人则力耕而志获者也而今
也不然其引日计时志岩廊而希卿相者比比也至观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1261-0507a.png
其政则有人所不知者而日伥伥焉惟捷径之步以觊
于一得物之不恤而惟进之图古之人诚不敢望而所
谓显名而荣身者亦岂若是哉新安张一之以乡进士
为赵之临城令政有惠绩临城之士民宜之三年天子
赐敕封其亲未九载民伏阙请留以为赵州守天子复
从之其在州如在临城凿渠以溉田置硙以便民至旁
郡有疑狱皆于君决之部使者表其贤前后旌劳者数
矣冬十一月来报政铨曹将擢用之俾还牧其人以俟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1261-0507b.png
夫君之为令也民爱之君宠之其为守也部使者复旌
之其报政而来也铨曹复将用之君之为政者诚尽其
力而人亦何负于君也哉吾以为凡任司牧者皆若君
则民受其惠而身享其荣岂独其上之福而不肯为哉
进士王君希仁庶吉士戴君宝之皆尝学于君其弟逊
之又私淑君之门人者于君之行为予道其详请书以
为赠予诺而不辞且以明禄位之显扬惟令德之能称
而遑遑于外骛者或表里之俱亡因以益君之自信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1261-0507c.png
也君名清一之其字未仕以尚书教授名士多出其门
异乎有体而无用者云
   送顾维庸序
自我文皇之定都于燕也六军百官之众皆从而北朝
觐讼狱蛮夷宾贡凡机务之重者悉归焉故南京之官
府号为无事大臣之久劳于内与士大夫之安静退者
皆乐之而朝廷以是为根本之地也虽一命之士亦必
择其人而不轻礼部在南京尤号无事然其所职宗庙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1261-0507d.png
社稷之典学校教化王政之本原司务于部中事无所
不当问清简之中有严重者存焉则南犹北也故常以
端重文雅之士为之非是人也不在兹选今年冬大理
司务顾君维庸从谒告起得之大理簿书刑狱之司也
日出而退朝衣赭关木之徒累然候堂下台省吏抱文
书上司务司务省识之惟谨顾吏送两寺比其还也亦
如之一日之间文移溢目鞭笞敲朴悲号冤愬之声盈
耳也仁人君子居是地不能使无一夫之不得其所纵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1261-0508a.png
责不在我其心宜何如而以视夫掌宗社神人之典学
校教化王政之本原而又处南京清简之地虽倏来忽
往有跋涉之劳在吾人诚不能无介然而先生之乐又
何以易此也先生之行也南山内翰合乡人饯于水云
亭各赋诗予亦同作矣乔君时章以情之无已也俾复
申以言予惟明天子方清化原奖廉退黜贪求先生之
乐不可使在位有一人之不知者用敢约群言之旨敷
畅之而不厌于复云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1261-0508b.png
   送黄佥事赴浙江序
凡外台使之职专敕而行者学政兵戎之外惟屯田为
至繁他使者各专一事虽重而得以致精焉屯田与仓
储水利相终始以一人总三官之务其功非可一日成
而其弊之深则有积岁而莫尽者盖今边关内地莫不
有屯田然其膏腴而便利者类侵于豪右屯兵所占其
入无几当岁之秋朝廷顾辇金帛市边人以充费东南
财赋所出沟渠塘堰之制宜日讲求而每岁使者出按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1261-0508c.png
有司之籍取高深广厚之数而已遇凶岁焦枯汎溢弥
数州邑亦视以为常也夫民得土而生财由土而出二
职既坏而曰我能实仓储谓民无伤世宁有是哉晋江
黄汝栗自刑部员外郎拜佥宪浙江实奉敕领屯田事
浙江东南大藩也北通江淮南控闽广屯田使所理三
江五湖之大苏公之堤贺监之湖单锷任仁发之所讲
画夏忠靖之所经营者皆在焉地广则务殷时平则吏
玩其间积渐得无有前所陈者乎其无之则民之幸国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1261-0508d.png
之福也即万有一焉居是位者得晏然而已哉君起家
进士宰名都理江淮刑狱所至著声绩久而为是官以
其历涉谙练之馀宜必有度前闻耸后观为国家建百
世之利者予盖深有望焉谈君朝宣请予为送君序遂
援笔而书之呜呼君其无使予为空言哉
   送刘指挥序
昔汉高之起也丰沛多功臣光武之兴也南阳多贵人
皆声施当世庆流苗裔垂姓名于无穷岂非感会风云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1261-0509a.png
遇得其时者哉我太祖龙飞凤阳一时佐命之臣崛起
垄亩之中践公台之位巍巍煌煌与萧曹贾邓相后先
天下已平列爵剖符传之万世呜呼盛矣及文皇起幽
都其奋勇而从克成茂勋者子孙赖之至于今弓裘圭
组并耀而争驰一人之兴其意气之相感时命之相参
诚亦非偶然哉定兴刘培之自其高祖海有功永乐初
累官叙南卫指挥佥事祖宁以死事进其子同知至培
之五世矣今年袭其父职还成都其内兄李鸿胪和卿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1261-0509b.png
予旧馆人也因识君于其第将行以和卿乞赠言呜呼
予何言哉海内承平百馀年干戈戢而不试功臣之世
藉其先休荷国宠灵怀印结绶行呵拥于通都大邑中
有终其身不履行陈者推其心苟非木石宁不思所以
报其上不忝其先哉夫思报其上以不忝其先宜自其
初服始则吾于培之其得无望乎西川国之重边君五
世居之凡土之故与士大夫之贤否宜皆熟知之韦南
康李赞皇之功烈今虽未易班也抑其规画有可施于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1261-0509c.png
今者若高崇文吴玠兄弟之为将其犹可望乎吾将于
君之归而卜之毋徒曰天下平是非其所急也
   送臧瑞周复任嵊县序
越之嵊人有仕为锦衣千户者曰谢君汝容与予居相
比数为予言嵊尹臧君之贤曰自斯人之涖吾邑也而
官无废事杠梁陂堰饬必以时自斯人之涖吾邑也而
民无失职下相劝于义自斯人之涖吾邑也而士知自
贵交励于德业俗以康乂政乃大凝盖数十年来鲜其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1261-0509d.png
俪者以吾父兄之赖之也如论国家之用人非君则谁
其可臧君之先公以诗经教吾华亭君与兄瑞鲁实从
予少不及事而闻先生长者言故尝识君名及君兄弟
连发解山东文章式天下擢进士有声于时故与之游
者皆艳慕欣欣焉鹓雏骥子人见其绝尘土决青云而
厉九州情固有不能已者然一不知君临政之美复彰
彰如是也今年春君满三岁书绩于铨曹上将毕其能
俾还复任汝容走予乞为文壮其行夫君之少而学也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1261-0510a.png
兄弟竞爽珠联玉映吾乡之先达能言之而予愿闻焉
及君之为政则知者鲜矣而予复因谢君而得之吾乡
之人士且将因予而有闻君之先公固不鄙吾土而推
桐乡之爱则如君者岂异兼谟之于文惠也故予于汝
容之请不辞焉而以发吾情虽然嵊一邑也故诵君之
政者惟嵊人而吾之所闻亦止于嵊人其为言也亦然
君他日还朝以其施之嵊者博济于天下则其闻与言
又不止于今矣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1261-0510b.png
 
 
 
 
 
 
 
 东江家藏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