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228-07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苏平仲文集卷十一   明 苏伯衡 撰
  祝文
   国子学大成殿修造祝文二首
翼翼庙庭多历年所杗蠹桷倾丹臒䵝昧钦承睿旨维
新是图揆日程事百工具作伏虑震喧以渎明灵菲荐
告虔尚祈昭鉴
礼殿有严安灵维旧炽然增新自我熙朝有飞其榱有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228-0723b.png
楹其旅金碧焜煌四国具瞻昭荐俎豆式告竣事神哉
顾怀文治永昌
  上梁文
   康都督府上梁文
伏以出将入相依龙蟠虎踞之都列戟建牙启鸟革翚
飞之宇规模大矣典礼宜之伏惟都督荣禄相君阁下
间世英资熙朝硕辅心惟向日力足擎天方群雄竞逐
鹿之时识真主于潜龙之日契遂同乎鱼水会式庆于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228-0724a.png
风云张皇六师威行万里之外弼成五服名收一纪之
馀载戢干戈显膺茅土虽有晏婴之室庐以避燥湿可
无骠姚之邸第用表恩荣广旧基而龟蓍协从营丕搆
而燕雀相贺坊连建业地直秦淮擅面势之雄揽江山
之胜美轮美奂人誇京邑之增辉宜室宜家我见子孙
之逢吉再涓谷旦爰举修梁敢陈六伟之辞庸致群工
之颂
抛梁东人在祥云丽日中紫气近依双凤阙青山长拱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228-0724b.png
独龙峰
抛梁西萧曹房杜盛名齐枫陛近闻传紫诏竹街行见
筑沙堤
抛梁南秦淮环绕碧挼蓝膝下承欢皆骥子阶前竞秀
是宜男抛梁北主圣臣贤天合德庆门衮衮出公侯咸附龙麟
攀凤翼
抛梁上共喜太平今有象扬旗直度铁门关洗兵更挽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228-0724c.png
银河浪
抛梁下一代威名震华夏君王神武重功臣分封更拟
麒麟画
伏愿上梁之后玉关奏凯金鼎调元坐令田野之民均
藉帡幪之庇受天之庆笃生肯搆肯堂之贤与国同休
克承如带如砺之誓重圭叠组耀古震今
   张都督府上梁文
伏以帝念股肱锡上栋下宇之材木身居将相备前堂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228-0724d.png
后寝之规模都邑增辉子孙逢吉伏惟都督荣禄相君
閤下威行外阃望重中朝众所帡幪今之柱石丰功伟
绩简在一人之心远略雄名惊破四夷之胆惟疏封之
有日爰赐第以为先聿来楩楠梓杞之坚良不假斧斤
寻引之朴斲琐匆绮户隔风雨于人间绣拱雕甍接云
霞于天上仰观轮奂之美益知恩宠之隆爰处爰居俾
其寿而臧昌而炽以似以续有如日之恒月之升方举
修梁式陈善颂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228-0725a.png
抛梁东门阑佳气郁葱葱女配王侯男尚主车如流水
马如龙
抛梁西长乐钟声簇仗齐躬佐玉皇调玉烛鞭敲金
上金闺
抛梁南朱门华厦仰潭潭共庆四时膺五福更誇百子
与千男
抛梁北四震天声谁敢敌奏凯遥从紫塞还勋名已向
燕然勒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228-0725b.png
抛梁上甲第规模极宏敞和气祥光似海深芝兰玉树
凌阶长
抛梁下举目江山明似画秦淮雨济涨蒲桃钟阜云开
罗笔架
伏愿上梁之后垂绅端笏论道经邦秉钧轴于庙堂均
庇庥于华夏媲商周之望说世笃忠贞炳王谢之家声
代有文武受天垂佑与国同休
  碑铭记品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228-0725c.png
   悟真寺碑
丽水之泉源有丛林曰悟真相传后唐清泰甲午淮南
王杨行密之所创也于时钱氏有浙东不知行密何以
来创寺盖其事远无所从质矣虽简有行业僧曰文泰
者开山顾其规制犹未备宋陈钱公居与寺邻施以馀
地增广其址于是普明从曜相继经营之始称所谓大
伽蓝其宝殿落成以大中祥符已酉而山门树于乾兴
壬戌其辟法堂以天圣丁卯而钟楼之作在明道癸酉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228-0725d.png
刑部侍郎胡公则实为外护逮咸淳乙丑历年既多栋
宇就圮嗣主是山者茂公葺而一新之后六十年为元
泰定甲子闻叟薰领众增置田若干亩未及有所兴造
寻司藏钥于径山而成坏有数至正癸巳春竟燬焉侧
金所布鞠为瓦砾惟钟楼三解脱门仅存寿嵓祐师闻
叟之嫡有长材而行愿精坚既补其处孜孜焉以兴复
为已任是夏首建维摩室已未春偕景祚造两华堂皇
朝乙巳秋建觉皇殿洪武辛亥搆东西两庑壬子冬营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228-0726a.png
选佛场壬戌春必祀建斋堂而必森者以其力塑普贤
大士像又劝邑之长者庄塑像设涂以黄金释迦佛则
俞原遂摩诃迦叶则原遂仲弟原礼阿难陀则原遂季
弟原吉曼殊师利则某某文殊则清修比丘法渝用栴
檀雕为水月普济则耆旧思聪若执金刚护法神像以
致藏殿库厅庾院庖湢之属或裒众施或率同志绪成
之而以某年月日告讫功爰伐石介原遂之子文固徵
辞为记余念师劬躬尽瘁老不退转历三十寒暑犹一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228-0726b.png
日成此胜因可谓勤矣而岂为观美哉亦将以安处徒
众相与修行佛道而绍隆宗风也因说偈言遗之使刻
焉偈曰
泉源幽幽括之奥壤群山郁环如青莲花宅其要会有
大蓝若如化天宫辉贲林壑龙象攸萃人天具依云胡
回禄而加以燎我佛有命去故作新猗寿嵓师乘此愿
力寝食靡遑以事缔兴爰率其徒鸠众所施伐木于林
攻石于山徵瓦于陶百工并作惟信所有故成所无美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228-0726c.png
轮美奂弹指幻出宝殿中峙崇堂后居前敞山门傍翼
修庑觉皇南面玉色金相菩萨天王在左在右一一梵
相庄严妙丽灵山俨然四众欢喜乃具香华乃罗幡幢
乃合钟磬作礼供养供养既已举扬义谛问诸比丘为
幻为真若说为幻丹楹墁户芝陑藻井宛在目中说非
幻者初我未尝示现有为了无见相诸比丘众当知世
间有成坏相是名幻有有有无相亦名幻有惟真实际
不依幻有自无始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无能坏者其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228-0726d.png
无量光遍一切处大若法界小若微尘罔不摄入更无
馀欠有情无情同一明了斯乃金刚不坏全体此不坏
者名光明幢此不坏者名清净域此不坏者名神通藏
此不坏者名波罗密此不坏者名无漏果若欲舍此别
證真如譬如捕风毕竟何得所以者何汝当缔听心外
无相相由心生心正住时相何从显一切世相起灭无
常如空中花缤纷翔舞非花似花倏现忽灭如水中沤
争聚互散从朝至夕出彼没此皆由一心念念不停四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228-0727a.png
大和合五蕴流转种种因缘亦复如是如使执著滋长
无明圆明妙性何以不昧故證真如当断妄想虽则如
是无上妙道非有而有非无而无才涉有无落第二义凡我学人作此思惟加精进力同登上善
   兰室馨禅师石塔铭
慧照一宗逮宋季叶寖以寥寂雪岩出而振之然后复
炽由是高峰中峰相继而起至千岩长公以真传实證
为世擅度而法筵之盛遂冠绝于东南故其得度者皆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228-0727b.png
不失于空门翘楚尚论嗣法上首恒推兰室禅师为巨
擘焉师讳德馨兰室盖其字族义乌方氏父一清母徐
氏师自幼不茹荤即超然有弃俗之意泰定丁卯长公
在伏龙山之圣寿寺遂往师事焉年已二十四矣寻祝
𩬊受具戒居侍师凡十五年恂恂然若闇于机者闻语
法要辄心领而神会同时参学者皆自以为弗如也一
旦喟然叹曰日月如跳丸人命如春霜朝露而吾久安
于此吾其为井蛙乎乃蹑蹻出游吴越间历抵诸方究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228-0727c.png
竟已事大尊宿若元叟端笑隐诉昙芳忠咸啧啧器许
参顽石真于石溪真问师甚处来师云伏龙真问甚名
师称名以对真云讵不闻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其字
曰兰室可也师欣然作礼云谢和尚命字拂衣径出真
云好个师僧只恁么去乃反伏龙依长公以卒其业闻
而能思思而能修凝然宴坐又垂一纪长公间祝师曰
汝平实地上人也担负大事吾将属望焉宜善自护持
师既受付嘱以至正壬辰与同门弟德猷杖锡来金华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228-0727d.png
至于域西止焉其地有泉曰君子泉乃宋贤刘先生峤
隐居之所冈峦回合林樾幽郁将结茅以居地主曹仁
卿即割以奉师缁素景向金谷之施不求而至不数年
遂建精舍其规制一如大伽蓝榜曰清隐岁无一亩之
入而凡供养之需沛然有馀游方之士来者如归会圣
寿虚席三宗佥谓非师莫宜补其处争相劝请固辞则
白于郡府强起之国家辛丑岁也金华之人瞻恋莫能
已乃相率迓师明年复归于清隐居十年洪武壬子十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228-0728a.png
二月十有四日示疾端坐而逝春秋七十夏四十六龛
留七日颜貌如生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遂以乙卯十
二月十二日塔于精舍西三里瘗焉德猷奉状来请曰
是不可无铭以传示久远始余归自南京往往闻师名
缙绅间乃往谒之延坐室中移时起居外无一辞余谓
之曰尝闻长公见客口如悬河刹那顷数千言师其大
弟子顾默然如土偶将不言以餂我耶抑执德不同作
佛事亦异也师曰昔吾师未尝不言而未尝言今吾未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228-0728b.png
尝言而未尝不言道无隐显焉有语默乎余颔之既而
见其履行诚实不事缘饰凡接学者亦未尝假一切言
语相以为教乃知师于达摩氏之道庶几弗畔矣乎其
克纂前人之统绪为四众之依归有不偶然者矣以故
慕而缔世外交则今于德猷之请其可以不知师为辞
乎德猷今嗣主清隐端身以律事勤已以裕人盖所谓
修三摩钵提者铭曰
无上正法不可思议直指心源何有文字袭取空言其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228-0728c.png
世之季条叶滋蔓本根乃离不求诸内曷拯其弊众之
诰决谈锋交起我于我师则以默契彼方提唱以事策
厉我于我徒亦以默示夫我常默讵曰立异考诸先觉
道固如是有若日月普照人世有目斯睹非手所指又
若雷霆奋出于地厥声四闻岂击攸致不辩而證不行
而至破诸妄幻入佛三昧谓我不信视此舍利舍利煜
煜窣堵是閟匪独师存道与不坠太史著铭以诏来裔
修此行者善述善继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228-0728d.png
   天池泉铭(并序/)兰溪县之栖真寺有泉曰天池余侍家君展省八世祖
少傅公墓过而酌之主僧德顺曰此泉甃石为池深可
五尺广及三之二然而沛乎洋溢湛乎虚明曾不以澄
而净不以挠而垢不以阅月踰时不浥不汲而溢不以
朝夕给盥漱为酒浆供洗濯饮牛马而耗呜呼不既异
矣乎余曰噫固哉子之言也我观世间此流水者犹如
气之呼吸通乎毛窍箴之往来见于线蹊自有无量世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228-0729a.png
界即有无量水泉满其中无有去来无有盈缩无有深
浅无有净秽溪洞池沼乃至江淮河济大海皆复如是
彼之有去有来有盈有缩有深有浅有净有秽皆非实
相而此泉于河沙诸国中譬彼一毛窍之在法身一线
蹊之在磨衲也又何独异之哉乃赞之曰
浊水者泥清者胶而水初不自清浊此水非浊亦非清
毕竟谁能清浊之非惟清浊两无有亦复永劫不增减
世情妄意为流水道眼视之本无二能使泉生一酌顷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228-0729b.png
心地清凉热恼除又能遍满十方界世世为人种种用
一切佛性亦如是当观水相知我相
   辩證室赞(并序/)
或问无闻居士摩诘无语独涉二门云何八还辩见达
摩面壁便入圆觉云何七处徵心居士荅言真辩者无
所辩无所不辩真徵者无所徵无所不徵譬如饭中有
沙虽小儿食一入口顷了然知觉咽饭吐沙不待拣择
是名无所辩而无所不辩又如背上或痒木童子搔一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228-0729c.png
举手间自然顺适高下轻重不待议拟是名无所徵而
无所不徵何以故以无心故彼庖人终日淘米去沙而
沙之不去真童子终日为人爬痒而人不之快则有心以为之累也以无思惟心證如来法虽千万亿辩可也
而况于八辩乎虽千万亿徵可也而况于七徵乎虽然
惟无不辩故无辩惟无不徵故无徵惟无辩无徵故曰
以无所得故而得惟无所得故曰真辩真徵居士作是
语已复说赞曰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228-0729d.png
非辩而辩指鹿为马辩其所辩泾渭分流非徵而徵證
龟成鳖徵其所徵针石相投子将奚去奚取何不升徵
辩之室而参徵辩之比丘方其动也开口说法珠联玉
贯及其静也跏趺瞑目雨止云收果孰辩而孰徵曰有
觉而无修但见一室千灯之并照而瓦砾木石之点头

   天香室品
有一梵志欲东涉瀛海礼补怛洛迦山行次定海闻有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228-0730a.png
大比丘唱道鸣鹤山中随缘应感开导众生咸期同證
无上妙觉四众归依如佛出世即往求见尔时大比丘
宴坐静室其室中间妙香芬郁非兰非麝非龙脑非薝
卜亦非栴檀梵志闻未曾有欢喜无量作礼而白大比
丘我闻佛世尊以慈悲愿力说法利生方便开遮普济
群品天龙护卫则降异香从以雨华自时厥后嗣教尊
宿道行高深随其住止亦复现瑞今此室中妙香发闻
非焚非𤑔有鼻咸薰一刹那顷根尘清净此大殊胜不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228-0730b.png
知何以愿为我等显然宣示大比丘告梵志我此山中
有大树其名曰桂根柯所毓葩萼所蕴流出妙香在山
满山在谷满谷在林满林在室满室莫非实际无足异
者梵志闻是语已心生疑惑私自念言我见六合大地
何所无桂何桂无花若说妙香一切桂同具足者云何
彼桂与此桂香有差等若说此等妙香而独具足者云
何此桂根柯葩萼与彼桂曾无差等根柯葩萼无有差等而妙香有等差此何以故尔时大比丘复告梵志当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228-0730c.png
知一切众桂本来根器虽有高下本来妙香非有浅深
亦非有高下彼之众桂与凡草木齐植并荣如薰如莸
日杂日坏由是不能与此桂妙香等譬如百千水皆受
泥沙于中一水不受泥沙故有清浊又如百千镜皆染
尘垢于中一镜不染尘垢故有明暗不可妄生意见说
水说镜本有清浊明暗我此桂与彼桂者即水镜相亦
不可说有高下浅深何以故一水十百水乃至千万亿
水元无清浊故一镜十百镜乃至千万亿镜元无明暗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228-0730d.png
故此大桂与世间种种桂同一芬郁故以是思惟世间
一切人与一切桂等无有异觉性比妙香亦何差别若
佛世尊若菩萨若罗汉若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
优婆夷若诸凡夫齐具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耳鼻口眼
手足身意于圆妙觉性中实无佛菩萨及诸凡夫我佛
世尊常住大圆觉妙庄严境界如妙莲花如净琉璃如
宝月轮无有污染无有留碍无有住止无有去来无有
成坏无有起灭而诸凡夫执著萨迦邪见迷而不悟颠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228-0731a.png
倒没溺如暗室坐如黑夜行苦乐生死辗转无边乃知
佛世尊犹如此大桂者诸凡夫犹如彼百千桂者有能
因是开悟坚持禁戒解脱幻妄则不生四缘不生四缘
则不蕴诸根不蕴诸根则不染诸尘不染诸尘则不牵
联诸识不牵联诸识则不造作诸业不造作诸业则不
轮转诸趣不轮转诸趣则觉性不昧与佛无异非悟故
无异本无异故即说偈曰
圆觉菩提性本来无差别佛不异凡夫凡夫不异佛凡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228-0731b.png
夫堕邪见迷而不知悟迷悟反掌间乃与佛相悬譬彼
林中桂花有黄白红妙香流芬郁三者皆如是若使将
一枝于恶木中植嗅之即狂醒不复与桂同臭味虽云
变于桂无加损乃是杂坏故其香本不灭及移植桂林
芬郁还如旧一切诸佛子因香而生悟因悟而成觉永
断贪嗔痴以及憎与爱事理障皆除觉性终不昧名为
入吾室
   金华县水心清净禅庵记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228-0731c.png
瀰满清净者诸佛之心无识无名永断诸有者生死所
由尽也天下生民出入生死不离诸趣是岂天命之乎
父生之君食之心倾之也何者法界性中无圣无凡无
人无物群生与佛同入涅槃无生无死而刹海之内生
死炽然天下大患在有身也身非我有而视身为我则
外有可欲内有所宜好恶取舍各从所志则毁人利已
而利害生生死循环三途异趣污愈甚则患愈大三界
惟心此之谓也古之行深般若者无作无为一尘不受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228-0731d.png
耳目心志若存若亡不见不闻能所皆废如净琉璃内
涵宝月如芬陀利雨不能濡一真独立无古无今清净
域中不容他物则出世间矣生死之海竟安在哉常乐
我净复吾初而已也净池在金华郡城北郡人作室水
上庙堂佛阁前后相辉法师玉公宴处九年而燬于火
师节衣缩食指期兴复金华檀越出金帛为倡首而他
县继之遂以乙卯夏四月复庙堂明年春作佛阁曰水
心清净禅庵徵余辞说以记其役予谓生民有欲耳目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228-0732a.png
所接莫非污垢色阴一灭则四阴丧亡水无细大悉归
于海物无污垢皆归于空昔者濡首尝谓阿阇世王曰
空可洗乎否也王曰不可吁天下之污至灌而止天下
之净至空而止菩提即空显相空之至净之极也净至
于极则入有而不见一物入空而不滞于空清净胥尽
空有胥亡如来藏中不留朕迹辞记安在哉   苍雪轩记
出平阳县南门五里山曰夹屿夹屿之阳寺曰净明净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228-0732b.png
明西庑主僧瑛师玉峰居之尝面青华搆轩三楹轩前
凿池池上植竹碧干离立翠叶敷茂阴布窗户达于几
席悦可人意乃以苍雪扁其轩楣其徒无瑕善诗与琴
从诸学士为方外交无闻居士一日随众造其轩中而
问瑛师道存空寂心与世冥此佛之教今师何缘留佛
如是况彼雪者绥绥而下璀璀而集山川原野城郭道
路田畴薮泽邑屋聚落沙石草木无所不被拂焉而
㶆焉而秽黝焉而浊无不转而皎皎洁洁天下无物可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228-0732c.png
以比雪天下惟白可以称雪今师指竹而谓之雪而又
以苍易雪之白若说此竹其色绀碧上下洞彻如净琉
璃纤毫尘土了不可侵清风不动爽气自集一刹那顷
使人毛发以至心胆洒然清凉热恼销陨与雪无异缘
名求实亦已违背瑛师答言以非雪相视雪之相以非
雪色视雪之色于竹之与雪则有差别视非雪相以非
非雪相视非雪色以非非雪色于竹之与雪何有差别
此何以故世间一切物同一幻故世间一切色同一假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228-0732d.png
故无物非幻无色非假则我此轩取竹喻雪何云违背
岂惟竹雪安名立号为幻为假自吾法身及吾法性悉
幻悉假以是思惟则竹非雪而雪亦非雪则苍非白而
白亦非白虽有竹雪实无竹雪非幻而幻非假而假我
且忘我又况于轩居士曰善哉善哉乃说偈曰
河沙诸品类种种非实相众情自执著随品立名色逐
妄以乱真彼此强分别而谓竹非雪又云苍异白不知
竹雪者非二亦非一非一亦非二苍白亦复然此以何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228-0733a.png
因缘本皆幻假故瑛师善幻巧轩以苍雪名摄别以归
普度有情众若能悟斯指岂为法所缚竹雪既两忘
苍白亦双泯于一弹指间永断无明惑常往空寂境无
生亦无灭不作如是观即落第二义
   无涯偈
王府参军胡公仲渊御史中丞章公三益有方外交曰
无涯浩师居武义之圣智院勤求佛道精修苦行无闻
居士因其号为说偈曰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228-0733b.png
我闻江河及淮济一一津涯皆可见惟有沧溟与渤澥
举目了不辩涯涘四海纵然浩无涯而初寄此虚空中
大哉虚空不可说其东无东西无西而南与北亦复然
于中四海一勺如乃知世间无涯相毕竟无若虚空者
先佛所说无量法正与虚空等无二遍满大千三千界
不分中边及内外问师此复何以故圆明妙性本空寂
更无可以涯涘者才涉有涯即外道一切佛子尔当知
此是真实第一义若能思惟悟空旨即證毗卢华藏海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228-0733c.png
   送玉上人游方诗序
上人无瑕玉师受业平阳之净明寺寺创于唐以吴越
时有大比丘曰道隆禅师居之遂为望刹嗣是代有名
德至上人十七传矣上人聪明而不凝滞能以学道馀
力攻诗鸣琴以故邑之彦多与之游一日语其徒曰观
水者必之河海观山者必之嵩岱越之天童育王吴之
南屏灵隐双径京师之天界乃古佛显化之地有应真
示现之迹且学徒云集法会莫盛焉譬则水之河海也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228-0733d.png
山之嵩岱也吾可以不游乎行有日与之游者咸赋诗
饯之会余游南雁荡上人持示求为之序噫玉非上人
之名乎无瑕非上人之号乎夫无瑕之玉质之美者也
质美矣必成器人斯宝焉然非玉人雕琢之器何由成
哉是故天下之美玉必得天下之良工然后为天下之
至宝夫人亦然有美质而德不成君子弗贵也有美质
而不能自得师德无自而成也故师之于人也犹良工
之于玉也而人师其易得哉为佛氏之学者固贵乎一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228-0734a.png
法不立而日用泯然六入皆空而真机独露入灵源
亲见本体发挥性地妙明真照照彻一切苟不得天下
大宗匠深桃痛劄则知解未泯本智不彰證其似者而
以为本真难乎免矣遇夫差别因缘临乎爱染境界微
细情习宛然呈露譬如病不除根感毒还发尽未来际
了无休期尚何成道之望哉夫然故自昔具大慧充大
量者未有不远访师资勤求印可者也上人不即安于
山林顾皇皇然跋涉江湖其岂不以闻见未溥践履或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228-0734b.png
碍也欤今道探上乘手提正印足以师表当世者庸讵
知无其人上人行哉不得之越得之吴不得之吴得之
京师不得之名山得之林下究竟大事穿透虚空当于
此行徵之矣彼见上人而曰归求有馀师归求有馀师
此为大以欺人者也慎勿北面焉
   澹游集题辞
余灵隐住山见心禅师复公神资颖秀善果夙成既博
综于言诠亦深造于观境旁参曲證遐躅交于诸方直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1228-0734c.png
指单提妙觉證于无上惟了心之为务遂灭影而退藏
纫槲叶以为衣采木实以为食常寂常默无作无为融
通群有之机摄入一乘之妙凝然宴坐寂尔山阿若将
终身以隆斯道雄文雅制霞烂虹舒骏望鸿声焱驰水
涌譬犹剑埋于地而斗缠之光自著霜降于天而丰山
之钟自鸣是以逃名而名愈随离世而世固挽手提正印坐镇名山扶植教基俯从舆望则其势有不得已者
焉幡幢所建缁素如归破异说于颛门启诸佛之秘藏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1228-0734d.png
徇缘御物应感随机愤悱者若冰之春融障碍者如目
之翳去因闻入见罔不欢欣大器细根咸获济利虽林
猿野鹤亦皆同游觉海之中涧草岩花一是蒙辉慧日
之下信乎法门之领袖龙象之帡幪者也而况贵德尊
贤怀仁慕义不趐饮食之人欲庶几吐握之小心方外
之良倾盖即如故天下之士投刺恐不先在野取象于
藏经如水遵义于戴记畛域不立势利俱亡斯亦可谓
难已方在定水之时适丁戎衣之日或故交而契阔或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1228-0735a.png
新知而过从或音问之往来或文义之扣击鞍马道途
之使萍蓬江海之踪赓酬风月之乡周旋泉石之境分
席而语策杖而陪无虚日也由是内而清朝法从外而
方伯连率缙绅缝掖之名胜岩穴巾裓之翘楚舄履不
期而集于门文墨无定而至其室爰葺堂构锡名澹游
兼取篇章锓诸文梓彰盛集于东林之社表交情于六
一之泉将在兹乎凡厥记铭至于赋咏体格词气虽别
状情叙事不殊垂绅正笏雍容廊庙此其典则也秋水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1228-0735b.png
澄空星月交映此其光辉也清庙朱丝一唱三叹此其
幽深也玉瓒黄流土铏大羹此其冲澹也一展卷间非
惟复公取友之端交际之广可以见而并游之庞俊徽
言丽藻清标素尚抑亦可徵矣载稽在昔事贤友仁诚
信以孚非意气之可撼骄渎悉屏惟道德之是崇故淡
而不厌久而能敬自伐木之音既息而市道之风滋炽
炎附寒弃朝亲夕疏可扳援则执鞭而不辞苟颠沛虽
投石其遑恤慨我寤叹匪独斯今卓尔复公墨名儒行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1228-0735c.png
平居尝千里候问有若佛印之于东坡祖元之于山谷
行之以为常缓急或万一阽危当如赞公之于次律昙
晦之于子韶拯之而无憾欲知其道尚考斯编允宜傅
流以为风厉回淳风于太古障薄俗于颓波彼抽配青
白雕刻虫鱼竞桃李之芳华乏菽粟之功用乌可同日
语哉予也怀惟俨于相国慕支遁于沃洲欲附神交式
假子墨辄摅悰素敬序篇端珠玉盈编沙砾在列君子
幸勿以为讥大方尚从而是正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1228-0735d.png
  谥议
   南阳先生葛公谥议
读圣贤之书由圣贤之道毁誉得丧穷达夷险无槩于
其心而从容于出处去就可谓特立之士也已位虽不
满于材志虽不究于物视夫谈王论霸以为希世资身
之助同俗媚众而蒙持禄保位之讥果孰得失哉自道
隐习陋士之所务者空言而实德病焉君子思所以矫
其失也固矣今发于文而经术以明修于行而名节以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1228-0736a.png
立使人灼知道无二致不可岐而二之此固足以扶世
而觉民信今而传后又乌在奋身赴时会以就功名也
哉有如福建行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葛公资禀淳庞识
见卓绝生长临川之乡兼传考亭之绪穷探极讨真知
实践其为说虽详而不至于支离其所守虽约而不失
于简易既深于道尤邃于文剖析之精微援据之该博
论议之正大造诣之渊奥质诸古人盖无愧焉近若乡
邦之良远若四方之彦不独尊尚其学术抑且信服其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1228-0736b.png
行谊间出其绪馀以应有司之求遂冠乡闱策名昕陛
中朝老成存者无几方将付以斯文之柄擢居馆阁之
中而力求补外以便就养未几丁内艰而丧乱及之矣
后尹金溪倅临江为僚于江东宪府福建行省难进易
退皆不终任家燬于兵侨于南闽衣食至或不给杜门
著述自如苟非其义周之不取也其充职州司谓不可
多杀徼功而戕贼国本力与大将抗虽得罪弗顾也其
预秉文衡谓不宜好奇崇诞以斲坏士习屡与主司辩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1228-0736c.png
必计从斯已也江东寄治于建宁则以为无事可治素
餐莫甚焉而投牒自劾闽省政出于蕃酋则以为非我
族类赞画不行焉而浮海北上既至燕都见其君臣宣
淫而安危利菑上下黩货而卖官鬻狱典戎旃者务报
复而不恤国家之难尸国柄者树朋党而不纳谏诤之
言则移书故旧之在高位者指攻当世无所讳忌冀悟
主听少有更张言不见采至转官不拜慨然恸哭竟忧
愤以卒推此志也使大受焉引君当道见危授命讵不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1228-0736d.png
优为之哉门人学子佥曰仁思义色由中达外非文而
何经德不回至死不变非贞而何于是合二字私谥曰文贞先生云
   遂初先生郑君谥议
家庭之间可以考德出处之际可以验学盖亲亲以至
爱物人之行也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情也夫惟德之
修然后仁义之心全仁义之心全然后能惇行孝弟而
利济民物夫惟学之至然后内外之分明内外之分明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1228-0737a.png
然后能恬退而安贫贱不冒进以苟富贵有若浦江义
门郑氏逖居浙河之东而名闻四海之内一门孝友十
世同居德义之所薰陶礼法之所防范群从得诸观感
囿于丕冒亦彬彬乎多贤矣尚论其迪德而善学者独
推遂初先生仲涵固自有由然哉先生事亲至孝母病
踰年日夜抱持之至疽发而不自辍母食瓜而终遂终
身不食瓜后居父丧哀毁骨立积爱薰心两耳以聩每
遇忌日辄恸哭行礼若初丧之时其于族姻也通其有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1228-0737b.png
无嫁其孤女其于朋友也拯其疾厄周其匮乏其于乡
邻也济其寒饥恤其患难虽古之视民之饥溺犹已饥
溺者殆不过尔则其德有诸已孰得而掩之哉先生涵
茹六群史之说研究性命道德之蕴考求圣贤行藏
之故炳知内外轻重之辨自放山林无求于世作为文
章有志明道在前代则持使节者交章荐举署学校官
而不赴入国朝则求贤之使临门劝驾而不起譬如冥
鸿翔乎寥廓弋人虽慕之而不得罗致之则其为学之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1228-0737c.png
效又焉可诬也易曰幽人贞吉诗曰张仲孝友先生奚
愧焉合二美而私谥曰贞孝先生揆诸故事佥以为宜
其于仪世范俗亦岂轻哉谨谥
  祭文哀辞
   为胡世美左丞祭常忠武王文于皇景命圣神受之聿生良臣左之右之附翼攀鳞良
臣如雨智谋忠勇孰与王伍曲逆之奇淮阴之雄嫖姚
之雅汾阳之恭揆厥所长萃于王躬王之始奋自彼淮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1228-0737d.png
浦命佐商周德符伊吕凡有猷为天心允符明良契合
如水与鱼乃分齐斧乃典戎旃乃环甲胄鹰扬以先飞
渡长江首取浙东彭蠡之捷功为时宗浔阳既下江右
率从追奔逐北至于衡湘遂俘僝王遂取荆襄旋旆西
指苏湖秀杭禽彼僣窃安此百粤奏凯来归寻复北伐
威声啍啍如霆如雷闻之者震当之者摧自彼齐鲁以
及河汴城无坚瑕一鼓而奠乘破竹势直捣燕都师之
所趋如涉空虚幽冀之疆泽潞之境关陇之阻沙漠之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1228-0738a.png
夐龙旂一麾孰不稽颡甚于摧枯易如反掌混一之谟
本于九重王寔肩此戡定之功王功茂矣王泽深矣烈
烈轰轰震古今矣谓宜受祉黄发儿齿出将入相相明
天子方倚长城遽停相杵天乎不吊悲动当宁昔我先
公委身戎行竭其膂力经营四方肝胆相照莫如我王
王视德济有如犹子德济识王爰自童稚恩之慈之岁
踰一纪先公既殂我凭我恃禔身报国庶无罪悔我之
所望惟王而已如何今日王又云亡嗟我小子能不痛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1228-0738b.png
伤身縻守戍魂兮飞扬殡不执绋葬不临穴缄辞千里
有泪如血一幽一明哀哉诀绝
   为廖平章祭忠武王文
永忠昔与伯氏有众一旅知天命之有在爰委身于真
主奔走禦侮自彼淮土方艰难险阻之备尝岂自意得
见王于和阳之浒立谈之间分投气合有如肺腑余亦
不自知其何以同事戎行至于今盖十六寒暑惟王文
武全材有力如虎虽猛将之盈庭孰英风之敢拟况于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1228-0738c.png
余孱弱而敢与王齿每受命从征辄忘其驽怯而相与犄
角者寔思附乎骥尾至于奖率六师洒扫九宇上以报
荅圣明下以乂安遐迩则王之所自许今南征北伐日
辟地千里混一之功佐运之勋震今而耀古真可谓不
负平生之语矣何堂堂山立之躯遽奄忽其蝉蜕将下
民之无禄抑脩短之有数然王之表表者固虽死犹生
而声名与国同休于千万世也余之歔欷而涕泗交坠
则念情好于畴昔感幽明之异路而已耳于呼哀哉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1228-0738d.png
   祭许祭酒文
于戏人生一世盛衰戚休虽云异境自达人而观之均
梦幻与泡影夫得吾志也既非吾荣则失吾志也又岂
吾病盖不以穷达而损益者惟君子所性至于人力莫
能致者虽圣贤亦归之有命我怀先生识高才挺博闻
强记流辈无竞幼承家学力追先正蕴为德行发为文
章莫不珠挥而玉莹聆其议论接其威仪孰不骇视而
倾听昔先生之未出也识者见及门之士拘者以开躁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1228-0739a.png
者以静散者以敛惰者以敏固知其规模可以任国家
之政际圣明之龙兴喜幡然于币聘立谈之间机鸣籁
应谓相见之何晚不烦以官师之职遂授斯文之柄侍
经筵而领春坊奉宴闲而陪顾问对扬惟精白之心启
沃皆典谟之训恩礼度越乎寻常名声洋溢乎远近凡
其义以为质道以自殉知无不言言无不罄不朋而比
不诡以徇嗟易所谓謇謇而媢嫉者覆以为悻悻吹毛
求其疵瑕中伤成于俄顷位甫正于辟雍车忽道夫庾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1228-0739b.png
岭尚赖鸿泽之滂沛遄归安于乡井舟溪幽幽可游可
泳若将终焉浩乎无闷然无贤不肖咸谓方今之时右文之运弓旌四出招延英俊有如先生之老成宜膺求
旧之眷而冠群公以进摅胸中之大畜致君民于尧舜
以增光于前人而垂裕于后胤奈何松柏之坚贞竟同
蒲柳以摧陨将善类之殄瘁抑吾道之莫傧于戏天人
之际消长之理盖先生之所夙讲亦先生之所自信齐
幽明于一涂兮尚否泰乎奚讯而况先生之耿耿者当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1228-0739c.png
不随异物而澌尽则其有生亦既异乎众人之为人也
肉未寒而名已泯苟能如此良有馀矣而亦可以无恨
吾党所不能释然而相与临穴而悲哽者夫岂徒怀契
分于平生感死生其犹醉醒诚悼夫人物之𦕈然乡学
之灰冷环视馀子譬则蛙黾念先生不可复作虽大道
之孔夷而吾其谁与驰骋
   祭段知府文明明天子即位之岁多士如鳞四方来萃君于其间材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1228-0739d.png
优德粹一见之顷使我心醉握手缔交不持绍介遂获
为僚国学之内朝诵暮弦如鱼有队同堂合席俛仰三
载并蒙选擢我甘恬退我既东归君亦北迈相望万里
君显我晦八载之后岂期再会君实受命为民师帅五
焉既驾双溪是税受廛属邑惠然倾盖君之为邦后威
先爱仁闻洋溢膏泽奫濊惟耄惟倪悉沾悉溉巨室小
家交欢同戴荐遭水旱罔有怨怼谓君循吏其升以最
夫何一旦苍黄就逮变生不测事出意外奄其死矣天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1228-0740a.png
乎何罪我方煢煢寝苫枕块闻之咄咄望空书惟呜呼
段君不闻牍背欲死死议古今一槩刻木之徒斯誓不
对君之不幸亦复何悔祸福之至虽不以类君子观人
岂论成败君能自信余言不再念昔国学同官行辈斲
丧之馀惟君我在今君又没世路愈隘我幸生存箴规
谁赖人瞻素帷胡宁不慨寓情一奠涕泗交坠
   祭胡先生文
呜呼仲申良金美玉庶足以方公学术之精纯商鼎周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1228-0740b.png
彝庶足以拟公述作之古雅惟严毅以自持曾毁誉之
不假故不合者甚多而合者恒寡方年岁之壮盛侣麋
鹿而在野逮景迫于桑榆乃圣主之遭逢承特招之明
诏迩清光于九重体右文之至意振教铎于一邦及元
史之纂修遂大笔之独当参公论以褒贬深上契于宸
衷然而宝怀而不售材蓄而不试代言顾问上虽注意
于柄用引年乞归公则必行其素志得不以声誉之隆
吾所谓富而不在乎禄之丰道德之充吾所谓贵而不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1228-0740c.png
在乎位之崇不然既俞所乞拂袖而还长山之下竹林
之间僦屋以憩贷田以耘非樵牧以为伍则猿鹤之同
群亦独何乐而志气欣欣呜呼仲申意谓百龄以重乡
郡何斯文之寡佑婴微疾而遽病昔者相过塞坐书诗
英俊在列笑谈麈挥今者之来室是人非帷交尘网庭
暗履綦嗟距公之云没曾居诸之几时慨夫事之殊异
忽乎已至于斯更一二岁徵文献于门墙者何从仰其
音徽牧牛羊于丘垄者谁复为之呵撝又况一纪必世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1228-0740d.png
乎此吾党所以重反袂而歔欷也虽然生必有死盛必
有衰犹旦有夜理固若兹惟古圣贤其身虽没而其名
永垂者亦惟托德业与文辞公之所蕴固不见于设施
公之所作则与古人而并驰其味也隽其声也希大篇
短章细书深刻者有不家传而人诵之然则公固自有
没而不埋者存矣吾党嘘唏又奚以为聊缉此言以侑
一卮盖不独慰公于九京亦将塞后死者无穷之悲呜
呼仲申以为是乎以为非乎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1228-0741a.png
   夏尚之太史哀辞(有序/)
我师克燕拔其知名士赴南京既而其类辈复官王朝
太史夏君独以老病乞归且归会遣使分道搜访元史
乃强君如江广君辞不得命乃行行至番禺以疾卒二
年冬十月十二日则卒之岁月也君名以忠字尚之世
家袁州宋孝成恭后父族也曾祖自得乡贡进士受业
番昜陈克齐先生先生师徽国朱公其所缉问答语录
世传焉自君以上皆世其学君蚤有誉于乡年四十馀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1228-0741b.png
始用袭封衍圣公克坚荐授孔颜孟三氏子孙儒学正
危公素之治田雄霸辟君以为副转惠州教授改涿州
照磨丙申秋燕都开设流寓科君入就试中其科擢翰
林国史院编修官调国子助教迁太史院都事方君田
雄霸时伯衡北游得一见君道上不闻问垂一纪比相
见南京情谊之笃乃若久要者间尝语伯衡曰吾自分
老死于燕不复上先人丘墓去家时少子正年甫十二
荐更丧乱家燬母又死无谁为教恒恐其失学陨先绪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1228-0741c.png
今名在俘籍不能即死诚可愧然圣恩宽大旦夕且得
归守茔域教子读书以终吾馀年可谓不幸之幸哉抑
吾平生好为诗多至千百篇兵后片楮无复存今虽耄
矣归访故老于山椒水澨追惟畴昔江山人物眷焉若
失悲思感慨托声诗以寄吾志亦安能已乎行当录以
遗子子为我序之则我盛年之作虽不得齿猗那清庙
之什而吾衰莫之词或者得与麦秀黍离并传焉嗟乎
言犹在耳而君竟死矣此其有足使人伤悼也夫此其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1228-0741d.png
有足使人伤悼也夫乃为楚歌以哀之词曰
呜呼夫子之好修兮胡遭时之棘艰飘风忽其烈烈兮
白日薄乎西山服南冠之峨峨兮旅肤敏以南迁包羞
而竞进兮既非余心之所安欲退而自放兮又絷维而
莫余捐奉赫赫之明命兮备使价于炎方凌大江之浩
淼兮道忽经夫故乡萍之川兮汤汤袁之山兮苍苍山
川宛其如昨兮何世故之不常问遗民于旧墟兮慨星
辰与木霜思少留而弗获兮遂悠悠以南行历大庾之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1228-0742a.png
兮溯陇水之砅砰灌与莽其蓊荟兮虺蜮冗而臊
腥神惝恍以内伤兮气歊赩以外婴曾日月之几何兮
竟魂释而蜕形嗟夙志之莫申兮即长夜之冥冥乱曰
芝为盖兮桂为辀仍子阳兮罗浮层城慌惚兮阻以修
不死之药兮矧可求羌胡为兮海之陬轰轰兮为霾
为雺丛薄黯黪兮有蛇两头海之陬兮不可以久留魂
归来兮无离邮晞汝发兮卧龙洲洲之上兮郁松楸魂
不来归兮使我心忧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1228-0742b.png
   贞惠先生方公哀辞(有叙/)贞惠先生方公之知济宁也庶富教可谓兼举之矣在
郡五年不惟民爱之而天亦助之先生以壬子夏拜命
于时郡入我职方且四年二州二十县户仅三万税万
馀石先生下车揭书谕民有冤抑自直于庭禁胥吏不
得谁何日延耆宿周询幽隐先是诏民垦荒田者满三
岁乃征吏徼功未满岁辄征之民疑以惰田不加垦先
生如诏旨约民且籍其丁产类为上中下三等等复三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1228-0742c.png
之遇科徵则视籍为高(阙/) 追呼不遣皂𨽻遣符为信
符印而析为二左以追呼右藏先生所程之缓急一决
于已吏之舞手谋利者无所售而民之于生产作业始
得并其力比三年户倍于旧有奇税以石计者增多十
有三倍而赢民之庶可见矣封内家给而人足鸡犬羊
牛之声相闻桑麻榆枣之阴相接社稷山川诸祀坛壝
莫不修崇器服莫不严饬垣之外莫不周树名木新作
水驿城南门庑堂室易庳陋为宏敞甓鲁桥枣林二闸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1228-0742d.png
又构石闸泗上教民陶瓦营屋百馀间峙粟农隙则伐
木为炭冗土藏冰民之富可见矣役浮屠修孔子庙堂
凿泮池辟射圃造弓矢树正鹄骋前进士为师选补弟
子员日一再视学亲为正句读较中否属县社立学学
凡数百区生徒二千人公事稍閒即召吏属训以诗书
法律其于教之也岂曰具文云乎夏秋二税前期移文
与民约小大家咸以后期为耻争先挽负不待督责而
登逋逃之民襁负而来受廛者相属及先生以诬构就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1228-0743a.png
逮老稚号泣填道随行数百里不能去者将以千数后
闻先生且死皆相向恸哭非有以得乎民其能然乎壬
子夏旱先生袒跣历祷群祠泣涕待命祠下誓不得雨
不还既而大雨如建瓴五谷皆熟后是连三岁三祷皆
响应如初癸丑秋蝗先生省愆吁天是夜闻空中声薨
薨乃飞蝗蔽天而过郡独不灾永嘉侯朱公亮祖统舟
师百馀艘征燕过郡河水涸舟胶莫能进胁先生大发
民浚河否则论如军法日已晡先生仰天默祷夜漏下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1228-0743b.png
二鼓天雨明发水溢两涯舟去而民无扰非有以契天
心其能然乎先生颜状支体犹夫人也视听言动犹夫
人也何独为郡而治效乃尔于乎我知之矣年甫弱冠
研究群经及濂洛关闽遗书寻乡先达授受源委凡道
德性命之懿精思力索而允蹈之至于天文地理礼乐
兵刑制度名物之属亦辩析归于至当慨然以为不合
天人以为学学非其学也而于易尤注意一卦一爻必
欲验之事为其学术有如此者生平奉养甚约不御纨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1228-0743c.png
绮大布之衣寒暑不易曰惟一肉不治官事辄却不进
其寡欲有如此者在官月取禄米十斗给饘粥馀悉留仓助军食时斛米可易白金三两或以问先生先生若
不闻每行县以糗糒自随杯汤不取诸人兖州守奉二
木瓜因童以进笞童而反之饶阳令缘乡曲雅故以浔
雁侑书力谢去之昼之所为夜则白于天其廉谨有如
此者公牍堆几群辩方哗先生徐折衷以片言当于理
而比于律画一发遣庭无滞事大将军徐魏公副将军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1228-0743d.png
李曹公提兵十万趋北平驻郡殆将踰时要官势吏争
索刍粮朝夕傍午先生从容酬给人人意满而去其明
敏有如此者性不近名务以德化府庭之间屏去械杻
楹悬草鞭亦不妄用民投牒者随事大小裁决或笞辱
或戒谕不留案牍而尤慎于庶狱日省月录狱无淹囚
或有未报下者时食之以縻浙西江西两省水陆数千
里运粮百万济宁先生抚其民不翅部民且悯其道远
言于朝蠲其蠹耗其恻怛有如此者郡民以牛车转戎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1228-0744a.png
衣于燕岁暮雨雪牛相藉物故欲僦舟以载时有令役
民舟者诛僚佐畏令持不可先生曰民苟便纵抵法吾
不辞也立载以舟郡仓绝粮省檄民转粟青州走七百
里民以为病会淮安漕运济南者道境上先生欲俾淮
安输郡仓而济南致青州告于行省不得命即具白户
部奏可郡将挟权贵势当五六月调民数万缮城民弃
其穑事洒泪而即工先生议密以闻同列惧获罪权贵
相视不署名先生独署之事闻即日诏罢其勇敢有如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1228-0744b.png
此者学术以本之寡欲以持之廉慎以济之明敏以行
之恻怛以动之勇敢以成之治天下无难也况为郡乎
皇上器重先生注意图任之而衔先生者遽中伤之御
史又从而罗织之先生视荣辱得丧一致遂不与辩而
就逮谪役江浦年仅五十有一死寻及之此其道之所
不大行而其泽之所以不远被也悲夫岂天不欲天
下后世目真儒之效欤虽然道德自任之死不回不亦
贞乎善俗之政治于千里不亦惠乎合二字为先生谥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1228-0744c.png
以昭公论不亦宜乎翰林宋公濂既铭其墓余乃哀之
以辞辞曰
时之真儒国之循吏赖有此夫些擢自布韦典领大郡
寒暑四徂些危持颠扶本仁辅义迩悦远归些庶富教
俱显有成迹可以大书些天人交孚小试之效亦既皦
如些俾乘事枢四海万姓庶几驩虞些云胡中途使遭
诬蔑又剪屠之些泽不大濡斯世斯民亦独何辜些已
乎已乎吾道之非一至于斯些天乎天乎可必也欤呼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1228-0744d.png
之奚为些呜呼吾徒泣下沾裾岂曰此夫之欷歔些岂
曰此夫之欷歔些
  
 
 
 
 苏平仲文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