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清江文集 卷一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a 页 WYG1228-029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清江文集卷一      明 贝琼 撰

  海昌集

  土偶对

  岸海有古祠奉捍沙神者余暇日过之循其垣则恶木
朻然而乌鸢噪其颠入其户则毒草茀然而蛇虺蟠乎
中有屋焉仆而不支有像焉剥而不完老巫揖而进曰
是祠阅五百春秋矣尝能以祸福恐乎人有疾必祷水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b 页 WYG1228-0290b.png
旱必祷海贾溯涛往来者必祷神皆答之如响百榖岁
登无蜚蝗霜雹大疫之灾人既乐业至者如归由是剪
荆棘而宫室之或光怪夜见髣髴金支翠旗自天而降
而日有事于是者麇至及其废也或玩而侮之神亦不
能祸福于人岂盛衰关于造物者乎余曰噫是土木而
衣冠也昔非神也而神之者人也今非弗神也而人弗
之神也若何怪焉是夕宿于祠之旁有介而弁者见于
梦曰吾既辱于子何毁之过耶子见吾土木而衣冠也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2a 页 WYG1228-0291a.png
独不见衣冠而土木乎小而为邑邑有令大而为郡郡
有守其为祸福甚于神也罢软者苟禄贪纵者败法非
守令而土木与内附百姓外柔四裔生杀系其喜怒黜
陟由其向背执天子之柄而位百僚之首不啻神之魁
然而贵者也出则陈兵而驱入则复壁而居目瞽而黑
白相混耳塞而淫雅不殊非宰相而土木与吾假丹青
之饰而托乎太阴使玩者有时而惧彼肖天像地握珠
玉被锦绣且伥伥焉尸居而鬼躁未始见德于人子奚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2b 页 WYG1228-0291b.png
不以诮吾者诮彼与万金虽积不救然脐之祸三窟徒
营岂免排墙之厄吾恐栋焚而及巢燕基圮而殃穴蚁
其不为吾祠之毁者几希余应之曰汝之所斥者似矣
而非其实也昭昭者或愚皎皎者或污安知其才足有
为而时不可为乎介者又曰胡广历六帝而无称于时
一卢怀慎耳张华裴頠祸至而不图一曹爽兄弟耳人
物不同而同为土木已余无以诘觉而识其语将献诸
上惧执政者之不悦也故尼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3a 页 WYG1228-0291c.png
  游山记

  距黄湾二十里山之特起而雄秀者曰鹰窠游者病其
邃而未始一往焉季秋九日万户马侯仲贞修桓景故
事以书招予遂率其季仲新及赤城徐大章钱塘潘仲
华全思立循溪而东过葛家岭髣髴会稽道中独无竦
壁千仞争雄天姥耳意荒林破冢有古人秘器物文字
可录者辄引骑而入又东过谈家岭山益奇路益峭弃
乘而徒仆夫前导蚁缘而上经无人之境猎者縻絙以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3b 页 WYG1228-0291d.png
识其出入因得支径行荦确石中六七里日亭午至天
禾池池皆石深广无寻丈春冬不涸岁有禾蘖而华华
而实人以为异复举三百武始至所谓鹰窠者大山崭
然中高旁杀巨海汇其阳秦柱亘其阴怪石虎抟树皆
合抱山产茶类武夷者有沙门庐其颠因阻而为藩坳
而为沼环以苍筤之竹盖其幽绝处尤宜雪霁时而海
滨之胜毕效于是矣是日也天高气清远见百里之外
沃州诸山如青芙蓉万朵飞舞而前遂列坐石上引觞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4a 页 WYG1228-0292a.png
满酌一谈一笑不啻杜少陵之在蓝田崔氏庄余恨力
不足以得之为之剪荆棘伐菑翳抗风亭于竹外敞月
榭于泉上以为高人韵士之赏夫岂有所待乎酌已复
迂道东出前歌后呼从者赵师善胡琴亟作数曲而林
霏野色苍苍莫辨山趾闻流水鸣暗谷中锵然作佩玦
声客或俯而饮或濯于下求其派实出鹰窠而梗于乱
石大木故其利不能远及时大章以溪山胜处良友分
韵赋诗不成者举以大白遂皆至于醉噫使予忘幽忧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4b 页 WYG1228-0292b.png
而轻去故土者非兹山也耶归志其游之始至正二十
年也

  吴越两山亭记

  萧山尝刳于兵吏于土者率无坚守意官舍民庐坏而
弗治尹侯本中始至德刑并施安辑流亡岁登时和疆
场既固乃筑亭于北干山颠以为泄烦宣滞之所题曰
吴越两山亭盖自天目而来其支别为岸江之山凡属
于吴者飞舞栏楯之外自秦望而来其支别为岸海之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5a 页 WYG1228-0292c.png
山凡属于越者环绕匆户之间攒峰叠嶂重冈复岭或
起而伏或断而续大者如宗卑者如介靡者如奔隆者
如矗缺者如凿锐者如削旋者如顾拱者如揖出奇献
秀不可具状云消雨止天宇廓清乃合僚属领宾客凭
高四顾延青揽翠盖终日焉一时善诗者咸赋咏之且
驰介三百里谒余为之记余惟五岳之外赤城雁荡匡
庐罗浮见于图志者非一而有好山之癖如谢公者屐
齿不一经焉盖限于势而莫能周也顾欲不出跬步而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5b 页 WYG1228-0292d.png
坐挹两山之雄秀微夸娥之神负而徙之一方恶可得
哉吴越之境中介涛江乱流往来不终日可达非若齐
楚之处南北风马牛不相及也而萧山为濒江之邑斯
亭又据其要两山之胜毕效于兹则凡限于势而莫能
周者得有以兼之矣考之纪载越之始封北至禦儿则
钱唐亦越也吴败越而取之后吴为越禽越为楚禽皆
不能有其地慨想夫大禹之勤太伯之让高风伟绩炳
然在宇宙而不灭者如彼后之人颠覆而不祀者又如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6a 页 WYG1228-0293a.png
此不亦悲夫历千馀年有元混一四海即钱唐置行省
而浙东𨽻焉孰知其为吴为越也与今侯以鸣琴之暇
登斯亭也岂将览两山以寓怀古之思而已邪其亦观
山之不迁也思固其守观山之峻而极于天也思崇其
业观其出云而雨六合也思普其泽于民则庶几乎故
书以复之俾刻诸石不警于侯且以警其继侯而来者
云时至正二十二年秋八月初三日记

  方寸地记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6b 页 WYG1228-0293b.png
  两浙转运使司照磨章君伯英即钱唐所居西偏辟室
为游息所题之曰方寸地来求文以记之予惟方寸地
者心也固不容予说而亦不胜其说焉汉高密侯邓禹
将百万兵未始妄戮一人此方寸也而秦白起破赵坑
降卒四十万宋王晋公祐以百口保符彦卿此方寸也
而唐李林甫作相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之欧阳崇国
公为推官时往往为囚求生此方寸也而王逵为使则
欲置人于法彼小人一念之惨刻与君子相反若水火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7a 页 WYG1228-0293c.png
然岂非豺狼而冠弁也与予方疾是而代之为邓禹王
祐者恒鲜为白起李林甫王逵者恒多呜呼其方寸已
荒矣百亩之田陈其疆畎父菑于前子播于后器利而
力齐故其地恒美而岁获其入或者嘉榖之生不胜稂
莠之蕃雨露之滋不胜蟊贼之害是弃之也今夫利欲
吾稂莠也声色吾蟊贼也其为蠹者夜旦相寻于无穷
而吾治之者益忘益怠是徒知百亩之不治为忧不忧
方寸之地日昏而莫之治昧于内外之辨抑何甚耶其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7b 页 WYG1228-0293d.png
流为小人而不为君子无足怪者夫帝王之治圣贤之
学岂外乎心哉敛而小之则四海一方寸也拓而广之
则方寸一四海也何有町畦之限乎脩礼以耕之陈义
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始终无
馀事矣方寸既治所以立事建功咸自兹始至其庆流
子孙如邓禹王祐者有不足言焉伯英以右族之贵读
书吴山之麓十馀年有司尝荐之春官未上以运饟功
授今职大府之事多所赞决造其所居可以知其所存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8a 页 WYG1228-0294a.png
矣他日登于天朝益将推其方寸而及于邦家者实有
以望之秋八月初吉记

  贞素堂记

  永康葛吉甫之妻节同里徐氏女也幼从兄昶授女箴
内则即通大义及长而归于葛事继母尤谨而妯娌间
蔼然有雍睦之风内外称之吉甫早卒时年二十有七
誓养舅姑弗再适于是经营其家事俾二子从名师读
书岁时伏腊祭祀无违礼既老乃筑室大塘之文山颜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8b 页 WYG1228-0294b.png
之曰贞素其子秉仁述其事介岳公东白求予文以记
之余受而读之为之叹曰妇德之著于礼也尚矣夷考
古今不失其大节如卫共姜者抑何鲜耶节夫没四十
馀年所守益固使见死者于九原心不慊而色不衄其
视共姜孰得而左右之宜表之贞素也呜呼天下之物
贞莫尚于石素莫尚于雪克全其妇德者似之然石而
可铄则非贞也雪而可涅则非素也节之行不亏于前
心益白于后其贞素固有过于石与雪者乎昔予在京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9a 页 WYG1228-0294c.png
师预编元史采妇人女子之卓行较然可传于后世若
西江之徐彩鸾辈百有馀人往往乱离之际蹈水火触
白刃论者谓其有烈丈夫气非获尽天年于牖下者可
及余辄辨其舍生于仓卒者为难而终始一节与二曜
齐明者亦未易至也恶得以其所处之常变而有异同
之议哉惜乎节之贞素如此而不得列彩鸾之编是盖
有司缺上其实节亦岂求人之知而为之耶惟其不求
人知而为之故其贞素愈久而愈明非徒勉之于暂而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9b 页 WYG1228-0294d.png
已代之为人妇不幸如节者其亦有所兴起也夫是为


  游殳山记

  禦儿地四平无山其东北六十里有小山曰殳山山由
殳道人得名殳山之东曰史山庚戌春清明陈君仲谋
约予游殳山适予被召赴京师而仲谋亦以雨止今年
春三月丁酉天气澄穆予与仲谋幸无一事挠乃相谓
曰不可以不偿所愿促治酒肉饮食已帅陈熊陈鲁两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28-0295a.png
生洎予子翱由大溪北折而东度陌越阡至殳山之趾
居人四五家皆棘樊荆扉鸡犬相应彷佛桃源中而里
之巨族卜氏有冢在山半冢后得支径而上高下稚松
万株环合无路俛首松下伛偻行而云气相荡不啻鱼
泳波涛中山回路尽有石崭然壁立者即殳道人尸解
处其颠有小石突怒土中类迸笋者有盘互类木走长
根者方饮酒大醉昏然欲睡皆踞石而坐松风谡谡吹
人衣耳目为醒欲过山北陆生来青堂而生以事出其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28-0295b.png
子闻之为煮茶来献乃啜二瓯以沃燥吻已而复东其
途渐夷有公主墓云宋孝宗女葬于此又行至东山则
所谓史山者山视殳山稍卑上建神官祠人至而祷者
前后相属余亦倦而休焉两山之中求其奇峰之环拱
瀑布之喷薄如赤城天姥无有也然予意在于一适耳
意之所适亦何异夫赤城天姥哉因观祠旁古井井深
二仞而泉莹可鉴疑学仙者洗药于此或云山僧凿石
以济三伏之暍者人获汲以饮焉山之胜殆尽于是矣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28-0295c.png
日暮下山路益峭或有鸡子石磊磊至不容足而山阳
王氏巨竹千挺参天以非好事者不得造其所近山又
有三湖青停黛蓄与天一色锦凫往来可画从者舣舟
以待翱与二生皆登舟仲谋从余徒行归翼日戊戌放
舟自马桥南行六七里舍舟而涂至紫薇山之阴山赭
无草木左右怪石纵横错布类驼马者类虎豹蹲者类
群羊之或寝或讹者细路出石间如萦蛇蹒跚鳖而上
山颠亦有神官古祠祠之下为广福寺寺建于唐时而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28-0295d.png
飞楼涌阁高下向背皆依山势而成寺僧逵公古道延
坐半间云所同坐者曰兰谷曰天然惜余所知梓南山
者不幸而夭为之怆然其东偏小楼曰览远遂与古道
登楼望海而弱水三万里之广宛在其下蓬莱云气隐
隐接于阑楯也又西过裔笑岩居中辟燕坐之室纳湖
光延野色即所谓天开图画者信非夸言也时笑岩没
已久弟子道邛具茗饮共读章孝标诗日卓午返酌于
半间云所醢笋而食肉虽美不能过也与仲谋各赋诗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28-0296a.png
一解儿子翱复成五言长篇以纪其事既罢下至半山
有寺曰慧力盖晋尚书张延光故第也视广福尤极壮
丽旁像尚书父子而祠之兵变之馀仆者不复支蠹者
不复易而陶者舍其中抟土为瓦器然诸浮屠犹守其
道不去日于西庑小殿礼古栴檀佛梵呗之声杂于螺
磬予嘉其信之笃而持之固且叹吾儒之不能及也其
东庑饭僧之堂曰胜功德海宋张即之所书四字在焉
古道导余观壁间画龙一骧首跃洪涛中一既升而反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28-0296b.png
顾恍惚有风雨随之鳞甲飞动乃叶茂章元统甲戌夏
所作距今三十馀年矣其馀两山僧亦入妙品叹赏久
之寺南有胜果寺者不暇游且转而游东山道遇才公
大用洎桑子才沈复东二生因与之俱东山与紫薇夹
水对峙相去可三里许石磴犹峻余且贾勇先登古道
则不及而后矣山之寺曰崇福寺寺废亦久徒见浩劫
于荒烟野草间而审食其墓顾况读书台钱镠洗剑池
走马塘举无存者惟仙人葛洪井历岁不改其泉甚清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28-0296c.png
汲者往往得丹砂或投石井中辄有声如雷又有慈乌
泉者在山之东冬夏不竭余以道迂不及观独至俱胝
喝石岩岩深黑可坐三四人人言旧多合抱大木三伏
时如清秋岩前土皆五色儿童拾之以为玩今大木尽
伐栋宇亦撤矣下有农圃数十家屋参差鳞比丛筱灌
木交荫其旁岂亦避世之人与回登绝顶东望岸海连
山起伏者秦驻山也其北如狮子腾舞者横山也共憩
东岳行宫至是而游者渐稀矣噫有其具而无其时不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28-0296d.png
乐也有其时而无其地亦不乐也今有其具有其时又
有其地此余所以遂登临之乐也抑天也非人之所能
必也不可以不记

  迂隐庵记

  孔氏之后有散处东瓯者其五十五世孙正夫以明经
登元戊子进士第授将仕郎建德录事三迁至永嘉尹
性刚而寡与人咸以迂目之正夫闻而喜曰是非吾之
实邪乃筑室昆山之麓题之曰迂隐遂老而不复仕矣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28-0297a.png
大明洪武五年秋会于钱唐获以觚墨相周旋者累日
因示所著迂隐生传且属予为之记辞不获则起而复
之曰迂者以其不知变而恒与时忤盖非一人矣当七
国时言纵横者有苏秦张仪言兵者有孙子皆中其君
之所好而孟子皇皇齐梁之间犹以仁义劝之故为迂
而不用大抵徇时为通徇道为迂通以同而进迂以异
而黜此古今之所同也正夫必达于是矣呜呼世皆尚
圜而独守吾方世皆尚巧而独守吾拙世皆尚辨而独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28-0297b.png
守吾讷世皆尚锐而独守吾钝左次十年不得与通而
善仕者相后先谓之迂非过也然方可刻而圜拙可改
而巧讷可饰而辨钝可销而锐则迂而通矣奚惮而弗
为踽踽焉摧气局志如此不知圜有时而柅巧有时而
失辨或屈而锐或缺方也拙也讷也钝也处之而无咎
孰非以迂而全乎士固病于通而不得病于迂耳是故
进退不失吾之迂恶能突梯滑稽以诡俗哉日放浪佳
山水间鹿豕之与游猿鹤之与俦是非两忘宠辱一致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28-0297c.png
其视天下之士岂不独高也与予亦迂之徒也盍将从
之高蹈远引观乎赤城雁宕访真隐于物外相与歌迂
隐之歌以适吾之天耶姑书以志其心

  味菜窝记

  天下之味贵乎适口而止菜之美者称春韭晚菘求其
味之鲜不若鱼之鲂求其味之旨不若肉之太牢吾舍
此而取彼岂以味菜之味愈于鲂之鲜太牢之旨耶鲂
也吾惧其或戟吾咽太牢也吾惧其或毒吾腹则鲜且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28-0297d.png
旨者诚非菜之比已吾味吾菜盖得于无味之味此天
下之至味也何必鲜且旨者荐之金刀玉盘而后适口
哉彼嗜鲜旨而不知味菜之美者众也味菜之美抑非
知味之深而然乎曲阜孔士明氏读书临安山中朝夕
饭一盂菜一盘名其室曰味菜而求余为之记遂书之

  乾坤清气序

  诗盛于唐尚矣盛唐之诗称李太白杜少陵而止乾坤
清气常靳于人二子得所靳而形之诗潇湘洞庭不足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28-0298a.png
喻其广龙门剑阁不足喻其峻西施南威不足喻其态
千兵万马不足喻其气若夜郎夔子诸篇天发其藻神
泄其秘二子亦岂知其诗之至于如此哉予尝读二集
而玩之其凡则约乎情而反之正表里国风而薄乎雅
颂代之作者咸嗜其味矣不过醯一于酢醝一于咸而
忘其醇且和者长庆以降已不复论宋诗推苏黄去李
杜为近逮宋季而无诗矣非无诗也于二子之诗嗜而
不知其味故曰无诗岂乾坤清气至是益靳而得之者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28-0298b.png
益寡与有元混合天下一时鸿生硕士若刘杨虞范出
而鸣国家之盛而五峰铁崖二公继作瑰诡奇绝视有
唐为无愧或曰刘杨而下善诗矣岂皆李杜乎则应之
曰韶濩息而鼓吹作衮冕弃而南冠出固有非李杜而
李杜者也前辈采而辑之目曰皇元风雅亦既行之于
世识者病其驳而未纯钱唐金弘氏精选当代作者凡
三十馀人题其集曰乾坤清气一日抱其集见予黄湾
之凤皇山下求序以冠篇端辄书其略如右后生新进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28-0298c.png
法诸古参诸今或有得焉则丽而不浮也奇而不僻也
易而不俚也始可与言诗之味已是说也当与能诗者
道也

  送两浙转运司副使分司西路归武林序

  至正二十有一年上以两浙转运司官非其人纲纪大
坏择中外臣有能者任之乃以南台御史特穆尔布哈
为都运新昌州达噜噶齐星哈实哩副之既至都运遂
诣丞相曰濒海之场凡三十有四军兴以来其𨽻转运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28-0298d.png
司者仁和许村西路而已复经寇掠人多流亡西路岁
办盐八千引有奇十九年裁四千一百十二引明年益
至五千一十三引又明年益至七千八百一十引盖二
场为下副使外严内宽宜往督之丞相曰法弛久矣上
无以给经国之费下无以为业民之资往懋哉乃孟春
正月公乘小舟至浃旬之间黜吏之罔上为蠹者复丁
之庇于强家者召父老立庭中申以三则奸者有罚禁
其私贩于是咸喻其意小大竞劝莫敢违教自六月至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28-0299a.png
于秋八月功毕而不笞一人插煎仁和县六百引补旧
额一百九十引乌乎天下之利莫重于盐而病亦甚矣
上之人徒知其为利而不知病民往往肆虎狼之毒严
刑峻法以驱之其弊有不可胜言者今公不临以赫赫
之威而有煦煦之仁辟之冬日民爱之矣视唐之刘晏
吾何左右焉初公之来也以苍头自随入视治所古槐
秋屋日色旁射四无周垣不以为陋遂命葺而居之坐
无重席食且藜藿泊如也视彼苟禄而为一身计择高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28-0299b.png
敞之第醉醲饱鲜而于所当务者一不经意宁无愧乎
今都运寻拜治书之命公亦不久于此矣于其还也因
举其略而书之复作诗系其后以著民之思至正二十
有二年冬十一月望日槜李贝琼序诗曰

  东海水不枯煮盐何日已丈夫行负薪妇女面如鬼所
悲力已穷鞭挞岂无耻欲食管桑肉富国那尚此朝廷
擢老成抚我犹赤子昔逢使者忧今识使者喜呜呼凋
瘵馀坐使讴歌起天门有诏催振翼抟万里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28-0299c.png








清江文集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28-0299d.png








  清江文集卷一